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细化工作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细化工作措施范文1
一、工作思路
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就业制度,建立公共就业均等化服务,完善创业带动就业政策体系,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结构,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保持就业持续增长。
二、主要目标
三、工作进度安排
(一)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组织管理、就业服务体系,完善面向城 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乡劳动者就业的工作机制,城乡统筹就业全覆盖。年,进一步健全就业失业手册发放管理制度,年末,全市城乡劳动者就业失业手册发放率占二三产业从业人数总量的25%以上。
(二)健全就业统计工作制度,按就业统计要求,落实月报、季报、年报就业统计工作,并按工作进度进行督办和通报,确保省、市就业工作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三)加强我市台港澳就业人员的联系,完善台港澳就业服务体系。指导各级人力资源市场设立服务台港澳就业人员服务窗口,方便台港澳就业人员办理就业证。年内,力争推行台港澳人员内地就业网上申报办理。
(四)按照管理权限“能放则放”的原则,年初,完成市直企业用工备案管理权限下放蓬江、江海区管理的工作。
四、工作重点和重点项目
(一)计划在年内指导帮助具备条件的1个县级市区申报省级创业型城市。
(二)争取政府支持,力争在2012年前在市区建立一个省级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争取市本级财政支持,加大就业专项资金投入,确保我市省级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早日建成。
细化工作措施范文2
关键词:幼儿园;精细化管理;原则;措施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管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管理者可以通过细致化管理提高管理精度,发现改善空间、推动效益改善、提升绩效水平。而这种管理理念延伸到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可以从“精”、“严”、“准”、“细”四个方面理解,也就是说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在完成教学任务时要做到精益求精;在保证工作质量方面要做到严守工作守则;在协调工作时间上要做到准时准确;在具体实践中要做到细致入微。
一、幼儿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幼儿园管理中主要存在管理缺乏远见、管理方式粗放、教师责任意识不强等几方面问题。
二、探究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1.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精细化管理的原则
(1)以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本(2)保教并重,教养结合所谓保育,是指幼儿园保育人员要对幼儿的身体进行照顾、保护、养育,以促进对幼儿心理能力的保护和培养。所谓教育,是指幼师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初步进行体、智、德、美全方面的教育。坚持“保教并重”的原则,在保育中渗透教育,以教育促进保育,以实现“保”与“教”的有机结合。(3)整体规划,细节入手首先要根据幼儿园的实际以及发展未来,树立一个整体目标,而在树立整体目标后,还要从儿童的衣、食、住、行、德、智、体、美的细节入手,使各部门的工作者能够在明确分工中加强联系,以提高幼儿园教育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2.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在具体操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组织管理的精细化要想实现幼儿园教育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建立精细、完备的组织系统是关键。在建立组织系统的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首先要形成正式的组织机构,并保证管理机构的正常运转,以保证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其次建立包括刚性制度和柔性制度在内的管理条例系统,保证精细化管理工作既能够在制度的规范下有效开展,又能够在柔性制度中体现人文关怀;最后加强对组织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即管理部门要做到合理选人,将细心、耐心、有责任心的教职工吸纳到精细化管理的组织系统中来,通过树立榜样,提高其他教职工的精细化管理意识。(2)日常管理的精细化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精细化要从日常教育工作的点滴入手,用细节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入园管理中,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尽量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准时入园,并能够主动与老师问好,与家长再见,然后有顺序地完成入园后的洗手、漱口、搬椅子、做晨间操等常规活动。除此之外,在点名管理、进餐管理、午休管理中教师和保育人员要坚持以确保孩子的健康安全为出发点,从每一个日常管理细节中观察孩子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状况,以便在了解孩子发展细节的基础上对孩子的未来教育方式进行相应的规划。(3)安全管理的精细化建立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是保证幼儿健康的基础,幼儿园在进行安全管理精细化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分层化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每一个安全环节责任落实到人;在每个学期开始,幼儿园都要与教师、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以保证从学校到家庭,每一个人都能够将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做晨检和午检,对幼儿口袋中的尖锐物体进行及时清理;按时清点人数,尤其是在进行班级活动时,带班教师必须要在出门时、活动中,进门后清点人数,以保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4)卫生管理精细化所谓病从口入,儿童的身体健康与卫生习惯紧密相关,因此幼儿园在精细化的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卫生责任制,对于不同的食物要做到分类摆放,成品饭菜要做到留样,以备检查,每餐后,用消毒柜进行餐具消毒;教室、活动室的桌椅要定期消毒,小玩具每周消毒一次,大玩具每月消毒一次;每日教师要进行室内通风二十分钟;幼儿被褥小班段半月清洗一次,大班段一个月清洗一次;在春秋传染病高发期,每周用消毒液进行室内消毒,对于清洁效果,相关负责人要定期检查,园长要不定期抽查,以保证每一个安全细节都能够达到卫生标准。(5)物品管理的精细化幼儿园不仅是孩子学习的场所还是休闲娱乐的场所,因此物品管理是幼儿园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精细化物品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利用标签法对物品进行分类管理,例如对于那些使用频率较低的物品(一年内没有使用),可以贴上红色的标签,并选择抛掉或回收到仓库中;对于那些使用频率中等的物品(半年内需要使用),可以贴上黄色标签,并将其摆放在工作区域的中间位置,以方便使用时找寻;对于那些使用频率较高的物品(每月、每日、每时使用),可以贴上绿色标签,摆放在工作现场附近,并定期消毒。(6)人员管理的精细化人员管理的精细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职工管理的精细化,即幼儿园要加强教职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细节意识,本着“孩子无小事”的理念,从幼儿生活、学习、安全等各个方面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是幼儿管理的精细化,幼儿时期是培养生活、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从小事入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结论
总之,精细化管理并不是为了约束幼儿的身心发展,而是为了提高幼儿园的办学质量。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在对孩子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和“细节至上”的理念,并保证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幼儿的教育的细节进行细致的管理,从而为幼儿的全面发展营造一个安静、舒适、健康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高素环.浅谈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精细化管理[J].学周刊,2016,08:235.
[2]高素环.浅谈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精细化管理[J].学周刊,2016,08:235.
细化工作措施范文3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质量监督 做法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199-01
近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型适用的农业机械大量进入千家万户。目前,我县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56152台,联合收割机2117台,拥有秸秆还田机、旋耕机、播种机等各类配套农机具106269台,随之而来的是农机维修、经营网点不断增加,由于不少网点人员文化、业务素质不高,依法经营观念淡薄,维修质量、“三包”服务不到位,造成农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不利于建立规范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对构建和谐社会特别是建立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带来隐患。
一、我县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1.强化领导、提高认识。为深入做好西华县农机质量监督工作,县农业机械管理局局机关设有农机技术监督股,配有办公室,有专业负责人员,同时,局党组也非常重视农机技术监督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局长任组长,技术监督股股长任副组长,有关人员为成员的西华县农机质量监督工作领导小组,为保证工作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地组织保障。
2.扩大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近年来,西华县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单、宣传车、知识讲座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和农业部《关于做好农业机械强制性认证产品管理工作的通知》以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的宣传,切实增强了广大农机手、农机经营户的法律意识。
3.建立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定期对农机维修、经营网点负责人召开会议,全面学习宣传农机维修、经营相关法律法规,对农机维修、经营行业整顿规范作了具体布署。
4.积极开展农机打假专项治理活动,净化农机市场
由县农机部门牵头,联合工商、公安、技术监督等部门,每年两次(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集中人力和时间对全县农机维修、经营网点开展全面清理检查。对经营证照、维修和经营的基础条件和设施、农机产品质量、从业人员资质、安全生产、环境等进行初步审查,对不足之处责令经营户进行整改,对存有严重违法违规的商户进行了停业整顿。同时利用每年3.15开展农机打假专项治理活动,受理农机手维权。
5.认真实施农机行业职业技术资格认证制度
按照《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38.1-2006的《农业机械维修业开业技术条件》中的相关规定,加强对全县维修网点、农机经营网点的管理。一是要求对已办理的农机行业从业证书进行了清理统计,并登记造册,撑握情况。二是对农机经营、修理网点从业人员资格进行了监督检查,并要求各个网点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持证经营,从业人员一律持证上岗。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机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管理工作力度,促使我县的农机行业从业人员持证率达到90%以上。
二、存在的不足
1.农机质量监督工作人员少、素质还有待进一步高。在从事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人员兼职情况,没有完全投入到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工作中来。因受培训学习机会限制,对有关法律法规认识浮浅,对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业务知识掌握不够全面。
2.缺少处罚权。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和打假工作,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执法主体,农机部门开展农机打假工作必须有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参与和配合,目前工作难度较大,使得我县的农机打假工作难以长期有效的进行。
3.质量检测手段落后。目前对机车安全检测仍继续使用“眼看、耳听、手模、脚踏”的人工检测手段,难以发现机车运行中的质量问题,事故隐患排查不力。另外,缺少农机作业质量检测标准,农户与农机手因作业引起纠纷不能给予合理解决。
三、几点建议
1.健全工作体制
农机质监工作要不断建立健全农机投诉相关工作的体制,规范农机投诉流程,认真做好农机投诉案件的受理、登记、记录、取证、分析、调解、归档等工作,确保做到件件投诉有记录,有回访,不断树立农机质量监督投诉工作良好的社会形象。
2.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监管体系
建立由农机部门牵头、投诉监督、技术推广等部门人员组成的重大农机质量事故快速处理小组,并由分管农机质量工作的局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对机具出现的集中质量投诉、重大质量事故以及企业不履行服务承诺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快速处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3.加强监督管理队伍建设
要配备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际工作经验和调解能力、熟悉农村工作的同志从事投诉受理工作。要抓好人员的法律法规及业务培训,使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设置固定的投诉接待和处理场所,配备必要的设备,改善农机投诉工作条件。
4.加强协调配合
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积极加强与当地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的配合,加强省、市、县投诉站之间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农机质量投诉与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平,陶秀峰. 江苏省农机质量监督现状分析[J]. 江苏农机化,2012,06:40-42.
细化工作措施范文4
一、新电算化会计工作中的不足
1.缺乏电算化会计意识
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要求不断的提高。在会计工作的过程中,有些企业只重视工作的效率,缺乏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电算化会计是通过采用计算机技术及时准确的计算出账单,它代替了传统会计工作人员的计算方法,为工作效率提供了安全且便捷的保障。在电算化会计的基础上,计算机是主导地位,会计人员是辅导地位,两者相辅相成,统一形成一条路线,但有的企业在工作中,只是一味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的有效性,忽略了会计人员的自身专业性的培养及电算化会计的意识。
2.电算化系统的机密性不够
电算化的广泛运用使有些企业只重视电算化的益处。忽略对电算化系统的保护。会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对计算使用的程度不高,出现病毒或不良状况时不能及时处理,导致重要数据信息流失;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防范意识不强,出现资料或数据被更改的情况,对内部人员的疏忽管理,导致电算化系统的安全及机密系数不高,造成资金损失。
3.电算化会计的管理机制不具体
会计工作通过引进科学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使会计人员的工作量逐步减少,也降低了其工作压力及负担。对电算化软件操作的要求提升,使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但在系统的维修及电算化的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如会计的基础水平较低、工作人员态度懒散等,影响工作质量。另外,会计工作的管理制度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秩序上,缺乏改革与创新,造成管理不具体,导致工作分工混乱,核算工作不规范,会计人员的工作不积极等。
二、新电算化会计工作的补救措施
1.加大对电算化会计的认识
首先,企业的领导应跟新电算化会计的观念,树立正确的电算化工作方向。然后,重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对会计人员加大培训力度,落实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内容,加强其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电算化软件的操作,培养一支优秀的高等技术人才队伍。另外,在电算化的职能分配上,转变会计人员的工作观念,合理分工,注重会计人员对电算化的知识运用。最后,在电算化的工作上,会计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对数据进行分析,应充分认识电算化的运用及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2.注重财务系统的安全性
首先,对电算化软件知识的高度掌握,从而提高会计人员对财务信息流失的安全及机密意识,在软件设置及更新的同时,会计人员应将数据全部备份,对软件的生产进行研究。然后,对计算机实行保护措施,在电脑关机及休眠的状态时,设立独立的安全密码,提高安全防患意识。另外,对会计人员本身,需要着力培养其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抑制会计人员的不健康心理。最后,建立合理的分级管理,加强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有效的系统管理制度,对信息设立加密功能,预防黑客对软件系统的侵犯。
3.健全电算化会计的管理机制
电算化会计管理工作的完善是加强会计人员工作质量的关键。首先,会计工作人员应做好电算化份内的工作,提高管理意识;通过领导对岗位的分配,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调整管理次序,积极做好规划工作;制约懒散的工作态度。然后,明确会计工作的主体内容及工作流程,合理制定与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对电算化人才培养,强化系统管理工作。最后,结合会计人员的自身条件,制定适应会计管理的发展的条例,使管理工作更具体,核算工作更规范;在传统管理方案上进行改革,建设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管理机制,使管理更具人性化,合理化,从而推动电算化会计工作的发展,健全信息管理制度。
细化工作措施范文5
技性贸易壁垒挑战日显
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桥头堡”建设战略的推进,云南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下一步的发展中,云南省国际贸易份额将会有质的提升,面临的技性贸易壁垒情况也将会更为严重和突出。目前,云南省应对技性贸易壁垒主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生产技水准较低,企业产品质量不高
近年来,由于对产品质量工作给予足够重视,云南省产品质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自主品牌建设方面有较大的进步,但云南省企业规模总体偏小,企业掌握核心技较少,自主创新能力较低,产品差异化程度不高,产品档次偏低,上述原因使云南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在全国排名靠后,出口产品在安全、质量等方面与国际标准存在较大距离,这是云南省突破技性贸易壁垒的最大难点。同时,省企业出口产品以工业原材料和初级农产品等资源型产品为主,附加值低,竞争手段往往采用低价竞销方式,容易引起市场混乱。长期来看,将导致企业普遍缺少必要的资金积累,形成无力创新的状态,并陷入低水平恶性循环的怪圈。
二、对技性贸易壁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门协作合力不足
技性贸易壁垒是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一项新问题,相关部门和企业对其重要性仍认识不足,如近年来云南省出口日本松茸“农残问题”、出口欧盟牛肝菌“尼古丁超标”等事件,充分暴露了政府和出口企业对技性贸易壁垒的重要性和严重性认识不足、重视不足的问题。目前,政府和企业的主要力量仍集中在降低关税税率和反倾销方面,对国际通行的技标准和技管理措施了解不多,对主要贸易对象国的技手段了解匮乏,导致缺乏解决技性贸易壁垒争端的有效办法。同时,由于政府部门之间的联席处置机制不尽完善,协同处理技性贸易壁垒问题的力度有限,在云南全省还未形成联席处理、合力处置的氛围。
三、信息预警机制不全,科研力度不足
云南省尽管在WTO/TBT预警工作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但是预警机制仍不健全,企业获知信息的管道有限。遭遇技性贸易壁垒时反应机制的不健全,往往延误出口企业应对的最佳时机。同时,技性贸易壁垒科研力度不足,未能对省出口企业形成技指导,对政府决策形成参考。
四、专业人才缺乏,未能有效支撑全省技性贸易壁垒工作的开展
云南省现有从事技性贸易壁垒应对与防护工作的专业人员短缺,缺乏掌握技性贸易壁垒规则和惯例、有较高外语水平的专家,企业内部缺乏技性贸易壁垒方面的应用性人才,省内高校尚未设置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全省尚未开展系统的技性贸易壁垒人才培训工作。立足五项举措增强应对能力
尽管云南省在应对国外技性贸易壁垒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由于技性贸易壁垒发展快、变化大,同时云南省该项工作起步较晚,防护体系尚不健全,尚未满足企业应对与防范技性贸易壁垒的要求。所以,云南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借鉴发达省份技性贸易措施工作的成功经验,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云南省技性贸易措施工作可以在如下方面加强:
一是通过实施“质量兴省”和“标准化发展战略”,提高省出口产品质量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大力推动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继续提升云南省企业、行业协会和科研院所参与标准研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争取更多承担国际和国家标准化技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使云南省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融入国际和国家标准化工作中去,夺取标准研制的主动权,提高标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从而有效跨越国外技性贸易壁垒,扩大出口,提高云南省综合竞争力。
二是加强领导,构建统一协调机制
以“云南省标准化联席工作会议制度”为基础,建立技性贸易壁垒应对与防护体系的统一协调机制。成立由政府部门、技机构、行业协会、高校、企业组成的专门性研究组织,设立云南省出口优势产业的分组织,着力增强技性贸易壁垒工作的组织协调性,充分运用、整合各种资源,提高应对的整体实力。
三是搭建云南WTO/TBT预警系统,建立技性贸易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
为有效应对技性贸易壁垒工作,应建立企业信息分类系统、预警信息收集系统、预警信息分析系统、预警信息通报系统等四大技性贸易壁垒预警系统,完善WTO/TBT信息通报、预警和咨询机制,建立技性贸易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在云南省重点行业和主要出口产品地区建立技贸易壁垒预警工作专家系统、调查系统、信息系统和部门协调机制,对重点产品出口影响较大的技壁垒问题进行前瞻性对策研究,帮助企业应对贸易技壁垒,引导企业规避风险,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是加大科研力度,对企业出口和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在“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以及“东盟自由贸易区”过程中,云南省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在此优势下,技机构应加大科研力度,认真研究出口产品的具体情况,出口目标国的具体情况,以严谨、科学、务实的态度开展科研工作,对企业出口形成指导,对政府决策提供建议。
五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技性贸易壁垒研究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细化工作措施范文6
关键词:基层文化馆;免费开放;问题;措施
文化馆作为我国公益性的服务单位,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娱活动的场所。新时期积极推动基层文化馆免费开放是党和政府保障基层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是引导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推动基层文化馆的免费开放,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基层文化馆免费开放的基本原则
(一)健康性原则。基层文化馆免费开放需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向基层群众免费提供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内容。文化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特定的思想内容与意识形态。因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既有健康向上的文化,又有颓废落后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对群众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等均产生不同的影响,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众的行为取向。因此,文化馆必须为群众提供健康的文化,充分体现积极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真正发挥其文化教育功能。
(二)多样性原则。基层文化馆免费开放不应仅仅局限于对文化内容的开放,而应该在此基础上,为基层群众提供多样化的精神享受,保证免费服务的丰富性。当前阶段,部分文化馆向群众免费提供的文化内容非常单一,难以真正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针对此现象,文化馆应逐步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在追求文化内容丰富多样的同时,重视文化内涵。
(三)便利性原则。为基层群众提供便利的文化服务是文化馆免费开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文化馆应充分体现便利性原则,真正为群众提供方便。因此,文化馆应对自身项目、规划等进行精心筹划、合理设计,提升文化馆免费开放的便利性,使免费文化内容真正融入到基层群众的生活中。
二、基层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文化馆免费开放的认识不够深刻。随着经济环境的开放,改革开放深入市场经济,人民的文化视野更加开阔,形形的文化企业也在发展,文化馆免费开放是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相关人员对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的认知仍然停留在表面,简单的认为文化馆免费开放就是敞开文化馆大门,迎接广大市民参观阅读。
(二)免费开放资金难以保障。文化馆的免费开放需要巨大的资金作为保障,一方面是馆内日常的水费、电费、办公费用等基础费用,另一方面就是文化馆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的费用需求。但是目前政府财政的支持并不到位,同时减少了收入来源,这样就使得文化馆的免费开放过程较为艰难。但是并不能够因为资金短缺而降低服务的质量,文化馆需要拓宽收入的来源,从而使得文化馆的免费开放有序进行。
(三)文化队伍力量不足。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最需要增加的是人才投入,这样才能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纵观当前我国各级文化馆的队伍力量,受文化馆经费不足及编制体制方面的限制影响,对于文化馆管理人才和创意策划人才的吸纳和更新不足,由此造成了文化馆供需上的矛盾。与此同时,因为文化馆的免费开放,其服务项目增多,而文化馆人员编制又较少,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专业岗位配备不齐,使得各门类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受阻,影响了文化馆传播功能的高效实现。
三、基层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意识
作为基层文化馆的管理人员,首先应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提高对文化工作的思想认识,认真贯彻与执行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创新工作思路,广泛宣扬文化工作的重要成果,鼓励广大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重视对基层群众的精神建设,真正实现精神文明与经济建设的共同进步,逐渐形成基层文化工作社会支持、领导关注、部门执行的美好局面。
(二)完善考核管理机制。明确各级文化管理部门的相关责任,建立健全考核管理机制,采用静态考核结合动态评价的形式综合考评基层综合文化工作,并将考评结果与领导业绩考评挂钩。作为基层领导,应建立起规范的文化工作管理制度,定期举办文化活动,确保文化馆的免费开放,保证文化馆基本教育职能的充分发挥。与此同时,应进一步强化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对基层文化馆工作的指导功能,强化对文化工作的分类指导与管理,保证相关政策的真正落实,保证文化馆文化教育职能的有效发挥。
(三)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基层文化馆作为基层文化服务工作的重要一环,在发挥基层文化教育功能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文化馆的资金投入,保证文化馆的正常运行。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的落实,需要政府及相关人员在政策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不管是在设备更新、水电供应方面,还是在人员培训、业务开展等方面,都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因此,各级政府应将文化馆免费开放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要创建文化馆工作专项资金,通过项目补贴、定向资助及成果奖励等方法,引导文化馆的资源配置,保证文化馆文化资源的日常供应,以进一步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基层文化馆的免费开放工作是一项群众文化工作的系统工程。免费开放的文化馆建设需要管理人员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考核管理机制,同时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注重文化队伍的建设,才能使文化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史东音.关于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的若干思考[J].艺术百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