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西方文化概论知识整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西方文化概论知识整理范文1
关键词:中外文化;设计;对冲;交流;融合
“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易经》上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它的意思是利用人文来对人进行教化。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鼻祖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一书中,曾说到:“所谓的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随着文化的发展,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包括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这三个方面。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以及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它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且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计是一种文化整合过程,它既要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导向,又要以一定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为依据。
一、设计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化格局的转变,文化本身的世界化与多元化已变得不可逆转,这种不同的文化的冲突及交流对于设计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以增强作品的创新力,也有可能因为文化的冲突而造成设计的失误。目前我国的设计,一方面盲目的抄袭中国传统信息,忽视西方一些优秀的设计艺术,使得这类作品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失去竞争力;另一方面,有些设计放弃了传统文化,完全地追随发达国家的建筑思想和形式,使得产品设计面目雷同。因此,如何在中外文化中寻找设计中的结合点,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的话题。
二、中外文化在设计中的融合
设计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既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它透过设计物探寻其背后的社会背景与文化根源。设计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进步,设计与文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文化在交流与融合中推动了设计的发展,而设计的理念中也一定具有文化的内涵。交流是一种相互的活动,中国在吸纳西方文化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文化输出到西方,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2007年12月12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的“设计营商周” (Business of Design Week)上,TCL多媒体全球设计总监杰拉德•沃尼奥(Gerard Vergneau)谈到工业设计的中西结合时说到,现在是全球化工业时代,工业设计面对的是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中国设计的出路在于中西结合,在西方先进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融入中国文化,为产品赋予文化价值。”①这里的中西结合正是目前在我国的设计中采用的“融合”方式,融合就是要把自己本国的文化和别国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既要有自己本国的特色,也要融入到别国的文化中,这样既宣传了自己的企业文化精神和本国文化特色,也让别国的消费者接受产品信息,也接受了企业乃至国家文化。
1.西方对中国文化的借鉴
中国具有渊源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文化古老而又神秘。随着中国在世界地位的不断上升,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也越来越为显著。几年前,国际服装大师克里斯汀•迪奥在T型台上掀起“中国风”,引起世界对中式服装的关注。新世纪伊始,“中国风”更是成了设计师们热衷的题材。在巴黎、纽约时装节上都能看东方色彩浓郁的设计作品,从面料或款式多多少少都能找到些中国特色的设计元素在里面,诸多西方设计师正是利用其敏锐的设计嗅觉发掘了中国古老而浓重的历史文化基奠。通过借鉴我国的文化的精髓,达到一种“稳重”“内敛”“写意”“大气”的状态。如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家赖特的落水别墅着力突出“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以及继2008奥运之后,青花瓷成为经典时尚元素等。
2.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借鉴
现代设计起源于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比较全面,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西方元素很久以前便已经对中国的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清代的家具一改明代崇尚的简约,近似于巴洛克式的流于表面装饰效果,追求极度的奢华与地位身份的象征作用。中国的设计要吸收西方设计精华,但外来文化的吸收不代表本土文化的丧失。《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说到:“我们必须继承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②中国的设计在发展历史中一直体现出一种超强的包容性,不仅融合了中国自身文化,还不断吸收外域文化,这种融合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不断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和能量。历史上佛教的东传和丝绸之路的开通,一度使唐朝社会风貌发生巨大变化,创造出别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精华和糟粕,我们应尽可能吸取精华,不断地为设计注入新的内容,使我们的设计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如近几年荷兰雷姆•库哈斯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新楼、瑞士赫尔佐格德梅隆设计的背景奥运主体育场“鸟巢”以及法国人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蛋壳”等都体现了国际间设计的交流与合作,这正顺应了时展的要求,也必将促进世界设计的发展与繁荣。
三、中外文化在设计中的对冲
各国文化在相互吸收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碰撞,从而破坏一些旧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而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正在形成一个复杂而又充满生机的转型阶段。本文对其具体的一些对冲表现进行了整理,如下:
1.传统文化冲突
归根结底,中西设计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传统文化内涵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是由该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方式,所建立的社会组织形态的多样性造成的。
民族文化传统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是新文化的起点。中国文化追求“天人合一”,崇尚群体的国家、民族至上的思想,认为人类和自然世界中的一切,凡人与神灵之间都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关系都要和谐。但是西方则强化了人的力量,崇尚个人中心、个人至上的思想,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和“征服自然”,主张“天人对立”,他们认为人要生存就必须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也就是要征服自然。
2.核心价值理念冲突
在东方,主要崇尚集体主义,而西方崇尚个人主义,这也是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差异最核心的部分。这种观念的差异,造成了各个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的心理,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也制约着人们的语言活动。如中国人比较重视吉利,看重吉祥如意、发财致富等,而西方人这些观念比较单薄,他们常常突出个体,体现个体的个性。
3.设计理念冲突
内心的冲突和自我表现的欲望是创造力的动力,西方的思维和竞争都是其创造力的源泉。东方的和为贵,不利于鹤立鸡群。西方的设计重创意,东方的设计理念不强,并且大多设计创意强的作品是出自西方人之手的。
4.审美观念冲突
西方设计讲求唯美、明快和简洁,中国的设计过于讲求精神内在物质的存在理由,而忽略其余价值的存在以及实用性,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中国设计出来的作品较为死板,这与中国素来有着含蓄、沉稳的传统美德有很大的关系,这也就使得显得有些拘谨、放不开、给人留下凝重的整体印象;而西方设计诙谐幽默、热情奔放,追求强烈的表达速度、人性化的设计,没有过多的设计理念,更多的注重于作品夸张的表现。总体来说,西方追求个性美,东方追求和谐美。西方人重视个体性,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西方人更重细节,东方人处理问题从大处着眼。
例如,西方园林认为自然美是有缺陷的,理应按照人的意志加以改造。而中国园林设计中,却没有把自然美和艺术美明确分成两个不同的概念,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心灵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在植物的应用上,西方是对这种自然材料人工化,中国是对它拟人化,即自然的人格化,达到“园林之至理在于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
5.设计目的冲突
西方的设计目的一般是为了商业目的,设计就是为了得到商业价值,而中国设计的这种商业性较弱,更多的是为了欣赏。如中国动画片多为教育性思想性的影片;西方动画片充满趣味性、娱乐性,商业运作取得的巨大成功也是有目共睹的。
6.哲学观念冲突
西方把哲学作为文化的母体,其美学自古以来就是和西方的哲学和科学同步发展相互渗透。从15世纪起,西方的艺术也和自然科学密切结合在一起。达•芬奇是一个大艺术家,又同是一个大科学家,他把艺术看作再现自然之真与美的一门科学;赫拉克利特把对立视为美的根源,狄德罗、黑格尔重视冲突,叔本华和尼采欣赏的是绝望和毁灭。他们是以彼岸性的神人关系为目的,通过超越性的宗教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否定。因此,西方艺术更加偏向于理性科学,重视客观求真、分析、综合,并且其虚构也是要接近事实的,注重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联系。而中国文化则更加注重“天人合一”,通过直观体验,消除主客观界限,力求达到精神与物质的统一,它是以现世性的人伦关系为核心,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肯定。
7.冲突
中国的较多,存在着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其中,佛教在中国源远流长,中国人认为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只可以膜拜,尊崇的。而西方则是基督教的天下,基督教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之统称,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是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宗教,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这两种教所传达的思想是不同的,佛教重心中无为,基督则重心中无过,在这两种不同的信仰下,设计所要表达的内容也是不同的。
总而言之,从文化的角度上看设计,西方更加重视功效、理智,而中国重视道义、感情、和谐。
然而正是由于这种文化的差异和冲突导致了设计中出现误读的现象,如一则日本霸道的汽车广告:霸道广告中石狮子向日本的汽车致敬,这就意味着要中国文化向日本的商业文明俯首称臣,而石狮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古老符号,石狮子又很容易让人想到卢沟桥。对于中国人来说,卢沟桥又象征着对于日本的愤怒。于是,霸道的广告就这样被误读,从而激发了广泛的愤怒情绪。现代设计的核心是人,产品是反映物质功能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要想让自己的产品被所在国的消费者接受,就应多多学习了解当地的文化,因为文化的力量永远大于产品的力量。作为现代设计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真正处理好文化间的矛盾与冲突,在设计中表现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个性与内涵,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和体现民族文化的产品。
结束语
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融合与交流使中国了解了世界,也使中国走向了世界,但是在融合的过程中也难免有碰撞和冲突。融合与冲突的中间存在宽泛的模糊界限,因此,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于多国文化之间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我国与国外(主要是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冲突进行了阐述,认为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理念、设计理念、审美观念、设计目的、哲学观念、等各方面的差异,造成了文化之间的冲突。因此,只有从这几方面冲突的角度来提出一定的方法,就可以使得两种文化达到一种共赢的状态。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还葆有它特有的魅力,我们应该加强保护意识,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优良成分,将其精髓和时代需求结合起来。这样传统民族文化既能保持住特色,又能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生命力。
注释:
①.cn 中国质量新闻网
②李龙生.艺术设计概论.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0:78.
参考文献:
[1]华佳.冲突与融合的边界――关于设计的文化思考[J].南
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1):142-
143.
[2]姚艳梅.从广告语言透析中西文化的差异[J].宝鸡文理学
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3):99-102.
[3]张娟,云双庆.设计中的民族文化特征――中西文化的
差异对设计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06,(S1).
[4]杨伟明.中西文化融汇的创意[J].广东建材,2007,
(11):190-191.
[5]刘玲.中西文化元素与中西文化交流[J].语文教学与研
究:综合天地,2008,(2):18-19.
西方文化概论知识整理范文2
[关键词]创新教育 人才培养 实验班 探索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32-03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的今天,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遇到了很大挑战。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更多地取决于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对工作的创造能力。[1] [2] [3]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阶段,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基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定位,树立新型的高等教育人才观,将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到能够全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且富有特色个性与创造力的高度来认识。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教育教学平台,使学生在学会学习与创造、学会做人与做事的基础上,成为厚基础、宽口径、富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质有:思想道德素养高,身心健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良好的专业发展潜质;乐于探索未知,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对生活和事业永葆激情,适应能力强。其中,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基本特质中的核心内涵。[4] [5]河南大学始建于1912年,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和河南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为了探索、实践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教育人才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河南大学于2005年开办了文理本科实验班。本研究以河南大学本科实验班为依托,主要在管理体制、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形成校院两级联动机制
河南大学本科实验班培养方案系统研究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联要件,对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创新,同时结合河南大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的建设,积极探索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知识、素质、能力与创新的全面培养和学生人格结构的整体优化。开班范围将在部分文、理学科基础上,拓展到人文社会学科及理、工、医更多的学科领域。实验班的管理将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由教务处、学生处负责教学与学生的宏观管理,主要对实验班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师聘任、学生选拔、经费投入等重要问题进行研讨审定,监督、考核实验班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遴选并依托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研究型学院负责本科实验班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
二、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于河南大学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与特点,我们加强课程整合力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和创新学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学时)达到总学分的30%;倡导研究性教学方法,学术讲座与学术交流环节进课堂;进一步做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规划设计培养计划中各个教学环节的梯度、密度与进度,科学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关系,形成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目前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开放和交流力度,引进国外大学优质教育资源,聘请国外高校教师,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推荐部分优秀学生到国外大学交流学习,使之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三、构建通识教育平台,强化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
在通识课程体系中,我们重点建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西方文化和跨学科专业等四大课程模块。对人文社会学科专业增设中国文化史、心理学基础、管理学概论、逻辑学基础西方文化概论大学基础数学、大学物理学概论等课程;对理工学科专业增设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语文、基础心理学、逻辑学基础等课程,旨在强化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素质与能力,引导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增强学生对未来学习和工作的适应性。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例,课程结构与学分见表1,公共平台课程教学计划见表2。学科平台课程及专业课程由各个实验班依托单位根据承办实验班的学科专业情况,制定并执行相应教学计划。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国防教育、专项学分、科研训练、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不同学科专业可根据其特点及培养目标要求,合理设置科研训练、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与学分。
四、因材施教,尊重和支持学生个性发展
在培养方案制订、教学计划设计等方面,注重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充分考虑学生基础、兴趣、特长、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和对教育教学过程的不同要求,重点在语言训练、计算机技能、实验实践、学术研究与创新等方面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在低年级不分专业,按学科大类进行通识教育,学生完成通识教育课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和特长,在本院所办学科专业范围内提出专业选择意向,经学校审定后可进入专业阶段学习。
培养方案本着学生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注重创新的教学原则,实施低年级通识基础教育、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将人文与科学素养教育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与提高,培养造就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复合型本科生,为使他们将来能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质量生源。在教学与学籍管理过程中实行导师制、学分制和淘汰制。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择优推荐本科实验班毕业生进入本校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实行本硕贯通式培养。
五、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营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实施创新性实验计划,旨在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兴趣,充分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校园创新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知行统一、学以致用,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潜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每年以项目形式予以立项实施,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项目所在学院为每个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配备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指导组,指导教师热心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工作,并且责任心强、作风正派、治学严谨,具有较强的科研和组织协调能力,其职责是就实验项目的技术理论、实验方案设计、工作路线和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指导,并定期组织学生交流研讨。学生完成并通过鉴定验收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可取得创新专项学分。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验实践性教学更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有利于突出学生知、情、意、能的高度融合。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导向,逐步建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在的创造力,使实验教学的定位由单纯的实验课程教学向开放式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基地转变。借鉴“自助式”管理模式,使学生自由地研究和学习,逐步实现实验教学模式由验证、认知型实验向以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的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转变。同时,确立以学习为中心、以创新为重点、以学风建设为主线的学生工作指导思想,营造适应创新教育教学的良好环境。
根据跟踪调查和统计,2011届~2014届实验班毕业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宽厚,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创新能力突出。毕业生就业率和研究生录取率在全校毕业生中名列前茅,有51.6%的毕业生考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家重点科研院所高校的研究生;在校期间生均获得“挑战杯”、“数学建模”、“英语演讲”、“电子设计”等省级以上奖励1.3人次;31.2%的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资助,44人次获各级论文奖。
经过调查分析,在实验班教学与管理的工作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如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革,通识教育平台和学生个性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拓展,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需要调整理顺,开放办学与国际交流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为此,学校实验班办公室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围绕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与时俱进,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完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示范带动全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卢晓中,刘志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特点及走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8(13):46-50.
[2] 黄牧怡.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三个系统[J].江苏高教,2009(3):79-81.
[3] 李孟辉,熊春林.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障碍及其化解[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3):60-62.
[4] 庞海芍.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7(1):97-101.
西方文化概论知识整理范文3
关 键 词 :地方性本科院校 音乐专业 教学改革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招生规模已逐年扩大,艺术类办学也呈现出空前的兴旺与发达。经过近10年来的发展,各地方性本科院校新增设的音乐专业已占据着目前每年音乐类招生量的绝大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这促使了音乐类招生量近些年来的急剧增加。然而,音乐类招生看似兴旺繁荣,其实背后却正隐约地显现出一种危机。这就是学、用脱节,就业率有所下降。造成这种危机的原因在于:虽然地方性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经费来源、师资结构、专业配置到教学环境、生源质量、择业角度、市场需求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但经过仔细调查了解,笔者发现绝大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由于开设时间较短,师资结构为年轻人居多,职称普遍偏低,教学资历较浅,绝大多数又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或师范院校附属音乐学院,因而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教学模式上较少根据自身学校实际去“量体裁衣”,而选择沿用专业音乐院校长期使用的“套路”。近年来,地方性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突显出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和问题,不少院校也在积极进行着一些教学改革,力求缓解目前的一些窘况,但多数做法并不能解决一些根本的问题。要真正消除危机,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办学理念上作调整,明确培养目标,认清自身条件,转变思想认识。其次要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融入地方性文化特点,努力办出地方性的特色,教学大纲和教学模式必须围绕着“地方性特色”来调整和制定,这才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的立足之本。
对现状的思考
(一)培养目标
我们通常说:专业音乐院校实施的是“精英式”教育模式,其培养目标侧重于对专业音乐创作、研究、演唱、演奏等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一般来说,这些学校的学生走出校门后,主要活跃在国内外音乐的前沿和研究结构以及各娱乐媒体、舞台等,代表着顶级的专业水准。而地方性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则应该是侧重培养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实践技能、熟知本地区地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服务的实用型专门人才。现实情况告诉我们,社会需求量大的并非是专业音乐学院培养出来的高级专门音乐人才,而是缺乏真正能够适用于地方文化建设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的音乐人才。现在的情况是,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学大纲与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大纲几乎大同小异,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这正是定位不准所导致的。这种定位的不准确自然严重影响到毕业生日后就业定位取向的偏离,此乃地方性本科院校就业率偏低、改行者较多的主要原因。
(二)师资现状
地方性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多数是新开办的专业,办学历史不长,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年轻教师占大部分。年轻教师有自身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在高校的专业教学中,需要有一个既能确保并体现学科的教学规律又能发挥地方音乐文化特色、适合青年教师特点和教学实际的教学大纲来支持,这样,年轻教师的优势才能得到发扬。因为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大纲的制定,是建立在他们拥有一支雄厚力量的师资队伍基础上的,无论是哪一学科,都拥有学识渊博的专家和学者,他们可以把知识讲得既专业又深透,能轻而易举地将学生带入该门学科知识的前沿。而对于助教、讲师占绝大多数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来说,刚毕业的本科生,甚至硕士生在很多专业理论问题上还有待于提高。那些旨在培养高级研创人才而制定开设的理论性极强的专业课程,是否有必要在地方性本科院校开设,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因为有些课程的开设还是需要市场的对应和师资力量为背景的。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地方性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在正常的基础理论课程之外,增设部分能与地方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结合紧密的、利于培养学生对本地区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产生浓厚研究兴趣的特色课程,则是年轻教师的优势。这不仅能解决学用结合的问题,而且还能让学生透过“抽象”看到具体,变枯燥为鲜活,这无疑为专业学习注入了无尽的动力。
(三)生源质量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各省、直辖市近些年均采取了专业招生的“联考制”,即在维系专业音乐院校独立自行组织专业入学考试的基础上,其他综合性大学的音乐专业均由各省教育厅统一组织专业考试,考生取得的分数高低,决定着日后被录取的批次与院校的层次。专业音乐院校为首批录取院校,生源无疑是专业条件最好的;各省、直辖市所属的师范大学附属音乐学院为第二批录取院校,生源质量尚可;众多的地方性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为第三批录取院校,生源条件只能勉强维持在及格的边缘。从考生的心态来看,也是与录取批次相统一的。可见,地方性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的生源质量相对不是太高,面对这样一些“先天条件”不太理想的专业学生来说,套用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显然是脱离实际的。因此,地方性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必须面对现实,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大纲,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
(四)“地方性”特点
音乐如同语言一样,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在构成音乐的各个要素方面的重大区别。在人类文化地域差异形成的时候,音乐的差异性也就随之产生。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地方性”,正是体现这种地域性差异的生动表述。故而,地方性本科院校根植于地方,依附于地方经济与文化,接近于民众,贴近于民间,从“着眼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的实际出发,无论从生源的本土化程度,还是地域性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事业的需求和渴望的角度出发,地方性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办学理念及教学改革,着眼于本地区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挖掘与保护,突出体现鲜明的地域性是十分必要的。
对教学改革的设想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比较,地方性本科院校音乐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采用同一种模式和相近的教学大纲,势必造成两种后果,即要么因为面对的就业市场不同,造成学、用脱节,“入乡”而不能“随俗”,最终成为就业竞聘的落败者;要么以自己的弱点去拼别人的强项。这是近年来造成地方性本科院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不高,改行者较多的主要症结所在。
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着眼于地方文化建设,认准办学定位是关键。而其中调整教学大纲,适当加强本地区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尤其是对本地区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热情,培养他们挖掘、整理和研究本地区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能力,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办学之路却是教学改革的根本所在。
(一)继承、挖掘与保护地域性民族传统文化为领导、专家学者所倡导的
为此,专家学者们已经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结合本地区音乐文化特色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保证。
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多彩。民族音乐学界的专家学者们经过大量的论证和理论研究,已对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作了较系统的整理,有些还从理论上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在音乐品种方面,仅从目前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所收集整理的有关民间歌曲、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舞蹈音乐、民族民间器乐集成工作来看,民间歌曲的歌种就有千余种、精选曲目2万余首;民间舞蹈音乐品种有近1500种,精选曲目8000余首;曲艺音乐的曲种有300余种,精选唱腔有3000余段;戏曲音乐的剧种有200余种,精选唱腔有6000余段;民族民间器乐除《琴曲集成》已出版近20部外,独奏音乐曲目近千首,民间乐种百余种,曲目更是愈万首。 此外,一大批有关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方面的科研专著和学术文章已经正式出版,所涉及的范围几乎覆盖我国所有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因此,地方性本科院校音乐专业结合本地区音乐文化实际进行教学改革,在教材和资料上是有充足保证的。
(二)结合地域性文化特点进行教改,这具有天时地利的优势
地方性本科院校根植于地方,其开设的音乐专业理应带有地方音乐文化的元素和鲜明的地域性特点,脱离这一实际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地方性本科院校生源大多数源于本地区,他们对语言、文化环境十分熟悉,对本地区的音乐文化易于理解和接受,这无疑为学习、研究本地区民族传统音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学生无疑对自己的传统音乐文化理解得最深刻,表现得最真切,最准确。同时,他们对属于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一切不仅可以成为对民族传统音乐的挖掘、整理与保护的有利条件,而且也能很自然地成为地方性本科院校音乐专业的办学优势。由于生源的本土化,使得在学习和研究本地区传统音乐文化时,显然较他人更能深入与生动,也极有利于出成果。同时,对我们深入了解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下孕育出不同风格、不同民族与区域的音乐文化增加了准确性。
(三)结合地域性文化特点进行教改,符合地方文化建设需要
“根植于地方,服务于地方”,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的基本宗旨,地方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理应成为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地方各级文化馆(站)既是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机构,也是地方性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挖掘、整理与保护的一线机构。然而,从有关方面的调查统计来看,近年来,县级以下文化机构的发展由于专业人才的匮乏而不能让人乐观。这一点,与我们一些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的错位不能说毫无关系。
地方性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结合地方音乐文化特点进行教学改革,就是要在调整和修订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的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音乐文化,通过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原生态音乐作品,触及到更多的无形教材。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对民族传统音乐以及民间艺术的挖掘、研究、整理的科学方法与规范的程序,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兴趣。这样既为学生们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学习途径,又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大的空间。同时,也将为基层文化机构培养出大量的实用型人才。倘若想对一个地区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进行系统、全面、完整、长期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地方性本科院校经过教学改革培养出来的学生无疑将成为最具首选条件的适用对象。因为他们既具备了挖掘、整理的专业素质与理论水平,又最有可能成为长期耐住清贫,潜下心来甚至一辈子奉献给地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挖掘、整理与保护事业的专业工作者。
结语
地方性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就目前普遍的现状来看,结合地方特点,突出地域性特色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既是自我生存的需要,也是地方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只要我们转变观念、准确定位、切合实际、有的放矢,就一定能在“特色”办学的道路上独辟蹊径,开创出新的局面来。
西方文化概论知识整理范文4
论文摘要:基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师院校中文系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当前高师院校中文系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它要求我们在编订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同时又不乏普适性的文学理论教材以及开设相应的课程以加强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文学理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按照一般的观念:文学理论是一门“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建立要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与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丰富成果为基础,同时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指导。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理论水平,决定着学生能否以科学的方法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一目标。现实中的情况如同相关学者指出的那样:“在大学的文艺学研究与教学中,或者说在教科书形态的文艺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中,文艺学的危机就表现得尤其突出。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课堂上的文艺学教学知识僵化、脱离实际,它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也不能解释大学生们实际的文艺活动与审美经验。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教文论的不讲作品,讲作品的没有理论,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隔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文学实践也因为缺乏理论的引导而显得感性、随意。wwW.133229.cOm尤其是对于高师院校而言,人们往往对于那些玄奥、费解的理论观念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存在着疑虑,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于文学理论相关课程的开设价值的怀疑。
这种状况的存在固然与人们认识上的某些误区相关,但它也与我们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围绕着“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所展开的一项调查中,笔者曾向近十年来由各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学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毕业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回到高校中文系学习,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问卷中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自己分析、阐释相关文学作品的能力”。然而,当在同一份问卷中问及他们:“你觉得大学中文系应当减少课时的专业课程是什么”时,许多毕业生选择了文学理论方面的课程。在这里,提高理论素养的要求与削减理论课程课时的希望之间的矛盾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一矛盾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理论诸多课程是否,充分地起到了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因而,对高师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学科反思,对其所涉及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清理,从而对文学理论课程在高师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的意义进行评价,这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在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首先是由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文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吸收人类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这种独特的学科价值,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是规范、优美的语言,是理想的母语教育范文,中学语文教材中一般有一半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因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fal。从这一要求出发,普通高中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课程标准”还向中学生推荐了大量的课外经典读物,其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边城》、《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变形记》、《西厢记》及普希金、莎士比亚的作品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文学教育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学教育既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也就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对其理解不能停留在感性、直观的层面上,他应当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对一定时期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作出理性的把握,这样,较强的文学理论素养就成为我们对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固然,中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大学教育,它不要求向学生讲授系统的文学理论,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文艺理论名著。另外,“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里所要求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识的培养,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以及对一定文化现象进行阐释的能力,实际__卜都是指向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的。中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展开文学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分析和阐释一定文化现象的能力的使命,这就对高等师范院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固然与他们对文学史的学习、作品的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对文学理论的全面、系统的自觉把握,是离不开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开设的。
就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开设的目标而言,它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为他们能正确认识、分析文学现象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生,应当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学素养,他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不应当停留于感性的层面上,而应当对文学的性质、特点,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有较为深人、全面的认识。只有如此,他们才可能科学地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作品及各种文学现象,才有可能深人浅出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当前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在对这些古典诗词的欣赏中,就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认识,特别是文学理论中关于“意境”的理论是我们解读这些作品的的关键。然而,我在围绕着本课题的相关调查中曾向毕业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对‘意境’、‘典型’、‘灵感’、这些术语的熟悉程度如何”?约有60%的毕业生选择了“知道,但不太清楚其·确切内涵”。这一回答是很不能让人满意的,这些概念都属于文学理论中的基本范畴,缺乏对其内涵的充分认识显然是不利于他们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的。
同时,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字、词的解释和翻译方面,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进人到对这些作品的艺术境界的感受、体验之中,这与他们的文学理论基础方面的不足有着直接的联系。实际上,中学语文教学所涉及的文学作品是有相当的广度与深度的,比如:李商隐的《锦瑟》诗是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篇目之一,对于这首非常晦涩、含蓄、“几同无字天书”诗歌,中学语文教师如果不了解中国古典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是很难说得上为学生的欣赏活动提供指导的。对于教师文学理论素养的要求是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的,它涉及到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的构成、文学的创作、鉴赏、发展等方方面面。再如,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作品,其内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类型。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呢?这就离不开对各种文学样式、创作思潮的理论把握。对于诸如((祝福》、《我的叔叔于勒》这些作品的分析,也离不开文学理论中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相关理论,而对于《变形记》、《等待戈多》等作品,就离不开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把握。
其次,文学理论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文学理论作为对创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其根本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评价具体的文学现象的能力。文学理论作为中文系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不是仅仅介绍各种文学理论知识和各家各派的观点就行了,关键的是它必须阐明文学理论本身的”学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阐发作家、作品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对文学的认识不至于停留于感性、直观的层面上。它当然要介绍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观点,但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介绍,更主要的是要为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提供一种认知方式。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转化,这是我们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理想要求,我们很难想象一名基础理论匾乏,缺乏较强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的毕业生能够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因此,在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对各种理论问题的内在意义、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把握,最终都指向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论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文学现象从理论的高度上展开思考,通过不断加强这种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再次,文学理论应当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思潮的能力,培养他们能够面对现实进行思考的能力。”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对人类生活状况的整体反映,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它总是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理论固然是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但这种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本身,它通过文学涉及人类广泛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当前文艺学领域正在发生的“文化论”转向就体现了这一内在要求,它强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价值阅读”,发现文学所承载着的文化意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文学理论教学不仅要传授关于文学的一般知识,更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如何面向现实进行理论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分析、评价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着的文化意义。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文化工业”的兴起,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学与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文学理论要取得鲜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视这一趋势的存在,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仅应当具有阐释文学经典的能力,还应当具有引导中学生面对现实社会中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文化现象进行思考的能力。
就高等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与研究的现状而言,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就是文学理论本身的实践性问题。在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体系主要是以文学概论为基础,以美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以及马列文论为辅的课程体系。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这一体系是无可非议的,它很好地涵盖了古今中外关于文学的一般观念,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学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但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看,这一体系在强调了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的同时,却对文学理论本身所固有的实践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不得不面对一种现象:基础理论与文学实践相脱节,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课程各讲各的,文学史、作品选读的课程往往对文学理论问题缺乏充分的注意,而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往往与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研究相脱节,这种趋势在近年来尤其严重。理论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句空话。特别是近二十余年来,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大学文学理论课程往往无视这一变化:“文艺学研究的范围局限于经典的作家作品(甚至连在西方已经经典化了的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很难作为”例子”进人文艺学教材),并且坚持把那些从经典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文学特征”当作文学的永恒不变的本质与标准,建立了相当僵化机械的评估一筛选一排除机制。这就日益丧失了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一艺术活动进行积极对话的能力”(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知识僵化,脱离实际,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文学问题。这成了人们对于文艺学学科的一个普遍看法。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面对人类丰富的文艺理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较全面地对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阐释的文学理论体系。中国现代文艺理论体系处于西方文化的绝对影响下,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艺观念的大量引人,新方法、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理论上的多元化成了文论界的一道基本景观,这些理论往往自成体系,在不同层面上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其加以整合,这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这一间题突出地表现在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方面,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难度是困扰着文艺学界的一个基本问题。应该说,二十余年来,国内文艺学研究有了巨大的进展,但文艺学研究成果向教学领域、教材编写领域转化的效果却还很不尽人意,其中困扰着大家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对这两者关系的处理,也就是教材的编写者的学术个性和教材涵盖当代学术进展的客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
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在苏联文论模式的影响下,八十年代以前的文学理论体系主要建立在现实主义反映论的文学观的基础之上。作为在八十年代以前有着广泛影响的大学文学理论教材,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虽然承认”万古不变的文学原理是不存在的”,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应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川,但在具体的理论阐述中,教材却以反映论的理论模式代替了对古今中外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的认识,观念严重滞后,知识老化、僵化。当前文学理论界对这一模式的不足是有着足够的认识的,也在突破这一模式方面做出过许多努力,近几年所出的几样教材的确有不少新意。但是,这些教材在注意到理论上的前沿性的同时,却又r带来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对各种理论观念的整合差强人意,特别是在本科文学概论教材的编写中,对于大学本科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文学素养考虑不足,教材涉及的理论问题往往过于宽泛、面面俱到,什么都谈,但什么都谈不透,整部教材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教师也很难取舍。
针对上述各种情况,对于当前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有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并作出相应的改革。这主要涉及到优秀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加强,特别是应注意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与时代性,加强文学理论、文学史与作品选之间的联系,开设富于实践性的文学批评与鉴赏课程,同时,作为对转型期时代文化状况的回应,把文化研究纳人到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系统之中。
教材的编写是文学理论课程建设的难点之一。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全球化”的趋势使我们从以往那种单一、封闭的环境之中走了出;来,地球上每一种创作思潮、理论观念都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多元化已经成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共同认识。表现在文学理论界,理论上的创新、学术观念方面的多元共存,不同的理论观念、审美取向各领数百天。在今天,如何把各种各样的文学观念整合到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之中,使我们的理论体系有足够的覆盖力,从而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又不.至于使文学理论成为各种理论观念的拼凑,而能构成一个自足的体系,这无疑是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中所巫待解决的问题。如同童庆炳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过去文学理论只关注现实主义,不关注现代主义。实际上现代、后现代都要关注,各个方面都要照顾到,这样才完整”。然而,困难在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失语”状态之中,虽然理论界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气象,但面对丰富的文论资源,不同学者囿于教育背景方面的不同,学术兴趣也有着很大的差异,选择哪些观点、学说来加以介绍,如何依据教学的需要,把这些观念整合到教材自足的系统中去,这本身就成了很大的一个问题。
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即既要使教材能够体现出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又不至于使教材内容的普适性为编者本人的学术个性所掩盖。大学教材与学术专著有着很大的区别,优秀的学术专著往往带有著者鲜明的学术个性。而对于文学理论教材而言,它不应该只是讲述著者的一家之言,它应当客观地介绍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文学理论教材的个人风格,不应冲淡其理论的全面性、普适性,而应当综合本学科国内外主要的成果,特别是对于作为基础课程的“文学概论”课,它应具备较强的知识性,应当在综合整理前人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文论体系,而不宜过多的强调编写者个人的学术兴趣。其中应特别注意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如果我们缺乏对当代学者科研成果的吸纳,教材便往往缺乏时代感,与时代相脱节,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对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继承,如果仅仅因为“创新”的原因而排斥前人的优秀成果,就会使文学理论失去丰富的学科资源而显得漂浮、浅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者应当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海纳百川的学术胸襟,把历史上不同学者关于某一文学理论问题的优秀研究成果吸收到教材之中,而应避免把教材作为宣讲个人学术观念的地方。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间题是教材所涉及的理论的深浅程度问题。20世纪世界文学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界也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这对于全面地反映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于《文学概论》这样的课程,在注意到人们关于文学的观念的多元化的同时,是否也应当考虑到其作为基础课程的性质,内容不应过于繁杂,以至于追求面面俱到,造成术语名词满天飞的局面。“文学概论作为讲授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知识的课程,是文学理论的初步。文学理论中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它都概括地讲到,但它只讲最基础的东西,不涉及其中比较专门的复杂问题。它是概论,不是专论”。一方面,文学概论是为大学低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这一阶段的学生文学方面的素养还相对不足,如果这一门课过于艰深,亦或面面俱到,必然影响到他们学习理论的效果,甚至影响到他们学习文学理论的热情。另一方面,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课不是培养专业的文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注意到引导学生了解文学观念的丰富性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以致用问题呢?因此,对教材所涉及的理论问题的深度与广度的慎重考虑是我们在教材编写中所必须注意到的。
就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而言,传统上分层开设课程的做法是值得继承的,在大学低年级以开设文学概论课为基础,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理论素养。在大学三年级以后逐渐开设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文学理论的分支课程,分别在相应的领域作进一步的深人学习。在此之后,可结合师资状况开设中国古典美学、文心雕龙研究、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等专业性较强的专题课程,对这类课程必须突出其选修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
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是对每一阶段的具体某一门课程开设的价值、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当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从提高学生文学理论素养的需要出发,我们可以把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课程分为三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历史上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它是文学理论的初步,基础性是其基本特征,它的开设一般放在第二、三学期比较恰当。
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是在学生学习了“文学概论”课,对文学的基本原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经过对文学史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中国、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一般状况。它是在“文学概论”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人,如果说“文学概论”课是侧重于对历史上人们关于文学的本质、规律的综合性的介绍的话,那么“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课程则是深人到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具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理论家关于文学的认识发展过程。这类课程可列为专业必选课,放在三年级开设较为恰当。对于马列文论、美学原理这些以往在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课程,就其性质而言,它们在内容、课程性质方面与文学概论课多有重复之处,将其作为必修课并无多大的意义,可将它们归人选修课的范围。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对于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视的,但在这一类课程的开设中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突出其选修的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兴趣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一类课程为提高课,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它的开设应当根据各个学校的师资条件而定,在此类课程的开设上,应特别强调教师的学术特长,以保证其学术性,达到引导学生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提高理论素养的目的。
在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对传统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加强文学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改变文学理论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相互脱离的现状。文学理论来自于对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源于实践而又面向实践,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超越具体的实践而存在。文学理论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最终目的,它应当为学生提供理论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提高其阐释、分析具体文学现象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就可以实现的,而只能在学生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完成。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文学理论的教学往往成为抽象的理论灌输而与鲜活的文学实践相脱离,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脱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这正是导致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缺乏阐释具体作品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却认为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缺乏实际意义而应当削减课时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加强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的联系就显得特别有必要了,以往很多学校虽然也开设有文学批评课程,但也是偏重于批评理论的讲授,对于文学批评与鉴赏的实践性质缺乏充分的注意。与此不同的是,一些高校能够针对这种状况,开设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批评实践等课程,在对具体文本的解读中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其次,注意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时代性,加强文化研究类课程的建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领域的激烈变革,我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电视、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也造成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同时,文艺活动前所未有的市场化,这一切“改变了有关‘文学’、‘艺术’、‘审美’的经典定义”。在某种意义上,文学这一传统范畴与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交织在一起,使中国当代的文化现象呈现出较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如何适应这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文艺学课程的改革呢?这里值得提及的是近年来为众多学者所倡导的文艺学的“文化论”转向,文化研究是剧烈的社会转型期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面对急剧变化的现实,打破原有学科界限,进行跨学科综合交叉,从而形成新的学术应对面的结果。当前大众文化的兴起,影视文化的普及,图像、网络文化代替了以往以印刷、出版为基础的文化传播方式,这些变化使我们已经很难固守传统上以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门类为中心的文学观念,适应时展的需要,文艺学学科几年前已经:出现了“文化论”转向。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学语文教师,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引导中学生“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给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目标上提出了一个要求:我们所培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剖析各种当代文化现象的能力,作为对时代所提出的这一问题的回应,在文学理论课程建设中,我们是否应当开设文化研究类课程?
西方文化概论知识整理范文5
一、以读书的涵养抵抗低俗的风气
温儒敏教授指出,人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动力、有目标,对读书与写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普遍认为读书主要是为了考试或者找工作,这些都没有错。其实,读书还可以养性,写作也可以练脑。养性是一种涵养、一种素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拓展人们的视野,提升人类智慧,提高自身素质。在学生本科毕业或研究生毕业找工作之后,很多人就整天忙于工作,很少闲下来读书,虽然工作不一定要求有广阔高深的学问,但是气质、风范还应该是儒雅的,这不是为了给别人看,不是为了展示一种成效,而是为了修身养性,只有习惯读书才能形成这种儒雅的气质。在当今物质化、功利化、粗鄙化的社会氛围中,我们提倡通过读书养成一种博雅的气质,这是很有意义的。
而写作与读书是紧密联系的。学习写作不完全是为了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为了以后找工作的需要,它还有一种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练脑。写作可以让我们的大脑思考问题时更加清晰、更有深度、更有创意,而且养性练脑是对自己的一种准备与提升。如何具备读与写的能力,做到读书养性、写作练脑,温教授指出,学生,尤其是本科生要有思想,不能随波逐流,要洒脱和超越一些。现在是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校园已经卷进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使得有理想、有志向,愿意为国家、民族做点贡献,或者说愿意毕业之后在自己的事业上做点事的年轻人,起码来说太少了,显得过于实际,与他们的年龄不太相符。而且,现在的大学校园充斥着四大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庸俗的现实主义。他对一些大学三年级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一些低俗的、粗鄙的思潮已侵蚀了这些学生,他们对未来感到迷茫。所以温教授认为要对年轻人的世界观,特别是人生观进行教育,这很重要,也可能是更为基本的,对人的成长起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他认为大学教育要注重本源性教育与终极关怀,这些本源性的探讨会导向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从根本上揭示人这一生的追求和行为思想的落实。读书养性,超越低俗风气,使个体变得有理想、有追求、有涵养。
二、现有的课程设置不能满足读书的需要
温教授认为,全国绝大多数大学中文系的课程设置并不合理,甚至是很不合理,难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中文系不一定能培养作家,但要培养写家,即“笔杆子”,但现在中文系的课程中有太多的文学史、概论之类的内容,讲的比较多,学生也学了很多知识,但写作能力并不过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所以,他认为要降低文学史、概论等课程所占的比重,突出作家作品与原典阅读,让学生自己读,在阅读中体验文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感与文气,提高审美能力,提升创造性。
此外,温教授指出,强调原典阅读,强调读书,并不意味着放弃理论。要写出有分量、创造性的文章,离不开理论训练,但这方面的训练最好安排在高年级或者研究生阶段,本科生还是应该沉下心来完整地多读几本书,并且将写作和读书相结合。他主张所有的课程都应该有写作训练,布置一定的写作作业。有一个好办法就是常常用三五百字写下自己的感想与思考,他认为这是一个思想整理的过程,里面有分析和归纳,有助于养成学生思考的习惯,他们的思辨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三、网络时代的读书与写作
互联网的出现给人类带来太多的便利,文化交流变得非常便捷,但温教授认为有些负面影响也在到来,比如现在一些人得了“百度依赖症”,什么都靠“百度”,不读书,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当然也就没有感觉和创意。现在很多学生写论文不像以前有一个资料搜集和思考的过程,而是百度一下,拼贴一下,就成文了。他们的脑子并没有在收集材料和形成思路的过程中得到锻炼。百度获得信息确实很方便,可以作为参考,但要注意网上的东西往往不可靠。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思维方式是碎片化、拼接式的,缺少思辨,这可能和过分依赖网络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不能忽视网络的负面影响,网络也不能代替我们自己读书(当然有一部分书网上也可以读到)。温儒敏教授用他在微博上写过的一句话来告诫年轻的朋友:“一个年轻人如果每天用六分之一的时间看手机、上网,六分之一的时间去打球、玩游戏,六分之一的时间看《非诚勿扰》,还有六分之一的时间……注定,以后会处在金字塔的塔底,社会就是这样分流的。”意思是提醒大学生要适当控制上网时间,合理分配时间。
同时,温教授指出,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如互联网的信息存储功能、链接方式和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便利化,极大地改变着人们阅读与思考的方式,但会造成人们思维的跳跃、碎片化、无深度与专注力的丧失,这是新问题。对这些问题,人们很难改变,但是应该有意识地去警惕。实际上,记忆是一种输入过程,如果人们的记忆完全依赖互联网,而不去读书的话,那么本来的生物记忆过程就变成物理记忆,这对人的性格形成、感情养成是有影响的。温教授强调读书可以培养“定力”,不随波逐流,不对信息爆炸的漩流所裹挟;不要老是抱怨,要沉下心来,按照自己的计划与爱好读书、写作与思考,建立良性的生活方式。
四、提高公民素质有赖于读书风尚
温教授主持过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他说课标中有他最喜欢的一句话,那就是“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温儒敏教授说,现在国人读书的情况很糟糕。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曾做过一次调查,发现国人在幼儿园到小学阶段读书还比较多,但到了初二年级阅读量就一路下滑,即使读一些书,也尽是时尚、娱乐、实用的书籍,谈不上养性。
温教授指出,大学是一个精神高地,要培养读书种子,引领读书风气。读书对大学生来说是本义,每位大学生,无论什么专业,都要通过读书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充实和提升自己。
五、围绕“三个圆圈”读书
大学生应该读些什么书?温教授指出,学生不仅要读专业书籍,更应该多读些经典作品。经典是历史筛选沉淀下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年轻时多读些经典,可以说是“打底子”与“磨性子”。读书养性,发现和思考本源性的问题,这是一种涵养形成的过程。经典有隔膜,可能并不好读,但要慢慢读,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逐步消化与理解,化作自己的血肉。大学期间要读一些最基本的书,特别是一些经典。温教授建议每位大学生自己都要有一份书单,这个书单怎么开,因人而异,但有共通之处,即所谓通识部分。温教授主张书单应划分成“三个圆圈”,包括三部分内容,是通识的部分,是最基本的,是一些人文经典,凡是上过大学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应当读;往里的第二个圈,是与自己从事专业或者职业相关的部分;再往里的第三个圈,主要就是自己的专业,或者特别感兴趣、希望有所研究与发现的那些书。温教授认为,那个圆圈部分的书最重要,“三个圆圈”要配合好。
现在各个大学都在讲通识教育,到底“通识”指的是什么?温教授认为,通识教育应当包含这么几层涵义:它是面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相对专业教育而言,它属于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与专业教育可以互相补充;它是全人教育或博雅教育,通过接触人类文化的精粹,在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领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有教养、有能力、有责任的公民,最好是那种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因此,他认为通识教育不要“搞拼盘”,在短短三四年的大学时光里,浮光掠影地学习很多概论与学科史,不如真正地读一二十种图书。最后,温教授还给大学生开了一份通识教育书单,包括20种中外经典书籍。
《圣经》是西方文化的本源;《理想国》(柏拉图)对整个西方哲学与文化也有着本源性的影响,当前很多西方哲学讨论的问题,如人生问题、世界观问题、对世界的认识问题,其实都是“柏拉图问题”;《沉思录》(马克・奥勒留・安东尼)是一本有关反思与激励的书,告诉我们要尊崇自然,按照人的本性去生活,人的生命应该与宇宙协调,讲究真善美,强调灵魂的清醒,强调处理好自身与万物、神与普遍迷信等的关系;《哈姆雷特》(莎士比亚)代表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契约论》(卢梭)涉及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东西,如自由、人性,讲述社会是怎样形成的,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追求自由,但不要忘记社会契约的存在。
《国富论》(亚当・斯密)是一本古典经济学著作,研究国民财富形成及其原因,呈现出最本源的经济知识,如市场、货币;《实践理性批判》(康德)的哲学思辨性思维丰富,涉及生命、情感、道德等,能够启发人们对人、对未知世界保有一种神秘感;《歌德的格言和感想录》,这本书涉及很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比较好读;《论自由》(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是一本古典自由主义著作,涉及自由与社会等基本含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马克思肯定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思辨能力与批评精神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阿诺德・汤因比是西方影响最大的历史学家,《人类与大地的母亲》一书则从全球角度对世界历史进行全景式考察,了解人类漫长的历史,拓展自己的视野;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被视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治学、法学、哲学的巅峰著作,得到西方世界的广泛重视;詹姆逊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有助于人们理解当代文化转型及媒体社会现象。
西方文化概论知识整理范文6
论文摘要: 文化教育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在实践中却很难有效推行。本文在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原因,强调了文化教育能够有效改变大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矛盾心理,对于文化教育的具体实践,在不同层面上提出了一些可以尝试的解决策略,同时也注意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学生正式且正规化地学习英语的时间被不断地提前,在不少城市里,小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有正式的英语课。从高中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词汇量来看,已经接近以往大学英语四级的要求。但是许多大学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大量不符合英语逻辑思维习惯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似乎每一届的学生在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方面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长期以来大学英语学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1.大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困惑。
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普遍较为“功利”。学位的要求、等级证书的数量、就业市场的竞争等使学生无奈地被迫接受英语学习。还记得学生中曾流行着这样一条短信:“以后中国强大了,全叫老外考中文四六级,中文托福,中文雅思,还考文言文,全用毛笔作答……”看似搞笑的短信却反映出学生对于英语的抵触。学生经常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工作以后会有多少机会需要使用英语?现在花如此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学习英语,一定程度上挤占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学科,而专业学科对于将来的工作却是绝对的至关重要;如此安排大学课程是否真的合理?如此矛盾的状态也让教师感到很难期望学生对于英语学习能有多大的主动性。大学阶段之前多年形成的应试式的学习习惯使很多学生在面对英语课本时,几乎无视课文反映出来的文化信息,而是习惯于把文章拆分成段落,再拆分成意群、句子,最后把句子再拆分成语言点或单词。他们的着眼点就是词汇、句型格式、句型/词对应的中文意义。而此种状况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英语教师一直以来的教学方式与步骤。在大学期间,学习氛围改变了,时间变得宽松且自由了许多,高中时那种高强度的集中学习模式不存在了,但大多数学生离开那种模式后不能及时调整学习方式去适合新阶段的学习,觉得似乎没有办法再有效地学习了。
2.大学英语教师对于教学方式的困惑。
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包括专业英语和非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于“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学生们依旧保留着高中学习留下的学习习惯:课上安静地等待老师滔滔不绝的纯语言知识点讲解,不停地做笔记;课后就是背笔记,背单词,背课文,做练习;依靠高密度的课时安排、阶段性测试不断地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漏洞,并让他们在大量练习中增强应对考试的能力。这使他们所掌握了解的文化知识与大学要求出现了断层。打开课本与一些课外阅读书籍,编者会有类似这样的说明:“本书选取了反映英美国家文化,人民生活的几个不同的大方面的素材,较有效地向读者/学生展示英语文化的方方面面。”可见学生与教师接触到的这些语言素材本身就是在展现文化,如:人际关系、社会风尚、故人故事、对话方式、思维方式,等等。它们不是单纯地展示语言符号的使用规则。很多大学英语教师在初次接触大学新生的时候,都曾经想方设法让学生感受到异域文化的气息,目的在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而不是单纯地学习一种语言符号。然而,许多老师很难成功地将自己想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顺利地接受并适应。最后由于教学进度、课堂容量的制约,老师不得不迁就学生们原有的学习习惯进行课堂教学。这样,大学英语课堂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着重词句讲解的老俗套,继续通过语言最不可爱的一面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也就成了英语课堂教学的配角。
二、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看文化教育对大学英语的推动力
1.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始终是与文化同步发展变化的,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承载的文化。“只注重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P16)。对于目的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及生活细节了解得越深刻细致,就越能够正确理解并准确使用这种语言。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语言作为表达、记录、传承社会生活文化的工具之一,不可避免地会打上所依存的文化的烙印。任何语言都体现着该民族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以及长久以来的历史变迁,反映这一文化的逻辑、民族心理、人文历史、社会价值,也彰显着该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语言文字正是它们各具特色的表达符号,学习一种语言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掌握这种文化的独特品质以及它与母语文化之间的差异。美国语言学家Sapir就曾说过:“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没有对其中一个的了解,就不可能完全理解另外一个。”
2.目的语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
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英语教师会发现:学生对于纯英语语言知识本身很难提起兴趣,但是对于它承载的那个在全球占据绝对强势地位的文化却饶有兴趣。如今,“全球化”已不再是个新鲜词,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全球经济的融合,西方强势文化通过各种途径汹涌而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会出现西方文化各种张扬、引人注目的文化标签,英语文化更是其中的主打。当代的大学生与英语文化的种种表现的距离越来越近,与其直接的接触越来越多。西方生活用品的品牌、典型传统节日、流行文化(如时装、音乐)都对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笔者在课堂上注意过学生对于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与互动和纯粹语言知识这两种不同内容的反应,不难发现对于有声有色、真实生动的文化内容,他们显示了较高的热情并会饶有兴趣地积极参与。
由于语言与文化特殊的亲密关系,在语言学习中学文化,在文化学习中学语言,必然是可行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逐步改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就是背单词,记语法,做习题”的片面认识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低效乏味的学习习惯,让“英语学习”在“英语文化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中更加具体、灵活、有的放矢。这样,学生们会觉得自己学习的英语不是一个只能用证书摆设一下的、毫无用处的工具;在他们感知世界的时候,这个工具会给他们带来更深刻的理解及顺畅的接受过程;他们将体会到自己的语言文化知识是有生命力的,是与身边的事物有着密切联系与互动的;即便走出校门,随着他们各种知识阅历的丰富,这个语言文化知识还会不停地运作,促进他们提升到更高的认知层次。
三、实现文化教育的优化策略
1.加强理论研究,制定文化教学大纲。
国内对于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发展迅速,但实际运用却由于种种原因远远滞后。由于“文化”本身的复杂性,目前的文化教育没有体系化也没有具体的标准规范可言,研究者与教师们只能根据自己的文化知识结构将文化积累零星地讲授给学生。这就导致学生所接受到的文化知识是零散的,无法有效地帮助他们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对于日后知识积累没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就需要专家学者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文化教学大纲。这个教学大纲无需囊括所有文化信息,需要有针对性、系统性,每个阶段有很好的衔接性,实施起来有利于“在文化中学语言”,有利于给学生搭建合理的语言文化知识框架。
2.在英语考试方式与内容上作出一定的调整。
改变学生、教师对于英语学与教的的习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现在的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已经实现了增加文化方面的检测内容,这就有效地使用了考试这根指挥棒。这个指挥棒的作用还是相当大的。从学生到教师都会因此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现在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和出国选拔等方面的考试中都未对文化知识进行具体的检测,而这些考试的应试者数量相当大,若能在试卷中予以体现,则能加快观念的转变。
3.学校课程设置的协调配合。
大学阶段的英语课时随着大学英语教改的推进将有所减少,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将文化教育与语言教学都完成恐怕会有相当大的难度。学校在课程设置与安排上可以通过面对全校低年级学生开设诸如“英语文化”这样的通识课程,辅助大学英语教学做好目的语文化的普及,帮助大学生改变对于英语学习的单一视角,开拓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文化视角,提高学习兴趣。
4.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发挥能动性。
大学英语教师需要重视文化教育,并坚持循序渐进地向学生讲授文化内容,如:重视课文背景的知识的传授并适当拓展知识面,中外古今的文化对比与变迁,流行大众文化的适时关注等。通过对于教材的精心选用与使用,也能有很好的促进。可以尝试在本校大学英语教学具体规划与安排中统筹考虑文化教育的步骤。选用的教材应较新且注重文化层面的内容。对于选用的教材组织任课老师集体整理出与教材课文主题相关的文化线索,确定每个学期所教课文涉及的不同文化主题,再分工搜集相关传统和现代的文化典型。通过展现及剖析让学生对于课文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对相关的文化主题有更多的认知,能够在以后的课外学习中或自主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目标文化知识框架,逐渐充实。这样一来,英语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自然越来越高,教师自身的多文化知识与素养也需要尽快的提高。
四、文化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1.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同等关注。
目的语文化教育应注重比较异同,不宜采用单向形式。母语文化在学习者的认知与思维中占据主导,学习目的语文化要通过内在认知体系的转化才能完成。比较异同能够让这一过程更加顺畅,并带来更加透彻的理解。学生如果有机会与外籍人士用英语交流,其中肯定会有关于外国文化的内容,这样目的语文化学习的作用就会凸显出来;但同时,外籍人士也需要对方提供关于中国的文化信息。交流是双向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也如此。倘若无法用目的语表达母语文化,这不仅是学习者的失败,而且是教育者的失败。
2.文化教育的终极目标。
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文化理解、文化包容。学生接受的教育不应停留在文化知识讲授的层面,他们在学校对于文化的认知是有限的,但他们一生中对于文化的接触将会是无限的。我们希望学生“是具有批判性眼光并信守道德准则的国际化人才”,这就要求他们对任何目标语文化都能做到在理解与包容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批判性学习。教师需要通过“授人以鱼”最终“授人以渔”。教师以自身须秉持正确的文化教育原则,给学生带来积极的、科学的文化观。核心是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培养文化理解的能力,具有文化包容的素质。
五、结语
英语语言的学习绝不是一个可以孤立而论的过程。在当代的社会背景下,面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文化教育必须有效地融合到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来,现有的困难及尚未发现的难题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解决、发现、再解决。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2]张有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J].ForeignLanguage World. No.3,2003.
[3]肖淑云.文化教学二十年:回顾与思考[J].学术论坛,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