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口腔数字化技术的类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口腔数字化技术的类型范文1
关键词:放射直视影像;牙髓;口腔固定修复;治疗满意率
近年来,数字成像系统(RVG)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在口腔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放射直视成像属于X线直视下的摄影放射,是一种数字化成像技术,可有效弥补传统X线检查的缺陷,将检查图像转变成数字图像,无需使用底片,同时放射期间投射量仅占传统技术的1/5,为后期图像处理打下良好基础[1]。研究发现[2],在口腔修复固定过程中采取放射直视影像可对根管填充物选择起到一定指导作用,测量出根管填充所需长度,进而确保获取理想修复效果,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出现。本文分析了放射直视影像在口腔固定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分层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固定修复患者78例(152颗患牙),用均等双盲划分法分为对照组39例(74颗患牙)和观察组39例(78颗患牙)。对照组术前进行传统X线检查,观察组术前进行放射直视影像检查。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34.50±4.15)岁;前牙40例,后牙34例。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34.68±4.08)岁;前牙42例,后牙3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术前采用牙科X射线胶片扫描仪DS730(宁波蓝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检查。观察组采用牙科REX-5.06数字化X线机(法国TROPH)平行投照,对拟行牙齿修复的患者应先开展术前投照,同时科学分析得到的RVG图像。先测量拟行烤瓷全冠修复活髓牙的牙髓腔的厚度,与切割后牙齿厚度对比,进而更好预测出制备牙体过程中穿髓症状的发生风险。对拟行桩核冠修复牙齿经根管治疗者,在此之后采取G钻或成品桩配套根管预备钻进行桩间隙预备,分别测量出根管长度、角度、牙颈部和根尖、根中1/3的根管直径,结合测量数据选取适宜预备器械与桩设计。当检测获取的RVG图像不理想时,应通过软件局部放大处理,采取反转、转换对比度以及伪彩色处理等手段增强影像边缘,以确保检测数据精准性。操作均由两名具备丰富临床检验的高资历医师进行,最终结果选取两名医师获取数据的平均值。
1.3观察指标
治疗满意率:治疗后3个月对两组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失访现象,治疗满意率由患者自主评价,包含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个项目,统计总满意率。总满意率=(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不良情况:包含牙髓发炎以及穿髓等;根折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珔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牙髓炎4例,穿髓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观察组未发生牙髓炎和穿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98,P<0.05)。
2.3两组根折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出现根折4例(10.26%),观察组未发生根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15,P<0.05)。
口腔数字化技术的类型范文2
关键词:VR;口吃矫正;言语康复;虚拟现实
口吃矫正属于康复医学,因为口吃矫治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康复过程。在康复过程中,口吃者需要不断提升自我认知,适时地找到自己产生口吃的原因以及自我矫正口吃的方向,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矫正效果。在传统口吃矫正中多采用教师示范、口吃者模仿,遇到难点以图例来简单示意,这种教学方法使很多口吃者难以听懂、学明白,这种传统授课方式不直观、呆板,完全靠“自悟”。
1 VR虚拟现实技术
VR(虚拟现实)又称“灵境”,它是由三维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在计算机中建立一个模拟真实世界效果的特殊环境,并通过各种传感器设备,使用户“沉浸”在这个虚拟环境中并进行操作和控制,以达到特殊的目的。VR具备3个特性即immersion(沉浸性)、interaction(交互性)和imagination(构想性),它为处在该环境下的用户提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直观而又自然的实时感知交互。
2 传统口吃康复治疗的局限
传统口吃康复治疗通常是矫正师与患者一对一形式的训练,存在诸多局限性:第一,教学图形不直观,在康复教学训练中,要经常使用的发声器官原理图平面挂图,由于受二维空间限制表现不直观、不清楚。第二,石膏模型道具沉重,移动不方便,这些模型大多制作简陋,静态呆板。第三,突破环境恐惧训练中,受时间、人员、场景、资金限制,训练环境多为学员自我扮演练习,难于达到真实场景训练效果,降低了康复效率。第四,由于视觉盲点,口吃者在训练时难于理解呼吸发声原理与错误的呼吸方式,以及错误的发声位置。
3 口吃康复治疗结合VR技术的必要性
世界卫生组织把口吃定义为一种言语节律障碍。在说话过程中个体确切知道他希望说什么,但是有时由于不随意的发音重复、延长或停顿(中断),而在表达思想时产生困难。口吃者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的发音模式,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病理兴奋灶,要消除这个病理兴奋灶,就目前医学水平还不能靠手术和药物去消除它,只能通过长期的康复训练,强化口吃者的言语训练模式,来建立新的兴奋灶,从而达到口吃的康复治疗的目的。
在口吃康复治疗中,是基于不断通过言语训练提升口吃者的认知、情绪、言语行为不断康复的过程。VR口吃康复系统可以打破传统训练方式的局限性,它可以针对不同类型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不同的言语虚拟训练服务平台,使口吃者以做游戏或完成趣味性任务的方式进行康复训练,以此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另外,VR康复系统能够通过数字影像将心理引导与生理治疗结合起来,通过音乐、画面、文字和语音提示等多感官形式给患者以正面的激励反馈,帮助口吃患者构建一个康复训练的虚拟平台。因此,将言语康复训练与VR技术相结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 VR虚拟技术在康复治疗中的优势
VR虚拟技术,在口吃矫正治疗中的应用,目前在同行业内尚未发现。它将对未来的口吃矫正方法和实践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4.1 训练便利优势
VR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满足口吃者足不出户,完成呼吸发声训练。利用互联网、新数字媒体,如,iPad、手机等移动设备,下载该版APP客户端,用户不受时间、空间和教师条件的约束、在任家中接受言语训练。
4.2 训练直观优势
传统的口吃矫正训练多以书籍为主,书中在配以简单的插图说明,由于印刷技术及空间维度限制,呼吸发声口腔结构以及动态表达,都不能及时准确的表现各器官的结构以及直观的呼吸与发声的复杂关系。尤其是在口吃用户的讲话时的口吃症状的气息流畅度的表现通过3D动画仿真模拟出来的真实效果。让用户,更加直观真实的观察到器官结构与发声原理,从而使用户更深刻了解口吃的根源,理解自己在讲话时,发生怎样不该发生的错误。
4.3 矫正效果优势
不仅适合口吃用户独立体验训练,而且,可以由矫正老师授课时使用,也方便用于当面咨询时,讲解不易表达的训练内容,通过把难于理解的呼吸发声原理用3D动画表现,同时又具备交互式360度角度观看,寓教于乐,易学、易懂、易会、易唤起口吃用户训练的自信心和调整消除口吃者的自卑不良情绪,从而更大幅度提高口吃矫正的效果。
5 基于VR虚拟技术在口吃矫治康复中的应用
5.1 VR技术在认识发声器官中的应用
在VR三维可视化应用中,可以根据医用人体发声器官解剖结构图,比例关系,模拟出发声各器官,如,口腔、鼻腔、胸腔等结构相关细节。根据发声器官的生理结构,采用3D软件建模技术模拟三维仿真结构,清晰直观表现发声各器官结构及关系,通过VR系统,灵活生动的交互形式,沉浸式的体验方式呈现。
5.2 VR技术在呼吸发声训练中的应用
在口吃矫正中口吃者难于理解自己的难发、中阻、连发、痉挛原因,很难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发音器官运动方式和发声位置的错误,所以可以通过3D虚拟仿真动画技术模拟口吃者常见的错误发声习惯。
通过三维动画虚拟表现出口吃者错误的呼吸发声动作,简单易懂地表现出气息与发声的复杂关系。当人不紧张时呼吸与发声的状态与流程,当人紧张时声带瞬间闭锁的状态;首音难发伴随痉挛的状态与流程;当顺利说话时中途突然卡住受阻的状态与流程;连发型口吃的状态与流程。
5.3 VR技术在模拟训练环境中的应用
通过3D建模,可以模拟出口吃者比较恐惧的讲话时的紧张环境,比如当众讲话演讲现场、领导办公室、课堂上的环境等虚拟环境,同时也可以通过设置添加观众或者与环境相匹配的人物,如单位领导、警察、老师等虚拟人物。口吃者用户在进入环境前可以根据自己训练的目的进行虚拟选择环境及人物。用户可以佩戴VR头盔,沉浸式体验到现场的演讲说话前的紧张气氛达到训练讲话的克服紧张情绪系统脱敏目的。并且,虚拟环境中的人物或环境气氛,会通过传感器,根据用户的声音流畅度、肢体语言表现等反馈,三维虚拟环境会出现模拟真实的现场反应,比如,当口吃者言语训练表达的非常流畅时,在场的观众会有热烈的鼓掌声。
6 结语
VR技术自身优势弥补了传统口吃康复治疗的不足与局限。针对口吃矫正中的视觉盲点问题通过三维可视化与虚拟动画模拟仿真完美体现。通过视觉、声音等传感器,将用数字虚拟场景还原讲话场景,使口吃者得到虚拟场景突破训练。VR技术在言语康复领域中结合临床应用研究能够在言语康复领域的数字化矫治水平起到推动作用。虽然。目前由于VR技术在语音识别方面还存在一定技术局限,人工智能与情感传感方面还不能达到完美交互,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未来口吃患者很有可能所面对是一个接近人的智能机器人来进行口吃康复训练,让我们期待这一天尽早到来。
参考文献:
[1] 卢春明.发展性口吃者言语产生过程中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学习引起的脑的可塑性变化[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口腔数字化技术的类型范文3
关键词:医学教育;口腔临床医学
自1917年加拿大牙科医师林则博士创建华西口腔以来,中国现代口腔医学教育的发展已经历了逾百年的历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口腔医学教育体系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口腔临床医生和科研人才,为中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及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拓展,全球性的医学教育改革趋势和日趋国际化的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对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一名接受了中国正规口腔医学教育、从事口腔本科教学工作数年的基层医务工作者来说,我对近年来我国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丰硕成果深有体会,澳大利亚牙科学院为期一年的访问学习使我对未来我国口腔医学教育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
1口腔医学专业人才的特点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及治疗个体化极强的学科,是非常注重临床实践经验的学科,它要求未来的口腔专业人才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临床技能及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人际沟通、技术管理能力和创新水平。我国目前的口腔医学教育发展很快但口腔卫生人力资源仍然匮乏,现有的教育质量和培养模式很难适应越来越高的社会需求,亟需建立更加有效的培养机制以适应口腔卫生保健实际需求和国际竞争的双重需要。
2我国口腔医学事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口腔医生与人口的比例大约为1∶40000,而国际公认的合理比例应为1∶2000,人才匮乏及比例失衡的现状很严重。而且我国职业牙医师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更加重了口腔医疗资源的“贫富两极分化”。此外,我国大部分口腔院校自建立以来一直沿袭前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教育模式,在学制、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虽然随着近年来国际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体制发生了很大改变,但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仍未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同时,我国目前的学制设置参差不齐,有专科的三年制到本科的五、六、七年制,获得硕士学位,也有七、八、九年制,获得博士学位。学位类型有临床型,也有科研型,考核机制及考核标准不统一,缺乏严格的淘汰机制,有的机构以发表文章数量和科研水平作为评价医生能力的主要标准,导致了“学历高,技术低”,“重科研、轻临床”,“文章多所以职称高”以及“大规模考研考博”等怪现象的出现,忽视了其作为临床医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培训。我国大部分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均为第一、二及第三学年上半年,完成约50门公共基础课和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第三学年下半年到第四学年进行口腔专业课程的学习,直至第五学年才安排学生进入口腔临床实习,而每个专业(包括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只有各约3个月的学习时间,学生无法真正完成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系统诊断和治疗,加上许多医院没有配备单独的学生诊室和专业临床带教老师,更有患者拒绝学生治疗的现象出现,导致学生仅有的1年临床实习最终也流于形式,无疾而终。医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医疗服务所必需的优秀医生,以保障社区人民大众的健康,守护生命,造福人类。其检验的最终标准不应单单是他们知道什么,而是他们真正能做些什么。如何结合我国现代口腔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选择和更新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机制,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融通式、渗透式和突出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将成为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3对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几点见解
3.1学制及课程设置改革
建立“5+3”,“3+2”,“七年制”三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制培养模式。“5+3”指完成五年制口腔本科医学教育,取得本科学位后,开始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科研能力培训,进而取得临床住院医师资格及硕士学位,以达到培养少而精的国际化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目的。“3+2”为通过三年制口腔医学专科教育取得大专学历的同时加上两年全科医生培训从而取得助理口腔医生资格,以满足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培养出大批面向乡镇卫生院、服务农村医疗的口腔医生。“七年制”指通过4年基础理论学习加上3年口腔临床专科培训以取得符合基层医院诊疗需求的临床型医学硕士,它有别于“5+3”模式,是因为这种模式更加注重人文、心理、法律、伦理、美学等有关口腔临床医生技术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能够成为优秀的临床口腔医学专家。至于博士培养应列入高级人才梯队的再培养计划,旨为国家培养高、精、尖的专业科研人才,而不应纳入医院业务绩效考核、职称评审标准之列。至于课程设置,我们更倾向于增设社区医学、艺术与美学、循证医学、营养和保健品学、数字化口腔医学、社会心理学、人文社科和行为科学、医患沟通学等选修课的学习,同时加大实验课和临床实习课的比例,结合学制设置,由原来的1年延长到2年~3年,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案例,自我发现问题并动用所有网络信息资源查找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自觉思考、自觉学习及自觉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开展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招生的数量和规模上也应根据学制设置的改革做相应调整,杜绝盲目扩招,将学位培养、临床技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三大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真正一体化、合理化、标准化,最大程度地节约国家资源,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口腔专业人才。尝试借鉴悉尼大学从本科生中招收非医学专业优秀毕业生,进行4年~5年口腔医学再教育的招生体制,必将会成为我国教改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当然以部分优秀一类医学院校为试点做小范围尝试,是为稳妥之举。
3.2教学模式改革
“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千百年来我国传统教育传承至今、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即当今所谓的LBL教学法(Lecture-basedLearning),仍为目前我国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模式。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学生不由自主变成了被动学习,在催生懒惰、倦怠心理的同时,确实有悖于当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美好目标。于是,符合现代医学教育理念的PBL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CBL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TBL教学法(Team-basedLearning)等教学模式应运而生。PBL教学法[1],是指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的一种问题模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但这种开放探索性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收集整理所需资料,缺乏对知识整体的纵向把握,适合具有一定临床实习经历的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教育。CBL教学法[2]是指学生在一个可控环境中模拟医生,自主进行分析或决策的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模式。该方法具有问题相对集中、纵向挖掘知识、节奏易于掌控等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可弥补PBL的欠缺,在学生开始临床见习时实施效果很好,是一种理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要求较高,同时易受老师主观导向性的影响,使学生在理解和领悟上出现明显差异。TBL教学法[3]是2002年Michaelsen提出的一种以团队协作为基础,将小组学习和大组讲座相融合,提倡以个人测试、小组测试、应用性训练为主的一种新型阶段式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PBL和LBL的不足,既保证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技能和独立思考能力,是我国现阶段较为适合的一种教学模式。正像我们之前所说,教学改革不是可以全套照搬的标准化程序,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资源和可行性,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方能取得好的效果。所以,对于我国目前的口腔医学教育,我们更愿意根据学生群体的特点和学位设置类型进行相应的教学模式改革,在基础阶段以LBL和TBL教学法为主,在临床阶段逐渐采用PBL和CBL教学法,循序渐进、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悉尼大学牙科学院招收的均为4年制非医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他们设置的是大课(30%)、PBL课程(30%)、临床教学(30%)、实验课(10%)的教学模式,而其他三部分都是围绕PBL展开的。我去旁听他们授课时发现,学生对老师所讲内容知晓很多,而且兴趣颇浓,经常在听课过程中打断老师的讲解并进行提问,而且所问问题确实很有深度,同时不停用电脑记录并查找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想这一定与他们所受的本科生基础素质教育和阶段性培养体制有密切联系。
3.3师资队伍建设
从以上各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不难看出,我国在实行医学教育改革的同时,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教学内容,还应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英语功底,以及良好的组织技能和经验积累,要从理念到方法上完成“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角色转换。作为学院,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制定适合本学科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培养模式,尽快提高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使其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处于主导和决策地位,并始终保持敏锐的生命意识、科学意识、创新意识和终身发展意识,能随时洞察口腔医学发展的前沿、动态和命题,要有身先士卒,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激情和勇气。学院应加强教育资源配置、建设(留)学生教学网站、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定期举办各种学术讲座、为教师营造一个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3.4学生考核体制改革
以往,学校都以考试成绩、发表文章数量作为考核学生能力的主要标准,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医学教育的目的和初衷,因为任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不是靠简单的书本知识和因果关系能够解决的,更多的是需要医生扎实的基本功和解决临床突发、棘手、多变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考核过程中,应更注重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多地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和技能水平。
3.5临床实习改革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反复强调“三基”培训,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却忽视了“三早”,即“早期临床实践”,“早期科研训练”,“早期技能训练”在学生创新能力、心理素养、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方面的关键作用[4]。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早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还可以在早期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的过程中磨练意志,培养出强烈的归属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才是医学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和升华。应加大临床实习的时间和比例,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平台,将实验室教学、临床技能培训和综合实习三大模块有机结合,为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提供有力保障。在实习期间,因地制宜采取适合的带教方案,尽最大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操作、独立与患者沟通,训练其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应定期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进行义诊和口腔卫生宣教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优秀的口腔临床工作者。
3.6加强学术交流
一直以来,我国的学术交流大多是在研究生、教师、教授的层面上进行,很少有本科生参与。应打破这种常规,设立学生专区,给有想法、有成就的年轻人展现和学习的舞台,让他们在与顶尖级的教授交流的同时开拓眼界,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为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人生方向打下坚实基础。学院、医院、地区、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之间也应加强交流和合作,通过学术研讨会、互访、进修、公派等方式,提高本院学生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将先进的临床技术以最快最好的方式普及开来并使其尽可能向标准化靠拢,这也为医疗纠纷中法律证据的保存提供了一定的佐证和参考。
4结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乃百年、千年之大计,没有教育,就没有人类文明;没有教育,就没有社会进步。口腔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它的改革和发展必将会推动我国的口腔卫生事业向着国际化的标准迈进。未来,我们必将会顺应全球性教育改革的潮流,推动我国的口腔医学事业向着更高、更快的方向发展,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口腔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口腔数字化技术的类型范文4
1.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外科是集医学、机械、材料学、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型交叉研究领域,它已成为当今国内外医学生物技术领域中日益重要的带头学科。计算机技术由于可精确处理数据信息的优点,已被应用于基础医学的相关研究,近年来也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口腔领面外科、骨科等多个学科,涉及模拟手术过程、骨关节重建、假体制造、骨软骨模型重建等多个方面。
1.1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基础医学上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进行分子水平的精确计算,这对于细微生物结构、细胞学和基因学的研究非常有效。Daniel等就尝试利用显微计算机控制下的人工合成基因转录与表达的回路技术和克隆技术在活细胞中进行研究,并且得益于该技术对基因表达的精细控制,此项研究对疾病诊疗的新方法的产生提供了无限可能,受到了医学界广泛关注。另一方面,Aslanidi等利用磁共振技术重建了三维虚拟人心房模型,并且研究了心房颤动时心肌细胞兴奋传播的三维过程,成功搭建了一个研究心律失常的新平台,为今后其他更为复杂类型的心律失常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药理学方面,国外一项关于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作用的研究中,利用计算机量化的适用于人类的莫里斯水迷宫法测量多奈哌齐的疗效,结果证实,此方法具有评估疗效的潜能,这一结果表明,计算机辅助技术用于药理学的研究同样具有很大价值。
1.2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
通过计算机采集数字化的影像信息,通过媒介体输入计算机工作站,经运算处理后重建三维模型影像,可便于手术医师在此影像基础上进行术前计划并模拟手术进程,动态观察各方位的手术入路以及相关参数。利用重建的模型,不仅可以用于观察、学习,更能在大量相关数据及软件技术支持下进行医学行为的模拟,甚至是高危手术的模拟。钟柳花等提出利用磁共振体层图像可重建包含复杂内容的人体三维模型,相较于几何法重建模型,建模速度快,且等效程度相当,而市场上常用的医学仿真软件可以同时完成模型计算与重建,无疑更增加了建模效率。在所有人体复杂架构的模型重建中,骨关节相关的模型重建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这也正是模型重建最能发挥作用的方面,即不但可以模拟正常骨关节的运动情况,又可以模拟损伤或病变后的运动情况,进而制订治疗计划,甚至模拟不同治疗方案处理后的骨或关节活动情况。关于模型重建在高危手术中的应用,殷文聪和乔爱科就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段建立升-腹和锁-腹两种方式的旁路移植模型,进行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计算,最后得出升-腹旁路移植方式对通腔和盲腔两种假腔型式主动脉夹层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借助数值模拟的结果可以更好地解释旁路移植手术对主动脉夹层的影响,并确立旁路移植手术的科学有效性和临床实用性,而借助血流模型可以分析动脉血管里瞬间变化的血流动力学,模拟出多种极为接近生理状态下血流动力学的状态。由此可见,借助模型重建可以进行许多正常情况下很难完成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利用全数字超声引导可视人工流产系统行高危人工流产术,可以减少出血量、避免吸宫不全、穿孔及减少不良反应,特别是减少对子宫内膜的损伤和远期并发症,为基层医务人员在行高危妊娠人工流产手术中的提供了安全保障。而将3D打印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模型重建技术相结合,可以重建极为接近真实的人体器官或组织模型,将该模型运用于临床教学,尤其是在骨科教学中,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骨关节的结构特点,讲解手术骨钉的进钉点、角度、方向等。在口腔医学牙冠的模拟和定性分析中,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三维定量、定性分析技术相较于二维复制技术,无信息丢失,并且完整地保留了牙冠表面结构,而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设计制作光弹模型的方法用于义齿种植,可方便地将模型用于分析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变化分布,相较于传统技术有很大发展空间。可见,计算机辅助技术无论在基础医学还是在临床医学,运用都非常广泛,并且有效、实用。
2.困难气道评估方法及现状
困难气道是指,一个受过正规培训的有资历的临床麻醉医师,在面罩通气和(或)气管插管时遇到困难的一种临床情况。据国外有统计资料显示,气管插管失败率为(5~35)/1000;插管失败而无法用面罩通气发生率为(0.01~2.0)/1000;因插管技术操作不当或错误,导致插管期间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并继发心室纤颤或心搏骤停、脑缺氧而死亡者,约占麻醉死亡总例数的30%。此外,即使有很好的喉部暴露视野,仍然有气管插管失败的可能。所以对于困难气道的早期预测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2.1 困难气道的评估方法
目前较常用的困难气道评估方法包括:①张口度;②上下唇咬合试验;③甲颏间距;④胸颏间距;⑤下领骨长度;⑥颈部活动度;⑦马氏分级;⑧科马克-利汉试验;⑨威尔逊综合评估法;⑩身高-甲颏间距比例等,此外,气道相关病史、麻醉插管史、家族史状况及相关影像学检查也应考虑在内。尽管有如此多的困难气道预测方法,但是每一种预测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早在2005年就有一项来自于美国的荟萃分析,针对35个临床研究50760例无气道相关疾病的手术患者,通过一定的手段预测困难气道,预测手段包括马氏分级、甲额距离、张口度、威尔逊综合评估法等多个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各指标单独用于预测困难气道的成功率非常有限。近年来国内也有运用多种困难气道预测方法进行术前预测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上下唇咬合试验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在几神评估方法中是最高的,但仍有较大误差,临床应用仍需要多种方法联合使用。但是综合评估法并不一定能提高困难气道的准确率——一项在美国休斯敦城赫尔曼纪念医院进行的研究表明,运用含多种困难气道评估指标的综合评估方法对低年资麻醉住院医师进行培训,仍无法有效提高其对困难气道预测准确率。此外,急诊患者的气道管理更为紧急,对困难气道的评估必须要作出及时、有效的判断,并且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因为一旦第一次插管失败,接下来的气管插管成功率会显著降低。可见,目前临床常用的困难气道预测方法或者繁琐,或则不够准确,或者不利于对于低年资医师的培训,仍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并且对于科研、教学的价值非常有限。
2.2 新的困难气道评估方法
近年来也不断有新的困难气道评估方法产生,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其中改良的马氏评估法是比较流行的评估方法,但是国外一项对177088例患者的研究表明,改良的马氏评估法单独用于困难气道预测的价值非常有限,仍需要其他评估方法配合,但这无疑又增加了评估的繁琐性。而对于急诊患者常用的LEMON法(Look,Evaluate,Mallampatiscore,Obstruction,Neckmobility)也有了改良,并且已被研究证实,改良后的LEMON法对于预测急诊患者困难气道具有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价值,但并未证实此法的普遍使用性。来自韩国的一项研究设计了一个包含7个主要评估指标在内的综合气道评分,得出结论:当综合气道评分>6或上唇咬合试验(upperlipbitetest,ULBT)分II级是预测困难气道的有效指标,但是该评估过程过于繁琐。Cuendet等通过采集人类面部信息设计出一套自动的困难气道识别系统,该系统是将人类面部信息扫描后输入电脑,除去不必要的组织重新构图,通过计算机分析分类对比,从而得出来一个自动化的人类面部信息分析系统来预测困难气道。尽管其精确性还未得到广泛认可,但也是新的困难气道预测方法的探索,并且引入了“全自动”的概念,这也表达了人们对于简便易行且易用的困难气道预测方法的迫切需要。新的困难气道评估方法逐渐展现其优势,这也表明人们对于困难气道的理解越来越全面,而逐渐兴起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困难气道的研究中也逐渐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3.计算机辅助技术于困难气道评估的优势
人体气道最直观的形态学特点可以利用影像学技术得到清晰的表现,无论X线、B超、CT、磁共振等,都可以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人体气道不同方面的特点。计算机技术辅助下的困难气道的研究,主要原理是将数字化的影像学信息通过软件分析和计算,逆向重建包括口、咽、喉、气管及周围软组织在内的气道模型。
3.1 建立气道三维有限元模型
有限元法是计算力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基本原理是将一个由无限个质点构成并且有无限个自由度的连续体划分成有限个小单元体所组成的集合体,单元之间以节点相连,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通过节点传递,称节点力,每个单元的物质特性及节点的载荷、边界条件明确后,通过节点位移与节点力之间的关系式计算出每个单元的刚度矩阵。若干个单元的刚度矩阵集合成构件的总刚度矩阵,并通过数学形式表达出来。
Honda等利用磁共振对人体软组织很强的识别能力的优势重建了气道三维有限元模型,详细描述了包括声门上咽腔、梨状隐窝及下咽腔在内的咽喉部组织特性及解剖学特点,无论对于人类的发声还是困难气道的研究,都有很高的借鉴价值。耿清胜等利用CT重建了模拟气管插管下的气道模型,直接测量相关指标进行困难气道的预测,并以威尔逊综合评分法做参照,最终得出口腔截面积、咽腔截面积、上气道总面积的95%置信区间最小值,是预测困难气道的有效定量指标。这种量化的客观指标相较于常规的评估方法,排除了主观干扰,并且有望成为新的困难气道评估方法。但是缺陷也比较明显,①对于软组织的识别和成像,磁共振有着绝对的优势,单使用CT技术无法精确的重建喉周软组织,将基于CT重建的气道模型应用于困难气道的研究,本身就存在限制;②成人气道在喉咽部及会厌上下有很大的可变性,正常和最大限度头后仰位(即气管插管时的)时气道的形态结构都会发生变化,仅仅研究单一下的影像学三维模型,很难做到全面评估困难气道;③该实验中所使用的三维模型重建方法是利用CT自有程序进行体积重建,并非专业的三维模型重建工具,所得模型质量不高。这些都有改进的空间,也为今后更为完善的气道三维有限元模型重建奠定了基础。
3.2 基于气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困难气道分析
利用气道三维有限元模型,可以最大限度重现人体气道的解剖结构,麻醉医师可以根据直接获得的图像进行多种方法的测量、分析和评价,对患者气道状况作出全面的评估;可以从模型中获得气道各层面的横断面、矢状位、冠状位的图像,真正做到全面评价气道;可以直接进行结构力学仿真分析,模拟在各种负荷或外力(如气管插管、颈部包块压迫等)条件下的各方向应力、应变分布,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实验方法,可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评价依据和新的思路。其优势在于,一般的力学研究手段不能直接应用于人体,因此所获得的实验结果并不能很精确,而三维有限元模型可以突破这一障碍,通过计算机软件设计更精确地分析生物力学,对于气道容积分布、手术操作过程的模拟和手术方案的优化有着重要作用。
4.小结
口腔数字化技术的类型范文5
一、金属包装
金属包装被塑料包装替代的6年当中,全球只有6%的增长,但在亚太和东欧地区,预期增长率为19%和66%,东欧是护手类产品需求上升促使金属罐包装使用上升。亚太地区整个化妆品市场增长导致了整个地区的金属包装市场向前发展。目前市场上的金属包装化妆品一般比较少见,市场占有率比较低。
二、玻璃包装
玻璃材料的化妆品包装有其自身优点,比如,光亮透明、化学稳定性好、不透气、易成型、对包装物无任何不良影响。在化学稳定性方面,无毒无味、卫生清洁,对包装物无任何不良影响;阻隔性好,能提供良好的保质条件;透明性好,内装物清晰可见;刚性好,不易变形;成型加工性好,可加工成多种型状;温度耐受性好,既可高温杀菌,也可低温储藏;原料丰富,可回收重复使用,对环境无污染。
但是,由于玻璃容器的品种单一,即便有较好的设计构思,由于技术和材料的限制也常常不能实现。而且重量大、 脆性大、易破碎、导热率低对其使用造成了诸多限制,同时存在运输费用高、加工时能耗大、印刷性能差等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化妆品包装应用方面,玻璃仍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高档化妆品包装如高档香水的包装方面。采用轻量化工艺减少玻璃的壁厚,减轻重量,增加透明度和表面光洁度,对玻璃表面进行磨砂工艺处理、彩绘、彩印、雕刻等,可以提高玻璃瓶的附加值,使得采用这类工艺玻璃瓶包装的化妆品、香水等,不仅具有美容的使用功能,而且还有工艺装饰功能,典雅华贵,起到美化生活的作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化妆品和个人护理品包装市场。
玻璃瓶由于具有华丽的外表在高档化妆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中国,富有阶层对高档护肤品的推崇促进了玻璃包装化妆品的销量,在南美,香水销量的提高促进了玻璃瓶包装的需求。在高档化妆品中,包装一般还是玻璃材料占据绝大市场,其透明度和光洁度是塑料所不可比拟的。近年来,玻璃包装业在化妆品市场的增长率仅为2%,导致其增长过慢的原因是来自其他材料的竞争以及全球经济增长迟缓,但现在似乎出现了好的势头。从积极的一面看,玻璃制造商从快速增长的高档皮肤护理类产品以及人们对玻璃产品大量需求中受益。
此外,玻璃制造商正从新兴的市场上寻求发展契机以及不断更新新产品生产工艺。就整体而言,虽然在专业线和香水市场还有与之竞争的材料,但是玻璃制造商对玻璃包装业的前景仍然感到很乐观,似乎并没有表现出不足。许多人认为,这些与之竞争的材料在吸引顾客和表现品牌品位方面根本不能与玻璃制品相提并论。到目前为止,化妆品的玻璃包装仍然有一定市场,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其在化妆品包装市场上仅有约50亿美元的市场。
三、塑料包装
1.硬塑料包装
塑瓶包装是在化妆品领域中被运用的相当广泛的包装形式,一般的产品多数呈现为液体、乳液体或膏状,不具备鲜明的外观。它必须通过精美、独特的包装设计,才能表现出其本身特性。而塑瓶包装有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之分,能够很好地展现不同性质产品的特性,深受化妆品生产商们的喜爱。随着近些年来塑瓶包装形式逐渐丰富起来,加上在形状上设计别出新裁。各式各样的瓶形大胆而恰到好处地彰显着产品的特色。而且,塑料包装材料具有力学性能好、重量轻、方便储运、便于携带使用、密封性好、透明度高、加工性能好、装饰性着色和印刷性能好以及化学稳定性好、毒性弱、卫生、安全等优点。得到了化妆品包装的广泛应用。首先,随着产品细分,衍生出来许多不同类型的产品,进而包装也不尽相同,采用的包装材料也各不相同,塑料瓶主要用于油剂类产品如发油、发蜡、防晒油、浴油、按摩油等;乳剂类产品如清洁霜、清洁奶液、润肤霜、营养霜、雪花膏、冷霜和发乳等;表面活性剂溶液类产品如洗发香波、浴液等;其消费量占化妆品包装总消费量的40 %。此外,随着农村化妆品市场的发展,塑料软包装、护肤、护发化妆品的市场前景看好,化妆品的小容量软包装将会有较快的发展。
日渐流行的塑料包装将会代替玻璃包装成为主流市场,需求会更大。据《世界化妆品包装》报道,对于跨国的化妆品公司来说,包装是产品设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塑料包装正获得青睬。有关数据表明,近年来塑料包装已占领化妆品八成以上的包装市场份额,成为化妆品最主要的包装容器。中低档普通的化妆品的包装大多用塑料瓶、塑料袋或塑料管所替代。玻璃瓶在化妆品包装容器中所占的比例不超过8%。国际市场调查公司称,塑料获得青睬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于一系列沐浴产品来说,塑料较玻璃具有优势,塑料制品的多功能性可支持最终用户产品的细分的多元化。
塑料瓶品种繁多,功能各异,可以满足日益细分的产品市场。品种有透明的聚丙烯(PP)塑料瓶、透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称PET)塑料瓶、乙二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称PETG) 塑料瓶、纳米材料塑料瓶、抗菌塑瓶和玻璃聚合物塑瓶等多个品种,这些为细分的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提供了诸多选择。这些塑料瓶优点很多,在包装市场上颇受欢迎。诸如,PET塑料瓶已经被纳爱斯、蓝月亮、开米以及屈臣氏等一些企业和品牌的沐浴露、护肤品、洗涤用品等都率先使用了。而且PETG的良好加工性能使设计构思满足了消费者对商品外表包装越来越高的要求。更值得一提的是玻璃聚合物塑瓶,融合了玻璃包装和塑料包装的优点,玻璃聚合物材料具有水晶般透明的质感,可以任意着色,加工工序比玻璃制品少, 而且价格不高,可极大地节约成本, 其强度高且不易破碎,是一种安全的包装材料。这种包装常常使人误认为就是玻璃包装,其实不然。透明并不是玻璃包装的专利,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产品不断创新,塑料包装在透明性上取得了玻璃包装的特性,使得化妆品塑料包装在消费者面前焕然一新,赢得了顾客的信赖。
此外,在应用方面,塑料瓶包装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塑料瓶质轻价廉,易规模生产,可制成各种形状,并且印刷性能很好,可以采用热转印,喷墨等方法把说明书、标识、条形码直接印制在容器表面,让顾客一目了然,更好地为顾客服务。塑料瓶规格的多样性满足了不同的消费层次;塑料用材的多样性满足了不同产品包装的需求;膜内贴标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包装的档次;新材料的开发利用满足了人们对化妆品包装的日益需求。当前对化妆品、洗涤用品的塑料包装容器的开发重点是研制和选用新材料、新加工技术、追求新造型和人性化设计,从而突出商品的新颖与高雅,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据有关专家预测,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硬塑料在化妆品方面的应用仍然是最为活跃的,增速将达到20%,主要增长区域还是在护肤用品和口腔护理品需求增长的东欧、非洲和中东地区。其中上述PET 材料的包装容器增长最为迅速,未来5年将达到25%,主要原因是其低廉的生产和灌装成本以及消费者喜欢的外观和透明度。
2.软塑料包装
软塑料包装可以应用在沐浴露、洗手液、洗发护发产品和儿童护理品包装上。在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塑料袋拥有价格优势,其轻巧、便捷、便于储存、相比于硬塑料而言,能够减少浪费更具环保优势。
3.纸盒包装
许多人认为,纸盒似乎还是只作为诸如一些香皂和化妆品等产品的外包装,其实,随着包装观念的不断更新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纸盒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丰富多彩的软管常作为一些个人护理品的包装而被大家所熟知。诸如洗面奶和护肤品等产品中大都采用了软管的包装形式。而软管现在已经不再是清一色的圆头形状了,商家纷纷改变自身产品所用软管的形状,以便在产品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椭圆头软管、方头软管被一些日化厂家用在各自的产品上。
化妆品行业的纸盒包装占到总体纸盒包装市场的40%。作为牙膏、香皂、皮肤护理和美发产品的二次包装,纸盒包装也和硬软塑料包装一样,能够保持较大的增长。在以中国和印度为主要增长的亚太地区,牙膏市场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纸盒包装市场的增长。而在市场成熟的西欧,由于商场陈列空间的竞争,纸盒包装以其包装整齐美观,能够更多地展示产品信息的优势占据着主要市场。仅在彩妆品一项上就分为单体纸盒包装和组合包装,前者又包括粉饼、眼影盒、化妆盒等的两面包裹式折叠纸盒、起缓冲作用进而保护商品的单瓶带隔间式折叠纸盒以及资生堂用来包装香水的一款十字封口型折叠纸盒;组合包装是系列化包装的一个分支,包括化妆包装礼盒和组折叠纸盒。
纸包装作为一种质优价廉的绿色包装,正在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而且,包装市场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为纸制品包装留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为了宣传、美化产品,商品包装装潢的档次将随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有新的追求;从保持环境,改善人类生存条件,节能、节材、降低运输成本的需要等诸多方面出发,都要求纸包装能够在这广阔的舞台上大放异彩。随着进出口贸易的飞速增长,对纸制品包装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PET瓶装和德国日本对二次包装的减少使用,对纸盒包装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
简言之,化妆品包装要兼有保护性、功能性和装饰性。随着消费者要求逐渐提高以及包装技术和包装数字化的向前发展,除了上述所讲的几种包装形式外,诸如保鲜包装、绿色包装、多层塑料复合技术、真空包装、胶囊包装等多种包装形式将会使消费者受益更多,因为它既能保证化妆品质量,又能满足消费者日益膨胀的品味需求。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