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疾病预防控制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疾病预防控制法范文1
近年来,玉米纹枯病在一些玉米产区发病日趋严重,而农民往往忽视对该病害的防治。纹枯病在春、夏、秋玉米上皆可发生,发病株率22%~71%,个别地块或品种甚至达100%,由该病导致的损失一般在15%左右,发病重时果穗腐烂,造成严重减产,成为制约玉米增产的重要病害因素之一。
1、症状
玉米纹枯病主要危害玉米叶鞘、叶片、茎秆和果穗,最初多由基部叶鞘发病,从下而上逐步扩展,典型症状为在叶片、叶鞘或苞叶上形成不规则的云纹状病斑,边缘呈深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包围叶片和叶鞘直至干枯。茎秆受害后期组织松软解体,植株极易倒伏,而果穗受害时常造成腐烂,使果穗秃顶,粒重下降,影响玉米品质和产量。环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见白色菌丝体,病部组织内或叶鞘与茎秆间常产生褐色不规则的颗粒状菌核,菌核成熟后极易掉落至田间,越冬后成为翌年初侵染源。
2、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利用抗病或耐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但目前生产上尚无对玉米纹枯病免疫的品种,高抗纹枯病的品种也较少。但选用早熟、耐病、高产的玉米良种,同样条件可降低病情。应适当晚播,尽可能避免病害的发生高峰期与雨季相遇。清除遗留在田间的病株,并深翻土地,将带有菌核和病残株的表土层翻压在活土以下,以消灭越冬菌源,减少初侵染源;在玉米心叶期和心叶末期及时剥除病叶鞘及叶片,减少再侵染源。实行间作、轮作,避免连作重茬;合理施肥,基肥为主,种肥、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适当增施钾肥;合理密植,防除杂草,开沟排水,改善田间环境。
(2)药剂防治。防治玉米纹枯病较好的化学药剂有井冈霉素、禾枯灵、甲托、多菌灵、宝穗、粉锈宁、退菌特、拌种双等,其中以井冈霉素的防治效果最好。另外,用0.4%的消病健苗粉对玉米种子进行拌种处理,播后80 d防效达81.8%,且具有增产的效果。在防治时期方面,井冈霉素防治该病的适期应掌握在病害进入盛发期前,受害叶鞘位不超过第8叶叶鞘时。在施药方法上,在发病初期,用5%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3 kg/hm2拌入过筛灭菌细土300 kg/hm2,点入玉米喇叭口内,此法防效高,且药效持续时间长。
二、玉米空杆
玉米生产过程中常出现不结穗或结穗不结籽粒空秆的现象,除先天性不育外,还有后天不育型,即植株上有效的雌穗不出花丝,不结籽粒。引起空秆的原因很多,主要和果穗分化发育期间玉米体内是否获得充足的营养用于穗的发育有关。近几年来东港市玉米空秆率在3%~36%,已成为影响玉米单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1、发生原因
一是种植密度过大,对于同一品种,在同等施肥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玉米的空秆率逐渐增加。在同一块地上,每个玉米品种都有适宜的栽培密度,栽培密度过大,造成田间郁闭,通风不良,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合成有机营养减少,因此空秆率增加。二是肥力越低,密度越大,空秆率越高。单一施肥比配方施肥空秆率高,施用二元肥料比三元肥料空秆率高。三是玉米的生长发育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如果水分供应不足,植株生长矮小细弱,叶片发黄,雌穗分化与发育受阻。据试验,玉米抽雄前后20d内,1m3土层保持180mm水量,穗粒数761粒;保持138mm水量,穗粒数486粒;保持50mm水量,穗粒数只有311粒,因此当土壤供水不足时,有可能导致玉米空秆。四是玉米抽雄散粉期阴雨连绵,花粉粒吸水膨胀破裂死亡或黏着成团,丧失散粉能力,形成空秆。2008年东港市春季由于雨水偏多,地温低,夏季阴雨天居多,晴天较少,生育推迟7~10d,在玉米授粉期8月10日左右又受热带风暴“麦莎”影响,造成授粉受阻,空秆率增加。五是病虫危害当玉米遭受地下害虫、玉米螟危害时,咬断根系,咬食叶肉,有的甚至传毒,破坏输导组织,使组织坏死,致使水分和养分不能正常运输;或是受黑粉病、病毒病危害,大量养分被病菌夺走而影响体内正常生理活动,造成雌穗发育受阻,易形成空秆。
2、防止措施
疾病预防控制法范文2
关键词:路基土石方工程;质量通病;公路建设;公路路基;路基沉降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5-009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5.047
公路路基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在各种外力作用下,比如行车荷载、内力作用、地形地质条件和水文等因素,会导致公路路基出现各种病害。公路路基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路基沉陷、路基边坡坍塌、泥石流、滑坡和翻浆。这些现象的出现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公路塌方或者沉降等问题的出现,会给公路的使用安全带来比较严重的影响。所以探讨路基土方石工程中的常见质量通病的处理方法和预控方案,对维护路基安全、维护公路的使用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路基沉降
路基沉降指的是路基在使用的过程中给沿着垂直方向出现比较大的沉落现象,导致局面路段产生破坏,对交通产生不利的影响。路基沉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路堤沉降;另一种是地基沉降。具体的表现如图1和图2所示:
2 路堤沉降的防控措施
路堤沉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填料的选择不当、压实不足、填筑的方法不合理,在水、荷载和温度的综合作用下,路堤有可能出现沉降现象。路堤沉降现象的防控措施分析如下:第一,优化路基填料的选择。在路堤的施工规范中严禁使用含有草皮树根、腐殖质和生活垃圾的土料作为路基的填料。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路基填料进行严格的控制,要优先使用液限在50%以下,塑性指数在26以下、含水量比较好的填料进行施工,特殊填料比如湿陷性黄土、盐碱土或者膨胀土可以在进行改良检验之后使用;第二,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机械设计和分层填筑方式进行组合,在施工前要进行相关的试验,在试验之后再确定路基填料在铺设时的厚度;第三,在填筑的过程中将其控制在同一个水平层上,使用同一种材料进行施工,在50厘米的厚度范围内要使用同一种填料通过连续的方式进行填筑;第四,在路基的修建工期合理的前提下,在路堤填筑完毕之后,或者在高填方路堤的时候要进行超载预压,要经历冻融循环时间;第五,在路堤土方石工程进行的过程中,要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来进行,在填筑过程中使用的石块要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同时要使用石屑或者石渣将空隙填补完整,以保证路基的压实度;第六,如果在结构层施工之前,路堤就出现了局部沉降,就可以将路堤挖出来重新进行填筑,在填筑的时候可以使用强夯的方法来进行。
3 地基沉降
如果修建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比如施工地多雨潮湿、土层较软、属于水稻田、沼泽分布、存在膨胀土、存在多年冻土、盐渍化严重、有岩溶分布等或者原有的地质表面属于软弱地质、沼泽地质、水稻田和黄土地质,在对地基进行填筑之前没有进行换土或者压实工作,就会导致地基沉降现象的发生,会导致地基侧面出现剪裂凸起的现象,会导致路堤出现下陷的问题。所以为了有效地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就要使用合适的方式对地基进行处理。
3.1 地表土的处理
在进行路基填筑的时候,如果不将路基结合面上的草木进行清除,在路基成型之后,草木腐烂就会导致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进而对路堤的稳定性产生严重的影响。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在路基填筑之前,要对路基结合面的树根、杂草等杂物进行彻底的清理,要做好表层土壤的处理工作。尤其是在路基的填筑高度比较小的时候,一定要将路基填筑周围的草木和树根进行彻底的清理。在对这些树根和杂草进行清理的时候,可以使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处理,也可以使用机械的方式进行处理,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使用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因为使用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一旦火势失控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比如,对基底表层土系的腐殖土进行处理,就必须使用挖掘机或者人工的方式来进行换土处理,换土的厚度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换土的厚度要大于30厘米,并且要通过分层压实的方式对其进行压实处理,压实度要符合相关规定。如果在路基处理的过程中发现鼠洞、溶洞、裂缝或者草炭层,就要做好相应的处理,防止日后出现坍塌的情况。在路堤修筑完成之后,比如腐殖土等清除物就可以用作护坡保护层,也可以用作绿化带或者分隔带的填土。如果路基的修筑要通过耕地,在对路基进行填筑之前,要预先进行填平压实处理。如果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或者杂质,在碾压的时候因为弹性比较大,从而对碾压的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就要换填干土来进行碾压。
3.2 基底的处理方法
如果基底是坡面,在荷载作用的影响下,粒料非常容易发生失稳或者沿坡面滑移的现象,所以在对路基的基底进行施工之前要首先对基底的坡面进行处理,然后才能进行相应的填筑。
3.2.1 防控措施。如果基底位于软土层,可以使用的处理方法分别是换填土法、化学固结法、挤密法和排水固结法等。常用的处理措施有强夯法、换填法、土工织物法、水泥粉喷桩法、砂井法、塑料排水板法、CFG桩法、灌浆法、石灰桩法、高压注浆法、抛石挤淤法、预压法等。
3.2.2 处理方法。如果原有的地面属于软弱土层,路堤的高度比较矮,并且行车中断的时候,可以换填填料,然后将原有的高度路基夯实压平;如果路基的高度比较高,同时不能将行车中断的时候,可以使用打砂桩、松木桩和混凝土桩的方式来进行或者可以使用化学灌浆法或者注浆法来进行处理。其中化学灌浆法就是利用气压、液压或者电化学的原理,将可以产生固化的浆液注入裂缝,将地基的物理性质进行改变,以达到稳固地基的目的。使用高压注浆法来进行灌浆,就是利用注浆管将浆液注入发生路基沉陷的土体中,浆液通过渗透、填充、挤压的效应将原有土体结构中的空气和水分挤出,将松散的土体进行固结,以形成一个防水性比较好、稳定性比较好、强度比较大的结构体,从而提升路基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4 结语
公路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就是路基的稳定性。在路基土石方工程中经常会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路堤沉降;另一种是路基沉降。无论哪种问题的出现都会对公路的正常使用产生不利的影响。路堤沉降的防控措施和处理措施就是优化材料的选择,优化机械的配置,在出现沉降的时候可以重新填筑的方式来进行处理。路基沉降的防控措施和处理措施就是进行填料的换填的处理或者通过注浆的方式增强土体的稳固性。通过探讨路基土方石工程中常见质量通病的处理方法和预控方案,对维护路基的稳定性、对维护公路的使用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宏谋.路基土石方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处理方法及预控方案[J].民营科技,2015,(5).
[2] 吕鹏.浅谈路基土石方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4).
疾病预防控制法范文3
【关键词】 护理干预;糖尿病;血糖控制; 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40例,均无器官损害,无恶性肿瘤、无严重的急慢性疾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25年。其中,病程小于3年的患者有20例,3~5年的患者有10例,5年以上的患者有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20例,2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9~64岁,平均年龄47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24年。其中,病程小于3年的患者有10例,3~5年的患者有5例,5年以上的患者有5例;2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49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26年,其中。其中,病程小于3年的患者有10例,3~5年的患者有5例,5年以上的患者有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药物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 心理干预措施 糖尿病是一种长期病和慢性病,由于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患者具有较大的心理负担,容易产生消极和悲观的心理。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如:紧张、恐惧、焦虑等。提供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同时将心理护理贯穿患者在院期间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的始终,让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工作。
122 饮食干预措施 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干预,主要包括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控制葡萄糖。水果等摄入,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以免造成消化道出血。
123 健康教育措施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传统医学模式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医疗护理工作也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糖尿病现代综合疗法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往传统的治疗观念,健康教育被公认为是糖尿病其他治疗成败的关键,良好的健康教育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加患者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及延缓甚至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医务人员应该告诉患者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治疗需要持之以恒,让患者学会治疗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学会监测血糖变化,生活规律,定期随访,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合理治疗。
13 护理干预效果评价标准 按照以下制定的标准评价治疗糖尿病血糖控制和预防并发症中护理干预的效果。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情况,并对生活治疗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对统计学数据录入SPSS 120进行统计数据,并对统计数据进行χ2检验,差异(P
2 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30 d,平均22 d。出院前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检查。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1 两组不同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表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 生活质量评分
对照组 20 693±190 976±155 775±205
观察组 20 639±178 837±133 5075±225
经χ2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检查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或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产生胰岛素抵抗,而引起糖代谢紊乱,进而引起脂肪、蛋白质及全身电解质的紊乱[3]。久病可以引起全身多系统的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及血管等组织的慢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老年患者,他们对糖尿病的认识不够多,也不知道该如何控制血糖,同时也会因为糖尿病的远期并发症带来的诸多不便而加重了老年患者的心理负担,如果不及时干预会逐渐发展为心理障碍性的疾病,极大程度上影响这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4]。糖尿病治疗的目标不仅是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糖尿病及相关问题的症状,防止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维持良好健康和劳动生活能力,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此外,还应该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作为重要的指标,糖尿病治疗的5个要点分别为: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监测血糖,药物治疗及糖尿病教育。除了临床医生的治疗外,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的作用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 考 文 献
[1] 汪瑾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用药依从性的分析与对策.健康必读杂志,2011,12(12):153.
[2] 吴凤会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临床医学工程,2011,12(18):19391940.
疾病预防控制法范文4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形成机制
疾病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特别是一些具有传播性的疾病,一旦发生将会造成社会的极度恐慌,引发社会动乱等现象,为有效的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建立严密的预防控制体系,本文重点针对此展开分析和研究。
一、研究方法和样本
1.研究方法
在针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首要问题与形成机制的研究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现场采访调查、专家论证分析等,当面对流行性疾病的时候,应当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的预防,建立起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2.调查目标
随机抽取全国6个省、60个市和60个县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它们展开问卷调查、现场采访调查,并将采访结果进行归类整理,总结出目前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存在着的问题以及应当采取的有效性策略。
二、研究结果
经过此次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首要问题的研究,得出以下两点研究结果。
1.首要问题:公共职能缺位
我国在经历了非典传染性疾病之后,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存在着的诸多弊端彻底的表现出来,为有效控制和预防传染性疾病,关于疾病的预防控制也越来越多。本文经过调查研究总结出:在目前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最为主要的问题在于公共职能缺位和错位。针对这一结论,专门征询了160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的意见,他们中90%以上的人赞成该结论。
2.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的表现形式
在当前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首要问题公共职能缺位主要表现为:疾病预防中心更加注重经济的收入,在服务上更倾向于有偿,很少具有无偿的情况。对于疾病预防中心而言,它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机构内部人员的生存问题上,考虑的是如何能够获取利益,这也直接造成许多的公共商品沦为准公共商品,本来可以免费领取的物品变为有偿性购买,导致疾病的预防控制成效降低。
3.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形成机制
通过研究发现,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引起,分别为政府筹集资金引起的职能缺位和政府管理职能缺位,并且在采访中针求广大被采访者意见,取得了大部分人的认可。
首先,各级政府在筹资上面引起职能缺位。这也是造成当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在调查中,绝大多数人认为政府在公共物品筹资上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筹资投入较低、效率低下等现象。据统计政府在2015年的时间里,包含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身运营的收入,政府在公共筹资职能缺位上就欠缺100亿元以上,如果不考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身的运营收入,欠缺的金额将会更加的庞大。如此庞大的公共筹资职能缺位欠缺金额,制约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与完成。
其次,各级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存在问题。政府在疾病预防控制中投入的资金较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维持其中人员的经济收入,将本应当为公共服务产品变为准公共服务产品,需要人们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够获得。这也就使得各级政府部门在针对疾病预防控制上存在着较大的管理职能缺位。
4.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产生的影响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中的公共职能缺位为社会带来了许多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影响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整体形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此种模式下,实质上沦为一种盈利的机构,为获得更多的利益,使得出现较多的乱收费,不合理收费现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利益也发生不正当的竞争关系等。这一系列的现象无不影响着人们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印象,使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现象在人们的心中逐渐的降低。除此之外,公共职能缺位也使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缺失大量的人才,单靠一些服务性费用难以维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的正常开支,使得其中的员工收入普遍较低,这也就造成其中许多的优秀人才选择离开,寻找经济效益更高的工作岗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应当将改变公共职能缺位列为其中的首要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弥补公共职能缺位引起的原因,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首先应当对疾病预防控制引起高度的重视,不断加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经济投入,并明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公共职能特性,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管理。逐渐改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发挥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真正价值,最终实现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政,于竞进,郝模,汪华,于明珠,施培武,龚向光,罗力,岳建宁,罗实,杨峰,梁占凯,王敦志.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与形成机制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05:395-398.
[2]李松.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与形成机制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14,01:118-119.
疾病预防控制法范文5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 档案信息 开发利用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184-01
随着每年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数量和质量均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和法制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的质量得到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开展计量认证、迎接部门检查考核等工作中,疾病控制档案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促进和提高了疾病控制事业的发展和质量,推动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疾病预防控制档案信息,笔者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1 影响因素
1.1 科学技术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拓展,数字化信息记录技术越来越成熟,电子文件和档案数字化已占据主导地位。电子档案的利用方式和方法与传统纸质档案明显不同,档案管理人员无需到档案库房内调卷,而是通过调取服务器里的档案数据为公众提供服务,将数字化档案通过网络上传服务器后,档案查阅者通过网络借助档案管理软件查询调用档案资料,达到服务快捷、信息共享的目的。
档案服务和利用方面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因为基于当今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人们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不断增强,希望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档案资源的要求与传统的档案服务流程在时间、地区、服务方式等方面的矛盾显现出现。管理部门要利用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来实现疾病控制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编研,为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做好准备,对档案信息在数量、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档案信息化系统涉及到大量机密文件,就要求档案信息在整理、利用时要采取彻底的防范措施,在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前提下,不断提高疾病控制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在加快机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既要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又要为需求部门提供快捷、便利、系统的档案信息。
1.2 疾病控制内部因素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关注经济发展的工作内容,往往不够重视疾病控制档案工作的实际作用和潜在意义,严重影响了疾病控制档案工作的发展。单位虽然制定有相关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达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要求,确保档案收集的完整、规范、准确,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发展的规划中,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建立档案管理网络体系等,但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如疾病控制科研档案因项目完成跨越时间较长,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与科研课题负责人、科研相关部门经常性的沟通,易造成科研档案收集不全,资料散落在部门内或个人手中;科研人员缺乏与档案管理部门经常性的沟通,有利用档案的需求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服务,疾病控制档案拥有、管理和利用部门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服务渠道,使疾病控制档案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最大作用。
2 应对措施
2.1 树立有利于疾病预防事业发展为目的的服务理念
疾病控制档案管理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国家十分重视疾病控制工作,疾病控制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疾病控制工作对疾病控制档案的利用需求越来越高,侧重点从传统急性传染病防治、五大卫生监督监测拓展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方面。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高度的责任感、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具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知识水平。要解放思想,抛掉“重藏轻用”、“坐等上门”的旧观念,能够与单位业务人员广泛交流,了解各部门工作职责和范围,熟悉各业务工作的流程和具体内容,从中掌握业务人员的利用需求,根据不同的利用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档案,开展定题服务、科研科题跟踪服务。要明确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供利用档案以满足各项工作的需要,疾病控制档案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公众也只有在亲身感受到疾病控制档案对实际工作的作用时,才能不断提高疾病控制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
2.2 充分研究和了解疾病预防事业的发展需要,熟悉馆藏档案
档案利用工作的服务对象很广泛,利用者的情况千差万别,利用需求各有特点,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用需求也在发生变化。研究档案利用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了解档案利用发展变化的规律,能够作出科学的预测,从而为更好地开展档案利用工作创造条件。档案管理人员思想上要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对有利于疾病控制档案发展的事情大胆探索,并在实际工作中予以实践完善;其次要开阔眼界,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把疾病控制档案纳入疾病防控信息化工作中,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熟悉档案的内容是做好利用工作的另一必要条件。只有对档案部门保存的档案的内容、数量、保存状况、存贮地点十分清楚,真正做到如数家珍,才能为利用者及时、准确、迅速地提供档案,对利用者提供必要的参考咨询帮助。
2.3 正确处理档案基础工作与利用工作的关系
在疾病控制档案业务工作中,利用工作是目的是主导,但利用工作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基础工作之上。在重视档案利用工作的同时,要狠抓基础工作,以利用工作促进基础工作,以基础工作保障利用工作,做到相互结合,共同发展。要明确影响档案服务效益的关键是档案服务中供求双方的吻合度。档案部门提供的档案与利用者对档案需求相吻合,利用者的需求才能够满足,档案工作的效益才能实现。要提高供求双方的吻合度,一是要求利用者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需求,二是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根据其需求提供快速、完整的档案资料。
从档案服务的角度来说,档案管理人员要做好第二方面的工作。它既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研究利用者的心理,了解需求方向,预测需求变化趋势,还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熟悉馆藏,熟练地掌握提供档案服务的各种业务技能,才能知已知彼,实现双赢。
2.4 正确处理档案利用与保密的关系
疾病预防控制法范文6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危机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 R181.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2(a)-159-03
Discussion of establishment of crisis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food-borne diseases
LIU Xinrong, SUN Aiguo, GUO Qin, WANG Yan
Weihai Center for Disease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andong Province, Weihai 264200, China
[Abstract] Food-borne diseases severely jeopardize public health and life safety, disrupt normal production and life orders and endanger social stability.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such as lagged crisis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food-borne diseases, personnel structure, professional handling skills and laboratory testing that exists in the current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risis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food-borne diseases to strengthen the leadership,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crisis management operating mechanism of food-borne diseases,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team quality and strengthen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capacity and improve the conditions of laboratory equipment.
[Key words] Food-borne diseases; Crisis management; Mechanism
食源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它的暴发事关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及生活秩序,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1]。目前,食品卫生管理薄弱环节较多,尽管现代科技己发展到了相当水平,但食源性疾病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食品污染隐患严重,食品安全形势严峻:一是食源性疾病仍然是危害公众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引起的食物中毒频繁发生。二是随着食品加工过程中化学品和新技术的广泛使用,新的食源性危害对健康的潜在威胁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三是大肠埃希菌O157∶H7、二■英等重大食品污染问题更加突出,严重危害社会安定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如果缺乏科学的食源性疾病危机预警机制和可操作的应对方案,其结果往往要为平息危机而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建立健全食源性疾病危机管理机制,获得食源性疾病的充足信息,进一步做好食源性疾病的调查处理工作,迅速查明食源性疾病原因并及时采取适当、正确的措施有效地控制疫情的蔓延,达到有效预防、科学处置、及时控制食源性疾病疫情,保证食源性疾病突发疫情发生后医疗救护、疾病预防控制等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食源性疾病现场处置能力是当务之急。
1 问题
1.1 公共卫生认识依然缺位
自2003年非典疫情以来,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虽然有了很大转变,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投入,但是,各级政府依然只注重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或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临时督战,疏于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日常检查督导,缺乏系统地规划和组织实施,特别是专项疾病控制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对卫生防病工作的要求相差太远,致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食源性疾病防控能力薄弱,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
1.2 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缺位
由于编制等原因,公共卫生人员配备不足,特别是基层疾控机构公共卫生人员学历层次比较低,专业构成不够合理,技术能力无法满足公共卫生服务和风险监测的需求。
1.3 组织和研究队伍滞后
目前基层疾控机构多数科室均承担着多个学科的工作任务,将食源性疾病调查处理安排在某一科室进行管理,单独承担或从事食品卫生管理专业人才极少,导致责任不明确,措施落实不到位,食源性疾病监测调查还处于起步阶段,对食品安全问题难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
1.4 专业应急处置技能缺位
由于执法主体转移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年以来,各地的食源性疾病管理均由卫生监督机构承担,致使多数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没有参加省市举办的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技能培训,导致专业应急处置技能弱。一是对食品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和食源性疾病调查处理标准规范了解不够全面,特别是对一些化学性食源性疾病的调查处理比较生疏,缺乏正确运用法律法规处置食源性疾病的技术能力。二是对食源性疾病调查处理的专业知识严重匮乏,从而导致基层疾控机构在接到食源性疾病报告后,不能认真按照国家规定的处理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现场卫生学、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
1.5 实验室检测技术和能力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食源性疾病调查的需要
1.5.1 仪器和技术落后 检测功能、技术手段比较落后,仪器设备配置均达不到国家疾病控制机构建设实验室的主要仪器装备标准,特别是基层疾控机构缺乏有效的应对食源性疾病的现场病原学与病因学快速诊断、判断、评价和处置的关键技术和仪器设备,直接影响食源性疾病原因的快速查明。
1.5.2 检验能力低 多数基层疾控机构实验室达不到规定开展的检验能力标准,缺乏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因素监测、暴露评估、风险监测等,对食源性疾病只能检测相关微生物等指标,对最常见的农药中毒和化学基本无法检测。
1.5.3 新技术缺乏 由于疾病谱、毒物品种不断变化,检验人员专业知识面相对狭窄,检测技术不过硬,对食源性疾病的检验知识储备不足,缺乏引进新技术、新方法的力度,其实验条件也难以适应各种食源性疾病调查的需要。
2 对策
2.1 强化领导,加大投入
2.1.1 危机管理重在预防 一是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食源性疾病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性,切实把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大事要事来抓,制订策略性危机管理方针和实施计划,消除或降低危机带来的威胁。二是强化对疾病预防控制的督导,将卫生应急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保障培训、演练、装备、储备、科研等经常性项目支出,并逐步加大对食源性疾病处置工作的投入,积极改善卫生检测、实验条件,及时解决疾病预防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疾病预防控制法规标准有效地贯彻执行。
2.1.2 宣传发动至关重要 完善宣传机制,加强食品安全事故管理的卫生法律法规普及教育,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医疗机构及时报告的责任感,把预防食源性疾病宣传渗透到社会各阶层,提高公民守法意识和自觉参与意识,形成社会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公众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发现卫生违法行为和发生食源性疾病时能及时主动报告。
2.2 建立完善网络报告信息系统
建立顺畅的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防控“非典”和禽流感的经验再次表明,及时、灵敏、准确的疫情报告系统,是成功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首要环节[2]。一是各级应积极采取危机管理的指导策略,深入研究集体性食源性疾病的危机信号监测、危机模拟应对和危机处理预案等前瞻性的防控措施,构建有效的食源性疾病危机防控体系,为政府有效地预防、解决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各级应建立完善食源性疾病应急决策指挥系统的信息、技术平台,承担食源性疾病及相关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和传递等工作。三是加强食源性疾病信息库的建设与管理,利用现有的公共卫生网络,整合公共卫生信息资源,保证应急处理信息的畅通、及时、准确,尽快实现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救治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3]。四是各级应将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做到预测、预报和预警,有效地避免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2.3 健全危机管理运行机制
2.3.1 建立长效和应急机制 各级疾控机构在积极协助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的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食源性疾病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建立疾病预防控制系统食源性疾病应急指导领导小组,组建食源性疾病应急处置队伍,落实责任,尽快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
2.3.2 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逐步形成一支拥有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食品卫生学、毒理学等多学科人才的专业技术队伍,具体承担食源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监测工作。
2.3.3 建立专家组 组织成立专家组,开展食源性疾病相关检测技术和病因学的研究,加强食源性疾病信息库的建设,定期分析各监测预警系统的信息,预测发生食源性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可能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控制措施。
2.3.4 建立岗位责任制 建立全员调配管理机制,合理调配人员,明确相关科室责任,落实应急响应的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及其指挥权限。严格执行24 h值班制度,随时应对处理重大食源性疾病,全面提高食源性疾病的报告、处理和救治水平,积极有效地防制食源性疾病。
2.4 提高专业队伍素质,强化疾病预防控制的责任
一是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充分利用“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加大对食源性疾病应急处理、现场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等相关内容培训力度,积极开展食物中毒相关业务知识培训,不断积累实践技能,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食物中毒应急处理能力和食物中毒诊断处理水平。二是加强队伍的技术装备建设,各级疾控机构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食源性疾病应急处置的现场技术演练,全面提高队伍应对食源性疾病的实战能力。三是积极做好食源性疾病应急处理各项准备工作,建立食源性疾病预警报告制度,认真分析当地食源性疾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制订和完善食源性疾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一旦发生食源性疾病,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组派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奔赴现场,实施现场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
2.5 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完善实验室设备条件
仪器设备属于实验室的硬件,是实验室能力和水平的体现,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先进配套的仪器设备,是卫生防疫事业有序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标志[4]。
2.5.1 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 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合理调整增加实验室用房,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购置必备的、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尽快健全完善环境设施,配套相关技术,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扩大、拓宽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检测试剂的采购渠道,研究开发食品安全中的关键检测、控制和监测技术;建立计算机数据查询网络系统,逐步拓展新的诊断检验项目,全面提升处理食源性疾病的技术处理能力,以满足食源性疾病应急处置的需要。
2.5.2 加强检测检验技能培训 加强检测检验技能培训,实行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定期培训与继续教育同步,在岗与脱产并举的方法, 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讲、自行培训等形式,组织人员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食源性疾病检测技术培训,提高食源性疾病检验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5.3 积极做好实验室检测准备工作 积极做好食源性疾病实验室检测准备工作,包括常见食源性疾病检验所需的标准物质、试剂、检测方法等。有关人员要掌握某些化学性食源性疾病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以确保对现场采集可疑食品进行检测,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准确判定食源性疾病种类。
3 体会
“危机管理”[5-6]就是寻找遇到突发性事件时的最佳对策,也就是能够正确分析和认识危机事件,通过危机预警、危机防范、危机处理把握和控制危机局面,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事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从危机中开拓出发展机遇的过程。将它应用于食源性疾病危机管理实践,预测、分析、防范、利用危机,变危机为契机,争取转危为机,消除或降低危机带来的威胁。本文从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和存在的关键问题出发,探讨其建立食源性疾病危机管理机制的可能性,提出各级政府应树立危机意识,强化危机管理功能,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网络食源性疾病监测和预警系统,健全危机管理运行机制;阐明了疾控机构承担的责任,提高专业队伍素质,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强化技能培训,引进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开发食源性疾病的关键检测、控制和监测技术,寻找和获得食源性疾病的充足信息,制订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保护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秀梅,陈艳,王晓英,等.1992~200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分析――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J].卫生研究,2004,33(6):725-727.
[2] 赵景石.河北省2000至2007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J].河北医药,2009, 31(16):2147-2148.
[3] 山东省卫生厅.山东省食物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预案[Z].2008.
[4] 王陇德,齐小秋,祁国明,等.实验室建设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9.
[5] 时淑娟,马玉娜.危机管理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22(4):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