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1
一、本土音乐文化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本土音乐文化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往往在地方的文化教育中起着启蒙作用。它不仅在方式与表现上与现代音乐不同,更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音乐文化中独具一格的特色。将本土音乐与现代音乐教育相融合,发展并传承本土音乐,对我国的现代音乐教育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保护和传承了我国的原生态文化,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我国的现代音乐教育,为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根基。
另外将本土音乐文化中的精华引入到音乐文化教育体系中。一方面能培养本土音乐的宣传者与接班人,使地方生态文化得到弘扬与发展,另一方面能加强音乐教师的本土音乐文化观念,丰富音乐文化教育体系。
二、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策略的简要分析
(一)加重本土音乐在音乐教材中的所占篇幅
在音乐教材的编写上,除了对乐理知识的基本普及外,还可以因地制宜,加重本土音乐在音乐教材中的所占篇幅。由于民族以及地区的差异性,音乐教材的编写应以主流音乐文化为重点,以本土音乐文化为特色。将音乐教育与地方民俗文化有机结合,使音乐教材通俗易懂且内涵丰富。
在音乐教材中加大本土音乐的篇幅,应体现我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将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民歌,民族乐器,戏曲,舞蹈等音乐文化编入到音乐文化的教材中,利用学校教育的平台进行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承,满足现代化教育全面发展以及个性化的需求。
(二)加强本土音乐文化的教师队伍建设
音乐教师对本土音乐文化的鉴别、整理和搜集对传承本土音乐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在加强本土音乐文化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充分调动音乐教师的积极性,挖掘其才能,培养其对本土音乐的品鉴与领悟能力。进而提高教师队伍对本土音乐的研究分析能力以及挑选整合能力。
另一方面,受到地域制约与自身条件的影响,音乐教师对本土音乐的理解与掌握各不相同。为更好地传承与普及本土音乐文化,学校可以采取定期让音乐教师去民族音乐院校参观进修的方法,丰富音乐教师的本土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技能,帮助更高效、更全面地向学生传播本土音乐文化。
(三)帮助建立多元音乐文化的教育理念
多元音乐文化的理念已成为音乐文化发展的主趋势。全球一体化不仅渗透在经济政治的各个方面,文化传播也深深地受到其影响。多元音乐的教育理念,区别于同化音乐教育,强调了音乐的本土性与民族性,旨在让学生体验音乐的多样性,感受音乐的差异性。从地域、语言、民俗风情的角度加深对各本土音乐的理解,提高对各种音乐文化的品鉴能力。在和而不同的音乐环境中感受本土音乐文化的生命力。多元音乐文化理念是跨文化理解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文化交流的基本方式。
(四)发挥本土音乐文化的感染力,创建校园特色音乐文化
充分发挥本土音乐文化的感染力,开展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如通过创立校园本土文化艺术社,扩大本土文化的影响范围,让更多的人感受了解到本土音乐文化。并通过社内活动,加深本土音乐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帮助本土音乐文化有效传承。
其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电台等媒体设施,让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耳濡目染,于无形中提高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识,了解其丰富的形式与内涵。再者,有教学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邀请民间著名艺人或本土音乐的合唱团、戏曲社等来学校进行演出或开展讲座,让学生切身感受本土音乐文化的魅力。
最后,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文化活动下乡”,让学生自己寻找资源和寻访调查,做有关于本土文化的课题探究。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让学生感受到本土文化传承的艰难与不易,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对本土文化的感受,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开拓了学生的眼界范围。
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 旅游文化 教材内容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旅游文化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无论是中国的旅游本科教育,还是旅游专科教育,其教学计划中均有旅游文化的设置;到目前为止,有关旅游文化课教材体系建构的研究非常薄弱。课程体系的建构仍处于混乱状态,拼凑现象突出。因此,有必要对旅游文化课教材体系的建构进行一番理性的反思。
1旅游文化教材编写重要性
中国的旅游业目前正在处于一个发展的转型期,转型期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中国的旅游事业由单一的经济目标向融摄了文化、休闲等综合目标的转变,这个转变必然在本质上改变中国旅游业的面貌,而引发旅游业转型的关键环节就是旅游文化的不断发展,这就使旅游文化教材编写成为旅游文化学科自身发展的自觉行动。旅游业文化属性的日益突出是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必然结果和内在规律。旅游文化应尽快从总结性研究、概念性研究等理论抽象的研究阶段进入到理论具体的研究阶段,使旅游文化研究尽快进入一个崭新的层次。如果没有旅游课程的设置,旅游文化的研究就只能成为无本之木。伴随着旅游者的日益成熟和自身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旅游目的地文化内涵的丰富程度如何,将对本地区的旅游经济产生决定的影响。而旅游者旅游方式的改变,必然引发旅游业一系列的适应性调整,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旅游文化,市场对旅游文化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必然最终指向旅游文化的教学成果和教材体系的完善上。旅游文化对旅游景区的文化开发有指导作用;对旅游酒店、旅游商品、旅游娱乐业和旅游餐饮业的设计和开发有基础作用。可以说,旅游文化对旅游产业的各个要素均有强大的指导作用,旅游业界迫切需要来自于旅游文化的理论指导。可以说,旅游教材编写是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和丰富内涵的现象,旅游文化研究的学术动向,旅游文化课程的前途和命运,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
2旅游文化课教材体系的主要问题
2.1未能确立统一的旅游文化本体论
近二十年来,伴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许多学者对旅游文化研究包括旅游文化的概念、特征、研究对象、功能和意义等方面内容。但是,不同的教材对以上本体论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有时差别还很大。例如,有关旅游文化概念的表述有几十种之多;有关旅游文化特征的论说各有不同;研究对象的差别更是突出。对旅游文化基础本体论存在较大的差别,导致旅游文化教材也千差万别、良莠不齐。不少研究者都基于自身的学术背景展开对旅游文化教材的编写,有的偏重于社会学,有的偏重于历史学,有的则是各种具体文化的拼凑,缺乏具体而科学的体例。
2.2缺乏旅游文化的方法论研究
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研究旅游文化,这是旅游文化教材编写的重要理论问题,可是,在所有的旅游文化教材中,笔者均没有发现有旅游文化方法论的研究,从目前已出版的有关旅游文化的著作中就可以窥豹一斑。不少教材中最有理论意义的部分基本上集中在前两章和结尾一章,仿佛戴着一顶旅游文化的帽子,而主干实际上并非基于旅游文化的本体开展研究,大部分是旅游学其它分支研究成果的移植,没有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应有的完整体系。
2.3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和取向
旅游文化课教材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取向。不少研究者都是就一种具体的旅游文化现象进行探讨,比如研究旅游文学、旅游文化史、某一地区的民俗、某一风景名胜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某种影响,很少把具体的旅游文化现象和旅游文化整体联系起来,并不能使人明了旅游文化的整体面貌。还有学者把旅游文化的研究对象泛而化之,强行纳入了一些本不属于旅游文化教材体系的内容,比如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法律、旅游心理、旅游管理等,使得旅游文化有“越位”之嫌。而这些实际上都不是旅游文化教材的特殊要求,这种盲目和凌乱的状况,说明我们对旅游文化教材的目标和任务还缺乏明确的自觉意识和研究取向。
2.4旅游文化课教材指向性狭窄
绝大多数旅游文化教材的内容体系主要集中在对导游讲解提供基础知识方面,把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姓氏文化、旅游文学等作为旅游文化教材体系的主体内容,实际上,这缩小了旅游文化教材的现实意义,导致旅游文化课程指向性狭窄的问题。大多旅游文化课教材体系没有根据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专业特点进行构建,如本科、专科均突出了旅游文化知识的介绍,忽略了旅游文化开发、旅游文化载体和旅游文化结构的相关内容,使得旅游文化课程实际上变成了导游基础知识,忽略了景区文化、商品文化、旅游策划和开发方面的东西,不足以满足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3新旅游文化教材体系构建思路
3.1要有二级体系的建构
旅游文化课程可以分为基础理论课和基础知识课,仅仅有一级课程的讲授,很难使学生对旅游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完全可以在旅游文化基础理论课的基础上,针对区域旅游文化的实际,编写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二级课程体系,对特定区域的旅游文化进行定向性研究,从而使旅游文化成为一门系列课程。目前旅游文化的定向性研究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对旅游文化的整体把握还是笼统的和不切合实际的。其实旅游文化有很多组成部分,比如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历史文化、博物馆文化、民俗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这些文化本身都有非常完备的文化形态,都有方方面面的组成部分,如果不对其开展定向性研究,就很难把握其中可以异化为旅游文化的部分,使导游讲解和其它旅游文化开发难以从旅游文化课程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3.2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
旅游文化的教材体系必须紧扣旅游经济的脉搏,其确立的研究对象必须能够匹配于旅游经济的实践。因此,旅游文化课教材确立的研究对象应该是非常明确的,它的研究任务应该具备强大的应用价值,始终代表先进旅游文化的发展方向。对此,旅游文化教材体系应研究旅游文化作为一种具体的和整体的文化现象及其发展和变迁规律;应研究旅游文化系统内部各有机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应研究旅游文化的设计与开发;应研究旅游文化在整体旅游业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3.3要有深入的专项研究
专项研究主要包括旅游文化的经济性研究、旅游文化开发问题研究、旅游文化与一般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旅游文化载体研究、旅游文化结构研究、旅游文化的定向性研究、旅游文化的参与性研究等等。例如,参与性旅游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旅游业的主流,相对而言,中国整体旅游文化的开掘远远没有达到一种理想的层次和高度,旅游文化参与性研究的相关理论还没有成形。参与性文化旅游项目在实践上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却还没有出现,这就对旅游文化教材内容的提升提出了要求。又如,什么样的文化才是能够转化为经济收益的旅游文化,其有无标准和模式。而旅游文化的固化、失传文化的复原、传统文化的异化、高雅文化的通俗化等方面的专项研究更是长时间付之阙如。因此,旅游文化教材体系中应有深入的专项研究,提升课程的整体理论水平。
3.4旅游文化课新的教材结构
旅游文化新教材结构的确立,将使旅游文化不再只是旅游经济的附属物,不再只是现有旅游资源的一种诠释和注脚,而是把旅游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开发和再开发的前瞻性纲领。笔者设计的旅游文化教材体系分为以下十一章:
第一章,旅游文化的概念。主要介绍旅游文化概念研究状况;对旅游文化概念研究成果的看法;和旅游文化概念的重新界定。
第二章,旅游文化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主要介绍有关旅游文化研究对象的不同意见;对旅游文化对象研究状况的评价;旅游文化研究对象的新选择;旅游文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重点强调旅游文化是旅游业文化属性的鲜明代表,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旅游从业者的必备素质,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三章,旅游文化的特性和任务。主要有旅游文化特性研究成果的述评;旅游文化研究与旅游研究的关系;旅游文化区别于一般文化的特性;旅游文化研究的任务。
第四章,旅游文化与一般文化的关系。主要有旅游文化与传统文化;旅游文化与宗教文化;旅游文化与民俗文化;旅游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
第五章,旅游文化开发中的问题和认识误区。主要谈旅游文化开发中形形的问题和认识误区。
第六章,旅游文化的设计与开发。主要结合案例谈旅游景区文化设计;旅游商品文化设计;旅游娱乐文化设计;旅游餐饮文化设计;旅游酒店文化设计等。
第七章,旅游文化的定向性研究。主要内容是介绍旅游文化定向性研究的必要性;旅游文化定向性研究的方法;旅游文化定向性研究的成果形式等。
第八章,旅游文化的参与性研究,主要内容是参与度、参与形式、参与规模、参与方法等。
第九章,旅游文化载体研究。主要介绍旅游文化载体的各类;当前旅游文化载体存在的问题;旅游文化形体的创新思路等。
第十章,旅游文化结构研究。主要介绍有关旅游文化结构的研究成果及述评;旅游文化结构的分类标准;科学的旅游文化结构等。
第十一章,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阶段。主要介绍中国旅游文化的三个阶段,静态观光产品为主的阶段;印象产品为主的阶段;体验产品为主的阶段。
4结语
旅游文化教材体系的构建,必须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1)建构科学的旅游文化本体论和方法论体系,确立科学的研究对象;(2)要针对不同的层次,编写不同内容的旅游文化教材,由单一为导游讲解服务转变为旅游产业整体提供理论指导。只有科学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旅游文化才能确立较为合理的教材体系。
需要强调的是,笔者建构的旅游文化教材体系主要针对本科教育阶段,而且也只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得出的一点体会,难免挂一漏万,提出来供方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张红.以素质与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旅游文化课教学改革[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78-80.
[2] 陈红玲,陈文捷,潘兆光.旅游文化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高教论坛,2007(5):95-97.
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 文化传承;文化产业开发;沙・沙河;模式;注意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文化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在地理位置划分上,东部地区在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以人才、金融、科技为依托,形成了一批实力雄厚的文化企业集团。中部地区结合自身文化资源发挥地方特色,江西景德镇陶瓷、河南少林寺武术、山西和安徽戏曲等民间文化产业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西部地区具有多样的生态环境、多彩的民族风情等优势使得西部地区有条件发展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虽然存在资金匮乏、技术不够、人才缺失等不足,但是相较于东部和中部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12年西安市实施以5引水工程、7湿地、10河流为主的“八水润长安”工程,拟打造以水为主线的生态西安。周至县沙河作为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开始发展生态产业,提出了“沙河经济带”建设规划的构想,县政府启动了县城新区建设,将沙河规划为新区生态景观核心,分期实施沙河治理改造工程。又以秦岭为背景,突出生态特色以及厚重的民俗文化特色,意在将其打造成西安周边县城最具魅力的旅游、文化活动和娱乐中心,关中民俗文化和农居文化的体验中心。这种集生态、旅游、文化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在我国的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中可谓独树一帜,既符合了十建设生态文明的宗旨以及西安市的整体规划,又能带动周至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谓双赢。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学界对于文化产业开发的研究也逐步展开,主要集中于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和必要性的研究,学者将关注点放在了文化产业模式、政策环境、动力机制、文化市场等几个方面,并作出了先探性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文化传承的内涵与理论的研究。这方面,主要是关于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传承的内容。[1]二是研究文化传承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有多种主张,包括促进论、互动论等。[2]三是关于文化传承的区域性研究,个例实证是其主要内容,如赵世林,陈桂波等以云南歌舞为着眼点,提出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到文化资源的脆弱性和较低的社会发育度,进一步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促使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3]
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文化产业开发模式进行探讨,以陕西省周至县沙・沙河做为着眼点,通过实地调研,并运用多种手段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的成果、不足以及产生不足的原因,结合周至县沙・沙河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进一步探讨文化产业开发应注意的问题,希望为陕西省今后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借鉴,更好地发挥陕西省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
一、陕西省周至县沙・沙河开发现状概说
沙・沙河景区经过了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然也有一些不足,我们通过实地调研,得出景区发展的现状如下:
1、周至县沙・沙河现阶段发展呈现的特点
第一,水无处不在。景区依托沙河发挥水资源优势,旨在建立一个以水系景观为核心的主题公园,相应的设有喷泉、瀑布、流水等景观,不仅增添了旅游娱乐的趣味性,也满足了游客的亲水情结。
第二,民俗民居等怀旧景观。建设关中农居院落文化节点有很多,大多是复原关中地区的各种不同风格的关中农家建筑、其中摆设各种农具和家具,有手推磨、碌碌井、铡草刀等。既原汁原味的保留了历史文化遗产,又成为互动性极强的怀旧景观,方便游客了解关中民俗文化、农居文化。
第三,多样性的历史文化资源。沙・沙河景区的主体沙河是发源于秦岭骆峪的一条古河,原名为骆河,下游流入黑河,是史记中有记载的一条河流,养育了包括老子李耳、财神赵公明、文字之祖仓颉、儒学大师李J等历史名人,更是诞生了汉武寻仙、白居易写长恨歌等历史典故,周至县以世界级非遗项目集贤鼓乐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是周至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周至县政府部门在开发过程中密切关注开况,县长杨向喜定期进行实地调研,指导发展方向,为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政策支持。这种将文化、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建成全开放式的生态湿地公园的做法也吸引了陕西省其他县市到景区进行实地考察借鉴经验。但是景区目前还是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并没有完全建成,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显现出来,我们通过景区的游客调查、采访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2、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及其存在的不足
我们在沙・沙河景区调查了120余位游客,其中男性占40%,女性占60%。年龄层的分布为16-25岁占33.3%,25-35岁占30%,45岁以上占16.67%。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他们对景区的整体感官主要集中在水资源等自然景观,餐饮、住宿、交通等基础设施,人文景观方面。
自然景观。沙・沙河景区拟在打造成具有生态水景的旅游胜地,游客们来到沙河主要目的也是想要体验流水与亲近自然。在调查中,大部分的游客都觉得景区的绿色覆盖率高,整体环境好,能够体验到区别于城市的绿树流水。但是仍有13.33%的游客提出要加强景区的景观建设,还提出河道内的设施较少,沙河的水质不够清澈有待改善。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发现,现在沙河河道内,设有具有关色的游船,但是游客对其兴趣并不是很大,除了物价的原因,我们认为水质也有一定的影响。现在开发的河水流动性不是很强,大多是与上游正在建设茶坊消费区有关,下游的河流还在开发中,两岸的绿植都还没有发挥其作用,因此游客的满意度会有所降低。
基础设施。在调查中有78.33%的游客都是通过自驾的方式来到景区,其中有一些游客反映停车场过小,还有16.67%的游客提出交通设施需要改善。20%的游客认为饮食物价过高,饮食没有特色,餐饮环境较差。10%的游客认为住宿条件有待提高。可以看出,现在的沙・沙河景区的基础设施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对交通条件不满意的人群集中在16-25岁这一年龄层,他们大多坐旅游客车来到景区,可能会消耗很长的时间,从而降低满意度。现在景区的饮食主要是在露天的餐桌,吃的大多在各个景区都会有的面食,缺乏一些周至县特有的饮食,因此游客用餐体验会打折扣。另外,在45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中,他们提出,景区的斜坡较少,老年人游览的时候会不方便。
人文景观。调查中,51.67%的游客不止一次来过景区,在这些人群中,56.67%的游客认为景区的变化是民俗项目更加丰富,文化氛围更加浓郁。而初次来到景区的游客提出,景区还需要加强人文景观的建设,可以见得,沙・沙河景区的人文景观正在逐步建设,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沙・沙河景区拟在建设三类建筑,分为临街小商铺、四合院、二层商铺,其中临街小商铺已经建成,四合院和二层商铺正在建设中,相信随着建筑的丰富,景区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景观也会得到改善。
从以上方面中可以看出,游客在景区内对于生态、旅游、文化三方面的体验有赞美但也有不满意之处,在游客的意见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景区呈现出来的状态与最初的规划仍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景区的发展初衷和发展规划以及实际情况,依据政府对景区的调研情况,对景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二、文化传承视野下的文化产业开发模式
周至县沙・沙河景区开发的定位是突出生态特色以及厚重的民俗文化特色,将生态、旅游、文化三种要素结合,从而推动生态产业、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我们认为,生态、旅游、文化三者在产业模式中应该发挥各自的作用并实现良好的结合,才能实现产业的成功开发。其中,生态部分为游客提供良好的外在体验,吸引游客来到景区,文化部分为游客提供深层次的精神体验,让游客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景区,体会当地的文化。这两部分的完美结合才能加深游客对景区的整体印象,促进景区旅游的长远发展。沙河在开发前曾污水横流,到处堆满垃圾,现在的景区内生态环境较开发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从游客们的满意度中也可以看出,环境的优美是吸引他们来到景区的主要动因。但是游客在景区的逗留时间短,说明景区的文化影响力并没有很好的达到预期效果,这对景区的持续性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找到了一个旅游与文化结合的成功案例,结合景区的实际情况借鉴成功案例的经验,对景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1、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的成功案例借鉴
在文化与旅游结合方面,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其发展文化产业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一是在保护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文化资源。二是把文化产品与旅游产品相结合,建立蒙古族民间手工艺品景区、打造民俗文化一条街等。三是突出旅游当中的文化体验,发展“牧家乐”,游客可以亲身体验牧区文化。该旗又利用区位优势把文化产业向外拓展,将自身的景点景区与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包头,邻近的陕西省榆林市等地的经典景区结合起来,形成了多条线路来吸引外来消费群体。可以看出,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寻找到一个发展亮点是十分关键的,伊金霍洛旗文化产业的亮点就是全方位的草原文化体验,包括牧区文化、民俗文化等,以此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最后向外发展成区域优势,形成了全面地发展。同样的,周至县沙・沙河景区对自身的定位是生态与民俗的结合,景区中的关中民居以及周至县特有的集贤鼓乐等非遗项目都是其发展的亮点,结合基础设施大力发展这些民俗文化,不仅能够解决游客滞留周期短的问题,还能够进行文化传承,提高周至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景区的发展。
2、周至县沙・沙河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思考
现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方兴未艾之势,省、市、县都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县作为一个行政单位,要想顺应局势发展文化产业,更多的是开发自身独有的民俗文化,并在过程中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周至县作为众多县域之一,也不例外。在发展沙・沙河景区之初,就拟发展民俗文化,所以景区内建造了大量的关中民居,如何利用这些关中民居,如何将民居与民俗巧妙地结合,形成周至县沙・沙河景区特有的亮点是影响景区今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们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对周至县沙・沙河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来自外省的游客很少,大部分都是来自西安、咸阳以及本地的游客,因此,景区要想长期发展就要发挥周至县优越的地理优势,改善交通条件,要为自驾游客提供充足的车位,为外地的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公交、客车服务。在对当地居民进行采访之后,他们提出,经常会有人询问沙・沙河景区怎么走,说明景区仍需要加强标识性和导视性建筑的建设。
其次,在餐饮方面,或许可以和关中民居结合,在民居中增设餐桌,这样既可以缓解露天餐饮带来的拥挤、不卫生等问题,同时可以在民居中提供特色小吃,让游客更真切的体验民风民俗。另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25%的游客是通过网络、电视了解到本景区,可见在以后的宣传中,应加强在互联网以及手机App上的推广,这样才能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来到景区感受关中文化和特有的民俗文化。
再次,通过调查我们发现,75%的游客只花费半天游览景区,这一从侧面反映景区的娱乐设施等并没有发挥其优势,游客短暂的停留可能不会对景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景区的长远发展是有影响的。因此,可以将摆设性的磨盘、织布机改设成磨盘体验区、织布机体验区等等,能够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当地的文化。开设一些专题栏,或在景区休息区内播放相关影视资料,这样既可以供游客休息,也可以使得游客了解到沙河的文化渊源,更好地了解周至县的历史,如此提高景区的影响力。
最后,2016年3月8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桂在对沙・沙河景区进行实地调研之后指出,非遗展演能让游客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流痕,留得住文化根脉,记得住乡愁。周至县沙・沙河景区拟在打造成关中民俗文化,在周至有省级非遗项目牛斗虎,国家级非遗项目集贤古乐,这些都是当地特色的文化遗产,加强非遗项目的展示,不仅能够进行文化传承,还会提高景区的文化知名度,促进景区的发展。
3、文化产业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周至县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周至县政府对景区开发的大力支持,景区也在逐步的发展,虽然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对于其他县域文化产业模式的开发仍有一些借鉴意义。我们通过对周至县沙・沙河景区的整体分析,总结了几点文化产业模式开发中普遍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对今后其他县域以及陕西省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一些帮助。
首先,政府的支持,机制体制的完善。周至县政府在对沙・沙河进行调研的过程中,一直在强调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合发挥各自职能。当前的中国行政体制在中央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主要部门有、文化部、广电局等,地方上,各省、区、市委宣传部中多设有文化产业办公室,各省区政府中设有文化厅等等指导本省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这些部门对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有深刻的影响。所以政府部门应尽力协调相关的文化机构,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人才的培养。文化产业的开发以及文化的传承与人关系密切。现阶段在文化产业领域,人才结构中需要更加注重商业能力的培养。只有加强有关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科建设,培养一批精通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才能真正的持续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并且,应加强人才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文化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进步和持续发展。
最后,利用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现在的文化旅游在全国各地兴起,如果没有创新,游客只来一次就不会再来了,这样无疑不利于文化产业的长久发展。因此,在开发前期确定一个特色,在原有的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的消费内容,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三、文化传承模式下文化产业开发的意义
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主要问题是总量和规模小,供需不平衡,资源优势较为分散并且定位不清晰,区域特色不明显,发展模式和战略趋同。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产业的纵深发展,限制了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区域特色和定位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文化资源而定,对文化的开发亦是对文化的传承,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对于当地的文化保护、经济发展以及全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但是不同的地域风格迥异而且分布较为不均,对文化产业模式的研究要求多样化,更好的发挥区域的文化资源优势,有利于增强区域的文化竞争力,发展特色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凝聚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也能在此之下得到良好的传承,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改变文化产品不足和供需矛盾的现实境遇,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产品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可以逐渐的减少国外文化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额,保护我国的文化产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利于促进我国的文化产品走出去,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世界文明和谐关系的形成。
【注 释】
[1] 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2002(3)10-16;普丽春.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构想[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46-50;徐用高.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结合模式构建研究[D].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黄龙光.民族文化传习馆:区域性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新模式[J].文化遗产,2012(1)23-28.
[2] 洪瑶.当传统文化搭上产业快车――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突围[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3)74-76;杜开林、赵欢春.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J].学术论坛,2011(2)164-168.
[3] 赵世林、陈桂波.民族文化传承视野下的云南歌舞演出产业[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4)54-57.
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 “非遗”文化 微博环境 推广路径
一、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徐州市作为华夏九州之一,两汉文化发源地,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孕育与成长,源远流长。相比其他地区的“非遗”,徐州市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特点。
(一)种类繁多,覆盖面广。
徐州市非遗资源丰富,项目众多,属于保护范围的语言文字、口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传统戏剧、民间曲艺、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十余大类,共计101项,其中国家级9项,省级43项。从数量与种类讲,在江苏各地区中名列前茅。
(二)植根乡土,深入人心。
我市申报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无论在价值观还是呈现形态上都与大众有密切联系。它蕴含着深刻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理念,呈现出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特征。如在经济相对发达的邳州等地,“非遗”项目数量众多,并多以传统手工技艺的形式存在,而在某些偏远的山村,“非遗”多以民俗文化、民间音乐等为主。
(三)知名度高,特色鲜明。
经过长期的传承与发展,徐州已经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非遗”项目,如徐州剪纸、徐州柳琴戏、徐州香包、沛县鼋汁狗肉制作技艺等。徐州市的非遗文化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徐州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列入史书记载的大大小小的战役有几百次,这种地理环境形成本地独有的尚武、粗犷、豪迈又重情重义的徐州地方文化形象。这一切在徐州市的“非遗”资源上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因此,徐州市的“非遗”文化与其他地区相比,多表现出本地特有的热情奔放、不拘小节,如邳州跑竹马,表现金人在受到宋军追击时,迷惑宋军,布阵逃跑的情形,属于战争文化融入百姓自娱自乐的舞蹈活动,它节奏欢快,明亮高亢,队形变换多样,动作夸张,这在江苏的其他地区是不多见的。
徐州市“非遗”资源在新时期的传承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非遗”资源的推广度不够,人们的认同度不高,对于本地的“非遗”文化不感兴趣。我们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主要原因有三个。
其一,保护过程中的错误观念,如功利主义倾向,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冲击,市场需求严重不足,政府缺乏保护热情,等等。我们调查发现,尽管我市在徐州市民俗博物馆集中设置了非物质文化展示专厅,但是,展示内容较单一,局限为剪纸、风筝、纸塑狮子头等几个品种;而几次以推广民俗文化为目的的“非遗”项目的集中展示,到最后往往演变为纯粹的商业贸易,如徐州香包变身为批量生产的流水线制品,剪纸技艺完全为各种简单而廉价的剪纸产品所取代,而徐州剪纸与其他地区剪纸技艺的区别之处被完全忽略。这种“非遗”资源推广过程中的功利主义倾向,非但无益于“非遗”文化的保护,反而会泯灭“非遗”文化本身的特点,导致其日趋衰落。
其二,表现形式已日趋落伍,文化内蕴挖掘严重不足。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丰县糖人贡为例。丰县糖人贡是以白糖为原料,用模具注塑的糖塑艺术品,是传统丧葬祭祀礼仪的重要载体。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过去延续下来的丧葬习俗也慢慢开始变化,程序越来越简单。再加上制作工序复杂,技术要求高,社会地位、经济收入较低,而且手艺往往不传外人,高门槛、低收入,造成糖人贡从业人员锐减,现在糖人贡艺人已为数不多,目前从艺者仅有10余人,糖人贡也几乎成了一种象征,面临濒危和湮灭。出现这种濒危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得不指出,丰县糖人贡能被列为国家级非遗名录,绝不仅因为其独特的制作技艺,而是由于它反映出四省交界地区在祭祀方面的独特风俗,而这种非常独特的祭祀风俗正是儒家孝道的民间表现形式,同时融合了佛教与道教的相关思想,其中的“抢贡”风俗体现了人们对生命传承的看重,我们甚至可
挖掘出其内蕴深厚的人文关怀的思想。遗憾的是,近年来虽然市政府对糖人贡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但是其相应的文化底蕴还发掘得不够,如果我们将眼光完全停驻在其制作技艺与民风民俗的表象上,则随着新时期丧葬礼仪的日益简化,丰县糖人贡也将彻底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其三,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新网络载体的传播模式。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平台与活态性传承的非遗文化似乎是毫不相关的两种事物,非遗的延续手段被称为“动态传承”。它首先需要传承者从主观上学习相应的技艺,通过主体的演化,成为自身技能的一部分,然后才谈得上传承和延续。但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在不断变迁,作为历史和社会的人,其身上所承载的文化因素也在不停变化。当一个社会的大背景发生变化的时候,“非遗”是无法置身事外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非遗”是一种受制于人的主观倾向的文化模式,这种独特的传承方式跟网络的确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如果我们不能彻底转变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模式,那么它在网络化全球化为生的今天只会日益没落。
二、挑战与机遇:微博为“非遗”的推广提供新思路
微博时代的来临,深刻影响社会生活,非遗文化身处其中,也难免受其影响,我们认为,尽管微博与非遗文化之间存在某种隔阂,但它仍然为非遗文化的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负面影响:“微”文化对非遗文化的解构。
微博所传播的大众文化形式对于包含传统文化在内的社会主流文化存在解构现象。传统的媒介文化,由于传播者和受传者彼此的局限性,很难实现公众之间信息探讨的互动性。微博则为大众的参与提供了平等性和开放性,社会公众在共建主题过程中实现言语的狂欢。全部的发言者从“文化批判的大众”转化成了“文化消费的大众”,广大公众以参与的姿态对个人利益进行大胆表达,实现言语的狂欢。正是由于微博在根本上扭转了我国长期存在的话语体系的单向化、正统化倾向,所以微博在诞生之后短短几年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覆盖。但是与此同时,微博所传播的大众文化也在不经意中流露出媚俗主义的倾向,一些恶俗的网络语言充斥其间,这种话语体系的庸俗化潮流对于社会主流的话语体系存在严重的解构主义可能。而非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统文化正是社会主流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微博在不经意间对于“非遗”文化构成了某种不利的因素。 另外,微博乐于传播新鲜社会现象,这就与反映传统民风民俗内容的“非遗”文化存在隔阂。“非遗”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不能以物质形式固化,只能依靠口传心授,因此“非遗”的传统制作技艺都是靠师徒之间的教授完成传承的,而微博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它所承载的样式通常表现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可固化的信息,要让非遗文化依托微博得以推广,在技术上存在较大困难。
(二)正面效应:利用微博载体推广非遗文化。
微博传播形成微博事件的放大效应,具有以小博大的能量,为“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机遇。微博的影响力惊人,而徐州市作为一个公认的慢热型城市,群众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性不够,在这种境遇中,微博的小中见大即迅速放大社会事件的影响度的功能,使得它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社会新闻进行广泛传播,甚至可以影响大众心理,引导社会舆论。在徐州市非遗文化的推广与普及情况调查中,我们发现,各年龄层次的群众使用微博的情况都非常常见,在“您多久登陆微博一次”的问题中,有92%的人回答:每天登陆。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每天24小时登陆其微博账号。微博的广泛使用及其形成热点聚集效应的特点,为我们利用微博来宣传和推广“非遗”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注意到:在“若微博等一些媒体方面对‘非遗’进行宣传,你是否会去关注”的问题中,有接近79%的人给予了肯定回答。联系到每年的“非遗”保护日,政府进行的宣传工作不可谓不多,然而,由于他们选择的载体多为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介,而这种传统平媒阅读的受众是远远无法与微博相比的,政府忽略的恰恰是微博这一载体,以至于市民缺乏关注度。如果我们在政府的官方政务微博或是“非遗”宣传专项微博推介各种非遗资源,那么其受众必然是呈几何状上升的。
三、微博环境中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的实践路径
(一)借鉴微博影响社会生活的方式,适应“微”时代,创新“非遗”文化本身的话语体系。
微博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其“微”,新浪微博只允许不超过140字的内容,迫使微博的传播者只能将全部思想凝练在100多字中,这就直接形成了微博内容的微型化与简明性特点,它不适合过于深刻的思想表达,而这种语录体式、碎片化的即时表达形式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同时,微博表达形式的简单明了符合百姓的“草根文化”的价值认同,微博的草根性必然带来大众性文化传播,而这些文化的表达方式更贴近人性表达与人文关怀。因此,老百姓热爱微博,热爱的正是微博所适合传播的那部分大众性流行文化。
非遗文化所凝聚的是历史上劳动人民的智慧,这种文化本身的内容与外在表现形式是相对确定的,不适宜过多调整,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微博深刻影响社会生活的简洁化与草根性的话语表达方式,创新非遗文化本身的话语表达体系,以符合社会要求,适应时代变化。在话语表述上,要更加简洁明了,摒弃那些琐碎的、长篇大论式的话语模式,而关注最能体现其精髓的那部分内容;在内容上,要展现出其大众化、草根性的一面。“非遗”是来自民间的智慧,很难进入“庙堂之高”,它本身是完全贴近生活、贴近草根的,但是在长期的流转过程中,为了对“非遗”资源进行保护与推广,总是需要先进行整理与归纳,在这一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在于其学术性的一面,在话语体系的创建上,也偏学术性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认为,要在微博上推广“非遗”资源,应完成学术语言到生活语言的转换,因为生活语言更符合大众认知水平,更多地遴选那些能体现“智”、“意”、“情感”类的话语。
(二)挖掘徐州市“非遗”蕴藏的历史文化内涵,剖析其内蕴的合理精神,并适当地赋予其新的涵义。
“非遗”文化能传承至今,除因为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蕴之外,还在于它凝结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这种智慧在很多情形中表现为一种朴素但合理的价值观与伦理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某些表现形式已逐渐落伍,其适用范围慢慢缩小,然而其内蕴的合理的价值观念与浓厚的人文关怀却使得它能够历久弥新。诸如民间口头文学、曲艺、音乐等传统表演艺术及大量的民间礼俗、庙会、节日活动等仪式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朴素的人生道理,无论时展到何种地步,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永远不会消失,而这也就是非遗文化能够一直传承的最根本原因。在全球化、网络化的今天,也许包括非遗在内的某些传统文化样式已经显得如此不合时宜,但是如果我们能揭示其最本源的涵义,则很可能会被其蕴含的朴素而科学的价值观念感动,因此,要赋予非遗文化新时期的特征,就必须保持其本源内容的确定性,同时要挖掘出其最能反映劳动人民美好、善良、智慧的一面,这就是韩国的泡菜制作技艺及中国的珠算技艺可以成功申遗的秘诀所在。
“非遗”文化在产生和发展之初,往往与人们的民间信仰、祭祀占卜、祈福避灾相关,而在之后的流转过程中又往往会发展出一套相对固定的模式,并且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操作仪式的流程也有较大区别,发展到现代社会,可能其原初的意义已经少有人知晓,而人们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于仪式本身。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国家级“非遗”——端午节,多年来人们对于端午的记忆仅限于吃粽子、赛龙舟和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事实上端午最初是以祛病消灾、祝福祝寿、企盼吉祥的美好节日形象出现的,吃粽子主要是时令需要,而赛龙舟的竞技意义已经超越端午本身的纪念意义,至于纪念屈原大夫只是湖南部分地区的局部风俗,从整体上讲,端午的祈福祝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初意义已经荡然无存,端午整体的文化形象遭到损害。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探寻隐藏于种种繁琐仪式后的非遗原初的意义,并以此为契机,赋予传统的文化内蕴新的涵义,进行全新的诠释,文化的表现形式可能会过时,而其内蕴的合理精神却可以超越时空具有永恒的价值。因此,我们对端午节的节庆意义重新进行诠释,就应强调其祈求健康长寿、防病祛病、顺应时令的一面,并且可以结合近年来世界各国防治非典、禽流感等大规模的防疫活动,赋予其崭新的时代涵义。
徐州市的非遗文化存在同样的问题,在文化内蕴的开发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微博固然不可能对非遗文化进行全景式展现,但是如果发掘出其合理的人文价值,则可以利用自己的特点展现精髓,让其焕发生机。 (三)结合时代特征,赋予其适合新时期的表现形式。
工业化时代
人们对于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品反而产生了厌恶情绪,出现返璞归真的心理倾向,这为我们推广非遗文化提供了契机。我们注意到,窑湾古镇的绿豆烧、甜油制作工坊总能吸引大量游客,人们对于纯手工制作的绿豆烧酒与甜油有特殊的好感,设想如若我们抛弃绿豆烧的核心竞争力“纯手工制作、传统技艺打造”,那么游客对其新鲜感将荡然无存。因此,针对传统的手工技艺、民风民俗、节庆活动等传统文化,我们绝不能擅自更改,而应保留其流传下来的最原生态的那一部分。
但是仅仅这样还不够,因为微博受众的年龄层次偏低,年轻人容易对新鲜事物感兴趣,而类似徐州柳琴戏、徐州梆子、徐州琴书等这些多以方言表述的民间艺术及多展现喜字、窗花、古典传说的徐州剪纸,如果通过微博传播的仅仅是这些内容,就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解决的办法在于让传统技艺制作出新产品,让民间声乐艺术展现新生活。近年来,全国各地非遗传承人对于非遗表现形式的创新进行了各种尝试,也取得理想的效果,如三名大学生以珠江三角洲沙门地区的国家级非遗沙门民歌搭配街舞,让民俗专家都拍手叫绝;荆楚文化的代表之一,楚式漆器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精美的纹饰闻名于世,楚式漆器的传人们把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创新制作了灯具、名片夹、笔筒等文化用品,受到了市场欢迎,在传承、推广非遗的同时还增加了收入。徐州市的非遗资源在创新形式方面还有多种可努力的方向,以徐州剪纸为例,表现内容不能仅限于喜鹊登枝、双喜字等题材,可以从水乡风情到壁画、从静物到人物,将画所题材大大拓宽。又如徐州香包,它之所以能从全国种类繁多的香包制作技艺中脱颖而出,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本身就是创新的结果:将刺绣文化、养生中药、中国十字结文化融为一体,具有相当的独创性,目前在表达形式上既可以从香包的刺绣题材入手,展现现代生活,又可以从香包的实际用途出发,将香包用于钥匙链、汽车挂件、钱包、项链、摆件等物品上。一方面把传统技艺完整地保护下来,延续民族的血脉,另一方面紧跟时代步伐进行创新,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形式、载体的创新,使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更适合微博受众的心理需求。
(四)整合多种传播载体资源,构建以微博为平台的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介相结合的立体化的徐州市“非遗”文化推广新模式。
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城镇特色;建筑风貌;特色建筑;地域建筑
1 引言
建筑风貌是影响小镇风貌的重要因素,对小镇建筑进行创新与应用,对建筑风貌进行合理控制与引导,是维护和强化城镇特色风貌的必要手段。从特色建筑构建的角度对本土建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建立了特色建筑的设计要素与引导体系。
会泽,地处滇东北金沙江东岸,曲靖市西北部,系云贵高原乌蒙山主峰地段。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这里曾有过瑰丽的铜商文明,明清时期号称天南铜都。天南铜都传统居家建筑通过铜商业带来的多元文化交融,经过两千多年历史的融合,良好的建筑工艺及造型得到传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宅院布局靠山座,后高前低,尤以四合五天井或走马串阁楼的建筑格局作为百姓一生创业安居的规划首选。经济条件好的则一次性规划建设完成。经济条件稍差的则从发展起步阶段至建住房选址策划,均考虑选择足够的场地,以备后期发展,实行分期建设。
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先建三间(正)主房,属宅院主体建筑,前设檐廊,边问山墙为硬山,脊高不过一丈九九,室内地坪标高属宅院建筑最高。中堂的主要功能为起居、待客、供奉“天、地、国、亲、师”位、举行婚嫁、治丧等活动,中堂开问比边问大,中堂面壁为木质门窗及晒壁,前设院窝。随后在主房两侧分别建设一问矮房,也就是俗称的三高两矮。
2 特色建筑的重要性
2.1 有效保护生态资源
建筑风格是一个地区的建设特点。要根据民族地区突出其建筑风格,使之与本地区的民族文化、人土风情、自然风光、地域环境相衬托、相映辉、相结合。创造性地建设好小镇的每一幢建筑,是我们建设者的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任务。自然环境是人们生活的保障,乡村景观对于自然环境有直接的影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个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已经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他们互相合理的利用,从而保护了当地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维护了生态平衡。
会泽的住房大多为木结构建筑,一般民居建筑采用木结构承重,常用的有“穿斗式”和“抬梁式”,依据房屋进深大小设三、五、七或九脚落地,框架柱榀数为开间数加一,承重檩为五、七、九或十一部,内隔为木枋板隔断,石灰砂浆调扣筒板瓦青瓦屋面,外维护墙为砖墙或砖包土坯(俗称金包银)墙,山墙为一砖二瓦、一砖三瓦或二砖二瓦飞沿,砖瓦压脊,有的山墙高出屋面设为猫弓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结合民俗文化设计建筑风格。在目前国家倡导的低碳经济发展指导下,这种意义就显得更加重要。尤其是一些小镇,往往与水源的河流相惜相伴,环山绕水,保护生态资源,体现原生态风貌的建筑特色更需要规范化合理化。
生态建筑是现代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主要分为:
(1)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重视地方性,利用本土材料结合传统技术的设计手法。
(2)结合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和生态理论,运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解决生态问题。从当地的具体生态环境出发进行建筑设计,体现了地域性是影响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因素。生态建筑的特色就是反映该地区生态特征、人文风貌和建筑文脉等。保护围绕小镇的田园风光区域与自然山体水体、江畔滩涂,强化这些小镇的空间边界点,形成良好的水上与陆上远眺风貌,构筑城市开放空间系统。
2.2有助于文化的继承
具有乡土特点的建筑特色是小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会泽的古城,为规整的长方形,东西、南北对应的中轴,形成十字形的主要街道,再加上各条巷道,使整座城内呈棋盘式道路格局。组成十字街的东西直街和南北直街,是城市的主要商业区。街道两旁,各种铺面林立,错落有致,连成一片的青瓦屋面、猫拱墙、雕花门窗、店前栏柜,以及青石街面和防火石水缸、街灯等,无不显示“铜都”的繁华和府城的街区特色。特色建筑是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基于当地的明风风貌开展小镇建筑景观的建设,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小镇的文化氛围,提高了建筑的含金量,而且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保护性规划的基础上,应该深入研究小镇的场所精神与特色,将场所构建与小镇的历史景点建设、人文内涵与民族特色的延续有效结合起来。
2.3 对当地经济的带动
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活动,发展旅游是弘扬小镇文化特色,保护小镇资源提供经济支撑的重要途径,而利用特色建筑是发展旅游的一个重要资源渠道,两者不应该对立,而应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综观中外的知名小城镇,都具有独特地建筑特色,小镇旅游的发展也要向着一定的主题发展。建筑是确定小镇主题特色的一个部分。很多城市人到了节假日都会驱车到附近的乡村小镇呼吸下新鲜的空气,对于具有乡土特色的乡村小镇景观众人更是青睐有加,在某种程度上,这已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建设较好的小镇不但可以引来当地的城市游客,甚至会有其他省市、甚至海外游客的光顾。这无疑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谓一举多得。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紧密结合小镇经济发展战略,科学修编小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和详规,重点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外部投资环境。加强特色建筑的建设,有利于吸引投资商的眼球。建设居民住房的同时,建设商业建筑,尽快形成多渠道投资、多元化发展、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3 小镇建筑分类
3. 1 公共建筑
大型公共建筑主要集中在小镇中心区,主要以建筑组的形式来布置,与整个小镇的建筑风貌吻合。对于一般体量的公共建筑,形式上可以采用“架式”的结构,考虑到使用功能,也可以在山墙的檐口处采用表达“架式”结构的造型即可,仅将其作为一种装饰;对于跨度较大的公共建筑,如体育馆,在钢结构屋顶的造型上可以沿用“格霏”屋顶的造型,富有动感和地域气息;对于高度较高的公共建筑,注意墙面材质的变化。
3.2 商业建筑
商业街区需要有足够的特色来吸引旅游者,并得到本地消费者的属地认可。由于商业街区的业态丰富,其建筑门窗的开启及整体造型有较大灵活性,因此,可以将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的特色进行奇妙混搭,控制天际线、临街面的进退韵律及色彩的组合。传统的图腾、绘画和刺绣图案等都可以在建筑或构筑物上体现,使建筑展现出与别处不同的表皮。
3.3 居住建筑
居住区要求建筑在风格上相对宁静素雅,在颜色和材质上不宜太过招摇,因此在元素的选取上,主要是提取当地传统房的“神”和“形”进行组合。整体群落形态和体现朴素唯物观的具体图示,使之在规划形态上也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本土性,并兼顾当地居住习惯及日照采光要求。
3.4 休闲建筑
休闲建筑主要分布在小镇的公园、广场、旅游服务区及风景名胜区中,如休闲餐厅、茶室等,充分体现原生态的风貌。
4 小镇特色建筑的注意点
小镇的新区和老区要有联系,也要有区别。新区应受老区的约束,如建筑高度要控制,要离开老区一定距离,若在位置和高度方面处理不当,就会古建筑景观形成破坏。因此,一定要注意城镇外部环境与空间轮廓的处理,注意城镇的群体风貌和空间结构的完整性。
大力挖掘民俗风情,提高小镇的文化品位,开展特色旅游,需要大力开发的,就是这些创造于民间,传承于社会,并世代延续承袭的民俗风情。把这些民俗风情合理的结合在建筑上,使建筑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为它们是反映古镇历史、体现古镇生活和传统文化最形象最直观的窗口。
5 结束语
小镇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内涵,又有优美和谐的自然生态,更有长期传承、相沿成习的民俗生活。在对其进行开发改造时,应当在整体保护的原则下,把保护传统文化与发掘、传承相结合;把保护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与开发、利用相结合;把保护小镇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把保护小镇风貌与设施更新、改造相结合;使小镇既反映历史文化传统,又体现现代生活文化,以科学发展观给古镇注入新的活力。我们要在趋同中求创新,创造出自身的建筑特色,在共性中求个性,把本地区的景象创造性地留下作为印记,一种时代的印记。发掘自己的资源优势,脱离发达国家的生活标准和通用的模式,另辟蹊径,创造性地寻找自己的答案。我们需要有这样的设计情感,这种智慧。
参考文献
[1]王芳,王力.传承文脉、地域特色与建筑创新――地域建筑特色再创造[J].华中建筑,2006年10期:1.
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文化新闻;文化产业;文化品位
文化新闻,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一样,是新闻报道的主要类别之一。新世纪以来,国家对文化建设空前重视,兴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繁荣大发展的新。在新形势下,文化新闻紧抓机遇,迅速成长,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本文以综合性报纸的文化新闻为例,从新闻地位、题材范围、文化品位、报道形式等多个方面,探讨当前文化新闻的发展态势,为文化新闻的发展创新提供理论支持。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文化新闻仅指动态性的新闻报道,不包括静态性的副刊和读书周刊等文化气息浓郁的特刊专刊。
综观当前报纸文化新闻的现状,主要呈现出如下四个基本特征。
一、新闻地位显著提升
文化新闻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品种之一,国内综合性新闻,传媒机构里大都设有“文化部”、“文艺部”、“文娱部”或者类似名称、职能的新闻采编部门,但是长期以来,文化新闻的地位相比政治新闻、经济新闻而言显得不很重要。新闻学教科书中很少见到关于文化新闻的专题论述,通常见到的是“文艺新闻”。《专业采访报道学》中称:“文艺报道是对文艺领域里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所谓文艺是指“文学与艺术的合称。有时也泛指文化与艺术。”事实上,文艺新闻只是文化新闻的一部分。此外,文艺新闻有时还会与其他相关题材合并共存,有的报纸将文艺与科学、教育集中在一个版面,合称“文教新闻”,有的将文艺新闻与体育新闻合称为“文体新闻”。进入90年代,为了满足大众的消遣娱乐需求,都市类报纸文化新闻的报道重点转向影视演艺圈题材,通俗有趣的娱乐新闻由此兴起并占据了文艺版面的主要地位,有的报纸将文艺新闻改称“文娱新闻”,有的完全改为“娱乐新闻”,严肃高雅的文化新闻则被边缘化,成为娱乐新闻版面“补白”、“插空”的豆腐块,导致报道结构严重失衡,形成了文化新闻娱乐化潮流。有学者指出:“在娱乐新闻大行其道的今天,文化新闻处于尴尬地位。其一就是对文化新闻重视不够。”揭示了娱乐新闻喧宾夺主的现象。进入21世纪,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报告决定“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人类的灵魂”,做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的重大部署。新形势下,新闻媒体对文化新闻空前重视,加大报道力度,综合性报纸纷纷开设文化新闻专版固定刊出。以《人民日报》为例,2002年前,该报的文化新闻与教育、科技新闻集中在同一版面。经过调整,至2003年初推出文化新闻专版,通常固定在第11版刊出,与经济、政治等版面相并列。2009年6月就有5篇关于数省文化建设的工作综述刊登在该报头版头条位置。地方党报如《湖北日报》在2006年改版时首次开设文化专版。即使是以娱乐为主打的都市类报纸也开始注重文化新闻。如《华商报》从2007年7月起在娱乐新闻版外开设“文化新闻”版,经常性刊出。该报先后策划了“评选陕西文化十大符号”、“陕西文化强”等大型系列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些现象说明,文化新闻告别了一度冷落的弱势境遇,成为当前新闻报道的热点之一,标志着它由相对边缘状态晋升至举足轻重的主流阵地,与其应有的重要地位相符合。
二、报道题材走向“大文化”
从理论上说,文化新闻的报道范围非常广泛,原因在于文化是个涵盖广、内涵深的大概念。文化的定义很多,大体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涵盖了人类的一切文明活动,如《辞海》对文化的解释是“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通常狭义上的文化仅指精神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历史、科学、语言等。从新闻实践来看,不同阶段文化新闻报道范围在不断变化。传统文化新闻以文艺题材为主,包括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电影、电视等领域的新闻。娱乐新闻兴起后。影视演艺圈信息成为文化热点。近年来,随着文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文化新闻的报道范围较之以往有了显著拓展,既有宏大的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建设、国家重大文化活动,也涵盖了高雅的文物考古、文化艺术、图书出版,同时囊括百姓喜闻乐见的影视动态、文艺演出、名人明星、动漫游戏等等娱乐新闻,广泛涉及现代文化、历史文化、网络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科学教育等社会生活领域的文化现象,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体现出涵盖一切精神文化的大文化格局。其中,影响力较强的新题材有:
1文化产业。与以往历次“文化热”不同的是。新一轮的文化建设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视为必由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突破点就是大力繁荣文化产业。经过数年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2009年l至5月份,文化产业在金融危机之中逆势上扬,平均增幅达17%,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缘此,文化产业成为当前文化新闻的重点报道对象。支庭荣曾将文化产业报道大体概括为6种模式:会议模式、取经模式、名片模式、作坊模式、考古模式、圈地模式等,主要内容是宣传文化产业政策、介绍文化建设举措,展示文化建设成就。以《人民日报》为例,2009年6月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了《江苏:文化滋养万户千家》(6月9日)等4篇分别报道各省文化产业发展成就的工作通讯,此外还策划了系列深度报道“我国文化产业逆势上扬观察与思考综述”,分别刊登在头版和文化专版上,彰显出文化产业报道的重要性。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也是继钢铁、汽车等十大产业规划之后国家新一轮产业规划中的第一个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真正作为一种产业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这就意味着文化产业报道必将持续升温。
2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新世纪以来,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国家软实力成为民族共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标志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达到新的高度。基于上述时代背景,新闻媒体加强了传统文化宣传报道力度,报道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国学”报道。“国学”一般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英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之魂。新世纪以来,学者们积极倡导国学,高校设立国学院、办国学班,政府出台政策大力支持,国学热蔚然成风。新闻媒体及时报道国学发展动态,发挥着推波助澜、营造舆论氛围的重要作用。夙以文化内涵深厚而著称的《光明日报》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不遗余力,堪称样板。早在2006年1月10日。该报创办了国内媒体中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国学版”,加上原有的“史学”版和“文学遗产”版,一共拥有三块版面直接宣传传统文化。其中“国学”版每月两期,开设了“国学动态”、“国学演讲厅”、“国学访谈”等专栏,多层次多角度报道国学发展信息、传播国学知识,赢得了海内外文化界的一致好评。
二是传统节日报道。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2005年6月,中央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要求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宣传民族传统节日的导向作用,切实加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舆论宣传,积极营造尊重民族传统节日、热爱民族传统节日、参与民族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受此政策引导,每逢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大量节庆报道就会浓墨重彩地出现在报纸版面上,报道内容包括节日风俗源流、群众庆祝活动以及相关的学术研讨活动、旅游商业活动等,俨然一席节日文化盛宴。例如,2008年8月7日是传统七夕节,又被视作“中国情人节”,《大河报》紧紧围绕爱情主题推出了新闻套餐,主要包括A33《往事国粹》整版综合报道《七夕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的浪漫——奥运会使七夕节备受瞩目》、C06版专题报道《甜蜜蜜》以及C18《鲜闻》,这些内容反映了七夕节带给人民群众的浪漫享受,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活跃民众文化生活起到了切实有效的重要作用。
三是文化遗产报道。文化遗产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无形文化遗产”即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所说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民间美术、传统医药等传统民间文化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将“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显示出国家对文化遗产工作的高度重视。目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就显著,已经确立了数量可观的国家级、省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昆曲、五台山等项目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每年6月10日定为“文化遗产日”。从新闻实践来看,报道主要集中在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以及文化遗产申报等方面,包括常见的文物考古报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为例,迄今为止已有多家省级党报推出过大型系列报道,如2006年3月至lO月,《郑州日报》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原行”系列报道十五篇,《四川日报》2006年12月25日起至2007年初推出“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南方日报》2009年2月18日起推出《岭南记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这些报道着重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文化意义、未来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许多生存濒危的民间文化,对于及时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文化品位由泛娱乐化走向雅俗交融
文化新闻担负着传承文化的社会责任,具有文化内涵丰富的基本特征。文化品位则是判断一则文化报道文化内涵高低的重要依据。所谓文化品位,是指新闻报道所蕴含的文化份量、文化的价值取向,通常有雅俗之分。具有文化品位的文化新闻不仅能让读者和观众从中获得新鲜丰富的文化娱乐信息,而且获得思想、知识以及审美享受。但是,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从文化新闻衍生出来的娱乐新闻为迎合市场需求,不惜降低格调,以炒作明星隐私、绯闻为卖点,导致一度低俗之风泛滥,严重影响了文化新闻的整体形象。学者们纷纷撰文予以批评,张帆等人提出要“为文化新闻正名”,将它与文化品味低级的娱乐新闻区别开来。事实上,娱乐新闻一般出现在都市类报纸上。即便是在泛娱乐化浪潮中,仍有些报纸一直坚守着文化责任,对肤浅庸俗的娱乐保持着一定距离。如《光明日报》、《南方周末》等品牌大报的文化新闻以思想性、知识性、学术性见长,是精英文化的传播主渠道,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品位高雅,即使涉及娱乐题材。也是以文化视角去深刻解读。各级党报肩负着宣传先进文化的政治使命,对娱乐新闻往往敬而远之。如今,随着地位的提升、题材的拓展,报纸文化新闻的文化内涵日趋丰富,由此推动了文化品位的升级。形成了文化娱乐各执一端雅俗交融的格局。例如,过去党报的文化新闻多以相对枯燥的政策、会议消息为主,现在逐渐增加了文化产业、文化作品、文化人物、学术活动等报道的比重,专业性、知识性、艺术性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强,在“三贴近”报道方针的指引下,报道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文化品位趋向雅俗共赏。都市报的文化新闻继续发挥其轻松活泼的特色展开报道,以此适应大众文化口味,故而文化内涵相对稀薄,文化品位趋向通俗。娱乐新闻经过近几年新闻主管部门的治理整顿,低俗之风有所遏制,有些报道开始跳出隐私、绯闻的小圈。尝试从文化的高度去解读娱乐新闻,实现娱乐新闻的升级转型。例如,2009年初。小沈阳成为娱乐新闻的追逐热点,《重庆商报》连续5天推出以“重庆咋出不了小沈阳”为题的系列报道,对沈阳和重庆的演艺市场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如何催生“小重庆”。这组报道触及了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等深层次问题,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展示了娱乐新闻亦可深刻严肃的另一面。
四、报道形式时尚多变
地位的提升、内容的拓展带动了报道形式的创新。就报道体裁而言,消息、通讯、专访、特写、述评仍是文化报道的基本体裁,但是表现形式已然有所不同,体现出与时俱进、时尚多变的特征。
首先,文化新闻版面丰富,分类有序。随着文化新闻报道资源日趋丰富,文化新闻版面有所增加,往往以一叠多版的体量出现,各版类别各有不同,文化新闻由此进入规模化生产、精细化加工发展阶段。比如《东方早报》把文化新闻与娱乐新闻相分离,又将文化版面细分为“作家”、“视界”、“舞台”、“人文”、“焦点”,随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增减。《京华时报》将文娱一体,各个版面分别为“综艺”、“影视”、“乐谈”、“胡同”、“资讯”等。
其次,注重策划,营造强效影响。过去的文化报道多为一事一报,单薄零碎。现在,每逢重大文化新闻,报纸就会精心策划推出专题报道,务求做大做强,做细做足。有时则会主动出击,自拟选题,推出系列报道。例如,2009年5、6月。华商报精心筹划了“陕西文化强”系列专题报道,连续刊发了《陕西文学家底大揭秘》、《红色撑起延安文化产业一片天》、《陕西民俗文化需要有心人》、《曲江“模式”+高新“创意”=现代风尚》等重点稿件7篇,报道均设计栏头突出处理,整版推出。对陕西文化建设进行全方位深度报道,引起广泛关注。除此之外,还有报纸开始参与策划、协办一些文化论坛、商业文化活动,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互动联系。例如,2007年,《华商报》曾经与西北大学共同主办“首届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与会的官员、专家、学者和文化产业界代表近40人就陕西省如何将文化资源优势变为文化产业优势进行探讨,引起社会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