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俗文化的看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民俗文化的看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民俗文化的看法

对民俗文化的看法范文1

关键词:民俗文化;幼儿园;开发;融入;园本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民俗文化是一种生活化的教育资源,与幼儿的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为了了解目前民俗文化有无走进幼儿园,有无纳入幼儿园课程资源范畴,在幼儿园中的运用方式与程度以及对幼儿的教育价值是否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实现的情况,我们策划了此次调研活动。

二、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方法为文献法和调查问卷法。

在查阅大量文献后,用自己设计编写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从幼儿园民俗文化资源运用方面入手,设计了有关民俗文化的价值、民俗文化的活动、民俗文化与园本课程的开发与融合等问题,较为全面地去了解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运用的现状,经由指导老师审核后确认发放。问卷分为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

其中,在研究对象样本选择上,电子问卷主要发放给网络上嘉兴地区幼儿园的教师进行填写,纸质问卷主要发放给随机发放附近一些幼儿园的教师,并询问一些关于民俗文化资源运用的一些看法

本小组共发放纸质问卷80份,回收74份,回收率为92.5%,同时共收到了68份电子问卷,总数为142份。所有问卷经核实均真实有效,且数量达到一定要求,可作为数据进行参考。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我们调研小组将调研结果分为基本信息、运用现状和内在原因三个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讨论与分析。

(一)基本信息

我们总共收到了142份调查问卷。其中就职于公办幼儿园的被调查者为95.1%,就职于民办幼儿园的被调查者只有4.9%,说明我们这次调查的数据针对公办幼儿园是较为科学的,但是对民办幼儿园的了解并不全面。在之后的调研活动中,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不平衡的情况出现。

我们同样调查了就职幼儿园的性质和等级,被调查者就职的幼儿园以城镇幼儿园、一级幼儿园为主,但总体来讲,我们在调查中显示出的幼儿园结构较合理,有一定代表性。

另外,由表 2可知在教龄方面,被调查者为0~5年,5~10年,10~15年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43%:26%:31%,专科与本科的被调查者的比例约为4:3,任教班级小班、中班、大班的比例约为1:1:1,年龄结构分布合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调查中我们的发现,超过90%的被调查者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但只有6%的被调查者非常熟悉当地的民俗文化。同时也有5%被调查者表示对当地的民俗文化基本上不太了解甚至一点也不熟悉。这表明大部分教师缺乏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了解。因此,在各地民俗文化的普及上,还需要更加深入和广泛。

(二)运用现状

由表 3可知,在认为开发利用民俗文化有哪些价值方面,增强儿童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最高的因素,其中促进家园社区交流、培养儿童的个性品质等选项也有较高的选择率。而且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认为孩子会喜欢民俗文化相关活动,说明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中的运用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有一定的应用基础及可行性。

由此可见,教师们对民俗文化有着较高的认可度,认为开发利用民俗文化有一定对社会和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但是从中也可发现,并非所有教师都能够准确认识到民俗文化的对幼儿的教育价值。

根据表 4我们可以看到,有77%的教师常在课程开展中渗透民俗文化,其中只有28.5%的被调查者会依据儿童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对民俗文化进行调整,其他被调查者表示对民俗的变动性不大。也有23%的被调查者表示很少在课程中渗透民俗文化的内容。

由表 5可见,有90%被调查者表示会去探究如何将当地民俗文化更科学地融入到园本课程中,但是大部分教师都只是偶尔进行探究,常或总是会的只占16%,不会的占10%。这数据表明大部分教师对运用民俗文化资源的方式方法还不够正确,缺乏对当地民俗文化融入课程资源开展教学的研究,开发意识较为淡薄,能力有所欠缺。

根据表 6可知,民间文学、民间游戏、民间综合艺术被应用地较多,而民间美术和民间音乐被应用地较少。说明教师在开展课程中,有意识地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了选择,使之更符合教学实际。但是总体来说,民俗文化在幼儿园中的运用并不广泛,就目前情况来说,教师们在开展课程时,对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还没有很深的把握,开发的积极性并不是很强,利用民俗文化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和内容上较为单一。

四、探讨

窥一斑而知全貌,据我们调查发现,目前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受到了教师们的重视,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大部分教师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且在园本课程中有一定运用。说明教师对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部分教师在课程上也对嘉兴民俗文化资源多种不同形式加以实践运用,已经初步有了一些效果。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大部分教师在园本课程中渗透民俗文化时只是照搬原有的形式与内容,课程开发意识和创新意识较薄弱;部分教师对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的价值理解不透彻,不能很好的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改编,可能会导致在教学活动的效果上并不尽如人意。另外,在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频率较低,种类较为单一。

对于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本小组成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在开发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上虽有一定重视,但更倾向于与中小学课程的融合。由于对民俗文化与幼儿园课程开发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够,在两者融合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并未对幼儿园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因此,民俗文化在园本课程中并没有发挥其独到的教育价值。

其次,教师对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性了解不足,而且只会按照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不会主动去学习尝试,对于一些较难融入课程的民俗文化资源没有进行探索分析,且缺乏园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另外有一些教师的创新意识欠缺,没有很好的民俗文化资源运用方式,导致有些时候资源堆砌,没有有效的运用。

那么对于嘉兴市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如何才能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利用,更好的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去呢?

(一)增强教育主管部门的对民俗文化资源进幼儿园的重视

教育主管部门应增强对民俗文化资源在现代教育价值方面的认识,增加对于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的重视,推动幼儿园开发与利用嘉兴市民俗文化。重视幼儿园园本课程中民俗文化运用情况,进行鼓励与扶持。同时,建议部门加大对民俗文化的宣传,促进社会形成重视民俗文化的氛围。

(二)促进民俗文化在幼儿园特色建设中的运用

幼儿园特色建设是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幼儿园要办出特色,必须从整体着眼,从重点着手,选准“突破口”。幼儿园可以以“民俗文化”为突破口,充分开发与利用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对课程设置、教育形式等进行探讨和改革,推动民俗文化特色教育的开展。

(三)推动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加强幼儿教师对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的了解,更准确深刻地明白民俗文化的精髓,以便在教学活动中灵活地运用。

将提高教师的科学与文化素质的、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视为发展的动力之源:教师要加强研究民俗文化资源在园本课程中运用的途径,不断尝试、运用和开发,特别是对比较薄弱的民间音乐和美术方面,克服畏难心理,不断产生新想法,使民俗文化资源能够更好融入课程。教师要提高园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组建团队进行开发。

教们可以对民俗文化资源的运用进行交流改进,定期分享自己的想法与做法,一起探讨,研究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更好的途径。幼儿园可组织教师们互相观摩学习,吸收借鉴优秀的教育教学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春燕.浙江民间文化与幼儿园课程 浙江民间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2011.

[2]张卫民等.基于民俗文化传承的幼儿园环境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 2011(6): 57-61.

对民俗文化的看法范文2

关键词:民俗文化;素质教育;思想品德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它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几千年的中华民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无疑是一座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文化宝库。中华民族精神在众多民俗文化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我国民俗文化是实施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

随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我们的教育观也随之发生变化,虽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们依旧挂在嘴边,但效果却常常不尽如人意。现代教育实施的是科教兴国的战略,学校天天都在倡导素质教育。尽管素质教育没有明文规定要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但是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却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指引。孔子说:“因材施教”,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但是这种思想,这种教育方式却在学校里没有得到真正实现。虽然现代教育主张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创新教育、实践教育,表面上是为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添了一股新的力量,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是满路荆棘。近年来,我将民俗文化引入思想品德课堂,将民俗文化引进学校素质教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民俗文化走入思想品德学科教学

民俗文化资源博大精深,这是学校学科教学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在有的学科教材中就已经显现一定比例的民俗知识,如,中学语文教材中就有一些体现民俗文化知识的课文(散文、诗歌);音乐、美术教材中的民间技艺;历史地理教材中的民俗民风等。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适当有效地拓展渗透一些民俗文化知识的教学,取得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那么,在有的学科教材中没有显性的民俗知识内容,教师是否就觉得自己学科的教学和这毫不相干?其实也不尽然。如,思想品德这门学科一直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正统严肃的,很少有教师认为可以把它和多姿多彩、趣味横生的民俗文化联系在一起,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就缺乏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但我们还是可以有创新之举的。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尊师重教”一节教学内容。在以前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通过列举一些古今中外的人物事例来说明尊师重教是一种优良风尚、传统美德。而我在教学前先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我国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是什么时候提倡的?鼓励学生课后去查询相关资料。学生通过网络搜寻了一些民俗资料:明清以来,各府州县例行的尊师敬老的传统礼仪。老百姓家供奉祖宗牌位,正户题名为“天地君亲师”,其中“师道”列为五尊之一。旧时书生、学子、学童在家中正堂,私塾、县学、府学、大学均在正厅供奉孔子牌位。在冬至节时,旧俗也要由学董牵头,宴请教书先生,先生要带领学生拜孔子牌位。山西民间就有“冬至节教书的”谚语,说的就是这种尊师风俗。至今民间仍有冬至节请教师吃饭的习俗。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活动,学生了解了平时不曾知道也没机会知道的内容。接着,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教师又提出问题:你是怎么看待这些风俗的?有学生认为,之所以成为风俗,是因为它已经深植人心,长期沿袭而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了。这些风俗在礼仪形式上不同,并无精神上的差别,都体现了对师道的尊重。由此可见,尊师重道是我国传统的美德。

又如,我在上初中思想品德“友情伴我同行”时,就在教学前先让学生收集我国古代经典的传颂友谊的故事,不查不知道,学生通过收集发现有很多传颂至今的感人故事。管鲍之交、鸡黍之交、舍命之交、刎颈之交、忘年之交、胶膝之交等,通过讲故事,学生知道了古人对友情的重视,并知道了八拜之交是什么意思。语出《紫钗记・吹台避暑》:“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军之事。”元曲《冻苏秦》:“你不知这张仪和我是八拜交有朋友。”又《西厢记・张君瑞闹道场》:“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俗称结拜兄弟为八拜之交;按古无八拜的礼,以互相四拜算为八拜。八拜之交应该是指对结义双方长辈行八拜之礼,正式结为金兰之好。但据说这八拜是沿袭过去八个著名的金兰典故,而在这之前有的学生把八拜之交理解为朋友之间相互对拜八下,可见今天的中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的欠缺,在此基础之上,学生还补充了很多俗语和风俗,这些学生已经很少使用和接触,教师采用了学生小品表演的方式,表演了桃园三结义的场景,让思想品德课堂一改死板的面孔,教师适时地提问,为什么这些故事传颂至今,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引出了友谊的珍贵,要用真诚、理解、宽容、关爱、帮助、平等、无私、奉献来浇灌,才能让友谊之树常青,这时教师又举了现代名人、伟人交友的故事。所以友谊从古到今都是人们所期望追求的宝贵情感,千金易得,知己难寻,我们要珍惜友谊。

教师发掘具有教育功能的民俗文化资源渗透到思想品德教学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能有效地实现学科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学效果明显。可见,只要教师有心挖掘,合理利用,让民俗文化知识融入学科教学中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当然,民俗资源纷繁复杂,各学科也有自身的特点,我认为,实现有效渗透必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可能性

在学科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一定要渗透民俗内容,如完全没有渗透的可能和必要,就不要牵强附会,更不能生搬硬套,弄巧成拙。

2.合理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渗透民俗教学内容,不能喧宾夺主,顾此失彼,以至影响本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

3.灵活性

对渗透的民俗知识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民俗知识特点灵活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或教师直接传授方式。

二、民俗文化走入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三级课程之一,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可以拓宽学生学习领域,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开发民俗文化校本课程对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是非常明显的。

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个较好地把民俗文化和校本课程结合的例子――《探究我国传统节日》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之所以拟定传统节日文化的课程内容,是兼顾到民俗知识特点和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民俗文化纷繁复杂,包罗万象,有礼仪民俗、生活民俗、娱乐民俗、观念民俗等,这些众多内容不可能一一呈现在课程中。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多姿多彩,是我国民俗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是不可轻视的素质教育资源。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而且呈现在平时生活中的节日民俗事项,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通俗浅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正因为如此,有很多学校对学生都开展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活动。但是我们的校本课程不能只是流于对民俗文化的简单介绍,而应该对它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多地挖掘文化的精髓所在。

1.课程目标定位更高更具体

把提升学生对节日文化的深层理解和分析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平常生活中,呈现于学生生活中的传统节日事项其实也不少,但我们学生只是停留于对民俗表现形式的认识上,对其蕴含的精神内涵并不清楚。所以,教师不仅以增加学生对节日知识的了解和认知为己任,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去挖掘感悟节日民俗中蕴含的思想内涵,真正领悟到节日文化的魅力,也为他们今后自主学习更多的民俗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施主题单元教学,增加学习广度深度

我国传统节日就有十几个,我们集中对我国六大主要传统节日(春节、元宵、端午、清明、中秋、重阳)的学习。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是以每个节日作为一个主题学习单元,在每个主题之下确定三个学习专题。如:

专题一:了解某节日。主要是对该节日知识的了解,如,了解节日的由来、节日的传说、节日的习俗及地方特色、节日诗词等。有的是学生利用网络、图书、家人、亲戚等途径自主学习获取认知,然后相互进行交流,有的是由教师课堂直接传授。

专题二:探究某节日。采用探究学习方法,挖掘习俗中蕴含的文化思想内涵。从驱邪内涵、祈福内涵、纪念内涵、美德内涵、精神内涵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类,整理成表。节日习俗也是良莠并存,让学生讨论辨析传统节日中的陋习,还组织学生对“移风易俗”发表自己的看法。如,现在全家在饭店吃年夜饭,到外地旅游过年等现象,学生对此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还有一些独特的见解。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很重要。

专题三:体验某节日。节日习俗是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事项,除了他们在节日生活中耳闻目睹,我们还让学生参与一些节日事项的体验,体味节日的乐趣,感悟节日的内涵,如逢元宵节、端午节来临之际,教师教学生学做包汤圆、包粽子,尽管手艺有点难度,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有的还向家人请教,然后再传授给别的同学。教师教学生学做中国结。大红的中国结,给节日增添了浓郁的节日喜气,反映出我国百姓对平安、和谐、幸福、美满生活的执著追求。学生是乐在其中,感受在其中。

3.编写配套校本教材,为课程教学提供借鉴指导

一个好的校本课程一定要有精心编制的校本教材,这个教材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图文并茂,语言亲切,具有良好的可读性。教材中呈现有节日知识介绍、相关知识连接、延伸拓展问题等形式,比较注重留给学生一些思考、质问和探究的空间。校本教材为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提供一些资料,也为今后其他教师组织教学提供值得借鉴的材料。

三、民俗文化走入校园文化活动

良好的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用优秀的民俗文化来构建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都应以我国传统节日为契机,以节庆活动为载体,以广大师生为主体,创设节日气氛浓郁的校园静态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校园动态活动。

1.每个人都是活动的参与者

学校主管部门或学校领导管理层提出学校文化活动的开展,并为其从事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平台和服务。学校全体师生,都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还可以邀请部分学校家长参与活动。活动中没有观众和表演者的明确划分,在场的每个人都是活动的参与者。

2.活动形式多样化

有集中活动和分散活动形式。集中活动时,有歌舞戏剧表演和节日诗歌朗诵,都由师生自导自演;有节日知识趣味竞答,由在场的所有师生家长参与。分散活动时,活动场地分成几块,有现场体验技艺活动,如,包粽子、剪纸、编织中国结、做香包;有现场趣味游戏活动,如,有奖猜灯谜,还有品尝风味小吃等。校园节庆氛围浓厚,参与激情高昂,参与率高达95%以上。

把校园节庆活动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享受“节庆”带来的快乐,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师生共同参与体验活动,也增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对民俗文化的看法范文3

一、莫言作品中的乡土乡情的民俗文化体现

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了一部文学作品,不但创造被读者评为“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的神话,甚至超越了中国以往其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如此,由于是“真刀、真枪、真性情”的大胆进攻性语言,使得在作品刚刚发表不久,就已被各大发行商抢购。为什么在如此挑剔的发行商、文评人面前,《红高粱》还依然能受到盛赞一片呢?刨除掉作品构思的巧妙、人物塑造的生动认真这些外在因素外,更让国内外读者叹为观止的是由“民俗文化”所传达出来的东方文化内涵,这才是最为关键的所在。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乡土乡情”,民俗文化美的丰富性,跟体现一定审美心理的“乡土乡情”有关,认为这是民俗之所以为美的根本属性。民俗的丰富性,物化形态中体现为“乡土乡情”的不同。就以莫言作品中的《红高粱》为例,姑娘出嫁要坐花轿,这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特有体现,于是小说中开篇就出现了余占鳌做轿夫,率众杀了一个想劫花轿的土匪,让后将女人劫走,进了高粱地……“花轿”是传统中式婚礼上使用的特殊轿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正所谓,“上错花轿,嫁错郎”,说的就是忠于礼俗,忠于民俗。将轿子运用到娶亲上,最早见于宋代,它诠释出了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中的喜庆、富贵和吉祥的含义。在利益相争的社会乱世中,更为显得难能可贵。作品《红高粱》表现了抬轿这一乡土乡情,而作品《红高粱》酿酒、饮酒则表现出来的同样是民俗文化中的“乡土乡情”。作品中的余占鳌本是血气方刚的青壮年,心里有着对“新时代”“新思想”的追求,憧憬并向往着无拘无束的生活,这也是作品最初给他形象上的定位。于是他喜欢大碗喝酒。正如莫言所说:“酒在中国人心中带有某种非常传奇的色彩,读者会觉得他以一敌百、力压群敌的拼命气势似乎就因为与喝酒有关。《红高粱》中强调酒的重要性,就是要读者从作品中感受到中华民俗文化的传统味道,和它的文化内涵性。无论你武功多强大,在困难面前你都可能很难去面对,但只要有了酒,即便你是拼了性命也会勇敢去面对。我想这也是《红高粱》一文几度让人落泪的原因。正是因为《红高粱》中对酒文化的深刻描述,才让这部作品有了独特的政治色彩和民俗色彩,才让它更有了时代的色彩。

二、实作品中的礼仪的民俗文化体现

一部文学作品要传递某种价值观或是要摒弃某种价值观,就无法割舍下特有的礼仪性。实的《白鹿原》是其一部最具民俗文化底蕴的代表作,作品对于“礼仪民俗”给予了充分的描绘和定位。尤其是长子白孝文和长女白灵的诞生礼更是“礼入三分”的深入描写,将礼仪之道最为突显。实作品中集中体现了作为“有礼志士”的博大情怀以及由其“礼仪”所引申出来的民族气节。如在写到白赵氏的葬礼,白嘉轩本想隆重地埋葬这位劳苦功高的母亲,可乱世的岁月不容他尽这份孝心,于是,他在灵前对母亲祷告说:“过三年时世太平了,儿再给你唱戏”,在这里他就体现出中国自汉代以来就有的“厚葬”习俗。“万事礼当先”,这是中华民众遵循的公共规则。而“礼”作为中国文化的内涵,中国治国安邦的根本就在于“礼”。实在作品中强调了这个“礼”,他用这个“礼”字也诠释了对生命和生死的看法。“礼制”“礼貌”“礼节”“礼让”,可以说实作品是“礼”的典范,从热烈而隆重的诞生礼到众多人的葬礼,“礼仪习俗”贯穿整部作品始终,也正因于此,此作品被海外推崇为最具有中国味道的文学作品。

三、莫言作品忠、勇、毅精神的民俗文化体现

作为社会统一体的维护,必须要有一个统一体的精神,这个精神就像是一种记忆,又像是一种历史使命,不容违背,这就是一种精神。在莫言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寻求到这样一种精神,或者我们更确切地归类为中国人的精神。其实,这种精神的所指,并不仅仅局限于对国人的描述,描述他们的性格或是特征。而在于挖掘出中国人所赖以生存之物,这个“物”指的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心态、性情和情操。如果将这些词语灌输到莫言的作品中去,并从中去寻找,我们会发现,莫言的作品中几乎都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感官效果,但这样的感官刺激的背后,又隐藏着一个既不明了又必须明了的内涵性,这个内涵性或许早已渗透到读者的思想意识中,像是一股无形的力量和感召力,这就是我们要找的东方精神,或者说的具有民俗文化体现的一种精神性。这是中华儿女们在内心深处隐藏的一种集中感应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无意识的思想的传承,是一种文化意识。而恰恰是这种文化意识,形成了无数中华儿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尺度,这也是一种民族的心理状态。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心理状态,才让这“民俗文化精神”更加丰富,更加坚毅。《红高粱》这部作品是一部让国人警醒的励志作品,也是体现出中国特有精神面貌的作品,是忠、勇、毅民族精神的写照。也是部体现“民俗文化精神”的作品,通过讲述青年余占鳌的成长历程,展现出他的日渐成熟。然而这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影片通过余占鳌的成长历练揭示了一个道理,一个关于“忠、勇、毅”的道理,一片关于赤子的心。

少年轻狂,放荡不羁,为解一时之快,做了很多傻事。他个性张扬,充满野性,在外闯荡多年后回归,却发现万事已是面目全非。唯有国人身份未变,面对民族遭受的侮辱和欺凌,余占鳌充分地意识到,什么都可以丢,但民族气节不可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生命线,中国文化的主脉络,也是中国人民质朴的情感和品格。影片作品中的余占鳌就是沿着这条“主线”,凭借着这份“忠、勇、毅”的心,投身于民族革命战争之中,为了胜利,更是为了证明,证明一份胸怀,一份精神,爱国的情感。即便最终走向了消亡,他也赢得了尊重,赢得了民族的尊严。是这份爱国的“忠”让他在这场善与恶的悲剧性较量中,毫无疑问地取得了胜利。《红高粱》描写余占鳌用他那精湛的武学,坚毅的眼神,将对日寇的痛恨与愤慨之情,描写为“灵”与“肉”的结合,他是复活了那些游荡在红高粱地中的冤魂们,将悲壮、永恒成为这部作品中的里程碑。余占鳌和日寇搏斗,他用他的勇气和机智打退了众多敌人,在如此艰难的环境里,他凭借着“勇”和“毅”一步一步走下去,化险为夷,自强不息,不断地前进,诠释出了誓死反抗日本侵略者,保卫家园的英雄人物形象。

四、结语

对民俗文化的看法范文4

现代设计则是充分体现着当今科学迅速发展的时代脉搏,广泛地应用于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随着科学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开放,以及国际文化的频繁交流,加之现代人的还旧思潮,传统的国粹民俗文化在时尚的浪潮,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面对现代的设计,我们不仅要升华是外表的形式,也要更新其内在的气韵,要赋予设计更深层次的审美享受,现代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能够满足消费者追求艺术的心理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历史文化的永恒魅力,下面就民俗美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我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民俗美术寓意的延伸和沿用

民俗美术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积淀,通过形象之间的组合、蕴含着更加深刻的内容,并用概括、简练的自然与抽象形象象征着人们的意念与感情。在民间广泛流行的“老鼠嫁女”,以狮喻“男”,绣球喻“女”,“石榴”象征多生贵子,“桃子”代表长寿,以及“莲”(连)生贵子,蝠(福),鹿(禄)等文字谐音的运用,都反映劳动人民朴素的思想感情及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同样,这种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至今一直是现代人所向往。既有装饰性又有深刻的寓意是现代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正如司徒虹老师所说:“中国人文化意识和形态哲学观念的体现,它具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包含科学合理,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二是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体现中国人对吉祥幸福的向往。”所以说传统图形背后的吉祥意味同样也适宜用于现代广告设计之中。如松下“爱妻号”洗衣机,从情感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了寓意的优势,把品牌的寓意与产品使用的对象结合起来,使得消费着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广告的品牌,从而引起消费的欲望。

二、民俗美术图形的提取和衍生

民俗美术图形是人类通过视觉形象传达民俗文化的一种形式,是劳动者集体民俗观念和审美意识的产物。民俗美术种类繁多,造型千姿百态。在反映的题材与内容方面,不仅体现事物和生活本身,而且把自然中的山水草木、鸟兽虫鱼以主观的想象,通过形象组合安排。构图上通常用散点透视的表现手法,采用主要人物画得很大,次要人物作为陪衬画得很小,形成大小对比。另外,遍布大江南北的剪纸艺术和民间广泛流行年画艺术,都充分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概括力,她们抓住生活中最动人的、最能表达内容的形象,用夸张、写实、寓意等等手法和简练的线条,创造富有装饰性的艺术形象。这些等等都为现代设计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

而现代广告设计中的民俗图形符号大多来自民俗美术图形,他们在保留传统本土民俗艺术的特点基础上,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经济文化的元素。这些民俗图形符号的运用不仅丰富了现代设计作品的内涵,而且使传统文化得以广泛传播。如在礼品糕点、糖果包装上,人们也通常借助民间美术中有祝福愿望的吉祥图案,来增强礼品中的“礼”的含量。另外,泥塑、陶瓷、脸谱艺术不仅把花纹巧妙的用于现代的广告设计上,而且还用于现代包装容器的设计中。可见,民俗美术的图形符号已成为现代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民俗美术色彩的借鉴和巧用

民俗色彩是源于原始本身的反映,色彩象征意味浓厚。如红色含有吉祥喜庆的寓意;黄色象征着富贵尊荣。民间艺人一向重视色彩的象征寓意带来的精神力量,因此喜用红黄这样单纯、浓烈的吉庆色彩。民间剪纸多表现为单色红色;木版年画以黄与紫、红与绿等强烈对比色并置一起,造成鲜艳的色彩调子,形成独特的地方风格;民间彩塑玩具多以红、黄、绿、蓝为基色,黑或白为底色,形成了活泼强烈的色彩对比,极富个性。巧用民俗色彩,充分地利用它,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现代设计中借鉴这些民俗美术的习惯用色和配色手法,可以使传统商品和民间老字号的包装色彩更具视觉冲击力,民俗特色更加一目了然。

对民俗文化的看法范文5

关键词:摩梭社区;旅游开发;经济结构;人文特征;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处云南与四川交界海拔 2700 米的高原地带的泸沽湖,是约五万摩梭人世代居住的地方。泸沽湖湖水面积 50 平方千米,前些年由于交通不便,该地区几乎没有工业,加之人烟稀少,自然环境得到了完好的保持。泸沽湖的人文景观十分独特而又丰富多彩,包括了以摩梭风情为主体,兼有其他相应民族的民风民俗、原始宗教文化、独具特色的文化遗迹和多种趣闻传说等[1]。在民俗风情中,摩梭人是中国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会,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被人们称之为“东方的女儿国”,这是吸引中外学者和游人最感神秘、最感兴趣的摩梭文化现象之一。摩梭人是宁蒗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元鼎 6 年,迄今已有 2000 多年。从《后汉书》以后的历代汉文史籍中,均有关于“摩梭”的记载[1,2]。在云南摩梭人被划分为纳西族的一个分支,而在四川则被归属于蒙古族。摩梭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宁蒗、维西、中甸等县,还有一部分分布于德钦、永胜、剑川、鹤庆和四川省的盐源、木里、盐边等地。

旅游的开发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同时也导致了人文特征变迁。泸沽湖地区旅游发展带来了摩梭文化继承和变迁的双重效应。一方面, 摩梭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 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前景, 在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与理解的同时,进而衍生为保护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 巩固了该区域文化特质的承袭。另一方面, 旅游开发引进的新观念和新思想, 表现出传统与现代两种经济结构与人文特征等观念的冲突, 反映了异文化载体介入后对摩梭人经济与人文观念变迁所产生的特征。

作为集中在固定地域内的家庭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网络的社区,对其内在的各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增进对当地社会的了解[3]。因此,本文在旅游产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增强等时代大背景下,考察了旅游开发对泸沽湖畔摩梭社区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结构,由原来以单纯务农为主要收入转变为务农和参与旅游的多元经济结构;人文特征方面,传统观念由原本神秘的走婚制度与观念发展为结婚体制,母系家庭慢慢向父系家庭倾斜,另外民俗文化中的服饰的简洁化、居所的现代化以及语言的汉化等。

一、泸沽湖摩梭社区旅游业开发概况

泸沽湖地区的摩梭社区的旅游业的开发始于八十年代末期,初期游客较少,主要是极少数散客与考察团。如今,旅游业的收入已经成为当地社区摩梭人的主要经济来源。随着4A级景区的创建,湖心岛、土司府等新景点的建设,以及以银湖岛度假村、游客服务中心、泸沽湖摩梭文化研究会、摩梭乐园(摩梭古镇)、摩梭文化演艺中心、民俗文化生态村、阿夏天堂等项目为支撑的女儿国旅游小镇项目的开发,该地区的旅游业蓬勃发展[2]。据统计,该地2010年共接待游客53万人次,实现景区门票收入1.33亿元(表1)。随着影视作品【木府风云】的热播,当地旅游部门把实现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亿元,作为2012年旅游发展的目标[4]。旅游业的开发对当地经济收入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当地社区多角度、深层次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调研考证。

表1 年度旅游收入情况统计表(2006-2010年)

年度 接待游客(万人) 门票收入(万元) 总产值(万元)

2006 45 1600 15700

2007 50 1600 17500

2008 48 1200 17000

2009 52 1300 18200

2010 53 1330 18550

二、对摩梭社区经济结构的影响

泸沽湖特有的母系氏族大家庭,至今依然保留了被称为人类活化石的摩梭母系氏族大家庭。在摩梭人社会中,妇女不仅是母系家庭血缘纽带的核心,而且是其家庭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家庭和社会中都享有崇高的地位[5]。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旅游产业已经取代了摩梭人传统的社会经济方式—农林牧渔业,成为摩梭社会的主要经济来源。由于大量外地游客的涌入,现代商业理念与摩梭人的经济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以下分析结合了苏艳[6]的研究结果展开讨论。

(一) 经济收入构成的演变。摩梭人社会传统的经济结构是以出售家禽、家畜等农副产品、下湖捕鱼、江边淘金以及卖麻布等家庭手工产品。在这些传统经济结构中,女性从事的经济活动比男性比重大,同时也具有收入稳定性的特点。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摩梭人的收入逐渐由农业收入为主向第三产业倾斜,即提供旅游服务。许多摩梭人不再单独从事农业生产,开始为游客服务,如:开设饭店、贩卖旅游商品、充当向导等项目以获得收入。

(二) 经济体制中劳动力格局的变迁。摩梭人社会家庭中的经济由女性主妇来掌管,母系大家庭权力分工的形式是“舅掌礼义母掌财”,家庭的吉庆祭典,较大的交换和买卖,除婚姻爱情外的社会交往,都由舅舅作主,家庭财产的保管使用,生产生活安排,家务、接待宾客以及所有家庭成员吃喝,穿衣的计划和安排,则由母亲作主,这是以男女平等为前提的具体分工。摩梭人认为,整个社会的合理分工必然会使社会安定发展,一个家庭的合理分工必然会促进这个家庭的经济发展和文明进程。因此,母系大家庭比之其他民族的家庭利于分工,利于发展生产、勤劳致富。由于旅游业主要是以家庭接待为主,所以女性的责任是接待,男性辅之。女性在此之外还要完成家中劳务、饲养家禽家畜、田间劳作以及参与社区集中组织的旅游接待活动。男性除了牵马划船之外工作很少承担。旅游业的发展使男性工作量越来越小,因此地位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对摩梭社区人文特征的影响

泸沽湖畔摩梭社区拥有着深厚的人文积淀和独特的民俗传承。随着旅游开发在广度与深度的逐渐加强,使得当地社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悄然发生了改变,同时也影响着其人文特征[7,8]。多样的文化特征难以逐一说清,本文主要从婚姻体制与文化的角度,分析旅游开发对人文特征的影响,并试图揭示这些现象的现实意义。

(一)对摩梭社区婚姻体制的影响

旅游开发的实施对摩梭人传统观念,尤其是对传统的母系氏族的婚姻制度影响较大。随着大量外来文化与当地传统观念的碰撞,一些摩梭人的思想也开始发生改变。据樊天相等[9]报道,在旅游开发度较高的村庄,62.5%的摩梭人认为“传统的走婚观念发生了变化”,处于开发度较低和几乎未开发的村庄的58%的摩梭人持此看法,这说明旅游开发程度的增加改变了摩梭人对传统走婚制度的传统观念。旅游活动的开发使得摩梭人的婚姻体制发生了巨大变迁,主要表现为:(1)母系家庭缓缓下降, 父系家庭逐渐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形成了双系家庭,但仍以母系家庭为主(表2)。(2)走婚对象的方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田间劳动与节日活动外,还通过旅游、打工等方式接触。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走婚对象亦扩展到他民族之间。(3)走婚渗入了经济活动成份。旅游使旅游商业成为摩梭人的新产业。由于传统习俗是妇女在家庭中劳作中起主要作用, 因此在旅游活动中, 需要走婚的男性对象要帮助女阿夏摆摊买卖, 搞旅游接待等经营活动,这一现象标志着走婚渗入了经济活动成份。(4)摩梭妇女婚姻观念在发生变化。由于外来游客文化的影响,一些年轻摩梭女性自愿选择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式,而摒弃传统的走婚与母性家庭。

表 2 泸沽湖地区部分村寨摩梭人家庭类型调查

村寨 总户数 母系家庭 父系家庭 双系家庭

户数 组成% 户数 组成% 户数 组成%

木垮村 105 72 68.57 19 18.10 14 13.33

多舍村 32 15 46.88 8 25 9 28.12

博树村 122 76 62.30 17 13.93 29 23.77

山南村 109 43 39.45 35 32.11 31 28.44

总 计 368 206 55.98 79 21.47 83 22.55

数据引自张利,四川泸沽湖摩梭旅游经济发展与婚姻家庭的承继与变迁[10]。

(二)对摩梭社区文化的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同样使摩梭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改变,包括服饰的简洁化、居所的现代化、语言的汉化等。在传统的摩梭人文化里,13岁的女子要进行“穿裙礼”,男子要进行“穿裤礼”,服饰也有特别显著的民族特色,有粗大的假辫盘于头顶。而今,着装开始汉化或着简约的民族服饰。在以往的摩梭人社区,只有节庆日才会盛装表演节目。随着旅游商业化的深入,摩梭人为了吸引游客,每天都会着盛装举办舞蹈等节目来迎合消费者。还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传统民俗文化,成了目前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这些形式的旅游开发,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刺激旅游消费,但价值规律的盲目性和局限性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旅游文化商品生产的全过程,造成了传统文化的失真,文化底蕴不足及文化再现偏颇,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退化、消失等结果。80年代以前,摩梭人主要居住在土木结构或四周围篱笆的木楞房里,极为简陋。改革开放之后,私人建房迅速发展,住房一般主房、上房及畜厩。由于旅游业的兴起收入的增加,许多摩梭人建起了二层、三层的木楼房,样式美观用材考究,但与当地社区的协调感欠妥。语言不仅是识别民族种类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且具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 保存和传播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11]。摩梭人虽然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文字。随着旅游的发展、 人口流动的频率加快, 信息迅速流通, 致使民族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他们接触并学习汉语的机会日益增多, 而对本民族语言却出现了忽视和淡化的态度。

四、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摩梭社区由于旅游开发带来的传统与现代文化冲突, 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变化的基本特点之一。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与并存, 反映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变迁的总态势。但从文化多元化的角度出发, 多元化强调各民族独特的适应能力。因此,若想合理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只有在作好加强对旅游者的教育,提倡文明旅游;加强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教育,培养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豪感;强调政府部门的监管功能,提高发展旅游的文化意识;加强对旅游规划设计者与经营决策者的教育,提倡合理开发,文明经营;做好大众传媒引导工作,发挥大众传媒传播文化的积极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目的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图1)。对于民族地区的民俗旅游活动的开发其关键与重要的是, 这种发展变化是来自族内的、自我选择的、自觉自愿的、与时代并进的自然发展, 是摩梭人对外部形势变化的一种适应性选取, 这种选取是自己的行为、努力与创举, 它们仍然保持了内在的生命力, 是自主性、内源性发展, 而非外力强迫所致[10]。

图1 旅游开发过程中文化冲突管理调和模型

五、小结

摩梭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大特色。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当地社会产生了变化。随着旅游业的推进,男权主义开始抬头,这对摩梭社会是一个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对外来文化的接纳,许多女性外出打工并在外成家,走不出去的男性因此逐渐无处走婚,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最终只能走向结婚,这里的一切都将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而发生变革。文化交融是民族意识与现代社会的交流和碰撞,在做好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正确看待文化的演替进程。因为根据全球化与民俗文化双向影响的原理,民俗文化并非被动地接受外来文化,同时也通过全球化过程使民俗文化走向世界。民俗文化的世界化程度越高,该民俗文化就能获得更广泛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宁蒗彝族自治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

[2]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3]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J].地理学报,2006,(4).

[4]宁蒗县2010年统计公报(正式)[EB/OL].

http:///canton_model38/newsview.aspx?id=1245242

[5] 詹承绪,王承权,李近春.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M].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6] 苏艳.旅游业的发展对泸沽湖畔摩梭人社会的影响[J].旅游文化,2012,(1).

[7]熊晓波,赵景柱,刘昕.旅游开放度对摩梭文化的影响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5).

[8]徐斌.现代社会对泸沽湖摩梭文化的冲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9]樊天相,孙萍遥,徐纯樨.旅游开发对摩梭民俗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10]张利.四川泸沽湖摩梭旅游经济发展与婚姻家庭的承继与变迁[J].贵州民族研究,2008,(2).

[11]陈丽娟.论方言在旅游语言本土化中的地位与作用[J].浙江学刊, 2012,(2).

对民俗文化的看法范文6

【关键词】桂西北地区 地域文化 德育资源 利用

桂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相当恶劣,交通不便,文化发展水平落后,再加上居民大多数是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不利于记录,对该区地域文化的研究只是散见于一些专著的部分章节和一些学术期刊论文之中,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有关该区的德育资源利用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区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结构性的文化类型,其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德育资源不容忽视,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值得参照的宝贵资源。特定的区域本身包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身处其中的人更容易认同和接受这种文化,有效利用这种区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开展德育,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桂西北既是西部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探讨该区域文化的德育资源如何有效利用,对广西及其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将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有利于桂西北地区充分有效利用德育资源开展德育工作,形成区域特色德育,推进区域德育工作的发展。

一、关于桂西北地区地域文化研究

通过文献检索及其走访所掌握的资料,目前对桂西北地域文化的研究成果颇丰,对此,做以下的回顾和评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编的《广西市县概况》对广西各个市县进行了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梳理,介绍各个市县的概况,但是对具体内容没有进行详细的解说。壮族学者梁庭望在《壮族文化概论》以历史发展的脉络阐述了壮族从原始社会到近现代社会的文化状况,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来叙述壮族具体的文化,最后总结了壮族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容小宁主编的《红水河民族文化艺术》生动完整的叙述了壮族《米洛甲》《布洛陀》《密洛陀》神话史诗,反映了壮、瑶族先民顺应、征服自然、创世创业的历史实践随着时代的更换而更换,如道德、团结、爱国主义等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这些神话史诗也包含了一些该区的禁忌文化或是当地习俗信仰,如在讲述佳宴屯文化中当地人认为凡是出门办事或是运行,最忌碰上女人带刀,如遇上了就折回来,另择时辰上路。丘振声的《壮族图腾考》从图腾入手把触角伸向壮族文化内核的探索。

余的《广西民俗文化》分别从人生礼俗、节庆礼俗、信仰礼俗三个层面讲述了广西的民俗文化。过伟主编的《中国民俗大系.广西民俗》则比较细化地,分别从生产民俗、家庭民俗、居住和交通民俗、饮食和医药民俗、服饰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育婚嫁和交际民俗、祝寿和丧葬民俗、村寨社区组织和民间社团民俗、民间信仰民俗、民间艺术及其民俗比较全面系统的讲述和评述了广西民俗。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在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地域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维系地区居民情感的纽带,是值得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为此,对桂西北地区的传统文化研究从不间断,不断的挖掘发展。

除了以上有专门著作的记载,关于桂西北地区地域文化还散见于一些期刊论文中,如刘武军一系列的文章《壮族传统道德对民族院校德育的价值》《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式对民族院校德育的价值》《壮族优秀传统道德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中涉及桂西北壮族的传统道德文化;黄筱娜的《百色市民族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侧重桂西北地区的百色民族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阐述;黎年茂、刘 一的《广西民俗节庆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探析》在讲述广西民俗节庆时涉及桂西北地区的民俗节庆文化;石丽琳的《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探微》侧重对河池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探索。

综上所述,对桂西北地区地域文化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但多散见于地方县志或是从整个广西的角度来叙述,没有系统地整理,明确指出该区地域文化及其蕴涵的德育资源。不易于家庭、学校、社会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具有相应的德育资源进行德育工作,造成德育资源的缺失和浪费。

二、关于德育资源的利用研究

关于德育资源利用的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比较局限于宏观的范围,针对本土的德育资源利用研究相对滞后。本课题针对的是对桂西北德育资源利用研究,所以侧重参考其他相关少数民族地区对乡土德育资源的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