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疾病预防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疾病预防的作用范文1
关键词:医疗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寄生虫等感染机体后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该类疾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且暴发流行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不可预知性,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人类一直未停止与传染病的斗争。20世纪以来,抗生素、化学疗法、计划性疫苗等实施,传染病的防控取得了巨大成效,部分传染病如麻风病、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等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慢性传染病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下降。但随着环境污染、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人们之间交往更加频繁等因素的影响,仍会导致疾病的传播及新的传染病出现。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每年基本会出现1种或几种新型传染病,目前已确认40多种。由于传染病致死患者占各种疾病致死患者的25%,其仍为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传染病的防控是全社会的责任,需多部门合作,全民共同参与,医疗机构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传染病的监测、治疗、感染控制、预防等工作,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
1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
近年来,性病、结核病等过去已控制的传染病的又开始传播,SARS、埃博拉、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的出现,某些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高发,增加了人类对传染病的防控难度。国内医疗机构不断通过各种措施规范传染病管理,提升医院和医生的传染病应变能力。①构建完备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为进一步规范传染病管理工作,解满霞等[1]认为应成立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包括行政管理、医疗、护理、检验、药剂科、感控等部门负责人)、感染管理科和临床科室组成三级管理网络,设立专门办公室统筹负责传染病防控工作,随时收集意见和建议,定期总结防控经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科室成立质控小组,负责检查、督导各项制度落实情况。②健全制度。许多国内学者认为应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等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完善医院传染病防控相关制度、操作规范、流程,且应简便、操作性强,包括消毒隔离、医疗废弃物管理、职业暴露处理、环境清洁消毒等,并真正落到实处,以制约和规范医务人员的相关行为。③严密组织。医院感染管理科在医院传染病管理中承担管理、监督等职能,参与应急预案的制定、监测网络的成立、调配防控物资、动员医院全体人员参与传染病防治,使传染病能得到及时、规范治疗,尽快消灭传染源,阻断其传播,达到在医疗机构内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根本目的。有调查显示[2-3],部分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相关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细化,且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不仅在正常状态下发挥其相关职能,还应发挥在突发事件中具有疫情第一知情权、制定各类应急处置预案、指导监督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制定操作规程、感染信息的职能,并与其他科室密切合作,建立协同机制。在综合性医院建立传染病管理体系与防控联动机制可降低传染病在医院的传播。首诊医师在发现疑似患者后应立即做好个人防护,将患者就地隔离,上报医务科、感染控制科等相关科室,并邀请发热门诊医师会诊。感染控制科边流调边防控。确诊后传染病病例后,由医务科评估后给予隔离治疗或协调转院。感染控制科对患者滞留区域进行消毒防控。医务科将患者及密切接触者信息上报院部领,为医院制定早期防控医院传染病流行措施提供依据,信息科负责网络直报等。③提高认识。毛青等[4]认为各级医院是发现、隔离、治疗患者和切断传播途径的最前沿的医疗机构,处于传染病防治的第一线,是传染病防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各级医院对防控传染病的认识不同,导致相关设置也存在差异。吕小芳等[5]对60家三级综合医院、137家二级综合医院、4家传染性性疾病专科医院的调查显示,其感染科设置率分别为65.00%、49.64%、100.00%,感染科具备负压房间的比例分别为21.67%、3.64%、75.00%,独立发热门诊的比例分别为95.00%、80.29%、100.00%,感染科具有高级职称和学历的人员也也存在差异,以三级医院最高,二级医院最低。感染性疾病科室作为筛查和防控传染病的重要科室,还应进一步加强感染性疾病科设置和医疗质量控制。马丽平等[3]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公共卫生职能现状进行调查,相关医疗机构在应承担的传染病报告和诊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健康教育、免疫预防等方面与落实情况差异明显,其存在经费补偿严重不足、医疗机构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积极性不高、管理机制缺乏、信息化发展滞后、从事相关工作人员整体水平偏低等现象。需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医疗机构对公共卫生工作的落实。④优化实践。毛青等[4]认为医疗机构应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和医院传染病管理,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同时,更好地履行医院在传染病防控中的责任和义务。
2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预防控制的角色
医疗机构是传染病防控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功能决定了其在传染病防控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角色较多。
2.1医疗机构是防控传染病的前哨
患者在出现症状后多会选择综合医院、私人诊所等医疗机构就诊,在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后由就诊医疗机构转诊至传染病医院或医疗机构传染科进行治疗,患者一般不会到疾病控制机构寻求医疗帮助。因此,医疗机构是首先接触和发现传染病患者的第一现场,也是最前沿阵地。
2.2医疗机构是防控传染病的主力军
医疗机构承担着对传染病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疑似患者的诊断、医疗救治、隔离、现场控制、传染病上报和协助流行病学调查的任务,是防控传染病的中坚力量。医疗机构通过建立应急预案、配置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化操作流程、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隔离病房的管理等综合性防控措施的落实,加强管理力度,最大程度减少或避免传染病疫情在医疗机构内的发生和传播。同时,也需通过科学、有效的救治和隔离措施,及时准确完成疫情上报,科学、精准施策,以控制传染病疫情发展。
2.3医疗机构是传染病信息的主要来源
传染性疾病的报告是防控传染病的有效和必要手段。而作为发现传染病患者第一现场的医疗机构则是传染病信息的重要来源[1],承担着将相关传染病信息上报给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职责。据统计,超过90%的传染病疫情信息来源于医疗机构。其上报的信息是制定疾病控制策略的重要依据,因此,其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完整性、报告的及时性对传染病防控的成败意义重大。
2.4医疗机构是急性传染病扩散的关键场所
医疗机构是传染病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首诊的机构,是传染源相对集中的地方,也是最易造成病原体传播的场所。医护人员是传染病防控的主要力量,但其长期在医疗机构中工作,为各种人群提供医疗服务,易发生职业暴露。而门诊或住院患者,多抵抗力相对较差,受病原体侵袭后容易发生感染。尤其是新生儿、老年人、长时间住院、接受特殊药物治疗、手术或其他有创操作的患者、各种慢性病患者,均是传染病的高危易感人群。另外,抗菌药物的滥用、侵入性操作的增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放化疗的开展、感染控制措施落实不利、人口密集等因素也为病原体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使医院成为传染病扩散的关键场所。
3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功能
3.1传染病监测
监测是防控传染病的基础,其功能包括病例的发现、确诊、登记、疫情报告、数据分析等。医疗机构承担传染病诊断和报告工作,传染病诊断包括临床和实验室诊断,前者是根据症状体征、流行病学史、现病史等作出判断,后者是根据实验室病原学、分子生物学或免疫学检查作出诊断。其中实验室病原体阳性是最重要的诊断依据。目前,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主要包括法定传染病报告(共3类39种)、传染病相关征候群、传染病暴发疫情报告。医疗机构通过传染病监测提供准确数据,实现对传染源的有效管理和防控[6-8]。
3.2传染病治疗
传染病及时、科学、规范治疗可治愈疾病,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同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消灭传染源,阻断传染病传播和扩散,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治疗包括门诊治疗和住院治疗。对慢性传染病如结核、乙肝、艾滋病等症状较轻、治疗时间较长患者可在门诊进心规范治疗,同时,加强随访、按时复查;对症状较严重者的慢性传染病、某些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等则需住院治疗。
3.3感染控制
医疗机构通过预检分诊、隔离、防护、消毒、合理处置医疗废物,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原体在医院内扩散。①预检分诊:依据《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规定,二级以上的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负责传染病的分诊工作。医院感染疾病科应独立于医院其他科室,设有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等,在重大传染病发生时,应分别设立疫区发热门诊和普通发热门诊。感染科严格区分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在传染病诊治过程中固定人员、仪器、设备,减少患者在门诊的移动,设立清洁和污染通道,有独立的出入口,对有流行病学史、传染病接触史、传染病相关症状者应转至感染科门诊就医。②隔离:合理设置隔离区域,确诊和疑似患者分开安置,尽量将其安置在单独病房,对确诊和疑似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给予佩戴口罩。③防护:对医务工作者的暴露风险进行分级,按照级别实施不同的隔离措施。普通门诊、病房等低风险情况,可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工作帽、工作服(一般防护);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选择医用防护口罩、隔离衣、手套(二级防护);对咽拭子采集、气管切开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增加面罩。④消毒:定时对门诊、强留观室、抢救室、病房的等室内清洁消毒,疑似或确诊患者的护理用品做好规范的清洁、消毒,患者转出后对接触环境进行终末处理等。⑤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管理规范处置。
3.4预防
3.4.1筛检筛检是利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可能有病或者缺陷的患者,与健康者进行鉴别,是疾病预防的二级预防。筛检的目的是早期发现患者,以早诊、早治,防止疾病扩散;发现高危人群,以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分为普通筛检和选择筛检。前者是对某一范围内的普通人群进行筛检,筛检出患病可能性较大者;后者是筛检某区域内的高危人群,提高筛检效益。
3.4.2免疫医疗机构提供的免疫服务包括对一般人群特定年龄段实施疫苗接种(如儿童计划免疫)和对某疾病易感的特定人群(如高危行为、职业暴露等)实施免疫接种(如预防破伤风、狂犬疫苗等),以减少或阻断传染病的发病。
3.4.3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多种手段、各种传播媒介传播传染病防治信息、健康知识,并给予行为干预措施,使大众掌握卫生保健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及技能,树立健康观念,提高健康保护意识,识别高危因素,自觉摒弃不利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健康教育旨在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而行为的改变需长时间、反复的强化教育。且受教育者应对施教者有一定信任度[9-11]。医疗机构开展健康教育有明显的优势。医务人员具有丰富的医学、心理方面的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相对更人性化的医患关系,是最有权威的人员,易获得患者的信任,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同时,就诊者或家属在医院亲身经历或目睹疾病的痛苦,对了解疾病的知识更迫切-,因此,在医疗机构内健康教育更有时效性。医疗机构可实现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如候诊厅的滚动屏、宣传栏、墙报、发放宣传册、电视等,且成本低廉是人群便捷地获得健康保健知识的公共场所。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对传染病和危险因素的知识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12]。
疾病预防的作用范文2
[关键词]PCR技术; 疾控工作; 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1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036-01
1 PCR技术的概念及特点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是目前在医学等领域尚属较前沿的学科,它广泛用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遗传学、法医学、植物学等科学研究领域。PCR技术即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模拟天然DNA复制过程的特异性DNA体外扩增技术,又称为无细胞分子克隆技术,可在数小时内将所要分析的基因或片段扩增百万倍,能将微量(pg)的DNA或RNA快速检测出来,及时做出实验室病原学诊断,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标本要求低、使用范围广等特点。
2 实验室快速检测在疾控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处置传染性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对病因的识别、确诊,只有准确识别事件原因,确认事件性质,才能够采取针对性很强的应对措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失”,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实验室快速检测诊断能力是疾病监测预警、应急处理等的重要技术支撑,可为及时确诊新发病例、控制疫情传播、确定防控重点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第一手诊断依据,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起到不可替代的导航作用,能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赢得时间,少走弯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实验室快速检测手段及能力在传染病防治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3 PCR技术的应用范围与价值
疾病预防的作用范文3
关键词:健康教育讲座;社区;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体系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health education lectures in the role of community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Methods For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 in the community (mainly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bronchial asthma ) patients on a regular basis to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lectures, observation period of 12 months. Resul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lectures, popularize lung function for 12 months, for all of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for swot analysis of disease, treatment adherence and can improve the number of hospital compared with before (P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 lectures;Community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随着工业社会化进程,大气污染逐年加重,慢性呼吸道疾病,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影响人群身体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以社区为平台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工作势在必行。本研究对所在辖区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观察12个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的慢阻肺、哮喘患者49例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所有对象均为辖区内居民,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的诊治标准[1]以及200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哮喘防治指南[2]的诊断标准。其中单纯慢阻肺患者28例,单纯哮喘13例,慢阻肺合并哮喘8例;年龄54~85岁,平均年龄71.5岁;男性29例,女性20例。
1.2方法 将每位入组患者建立社区管理健康档案,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每周定期电话回访,每个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1次,讲座内容主要涉及慢性呼吸道疾病预防、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如何正确吸氧、常用吸入药物的正确用法、何时复查及复诊以及免费监测肺功能检查等等,并对其近期不适及时记录健康档案中,同时对上述不适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参会率100%,观察期为12个月。
1.3 健康教育讲座干预效果评价 干预期为12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后检测每位入组患者的肺功能,所用肺功能机器为德国耶格MasterScreen Diffusion肺功能仪;评价标准为采用自身对照方法,于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前后进行评估,根据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问卷主要有以下内容:①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包括疾病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药物、注意事项、家庭护理要点等;②治疗依从性:包括戒烟情况、坚持吸入药物、长期家庭氧疗、是否定期呼吸专科门诊随访或治疗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49例入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本研究,1年后给入组患者及家属发放调查问卷共计49份,回收4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1健康教育前后肺功能比较,见表1。
2.2健康教育前后问卷调查结果比较,见表2。
3 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将“慢性疾病(chronic disease,chronic condition)”定义为需要数年或数十年治疗的健康问题,包括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心脏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肿瘤、艾滋病等[3]。慢性疾病是一个广义的健康问题,相对于我们过去重点关注的急性病、传染病和发作性疾病而言,这些“慢性疾病”对疾病防治体系(医疗体系)、医疗机构、患者个人及其家庭提出了新的并且相似的需求,值得进一步研究,需要建立慢性疾病的一体化防治体系势在必行,而自我管理教育项目是国内外用于慢性疾病管理的有效方式之 一[4]。
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慢性疾病正成为致残的主要原因和卫生资源的主要消耗所在[5]。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大气污染、工业化进程、吸烟等理化、生物等因素的影响,社区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呈不容忽视,尤其是慢阻肺和哮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虽然国际上定期更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和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但是患有上述疾病的患者生活质量仍不乐观,本研究组织入组患者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同时普及肺功能检查,讲座内容为与慢阻肺、哮喘疾病相关的知识,以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干预期为12个月,采用自身对照方法,于健康教育前后行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FEV1、FEV1/FVC(%)较入组前明显改善(见表1),统计其急性加重而住院的次数较前有所减少(见表2),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健康教育讲座是一种开放性的健康教育手段,与会者之间、与会者和授课者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学习、互动,甚至现身说法,引起集体共鸣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以往,患者出院便意味着患者与医院的关系结束,患者只能通过回院复诊才能得到相关的康复信息,患者的需求有时很难得到及时满足[6]。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是让医患之间再次沟通的一个桥梁,可以让患者及其家属对所患的疾病有所了解,同时可以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慢阻肺、哮喘这两个呼吸道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治愈,只能控制症状、延缓肺功能,所以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是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是建立慢性病防治体系不可缺少的,可以有效克服传统医疗体系存在的不足:①疾病防治主要或基本依靠医务工作者,②患者是完全被动接受治疗,③忽视社区工作者的作用和地位,④未真正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⑤缺乏行之有效的长期随访治疗机制和保障。本研究在辖区内通过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加强患者对慢阻肺、哮喘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定期电话随访,随时解答患者问题,使其树立健康行为方式、坚持规范化治疗。开展讲座的同时,在医患之间开展娱乐活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加强医患之间、患者患者之间沟通交流,干预期12个月,干预前后比较,入组患者活动耐量均较前增加(见表2),生活质量随之得到提高。以人群为基础的健康教育讲座,真正的做到了医疗卫生系统-患者及其家庭一体化、预防-治疗-随访-监控一体化综合防治体系[7]。
据统计,所有慢性疾病所致死亡人数的72%在低至中等收入的国家,因此慢性疾病的主要影响在发展中国家[8]。全球40%的医疗资源用于慢性非感染性疾病[9],对于常见的社区呼吸道慢性病慢阻肺、哮喘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据报道,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10],哮喘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目前中国约有3000万人罹患哮喘[11]。这两者也正成为或即将成为我国医疗负担最主要的消耗者,因此它们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慢性病”一体化防治的重点。
健康教育作为综合性质量手段之一逐步得到医学界的重视,目前高血压、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已取得良好效果,但是针对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防治还有很大差距,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临床、科研、教学等诸多方面,需要医患共同努力。
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治刻不容缓,建立适合社区慢性呼吸道疾病一体化综合防治体系势在必行。健康教育讲座对设立防治体系是必要的,可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促进和谐医患关系,减少急性加重住院次数,从而降低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85.
[3]WH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novative care for chronic health condition[J].Rev Pannam Salud Publica,2002,12(1):71-74.
[4]刘鹏飞,汪涛,王宜芝.慢性疾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54-356.
[5]ATKINS R C.The changing paRern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the need to develop stzategi for prevention relevant to different regions and countries[J].Kidney Int Suppl,2005,(98):83-85.
[6]李善玲,刘清华,黄萍.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亲情化延续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3):74-75.
[7]邹和群,建立慢性病一体化防治体系[J].现代医院,2008,8(5):99-100.
[8]ACH D.Towards a long term strategy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leading chronic diseases[R].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4.
[9]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orld Heath Report 2004:ChangifIg History[S].Gent8,Switzerland,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4.
疾病预防的作用范文4
目的 设计针对老年人心理疾病的运动处方,并检验其效果。方法 将62名患有心理疾病的老年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8 w的运动处方干预,并使用SCL90量表对干预前后的被试进行测量,以确定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在总均分以及躯体化、忧郁、焦虑、精神病性和其他症状六个因素上均得到显著改善,且干预效果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结论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用恰当的运动处方进行自我调治,是治疗老年心理疾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运动处方;老年心理疾病;干预
机体进入老年后,由于其生理功能、社会角色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势必引起心理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如果得不到及时调理或治疗就有可能产生一些生理或病理上的改变,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命。如何通过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帮助患有心理疾病的老年人摆脱困扰,相关的研究〔1~3〕多集中于通过运动处方的干预提高老年人身体素质、抗抑郁、焦虑等方面。而林友标等〔4〕的研究侧重于通过运动处方的干预提高老年女性心理健康方面。对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运用运动处方对老年心理疾病患者进行干预,并最大限度地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的筛选
在大学中随机选择320名精神正常,无明显生理缺陷和重大疾病,且有从事一定体育活动能力的55~69岁的老年人,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量表)进行前期被试筛选。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认为是存在一定的心理疾病且适于参加本次研究:①总分超过160分;②某一因子分超过2分;③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最终确定被试人数为62人。其中,55~59岁:男14例,占22.6%,女18例,占29.0%;60~64岁:男10例,占16.1%,女11例,占17.7%;65~69岁:男5例,占8.1%,女4例,占6.5%。
1.2 测量工具
采用SCL90〔5〕量表进行测验,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可分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症状等10个因子。量表采用5级评分制,得分越高者心理问题越严重。以往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6〕。
1.3 运动处方的制定
1.3.1 老年人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
应遵循针对性、实效性、和安全性相结合的原则,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
1.3.2 老年人运动处方的程序
在制定之前,通过口头询问、问卷调查等方式初步了解老年人的身体情况。然后再通过医学检查、身体机能测定等方法了解他们有无运动禁忌证、潜在的运动性疾病和其他危险因素。
1.3.3 运动强度
针对老年心理疾病的特点,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量,即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也就是主观体力感觉等级量表(RPE)分值在11~13级之间。同时在运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运动量过大,运动时以感觉轻松或稍费力为宜〔7〕。
1.3.4 运动时间和频率
每次运动的时间确定为20~30 min,从理论上讲,每次从事20~60 min中等强度的锻炼有助于心理状态的改善,运动方案持续的时间越长,运动对心理疾病的改善作用越好。运动频率:采用了常规的3~4次/w。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开出的运动处方中也认为3~5次/w的运动频率能对人的心理产生最佳的影响〔8〕。
1.3.5 根据以上条件制定了此次试验的运动处方
运动项目选择为慢跑,首先从步行开始逐步提高速度或走跑交替直至达到规定的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男性心率达到110次/min,女性心率达到120次/min,心输出量最大)。运动时间和频率:每次运动的时间确定为20~30 min。频率3~4次/w。干预持续的时间:8 w。
1.4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试验组、对照组单因素完全随机前、后测设计。首先,将这62名患有心理疾病的老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人;在接下来的8 w内,对试验组进行运动处方的干预训练,而对于对照组则不进行训练;为了验证干预的效果,在干预训练结束后,进行第一次重测;为了研究干预的持续效果,在停止干预4 w后再进行一次重测。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 果
对两组的干预为测量和8 w后的测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在总均分及多项分量表得分上得到改善。其中总均分、焦虑以及精神病性量表得分差异显著(P
3 讨 论
3.1 通过该运动处方的干预使得试验组老人的躯体化、失眠及饮食障碍等问题得到了改善,这是由于适当强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了老年人的体质。而适度的疲劳又促进了他们饮食和睡眠。并且当个体成功地完成某项任务后,就会产生“我能行”的感觉,从而对自己身体的健康水平更加自信。
3.2 通过该运动处方的干预有效地降低了试验组老人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大量的研究结果也证明:身体锻炼能有效降低焦虑和抑郁的程度,是预防和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的一种有效手段〔9〕。认知行为假说也认为身体锻炼可以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这些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抑郁、焦虑和困惑等消极心境具有抵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神经递质含量改变导致运动中情绪变化、心理应激以及交往增加有关,使紧张、压抑减轻,提高了愉悦感〔10〕。
3.3 对于之前患有轻微精神病性症状和强迫症的老年人,该运动处方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因为运动分散了他们对于自己不合理想法的注意,使他们从不愉快的刺激或痛苦的抱怨中解脱出来。这种对注意力有效的集中和转移,可以达到调节情绪、提高锻炼者心理承受能力的作用。
总之,设计得当的运动处方不仅能够增强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同时对于改善和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老年学、体育学、心理学、乃至医学工作者之间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横向联系,更需要社会各界为老年人的体育锻炼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光辉.老年人与健身运动处方〔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2;16(1):57.
2 李桂华.焦虑症的运动处方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5):689.
3 朱丽红.体育环境的改变对老龄锻炼者心理影响差异的实验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26(8):1302.
4 林友标,章舜娇,叶展红,等.运动处方干预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8; 44(2):725.
5 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315.
6 陈树林,李凌江.SCL90信度效度检验和常模的再比较〔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5):3237.
7 江声策.中老年人运动处方制定原则及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09;25:161.
8 赵红勤.焦虑症的运动处方设计和疗效观察〔J〕.浙江体育科学,2005;27(4):5760.
疾病预防的作用范文5
【关键词】 护理干预;糖尿病足;疗效
糖尿病是遗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代谢紊乱综合征, 以体内胰岛素不足为主要特征。部分血糖水平较高, 但没有典型糖尿病症状的患者, 由于不能得到正规治疗, 而容易形成各种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以及糖尿病足[1]。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 做好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 对于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质量, 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中, 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 中原油田第五社区管理中心医院诊治的糖尿病足患者, 治疗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 本院诊治的64例糖尿病足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法, 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 每组各32例。32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20例、女12例, 年龄48.0~75.0岁, 平均(55.0±6.0)岁;32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21例、女11例, 年龄47.0~75.0岁, 平均(54.5±6.5)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对照组护理方法 采用常规护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定时测量血压、血糖, 注意控制体重, 也要注意营养平衡、粗细均衡搭配。注意保暖, 定时按摩, 选择轻便鞋子, 透气性好的棉袜, 每天温水洗脚, 保持足部皮肤干燥。
1. 2. 2 观察组护理方法 采用护理干预[2]。①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 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使其保持良好心态, 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②健康教育:详细讲述疾病致病因素、治疗、并发症等相关知识,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 通过积极、有效的健康宣教, 使患者了解糖尿病足护理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③足部检查:每天检查双足, 对畸形改变、爪形趾、皮肤颜色、温度变化情况, 进行仔细观察, 注意足底、趾间有无鸡眼、甲癣、红肿、水泡、溃疡等, 正确评估足部感觉、动脉搏动等情况。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临床疗效, 进行观察和比较。临床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溃疡、化脓症状消失, 坏疽组织清除后, 新鲜肉芽组织包裹, 新生皮肤覆盖, 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②显效:溃疡缩小>1/2, 新生肉芽组织及新生皮肤没有完全包裹和覆盖, 血糖水平得到明显改善。③有效:溃疡缩小≤1/2, 化脓症状也有所减轻, 新生肉芽组织长势不佳, 血糖水平有所改善。④无效:临床症状和血糖水平都没有明显变化, 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 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数资料率的比较, 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3.75% vs 75.00%), P
3 讨论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以下肢感觉障碍、行走不便、疼痛、麻木、足部反复感染症状为主, 是糖尿病患者截肢的首要原因, 据报道, 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为3.0%~14.5%, 并且存在逐年增高趋势,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 对于糖尿病足患者, 需要在降糖、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基础上, 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 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给予糖尿病足早期患者充分的健康教育, 使其正确控制饮食, 加强自身血糖水平的检测, 每周监测1次, 必要时, 每天监测血糖水平, 直至血糖稳定, 做好自我监测和管理[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戒酒, 加强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 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 增加患者的活动量, 避免慢跑、跑楼梯等负重运动, 注意足部的清洁、干燥, 选择合适的鞋子、透气性强的棉袜, 每天温水泡脚, 进行足部按摩, 检查足部皮肤、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一旦发现溃疡、水泡等症状, 及时就医, 给予相应治疗。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长期发病所致的心理压力, 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消除患者内心压力,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时将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治疗、并发症以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 详细讲述给患者及家属, 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 使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本研究中,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 P
参考文献
[1]王仲美.糖尿病足的预防和临床护理.当代护士,2013,2(3):36.
疾病预防的作用范文6
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4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570-01
高血压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终身性疾病,治疗需要长期进行。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例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资料表明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通过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在饮食、用药和监测等方面自我管理较欠缺,血压控制不理想。因此,社区对高血压进行系统的高血压知识的健康教育,有利于人们对高血压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一个完整的防治高血压病的方案包括:高血压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和血压监测,社区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压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高血压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
高血压是世界性的也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根据1亿人口的监测,我国高血压平均发病率为11.20%,推算我国高血压患者超过一亿人,但知晓率仅44.7%,服药率为28.2%,控制率8.1%,均远远低于美国[1]。由于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也相应增多.根据高血压诊断标准,即血压大于等于140/90mmHg计算,老年高血压患病则超过60%。大多数老年人高血压并未得到充分控制,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工仍很艰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2社区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
对高血压患者和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者进行有关高血压疾病知识的讲座,使其掌握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可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因此,社区健康教育是减少高血压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有利于高血压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高血压大多起病缓慢、渐进,一般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而常常被人们疏忽,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肥胖、高脂血症或有头晕、头痛等人群应经常监测血压,以尽早发现高血压病人。
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有利于高血压病人的早期治疗和规范化治疗。
高血压病人可通过健康教育了解高血压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对人们的危害及可治疗性,长期控制好血压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使高血压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自觉、长期地坚持体育高血压锻炼,合理饮食,规范用药,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3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方式和内容
社区高血压知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中、老年人中易患高血压的人群、高血压病人极其家属等。
社区高血压知识健康教育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如集中讲座、看科教影视片、发放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手册、医患个别交谈以及病人之间相互交流等。
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内容:首先见解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并发症的严重危害性,使病人了解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引导病人对该病的治疗,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从而做到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定期复查;对已发生并发症的高血压病人要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使病情得到最佳控制。其次讲解高血压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如低盐、低脂饮食,每天摄盐量应低于6g,同时要限制总热量和脂肪的摄入[2];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情绪对防止高血压病在重要意义及使用降压药物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注意事项和长期规范用药的重要性,使其掌握有关药物的知识,达到正确用药和长期坚持用药的目的,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4高血压病情监测
社区高血压病情监主要是,教会病人及家属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并告诉病人在测量血压前30min不要吸烟,避免饮刺激性饮料,应在安静状态下休息5min后测量。医疗机构要建立常态管理制度,对35周岁以上病人就诊,首先要进行的血压测量,并记录在病历中。指导患者及家属出现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3]。
总之,高血压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终身性疾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它的并发症累及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并对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社区对重点人群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减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提高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蕴琳.老年医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2,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