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本课程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本课程方案范文1
校本课程是近几年伴随素质教育的推行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课程,是改变教学观念、改革课程、改造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内容的重要举措。英语校本课程是以英语知识为载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特长为目的。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使学生热爱英语学科,并形成良好的英语素质的一门课程。英语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英语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校本课程的开展无疑给英语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并在英语教学改革中,为学生创建了一个五彩滨纷的英语学习平台。
二、开发目的
开设了英语校木课程,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便于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培养学生欣赏英语国家文化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国际参与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
三、开发原则
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运用为基本宗旨,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思与创新精神。
(1)有效性和重要性的原则。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面临着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在选择课程内容的过程中,经过英语教师的精选,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2)趣味性和可学性的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这是开发的出发点。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易于学生消化学习的内容。同时,在编制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课程的内容要选择学生能接受并能理解的知识范围,而且内容要健康。
(3)现实性和应用性的原则。现实性就是要求校本课程的内容必须符合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横向思维能力。应用性就是要求在课程开发中选择最有助于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课程内容,选择具有应用价值的知识。
四、课程内容
(1)由于初一年级的学生在年龄上较小,在英语方面的知识较少,又有好动、爱表现、胆子大的心理特点,所以就初一年级的学生中开发难度小可以激发兴趣的课本剧表演、背诵诗歌、讲小故事等课程。首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简单、生动活泼的视听材料,如:录像,DVD等作为教材。首先在课堂上介绍影像资料中会出现的生词并帮助学生借助图片等理解单词;用简单英语解释生词。然后向学生展示教材内容指导学生理解故事或是诗歌,确定朗读基调、把握主题线索、掌握轻重快慢,反复实践。教师示范朗读某一类作品,进一步体会和理解朗诵技巧。最后由学生通过移动多媒体图片或表演的方式模仿故事中某些关键句的节奏和语调,以各种单人或集体的方法复述故事或诗歌。要求口齿清楚,声音洪亮,情绪饱满,仪表端庄,仪态大方,有感染力。定期开展比赛检查课程开展的效果。
(2)初二的学生不仅在知识上有了一定的积累,心理上较初一成熟,而且还需要培养阅读的能力为初三打基础,所以在初二学生中开展以经典和时尚热点相结合为教材的阅读课程。首先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文章,无论是报刊杂志还是课文都可以,但是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并把这些材料按不同内容编排成册。然后以没课时一个单元的方式给学生授课,并注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学生进行泛读和精读的方法指导,尤其是技巧上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理解这些方法技巧,并掌握它们。每月进行一次阅读理解的摸底调查,以便更好地进行评价。
(3)初三学生在英语的知识方面已经有了两年的积累,对中西习俗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需要细化,了解中西习俗差异,要求我们学生要根据不同场合、对象、话题、身份等使用恰当得体的语言。
另外,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和理解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注意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并且还有非常重要的学业考试要准备,所以结合以上的特点,在初三学生中开发以写作为主的课程。教师就以下方面指导学生。
①认真审题,确定体裁;根据题目要求,理解要表达的要点。
②设计好文章的层次段落,考虑所用时态、人称等,把要点串联起来,构成文章框架;
③在要点、层次明确的情况下,选用自己最熟悉的单词、句式进行造句,如果不会用复杂句就用简单句表达要点,注意主谓语一致、人称、数量、大小写、标点;
④仔细阅读全文,查找是否有错,注意时态、单词拼写、字母大小写、标点是否有误,句式是否正确,逻辑是否一致。
初一学年:快乐英语:
学唱英文歌曲,学习英文谚语。
负责人:初一英语组全体教师。
初二学年:趣味英语:
趣味朗读与对话,趣味英语阅读。
负责人:初二英语组全体教师。
初三学年:了解习俗,提升能力
中西习俗差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负责人:初三英语组全体教师。
语音室:欣赏英语:
欣赏英文原声歌曲和电影。
负责人:语音室王老师。
内容来源: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搜集资料,形成教材。
五、课程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语感。
2、通过听、说、读、写、唱、演、背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提高英语综合素质。
3、加强学习策略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品质;学会共同生活,促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塑造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5、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开发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校本课程,以实现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六、开发步骤
1、组内开会,研讨确定课程内容。
2、各组教师通力合作,做到资源共享。
3、搜集资料,编写教材。
4、课时安排,每两周一课时。
七、课程评价措施
1、课前教师布置话题,学生查找、整理、组织资料的能力。
2、课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热情,以及参与积极性。
3、组内成员合作能力。
4、学生考勤情况。
本评价不采用考试形式,根据以上情况分为优秀、良好、加油、需努力。
八、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领导重视:学校一贯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并允诺,课题一经立项,马上拨给研究经费及其他辅助条件。
校本课程方案范文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探索起步、规模扩张、质量提升三个阶段,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通过探索课程改革的路径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也是职业教育一直在研究的问题。在第二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结束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我省目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高职院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如何从学校教学管理的层面提出可操作性的课程改革整体实施方案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
(一)不能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
目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结构不太合理,不能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大部分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很多学校仍沿用传统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
(二)课程体系存在着随意性倾向
当前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施思想上,大多按照“两个系统”理论进行,即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但是在对两者之间的度的把握上容易产生偏颇,具体实施时往往出现厚此薄彼或随意取消、整合课程的现象,有的重理论、轻实践,有的重实践、轻基础,有的重结论、轻过程,有的重理性、轻感性,有的甚至随意取消基础课程,轻率整合专业核心课程。
(三)部分通识课程设置与专业联系不紧密
以《高等数学》为例,现行的数学教材,大多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真正贯彻“强化基本概念的教学,淡化数学基本技巧的训练,删去不必要的逻辑推导,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的教材编写指导思想。同时,高等数学教学中与专业的联系不太紧密,有些数学教师对数学知识在各专业的实际应用也不甚明了,与不同专业内容的融合、衔接不够,从而无法满足各专业发展和工程技术实践对数学的要求。
二、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整体实施方案
(一)确立基于校企合作下的课程体系改革
高职课程改革和建设就要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突破口,按照实际工作岗位要求设计课程结构,以真实的项目、案例、职业规范和程序等进行教学改革。根据工作任务优化设计学习内容,提出课程建设及课程改革的建议,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基于校企合作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从而使课程改革更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要求。
(二)建立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是以新的观念为指导,运用不同于传统的新方法和新步骤,建设符合当代高职发展要求的、全新的课程体系。为了培养技术应用型、技能型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目标应当以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为基础,强调专业能力的训练,课程内容应当以项目任务为主要载体;课程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课程安排必须做到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一体化。
改造专业课程体系首先要对全校的专业设置进行科学论证,其专业设置必须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的,因此,首先要对本地经济、行业、企业发展和人才需求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科学的预测,所以,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建设和专业课程改革工作中占据核心地位。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从社会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深度整合、彻底改造或重新建构。改变课程体系设计的出发点,从“知识理论导向”转变为职业活动导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应从过去单纯重视智力训练的专业技术知识理论的学习,转变为以做事和做人为中心的全面素质教育,从突出知识目标转变为突出能力目标。改变课程体系的整体结构,强调实用,强调全过程,强调由粗到细,强调做事与做人结合,强调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新的专业课程体系最终改变的是教学效果,是以培养出技术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
(三)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
教师的综合能力是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重要保证,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包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目前来说,大部分的专业教师来源于本专业的本科、硕士毕业生,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专业实践技能相对比较薄弱。针对此种现象,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多创造机会让新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出台相关规定,要求新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并进行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业务考核和评定职称的依据之一。要让专业教师重视实践能力,督促其通过实践提高专业素养,为以后教学提供保障。同时也要引进有丰富实践技能的企业能工巧匠地参与教学工作。
三、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式
项目化教学是指根据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的实践技能的项目,根据项目的要求实施教学和考核,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程设计。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应该符合以下要求:第一,实践性,项目要来源于真实的实践环境,符合学生未来的职业实践;第二是相关性,按照工作体系进行课程项目化门类划分,既可以把同一个任务领域的几个单项任务模块合并在一起,也可以把几个不同任务领域的模块合并在一起;第三是思考性,项目有一定的难度和思考空间,而不能是单一纯粹动作技能方面的项目。
参考文献:
1.冯永刚.吕萍.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探究[J].教育探索,2004(2).
校本课程方案范文3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韩国语精读;建设方案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使课程设置能够更好地贴近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使课程教学能够更加符合应用型、实用性的要求十分必要。“韩国语精读”作为韩国语专业所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与核心,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方向与质量。然而,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与研究型本科院校的“韩国语精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无法突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与要求。因此,对应用型本科高校“韩国语精读”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实现韩国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点之一。而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韩国语专业“韩国语精读”课程在教材、教学方法、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其主要反映在教材内容陈旧枯燥,教材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一成不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强化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师资队伍缺乏社会工作经验,科研水平相对薄弱等方面。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多用补充材料,提倡自编教材;采用纵向分段式教学与横向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计划的培养应用能力与科研能力并重的教师队伍等改进措施,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韩国语精读”课程的建设。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韩国语精读”课程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材问题
(1)教材内容陈旧枯燥。目前我国高校韩国语专业使用比较普遍的精读教材有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同编写的《标准韩国语》;北京大学朝鲜文化研究所编著的《韩国语》系列教材;延世大学语学堂编著的《韩国语教程》等。但这些教材普遍存在内容枯燥陈旧、与时代脱节等缺陷。例如在《韩国语4》中将智能手机称之为“?摇?摇?摇 ?摇?摇 ?摇”,而现在韩国人大都称智能手机为“?摇 ?摇”,不仅如此,课文中对智能手机功能、特点的相关介绍也远远落后于当今时代。这样的教材内容,会让学生觉得其陈旧和无趣,不仅实用性不强,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材内容无法突出“应用型”的特点。无论是传统学术型高校还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韩国语精读课程几乎都使用相同的教材。这就无法突出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的教学特点,诚然,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韩国语专业的学生,扎实的文法理论功底是必不可少的。但应用型本科院校韩国语专业培养的人才是“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关于翻译、研究、教学、传媒、管理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韩国语高级人才”。毕业生毕业之后大部分直接进入工作岗位,主要在韩资企业、中韩合资企业、外经贸公司、涉外旅游等单位供职,成为一线的应用型韩国语人才。因此,突出教材的实用性、应用性就显的尤为重要。
(二)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相对保守,缺乏创新。经过调研,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韩国语专业精读课程都采用传统的“单词-语法-课文翻译-练习”的传统教学方法。但是由于“韩国语精读”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上课时间要纵贯七、八个学期,每个学期的课时也基本都在90课时以上。所以,只采取相同的教学方法,难免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导致学习积极性逐步下降。学生在低年级时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到了高年级时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不如前。当然,这是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但一成不变、缺乏创新的教学方法也是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
(2)教学方法应更侧重于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牢固熟练的掌握语法知识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但是,一味的强调语法词汇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会让学生陷入“韩国语精读”就是需要死记硬背的课程的误区。任何语言的使用都是灵活多变的,并不存在固定的模式与表达方式。实际上,有很多语法水平不高的学生,作为交换生在韩国学习生活一年后,韩国语的听说水平都有了质的提高。这就说明了语言环境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巨大影响力。因此,在精读课上如何有效地营造一个好的语言环境,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相关语言应用能力,是需要韩国语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
(3)多媒体技术使用不当。现在使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的主流趋势,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优势,能促进学生在直观感受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创建虚拟环境、引导学生讨论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多媒体教学需要与科学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体现其优势。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精读课教学时,只是刻板地按照教材内容制作幻灯片,在上课时照本宣科地朗读幻灯片的内容。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并不能有效为学生营造较好的语言环境,无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无法真正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师资队伍
(1)教师社会工作经验相对不足。应用型本科院校韩国语专业教师具有高学历、年纪轻的特点,但是也存在社会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大部分韩国语专业青年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之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没有在社会企事业工作的经历。这就导致教师对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不够了解,在人才培养上无法按照企业的用人需求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2)教师科研能力尚有欠缺。目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韩国语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都是韩国语语言学或是韩国文学,但是,要想使“韩国语精读”课程的教学更加体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点,就必须要有理论研究的支持,应用型本科院校韩国语专业的教师的科研方向应当有适当的转变。另外,由于韩国语是小语种,申报项目和公开的平台相对较小,这也就制约了韩国语专业教师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韩国语专业”的改革建设方案
(一)教材建设
(1)鼓励教师多使用应用性强的补充材料教学。由于现在国内还没有专门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韩国语精读”课程专门编撰的教材,而现有教材有都存在内容陈旧,枯燥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多使用更有应用性,和趣味性的补充材料进行教学。例如,在延世大学语学堂编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韩国语教程2》中的“汽车”一课中,教材中只有涉及到“汽车”的几段简单的对话,而对应用性较强的汽车相关知识和专门用语却只字未提。这时,就要求教师运用补充材料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补充。如一些与汽车相关的专门用语“方向盘”、“刹车”、“油门”等的韩国语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向学生介绍和讲述韩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如此,既能加强学生应用性知识的储备,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提倡教师使用自编教材。在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前提下,应提倡教师根据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遵循科学的教学规律,以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使用自编教材进行“韩国语精读”课程的教学。如院校所在地区的韩国机械制造企业较多,则自编教材就应包含相对较多的相关专业词汇与知识。低年级教材的编撰应以打牢语言基础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主要目的,应更注重教材的趣味性。中高年级教材则应逐步加强知识的应用性,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教材的“应用型”特点,对学生毕业后求职与工作有助力作用的应用性知识的比重应逐步增大。
(二)教学方法改革
(1)采用科学的纵向分段式教学方法。精读课的教学应该是循序渐进,一脉相承的。但是大学四年期间一直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不仅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疲劳,产生厌学情绪,也无法有效满足学生不断发展变化的学习要求。因此,应提倡采用科学的纵向分段式教学法。所谓分段式教学法,即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韩国语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零起点,因此打好语言基础至关重要。所以,中低年级的“韩国语精读”课程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牢语言基础为主要目标。这一阶段的“韩国语精读”课程仍应采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进行读写记的方式进行。实行小班上课,在语音阶段,教师应坚持给学生逐个反复纠音,直到学生发音相对标准为止。在词汇语法的教学上,可利用现在“韩流”在中国盛行的特点,在流行的电视剧或者歌曲中找到与教学相关的词汇语法为学生进行相关说明或补充教学。如此,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更有效率的进行记忆。在高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此时的教学就应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在课堂上,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起到一个把控教学整体方向的指导作用。此时授课应多采用讨论发言的形式进行。教师可指定一个行业应用性相关的主题,指定学生就相关主题进行课堂发言,而其他学生则对发言者的发言内容及方式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和点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模拟出一个类似韩国大学课堂的语言环境,达到有效训练听、说、读、写、译等相关语言应用能力的目的,也可以使学生了解并积累相关行业的专业词汇与业务性知识,从而使教学突出其“应用型”的特点。
(2)采用合理的横向开放式教学方法。精读课时所有专业课程的核心和基础,学生其他课程学习效果的好坏往往与精读课息息相关。这就要求精读课的教学不能是孤立、封闭的。精读课教师应与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师进行联合备课,做到教学内容相辅相成、互为支撑。例如,在精读课教学出现与“旅游”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开设的“旅游韩国语”课程内容,为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整理、归纳、补充,以使学生能将两门课程所学知识有效的整合成一个整体,使之能更加牢固的记忆、更加熟练的运用。不仅如此,精读课的教学也可以与其他专业,如财会,金融,国贸,机械等其他专业的教师进行合作,以联合开发课件、联合指定课堂发表题目的形式,来增强和突出“韩国语精读”课程教学的应用性。
(3)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而多变。其应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语言环境,对教材知识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当更注重内容,而不是形式。越是花哨的形式反而越会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衡量一堂精读课教学质量的好坏,并不是以使用了多少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标准的,而是以是否达到教学目的,学生是否习得新的有意义的知识内容为标准,因此多媒体教学应只是授课的辅助手段而非主要手段甚至唯一手段。在“韩国语精读”课程的教学中,师生互动尤为重要。多媒体教学手段应成为师生互动的桥梁,而非阻碍。例如,某一课的授课内容为“韩国春节的风俗”,这时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与韩国春节风俗的相关视频资料,观看之后师生之间进行讨论,探讨此种风俗的由来和中韩之间春节风俗的异同。如此,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韩国语听说能力,也能使学生更加深刻、生动、鲜活的记忆教学内容。
(三)师资队伍建设
(1)有计划的将教师培养为应用型的教学人才。只有教师先成为应用型的教育者才能更好的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鉴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韩国语教师社会工作经验相对不足的问题,学校应根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特点,对教师进行有目的的培养。鼓励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去挂职锻炼,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相关行业的行业特点、专业知识、人才需求。使教师能够将自身的社会工作经验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更加明确精读课的教学目标,突出其应用性的特点。所以,教师进入企事业的挂职锻炼绝不应该是形式主义的,而应该是目的明确、方向清晰的,力争使教师成为能按照市场调查、行业分析、企业需求,优化培养目标,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善于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建设人才的行家里手。
(2)提高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作为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切的教学行动都应有理论进行指导。应用型本科院校韩国语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虽主要为韩国语语言学与韩国文学方向,但为了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学校应鼓励其研究涉猎“韩国语教学法”,“韩国语专业建设研究”等领域。针对韩国语是小语种,其申报项目较难,文章发表平台相对较小的现状,学校应多邀请学术经验丰富的高校教师来校进行讲座,定期举办韩国语学术沙龙,促进教师间学术上的交流与合作,同心协力、共同提高,努力建设科研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并重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韩国语专业发展刚刚起步,作为主干课程的“韩国语精读”课存在问题不可避免,其主要表现在教材、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的问题。对此应采用多种补充材料,提倡自编教材;采用纵向分段式教学与横向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计划地培养应用能力与科研能力并重的教师队伍等改进措施,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韩国语精读”课程的建设。只要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与韩国语专业的特点为基础,遵循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律,在教材、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建设或改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韩国语精读”课程的课程建设必将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静.多媒体技术在韩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
[2]金善子.地方高校朝鲜语专业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8).
[3]高永君.关于韩语精读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5).
校本课程方案范文4
关键词:高师生;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能力;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1―140-03
世界当代课程研究已经超越了普识性课程原理的建构,转向师生生活世界的关注,在学校教育的真实情境中探寻意义、追求超越。教师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学校成为课程改革的发生地,于是,校本课程问题成为各国关心的话题。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2001年,我国首次提出校本课程的建设问题,至今十年有余,但成效不容乐观,由于我国教师教育长期以来重“教学论”,轻“课程论”,多数教师难以扮演校本课程决策者和开发者角色。因此,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如何顺应基础教育对教师教育的要求,积极介入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是一个具有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本研究经历了2008年的起步期、2009―2010的探索期和2011―2013年的完善期。在此期间,我们随着对校本课程研究和学情研究的不断深入,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培养理念,以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重实践、重应用为特点,以选修课程、教育实习和学生科研为实施的切入点,不断完善培养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深入调研,把握学情,为能力培养提供依据
调研是我们行动研究的起点,其目的在于了解学情、发现问题,为培养方案的拟定与实施提供依据。我们借助问卷和访谈发现:第一,近几年来乐山师范学院在教育学、语文学科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中提及过校本课程,但学生对之的记忆和理解模糊,特别是不能廓清校本课程与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概念的区别。第二,学生所获知识均来源于书本,且为陈述性知识,没有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体验,不具备相应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第三,学生对自己首次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训练充满好奇、兴奋和期待。不过,基于课程开发的难度和陌生感,部分学生有担忧或畏难情绪。为此,在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学策略的选用很重要。第四,大三学生已修完心理学、教育学等公共课程和多数中文专业课程,基础教育方向的必修课程――语文学科教学法已学过半,正在或即将学习语文教学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语文教学改革、中学语文教材研究、中学作文教学研究等基础教育方向的选修课程,这为他们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知识与能力基础。
(二)不断完善培养方案,突出针对性、实践性和个性化
1.培养对象
培养对象主要是中文专业中今后有志于从事教师工作的大三、大四学生。这主要考虑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涉及面广、任务繁重、能力要求较高,其学习效果与学习者的学习情意、职业生涯规划和知识能力基础至关重要。
2.培养目标:三维一体,凸显实践性
我们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角度设置了凸显实践性特点的目标。
培养的总目标是:面向基础教育,培养有一定课程理论素养与课程改革情怀,掌握了校本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基本技能,具有校本课程研究意识和一定研究能力的语文教师。
具体的教学目标有:
(1)理解课程、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等基本概念,能阐明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了解校本课程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转变传统角色,形成课程意识,树立新的课程规和课程资源观。
(3)通过案例教学、任务教学,加深对校本课程开发价值、理念的认识和理解,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程序和基本方法;愿意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训练活动,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分享、研究和创新,初步形成校本课程开发能力。
(4)能自选主题,以新编或改编的方式,编制一个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或能为某校本教材的建设开发丰富多样新颖的课程资源。
(5)大四学生可根据教育实习环境需求,参与、体验实习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活动;有研究兴趣的学生,可开展实地调研,形成校本课程调研报告或毕业论文。
3.培养模式:分段实施,教学模块化
培养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针对大三学生,先后在基础教育方向选修课程“语文教学改革”和“语文教材研究”中分别设置了“校本课程”模块和“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教材建设”模块。侧重于学生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编制能力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的培养,主要完成学习目标1―4。第二阶段:针对大四学生,利用教育实习和学生科研,侧重于他们校本课程实施、评价与研究能力的培养,主要完成学习目标5。
(三)课堂教学六步骤,循环推进
课堂教学六步骤是:了解学情,确立教学起点;任务驱动,激发学习热情;学习课程理论,奠定能力训练基础;案例研究,建立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纽带;实践训练,内化理论,培养能力;评价与反思,巩固教学效果。其中,第四环节实践训练活动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学的重难点。它是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达到知识内化、能力形成的目的。训练任务主要有两个:第一,自选主题,从教师的角度,以新编或改编的方式,编制一份结构完整、内容具体、形式较多样、有一定创意的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方案主要由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要素构成;第二,为某校本教材的建设出谋划策,并为其开发丰富多样新颖的课程资源。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学生常常遭遇到很多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问题,如课程开发思路褊狭、课程资源匮乏、课程内容单薄、课程实施方式模式化、整合能力与创新能力较弱。此时,教师需及时跟进,扮演好帮助角色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力训练质量和学习心态。例如,训练时学生对开发专题的选择感到难以突破思维定式,主要局限在文学体裁范围内选题。于是我们及时跟进选题思路的指导,提供了基于语文能力(听说读写)的设计思路、基于课型(活动课、欣赏课、阅读课等)的设计思路、基于学习专题的设计思路、基于认识世界(人、自然、社会)的设计思路等。由此,学生的思路大开,产生了语文能力类《记者我来当》、《入乡随俗,学说乐山话》,课型类《(聊斋)故事会》、《影视名作欣赏》,学习专题类《历代咏物诗鉴赏》、《莲文化的魅力》、《梦回红楼――女人如花,花如梦》,认识世界类的专题最为丰富,有《品读庄子》、《走近郭沫若》、《峨嵋天下秀》、《古代姓氏名号与称谓》、《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等。
(四)运用动态评价理论实现学生能力培养、课程不断完善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共赢
动态评价是教师运用“前测-教学介入-后测”的主动介入模式,通过充分沟通的互动过程,持续地评价学生反应与学习的过程,剖析教学前后认知能力的发展与改变,进而提供发展或改变所需要的教学介入的一种具有发展性教育理念的教育模式和评价方法。它兼顾了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和教师的教学改进、能力提高;在师生双向交互活动中,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协作者、交流者、促进者,又是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还是一个反思实践者、自我价值的实现者。
为此,在本课程中我们以前测-确立方案-教学介入-再测-调整、修改教学方案或对策-教学再介入-后测-总结反思的动态程序展开。前测具有诊断性评价性质,再测具有过程性评价的性质,后测具有总结性评价的性质。我们主要借助问卷、谈话、作品分析(如开发方案、学习后记或反思),检测学生教学前后认知历程、认知情意、认知能力与学习迁移变化的特点与潜能。为促进学生最佳发展、改进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支持。例如,再测时,我们发现多数学生对校本课程开发话题感兴趣,但基于开发难度较大、缺少相应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完成训练任务的自信心不足。于是,我们专门研究了学习动机理论,领悟到学习动机既可来自学生本人的特征(如好奇心、求知欲),也可来自学习材料的本身(如学习材料的吸引力),还可来自教师的强化(如鼓励)。因此,我们在不断肯定他们进步的同时,特别调整了教学案例选用策略,不仅选用在全国范围有一定影响的案例,而且大量提供了往届高师生在校期间尝试编制的较好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作为他们学习的参考。同龄人的榜样力量,极大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刺激了他们的竞争心理,学习质量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感也随之提升。再如在行动研究的完善期。培养方案强化了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凸显实践性、问题性,在实践训练中理解和内化校本课程理论知识;为满足教育真实现场和个人研究兴趣的需求,培养方案将大四的教育实习、学生科研、毕业论文指导纳入其中,新增了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研究内容,凸显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09级刘×同学,受往届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影响,十分关注语文校本课程建设问题。她在四川省汶川中学实习期间发现,汶川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富有特色,但汶川当地的中小学未引起重视,遂产生开发本土文化资源为汶川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建设服务的想法。在我们的鼓励与帮助下,她以此为毕业论文选题,其论文获得了乐山师范学院师范生基础教育研究论文竞赛文科组一等奖。毕业后,她与2010级学生合作继续进行研究,其论文《汶川本土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探索》现被乐山师范学院选送参加2013年四川省师范生基础教育研究论文竞赛。
总之,在动态评价理论的观照下,历时6年的行动研究,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理论与实践统一、理性与感性相连,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实现了共赢。
二、对高师院校培养师范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批判与辩护
(一)批判――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质量问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仅需要多方力量的合作、丰富的课程资源,而且需要充分论证,以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我们以模拟编制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任务方式让高师生凭一己微薄之力建设一门校本课程开发的做法无疑会遭到质疑,似乎有将校本课程开发视为儿戏之嫌疑。既然高师生开发的校本课程其质量不能保证,那么也就可能对高师院校培养师范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可行性、合理性加以怀疑。
不可否认,高师生开发的校本课程存在主观、随意、粗糙等质量问题,与真正意义韵校本课程是有距离的。仅以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中课程背景分析为例,限于高师院校的客观条件,对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形成进行的专业发展存在远离具体实际情境韵不足,更多是在校内创设教学情境,借助模拟的方式训练,缺少真正实施和验证的平台,这会对他们的学习带来一些副作用,可能影响他们真正明晰校本课程“以校为本、以生为本”的含义,缺乏对学校和学情真实教育情境的关照,表现出校本课程开发的“共性”和开发者的“主观性”、“理想化”,错误地认为从学校所在地域和学生生活环境中寻找资源构建的课程就是校本课程,违背了当下基础教育设置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我们培养的初衷。我们在高师生提交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中发现,多数学生热襄于将地方课程资源课程化。我们知道,校本课程可以开发地方性专题,但地方性专题课程不一定都能成为校本课程。我们进一步研究又发现,这些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意蕴和生本意蕴明显不足,他们对自己开发的校本课程做的课程背景分析大量集中在地域背景分析上,学情的分析流于概念化,校情分析严重匮乏。以2009级40位学生提交的40份方案为例,有28入利用自己家乡的地域特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占70%;但只有两人详细地引用了拟实施预设方案的学校情况,其余学生几乎没有提及自己的方案是为哪所预设的学校开发的,分析行为草率。可以说他们没意识到校本课程开发背景研究的重要性与价值,未能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是“基于学校”“基于学生”的“个性”品质。
(二)辩护――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需求问题
我们对高师生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是有认真考量的。正如在本文开篇所言,基础教育新课改需要今天的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是课程的建设者,而我国长期以来“在教师职前教育中学习的是无课程的教育学,缺乏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技能”。而校本课程是一种自下而上“草根式”的课程,是基于学校、一线教师为开发主体的课程,因此,高师院校课程改革中介入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一系列的课程开发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设置,有利于高师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树立新的课程观,更新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掌握校本课程课程开发的知识与技能,唤醒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今后有能力参与到将“理想的课程”转化为“现实的课程”的实践与研究活动中去,而不是校本课程建设的旁观者、被动者或无能者。
同时,我们采取让高师生以模拟编制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任务方式培养其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学策略,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实际考虑:第一,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一般包括学校与教师两个层面的方案。学校层面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是总体规划;教师层面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则是具体的某一门类的课程方案。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编制某类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是他们参与校本课程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应该成为多数教师必备的能力。第二,该模块的课时有限,学习难度大和内容多,任务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有意义的闯题情境,围绕问题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它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建构新知,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解决的途径、方法,能获得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缄默性知识,校本课程开发专题的选择、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内容的筛选、课程实施与评价的设计、整合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得到训练,合作意识、问题意识、探究精神、意志力得到培养,方案的出炉能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三)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质量与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需求之矛盾的解决思路―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保证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有效性
综上校本课程开发本身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遭遇的困难多,而开发者能力的培养又是一个持续、动态、逐步完善的过程。为了处理好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质量与高师院校培养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需要的矛盾关系,我们提出一体化的培养思路,包括:第一,纵向意义的一体化,即教学、训练、见习、实习、科研一体化。校内的教学、训练,侧重于校本课程开发技术性训练,校外的见习、实习,侧重于课程开发真实情境分析能力、实施能力、评价能力的训练,提高课程开发方案的适切性,二者相互衔接与补充;科研是指导学生对校内外获得的知、能作理性的研究与反思,从技术性人才向研究性人才转化。第二,横向意义的一体化,即高师院校与实习基地校一体化。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互利互惠,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资源优势,为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提供支持系统。第三,发展意义的一体化,即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需求与个体性发展需求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80.
[2]崔允.校本课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61.
[3]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27.
校本课程方案范文5
一、积极探索、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首先,明确定位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学校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就要看是否有鲜明的办学特色,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学校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想办出什么样的特色,直接决定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向。为此,需要明确定位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我们把我校的办学理念定位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快乐求知,幸福成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为:引领每一个学生成为乐学、善学、不断进取、成长本领的人,张扬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把学习内化为每个学生生命生活的必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我校要求所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都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而进行,从而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其次,立足学生需求,开发校本课程。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长、爱好与兴趣、需要与追求,因而也就需要有一种差别性的教育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教师必须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并为其设计或提供个性化菜单,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再次,整合学校及社区的教育教学资源,立足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开发校本课程。我们利用我县特殊的人文历史资源、山川自然资源、社会风情资源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选择开发了富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爱我家乡》,以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为家乡发展建功立业的责任感;为弥补学生因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积淀而造成的民族文化缺失的实际,我们开发了《中国传统文化览胜》、《经典诵读》课程等。学科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成为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拓展和调节,而且对于重新构建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积极探索、研究校本课程实施模式
在全面整合学校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学生需求、场地设施等课程要素的基础上,根据学生选课报名的情况,我们把全校学生进行重新编排,形成了七大类型34个校本课程项目教学班,每周星期三下午同时安排所有校本选修课,全校学生全员参与“走班式”教学的模式。
此种运行模式既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也关照到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优势在于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展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运行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校本课程由于师资不足、班额有限,以及场地设施等的限制,且与学生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实施效果不尽人意。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我们及时调整校本课程设置方案,提升了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也使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向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真正实现了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转贴于
三、加强校本课程的管理,促进校本课程持续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要形成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研发机制和为研发工作保驾护航的制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可持续性。
首先,我们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负责统筹规划学校校本课程,制定校本课程的总体方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制度,组织教师培训,参与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管理等,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长效机制。
其次,组织由教师为主体,课程专家指导、家长参与的课程开发小组,负责各自开发的校本课程的论证、申报、开发与实施工作;提供课程目标、课程菜单、课程介绍、课程纲要等;确定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评价方案;负责课程教学和过程管理;建立本课程的学生档案,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并对本课程进行反思、总结、宣传和推广工作等。
第三,建立了以课程专家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课程审议小组,制定《校本课程审议制度》和《校本课程管理评价制度》,审议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的需求分析、教师撰写的《课程纲要》、课程目标、内容、评价方案及课程实施过程与方法的可行性,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参与课程评优,提出课程改进意见等,确保校本课程健康持续地发展,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方案范文6
一、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当作一项任务
来应付必然扭曲了校本课程的价值定位
一些学校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挂在嘴边,但校本课程开发仍未实质性进入学校学年的课程计划。只是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当作一项任务来应付。有的虽有校本课程的名词出现,但欠缺详尽的实施说明。这直接导致校本课程合法地位的丧失,引起校本课程开发的课时、师资、设施、评价等一律放空,造成校本课程开发陷入困境。
校本课程以何为本?通过课程建设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学校的特色文化,这才是校本课程的价值追求。因此校本课程的建设必须考虑到学校的教育哲学、本校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课程开设的条件。
二、过分强化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的
主体与主导地位,必然导致校本课程成为空中楼阁
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个人可以随意决定开设某种校本课程。
受传统课程观念的影响,加之教师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课程资源寻找与挖掘能力、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缺乏,于是便出现了把校本课程开发等同于学校组织教师自编教材的错误倾向。作为教师一手包办的教材,很多只能作为“材料”而存在,未进入教学过程,原因是学生选修的人数和兴趣不大,无法开课,而成为“悬空教材”。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显而易见,学生的发展只有在他们真正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才能实现。在没有学生参与的校本课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主动性被严重抑制,主体性严重缺失。只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通过亲身实践的体会与感受,学生才能感到自己已经成为了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真正主人,主体意识正在逐步增强。
三、把学生想要的校本课程当作是学
生真正需要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为学生开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自主选择的需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增加学生亲身活动的环节,并将它放到教育的适当的位置上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成为校本课程开发中一个侧重点。
但是,学生作为一个不成熟的个体,缺失生活的经验。虽然有自发的“我想要”,但并不能清楚的知道作为学生的真正需要。这样的一个认识过程是需要教师引导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启发学生认识自身的需要教育是重要任务之一。学校和教师都应该参与学生对自身需要的建构。帮助学生认识自身成长过程中各个时期的不同需要,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发展愿景,增强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学生需要的分析,我们除了要甄别合理与不合理、现实与不现实、积极与消极之外,还要认识到学生也有近期需要与长远需要之分,当下需要与未来需要之别。对于学生而言,现在并不需要,但一旦走向社会,这些知识又是必须的。学生显然只看到了现在的需要,结果选修人数少的可怜。其矛盾类似于教师和学生在学科知识的传授过程中的矛盾。一方面,学生不愿意呆在沉闷的教室里学习在他当下看来是很枯燥的知识;另一方面,同样枯燥的知识在教师眼里,却是对学生的发展非常有用的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必要知识。所以在帮助建构学生的需要的过程中应兼顾当下需要与未来需要,近期需要和长远需要。
教学要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作为一种价值引导工作,具有提高人的需要层次的功能。提高人的需要层次,促进受教育者人格的完善,是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也是教育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着力点。学校教学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理智的好奇心,使他们拥有关心人类命运,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胸怀,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缺乏必要的
管理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