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

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范文1

一、疫病

发病适温为25~30 ℃。浇水量大、地下水位高、通风不良时,发病率高。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病,可危害叶、茎和果实,以危害茎基部为主。若茎基部受害,呈暗绿色水渍状溢缩,秧苗萎蔫而枯死。叶片受害,先形成水渍状暗绿色斑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淡褐色大斑。幼苗受害,多发生于嫩尖尖状。果实受害,形成水渍状暗绿色凹陷病斑,后病部皱缩软腐,表面出现白色霉状物。

防治技巧:一是轮作倒茬;二是苗床消毒。1 m2苗床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 g与细土10~15 kg拌匀分别于播种前后撒施;三是药剂浸种。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72.2%普于力克水剂浸种30 min后催芽;四是发病初期用25%瑞毒霉600倍液、40%乙磷铝25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任意一种喷雾。

二、灰霉病

发病适温12~20 ℃,高温条件下易发病。西红柿发生灰霉病时,叶片和果实上均出现褐色病斑,病斑呈水渍状,严重时病部溃烂。灰霉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叶炳、花瓣、花萼和果梗。在高湿条件下,病部表面密生灰色霉层,并萌生絮状白色菌丝。

防治技巧:一要轮作,不宜连作;二要改善排灌水设施,做到能排能灌能滤,促使西红柿发根良好,植株健壮。三要科学配方施肥,切忌偏施氮肥;四要合理密植,防止荫蔽;五要及时、彻底清除销毁病株。四是西红柿果实已发病的,可用40%达科宁悬浮剂500倍液加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200倍液,用海绵等涂抹病部,每隔3 d喷1次,连续2~3次。

三、细菌性斑疹病

西红柿细菌性斑疹病又叫细菌性叶斑病、细菌性斑点病,近年来呈加重发生趋势,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可达50%。主要危害植株叶、茎、叶柄和果实。叶片感病后,产生深褐色至黑色不规则斑点,直径2~4 mm,斑点周围有或无黄色晕圈。病斑易连成斑块,严重时可使一般茎杆变黑。花蕾受害,在萼片上形成许多黑点,连片时,使萼片干枯,不能正常开花。幼嫩果实初期的小斑点稍隆起,果实近成熟时病斑周围往往仍保持较长时间的绿色。病斑附近果实略凹陷,病斑周围黑色,中间色浅并有轻微凹陷。

防治技巧:加强检疫,防止带菌种子传入非疫区;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建立无病种子田,采用无病种苗;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整枝、打杈、采收等农事操作中要注意,避免病害的传播;在干旱地区采用滴灌或沟灌,尽可能避免喷灌。发病初期,选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53.8%可杀得2 000干悬浮剂600倍液,或20%塞菌灵(龙可菌)悬浮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0.3%~0.5%氢氧化铜溶液进行防治,每隔10 d左右喷1次,连喷3~4次。

四、缺钙

钙是蔬菜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元素。钙不足会引起作物生理失调,植物生长受阻,果实不结实,或者导致其他生理病害发生。近年来,保护地蔬菜缺钙较为严重,一般幼叶及幼嫩组织、果实中极易缺钙。其症状表现为植株新生部位生长受阻;新叶粘连,多不能正常展开,展开的新叶常焦边,残缺不全;植株矮小柔软,节间较短;果实顶端易出现凹陷,呈黑褐色坏死;严重缺钙时造成生长点坏死。

防控措施:一是施用腐熟有机肥补钙。有机肥养分丰富,能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状,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减轻旱害,促进西红柿对钙元素的吸收。同时,施腐熟有机肥能避免对根系的伤害。一般施腐熟有机肥45~60 t/hm2,再加入过磷酸钙450~750 kg/hm2。二是合理施用石灰,改土培土。石灰是常用的钙肥,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有利于提高土壤pH值,改善土壤结构,也有利于减轻病害,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石灰的施用量与土壤类型、酸碱度、蔬菜种类有关,一般用生石灰或熟石灰600~1 200 kg/hm2较为适宜;沙土壤的石灰用量应适当减少;三是深耕并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深耕可充分熟化土壤,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状,增强其保肥能力;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保持土壤水分的相对稳定,减少钙的流失。

五、细菌性软腐病

该病多从伤口处浸染,初侵时呈淡褐色软腐状,严重者造成茎杆表皮、髓部变褐腐烂。失水干缩,但上部茎、叶受害症状不明显,维管束受损伤不大;病害继续发展,病茎上部枝叶萎蔫、枯死。病部具有较明显的臭味。病害在棚室前部和棚膜滴水处发生较为严重。

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范文2

关键词:食用菌;黄菇病;脉孢霉;褐腐病;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43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063-1

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工厂化生产,但在生产实际中出现了一些常见病给菇农带来了不小的损失,打消了生产者的积极性[1]。笔者根据几年栽培各食用菌的实践经验,对几种常见病的发病原因和规律进行了探索,现浅析如下。

1 黄菇病

1.1 病原菌

食用菌黄菇病的病原菌为假单孢杆菌,属好气性革兰氏阴性菌。

1.2 发病症状

(1)该病发生是菌袋表面有粘液状病原菌出现,菌丝有泛黄症状,此病一般从幼蕾到成熟菇都有发生。

(2)该病从症状上看可以分为:干腐病和湿腐病两种。干腐病:没有粘湿感,染菌后菇盖或菌柄局部呈黄色或者全部呈焦黄色;湿腐病:有粘湿感,染菌菇体出现局部淡黄色斑点,并产生腐烂,病情严重时,病菇全部呈谈黄色水渍状腐烂,并有粘稠状分泌物散发出恶臭[2]。

1.3 发病原因

(1)菇棚内菌包墙式密集堆放,老栽培场地环境恶化通风不良,消毒不彻底。

(2)菌种抗病力差,菌种反复使用导致退化。在后期出菇管理过程中,菇房内环境恶化,可能在某一阶段环境因子没控制好,导致温度湿度过高,通风不良,还有就是使用不洁净的水。

1.4 综合预防措施

(1)选用合适菌种 适应当地环境、抗病能力强的菌株。同一菇棚内不要连年种植同一菌株,应每两年更换一次品种为宜。

(2)选用的培养料和辅料应没有生霉,栽培料使用前最好进行暴晒,拌料加的水要保证清洁,并加入干料重0.1%的多菌灵或者克霉灵等杀菌药物来抑制病害的发生。培养料尽量少加或不加有机氮源和糖类物质。

(3)出菇期控制好棚内环境因子 广温型的食用菌温度不要超过30℃,不要低于15℃。低温型食用菌温度不要超过15℃。在转潮间隙湿度不能太高,保证通风良好。

2 脉孢霉

2.1 病原菌

脉孢霉又称链孢霉,是食用菌栽培中的重要竞争性杂菌和病害。粗糙脉孢菌是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最常见的脉孢菌[3]。

2.2 发病原因

(1)目前大部分食用菌栽培都是使用袋栽,所用的塑料套塞或自作的棉塞在灭菌过程中受潮或者松散。

(2)接种过程中用具灭菌不彻底,接种室不洁净,工作人员无菌操作不严密等会使脉孢霉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

(3)在菌丝培养期间,培养室通风不良,温度和相对湿度过高等都会使脉孢霉大量滋生。

2.3 症状

菌丝培养阶段和出菇阶段一旦染菌,其菌丝生长迅速,一般5-7天即可长满菌种袋。染菌处一般集中在菌袋破裂处和袋口塞子处,染菌处会出现橙红色的蓬松霉层,粉层厚度可达1cm左右,细微的小的都会使分生孢子随气流扩散,致使该批菌种报废。

2.4 综合防治措施

(1)搞好环境卫生:平常要保证整个培养室干净整洁,每批菌袋培养结束以后要对接种室和培养室彻底消毒。每一季食用菌栽培结束后,要彻底清理菇场,通风晾晒数日。

(2)选择抗病能力强的菌种,使用菌龄短,生活力强,无污染的优质母种。

(3)在基料中加入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生石灰或高锰酸钾混合液搅拌;接种过程中严格实施无菌操作,避免塞子受潮,动作要轻柔谨防菌袋破损;出菇期间,控制好菇房内环境因子,避免高温高湿以及通风不良[4]。

3 褐腐病

3.1 病原菌

褐腐病又称水泡病,湿泡病,是一种常见病害,该病是由一种名叫疣孢霉的病菌引起的系真菌病害。

3.2 发病原因

褐腐病主要危害蘑菇、草菇、平菇等,它的病源主要来自菇房周围的土壤和废弃物。

3.3 症状

发菌期间病菌侵入后,菇床表面形成一堆堆白色绒状物,颜色由白色渐变为黄褐色,表面渗出褐色水珠,最后在细菌的共同作用下腐烂,并有臭味产生。

3.4 防治方法

搞好菇房卫生,菇房使用前后要严格消毒,采菇用具用前用4%的甲醛液消毒。覆土用前要消毒或巴氏灭菌,严格使用生土,切勿过湿。发病初期立即停水并降温,加强通风排湿。及时清除病菇,在病区用0.2%的多菌灵喷洒[5]。

4 结论

综上所述,无论研究者采用何种方法防治病害,其目的都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对于食用菌栽培应该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工作方针,在严格遵循食用菌操作流程的基础上,组成一个较完整的有机的防治系统,这样将会更好的促进食用菌今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和未来[J].中国食用菌,2000,19(4).

[2] 沈萍、范秀容,等.微生物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蔡衍山.食用菌生产技术手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范文3

关键词 玉米;病害;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152-02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属于农业大国,我国玉米种植规模在农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大,玉米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最终能够对玉米的食用与出口产生严重影响。随着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耕作制度的变化以及玉米品种的不断更新,我国玉米病害呈现出逐渐严重的发展趋势,其中较为常见的玉米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苗枯病、褐斑病、粗缩病、青枯病、纹枯病等,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玉米减产。要想获得玉米丰产,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土壤温度、出苗状况等,并充分了解玉米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1-3]。笔者主要分析了玉米常见的几种病虫害,指出其基本情况,并指明有效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的田间管理提供借鉴。

1 玉米主要病害

1.1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主要发生在气候较凉爽的玉米种植区,特别是东北、华北北部、西北、西南及其他海拔较高的地区发生严重。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抽雄以后,下部叶片首先发病并迅速向上部叶片扩展。症状:大斑病菌侵染玉米叶片、苞叶和叶鞘。叶片受侵染后,出现点状水浸斑,沿叶脉扩展并不受叶脉限制,很快形成长梭形、中央灰褐色的大斑。田间湿度大时,在病斑表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传播途径:通过分生孢子或者菌丝形式附于病残体上越冬,以气流进行传播。发病条件:相对湿度超过90%,温度在20~25 ℃时易发病。防治措施:一是选择优良的抗性品种种植。二是切实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播前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人工将底部2~3片叶摘除,减小田间湿度;清除带病植株,降低田间带菌量;通过轮作的方式,适当提早播期。三是加强化学防治。在大斑病发病之初,可以喷施50%甲基硫菌灵、50%多菌灵、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每隔10 d喷施1次,喷施2~3次[4-5]。

1.2 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主要发生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华北地区及河南、山东、辽宁、山西、陕西等地为病害常发区。小斑病在玉米全生育期均可发生,植株抽雄后为病害发生高峰期。基本症状:小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但也侵染叶鞘、苞叶、果穗,病斑受叶脉限制。病斑为褐色椭圆形,叶边缘呈现赤褐色,病斑之中具有同心轮纹,潮湿环境下形成黑色霉状物,甚至可以导致茎秆折断、果穗腐烂。传播途径:以分生孢子与休眠菌丝体的形式在病残体上越冬,主要凭借气流、风雨进行传播。发病条件:最佳温度为26~29 ℃。形成孢子的最佳温度为23~25 ℃、相对湿度超过90%。防治措施:一是种植优良的抗性玉米品种。二是切实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深耕降低带菌量;将下部病叶、老叶摘除,降低田间相对湿度;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玉米抗病力。三是化学防治。发病之初喷施70%甲基硫菌灵、75%百菌清、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隔7~10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1.3 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在我国春玉米区普遍发生,在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丘陵地区发生比较严重。病原菌侵染种子萌发后产生的胚芽,并随生长点生长,但直到穗期才可见到典型的症状。基本症状:病株果穗短粗,外观近球形,无花丝,苞叶正常,受害后期,果穗苞叶自行裂开,散出大量黑粉。有的果穗受害后,过度生长,但无花丝,不结实,顶部为刺状。雄穗受害后主要是整个小花变为黑粉包,抽雄后散出大量黑粉。有的雄穗受病原体刺激后畸形生长。传播途径:主要以土壤带菌的方式进行传播,此外,种子、粪肥同样可以传播。发病条件:土壤含水量在12%~29%,侵染适温为20~30 ℃,25 ℃为最佳。防治方法:一是种植优良的抗性玉米品种。二是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将病株及时拔除,降低土壤带菌量,进行轮作,并适当对播期进行调整。三是进行化学防治,将种子用种衣剂或悬浮剂包衣。

2 玉米主要虫害

2.1 玉米蛀茎夜蛾

又称玉米枯心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1年繁殖1代,通常幼虫发生于植株苗期,对玉米、高粱、谷子等产生危害,同时还能够对一些野生杂草产生危害。玉米蛀茎夜蛾最早在我国的通化、长春等地较为严重,近年来在全国各地零星出现,对玉米产生一定的伤害。其基本情况及防治如下。

2.1.1 形态特征与发生规律。形态特征:幼虫体长26~40 mm,黄灰色,腹部各节毛和臀板均为黑褐色,后缘隆起,具有5个爪状突起,中间最为突起。成虫翅展30~40 mm,体长18~20 mm。前翅为褐色,前缘有黑色弧形纹,顶角有一浅黄色椭圆形斑,中间有一肾形黑褐色斑。卵黄白色,扁圆形,长0.5 mm。蛹长17~23 mm,红褐色。发生规律及危害:通常1年发生1代,以卵的形式附着于杂草上越冬。第2年5月开始孵化,幼虫主要吃返青的杂草,6月移到玉米植株上取食,幼虫能够对玉米产生危害,玉米定苗阶段进入危害高峰。幼虫大部分自幼苗茎的地下部分进入玉米植株,然后向上取食,或者从根部进入,受危害的幼苗出现枯心,还有的将幼茎切断。

2.1.2 防治方法。一是通过农业防治,即将田边杂草清除,降低越冬虫源。二是化学防治,即使用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进行灌根(3 000 kg/hm2),将92.5%敌百虫粉l kg与细土20 kg混合均匀,然后撒于玉米根附近。

2.2 玉米旋心虫

又称玉米蛀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大多发生在华北、东北、华南、华东等地区,主要对玉米产生危害,同时还能够对谷子和高粱以及部分杂草等产生危害。

2.2.1 形态特征与发生规律。形态特征:成虫体长为5~6 mm,全身具有黄色细毛。复眼、头、前胸、鞘翅、足分别为黑色、黑褐色、黄色、翠绿色和黄色,体宽比体长大。中间与两边存在凹陷,没有侧缘,鞘翅与胸节具有许多小点,鞘翅有光泽。发生规律及危害:通常1年发生1代,主要取食玉米植株。成虫一般在白天取食,具有假死性。成虫大部分在较松散的玉米地表产卵,1个雌虫一般能够产10余粒卵,成团分布。幼虫一般在玉米苗的基部取食,通常潜伏于根际周围生活,低龄幼虫主要从近地表的根茎部位蛀入茎内,然后向上取食玉米,幼虫自蛀孔返回,到地表之下,蛀孔的位置呈褐色。在玉米苗期幼虫能够对多株产生危害,使叶面产生排孔,形成花叶,造成萎蔫枯心或者枯心苗,甚至能够使玉米畸形,无法正常结果。老熟幼虫在根际周围2~3 cm深处化成蛹。

2.2.2 防治方法。通过农业方法进行防治,具体是通过合理轮作的方式使连茬种植的现象得以避免,从而将危害降低。通过药剂进行防治,具体可以通过25%甲萘威西维因可施性粉剂15.0~22.5 kg/hm2,与细土300 kg/hm2混匀施用,在玉米植株刚开始受到幼虫危害时,将其撒于玉米根部附近,对那些转移危害的幼虫进行防治。还可以喷施80%敌敌畏乳油1 5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通常喷施900~1 125 kg/hm2药液。

2.3 地老虎

又称切根虫,鳞翅目夜蛾科,能够对豆科、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等诸多类型农作物产生严重危害,具有多食性特点。据统计,该害虫能够对36科100种以上植物产生危害,分布于全国各地。其中,春、秋季节危害相对严重,属于非常重要的一种地下害虫。

2.3.1 形态、发病特点及危害。基本形态:小地老虎为鳞翅目夜蛾科。成虫翅展42~54 mm,体长16~23 mm,头胸、腹分别为暗褐色与灰褐色。前翅上具有肾形纹,卵形状大致为馒头形,其表面具有隆纹,直径约为0.5 mm,高度在0.3 mm左右。最初为乳白色,逐渐变为黄色,孵化之前顶部有黑点出现。发生规律及危害:在北方,小地老虎一般1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或者蛹的形式进行越冬。在第2年3月成虫羽化。成虫具有夜间活动习性,一般在19:00―22:00进行取食。具有趋光性特点,对酒、糖、醋等物质的气味较为敏感。1只雌蛾大约能够产1 000粒卵。散产,卵大多数产在杂草叶背或者土面。第1代幼虫在4月下旬产出。幼虫主要分为6龄,一经触动即有假死习性,一般将幼苗咬断,然后拖到洞口。幼虫达到老熟之后就钻到大约6 cm深的土中进行化蛹。

2.3.2 防治方法。一是撒施毒饵进行防治。施90%晶体敌百虫1.5 kg/hm2 ,其中加入一定的水与红糖,添加炒香的麦麸75 kg/hm2或者棉饼进行混匀,在清早或者傍晚沿着垄撒施。二是喷药防治。选择17:00后或者7:00前喷施,用水量适当加大,每15 mL杀灭灵或10 mL敌杀死对水15 kg,然后混匀进行喷施。三是通过人工捕杀方法进行防治。即若发现有玉米幼苗受伤,则在7:00前在受伤幼苗附近挖土捉虫。四是尽快进行补种或者移栽,确保苗全。

3 参考文献

[1] 宁国华.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科技传播,2012(20):120,112.

[2] 郭德洋.浅谈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11(13):25.

[3] 李探林.常见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1):64-65.

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范文4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半刚性基层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病害的分析,提出了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病害防治措施的思路,以减少反射裂缝的数量,保证路面的使用性能。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广泛地应用于各等级道路的基层中,它具有良好的板体性和水稳定性,作为沥青面层的下承层,是连接面层与底基层的纽带,与面层一起将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传布到底基层、路基,是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沥青面层所发生的许多病害,都与其有直接的关系,下面简要分析一下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常见病害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1 公路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常见病害及其成因

1.1干缩裂缝

水泥材料硬化过程中的干湿变形表现为湿胀干缩。在干燥的空气中,随着水份的逐渐蒸发,水泥的体积也将逐会渐发生收缩。这是由于毛细孔水蒸发,使毛细孔水弯月面曲率变大,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对孔壁的压力增大,产生收缩力;继续干燥会引起水泥颗粒的吸附水部分蒸发,失去水膜的水泥颗粒间距离变小而收缩,进一步发展将会使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产生裂缝,影响基层质量。如果在水中或潮湿条件下进行养护,水泥材料的干缩将会减少,且产生略微膨胀,而湿胀一般无破坏作用。

1.2温度裂缝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其温度膨胀系数达10€?0-6。为了减小温度升降所导致的危害,对线形结构混凝土一般每隔20m~40m应设置温度胀缩缝。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与混凝土具有类似的热胀冷缩性质,导致结构层的开裂。

1.3唧泥

由于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的出现,每当雨雪天、雨雪水沿裂缝浸入下层。若下承层为石灰土,则极易被浸泡而变软。在行车的作用下、石灰土沿裂缝上升,渗透至沥青面层,产生唧泥和冒白浆现象。长期发展下去,基层底部就会被掏空,受到弯拉应力的作用、加剧支裂缝的发展、形成网裂、龟裂等病害,而造成路面破坏。

1.4离析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经常发生离析,即粗细集料集中现象,离析还造成基层强度不均匀,表面不平整等病害。

在施工的各环节都可能发生离析:拌和站发生的放料离析、运输过程发生的颠簸离析、卸料过程发生的卸料离析、摊铺过程发生的摊铺离析、找平过程发生的找平离析。

1.5网裂、龟裂

网裂、龟裂在有些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出不的路面上也会出现。其形成原因可分4种:底基层强度不均匀、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弯拉应力作用。混合料搅拌质量差,造成结构层强度不均匀。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厚度不均匀、高程、平整度控制的不好,造成沥青类路面产生网裂、龟裂。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水泥剂量太高会加剧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出现。此外、矿料级配设计时若石屑含量过大,会降低结构层强度。石屑是由米石(3mm~5mm)、矿粉、粉尘、软石等材料混合而成的,当混合料中粉尘、软石含量高时、会影响水泥的胶凝性能、严重降低结构层强度。为满足强度要求、势必增大水泥剂量,这又使干缩变形和温度变形加剧、引起网裂、龟裂。

2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病害防治措施

2.1控制水泥剂量、加强养护

水泥剂量直接影响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剂量越高强度越高,但剂量越高,干缩变形和温度变形越严重、产生的干缩裂缝、温度裂缝越多,越易导致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破坏,严重缩短道路使用年限。配合比设计时,水泥剂量应根据规范确定,确定为所选范围的中值。

加强基层的养护,采用覆盖养生布并洒水的办法效果很好,能够减少水分的散失,保证基层表面保持湿润状态,减少干缩裂缝的产生。

2.2增大粉煤灰剂量

粉煤灰中的活性SiO2、Al2O3与水泥水化过程中析出的CaO起化学反应,生成稳定的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延缓水泥的凝结时间,并有效提高后期强度,减少干缩裂缝的出现。

应当注意的是,在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初期常浮有粉煤灰颗粒,妨碍与油面的结合。作3mm—5mm的乳化沥青封层,可有效遏制此缺陷的产生。

2.3预设伸缩缝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具有热胀冷缩性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不规则的温度裂缝,且随强度、压实度、厚度、矿料级配比例等不同而各异。为减少这种现象产生,可采用预设伸缩缝的方法解决。沿纵向每隔20m切割一条收缩缝、深80 mm -100 mm,宽5 mm -8 mm。缝深为80 mm -100 mm时,一般占本结构层厚度的1/2,28天强度形成时均能沿缝产生开裂。缝宽5 mm -8 mm。既能保证缝内杂物被清除干净,又能使沥青料填充密实。

2.4加强各施工环节控制防止离析

混合料在输出时,尽量降低出料高度,出料口与运料车厢的高差控制在2m以内,运料车及时移动前后位置,保证均匀装料;运料车在运输过程中,应匀速行驶,避免急刹车和剧烈颠簸;向摊铺机受料斗卸料时,缓慢提升车厢,切忌速度过快;摊铺过程中,使螺旋布料器均匀运转,切忌时快时慢;人工找平时,应扣锹布料,切忌扬锹远抛。

2.5控制好矿料级配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主要由碎石和石屑配制而成,矿料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结构的抗压强度及均匀性。因此在材料进场前必须严格控制,把好收料关,不同规格的材料分类堆放,杜绝混堆乱放。

常用石屑是由米石(3 mm-5 mm)、矿粉、粉尘、软石类等组合而成,比例很不规范,不同于规范中所指的石屑。特别是粉尘和软石类材料的存在,会降低水泥稳定碎石层的强度。如果将石屑改换为0.5cm-1cm碎石、米石、矿粉或0.5cm-1cm碎石、米石、中砂,能有效地降低矿料内粉尘和软石类的含量,在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好矿料级配,其均匀性直接影响路面的强度均匀性。

2.6选用适当的结构层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强度较高,板体性较好,下承层应采用强度匹配、较稳定的结构。且因干缩变形和温度变形、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易出现裂缝。以往采用石灰土作下垫层,雨雪水一旦浸入缝隙,会造成石灰土层软弱,在行车作用下极易出现唧泥,产生冒白浆现象,从而引起结构层的破坏。工程实践表明二灰稳定粒料适宜作为水泥稳定粉煤灰碎石基层的下承层。

3 结语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是车辆荷载的主要承担者,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各类病害的产生,提高道路的使用品质和使用寿命,提高施工企业的美誉度,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范文5

关键词:疾病控制;有效措施;卫生机构;健康

就我国目前各地乡镇卫生医疗机构而言,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在日常工作中尤为重要。乡镇卫生医疗机构是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的中枢部分,其职能主要包括乡村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基本医疗服务工作以及居民预防保健工作[1]。当前乡镇卫生医疗机构需要做出更高的要求和改变[2]。

1 乡镇卫生医疗机构的组成及职能

首先,乡镇卫生医疗机构的组成有两种:①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基本设备主要为功能科室以及基础的临床科室,可用于日常工作中的基础开展,可以进行普通的医疗手术。该类卫生院的来访对象为普通居民,所记录的疾病看访也为一般的疾病[3]。中心乡镇卫生院一般放置有80~100张病床,工作人员大约有110名左右,其优点为交通便利且拥有一定的财政能力,在拥有基础设备的前提下也能够解决较多数的常见疾病问题,因此,各地该类的卫生医疗机构都能够稳定地进行运作;②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也能够在日常中开展基本的常见疾病治疗工作,众多的乡镇卫生院一般都由儿科、妇产科、内外科组成,条件好的卫生院还会设立化验室、配备X光室、口腔科以及五官科等,其工作人数大约在30~50名左右。但乡镇卫生院局限于基本的配置当中,在满足一些小手术的情况下,由于缺乏创新的医疗机制和激励等就使得许多医疗进度及能力受到了阻碍,因而发展力度举步不前,其发展的进度过于缓慢。

总的来说,乡镇卫生医疗机构主要工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为居民提供综合的医疗保健服务和疾病预防服务等,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加强对农村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力度,对于威胁力度大的慢性非传染病及传染病要做出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对于新型的合作医疗工作也要积极做好,提高本地居民对疾病的了解及自我预防的意识。

2 乡镇卫生医疗机构在疾病控制中的问题分析

2.1乡镇卫生院的疾病预防控制机制不够完善 根据目前的疾病控制情况来看,造成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在于医院机制及配置、疾病控制工作人员的不完善,事实上,还有很多乡镇卫生医疗机构都没有积极建设传染性疾病科室,而且发热门诊的设立也有待实施。尽管大多数的乡镇卫生医疗机构都建立了一套关于疾病预防控制的制度,但还存在着管理问题,形式大于现实,因此,执行力的不足严重影响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

2.2乡镇卫生医疗机构的不合理病房及门诊布局 在任何医疗卫生机构当中,内部合理的布局是预防疾病传染的前提条件,然而很多乡镇医疗卫生结构在设置病房等过程中都没有做好相关的设计,并没有将病房内的污染区进行分开,相关门诊也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布局,大大增加了疾病感染的概率。

3 乡镇卫生医疗机构对疾病预防控制的有效措施

3.1明确医院及医护人员的医疗职责 首先,各个乡镇卫生医疗机构必须要完成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所传达的有关疾病预防控制指令,及时地将事件的发生信息进行采集和报告。组织一支专门的紧急重大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协助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医疗救治工作。同时,要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仔细明确每位员工的职责及医院的总体职责,让防控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其宗旨就是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积极开展有关健康教育的讲座,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疾病预防控制的指导,将健康教育及疾病预防控制知识普及至大众,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意识。乡镇卫生医疗机构要接受相关的业务指导工作以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考核。

3.2病房及门诊的合理布局 医院内部的办公区、无菌区、清洁区以及污染区等都要进行严格并且合理的划分,每一个区的标志要一目了然,同时设置缓冲隔离带。回收的医疗污染物和净物要严格分开,精洗和粗洗也要分开,已灭绝的和未灭菌的也要分开,休息间和工作间也要分开。上述四分开要严格执行,保证人流由洁净到污,物流的方向要从污到洁净再到无菌,严格做到人流与物流之间不产生交叉且不逆行。

3.3强化医疗机构疾病疫情信息管理系统及人员培训 乡镇医疗机构的组成部分由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管理系统,其构建了疾病发展情况的网络报告,便于管理和分析,代替了过去手工的记录形式,能够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疾病控制管理水平。而在疾病控制工作中,专业的人员需要不断提升专业知识,为此,注重人才管理及培训是也是提高疾病控制的水平。在医疗条件较差的医疗机构中,可以实施政策倾斜,留住和引进人才,重视岗前培训、在职教育、考试考核,要求每一位医疗机构人员都能够进行知识和技能上的更新,提高专业水平,带动医疗服务的水平,同时,还要加强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理论和实际操作的技能水平。

4 总结

新型社会的发展下也要求着卫生医疗机构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必须严格、严谨,不仅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因此,乡镇卫生医疗机构的疾病控制必须要日渐改善,强抓细节,而如何更好的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我们需要一直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彭迎春,王晓燕,黄昊,等.乡村卫生人力资源的执业伦理境况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2):2568-2574.

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范文6

20**学校传染病防治计划(三)

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现就我校20**年度加强学校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意见制定了一些措施及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明确卫生防病的任务和应采取的措施。

2、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增强传染病和突发事件报告意识。

3、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4、学校应遵循“预防为主,严堵源头为重”的原则,成立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使学校对艾滋病等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切实有效地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

二、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及时对发现传染病或暴发流行的传染病采取必要的措施,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重点抓好传染病预防和报告工作

1、疫情报告

一旦发现师生患有传染病或发现有传染病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为及早发现和及时报告疫情做到:(1)切实落实非常期间的晨检制度;(2)班主任每天进行巡视;(3)专人负责学校疫情报告;(4)建立专门的传染病登记本。

2、疫情控制

一旦发现疫情,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1)协助开展个案和爆发疫情的流行病的调查和采样工作。根据病人的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找出共同特征。分析病人的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流行的因素。采集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血液和水、食物等标本。

(2)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配合医疗卫生部门做好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医疗,对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开展对传染病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3)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或疫苗应急接种。

(4)发生疫情重大流行时,执行政府依法做出的停课决定。

3、预防措施

(1)把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有专人负责,并列入工作考核。

(2)开展对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教育,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掌握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3)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改善卫生设施,切实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4)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预防接种程序,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学生进行疫苗接种。

4、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运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防控艾滋病教育。通过专题讲座、播放多媒体教学片;通过课堂教育如在体育与健康教育等各学科教育中有机渗透相关知识,使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做到经常化、多样化,并始终贯穿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反复强化,深入人心,确保遏止与防治艾滋病计划贯彻、落实,并得到有效防控。

(2)利用年内各个世界卫生日、卫生宣传日等活动,开展丰富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开展板块展览、知识竞赛、社区服务等活动,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的有益健康教育活动,寓教于乐。

(3)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等应备有一定数量的健康知识教育丛书,供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