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教育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教育现状范文1
论文摘要:2008年江西省也开始了新课程改革,语文作为改革的主阵地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本人在研读新课程大纲时发现,“人文性”被提到了与“工具性”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本文试图从语文教育理念、语文课程安排、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评价、语文教师本人等方面来阐述当代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现状,为我们进行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众所周知,高考是我国社会环境下相对公平的选拔手段。但随着应试教育之风越刮越烈,随着语文分值的增加,高中语文教学渐渐走入误区,陷入了人文性缺失的困境。
1、 语文教育理念走入误区,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统一、刻板、功利性的应试教育的阴影下,为了与严格的考试训练相适应,有些高中的语文教学依然偏重知识技能的训练,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而使语文工具性特点更加突出;忽视了语文人文教育态度,削弱了它的人文属性,导致语文学科人文内涵及文化底蕴的缺失,使语文这门充满人性之美、人文底蕴极为深厚的学科,沦为了一种应试的技艺之学。
目前,虽然在形式和理论上人们的认识是比较先进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教学、对话教学等,然而,实际操作却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依然是热衷于归纳总结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和教学模式,轻视道德教化和思想修养;重视智育,轻视美育;重视机械操练,轻视思维开拓;重视短期分数提高,轻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应试教育”的倾向。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被彻底忽视。
2、语文课程安排欠缺合理性,人文思想缺失严重
在高中课程的设置中,语文这门学科尽管课时并不少,但内容主要被语言、文法、修辞等“理性”内容和八股式写作技巧的枯燥训练所占据。学生被框在课堂里,框在语文教材里,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了生活实践。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到:“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①作为社会交际工具,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语文源于社会生活,并且运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生命力。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而忽视了生活实践,这无疑是“小学而大遗”。
因此,语文教学需要开放的课程体系,需要由教室的小课堂走向生活的大课堂,唯有如此语文教学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3、语文教学严重唯科学化,课堂失去人文光彩
深入到现实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会发现唯科学化早已深深地植根于有些教师的教学意识当中,广泛地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一言以蔽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唯科学化倾向已经表现得越来越严重。
在教学目标上,知识本位的物式目标成为教学目标。有的学校甚至把大学中文专业有关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的知识系统,压缩以后放进高中语文课程。有些教学材料也是以语文知识系统为编写起点,过于加强理性知识的传授,削弱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
在教学方法上,有的语文课堂依然以全盘讲授的物式灌注为主。课堂始终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把过多而又无用的知识灌注给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造成学生自学能力缺乏,生活能力缺乏,思想自律能力缺乏。
这种“唯科学化教学模式”使最具人文性、人情味、人性美的语文教育逐渐成为语言文法的训练和写作技巧的操练。
4、语文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人文精神培养发生偏差
目前,由于整个社会对知识的重视,考上大学成为学校、家长和学生的目标。
在家长看来,考上大学预示着学生未来的工作有了保证;在学生看来,考上大学就完成了学校和父母的任务;在学校看来,高考的升学率是学校未来发展的直接保障。语文因为直接与考试息息相关而受到了重视。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以分数论成败,以成绩定优劣是教学评价中最常见的现象,“三好”的标准往往为“一好”所代替。
在现实的教学中,教育主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是考分的高低,只要成绩好,考分高,其它的一切都掩盖了。著名教育评价学家斯塔夫尔比姆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②简单的评判标准抑制了学生多维度的思考和个性化的体验、理解、表达,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放弃了语文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
5、 语文教师缺乏人文精神,教学个性化被程式化
由于传统语文教学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并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新的教材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还缺乏一种新的认识。从时代背景到作者简介,从内容分析道写作特色,教师大包大揽、教师劈章斩句地加以语法分析,庖丁解牛一样进行逻辑推演,却很少引导学生体味作品的情趣、理趣、景趣、意趣,很少提示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加以思考、辨析、探讨,忽视了对新教材中所拥有的人文精神的挖掘和体验,不能有效传递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审美情感、人性感悟。学生始终在作品与讲授的外围,教师只能采取“组织教学”这种原始的方法逼迫其参与。这种僵死的模式不仅使学生丧失了语文学习的热情,同时也使学生丧失了课堂这一特殊生活的乐趣。
因此,语文教师教学要有个性,先要摆脱“应试”教学的桎梏,从但一旦以、刻板的教学藩篱中走出来,还语文一个丰富多彩的真面目,把语文学科建设成为一门深受学生欢迎的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学科。
以上的种种缺憾,正是由于语文教学缺少一种泛着温馨光芒的内涵——人文关怀。 而高中阶段是人的性格、价值取向及人生观、世界观基本定型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身心迅速发育、日臻完善、自我意识无比强烈、对个人价值有被认同的渴望、并希望在集体中彰显个性。这一系列的变化决定了高中生的实际心理需求与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是一致的,也使高中时期成为给学生一生奠定一个坚实的人文精神基础的黄金时期。
注释:
高中语文教育现状范文2
关键词:教学模式;转变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语文不仅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比例,同时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它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并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高中生来说,正处于理论抽象向理论具体过渡的阶段,教师要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因此,研究现阶段语文教学的现状和改进策略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和教育意义。
一、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1.仍存在传统的应试化教学模式
现如今,很多高中语文教师仍存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也就是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仅仅凭借课堂上对词、句、阅读和写作的讲授,而忽视了课对学生精神上和思维上的开发,更有很多语文教师仍存在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语文解题技巧的讲授,这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理解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进行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能力无法提高,实践能力不强,整体高中学生的语文成绩高,但语文素质低,不利于我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新课标仍需改善
自从我国教育提出了新课标的改革方案,我国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对高中语文教学有了很大的帮助,但是这项新的改革措施仍存在一些不适合高中教育发展的地方,需要不断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适时地调整,这样才能不断地与时俱进,找到高中语文教学发展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改革和改善。
二、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改进策略
1.转变观念,提高现代化语文教学意识
虽然我国不断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但由于多年来的应试化教学模式根深蒂固,仍有很多学校无法从根本上解放思想、改变教学观念,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摆脱课本教材中的局限,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给学生发表自己看法和想法的机会,让其不断交流思想,更换学习经验,从而摆脱传统的枯燥的教学模式,使高中语文教学更加丰富、更具吸引力。
2.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随着物质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条件和教学手段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因此,要培养现代化的新型人才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开发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语文学习,并使用新的教学手段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把语文教学与社会大环境结合起来,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高中语文教学在整个高中教学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在高考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同时在人们的生活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只有关注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状况,不断与时俱进,运用现代化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应试化教学模式,才能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希平.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改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
高中语文教育现状范文3
关键词:艺考生;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
G633.3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大家可能有一个共同的困惑――语文课难上,但笔者认为,艺考生的语文课更难上。长期以来,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呢?根据这类学生的特殊情况,努力寻找并掌握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彻底改变教师教得辛苦、 学生学得痛苦这一现状。
一、艺考生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分析
艺考生,全称是艺术类高考的学生。他们把时间都花在专业的学习上,文化课成绩有所欠缺,成绩拖后腿是目前很多艺考生面临的困难,虽然语文是一直都在学的科目,但是对于绝大部分的艺术生来说,语文成绩是远远跟不上普通类的考生,特别是语文课堂非常难开展,所取得的效率也不好。具体表现为:
(一)从学生学的角度
1.漠视语文。艺考生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
2.心理重视,但无能为力。这类艺考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
(二)从教师教的角度
1.^念陈旧,应试为主。由于传统应试教育已经根深蒂固,使得很多老师在教授知识时,只是单纯的讲课本的知识。但是实际上真正的教学应该要教会高中学生学会学习,教学是为了不再教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谈不上提高艺考生的语文素养。
2.方法不当,不切合艺考生的实际。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缺少一定的激情,教师和学生之间还缺少一定的感情交流,再加上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比较乏味、枯燥以及庞杂,缺少趣味,因此,并不是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没有趣味,是因为语文教师没有设计好语文课堂的环节。
二、艺考生语文课堂教学的对策
1.寓教于乐,激发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艺考生的个性特点明显,他们活跃、好动,喜欢表现自己,所以我们需要以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为切入点,设计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吸引他们在参与中体验语文独特的魅力,激发学习的热情。比如可以开展课前3分钟演讲、铅笔字练习、成语积累、优秀作文分享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会让艺考生觉得的有存在感,每个学生都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所以教学要投其所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彻底改变课堂模式
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像自己学专业一样的有趣。首先从形式上进行改变,桌子的摆放分小组围起来,每个小组的分配要注意男女、专业、能力方面的搭配,其次是教师上课时要突出展示学生的地位,让学生上台展示,这是这类学生的强项,但所有的设计都不要离开教学目标,在活动中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方山子传》时,我就要求学生完成字词、句式特点、介绍方山子的“异”等问题,要求组长做好组内分工,搜集资料、组织整理,板书译文、上台展示等,每项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轮流承担。教师只做终点裁判,负责加分,必要时给予引导点评。在学生展示时,组内同学积极查漏补缺,组外同学拼命 “鸡蛋里挑骨头”,这样就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激发他们探究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团队精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艺考生术为枯燥的生活节奏。
3.重视课堂评价,构筑情感交流的平台
艺考生情感很丰富,但比较自卑,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所以课堂上一定要重视与他们的情感交流。语文学习过程评价可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与调节、激励与促进功能,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的核心。课堂评价首先是对思维的过程与思维方法的评价。也就是说, 无论学生回答的问题多么精彩, 也不能仅以一个“好”字作结论。因为, 教学评价的重心是过程而非结果。教师要有敏锐的目光, 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抓住结果分析过程, 从过程分析中归纳思维的规律与方法。这样的评价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三、结束语
艺考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们要花大量的时间学习专业,课后的时间很少用来学习语文,所以我们只能向语文课堂要效率。如何使艺考生在课堂上“活”起来,是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的方向,希望我这几点建议和思考能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教育现状范文4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2301
众所周知,诗歌能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修养。因此,在人教版的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一单元,就专门安排了中国现当代诗歌、外国诗歌的学习,可见编者的用心良苦。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却很少有教师愿意花大功夫去引导学生领略现代诗歌的美,也很少有学生真正对现代诗歌感兴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现代诗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1.现代诗歌地位不高
中国的现代诗歌诞生于前夕,它受到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并融合了古典诗歌的艺术及民族风格,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但是中国现代诗歌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以及诗人的数量上都远远不及拥有几千年文化历史的古典诗歌。
造成现代诗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地位不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考语文试卷并未将现代诗歌作为重点考核的部分。比如在考查诗歌鉴赏时经常会把古典诗词的赏析作为重点考核对象,高考作文也明确注明除诗歌外体裁不限等等。在现在这样一个以高考为指挥棒的急功近利的社会,教师、学生、家长都不会花大力气去学习、关注与高考无关的内容,现代诗歌的地位也就被慢慢地边缘化了。
2.教师的诗歌素养不高
语文教师的诗歌素养直接影响着诗歌的教学质量。长期以来,现代诗歌在中国文学中属于小众文学,一般的人都喜欢听故事而不喜欢读诗,喜欢看小说而不喜欢看诗集,甚至许多语文教师对于现代诗歌的体验、对于现代诗歌的知识储备非常少,再加上教师工作的繁忙及个人兴趣爱好等原因,平时接触现代诗歌的机会少之又少,诗歌素养不高。这就直接导致了教师在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只会枯燥地照本宣科,就诗论诗,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领略现代诗歌的美。有的教师甚至是“一笔代过”,草草教完,大大抹杀了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兴趣。
二、现代诗歌教学的思考
如何能够提高现代诗歌的教学质量,让学生从诗歌中获取更多的文学养料,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教师要有深厚的现代诗歌素养
高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引领者,要想让学生在诗歌课堂教学中学得有滋有味、兴趣盎然,教师本身必须具有深厚的诗歌素养,要成为一个有诗意的人,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教学过程中,对诗歌有独到的艺术见解,有较高的艺术修为。
2.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想提高现代诗歌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唤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教师可以选择性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适合他们阅读的经典现代诗歌,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习惯。并且不定期地进行诗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诗歌,举行新诗创作大赛,让学生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教师还可以把学生的优秀诗作推荐给出版社进行刊登,让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提高学习现代诗歌的热情。
3.引导学生领略现代诗歌的艺术之美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优美的诗歌更是如此。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整首诗歌音律和谐,朗朗上口,极富音乐美;句式灵活自由、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具有建筑美;夕阳下的柳树,随波起伏的青荇等美妙的意境可以让读者陶醉其中,极具绘画美。这正是闻一多先生“三美原则”的完美体现。生活中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觉、去体会诗歌中的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4.不能孤立地进行现代诗歌教学
中国的现代诗歌受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并融合了古典诗歌的艺术及民族风格。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结合古典诗歌、外国诗歌的鉴赏,对于现代诗歌的教学将会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高中语文教育现状范文5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建议
当前,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阅读教学依然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正所谓书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涯中,能够通过阅读,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就目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教师的阅读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某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教学理念过于“功利”,教师的教学不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是为了应付高考,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再符合时展变化的需要。因此,本文结合自身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以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阅读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如下:
1.阅读教学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师的阅读教学而言,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是指引教师教学前进的方向。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并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确切地来讲,对于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而言,由于课时的限制,使得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为阅读教学设置多少教学时间,部分教师的阅读教学往往是一带而过。因为,很多教师认为,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阅读应当是学生与生俱来的能力,已经不需要教师给予过多的指导。所以,教师对阅读教学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低下。
2.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
对于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而言,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阅读是保障。只有学生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整合起来,才能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养分,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压根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没有让学生将课外阅读当成是自己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由于学生自身的学习压力较大,而高中阶段的科目众多,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根本没有精力顾及课外阅读,从而使得高中阶段的学生课外阅读已经成为了一个空白。课外阅读的缺失,直接束缚了学生视野和知识的储备和提升。
3.不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如果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就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那阅读对学生而言,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不会为了某种目的去阅读,而是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阅读,这样的阅读习惯,将会让学生受益匪浅。但是,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这一切都是源于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缺乏前瞻性,缺乏系统性,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和提升。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对策
针对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重视阅读教学,通过对自己阅读教学所存在问题的不断改进,促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和发展。那么,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怎样的教学手段,实现良好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呢?
1.凸显主体地位,激发阅读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新课程改革强调的: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对于阅读这样的教学而言,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用心去读,达到和作者之间心灵上的共鸣和感应,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阅读,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一方面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式是很多的,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一些阅读游戏或者是开展阅读竞赛等,激发学生的斗志,让学生在书籍的海洋中,其乐无穷,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
2.重视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共同构成学生阅读的两大部分。而对于高中A段的学生而言,由于课内实践有限,那课外阅读将会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教师亦可给学生推荐一些有益的书籍,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和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
3.培养学习良好的阅读习惯
书籍是人类灵魂的终身伴侣。这句话对我们所有人而言,应当是耳熟能详的。只是在实际的生活中,有几个人能将阅读作为自己的伴侣?相信随着社会的变迁,很多人都做不到。而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学生当下的学习以及今后的生活应当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习惯的培养,改变学生懒散的习惯和毛病,促进学生阅读效率的不断提升。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是对于绝大部分的高中语文教师而言,他们的阅读教学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种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解决对策:凸显主体地位,激发阅读兴趣;重视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习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教育现状范文6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351-01
一、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培育的现状
1、教学观念落后
虽然素质教育已倡导多年,但高中语文的教学观念还是比较落后,依然停留在应试阶段,教师的教学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分数,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缺乏耐心。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也在形式上起了变化,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展开学讲教学,希望让学生“学进去,讲出来”,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但教学方法和程序上还是没有明显的改善。老师们还是热衷于提高学生的分数,寄希望学生在短期内提升成绩,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缺不屑一顾。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现实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破坏了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兴趣,很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校园文化创新能力不足
大多数的中学特别是农村的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升学率上,没有合适的校园文化用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素质,学校也没有营造文化氛围意识,导致很多的展板、宣传栏内容老旧,起不到文化育人的作用。另外,在中学校园很少开设人文素质文化讲座,没有专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育。我国的传统教育体制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所以导致整个文化建设体系不健全。
3、考评方式不合理
现在教育部门正在搞“学讲工程”,学讲工程就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标的,但是很多老师和家长对这一教学改革并不理解,认为只有孩子考上大学人生才有保障,让学生顺利的考上大学才是高中教学的首要目标,这种错误的认识忽视了人文素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另外,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也不科学,评价标准主要以班级的成绩高低论英雄,这对开展素质教育的语文老师来说是不公平的,也打击了语文老师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和教育部门在这个方面还要科学设置教师的评价方法,让真正能够开始人文素质教育的语文老师得到相应的认可。
4、课程安排不科学
很多高中语文老师把课堂时间用在修辞、语言、语法等教学上,学生的语文学习局限于琐碎的语文知识之中,把语文教学当作是空中楼阁难接地气,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查显示,多数的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对课堂的教学内容只能勉强接受,这些都不利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真正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只讲琐碎的语文知识,还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把人文素质渗透进去,要把高中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增加语文学习的生命力,才能促进高中生人文素质的发展。
二、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培养的建议
1、更新教学理念
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主动克服刻板、功利性的应试教育,要把教育部门要求的学讲精神落实到实处,在抓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和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属性,要深刻挖掘高中语文的学科内涵,积极融入人文教育,加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和意志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目前很多中学教师在形式上已经有所改变,但在教学内容上还要下功夫,要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重视美育,开拓学生思维,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2、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也是一种教学力量,是语文教学的有效补充,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要加大校园的管理力度,把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驱逐出校园的大门。其次,学校要重视橱窗、宣传栏的育人功能,加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再次,积极开展各种文化讲座,培养学生爱校爱国意识,提高学校在学生中的地位,让学生有一种荣誉感、自豪感。
3、改革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学评价具有片面性,只能促进知识的传递,不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而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要从上层和学校的层面着手,因为老师不愿意也承担不起改革失败的责任。第一,教育部门要试点改革,需要给改革地区的有利政策,比如可以通过高校单独招生,打消家长和学校对生学率的顾虑。第二,采取长期评价与短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评价一面方要看学生的成绩,但更重要的评价方式要从长远来看,注重教师人文教育的长远作用。
4、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与理科教学并不相同,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语文教学与社会就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旦语文教学离开了实际生活,就成为无本之木,丧失了活力,使语文教学失去了生命力,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就自然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了。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传递知识的同时,还要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把知识融入到社会热点之中,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可爱之处,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小结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性格的关键时期,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特别重要,这一时期对打实学生的人文精神基础特别重要。作为高中的语文教学首先要配合教育部门的改革,把学讲计划落实到实处,从长远利益出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另外,高中语文教师还要加强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还课堂教学一个丰富多彩的面目,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对教学内容身临其境,去思考、去辨析、去感悟,去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