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提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提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提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提升范文1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更快、更多、更方便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这是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常常说的话。

吴浩,2010年被任命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上任后,吴浩带领领导班子认真进行调研,提出了“以学科建设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以科研教学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品质、以管理铸造社区卫生服务品牌、以服务赢得社区百姓信任”的发展理念,从制度建设抓起,从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着手,引进优秀人才,开展学科建设,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全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

2015年,中心全年门诊量达42万人次、业务收入13亿元,人均门诊量达到三级医院同等水平,基本实现了方庄地区70%的签约居民首诊在基层。方庄社区卫生服务踏上了全面健康发展的高速路,各项业务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普遍赞誉,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

注重质量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的科学管理者

“服务质量是社N211生服务发展的根基,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只有注重内涵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吴浩提出,要把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成受到社区居民信赖、社会广泛认可的品牌中心就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

在吴浩的带领下,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完善制度建设,通过各部门协商研讨重新修订了《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度汇编》,持续改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不断加大对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力度,奖惩分明,提高职工优质服务的积极性。2010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作为北京市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试点单位,在丰台区“片儿医”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内涵,率先在全国探索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和与三级医院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模式,为北京乃至全国医改提供了基层样板。2013年中心进行全科医学规范化诊疗流程再造,利用信息化手段大力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和预约就诊服务,落实家庭医生式服务内涵建设。

为适应科技进步、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吴浩领导方庄社区中心紧密结合社区工作的实际需要,凝练社区卫生服务学科方向,打造学科团队,构筑学科基地。中心依托高校,以社区教学基地有效运行为主导,逐步提升师资队伍的医疗及教学能力,完善各学科梯队建设,培养了一支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有影响力的医教研学术团队。

坦坦荡荡爱岗敬业的无私奉献者

“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这是吴浩的座右铭。作为一个管理型专家,吴浩并没有放松自身的提高与进步,而是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模式。成功的甘霖,是由艰苦奋斗的汗水酿成的。没有人能够计算出吴浩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他几乎没有什么个人爱好,工作就是他生活的全部,无论是午餐时间、出差途中,只要有同事在身边,他谈话的主题就离不开工作,只要是一个人,他就离不开书。对知识的广泛涉猎、对政策的深入研究使他对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在社区卫生服务及全科医学方向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提升范文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相关部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变得非常重要,卫生服务中心能够为社区群体提供良好的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等服务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对服务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将目前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了解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能够更好地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群体进行服务。

1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概述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指卫生有关部门在基层社区范围内,对家庭中的幼儿、妇女、老人以及特殊人群进行健康保健服务工作,包括医疗保健、健康检查、计划生育服务、疾病预防等健康服务。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基层社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人们的健康意识有了很大改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也在发展的程中形成了一些比较显著的特点。首先,人性化的服务特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像医院,对于社区人群更加有感情,在对社区人们进行健康保健服务过程中,服务中心与社区人员建立感情,使服务更具人性化,与社区人群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细心对他们的健康保健问题提出建议,而且能够更方便地直接了解社区人群的生活背景、工作环境等,这样可以使健康保健服务更加人性化、个性化。其次,综合性特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对的是社区整体人群,复杂性和多样性非常突出,而且服务中心进行卫生保健工作就要提供全面的综合服务,为社区人群健康保健问题进行综合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综合性特点源自服务人群较广泛,对社区中的所有人群进行保健服务,而且服务内容也非常多,包括对社区群体的医疗保健、疾病预防、计划生育服务、健康教育等,是一项多内容综合性的服务工作。最后,连续性特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全体人群的服务时间上具有较强的连续性。社区卫生服务为人群的生命全过程进行卫生保健服务,而且对社区人群的疾病也能够实现全阶段监测,方便及时修正有关的治疗方案。此外,在服务关系上具有连续性。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卫生有关部门对社区人群进行卫生保健预防服务,在日常服务过程中,对社区人群的健康背景掌握得较为全面,这样在出现健康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治疗,为社区人群保健提供连续性的服务。

2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状况

2.1人力资源配置存在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为社区范围内的全体人群进行卫生保健服务,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要保证资源充足,人力资源配备要按照有关规定的比例进行配置,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都较为缺乏,相关服务人员的数目还远远达不到规定。另外,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现象,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部分人员对卫生保健相关知识技能掌握不充分,在专业方面还存在很大欠缺,很多都是非卫生保健相关专业的人员,这使卫生医疗服务的有效性大大降低。这部分通过不同渠道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非专业人员不能在专业岗位上服务,只能做一些辅工作,使卫生保健专业诊疗人员极度缺乏。2.2人力资源水平较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水平也存在不足,服务中心的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很多服务人员的专业学历水平较低,也存在非专业人员在岗位上工作的情况,而且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属于非营利性的,工作人员的薪资水平较低,与工作付出存在不协调,而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日常工作比较烦琐辛苦,使很多年轻又专业的卫生保健人力资源较为缺乏,服务中心的人员年龄普遍较大,即使有一部分年轻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入服务中心工作,也无法保证人力资源的水平,一方面,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临床上缺少经验,对工作熟悉度不够;另一方面,服务中心薪资问题造成人才无法留住。

3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强化现有人力资源。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的现状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客观原因而在短时间内无法真正做到改变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就非常必要,针对内部人力资源现状,强化现有人力资源。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对临床专业人才要进行政策性支持,大力培养现有人力资源,定期分批地培养服务中心的一些年轻医师,让他们进入社区服务中心的上级医院进行学习进修,为他们制定一个阶段性的培养目标,并且要让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另外,在引入毕业大学生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方面,要密切关注高校就业招聘动态,招进毕业生之后,要在工作方面和生活方面主动给予帮助,关注这部分人才的思想状态,并及时给予疏导和鼓励,让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能够在此工作上感受到温暖,这样有助于留住人才。此外,政府有关单位要强化人才引进政策,使人力资源能够在制度上和经济上得到支持,最大化地留住人才。3.2合理配置服务中心内部的人力资源。针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人力资源配置不协调的问题,可以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配置安排,对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工作人员要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使其能够综合全面发展,这样能够在多岗位上进行工作,缓解人才紧缺现象。对一些诊疗科室可以进行重组安排,或者一人多岗,这样对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能力提升具有很好地帮助,临床诊疗医师通过加强对多科室疾病诊疗的学习后,对综合业务能力技术提高有很好的促进效用。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现有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安排,能够使社区服务中心更好地为社区群众进行卫生保健服务,而且诊疗医师能力业务提高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3.3培养人才全面化发展。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是为社区群众进行卫生医疗保健服务和疾病预防服务,还包括一些计划生育服务、妇幼保健服务、健康教育等,涉及内容较多,服务中心的医师在进行社区医疗服务时,对诊疗专业技能的要求较高,进行社区服务时,如果专业技能水平不过关就无法保证服务的有效性,因此要注重人才全面发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扩大他们的学习知识面,掌握社区服务中心的多科室技能业务,培养出全科人才来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建立全科医师培训基地,让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能够有正规的培训地。此外,还要对毕业的学生进行规范培训,培训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培训基地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缝衔接,使受完培训进入服务中心工作的人员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3.4充分挖掘服务中心内部人力资源的潜力。人力资源管理也要做到对人才能力的充分挖掘。在现有人力资源有限的状况下,服务中心的管理人员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能力进行挖掘时,要有发现人才的独到眼光,善于发现人力资源中的人才,并对其进行培养,使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能力得到最大化展现,有限的人力资源发挥无限的工作能力,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有效性得到不断提高。3.5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充分尊重人的因素。在进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管理时,要充分尊重人,在工作人员的薪资福利、生活、工作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使其能够更加积极地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出努力,展现出人力资源的主观能动性,将工作人员的愿望和需求放在最先位置考虑并努力解决,使人力资源能够为基层社区群众更好地服务。

4结语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社区建设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从强化现有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安排内部人力资源、培养人才全面发展、充分挖掘服务中心内部人力资源的潜力、充分尊重人的因素这些方面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使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效用很好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刘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7(8).

[2]张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贵阳:贵州财经大学,2016.

[3]史定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4]王智.盐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5]郑文韬.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四川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提升范文3

__年,我市的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工作紧紧围绕全面落实医改各项任务和我市卫生中心工作,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重点,以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和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为重心,以加快信息化建设为依托,推动了社区卫生、妇幼保健工作科学发展,促进了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落实。

一、__年工作总结

(一)社区卫生工作

1、大力推进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今年,我们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软件应用的培训力度,在市、区两级建立了监管决策查询平台,实现了工作进度实时查询,工作质量适时监管。同时,我们结合现代家长需求,拓展了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功能,开发了儿童保健卡制作功能,通过定期的儿童保健服务为儿童留下健康轨迹和成长照片,受到了辖区广大儿童家长的欢迎。

为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效率,拉近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距离,市卫生局委托网通公司,对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进行3G改造,给每家机构配备了无线上网卡,医生外出时可通过3G网络随时登录社区卫生信息系统、查阅居民的健康档案,并将本次随访的最新信息第一时间上传。随访信息即可“一次录入,全程享用”。

2、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一是举办__年度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培训班,邀请相关省、市相关专家举办全科医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院管理、药品管理、档案管理等专业培训班,进一步提高社区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二是投入__万元,通过政府招标采购为10所有场地、有人员的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500MA X光机,大大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三是继续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截止目前,我市已经有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了标准化建设,还有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建设当中,预计底前可全部完工。经过标准化建设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装修精致、环境温馨、标识统一,已经成为城市机构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3、完善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制度。今年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单位,以全科医生为核心,以居民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按照分片包干、责任制管理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与服务家庭签订服务协议,在社区医生与居民间建立相对稳定的自愿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点对点”健康责任制管理。为进一步完善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度,市卫生局在全市统一了社区医务人员出诊服,包括春装和夏装。

4、出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指导意见。今年4月份,市卫生局针对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要求,提出配备大型医用设备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定位及国家政策相违背,对已经购置其他医疗机构更新替换下来的大型医用设备,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办理配置审批手续,其他社区卫生服务未经审批,不配置CT等大型医用设备。

5、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补助到位。为准确核定__年度18家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零差率销售情况,市财政局、市卫生局继续采取委托的方法,委托安阳汇丰会计师事务所于4-6月份,对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审计,审计确定基本药物销售额为__万元,市财政160万元补助款已经于7月份拨付到各县(市、区)。据统计,市财政两年来为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拨付补偿款共计__万元。

6、我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见成效。今年,我市的龙安区文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殷都区铁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截止目前,我市已经拥有1家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妇幼保健工作

1、举办母婴保健专项技术培训班。为提高我市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市卫生局于5月*日至6月*日分七期对全市1200余名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人员进行了母婴保健法律法规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为提高培训层次,特邀请北京大学人民 医院王山米教授、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王永清教授,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主任赵德华教授来安授课。

2、严格助产技术服务单位验收与审批。市卫生局于__年__月29日至__月2日,组织有关专家对申请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69家单位,按照《__市助产技术服务基本标准》进行了现场考核。其中取得二级助产技术服务资格的单位33家,取得一级助产技术服务资格的单位28家,取得婚前医学检查资格的单位6家,不合格单位6家。

3、积极开展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今年,我局将开展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做为妇幼卫生工作的重点,市卫生局成立了新生儿死亡详审领导小组和评审专家组。为规范开展评审工作,今年*月份我们邀请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儿科及保健科专家到安授课,并带领我市专家进行了首次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

4、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进展顺利。截止10月底,共为*名农村孕产妇发放了住院分娩补助,发放资金*万元,全年任务完成率为*%;为*名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片,全年任务完成率在室96.11%。

5、__县、__县成为“两癌”检查项目县。*年国家在部分地区实施了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今年__月份,在试点扩大过程中,我市的两个县被纳入试点范围。根据项目安排,今年安阳县将有*名农村妇女可以接受免费的宫颈癌检查,内黄县将有20__名农村妇女可以接受免费的乳腺癌检查。*月初,在两县卫生、妇联、财政等多部门密切配合下“两癌”检查项目全面展开。目前,内黄县已经顺利完成20__例农村妇女的乳腺癌检查工作,安阳县也已为*名农村妇女进行了宫颈癌检查。

6、出台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规定。为加强我市托儿所、幼儿园的管理与监督,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质量和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切实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今年10月份,市卫生局与市教育局联合出台了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规定。这是我市首次针对托幼机构出台具体的保健管理规定。市卫生局将于近期内组织开展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培训、考核工作,各县(市、区)卫生局也将随即开展托幼机构卫生评价工作。

7、__年,全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9.29%,孕产妇死亡率为10.23/10万,婴儿死亡率为2.4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1‰。

(三)细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确乡、村两级职责分工

1、细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为进一步细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安阳市卫生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居民健康档案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以往各县(市、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不一致,特别是老人体检、孕期检查、慢性病人体检等方面检查项目过少,如在年度考核中发现有个别卫生院在进行老人体检时,除测量身高、体重外,实验室检查只进行血常规、尿常规,B超、心电图等均未按要求开展。针对以上问题,我市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等10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行了规范和细化。

2、明确了乡、村两级职责分工。为促进我市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扎实做好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安阳市卫生局、财政局制定下发了《关于明确市乡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职责分工的通知》,根据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功能定位,经过有关方面专家论证、测算与分析,对我市乡、村两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职责进行了可操作性的细化分工,确定乡卫生院承担67.7%的任务,村卫生室承担32.38%的任务。为确保职责分工切合实际,安阳市决定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要求不变的情况下,每2年调整1次职责任务分工。此举不但确定了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所承担的任务量,还为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进行绩效考核、核拨经费提供了依据。

截止__年__月底,全市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共为390.61万城乡居民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0-6岁儿童*万人,管理孕产妇5.16万人,为*万名60岁以上老人提供了免费的健康检查,系统管理高血压28.45万人、糖尿病患者*万人,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8845人,为*名0-6岁儿童建立了预防接种卡,接种剂次达到*次,为__对新人提供了免费的婚前医学检查。

二、明年工作打算

(一)社区卫生工作

1、大力推进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社区基本公卫与基本医疗系统的无缝对接,在市、区两级卫生部门建立监管决策平台,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量化考核目标、基本药物电子化监管、服务信息的互联共享等目标。

2、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一是明年上半年举办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培训班,进一步提高社区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二是全面实施卫生强基工程,至少为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价值不少于30万元的大型医疗设备,增强服务能力。三是继续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__年,至少完成3-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形象。

3、完善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制度。全面开展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单位,以全科医生为核心,以居民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按照分片包干、责任制管理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与服务家庭签订服务协议,在社区医生与居民间建立相对稳定的自愿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点对点”健康责任制管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逐步建立健全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分级医疗等工作机制。

4、继续开展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活动。以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为抓手,对照创建标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准入条件、基本设施、人员配备、科室设置、基本功能进行严格考核,并加大对社区家庭医生工作、社区基本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的考核力度,确保创建一个,达标一个,示范一个。*年至少再有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成为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宣传工具的作用,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大对社区卫生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工作一线的社区责任医生的 先进事迹,形成良好的社区卫生人文环境。

(二)妇幼保健工作

1、完成全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资质培训。按照《*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要求,*月底前完成全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培训、考核工作,各县卫生局7月底前完成托幼机构卫生评价工作。

2、加强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各级财政对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充分利用好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项目配备设备,增加新项目、开展新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

3、高标准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深入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及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加强项目督导检查。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营造项目实施良好社会氛围。

4、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积极与民政部门配合,本着自愿的原则,为居民免费提供婚前保健服务,力争婚检率达到50%以上。深入贯彻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确保在全市所有助产技术服务单位普及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服务,力争__年全市新生儿筛查率不低于80%。

(三)健康教育工作

1、围绕卫生中心工作,利用各种传媒,采取积极措施,以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为重点,依托“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引导城乡居民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继续推进无烟医疗卫生系统、无烟学校、无烟机关等无烟公共场所创建工作。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提升范文4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学人文 福建(厦门)―新加坡友好医疗服务中心 实践

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246-02

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与时俱进,建设与现代医学模式相适应的医学人文。福建(厦门)―新加坡友好医疗服务中心(即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莲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所由厦门市政府与新加坡华人团体捐赠资金合作建设的、于2011年9月份投入使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成立三年来,大力加强医学人文建设,以“不负众望、造福人民”为中心的医学人文理念,围绕着现代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医学物质人文、医学精神人文、医学行为人文等方面进行创新,缔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学人文。{1}{2}

一、建设创新的医学物质人文

位于厦门岛东部海滨的福建(厦门)―新加坡友好医疗服务中心(即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莲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博士设计,富有新加坡南洋风情及闽南骑楼建筑特色,硬件投入及软件建设都借鉴新加坡社区综合诊疗所的模式,充满着人文关怀气息,形成了中心许多引人入胜的亮点,在医学物质人文上有许多创新的实践:

1.合理设置科室布局、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设置“一病人一诊室”方便医患沟通,让就诊患者的隐私得到保护;诊室安排“一医生一护士”,让护士帮助全科医生对就诊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及现场慢病管理;特设健康自测小屋和营养师门诊,对社区居民进行营养检测、营养评估、营养强化,从餐饮、中医、心理、保健、医疗等方面帮助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专设中医特色区,提供“中医骨伤、针灸理疗、康复保健、中药熏蒸”等服务,并聘请厦门市三级医院知名中医到社区坐诊,为居民提供全面的高层次的中医药保健、治疗、康复及健康指导等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对中医药的需求。

2.设置健康步道,提供便利的运动环境:中心把各楼层的功能布局介绍、中医养生文化知识、中医保健文化知识及其它保健知识用漫画等图文方式贴于中心的楼道两测,变枯燥的楼梯成为引人入胜的步道,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项目生活化、常态化,鼓励中心员工、社区居民及患者多走楼梯,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员工带动居民并进一步影响患者,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促进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便捷的就医环境:在收费、药房、门诊等各个服务窗口安装叫号排队系统,使患者有条不紊地就诊,流程更加方便快捷;妇幼保健科通过群发短信提醒预防保健对象避免误过诊疗时间;健康管理科引入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对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和进行慢病管理。这些现代信息技术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在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健康管理、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等社区“六位一体”工作,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就医环境。

4.强化员工成本意识、构建创新的物资保障:福建(厦门)―新加坡友好医疗服务中心属于厦门市履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公益单位,三年多来,中心秉承了新加坡人环保节约的理念,制定了科室每月用料计划、物资采购计划、库存物资管理、出入库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管理的物资保障措施,并严格规范采购行为,坚持“比质量、比价格、比服务、比信誉”的原则,以政府和单位的利益为重,不轻易浪费政府的一分一钱。{3}

二、建设创新的医学精神人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学精神人文建设应具备自身的特点和风格,同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紧密联系,融为一体,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凝聚成特有的服务理念、团队精神,形成长效的医学精神人文,引导职工为共同目标凝聚人心、实现自我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意识。

1.凝炼“中新”各界人士的期望,注重精神引导。厦门市政府和新加坡华人团体寄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希望“不负众望、造福人民”的匾额悬挂在中心大厅捐款芳名榜上,时刻铭记在中心每个员工的心中,这凝聚了厦门市政府和新加坡华人团体建设中心的初衷。中心领导始终以此为医学精神人文的基点、构建美好的人生愿景,在忙碌的工作中寻找快乐,以积极的心态带动员工奉献来回馈政府及新加坡华人团体的厚望。

2.深挖“友好医疗服务”的内涵、做好服务品牌建设意识。福建(厦门)―新加坡友好医疗服务中心(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莲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照新加坡社区综合诊疗所的模式,借鉴新加坡的先进经营管理理念,深挖“友好医疗服务”的内涵,做好服务品牌意识,建设创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学精神人文,这使中心在社会上有很广泛的知名度,成为全国同仁来厦门考察参观的必选目的地。三年来,中心接待了包括新加坡外务部(外交部)、新加坡驻华大使、新加坡华人商会、中国社区卫生协会、福建省人大及各地来厦考查调研的卫生团体30多次数,赢得了福建日报、厦门日报、海峡导报等众多媒体的好评,成为厦门市岛内首批进入省级示范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

3.规范员工工作行为,塑造良好精神气质。中心员工在与新加坡人接触中,特别是2012年新加坡年审团指导老师现场的言传身教,及中心领导以身作则,在细微处带动员工规范工作行为,如:说话轻、行动快、做事多、肚量大、心肠好、微笑真、嘴巴甜、脾气小、效率高及用心听讲、用心学习、用心思考、用心讲解、用心做事,提高沟通协调办事能力,塑造了中心员工良好的精神气质。{5}

4.培训新老员工,提升个人职业素养:中心对每批新报到的员工都进行系列的培训并召开年轻员工成长交流会;对所有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开办“夜来越精彩”的讲座及组织户外郊游的交流活动,通过各种活泼的培训交流活动,相互传递好方法、好思想、好对策,构建成学习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强化了新老员工的团队精神、提升新老员工个人职业素养,为员工加强医学人文的认识提供快捷、通畅的平台,增强了员工新型医学模式的服务理念。

三、建设创新的医学行为人文

医学行为人文是医学人文的重要保障。中心在加强医学行为人文建设中,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际要求,不断探索医学行为人文建设与整体医学人文建设的最佳契合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将医学人文融入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及日常工作活动中,形成中心富有创新的医学人文特色的管理制度和服务行为。{1}

1.实行首诊(问)负责制,强化社区全科诊疗水平建设:中心对前来问诊的居民“实行首诊(问)负责制”,为居民提供连续的、综合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并把实行首诊(问)负责制列入日常医德医风考评与职称评聘工作,树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良好形象,强化社区全科诊疗水平建设。

2.组建健康管理团队、落实社区卫生“六位一体”服务:中心组建21个全科医生健康服务团队,负责辖区24万名居民21个居委会,每个团队负责一个居委会,每月下社区服务2次,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慢性病入户随访、街道“安康”计划对象的入户医疗服务、产后访视等服务,落实社区卫生“六位一体”的工作,在社区居民中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居民满意度大大提高。

3.成立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尝试慢性病全程关照服务:中心探索建立“医患合作、患者互助、自我管理”群防群控慢性病的工作模式,以帮助社区慢性病居民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防治结合的目的,成立“社区慢性病居民自我管理小组”,各小组推选一个小组长,由责任医生培训各小组长,再由小组长对组员进行慢性病各种帮助及监控,提高居民整体自我保健水平,达到社区慢性病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4.成立慢性病俱乐部、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促进服务。中心成立高血压、糖尿病活动小组俱乐部,通过健康讲座、互动式活动、干预用品使用个体化指导、健康干预促进等活动,建立起“医患合作、健康促进、自我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以提高慢性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5.举办丰富多彩文化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对中心的信任度。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还处于摸索的阶段,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内容还不是很了解,对全科医生的概念还很生疏,信任感不强,中心通过举办员工演讲比赛及演出小品等活动进行宣传;并和社区居民进行爬楼梯比赛、环岛屿路健步行等活动加强与居民互动。通过这些活动,既提升了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凝聚力,也提高了居民对中心的信任度及亲和力,居民对此赞赏不已。

四、结语

福建(厦门)―新加坡友好医疗服务中心以学习创新为动力,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群众满意为追求,努力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内涵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学人文,使员工自觉接受、认同并践行,并由内而外影响患者与社区居民,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塑造良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象,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持续健康的发展,形成了真正的标兵示范作用。

注释:

{1}陆红,姚健,张敬平,等.新医改下卫生系统文化建设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2):71-72

{2}薛迪,张俊超,白飞,常继乐,等.我国医院文化建设及其相关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3):10-11

{3}吴小沪,朱雅卿,黄国英,等.加强医院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1):43

{4}熊全庚,贝兰,等.特色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1):84

{5}夏照明,等.以先进文化立人立院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1):7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提升范文5

通过分析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与财政补助的现状,总结改革取得的成效,剖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基层医改;财政投入;分析;对策

随着新一轮医改的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密切关系群众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被推到了改革的最前沿,既面临全新的发展环境和机遇,同时也必须承受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本文通过对我区医改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与财政投入情况的简要分析,在“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等方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基层医改与财政投入现状和取得的成效

根据国家医改精神,我区至2010年9月底,将全区28家卫生院整合为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每个建制镇街有一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目标。在“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前提下,我区通过转变体制机制,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相关政策,优化调整布局,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改革中不断发展,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医疗机构网底作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成效初步显现。

(一)建立健全收支两条线的预算管理体制

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要求,从2014年起,我区实施新的预算管理新模式,进一步理顺了镇街与区业务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一是预算管理权限下放。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的预算管理权限下放至镇街管理,由镇级统筹核定中心年度收支预算。二是区财政对中心运作经费实行“定项补助”模式。定项补助内容包括:人头经费、机构运行经费。三是区财政对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设备购置、学科建设、房屋修缮等实行“专项补助”。

(二)服务模式和服务内涵实现创新和深化

一是全面实现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门急诊均次费用从实施前的103.53元下降至72.26元,下降幅度达43.27%。二是以区属医院为龙头,成立医疗服务联合体。医联体内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区属医院实行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紧急会诊,区属医院还派出专家组在医联体各单位实行巡回诊疗,同时中心还积极寻求与上级医院的合作。通过创新服务模式,进一步丰富了医疗卫生服务内涵。

(三)基层医务人员绩效待遇有效提升

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奖励和绩效分配方式。2014年区政府出台新举措,一是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在原绩效工资的基础上,建立区级绩效考核奖,以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二是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分配激励机制。对超额完成年初核定医疗收入任务的,按收支结余的70%计提奖励基金,作为增量绩效,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四)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投入加大力度

一是有序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改扩建项目。全区已有12个新建中心投入使用,目前在建5个。二是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施设备补助力度。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七大件”的配置标准,2010年以来政府投入6000余万元,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备新增及更新。

二、当前基层医改与财政投入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基层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

目前我区“健康进家庭、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还未形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技术骨干力量薄弱,特别是乡村医生整体素质较低,社区居民难以享受需要的个性化服务,现有设施设备尚不能满足医疗需求;二是宣传不到位,信息不畅通,老百姓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功能不了解;三是群众就医观念依旧,患者有病往大医院跑的现象依然存在,“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习惯和流程尚未形成。此外,卫计部门、财政部门与所在镇街在业务、预算及属地管理方面的体制不畅和职能不清,卫计部门管不过来,财政部门无法管深,所在镇街不愿多管,也是影响“六位一体”功能定位的重要原因。

(二)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瓶颈

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有待进一步深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人难,留人难,特别是西部山区各镇,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的开展。二是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管理粗放,流于形式。三是绩效工资在实际执行中弹性不足,收入差距不大,医务人员尤其是技术水平高、能力强的业务骨干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工作主动性不强。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布局和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是“一镇街一中心”的布局不尽合理。如我区西部共有瓶窑、径山、黄湖、鸬鸟、百丈等五个镇,尽管区域面积较大,但户籍和流动人口均较少。与外来人口相对较多的良渚街道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医疗用房面积均比良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而门急诊人次却比良渚中心少24.54%。二是部分医疗设备利用率不高。医改以来我区对中心设备配置进行了明确,即对每个中心均配置农民健康体检“七大件”设备。然而,区内各镇街的基础条件和人口基数不同,设备配置参差不齐,人口基数差距较大,最大差距达10倍以上,从而造成部分人口偏少的乡镇设备资源浪费,利用率不高。

三、推进基层医改与提升财政资金效益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

一是必须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综合医疗保障水平为突破口,提高基层医疗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属医院的分工,建立区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开展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效率。二是必须以加强宣传和政策引导为着力点,改变基层医疗服务需求导向。通过加强宣传,畅通信息渠道,实施差别化的医疗费用报销办法等手段,充分发挥医保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促进作用。逐步提高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费用的报销比例,进一步引导群众到基层医疗机构看病就医。真正形成“健康进家庭、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格局。三是必须以理顺管理体制职责为切入点。要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纳入镇街的年度目标考核。完善以区财政投入为主、镇街合理分担,社会共同参与的与现行财政体制相适应的体制。针对目前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健全政府建设、镇街管理、三级考核、社会评价的管理体系,强化镇街管理职能。

(二)加强对卫技人才队伍的财政投入

人才薄弱是制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的瓶颈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原有基础差、培养和引人力度小等因素的制约。针对人员紧缺、待遇偏低、培养力度不强等问题,一是针对现阶段人员不足,可通过定向委培、鼓励医科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等措施,改变基层卫技人员不足由乡村医生代替的现状,并逐步完善乡村医生退出机制,同时积极鼓励广大退休医生到社区、到基层服务,通过传、帮、带作用,帮助基层提高服务水平;二是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拉大不同职级和类别人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差距。综合考虑服务人口、地域面积、门诊量等诸多因素,设定考核系数,杜绝吃“大锅饭”现象。三是加大对卫技人员的培训投入。实施好“万名医师”培训计划等基层卫技人员培训项目,为基层卫技人员提供更多的培养培训途径,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卫技人员在职称评审、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三)优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站点的布局和资源配置

一是优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站点的布局。目前,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站点的设立,基本以镇街为单位进行配置,但由于服务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导致各站点之间业务量极其不平衡。建议对服务人员集中地区,可打破以镇街为单位进行配置的模式,适当新增服务站点,对业务用房面积未达标的站点,由卫生部门按轻重缓急排列改建计划。二是进一步完善、调整中心诊疗设备、辅助设备、预防保健设备的配置标准,提升设备使用率。建议卫计部门制订中长期规划,根据各中心与服务人口总量、就诊量挂钩,统筹安排,逐步增加设备投入。在设备配置标准上,同步考虑信息化建设功能扩展需要,进一步提升现有设备的使用效率。

作者:李萍 单位:杭州市余杭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提升范文6

【关键词】家庭医生制度;全科医生;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GP)团队

【中图分类号】R1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2

引言

当前我国医疗体制正处于转型阶段,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青年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总体水平不高,对工作的总体满意度明显低于三级医院中青年专科医生。社会地位、报酬、工作条件、成就是导致全科t生与专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差异的主要因素[1],如何有效的提升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俨然已经成了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制度中的重要问题。

一、家庭医生制度下的全科医生工作积极性现状

影响全科医生工作积极性下降的原因其因素是多方面的,目前家庭医生制度下的全科医生工作积极性低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表现如下:

1.缺乏职业自我认同感:社区全科医生职业认同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方式影响其职业形象、全科医生社会认可度低、全科医生福利薪酬水平低等[2].其中全科医生社会认可度低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A.全科医生实际在分级诊疗体系中扮演的角色“分量”不够:按照设计的分级诊疗体系中,全科医生应当作为医疗保险的“守门人”,医保病人应当通过社区全科医生接诊后,将确实需要转上级医院的病人,通过转诊平台转往上级医院就诊。但实际操作中,因平台号源有限,无法及时转诊,或经全科医生评估需要在专科住院治疗时,却因床位紧张无法及时住院等原因,造成社区居民对全科医生的转诊“能力”产生不信任感。

B.全科医生在日常门诊中“责任心”不够:在当今大医疗环境下,全科医生沦为“点菜员”,社区居民经上级医院明确诊断为慢性病后,长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点菜”配药,全科医生为节约时间及减少纠纷,有求必应后造成社区居民对全科医生“接诊”水平产生不信任感。

综上原因,造成全科医生缺乏职业自我认同感。

2.家庭医生制度下的全科医生薪酬满意度低

A.全科医生对薪酬满意度低:在美国,全科医生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职业之一[3]。国外全科医生的待遇水平相对较高,通常是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两倍以上;而国内全科医生待遇水平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基本一致,但服务居民数较高[4],相对工作强度打。

B.福利待遇同比差:相比较二三级医院的专科医生,单位中各项津贴,补充公积金,社保基数的缴纳等各种隐形福利,均大幅度低于二三级医院专科医生。

综上所述,国内全科医生薪酬待遇满意度普遍较低。

3职业规划前景不明朗:全科医生的职业规划前景较窄,按照目前执业医师注册相关法规,全科医生的执业地点只能局限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科医生转为全科医生通过转岗培训或职称考试后即可,但从全科医生通过培训转为专科医生目前仍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从专科转为全科成为一种单向选择。

二、提高家庭医生制度下全科医生工作积极性的对策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面

工作内容体现了对于医务人员的能力需求,同时也体现了医务人员的价值,在对于工作内容的优化上,本身医务人员的工作就是循环反复、枯燥乏味,但通过工作环节的优化设定,可以积极的调整工作内容与医务人员自身工作技能水平的匹配度,从而优化实现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同时强化工作过程中的授权,授权并不是简单、机械地赋权,而是要将分配责任、授予权利和监督检查上各环节有机地整合起来,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感受到对自己的重视和信任,提升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自身方面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抵制不良风气。首先来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然等级上低于大型医院等机构,但其作用都是服务于大众的卫生服务,在当前的医疗改革过程中,如何处理好自身利益、医疗机构的效益与医德医风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一个现实存在,不可回避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避免改革过程中出现各种歪风邪气、唯利是图、目光短浅的根本手段[6]。其次,在工作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当提升自身对于工作的重视度,严守医德行为规范,在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中,通过自身的积极性工作行为,实现对于其他医务人员的影响,从而有效推动整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3、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培训晋升体系

主要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首先,科学制定培训内容,做到学有所用,在对于课程内容的设定上,不仅需要对于医疗技术手段内容的强化,同时也需要对于科学价值观以及服务理念等方面的完善,从而实现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其次是对于培训形式的多样化把握上,不能一味的以授课的方式进行,采用实践与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降低医务人员在培训过程中的抵触性情绪或是行为;最后建立双向转岗的培训体制,专科医生转全科和全科医生转专科,尽量解除制度上的制约,以及适当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中高级职称名额,增强全科医生未来职业规划信心。

4、政府方面

调查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六大类成本中劳务费一般占到60%以上,在总成本所占比重最大,反映出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成本消耗在人力资源上[7]。政府可以通过宏观引导的角度进行医务人员薪酬待遇提高:

首先,政府通过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薪酬实行标准化工作单位,各单位提前预算,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更好的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通过具体的指标作为引导以及约束,强化医务人员的工作重视度以及优化积极性。在具体的考核指标设定上可以通过广泛意见的征询为基础进行,同时也要符合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内容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福利优化;例如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环境、优化全科医生休息区域,通过工作环境的优化,提升医务人员的工作心情,从而推动工作积极性的提升。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的关怀,增加工作人员群体性休闲活动,或是联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活动、竞赛等形式,优化社区医务人员的业务生活,从而提升医务人员的工作向往度,推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

三、结语

工作积极性是制约医务人员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价值体现的决定性因素。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仅是应当代医疗体制改革需要,同时也是健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在对于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提升过程中,可以通过科学的工作内容设定、加强思想教育、持续改善工作环境、完善晋升培训体系以及以及增加薪酬福利等多方面实现对于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

参考文献

[1]杨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青年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及与专科医生的比较[D].复旦大学,2014.

[2]张冬莹,郑婵娇,黄翔,等.全科医生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分析及策略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1):1836-1838.

[3]徐静,钱东福.国外全科医生的薪酬支付方式探讨[J].中国卫生人才,2015(1):28-30.

[4]徐静,周亚夫,葛运运,等.国内外全科医生的覆盖范围及待遇和相应支付方式[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4):2787-2789.

[5]梁海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何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J].山东卫生,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