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消费者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市场消费者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市场消费者分析

旅游市场消费者分析范文1

关键词:旅游产品非正常低价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目前,我国的国内旅游市场已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从我国旅行社目前的发展格局来看,以国内、出境两项业务为主的公民旅游服务已经成为旅行社业务的主体。2000年,全国共增加旅行社1638家,其中国内社的增长数量是1606家,占净增旅行社总数的98%。从经营收入看,入境业务、国内业务和出境业务分别占全国旅行社旅游业务收入总数的30%、56%和14%,也就是说,我国旅行社经营收入的70%来自我国公民旅游业务,这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旅行社业务发展严重依赖国外旅游的格局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既然国内公民旅游业务是旅行社的“衣食父母”,如何拓展这个市场,就是旅行社经营的重要目标。但是,事实却是:虽然我国年国内旅游人数已达到7.44亿人次,而其中由旅行社接待的比例不及6%。面对如此巨大的一块“市场蛋糕”,旅行社却难以切入。一边是蓬勃发展的国内旅游市场,一边却是叫苦连天的旅行社企业。旅行社行业平均利润率低下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以全国旅游市场中热销的海南旅游经路为例,产品价格竟已低至一张三至四折的往返航空客票的价格,低价竞争、变相购物和增加自费项目成为经营主流,导致游客对美丽海南的印象大打折扣,本应重游率很高的度假胜地却变成了一次性观光的场所,对海南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损害极大。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本文试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此现象作出解释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旅游产品非正常低价产生的原因

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在本文论述过程中,所指旅游产品均是指组合性产品,即旅行社销售的旅游线路。

根据对“五一”黄金周前两个月《中国旅游报》旅游产品广告的不完全统计调查,除了因旅游目的地不同而导致的不同旅游线路产品外,同一旅游目的地编排设计的旅游产品就象是“孪生兄弟”,广告中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接待计划、接待标准等公开信息都大同小异,使游客在做出购买选择之前难以比较分析,因而价格就成为游客在抉择时影响最大的首要因素,各个旅行社便展开花样百出的价格大战,以非正常低价吸引旅游消费者购买其产品,但最终损害的却是旅游消费者的利益。

旅行社品牌信誉度低

当前,我国旅行社业发展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缺乏衡量企业信誉的市场品牌,因此也就造成整个行业的市场信誉不高。没有市场信誉的保证,自然难以拓展发展空间,使得游客只能在价格指导下选择低价产品。在国内公民旅游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旅行社作为一个行业,迫切需要找到一种办法,使得企业能够鲜明地树立起自身的形象,旅游者很容易据此选择信任的购买对象。

旅游产品质量难确保

作为服务产品,旅游产品具有消费和生产同时进行的特点,而且这一消费过程发生的地点并非是以生产商进行位移而完成,而是以消费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进行位移而完成,所以旅游消费者在购买之后才能感知产品质量,而由于可自由支配收入和带薪假期的条件限制,一般的旅游者在一次旅游消费和下一次旅游消费之间会存在着较长的时间间隔,依赖于市场自发调节是很困难的,其滞后性特征十分突出。由于这些原因,旅游消费者无法辨别旅游市场中某旅游产品是优质产品还是会令他们困扰的次品;因而,如果价格与质量相对应的话,旅游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所反映的必定是而且只能是旅游市场上全部该类旅游产品的平均质量,它位于次品的低价与优品的高价之间。这个特性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当前旅游市场上旅游产品的非正常低价现象。

旅游产品非正常低价的危害性

剖析上述形成原因,旅游产品非正常低价现象的大量产生,不仅使旅游者的消费满意度大大降低,而其口碑流传更使旅行社企业蒙受重大经济损失和形象受损,同时也对旅游行业秩序、旅游产业自身健康发展和旅游目的地经济等造成不良影响。

旅行社缺乏创新动机

从旅游经营者——旅行社的角度来看,缺乏创新的动力去设计研发新的异质性的旅游产品提供给旅游市场,这主要是由旅游产品较强的组合性和可模仿性使得其他旅游经营者不用支付成本就可以经营同样的旅游线路产品,造成了旅行社之间的较为严重的“搭便车问题”,即由于旅游线路开发存在横向外部性,“横向外部性造成了一个公共物品问题”,旅行社可以自己不开发而使用其他旅行社开发的旅游线路(即所谓搭便车),最终结果导致“旅游线路开发”这一公共物品供给不足(无“便车”可“搭”)。

影响消费效果和满意度

从旅游者的角度来分析,则会发现这种旅游产品非正常低价现象的产生其实归根到底是一个旅游市场上信息对称与否的问题。信息不对称,即交易的一方对交易的另一方不充分了解,因而影响其作出准确决策,这是旅游市场上非常重要且普遍的一个现象。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了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是交易之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而使得旅游产品成为劣质产品风险的可能性增大,即便市场上存在着风险较低的交易机会,旅游消费者也会决定不购买,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面对庞大的国内公民旅游市场,旅行社只能在其中占据如此微不足道的市场份额了。

与旅游消费者相比,旅游经营者——旅行社作为旅游产品的主人,应掌握更多的产品信息,了解其产品是次是优。如果是次品,经营者自然很乐意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完成交易,因为介于次品与优品之间的价格应该是高于次品价格的;相反,如果是优品,经营者知道若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交易,该旅游产品的价值便被市场低估了,因而经营者自然不愿意销售。

上述分析反映出,这种逆向选择的结果是使得当前旅游市场上很少出现品质优异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平均质量偏低,严重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旅游市场上的成交量就无法反映出本市场上的市场潜力,旅游市场的运作效果较差,严重地影响旅游企业的健康发展。

扰乱旅游市场秩序

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不仅可以导致逆向选择,同时也会引发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在旅游市场中,旅游产品消费的道德风险是在交易发生之后出现的,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之后,将面对旅行社经营者可能兑现劣质产品的风险。经济学意义上的道德风险即是在不同的交易过程中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益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为。通俗地说,是指交易双方在交易契约生效以后,其中一方恶意的行为导致另一方不应有的损失。比如,某位游客在购买了某旅行社的旅游产品后,旅行社在具体行程安排上压缩游客的游览时间,而增加购物的时间和次数,使游客虽然也是在合同标准的范围内享受旅游服务,但为此会产生额外的损失,影响旅游者的旅游效果和旅游心情。长此以往,旅游产业难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应对旅游产品非正常低价的建议

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表明,市场价格体系并非能够反映市场供求状况,甚至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影响,形成的市场价格有可能反映的是一种虚假经济信号或市场信息,从而错误地引导市场参与者的投资和生产方向以及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市场难以有效地发挥其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功能,非市场性质的机制也就自然地替代市场机制成为社会稀缺资源的主要分配形式。

由于旅游产品这一无形产品自身所具有的特性,要实现旅行社与旅游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完全对称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们只能通过一些途径和渠道来改善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状况。

发挥行业协会功能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旅行社行业协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独立于旅游市场之外的身份使它有可能在旅游市场交易中担负起向交易双方提供真实信息披露的职责。因此行业协会应考虑建立定期信息制度,对违规经营、销售非正常低价旅游产品的旅行社予以曝光,防范可能发生的旅游经营者“道德风险”问题;并可以年度为单位将上述信息制作成免费宣传手册发放,向旅游者公布正常价格信息和优劣旅行社的相关信息,提供参考意见和咨询渠道,并在行业内开展常规宣传和教育活动,加强旅行社企业自律约束,从而使非正常低价现象得到抑制,并使旅游消费者在进行购买之前能够做出更为理性的消费选择,尽早做好旅游活动计划。

利用网络资源开辟信息互动窗口

一般而言,任何单位、个人只要登陆因特网进入行业协会、国家旅游局或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查询网站,即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查询或即时互动咨询等等,并可直接在网上进行投诉以及得到回复,加快此类事件的处理速度和效率,使消费者能够享受到真正满意放心的旅游服务产品,从而增强消费者对旅行社的信任度和品牌忠诚度,构建良好的顾客关系群,形成旅游市场中的良性循环。

完善相应法规体系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和完善旅游产品交易合同制度,使旅游者做到公平消费,明白消费。原有的旅游产品交易合同是由旅行社单方面统一提供,而消费者处于不对等的地位,无法参与该过程。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在一定范围内为旅游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合理而且可能的范畴内,满足旅游消费者的各种个性化条款和要求,真正实现“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使旅游消费者发生“逆向选择”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确保了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完善对旅行社以及从业人员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导游人员的管理制度,建立其薪酬体系,明确规范佣金制度,对违规者予以惩治。这就要求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质监部门等,要加大监管力度和执法力度,尽早改变目前旅游市场上非正常低价旅游产品大行其道的混乱局面,走上规范、有序发展的健康道路。

参考资料:

1.田喜洲、王渤,《旅游市场效率及其博弈分析》,《旅游学刊》,2003年第6期

2.张维迎,《博弈论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旅游市场消费者分析范文2

    导致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1)旅游的外在性,由于各国各地区的社会制度、政治信仰、生活方式、生活习俗等都有很大差异,旅行接待人员对游客信息的了解必然不太全面。(2)游客的异地性,多数情况下游客和旅游目的地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游客很难很好地了解有关旅游地的各种信息。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成本较高,不确定性也大。(3)旅游活动以及旅游需求的多样性。李茹(2003)则从旅游市场中的产品供给者和消费者角度,分析造成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1)供给和消费次数上的差异。旅游企业提供的服务是反复的、多次的旅游供给者;而绝大部分消费者都是一次性消费,对旅游产品的优劣、供应者的资质信誉等情况知之甚少。(2)专业知识上的差异。旅游服务提供者是专业服务机构有一批经过多年培养、掌握大量专业知识、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而旅游者大多是非专业的消费者,他们对于旅游专业设施及服务的知晓的专业知识甚少。(3)地域上的差异。大多数旅游提供者是本地居民或长期在当地居住,游客与旅游目的地却是第一次接触,缺乏对当地人文环境的了解。(4)组织力量上的差异。供给者往往是组织结构严谨的旅游企业或企业集团,而旅游消费往往是个体行为或松散的团体,在获取信息、维护权益方面都处于劣势。孙建超(2001)从市场分工角度探讨旅游企业占有信息优势,游客处于信息劣势。首先,现代化专业分工使旅游者越来越从事相对固定的职业与工作,从而使其消费决策受到专业知识的局限,形成信息不对称。其次,专业化分工的发展使社会商品和服务的种类迅速增长,在使旅游者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的同时,分散了他们为了作出各种商品的消费决策而进行的搜集信息的努力,这不同于旅游企业只在一定的专业领域内搜集信息。李增福(2004)从旅游产品自身的特点出发,认为旅游产品主要以服务形态为主,而旅游服务所具有的无形性和差异性等特征使旅游者在评价旅游服务质量时难以获取有关质量信息,使得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只有少量信息用于判断服务质量,很难评估,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严重。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治理措施最早提出比较有针对性的解决旅游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的学者是陈丕积(2000),他在文章《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及政府行为》中明确提出了政府强制行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王娟、张超(2002)提出的三方力量组合,即第一空间的政府,第二空间的市场中介机构以及第三空间市场交易双方本身(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组织化力量的共同努力;李增福(2004)强调让政府和市场二者结合起来一起作用,在市场失灵的时候政府介入,他提出政府行为也具有局限性。

    文章认为,质量被市场采纳并以此解决市场中卖方和买方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样,在旅游市场,质量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虽然它的测量因为需求不同而又不同的鉴定判据。旅游公司投资提升服务质量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增加,但是文章认为游客满意度不能仅仅依靠高品质和良好服务,而与旅游者的期望值和满意度密切相关,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旅游市场有不同的服务质量标准。趋势纵观这十二年中国学者对旅游信息不对称的研究,可以发现研究深度不断加大,研究视觉不断拓宽。研究的范式不断丰富,从早期的定性分析扩展到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研究,涉及的理论不仅有信息经济学、博弈论,也有管理学、法学、伦理学。在实证研究案例种类不断增加。

    事实上,某些特定条件下,游客会出于信息优势而旅游服务提供者出于信息劣势。关于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存在非完善性,旅游市场中的另一些参与主体,如住宿、交通、餐饮企业与旅游者、旅行社、导游员之间的信息博弈状态鲜有人论证。更没有学者就旅游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即游客处于信息优势时,交易会有哪些不同的表现进行描述。关于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治理措施缺乏具体操作性和立法依据。学者们提出通过政府、第三方力量等,搭建多方位的旅游信息系统,公布相关旅游产品信息的方式消除或弱化旅游企业与游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促进旅游市场的公平。总的说来,中国对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研究还出于起步阶段,需要从更多角度入手,研究深入到旅游市场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全面了解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和危害,才可以提出切实有效解决方案。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改善旅游业的市场环境。随着旅游活动的继续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旅游信息不对称研究将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旅游市场消费者分析范文3

关键词:旅游市场 细分 定位

一、旅游市场细分和定位的必要性

随着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和复杂化,日新月异的旅游市场要求旅游企业必须把握不同游客对不同产品的喜好,明确客源市场出游动机,选择、制定贴近市场的旅游营销方案。市场营销专家科特勒曾指出:“达到目标的关键在于明确目标市场需求”。旅游需求受旅游者的主观评价影响很大,如何能在供给大于需求的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将旅游者吸引到本企业来,对旅游产品供给者而言,必须进行“需求管理”,把握影响和操纵旅游者的需求,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与市场营销,将旅游需求与供给联系起来。

(一)旅游市场的构成特点

作为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市场与一般意义上的市场并无本质区别。旅游市场是在一定时期内,某地区对旅游产品具有支付能力和购买欲望的购买者的集合。他由旅游产品的消费者,生产者和经营者,一定的购买力需求以及能满足购买欲望的商品和劳务构成,是旅游业产品商品化的场所,是旅游企业产生各种旅游经济行为的领域,也是旅游生产者与旅游消费者的中介,具有全球性、异地性、波动性和高度竞争性的特点。

(二)旅游产品的特点

旅游产品是由旅游经营者在旅游市场上向旅游者提供的满足其一次旅游活动所需各种物品和服务的综合,通常包括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纪念品及旅游服务等。虽然旅游产品也是一种为出卖而生产的产品,但他又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其独特性表现在功能的审美和愉悦性、综合性、无形性、不可转移性、不可存储性、敏感性和生产、交换、消费的同一性。

二、旅游产品营销的必要性

旅游产品主要是满足人们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因此旅游产品的特色、质量、吸引力和价格都必须适合目标市场的需要,否则,人们就会改变购买决策或变换旅游目的地。而旅游产品的不可储存性和需求易波动的特点,使旅游业应比其他行业更重视产品的销售。从旅游业的构成来说,旅游业具有高固定成本和低变动成本的特点。对高固定成本的旅游企业而言,销售量对企业的利润影响程度高于以变动成本高为特点的企业,因此,旅游企业的经营重点应该是通过产品营销扩大销售量,从而获得利润。

其次,开展旅游产品营销是由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紧密关联的特点决定的。旅游产品能够满足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住、食、游、娱等方面的需要,且由各单项服务产品组合而成,即由交通部门、饭店业、饮食业、游览部门和娱乐场所以及其他的服务部门或企业所提供的各单项产品组合而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部门的产品,都难以构成整体旅游产品。因此,旅游业是由多种不同行业和部门组合而成,这些行业和部门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并相互协调的统一体。

再次,开展旅游产品营销是处理旅游业与社会上多个行业和部门之间关系的需要。旅游业不仅存在着内部结构中的互补关联性,而且旅游业与社会上多个行业或部门间也存在着依存关系。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如果没有诸如建筑、制造、轻工、商贸、食品、银行、园林、保险、海关、公安等部门和行业的支持,旅游业就无法经营。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以社会经济中各个部门和行业的发展为前提。这种依存关系决定了旅游经营需要通过营销协调其消费者利益,协调地方政府利益和整个社会的效益,否则,旅游业的平衡发展是难以达到的。

(一)旅游市场细分及定位

1.旅游市场细分。所谓市场场细分,又称市场分割,就是指企业通过辨明具有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将整个市场划分为不同类别的市场。同一细分市场内部,需求差别比较细微,而在个别不同的细分市场之间消费者的需求差别则比较明显。企业通过市场细分,能更好地确定经营组合,使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产品或服务的种类、销售渠道、经销方法等更能满足某一或几个细分市场的需要。

通过识别特殊的细分市场,并将营销力量集中在这一细分市场,许多组织能在该细分市场中建立一定程度的垄断力量(较小的垄断),因而获得校对比竞争对手高的利润,许多有高细分市场的组织,通过整合其内部活动来更好的满足其细分市场顾客的需求,最后都成功的获得了可观的利润。

以前,有人认为细分市场规模太小,不能获得经济效益,但现在看来,这种观点已没有市场了。技术上的进步往往使企业以较小的成本开发出有针对性需求的产品,使企业不再依赖大众市场而是层次较高的细分市。每个企业都使自己及其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别开来,这就是产品定位。

2.旅游市场定位。长期以来,在我国很多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中,很多人对市场营销中的定位概念有多种想法,从而使真正意义上的定位概念和相应的营销举措没有得到切实的理解和有效的执行。例如,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就是,所谓定位就是市场定位,就是把企业的目标市场定为哪些人群。很明显,这种理解和认识将市场营销中的产品定位与目标市场的选定混为了一谈。产品定位是使产品或品牌被细分市场的消费者认知的方法----即与竞争产品相比,本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产品定位的基本原理在于,一项产品可以从多个方面提供和展现其对消费者的价值。但无论是哪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项目都不大可能在各个方面都尽善尽美,甚至在消费者所看重的所有各个价值方面都属于竞争产品。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对于几乎所有的企业来说,不管是出于经济效益上的考虑,还是生产能力的限制,都使他们难以提供在各个方面都具领先价值的产品。因此,一个企业只能利用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优势,为其产品或服务创造某种突出的形象,使其成为消费者对本企业或本企业产品的知觉。

旅游定位是创造性的实践,立足于顾客需求,并把自己的优势与消费者需求创造性的有机结合,确定旅游产品或服务在目标顾客心中应占据的独特位置,与其进行充分沟通,使其认同、产生共鸣并发生行动。因而,旅游市场细分及定位,最终决定着消费者对某一企业或产品的知觉,因此产品定位在很大程度上也便成为运用各种营销手段的指导基础。总之,旅游市场的细分和定位,就是寻找人们的心智阶梯,发展旅游市场的间隔、空隙,使竞争对手无法与自己抗衡,凭借自己的“天时、地理、人和”优势,掌握主动,占据天机。

参考文献:

[1]张俐俐.旅游市场营销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旅游市场消费者分析范文4

关键词:低价旅游现象;旅游市场;影响;改革策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收入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收入的新亮点。仅2016年,国内旅游产业收入就高达4万亿元左右。旅游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而且旅游服务的国际顺差约100亿左右,同样拉动了旅游产业发展的航标。但是,旅游业的发展同样伴随之各种不利因素,特别是低价旅游,强迫购物来拉动旅游收入现象屡禁不止。因此,旅游市场的整顿,特别是低价捆绑式销售行为成为旅游改革的重点内容。

1我国低价旅游现象产生的原因

旅游社以超低的价络作为营销策略,将业务推广出去,快速获得旅游人员,然后在旅游途中私自增加服务项目和收费项目,或者直接要求旅游人员定点消费来获得最终的预期利益,以这样的营销策略为核心的旅游产品称之为低价旅游。低价旅游产品之所以有一定的市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人们虽然将旅游作为生活质量提高的体现形式,仍然希望以低价来实现心理期望,从而走上被迫消费的道路;其次,旅游市场管理不到位,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将营销手段的监管忽略,从而使得低价旅游盛行;最后,旅游社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以低价高回报为旅游产品的核心,将低价团旅游的实际消费水平进行前期、后期切割,只宣传前期低价,后期捆绑消费不给予提示,从而形成低价强迫消费现状。这些原因使得旅游业的低价产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给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阻碍。

2低价旅游现象对旅游市场的影响

2.1低价旅游现象对旅游者的影响

旅游消费者选择旅游出行的目的是放松心情,减缓压力,以一定的经济投入来获得心理回报,这种心理回报具有一定的经济量化指标,在指标范围内,心情愉悦,思想放飞。超出指标范围,心理负担会加重,形成旅游负面情绪,完全背离初衷。因此,低价捆绑旅游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心理期望,使得旅游积极性大大降低,旅游的意义完全丧失。而且这种低价旅游还可能隐藏更高的后期消费,损害旅游消费者自身的利益。久而久之,严重扰乱旅游市场,阻碍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化发展。

2.2低价旅游现象对旅游景区的影响

低价旅游团一般都与景区或定向消费品密切联系,通过消费提成来提高旅游产品的利润空间。这使得导游成为低价的纽带,在低价旅游市场中,导游将消费者与旅游社联系起来,为了稳定获得收益,旅行社将旅游消费者作为资源以预期的价格转让给导游,导游只得从消费者身上打开缺口,完成自身利益的弥补。这就导致导游将附加收费项目,定向定点强迫购物等反馈到旅游消费者身上,从而扰乱旅游市场,使得旅游乱象不断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形成恶性循环。导游的利益暂时得到保证,但消费者反馈评价时,就会将不合理、不情愿的信息辐射到周边,周边邻居、亲朋再以一传十,使得旅游景区的品牌效应一降再降。特别是目前信息技术发达,自媒体层出不穷,视频、微博、直播等方式将坑害旅游消费者的现象立即传播出去,给景区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口碑不佳,给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拌脚石。

2.3低价旅游现象对旅行社的影响

低价看似捆绑消费看似具有较高的利益空间,而消费者多以感性消费为主,当遇到捆绑消费后,就会将不满情绪以十倍还之,一旦形成负面效应,旅行社的业绩就会一滑再滑。但由于市场竞争的原因,旅行社价格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种价格战看似对消费者有利,实则将危机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只是低价促销后,旅行社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了。同时,被压缩的部分会以转包的形式从导游或地接社身上取回或索取更多。有时,地接社的服务要符合上线旅游团的服务宗旨,将一切费用承担下来,这种巨大的支出是以牺牲利润来稳定业务来源的,久而久之,旅行社亏本赔钱,资源消耗殆尽,无法培养优秀的对口人才,也无法支付员工高工资,从而使得旅行社不断走向恶性循环之中,给旅行社的发展形成阻碍,最终导致旅游市场混乱,在序竞争无从谈起。

2.4低价旅游现象对导游的影响

导游是旅行社与旅游消费者的联系纽带,其薪酬来源于导游服务费。正常情况下,导游不与旅行社直接产生利益关系,仅从被服务者身上获得正常的收入。但由于低价竞争的存在,旅游消费者被低价所吸引,低价与正常价的差价以转包的形式被转移动导游身上,使得导游的利润空间被压缩。而且在一些零团费旅游项目中,导游费用被列入到团费中,使得导游无薪酬可拿状态时常存在。此外,在转包中,负团费项目也时有存在,导游不得不向旅行社交费才可正常为旅游者提供导游服务。这使得导游不得不依靠增加收费项目和强迫购物的方式来从消费者身上索回收益。可见,导游在低价旅游中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

3对低价旅游现象的改革策略

3.1旅游者方面

旅游者选择出游时,一定要将目的地、经济标准、路线等有个理性的准备,明确旅游的目的,头脑清醒的出行,明确旅行社的服务也是等价贸易,有低价,服务质量或后续消费必然伴随。因此,旅游者要根据自己的定位和标准进行理性选择,确定旅游产品时要心中有数,经济标准要合理,然后进行旅游产品的选择。选择时要明白低价旅游的背后有什么,不要一味的选择低价,才能既满足心理需求,又控制好经济消费,避免超出预算而心烦意乱,影响旅游心情。

3.2旅行社方面

3.2.1建立健全产业发展联盟或协会的管理与制约为了保持旅游行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化发展,降低不正当竞争给产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旅行社有必要建立产业发展联盟关系,从而形成旅游业的统一管理、统一监督、统一价位,使得旅游产品的定价平稳,定位准确,游额来源稳定、充足,从而形成旅游品牌的可能性会更大。旅行社间合作博弈,可以在合理发展中合理竞争,使合作双方都有利可图。双方都受联盟或协会的管理与制约,协议内容公平、公正,双方通过不断的磨合,才能达成共识,从而保证旅游产品合理、合情、合规。3.2.2提升旅游产品质量旅游产品质量的高低直接对旅游消费者的心理产生影响,是旅游口碑高低好坏的评判依据。在产业联盟的指导下,旅行社想要占得合理的发展先机,就必须在产品质量的提升上,新旅游产品的开发上下功夫,才能站得比别家旅行社更高,也使得竞争有理有据。如旅游团的食宿条件、导游业务质量、产品范围的无偿拓展等等,产品质量过硬才会占有更多的旅游资源。而且,在服务管理上也要提高质量,以线路透明、个定制、医疗保健跟踪、人员定位等为突破口,从而既提高收益,又提高服务质量,给消费者一个自主的权力,从而迎合消费者心理。另外,旅游产品的开发要别具一格,形成与同行的强有力的竞争核心力,才能走正常的品位竞争,而丢弃价格战策略,走公平、稳定、和谐的发展之路。

3.3政府方面

3.3.1加强法制及反馈机制建设旅游法制的完善是旅游管理的可靠后盾,是旅游市场有序竞争,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旅游事故、举报、违规、过渡开发等问题的出现,我国旅游局正在进行旅游专项整治,扫除旅游市场的“污泥和杂草”,加强法制建设和监督管理,其力度空前的强硬,但实际效果甚微。主要是因为反馈机制不够健全。在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十分成熟的条件下,运用移动终端建立全民监督机制,提高反馈响应速度是当务之急。同时,在立法上,国家要深入旅游各地去体验民情,将旅游市场违规操作分析透彻,逐渐完善相关法律,才能还旅游者一个公平、公道、公开的法制环境和舒适的旅游环境。3.3.2规范导游工资体系由于导游是低价旅游强迫购物和私设消费项目的实施者,对其进行规范管理,是对旅游市场进行整治的重要一环。往往由于导游的恶劣行为影响景区、旅行社的品牌效应,还会对消费者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将导游利益从消费中切割出去才能彻底清理强迫消费现象。因此,导游工资的法制化是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导游归属到旅行社员工之列,其工资除固定部分外,根据服务质量和服务业绩进行上下浮动。而旅行社则与景区在法制范围内明确利益分成,将导游的工资规划出来,从而使得旅行社、导游、景区三方协调一致,互利共惠,不断提高旅游行业的发展速度。3.3.3加大对景区违规运营商店的治理力度由于旅游购物商店的存在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也符合一定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因此,在对旅游购物商店的管理上要连同景区一起实施规范而精细的管理,将旅游管理部门、工商管理部门、税务管理部门、物价管理部门和公安等多部门联合起来进行联合执法,保证景区和商店的正规运营和正常服务,既可以提高收入,又可以遵循自愿原则,满足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对于违规运营的商店,以及景区与违规商店联合运营的要坚决查处与取缔,商品要明价,买卖要公平、自愿,质量要合格,避免因商品问题影响景区口碑。同时,反腐力度要加强,坚决禁止景区吃回扣现象,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自由、轻松、惬意、舒适的旅游环境。

参考文献:

[1]田敏娜.超低价旅游现象探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03).

[2]罗柳甜.浅析博弈论与低价旅游[J].全国商情,2016(14).

旅游市场消费者分析范文5

1O2O模式简介及旅游O2O发展现状

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是指将线上的虚拟经济与线下的商务机会相结合,通过提供打折促销等优惠信息,吸引线上用户,消费者可以在网上筛选商品或服务,在线订购、在线支付,然后到线下去享受产品或服务,最终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线下去,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简言之,O2O模式就是“线上支付,线下消费。”这种模式尤其适合服务行业,因为服务产品无法打包寄送到消费者家里,所以消费者在线订购商品之后,只能到线下去享受服务,这就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结合。O2O模式在旅游行业应用较早,因为旅游业所销售的产品就是服务和体验,消费者只能去线下享受服务,这就决定了旅游行业非常适合运用O2O模式。旅游O2O的本质就是线上线下的相互协作,最终实现高度融合。目前,我国在线旅游发展迅速,据易观国际数据,2014年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798.2亿元。与去年相比,其增长速度将近30%,预计2017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约4990亿元。

2旅游O2O的外部发展环境

2.1政策支持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其发展自然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在2015年的两会上,总理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之后,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始更加深入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也激活了逐渐成为消费热点的旅游行业,旅游O2O抓住有利时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也提出要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行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2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用户的数量快速增长;支付宝的诞生让移动支付更加便利,这都为旅游O2O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旅游产品和服务非常适合借助移动互联网进行推广,游客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查看附近的旅游产品,在线支付即可完成交易,十分方便快捷。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旅游市场的规模达到约1250亿元,占据了整个在线旅游行业将近一半的市场规模。其中,携程、阿里去啊、去哪儿、活力天汇这几家厂商在移动旅游市场总份额中占比超过四分之三。可见在线旅游市场正逐渐向移动端转移。

2.3大数据在旅游行业的运用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挖掘技术在旅游行业得以运用,O2O模式下线上的每笔交易都是可以追踪的,因而企业可以从消费者的评论、搜索和交易记录中挖掘有效的数据,并利用信息技术加以分析,准确发现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以及游客的满意程度,提高企业分析决策的效率,有利于旅游企业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开展精准营销。

2.4旅游行业潜在市场巨大

随着我国人均GDP的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逐渐升级,旅游消费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但是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旅游的渗透率还不到40%,这意味着我国还有一多半人没有进行过旅游消费,可见我国旅游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旅游O2O可以利用线上进行宣传、推广旅游产品,吸引线上用户到线下旅游景点进行消费,充分挖掘规模巨大的潜在旅游市场。

2.5旅游行业转型发展的需要

我国旅游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转折点,一方面,新《旅游法》的实施,提高了旅游企业提供的旅游服务的标准,对旅游行业的低价竞争及强制性购物、欺诈等行为进行限制。旅游行业靠超低的价格吸引顾客的时代将成为过去,旅游企业必须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取胜,旅游O2O可以提升线下服务水平,改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如今消费者需求趋向个性化,自助游比重上升,散客游渐成趋势。传统旅行社单一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旅游需求,旅游O2O能够帮助企业发现游客的潜在需求,通过多元化的销售渠道,为广大游客提供种类繁多、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2.6出境游规模增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和大约90个国家缔结了各类互免签证协定,出境游趋势明显。这为我国居民前往其他国家和地区带来极大的便利,我国出境旅游的人数也逐渐增多。相关数据显示,2014中国出境人次为1.17亿,预测2015年出境旅游人次将达到1.35亿,同比增长17%。根据境外研究机构Merrill-Lynch的一项研究预测表明,2019年,中国出境旅游将达1.74亿人次,年出境游消费总额将达2640亿美元。海外旅游市场发展前景良好,我国的旅游企业可以利用O2O线上平台与海外的相关企业开展合作,便于信息资源和数据的共享。

2.7大量资本流入

近几年,由于旅游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大量资金流入旅游行业,例如旅游社交网站蚂蜂窝宣布完成C轮融资,累计融资超过1亿美元。风头公司也对出境游旅游市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那些为国内消费者提供境外游规划服务和推出周末游产品的旅游公司加大投资力度。 3旅游O2O模式的优势

旅游O2O之所以能够获得迅速的发展,除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还因为其自身具有许多优势。第一,旅游O2O能够提供物美价廉的旅游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因为在这种模式下,从产品预订到实地消费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节省了推广费用,所以在相同的服务质量下,其价格相对较低。第二,旅游O2O有利于旅游企业借助线上平台收集数据信息,帮助企业实现精准营销。O2O的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考察推广效果,对每笔交易进行追踪。线上旅游企业可以通过信息挖掘技术,发挥数据价值,分析顾客需求,满足

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第三,旅游O2O有助于旅游企业加强宣传,利于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推广。旅游O2O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各种优惠信息,吸引潜在消费者,以较低的成本为线下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第四,线上线下资源的融合,能够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线上的推广和宣传可以为线下旅游产品的销售拓宽渠道,同时线下的体验和消费者反馈可以为线上的营销策略提供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口碑营销的作用;第五,旅游O2O平台具有社区性,为消费者提供交流的平台,让网友在此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为其它消费者在做旅游计划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4旅游O2O模式存在的问题

4.1线上线下创新性不足

旅游O2O的盈利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从目前旅游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旅游行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线旅游企业仍然进行价格竞争,靠低价来赢得消费者,不注重游客的服务和体验;而线下的旅行社同样没有创新,旅游线路大同小异,严重缺乏创新性,很难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4.2线上线下矛盾突出

在旅游O2O发展的初期,线上线下双方还没有达成实质性的合作,在资源的协调和利益分配方面还存在很多冲突。例如在2015年4月,有十几家旅行社联合起来断供途牛,这就是双方矛盾积聚爆发的结果。线上与线下的合作,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整个环节的衔接。旅游O2O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线上与线下的高度融合,这就需要协调线上线下两方面的资源,合理分配双方利益。

4.3消费者黏度低

O2O模式下,虽然线下的旅行社可以依靠线上来争取消费者,但是由线上招揽的消费者的黏度比较低,消费者忠诚度不高。旅游O2O模式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线下提品和服务能力的高低,但是线下的消费者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线上。如果没有庞大的用户资源做后盾,就无法保障线上资源的活跃程度,进而也就无法为线下的旅游景区带来足够的客流量。

4.4专业人才缺乏

O2O平台的建设与维护需要互联网领域的人才,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还要依靠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然而一些线上的旅游网站,并没有配备足够的专业人才;除此之外,旅游企业要创新旅游线路,为消费者提供旅游规划服务,这又需要有相关经验的专业的旅游人才,例如易游网就开始招募一些旅游规划师。

4.5竞争日益激烈

旅游电商目前正处于激烈竞争阶段,很多线上的旅游运营商都在烧钱抢夺市场,以占据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为了占领市场,这些运营商推出价格极低的旅游产品,打价格战,所以大部分线上的运营商基本处于亏损。并且最近像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也参与到旅游O2O的竞争中来,这些不断涌入的新进入者使旅游市场争夺战更加激烈。如果旅游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单单依靠低价策略,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4.6必要资本量产业壁垒

旅游O2O的开展在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一方面,引进人才需要成本,需要引进一些互联网领域及数据分析的人才,以及熟悉网上业务和线下产品和服务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抓住移动端,开发移动APP也需要耗费大量资金。此外,早期的推广也需要很大的投入,要先让利给消费者,培养其消费习惯,企业在这个阶段基本没有盈利,处于亏损状态。因而,开展O2O模式的旅游企业必须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保证资金链条的安全。

4.7市场监管不力,门票预订纠纷不断

由于一些执法部门不作为,门票市场监管力度不够。线上的旅游网站为了吸引消费者,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例如,门票使用限制没有在网站页面明显的位置标示出来,甚至没有将这些限制信息告知消费者,或者在使用日期标示上误导消费者,使其很难注意到门票的附带信息,因而忽略了门票使用的日期、景点的人数限制等信息,最终造成门票无法兑换。游客只能按原价重新购票,给消费者造成损失,游客不仅没享受到线上预订所带来的无需排队购票的福利,反而造成极大的不便。

5旅游O2O的发展建议与相关对策

5.1提高信息化水平,发挥大数据作用

互联网交易产生大量的数据,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处理,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数据是进行决策的基础,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将逐渐成为旅游行业最重要的门槛之一。因而开展O2O模式的旅游企业,必须进一步提高加强企业的信息、数据的整合力度,充分发掘数据所蕴藏的价值,进而发现消费者的需求,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还可以及时发现企业所存在的问题,适时做出改进。此外,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帮助企业对线上门票的销售数量进行统计、限制,便于控制客流量。

5.2抢占移动端

由于移动互联网对于旅游O2O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旅游企业必须积极抢占移动端,可以推出旅游APP,例如携程旅行、同城旅游、去哪儿旅行等旅游类APP,自2014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其中进入移动端较晚的同城旅游,借助“一元”门票的促销活动以及“All in”无线促销策略,最终也获得了良好的推广效果。

5.3加强创新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随着旅游行业的转型升级,传统的销售和服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实施低级的价格战的企业,其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顺应市场的发展潮流。旅游企业可以推出周末游、主题游,也可以利用O2O模式推出大众定制旅游。此外,线下的服务与体验才是构成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且消费者的需求趋于多样化、个性化,因而企业需要细化消费者需求,根据细分各个收入人群、各个年龄段的旅游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分别定制服务类型。旅游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通过独特的产品,优质的服务,逐渐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4线上和线下高度融合,合作共赢

旅游O2O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线上线下的高度融合。一方面,线上有着宝贵的信息资源和海量的数据,具有宣传和推广优势;另一方面,线下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是直接接触消费者,为消费者提品和服务,具有核心竞争力。所以线上线下要在合理分配资源和利益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合作,双方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旅游O2O的优势与潜力,创造更大的利润。

5.5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客户黏度

旅游企业要通过线下良好的服务,独特的旅游产品,形成竞争优势,打造自身的品牌,形成宝贵的无形资产,产生品牌效应,进而提高消费者忠诚度。充分发挥口碑营销在旅游O2O模式的作用,有效挖掘潜在顾客,促进购买决策,缔结品牌忠诚。旅游行业中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的所有环节,最能体现O2O的消费体验水平。旅游企业可以通过体验来吸引消费者,增强消费者的认知程度,进而提高客户忠诚度。

5.6企业准确定位

旅游行业竞争激烈,不断有新的竞争者涌入。旅游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进行准确定位,扬长避短。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可以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寻找一个切入点,例如开展“主题游”,把一个小的方面做到极致,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对于一些产业链相对比较均衡的规模较大的旅游企业来说,可以开展一些专题游和深度游,形成规模效益。所以,企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5.7吸纳资金,招揽人才

由于旅游O2O开展初期需要大量资金,所以企业要有资金作支撑,一方面,企业可以吸引风险投资者来获取资金支持;另外,企业之间可以进行联合,吸收其他企业的资金,由竞争对手转变为合作伙伴,例如旅游百事通吸收去哪儿网的战略投资,双方共同探索旅游O2O的发展道路。O2O平台的建设与推广都需要依靠互联网,因而旅游企业要引入信息技术人才和熟悉线上线下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5.8占领海外市场

近年来,我国的出境旅游人数不断攀升,我国出境游的消费规模

不断扩大。旅游企业可以积极扩充海外资源,建立海外子品牌、推出海外版App以及丰富完善针对境外旅客的预订服务功能等,例如携程正在加速与海外旅游机构合作并购的步伐。率先争夺出境游市场。此外,旅游企业还可以同廉航开展合作,取得资源优势,抢夺出境游市场的先机。 5.9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

对于在线旅游商在门票方面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政府要加强监管,相关执法部门要履行自己的职责,依法惩治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欺诈行为,为旅游行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此外,政府还要完善相关法律,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做出一些具体明确的规定,使旅游行业有法可依。

旅游市场消费者分析范文6

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乡村旅游是一种区域性的综合性旅游,带有很强的地方性和乡土性,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在农村地区特色的前提下,以农村的自然环境等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对各种自然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提高乡村旅游竞争力的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乡村旅游的特征。从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来看,因为其各地的自然环境等的不同,乡村旅游的特征也具有了以下方面。(1)乡村旅游的地域特色明显。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人文气息不尽相同,所以才有了现在乡村旅游的地域特色明显的特征,是因为每一地域都有其独特的或山河或景观或生活方式的特点。才吸引了更多的城市人们为了休闲,逐渐发展起了乡村旅游,这也是乡村旅游的优势条件。(2)乡村旅游的参与性较高。重在参与,在实践中收获开心和放松,是乡村旅游为城市人们带来的最切身的心里体验,乡村旅游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享受的地方,同时也极大的调动人们的参与性,在体验中享受劳动,收获成功,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的双重休闲。(3)乡村旅游的消费群体是城市人们。城市作为乡村旅游的客源地,为乡村旅游提供了足够的消费力,这主要是因为城市中狭小的生活、工作空间,给城市的居民和工作人员带了极大的压力和紧张感,而乡村旅游产生与发展,正好为城市人们提够了一个休闲放松的地方,同时也相互满足了彼此的需要。

二、乡村旅游的市场营销状况和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产业作为发展最迅猛,规模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不断地完善着发展的模式。乡村旅游产业作为异军突起的一只,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模式,但是在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市场营销状况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也明显的暴露出一些问题。

1.缺乏应有的营销观念。作为一种产业,也可以说是特殊的商品,乡村旅游产业应该具有成熟的营销观念,而事实是,现在的乡村旅游市场营销不具有成熟的营销观念,主要体现在,旅游内容的过于单一,方式过于简单,市场规范过于混乱,这就造成了,客源的不断流失,竞争不断的缺少公平,更多的乡村旅游市场萎缩,以至于逐渐地消失,同时可能带来的是自然环境的恶化,农业生产受到不好影响。这是现阶段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一大状况和问题。

2.地域特色表现不突出,竞争力不足。突出的地域特色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特征,应该是保障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有力手段,而现实的发展是,更多的乡村旅游地呈现的是相互的复制和模仿,盲目的借鉴和采用已有的成功案例,却忽视了本身的地域特色,这恰恰是最为致命的问题。盲目的复制和借鉴,在短时间内能收获一定的效果和成绩,但从长远来开,这种成绩是建立在不断消耗消费者耐心的基础上的,随着新鲜感的消失和疲劳的体验,会从根本上削弱乡村旅游的竞争力,以至于在后来会消失在进步的历史中。

三、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与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乡村旅游市场营销,这是一个需要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与此之中必然会出现明显的发展趋势。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观念必然要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相结合。这是行业能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时代的要求和前进的趋势。以乡村自然资源为依托,充分发挥其独特特征,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重视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给消费者带来舒适放松的感受,重视乡村旅游整体形象的构建与宣传,明确开发与利用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带来经济上的进步,更是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当地乡村资源和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重视旅游管理和服务的建设,强调优质服务的不断完善,这是适应以人为本的要求,建立良好的管理服务人员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给乡村旅游带来持久消费的重要途径。营销组合策略及营销模式的延伸。以培养乡村旅游品牌为最终目的,以树立良好的乡村形象为目标,除了对营销组合“4Ps”,即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进行整合和运用之外,还将公共关系的手法运用到营销组合中,最终实现目的与目标。

四、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在进入了市场营销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就必须结合营销方面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与思考,以及结合相关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就此提出一些解决现存的乡村旅游市场营销问题的策略,并希望能凭此探索出一条可实现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创造优良的营销环境,充分发挥政府、区域、各部门以及乡村的重要作用。只有提供优良的营销环境,才能为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基础,这需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关规定,以及支持政策,从发展上游为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提供政府保障。进行资源整合与利用,对自然资源相对集中、特色突出的乡村旅游基地,进行良性引导和帮助,逐渐建立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发展模式,循序渐进,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有破坏原有自然资源的旅游企业进行整改和取缔。

2.细分乡村旅游市场,准确进行市场定位。乡村旅游市场主要是选择城市区域或者经济发达地区中由于生存、工作压力较大,想要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城市年轻人作为主要的旅游消费者。事实上,由于乡村旅游产品所处的地位位置的不同,会有环境的差异,旅游资源特性的不同,当然也包括知名度的高低,所具有的服务内容不一样,以及可提供休闲的时间有所差异,更包括经营者的能力有多不同,所以在具体选择目标市场时一定是不一样的,采取的策略也有一定的差别,所以说,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自然要根据各地方的经济状况、发展水平、自然资源、交通状况等来确定目标消费者区域和所需要开拓的相关市场之间的顺序问题。我们可以将与乡村旅游产品距离近的市场和富裕起来的地区和人群都作为潜在目标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