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职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职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职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职能范文1

【关键词】 社区发展 制约因素 应对措施

1 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因素

1.1 重视不足。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存在着对社区卫生重视认识的不足。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大医院的积极扩张上面,是社区卫生资源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明显的配置不合理。严重制约了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

1.2 资金缺乏。社区医院的设备和就诊环境相对较差,直接制约了社区居民的就诊意愿,很难发展成为长期稳定的金牌客户。由于社区医院上级财政拨款有限,自筹资金的能力较弱,资金短缺现象非常普遍。

1.3 人才的缺乏。社区医院人员待遇相对较差,导致各级人才缺乏,大医院协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又实行轮转式服务,是社区医院的人才队伍不能相对的稳定和固定。卫生部规定:全科医师培训全脱产需要四年时间,而转型医生半脱产需两年,一方面人才紧缺,一方面有需要培训,运转起来很是困难。

1.4 双向转诊落实不到位。许多城市确立了双向转诊制度,但实际运行效果不佳,存在着上转容易下转难的问题。双向转诊实际上处于很尴尬的境地。

1.6 健康档案建档率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了片医负责制。片医入户进行普查,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但入住率低的社区建档率相对较低,原因是社区物业现阶段还不能提供详细的居民信息。所以这一块的工作很被动,运作起来很困难。

1.7 社区的各项功能有待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3]。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已经明确,但从功能的实现上看,还没被充分发辉,工作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 应对措施

2.1 发挥政府重要职能。社区卫生服务的良好运行,作为主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政府必须承担重要职责。

2.2 加大财政补贴和支持力度。政府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和财政补贴,改善社区医疗条件,同时社区医院也要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资金的支持,拓宽资金来源。

2.3 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加强社区卫生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优秀的人才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加快建立以全科医生为骨干的高素质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不断推进卫生人员岗前培训,加快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

2.4 完善双向转诊制度:政府要采取得力措施,转诊的社区医院与上级医院双方必须要明确规定转诊的病种范围、适应症、转诊程序和技术保障措施,签订双向转诊协议。

2.5 加大片医管理力度,早日实现片医负责制全覆盖。提供主动式全程保健服务,给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

2.6 力争居民建档率达标。通过沟通协调,跟社区物业管理、房屋销售部门达成意见统一,提高社区居民的建档率。并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建立全行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市资源共享[3]。促使社区卫生机构实现功能转换,使健康教育、疾病预防、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康复医疗等内容真正进入社区。提高全民素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

2.7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制定合理有效的工作细则,从点到面,把工作做实做细。实行奖惩分明,定编定岗,合理分配制度,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积极性。

参 考 文 献

[1]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公共医学.预防医学,2005,8.5.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职能范文2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和完善以乡村医生和社区卫生室为“网底”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保障广大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明确乡村医生职责,科学规划和设置社区卫生室,合理配置乡村医生,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实现社区卫生室和乡村医生服务全覆盖;积极稳妥地将社区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范围,落实乡村医生补助等问题;强化执业管理,规范服务行为,健全培养培训制度,提高乡村医生服务水平,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主要任务

(一)明确乡村医生职责。

乡村医生(包括在社区卫生室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下同)主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其主要职责如下:

1.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使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和中医药诊疗技术为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负责接诊、出诊、巡诊等基本医疗服务工作;指导残疾人康复;将超出诊治能力的患者及时转诊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卫生院及区市级医疗机构。

2.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卫生院的指导下,按照服务标准和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鼓励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

3.开展爱国卫生及健康宣教。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卫生防病知识,促进农村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群众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宣传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协助社区居委会制定和实施初级卫生保健计划;协助社区居委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村”的建设。

4.履行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职责。协助开展新农合工作的政策宣传、参合费用的收缴等;负责收集、填报有关统计报表;保管有关资料。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各街道办事处)

(二)全面落实社区卫生室布局规划,合理配置乡村医生。

1.社区卫生室的规划设置和建设标准。按照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规划和《关于村(居)卫生室布局规划及建设方案调整意见的通知》以及《关于印发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规划的通知》明确的设置要求和建设标准,按规定时限完成规划内社区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规划内社区卫生室业务用房面积应不低于80平方米;具备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网络等基本条件,实现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和观察室“四室分开”。完成规划内社区卫生室考核验收,为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做好充分准备。

(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医改办)、区卫生局、区财政局、各街道办事处)

2.社区卫生室的命名。社区卫生室名称统一为××街道××社区卫生室。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

3.乡村医生的配置原则。在规划内社区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原则上按每服务1000人不低于1名乡村医生配置,居住分散的行政社区可适当增加;对于乡村医生人员相对富余的地方,鼓励采取竞争上岗等方式,择优选用。根据妇幼卫生工作需要,适当选配女性乡村医生。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医改办)、区财政局、各街道办事处)

(三)规范乡村医生和社区卫生室管理。

1.严格乡村医生的准入。乡村医生必须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并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获得相关执业许可。

对一村多室的卫生室人员进行整合,实行街居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参加一体化管理的乡村医生男不超过65周岁、女不超过60周岁,健康状况良好,无不适宜乡村医生岗位的疾病。有条件的社区可对超过年龄以及超出配备比例的乡村医生进行返聘,所产生的费用由社区自行负担。对不愿参加一体化管理或经考核不适合参加一体化管理的乡村医生,可自愿保留原卫生室,自主经营,但不能享受推行街居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卫生室的相关政策。具体人员整合管理办法由区卫生局制定。

在社区卫生室从事护理等其他服务的人员也应具备相应的合法执业资格。在社区卫生室执业的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护士参照乡村医生执业类别执业,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程序申领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

2.严格乡村医生的执业管理。区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乡村医生准入管理,规范服务行为。新进入社区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严禁并坚决打击不具备资格人员非法行医等行为。乡村医生执业实行动态调整制度,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各社区实际医疗服务需要,定期按年度在规划框架内进行适时调整。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

3.强化卫生等部门的管理职责。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将乡村医生和社区卫生室纳入管理范围,对其服务行为和药品器械使用等进行监管。要建立健全符合社区卫生室功能定位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技术流程,组织乡村医生培训。科学划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卫生院和社区卫生室的职能分工,合理分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量,将劳务密集型的公共卫生项目主要安排给社区卫生室承担。加强对社区卫生室实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在其服务的社区公示,并将其作为财政补助经费核算和对乡村医生进行动态调整的依据。卫生、财政、物价等部门要加强对乡村医生和社区卫生室补助经费使用的监管,督促其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公开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做到收费有单据、账目有记录、支出有凭证。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区财政局、区物价局)

4.加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卫生院对社区卫生室的业务指导和管理。积极推进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卫生院和社区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在不改变乡村医生人员身份和社区卫生室法人、财产关系的前提下,由区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卫生院对社区卫生室的人员、业务、药品、设备、财务和绩效考核等方面予以规范管理。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卫生院要通过业务讲座、例会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乡村医生的技术指导,对乡村医生及社区卫生室药品器械供应使用和财务管理进行日常监督。社区卫生室的财务和资产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卫生院分帐管理、独立核算。在区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下对乡村医生及社区卫生室的服务质量和数量进行考核,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乡村医生的积极性。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

5.加强社区卫生室信息化管理。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快完成社区卫生室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其服务行为、药品器械供应使用加强管理和绩效考核,提高乡村医生及社区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卫生院和社区卫生室统一的电子票据和处方笺,逐步实现社区卫生室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药品采购配备使用、新农合报销等业务工作一体化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医改办)、区电政办)

(四)将社区卫生室纳入相关制度实施范围。

1.加快推进社区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年年底前,全区规划内社区卫生室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各项政策,实行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备使用和零差率销售,不得配备使用非基本药物。其所配备的基本药物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卫生院负责供应。根据农村卫生服务需求,创造条件,逐步将其他符合全区规划要求的社区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专项补助。其补偿办法按照《关于印发<区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实行新农合门诊报销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执行。

(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医改办)、区卫生局、区财政局、区物价局、药监分局)

2.将社区卫生室纳入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范围。年年底前,规划内社区卫生室全部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将其收取的一般诊疗费和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支付比例不低于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卫生院就医的支付比例。充分发挥新农合对乡村医生、社区卫生室医疗费用和服务行为的监管作用。一般诊疗费结算实行“总额控制,据实结算,超支不补”方式支付。加强对新农合支付社区卫生室诊疗和药品费用的监管,防止虚开单据,骗取套取新农合资金。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区财政局、区物价局)

(五)完善乡村医生补偿、退出机制。

1.建立健全多渠道补偿政策。根据乡村医生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多渠道予以补偿。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助。区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乡村医生的职责、服务能力及服务人口数量,明确由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具体内容,并合理核定其任务量,确保与其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相适应。根据实际工作量,从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按不低于40%的比例统筹安排社区卫生室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所需经费,并按照绩效考核、以考定补的原则予以核拔,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挤占、截留或挪用。

新农合支付政策调整。在综合考虑新农合基金承受能力和不增加群众个人负担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新农合对乡村医生的补偿作用。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按照国家、省、市部署要求,村卫生室设立一般诊疗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为6元/人次。将所有参合人员到社区卫生室就医的一般诊疗费,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采取总额预付方式,新农合基金支付90%,个人自付10%。预付总额暂按社区卫生室服务参合人每人每年就诊2次进行计算,根据乡村医生实际完成工作量,考核后拨付,具体拨付方式由区卫生局会同区财政局研究提出意见,报区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备案后执行。社区整体参加了城镇居民医保的居民,其在规划内社区卫生室就诊产生的一般诊疗费,由医保定点的一体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卫生院纳入医保门诊统筹统一结算管理,除参加新农合保险之外的一般诊疗费由卫生、物价部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专项补助。按照区卫生局、区财政局《关于印发区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实行新农合门诊报销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执行。补助水平与当地村干部的补助水平相衔接。

(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医改办)、区卫生局、区财政局、区物价局)

2.建立乡村医生动态退出机制。在乡村医生执业注册考核中不合格者或本人自愿申请退出乡村医生队伍的,按照相关规定程序予以注销乡村医生执业;对达不到执业标准的人员逐步分流,逐步实现乡村医生的新老更替,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

3.建立一体化卫生室乡村医生管理体制。凡男性年满65周岁、女性年满60周岁的乡村医生,自年龄到期当月停止发放政府补助,不再办理相关聘任手续,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列》规定,不得以机构法人和负责人名义独立执业;已加入一体化管理卫生室但不到规定年龄,本人又申请退出的乡村医生,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列》和区域卫生规划规定执行;本次未加入一体化管理卫生室的乡村医生或男性年满65周岁、女性年满60周岁的乡村医生,在政策范围内允许继续执业。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区财政局)

(六)健全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制度。

1.加强乡村医生的培训。区卫生行政部门从农村卫生和乡村医生的实际出发,制定乡村医生培训计划,建立健全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做好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和评估工作,对在社区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每年免费培训不少于2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2周;结合实施“卫生强基”工程,选派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室带教。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卫生院要制定乡村医生培训计划,通过业务讲座、临床带教和例会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社区卫生室的业务指导。乡村医生定期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学习,积极参加岗位培训。采取多种方式支持乡村医生参加医学学历教育,促进向执业(助理)医师的转化。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区财政局)

2.加强乡村医生后备力量建设。区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摸清并动态掌握本区乡村医生执业情况,着眼长远,编制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乡村医生后备人才库,有计划的选派人员进行定向培养,定向委培的要优先及时补充到社区卫生室。通过后备力量建设、吸引适宜人才到基层服务等多种方式提升乡村医生的服务水平。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城市退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和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室工作。结合全科医生制度的建立和推进签约服务模式,积极探索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全科医生制度的有效衔接。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财政局)

(七)切实维护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

严禁以任何名义向乡村医生乱收费、摊派、集资。支持乡村医生依法执业,坚决打击非法行医,为乡村医生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对在农村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乡村医生给予奖励和表彰。

(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区卫生局)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乡村医生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将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作为医改的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确保顺利实施。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协作配合,加大督促指导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二)落实资金投入。

区财政部门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完善对乡村医生补偿以及社区卫生室建设等方面所需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并及时拨付到位,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不得挤占和挪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职能范文3

社区传染病防治主要是指我国法定监测的37种传染病的防治,包括甲、乙、丙三大类,各大类所包括的具体病名可以参考相关的传染病法规。

社区传染病防治的主要流程

社区传染病防治主要流程包括:①社区内的医疗人员、保健人员和卫生服务人员为以上传染病的责任报告人,以上人员凡在工作中发现以上传染病人,必须按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②立即向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疫情;③及时报告传染病条线;④报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应由医疗机构疫情直报员核实无误后,登记在《院内传染病登记册》上;⑤医疗机构疫情直报员应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上报到区疾病控制中心,传报时按照报告卡上的内容逐项填写;⑥新增报告卡网上传报完毕后,打开“报卡浏览审核”界面确认是否传报成功,并把电脑自动生成的卡片编号转录到传报卡上;⑦对于本属区的居民进行随访(包括非本地户口,但居住于本辖区内的居民);⑧访视完毕后,完成访视小结;⑨复核随访卷,填补缺项。标准流程见图1。

在以上流程中,1~3步骤往往由社区第一位接触到传染病患者的医务人员负责完成,而4~8步骤往往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专门人员(专职或兼职)负责完成。根据我国相关法规,传染病防治的分级管理模式不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医疗机构仍然是最低一级传染病管理单位(病家访视、消毒等工作不变)。因此,以上流程中随访成为社区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现在以随访菌痢病人为例,具体介绍一下。

菌痢病人社区随访过程包括:①确定重点人群与非重点人群,重点人群包括幼托儿童、保育员、餐饮服务人员、给水从业人员等;②按照随访卡的内容逐项询问、填写,并对病人进行指导,嘱咐病人做全程治疗,全程治疗是指症状消失后继续连续服用抗生素3天(注意:>14岁的儿童要询问其家长的姓名);④重点人群要做3次采样:全程治疗结束后的第5、6天,连续2次大便采样,若2次培养结果均呈阴性,则可开取复工、返园证明,自留存根,发病后3个月再进行1次采样。

质量控制和管理

对以上流程应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具体包括:①对甲类传染病(包括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包括病原携带者)应6小时以内报告,乙类传染病病人12小时以内报告,丙类传染病病人24小时以内报告;②社区服务点每月按规定在规定时间内将本辖区传染病疫情与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录核对,做到疫情准确;③直报单位(医疗机构)遇法定传染病都要填卡、录卡,不漏报,其中预防保健科应每天收卡、登记、报卡,上网做更正报告;④在质量控制中要求达到:及时上报率100%,上报正确率100%,上报完整率≥98%,更正率100%,肝炎分型率≥80%,死卡复活率≥90%,重卡率0,联系单复核率100%,漏报率市区≤0.5%,郊区≤0.75%,郊县≤0.1%(其中预防保健科重点考核及时上报率、死卡复活率、重卡率和漏报率) 。

消毒措施

由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而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因而这些单位或人员有可能首先接触到社区传染病病人或病原携带者,为了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各级各类医务人员自觉、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尤为重要。

具体包括:①护理人员上岗必须衣帽整洁,各级医务人员进入治疗室、换药室、无菌室必须戴好帽子口罩。治疗、操作处置前后均应按要求洗手,各种注射必须严格按无菌操作进行;②统一使用消毒液:口罩用2 000 mg/L含氯消毒液消毒,执行三杯法,不能高压灭菌消毒的器械均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消毒,消毒液应定期调换保持有效浓度,各种消毒容器应定期清洁消毒;③各种消毒无菌包必须保持干燥,有明显的有效日期标注,一般有效期为14天,在南方梅雨季节有效期为7天;④氧气湿化瓶、引流瓶等用后立即进行清洁消毒,凡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皮管、换药碗等必须毁形浸泡在2 000 mg/L含氯消毒液中>30分钟,方可集中处理消毒;⑤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必须在2 000 mg/L含氯消毒液中消毒>30分钟,方可倒入下水道;⑥病人呕吐物、大小便必须清除、打扫清洁,疑为传染病者必须用消毒液消毒后再清扫干净。

预防措施

对社区传染病处理按照以上所述做好上报、随访等外,还应做好以下的社区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即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要针对3环节,做到5早,才能控制其传播和蔓延。

管理传染源①对病人和疑似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控制、消灭传染病的重要环节,可以控制传染源向外扩散病原体,防止在人群中传播和蔓延。②对病原携带者:无论是病后携带者、慢性携带者或健康携带者都可以感染周围人群引起传染病传播甚至暴发,因此,对他们应进行严格管理和治疗。特别是对于从事饮食、水源、服务及托幼等行业的工作人员。预防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对病原携带者进行健康教育、登记。③对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是曾与传染源有过密切接触并有可能受感染者,如果接触了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如乙型肝炎、被犬咬伤者,可给予应急接种(人工自动或被动免疫),有些传染病如霍乱等可给予密切接触者药物预防。不同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管理措施和管理期限不同,管理期限为该病的最长潜伏期,管理方式包括医学观察、留验。④动物传染源:根据需要予以检疫、捕杀、焚烧、深埋,大的动物可隔离治疗,家畜和宠物应做好检疫和预防接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职能范文4

今天召开的全县基妇工作会议是全县卫生工作会议后一次工作落实会议,刚才二位局长分别就基层卫生和妇幼保健工作作了简要的回顾,对今年的工作进行具体部署,目标明确,措施扎实,关键在于落实,下面就会议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基妇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基妇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党和国家已将解决民生问题摆上非常突出的位置,特别是去年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解决民生问题,更是倍受社会关注,十七大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努力使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给我们卫生事业带来新的机遇、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1、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要求“加快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基层卫生工作的发展方向,是落实党和国家解决“病有所医”问题的具体措施。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优化卫生服务结构、方便群众就医,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做到小病在基层社区,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今年省政府已明确将支持经济薄弱地区完成300个乡镇卫生院和3000个村卫生室的改造任务,大幅度增加基层卫生事业的投入,是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加快城乡卫生机构建设,改善服务条件,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具体措施。我们要紧抓机遇,深刻领会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紧密结合实际,努力推动我县基层卫生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2、妇幼卫生水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妇女儿童占我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妇女儿童的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安宁,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是民族兴盛的基础,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出生人口素质历来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对此,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妇女儿童的健康,颁布了《母婴保健法》,为了促进妇女儿童的健康,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提出了妇女儿童五年发展纲要。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对于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切实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对于我们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转变服务模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责任意识,转变观念,转变职能,依法执业,有力推动妇幼保健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3、积极应对我县基妇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对照新时期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我县基层卫生与妇幼卫生事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由于经费投入不足,领导重视不够,妇幼队伍不稳等问题导致农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差距较大,妇幼卫生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裹足不前,必须充分认清形势,把握机遇,迎难而上,重点突破,推进我县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工作向前发展。

二、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全面提高基妇工作水平

基妇工作是社会性工作与小康指标息息相关,这项工作在我县底子薄,任务重,需要我们花大力气,下大功夫,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扎实工作,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全面推进。

1、以机构达标建设为重点,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是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我们要抓住省对经济薄弱地区乡镇卫生院和卫生室基础建设扶持的机遇,加快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严格按照《*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设置规划》,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整体推进、分步实施,落实好每个建制乡镇由政府举办和建设一所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每个行政村建好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要求,实行一体化管理,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进一步健全卫生服务网络,使农村居民小病不出村。二是要加强乡村卫生机构建设。要严格按照《江苏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标准》,全面改造乡镇卫生院,要加强与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沟通协调,切实解决好卫生室的业务用房,兴建的要积极争取地基,尽快落实好建设资金,按照省卫生厅统一图纸,加快建设进度,力争10月底前落实建设的村(居)全部到位,最大限度的争取省级补助和县财政的奖励,全面改善乡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三是要加快乡村医疗机构的转型力度,各乡镇要尽快确定今年转型的卫生室,合理调整布局,各乡镇的服务站建站率需达到70%以上。

2、以深化内涵为重点,提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能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关键取决于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我们要不断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内涵,用好政府的补助,切切实实为老百姓提供较高水平的社区卫生服务,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社区卫生服务的益处。一是完善服务功能。“六位一体”综合服务和主动上门的服务模式,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特征,要正确把握这一定位,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什么薄弱加强什么,全面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医疗和康复等综合。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继续加强在岗人员转岗培训的同时,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更新理念,理清工作思路,转变工作组织方式,按照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规律开展工作。卫生局将组织医院、疾病预防和妇幼保健机构的工作人员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实施技术指导,充实技术力量,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三是不断改进服务方式。要全面推行团队服务和责任医生制度,为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建立农村居民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对居民健康实施网格化管理。要做好各乡镇所在地的老干部、外来投资商等重点人群的健康合同服务,通过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健康合同服务,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三、以控降孕产妇死亡率为核心,全力提高妇幼保健工作水平

今年,市提出了“以县为单位,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2/10万和8‰以内”的目标,而我县2007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0/10万,婴幼儿死亡率为7.66‰”,面对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几个重点:一是以孕产妇、儿童保健为重点,提高妇幼保健水平。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一法两纲”和“三网监测”的相关工作,严格按照《*县妇幼保健工作规范》的要求,紧紧抓住孕期保健这一关键环节,开展主动服务,使两个系统管理真正实现管理制度化,运作规范化,真正实现两个系统管理率达90%的目标。二是全面开展新生儿“三病”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母婴保健法》赋予我们的重要职责,这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市下达的90%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要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要通过热心宣传,真情服务,使孕产妇及家属能够支持筛查,配合筛查,主动要求筛查,确保新儿疾病筛查率达90%,今年将在全县范围内再增加新生儿听力筛查,希望各单位积极支持,积极主动配合,不讲难字,只要做字,努力实现听力筛查率达90%。三是要依法加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人员、项目的准入管理,开展综合执法检查,坚决打击非法接产,确保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持证率均达到100%。严格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决定》,高度重视“两禁止”专项治理工作,坚持纠正违法执业行业;四是要加强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以爱婴医院复评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合格产科建设,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能力、改善硬件设施,提高服务水平。今年都要精心组织,全务冲刺,确保通过产科合格率达100%,凡应建产科不能达标的一律取消接产资格,人员实行分流,切实保障母婴安全。五是要加强对死亡孕产妇死因的分析,做到原因不清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责任追究不到位不放过,确保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控制在省定目标之内。

四、强化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1、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卫生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要切实保证村卫生机构和妇幼保健工作的必备设施的及时到位,分管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认真负责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工作的落实,妇产科主任是具体负责人,要认真履行职责,以孕期建卡为抓手,扎实做好本乡镇母婴保健工作,妇儿保专职人员要主动深入村组,及时掌握本村的孕产妇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定期组织孕期卫生宣教,积极动员建卡。要结合地方实际,按照“薄弱环节抓突破,不出事;常规工作抓规范,出经验;重点工作抓标志,出硕果”的工作思路,认真制定工作方案,落实目标责任制,定期会办研究,强化督导推进,确保年度目标的圆满完成。

2、加强学习,提高水平。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工作政策性强,从事这项具体工作的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到“四多”,“三不”。即多看、多听、多记、多想,不讲俗话、不讲套话、不讲外行话。“多看”就是要加强政策理论的学习和先进典型学习,“多记”就是要勤于记录,“多听”就是要注意听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和外地先进经验,“多想”就是要看到的、听到的、记到的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为我所用,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决策能力,要想做事、会干事,不出事,要多问为什么,多想怎么办,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路数清楚,领导有力,工作指导到位,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职能范文5

扬州市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扬州 225002

[摘要] 加强社区医院药品保障,对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基础保障,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文章研究了社区医院病人基本特点,分析了社区医院药品内容的特征,提出了社区药品保障体系建设。

[

关键词 ] 社区医院;药品;保障

[中图分类号] R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a)-0070-02

社区医院药品保障的涵义是指对某一区域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药品的保障体系,使不同患者得到及时药品保证,尤其对于偏远地区药品保障显得更为重要,防止因病缺药,而造成小病转大病,乃至流行病的慢延扩大。本文叙述的社区医院是指由地方政府出资创办的,不包括私人办的医院或服务点。本人在扬州市双桥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二十多年,一直从事药品工作,现就多年工作实践和体会谈谈自己对社区药品保障观点看法。

1 社区医院病人基本特点

在国家医疗保障体系中,不同级别医院承担着不同类型、不同程度患者医疗保障特点,而社区医院是这个体系中最下端,也是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基础保障,它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起到重要作用,因为它不仅数量多,覆盖面广,而且更加贴近普通百姓,同时它也能减轻缓解较大型医院巨大压力,分散病源,起到重要调节功能,患者可根据自己病情,选择不同类型医院就医,根据多年长期观察分析,选择到社区医院大概包括以下几中类型的患者。

1.1 普通常见病患者

社区医院往往处于社区中,居民得了普通常见病往往选择就近社区医院,看病方便,手续简便。近几年,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社区医院建设,投入大量资金改善社区医院硬件设施条件。如扬州市双桥卫生服务中心,邗江区政府已多次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医院住院条件,现医院建筑面积5224.8 m2,病床位50个,设B超、X光、牙科设备等仪器;医护人员共47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26人,全科医生15人,社区护士13人,副高专家3人,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一级医疗机构。该社区医院下辖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总户籍人口61391人,其中育龄妇女18843人,0~7岁儿童3864人,65岁以上6449人,残疾人489人,精神病患者130人。而社区普通常见病患者:主要有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消化道溃疡疾病,如急、慢性胃肠炎、胃溃疡等;传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等,还有普外伤,烧(烫)伤过度反应等等。

1.2 慢性病患者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营养过剩,同时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每个人生存心理压力加大,另外加上各种工业、生活的污染等,使许多人得了各种不同的慢性病,有的难以彻底根治,需要长期用药调理,如循环性系统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脑血管疾病,脑卒中等。这类病人在确诊后,一般选择条件较好的社会医院。扬州市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接待许多慢性病患者和一些不治之症患者长期住院,是扬州市较早开展规范化康复医疗的社区医院。我国许多社区医院环境清静,看病方便,更重要的是收费较低,所有药品零差价销售。而大医院人满为患,收费相对较高,床位紧张,难以入院。

1.3 突发性疾病患者

当人们遇到突发性事件,生命危在旦夕,每一秒钟对病人都是十分宝贵的。往往这类病选择靠近社区医院抢救,等待病情相对稳定后,再转院治疗。扬州长市双桥卫生中心每年接待这样病人达上百人,拯救许多生命,如醉酒不省人事,撞伤昏迷、突发脑溢血,心脏病突发等等。一般较大社区医院夜晚设有急诊室,24 h运行,为突发性危险病开辟抢救绿色通道。近几年,国家卫生部在社区医院开设全科医生考试和挂牌上岗,就是为了解决社区医院医生少,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和治疗不同疾病的能力。

2 社区医院药品内容的特征

社区医院区药品的内容是由社会医院的性质、任务、服务对象以及临床需求所决定的。社区医院是为本区域居住人口服务的,由于它的规模小,医疗设施有限,它只为普通病患者提供一般性的,而不是特殊重病患者或疑难杂症患者提供专深的服务。扬州市双桥社区服务中心,在社区医院中是比较大的,许多专科医疗设备缺乏,如:胃镜、CT、核磁共振等。在医生的职称上,正主任医生一个没有,仅几名副主任医生,与大型医院无论设备、设施及专家人才是不能相比的,因而社区药品内容主要反映以下特征。

2.1 药品的保障性

社区医院的药品主要是满足普通常见病和慢性病、突发性疾病的需求,它体现了普通常见病基本药品保障,为了保证社区群众患了普通常见病药品的需求,而不是满足大病或是疑难杂症患者的药品特殊需求。社区医院基本性药品主要有:普通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药品,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药品,血液、呼吸、消化系统药品,内分泌系统药品,抢救药品,部分组胺、麻、精药品及计划生育药品,共计370种,2010年国家卫生部开始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

2.2 药品的公益性

社区医院是面向广大普通群众,政府创办目的主要解决普通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所有大小病患者集中到当地大型公益性医院根本无法解决。社区医院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补贴和自筹资金,这就体现社区医院既要反映公益性,同时又要成本核算,维持社区医院正常运行与发展。目前,我国普通工薪阶层收入不高,困难的家庭普遍存在,因病治穷的家庭随处可见,近几年,政府要求社区医院各项检查费用明码标价,在药物上采取零差价,即进多少价,收病人多少价,减轻社区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因此,社区药品的公益性是区别民办医院的重要特征,让社区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药,是国家卫生医疗改革的重要目标,社区药品的公益性是为老百性的普通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提供价廉物美、疗效好的药品,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老百姓办实事,解决健康上后顾无忧。

2.3 药品的特殊性

社区药品内容的特殊性是指由特定社区的地域所造成的流行病,如地域环境所至的气候、水源、空气以及遗传等因素,对当地人所产生的多发病、常见病。而作为当地社区医院必须针对地方性流行病备足所需药品,以防供不应求,危害百性身体健康。另外,突出事件造成人员伤害,如撞伤、斗殴、酒驾事故,突发疾病等,社区医院备用一些抢救药品,对这类病人及时抢救治疗,有备无患。

3 社区药品保障体系建设

如何做好社区医院药品保障,既要反映社区医院科学管理能力和水平,同时也事关社区百姓的卫生健康安全,普通常见病可以得到及时治疗,用小钱买得到买得起药,生病无后顾之忧,创建和谐平安社区。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社区医院药品保障体系建设,形成科学、规范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3.1 建立社区家庭健康档案

建立社区家庭健康档案是做好社区药品保障基础性工作,通过对每户家庭健康状况详细登记调查,并将有关数据输入计算机整理加工,全面掌握该社区整体健康水平,同时更重要是对慢性病、流行病的患者分布、种类、数量有了精确了解,这为社区药品保障提供了可靠依据。2012年以来,扬州市双桥社区中心对周边各个小区居民进行逐户上门登记,有7个社区卫生团队,为街道居民提供家庭医生咨约服务,承担辖区内居民医疗、预防、保健、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和康复等六位一体工作,建立了“慢病”档案,进行“慢病”的规范化管理,每年为65岁以上人员免费体检,设专门的中医诊疗区,为群众提供价廉质优的中医药服务,这些对于药品保障以及防病治病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3.2 制定每年药品采购方案

确定社区医院每年各类药品种类、比例、数量及生产厂家,主要依据社区家庭健康档案、参照前年临床用药品状况,以及库存结余方案制定主要满足社区百姓的常见病,流行病、慢性病以及突发病的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定期选购,保证常用药品不断线,抢救药不断档,但不能涨库,防止药品过期后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扬州双桥社区卫生中心根据国家药品基本目录共采购药品370种,其中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慢性疾病药品占主要部分,还有部分抗感染药品、抢救药品及少部分辅药品等,所有药品都能及时满足需要。

3.3 成立社区医院药品管理小组

建立组织,全面掌控药品保障各个环节,防范药品保障过程产生的风险,其成员由分管院长、各科主任、药剂师等组成,它的主要职能是检查监督药品采购方案、进货渠道、价格生产厂家信誉等,确保每种药品的质量,堵塞人情药、劣质药以及高档回扣药流入社区医院,真正体现社区医院的公益性,一切为了患者,处处为患者所想,让每个患者用药安全放心。扬州双桥卫生服各中心药品小组成立以来,定期召开本院药品采购专题会议,对所有进院药品进行严格把关审核。多年来,本院未发生任何药品不良事故,确保安全用药,受到社区百姓信赖和好评。

3.4 建立严格完善的药品管理机制

为了全面掌握药库各类药品结构状况以及每种药品动态,安全使用药品,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确保每一种药品的进出安全。

①进库检验制度,对每一种新药入库,必须输入计算机管理,详细记录药名、入库时间、生产日期、批号、价格、分类、功用等,便于计算机检索,掌握它的使用数量情况,对过期药品及时下架,杜绝不安全隐患。②专库保管,根据不同药品特性,做到分类保管收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特殊药品,专人专柜保管,做好详细签收记录,责任到人,安全到位。③安全使用药品,对医生开的处方,要做到病历、处方、实物、药名、数量一致,医生、药师共同签字。对于过敏性药,一定做过抗过敏试验,阴性者方可使用,确保万无一失。④关注药品研究动向,对于淘汰药品及时向医院通报停止停用,同时积极关注药品研究成果,向医生、病人推荐有疗效价格低的新药。

[

参考文献]

[1] 胡佳乐,徐志明,罗志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药品保障体系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8):722,742.

[2] 南英兰,郭红卫.对实现药房药品管理科学化的探究和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6):272-273.

[3] 宋彩琴.浅谈基层医院药品管理工作[J].内蒙古中医药,2012(19):63-64.

[4] 汤韧,刘祖雄.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应急药品保障探讨[J]. 医药导报,2009(4):408-410.

[5] 李志军.医院药品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J].当代医学,2013(10):17.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职能范文6

为加强全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及时协调解决医改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区政府成立了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担任正、副组长,区直各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并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各成员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了工作人员。区发改委作为主要职能部门,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协调,积极参与制定各种医改工作文件方案,及时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出谋划策;财政部门全力抓好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财政投入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财政补偿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扎实做好了全区医疗卫生单位核定编制、岗位设置、技术人员晋升晋级和人员招聘等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卫生部门作为主要执行部门,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并就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重点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制定了《区卫生系统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意见》,加强了对各医疗卫生单位的督导,落实了具体工作措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了对各医疗卫生单位药品使用的监督检查。

二、调查摸底,强化宣传

年初,由人事局牵头,卫生等部门配合,对全区乡镇卫生院在职职工、离退休人员,学历、职称、工资等相关情况进行了摸底;财政局牵头,对卫生院药品利润、药品差价、债权债务、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了摸底,并核定了各卫生院的收入支出;各医疗机构充分利用板报、标语、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将基本药物目录和价格予以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为试点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三、落实方案,加大投入

通过调查摸底,结合我区实际,区委、区政府研究制定了《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我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目标、任务、内容、保障措施及当前五项重点改革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为全区医改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为确保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顺利推进,根据全区试点卫生院的全成本运行测算,区政府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根据省、市要求,优先安排了医改所需资金,将卫生院人员基本工资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偿等配套资金全部列入了今年的区财政支出预算。同时,加强了对各卫生院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和管理,确保了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

四、加强培训,强化督查

区卫生局加大培训力度,完成了对乡镇卫生院院长、财务人员、药事人员、药品经销人员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各医疗机构积极主动参与,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文件,领悟精神实质,把握操作要点,并加强临床医师基本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规范基本药物临床使用。为促进试点工作全面到位,区财政局与卫生局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各试点单位实行不定期督查,1-6月份已开展督查3次。同时,建立了周报告制度,各试点卫生院每周向区卫生局报告进度情况,确保各类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有力推动了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突出重点,扎实推进

(一)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全面启动。为从根本上减轻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促进医疗机构合理用药。2012年12月28日,区政府在区新圩中心卫生院举办了全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启动仪式,区政府分管领导、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及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从2012年12月开始,在全区二个基层医疗机构(值夏、新圩中心卫生院)启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2010年2月接省里通知,增加河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单位,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同时实行财政性补偿。

(二)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按照国家和省医改工作要求,我区积极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一是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扎实推进,全区各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内服务对象建立了网上信息化电子档案,针对居民健康档案,开展了健康教育工作、儿童保健服务、孕产妇保健服务、老年人保健服务、慢性病管理等工作。二是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乙肝疫苗补种工作。为全区8月龄-15岁儿童接种麻疹疫苗3.9万多针次,接种乙肝疫苗4.9万多人份,通过接种疫苗以加快我区消除麻疹进程、降低乙肝发病率。三是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工作,实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正常产免费,手术产进行补助,全区已为1138名农村孕产妇实行了补助。启动了农村妇女免费补服叶酸工作,全区农村育龄妇女免费补服叶酸达2168人次。四是“光明·微笑”工程扎实推进。全区已免费为672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政投入相对不足。我区卫生系统现有在职人员426人,退休人员62人。在职人员绩效工资每人每月按300元的标准计算省财政应补助191.7万元,退休人员按每人每月按225元的标准计算省财政应补助20.925万元,两项合计212.625万元。省财政下达我区的补助计划为174万元,差额38.625万元。

2、药品零差价补偿不到位。据测算我区三所中心卫生院药品加成收入为374.94万元,实行药品零差价后药品收入预计亏损374.94万元,省财政按60%标准全年应补助224.964万元,到今年上半年我区仅收到药品零差价补助28万元。

3、人员经费不足。从2012年开始,乡镇卫生院人员基本工资实行全额拨款,省财政下达我区2012年的补助金额为145万元,2012年我区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工资实际需615.2万元,原由区财政负担406.4万元(退休人员财政全保,在职人员按60%差补),各基层医疗机构医疗经营收入安排208.8万元。按我区实际情况,省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基本工资实行全保后,应补助人员经费208.8万元,实际只下拨145万元,相差63.8万元。

4、基本药物品种偏少,很多基层常用药物未纳入基本用药目录,临床医生习惯用药和病人首选用药有很多不是基本药物,影响了病人的治疗,造成病源流失。

七、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