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病案管理实施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病案管理实施方案范文1
我院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血液科4个病区共有床位155张,其中层流病房床位20张。共有护理人员74名,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24.23±5.48)岁;包括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17名,护士51名;硕士1人,本科21人,大专52人。病区药品主要包括一般药品、毒性药品、精神品、高危药品和急救药品等。
2方法
2.1成立科室临床药品安全管理小组
护士长担任管理小组组长,临床药师担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科室护理骨干担任。管理小组职责:制订临床药品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内容、方法、程序,日常负责对护理人员进行临床用药安全知识的培训,根据病区药品管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督导等。
2.2分析临床用药护理缺陷
对近3年我科发生的临床用药护理缺陷事件进行分析讨论,以小组座谈形式,采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图分析法,查找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在护理部与临床药师指导下,结合药品管理相关规定、制度等,归纳总结整改措施。
2.3管理步骤
2.3.1全员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药品知识及风险意识安全用药的前提是提高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水平。临床用药种类的增加与新药的快速研发,使护理人员原有的药物知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必须不断学习、及时更新。我科采用了强化培训与常规培训相结合的方法,每年3月新护士入科,就将此月定为药品知识专项培训月,对各层次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药品知识培训;同时,我科每月至少进行1次医护药品知识小讲座,培训师资以临床药师为主。另外,制作护理用药安全手册,明确质量控制标准,将药品知识作为新护士入职前考核及注册护士季度考核的重点内容。此外,制作了专科药品说明书收集册,将我科常用的药品说明书进行分类收集并装订成册,每半年进行增补或替换,确保全员熟悉各类药品的使用、标志及相关规定,减少用药管理的盲目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2.3.2病区药品分类管理
(1)急救药品管理:设置药品品种目录、基数,定点放置,专人管理,每日交接,每周检查、清理,及时更换近效期、破损或标签不清的药品。
(2)毒麻药品、二类管理:毒麻药品根据专科特点及临床实际需要报备种类及基数,建立病区毒麻药品目录基数及使用登记本;统一采用保险柜贮藏,专柜双人双锁管理,柜外贴专用标志;使用登记详细、及时、准确。二类专人专柜专锁管理。制定严格的交接制度,药柜钥匙随身携带,班班交接,确保账物相符,药品完好、标志清楚、在有效期内。
(3)高危药品管理:美国药物安全使用协会(InstituteforSafeMedicationPractices,ISMP)1995-1996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多数致死性或造成患者严重伤害的用药错误案例仅涉及少数较特殊的药物,这些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品(High-alertmedication),它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性药品等。我科对此设置专用药柜或专区贮藏,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药柜外贴专用标志。护理人员执行高危药品医嘱时,需在医嘱本及执行单上注明“高危”,使用粉红色治疗卡,实行双人核对并签字;执行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和药品不良反应,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即暂停使用药品并报告医师,及时进行上报。
(4)一般药品管理:严格药品种类及基数管理,病区治疗护士每日检查并登记,质控小组每周检查1次并签字确认,做到数目、种类相符,确保无混放、过期、变质、破损、污染。
2.3.3规范各类药品标志药品标志包括分类标志、警示标志和识别标志等。分类标志包括急救药品标志统一用“绿底白字”,毒麻精药品用“黑底白字”,高危药品用“红底白字”等。警示标志包括高危药品、腐蚀性的化疗药等在使用过程中输液袋需加盖“警示章”,执行医嘱时使用粉红色的治疗卡。识别标志主要是针对近效期或需要特殊贮藏的药物,如近效期3个月内和3~6个月内的药物分别用不同颜色的标志卡;需要避光贮藏或低温贮藏的药物作特殊标记等。
2.3.4建立药品三级管理体系建立以护士长为指导、药品安全管理小组专人负责、全员参与质控的三级管理体系。按照我院护理部与药剂科共同制定的《病区药品安全管理质量评价标准》,由小组成员定期对病区药品进行检查清点,确保标签醒目、基数相符、摆放整齐、无混放、无过期、无变质等,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常用药品检查登记本上。注射药品每天检查清点,口服药品每周检查清点。管理小组成员每周检查1次,组长及副组长每月检查1次。
2.4检查与反馈
根据我院护理部与药剂科共同制定的《病区药品安全管理质量评价标准》,护理部每季度对全院各病区药品数量、质量、有效期、贮藏情况等进行检查督导;同时,科室药品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药品质量检查。本文统计了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实施药品安全管理前)和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实施药品安全管理后)药品管理缺陷事件(药品混放、基数不符、放置不规范、标志不清、药物过期)的发生率。同时,对相同的护理人员在实施药品安全管理前后进行了药品相关知识的理论考试。
2.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实施病区药品安全管理可提高药品管理质量
实施药品安全管理后,我科成立了药品安全管理小组,制定了病区药品管理规范,药品分类管理标志醒目,每日治疗方案由护士负责整理,管理小组成员每周进行督导,管理小组组长及副组长每月检查1次,护理部每季度检查1次,使药品管理质量明显提升。全年护理部、临床药师、护士长检查4个病区共64次。表1结果显示,实施药品安全管理降低了药品管理缺陷事件的发生率,与实施药品安全管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3.2实施病区药品安全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药品相关知识水平
药学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是解决用药差错事件的重点。同样,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水平是安全用药的保障。采用强化培训与常规培训相结合、对新进护士设立药学知识必修课程和考核指标、制作护理用药安全手册和药品说明书收集册等措施,确保了护理人员对药学知识的掌握及更新。表2结果显示,实施药品安全管理后,护理人员考试成绩明显提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药品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药品专业知识水平。
3.3实施病区药品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用药安全
病案管理实施方案范文2
关键词:高层病房楼 消防安全管理 对策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4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加大,而由于病员数量不断增多以及城市规划用地紧张等各种问题导致各大医院新建病房楼有着向高层化发展的新趋势。由于医院前来就诊的患者一般都行动不便,加上各自的陪护人员、探望的亲朋好友、医护人员等各类人员众多,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2003年11月8日,发生在江苏省淮安市某医院的火灾事故造成前来医院就诊的7名患者死亡。2005年12月15日,吉林省辽源市某医院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82名患者受伤等等,因此医院病房楼的消防安全管理和应急救灾任务十分艰巨。本文对医院高层病房楼的消防安全管理进行了一定的探索研究,并就医院高层病房楼消防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具体分述如下。
1.影响高层病房楼消防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存在问题
1.1 建筑结构特殊
一是高层病房的容积率大,人员密集。由于医疗病房竖向交通容量有限,且外部开放空间面积小,楼层面积大,通道多,大部分病区实行开放式管理,病员集中的科室还有大量加床,患者加上医务、陪护人员等各类人群复杂,人数密集。因为病房楼内一般设计使用中央空调,从而导致空间相对密闭,烟气不易排出,一旦发生火灾,扑救和疏散逃生都非常困难。二是高层病房楼功能复杂,设备众多,由此导致用电负荷大、配电线路多、可燃物多,大楼内楼梯间、电梯间、管道井、风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多,外墙立面大都采用玻璃幕墙全封闭安装,如果防火分隔设计不好,一旦l生火灾就会形成烟囱效应,使火势迅速蔓延,大楼越高,风速越大;风速越大,火势的蔓延速度也越快;烟气蔓延最快速度可达6~8米/秒,对人员疏散造成极大威胁。
1.2 消防意识薄弱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大部分患者和其家属、陪护人员的思想意识中极度缺乏消防安全概念:乱扔烟头,微波炉使用不当,私自使用外带大功率电器设备等等,而部分医务人员自身消防意识也是非常淡薄,极度缺乏火灾中的自防自救能力。部分科室为了经济效益、防盗需求或者自己部门的管理方便,擅自占用堵塞消防通道、安全出口门上锁,甚至随意改动建筑布局和使用功能,在配电间、风机房等火灾易发部位堆放杂物,对疏散指示灯、火灾报警按钮、喷淋头等设施不注意保护,损坏后也不及时报修,留下了安全隐患;后勤相关部门在大楼内部维修设备时违章焊接,随便动火动电,也极易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1.3轻视消防技能
医院高层病房大楼按照消防规范都安装有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并且设置了消防控制中心,相当一部分医护人员想当然地认为有了现代化的消防设施做保障,不怕大楼发生火灾。因此对医院消防职能管理部门的消防知识宣传以及消防技能培训就没有积极参与的态度,也非常轻视日常消防管理。而事实上,高层病房大楼一旦发生火灾,仅仅依靠消防控制中心的几名值班人员来对火灾进行应急处理和救援是远远不够的。很大程度上是要依靠火灾中被困人员的自救来脱险。
1.4系统易发故障
由于设计、施工的先天不足和后期维保工作的不及时、不到位,使得高层病房大楼局部发生火灾时不能让消防控制中心及时得到报警反馈信号或系统发生误报、远程控制失灵,从而贻误救灾的宝贵时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高层病房楼消防安全管理对策与措施
2.1强化基础建设,从源头抓起
建、用、管三块脱节是高层病房楼消防隐患的源头。医院消防管理部门尽可能从项目一开始就参与到高层病房楼的方案设计和图纸会审中去,对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的要求,从大楼总体布局、 疏散楼梯间和防火分区的划分、安全疏散通道设计、消防用水设计、室内装修材料和耐火等级、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的品牌选择等方面来进行审核,严把消防设计关。在大楼的初步设计阶段,需要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参与其中,给设计方提出许多合理化的消防设计建议,使得后续的大楼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已经具备初步保障,在后期的装修施工阶段,保卫部门和施工单位、使用科室也进行深入有效的沟通,使得大楼内部装修既符合消防法规,又满足科室的功能需求。
2.2强化硬件建设,从设备抓起
在高层病房楼消防安全管理的硬件保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安装有一套安全稳定、智能联动、反馈灵敏、操作简易的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整个高层病房楼的自动消防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等,而整个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防排烟系统。大量火灾案例表明在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火灾产生的有毒烟气,因此快速排除有毒烟气是减少火灾中人员伤亡的关键。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来讲,对于已经通过了竣工验收或即将投入使用的新建高层病房楼,我们消防安全保卫部门依然要根据现行规范对其防排烟系统来进行严格的二次验收。
2.3强化机制建设,从管理抓起
建立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打造一个高效、专业的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团队,发挥“人”在预防火灾工作中的主动性。
2.3.1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
要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早期介入制度,一幢高层病房楼建成后,各类设备长期使用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对火灾自动报警和喷淋系统、防排烟系统、防火卷帘、消火栓的日常维护需要专人负责,专人管理,按要求进行周、月、年定期检查、定期检测,并建立档案记录检查情况,形成制度;维修施工作业中需动用明火的,必须严格执行动用明火审批制度、作业人员需持证上岗,同时消防管理组派专人现场监督,确保动火安全。安全管理设责任人、分区责任人,并在制度层面建立、健全由分管院长―安保处长―消防组长―值班消防员组成的四级消防安全管理网络,把责任真正落实到人头上,能够尽早发现并消除各种火灾隐患。
2.3.2 建立有效的奖罚机制
任何好的管理方法,总会有一定的周期性,任何制约机制时间长了人都会麻痹大意。在消防安全管理实践中,我们应当采取一些操作性强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充分调动整个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做的到位做的好的部门人员进行奖励,反之进行处罚,以便更好的达到我们的管理预期。日常巡检外加大对高层病房大楼内各个部门的督查力度,对发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同时做好相关的影像资料的取证收集并做好检查记录。
2.3.3 形成良好的维护机制
做好专职消防人员培训工作并签约一家专业尽职、信誉良好的消防维保公司来对大楼消防设施进行专业维护。任何先进的消防设施、设备都是由人来操作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消防控制室的操作人员一要固定,同时要经过消防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后才能上岗;上岗人员和维保公司员工要具备正确熟练地掌握消防设施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一般故障的排除等专业技能,并坚持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及时发现、排除影响设施设备运行的不安全因素。
2.4 强化宣传培训,从人员抓起
在大楼内部建立一个应急能力强、装备齐全的微型消防培训站,增加消防安全管理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强消防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高层病房楼内医务人员应急防灭火能力。要依靠单位志愿消防人员和消防监控中心专业值班人员建立高层病房楼微型消防站,站长由单位消防组组长兼任,并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包和其它应急救援器材。对于高层病房楼来说,发生火灾后强化自救措施才是保障人身安全的最重要手段,任何好的设施都是只能处理现场火灾,对救援困在火场的人员却是力不从心,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特别注重这方面的实践:由微型消防站的消防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利用各种媒介不断地为医护人员灌输“安全第一”的思想,牢固树立“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安全意识,逐步增强他们自救逃生的能力,定期组织各个科室的医务人员参加消防知识讲座、消防演练、进行消防知识的宣传等等,让每个医务人员都能熟知消防常识,熟练使用身边的消防设备,提高扑救初起火灾的业务技能,与公安机关的消防机构积极沟通交流,从更专业的角度加强对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监督指导工作。
3.结束语
医院高层病房楼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特别是医院的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单位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作为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者,要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日常工作,要做到隐患自查,责任自负,不仅要在大楼设计之初消除火灾隐患,更要在思想上提高预防火灾的主观意识。高层医院建筑内的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仅仅是从硬件上保证了消防安全,而严格的日常管理才是从软件上或者说是从根本上保证了消防安全,只有将建筑自身完备的消防报警灭火设施和完善的消防管理制度、切实可行的火灾应急预案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的遏制和杜绝重大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风.建筑安全与防灾减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郑端文.消防安全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 黄洁夫,薛晓林,陈建平,高解春.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管理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4] 李达,曾文.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浅析[J].现代医院(管理篇),2016,11(16):1682- 1684.
病案管理实施方案范文3
关键词:肿瘤;安全;管理;护理
近年来"患者安全"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问题。护理安全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当今社会肿瘤患者日趋增多,由于患病情况特殊,存在心情抑郁、病情发展迅速、治疗效果不确定、用药特殊等特点,在住院期间容易出现跌倒、坠床、压疮、骨折、自杀等安全隐患。肿瘤科护士每天面对患者的痛苦面容、憔悴的身躯、患者离世时家属悲伤的眼神以及高强度的工作,强大的精神压力,使得她们身心疲惫,在工作中也存在安全隐患。为了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我科自2010年1月开始对护士实施安全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共有床位61张,护士18人,年龄 24~43 岁(33岁±6.05岁)。其中本科学历6名,专科学历9名,中专学历3名。我科收治的肿瘤患者包括肺癌、肝癌、淋巴瘤、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鼻咽癌等病种。我科于2010年1月开始对护士实施安全管理。以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2009年2月~2010年1月1年中住院的肿瘤患者1836例为对照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2010年4月~2011年3月1年中住院的肿瘤患者1704例为实验组,比较患者安全情况及满意程度。
2护士的安全管理
护士是护理工作的主体,普遍存在身心疲劳、缺乏被尊重和理解、职业满意度低等心理问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直接影响护士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态度。护士长作为临床一线工作者,只有尊重护士的智慧、营造开放式的安全文化氛围、运用系统思维方式、加强团队合作,才可提高团队的安全态度。
2.1尊重护士、营造开放式的安全文化氛围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有效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护士愉快的心情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要培养护士快乐工作理念,努力为护士创造轻松的工作氛围[1],护士站是护士的家,家里的成员每天都有新意,互相关心,你上班犯困,就给你沏咖啡;上火了,给你沏、金银花茶;工作上互相帮助,对年资高的护士多尊敬、多关心;对年资低的护士多鼓励、多指导、多交流。在生活上为她们排忧解难;在工作上知人善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点,给每位护士展示自己的机会。护理工作是连续性很强的工作,合理排班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根据病区工作的实际情况,优化工作流程,实施弹性排班,使他们能够安心、舒心、积极、主动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体现良好的团队精神。
2.2提高自我法律、安全意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护士工作只重视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护理人员虽然对安全文化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尚未接受过系统的安全文化培训,未能形成安全、有效的行为模式[2]。当今社会患者越来越注重自身权益的保护,因此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根本途径[3]。我们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采取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与重点教育,使每位护士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责任心教育,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加强责任心和自我约束力,对已发生的相关风险事件认真组织讨论, 进行根本原因分析、评价并提出质量改进措施。教育护士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同时要加强护理证据的收集与管理。
2.3加强肿瘤化疗药物及护理专科知识培训 提高化疗药物自我防护意识 加强专科知识的学习,强化职业防护,使护士掌握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毒副反应,在护理操作过程中药物暴露污染人体的途径,接触该类药物应使用的安全防护措施,污染物与废弃物及患者排泄物的处理。完善化疗药物管理制度,规范化疗药物操作规程,在防护用具齐备的条件下配制化疗药物,在保证患者安全治疗的同时,保护自我是第一位的。
2.4培养护士的共情能力,提升沟通的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护理纠纷多是由于护理语言的使用不当所造成。因此对护士进行共情教育是提高沟通能力的基础。共情是影响咨询进程和效果的最关键的因素。为护士培训共情课程,讲解共情在沟通中的重要性,护士在应用共情沟通过程中应注意内容,如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习俗、受教育程度,护士面对患者时应因人而异、善于把握角色、把握时机,设身处地地理解患者,让患者体会到真诚与亲切,患者对我们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前提。
3结果
实施护士安全管理后,护理差错的发生下降84%,患者满意度提高到95.6%。
4结论
通过对护士的安全管理提高了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护士的团队精神,工作中协作愉快,患者满意度提高。只有积极地落实安全文化,才能确保"安全的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中执行"安全的医疗",真正使患者感受到安全与放心,从而创造出高品质的安全医疗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秀君.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探讨[J].天津护理,2012,20(2):102-103.
病案管理实施方案范文4
[关键词] 老年病房;护理;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2(b)-119-03
Identification, assessment, aontrol and evaluation process for establishment of geriatric ward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mode
GU Moli, CAO Jia, SUN Yingna
The First Department of Cadre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Beijing 10004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s and effects of geriatric ward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Using the risk factor identification, assessment, control and evaluation process, and applying the quality control model of preventive improvement,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860 hospitalized patient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nursing lack, error and accident. Results: The nursing lack rate fell from 4.5% to 1.4%, the nursing error rate fell from 1.7% to 0.2%, and the accident incidence rate also declined, among which, the improvement of nursing lack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P<0.01), the improvement of nursing error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while the accident incidence rat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due to the lack of statistical data.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every aspect of nursing,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errors,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hospitalized patients satisfaction from 95.0% to 99.3% (P<0.005).
[Key words] Geriatric ward;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它包括了一切护理缺陷和一切安全隐患[1]。
护理安全管理运用对危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控制、效果评价的程序,应用预防性改进、过程改进和持续性改进质量控制模式,使护理缺陷、护理差错及意外事件的发生例数明显减少,在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防止护患纠纷发生方面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本模式是集识别、评估、控制、评价于一体的安全管理模式,2008年10月,我科采用此模式,对病房高危因素、护士操作流程、技术理论水平、护理服务方面采取预防为主,动态监控,细节管理、持续改进等方式,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9月收入我科6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860例,其中,2008年10月~2009年9月收住的423例老年患者为实施前组,2009年10月~2010年9月收住的437例老年患者为实施后组。两组老年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成立护理安全质控小组
2008年10月由护士长、责任护士及护师组成的安全质控小组,负责收集本科室护理工作中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信息,每月进行不安全因素分析,在全科护士会议上提出讨论,并制订预防控制措施。
1.2.2 重视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
通过对护理人员(含进修生、实习生)进行护理安全、医疗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教育贯穿护士工作始终,使科室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检查转变为自觉维护护理安全,使护士认识到遵守规章制度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同时,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提高安全工作的预见性,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消除隐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1.2.3 运用识别、评估、控制、效果评价的程序围绕安全抓护理质量
1.2.3.1 护理危险因素的识别 总结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9月护理安全管理经验,其主要目的是分析、识别护理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内在和外在风险因素。内在因素有护士责任心不强、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理论知识缺乏、技术操作欠缺、护患沟通能力缺乏;外在因素有管理监控不严格、技术培训不到位、规章制度不遵守、操作流程常违规。
1.2.3.2 护理危险因素的评估 建立了意外事件、压疮预报评估表,对跌伤、坠床、压疮等危险因素进行评估。
1.2.3.3 护理危险因素的控制方法 根据科室的专科特点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切实落实护理规章制度,加强风险意识的管理,注重护患安全。每月召开护理人员座谈会,分析护理现状及安全隐患,识别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明确各个风险因素的影响力[2]。护士的业务素质是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3-5]。我科室分层次对护士进行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技能培训考核,在考核中注重个性化,分析存在的问题,督促护士改进、提高。同时,在临床管理中注重细节管理,加强对高危人群、高危时段、高危操作的管理。科学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根据不同时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弹性安排护理班次,调查工作时间,从而缓解护理人员心理压力[2]。为突出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科室制订本专业护理常规及危重患者的护理抢救流程,确保关键时刻护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做好科室各种设备管理,定期检查、清洁、维护。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发生故障的应急处理能力,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对科室抢救、毒麻药品的管理,班班交接并制订专用交接登记本。
1.2.3.4 提供优质服务,有效减少护患纠纷 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医疗纠纷中65%以上是医患沟通不良造成的[6]。我科室推广“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推行“五个一”,即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个温馨的微笑、一张整洁的床铺、一份详细的介绍、一杯温热的开水;实施“一个要求、两个掌握、三个留意、四个满足、五个回声”的护理服务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安全管理前后护理缺陷发生率比较
该模式实施后,护士安全意识增强,护理差缺、差错发生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由于统计数据太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实施安全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施前患者的满意度为95.0%,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9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7,Р<0.005)。见表3。
3 讨论
3.1 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
3.1.1 以“预防”为主
本模式重点将“防”放在首位,实施过程控制,细节管理,持续改进,将解决护理危险因素的关口前移,及早消除不安全隐患,把发生护理不安全因素后的消极处理转变为发生前的积极预防。
3.1.2 重视风险管理
本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集全程引导,动态监控,责任到人为一体的方法,从严格落实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技能培训、加强环节质控、重视风险管理、重视安全教育、定期隐患自查、实施干预措施等方面一一细化,由点及面,进行全方位管理和控制。
3.1.3 加强护士专业技能培训
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缺陷、事故的发生具有直接联系,是维护安全护理的基础[7]。我科根据科室特点加大新护士的培训考核力度,经过培训――考核――应用――检查,提高了新护士的专业技能。表2结果显示,通过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减低了护理差缺的发生,其中护理差缺降低最为显著(P<0.01),两组间护理差错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由于统计数据太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2 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在本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通过识别、评估、控制、评价,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方法不断更新,护理工作更系统化、规范化,使护理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护理安全管理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患者入院、住院、出院的过程中,强调了“以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了护理安全的管理,强化了护士遵守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行为,增强了护士的自律性和安全意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了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随着护理缺陷发生数的明显减少,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度明显提高,表3结果显示,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良好的护患关系,又促进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有效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有效地降低了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护理安全管理应始终贯穿在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只有护理人员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专科水平,以爱心、慎独为指导,认真履行职责,从根本上使安全管理落到实处,才能使护理水平进一步提升[8]。
[参考文献]
[1] 潘绍山,孙芳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2] 程凌燕,蔡金华,李加宁,等.护理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9,9(12):10-11.
[3] 郭春英.护理安全问题及安全管理措施[J].全科护理,2010,8(5):1294-1295.
[4] 华玉珍.如何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管理质量[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4):154-155.
[5] 黄芳平,林湘燕,陈碧珠,等.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探讨[J].现代医院,2007,7(1):120-121.
[6] 赵炳华.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35.
[7] 周立宁.营造安全文化 防范护理差错[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2-193.
病案管理实施方案范文5
1 必要性
宁夏是个以工业产业为主导领域的省份,截止2016年,宁夏总计有24家工业园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宁夏境内工业园区在资源能源高效利用、节能减排,以及发展园区公共事业等方面,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但如果继续沿用以往的思路和技术已很难取得明显效果,遇到了“瓶颈” 期,因此要想取得突破,提高企业竞争力、园区投资吸引力,必须转变思路、创新方法和技术。
随着“电改9号文”、 “宁夏电改方案”等文件的逐步出台及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在逐步深入,在给用电企业带来了实惠与机遇的同时,也给用电企业提出了诸如购电策略、购电管理成本、价格谈判能力、科学用电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2 宁夏工业园区售电公司组建及开展能源综合管理服务的方案
目前宁夏工业园区整体用电的管理方法、技术手段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如果组建售电公司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建设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综合能效平台,为企业提供优化用电策略、用电诊断、电能治理及能效管理、优化需求响应、节能节电服务等,实现科学用电,提高用电效能。
由宁夏区内各工业园区管委会牵头,引入社会资本、先进技术和专业管理团队共同投资组建园区售电公司。园区售电公司将在园区管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工
作,实施企业化运作,市场化运营。
3 宁夏工业园区售电公司组建及开展能源综合管理服务的主要工作目标
组建后的园区售电公司将在售电、配电、管电、综合节能及专业化服务等方面为园区企业提供服务。
(1)售电主要工作目标
根据“宁夏电改方案”的实施步骤,购售电市场化改革将出现以下三个阶段:
1)园区型售电主体直接交易阶段;
2)直接交易过渡到市场化购电和售电阶段
3)市场化购售电阶段。
结合上述三个阶段的特点,园区售电公开展以下工作。
第一阶段:园区型售电主体电力直接交易阶段
在园区型售电主体电力直接交易阶段,直接交易的电力总量由自治区主管部门控制,电量分配基本由发电企业均摊,用电企业能获得多少直接交易电量主要由发电企业掌握,直接交易电价由政府主导形成。针对这种情况,园区售电公司采用平等自愿的原则,将园区企业组合在一起形成大客户、开展“团购”。同时利用园区售电公司与发电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在政府的支持下,为园区企业降低电力采购价格、增加直接交易电量。
第二阶段:直接交易向市场化购售电过渡阶段
随着电改的推进,发用电计划将逐步放开。此时,电力市场化定价机制初步建立,准入用户全电量参与电力直接交易,逐步建成以中长期交易为主、现货交易为补充的市场体系。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园区售电公司逐步吸纳用电大户,并在政府的支持下,成为自治区全电量直接交易的试点工作单位。以此为基础,与发电企业开展长期购售电合作。
第三阶段:市场化购售电阶段
此时,除优先发、用电计划外的发电量和电价将全部放开,价格由市场形成。同时,将逐步形成完善的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开展电力期货和衍生品等交易种类;形成发电侧、售电侧主体多元、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园区售电公司将为园区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市场化购售电服务及辅助服务(调峰、调频、调压和用户可中断负荷等),使园区企业的用电成本处于全区内较低的价格水平。
(2)配电主要工作目标
根据“宁夏电改方案”的实施步骤,以及《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结合园区的具体情况,园区售电公司采用由易到难、由点及面的方式,逐步建成园区智能化微电网,提高园区输配电设施的投资效益,降低企业的用电成本,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该项工作分两个阶段考虑执行。
第一阶段:开展升压改造及增量配电投资建设工作
园区售电公司把园区招商引资、规划发展及园区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对低电压等级的配电设施进行升压改造,同时根据规划,开展增量配电设施的投资、
建设及运营管理工作,提高园区配电设施的利用效率。
第二阶段:开展园区智能微电网建设运营管理工作
在第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宁夏电改方案”的“开展微电网建?O试点工作”的指示精神,建设园区智能微电网,打造源、网、荷、储协调的供用电系统。智能微电网将由物理网、信息网和管理网构成。园区售电公司通过投资建设运营智能微电网能为园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实现更加高效的用电。
(3)管电主要工作
根据宁夏电改方案的改革实施步骤结合园区的具体情况,园区售电公司引进先进的技术,采用由易到难、由点及面的方式,逐步建成建设园区电力需求侧综合能效管理平台,给园区用电企业装上“专家级大脑”。提高园区用电能效,降低企业的用电成本。此项工作分两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深入节电、节能工作
目前园区部分企业已经安装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但只实现了有关电力使用数据的采集和监测,在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诊断和优化运行方面所做的工作还很少,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的作用还远未发挥,有很大潜力可挖。园区售电公司在园区选择典型企业,为其安装电力需求侧管理监测终端,通过自主研发的专家诊断模型对终端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诊断,为园区企业提供节电、降费的技术解决方案方案并组织实施。在政府的支持下,帮助企业申请成为电力需求侧管理深入节电、节能示范项目并获得相关资金支持。
第二阶段:建设园区电力需求侧综合能效管理平台全面开展节电、节能工作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园区售电公司采用先进的云计算平台的高并发处理机制,大数据分析应用引擎,智能专家诊断引擎、分层架构体系、采用阿里云的安全防护体系等开发需求侧管理平台及专家诊断系统,建设园区电力需求侧综合能效管理平台,给园区所有用电户装上“专家级大脑”。综合节能主要工作园区售电公司采用横向融合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方式 ,结合园区的产业结构特点,应用EPC或EMC等多种模式,引入先进的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进一步提高园区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主要包括:
A.协助政府开展节能审计及对标管理。
B.为企业提供主工艺节能、工业余能利用、“三废”治理、管理节能等服务。
C.节能产品及专项技术的推广。
病案管理实施方案范文6
关键词:打印病历;问题;对策
打印病历是指应用字处理软件编辑生成并打印的病历(如WORD文档、WPS文档等 。)打印病历应当按照《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规定的内容录入并及时打印,由相应医务人员手写签名。打印字迹清楚易认,符合病历保存期限和复印的要求[1]。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不断渗透,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我院被广泛应用,由最初的护士工作站、医生工作站、药师工作站,逐步发展有病案管理系统、医保系统等,从2012年7月起,病历书写方式也由传统手工书写逐步由计算机书写所取代。计算机打印病历的应用,使临床医师可以通过调取各种模板完成病历记录,从而减轻了书写病历的工作量,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病情观察和治疗上,更好地为患者服务[2];计算机打印病历却出现了与传统手工书写病历不同的问题,这一变化对病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打印病历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我院的具体对策,具体如下:
1存在的问题
1.1漏签名 出院记录、住院病历、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手术记录单等住院医师签名、上级医师签名有电脑打印名字,却容易漏手写签名。
1.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基本信息前后不一 楣栏信息拷贝他人病历后未更改,仍系他人的基本信息;或者楣栏信息正确,住院病历、首次病程记录中患者基本信息未更改,如患者张三实为女性,住院病历或首次病程记录却记录为"李某,男性"。
1.3主诉、现病史前后不一,相互矛盾 如某中风后遗症患者,现病史是"患者诉缘于13年前因昏迷、口齿不清并左侧肢体偏瘫,在某院诊为脑出血,住院治疗1个月后神清精神好,左侧肢体偏瘫出院在家休养,近1个月感颈痛及左上肢麻痛,要求住院康复治疗",而主诉却记录为"左侧肢体无偏瘫13年并颈痛手麻1个月"。
1.4婚育史、月经史前后矛盾 如住院病历基本信息中婚姻一栏中记录为"已婚",但婚育史、首次病程记录基本信息中却复制记录为"未婚";或者患者为婴幼儿或学生,婚育史、首次病程记录基本信息中却复制记录为"已婚"。
1.5 首页、出院记录、住院病历、首次病程记录的疾病诊断记录错误,尤其是中医诊断,主病、主证诊断记录错误,前后不一,如某头皮裂伤患者,首页、住院病历中诊断记录是头皮裂伤,出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及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却复制记录为头皮血肿等等。
1.6 日期、时间记录错误。首次病程记录中书写日期及时间记录错误,或基本信息中"因XXX于X年X月X日入院"处拷贝他人的信息未更改,与患者真实情况不符;病程记录书写日期、时间记录错误,病程记录越记录日期时间越早,有些患者此时未入院,却有病程记录;出院日期前后不一,医护不一,病程出院记录与首页、医嘱、体温单、出院记录不相符,往往不是出院日,却列标题记录为"XX主治医师查房记录暨出院记录";或者是有些患者今日出院,却记录为日常病程记录,内容仍有"今治疗不变,继观",无出院方面的情况信息记录。
2对策
2.1建立病历书写三级质控管理体系 一级质控为住院医师、质控护士,负责做好本科室住院病历归档前的质控工作,按照病历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的要求,对本科室的病历进行全面的质控,抓好病历质量;二级质控为科主任、护士长,全面负责管理本科病历质量,科主任对出科病历的质量进行审查并签字;三级质控为医院病历质控员,病案室配备专职人员,对每份出院病案书写质量按《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登记,发回科室进行整改,对于个别重复犯同一问题的医师进行一对一沟通,加深印象,整改到位,从源头上杜绝问题的出现。
2.2医院成立运行病历检查小组,业务副院长任组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总护士长任副组长,成员由病案管理员、各科主任组成,每月不定期到各临床科室检查运行住院病历,除检查运行住院病历的及时性、完整性外,主要检查病历的书写格式、病历内容、各种知情告知同意书的签署以及各种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等。
2.3 制定各项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依据《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医住院病历书写质量评价标准》、《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院相关规章制度如《医疗文书质量控制办法》、《病历管理实施方案》、《病历书写质控管理制度》等,并严格按规定执行。如《病历管理实施方案》中的奖罚措施中规定:①在运行病历检查中发现未能按时完成病程记录、术前小结、术后记录、转科记录等扣10元/项;②在归档病历检查中能按时上交的合格病历给予责任医师5元/份、护理组2.5元/份、质控医师、质控护士各1元/份的奖励,能及时上交但不合格的病历不给予奖励,发回整改,经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则给予40元/份的罚款。医务科每月根据检查组、病案专管员的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形成书面的质控通报,进行经济奖惩;财务科根据质控通报,在各责任人工资中进行奖励和扣罚;质控通报下发全院各科室。
2.4规范培训学习制度,不定期举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知识竞赛。实习生,医院新进医务人员必须接受由医务科、护理部组织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卫生法律法规、院规院纪、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各方面,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灌输病历书写的重要性,培训结束后进行病历书写考核,考核合格率必须达95%以上。全院不定期举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知识考核竞赛活动,评出优胜者前三名,在质控通报上给予通报表扬并给予经济奖励。
病历不仅是记录医疗行为的档案资料,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书,在医疗事故或医患纠纷中,将成为关键证据。病案的使用价值不仅局限于医、教、研、防的医学领域,在公、检、法和保险等社会部门同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3]。病历书写中任何一点疏漏、差错,甚至语言含混都可能对医务人员、对医疗机构造成不利的影响,只有客观、完整、准确、真实的记录病案,才能真正维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因此,必须加强打印病历的质量管理,提高病案质量,防范医疗纠纷,降低医疗风险。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S].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29号.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