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研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本课程研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本课程研发

校本课程研发范文1

[关键词]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县域高中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和社区资源为基础,在尊重学生发展需求的前提下,由教师自主研发与实施的课程。它是学校落实课程赋权的一种行为,是体现学校办学目标、表达学校教育价值追求、提升学校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县域高中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力量。探索县域高中校本课程研发、管理和评价方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切入点。如何研发高中学段的校本课程?如何加强过程性管理?备课组和年级分权下各自承担什么职责?只有明晰课程管理的这一主线,才能使校本课程管理成为真实的校本行为,从而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

一、校本课程研发

在分析学校发展情况、调研课程需求的基础上,学校针对教师课程能力制订有效的《学校校本课程方案》是研发校本课程的前提。校本课程形成过程是:依据学校的校本课程目标制订各领域的课程规划;各学科从教学实际来定位科目框架下的校本课程目标,从而选择有效的校本课程内容;通过校本课程教案的编写来保证校本课程规范执行,从而形成不同科目下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块。

(一)校本课程研发方式

目前校本课程研发方式主要有课程选用、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类型。选用和改编是校本课程研发的最低层次,改编、整合和补充是依据学校需求选择性使用已有校本课程的过程。

有效拓展国家课程是县域高中校本课程研发的主要形式,它是在学科框架下对基础型课程的有效拓展。研发校本课程必须基于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通过拓宽课程范围为学生提供较多信息,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开发校本课程还必须基于教师能力制订可行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否则,不顾教师专业能力盲目开设课程,由此带来的过重教学负担会引发教师抵触心理,这将打乱日常教学秩序和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它会将校本课程实施引向误区。

校本课程研发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类。

1.国家课程的延伸

国家课程的延伸是指在全面领会国家课程纲要、课程目标和教材要求基础上,改编、新编和拓编国家规定课程,挖掘课程的文化内涵,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拓展学科。它的特点是采取学科分层教学,实施学科联动,统整学习内容,革新并优化课程结构,增加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增加选择性空间。这类课程是基于时代性、发展性和生活性的特点,选择最新的事件或政治、经济、科学和技术发展成就作为校本课程的主体内容。它解决了学科内容单一的问题,使课程走近学生生活。

2.个别化拓宽

为体现学校文化,发挥不同学科的特点,在不耗费教师过多时间也不影响学生常规学习的前提下,为少数学有特长的学生开设超越《课程标准》要求的课程,如奥数、竞赛辅导活动和各种创新设计等。这类课程是校本课程目标之外的课程,如果随意增加这类课程的课时数量,将会把学校教育引向误区。

校本课程的主要形式是基于国家课程的有效拓展和创生性整合,校本课程的实施就必须依据国家课程的质量要求,并沿国家课程呈现的顺序来开发。因此,开发校本课程必须顾及学生的认知、技能与情感的发展水平,尊重学生发展兴趣和需求,从而使校本课程从研发到实施都能遵循国家课程的规范运作和质量要求。这应是目前县域高中校本课程研发的主线。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推动教师将经验性知识自觉上升到课程意识,县域高中从而推动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校本课程研发模式

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路是“自上而下”的演绎模式,其基本过程为:确立学校教育哲学(办学理念和核心价值)一进行学校课程整体规划一领导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形成校本课程的思路是“自下而上”的归纳模式,其基本过程为:围绕本学科《课程标准》,教研组研制校本课程科目规划备课组基于科目规划研发《学科校本课程纲要》年级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议形成年级校本课程内容和规划课表备课组进行校本课程实施年级进行过程性管理并组织学业评价。

校本课程研发管理的思路是:校内外专业力量学校课程委员会《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具体来讲:学校课程委员会审议学科框架下的校本课程规划年级以领域和学科管理审议《学科校本课程纲要》备课组制定《校本课程纲要》并撰写校本课程教案。

年级负责校本课程的研发、实施和评价工作,即:年级备课组教师个体或团队《校本课程纲要》和教案。

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可分为三类:教师个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与校外机构合作。现阶段主要倡导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与校外专家联合开发这两种主体类型。基于上述管理框架,教师依据自身专业特长和发展兴趣,组建校本课程研发和实践联合体,承担备课组的校本课程任务,研读校本课程学科目标,撰写《校本课程纲要》,提交备课组进行合作性研究。形成一致认识后,备课组将《校本课程纲要》提交年级进行审批。年级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审定并给出指导意见,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向学校课程委员会提交校本课程纲要和校本课程教案,待审议批复后编入《校本课程选修》中。校本课程选修介绍包括该模块开设的课时量、内容、评价方式、执教教师、上课地点和课程形式,这是保障校本课程实现选课走班的前提。

二、校本课程管理

为保障校本课程有效研发和规范运作,学校必须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其顺利运行。相关的管理制度有:校本课程审议制度、校本课程教学管理条例、校本课程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培训制度、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职责和评价方案等。承担不同管理职能的处室和年级只有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才能使校本课程管理成为教学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实践校本课程目标。

教务处是校本课程管理的行政机构,对“学校校本课程专业委员会”负责。教务处主要职责是严格执行《学校校本课程方案》,检查年级实施情况,协同年级对课程、教师和教学成效进行评价。组织协调各教研组与年级组之间的关系,从而落实课程管理的各项要求。年级、备课组、教师合作研究共同体与学生的职责如下。

(一)年级的职责

年级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制订学年及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进度计划、校本课程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和学生的校本课程选修管理等各项工作。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指导备课组以国家课程计划为校本课程研发主线,形成学期或学年的校本课程表。

第二,指导备课组形成《校本课程选修介绍》。在开学第一周发给学生,便于做好选课登记。

第三,年级对各学科预定开设的校本课程进行统排,依据各学科的资源状况、任课教师情况、学生选修的数量,对不同校本课程模块教学的实施,选择不同数额的班级作为选课走班的管理单元。同一年级某一学科校本课程时间安排必须相对集中,具体时间由各年级自行安排。

第四,年级对教师开展的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给予指导,联系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保证课程合力的有效形成。一门规范的校本课程必须包括校本课程开发申请表、校本课程纲要、校本课程实施教案、校本课程选修登记表、校本课程阶段性教学评价表、校本课程学分评价表和校本课程绩效评定等七种管理材料。

第五,调研学生选修校本课程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校本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以便教师不断调整教学需求,同时为学校课程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二)备课组的职责

备课组是组织教师开发和申报校本课程的管理组织,是落实《学科校本课程规划》的具体单位。它的职责包括:制订校本课程目标,选编校本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时数等。它的职责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每学期开始,组织教师学习《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研究《学科课程标准》,依据国家课程的教学进度、结合学生发展基础制订学科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第二,邀请学科教研组和资深教师审议校本课程规划,分析讨论,确立校本课程主题单元。

第三,依据校本课程主题单元的要求,尊重备课组内不同教师的专业特长,对任务进行分解,确立校本课程教学单元的主备和从备教师,并组织教师向年级申报校本课程。

第四,备课组形成《校本课程介绍》,进行选课指导后形成《学科校本课程选修登记表》。

第五,备课组依据年级校本课程课表,组织学科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实施,包括选修管理、学习量统计和学分认定。

第六,组织教师反思性研究本学期校本课程研发和实施的成效,向学校提交研究报告。组织教师参加阶段性的校本课程成果评比。

第七,每学月组织教师核对并填写《校本课程评价量规表》,统计校本课程研发工作量和实施工作量,并对校本课程实施绩效进行评定。

(三)教师合作研究共同体的职责

教师与具有相同发展意愿的同伴组成教师合作研究共同体是教师互助型组织的有效方式。他们是研发并执行校本课程的承担者,主要担负以下任务。

第一,依据《学校校本课程方案》和备课组内校本课程主题单元计划,承担校本课程不同模块的研发和教学实施任务。

第二,完成《校本课程开发申请表》和相关教案的编写工作。

第三,待年级审批通过后,进一步丰富并规范研制《校本课程单元教学实施纲要》,撰写校本课程教案,编印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组织学生选课走班,通过实施《校本课程选修登记》,对选修学习过程进行规范记录。

第四,指导任教班级的学生对本学科拓展性的校本课程进行选择,对任教班级学生选课情况进行统计,并以班级为单位,组建选课后的学习管理小组。为加强学生对选修学习过程的自主管理,教师要制作选课花名册,汇总后报年级组,形成年级总的校本课程选修登记表,以便于选修管理。

第五,加强对校本课程选修过程的管理,包括记录学习量、评价学习态度和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定。它主要有书面和实践活动等形式。

第六,参与年级校本课程阶段性的教学评价,完成校本课程学业评价。

(四)学生的职责

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填写选课志愿,确定学年或者学期内校本课程的选修表。校本课程每一选修模块结束后该教学班解体,学生自动进入下一模块选修的管理过程。

校本课程研发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本课程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其价值取向具有选择性、具体性和多元性。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应协调和满足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等不同利益主体的多元价值需求,以学生为本,发展教师、立足学校、服务社会。

1.以学生为本。传统的国家课程体系过多地强调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着眼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性和共同要求,极少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不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对会计人才的个性需求。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强调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

2.发展教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本课程开发教师是主体,参与课程开发能使教师将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课程开发的意识,实现教师从“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变。

3.立足学校。国家课程开发注重全国性课程计划和标准化的课程方案的建构,无力顾及不同地区、不同院校的差异,很容易导致教育的僵化。校本课程开发力图改变这种现象,承认院校之间的具体差异,满足不同院校发展特殊需要,挖掘其潜在的教育资源,科学地组织与管理,开发具有院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4.服务社会。高职会计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考虑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根据就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及时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做出反映,调整课程内容,敏锐捕捉社会会计工作岗位及技能要求的变动,并将这些变化直接通过课程内容反映出来,培养社会需求的劳动者。

二、“理论、实训、实习”三位一体的校本课程开发思路构想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直接目标是要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是围绕“学科教学”和“技能训练”建立的课程体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及以“实训”代替“实习”等现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理论知识滞后于实践发展,实际动手能力差,这也成为制约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开发会计专业校本课程,改革课程体系中相对稳定的学科课程和实训课程,加大实习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建立“理论、实训、实习”三位一体的校本课程体系。

1.更新会计专业前沿的理论知识。开发校本课程,并不能把课程开发的重心全部集中在实习、实训课程。会计学科课程体系具有相对稳定性,社会经济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并不能及时反应到学科课程体系之中。因此,作为课程的必要补充,会计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包括会计行业内最前沿的理论知识。

2.通过实训训练专业技能。当前高职院校会计实训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及会计电算化实训等课程。实训课程教材选用的案例一般为工业企业常见的经济业务,按会计账务处理程序进行实训设计,让学生通过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强化训练,循序渐进地理解会计基础知识,熟悉会计工作环节,掌握会计基本技能。

不过,很多高职院校将“实践”简单理解为“实训”,不断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专业实训课程的比重,却忽视了学生的实习环节。严格来说,高职课程体系中的实训课程并不等同于实践,尽管实训课程教材选用的案例大多来自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但是,由于业务的再现是以经过加工的概括的符号化的方式呈现,脱离了真实的企业工作情境,学生并不能从中获得真实的感性体验。这样的实训对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作用是有限的,学生实践经验的获得并不能完全依赖于教材体系中的实训课程。

3.实习环节是校本课程内容的重要源泉。学生实习,从课堂进入企业,实际的工作环境,真实的经济业务,不但可以检验学生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时也是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检验、对专业课程体系的检验。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这些问题的解决正是校本课程开发目的所在。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紧紧抓住学生的实习环节,积极与实习单位联系,及时获得实习效果的反馈信息,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三、高职会计专业校本课程开发核心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要求围绕一个核心来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而是以基本社会活动为核心。高职会计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始终坚持的一个理念就是“问题解决”,这里的“问题”源于课程实践,源于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基于人类的社会活动所引发的。

通过对廊坊地区50家中小企业的调研发现,当前中小企业所需财务会计人员大多为出纳人员和一般会计人员,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需求主要集中在货币资金管理能力、账务处理能力及报税能力这几个方面。高职会计校本课程开发重点是围绕这些能力要求设置核心课程帮助学生形成这几种能力。

首先,调查发现高职毕业生毕业后从事出纳工作的占很大比重,出纳人员的职业素质、基本业务能力是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可围绕出纳人员的岗位职责要求开发并设置相应的校本核心课程。

其次,会计的一般账务处理能力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和审核、各种账簿的登账和结账、报表的编制和基本的财务分析能力等。高职院校可根据所处地区产业结构类型和行业发展需要,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行业,针对该行业的会计账务处理的程序和特点开发和设置校本核心课程,并将其作为专业必修课,同时可附带开发一些具有不同行业特点的会计专业校本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供学生有选择地学习。

最后,调研中72%的企业非常看重会计人员处理纳税事务的能力。依法纳税是每一个企业的法定义务,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税务能力既能保证国家利益不受侵害,还能帮助企业合理避税。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税法课程仅限于基础理论,大多没有开设税务实训课程,学生独立办理税收实务的能力较差。因此,在高职会计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中必须围绕会计人员报税能力进行相应核心课程的开发与设置,培养学生的独立报税能力。

四、高职会计专业校本课程评价

1.评价主体多元。高职会计专业校本课程评价必须坚持多元的评价理念,评价主体既要包括课程开发主体,同时还需要用人单位、教学管理部门、专家委员会、行业组织、学生及家长等的共同参与。不同的评价主体基于不同的立场、角度和知识层面对高职会计专业校本课程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设置的目标适应性、岗位针对性、逻辑顺序的科学性、内容的现代性及教学质量等多个方面。

2.注重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注重评价的结果,用评价的结果作为奖惩的依据。形成性评价注重过程,着眼于问题解决,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会计专业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始终坚持“问题解决”的理念。校本课程的动态性特点决定对其评价不能是终结性评价,而应是形成性评价,需要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地反馈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对课程开发的过程和内容不断地进行修正,促使会计专业校本课程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张怀斌,《高职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校本课程研发范文3

【关键词】体育;校本课程;定向越野;开发

1.前言

本课程是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及资源状况自主开设的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以体验性学习实践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师课程建设与开发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的背景

在中小学开展定向运动研究的课题的提出既有与时俱进的时尚,更有从已经开展项目的学校所取得的经验和社会效益为借鉴,以及运动参与者的认同和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加上我市开展该项目已知条件和该项目的发展潜力等多方面的优势,存在着较大的研究空间。本课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并立项的。

3.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3.1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试图为发展学生耐力水平寻找一个更为行之有效的替代项目。

3.2该课题研究的意义

重在依据武夷山特有的地理条件,在了解我市可以用于开展定向运动的空间和资源的基础上,对该项目在中小学开展的可能性进行研究,力图为在武夷山中小学开展校园定向运动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

4.课题研究的目标

4.1总体目标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努力做到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创造、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练就基本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这是我校《定向越野》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

5.课题研究的时间、任务、方法

5.1研究的时间

5.1.1准备阶段:学习相关理论,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组建好课题团队,提交课题立项申请表和研究方案。

5.1.2实施阶段: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问卷等,确定教学的内容、项目、考核,研究和探讨有关理论。课题组成员培训。

5.1.3总结阶段:按实际方案进行总结,收集整理研究论文,撰写教案,研究成果鉴定,撰写结题报告。

5.2课题研究的方法

5.2.1调查访谈法:为了让本课题有一个较强的对比性,在实验最初对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和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为本课题的研究成果预估,提供一个有利的依据。

5.2.2准实验法:设立对比班进行对比实验,通过对比研究来探索小学生定向越野与常规耐力跑教学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个体发展的可行性和效果。

6.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6.1课题研究的内容

6.1.1本课题将作“土壤(武夷山市)”与“植物(定向越野)”生存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该项目在武夷山市中小学开展的可行性。

6.1.2本课题将对传统体育的耐力跑与定向越野对学生的锻炼效果做比较研究,从而达到改革耐力跑教学方式,引入新兴的定向运动项目,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的目的。

6.1.3《定向越野》校本课程框架制定。

7.课题研究的过程、保障措施

7.1开展体育课余活动

体育课余活动必须依托学校现有的体育活动基地,学生进行体育课余活动,通常由个体兴趣出发、采取群体行动,运动项目具有极强的自主性、选择性,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体育技能的拓展延伸,是学生健身运动的主阵地。通过课余运动,能丰富学生的生活,有利于群体、合作等集体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8.课题研究的经验与成效

8.1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校本课 程教材。

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充分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编写了《定向越野》校本教材,并作为校本教材在我校广泛使用,同时校本教材的开发也充分体现了学校在体育项目方面的特色。

9.课题研究的问题与思考

首先,在影响《定向越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众多因素中,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定向运动专业技术具有决定性作用,如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于继续研究。

其次,专业教师师资力量的不足给课程开发和课题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处理在师资不足,既要完成国家课程设置,又要搞好该课题研究、提高开发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再次研究经费不足,没有规范、迅捷的电子计时设备,活动的组织难度大,学生练习体验成效不显著。如何将本课程推广达到普及,也是我们研究过程中的困惑之一。

最后学校课程实施需要健全、有效的课程管理、评价机制。关于如何对定向运动课程进行评价,才有利于学校课程建设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总之,我们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培养了我们的研究能力和课题意识。课题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实施体育课题研究、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健康体质,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有许多方面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翔.定向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校本课程研发范文4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256-01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提出了《沟通与交往》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感觉训练、口语训练、手语训练、书面语训练及其他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的学习与训练,其主要目的在帮助聋生掌握多元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式,促进聋生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要求各校可根据聋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式。[1]但《沟通与交往》作为一门新课程,由于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没有现成的教材和可供借鉴的教学实践经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给课程有效实施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我们从《沟通与交往》课程资源的开发着手,研发出具有河西本地特色,符合我校学生生活实际的校本教材和课程教学案例。

一、构建《沟通与交往》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是课程的精华所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充分关注课程内容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特殊作用,准确定位课程在学生回归主流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通过不断地收集有关《沟通与交往》课程资源和培养聋生交往能力的资料,以能力发展理论为基础,以问题解决为突破,以主题教育活动为主线,以学生的沟通交往素质和能力发展为目标,构建了全新的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沟通与交往》校本教材。

该体系根据各年龄段学生交往沟通能力发展水平及交往对象、范围的差异,教学内容也分为三个阶段编排。

低段:交往对象是家长、老师、同学,听力较好的聋生与其他听人的交往机会相对较多。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根据聋生言语发展特点,结合生活设计主题,每个主题都有相应的词语、句子、句式、文段组成。集中了聋生在构建沟通与交往基本技能框架时最常用的词语、句式、场景,帮学生进行沟通与交往的硬件储备;同时还通过有选择的自然场景以及对话,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掌握沟通与交往基本礼仪,帮学生进行沟通与交往软件水平的提升。比如一年级设置的“学校生活”主题,既设计了认识学校场所的名词,还设计了学校生活的常用动词,更是要求教师在上课时结合学校生活场景,进行情景对话训练,以便学生能很快掌握学校生活常用的沟通交往技能。

中段:交往对象是同学、老师、家长、亲人、邻居等与自己学习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他们的沟通交往能力在生活实践中得以发展和提高。继续结合生活设计主题,在关注自己生活的同时,以点带面,扩大范围,开始关注自己的家乡。由于交流范围扩大,在教学内容上设计了短信、网上交流、文字交流等形式,使用书面语交流成为重要的方式。比如在五年级设置的“欢迎你到我家来做客”主题,第一部分由一个常见场景导入“小红要过生日,她想邀请几个好朋友来家里庆祝生日,但她不知道怎样邀请,请你们帮她想想办法吧!”学生利用已有的沟通方式提出建议:当面邀请、打电话邀请、寄一封信邀请、发手机短信和e-mail……,然后设计出各种沟通方式的邀请训练;第二部分则是客人来了的场景训练;第三部分为有关邀请和招待客人的词语积累;最后为家庭实践作业。

高段:聋生的生活圈子进一步扩大。这一阶段介绍社会交往知识及礼仪、与人相处的艺术等等,重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形成健康的交往心理。采用知识传授与沟通交往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模式。在介绍交往知识的同时,有讨论、情景表演等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沟通交往知识,掌握多元沟通方式与技能。比如八年级“用餐礼仪”主题,第一部分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用餐礼仪和用餐时的一些禁忌;第二部分设计了一个用餐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明确用餐礼仪;第三部分则是各类行为的判断与评价。

二、针对差异,活用校本

《沟通与交往》课程是为了解决聋人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沟通障碍问题,为了聋生适应未来的社会而开展的。在实施中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注重个性发展。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采用校本教材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主题训练目标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内容和资源进行教学,可以有所取舍和补充。针对学生的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和训练目标,并采用相应的教育训练方法和评价方式。在校本教材中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师生、生生之间交互性的需求,尽量减少刚性的要求,采用弹性较强的表达方法。并在每一个学段都安排有情景模拟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聋人社会与听人社会的初步融合。将在课堂中逐渐培养的沟通交往能力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在“需要”的推动下促进学生沟通交往能力的发展。情景模拟和社会实践是真正体现了“在玩中学习”的理念。[2]

通过教学实践,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问题为核心,活动为主线”的《沟通与交往》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问题”是聋生在生活中碰到的沟通问题,也可以是对社会交往知识的探究,还可以是学生在真实世界中产生的沟通交往心理问题为探究对象,利用“活动”将所学到的交往知识、多元沟通技能、礼仪规范等综合运用于问题的解决。其综合性、丰富性有效地突破了学科课程的局限性。以沟通交往教育活动为空间的学习活动不再受到授课时空的限制,突破了学科课程的封闭性、专制性,让课程走向民主,走向开放,让师生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形成了学习过程生活化、实践化、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要求,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培养聋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3]沟通交往课必须坚持生活化、实践性的原则。[4]为便于学生集中训练,我们在校园内设置生活场景,在生活情境中进行模拟训练。当学生掌握了必要的沟通交往技巧后,再组织引导聋生到社会生活的现实场景中实践,运用课堂学习的交往方法与技能,促进沟通与交往能力的提升。我们坚持每月一次交往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师带领下,进入社区、街道、商店、医院等社会生活场所,在教师帮助指导下进行交往沟通,给每一位聋生创造沟通与交往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提高沟通与交往能力。在实践中及时发现聋生在沟通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强化训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J〕.2007,(2):2

[2]李祥蓉.关于聋校沟通与交往课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1)

校本课程研发范文5

在教育大变革、“轻负高质”成为基础教育之基本诉求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怎样改造我们的“校本作业”,已成为我们研究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期“专题”我们将围绕作业的校本化问题,探讨其开发与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以使我们对作业的认识更全面深入,对作业的改革也更有益于学生的发展。

“今天你们校本了吗?”“校本”一词已成为了学校教育中一个颇为热门的术语。追其渊源,应是源于“校本课程”的开发。20世纪六七十年代,校本课程首先在西方兴起,随后逐渐影响到我国。21世纪初,我国实施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便是受其影响而进行的。随后,“校本”一词,便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如校本教材、校本作业等。时至今日,投入了很大人力、物力进行的相关校本开发到底收获如何?其成绩与遗憾,恐只有亲身参与者最为清楚。在此,笔者就校本作业的开发,谈谈自己的感想,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 校本作业的属性定位

关于校本作业的属性,开发者往往将其定位为:定向的、可视的、线性的发挥巩固、加强理解作用的一种作业练习;对学过知识起一定检测效能的总结性评价……说白了,校本作业与日常学生所做的练习作业具有同等性质。那么,校本作业真是如此吗?明确此点之前,我们不妨来看一下校本课程的实质内涵。

追溯西方教育的课程分科历史,可至古希腊的“七艺”。在当时学科课程被分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语法、修辞、辩证法。到17 世纪之时,《大教学论》诞生,它通过对语言、科学、艺术教学法的专门论述第一次建立了分科教学法,也为现代学校课程的设置奠定了基础。随着19世纪工业革命的发生,科学与技术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社会发展的主流因素不可避免地体现在课程的设置中,即古典文科性的课程逐渐为技术性课程所代替。值得一提的是,各种具体领域的学科课程也出现在学校的教学之中,学科细化的特征较之以前尤为突出。可见,时代特征决定了现代课程的分类产生于技术至上理念的背景,它以控制为中心追求效率。我国的各科课程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且延续了细化、独立且追求效率的课程特征。

“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校本课程的出现必然有它历史的契机与必然性,我国校本课程的出现也是如此。我国现代意义的课程以日本、欧美学制为模板,所以具有与欧美课程相同的性质。由于内在“基因”的“技术理性”特征,所以虽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补充,但在当下其主导性质仍为追求效率、工具性、有用性。这集中体现在中考或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之上。另外,由于多元化社会的影响,学校与学生之间掺杂了更多信息源;同时,随着社会民主制度的完善,社会大众关心教育、参与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的育人与育才之功效也便为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家长乃至学生所关注与重视。在此背景下,校本课程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同样,校本作业的属性亦应充分考虑“校本”基因的存在。校本作业应区别于语文、数学、历史、政治等具体学科作业:它是具有包容性的一种综合性作业(特别是对于文科);它所追求的并非是对某一种陈述性知识或者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巩固,而是符合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自我参与、生成,形成自我体验的元认知发展;它并非只有纸上题目一种形式,而是要学生调动各种资源,参与其中。总而言之,校本作业应具有一种大综合的“课程属性”,而非仅仅为一种单科作业;它应是关注于过程、侧重学生的自我体验,而非追求可视、客观的结果。

二、校本作业的开发过程

(一)校本作业的目标

关于教育、教学的目的、目标,国家课程标准中早已有相应的规定。换一种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明天的幸福,而非今天的快乐吗?这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预约”式幸福,在今天的教育中早已在理念上为人们所摒弃了。那么,如何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取快乐、获得自我的体验,且对他的成人、成才有所益处,这必然为教育者所思考。当下的具体学科教学,虽然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了强调,但课程自身存在着追求工具性的“基因”,导致了其对于学生个体关注不足;同时,当下的班级制授课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事实,也直接使学生的学习侧重于陈述性与程序性知识,而忽略了自我的认知、反省与体验。因此,“校本”的价值与意义便是在于弥补这些,校本作业不必被限定于“人文”或“工具”之下,而应以促使学生追求自我满足、自我认知、自我体验为目标。

(二)校本作业的开发

如何来设置校本作业,或者说校本作业的设置可以运用哪些资源呢?对此问题,我们有必要先来澄清一个误区,即校本作业一定要有围绕明确知识取向而设置的具体形式(纸质试卷或者某种活动)。我们应具有“作业资源”的思路。所谓“校本作业资源”是指一切可以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实现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的学校、家庭、社区等资源。它的参与者必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家长、社会人员则是提供资源及予以保障的人员。在具体操作层面,杜威的“实践性作业”与“道尔顿制”以及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皆可以给予启示。如在主题确定方面,我们可以以“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为主体进行审议开发:通过“审议”确定“校本作业主题”,学校、社区、家庭等提供资源支持,并以合适的而非单一、固定的形式予以完成。例如,以“家长与孩子如何处理矛盾”为主题,各科教师(特别是人文性科目)便可利用自己的学科资源,如观看影视,写作,资料搜集、归类,情景剧表演等。值得一提的是,就某一具体事物而言,同样可以予以相应的校本作业开发。如“水浒主题”,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各自感兴趣的问题为出发点,从语言(方言)、地理(山寨防守、战争的攻防)、数字影视技术分析(参考相关影片)、文化、历史(宋代的经济、政治制度等)、生态等多方面予以校本作业开发。总之,校本作业开发的资源是广泛的,且具有包容性与综合性。

(三)校本作业的评价

校本课程研发范文6

关键词:体验教育;校本课程;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A-0051-04

体验教育研究在南京财经大学附属小学起步较早。1996年,学校依靠当时南京经济学院(现为南京财经大学)开办了少儿经济学院,标志着学校体验教育研究踏上征程。2001年新课标颁布和实施,学校提出课堂也是实施体验教育的阵地,将体验教育引入课堂,并申报了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小学体验性学习活动的研究”。2007年,学校借助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构建小学体验教育体系的研究”,在德育和教学两个板块进行体验教育体系的构建。2011年起,学校紧扣时代脉搏,拓展体验教育研究领域,将研究方向投向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域,“体验教育引领下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获得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立项。

一、基于体验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内涵解读

(一)体验教育内涵剖析

王一川在《审美体验论》中写道:体验,就是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即身体力行,亲身实践。《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体验”的界定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可见, 体验的主体是人,体验的方式是实践。

我校通过20年的研究认为,体验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引领学生在教育情境中,通过实践性操作、自我建构、自我反省等方式进行自主体验的教育。这个概念可以这样解读:(1)体验教育的价值追求:以学生发展为本。(2)实施体验教育的场域:教育情境。(3)体验教育的方式:实践性操作、自我建构、自我反省。(4)体验教育的过程:自我、自主、深度的体验。不难看出,本概念提出了体验教育的一个“核心”、三个“强调”,即:体验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教育情境的创设,强调体验过程中的实践性操作,强调学生的自我建构、自我反省。

体验教育的实施过程由四个部分有机组成,即创设情境、体验实践、自我构建、指导实践。创设情境,就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成长需求和教学需要创设符合要求的教育情境,以最大限度地再现生活现场,并引导学生自然入境、入情。体验实践,就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通过亲身实践、合作探究等方式寻求答案,并体验成功或失败的情感等。自我构建,就是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自我选择与自我扬弃,从而把内化后的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建构在自己已有的对应网络系统中,丰富和提升原有的个人的素养。指导实践,就是学生将构建好的知识、能力系统运用于生活实践、学习生活中,解决其中的问题,创新生活的方式,学会生存,获得发展。这是实施体验教育的最终目的和追求。

可以说,体验教育是以体验为中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理论。它的目标不仅指向人的知识、技能,更关注情感态度、精神意志,也就是指向人的生命发展。

(二)基于体验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剖析

基于体验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指在体验教育理论的引领下,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对课程进行开发和实施。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情景体验、操作体验、角色体验等不同体验方式,掌握应会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发展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个性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协调、全面发展,完善生命历程,健康快乐成长。“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发展奠基”成为基于体验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理念和目标追求。

基于体验教育的校本课程应当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教学场域具有情境性。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教师要根据学情和教W内容创设与文本内容相同或相似的学习体验情境,并带领学生进入该情境。这里有两个方面需要着重说明:一是情境创设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或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悬念,让儿童因好奇而要学;或联系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亲切感,使儿童因贴近生活形成关注而要学;或触及儿童情绪领域,唤起心灵共鸣,使儿童因情感的驱动而要学。二是情境形式多样,可以是生活情境、实物情境、表演情境等。情境创设的目的是要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为学生启动思维、调动情感做好铺垫。

2.学习活动要有实践性。学生在校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有实践体验的机会,可以是动手实验、现场演示,也可以是展示表演、讨论交流。实践行为也就是知识、技能、方法、情感、价值观等体悟、习得的过程。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陶冶情感,开发心智。

3.学习过程要有自主性。校本课程学习中,学生要亲身体验学习过程,感受学习过程,要实现主动参与、自我建构、自我评价。同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强调淡化知识的学习,强化学生技能、情感、价值观的形成,侧重于情感、思想上的认同、接收和行动上的自觉。

4.“学生在前,教师在后。”教师应该是体验情境的创设者,体验活动的组织者,思想情感的激发提升者。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困难解决的帮扶者、指导者,在关键处点拨,疑惑处启示。教师应该是学生体验学习的合作者,师生间、生生间应该多向互动。教师要减少“出镜率”,学生为体验学习的主角。我们提倡“学生在前,教师在后”。

二、基于体验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一)构建基于体验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框架

“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发展奠基”需要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考虑学校发展的现状和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着眼于社会发展对人才核心素养的要求。这些因素决定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经历不断自我否定、扬弃、创新的艰难过程。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验的方式具有多样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我们以学生体验行为方式为横向,以研究特色领域为纵向,构建纵横两个维度的以“我的体验之旅”为名的校本课程开发框架(见表一)。各年段主题中,低年段以“观察体验”为主要方式,中年段以“想象体验”为主要方式,高年段以“探究体验”为主要方式。三个年段体验行为方式的确定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我们只是在某个年段突出或者强调某一种体验的行为,并不否认其他体验行为方式的存在。结合社会发展、学生终身成长对核心素养的要求,我们聚焦于成长视野中的三个领域,即理财教育、规则教育和关爱教育。

校本课程的开发框架决定着校本课程开发的品质,因此,我们对开发框架的建构是慎重的、严谨的、冷静的。我们始终做到三个“坚守”,即对学校培养目标的坚守,对体验教育传承的坚守,对课程设置质量标准的坚守。

(二)基于体验教育的校本课程内容开发

基于体验的校本课程是为学生持久发展奠定基础的校本课程,它关注学生的情感、兴趣和动机,关注学生的思维、个性和特长,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真正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平台。结合近年来教育界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目标,围绕体验思想和学校培养目标,我们将研究范围定在关爱教育、规则教育、理财教育三个方面,分别以三个项目推进。

1.关爱教育项目

(1)项目缘起

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便是“爱”,关爱是人格建构的基础。学会关心,从感受爱到创造爱,从关心亲人到关心教师,从关心朋友到关心同伴,从关心班级到关心学校,从关心生态到关心社会,是每一个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接受的教育。“我的体验之旅――关爱教育项目”校本课程根据低、中、高三个年段,制定了具有年段特点的六个主题课程,旨在以关怀为价值取向,以关爱情感为先导,发展个体关爱能力,形成对人对事对己的亲近社会的态度与人格特征。通过情景体验、价值辨析、活动践行等方式,组织和引导每个学生个体在参与过程中产生对外部事物的主观情感,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爱、体验爱、表达爱、创造爱,逐渐形成正确完整的道德观念和健康积极的人格特征。

(2)项目内容

低年段(观察体验):①看我有多棒――关爱自己。②同班的你――关爱同学。③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他人。④角落里的温暖――关爱弱势群体。⑤无言的伙伴――关爱植物。⑥有你不孤单――关爱动物。

中年段(想象体验):①我爱蛋宝宝。②今天,我是家长(爸爸、妈妈)。③今天,我是班主任。④游戏:编写爱心故事。⑤我邀请卖火柴的小女孩过新年。⑥我是校园小主人。

高年段(探究体验):①我在爱中成长。②保护我自己。③我的小烦恼。④大家需要我。⑤我是社区志愿者。⑥崭新的我。

2.规则教育项目

(1)项目缘起

对制度的执行与遵守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规则的掌握与遵守对儿童一生成长都具有重要作用。我校的“我的体验之旅――规则教育项目”校本课程内容是积级组织和引导学生了解规则的基本知识、规则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好处,激发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主动性。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体验中,让学生从小做一个能够自觉维护和遵守规则的文明有德之人。

(2)项目内容

低年段(观察体验):①假期里的一天。②公共场所里的文明人。③校园里的“文明树”。④餐桌上的学问。⑤个人卫生有讲究。

中年段(想象体验):①小鬼当家。②我是老师。③学故事,明规则。④南极居民。⑤地球村长。

高年段(探究体验):①学法规,明规则。②微镜头,明规则。③我跟爸爸妈妈去上班。④智能管理。⑤我与规则签约。⑥我是现代小公民。

3.理财教育项目

(1)项目缘起

理财教育是我校的传统教育项目,也是学校近年来体验教育研究的一个亮点。“我的体验之旅――理财教育项目”课程就是要让学生了解简单的金融知识,掌握初步的理财技能,培养自觉的理财意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促进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获得发展。

(2)项目内容

低年段(观察体验):①认识货币。②观察存折。③走近银行卡。④学会记账。⑤跳蚤市场。

中年段(观察体验):①小小设计师。②我的零花钱我做主。③我会存钱啦。④保险小博士。⑤理财日记本。

高年段(探究体验):①认识利率、利息。②网上购物与防治网络诈骗。③说说个人所得税。④认识理财产品。⑤设计旅游预算。

(三)基于体验教育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

基于体验教育的校本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其目的是了解学生在体验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以及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改进教学;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同时,还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课程建设的评价,促进学生、教师、课程三者共同发展。

评价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关注体验内容体系中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实践体验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学生在体验性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情绪、自信、意志、努力的程度,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的品质。

评价的形式分为: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一个综合的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体验性课程学习中的目标达成度、行为表现和进步幅度,参照学生的自我u价、组内评价等;自我评价――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等进行自我综合评价;同伴评价――小组内,由学生根据组员的知识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等相互进行评价。评价的比例:学生自我评价占50%,教师评价占30%,同伴评价占20%。基于体验的校本课程特性决定了在评价比例分配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占有重要比重。

三、基于体验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取得的成效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始终将目光聚焦在学生的发展上。理财教育、规则教育、关爱教育等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和实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增加技能的同时,自觉遵守规则意识、主动关爱他人的情感都得到了增强,同时在情感态度、健康个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初步实现了培养目标。2015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展现我校关爱教育和规则教育成果的两份议案出现在江苏代表团的会议桌上,分别是我校王凌彦同学提交的《春节元宵节,那些孤独老人怎么办》、程欣怡同学提交的《养狗不文明行为咋监管》。时任江苏省副省长徐鸣通过《南京晨报》对两份议案给予了高度肯定和回答。我校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开始关注学校发展、关注社会进步,学生的规则意识、关爱意识、理财意识得到显著增强,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品质发展奠定了基础。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对体验教育理论的认同和坚守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重要转变。教师在角色上实现了决策者向合作者、教书匠向研究员、独奏者向合奏者的重大转换。教师科学课程观的形成,教学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反思能力的提高使教师的教学更加有效,文化知识的拓展、专业知识的深化及教育理论知识的充实提升了教师体验教育研究的能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体验教育”这个学校的特色品牌更加凸显,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江苏教育研究》2012年第11期将我校作为特色学校进行专题介绍,通过校长专访、聚焦透视、体验故事等不同角度的5篇文章对体验教育研究进行了全面介绍。《让体验成就学生的完满生活》被2013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全文转载。本课题研究成果著作《体验・生长》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体验教育引领下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B-b/2011/02/10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