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民俗文化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东民俗文化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东民俗文化特点

关东民俗文化特点范文1

[关键词]《血色湘西》;民俗文化;多重话语;构建

民俗事象往往蕴涵着丰富复杂的文化意味,当它作为能指出现时往往会超越于具体事象之外,具有特殊的符号指称功能。作为大众文化的电视剧对民俗文化的渲染与表达使其具有构建多种话语的可能。2008年由湖南电视台拍摄的,获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剧奖的《血色湘西》就是以用镜头艺术充分展示湖湘民俗文化的审美性、多元性、复杂性和丰富性的叙事策略而构建起电视叙事话语多重语境与声音的成功之作。

《斑色湘西》故事的发生地在湖南湘西西部雪峰山下,是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崇山峻岭几乎使这儿与世隔绝。因而保留了不少古老神秘奇异的巫傩文化习俗以及秦汉以后融入的汉文化习俗。《血色湘西》将湘西原生态的风土民俗自然化、场景化、情境化、意象化,更重要的是它的镜头表达不是为民俗而民俗,而是将民俗融入人物命运的曲折变化与传奇故事的讲述中,用影像的方式将之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能享受一场湘西民俗视听的盛宴并承受心灵的震撼。

乌丙安曾将民俗划分为四大类: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与游艺民俗。以此观之,《血色湘西》对民俗的展示是全方位的,也是富有创意的。高超的影像技术与唯美的镜头画面尽情展示了湘西优美壮丽的原始地域风貌,为隔绝在这远离世俗繁华现代文明的大山里的人们性情的淳朴原始、血性的刚烈做了铺垫。世世代代居住在这儿的人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生产习惯、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及制度、行为规范、信仰、婚姻、节日庆典以及游艺等习俗。而这些边地习俗更是融进了以穗穗、月月与石三怒、耀文、耀武为代表的边地人因家族恩怨、情感纠葛而上演着悲悲喜喜的人生故事。在叙事镜头不断切换,光与影、色彩与构图、影调与景深等视觉元素以及语言、音响与音乐构建的声色世界里,巍峨绵延的雪峰山、清澈流淌的青岩潭、古朴原始的山寨民居与青石板小镇,以及淳厚朴实的山中百姓生活历历在目。这儿有造型别致的吊脚楼,身着蓝色印染花布,戴着大串精美银饰的少数民族姑娘;有赛龙舟、“祭龙头”的竞技,有庄重肃穆的祭拜山神、祖先的仪式;有男十八戴银环,赛龙船,女十六戴银锁,拜“梯玛”的竿子营成年人习俗;有韵味无限野性十足的“荤”山歌表情达意的火辣辣的爱情;有“山道”“水路”的生存地盘之争;有赤手空拳红衣红裤斗烈酒疯牛、赤脚竞速上刀梯、以香为靶双枪六响过天坑独木桥的“天坑”赌命;有“乱棍火海跳刀坑”的惊心动魄的生死劫难。有乡民们在崇山丛林中以弓箭、苗刀、鸟铳、竹签、陷阱和自制的土火炮,与拥有现代武器的日寇的殊死战斗。尤其是结合了苗族与土家族婚姻习俗特点的边地婚嫁习俗更是借助人物故事全面展开。如果说沈从文是以“风俗欣赏”方式用文学写作全方位地描绘着湘楚文化和苗文化的各个方面,着力凸显着“与主流文化迥然相异的边地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与价值观念体系,尤其是在山高水险、沟壑纵横的雄强自然背景下所展示的乡村男女的大胆泼辣、浪漫狂热和不拘礼法,对于神仙圣灵、傩神巫术、道士做法、妖精放蛊的虔诚崇拜和由衷敬畏,以及一般居民普遍厌恶金钱和权力、适性任情、淡泊生死的一派质朴醇厚、天真未凿。”那么《血色湘西》则用影像艺术,将具有浓郁民族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的形态展现在观众眼前,并涵纳于传奇故事的曲折演绎,在人生命运波诡云谲的叙事脉络中,实现了民俗影像用“异域情调来开拓读者(观众)的心胸,或者炫耀他的眼界”的审美价值。

约翰・菲斯克将电视代码分为三级:“一级代码,现实:外表、服装、化妆、环境、行为、言语、姿态、表情、声音等等;二级代码,艺术表现:摄像、照明、编剧、音乐、音响效果;传播常规表现代码,并以此规范下列表现手法,如:叙事、冲突、人物、动作、对白、场景、角色选配等等;三级代码:意识形态:把它们组成连贯的被社会接受的东西时,起组织作用的是意识形态代码。如个人主义、男权制度、种族、阶级、唯物主义、资本主义等等”。对电视素材的选择与编码是一部电视剧能否真正有效地表达编导意图并使电视剧获得主流话语认可获得成功的关键。《血色湘西》以“九一八”为背景,讲述了在日本大规模背景下,湘西雪峰山下世代居住的麻溪铺镇人民,如何摒弃以往恩怨情仇,全力保家卫国、抗击日寇的故事。导演龚若飞将这部电视剧定位为抗战题材的主旋律剧,既尊重历史的真实,具有艺术的精神,满足人们对电视娱乐的需要,又具有政治的品格,契合当下意识形态的导向。这是一个艰难的创意过程。编导结合其历史事件,选择了从地域特色与民俗风情出发,在尊重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原生态的基础上,对民俗风情进行了个性化的具有主观叙事倾向与审美价值导向的选择与叙事编码。充分彰显其主流意识形态。

电视剧一开场,连用多个恢弘的场景与镜头来铺陈渲染叙述端午节赛龙舟的民俗节日。本来是以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表现其自然、祖先、鬼神崇拜及万物有灵观念的傩祭风俗在《血色湘西》的视听镜像中有了全新的阐释,呈现特殊的价值与意义。电视剧中的端午节、赛龙舟始终是围绕祭奠楚文化的核心人物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为叙事核心而展开的,为此编导不惜进行了刻意的又在情理之中的民俗虚构与编码。湘夫人庙、屈子祠、《祭屈子文》、祭龙头这些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已涵纳特别寓意的意象,经过编导的创意与符号编码,凸显其叙事主题意义。一个民族的民族意识、爱国精神、爱国行为绝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它沉淀在人们灵魂深处,外化在人们的一言一行里。而其民俗仪式是他们心灵世界的最鲜明的表达。而且,电视剧为张扬朴实诚信、血性阳刚的民族精神,特别塑造了田大有这样一个非常典型的山中硬汉。他靠榨油坊维持生计,穿着山中百姓普通衣裳,说话沉稳低调,一举一动都显得朴实憨厚,不善言辞甚至有些木讷。但就是他,顾大局、讲义气、重诺言,不愧是一个敢做敢当的好汉。在他身上正体现这一个民族的性格胆识、精神气质。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而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湘西雪峰山下这种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意识与阳刚精神的民俗仪式,无疑是其民族所生活的自然环境、民族历史的发展与文化传承造就的,彰显着这个民族浸润在骨血里的爱国情怀与刚烈意志。《血色湘西》将民俗 文化的表达与现代战争的书写连接在一起,从民族心灵、灵魂、民族精神的展现中,赞扬了“中华民族那种不畏、敢生敢死、有血性有胆气的民族性格;那种同仇敌忾、团结御辱的情感向心力;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那种共赴国难、为国捐躯的民族大义和牺牲精神”。编导正是通过民俗符码的选择与叙事编码,构建起主流话语的自然性、权威性和神圣性。

《血色湘西》在对民俗讲述的多元化的叙事格局中,更以一种现代精神和崭新的艺术视角,将民俗作为一种影视符码承载着创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精英话语的生命感悟、文化反思与价值判断。

在一个经济政治全球化的时代,张扬地域民俗文化行为本身就意味着对自身历史和文化的坚守。湘楚自然地理特点与历史文化的传承造就的湘楚文化崇尚自然、尚武、崇神信巫、惟情尚信等主要特征在电视作品中得到充分展现。剧中设置的贯穿全剧的两件民俗器物“银耳环”和“牛角刀”很有象征意蕴。剧中创意“杆子营男子十八戴银耳环”成人民俗仪式,尽情展示了这个地方的历史、现实与内在的精神气质。而“牛角刀”作为具有视觉效果的定情物将石三怒与穗穗之间的苦难坎坷、痴迷坚定的爱情渲染得淋漓尽致,表现了湖湘地域男儿重信“湘女多情”的文化现象。

当然,在赞美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电视编导也没有忽视对乡土文化中落后愚昧的一面予以探讨与批判。广大乡村所保留并坚守的民风民俗也时时流露着一个延续了1000多年封建社会所沉淀下人们的灵魂的灰色和病态。尤其是在雪峰山这样封闭得几乎与世隔绝的大山环境里,更是保留着许多原始野蛮落后的风俗。“天坑赌命定胜负”的残忍的输赢方式;“倒帮出寨”就要“乱棍火海跳刀坑”过鬼门关的寨规;还有耀武失去性能力后习以为然的夜夜对月月的暴打与羞辱;因月月违背所谓礼法就要“投天坑”的残酷的族规家法等等,都暴露着这个地方的愚昧、野蛮与落后。电视剧在用镜头充分展示这个地域风景之美民风之淳亦如世外桃源的同时,将镜头亦对准了这个远离现代文明的偏僻地域野蛮落后的一面。但遗憾的是因为编导摄像过于追求其视觉效果的欣赏性、刺激性、娱乐性,对这些落后习俗的镜头运用铺陈舒展张扬,缺少批判的锋芒。某些情节发展还流露出男权中心意识。月月对悲惨命运的屈从与对耀武爱情的坚守,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夫权文化对女性压迫的残忍性与悲剧性揭示。

关东民俗文化特点范文2

【关 键 词】民俗研究/区域/中国北部地区/历史时期/秦汉

【 正 文】

学者张亮采先生说:“风俗乌乎始,始于未有人类以前。盖狉榛社会,蚩蚩动物,已自成为风俗。”[1]自从有情感的人类出现后,社会风俗日渐积累、沿袭而越加丰繁。对于风俗,先人有诸多的论及。班固谓:“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故谓之俗。”[2]

古代的风、俗是一对相互区别的概念。风是人的常性之和,由于人所处区域的水土等生态因素的不同,也就产生了彼此相异之风;相对于风而言,俗则是可以改变的,其主观性要大大超过风。然而,孔颖达却疏之曰:“风与俗对则小别,散则义通。”班固的“定义”说明,人的行为与观念的形成,决定于两个因素,即水土的构成和当权者的引导。本文拟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对秦汉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的民俗与生态间的关系进行一番探讨,以考察生态在一个地区民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与作用。

一、长城以北地区生态与游牧民俗文化

长城以北的地区,自远古以降,素为少数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场所。秦汉之时,这片广阔的土地为匈奴所据有。长城以北的广袤大漠的形成,从自然环境的角度看,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较高的纬度,决定了这里的气温较低,全年平均气温仅在零下1℃至10℃,冬季尤为寒冷。孝文帝在后元二年(前162年)就曾致书匈奴曰:“匈奴处地北,寒,杀气早降。”[3]同时,这一地区又深居大陆内部,能给东亚地区带来降水、来自海洋的季风很少光顾这里,“春风不度玉门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这一地区的写照。因此,这里常年降水稀少,且分布严重不均。因此,这里不适宜于发展农业,从而决定了该区自古以来就是非农业生产区。

当然,在一些河流、井、泉附近及受高山冰雪融化灌注的山麓地带,也有大片或零星的绿洲,水草丰美,树木滋生,宜于从事畜牧业生产,如阴山一带的大片绿洲等。然而,当某些地区一旦发生旱灾或遭受暴风雪的袭击时,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就要迁徙,追逐水草而生,所以,史有载曰:“逐草随畜”、“随畜牧而转移”。特殊的生态条件决定了匈奴人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影响到匈奴人衣食住行等民俗。

对于衣,《释名》的解释是:“衣,依也,人所依以蔽寒暑也。”生活在寒冷、干燥的沙漠地带的匈奴人,衣的这种作用更加明显。关于匈奴的衣饰,文献载之曰:“衣其皮革,被旃裘”;匈奴“得汉缯絮,以驰草棘中,衣袴皆裂敝,以示不如旃裘之完善也”;“无冠带之饰”;“匈奴之俗,……衣其(畜)皮”[4]。从上述记载中,我们对匈奴之衣至少可得出如下几点认识:首先,这些皮革是他们“射猎为生”的副产品,即来源于狩猎;同时,他们所饲养的牲畜也是其皮革来源的一个渠道。其次,“旃裘”即“毡裘”,是用兽毛制成的衣服。司马迁说“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5],可见,匈奴人“被旃裘”仍得益于其所从事的畜牧和狩猎生产活动。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毛皮衣的穿用,与其寒冷的气候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最后,这种皮革、旃裘衣的穿着,便于他们日常的生产活动。从事畜牧业和射猎业的匈奴人由于过着“逐草随畜”和“射猎禽兽”的生活,长期穿梭于深山茂林,身着皮毛衣丝毫不影响他们“驰草棘中”。所以,当他们“得汉缯絮”时,便令人身着缯衣穿梭于荆棘中,结果是“衣kū@②皆裂敝”,以示汉人缯絮“不如旃裘之完善也”。当然,华美的丝织品不仅有御寒的作用,而且还有比裘衣更美观的特点,这是有些匈奴人向往汉人缯絮的原因之一。可缯絮在那样的日常活动环境中极易“裂敝”,从而达不到在严寒条件下保暖的目的。因此,匈奴人仍热衷于适合自己所处生态条件的皮裘衣。“无冠带之饰”,同样与有利于其在特定的生态条件下的生产、生活有关。

在饮食方面,文献记载匈奴“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得汉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湩酪之便美也”[6];“(与中原)饮食不同,……射猎为生”[7]。从这些记载可知,匈奴主食是畜肉,包括野生鸟鼠狐兔及家养牲畜。为了获得自己生存所需的食物,匈奴人自幼就骑羊引弓练射技。关于“湩酪”,《史记·匈奴列传》集解曰:“湩,乳汁也。”其索引引《穆天子传》语:“牛马之湩,臣菟人所具。”酪是用牛、马、羊等乳炼制成的食品。《本草纲目·兽部·一》说:“酪,湩。”李时珍集解引《饮膳正要》关于其“造法:用乳半杓,锅内炒过。入余乳,熬数十沸,常以杓左右搅之,乃倾而罐盛,待冷,掠取浮皮以为酥;入旧酪少许,纸封放之,即成矣”。这种以奶为原料的食物制品,只有在盛产牲畜的游牧地区才能成为主食。而且,“淳酪养性”[8]的特性在保证牧民的体力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这是匈奴人英勇善战的生理基础的保证。

另外,在匈奴人的饮食习俗中,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特征:“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9]这和中原汉族人尊老敬老的习俗格格不入。对这一饮食习俗形成的原因,汉初投降匈奴的燕人中行说的解释是:“匈奴明以战攻为事,其老弱不能斗,故以其肥美饮食壮健者,盖以自为守卫,如此父子各得久相保。”[10]这是从战争的角度来解释匈奴的饮食之俗,其中虽有合理因素,但不是终极原因。其最终的原因仍离不开生态条件。因为匈奴人“随畜牧而转移”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水草,只有在生态条件(如气候、水文等)较好的情况下,才具备畜牧之需的水草。当自然灾害降临时,某一地区牧草可能会枯死,不能满足匈奴人生产的需要。这时,他们为了生存,就要逐水草而徙,甚至不惜进犯中原王朝边疆之地,以夺取适于自己生存的生态环境。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争夺,是秦汉中央政府与边疆匈奴等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据《史记·匈奴列传》索引录《西河旧事》云:祁连山“东西二百余里,南北百里,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但在霍去病攻占祁连后,匈奴痛失其赖以生存的良好生态,匈奴人因此而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正是迫于恶劣的生态和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追逐,使得匈奴人频繁地陷于长途跋涉和迁徙之境地,加之与秦汉政府屡开边衅,促使匈奴对青壮年劳力有较大的需求,而这又与匈奴人口数量尤其是青壮劳力严重不足的状况构成了矛盾。为了解决或缓解矛盾,他们对青壮劳力格外珍视,以肥美的食物予之,从而使得整个匈奴能赖之以在较为恶劣的生态条件下生存下来。

至于匈奴民俗中的住行、婚丧等,也深深地留下了生态条件的印记。

匈奴的住所,西汉文帝时出使匈奴的大臣说:“匈奴父子同穹庐卧。”[11]颜师古注曰:“穹庐,旃帐也。其形穿隆,故曰穹庐。”当时,不论是一般牧民,还是最高部落首领单于,都住宿在这种穹庐中,如武帝时,“汉使王乌等窥匈奴。匈奴法,汉使非去节而以墨黥其面者不得入穹庐。王乌,北地人,习胡俗,去其节,黥面,得入穹庐。单于爱之,详许甘言,为遣其太子入汉为质,以求和亲”[12]。可见,这种穹庐是相当普遍的,就连被匈奴扣押的汉使苏武居住的也是这类穹庐,“(於靬王)赐武马畜服匿穹庐”[13]。此处的“服匿”,也是一种类似穹庐的居住场所。对此,《汉书·苏武传》注曰:“刘德曰:‘服匿如小旃帐。’孟康曰:‘……穹庐,旃帐也。’”

匈奴的婚姻习俗,文献中不止一次地强调其有悖于汉俗:“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14]西汉人中行说对此解释是:“父子兄弟死,取其妻妻之,恶种姓之失也。”[15]这种说法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的。

从气候等生态条件看,“匈奴处北地,寒,杀气早降”[16]。恶劣的气候条件,稍有自然灾害,就会出现人畜死亡的现象,所以匈奴早亡或夭殇者较多。同时,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妇女的生育时间相对较长,并且在畜牧业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妇女单凭自身的劳动很难生存。由于在这些生态条件影响下众多原因的综合作用,再加上中行说所言的社会因素,就出现了匈奴人的上述婚姻习俗。

至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角抵百戏诸娱乐习俗,也都是北方特定的生态环境下的产物。

二、关中生态与民俗文化

关中之地,范围大小不一。有时称函谷关以西为关中,如《史记·货殖列传》载:“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亦言:“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把函谷关以西的战国末秦故地称为关中。有时关中又指秦汉北方的广大地区,包括陇西、陕北,如项羽三分关中封秦降将,其中翟王在陕北,雍王在陇西。但有时特指陕西关中盆地,如《史记·货殖列传》言:“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这里所说的关中,是广义的关中,不仅含有关中盆地,而且还包括陇西乃至更远的安定、北地等。

《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地理志》对关中民俗均有较为具体的记载,涉及到关中民俗及其形成原因。从文中看出,关中民俗形成的原因,既有历史沿袭和当权者的行为后果的因素,又有生态条件的因素。就生态条件对关中民俗形成的影响,稍加分析,可概括如下:

第一,关中“沃野千里”之“膏腴”地理环境,使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具有“好稼穑,务本业”的传统风俗。秦汉时,这里先有秦始皇穿凿的郑国渠,“引泾水溉田”;后有武帝在这里开凿的六辅、白渠,“关中辅渠、灵轵引堵水,……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17]这些灌溉河渠的开挖,改善了关中农业水利生态条件,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是关中殷富的有力保证,富裕后的百姓才有“嫁娶尤崇侈靡,送死过度”的物质条件。史载关中人死后,“必欲江南檽梓,豫章楩柟”[18]。

第二,关中作为秦汉京畿之地,“有鄠、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是天下人向往之地,“四方辐湊并至而会”[19],加上秦汉政府多次徙民“实关中”,使得这里的“风俗不纯”,且因“地小人众”而“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20]。

第三,关中南有秦岭,东有黄河之阻,西有荒漠之限,北有匈奴之扰。如此处境下的居民为了生存,自然形成了敢于冒险的品质。因此,关中地区在西汉时涌现出了一位探险家张骞。不过,这种敢于冒险的精神用之不当,则很容易成为盗贼。所以,班固说,关中“濒南山,近夏阳,多阻险轻薄,易为盗贼,常为天下剧”。

第四,关中的生态资源决定了该区居民的日常饮食起居。如天水、陇西等地,“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可是,后来由于这一带的森林被毁,居民只能住进窑洞,很难去体验“以板为室屋”的感受了。就饮食而言,泾渭流域因有“膏壤”之存在与水利的便利而“保殖五谷,桑麻条畅”[21],“又有秔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22],这里的饮食先后以食粟、黍及食麦为主,“但食用大麻子,则为天下之冠”[23];而安定等地,因处于和戎狄相差无几的生态条件下,决定了他们“以射猎为先”,其饮食与匈奴等北方游牧民族相近。  三、关东生态与民俗文化

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这一地区在位置上与关中相对应,所以又有关东之称,但通常指黄河流域。这里的关东,专指崤山以东的黄河流域。

黄河以其庞大之躯蜿蜓穿过山东,河水携带的泥沙常因河患而广布于下游地区,从而形成了山东地区广袤的平原和膏腴的土壤。另外,在当时的兖州一带,也存在一些较低的山岭,刘邦当年释放囚徙后,就隐身于这一带的芒砀山中。从气候条件看,山东地区处于亚欧大陆东岸,纬度跨幅大(北纬35~49度),决定了该地气温南北差异有殊,年平均气温从4℃到12℃不等;降水也分布不均,自北向南,年降水有400毫米到800毫米之别。因此,生活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居民就必然有为适应这一生态条件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与三辅相对的三河(河东、河南、河内)地区,二者虽距离较近,但风俗不同。前者“好稼穑,殖五谷,地重”,而后者“其俗纤俭习事”[24]。具体地说,河内“故俗刚强,多豪桀侵夺,薄恩礼,好生分”[25],而河东则“君子深思,小人俭陋”[26]。究其原因,除了历史沿袭外,另一重要因素就是生态条件。

从地理位置看,“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土地小狭,民人众”[27],“河东土地平饶,有盐铁之饶”[28]。三河之地,因黄河、洛水汇集于此,又被人们称为河洛之地,处“天下之中”由此西行,过函谷则达关中乃至巴蜀,东可济齐鲁,北上通燕,南下连楚越,是南来北往的达官贵人、行商坐贾经常逗留汇集的必经之地。置身于其情其境的三河人自然被巨额的商业利润和侈裕的商人生活所吸引,对“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29]有较深的体会。在他们眼里,“末业,贫者之资也”[30],加之这里“土地小狭,民人众”,于是,“通邑大都”的三河人便纷纷转向经商。史载“洛阳街居在齐秦楚赵之中,贫人学事富家,相矜以久贾,数过邑不入门”[31]。经商的目的,就是获得利润,从而形成三河之地民风中好贾趋利之俗。“商人重利轻别离”,强烈的趋利目的,使关中经商者“数过邑不入门”、“薄恩礼”,甚至“侵夺”。

从地势、地貌看,“河东土地平饶,有盐铁之饶”。在物质如此丰裕环境下的居民,自然是生活富足,由此滋生了他们及时行乐的风俗。在他们看来,人生如“日月行往”一样,有“将老而死”之时,“死当归于坟墓,不能复为乐也”,“死亡之后当为它人所乐”,这些都是“君子深思”内容,“思奢俭之中,念死生之虑”[32]。另一方面,因三河地平,土壤肥沃,位居天下之中,吸引天下百姓前往,使这里成为人众地少的“狭乡”。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无经商之才的“小人”为维持生计,只有靠节俭度日,形成了该地“纤俭习事”的风俗,是谓《汉书》中的“小人俭陋”之俗。

山东的其他地区,因所处的生态环境不一,其民俗也斑斓纷呈。略北的雁门、代郡、燕地等,因降水稀少,气候寒冷,且近北狄,使得人们“不事农商”、“好射猎”、“其民鄙朴,少礼文”。在婚娶方面,有与狄族相近之俗,“宾客相过,以妇侍宿,嫁取之夕,男女无别,反以为荣”[33]。稍南的中山国,“地薄人众”,使这里的居民养成了一种“仰机利而食”[34]之风,“丈夫相聚游戏,悲歌忼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奸治,多美物,为倡优。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贵富,入后宫,遍诸侯”[35]。

泰山雄峙于秦汉时的青、兖二州大地,把这一地区划为两大自然生态区,“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36]。齐地“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37],是个“宜桑麻”地区,“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地重,难动摇,怯于众斗,勇于持刺,故多劫人者”[38]。在婚俗方面,历史上“以齐地负海舃卤,少五谷而人民寡”,于是,西周姜尚便“劝以女工之业”,使这里的丝绸品一度名扬天下。有的妇女为发展丝织生产而延迟了自己的婚事,甚至有“姑姊妹不嫁”之事,“嫁者不利其家”,“于是令国中民家长女不得嫁”。这种婚俗在历史上延续时间较长,到东汉的班固著《汉书》时,此风尚存[39]。泰山之南的鲁地,也是濒临大海。但由于“地狭民众”,过度的开发,使这里“颇有桑麻之业,亡林泽之饶”。由于自然资源有限,民间形成了“俭啬爱财”之俗,具体表现为“趋商贾,好赀毁,多巧伪,丧祭之礼文备实寡”[40]。“鲁人俗俭啬”的典型人物,当以商贾曹邴氏,史载他“以铁冶起,富至巨万。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41]。

四、余论

一个地区某个时期民俗的形成与风行,与该地区特定时期内的生态条件有着割弃不断的关系,一方面,生态对民俗的形成与存在具有一定的影响乃至决定作用,不同的生态条件是不同民俗的形成和流行的基础之一;另一方面,民俗又反映或体现了生态状况,透过千差万别的习俗,我们可以洞窥到生态的差异。秦汉时期统治者虽然采取了一些“变民风、化民俗”的措施,但由于区域生态条件的不同,这一时期的民俗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利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息处于一个“先天性不足”的生态环境中,出于满足生存之需的游牧经济条件下的游动、奔袭,他们无暇顾及政权建设,疏于文化创造,政治、经济、文化等长期滞后于中原之地,其衣食住行婚丧伦理诸民俗事象与中国北方其他地区的民俗亦大相径庭;关中地区固有的优越的生态条件,吸引了秦、西汉统治者定都于斯,良好的基础,政府的刻意经营,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关中吸引了众多的迁徙者,其中不少为富商巨贾,居民的繁杂,自有其民俗的百态。“山西天水、陇西、安定、北地处势迫近羌胡,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皆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耳。”[42]因此“秦汉已来,……山西出将。”[43]正因为如此,西汉宫室保卫部队成员多由山西子弟组成:“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斯门,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44]与关中民俗相比,关东地区民俗亦颇为斑斓。更为重要的是,关东地区特别是齐、鲁之地在西周成王时,姜尚封于齐,在太公治齐时,针对“齐地负海舃卤,少五谷而人民寡”,从“修道术,尊贤智,赏有功”入手。结果在达到“富国”的同时,也形成了“其土多好经术,矜功名,舒缓阔达而足智”之风。后经孔子“修六经”,使“其民有圣人之教化”,所以,在齐鲁所有的习俗中,“其好学犹愈于它俗”。这是史书中所称“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45]的根本原因。这些身至卿相的齐鲁士人以其思想影响两汉统治者的政策,以致两汉时政治、经济、文化诸社会因子都留有他们的思想印记。

参考文献

[1]张亮采.中国风俗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2][25][26][28][33][39][40][44][45]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M].

[3][4][6][9][10][12][14][15][16]史记:卷一百一十:匈奴列传[M].

[5][19][20][24][27][29][30][31][34][35][36][38][41]史记:卷一百二十九:匈奴列传[M].

[7][11]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M].

[8]世说新语·言语[M].

[13]汉书:卷五十四:苏武传[M].

[17]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M].

[18]潜夫论·浮侈[M].

[21]后汉书:卷八十:杜笃传[M].

[22]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M].

[23]林剑鸣等.秦汉社会文明[M].兰州: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201.

[32]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及颜师古注[M].

关东民俗文化特点范文3

【关键词】SWOT分析 乡村旅游 葫芦山庄

葫芦山庄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郊东北部渤海岸边的天角山下,与锦州笔架山景区陆地相连,海水相映,并且两景区是辽西地区首家联合景区。现已对外开放的景区分为“正门景观区”“生态种植采摘区”“休闲度假区”“旅游娱乐区”和“笊篱渔港垂钓休闲区”五大景区。景区以葫芦文化为主线,以民俗文化为特点,依托渤海湾畔自然风光,致力于营造中国葫芦文化之乡和关东民俗第一村。山庄内拥有五十余处景点和四十余项娱乐体验项目,建有“中国葫芦文化博物馆”“辽西民俗馆”“葫芦岛历史陈列馆”三个展馆及庆魁影视基地等。

一 葫芦山庄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1.葫芦山庄自身的优势分析

第一,区位条件便利。葫芦山庄位于辽宁滨海公路葫芦岛段边上,发展乡村旅游以“关外第一市”的葫芦岛市为依托,葫芦岛市占地面积10415平方公里,总人口282万,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沿海城市,地处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是环渤海经济圈最年轻的城市,是中国东北地区沟通华北地区的主要路上通道。葫芦岛市东邻锦州,西接山海关,南临辽东湾,交通便捷,铁路、公路、航空、水路发达,境内有102国道、306国道、京沈高速公路、辽宁滨海公路、京哈铁路、秦沈客运专线,距锦州湾国际机场18公里,距山海关机场50公里,并且拥有中外著名的不淤不冻良港——葫芦岛港。山庄内有公交车直达葫芦岛市内,景区距沈阳3个小时车程,距北京5个小时车程。陆海空立体交通网为葫芦山庄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第二,旅游资源优势显著。一是物产丰富。葫芦岛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农林牧副渔品种齐全,农作物种类繁多,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传统特产,如板石沟大枣、绥中白梨和猕猴桃、建昌杏仁小米粥、虹螺岘干豆腐等闻名省内外,深受广大城市消费者的喜爱。葫芦山庄位于渤海岸边,渤海渔业种类丰富,盛产对虾、毛虾、小黄鱼、带鱼等,游客在山庄不出门就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海产品。这些土特产品与优质特产为葫芦山庄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二是文化底蕴悠久。葫芦岛市拥有满、蒙、锡伯等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衣着装饰、民族文化、婚俗习惯等特色文化使葫芦山庄的发展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景区内还引入了东北特有的大秧歌和二人转等表演,可以让游客体会地道的关东风情。

景区以葫芦文化为主线,葫芦园内收集了十余个葫芦品种,有虫具、青光、亚腰大葫芦、小葫芦等,形状各异,并且景区内还有世界上最大的葫芦文化博物馆,由各种技艺制作的葫芦形态各异、琳琅满目。

2.葫芦山庄自身的劣势分析

第一,对科学规划重视不够。葫芦山庄由辽宁宏业实业集团投资建设,规划占地面积13500亩。由于是私人投资,对景区的规划重视不够,没有按照科学的规范进行合理的规划开发,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以投资业主个人主观意见为决策,导致葫芦山庄内功能布局不够合理、主题不够突出、配套功能不全、产品质量不高。

第二,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后续建设不足。葫芦山庄建于2001年,很多景点前期开发较早,导致一些基础设施如今已经出现破损现象,但是景区并没有及时的进行修缮,后期建设没能及时跟上,给游客在浏览过程中带来很大的不便。而且资源并未有效利用,出现闲置浪费现象,如庆魁影视基地有对游客进行开放,景区的潜力没有被有效开发与利用。

第三,景区的宣传力度不足。葫芦山庄只注重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而忽视了产品的宣传营销。既没有在葫芦岛市及辽宁省的主要新闻媒体进行推介宣传,也没有在市区或主要交通道路设置醒目的户外宣传广告,更缺乏参与市、区旅游整体宣传促销意识或区域旅游企业宣传互助活动,产品营销意识淡薄。虽然葫芦山庄拥有自己的网站,但是网站上介绍景区的信息不够完备,不够详细,而且信息更新频率慢且比较滞后。

第四,产品结构不合理。目前,葫芦山庄的开发者和经营者对“乡村旅游”的认识还停留在浅层次上,使得葫芦山庄旅游产品仍以简单的观光、吃农家饭等为主,缺乏体验、休闲项目,对参与性活动的安排较少,难以满足游客深层次的需要,造成游客逗留时间短,参与程度低,消费支出受抑制,不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影响了葫芦山庄综合效益的提高。

3.葫芦山庄面临的外部机会分析

关东民俗文化特点范文4

自2016年7月起,每月1号,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龙场乡秀水村230多名65周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领取500元“孝亲股”的分红。

在秀水村,还是那些田地,那些房子,那些山山水水,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村民们说,“思路变了,日子就变了。”

其实,在西部地区,像这种“无中生有”的案例,也出现在很多地方。发生在甘肃康县长坝镇花桥村、宁夏隆德县陈靳乡新和村和内蒙古卓资县梨花镇壕赖村的巨大变化,都是值得研究的现象。

秀水村:旅游资源变“五股”

2016年春节,作为贵州省乡村旅游后起新秀的安顺市普定县龙场乡秀水村一炮打响:接待游客逾4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120万元。

秀水村虽然与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同处安顺市,却因为底子太薄,贫困人口多,一直没有走上发展旅游的路子。全村有农户972户3074人,主要靠传统种养业和外出务工维持生计。

2015年,F州省提出“千企帮千村”的口号,秀水村成为了兴伟集团的帮扶对象。兴伟集团董事长王伟把秀水村的家底翻一翻发现,全村3000多人,能耕种的土地有5000亩,人均一亩半。这些土地都在大山里,村民只能靠天吃饭。

旅游产业是兴伟集团的一个重要板块,因此王伟决定依托秀水村的自然资源,由集团无偿投资,把这里打造成一个休闲度假的景区。

按照王伟的构想:秀水景区经营模式采用股份制,即“秀水五股”,分别是人头股、土地股、效益股、孝亲股和发展股。其中人头股面向全体村民,占股10%;效益股为员工工资和绩效,占股30%;孝亲股为村里65周岁以上老人按月分红,占股5%;发展股为25%,用作以后发展资金。但占股30%的土地股,操作起来并不容易。

所谓土地股,就是村民们的土地全部交由村集体统一开发,每户人家按照土地亩数领取分红。兴伟集团扶贫办主任张著宇说,农民担心土地入股以后开发建设,发展不起来怎么办?最终,兴伟集团决定从2016年到2025年这十年,由集团来给农民兜底,就是说每年每亩土地分红达不到1000元,兴伟集团就补足到1000元。

依托秀水村秀水河、龙滩、秀水湖等自然风光资源,兴伟集团打造了秀水漂流、龙滩风景区、秀水酒店、秀水商业街、水上乐园、赛车场、跑马场、射箭场、垂钓场等乡村旅游项目。从最早开发的漂流项目到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卡丁车项目,如今秀水村大大小小的游玩景点已经达到了56个。

为了让秀水村农旅深度融合发展,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推、项目牵动、能人带动”的模式,秀水村成立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生态立体农业观光经济带”。流转全村土地4000余亩,争取到市、县、乡各类产业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目前已种植经果林3000余亩,蔬菜800余亩,葡萄500余亩,中药材1200余亩。

2016年春节,秀水村景区开始试营业。张著宇说,当时预估每天有三五千人进来就可以了,但是大年初一当天就来了差不多5万人。巨大的客流量一直持续到正月底,平均每天都有上万人来到秀水村。

按照约定,2016年,秀水村的五股按时发放,其中人头股按3522人、每人300块钱发了110多万元;8700多亩土地,土地股每亩按1000元发放了870多万元;效益股发放了1000多万元;孝亲股从2016年的7月1号开始发放,230多名65周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领取500元;剩下的就是发展股,就是预留的发展资金,也有70多万元。

此外,秀水村还建立完善了“群众议、群众定、群众建、群众督、群众管”的有效机制,选出管理、监督、计量等有关人员。村民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很高,项目建设期间,全村劳动力自发带着工具到施工场地投身建设,老人和妇女则加入了保洁等“后勤部队”。同时,村民还成立了义务巡逻队,保障了景区和谐发展。

花桥村:北“茶马古道”上的明星村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长坝镇花桥村,地处省道白望公路沿线是康县的北大门和茶马古道上的知名驿站,百公里生态旅游风情线茶马古道游龙关就位于花桥村以西村庄入口处。

村支书田仲虎说:“过去这些东西一直就在村子里,可就是换不成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尽管山好、水好、物产不少,可村民的生活却不富裕。

转机出现在2015年,花桥村被列为市县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工程,也成为康县打造“不要门票的生态旅游大景区”的美丽乡村之一。

在建设农家乐和农家客栈等旅游设施时,花桥村本着突出当地特色、保持原生态风貌的原则,坚持不挪一块石、不砍一棵树、不毁一株草、不埋一眼泉,保持原生态。

如今,人们对花桥村原生态的“乡情山水”赞不绝口。参观千年的菩提树,再探访北“茶马古道”上马帮经过的古城楼。品尝几口当地土法酿制的苞米酒,欣赏着古老的羊皮鼓舞和毛山歌……花桥旅游示范村建成后,成为集生态养生、田园风光、休闲度假、养老旅游、乡土购物、民俗风情体验、农特产加工、农耕文化艺术传播等产业链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养生基地村。

这里有能让游客感受关东风情的生态小木屋、古油坊、水磨坊、挂面房、豆腐坊、酒坊;还有WIFI全覆盖,汽车露营和房车营地等便利设施。

据了解,每年5月,花桥村千年菩提树开满白色的小花,就是向游客发出的最好的邀请涵。今年从4月份开始,每天到村里的游客都超过千人,10户村民开办的农家乐,102张床位,常常客满。土鸡、山野菜成了抢手货,好多农村妇女还在山庄里当起了服务员,每月有1500元的工资。

村里还专门开了一间电商体验店,看上了当地的特产,就可以掏出手机当场下订单。花桥村还探索了“政府引导+公司运营+协会管理+农户联动”的模式,让每位村民都能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受益。

花桥村先后获得“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茶马古道文化艺术之乡”、“甘肃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全省农民回乡创业基地示范区”等荣誉称号,成了陇南市发展旅游的明星乡村。

新和村:传统文化为旅游点睛

宁夏固原市隆德县陈靳乡新和村,是隆德县着力打造的12个旅游特色村之一。秦腔、马社火等非遗民俗文化体验成为新和村发展乡村旅游的点睛之笔。外地游客带隆德旅游,新和村是必去之地。

在新和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场的舞台上,月月都有精彩的经典秦腔上演。今年2月上演的是秦腔折子戏《探窑》,演员们无论是唱腔动作,还是舞台表现,都让游客陶醉其中,感觉和县里的专业戏团演员不相上下。

秦腔表演在新和村历史悠久,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新和村用民俗传统文化打造旅游特色产业,不但受游客欢迎,也改变了村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打麻将的少了,参与活动的多了。

据了解,新和村是隆德县马社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高台马社火和秦腔表演都隶属于新和业余秦腔剧团,所有演员都是新和村村民。剧团负责人翟志刚说,新和业余秦腔剧团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办起来,曾在1998年之后由于资金短缺暂时停滞,2016年初,随着乡村旅游发展再次开办起来,现在固定人数差不多45人,年龄在15岁到65岁之间。

新和村还探索出了“精准扶贫+乡村旅游”的发展新思路。通过修建村道、改造危房、狠抓绿化,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与此同时,通过建设文化长廊和高台马社火传承展演基地,乡村旅游也红火起来。

新和村自然条件好,山清水秀,夏天来避暑的游客很多,高台马社火作为传统文化表演,更让游客不虚此行。据统计,从2016年7月起到现在,村里接待游客已达五六万人次,直接收入近30万元。

“我们要继续发展非遗项目,搞好乡村旅游,将新和村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体验和乡村旅游基地。通过成立旅游管理公司,让村民入股参与到文化旅游发展当中,切实分享文化旅游带来的实惠。”谈起新和村未来的发展,村支书赵小龙信心满满。

将传承本土文化与发展乡村旅游融合,让这座古老的村庄打开了奔小康的阳光通道。

壕赖村:从农业向旅游转型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梨花镇壕赖村位于卓资县中部,东依卧佛山宗教文化旅游区,西邻武要古城文化旅游区和大黑山。

早在2009年,当时的东壕赖村党支部书记乔屹基就带领村民组建了富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16年底,村民收入达到了11600元。

前几年,卓资县委、县政府提出“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和发展“两心四线十大景区”的发展思路,乔屹基决心发挥壕赖村的区位优势,在乡村旅游上做文章。

壕赖村东距卓资县城17公里、集宁60公里,西距呼和浩特市60公里,很多从呼和浩特去往集宁购买皮革的人,到村子来采摘、吃饭都很方便。“要从农业向旅游转型”,乔屹基的思路十分明确。在壕赖村的乡村旅游规划中,包括基础工程、漂流、滑雪场、溜冰场、自驾车营地、传统农家作坊、果汁饮料加工厂等项目。

村里还建起了115亩采摘基地,可供四季采摘的水果达到10余种。来自邻近各省市体验果蔬采摘、吃农家饭的游客络绎不绝。占地2382亩,集度假、采摘和果蔬产业发展为一体的“富民山庄”,有1000平方米的水上餐厅,7000平方米的钓鱼池,100多米的吊桥,500平方米的民俗文化广场,700平方米的农家传统作坊,240亩的观光采摘基地。游客在蔬菜大棚里采摘瓜果,在水上乐园走站立不稳的铁索桥,在农家传统作坊自己动手做豆腐、酿烧酒……临走一定会带走土法酿制的烧酒、胡麻油以及农家小米。山庄可年接待3万人次,每年可实现利润420万元。

东壕赖村的芦爱莲每天都要到“富民山庄”办的种植专业合作社果蔬大棚里忙碌。三年多来,她与105户社员一起,在这里种植了桑葚、油桃、黄杏、李子、礼品西瓜、火龙果、葡萄、草莓等水果,在旅游旺季,每个月都有可观的收入。

按计划,壕赖村三年内要打造成首府和市府周边集冬季冰雪运动、夏季漂流、垂钓、采摘、观光、农事体验、农耕文化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建成后,年可接待游客10万人次。

关东民俗文化特点范文5

作为走过近一个世纪的城市守望者,他是这样说的:“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老承德人,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老承德回忆起来,希望能对怎样保护承德和合理利用历史文化名城有所启发。”

早在1937年,尹忠就对老承德街巷胡同做过详细调查和记录,画过很多街巷胡同的“写生画”,他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一街一景非常熟悉,离休后,他决心记录出老承德的风貌,并开始着手对多年积累的文史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他用素描把旧时承德的老街巷、老商铺和老宅院逐一绘制。

他提出的复修清代承德御路上二道牌楼和三道牌楼,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标志性建筑已得到复修;2006年,他对热河文庙的复建和利用问题提出建议,现文庙已恢复重建。承德市档案馆通过几年来与他的联系、交流,形成了系列的口述历史档案、承德老街建筑现状与旧景档案及老人的手绘图等等,让我们通过文、图、影生动形象回到老承德当年的情景。以下截取档案中几部分老人口述老承德的旧景,再次回味这座积淀已久的历史文化名城。

承德街的水路运输

承德是个山区,境内峰峦叠嶂,峡谷幽深,盘山路陡,蜿蜒曲折,山崖高险。早年那些旱路,多是沟沟坎坎,并不平坦,所以走旱路行程远,运行慢,时间长,交通相当不便。当年,由关内来承德所走的路,多是崎岖的山路和泥泞的土路,又没有现代的交通工具,在民国年间也仅有几辆汽车,来往于承德到北京,那时仅有畜力车辆和驮垛子、驮轿、骆驼队等,行路比较艰难。

承德地域内的大小河流众多,为开发水路运输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滦河流经今河北省东北部,是河北省第二大河流,过去,这条河流流域面积宽广,河床宽、河水深、水量大,分支河流多,如有小滦河、兴州河、饮马河、伊逊河、武烈河、老牛河、暖儿河、瀑河、柳河、白河、青龙河等。早年,滦河为发展水路运输提供了许多优越条件,民国22年(1933年)已有转运货栈4处,经常停泊于下板城码头的船有数十只,庄头营、下板城、暖儿河口、车河口皆设有码头。每年农历的四月至十一月为航季,农历每月十四、十五日为上航日期,初三到初五为下航日期,上航主要起运关东、唐山一带。

过去,承德街草市一带是承德向关里发运和由关里发来船只的码头,到1955年后,去唐山滦县的水运才不通航的,水运的发达,更促进了长城内外的文化交流。在民国年间,热河的学子们曾通过水路去关内求师访友,接触新事物,吸收了不少新的文化知识,再是,在早年皮影戏、曲艺的艺人多由唐山等地前来的,也为承德培养出不少徒弟,繁华了承德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为承德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纪晓岚承德印记

纪晓岚作为乾隆皇帝的宠臣,多次陪驾来热河,在热河也修建了他的府邸,称“纪昀府”,府址在热河街里,老地名叫火神庙后街,即今火神庙邮电局营业厅的位置,是一处坐北朝南的四合院,是两层院落,有个高白楼,进门后可见有门房,前院有耳房各三间,进二门是坐垂花门,第二层院落,有正房五间,有高台阶,屋子很宽阔,还有南北配房各三间,周围是围墙和树木。我看到这样的院落是在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时的往事,我见到这家住在正房的房主人叫张子均(满族人),他的祖辈在清朝年间都是在避暑山庄内为官的,他说现在住的院落过去是乾隆年间在此修建的纪晓岚的府邸,这房院已经有一百六十多年,当我见到这位老人时,他已经六十多岁了,这是他的祖父讲给他的,这处院落一直保留到日伪统治时期的初年,承德解放后多年,在这修建电信大楼,在院内挖出不少大石板,在多年前我也寻访过在承德居住多年的老辈人,他们也都在说火神庙后街这处院落是纪晓岚府。

纪晓岚在承德留下很多趣闻往事:传说乾隆五十五年,80岁高龄的乾隆曾命人搭梯亲自上过双塔山,还有说纪晓岚也上去过,实际他们都没有上去过。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有双塔峰,亭亭对立,远望如雨浮图,拔地涌出,无路可上。或夜闻上磬经呗声,昼亦时有片云往来,乾隆庚戌,命守吏构木为梯,遗人登观一峰,周围一百六十步,上有小屋,屋中一儿一香炉,中供片石镌‘王仙生’三字,一峰周围六十二步,种韭二畦……如园圃之所筑,是绝非人力之所到。”说明这是他们遣人上去的,这是纪晓岚留下的真实故事。

老承德街中秋节令民俗文化

从史料记载所述,康熙、乾隆皇帝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很重视的,无论在避暑山庄里,还是在喀喇河屯行宫都有过中秋佳节的举动,特别是留下来许多诗文。

我记忆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承德街中秋节活动是这样:一是糕点铺备足月饼,应节销售,过节期间家家要吃月饼,有价格贵的,也有价格低点的,还要准备下供顾客选购的优质高档月饼,以备顾客买去馈赠亲友,相互送礼,交流情感,共祝吉祥、平安、喜庆过个美满的团圆佳节,当时街里曾有家糕点铺,都是很有名望的老字号,如名远斋、桂兰斋、金兰斋、公顺昌、荣美斋、东N号、宝珍斋、稻香村,他们在中秋节前就及早动手加工各式馅料的月饼,那时候馅料很少的几种,有白糖、五仁、枣泥、豆沙,为了送礼都要选购高点价格的,而且装在点心匣子里,那是个长方型小薄木板做的,外边糊有一层彩画纸,上边有后匣盖,装妥月饼,放上匣盖,在上面放上一张,印刷漂亮的上有福、禄、寿三星图样,或是月宫嫦娥形象的图像的帖子,以显示礼品的珍贵,那时候的月饼,也在月饼的外形上显示文化点缀,制作月饼的模具,就有刻制的《嫦娥奔月》、《银河夜月》、《西施醉月》、《月宫玉兔》、《花好月圆》等花纹,而后显示在月饼上,也可说展现月饼的文化现象,再还有糕点铺加工的那种“套月饼”应当是承德的绝活,承德的套月饼就是大、小不同的月饼,叠起的塔形的供品,底层的大月饼直径足有30公分,向上一层比一层小,共计有十二层,最上边顶端,放着一个桃型的点心,那时候商家店铺和富户人家特意在中秋节前就要到糕点铺去订货,以备祭月时摆供,月饼是传统下来的节日食品,祭月供品,也是应节的馈赠主要礼品。

二是旧时,讲究的供月,也叫祭月的习俗。在农历八月十五日的夜晚,当月亮从东方升起,在家庭庭院里,摆上老式的八仙桌,在桌上的最前面,朝向月亮的方位还先摆上由纸张店请来的兔儿爷的纸码子,不能说“买来的”,要说“请来的”,还有在街里请来的泥塑的兔儿爷像,兔儿爷的形象是兔的头面,人的身型,还是身着战服,背后还有四个小旗,着色的武士的形象,在其周围摆齐月饼、瓜果。摆水果也有讲究,可摆苹果、石榴、葡萄、红果,不能摆放梨类水果,因为“梨”字与“离”字同音,忌说“离”字,因为过中秋节,要处处展现出团圆的氛围,否则就不吉利,还要点起香蜡,家里主人要上香叩拜,祈求天宫的仙神保佑得到吉祥、美满和顺、平安。记得那年月里,在供月时还有过这宗有趣的事儿,当婆母的要背着别人,特意要嘱咐自家尚没生育儿女的媳妇,要背着别人,要单独为天宫上香,要诚心诚意叨念求天宫仙神保佑她早生贵子,这种举动在农村中比较盛行。

三是赏月,大家团座,一边远望明月的月光,一边吃着月饼和瓜果,一起拉着家常礼道,老年人好给晚辈人讲故事,特别是过这个中秋节,在外地的人员,要赶回家乡老辈人家的身边,一起来过团圆节。那时还讲究赏月时月饼和瓜果要想到家里人人都要分享,对没在场的,也要留下那一份儿,以显示共享共乐,赏月时吃月饼和瓜果,沿袭这个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把它做为吉祥、平安、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在赏月的前后,还讲究吃团圆饭,有鱼有肉,菜食酒品相当丰盛,开怀畅饮,共述志向,期盼和希望。

现在回忆起小时候,几个小伙伴们,手捧着那应节的饰品兔儿爷泥塑,吃着美味的月饼,共望一轮明月当空的洁白的月光下,跳来跳去,尽情的玩耍,还在深深地记忆着。

我小时候亲见商家店铺供月赏月的那种场景,距我家住处不远,是老承德街的一家制造白酒的烧锅(烧锅即酿酒加工行业的俗称)。这家老字号叫源盛和地处粮市街的西口,现在老建筑已不存在,商家对过中秋节更为重视,祭月时,摆的供品相当丰盛,特别夺目的那套套月饼,不仅有一套摆在祭月的桌面上,另一套摆放他家的供奉的祖师爷像前,商家的业主特意准备酒席,除供月赏月,并特请来老承德街四大才子之一的胡子襄先生来酒店作客,这位老人是承德街的驰名书法家,酒后诗兴大发,吟诗作对,挥笔写下许多条幅,我在小时候最先知道那些古人李白的望月思乡的诗句,还是从这次所见中秋节的活动开始的,现在还记忆犹新。

二仙居街小吃

关东民俗文化特点范文6

关于做大做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建议

清原政协 杨绪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近年来,我省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较快,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朝阳产业和新的增长点。这里结合我们清原满族自治县旅游发展实际,就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我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力推进生态旅游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红河峡谷漂流项目为龙头,以国道202线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带为轴心,以休闲养生、佛教文化、森林生态和农家风情为特色的生态旅游格局。全县累计建设红河峡谷漂流、金山石佛、砬子山风景区等大小生态旅游景区景点8个,开发王家堡、筐子沟、沙河子沟域旅游线路3条,发展了农家乐、农户游和采摘游等乡村旅游。同时,与之相配套的宾馆酒店、休闲山庄、度假村寨、购物市场、休闲娱乐等服务行业发展迅速;旅游商品品种丰富,辽砚、野果制品获得抚顺市优秀旅游商品称号,二道岭草莓、清原马鹿和山野菜、林蛙制品、清河大米等土特产品销量较好;精心谋划和建设了红河峡谷漂流休闲旅游集聚区、清河商贸集聚区和金山石佛文化旅游集聚区,并大力发展“夜经济”,第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几年来先后获得了“全国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示范县”、“辽宁省旅游强县”、“辽宁省乡村旅游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为了将清原打造成沈抚后花园,2012年以来,清原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打造花园城市、建设美丽乡村”战略部署,通过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将清原建成“休闲、避暑、养生”的最佳地。突出满族文化特色,依托生态资源优势,2014年投入专项资金2000多万元,大力推进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全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红河谷漂流景区全力进行了8.16灾后重建工作,恢复了接待能力,景区全年接待游客26万人次,门票收入2950万元;金山石佛景区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及内部装修和景区内绿化、亮化、硬化等收尾工程,将择日对外开放;筐子沟景区已完成《筐子沟沟域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景区栈道、基础设施、改扩建道路等工程已开工,景区全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以上;东砬湾生态园项目完成了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工程正在建设中;重点推进了王家堡、筐子沟、沙河子三条沟域农家游项目,筐子沟进行了基础设施改造、村容村貌满族特色改造、冰雪景区建设等工作,并开展了“满乡枫叶节”“乡村冰雪节”、“乡村过大年”等系列活动,全年接待10万人次以上。旅游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后发优势日益显现。

目前,我县正积极引进域外巨资,准备建设有“北方第一滑”之称的冬季冰雪项目,相信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清原旅游的知名品牌。使我县“春季能踏青观花,夏季能漂流避暑,秋季能赏叶采摘,冬季能滑冰滑雪”,真正成为无淡季的旅游之乡。

二、我县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旅游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1、投入水平较低,精品项目较少。我县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受县乡财力影响,现有景区景点开发投入水平较低,资源整合水平不高,各级政府扶持力度仍然不足,导致我县在旅游景点开发建设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与周边县市存在很大差距,同时极具吸引外地游客的满族文化元素的旅游项目开发滞后,境内包括英额门柳条边门、黑石木方城子等满族历史遗址及《柳边望月》和《黑牛诗》等满族历史文献与有名望的满族历史人物与旅游开发融合不够,没有形成地方特色也没有形成旅游群体优势,从景区的形象上看,除红河漂流外,其他景区的整体形象还亟待提升。

2、旅游要素发展不平衡,民族气息不够浓厚。目前,具有清原特色的食、住、行、游、购、娱各旅游要素发展仍然不平衡,而且各要素的产业链条都不长,远远满足不了旅游市场的需求。满族人民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创造的宝贵而悠久历史文化没有得到足够发扬光大,在旅游饮食产品开发上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使得“满族火锅”、“八碟八碗”、 “勃勒叶饼”、“苏耗子"等传统佳肴没有得到更多游客的品尝;满族特色体育项目及儿童游戏没能被包装到旅游游乐项目中去。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小商品的生产加工仍处在初级阶段,存在着生产规模很小,质量不高,产量不足,品种不全,包装也不够精美,没能形成品牌。县内也缺少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市场,土特产品和工艺品等旅游商品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和销售。

3、旅游文化比重小,满族元素利用不到位。清原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有着悠久历史文化。满族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民族艺术没在旅游开发中体现应有的魅力。我县在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内涵挖掘还不深,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缺少总体规划和科学论证,开发和利用还远远不够,民族地区的特色还没有得到更好地展示,氛围还不够突出和浓郁,在现有的旅游景区中,对自然资源依托的多,对旅游文化挖掘利用的少,缺少品牌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园(基地),文化产业在旅游业中所占比重太小。

4、 旅游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尚待提高。目前我县旅游行业人才匮乏,从业人员开拓性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工作当中积极性,主动性不够,人才队伍不能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全县旅游管理和服务质量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旅游企业的管理还不规范,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还不高。亟需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旅游工作人员。此外,在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力度,提高旅游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三、需要省级部门帮助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是解决重点旅游景区用地指标不足。目前,我县红河峡谷漂流、筐子沟旅游综合开发和蝴蝶谷等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不足,成为制约项目发展的瓶颈问题,需省里相关部门予以帮助解决。

二是亟需相关优惠政策和资金帮扶。清原县地处大伙房水源保护区,大伙房水源安全关系到全省12个城市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做好水源保护工作是我们的神圣职责。为此,我县所有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工业项目全部进行了关停并转。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形势下,县财对旅游业发展的投入困难较大,恳请上级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对新建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新开发旅游景点,兑现相关优惠政策,把我县境内纵向高速公路纳入全省路网计划并尽早实施。并需要省里进一步加大对我县境内通往各景区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扶持县域旅游业发展。

三是解决聚隆滑雪场林地审批问题。由于该项目占用林地手续尚未得到审批,直接影响投资方下步开工建设。还需要省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尽快完成林地审批办理工作,确保该项目快速推进,以弥补我县夏季红河漂流季节较短、旅游景点过于单一的问题。

四、关于加快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结合旅游资源实际情况,要统筹抓好“旅游景区建设、乡村旅游发展和满族民俗特色项目建设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清原要在旅游景区建设上,不断巩固和提升红河峡谷漂流等品牌景区,加快建设筐子沟、东砬湾等有潜力的项目,积极推介和开发岗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村、小型飞机场等优秀的旅游资源;要在乡村旅游发展上,以筐子沟、王家堡、沙河子三条沟域农家游产业为突破口,促进乡村旅游与满族文化、乡土风情和特色农业深度融合,树立清原乡村旅游品牌;要在满族民俗特色项目建设上,进一步丰富满族文化内涵。构建“重点突出、梯次开发、纵向延伸”和“抓点连线扩面”的工作格局,并结合实际就如何加快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提高认识,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振兴。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关联度高、带动性强、产业链长、幅射面广的显著特点。随着高速公路的全面开通和沈抚同城化步伐的加快,我县已经融入了沈阳1小时经济圈,成为沈抚人民的后花园。因此,大力发展县域旅游业,既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沈抚中部城市群休闲渡假市场的客观需要,更是壮大我省旅游产业,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振兴的有力支撑。各民族地区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大旅游的观念,充分认识发展县域旅游业的重要性,把这项产业当作富民强县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真正摆到重要位置,纳入工作日程,给予高度重视。要像抓工业项目一样抓旅游产业发展。加强组织领导,深挖旅游资源,强化推进措施。

2、科学规划,整合资源,精心打造旅游精品。旅游规划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为此,省、市应编制旅游总体规划,把各县的旅游资源都纳入进来,进行科学、有序的开发建设,合理确定精品旅游线路。各县区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域内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重点建设内容及线路开发等方面进行科学论证。合理规划旅游产业布局,加大开发旅游资源深度,加强旅游要素配套建设。真正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使县域旅游开发建设走上良性发展轨道。要整合旅游资源,突出重点,打造本地旅游品牌和精品旅游线路,不断增强旅游景区景点的吸引力。我们要树立大旅游观,不断加强区域联合,围绕主要客源构成和地区旅游特点,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流,优势互补,构筑2—3日精品旅游圈。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各景区建设和经营的指导与管理,保证景区建设功能齐全,服务设施齐备,道路畅通便捷,旅游产品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接待能力满足游客的需要。做到用特色和服务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同时,要坚持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正确处理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3、结合地区特点,突出民族特色,积极发掘旅游文化。特色是文化之基,文化是旅游之魂。要提高旅游品位,就必须积极发掘文化资源,增加旅游文化含量。特别是东部山区是满族聚居区,清王朝发祥地,文化底蕴十分厚重。因此,我们应该用清前史迹、关东风情和满族特色文化提升旅游品位。注重培养一批具有乡土气息,能够表演满族歌舞、民俗的演艺人才。让游客既能领略优美的自然风光,又能欣赏到风情浓郁的民族节目,景区景点及沿途的服务设施建设也应体现满族特色和东北风情。要有计划地开发森林浴、野生动物观赏、珍稀树种猎奇、农家乐、山货野果采集等自然文化项目,同时,加大对民族工艺类、农特产品类、山珍特产类等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不断丰富旅游商品品种,对现有的旅游商品要进行质量改造和精美包装,不断提升旅游商品档次。延长产业链条,繁荣旅游商品市场,让地产人参、鹿茸、根艺、绿色食品等伴随着滚滚客流走向全国各地。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以农户游为牵动,突出特色和风情,发展乡村旅游,形成新的离土不离乡的转移就业形式,从而提高农民收入。要灵活运用土地流转方式,发展景观农业、特色农业,以旅促农,以旅富农。

我们地处辽东,拥有寒冷漫长的冬季。可以说,发展冬季旅游前景广阔,空间巨大。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开发滑雪、滑冰、高山冬令营等参与性较强的冬季旅游项目,破解冬季旅游无项目这个难题。只要我们依托资源,突出特色,打造精品,那么,冬季旅游也会强起来,火起来。

4、加强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旅游业要想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因此,各地要对旅游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精心选拔,定期培训,严格把关。应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职业道德和管理水平。要重点培养业务水平较高的旅游工作人员、高层次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及时引进一批高、中级旅游管理人才和实用人才,为实现县域旅游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要加强对宾馆、餐馆、餐饮业、“农家乐”等的服务管理指导,全面提升旅游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优雅、整洁、舒适的场所,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旅游外部环境,满足广大游客对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需求。要健全和完善旅游行业管理规范,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执法检查,规范旅游市场行为,努力塑造旅游小城市的良好形象。

5、注重宣传,精心包装,不断提升知名度。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大力培育资源市场很关键。旅游发展靠宣传,形象靠包装。因此,各地区要结合本地旅游资源特点,切实搞好旅游整体宣传。一是搞好旅游景点的精心包装,突出地方特色,唱响旅游品牌。二是依托电视、广播、报刊、展览、广告、会议、网络等媒介,对外宣传旅游资源和整体形象,不断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使旅游 产业早日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