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内旅游市场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内旅游市场特点范文1
关键词:2009年、陕西省、旅游、预测、建议、市场
受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双重冲击,上半年,我国旅游经济步入调整期,产业发展一度出现回暖迹象但又重新跌入低谷。国内旅游市场同比保持较快增长,出境旅游市场同比保持增长但速度大为放缓,入境旅游市场同比为负增长,国内旅游在三大市场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半年,陕西省旅游业则总体持续保持良好的态势。
一、2009年上半年陕西旅游业市场分析
1-6月份,陕西省接待境内外游客5685.14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6.07%;旅游收入334.4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26.99%。陕西省国内旅游市场同比保持较快增长,在国内、出境、入境三大市场中占据更大比重。【1】
西安市上半年接待海外旅游者26.0552万人次,同比下降18.71%,创汇1.48亿美元,同比下降17.7%;接待国内游客1770万,同比增长29.57%,国内旅游收入133.09亿元,同比增长32.65%。旅游业总收入144.95亿元,同比增长26.34%。西安市旅游业经济运行特点表现为,海外客源市场1-5月均呈现下降态势。5月接待海外游客人数开始大幅回升。6月接待海外旅游者5.1522万人次,同比增长16.81%,入境市场呈现止跌企稳态势;西安市国内旅游每月均呈现两位数增长态势,接待国内游客1770万人,同比增长29.57%,国内旅游收入133.09亿元,同比增长32.65%。【2】
商洛市拉动旅游业的主体是国内旅游,1-6月份接待国内旅游者326.7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90%和158%。【3】
陕西省旅游产业何以寒中透暖,能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与去年相比,增长幅度较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全球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对东南沿海冲击较大,但是对西北,对陕西的影响有限。
2、扩大内需、投资消费的拉动作用已经明显转化为实体经济的复苏。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和物价指数平稳都有利于陕西旅游业回暖和发展。
3、规划指导得力,发展旅游业的氛围浓厚。政府及时有效地对陕西省旅游业发展思路做了战略调整,由过去强调以入境游为主,调整为以增加国内需求为重点,加大了国内旅游工作力度。省市县三级政府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出台一系列鼓励旅游业发展,刺激旅游者消费的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了我省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4、打造旅游精品,形成历史文化旅游、红色旅游、自然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综合配套、协调发展的旅游产品体系。
5、凸显特色,发展红色旅游。开辟了6条具备跨区域功能的复合型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形成了特色鲜明、综合配套的红色旅游体系,成为陕西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6、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成效显著,拉动了市场。挖掘古镇名村文化,带动县域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截止今年上半年,陕西省已命名的国家级旅游强县1个,已命名的省级旅游强县22个,正在创建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3个,名村11个。全省“农家乐”经营户已发展至9957户,全省县域旅游接待人数超过8000万人次,县域旅游经济总收入超过510亿元人民币。
7、宣传促销到位,在国内旅游市场黄金周游客增长幅度明显。元旦、五一、清明小长假旅游市场火爆;周末西安市周边休闲游市场火爆;长线旅游景点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8、行业管理严格,旅游环境更加完善。在西安新开、增开国际航线的带动下,周边近邻国家的入境游客开始增多。今年4月和5月,西安-昆明-新加坡航线开通,并增开了西安-首尔国际航班,韩国、新加坡市场均呈现良好增长态势。除了亚洲国家入境人数的增加,欧美市场也随着国际形势的转好降幅有所减缓。
9、实施优惠政策,调动游客兴趣。继续实施对旅行社接待人数、外联人数和旅游包机、专列的奖励政策。引导和鼓励各国际旅行社把工作重点放在入境旅游市场开发上,在促进入境旅游发展中提高自身的效益。同时,完善了陕西旅游信息资讯网,启动“12301”旅游服务热线,加快旅行社、酒店、交通等服务行业的联网运作。
二、2009年下半年陕西旅游业发展预测
1.发展环境:发展旅游消费作为国家战略更为明确,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趋于缓和,甲型h1n1流感成最大变数。
2、陕西旅游经济总体上在低位平稳运行并朝上行方向发展,预计第三季度将出现更加明显的回暖趋势。2009年下半年,如果人民币始终保持升值态势,那么将会极大刺激出境市场的发展。短线旅游仍会兴旺,成为拉动旅游业重要的一只力量。陕西旅游业将会出现入境旅游市场仍有增长但不会很大,而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依将持续增长,并且明显好于去年同期的基本格局。
3、国内旅游市场的人数和收入比重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旅游市场特别是短程休闲市场成为增长亮点。
三、发展陕西旅游业的建议
1、要大力促进旅游消费,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观光购物、休闲度假等消费热点,引导多样化旅游需求,拉动社会消费增长。
2、要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特别要高度重视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之后,城镇化、同城化效应对旅游需求和产业布局的影响。
3、要积极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拓宽旅游产业融合面,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加快新产品、新业态发展,着力培育本土大型旅游集团。
4、要切实加强旅游环境建设,完善法规环境,优化观念环境,提升服务质量,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5、继续加大对毗邻省市县的旅游宣传。
6、继续实施对本地居民游本地景点的优惠政策。
7、积极做好下阶段旅游市场开发等准备工作。要及早研究和预测明年全国旅游形势,及早部署今年下半年十一黄金周以及中秋等旅游黄金季节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8、旅游商家还没有开发出适合农民旅游的营销产品,这是真正制约农民旅游市场打开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陕西旅游业要想在2009年有所作为,实现最大市场份额,就应关注发展最广阔的农村市场。
9、在入境市场,建议旅行社主打一些新兴市场,比如南美、中欧市场,相对而言,这些地区的国家离主流经济较远,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小。还有,就是一些新兴的国家,像俄罗斯、捷克等等,这些国家的经济处于稳步上升阶段,金融危机只是放缓了他们的发展速度,因而预测以上市场会成为今年入境游的小亮点。
参考资料:
【1】《上半年陕西旅游业逆势增长 实现旅游收入334亿》,《陕西日报》,2009年7月16日;
国内旅游市场特点范文2
为了保证江苏省国内旅游业的稳定发展,本文针对江苏省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状况,提出七个开发策略,以期能为其他省份乃至全国范围内各区域旅游业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1关注各细分市场及其游客的需求
首先,密切关注女性游客需求,开发女性游客市场。近几年,江苏省国内游客量统计中显示,女性游客的出游率在逐渐上升,这反映出由于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及思想意识的解放,越来越多的女性会产生出去旅游的需求。同时,女性群体在受文化、家庭、心理以及生理等诸多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影响下,旅行行为上比较喜欢具有购物、历史文化、饮食、健身、卫生、安全、舒适等特点,因此,在旅游市场营销时可针对性地满足女性游客的这种旅游需求。同时,女性比男性更具有感性,因此对女性游客进行感情促销,更有利于促使其更好的消费[1]。其次,深挖青少年心理特征,开发青少年旅游市场。相关数据显示,江苏省的国内游客以中青年为主,15~24岁年龄段游客同比增长幅度大,可见,青少年旅游市场增长的空间较大,基础较为扎实,因此可以作为客源市场拓展的目标选择。其中,修学旅游是青少年旅游最大的市场,对修学旅游的开发不仅要注意旅游活动的形式,更应当注重旅游产品的内容,要能够设计出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操作性为一体的促销方案,激发青少年参与的兴趣,满足青少年探新求知的欲望[2]。最后,探讨老年游客需求心理,开发银发市场。相关数据显示,江苏省国内游客中65岁以上的游客仅占2.32%,但是应该注意到,随着世界老龄化趋势增强,老年人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开发银发市场,要突出健康的主题,关注“空巢”老人心理特征,充分体现对老人的关心、爱戴和照顾,着重宣传江苏旅游服务中“便捷、周到、舒适”的特点,提倡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结合有效的医疗保障,并突出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和健身性。
2加强对重心类型和新增长点类型的宣传
旅游宣传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可以针对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等苏北旅游的重心类型以及泰州、宿迁等新增长点类型的城市,加强旅游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采用传媒促销的方式,这也是最常用的促销方式,是一种“变等客上门为请客上门”的方式,如请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网络等媒体记者采访、编发消息、微博、播放风光片等手段;到主要的旅游客源地举办小型的新闻会;编制旅游景点的精美画册,全面介绍该类型旅游线路安排、旅游产品的特征、旅游接待设施及其他相关内容。借助高速便捷的互联网,联合一些旅游主管部门、旅游酒店、旅行社等建立特色鲜明的旅游网站,充实网站内容,图文并茂,使其兼具景区景点的推荐、酒店预定、虚拟旅游产品等多重功能,提高知名度,增强宣传效果,吸引更多潜在的旅游者。
3提高整体实力,加强各地市旅游形象的个性宣传
旅游地形象是吸引游客前往的一个突出因素,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确立其在国内旅游市场上独一无二的地位。江苏省国内旅游市场营销的重点是塑造一个全新的江苏省旅游整体形象,把相关活动主题形象、旅游产品形象、行业企业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旅游形象的设计应考虑旅游资源、旅游设施以及客源市场调查三方面[3]。首先,旅游资源决定着一个地区旅游产品的形成[4],可以通过对江苏省旅游资源特征的分析,使游客准确而清晰地认识旅游产品;其次,旅游软硬件设施是游客游览活动的重要保障,为江苏省各城市旅游形象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通过构建旅游形象,向旅游者推销旅游产品,激发旅游动机,开拓旅游客源市场。为此,设计前应对各地旅游客源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出旅游形象设计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深层次挖掘形象设计的内容,从而更有力地开拓市场。
4发掘产品潜力,调整产品结构
相关数据显示,纯观光客源市场正在逐渐萎缩,度假、商务、展览、奖励以及一些专项旅游市场在上升,非观光市场成为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主体。因此,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依托江苏强大的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商务、奖励、会展、会议、公务、购物等专题旅游类型的比例。例如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大型的商务、会议、展览等活动来开发多功能旅游产品,加强对各类专题旅游项目的开发,如进一步发展自然景观观光旅游、苏南吴文化和苏北汉文化等文化旅游、苏南民族风情旅游、苏北休闲度假旅游、苏中会议商务旅游、探险猎奇旅游、科考旅游等多元化旅游产品,使购物型、度假型、观光型、文化型、商务型与探险型旅游活动有效结合起来,丰富旅游内容。
5促进内外联合与深度合作
在江苏省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中,需要各部门的紧密联合与协作,即旅游主管、酒店行业、旅行社、交通、资源开发等部门,加强与国内各大旅游机构和组织的紧密联系与合作;可加强与华东周边地区的区域协作,加强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这两大国内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形成旅游专题网络;与旅游俱乐部、文化交流组织、宗教组织等联合促销;采取“点上起步,线上发展,网上推进,面上繁荣”的战略,推动旅游一体化的发展。
6解决旅游季节性供求矛盾
首先,数据显示,在旅游淡季时,江苏省国内旅游市场超载现象不太明显,但在一些局部地区和特殊的黄金时段,会出现旅游火爆的现象,所以要合理利用价格这一经济杠杆来对客源市场进行分流,挖掘潜在市场,把游客从旺季市场分流到淡季市场,缓解季节差异所导致的旅游压力。其次,完善各旅游地主题功能,多举办文化庆典、文艺娱乐事件、体育赛事、商贸会议等特色节庆活动,减少客流淡旺季差异,这对举办地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效应和影响,江苏省拥有丰富的节日庆典和民俗风情,如南京重阳节、连云港徐福节、舞龙灯、苏州尝船菜、无锡寿庆、周庄茶道、渔业习俗等文化节和民族风情旅游节,这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加了旅游的趣味性,而且可以突破季节的限制。最后,可以实行旅游主管部门主导型战略,坚持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在以市场为主配置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争取旅游业更大的发展。
国内旅游市场特点范文3
关键词:旅游市场;需求预测;方法
一、引言
旅游需求是旅游市场形成的根本基础,没有旅游需求,旅游市场就无从谈起,旅游产品的价值也就无法实现。因此,对某地旅游产品的需求量是旅游目的地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景区、旅行社等)和旅游从业人士都十分关切的重要问题。旅游需求的重要性说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旅游业时,都必须以人们对该国或该地区旅游产品的需求为依据,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产品,合理地规划和控制旅游业的开发规模和发展速度,以实现发展区域旅游业的最佳效益。对旅游者需求研究特别是对其消费行为的研究非常重要,中国的旅游业发展需要这方面的研究来指导实践。而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行为也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需要业界不断地追踪研究,与时俱进。旅游者需求与消费行为将始终是中国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1]。我国的学者一直以来十分重视这个问题的研究,进行不断地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活动对社会的影响不断加大,关于旅游需求的研究开始向更深的层次展开,很多不同领域的学者开始介入到旅游需求的研究之中。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研究旅游需求可以指导目的地的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规划、旅游企业经营策略,为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中的统计分析
利用中国期刊网搜索,从研究内容进行选取,共有137篇文章来探索旅游市场需求预测问题。王铁生(1984)首先发表文章探讨杭州国内旅游需求预测[2]。而1985年12月通过鉴定的《北京旅游发展战略》,其中包含了客源市场调查研究篇幅,从内容上看,包括了客源市场预测、市场发展战略、旅游者行为分析等;从方法上看,使用了大规模的问卷抽样调查,并进行了旅游市场预测研究,在全国具有领先意义[3]。从此开始,我国学者对旅游需求预测进行不断研究和探索。
(一)文献数量统计
从文献的时间动态分布统计中看出(见图1),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仅有4篇相关文献。而持续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陆续开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从1996-2004年,文献数量基本持平,但总体上略有递增趋势。近几年(2005-)有关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又有新的增长,而且增幅很大,尤其是2005年达到15篇,是2004年的3.75倍,2006年达到了20篇,2007年截至到7月份已经有19篇文献,可见我国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真正兴起于最近几年。
(二)研究方法分类统计
国内对旅游需求预测的研究主要是在借鉴国外旅游需求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做更进一步的探索与分析,不少学者对旅游需求预测方法改进做了大量研究[4]。笔者参考了任来玲(2006)的旅游需求预测分类[5],将137篇文献按照研究方法进行分类。从传统的研究方法来看,有60.1%的文献采用,其中有15.2%的文献采用了定性研究方法,有44.9%文献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所有的传统研究方法中回归模型的应用最多,达到了24.6%;有39.9%的文献采用了人工智能方法,在人工智能方法中,灰色系统研究方法应用最多,达到了19.6%。
三、旅游市场需求研究轨迹分析
在对137篇文献进行总体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表1和图1),根据我国旅游市场需求研究的具体情况,从研究发展的轨迹来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旅游研究起步于改革开放以后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这个旅游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仅有很少的学者介入,研究成果很少;第二个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旅游研究蓬勃发展,有较多的学者开始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进行研究,从内容和方法都有一定的扩展;第三个阶段为2000年以来。2000年以来,我国的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在数量上和研究方法上都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虽然回归模型仍然是主要的研究方法,但是已经从简单的一元回归向多元回归、指数回归、多项式回归转变,新的研究方法引入、如神经网络、粗集理论开始应用到旅游市场需求预测之中,而且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研究也不断地增加。
(一)零散的摸索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
在此期间共有5篇相关文献。从研究方法的时间演进看,我国的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在1990年以前,我国的学者开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的摸索,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虽然以定量方法为主,但是利用的定量方法比较简单,回归模型都是使用了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方法,而且都以国民人均收入为自变量。
这一阶段代表性成果有王铁生,葛立成(1984)利用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运和空运发送人次对杭州旅游人次进行匡算,并指出了其中的误差。在对杭州市旅游市场需求进行预测中,认为经济发展是衡量国内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其利用人均国民收入作为自变量用一元回归模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同时为了弥补第一种方法的不足,又使用了指数方程(时间序列)进行了预测。文章最后指出旅游增长率高于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2]。叶涛(1986)首次提出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文章提出了黄山客流量模型,文章使用了回归和滑动平均结合模型对黄山旅游市场需求进行了预测[6]。韩德宗(1986)首次将引力模型和旅行发生模型引入国内,并进行了介绍、分析[7]。
(二)稳定的探讨成长阶段(20世纪90年代)
在这一阶段,旅游市场需求研究文献数量相比较第一阶段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研究方法上也出现多元化,特尔菲法、ARIMA模型和灰色系统都第一次运用到旅游市场需求预测之中,但回归模型和时间序列仍然占有主导地位。研究出现了从简单单变量分析向复杂的多变量分析、静态模型向动态模型、单一方法向方法综合发展,多种学科(如数学、地理)开始介入到研究之中的变化趋势。
一些新的预测方法、模型应用到旅游市场需求预测之中。保继刚(1992)首次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对北京市6月份国内游客预测模型,并指出模型的使用范围,在我国使用引力模型存在数据问题,要使用引力模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必须有些解决旅游数据获取[8]。张洪明(1995)首次将灰色理论应用于旅游市场预测之中,建立了引入残差信息的灰色预测模型,指出灰色建模不需要大量原始数据,不存在误差积累,和概率统计、回归模型比较具有精度高的特点,适合用于中长期旅游市场需求预测[9]。赵西萍,王磊,邹慧萍(1996)对国际上旅游市场预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旅游需求预测的发展趋势——与经营管理过程相融合的预测方法[10]。魏启恩,刘新平(1997)引入随机时间序列ARMA,ARIMA模型分析方法,建立了西安境外游客的ARIMA动态预测模型[11]。
这一阶段一些综合性的组合方法开始出现,如周建设,刘新平(1996)选用了逻辑斯缔曲线模型,选用常规的线性回归和三次曲线模型等7种模型对昆明入境游客进行预测,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带虚拟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和指数曲线模型较优。并利用7种预测模型进行了组合预测[12]管宁生,杨丽,王建平(1998)利用指数模型和特尔菲法对鹤庆县旅游市场进行了预测[13]。
(三)快速的发展整合阶段(2000年-)
2000年以来,我国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目前有108篇成果出现,远远多于前20年的总和,由此来看,对于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成为了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经济学的介入和人工智能理论的成熟以及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旅游研究者将计量经济方法、神经网络、灰色模型等这些方法引入旅游业,并进行了旅游需求模型和预测研究的有益探索。在旅游市场需求研究中尝试将新的研究方法于最新的研究结合和整合运用,研究方法逐渐精细化,这样得益于旅游需求理论的不断提升,旅游建模和预测方法也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
李峰,孙根年(2006)应用旅游本底趋势线的概念和方法研究了2003年“SARS”对我国的旅游的影响[14]。吕连琴,王世文(2000)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小浪底国内客源市场的趋势和走向,还尝试采用了趋势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分级累计法、平均值法等多种预测方法,对小浪底旅游区国内旅游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预测[15]。田喜洲(2001)对重庆市美国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建立指数方程预测模型预测了重庆市未来3年的美国游量[16]。张启敏,汪文帅(2002)采用Hammerstein模型对宁夏2006年的旅游需求量进行预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同时指出在小样本条件下Hammerstein模型是一个非线性模型[17]。吴江,黄震方(2004)运用Logistic曲线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进行模拟,并应用StellII语言建立了模型,代入一定的数据进行处理,模拟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并对这一曲线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得出旅游市场预测的非线性规律,并讨论回头客对旅游地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8]。王娟、曾昊(2001)研究了人工神经网络(ArtficialNeuralNetworks)在旅游市场预测的应用及其重要性[19]。郑江华,刘平(2001)利用线性组合预测方法对新疆国际旅游客源量进行了预测[20]。张立生(2004)研究了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并对经济、人口和交通因素分别进行分析,建立了预测模型,预测了我国2005年和2010年的国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21]。刘颂(2003)利用GM(1,1)模型对旅游地客源市场动态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22]。曹霞(2006)在分析上海市2000年1月—2004年9月旅游市场动态变化时序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博克斯-詹金斯(B-J)方法预测了2004年4月—2004年9月间上海市旅游客流的发展变化趋势[23]。谭频频等(2006)建立基于月度数据的桂林漓江旅游航班、运量及游客的需求预测模型,运用指数平滑、SARIMA和Elman人工神经网络3种方法,并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差百分比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评价模型预测效果。预测实例表明Elman神经网络模型更能反映时间序列的波动性,更适合桂林漓江旅游需求预测[24]。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国内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新晨
第一,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内在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过程中仍然偏重于定量研究方法(模型)的使用和探索,但是,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近年,开始注重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以及一些方法的综合运用,预测方法正由单一化逐渐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但是和国外的研究相比较,虽然研究方法日益丰富,但是研究零散,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体系,因此,对于研究方法的理论探讨和体系形成需要不断地努力。
第二,从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来看,国内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方面着重现象的统计描述,利用模型进行过程和机制分析较少;针对某一消费者群或旅游目的地的实证分析较多,对基础理论与方法论的探索少;强调个案研究多,以个案推导整体的做法不够严谨,样本质量和代表性存在问题,研究结论不具备普遍指导意义。在研究中对于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够,对于预测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不足,致使其实用价值受到很大影响。
参考文献:
[1]范业正.旅游者需求与消费行为始终是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J].旅游学刊,2005,20(3):10-11.
[2]王铁生,葛立成.对来杭国内旅游者的动态分析[J].浙江学刊,1984(4):7-13.
[3]http:///expert/user1/27/archives/2005/458.shtml[EB/OL].
[4]欧阳润平,胡晓琴.国内外旅游需求研究综述[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3):80-83.
[5]任来玲,刘朝明.旅游需求预测方法文献述评[J].旅游学刊,2006(8):90-92.
[6]叶涛.黄山旅游市场的分析和预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6(2):63-68.
[7]韩德宗.旅游需求预测重力模型和旅行发生模型[J].预测,1986(6):66-67.
[8]保继刚.引力模型在游客预测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4):133-136.
[9]张洪明.森林旅游客流量引入残差信息的灰色预测[J].四川林勘设计,1995(4):29-33.
[10]赵西萍,王磊,邹慧萍.旅游目的地国国际旅游需求预测方法综述[J].旅游学刊,1996(6):28-32.
[11]魏启恩,刘新平.西安市境外游客动态预测模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67-71.
[12]周建设,刘新平.昆明境外游客市场预测探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4):75-79.
[13]管宁生,杨丽,王建平.鹤庆县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J].社会科学家,1998(增刊):105-108.
[14]李峰,孙根年.基于旅游本底线法(TBLM)的旅游危机事件研究——以2003年“SARS”事件为例[J].人文地理,2006(4):102-105.
[15]吕连琴,王世文.黄河小浪底旅游开发的国内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4):93-96.
[16]田喜洲.重庆市美国客源市场分析、预测与开发对策[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3):18-20.
[17]张启敏,汪文帅.宁夏旅游需求量的预测[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62-165.
[18]吴江,黄震方.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模拟的初步研究—Logistic曲线模型方法的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5):91-94.
[19]王娟,曾昊.人工神经网络——一种新的旅游需求预测系统[J].旅游科学,2001(4):24-27.
[20]郑江华,刘平.新疆国际旅游客源量的线性组合预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1,1(2):140-143.
[21]张立生.我国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分析与预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1):59-61.
[22]刘颂.旅游地客源市场动态预测方法探讨[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3(4):107-110.
国内旅游市场特点范文4
商务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全球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前景。根据调查发现,最近一年,全球会议旅游收入已经高达2000多亿美元,而且一直保持着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世界的商务旅游速度增长迅猛,以至于我国近几年在商务旅游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平均每年会在商务旅游上支出100亿美元左右,且以每年20%的速率增长,这样巨大的潜在市场已经引来了许多国外旅行社的投资。然而,目前我国在商务旅游方面有着很大的欠缺,我们现在开拓国内商务旅游市场势在必行,所以我们要对商务旅游市场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
1商务旅游的含义
商务旅游是指那些经常来往于世界各地去洽谈业务、办展览等事务的客人,他们在进行商务行程期间,所有的订房、订票、订展位等事项都交由旅行社来办理,但他们不是来旅游的游客,而是来进行商务活动的商人,这种主要以商业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便叫作商务旅游。国际商务旅游产业峰会于2004年5月23日在北京举行,大会认为:商务旅游是指商务人士在商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旅游消费行为。除了传统的商贸经营外,还包括参加行业会展、跨国公司的区域年会、调研与考察、公司间跨区域的技术交流、产品会以及公司奖励旅游等。
通常来说,商务旅游又叫作商业旅游,主要是以商业为目的,是一种将旅游、观光、商务三者融为一体的旅游形式。商务旅游综合消费了旅游、服务和商品等三项产品。商务旅游并不是简单地帮助游客预订酒店、预订门票等这些简单的事项,而是需要为游客提供具体的、丰富的、全套的旅游方案,要能够为商务旅游者提供咨询服务、能够为商务旅游者降低花销、尽可能地为商务旅游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2商务旅游的分类及特点
传统的商务旅游市场可分为三大市场,分别为一般商务散客旅游市场、会议旅游市场和奖励旅游市场。
21一般商务散客旅游
一般商业散客的商务洽谈方式和生活方式极具特点化,这类商务散客一般会在大中型城市进行开会、住宿、观光等活动,所以这些商务旅游者的活动范围也就比较固定,比如:开会所在地、附近乡镇等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村市场的发展。
22会议旅游
会议旅游一般是指会议的主办方借着开会的空隙组织会议的参与者进行旅游活动的一种旅游方式。商务会议一般包括企业年会、董事会、学术论坛、展览会等。而按照会议目的可以划分为协会会议、公司会议、政府会议、宗教会议等。
一般情况下,会议旅游的特点极其明显:①会议旅游人员比一般的旅游人员消费水平偏高,具有可观的购物能力:②会议旅游者会较长时间在此地逗留;③会议旅游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规划性,通常都是在旅游淡季举办;④即便是气候不理想、不在旅游季,也不会影响到会议旅游的安排;⑤会议旅游一般都会选在经济实力很强的大中型城市举行,比如:北京、上海、重庆等地;⑥会议旅游,最重要的就是会议,所以会议旅游者一般不会有时间来对旅游进行规划,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旅行社来帮会议旅游者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这个时候,旅行社的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3奖励旅游
奖励旅游是指员工在职期间因工作优秀、表现优异而获得由公司出资的免费的外出旅游的旅游活动。奖励旅游也有其特点:①大多数情况,奖励旅游的人数较多;②一般会选择淡季出游;③奖励旅游者在住、行、游玩方面花销会偏大,因为不需要旅游者自己花钱,所以,旅游者会有更多的钱能够用来购物,所以奖励旅游是一个有潜力的高消费团体;④奖励旅游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来旅游,一般情况来说,奖励旅游者普遍会携带一部分工作来旅游,所以奖励旅游者会相对比较需要旅行社的帮忙;⑤奖励旅游的目的地一般会是那些名气大、耗资大但是本地人一般不会去的旅游地。
3拓展我国商务旅游市场的对策
我国的商务旅游起步晚、市场小且缺乏相关经验,国内大多数的旅行社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专业的商务旅游模式,只做到了简单地代买票和预订酒店这一层面。商务旅游的源头多为各大企业员工,因此一些商旅管理公司通过直接外包管理的方式占领了商务旅游市场的重要区域,比如携程旅行网、国旅运通、锦江国旅等。而国内的旅行社面对如此巨大潜力的市场却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由此,要发展我国的商务旅游,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31继续探索与国外大型旅社的商务旅游的合作模式
目前,中国不乏和国外旅行社进行商务旅游的战略合作,比如:中国国际旅行社和美国运通的合作;康辉和罗森布鲁斯的合作等,目前,这两个合作都是以商务旅游为目的的战略合作。这些国外的旅行社都有一套成熟的运营模式,可以通过和国外旅行社?M行战略合作来学习商务旅游的运作模式,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运行模式,在今后成功地占领国内大部分商务旅游市场。
32重视商务散客旅游市场
目前大多数旅行社存在着“重团队轻散客”的现象,普遍认为团队客人的利润大于散客客人。但实际上我国团队旅游只占到了市场的30%,其他均为散客,而这种情况在商务旅游市场也大量存在。如果旅行社能够重视商务旅游的散客市场,提升散客服务的功能,则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占得先机。
33全方位协助商务旅游者的差旅活动
因为绝大多数商务旅游的购买者为企业,这决定了商务旅游不仅仅需要订机票和订酒店,还需要透过企业管理的内部,为企业的差旅活动提供良好的建议。比如:在企业采购商务旅游产品的时候,能够协助公司降低成本等。还要能够对企业的旅费提供合理的解决方式,能够帮助企业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意见。
旅行社可以专门针对商务旅游者的特点设计一些活动方案,比如,可以在帮助客人安排好住宿、订票等初级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一些高质量的参观游览项目,使商务旅游者在商务活动之后能够对当地有一定的了解,让商务者既不耽误商务事项,又不会在商务过程中过于单一和乏味,从而让商务旅游者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有助于激发商务旅游者在今后的休闲旅游活动时能够再次选择该目的地。
34加大宣传
针对商务旅游普遍存在回访率高的特点,旅行社可以进行促销性宣传,进行多方位的宣传,以此提高我国商务旅游的知名度,这样将会提高商务旅游者的初访率,进而提高回访率。旅行社可以与政府合作进行宣传,也可以进行广告投资,将广告投放在高铁、邮轮、高速公路上,甚至投放在跨国航班上,让商务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商务旅游产品,增强宣传效应。
35关注国内市场,国际、国内市场并行
目前我国旅行社的主要收益来自出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市场大部分以亏损状态在维持,所以,主要针对于国内市场的旅行社已经开始逐步把经营目光转向国际市场,以至于弱化了国内市场的存在。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国际旅游市场存在着42亿美元的潜力,而国内旅游市?龃嬖谧?200亿美元的市场,国内旅游市场是国际市场旅游的5倍左右,国内旅游市场拥有着潜在的巨大商机。所以国内旅行社要把目光放长远,把握时机,为国内旅游市场做好准备,以实现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双赢局面。
国内旅游市场特点范文5
关键词:客源市场 空间结构 市场细分 网络营销 北京市
旅游客源市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一旅游产品现实和潜在的总体需求,旅游客源市场按消费者地理区域分布、时间分布及旅游动机类型可划分为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旅游类型结构。其中空间结构是旅游市场的一种重要结构,按空间分布,一般可将旅游地的客源市场划分为境外客源市场和国内客源市场。
北京旅游国内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一)总体呈稳步增长趋势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我国大型入境口岸之一和旅游业较发达的城市之一,以及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一直处于前沿位置。近年来,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北京市旅游设施已逐步完善,旅游环境也得到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双休日和黄金周制度的实施,使得国内游客数量不断增长,国内旅游收入也以年均近20%的速度快速增长,成为北京市第三产业收入中的重要来源之一。
从表1可以看出,2001年,北京市接待国内游客1.1亿人次,相当于同期接待海外游客的39倍,是1996年(第一次进行国内旅游调查)接待国内游客的1.4倍,年增长速度为7.5% ,国内旅游收入达887.7亿元,是同期国际旅游收入的3.6倍。国内旅游收入已经成为北京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国内市场增长空间有限
与入境游市场相比,北京旅游的国内市场在旅游总收入中的贡献更大。然而,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北京接待国内游客人数一直在1.1亿人次左右徘徊,收入也不很乐观, 其中2002年在接待游客数较上年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反而下降了7%;2003年由于非典等因素的影响,北京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出现大幅下降,旅游收入也下降了14.2%。
北京旅游国内客源市场分析
(一)客源吸引半径分析
一个给定的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市场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吴必虎(1997)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城市500km以内的范围;由旅游中心城市出发的非本市居民的目的地选择范围主要集中在距城市250km半径范围内。
客源吸引半径是衡量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大小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被许多学者运用到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研究中,根据我国旅游地理结构的实际情况,可将吸引距离范围划分为四级:I级为小于500km;Ⅱ级为500~1000km;Ⅲ级为1000~1500km;Ⅳ级为大于1500km。表2描述了北京市主要客源地市场距北京的公路里程。
(二)国内旅游流强度空间分布概况
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驻地作为该省、自治区、直辖市居民前来北京市旅游的平均出发地,以北京市为中心,以一定空间直线距离为半径建立起北京市与各省、市、自治区的空间距离(见表2),然后再计算出不同区域范围内各省、市、自治区旅游流量的省均市场份额,可以描绘出各客源地产生旅游流强度随着距北京市空间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空间距离关系表(见表3)。
总体来讲,国内旅游客流产生强度基本符合空间距离衰减规律。即距北京市越近,旅游流产生强度就越大,随着空间直线距离越远,旅游流产生的强度就越弱。但是距离在1500公里以上处出现了旅游流强度先是递减之后又稍有回升的现象,但总体上来看呈现递减趋势,这一现象的出现应当主要归因于北京其所具有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政治历史背景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的巨大影响力。
北京本地市民,占北京市旅游流总流量的38.1%,是北京市旅游流的最大源地。周边直线距离在500公里内的近郊省市—石家庄、济南、天津所产生的旅游流量占总流量的23.0%,省(市、自治区)均产生的旅游流量7.67%,仅次于中心区,是北京市旅游流重要的客源地。在500~1000公里区域范围内产生的旅游流量为总流量的12.1%,省(市、自治区)平均流量产生强度递减到3.03%,在1000~1500公里范围内,旅游流强度为11.2%,省(市、自治区)平均流量产生强度仅1.24%,而在1500公里以外的省区,省均产生旅游流量强度就表现得更加微弱了。因此,北京市国内旅游流产生强度随空间距离增大而出现明显的衰减规律,但这种空间距离衰减趋势因与旅游流产生源地之间交通便捷程度(时间距离)、人均消费水平、人口规模大小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局部增强现象。
北京旅游客源市场国内营销策略分析
(一)北京吸引范围大且客源市场比较分散
通过分析北京市的客源吸引半径可知:北京市凭借其独特的政治、历史和地理优势拥有强大的潜在客源市场,吸引范围很大,基本遍及全国所有省份,呈现出明显的吸引力,具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但同时通过对北京市地理集中指数的研究可以得出:北京市的客源市场相对分散,这不利于确定主要客源市场,同时给旅游宣传定位、针对性地提供旅游服务带来困难,进而影响其旅游效益的提高。因此,开拓北京国内客源市场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存。
(二)国内旅游客流产生强度基本符合空间距离衰减规律
对表3进行分析后可以得知,国内旅游客流产生强度基本符合空间距离衰减规律,北京以外城市的游客客流随距离增加而衰减。但距离在1500公里以外的省市处出现了旅游流强度先是递减之后又稍有回升的现象,说明距离在1500~2 000公里范围内的省市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三)基于目标市场细分的定位策略
北京旅游市场按目标群体做出细分,对目标市场客户进行定位,以“多功能旅游定位”为北京旅游业做出规划和竞争对策。根据北京旅游目标群体需求的不同,可以将客源分为三类:
第一类目标群体是国外游客,主要特征是对(东方)古都文化兴趣浓厚,对北京的整体认识尚停留在表层,旅游诉求为探寻东方古老文化,旅游需求以参观游览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名胜、皇家园林、民居胡同等成熟旅游产品为主。北京需进一步完善景区服务功能,提高旅游满意度。在后奥运时期,为了让旅游者更好地领略北京风貌,应提高景区接待水平,包括提高景区游客中心的咨询服务功能,加强游客投诉管理等措施。
第二类目标群体是距北京较远的国内游客,北京市是国内游客的首选目的地之一,外省市来京游客大致占全部国内游客的三分之二,如按购买北京旅游产品的频度,这类群体又分为首次购买游客和重复购买游客。首次购买游客的主要特征是:诉求侧重于北京作为“首都”的主要特征,既对“古都文化”感兴趣,又对北京作为我国最为“现代化”的城市形象感兴趣,需求以代表性的历史名胜和现代化建筑为主;重复购买游客的主要特征是以往有过北京游的经历,对“古都文化”和“首都文化”都已经有较多了解,兴趣转移到更深层次,在旅游诉求方面,需要北京旅游市场进一步挖掘风景名胜、主办主题活动,这类需求以风景、度假和商务旅游并存,要求旅游产品能体现“新、美、奇”的特点。
第三类群体是北京市民及近省市游客,主要特征为在京工作或完全熟悉北京,旅游诉求更多以工作日之外调整生活节奏、放松心情为主,需求多是短期的休闲、度假旅游和主题公园旅游,对旅游产品更新有强烈要求。在这方面可赋予旅游产品更丰富的内容,通过文化活动延长其生命周期。
(四)创新营销理念并建立健全营销体系
从新型的网络营销手段方面来看,目前北京市旅游网络营销体系还不是很不健全。电子商务网站多数是由网络经营者创办,真正由旅游企业建立的极少,这就形成了旅游公司不了解网络,网络不熟悉旅游业务的现象,从而导致旅游网站的内容空洞缺乏吸引力,因此,旅游业网络销售的关键之一是强化旅游信息的开发,提供全面、详细、准确、及时的旅游信息。旅游信息的及时性也就是信息的现时性,房价、票价旅游节目等旅游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很容易成为过时的信息,必须及时更新以确保其现时性,这方面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形成平台,方便企业提供营销信息。 在旅游营销策略的持续性问题上。北京积极借鉴悉尼奥运会的旅游宣传策略,在奥运准备期和奥运年阶段,制定了丰富细致的奥运营销策略,并且重视与媒体进行沟通和互动,从而产生了良好的营销效果。但北京对后奥运阶段的营销策略并没有完整系统的营销方案,虽然有关方面表示要利用奥运会提供的历史发展契机,全面推进“‘走进北京,体验奥运’海外旅游市场营销计划”,开展以奥运旅游产品为核心、全方位展示北京奥运遗产资源的重点入境客源市场专项促销行动,促进旅游市场稳步增长。上述营销活动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而且是否能够发挥实际作用,还需细致的研究。这对北京在后奥运阶段的旅游业发展是不利的,由于北京在奥运年并没有获得旅游业的高速增长,因而后奥运阶段的旅游促销策略对旅游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北京旅游的宣传营销任重而道远。要把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整合起来,把短期营销和长期营销结合起来,通过网络营销引领和改造传统营销,使现有的营销体系更加完善,从而有效地拓展北京市国内客源市场。
参考文献
1.曹欢德.近期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研究述评.天津商学院学报,2006,26(2)
2.李燕,孙文,吴必虎.上海旅游购物市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硕士论文,1995
国内旅游市场特点范文6
一、开发农村旅游市场大有可为
农村是一个具大的潜在市场,这在其他很多行业已经形成共识。从旅游产业角度来看,开发农村旅游市场也大有可为。
(一)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我国相当一部分农村居民具备了外出旅游的能力。旅游作为一项增长知识,休身养性,陶冶性情的休闲活动,各环节、各要素都需要出游者首先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可以说,旅游从本质上而言,与花钱受教育,花钱进行健身活动等没有多大区别,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过去,我国旅游市场发展重点之所以在城镇,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农民缺乏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收入水平低下决定农村居民旅游意识的没有和缺乏。而在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经济持续不断发展的今天,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农村居民具备了外出旅游能力。浙江农村的一份抽样调查表明,农民收入在800~1200元/月的达到样本总数的29.56%,1200~1600元/月的占15.56%,1600~2000元/月的占5.53%,2000~2500元/月的占5.53%。我国沿海和经济发达农村都已达到或超过这个标准。据人均收入超过500美元/年就可能发生区域旅游的规律,中等以上收入户已经具备了国内旅游的潜在能力。从当前来看,我国已有相当一部份农村农民具有外出旅游的经济基础,而且"九五"末期,我国总体上已实现小康,"十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向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这将使我国人民旅游消费热情得到进一步释放和高涨,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经济收入的不断增长使农村居民旅游意识逐步增强。旅游业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直接关联。二十年前,在广大农村居民眼中旅游可能不知为何物,而在今天,农村居民对旅游认识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计委社会发展司曾在农村作过调查;假定有钱之后怎么消费,旅游高居第二位,这说明农村居民旅游意识随着收入增长逐渐增强。一浪高过一浪的农村居民外出旅游也对这一调查结果作出了很好的诠释。据悉,近年来,山东文登乡的农村居民富了,吃好、穿好之后,走出山沟去旅游成为山里人最大愿望。农忙季节一过,文登的庄稼人就穿戴潇洒,背上相机,出门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浙江台州农民自费游山玩水成为时尚。馨安是典型的山区县,进城度周末成为当地农民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在江苏无锡,旅游不再属于城里人的"专利",农民成为旅游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广东东莞农民外出旅游更不是新闻,农民包机外出旅游成为当地一种时尚。古城西安于1997年就曾组织过百万农民西安一日游活动。这些都说明,旅游已开始走入寻常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
(三)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居民外出旅游在时间上更加灵活和充裕。近年来,我国加大农村经济发展力度,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一些农村除了从地理区位上仍叫农村以外,农村居民工作和生活方式基本与城镇没有差别,他们也有了周末、公休假等,加之农村机械化程度推进,生产效率提高,使农村居民外出旅游在时间上有了更多保证。
种种迹象表明,农村居民外出旅游已逐渐呈现出燎原之势。1999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综合分析报告表明,1999年,我国农村居民出游率为47%,国内旅游人数为4.34亿人次,国内旅游花费1083.69亿元,比上年增长23.7%,人均花费24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6%。而1999年,全国国内旅游总人数为7.19亿人次,总花费2831.92亿元。从中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旅游在国内旅游市场上占据了相当的份额。
二、开发农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大力开发农村旅游市场,从当前来看,具有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是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综合素质,加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综合素质,加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一环,这也直接关系到农村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由于旅游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它能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综合素质,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一方面,通过旅游活动组织广大农村居民外出参观游览祖国大好河山,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观念,看到祖国欣欣向荣和日新月异的变化,能从内心深处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而且由于旅游是寓教于游,寓游于教,这种积极主动的教育方式在他们心中的印象更深刻更持久,收到的效果也更加显著;另一方面,通过旅游活动组织广大农村居民到一些经济发达、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裕的地方进行参观游览,还能进一步促进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另外,通过大力开发农村旅游市场,还能进一步帮助他们树立健康消费观念。当前,我国有些有钱有闲的农村存在着打牌赌博和热衷于搞封建迷信活动等不良现象和习惯,农村旅游市场开发能有效遏制这些不良现象发生,净化农村社会风气。而且,通过旅游这种方式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是旅游业实践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
二是有利于进一步刺激消费,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消费不旺、需求不足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进一步刺激各方面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旅游业由于关联性强,带动功能大,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十分明显。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旅游业明确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可以说,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中的作用;既是旅游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时代赋予旅游业新的历史使命。要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这方面作用,充分挖掘潜在的游客市场,扩大旅游者队伍是一个重要的方式和途径。目前,在相当一部分农村居民具备外出旅游基本条件情况下,大力提高旅游者中农村居民比例,对于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启动农村市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成效将会十分显著。
三是有利于扩大旅游产业规模,推进我国世界旅游强国建设步伐。新的时期,我国旅游业提出了要实现由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跨越,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壮大旅游产业规模和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必不可少,而大力加强农村旅游市场开拓,对推进我国旅游强国建设将大有裨益。一方面,我国有8亿农村居民,通过适当引导,只要每年有一定比例的人数外出旅游,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市场非常庞大。另外,从我国以前的旅游业发展政策来看,国内旅游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是旅游业发展的重点,虽然近年来国家在旅游业发展政策上有所调整,指出要大力发展国内旅游,但可以肯定地说,"九五"期间,我国国内旅游仅仅只是起步。有关调查数据表明,"九五"期间我国外出旅游的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不超过230元人民币。随着我国小康建设的不断加快,人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不断扩大的农村旅游市场人均旅游消费都将会超过这个数字,这对壮大我国旅游经济规模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三、开发农村旅游市场举措
大力开发农村旅游市场,作用巨大,意义深远。当前,着力做好农村旅游市场开发,需要努力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措施。
(一)要努力提高对开发农村旅游市场的认识。农村旅游与传统旅游市场相比,无论是在消费、服务、价格、产品设计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别,而且相对城镇居民外出旅游而言,毕竟农村居民外出旅游的还只是处在起步阶段,市场需要逐步培育,但是,开发农村旅游市场,无论是对农村,还是对旅游业自身长远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所以对农村旅游市场开发一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实提高认识。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开发农村旅游市场的认识。要从旅游业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和丰富多样的精神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这个角度,以推进旅游强国、旅游大省、旅游强省、旅游强市、强县、强区建设为出发点,加强对开发农村旅游市场的引导,使农村旅游市场开发成为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基地和新增长点;二是旅游企业要切实提高对农村旅游市场的认识。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旅游企业发展将真正直面更加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不可否认的是,与境外一些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相比,我国旅游企业普遍存在着"小散弱差"的问题,要培植优势竞争力,我国旅游企业在壮大规模、营造品牌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农村旅游市场由于规模大、潜力足,其开发对旅游企业意义不言而喻。而且从当前来看,农村旅游市场仅仅只是起步,如果哪些旅游企业能独具慧眼,就一定能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拥有先发优势。
(二)要努力强化对农村旅将市场的宣传。加强农村旅游市场宣传,强化农村居民的外出旅游意识,这是搞好农村旅游市场开拓的重要一环。从目前来看,我国一些地方农村旅游市场已基本形成,但由于宣传促销工作的缺乏,农村居民旅游意识还不够强,旅游产业化程度还不够高。通过加大宣传促销工作力度,提高农村居民外出旅游兴趣,增强农村居民在旅游方面的购买力,非常重要。在这方面,第一,要突出重点,实行重点带动。也就是说,在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发展还不平衡的情况下,农村旅游市场开发不能全面推进,而是要通过确定重点区域和人群,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增强农村居民"全民"旅游意识。当前我国农村旅游市场可分为三块:一块是城郊结合部的农村;二是区域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三是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农村。而重点主要是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和城郊结合部农村。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人们思想观念和消费观念较新,对旅游不会感到陌生,只要加强宣传,这一块市场启动和见效较快。城镇结合部农村由于一般受城市影响较大,在生活习惯上喜欢向城镇居民靠拢,适当的宣传和引导就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旅游欲望。在攀比消费心理影响下,除了能进一步扩大这两个地区旅游消费人群,还能通过口碑宣传,亲戚朋友介绍等进一步激活广大农村旅游消费市场。第三,要选择方式。由于农村旅游市场的特殊性,选择适当的宣传促销方式也较为重要。对于城郊结合部的农村,由于受众对象与城镇居民基本相同,完全可采用传统旅游宣传促销方式方法,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对于区域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则可主要通过运用报纸、杂志、建筑物墙体广告等影响持久,易于保存方式进行,同时,适当时机还可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义务咨询、散发传单资料等。对于广大一般农村,则广泛采用建筑物墙体广告进行宣传较为适宜。第四,要设计一些好的宣传用语。对农村旅游市场宣传,还要设计一些人情味较浓和适合农村居民口味的宣传广告。如消费新风尚,结婚去旅游;经商考察两不误、外出旅游帮你忙;送礼送健康、旅游更合意;旅游,献给中老年人的爱等。从心理和感情上来引导和打动农村居民进行旅游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