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旅游市场规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旅游市场规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旅游市场规模

大学生旅游市场规模范文1

[关键词]旅游 市场 开拓

一. 旅游市场的特点

旅游市场不同于一般产品市场和服务市场,具有世界性、季节性、多样性和波动性等特点。

(1)旅游市场的世界性

旅游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国内向国际的发展过程。由于早期人们的旅游活动是在国内不同地区间进行的,所以旅游市场最初是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邻近国家间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促进区域性旅游市场的出现,如西欧、北美之间的旅游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旅游活动扩展到世界各国,区域性旅游市场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市场。因此,现代旅游市场是一个以全球为活动范围的统一的国际旅游市场,在这个旅游市场上,旅游者的足迹遍布世界的各个地区和绝大多数国家,而世界各国也都积极支持和鼓励旅游业的发展。

(2)旅游市场的季节性

旅游市场的季节性差别特别明显,这是由旅游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旅游者的闲暇时间分布不均衡所造成的。如某些与气候有关的旅游资源会因季节不同而造成资源本身使用价值的不同,产生淡旺季的差别;旅游者纷纷利用带薪假日外出,也是造成旅游淡旺季的主要原因。因此,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应根据淡旺季的不同特点作出合理安排,以减少或消除季节性的影响。近年来,许多国家、地区的旅游组织和企业努力开发旅游淡季市场,使旅游市场向淡旺季均衡化方面发展。

开发淡季市场一般采取两种市场开发战略。一是创造多种游乐方式,即在淡季到来之后另外增加新的娱乐内容以吸引游客,结果会使旺季延长。二是利用优惠的价格,即利用降低价格在淡季扩大旅游市场,这样既可以将旺季中的游客吸引到淡季来,又可以将大量的潜在旅游需求转化为现实的旅游需求。

(3)旅游市场的多样性

旅游市场的多样性首先表现为旅游产品种类的多样性,对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旅游者可以从中得到各种不同的经历与感受。其次,旅游市场的多样性还表现为旅游者多种多样的偏好引起供给方面的多样性变化,使旅游产品种类更加多样,更好地满足旅游者需求。再次,旅游市场多样性还表现为旅游产品购买形式和交换关系的多样性,即包价旅游、散客旅游、包价与零星购买相结合的旅游等。旅游市场的多样性不仅反映了旅游市场发展变化的特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经营的成败。

(4)旅游市场的波动性

旅游市场是非常敏感的,因为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多种多样,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旅游市场的波动。对于某一具体旅游市场而言,某些意外事件或者重大活动都会在一段时间内改变客源的流向,使旅游市场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发展经历了80年代的高速发展阶段,但在1989年之后一度出现旅游市场较大滑坡,直到1992年再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旅游市场也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但从长期考察,整个世界旅游市场还是持续向前发展的。

二. 旅游市场开拓的必要性

旅游市场的开拓,就是指为了实现旅游产品的价值而进行的一系列与旅游市场的开发、占有和扩大密切联系的活动。旅游市场的开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充分挖掘现有市场的潜力,提高在现有市场的占有率;二是开发新的旅游市场。

旅游市场开拓是旅游企业经营活动十分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1)旅游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对市场有更强的依赖性,离开了市场的依托,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就失去了起码的条件。我们一再强调,旅游业是一个服务行业,旅游产品具有不可转移性和不可贮存性的特点,因此,它比其他行业对市场具有更强的依赖性,市场对于旅游业是须臾不可离的。只有不断开拓市场,不断进取,才能使旅游企业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

(2)对于旅游企业而言,无非面对两种市场――现有市场和潜在市场。现有市场是企业已经进入和占领的市场,企业要生存,至少要维持住现有市场规模,但这仅仅能解决维持生存的问题,解决不了发展的问题。企业不能安于现状,在激烈竞争的旅游市场上、企业若不积松进取.努力寻求开拓新的市场,只是消极防御,不仅发展问题解决不了,而且现有市场也难以维持。因此,企业必须积极挖掘市场潜力,扩大市场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

(3)旅游市场是竞争激烈的买方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切都不是静止不变的,旅游者的需求在不断变化,竞争对手在不断变化,旅游企业由于自身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面对这个动态的市场,企业只有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谁僵化、保守、凝固不变,谁将必然要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同时,正因为旅游市场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从而为旅游市场开拓提供了机会和可能。旅游企业应当看准机会,把可能的、潜在的市场转变为现实的市场。

参考文献:

[1]张龙,余杰.秦皇岛市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对策研究.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梁留科,钱宏胜,陈德广.河南高校大学生旅游市场初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李玲玲,刘一江.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研究――以衡阳市高校为例.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

大学生旅游市场规模范文2

关键词:电子商务;互联网

一、电子商务的现状

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2.3万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B2B电子商务市场占比超七成,网络购物占比超两成,网络购物占比有明显提升;中小企业B2B电商市场营收增长超三成;网络购物年度线上渗透率首次突破10%;移动购物市场规模增速超200%。未来几年,移动购物预计将保持48%的复合增长率,成为网络购物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占比预计在2016年超过PC端;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7.1%,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迅速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2.3万亿元,增长21.3%,其中网络购物增长48.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渗透率年度首次突破10%,成为推动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另外,在线旅游增长27.1%,本地生活服务O2O增长42.8%,共同促进电子商务市场整体的快速增长。

二、大学生青睐电子商务的原因分析

(一)电子商务满足大学生需求

电子商务在大学生中的产生正是由于其运行经营方式满足了大学生的消费特点。首先,就大学生而言,计算机已经相当普及,人手一台计算机已经成为常态。同时,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都离不开网络,所以,大学生能够较熟练地对互联网进行使用。我们都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互联网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电商的发展提供重要前提。也正是这个原因,电子商务在大学生中的出现和发展并未遇到很大阻碍。其次,大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面对各种新鲜推出的电商软件很是乐于接受。相比于社会上的成年人,他们往往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又有较多的时间去研究,尝试。反过来讲,这也刺激了厂商的不断创新,保证了电子商务蓬勃的生命力。

(二)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大学生对财务管理的能力较差,易产生冲动消费,同时又不习惯随身携带大量现金。此外,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通的转账,在进行大额现金消费的时候需要取存大量现款,过程十分繁杂。而电子商务一方面避免了现金消费需要取出并携带大量现金的繁琐,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在消费时金钱的减少只是数字概念上的变化,我们往往更容易进行消费,这一点也是商家的精明之处。举个例子,不久前有一款名为趣分期的软件在大学生中迅速普及,这一软件的特点大学生可以超出自己短期支付能力的商品实现分期付款。不得不说,这款软件的成功正是适应了大学生消费的特点。大学生对时尚商品往往有较高需求,他们可能会出于虚荣的原因而去盲目消费一些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商品。大学生在决定是否消费一件商品的时候,可能由于支付能力有限而不去消费。但是趣分期使得大学生的冲动消费变成了可能。同时,从大学生的角度而言,由于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父母,这就要求他们不可能一次性进行进行大额消费。但是,如果要求他们每个月从生活费中节约一部分用来分期付款,或许不是一件难事。

三、电子商务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一)电商发展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随着电子商务在大学生中的不断普及,为大学生生活注入许多新的因素。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然而,电子商务之所以能不断地蓬勃发展是因为其利大于弊。下文重点讨论其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和就业选择的影响。首先,我们讨论电商发展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网购”一词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新鲜,并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方式。网络购物有以下几个优点1、网络购物具有快捷价廉的特点。2、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实体店中购物时,自己的判断往往会收到销售人员的影响,不断的推销会让我们感到压力。因此,网购的优势就凸显出来。我们不需要在意别人的看法,不需要考虑商店的营业时间,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对不同的商品进行对比,最后做出一个最优的选择。3、随着支付手段和物流业的成熟,网购安全和物品送达速度得以保证。网购只是电子商务的一个缩影,但却能对电商的影响做出基本概述。不可否认,电子商务早已渗透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学生必须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充分利用电商方便快捷的优势,取其精华。同时,我们也要做到不能过度沉迷,学会自觉限制网购时间。网络上的商品虽然物美价廉,但是也不可避免网络的虚拟性,并且我们还没有固定收入,所以我们也要学会限制网购数量。

(二)电子商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许多大学生都希望在课余去尝试一些工作来补贴自己的日常支出,有的人去当家教,有的人去给别人打工,然而这些工作会过于分散大学生的经历,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本业———求学。同时,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很容易上当受骗,盲目创业,就业都存在许多安全问题。大学生是一个知识水平较高且接受能力较强的群体,熟悉电脑操作,具备网上营销的基本技术。同时,他们又具有较强的感知力和判断力,能够更好地把握网购人群的喜好,不断创新。这些都是大学生所具有的优势。网店代销可以免费的为网店提供货源,方便了一些想开店但没有资金的初级卖家,这是它的最大好处。因此,从事电子商务就成为了那些想要创业又苦于没有途径的大学生的首选。同时,当今就业形式不容乐观,电子商务的就业门槛较低,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总而言之,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电子商务也需要大学生不断拓展其发展空间,两者互惠互利,最终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佳音.解读2014中国电商发展现状[J].东方财富网,2015-1-30

[2]向婷.史无前例政策红利促电商起飞[R].北京商报,2015-5-20

[3]杨洋.《“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J].中央情报网,2015-5-15

[4]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李琪.《中国电子商务》[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6]黄京华.《电子商务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王健.《电子商务》[M].海天出版,2003

[8]姚国章.《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吴琦.《电子商务代表网站及业务模式分析》[J].通信世界,2007-2

大学生旅游市场规模范文3

关键词:导航系统 城市智能综合服务 软件创新研究 市场需求

1、引言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之间联系更为紧密,导航系统在现代生活中起到的作用愈加突出。目前的导航软件唯一的缺点就是涵盖范围不够广,功能不够齐全。城市导航大多为旅游业服务,所以现在市场上的导航软件搜索范围比较单一,仅仅涵盖了地理信息,并且不提供扩展搜索,而该项目的根本就是扩大搜索范围。城市综合智能导航系统的发展研究旨在推出一个可以最大程度满足消费人群要求的导航系统,该系统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对导航和城市数据的全面整合,旨在做出一个可以满足要求日益增高的导航消费市场需求的产品。

2、城市综合智能导航系统发展研究内容

2.1、研究意义

该项目研究旨在投入实际应用后将致力于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由于涵盖范围广,功能齐全,将给使用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体验。搜索得出的相关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搜索目标周边的经济发展,而如果应用于旅游业,则不仅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城市的综合情况,同时也可以刺激以旅游业为主的城市其他行业的经济发展。

2.2、相关研究领域现状

随着无线电网络的普及和普适计算技术的发展,基于位置和时间信息的服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物流管理、紧急救助、设备监测、灾害预防、 医疗保健、个性化信息传递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活力[1]。

导航系统技术的日趋成熟及功能的日益完善,已经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城市综合智能导航系统开发的硬件先决条件。系统的开发前景一片光明。再者,据2013年2月26日尼尔森的《2013移动消费者报告》显示,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率达66%,而且在智能手机APP使用情况方面,中国的用户更多选择游戏(70%)和地图导航(63%)。随着便携式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日趋普及,系统的应用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

但是目前大多数导航软件唯一的缺点就是涵盖范围不够广,功能不够齐全。城市导航大多为旅游业服务,所以现在市场上的导航软件搜索范围比较单一,仅仅涵盖了地理信息,并且不提供扩展搜索,而该项目的根本就是扩大搜索范围。

2.3、研究可行性分析

城市综合智能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具有良好的背景基础,该系统的研究基于当今飞速发展的GPS及GIS技术,对现有数据进行整合和更新,以软件为载体将数据用最人性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以满足当今消费市场希望导航系统可以更全面、更便民、更易操作的要求。

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广泛,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2]。近年来,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城市导航市场已经进入规模发展的时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行需求不断提高,城市智能综合导航的出现将会进入各个家庭并成为生活必需品,并会被引入各项行业,带动以旅游业为主的城市其他行业的经济发展。

未来几年内旅游业等相关产业还将会有大幅上升,城市综合智能导航系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估计,国内旅游市场对城市综合智能导航系统的需求量,将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城市综合智能导航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为丰富完善的信息资源,使用此系统进行查询不单单可以得到它的地理信息和行车路线、里程,还可以得到它的概况、规模、发展状况、科研水平等等相关信息,由于涵盖范围广,功能齐全,将给使用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体验。

我国导航应用市场过去一直饱受技术应用、市场规模因素的瓶颈。随着这两年技术水平与产品成熟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旅游目的地信息越来越受重视。关于旅游目的地信息是否容易获得,被作为衡量目的地旅游业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性的要素,也是衡量旅游者是否满意的一个重要因素[3]。我国城市综合智能导航系统市场已经进入规模发展的时期,未来国内城市综合智能导航系统的市场前景将会是一片光明。

中国导航系统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全球市场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与国际水平相比中国导航市场拥有巨大发展空间。政府政策对行业的大力支持,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高科技前沿阵地深圳及北京等城市智能综合导航系统的大力发展带动,势必会带动整个产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可以预见,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断大力支持,城市智能导航产业很快就会建立起一个统一的、规范的行业标准。尽管我国90年代开始积极跟踪国际智能交通系统领域技术的发展,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已进入发展期,在软件、产品开发、技术标准、产业化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进展。但在交通信息服务上与发达国家仍然有较大差距,面临巨大挑战。但是,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如就地取材、政府支持、自主便利、市场熟悉、价格优势,正是城市智能综合导航系统发展的最大资本。

2.4、软件的推广与普及应用

该系统不仅可以以软件的形式,用便携移动设备为载体来实现其应用价值,同时可以与政府寻求合作,将其应用在路边的便民终端平台里,现有的服务平台里主要应用于旅游行业,在使用城市综合智能导航系统就可以让服务平台更加贴近群众生活,甚至可以将置于便携设备的城市综合智能导航系统的更新通过政府提供的便民平台来实现。

3、结语

综上所述,系统的未来研发前景广阔,研发难度日渐降低,但是面临着的竞争愈加激烈。因为包括百度地图等地图导航系统、以及很多便民网站开始相互融合,已实现部分本系统的预期目的及设想,如可以在地图中搜索“团购”信息和黄页信息,所以,城市智能综合导航系统的发展在面临着挑战,但是同样,在竞争的同时,也会更好的促进系统的发展与创新!

基金项目:大连外国语大学2012年度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2-xsz-19)。

参考文献:

[1]施浒立,崔君霞.卫星导航技术发展向何处去.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1,41(5):539-546

大学生旅游市场规模范文4

关键词:户外运动 产业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1-022-02

随着现代经济及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现代人在工作中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中,城市化使人们和大自然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户外运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宜昌作为内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型城市之一,拥有七山二水一分田,开展户外运动具有独特的发展条件和优势,以登山、攀岩、溯溪、漂流、岩(瀑)降、野营、定向越野、徒步穿越等一些带有体验探险性的户外运动为主体的山地类户外活动在宜昌受到广泛的欢迎,前景广阔。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宜昌在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和经验对于全国其他地区具有参考价值。

1.研究对象,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宜昌市户外运动6家俱乐部、宜昌户外运动市场消费人群中抽样调查400人。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大量户外运动涉及到的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1.2.2专家访谈法

主要采用座谈、电话访谈就宜昌市户外运动的现状进行了专家访谈。

1.2.3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

对宜昌市户外运动6家俱乐部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回收率100%。对参与户外运动的人群进行调查,分别在不同的时间段发放调查表共40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100%。利用Excel2000对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作为分析依据。

2.户外运动产业的国内现状

2.1 我国户外运动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户外运动在欧美和日韩等国家非常普及,1857年在德国就出现了以登山、徒步为主要项目的现代户外运动俱乐部雏形。在日本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参加户外运动,在韩国则有近一半的人热衷于户外运动。而在我国,户外运动的发展起步较晚,大规模的民间户外运动始于1995年,最初是由一些比较前卫的大学效仿国外大学组建的登山运动队,但是到了2006年底,我国以登山攀岩、野营远足等为主体的大众性户外运动俱乐部已经发展到700多家,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成都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拥有会员达数万人,每年组织上万人次参加各种形式的户外运动。

2.2网络自发组织的户外运动日益增多

1999年以后,一种通过网络自发召集户外运动爱好者参加野营、登山、探险等户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出现。这些户外运动爱好者有相对固定的群体和聚集地,参加者大多是以外企员工、大学生、国家公务员、自由职业者为主,文化层次比较高,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他们在网上建立的户外网站和个人论坛就有上万家之多。

2.3国家对户外运动项目日益重视

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成立了户外运动部,专门负责户外运动的竞赛和行业规范的制定,还相继出台了《户外运动俱乐部资质认证标准》和《户外运动俱乐部技术等标准》,此后,又陆续加大了户外运动技术培训和资质认证力度,对从业人员和机构进行了规范化管理。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将“山地户外运动”列为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

2.4户外运动保险有所进展

随着户外运动范围的扩大、参加人数的增多,意外事故也陡然增加,户外运动的安全管理问题日益凸显。2006年9月,太平保险有限公司、中体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联合推出了“登山及户外运动专项保险”,成为了我国保险市场上唯一的专项登山户外运动保险产品,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为我国登山户外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份保障。

3.宜昌户外运动产业的现状

3.1宜昌市经营群体现状

3.1.1 户外运动有形产品市场规模

宜昌市户外运动市场规模市场较小,其销售途径主要是户外俱乐部的装备店和国内外大品牌的专卖店,目前宜昌市户外运动有形产品市场由国外品牌占据大半江山。中国的体育用品商也正在积极开拓,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气候与实力。

3.1.2 户外运动有形产品营销方式

“专业店+俱乐部”是现在宜昌市内户外装备的主要营销方式。调查的6家户外俱乐部有4家有实体的有形产品店,装备店的拥有率达到了66%,但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宜昌基本属于拥有10个以下品牌的户外装备店大多属于小型户外店。

3.1.3 户外运动俱乐部经营内容

户外运动俱乐部的经营内容主要是组织户外运动,此外有50%的俱乐部也兼营户外运动产品。除了特定的户外运动项目以外许多户外运动俱乐部还针对公司、单位的需要,为他们提供拓展训练服务。

3.2 宜昌市消费群体现状

3.2.1 消费者年龄性别特征

对400名户外运动消费者进行调查,年龄结构集中在18-36岁之间,特别是24-35岁这个年龄段。调查结果显示男性消费者为219人(54%),女性消费者为181人(45%),因此,户外运动者一般是中青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

3.1.2学历构成

从文化程度看,大学本科所占比例最高,占总体55.28%,专科次之占26.61%,而研究生和中专学历的比例十分接近,各占8.65%和9.30%,高中及以下所占比例最低。学历与户外参加者关系较大,主要是其知识结构比较完善,自我意识强,能充分认识户外运动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并且其户外消费的支付能力较强。

3.2.2 消费者收入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宜昌市户外运动参与者的大多数是收入在.1200-5000元的人群,根据湖北省统计局公布的资料,2008年,宜昌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是15651元。户外运动参与者大部分是中上收入水平收入。

3.3 宜昌市户外旅游市场的现状

我国传统旅游仍然以观光为主,户外运动旅游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宜昌市仅有的几个户外旅游路线:快乐谷蹦级、九畹溪漂流、泗溪瀑降等。

4.宜昌市户外运动产业存在的问题

4.1 市场总体规模过小

调查表明,户外产业的发展,与宜昌市总体经济的规模而言还是偏小。市场潜力还远远没有被开发出来,同时,俱乐部的散兵游勇状况还难以形成合力,培育市场和保护市场健康发展的机制和规则还不完善[5]。

4.2 产品品种少,质量不高

户外体育产业产品呈现为趋同化,产品品种少、质量差问题普遍存在,缺乏创新和对产品的深度开发。尤其是围绕着登山、野营和漂流穿越等项目,对消费该服务的文化内涵和技术知识的挖掘还在摸索阶段,从而抑制了该产业的继续发展[5]。

4.3 户外运动俱乐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训练有素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更是奇缺

到2008年9月宜昌仅4家俱乐部拥有专兼职的教练和保护人员, 俱乐部人员数量3~20人不等,其中专职的教练和保护人员是1~5人不等。这不仅会带来服务质量的下降,同时消费者需求的满足也会受到影响。

4.4 俱乐部管理不规范、风险意识不强

户外运动俱乐部应对意外事故的风险意识有待加强。调查的6家俱乐部中有两个俱乐部没有参加保险。

5.结论与建议

5.1制定宜昌户外运动发展的长远规划

为了更好地促进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必须制定宜昌户外运动发展规划,从而为宜昌发展户外运动产业树立目标。

5.2政府参与

政府定期组织户外运动活动和比赛,激起宜昌人民积极参与户外运动的热情,以此推动宜昌户外运动更快的普及,从而带动户外运动产业的快速发展。

5.3培育民众对户外运动的正确理念

对户外运动了解甚少是户外运动参与者不多的原因之一。由于缺乏足够的了解,也没有足够的渠道了解,宜昌很多民众对户外运动的认识还停留在“在户外进行的运动”上面,对户外运动一些项目的名称还没听说过,更不用说参与其中了。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应加大推广力度,借助电视、广播、网站、报纸等媒介积极宣传户外运动,全面、真实地介绍户外运动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可能具有的风险,并有选择地针对特定的目标群体进行宣传,从而使户外运动能为宜昌广大民众熟知。有了这种基础,户外运动才能逐渐被民众了解和熟悉,为户外运动的发展奠定厚实的群众基础[3]。

5.4 加强与中国登山协会的合作,利用其人才优势,尽快加强宜昌户外教练的培养,扩大具备户外知识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规模。

5.5 户外网站与论坛、户外俱乐部应注重提供户外运动知识,强化户外运动者的安全意识,建议参加者主动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真正从思想、行动上建立安全保障机制。

总之,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全民健身的热潮不断高涨[4],宜昌户外运动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为了保证宜昌户外运动能持续、快速和健康地发展,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宜昌户外运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从法律法规建设、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和区域性应急救援组织建设等多方面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雅玮,对上海户外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1).

[2]臧连明,京、沪、穗体育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2006,13(2).

[3] 孙班军,陈永斌,河北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01).

[4] 周红伟,虞超英,浙江省户外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9(11).

[5]王莉 ,何世权等,对北京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

大学生旅游市场规模范文5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在西部地区得以大力发展,并成为该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西部地区疆域辽阔,区位优势突出,是一个多民族集聚的地区(目前,我国已认定的55个少数民族中,有将近50个世居在西部地区)。但是,大部分地区乃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为寻求合理有效的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自1999年英国国际发展局首次提出“面向贫困人口的旅游”以来,旅游扶贫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实施的一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经济发展模式。英国国际发展局通过对其资助的6个案例区发展战略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匮乏被所有的案例区视为最主要障碍。因此,人力资源开发是民族地区脱贫的长久之计和根本途径[2,3],有必要发展特色产业并提高人口素质[4,5],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当前,如何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发展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众多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定性定量分析,认为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一方面主要靠政府投资推动;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制度变迁。但是,很少有学者把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一个独立的变量加以考虑,特别是在人力资本对旅游业作用方面的研究更少。该文试图把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一个独立的变量,分析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人力资本投资对旅游产业的作用

人力资本理论指出资本的存在有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态。前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资本,后者是指依附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和健康。同时,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较物质资本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重要。本文认为,人力资本投资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增长

“据MANKIN等人用世界各国横截面资料估计,劳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增长速度对GDP增长速度的贡献大约各占1/3”。我国学者李宝元将滞后一期的教育投资总额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作为自变量,国内生产总值为因变量,对中国1978-1996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一是当年教育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比物质资本投资对下一年的经济效应更为显著;在这里,作者研究的教育投资并不包括非正规教育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只针对正规学校的教育投资。改革开放以来,非正规教育的蓬勃兴起不容小觑。可想而知,若把非正规教育也考虑进来,教育投资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显著。二是健康投资与后期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从健康保健投资来看,其最明显的经济贡献就是提高劳动者生产技能和生产效率,推动经济的增长,进而促使与旅游产业密切相关的产业链得以快速发展。

从旅游需求产生的三个重要的客观条件来看,国家经济的发展,首先,使得人们可支配收入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多,人们自然会追求更多的享受,旅游需求越来越旺盛;其次,现代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为人们的旅游需求提供了保证条件。显然,国民经济与旅游需求呈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反之,旅游经济作为一个经济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收入有带动财政收入的增长、增加外汇收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缩小地区间贫富差距等作用。二者相互渗透,彼此促进。

(二)能够刺激旅游市场

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教育投资是提高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它能够极大的促进旅游需求,同时也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文明、环保的发展环境。

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高的人对外部世界有较多了解,很少有地域偏见,求知欲强,容易产生旅游需求;反之,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低的人,认识狭隘,往往知足常乐,不容易产生旅游需求,或者旅游需求层次不高。这也是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明显高于农村的一个重要原因。如表1所示,在2003年-2012年10年内,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人差距逐年增大,旅游人数和总花费差距也随之急剧增加,旅游人数2007年之前城镇居民出游增幅较农村居民缓慢,之后增幅巨大,2010年城镇居民出游人数一跃超过了农村居民。这也比较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人力资本投资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城镇都远远优于农村。由此可见,如果农村居民收入能够得到大幅度提高,则其旅游需求必将得到提升,从而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源泉。

表1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与旅游状况对比

项目 年份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8472 9422 10493 11760 13786 15781 17175 19109 21810 2456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2622 2936 3255 3587 4140 4761 5153 5919 6977 7917

城镇居民旅游人数(百万人次) 351 459 496 576 612 703 903 1065 1687 1933

农村居民旅游人数(百万人次) 519 643 716 818 998 1009 999 1038 954 1024

城镇居民人均花费(元) 685 732 737 766 907 849 801 883 878 915

农村居民人均花费(元) 200 210 228 222 223 275 295 306 471 491

城镇居民旅游总花费(元) 2404 3359 3656 4415 5550 5972 7234 9404 14809 17678

农村居民旅游总花费(元) 1038 1352 1630 1815 2220 2778 2950 3176 4497 502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三)有助于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旅游业发展经历了初期的休闲观光旅游、更高层次新型旅游(如农业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等)到今天的体验旅游,是旅游需求不断变化的结果,势必对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可以增加旅游人力资本存量,直接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所必需的各种旅游人才,而且还可优化人才结构,强化人才交流,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因此,旅游产业结构要得到优化,纵向上必须升级换代旅游要素,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这就要求人力资本的形态也要适应新时期旅游发展的需要,否则,不仅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制约旅游行业结构的优化。

(四)带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旅游产业要素已扩展为“食、住、行、游、购、娱、体、会(会议)养(养生)媒(媒体广告)组(组织)配(配套)”多个方面,他们相互交织组合,构成了一个紧密结合的旅游产业链,形成了包括游憩行业、接待行业、交通行业、商业、建筑行业、生产制造业、营销行业、金融业和旅游智业九个类别的行业。由此可见,旅游产业综合性非常强,其发展会受社会文化、经济状况、科学技术、人口等多种因素的巨大影响和制约。此外,加入 WTO 我国的旅游业面临着来自国际旅游市场更激烈、更直接的竞争,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凭借高科技手段,实施跨国经营,全面提高旅游产业素质。而实现这一切,归根结底需要开发旅游人才资源,培养、储备高素质国际化管理可用之才、人力资本,确保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宏伟目标。

二、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人力资本投资的必要性

(一)旅游教育滞后,旅游人才匮乏

旅游行业急需的人才主要有四类:一是懂旅游的管理人才;二是旅游理论研究人才和教育培训师资人才;三是具有国际视野的职业经理人;四是新的专业人才,如从事电子商务、分时度假旅游网络管理、会展旅游、体育旅游、旅游资本运营等人才和在未来社会竞争需要的创造型、复合型、协作型人才。西部地区所拥有的旅游人力资源在全国所占的份额太低。人才匮乏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通病,现已成为严重制约西部旅游业的“瓶颈”因素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无论从“量”还是“质”上极度缺乏,以至于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人才队伍相当困难。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竞争形势的出现使得旅游高级人力资源走俏,西部地区旅游产业从业人员普遍较低的职业能力和文化素质已经适应不了新时代的要求。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旅游教育发展滞后。西部12个省区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中高层次创新人才严重匮乏,新、青、宁、藏等地没有一所有实力的旅游高校,势必将进一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制约西部地区旅游教育事业的发展,难以为西部地区旅游业大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及科技支撑。其次,人才流失严重。尽管西部各省区为了留住原有人才、吸引外地人才,采取了不少力所能及的措施,但收效甚微,人才“东南飞”的现象依然存在,甚至连土生土长的大学生,也不愿留在西部工作,大量涌向沿海发达地区。因此,对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而言,加快西部地区的旅游人才培养和提高人力资本投资迫在眉睫。

(二)旅游行业整体管理水平低下

目前,西部地区旅游行业整体管理水平低下,主要表现:首先,缺乏科学的旅游规划、完善的旅游管理体系和手段。近些年,就各旅游区制定的总体规划和发展计划而言,由于受行政、地域、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规划缺乏有机的系统组配,不能很好的得到落实,甚至严格意义上而言,许多景区(点)仍处于“无规划、无计划、无设计”的开发状态中,因而导致了旅游项目重复建设、低水平开发和资源的过度开发。此外,少数部门和地区领导由于对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认识不足,在工作中急躁冒进、急功近利,如旅游规划片面追求旅游业发展的“高速度、高投入、高增长”,而忽视了与其他产业的均衡协调发展,使得产业之间矛盾升级。在旅游管理方面,一是体制的不完善和法制的不健全,导致不正当经营和无序竞争现象依然存在;二是旅游管理现代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以及旅游营销水平较低,满足不了日趋多样、复杂、高质的新形势旅游需求。其次,旅游区域合作意识淡薄。旅游区域合作或者资源的联动开发不仅可以降低开发成本,而且能够扩大市场规模,在提高综合效益的同时还能增加旅游竞争能力。然而,西部地区的一些领导思想狭隘,缺乏远见,在景区(点)的开发中各自为政,合作意识淡漠,结果造成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甚至产生恶性竞争,最终两败俱伤。最后,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劣,服务质量不高。由于旅游活动“异地性、即时性”的特点,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欺骗游客、粗暴待客以及宰客的现象,致使游客游兴丧失并对旅游经营管理部门产生厌恶情绪,严重破坏了旅游地形象,损害了旅游行业效益。

(三)旅游资源粗放开发,破坏严重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多元化特点突出,有著名天然旅游资源,如青藏高原、九寨沟、峨眉山、壶口瀑布、天山天池、祁连山冰川等;更有世界级人文旅游资源,如塔尔寺、布达拉宫、秦兵马俑、都江堰、丽江古城等。其中,有40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11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这些风景优美的旅游区大多坐落在比较偏僻、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加之科技水平较低、文化教育落后、旅游技术发展滞后,人们的生态意识普遍较差。在经济利益驱动和诱惑下,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掠夺性索取,致使旅游资源和旅游景观严重破坏甚至消亡,忽略了资源本身作为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自然属性,丧失了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四)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产品结构单一

如前面所属,西部地区具有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目前开发无论从深度、广度还是立体开发的角度来看都存在不足。深度上,景区(点)的项目内容过于单调,文化意蕴未能充分展示出来,科技含量较低。广度上,立足于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对人文旅游资源因为缺乏足够的认识,开发力度远远不够,较注重硬件建设,而忽视了软件开发。立体开发方面,旅游产品供给结构单一。西部地区旅游产品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忽视了休闲度假、探险、商务、科学考察型等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即便是观光旅游产品的开发,相互间简单模仿、主题雷同,这种重复建设,加之低劣的制作技术,一方面使得人造景观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另一方面致使旅游产品间的特色无法形成互补效应,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在相互抵消中也急剧下降。

(五)旅游市场风险频发,预警机制缺乏

近年来,在政府和民间企业的推动下,西部地区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旅游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因此,产业之间的竞争态势更加激烈。尤其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经营者面临着严苛的经营挑战,不论旅游企业经营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是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都较过去更为复杂,发生的频率也高。诚如管理大师彼得杜拉格所说,企业经营是无法完全规避风险的,因为风险是企业在运用现有资源以取得最大利益的经营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因素 。西部地区旅游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能力有限,风险管理观念和意识淡薄,没有建立预警机制的意识。所以,西部地区只有不断加强人力资本的投入,大力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引进高级旅游人才,才能规避旅游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风险,从而实现旅游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三、改善西部地区旅游产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

首先,必须重视人力资本的发展,增加人力资本存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尔在香港大学经济及金融学院做公开演讲时指出:“在新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本更显得宝贵。国家要取得进步,企业要取得成长,人力资本就是最可贵的资产,”并预言:“未来50年内,人力资本将是任何经济实体中最重要的资本。”旅游业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是人才的竞争。鉴于人力资本投资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当进一步增加西部地区旅游教育的投入,增设旅游院校和旅游专业,扩大和优化旅游专业各学历层次人才的培养规模,满足旅游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全社会共同关心和资助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并且应该把人力资本投资纳入旅游战略规划中,确定人力资本投资的目标,保证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其次,健全人力资本市场机制。西部地区要采取积极措施引进大量业务素质好、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提高其旅游行业的人才规格,必须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的价值评估机制,匹配相应的激励机制,并不断优化环境,真正把政策落到实处,形成一个能为个人提供有效刺激和较为宽松的制度环境,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推动企业利益目标的实现。而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地区配置是以利益为导向,借助于市场机制进行的。西部地区可以借助人力资本产权利益驱动,推进和合理引导社会的人力资本投资,并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提高人力资本效率,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增长。

再次,努力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效益。只把产生在员工身上的费用作为生产成本的传统观点欠妥。企业提高效益,不是一味地压缩产生在员工身上的费用,而是在于投入了这部分费用之后所能获得的收益。因此,我们应当用投入与产出思维模式来审视企业对员工的投资(包括获取投资与运营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所形成的专业化知识和能力,能够使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产生递增收益,从而增加整个旅游经济的规模收益;也能够提升投资者及其相关人员的生产效率;当然,也有助于旅游技术开发和信息传播、提高旅游市场运作效率、规避旅游市场风险、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