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的知识点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的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总结范文1

【关键词】高中生;语文;心得

前 言

高中生已经对语文学科形成了较全面的感知,形成了一定的语文素养,但受初中语文学习经历的影响,部分学生盲目的将前期形成的语文学习习惯照搬于高中语文学习中,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应结合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一、注重高中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

语文是高中学生比较熟悉的学科,受长时间语文学习的影响,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态度比较固定,由于高中语文覆盖的知识面相对初中语文更广泛,学生的知识储备在短时间内很难满足,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打击,使高中语文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被打击,所以有意识的培养高中语文学习兴趣至关重要[1]。首先应对高中语文树立正确的认识,肯定个人经过努力可以在语文成绩上取得突破,由此形成语文学习的动力;其次,培养个人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开阔个人视野,加深对语文学科的认识,逐渐形成语文思维,以此调动个人的语文学习热情;再次,积极与教师、同学交流,认识到个人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通过个人价值的实现激发个人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

高中语文相对于其他学科,对知识的积累要求更高,包括知识和精神两个方面,知识方面的积累可以通过扩大阅读范围获取,例如周国平《守望的距离》、梁衡《觅渡》等,语言优美、语文知识涵盖广,都是提升高中语文知识积累的有效素材,由于高中学习压力较大,时间相对紧迫,选择短小精悍的优质文章也是提升语文知识点积累的有效途径,例如《读者》《南方周刊》等文学性杂志中的哲理小文等[2]。精神方面的积累相比知识点的积累更具深度,其同样可以通过扩大阅读范围实现,但对阅读的深度要求更为严格,其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对作者的精神世界进行有意识的推敲,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直至与作者在思想情感上达到共鸣,只有不断进行深度思想锤炼,高中生的精神世界才能得到升华,在其文章写作方面发生飞跃,实现建立在他人思想上的个人感悟;精神上积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通过语文教师方面获取,语文教师是高中生学习期间接触的哲人气质相对浓烈的主体,其阅读量相对高中生更多,通过与语文教师有效的交流,可以使高中生在短时间内对语文学科、高中语文考试趋势甚至更广泛的人生哲理、生命意义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所以高中生应珍惜与高中语文教师交流的机会,有意识的通过教师的推荐、指导,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提升个人在知识、精神方面的语文积累[3]。托尔斯泰《写给每一天》、南怀瑾《论语中的名言智慧》、《老庄中的名言智慧》和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都是笔者高中语文教师推荐的作品,个人受益颇多。

三、注重“读”与“写”相结合

现代高考模式决定,高中生语文书面表达能力书面表达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其直接关系到高中生的语文成绩,对其人生命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高中生在注重扩大阅读范围,提高思想高度的同时必须将“读”与“写”有效的结合,掌握用书面全面、准确表达思想情感、记忆知识点、个人观点的能力,笔者通过对高中学习过程的总结,发现“读”与“写”相结合可以通过一下途径实现。首先,高中生养成写心得体会、周记的习惯,在书写的过程中不要求写作的字数,但求表达的清晰、流畅,可结合内容对语句进行必要的修饰,这实质上是将高中生思想意识书面化积累的过程;其次,高中生应有意识的在阅读课外作品后,书写读后感,这不仅有利于高中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而且高中生在写作的同时可以对作品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提升阅读的价值并加深记忆;再次,将喜欢的词句、诗歌书面记录,对保证记忆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四、注重语文素养的形成

在高中语文新教学指标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对课文的人文因素相对更加重视,希望通过文章精神方面知识的深度挖掘,提升学生对情感的把握能力,形成审美情趣,进而逐渐形成语文素养,但由于高中生在语文知识点积累、语文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不仅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教师的预期目的,而且学习中难以准确的把握重点和关键,学习目标逐渐模糊。为有效的改善此种高中语文学习问题,首先,高中生应纠正原有对语文学科只是听说读写,提升书面表达能力即可以获取高分的错误认识,认识到高中语文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以促使学生形成语文素养,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创新的意识,只有对高中语文学科的内涵产生全面的认识,高中生才能有意识的主动配合教师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其次,高中生应在语文训练方面有意识的接触与语文素养相关的知识,例如大量的积累语文常识,模仿优美的语句结构;记忆名言警句等,都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对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等方面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高中语文既具有语言学科的共性,也有其独特的方面,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培养语文学习兴趣、注重积累,又要积极与教师、同学交流有意识的结合高中新课程指标培养语文思维。

参考文献:

[1]卢守潮.关于高中语文“发展性课堂助学”实践活动的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总结范文2

提高复习的效率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直接途径,有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在复习课中学习到了有效方法而事半功倍,从而在考试中大获全胜。当然,也有很多学生就是因此在复习课中苦苦不得方法,而最终在考试中惨败而归。针对这些情况,老师必须要加强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创造出科学的高中语文复习课教学方法。老师可以从科学安排时间、强化记忆技巧两方面来进行。在科学安排时间时,要按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不同轮次之间时间的间隔及复习的频率,避免因重复劳动而浪费宝贵的时间,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强化学生记忆技巧的教学中,老师要抓住学生的记忆特点,通过不同的形式、途径来提升学生记忆的效果。老师要经常从各方面搜集记忆的方法和技巧,并将其传授给学生,如联想记忆法、联动记忆法等,保障复习的效率。

2以科学化方法提高高中语文复习课教学的条理性

如果在教学当中缺失了条理性,那么学生在学习当中也只能是一团乱麻,更不用说复习的质量了。因此,高中语文老师要注重复习课的积累,多渠道搜集相关资料,对近几年来的老师复习资料进行系统化整理,将其编排为系统化的复习内容,可以分解为多个板块,并逐步地细化,最终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学生冲刺时的复习做准备。老师要根据这些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复习课的教学计划,用条例清晰的讲课内容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脑海中拥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并能够有效地进行衔接,提高复习的整体效果,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3以科学化的方法提高高中语文复习课教学的全面性

只有全面的复习,才能保障考试的万无一失,因此,老师必须运用科学化的教学方法,实现复习的拾漏补缺。在高中语文复习课教学当中,老师不能在练习评讲过程中单纯地对答案,而是要根据题型和内容来进行分析,传授给学生解题的方法,使其今后能够在遇到同类题型时触类旁通、迎刃而解。同时,老师要知道学生进行拉网式复习,在第一轮复习之后,针对复习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第二轮针对性拉网式复习,不留死角,不遗漏任何重要的知识点。经过数轮复习之后,全面解决学习过程中遗漏的重点,也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学习的技巧和方法,节省了复习的时间,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4以科学化方法增强高中语文复习课教学的趣味性

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而要实现这些教学的趣味性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只有课堂充满了趣味,学生才能从充分地参与到学习当中,继而相互合作、深入探究。相对与其它课程而言,复习课的教学过程相对较为枯燥,重复的知识点也会让许多学生打不起精神,那么就需要老师来优化教学过程,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老师可以在紧张的课堂复习中穿插一些小知识、小故事,调节课堂的氛围,缓解学生疲惫的心情。老师也可以根据复习的知识点安排学生走上讲台,代替老师开展教学活动,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的氛围,也能使教学变得更加的融洽和谐。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总结范文3

(一)转变教学理念,给予学生足够的主动权和选择权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支撑。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也正是“学生作为最主要的教学资源”。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的变革意义在于将“教中心”变为“学中心”。其次,重新构建课堂师生关系,将“师中心”变为“生中心”。为了实现这教学理念的转变,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思想,让教学内容不仅仅只是单方向的知识输入,而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多方向的交流,使高中语文课堂充分体现出对学生充分的尊重性、选择权与主动权,向学生呈现一个丰富性和多义性的课堂。另外,教师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意愿去安排授课内容,采取合适的授课方式,布置合理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建优雅的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行为举止,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新课标中也明确地指出了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说播放优美的音乐、展示美丽的画面,让学生自然、轻松地融入到这种优雅的教学情境当中。总之,学生在一个充满意境的教学氛围中,会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期待,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当中,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时还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以后发展夯实基础。教师在教学之余,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各自不同的特点,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组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由于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这样让学生们丧失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低下。然而,通过分组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彼此间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们在互相讨论、团结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在小组讨论完之后,教师将学生们所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汇总讲解,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

(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高中语文老师只是一味地追求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传授的内容也是以考试大纲为核心,缺乏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而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埋没了学生的才华。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充分发扬语文的传统人文魅力,营造人文性教学。人文性教学就是人性的引导和教育,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高中语文是一门最具人文情怀的学科,老师既可以通过教材内容锻造学生的人文情怀,还可以从课外知识的教学中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人文精神。

二、高中语文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首先,构建高中语文高校课堂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创建高效课堂有助于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中,更便于对知识点的掌握。语文知识点包含很多难于理解的内容,如果教师采用以往的完全遵照教材生搬硬套教学方法,则很容易降低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低下,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没有学习兴趣,被动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发展。其次,高中语文高校课堂的构建便于提高学生能力。在进行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时,教师在让学生们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们更好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构建高中语文高校课堂非常必要。

三、结语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培养;语文思维;方法

一、语文思维及其特点

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天生就存在的东西,人类能够透过思维进行思考,完成很多日常生活当中的事情,而语文思维和思维大同小异,只是相比较思维而言更加的具体,更加的准确,把思考范围缩小在语文这一科目上。因此,语文思维具体就是指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把得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思考与研究,并把晦涩知识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理解翻译出来,并且在理解翻译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让思维再创新,解释出与原本不同的独到的见解,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当中领会到知识的要领并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来进行学习,把自己的思想与前人的思想结合到一起,从而做到更好的学习高中语文,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成绩。这就是语文思维的好处,而语文思维是我们都需要的存在,所以,培养语文思维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并且,要想培养好语文思维,就要从根本上了解语文思维。语文思维由于范围较广,因此包含了注意力、观察力、创新力等能力,这些都是人脑通过有序的活动之后得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能够很好地培养这些能力,语文思维的后天培养就会十分顺利,因此,要想培养好这些能力,就要做好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从教师处得到更多的知识,才能够在思考的过程当中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拓展,所以,由此就能够看出语文思维所拥有的几大特点。1.互动性。由于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就必须要从教师处获取知识,因此就会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师生之间需要有定期的交流互动才能够达到更好学习的目的。语文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应该抛弃传统的讲课模式,走下讲台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交流,这样,师生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有分歧和不同见解,大家共同讨论来决定更好的答案,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逐渐出现语文思维。2.广泛性。语文思维是把学到的知识以自己的方法和思维转化为自己所理解的知识,并在此过程当中进行拓展和延伸,而在拓展和延伸的过程当中所涉及的知识量就是十分的广泛,这一过程中的知识不仅仅是课内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还有一些在生活中或者在课外书籍上所涉及的知识,完整的语文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也能够让知识更加的延伸。3.渗透性。语文课堂索要学习的知识很多,但教师不能一股脑地把所有的知识都灌输给学生们,教师们应该一点点地为学生们渗透知识,把知识以点划分,每节课都在渗透知识,学生慢慢地接受知识,才能够一点点地把知识都消化掉,才能够把所学到的东西,都转化为自己的财富,这样收获的知识才有价值,而一股脑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还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利用知识。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思维的策略

语文思维是学习高中语文一项必备的思维模式,只有培养好语文思维,才能够对学习高中语文更加有帮助。由此可见,想要学会高中语文、想要学好高中语文,培养一个良好的语文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高中语文的过程当中,一旦缺失了语文思维,学习语文就会变得十分困难,一旦缺少了语文思维,那么学习语文就只能死记硬背,课堂上的知识不能够完全的消化,也不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拓展出更多更创新的知识,这样对于学习高中语文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针对不同的学生找出相应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语文学习更加顺利。1.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众所周知,我国现在大部分地区的高中语文教学都在采用最原始的教学方法,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而学生是次要地位,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师生之间产生较大的距离感,而师生之间一旦产生了这种距离感,就很难把思维聚拢,让思维成为主导。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让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不顾学生的想法,也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所以会出现知识传达不到位现象。因此,相关学校和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们中间,与学生们共同讨论,只有这样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知识点的探索,同时也方便了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教师也能够通过与学生的近距离接触更加地了解学生,方便“对症下药”,找到学生的不足和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并且对学生的思维方面着重培养。例如: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制订相应的讨论课题,把思维方式相近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训练讨论,让学生们自主接受知识,让学生们之间有竞争,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更好的培养。2.注重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是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且十分方便的途径来获取知识,那就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往往能够从各个方面向学生们传递知识,让学生们了解到更多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与教师和同学们讨论得不来的,相比之下更加珍贵。在课外阅读的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让自己的大脑运转起来,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转化书中的知识,这也是一种培养语文思维的重要方式,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语文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思维有利于对高中语文的进一步学习,而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地为学生探索更好的方法来学习如何培养语文思维,对于这一问题,只要教师们能够采取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能够积极地寻找方法来帮助学生,我们就能够有效地为学生培养语文思维。

参考文献:

[1]邱超君.浅析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35).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中语文;微课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2-0101-01

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微课是指以视频传播媒介为载体,集中讲解某个知识点详细内容的教学方式。高中语文作为高考的重点科目,我们自然将其列入重点学习的范围,微课的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逐渐流行起来。

1.精心设计,追求时效

在传统课堂上,大多数由教师单一口授导入新的知识,而微课则以视频的形式展示课堂内容,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索求知兴趣和情感共鸣。当学习重难点时,如果只是老师拿着课本讲课,课堂气氛不活跃,不仅效率不高,学生记忆力更是不佳。而插播微课视频讲解重难点,辅助教学,则可以迅速突破重点,讲解难点,提醒盲点。

在学习《祝福》一文时,可以将对祥林嫂眼睛的刻画作为重点内容,制成一个微课视频。本文围绕祥林嫂的遭遇,多次刻画她的肖像,其中,对眼睛的描写有十二次。从开始时,“顺着眼”,后来“眼角带着泪痕”,捐了门槛后“眼神分外有光”,被四婶一声喝之后,第二天“眼睛凹陷下去”,临死前“瞪着眼”,等等。通过这些外貌和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心理世界,帮助学生理解祥林嫂坎坷的一生和她的悲剧命运,更加清醒地认识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本质,同时也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塑造人物形象高超的艺术手法。这样,经过老师精心设计剪裁过微课视频,更加具有针对性,极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2.整合资源,创设情境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下,各种微课平台给全国各地的语文老师提供了更多的借鉴,但网络上的微视频可能不适合每位语文老师自身的授课情况,这就要求老师们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制作出符合自己学生学习情况的微课,同时,要追求更高的审美境界,增加更多趣味性色彩,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吸引学生反复观看,调动大脑多方面感官,强化对大脑的刺激,激发潜能,使记忆更加深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在学习《诗经·蒹葭》一课时,教师可以把邓丽君的经典名曲《在水一方》制作成微课视频,将其作为诗情的延伸播放给学生,能够营造一种轻松、典雅的艺术氛围,邓丽君歌声之甜美,学生们的心绪也随之被牵动。而《蒹葭》四字一句,节奏鲜明、流畅,一唱三叹,余音绕梁,将其改编成歌词穿插《在水一方》歌曲之中,让学生学习吟唱,会更为轻松地完成背诵任务。同时,《蒹葭》被赞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过对微视频的观看,能够更加直观展现诗中情景,丰富同学们脑海中的画面。因此,我们能够发现,微课所具备的情境性和由此生发的审美吸引力,可以强化记忆,促进学习。

3.科学布局,活跃思维

制作微课视频的首要标准是“聚焦”,所谓“聚焦”,是指一个微课视频只讲解一个知识点,做到把一个知识点聚焦、整合、深加工。同时注重科学布局,导入要风趣引人入胜,过程连贯,条理清晰,结尾巧妙深刻,如神龙摆尾。整合微课教学拥有一个突出优势是它可以极大限度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的帮助学生拓宽学习的方式和途径,进一步深化和巩固学习知识,不断扩大学生知识面和知识体系,并为其终身学习而服务。

在学习杜甫诗歌时,要做到不仅仅只讲述诗的内容,更要突出杜甫这一伟大诗人,其作为漂泊者的社稷情怀。学生要理解杜甫晚年所作诗歌,必然要了解他的创作风格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教师就要先收集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所出现的杜甫晚年所创作的七首诗,必要的话还可以增加少量课外阅读,按照一定的线形顺序,例如,“知人论世、社稷情怀、例证分析”的思路,结合杜甫晚年时期的个人经历和历史背景,来创建语文微课视频。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微课视频的内容,带领同学们一边观看微课视频,一边分析和思考,归纳总结出他的社稷情怀为“游子漂泊在外的愁思、对家国不复的忧伤和对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这时,可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作为例证来重点分析他的社稷情怀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如《咏怀古迹(其三)》,通过赞颂王昭君的心性品德,表达出他对王昭君的凄凉身世的深切同情,寄寓自己仕途失意的悲惨人生,表达了杜甫的一片悲哀之情。至此,整个简短的微课视频,已经有文字,有图画,有讲解,由浅入深,条理清晰,学生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杜甫诗歌气势浑厚,意境深远,悲凉凄清的风格特征。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总结范文6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国的语言是博大精深的,而语文课程的教学正在为下一代传递着这种博大精深。目前,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学体制蒙蔽了语文教学的本质,以成绩为衡量标准的教学模式也牵制着学生的思想模式,强化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功利性。由于语文较为抽象的学科特点,使得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性不会很大,而取得高分却很不容易,所以,高中语文在学生中经常处于被忽视状态,高中语文的课堂效率也就无从谈起。

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能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以最少的投入来实现最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通过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那么,如何来改变这种现状,重新塑造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呢?下面笔者就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随着现代化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高中语文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投入低成果的教学现状仍然存在。因此,我们不能只看到教学成果的成绩,还应该看到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的问题,并且去正视它、解决它,让高中语文的课堂效率实现真正的提高。

1.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

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低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语文课程教学实质的理解错误。当前,很多教师都把语文当做了一种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工具,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对语文教材中课文语言的描写特点、成语字词的含义、文章中心思想以及感情表达等都进行非常全面的分析讲解,这种教学模式的确能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但是却忽略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本质。语文不仅是学习知识、促进学生交流能力的工具,还是一种人文感情的联络工具,而教师在对课文进行讲解时只是单方面地对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讲解,而没有将课文中的情感与学生的实际进行联络,从而达不到净化学生心灵情感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将课本内容准确清晰地剖析给学生,但是却忽视了学生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的培养,使得语文的教学目标没有完全的落实。

高中语文的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语文知识,还应该提升学生的人文能力。只有把二者相结合,才能将语文课文中的丰富内涵与现实情感相碰撞,使之产生共鸣,并且充分地展现高中语文的文学魅力,让学生能够从语文的学习中将知识与人文兼得,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人文的学习目的。

2.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现状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强调的是规避之前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单向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通过提问教学模式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起来,力争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进行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基于提问教学模式带来的较高的课堂效率,教师开始大量地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经过长时间的科教体制的改革,“一言谈”的教学误区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却又进入了一个“满堂问”的教学误区中。在整个课堂活动中,从问题的设计、问题的思考到问题的解决几乎都是由教师指导学生去进行的,而且教学任务也得到了很好的完成。但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所有问题都由教师去设计,学生得不到参与,导致他们对课题核心的把握非常抽象;而教师设计的题目中就已经将课文学习形式布置好了,学生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浏览了一遍教学过程,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另外,教师提出问题的限制性比较大,有时候仅仅是提问学生“对还是错?”“如果对,为何对?如果错,为何错?”提问的内容也太过老化,例如“本文讲述了什么故事?其中心思想感情是什么”等,而有时候问题的提问又过于难,学生不知道从哪个方向来思考。基于此,教师可以在提问较难问题时,适当地做一些铺垫,让学生能够遵循课文逻辑去一步一步地思考,进而将其解决。

二、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提升方式

1.以学生兴趣作为语文课堂的有效添加剂

学生对某些事物经常是一目十行就了如指掌,说起来轻而易举、谈起来头头是道。而在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就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原因何在?孔子给了我们这样的回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两句话意思是,只有对语文充满热爱了,才会积极地去学习语文;只有对语文感兴趣了,才能去更好地探究语文。然而,不同的学生在同一环境下的学习效率是不一样的,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情绪下对语文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影响的。这就需要教师去积极充分地观察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将他们所感兴趣的东西与语文内容相关联,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并带着满心的热爱去学习语文,去感悟语文。

2.课后要进行有效的总结

有些教师只注重课堂的教学,而忽略了课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只有对所学知识进行课后及时的巩固,才能真正地将知识体系构建起来,实现知识的有效掌握。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后总结问答活动,知识点由教师提出,由学生进行回答。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清晰地反馈给教师,及时查缺补漏,实现了语文知识的全面化巩固。

综上所述,课堂是传授知识的主阵地,只有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将课堂教学作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场所,才能为学生自觉主动去探讨语文知识提供可行性的发展空间,才能为我们高中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打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小花.《新形势下高中语文的有效性教学探讨》——[新课程(理论研究)],浙江省义乌市义亭中学.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