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栽培技术要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谷子栽培技术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谷子栽培技术要点

谷子栽培技术要点范文1

一、谷子化控免间苗栽培技术的优点

1.省工节资,效益明显 在谷子生长周期内,间苗是一项极为繁重的体力劳动,使用化控间苗栽培新技术,能有效地减少劳动力消耗,每667平方米可节约投工4~6个,节省工资性费用200元左右。

2.操作简便,适宜推广 不论春播区还是夏播区,生产上需要什么品种即可配制什么品种的化控间苗谷种。谷农只需要购买化控间苗谷种,按平常方法播种、管理,即可操作。

3.适时间苗,提高单产 使用化控间苗谷种,在幼苗2叶展开时只需剔除疙瘩苗即可,较人工间苗提前3~5天,减少了对土壤营养的消耗,有利于培育壮苗,提高单产。

二、栽培技术要点

1. 轮作倒茬 谷子不宜重茬和连续种植,一是易发生病虫害;二是杂草容易生长;三是易消耗土壤中的同一种营养成分致使土壤养分失调。因此,必须进行合理轮作倒茬。宜和小麦或豆类进行轮作,须3~4年轮作一遍。谷子较为适宜的前茬作物依次是豆类、玉米、高粱、薯类等。

2.精细整地 深耕宜在20厘米以上,并结合施用基肥,翻后立即耙压。春季整地要做好耙耱、浅犁、镇压保墒工作,为谷子储存所需水分,有利于谷子发芽出苗,夏播谷子可采取免耕法。

3. 掌握播期 春播宜在立夏到小满期间,每667平方米播量为0.75千克;夏播须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播种,播期越早越好,最晚不得超过6月20日。

4.合理施肥 基肥须以农家肥为主,在播种前结合深耕整地一次性施入,宜将磷肥和农家肥混合沤制作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1500千克~2000千克。在谷子生育后期,叶面喷施磷肥和微肥,可以促进开花结实和籽粒灌浆。

5.种子处理 将晾晒、浸种过的种子晾干,播种的种子按照正常种子与MND制剂处理的种子比例为1∶1(即50%化控处理)进行处理。

6. 足墒播种 播种时土壤墒情要充足,将MND制剂处理过的种子与正常种子混匀后进行播种,每667平方米播种0.75千克,播种深度以3~4厘米为宜。播后镇压2~3次,以防出苗后遇雨灌耳,起到保苗提墒的作用。

7.及早定苗 MND制剂处理过的种子出苗后2~3片叶时自行死亡,对个别疙瘩苗要进行疏苗整理。春播谷子留苗3.5万株/667平方米左右,夏播谷子留苗5万株/667平方米左右。

8.田间管理 谷子化控免间苗栽培地后期大田管理同常规谷子栽培管理一样,主要是中耕除草、病虫害早防早治等管理技术。中耕宜浅锄、细碎土块、清除杂草,宜在幼苗、拔节期和孕穗期进行;进入灌浆期后,穗部逐渐加重,如遇刮风下雨,易发生倒伏,倒伏后须及时扶起避免互相挤压或遮阴;病虫害防治应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无害化防治原则。

9.适时收获 谷子宜在腊熟期或成熟期进行收获,收获后晾晒2天再掐谷穗,促进后熟。

三、注意事项

谷子栽培技术要点范文2

1、选用良种做好种子处理

1.1选用良种

选用抗逆性强、丰产性能好、品质优良、熟期适中的龙谷25。

1.2种子精选

在播种前一周,选晴朗无风天将种子推放约3cm厚,翻晒2-3d,以解除种子休眠期,促进种子发芽活力;然后用盐水选种,即在播种前3-4d,将种子放在浓度为10%的盐水中(4.5kg水0.5kg盐),捞出秕粒和杂质,马上将种子捞出,用清水使洗3遍,捞出后晾干待播种。

1.3种子清毒

种子晾干后,用50%多菌灵50g拌10kg种子,防治谷子黑穗病,拌后即可播种。

2、选地选茬,合理施肥

2.1选地选茬

要选择地势较岗、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和含有机质高的沙性土地;要选择基础肥力较高的玉米、大豆、高梁等茬口,避免重茬和迎茬。 俗语讲“谷重茬,肯定砸”就是讲种谷子一定要避免重迎茬。连年种植谷子的害处主要是:

第一、谷子病害发生严重:由于连作,形成了特殊的土壤环境,使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而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土壤就会发生变化。谷子重茬后一些病害特别是白发病发生较重,因为该病是土传病害,连年种植病害会逐年加重。

第二、容易造成草荒: 谷莠草是谷子伴生杂草,谷莠草子埋在土壤里,多年仍能保持发芽力 ,只要翻到土壤表层就可以发芽,谷莠草分蘖多,生命力强,成熟早,易脱粒,所以连作容易造成草荒。

第三、“自毒作用”明显: 某些作物可通过地上部分淋溶、根系分泌和作物残茬腐解等途径释放一些物质,对同茬或下茬或同科作物生长发育产生抑制作用,这种现象叫自毒作用。谷子根系发达,吸肥力强,连年种植会大量消耗土壤同一营养元素,造成竭地,致使营养元素失衡,对谷子生育带来不利,也会影响下茬作物。

因此,谷子种植须合理轮作换茬,以调节土壤养分,恢地力,减少病虫草害。特别是病害严重的地块,最好隔三年再种谷子。谷子的前茬以豆科作物最好,玉米、小麦、甘薯等次之。

2.2合理施肥

根据《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提出以下几种施肥配方。

配方1;发酵后的农肥400kg+磷酸二铵10kg+硫酸钾5kg。

配方2:发酵后的鸡粪200kg+磷酸二铵10kg+硫酸钾5kg。

配方3:饼肥(豆粕或黄豆)15kg+磷酸二铵5kg+硫酸钾5kg。

以上三种配方均能做种肥随播种施入,其中硫酸钾是指含氧化钾50%的,禁止使用氯化钾。

3、播种技术

3.1播种时闻

当耕层10cm处地温稳定通过8一10℃即可播种,我县适宜播期在4月25日~5月5日。

3.2播种量

每亩播精选后的种子0.5kg-0.7kg。

3.3播种方式

3.3.1宽幅点播

在秋拿茬的原垅上,用耙开沟深8-10cm,施人混配好的种肥,然后用拉棒将沟拖平,宽为12-14cm;把点葫芦加宽后点播,踩好底格子,覆3cm细土;如墒情稍差,用石磙子及时镇压,如墒情好,用木磙子及时镇压。

3.3.2机械族播

采用机械精量簇播机播种,行间距12cm,簇间距15cm,每簇5―7株,利用施肥箱施入按配方3混配好的种肥,覆土厚度为3cm,达到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一次完成。

4、田间管理

4.1播后趟一犁

达到防风、增温放寒,灭草的目的。

4.2适时间苗

做到两次间苗。第一次在3-4叶期先疏苗,即拨开死簇,拔去杂草,病株;第二次间苗在5-6叶期定苗,宽幅点播的留苗10一12株;机械簇播的每簇3-4株,亩保苗3.5万-4万株。

4.3及时铲趟

要求三铲三趟,其技术要点是:“头遍浅,二遍深,三遍不伤根。”第一遍铲趟结合间苗进行;第二遍铲趟在谷子拔节期清垄后进行深锄,锄深7―8cm,然后趟一犁培土;第三遍在谷子抽穗前封完垄,要封成张口垄。拔除田间杂草,特别是9月1日后,要保证田间无异株、杂草。

5、病虫害防治

5.1防治地下害虫

在播种同时甩毒饵法(用乐斯本50g兑水2kg.拌20kg豆粕或炒熟的黄豆闷4h),每亩用毒饵o.sk随种下地。

5.2防治谷子舐虫

在谷子三叶期(6月1-5日),用1000倍乐斯本药液(50mL药兑水50kg)喷雾,亩用量50kg。

5.3防治谷子钻心虫

在6月20-25日,每亩用2.5%的敌杀死乳油30mL,兑水50kg喷雾防治,或每亩喷施2.5%敌百虫粉剂1.5―2kg进行防治。

5.4促热增产

在谷子孕穗期和灌浆期,每亩各喷施400倍磷酸二氢钾溶液50kg (125g磷酸二氢钾,兑水50kg)。具有促进谷子生长发育、增强抗倒伏能力、改善品质、促熟增产的作用。

6、适时收割

当籽粒变硬,成熟断青,穗码变成灰白色,就要及时收割。

7、降水净化脱粒

谷子栽培技术要点范文3

关键词 富士系苹果;三优一体;矮化;栽培技术;伊犁河谷

中图分类号 S661.1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086-02

三优一体栽培技术是河北农业大学技术专家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创建出的一种栽培模式,该成果所创建的栽培技术新体系适宜苹果栽培的广大地区。所选育的优良品种(品系)、矮化砧木及栽培技术新体系已在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应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2011年,伊犁州林科院由河北农业大学引入该项技术,在伊犁州察布查尔县建立三优一体苹果示范园13.33 hm2,经过精心管理,示范园园貌整齐,树势良好,成为目前伊犁州第1个立架栽培三优一体苹果示范园。

示范园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降水少,蒸发量大,全年有效光照时数2 810.8 h,年平均温度8.6 ℃;平均无霜期146 d。近30年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气候变化总的趋势是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10 ℃有效积温、>35 ℃的天数、最冷月平均气温、1月中旬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提高或增加,严寒天数减少,有利于果树安全越冬,具有栽培三优富士苹果的优良气候条件。现将富士系苹果三优一体栽培技术简述如下。

1 品种选择

选择野苹果苗作为基砧;嫁接矮化中间砧GM256培育矮化中间砧苗;嫁接适宜当地生长的工藤富士等富士系苹果优良品种[1-2]。

2 建园

2.1 苗木选择

选用健壮、根系发达、无损伤、无病虫害的优质大苗建园,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的比例为1∶4或1∶5。

2.2 栽植密度

设置株行距为2 m×4 m或2 m×5 m。

2.3 栽植时间

秋栽时苗木从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栽植,此时土壤温度和墒情较好,栽后根系伤口愈合快,栽植成活率高,缓苗期短,萌芽早,生长快。在寒冷地区,栽后埋土,可提高成活率。

春栽在土壤解冻后到萌芽前进行,与秋栽苗相比,缓苗期长,萌芽迟,生长慢。冬季寒冷易抽条地区,多采用春栽。

3 栽植前准备

3.1 苗木准备

栽植前,对苗木根系进行修整,然后用清水浸泡12~24 h,为了促进生根,保证成活率,栽植前蘸ABT生根粉和泥浆。

3.2 挖定植坑

根据设定的株行距,挖定植坑,长60 cm,宽60 cm,深40~50 cm,将表土与心土分别放在坑的两侧。栽植完成后,先填入10~20 cm厚表土,结合回填,穴施有机肥25~30 kg,表土与底肥混合,然后填入剩余的表土,回填后,灌足底水。

4 定植

4.1 定植时期

一般在4月初进行苗木定植。

4.2 定植

在定植坑内挖30~40 cm见方的定植穴,苗木接芽冲向当地主要风向,将苗木直立在穴的中央部位进行埋土,一边埋土一边轻轻提苗一边踩压,让根系伸展,距干周围不要踩得太实,以利于水分下渗。栽植深度以嫁接口和地面相平为宜。

4.3 灌定植水

苗木栽植后立即浇透水1次(24 h之内)。当水下渗后覆1层细干土,及时扶苗,间隔10~15 d再灌1次水。

4.4 覆盖地膜

苗木定植后,在树盘下覆盖1 m的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压实,以利于保温保湿。

4.5 立架

在果树株间每10 m立1根铁柱,用2层铁丝连接固定,第1层距地面1 m,第2层距地面2.5 m,铁柱长3 m,埋入地下0.5 m,地上留2.5 m。竹竿立于铁柱之间,每株果树旁插1根竹竿,竹竿长4 m、粗1 cm,果树与竹竿用麻绳进行捆绑,确保树干笔直向上生长[3]。

5 栽后管理

5.1 定干

按苗木质量进行定干,在品种枝段以上80~120 cm处定干。剪口涂保护剂,整形带套薄膜袋,等苗木发芽后除去。

5.2 抹芽

萌芽后及时抹去中间砧和基砧上的萌芽,保证接芽有充足的营养。

5.3 间作

行间可以合理安排间种,如间作花生、黄豆、西甜瓜等矮杆作物,不允许间作如玉米、谷子、向日葵等高杆作物。保证离树盘有1 m的距离,以免影响苗木生长。实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既保证了前期收入,又为幼树提前结果打下基础。

5.4 病虫害防治

5月初喷灭幼脲3号1 500倍液,以有效防治卷叶蛾。9月下旬至10月底喷药防治大青叶蝉。落叶后进行枝干涂白,以利苗木安全越冬。

5.5 施肥

5.5.1 秋施基肥。9月底至11月初施基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用量根据树龄、树势确定。一般一至二年生施有机肥50 kg/株,三至四年生施有机肥100 kg/株。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施入适量缓控肥,确保树体营养平衡。

5.5.2 追肥。当苗木新梢长到15~20 cm时可追施少量速效性氮肥,第1次追肥在新梢长至10 cm时施入。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生长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一般施尿素0.1 kg/株;5―7月喷施0.3%尿素2~3次,促进枝叶生长;8月中旬喷0.3%~0.5%磷酸二氢钾,促进枝条停长、充实,提高树体抗寒能力。追肥方法采用多点穴施法。

5.5.3 叶面喷肥。幼树因根系欠发达,吸收能力较差,7月底以前以喷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5月中旬至7月上旬多次均匀喷布0.3%尿素,7月中旬以后多次叶面喷布0.3%~0.5%磷酸二氢钾,及时供应苗木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促进生长[4-6]。

5.6 中耕除草

及时清除杂草可减少对水分与养分的竞争,还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微生物活动。

5.7 灌水

灌水时期主要是发芽前后、新梢生长期及越冬水。要保证果树在未受到缺水影响之前进行灌水。

6 整形修剪

6.1 树形选择

根据栽植密度选择适合的树形,常用的树形有自由纺锤形、细长纺锤形。

自由纺锤形干高80~100 cm,树高3.0~3.5 m,主干上着生主枝10~15个,每个主枝间距20 cm左右,主枝与主干的粗度比为1∶3,呈螺旋上升排列,同侧主枝间距60 cm以上,主枝单轴延伸,珠帘式结果枝组。

细长纺锤形树高3 m,冠径1.5~2.0 m,中心干直立强健,均匀着生实力相近、水平、细长的20个左右分枝,不分层、不留侧枝,下部的长1m,中部的长70~80 cm,上部的长50~60 cm为宜。主干延长枝和分枝自然延伸。全树细长,树冠下大上小,呈细长纺锤形。

6.2 选留延长枝和竞争枝

处理萌芽后,若剪口下第1芽枝生长旺盛,抹掉第2芽竞争枝;若第1芽枝过弱,可剪掉第1芽枝,用第2芽枝作延长枝。

6.3 开张基角

当侧生新梢长到15~20 cm时,用“S”形铁丝或牙签进行开张角度,枝条拉至水平状,可促进花芽的形成,提早进入结果期。

7 参考文献

[1] 高树锋,王欣.矮化砧苹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15):88.

[2] 原永兵,刘成连,王永章,等.现代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研究[J].落叶果树,2011(6):1-6.

[3] 弓桂花,杨廷桢,王骞,等.苹果矮化砧木Y-1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山西农业科学,2015(6):664-667.

[4] 舜杰,王书增,任冬焕,等.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7(1):86-88.

谷子栽培技术要点范文4

关键词玫瑰;粮食;蔬菜;间作;效益

中图分类号S685.12;S3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119-01

StudyonIntercropstheGrainandVegetableintheField oftheRose

WANG Gui-fang 1GUO Yong-lai 2ZHANG Jing-ju 2

(1 Pingyin Meteorology Bureau in Shandong Province,Pingyin Shandong 250400; 2 Pingyin Rose Research Institute)

AbstractThe experiment about intercrop the vegetable and grain in the field of the rose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was 1.5~6.0 times as planting the rose only,mechanism of the successful intercrop was analyzed from the land productivity,space and time.The seven kinds of good modes which had been chosen could be applied to production.

Key wordsrose;grain;vegetable;intercrop;benif

玫瑰是重要的香料植物,具有广泛的用途,可酿造玫瑰酒、腌制玫瑰酱、提取玫瑰油,玫瑰花蕾入药、作茶饮可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玫瑰又具有抗逆性强、易于管理的特点,因此玫瑰的种植面积愈来愈大。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种植效益,笔者在总结群众多年玫瑰间作[1-2]种植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14种种植模式的对比研究,筛选出了7种优良间作模式,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甘蓝品种为中甘1号;西红柿品种为强丰;马铃薯品种为泰山1号;白菜品种为丰抗70;西瓜品种为郑杂5号;水萝卜品种为鲁萝卜4号;油菜品种为胜利;小麦品种为鲁麦13号或陕7859;大豆品种为鲁豆7号;甘薯品种为徐薯18号;玉米品种为鲁玉3号;谷子品种为鲁谷7号;花生品种为海花1号;大葱为章丘大葱;大蒜为苍山大蒜。供试玫瑰为五年生嫁接重瓣红玫瑰(Rosa rugosa cv. Plena)。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平阴县玫瑰镇附近,为低山丘陵台地,土层深厚,具水浇条件。土壤为碳酸盐褐土,含有机质0.9%、全氮0.07%、全磷0.11%、碱解氮36.5 mg/kg、速效磷7.7 mg/kg、速效钾74 mg/kg。玫瑰密度1.0 m×2.5 m,冠幅1.2 m,株高1.5 m,南北向栽植。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14个处理,每处理面积为333 m2,2次重复。在玫瑰行两侧各留60 cm作为营养保护带,中间1.3 m做畦进行间作处理,施肥、浇水、病虫防治等管理按常规进行。

1.3.1玫瑰与蔬菜的种植模式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玫瑰间作甘蓝、西红柿(S1),1月下旬进行温炕育苗,2月下旬将小苗移入阳畦内进行二级育苗,3月中旬带土移栽入玫瑰行内;每畦栽3行,株距40 cm,栽后搭上塑料小拱棚,4月中旬撤棚;5月下旬甘蓝收获后,按每畦2行栽植西红柿,株距30 cm。玫瑰间作马铃薯、大葱、大白菜(S2),选用脱毒马铃薯,于2月中旬用10 μg/mL的赤霉素浸种30 min后,放置室内晾干,沙培催芽,3月上旬按每畦2垄点种,株距30 cm;6月中旬收完马铃薯后,在2垄中间挖沟,按5 cm的株距栽植1行大葱;9月上旬,在大葱两侧按50 cm的株距各栽植1行大白菜。玫瑰间作西瓜、水萝卜(S3),3月中旬按40 cm的株距点种1行西瓜,点种后覆盖塑料薄膜;7月中旬按20 cm的株距点种2行水萝卜。玫瑰间作油菜、芥菜(S4),10月上旬按40 cm的行距每畦播种2行油菜,翌年7月下旬按20 cm×50 cm的株行距点种2行芥菜。

1.3.2玫瑰与粮食的种植模式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玫瑰间作小麦、大豆(L1),于10月上旬按20 cm的行距每畦播种6行小麦;于6月中旬按30 cm的行距播种4行大豆。玫瑰间作小麦、夏甘薯(L2),小麦种植同前;小麦收获后相距70 cm整2趟甘薯垄,按25 cm的株距进行栽植。玫瑰间作小麦、夏玉米(L3),小麦种植同前;5月中旬在小麦中间按40 cm×40 cm的株行距串种玉米。玫瑰间作春甘薯(L4),4月中旬,按30 cm×70 cm的株行距每畦栽植2行甘薯。玫瑰间作小麦、晚谷(L5),小麦种植同前;小麦收割后灭茬整地,按行距30 cm每畦播种4行谷子。玫瑰间作春花生(L6),4月下旬按20 cm×30 cm的株行距,每畦点种4行花生。

1.3.3玫瑰与粮食蔬菜的种植模式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玫瑰间作小麦、大葱(LS1),小麦品种选陕7859,10月中旬播种,6月下旬按7 cm×60 cm的株行距,每畦沟植2行大葱。玫瑰间作小麦、水萝卜(LS2),小麦种植同前;7月中旬按20 cm×60 cm的株行距,起垄点种水萝卜。玫瑰间作大豆、菠菜(LS3),4月中旬按30 cm的行距播种4行大豆,大豆收获后于10月上旬整畦,撒种菠菜。玫瑰间作大豆、大蒜(LS4),大豆种植同前;寒露前种植大蒜,密度12 cm×30 cm。

玫瑰行间不进行任何间作作对照(CK),其他管理相同。

2结果与分析

2.1生长情况

各种间作物的生长情况均表现良好。西红柿坐果率高,(下转第125页)

(上接第119页)

果形好;大葱生长旺盛,葱白比例高;马铃薯一级薯块率达到70%。小麦和谷子茎秆粗壮,颗粒饱满,无倒伏现象,这是因为玫瑰为其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花生和大豆植株长势虽好,但结果情况不如一般大田,靠近玫瑰的边行结果明显减少,饱满果率也显著降低。这是因为花生和大豆系喜光植物,玫瑰遮荫使其光合产物积累减少,玫瑰植株较高,阻碍了空气流通,也有一定影响。玉米长势健壮,结果情况好于大田,但由于其植株较高,对玫瑰遮荫较多,影响玫瑰生长较大。甘薯较一般大田差别不大,但其旺盛生长期易攀附玫瑰,影响玫瑰生长。

2.2经济效益

从表1可以看出,14种处理的经济效益较CK均明显增加,处理间差异也十分显著,效益高者是CK的6.0倍,效益最低者也为CK的1.5倍。从3种种植模式看,以间作蔬菜效益最高,间作粮食作物效益最低。但是,间作蔬菜工作量大、用工多、肥水条件要求高,同时还要求一定的技术条件;相比之下,间作粮食作物省工省力、肥水及技术条件要求均较低;粮食和蔬菜混合间作,其效益等各方面均介于二者之间。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3机理分析

玫瑰间作成功的机理有以下3方面:一是合理分配地力。在距玫瑰根颈60 cm处,调查了3株嫁接玫瑰垂直剖面的根系的数量,调查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嫁接玫瑰根系分布深广而且比较集中,距根颈60 cm处,75%的根系分布在20 cm土层以下,而蔬菜和粮食作物的根系则绝大部分分布在20 cm土层以上,这就避免了玫瑰与间作物互相争水争肥的矛盾。二是合理利用空间。玫瑰属灌木,自然高度在1.8 m左右,冠幅在2.0 m左右,可以通过整形修剪,把玫瑰控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一方面给间作物让出空间,另一方面也可防止玫瑰开花部位外移,更便于采花。在间作物的选择上,应选矮秆作物,以减小对玫瑰的影响。玫瑰与间作物还可以相互利用,例如大葱在有遮荫的条件下,生长旺盛,葱叶鲜绿,病虫害少。玫瑰遮荫,温度降低,可提前播种水萝卜,提前出售,增加经济效益。玫瑰可作防风墙,使间作物不易倒伏,还可阻挡病虫害的传播。间作物覆盖玫瑰行间,可减少地表水分蒸发并可防止杂草滋生。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还可固氮,增加土壤肥力。三是时间分配合理。选择早春的马铃薯、春甘蓝,晚秋的大白菜及冬小麦,其主要生长期正是玫瑰叶面积系数较小的时期,能够充分地利用空间和光能。

3结论与讨论

在玫瑰与蔬菜的间作模式中,以间作甘蓝、西红柿和间作马铃薯、大葱、大白菜效益最高;玫瑰和粮食的间作模式中,以间作小麦大豆、小麦夏甘薯和小麦晚谷效益较高;玫瑰和粮食蔬菜的间作模式中,以小麦、大葱和小麦、水萝卜效益最好。这7种种植模式可作为优选模式进行大面积推广。玫瑰属天然香料植物,种植效益受市场影响较大,进行间作既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3-4],又可以降低种植玫瑰的风险。玫瑰效益好时,可少间作或不间作,充分利用空间使玫瑰立体开花;玫瑰效益差时,可重剪玫瑰,留出较多的空间进行间作。也可采用大行距栽植玫瑰,使间作物占用较大的空间,这样有利于实现机械化[5-6]。

4参考文献

[1] 余丽莉,庄文彬,董须光.玫瑰茄在漳浦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07(2):27.

[2] ROY A R,王五湖.玫瑰茄间作油料和豆类作物的效果[J].热带作物译丛,1991(4):43.

[3] 郑润芳,平金岭,刘洪,等.鹤乡玫瑰栽培及扩繁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0(6):24.

[4] 刘恒德,杜琳辉,排孜来提・托合提,等.和田地区食用玫瑰种植现状调查[J].农村科技,2009(6):119-120.

[5] 侯杰.多季玫瑰生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3):40-41.

[6] 毕敏.白玫瑰栽培技术要点[J].农村实用技术,2010(6):51.

谷子栽培技术要点范文5

关键词:粮食安全 效益 杂粮 产业化

粮食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粮食产量的多少及是否有公害方面的问题,农业作为国家战略第一产业,安全问题是首要的问题。因此世界各国都把着力提高单位面积上的粮食产量作为第一要务。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对其效益的诉求也不容忽视,粮食效益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产生的经济效益,兼之产量和效益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因此在世界各国都主要把目光放在大宗作物的研究、培育和发展方面。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对粮食安全方面的要求显得更为迫切。建国后,我国农业发展呈现一边倒的趋势,即大力发展大宗粮食作物,而小杂粮的发展呈现逐年萎缩的状态。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承担着“十二五”规划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预计达到1200亿斤的目标。大宗作物经过近30年的发展,产量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再在原来基础上提高20%,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2009年全年粮食总产量1078亿斤其中夏粮产量613亿斤,秋粮产量465亿斤,分别比上年增产0.2%和0.8%。而小杂粮则不同:

以绿豆和红小豆为例,普通农户因为实施的是粗放式种植方法,亩产量不足二百斤,而本人在试验过程中,发现通过良种加集约化种植,可以实现小宗粮豆产量的大幅度提高,红小豆亩产达到四百二十斤以上,绿豆达到五百斤以上。对实现“十二五”有关粮食安全目标而言,通过对小杂粮产业政策的支持,小杂粮种植会是一个投入少见效快的产业。本文对河南省所辖108个县及市辖区进行调查后发现了目前河南省粮食布局及小杂粮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河南省粮食作物的生产现状

小杂粮在河南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主要有谷子、高粱、大麦、荞麦、黍、稷、薏苡、豌豆、绿豆、小豆、豇豆、蚕豆等,小杂粮以其抗旱、耐瘠、品质优良、营养保健等特点, 历史上小杂粮在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上做出过重要贡献。

从河南省粮食生产的现状来看,小麦、玉米等大宗作物每家每户都有种植,这是农民世代流传下来的种植习惯,一方面保证自己的口粮,另一方面如果吃不完,容易出售。而小杂粮在全省72%的地区也都是农民根据多年的种植习惯,在田间地头零星种植,供自己食用,很少部分遇到到村里收购的,才会出售。

由于小杂粮种植面积不集中,形不成规模,作为商品因为种植分散,粮食量小,专业的收购很少,销售渠道不畅通,农民大面积种植的积极性不高。

随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口粮消费量的减少,粮食生产和消费结构正在发生较大的改变,特别是世界饮食从吃饱到吃出健康的观念的转变,小杂粮独特风味和营养保健使其身价倍增,同时以其绿色无污染的优势种植区域,与大宗粮食作物相比,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加快小杂粮产业化的发展,促进粮食产品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提高粮食安全与效益,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因此,我省小杂粮生产也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小杂粮作为产业发展苗头已经显现。南阳的社旗县的中大益农小杂粮合作社,洛阳市的伊川县的小米、栾川汝阳县的粉条、宜阳县的黑色杂粮、孟津县等多个县市都成立了农民合作社,安阳市的小米、豫东的甘薯、驻马店的啤酒大麦、也有少量黑豆等作为地方特色,在提高农民经济效益方面逐渐显现出优势。

二、河南省粮食作物生产存在的问题

本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小杂粮合作社的兴起尚不足以改变目前我省农业发展方面的核心问题。

首先,绝大部分农民自给自足式的种植模式不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这使得我省农业整体的区域布局不合理,如在旱薄地,大宗作物的产量很低,尤其在干旱年份,丘陵山地几乎绝收。而农民依然按旧有的模式种植玉米、小麦等大宗作物。

其次,农民大多不愿意种地。调查发现,目前青壮年打工每天的收入男子在100到150元之间,妇女在60到100元之间。如果有点技术含量,则工资标准还要高些,如精装修农民工每天的收入可达200到300元甚至更多。种地一年的收入打工一个月最多两个月的工资就能实现,因此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到城市打工了,现在农村剩下的都是老人、小孩和女人。种植粮食的积极不高,甚至出现许多弃耕现象。

第三,政策导向有不足之处。大宗作物有良种补贴,机械化补贴等,这促使农民倾向于种植大宗作物。小杂粮处于一个被忽略的地位,是农民自发种植,这大大浪费了河南的自然资源,无形中使农民的收入相对减少。

第四,小杂粮的品种更新滞后,品种老化,产量低,品质差。

传统小杂粮的生产都是农民自己留种种植,缺乏科学的筛选、培育良种机制,加上农民缺乏现代农业知识与观念,生产条件差,种植分散,品种老化,产量低,在所难免。加之交通不便,造成科技服务、市场信息、企业收购等方面到位率不足等,既影响了产量,也降低了质量。

第五、小杂粮新品种育、引、繁、推工作落后。

我省小杂粮品种选育与推广工作,由于科研经费限制,人员投入少科研条件有限,只有少部分的科研工作者坚守在杂粮的科研岗位,对国内外名优特品种的引进、示范与推广工作几乎没有经费和人力来做。

第六、小杂粮加工与销售滞后。

当前由于市场信息等服务体系不健全和扶持政策不配套等原因,不少加工企业缺资金,少技术,致使现有加工企业小型的多,大中型极少,而且小型企业加工产品档次低,效益差;营销企业也出现收购困难,成本高,利润薄。这样严重制约了小杂粮的产业化发展。

三、河南省小杂粮产业化发展的途径

尽管小杂粮种植方面存在种种问题与不足,但通过良种筛选、培育与引进,栽培技术的优化,尤其是根据土壤和地形加气候条件对河南省作物布局进行调整,使平原和土壤肥力比较好的田块种植大宗作物,山区丘陵地选择适宜的小杂粮作物,形成大宗作物和小宗作物相互配合相得宜彰的良好的作物布局,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能够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及提高我省农民经济效益做出贡献。

以国内玉米为例,在山区一亩地有500斤产量都是不错的,但小杂粮可以至少达到200斤,按玉米1元/斤,小杂粮4元/斤,小杂粮的产值是玉米的1.6倍。而且还没考虑玉米生长期间需要施肥、浇水等成本因素,小杂粮不需要这些投入,另外对于山区丘陵地带,机械化操作部方便,家中的老人和女人不方便操作沉重的玉米,杂粮就比较轻便,利于家中的女人老人劳作。本人在主持国家及河南省红小豆及绿豆区域实验过程中,发现通过良种选择加合理栽培技术,绿豆及红小豆亩产分别可达400斤、500斤以上。其经济效益与大宗作物相比毫不逊色。

在国际范围内,以本人掌握的信息来看,仍以绿豆和红小豆为例,意大利罗马和日本东京的价格(人民币)分别达到了每千克89元和93元,而国内不到十元。如果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出口体系,其经济效益将更加可观。

1.根据自然和气候特点设立特色小杂粮示范县、示范市。我省的小杂粮开发历史上形成许多久符盛名的名、特、优产品,如“安阳十里香小米”、“尉青豆”、“洛宁红小豆”、“洛宁绿大豆、“洛宁黑豆”、“延津药黑豆”、“渑池坻坞小米”、“通许香麦面”。充分开发历史名优特产,调动各方力量进行小杂粮产业化发展。目前南阳社旗绿豆产业、驻马店的啤酒大麦值得借鉴。

2.在政策上进行倾斜,对小杂粮实行良种补贴、进行一定的技术推广和对小杂粮合作社给予一定的政策补助,引导农民转向小杂粮的生产和加工发展。利用广播、电视、印发技术资料等形式多方宣传,积极引导农民种植杂粮作物。适时向农户推荐小杂粮新品种及适宜种植品种、时间、种植方式及各类小杂粮的管理要点。充分利用我省农村小杂粮生产的土壤、气候等自然优势、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的优势以及农民种植小杂粮的丰富经验等,种植荞麦、大麦、燕麦、糜子、绿豆、蚕豌豆、甜玉米、糯玉米、红豆、黑豆等优质高效小杂粮,投放消费市场,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小杂粮消费需要。

3.培育新品种和引进国内外优良杂粮作物种子相结合,筛选和培育一批适合河南省不同气候环境的作物种类和品种。组建省级小杂粮开发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组织科研、教学、推广联合攻关,负责规划,研究计划、技术培训、示范推广、检查指导等工作,充分挖掘产量和品质提高的潜力。在品种选育上高产、优质并重,以筛选和引进品种为主,加强对国内外优良品种的引进、筛选和示范工作,以尽快用于生产;并加强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优良品种加配套的栽培措施,使良种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注重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侧重于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营养安全卫生水平和商品价值。

4.培育一批加工和出口领头企业。小杂粮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作物,在农产品出口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港澳及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欧美市场也有少量出口。小杂粮在国内外市场的价格高出其他作物数倍,价格看好。同时,我国小杂粮价格普遍低于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小杂粮的产业化开发,主要是后续的加工业的发展,可以大幅度提升小杂粮的产值。我国小杂粮生产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小杂粮生产国。同时,我国小杂粮种类繁多、品质优良,长期的栽培驯化形成了许多地域名优品种,在国际市场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价格优势和生产优势。

关于小杂粮的产业化开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a、杂粮作为粮食单独销售;b、制成特色的小杂粮礼盒。c、根据不同杂粮的特性,进行比较传统的食品加工,如豆芽、绿豆粉丝、粉皮、豆沙、豆腐、糕点等;d、根据小杂粮的营养特性及药效,制成不同用途的粥类灌装真空食品;e、根据小杂粮不同制成不同的美容、减肥产品及减肥食品;f、药用价值的开发,小杂粮都是药食两用作物,每个杂粮都有自己独特的药效,可以对它的药用成分进行提取,进行药品的开发和生产。

总之,小杂粮与大宗作物各有优势,各具特色,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使我国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科学开发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与效益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魏亦文:《发挥杂粮特色优势,促进杂粮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2010年第1期.

[2]康志河、杨晓平:《河南省小杂粮生产现状、发展及对策》,《中国种业》2005年第1期.

[3]董家胜、任洪志、牛凤民:《河南省小杂粮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中国杂粮研究》.

[4]段亚利、缑建芳:《我国小杂粮产业生产环节的问题与对策》,《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第15期.

[5]农业部:《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 中国农资网》2011年9月3日.

[6]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豫政办 〔2011〕83号.

谷子栽培技术要点范文6

一、特征特性

1. 植株性状。该品种根系发达,生长势强,茎秆粗壮,韧性较强。株高100厘米左右,分枝数2~3个,主茎节数20~22个。叶片椭圆形,浓绿色,中等大小。开紫花,长灰毛。

2. 荚果性状。为有限结荚习性的春大豆,豆荚分布均匀,3粒荚居多,成熟时豆荚呈现灰褐色,不易裂荚。子粒圆形,黄色,富有光泽,豆脐黑色。百粒重22~24克,子粒整齐,完全粒率高达95.4%,虫食粒率仅有2.7%,褐斑粒率与紫斑粒率分别只有0.1%和0.9%。粒的外观品质极优,远远好于一般品种。

3. 品质性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子粒品质检测结果显示,粗蛋白含量37.54%,粗脂肪含量21.48%,其中粗脂肪在全省乃至全国名列前茅,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之和高达59.02%,超过国家优质大豆标准含量的16.02个百分点。子粒的内在品质优良。

4. 抗逆性。东北农业大学和沈阳农业大学的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高抗大豆病毒病、霜霉病和细菌性斑点病等主要叶部病害,尤其是对孢囊线虫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更强。此外,还具有抗干旱、抗倒伏、抗早衰、耐瘠薄、耐高温等多种优良特性。

5. 生育期。连续多年的田间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辽豆13号大豆在沈阳地区从出苗到成熟的平均生育期为132天,属于中熟品种。

二、经济效益

辽豆13号是个高产大豆良种,以省级区域试验结果为例,平均每亩产量201.6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38.2千克。每千克大豆按市场销售价格5.6元计算,每亩增加收入213.92元。该品种也是高油大豆良种,已成为油脂加工企业的重要榨油原料。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办公室的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大豆的粗脂肪含量每提高1个百分点,油脂加工企业每加工1000千克大豆就可增加产值40多元。辽豆13号大豆的粗脂肪含量21.48%,比普通大豆高出2.84个百分点,每加工1000千克大豆即可增收99.2元,折合每千克大豆油脂增加产值0.0992元。由此可见,每亩辽豆13号大豆的油脂增值即为20.16元。

综上所述,每种植1亩辽豆13号大豆的新增总经济效益为:增产收入213.92元+油脂增值20.16元=234.08元。

三、栽培技术要点

1. 选地与轮作。要选择保水保肥、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地力均匀、地势平坦、灌排方便的中性壤土或砂质壤土地块种植,应与玉米、高粱、谷子、小麦等禾本科作物或马铃薯、甘薯等薯类作物实行2~4年的轮作换茬。

2. 整地与起垄。要在秋季或春季进行精细整地,做到灭茬(清除全部残茬)、耕翻(深度20~25厘米)、耙地(耙碎土块、整平地面)、起垄(垄距50~60厘米)、镇压(防旱保墒)等作业紧密结合,为播种和保苗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3. 选种与播种。要选用子粒饱满整齐和发芽率高达95%以上的优良种子,并应充分晾晒。土壤5~10厘米耕层内地温连续5天稳定在8~10℃、土壤含水量达到18%左右时即可播种。穴距15~20厘米,每穴播2~3粒种子,覆土厚度3~5厘米。

4. 间苗与定苗。要适当早间苗、早定苗。应在真叶展开后至第一片复叶展开前间苗,在第一片复叶展开后定苗。每亩要选留生长健壮、整齐一致、无伤无病的优质幼苗1.1万~1.5万株(肥地宜稀,薄地宜密),幼苗在垄上要等距分布。

5. 施肥与灌水。每亩在整地时深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4000千克和磷酸二铵15千克,在初花期追施尿素5千克,在鼓粒期酌情喷施含有钼、锌、硼等微量元素的混合液叶面肥。在开花期至鼓粒期倘若土壤缺墒则应及时灌水。

6. 除草与培土。在3~5片复叶期,每亩用25%氟磺胺草醚50~80毫升喷雾可以防除阔叶类杂草;用12.5%氟吡甲禾灵30~40毫升喷雾可以防除禾本科杂草。在植株封垄前要完成2~3次铲耥,每次作业间隔7~10天,最后一次中耕应该适当深些,这样既可铲除杂草又可培土防倒。在生育后期要及时拔除田间大草,铲除田边四周野草。

7. 防病与治虫。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不仅要做好农业、物理、生物等方面的防治工作,而且要选用无公害农药及时进行防治。在播种前应用35%乙基硫磷拌种或用专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防治根腐病应用5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防治菌核病应用40%菌核净1000倍液全株喷雾。防治霜霉病应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和蚜虫可用1.8%阿维菌素喷雾。防治食心虫和豆荚螟可用敌敌畏杀灭。

8. 收获与晾晒。收获过早,子粒成熟度不足,产量与品质下降;收获过晚,则会遭受风、雨等自然灾害,造成植株倒伏和裂荚落粒,同样导致减产降质。通常应在全田90%以上植株的叶片变黄脱落,豆荚变为灰褐色,用手摇动植株能听到响声,子粒变硬而有光泽,用拇指掐粒基本没有凹陷并呈现本品种固有的特征时,为最佳收获期。这时应在有露或多云的情况下收割并将其豆棵横放在垄台上风干,然后择日运回场院内堆积在地势高燥和通风向阳之处进行充分晾晒。遇雨时务必用防雨用具将豆垛遮盖起来,天晴后要及时撤除。

四、适宜栽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