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概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文化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文化概论

网络文化概论范文1

关键词:高校网络文化;内涵;特征;价值意义

信息社会的到来为社会的向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国家现代化的飞速发展,我国也已经快速的向信息社会转变。网络已经成为我国人民不可缺少的生活手段,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源泉。高校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价值意义。

一、高校网络文化基本内涵

(一)高校网络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称。网络文化则是伴随着网络的诞生而出现的一种文化。美国科技史学家斯诺在1964年的《两种文化》著作中首次提出,网络文化是技术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在科学和文艺之外的“第三文化”。国内最早从事新媒体研究和教学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匡文波教授于1999年发表的《论网络文化》一文中指出,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这是一种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化。”理解网络文化应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入手。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网络文化是指人类在网络时代的文化,它是人类的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的延伸,也是其多样化的展现。狭义角度的网络文化是指在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网络经济基础之上建立的精神创造活动以及成果,是人们在网络这个特殊的世界中,进行工作与学习、交流、休闲与娱乐等活动时,所形成的行为方式及所反映的人生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总称,它包含人的心态、思维方式、道德素质、价值观、审美观和行为方式等各种方面。

随着网络在高校中的快速发展与传播,于是在网络与高校之前形成了一种新形的文化,这就是高校网络文化。

关于高校网络文化的准确概念的界定,其中张瑜、洪波等在《“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现象实证研究》中认为,在高校这个亚文化传播圈内,由于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人文风貌等,包括这些因素而形成的物质实体就是高校网络文化。敬菊华、张坷认为“高校网络文化是高校文化在网络环境下的生成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在高校这一特殊固定的区域中依靠着网络而生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其同样也属于亚文化的范畴,高校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具有一致性。”

所谓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高等院校在专业教学、道德教育以及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在计算机数字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基础之上创造出来的一切精神和财富的总和。具体来说,高校网络文化是以高等院校为空间,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以计算机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为物质基础,以数字化的互动媒体(如 BBS、QQ、手机信息等)为载体,具有科技时代新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特点

高校网络文化是网络化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具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文化,更有别于社会范围内使用的网络文化。高校网络文化是高校文化和网络文化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产物。它受到现实文化和网络传媒手段的影响,有着自身的特点。

其一,新时代的创新性。高校网络文化在已有的网络基础技术上,由于参与者的不同与特殊性,以新型的思维和信息为创新点,打造出许多在高校网络中迅速流行的技术应用。例如QQ校友网、人人网、校园BBS等。只有这些新型的应用存在,才能在高校网络中形成网络文化圈,也是就高校网络文化的产生。

其二,平等的开放性。高度平等和开放的话语权是人们在设计网络时的基本理由之一,也是网络最明显的特征之一。高校网络文化在这种特征的基础之上,有着相同的特点。在高校网络中,信息的开放性、互动性、和交流的平等性,扩大了高校的区域限制,在高校网络中形成了一个开放的社会。每个人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所想,关注自己想要关注的信息,没有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

其三,应用的综合性。高校网络文化以虚拟的数字化技术为支点,使得人们在高校网络中可以实现各种应用。例如学习、娱乐、交往、学生生活服务及管理等多种功能。这种综合性是一般的社会文化在区域的限制上无法比拟的。

其四,价值文化的高素质性。高校网络文化是对现实社会、文化、政治、经济价值的共同反映。高校网络文化的参与者都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在这种精英的群体中所体现的文化价值是高层次、高水准的。这有利于推动社会核心价值的前进,也对高校网络文化的氛围提供了较高的保障。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影响分析

据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64亿,全年新增网民5 09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降低3.8个百分点,达到42.1%。从年龄方面来看,过去五年内10-29岁群体互联网使用率保持高速增长,目前已接近高位。从学历方面看,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目前基本饱和。可见在我国高校,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拓展知识、交往的重要手段。

那么高校网络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高校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

第一,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改变了学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校园网络已经成为改善学生管理与服务的新手段、保障教学信息畅通的新渠道、实现现代化办学水平的必要途径。

第二,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方式。在科技进步的今天,大学生们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知识之外,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来查阅资料和了解世界。高校网络文化不仅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而且通过这个平台,学生们的生活与交流方式也发生改变。网络世界增进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沟通,也扩大了信息的交互,开阔了当代大学生的发展空间。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

第一,信息的综合性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失衡。由于高校网络文化的应用综合性,各种多元的、复杂的信息充斥的网络。在传播健康向上的信息的同时,各种负面的信息也接踵而至,尤其近年来西方政治文化的逐步渗透也进一步加深。大学生们面对如此繁多的信息,会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疑问,在这个正在探索人生信念的阶段,非常容易误入歧途,产生不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各种垃圾信息会导致大学生的道德失衡。近年来,由于各种不法行为的产生,各种暴力、非法、黄色等交易信息在互联网上肆意传播,强烈的好奇心会驱使大学生们接受不良信息的侵害,使得大学生的道德取向失衡。

第三,各种网络疾病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失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一些网络疾病。例如沉迷于网络游戏、网恋、网瘾等,这些网络疾病困扰着许多大学生,网络没有约束性,大学生们在沉迷于网络的同时,无心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虚拟世界的角色与现实世界的角色无法转换,产生心理扭曲,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由此可见在高校网络文化发展中,不仅对当代大学生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其消极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我们要正确的发展高校网络文化,加强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

三、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价值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意义或者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重要标准。价值观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高校网络文化中的部分信息会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也是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过程,这既能克服不良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减少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让大学生认识到这些信息的负面影响,增强大学生抵抗力。同时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又可以弘扬高校网络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能促进各种健康向上的信息在校园内传播,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过程也是高校文化创新的过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高校网络文化的培育目标,是要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最新的技术,提高了大学生的知识水平,为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创新方法和创新经验,也为学生们进行创新实践时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高校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平等性等特点,使学生们可以在网络中平等、自由的进行交流、创造,使他们更喜欢参与到高校网络文化的创新活动中来。

(三)有利于优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环境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过程也是积极改造文化环境的过程。人的思想品质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对人的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网络文化中优秀的信息,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还可以阻止网络中的不良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把网络带给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消极影响化为积极影响,创造出适合培养优秀大学生的文化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出良好的条件,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们的影响,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四、结论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我们应当从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以认真科学的态度,顺应网络传播的特点,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思考与探索建设高校网络文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推动高校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切实落实各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措施,构建健全、规范、科学的校园网络平台。

参考文献:

[1]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第三版)[M]. 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9,(8).

[2]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

[3]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4]田贵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网络文化研究 [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6.

[5]张国启,张朋.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价值[J]. 继续教育研究,2012.

网络文化概论范文2

关键词:网络传播;文化全球化;文化形态变迁

一、网络传播的发展及其特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网络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并以其数字化、多媒体、实用性、交互性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多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技术是传承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载体和工具,是实现文化交流的媒介,它改变了我们的私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并且极大地改变了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形态。

网络传播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信息化的流动与加工,它推动知识的创造,开辟新的知识产业增长点,使信息和知识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而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产。网络以全新电子化传播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传播体制,使信息接收与成为实时交互的轻松游戏,拆卸了信息传播的所有壁垒,达到了对物理和精神世界的全面覆盖和无限延伸。

互联网代表着全球范围内一组无限增长的信息资源,其内容之丰富是难以言述的,海量的信息让人应接不暇,其功能也日趋多元。作为一个实用信息网络,它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网上竞选、可视会议、电子金融、电子商务、黑客与数字化犯罪、虚拟技术、数字图书馆、网上聊天、网上购物等一系列与之有关的概念的普及,表明互联网的使用价值越来越高,它已渗透到政治、经济、法律、艺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满足着各个领域各种层次的用户需求,成为人们在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生存依托。

二、文化全球化的涵义

(一)文化一体化或同质化

清华大学万俊人认为,在文化一元主义看来,文化全球化是以某一既定的社会理念或价值观系统为前提预制的单极化或一元化。张荣翼认为“文化全球化是一种文化一体化的过程。它是甲地文化产品移植乙地后,促使乙地也按照甲地的眼光来看待该产品”。赵景来认为,“文化全球化是指不同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观念意识的相互认同、相互渗透、相互吸收,从而呈现出文化发展的某种同一化趋势”。

(二)文化的殖民化

蔡拓认为,文化全球化不仅表现为文化的同质化,而且表现为文化的殖民化。文化的殖民化主要是指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经济、政治主导地位,自觉或不自觉地强行推销自己的文化制品和价值观念,以便在文化和思想上影响、同化他国的文化现象。指出:“文化全球化实质上是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的强势文化的扩张,尤其是对古老民族文化的单向挤压。”

(三)全球文化的交流和共享

杜书瀛认为,文化全球化是指地球上各种不同的文化,通过各种形式、各种范围、各种程度、各种途径的交往与碰撞,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融通,从而在某些方面或某些部分达到统一,实现一体化,某些方面、某些部分难以一体化(或者说不可能一体化),但可以在保持个性化、多样化、多元化的情况下互相理解、彼此尊重,达成某种价值共识和价值共享,促成全球性的人类文化繁荣。

(四)文化全球化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实践基础上新建构的文化关系、文化模式

鲍宗豪给文化全球化下了一个新定义:“文化全球化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跨国界的文化交流、文化交往等实践基础上,通过一段时间在文化价值观、文化模式方面的冲突、磨合与整合,而建构起来的新的文化关系、文化模式。”

以上几位学者对文化全球化的界定基本一致的是把文化全球化看作是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但在异质文化交流碰撞的结果上存在着分歧,其中有人认为全球化最终导致文化的趋同化或最终使文化共享成为可能,但也有人认为文化全球化会导致一种新文化模式的产生。

三、网络传播与文化全球化的关系

(一)网络传播实现了文化的包容

网络传播不仅具有纸介传播的视觉识认性、广播媒介的迅疾和广泛性以及电视传播的时效视听统一性,还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双向或多向交互、开放、共享和用匿名方式实时介入等特性。人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丰富的想象力变成现实,任何人都可进入网络空间交流思想,发表自己的观点,任意存取所需的信息,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从而实现着自我的追求和肯定。任何社会、任何背景的人都可以在网上的虚拟载体将文化烙印传送着,交流着,并不断地飞速流动。技术层面的兼容性保证了文化形态的兼容性,如对不同的个人观点和个人选择的兼容,对不同种族和国家、不同文化和语言的兼容,对不同媒介的兼容等。

(二)网络传播体现人们自主与平权的文化立场

与传统媒体的受众相比,网络受众有更多的选择权。如马克・波斯特所言“信息方式中的主体已不再居于绝对时间与空间的某一点上,不再拥有物质世界某一固定的制高点,再也不能从这一制高点上对诸多可能性的选择进行理性推算”。网络从技术层面上以无中心的平行性、散发性网络构架,实现网民之间交流平等,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平等,使人少了些对权威的盲从,多了份自主意识,这种自组、自治的模式,将有利于培养自主和平权的价值意识。

(三)网络传播发展带来的文化形态变迁

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网络的形成。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和载体,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率和界域,改变了文化的属性,提升了文化的品质和境界,并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即网络文化。并且,网络文化以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引领着当今文化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着日益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对人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使现实的客观世界转换成了文字、声音、图像,转换成了数字化的符号,网络文化主体在虚拟世界中创造和实现着现实世界未曾有过或难以实现的假想和计划,实现着自我的追求和肯定,网络文化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实然和超然生活的双重世界。

另一方面,网络技术使文化的全球传递和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网络文化实现着文化由地域性向全球性的转变和升迁,正在改变着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观念,使人们的文化意识、文化理念有了一个全球性眼光和境界。与此同时,网络技术便具有特定强烈的地域性、民族性、种族性的文化属性大大隐退,以技术的方式淡化、消解了不同文化形态的价值观、信仰观,并通过技术将其转化为图像、声音、颜色等抽象的符号。网络技术及网络文化使得各种传统和现代的、本土和国外的、相近相似和彼此矛盾甚至冲突的、高雅和通俗的文化,都可以共居于网络文化的大通道、大平台中,它以极大的包容性真正实现了文化的开放、交流和多元并存,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超越。

四、网络传播对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

(一)网络成为舆论和思想控制的工具

网络传播中,从政府到主管机构到网络服务提供商再到各个具体的参与机构和个人,他们都按照各自的标准筛选和推出符合其价值观的内容以及表述、传播方式,例如各国政府为保障自身的信息安全和利益,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控制“封杀”某些网站实现把关,通过扶持重点网站以贯彻自己的意图;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本国的网络信息传播在全球信息传播中的地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世界并不是一个自由天空,尽管网络受众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但仍然无法摆脱其思想和传播处于受控的状态。

(二)网络信息霸权的突现

从全球信息网络传输的角度来分析,据统计,美国互联网用户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用户的54.7%,第二位是日本,接下来是英、加、德。发展中国家网络用户占全球的比重不足20%,将近90%的数据库都集中在美国。这种网络分布和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导致国际间的信息获取、占有和利益分配中的不平等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失衡的网络发展致使国与国之间信息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因信息化发展的滞后,意味着他们要更多地接受外来的信息,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媒体和信息的影响。互联网协会主席唐・西斯说道:“如果美国政府想要拿出一项在全球传播美国式资本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的计划的话,那么互联网就是它最好的传播方式”。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指出:“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世界”。

(三)网络文化对民族文化的侵略与控制

由于网络文化背景之后,渗透着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利益的影响,在知识经济、网络环境支撑的全球化时代,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兼备经济、军事和网络大国的地位,借助于网络上强大的语言文化优势、信息资源优势、网络传播优势,通过创造一种所谓全球文化经验,将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强加于别国,以文化上的一致性压制文化上的差异性,削弱单个民族国家的文化凝聚力,造成与全球化相联系的文化趋同现象,这种文化趋同带有浓厚的泯灭文化多样性的文化殖民主义色彩。比尔・盖茨曾一语道破天机:“信息高速公路将打破国界,并可能推动一种世界文化的发展,或至少推动一种文化活动、文化价值的共享”。所谓的“世界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是西方文化,尤其是以美国为中心的文化。

(四)信息泛滥的社会影响

信息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信息过载、重复、失实和误导。信息的生产量不正常地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人类和社会能够进行处理和利用的限度,不仅不能帮助人们消除不确定性,反而增加了人们的不安全感而成为负担,更带来难以估量的浪费。低质信息和大量误导、失实信息通过现代通信技术极容易地不断繁衍、不断加速,无节制地、广泛地向社会传播,使人们处于低劣的、无关甚至有害的信息包围之中。

五、结束语

随着网络在全世界的延伸和普及,网络传播应当更加全面地看待,作为一种崭新的人类文明,它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改变着目前的社会文化结构,在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并演绎着新的思想控制和社会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海鹰,滕谦.网络传播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新华.信息安全:威胁与战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王世明.技术・网络文化・文化变迁[J].情报纵横,2004(4).

4、刘泓.虚拟的背叛:网络传播的文化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4).

5、欧阳友权.网络传播和社会文化[J].桂海论丛,2004(6).

6、万俊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1(2).

7、张荣翼.文化全球化的基本特征[EB/OL].省略/discourse/article_ show.asp?typeid=5&articleid=4418,2003-05-03.

8、赵景来.文化全球化研究论略[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5).

9、蔡拓.文化全球化的三重涵义[N].天津日报,2001-08-06.

10、.文化全球化的实质与消极后果[J].理论与改革,2004(5).

11、臧学英,张东.有关文化全球化问题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报,2001(5).

12、鲍宗豪.论文化全球化[EB/OL]. 省略/htm/kjwh/whys/2002-9-25-10047.htm,2002-09-25.

网络文化概论范文3

【关键词】web2.0 思想政治教育 挑战 新途径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基于网络平台的公寓与专业学院党建工作互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Y201018068)。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74-0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新的媒体,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以web2.0为代表的媒介的发展以及传播途径的多样化,更是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web2.0与web1.0比较

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 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即每一个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也是互联网的作者;不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在模式上由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从而更加人性化!两者的区别详见下表:

二、web2.0时代下网络对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带来的挑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老师和书本为主体对大学生进行说教式的教育,多采用面对面的教育方式,这在以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发挥过较好的作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变化,他们更乐于使用匿名方式和网络虚拟空间交流思想、传递情感、宣泄压力,他们更自觉地追求平等,更强调自我意识;大学生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倾向于使用网络搜索、论坛交流等形式了解咨询,获取信息、掌握知识,他们的价值取向、文化认同日趋多元化,更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势必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冲击,面对面说教的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网络时代,网上信息异常庞杂,人们均通过自由选择,互通有无,学生的独立性明显增强,主观能动性更加活跃,绝不可能采用单一的教育方式就能解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面对这些挑战,就必然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树立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新型教育方式。

三、web2.0时代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1.运用校园网络系统,构建新型校内思想政治工作阵地

首先,我们要认真开发思想教育软件,积极推进思想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其次,要开发超文本结构的思想教育电子教材。这种电子教材可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技术,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使学生视觉、听觉均产生立体感,从而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第三,利用校园网络整合校内宣传媒体。把高校的宣传教育媒体如校报、广播、闭路电视、户外宣传等通过数字化处理后移植到网络上,可实现思想教育与大众传媒的有机结合和互补,从而拓宽学生的信息来源,增强思想教育的辐射力、吸引力、感染力。

当然,校园网络系统关键在于内容建设。从以往校内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网络构建的实践来看,往往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技术、轻互动等问题。以常见的学校党建网站(web1.0时代典型网络平台)为例,往往内容雷同、板式单调,特别是缺乏有意义、有意思的话题互动。同时,对web2.0时代的典型网络平台如微博和微信的运用还较少涉及,某些高校的党建网站也开通了微博,但运作理念往往还参照web1.0的大众网络平台的思路去操作,违背了价值性、互动性、趣味性等基本原则。

2.利用各种渠道,构建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指在现代社会中以网络为载体,传承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创造。

网络文化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催生视野全球化、激发创新意识、加强参与协作、利于思想观念的形成和更新,另一方面,它也容易使学生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迷离、价值取向更加多元、道德与法律观念淡薄、网络依赖心理增强、思维浅薄化。网络文化是一种多元快变的文化,容易使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对信息理解的多维化,他们很难再简单按照教育者事先设计的思想和目标去理解和领会信息;二是对信息理解更加主动,运用自己的是非观、判断力对各种信息以筛选和分析,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者的灌输和安排。学生自我判断是非标准的自主性、独立性更强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碰撞和冲突更加直接、更加激烈了。

因此,我们要从多种渠道积极构建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如强化网络监管机制、重视和加强高校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培养、造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等。

3.关注大学生网络行为,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进行选择、批判、解读、应用与创造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人们正确理解、积极享用大众传媒,培养人们对传媒信息的全面解读和批判的能力,以及运用传媒信息的能力,从而确立科学的传媒观,在丰富而复杂的传媒资源中明晰前进目标,不断完善自我,参与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主要表现为学生搜集、整理、理解、过滤、批判媒体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思维水平的试金石。在web2.0时代,新型媒体便利了学生的信息沟通,但大量碎片化、肤浅的信息也对学生的思考能力造成了损害。比如注意力的分散,有的学生每隔几分钟就要刷新一下微博或人人网、检查好友是否上传了新照片等社交信息;有的读写能力退化,难以对经典书籍进行系统地深度阅读、写不出超过140字以上的文章。当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让人类从信息稀缺时代快速过滤到注意力稀缺时代,媒体上大量无营养的信息对学生的思维方式造成了毒害,特别表现为不会读长文章、不会写长文章、对知识的记忆力衰退(因为有搜索引擎),读图时代的到来实际上损害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这样下去,很可能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在信息、知识、书籍无限丰富的时代,我们学生反而不读书、不学习,知识贫乏、成为“最愚蠢的一代”( 马克·鲍尔莱因,2011)。

因此,在web2.0时代加强高校学生媒介素养包括两部分:一是吸收有益信息的能力;二是过滤、拒绝有害信息的能力。培养第二种能力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也是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

4.提倡关爱学生,由“危机管理”转向“主动服务”

全球化的新媒体信息平台、交流平全超出了传统意义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控制的范围。“大学生上网主要是寻求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表现为在网络情境中满足求知心理需求、求客观心理需求、求新心理需求、休闲娱乐心理需求和自我实现心理需求”。 根据之前对我校90后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学生通过网络的关注重点依次是生活与娱乐信息(78.33%)、学习问题(57.78%)、工作与就业问题(35.56%)、人际交往与心理问题(17.22%)。从这次调查中可以看到,学生利用网络主要是进行娱乐,而不是学习,这是一个社会事实。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停留在被动应对、监管的危机管理层次。要因势利导凸显服务理念,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整合学校教育、管理资源,建立起帮助学生成长,解决学生困难,维护学生权益的服务体系,真正做到主动关心学生困难,关爱学生进步,关注学生就业,实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90后的学生开始纷纷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面临web2.0时代的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的优点以及网络带来的危害,在高校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要因势利导、防微杜渐,使网络逐渐成为培养新时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霍慧煜.应对新媒体,高校学生思想工作新思考[J].冶金企业文化,2011.3(56页)

[3]杜佩.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J].理论探讨,2010.11(7页)

网络文化概论范文4

关键词:网络传播 心理互动 空间 隐忧

网络传播的心理互动,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发送者和信息的接受者之间不断进行的以网络为中介的心理上的动态平衡。现实生活中的信息以网络为载体进入虚拟的网络环境之后,引起信息接受者在认知及情感方面的变化,并对信息接受者的人格起到了影响作用,使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了思想上的碰撞,且信息接受者继续通过网络将自己的思绪和看法表达出来,网络媒体的发展离不开媒体和受众之间的心理互动。

一、网络心理互动的特点

1. 间接性。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主要以面对面的直接交往为主,活动范围受到物理空间的限制。而网络交往是以网络符号(包括数字、文字、语音和视频等)作为工具,具有更加简捷、形象、易理解等特性,因此网络心理互动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2. 平等性。网络中的所有网民几乎摆脱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由社会地位和角色扮演所限定的约束,显得更为淡定和从容,无需承受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压力,从而真实地展现个人的喜好和情感。3. 广泛性。通过网络进行的心理互动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无论网民们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层次的差异如何,经济方面的差距如何,只要存在共同的话题,均可以不受阻碍地进行互动和交流。4. 即时性。在网络互动过程中,网民在看到文字信息或图像信息的时候,可即时发表自己的看法,信息的发送者也能够即时得到接受者的信息反馈,使互动双方的喜悦或者压抑都能及时得到分享或释放。5. 张扬性。平常情况下人们受到社会习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使自己的个藏在潜意识当中,而网络这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为潜意识的释放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网民的个性以享受快乐为准则,释压的同时也显得张扬。[1]

二、网络心理互动过程中的隐忧

1. 虚拟与现实。虚拟只是一种充满想象而非真实的存在,通过网络技术不但可模拟现实,甚至实现超越现实的完美化理想,网民们这种构建于“虚拟实现”基础之上的感受严重脱离了社会现实,产生了游离于现实世界之外的价值观。阿多诺曾指出:“文化工业通过不断地向消费者许愿来欺骗消费者,它不断地改变享乐的活动和装潢,但这种许诺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兑现,仅仅是让顾客画饼充饥而已。需求者虽然受到琳琅满目、五光十色的招贴的诱惑,但实际上仍不得不过着日常惨淡的生活。”所以,在对虚拟文化持肯定态度的同时应理性对待,不能过度沉迷于虚拟的泛滥。2. 传统与现代。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行为方式,而网络文化主要包括与互联网相关的活动、观念和生活方式。传统文化注重修身、强调伦理,突出个体对于整体的服从性和认同性,而网络文化所侧重的是娱乐化人生及个性化表达,通常情绪反应是最重要的,如果网络不能带来愉悦感而仅仅是为获取知识,则互联网早已不复存在。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冲突体现了很多方面,比如互联网广泛使用之前的孩子与现在经常游弋于网络之中的孩子相比,知识的来源获得了巨大的改观,不但不再迷信于父母和老师,同时在心理上和言辞上变得更加复杂和尖锐,“代沟”现象也提前出现。3. 个体与群体。在网络当中,个人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网民们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生活态度并记录一些日常琐事,不管是一时冲动的想法还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这些信息轻易地进入了网络群体领域。[2]

三、网络传播过程中的心理互动

就当前的网络现状来看,大型网站的网络新闻留言板和开放式论坛是发生心理互动的主要网络空间,比较有影响力的有新浪的网络新闻留言版、网易的网络新闻留言系统、搜狐的网络新闻留言评论、天涯社区和猫扑社区等等。这些空间的优势体现在:对网络新闻感兴趣的网民都可以基本上无限制(违反我国《互联网管理条例》的除外)地发表自己的言论、表明自己的态度,形成类似于米尔顿所谓的“观点的自由市场”。每个网民不仅可对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对其他网民的言论进行评论,从而形成一个网络互动语境。网络互动空间应具备一些共同的特点:首先是自由活动性,能为网民群体提供一个可以相对自由的网络平台,给予网民释放个人观点和情绪的自由;其次是议题多样性,空间涵盖的议题范围比较广泛,议题类型多种多样,满足各种需求网民的需要,使网民轻松地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专题或者新闻事件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是言论互动性,无论网民如何众说纷纭、各抒己见,最终难免会让少数意见或态度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此时网民就会寻找与自己意见或态度相近的观点进行互动,这也是互动空间中较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基于对上述互动空间的观察和总结,发现基于网络传播的心理互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情感互动。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信息内容的感性因素的影响力通常强于理性因素,但信息内容中的感性成分也应适度,过度则会干扰人的记忆,影响传播效果。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许多礼仪规范、法律法规需要遵守,在传播的过程中,情感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并贯穿于传播的整个过程。如果信息的传播过程是轻松愉快的,则无疑会调动起传受者的情感,感染力强;反之,如果信息的传播过程是枯燥乏味的,则无疑会影响传受者的情感,感染力低。因此,在网络中如果要进行有意义的传播,必然添加情感成分。

2. 人格互动。无论在现实生活中彼此之间有无关联,网民在网络中都能够密切地关联到一起。网民有着彼此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个人气质,即网民群体是由具不同人格的人组成的,因此的信息必然带有发送者独具特色的人格特征,且得到许多完全不同人格的网民的评论。网络中传受者虽然是现实生活中的“陌路人”,但彼此的人格却在网络中进行着“亲密接触”,在传受者人格互动的过程中,双方主体在意的都是情感的第一反应,当信息的发传者被接受者关注且产生人格互动之后,那么发送者的自信心就会得到提升,且在这种鼓励下会产生进一步互动的意愿。

3. 认知互动。认知心理指信息接受者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其目标是获取信息,最终目的是为消除生活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从而更好地应对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每一个受众都存在着一定的求知欲望,希望了解环境发生的新变化,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个人的判断,以此为依据来调整自己以后的行动。网络给人们提供了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似乎满足了人们无穷无尽的认知需求,但在这个信息发送的过程中,如果信息发送者以先知先觉的角色自居,则可能就走向另一个极端,同时如果对信息接受者采取一味迎合,唯受众的需求是瞻也不可取。传受二者之间的理想状态是成为朋友和伙伴的关系,彼此促进,在互动的网络情境中一起协作,完成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认识和合理阐释。发送者要尊重受众的认知能力,不能采取硬性灌输的方法,如同“教育行家”一样对接受者进行循循诱导,并主动吸纳接受者参与信息的传播,也唯有如此,才能保障接受者的知情权和话语权。[3]

参考文献:

[1] 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董天策.网络新闻传播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网络文化概论范文5

关键词:《现代汉语》 课程改革 网络

《现代汉语》是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它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接触的第一门语言学课程。廖序东先生把它定位为高等学校中文系的“三基”课,即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于一体的课程。[2]它既不像《古代汉语》那样有很强的工具性,又不像《语言学概论》那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它兼有工具性和理论性的特点,同时还强调一定的实践性。因此,它是一门兼有工具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的课程。《现代汉语》学好与否直接关联到后续的语言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直接影响。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把《现代汉语》上好,凸显《现代汉语》的特点,是每个《现代汉语》一线教师一直关注和探讨的问题。随着新媒体时代的逐渐深入,在网络文化和网络语言盛行的背景下,如何让学生的语言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对《现代汉语》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汉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也刻不容缓。

一.《现代汉语》课程的两难境地

《现代汉语》是大学第一学期开设的语言学课程,它既是中学语文的延伸和拓展,又是从事语言理论研究的基础。可以说,所有与文字相关的工作都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的。但就是这样一门处于节点的课程,由于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准确地课程定位,所以导致它缺乏自身特色,好像跟什么课程都有关系,但又说不上有什么具体关系。它既不能与中学语文很好地过渡衔接,又很难为其他语言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现代汉语》的教学状况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教学的实际效果与人们所期望的目标有着相当的距离”。[3]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课程定位不明确。《现代汉语》是基础课程,但长期以来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学生,都认为凡是跟语文有关的知识、理论和技能都可以在这门课中获得,以至于《现代汉语》课程有太多太杂的任务。而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这些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对技能的培养。因此《现代汉语》一线教师就选择了“先打基础后实践”的教学方针,但《现代汉语》的教学内容又过于庞杂,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还要兼顾实践教学,为了能有时间从事实践教学,教师只能快速讲解理论知识,结果在讲完理论知识时,学时也基本用完,几乎没有时间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从而导致学生学的时候一知半解,用的时候手足无措,这就造成了《现代汉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局面。而学生则将《现代汉语》等同于《语文》,他们认为自己从小就学习《语文》,学习《现代汉语》是在浪费时间,从而轻视这门课程的学习,但在学过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这门课程的学习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理论性过强,加上实践环节太少,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又不知如何解决。而语言能力的最终实现是要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可学生的表现差强人意,这就导致部分教育管理者和学习者存在学《现代汉语》用处不大的思想,从而出现《现代汉语》课时量缩减的现象,这势必会引起新一轮的恶性循环。

《现代汉语》的基础性决定了它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重要地位,但它的的教学效果又使人们对它的重要性产生质疑,这就使得《现代汉语》课程在高校中的两难境地:删减它,但它较为重要;不删减它,但它又没能凸显出其重要性。怎样走出困境,让《现代汉语》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成为实用性较强的工具,是每个《现代汉语》一线教师研究的课题。

二.《现代汉语》课程改革构想

《现代汉语》课程改革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它必须要同其他语言学课程相互配合,从根本上实现改革。

1.明确课程定位

任何一门课程都有相对明确的课程定位,如《古代汉语》旨在“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并运用有关知识进行文言教学,提高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水平。”[4]《古代汉语》在课程定位上突出了工具性的特点。叶蜚声、徐通锵先生认为《语言学概论》的任务在于“阐明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为学习各门语言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也为以后学习语言理论课程打下基础。”[5]这一教学任务突出了其理论性特点。而《现代汉语》的课程定位较为模糊,不但要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还要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要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有很大难度,更何况是在一年的有限课时内完成,可谓难上加难!

《现代汉语》要走出困境,必须要明确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跟其他语言学课程相互配合,实现培养应用型语言人才的目标。

语言学课程在教学上存在共性,其目标都是培养语言人才,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古代汉语课程培养的是能阅读古代书籍的语言人才,即对语言的过去有所了解;语言学概论课程培养的是具备研究语言能力的人才,即对语言的未来有所了解;而《现代汉语》课程应该培养的是能熟练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即了解语言的现在,它在课程定位上应更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语言学相关课程各司其职,既能够摆脱语言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纠缠不清的局面,又能够凸显本课程特色,为培养综合型应用型语言人才各尽其责。

2.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直接执行者,在教学活动中起关键作用。课程改革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课程观念决定课改走向,所以教师建立科学的课程观念是推动《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前提。[6]《现代汉语》有一定的理论性,教师总是担心讲得不全、不深、不透,从而把控着整个课堂,让学生很难参与进来,从而造成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在信息爆炸的当下,还把学生放在被动学习地位的理念是不可取的。《现代汉语》教师只有转变教学理念,才能对《现代汉语》课程改革起积极推动作用。

3.优化课程内容

《现代汉语》课程内容的优化必须要与其他语言学课程配合才能实现。语言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互有交叉,这一直是困扰教授语言类课程教师的问题。交叉部分讲得太多,害怕学生在上其他语言学课程时因为学过而产生厌倦心理,并且还占用大量学时;讲得太少,又怕其他语言学课程教师也存在这种心理而忽略,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面对这种现象,相关语言学课程教师应该整合力量,对语言学课程的交叉部分进行梳理,然后根据本课程教学目标进行选择。这样既可以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又可以避免学生因学过而产生的的厌倦心理。此外,《现代汉语》课程内容还应反映时代特点,这不仅是指在教学内容中应有能反映时下语言现象的研究成果,《现代汉语》的理论要能解决当下的语言问题,还指其语言用例也能反映出当前的语言现象和语言习惯。课程内容只有不断更新,才能适应课程定位的需要,才能符合培养实用型语言人才的需要。

4.改进教学方法

《现代汉语》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应该将课堂与课外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让语言为生活服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现代汉语》课程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环节。课前启发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课堂研讨参与,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现师生互动。对理论性较强的部分,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对内容浅显的部分,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课后概括总结,每堂课都让学生用小短文的形式概括教学内容及自己的疑惑。这样既让老师了解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概括和写作能力。

5.丰富考核方式

《现代汉语》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该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考试能较为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使课程评价机制更为合理、有效。在考核方式上应该分层次推进,第一学期学生理论水平不高,加上所学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因此以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为主;第二学期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可以以当前的一些语言现象作为命题,通过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

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为语言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语言的发展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语言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对它的运用和研究,《现代汉语》承载着培养语言人才的使命,在网络背景下进行《现代汉语》课程改革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宇明.信息时代的中国语言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3,(1):2-9.

[2]黄伯荣,廖序东.怎样自学《《现代汉语》》[A].《现代汉语》(增订三版)教学说明与自学参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思路和目标[J].语文建设,1997,(12):36-37.

[4]徐小兵.高职高专古代汉语课程定位及教改探讨[J].文学教育(中),2011,(12):113-114.

[5]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序[M].王洪君、李娟,修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关彦庆.关于《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118-120.

[7]王海兰.网络文化和网络语言盛行背景下的《现代汉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1,(10):14-16.

[8]莫红霞.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的《现代汉语》课程改革与实践[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2,(1):78-80.

网络文化概论范文6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文献综述;理论构建;历史发展;学科前景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首先提出了跨文化传播(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相关概念。20世纪50年代创立了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此后,美国不少大学的传播学院系相继开设了跨文化传播学课程,也涌现出了大量经典著作,如《跨文化传播读本》(Larry A.Samovar and Richard E.Porter,1972)、《跨文化传播学》(L.S.Harms,1973)、《跨文化传播学入门》(John C.Condon and Fathi Yousef,1975)。我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跨文化传播学这一领域,早期研究重点为外语教学与文化的关系,后期扩展至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旨在研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是如何进行交流以及提高跨文化交流技巧、跨越跨文化交流障碍的方法和途径。在我国有关跨文化传播的著作也相继出版,如关世杰的《跨文化交流学》与《国际传播学》,还有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本文将对2000年至2011年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梳理,以理清我国跨文化传播这一学科的发展脉络并试图探寻该学科未来的发展路径。

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现状

我国跨文化传播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借鉴和初创期(1990-1995年)。这一阶段开始引入西方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理论成果,多为译著型文献,如高一虹的《文化定型与跨文化交际悖论》、刘燕南的《跨文化传播的差异分析与因应探讨》等。(2)提升和拓展期(1996-1999年),这一阶段开始对西方跨文化传播学进行拓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拓宽本土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视野。学者从偏重语言和文化层面的关系研究转向大众传媒与跨文化传播的融合研究,代表作有胡正荣的《卫星电视的影响与控制——一种跨文化传播研究》、聂小华的《文化差异与传播规范——如何把握引进电视节目跨文化交流的特性》等。(3)深化期(2000年以后),该阶段以横向拓展与学科交叉为主,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学科构建意识,大量的学科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介入跨文化传播的研究领域,包括新闻类、语言类、文学类、心理学、教育学等。国内研究者逐步认识到跨文化传播中具体存在的误读与障碍性问题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交流中的影响,并着重开展如何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的研究。如吴予敏的《跨文化传播的研究领域与现实关切》、张咏华的《试析2005年中国大陆的国际传播研究》、刘阳的《试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建构——以2000-2008年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为背景》、姜飞的《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兼与童兵先生商榷》。

本文将以2000年以后的研究成果为分析对象,着重探讨大众传媒与跨文化传播学的交叉与融合研究,大致可以细分为以下四类:

跨文化新闻传播研究。此类研究成果主要对比中西方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的差异性特点,着重分析双方在不同语境下的新闻理念、信息解读以及写作风格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如张大卫的《比较新闻学:历史、现状与难题》、程曼丽的《将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新华社国际新闻报道的历史沿革探析》、单波的《浅议跨文化新闻传播》、张昆的《国家形象传播》、王祎的《对国家形象研究的反思》等。这些研究一致认为:意识形态与政治价值观成为东西方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最主要的沟通障碍,这也是导致双方彼此误读甚至产生敌意的最根本要素。程曼丽教授在其文章中提出,在境外创建我国新闻部门驻外分社以及提高记者的英文采编能力是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主要途径,这将有助于国际社会倾听来自西方世界以外的声音,构建一种更加客观更加平衡的信息秩序。

跨文化影视传播研究。此类研究成果包括麻争旗的《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尹鸿的《中国电影与国家软形象》、郭镇之的《试论改进中国电视的国际形象》、李京盛的《电视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徐明华的《跨文化传播的传媒区域化分析》等。大量文献均指出,我国影视节目的海外传播一直存在明显的“文化折扣”(cultural discount)现象,即我国文化产品内蕴含的东方审美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等文化信息难以被西方民族所理解和接受,直接导致我国影视节目在海外市场吸引力下降的结果。研究指出,若要促成我国影视节目“编码”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得到良好的“解码”过程,我国影视的海外传播必须尽量减少跨文化传播的各种影响要素,如减少文化产品中过强的本土民族意识,弱化政治意识形态,增加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亲和力,大量植入具有普世性的价值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