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病案管理相关规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病案管理相关规定范文1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病案管理是医疗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有效解决医疗纠纷案件的重要依据。新时期的病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特点和挑战,需要结合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和现代医疗管理水平发展的要求,对于病案管理工作质量提升进行优化,提高医疗管理工作水平,以此来适应新时期医疗管理机构的发展。
一、当前病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病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病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大部分医疗机构中的病案管理人T学历普遍比较低、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在病案管理工作中无法对病案和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和整理,病案信息缺乏科学合理的编辑和分类,病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不高。其次,病案管理手段简单也是目前病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病案的管理集中在病案信息收集、病案装订、登记和保管等工作方面,这不仅忽视了病案管理工作的质量,而且也影响了相关科室之间的病案信息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利用。另外,医疗管理机构的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病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病案管理工作中缺乏有效地指导和关注,这导致了相关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积极、病案管理工作不到位,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无法提供可靠、完整和有效地病案信息,使自己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
二、新时期提高病案质量管理认识的做法和建议
(一)强化对病案管理工作的认识
强化对病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提高临床医师的相关法律意识,我国的相关法制建设在不断完善,在医疗安全管理和医疗纠纷等问题上出台了相应的制度和规定,医院的医务人员必须强化自身的法制观念,加强法制教育,从法律角度上认识到病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病案书写规范和标准。其次,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要提高对病案质量管理监督的认识,新时期的病案不仅仅代表着一种信息资源,而且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法律依据,随着医疗纠纷问题的不断发生,病案管理在医疗事故处理和医疗纠纷处理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强化和提高对病案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病案质量。
(二)做好临床医生的培训教育工作
做好临床医生的培训教育工作主要是强化和提升临床医生尤其是资历较浅的临床医生的基础教育工作,通过实践表明,基础教育工作不仅是提高临床医生基本医学理论、基本医学技术和基本医学操作技能的有效方法,而且还能够弥补资历较浅医师在临床工作经验不足方面的缺陷。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学习能够有效地更新临床医生的知识结构,促使临床医生能够及时地掌握医学研究的前沿理论和相关新技术的发展,这也是提高和强化病案质量的重要措施。另外医院可以组织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疗专家和临床医师开展病案书写、病案管理和病案内容等有关的专题培训讲座,或者是在医院内部开展优秀病案展评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临床医生对病案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病案的内在质量。
(三)构建病案管理信息系统
为了优化病案信息资源服务的水平,提高病案管理,医院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病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病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大量的病案信息检索要求使得传统的人工检索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病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必须借助信息手段对其进行优化和提升。信息系统的构建还能够有效地实现病案信息的资源共享。有条件的医院和医疗管理机构应当尽快地实现病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提升病案信息服务的工作水平。
(四)完善病案管理工作制度
构建完善的病案管理工作制度是提升病案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尤其是要构建完善的病案借阅管理制度,避免病案丢失现象的发生。病案的借阅要通过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批之后才能进行,借阅应当是由科室的主任提出申请,经由病案科的主任同意之后才能够办理相应的借阅手续,借出去的病案资料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归还。如果是因为医疗纠纷和伤残评定等需要借阅病案的,需要经过职能部门的批准才能够办理相应的借阅手续。另外,病案的借阅必须进行严格的登记,包括资料的页码数、借阅日期和归还日期、借阅人和审批人等信息都要进行详细的记录,以防重要资料的丢失。在病案书写方面,要制定相应的规范和奖惩制度,要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和制度对病案书写定期进行相应的检查,对高质量的病案书写要给与一定的奖励,包括物质上的奖励和精神上的奖励,为了进一步强化书写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可以考虑将病案书写加入到年终考核或者是职位晋升因素当中,如果出现了因病案书写问题导致的医疗纠纷和问题,需要对相应的责任人进行严格的处罚,要定期对病案管理结果进行通报,开展互检互评、相互学习的活动,以此来强化对病案书写规范的认识,提高病案质量。
三、结语
新时期,病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传统的病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重视程度不高、管理人员素质能力水平较低以及管理手段简单等问题,需要结合新时期病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从意识强化、制度制定、数字化信息系统构建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采取措施,不断提高相关人员对病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自觉的执行相关的制度规定,提高自身的病案书写和管理能力,使得病案管理在技术、管理和服务上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付婷,程炜.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对提高病案书写质量的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6):252-253.
[2]何丽丽,田园.医疗质量管理干预对提高病案撰写质量的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6):265-266.
病案管理相关规定范文2
关键词:病历复印工作;现状;人性化理念;参考建议
病例复印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病案的价值。病案资料复印是整个医疗活动最后一个服务窗口,需要医院及医务人员对医疗过程进行文字记录和客观见证。它是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及法律等层面内容不可或缺的医学资料,也是进行医疗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这给病案资料复印工作带来严峻考验的同时也带去了新的挑战[1]。医院要适应新时期下医疗市场提出的新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复印服务模式,将人性化服务理念贯穿到病例复印工作中去。
1 病历复印工作存在问题
1.1患者及家属缺乏对病案复印病历资料的了解 患者及家属在进行复印病案申请时,对具体需要复印的内容了解不够详细,各种保险及各地报销要求材料跟住院患者的来源紧密相关,因此,复印工作要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患者需要经常奔波于医院、保险公司及医疗保险所等部门来准备相关材料,这样才可以报销部分医药费。然而,材料的准备过程也包括几个层面的工作,如材料填写、部门审核、等待报销等,过程比较复杂、辛苦,容易让人产生厌烦情绪。如果这时候病案科的复印人员不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实现完整复印资料,极易导致申请者往返而出现纠纷。
1.2病例建档不及时 临床医师的工作量一般比较大,每天忙碌于重要医疗项目,就很容易忽视对病历的整理。导致患者及家属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在复印病历的等待上,让患者滋生不满情绪,认为医院办事不力,工作效率低,不利于集中对病案进行处理,使得查找工作十分麻烦。如果患者急需病案时医护人员不能及时找得,就很无疑会加剧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导致医患关系恶化[2]。
1.3患者及家属缺乏对病历复印收费的理解 复印病历收费标准是在国家的批准下设定的,在真正的病历复印工作中,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复印病历收费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他们认为住院期间支付的医药费已经包括病案复印收费项目,因此,复印病历收费是不合理的,自然会引发各种纠纷[3]。
1.4患者隐私没得到充分保护 在进行复印病历工作时,没有严格审查申请者身份证明资料,并且复印的环境不具有独立性,导致患者的隐私缺乏严密的保护。复印人员将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意放置,使得患者信息暴露在其它无关人员的视野里,这就大大降低了对隐私保密力度[4]。此外,医护人员违规查阅复印患者病案资料,随意阅读,这就导致当事人认为自己的隐私没有得到有效保护,甚至出现投诉行为。
1.5工作人员缺乏热情 随着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病案资料复印率越来越高,并且复印的社会需求也逐渐增多,范围逐渐加大。如医保、单位报销、各类保险、了解病情、纠纷鉴定、伤残鉴定等。这些都意味着必须提升病例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质量。工作量和工作要求的增多使得病案管理人员深深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压力,使得工作人员丧失工作热情,服务态度生硬,直接降低工作效率。
2 贯彻人性化服务理念
2.1提高病历管理人员人性化服务意念 人性化服务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热情、用心地对待患者,提高服务的质量。首先,管理人员要保持热情耐心的服务态度,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还要向患者耐心见解复印病案的相关要求、程序及费用,纠正患者的认识误区,认真倾听患者的意见,及时消除他们的困惑或误会,理解和关怀患者。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医患之间的纠纷,提供管理工作水平。也可以尽量实现电话及电脑的复印预约[5]。
2.2规范病案复印的内容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规定来划定复印病案资料范围。了解他们的复印病案目的,然后针对性提出复印内容建议,尽量保证完整、系统的复印资料可以准确、及时送到申请人手里,复印人员也要始终保持耐心进行相关见解,使得人性化服务真正贯彻复印工作的全过程。
2.3科学设计病案复印工作流程 患者住院时,应该加强对其病案复印知识宣传,可以通过派发复印须知宣传单来实现。复印人员应该做好对患者的复印宣教工作,根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体相患者在申请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并提供有效的证件。引导患者正确填写复印预约申请单,送病案室对具体复印时间进行提前预约,避免患者等待资料复印时间过长,耽误患者治疗及临床医务人员时间。此外,义务人员应该深入了解《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相关内容,以便随时为患者提供知情同意权咨询,让患者准确把握自身的复印权利范围。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人性化服务理念有效贯彻到病案资料复印工作中,可以避免很多传统服务模式带来的问题,从而使得病例复印工作得到一个质的提高。然而,要促使人性化服务理念真正贯穿于病案复印工作,院领导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加大各科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齐心协力把人性化服务工作做好。而病案管理工作只有不断改革以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与时俱进,才能真正促进医院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秋燕,敖友爱,钟月桂.病案复印的人性化服务[J].中国病案,2008,9(8):7.
[2]卫生部.医疗机构病案管理规定[S].2002,8
[31]何秋苑.病案信息利用与人性化管理研究[J].中国病案,2008,9(5):7.
病案管理相关规定范文3
关键词:病案质量控制医疗保险需求影响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556-01
随着我国医疗保险的全面开展,医疗保险给病案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保障部门根据医疗保险的医疗记录审计的具体要求,提出了完整的医疗记录规范,要求其必须准确掌握医疗保险的基本规范,重点把握病历书写质量的几个控制点。通过对医疗记录和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可以建立质量控制标准,保证奖励和惩罚制度的实施。因此,加强医疗保险和病历书写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其他活动的进行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使病案书写更加规范化,更好地为医疗保险管理服务。
1病案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疗保险的正常程序运行
当前我国实施的医疗保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国家强制性的法律保障,直接由政府的医疗保险管理组织来协调管理;另一个是由个人自愿购买的商业保险,由保险营利机构负责接收和赔付医疗保险的保险险种。科学合理的病案管理与医疗保险机构保存要求能为医疗保险的正常程序运行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医疗记录不及时,不完整,不仅体现医疗保健的质量是不严谨的,也给理性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更高的难度,而且令教学和科研工作使用不可靠的数据。
病案也可以为卫生医疗成本提供准确的信息,有利于患者和医疗医院医疗行为检查部门的监督,也能提供医疗保险的支付和结算管理的客观依据,使社会保障机制可以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开支,杜绝浪费,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确保医疗保险的正常程序运行。
2病案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疗保险的纠纷处理
医疗记录的保管也会影响保险索赔中的纠纷处理。如没有完善病案管理科学,不能提供记录数据将直接影响患者得到合理的补偿。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医院的发展与完善,病床周转率普遍提高,也减轻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然而,有一些疾病的检查和实验室报告的结果,患者还未完成。这就需要医生来获得各种检验报告来进行病人的医疗记录,使完整的医疗记录得以保证。比如,手术及麻醉记录必须详细记录操作的全过程,包括麻醉深度,术后和术中输血,输液和其他药物的使用条件。在记录过程中,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记录正确,及时和完整,二是人工材料植入必须填写“医疗材料植入使用登记表”,还有详细的书面的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批号、生产单位和其他信息,因为人工植入材料在不同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不同。有时医生不相关的病史采集或笔误,又或者患者故意隐瞒最终导致保险索赔失败。还有治疗项目取消部分应及时用红笔填写具体时间,签上大名,以免造成重复计费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医院实施医疗记录,是监督机构检查的重要内容,是与医疗机构支付的住院患者的医疗保险费用直接相关的依据,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效益。
随着医疗和社会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险中有着越来越被广泛使用的医疗记录,住院病案管理作用日益突出。同时伴随着医疗记录使用次数的增加,当前医疗纠纷频繁发生,迫切需要提高病案质量。
3病案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疗保险的支付和结算
入院记录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结果,诊断,治疗计划。现在的疾病,过去的疾病历史描述对保险索赔是很重要的。现病史的患者和家属的主诉多种多样,缺乏逻辑的疾病记录成为医疗保险纠纷的焦点。疾病既往史是病人的一般状态之前的健康记录,比如有急性,慢性传染病史,药物过敏史,手术或严重的外伤史及其他重要的疾病历史。根据发病时间序列记录,还有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及相关疾病在鉴别诊断中也应详细地记录,确保无误。
医疗记录和医疗档案是病人的医疗活动和医务人员的诊断和治疗全过程的原始记录,它关系到医疗机构的支付费用,与住院患者和医院的经济利益直接相关。同时,医疗保险的支付和结算医疗费用还是以此病案质量为依据的。很多情况下,医疗价值是通过病历质量反映出来的,所以加强病案质量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也是确保医疗安全的关键。
4小结
病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的质量控制将直接影响医疗记录,因此病案质量控制工作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队伍。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其次,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病案管理涉及范围广,需要引入多元化的知识型员工,以适应病案管理现代化的新需求。第三,加强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提升病案质量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这也是医疗技术水平的整体素质的一种反映。因此,提高病案质量需要全院医疗人员共同努力完成的,医院领导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不断推进病案质量管理的发展,以确保医疗保险制度的顺利运行,有效、客观地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黄江红,赵豫,李群.加强病案环节质量管理 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J].中国医院统计.2007(04)
病案管理相关规定范文4
【关键词】病案;医院管理
1病案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价值
1.1 病案信息为临床管理服务临床科室作为医院重要的组成单元和直接参与医疗活动的主体,在医院的医疗营运中起着关键作用,为了争取医疗市场,医院对临床科室提出了全成本核算与质量指标相结合的改革方案,以科室为核算单位,体现在科室经济收入、收治的人数、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手术人次,平均住院日、科室实际占用总床日数等指标上,我们每月将这些信息反馈给临床科室,指导和服务于临床,让科室做到心中有数,及时组织病源,并使考核指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真正达到了以需求为导向、以竞争求发展、以达到节约资金、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医院的综合竞争实力的目的。
1.2 病案信息为医、教、研、防服务病案记录了医务人员对疾病的分析、判断与探索,随着发展和科技进步,新设备、新药物、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病案内容,信息量也随之增多,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分析、反馈,主动为临床医、教、研、防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医生可查阅所需的病案资料,用于临床经验的总结、科研、教学等,这不仅改善了医疗技术和手段,同时又使医务人员的诊治水平得到快速提高。社会的进步及保健的不断需求,已将预防保健提到了重要的位置,防治并重的医疗措施已逐步展开,预防保健部门可以通过检索出院诊断中有关传染病情况,有效地做好传染病的登记和上报工作,防止漏报。我院是一家二级甲等医院,所担负的医、教、研任务十分繁重,每年收治住院病人1.8万人次左右,年门诊量15.8万人次,病案室每年为医疗科研提供病案近6千份。
1.3病案为医疗保险服务病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共享,是病案利用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然趋势。医院是医疗保险费用流出的通道,医疗保险的付费以病案资料的各种信息为依据,了解入保患者在整个医疗过程及发生的费用是否符合医保的相关规定。一份完整的病案是发挥其使用价值的必然要素,也是医疗保险机构进行理赔的重要依据。医保制度的实施,使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得到保障,抑制了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推动了医院业务的管理机制,医院采取了许多相应改革措施,更加注重医院内涵建设,强调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1.4病案为病人及公安、司法、商业保险等部门提供服务病案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共同完成的医学科技档案,病案这种信息载体的使用权归医院、病人及公安、司法、商业保险等部门。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也明确规定了病人对病案信息资料的使用权利,只要病人本人及监护人出示有关身份证明,进行登记后,就可为病人提供病案的查询、复印有关病案资料的客观部分等服务。另外,运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对病案进行了科学管理,应用计算机的查询功能,方便快捷地检索所有录入的各种病案信息。由此,病案资料也作为公安、司法、商业保险等部门事后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证明参考价值。
2加强医院病案管理,充分发挥病案信息的价值
2.1领导重视是做好病案管理工作的前提病案管理是临床医疗工作的原始凭证,是反映医院医疗业务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为医院解决医疗纠纷举证倒置的法律证据,所以医院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病案信息管理工作,切实把病案信息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医院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与医院业务建设同步规划,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医院建设和发展。
2.2提高病案信息的内在质量病案信息质量是体现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病案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那么,首先应制订质量管理方案,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制度,工作流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控制。加强对医护人员质量教育,增强病案信息质量意识,进行病案信息书写规范化培训,使其提高书写水平,做到病案前期、中间和终未质量控制,实现动态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达到有效提高病案信息质量的管理,充分发挥病案信息的价值。
病案管理相关规定范文5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2(c)-093-01
住院病案不仅是病员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客观反映,也是医患双方医疗证明文书的重要法律依据。病员如实提供和医务人员正确书写姓名,是医患双方义不容辞的责任。尽管如此,《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施行数年以来,医院住院病案中姓名错误的现象仍有发生,现将其原因和处理对策作一论述。
1 临床资料
出院病员的住院病案共5 736份,姓名错误30份,其中内科1份、外科1份、骨科28份。在姓名错误的病员中,年龄:最小16岁,最大58岁,16~26岁21名,27~37岁7名,38岁以上2名,中位数24岁;病员文化层次:文盲5名,小学17名,中学6名,高中及以上2名;病员单位与职业:私有企业打工27名,国有企业工人1名,农民2名;病员原籍:省外27名,本市3名;就诊方式:急诊27名,平诊3名。
2 原因分析
本资料显示住院病案中姓名错误率5.2‰。其中出院后要求更正姓名的27名,占90%。这些事后改正姓名的病员,皆为外来本地私有企业打工者,文化程度仅为中学以下。4名因汉字发音相同而病员本人或患方他人无意提供错误;24名私有企业雇主作主,或经过与病员本人及患方他人商量,为了骗取工伤商业保险金而故意冒用他人姓名;2名由于门诊病案上字迹潦草错认姓名和病员发音不准致医生误写。
3 处理对策
更正住院病案中错误姓名,应坚持实事求是、区别对待、谁的过错谁承担责任的原则。入院短时间内,医生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姓名错误的原因、经过和正确姓名的身份证号,对错误姓名按照《病历书写规范》相关规定进行修改;因病员本人或患方他人提供错误姓名的,请其在病程记录记载原因经过的文字末尾签名。出院后要求更正姓名的,由过错责任人书写《住院期间姓名错误的情况说明》,其中要求写明姓名错误的原因、经过和责任人等内容,经所在病区床位主管医生签署确认意见:住我院某病区某某(住院号、床号、入出院日期),经核对身份证(号码)上的照片应为某某。签名后交医务处审核盖章,复印一份,原件粘贴在《出院记录》单上交给病员,复印件医院保存。入院较长时间发现和出院后要求更正姓名的,在原始的住院病案中原姓名一律不再更改(包括财务发票和辅助科室登记等等)。对不能提供身份证(或仅有无照片临时身份证)的,要求病员提供盖有骑缝章标准照片的当地公安部门的身份姓名证明。
4 讨论
近年来,乡镇中小私有企业所雇用的民工多来自欠发达的偏远农村,文化素质低,科技知识缺乏,上岗前企业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资金给予职业知识培训;民工不断跳槽和换岗,对所从事的工种适应性不强;同时,又经常加班加点,疲劳或带病操作机器,因此,这些病员以骨科(手足创伤)的急诊为主。另一方面,民工年龄偏小,社会阅历浅,法律知识不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往往过多地依赖雇主,任其摆布和盲目听从。当事后与雇主就劳动伤残处理产生争议、经咨询或他人指点时,才意识到提供真实姓名的重要性,向医院提出更改真实姓名。
处在城郊结合部的二级综合性医院,医疗收费较三级医院相对低廉,服务比较到位,同时,医院又有一些优惠措施,因此吸引了相当多的乡镇农民和民工。特定的因素导致了此类医院较高的住院病案姓名错误率和更改率。
不仅中小城市如此,大城市也有此现象。据报道,北京某医院就有就诊不提供真实姓名和地址的患者,给医院带来了麻烦。第一,医生对其诊疗可能造成混乱,甚至会把治疗引向错误的方向。第二,引发一些法律方面的纠纷。该院曾经出现病员就诊时填写他人姓名,死亡后,医院根据病案资料出具死亡证明书,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法律纠纷。可喜的是,北京市卫生主管部门随之出台了“看病实名制”的有关规定,要求患者就诊挂号时,必须凭有效身份证明实行实名挂号,对所有就诊患者建立门诊病案。负责挂号的人员必须在门诊首页上认真填写就诊者身份证号和联系方式。接诊医生要认真填写门诊病案中的有关项目,诊疗之后由医院按照病历管理的有关规定统一保存与管理。对于急诊、病情危重的患者,按照首诊负责制的原则,先进行抢救治疗,待病情平稳后,再核实身份。这一举措对门诊病案统一由院方管理的医疗机构是可行的,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绝大多数地方的门诊病案由患者自行保管,仍缺乏有效的约束。
住院病案更改真实姓名仅是事后澄清,虽然采取弥补措施得到了司法、劳动伤残鉴定、保险等部门的认可,但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有责任控制此现象的不断发生。首先,要通过媒介广泛宣传带身份证就医;其次,对病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应用真实姓名的重要性的入院宣教;再次,加强对住院病员真实姓名的核实。事实上,病员往往没有带身份证就医的意识,即使病员没有带(或不愿提供)身份证,医院和医务人员也没有将其拒之门外的权力,尤其是那些蓄意的,从入院提供到医疗文书的本人亲笔签名自始至终用替代的名字,医院和医务人员显得无能为力,国家和相关部门也没有这方面的处罚措施。
病案管理相关规定范文6
随着医保制度不断完善,我国已逐步实现全民医保,近年来医院医保病人不断增多,医保病人产生的费用总额占医院总收入的比重已经达到40%以上。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甚至降低医疗费用,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制定了医疗保险拒付制度,对医院不合规等费用进行拒付。
2 医保结算差额会计核算的制度规定
2010年12月,财政部印发了新修订的《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对医保结算差额的会计处理作出统一规定。医院同医疗保险机构结算时,存在医院因违规治疗等管理不善原因被医疗保险机构拒付情况的,按照拒付金额,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医疗款”科目。同时,在“医疗收入”科目下设置“结算差额”二级明细科目,核算医院同医疗保险机构结算时,因医院按照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计算确认的应收医疗款金额与医疗保险机构实际支付金额不同,而产生的需要调整医院医疗收入的差额(不包括医疗因违规治疗等管理不善原因被医疗保险机构拒付所产生的差额)。
3 医保结算差额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利弊分析
新《医院会计制度》自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已有3年多时间,对于医保结算差额核算的规定有利有弊,特别是对于除因违规治疗等管理不善原因被医疗保险机构拒付以外的原因造成的医保拒付相关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争议。
3.1优势 ①弥补制度缺陷,将医保结算差额的会计处理进行统一规范,在行业内执行统一标准。②对不能收回的款项及时进行核销,避免资产负债表虚增资产的现象。
3.2弊端
3.2.1医保机构拨款滞后,造成拒付款项跨期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要求。医保机构往往在医院申报之后2~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进行款项结算,例如,我院在2014年4月方接到新农合服务中心清算2012~2013年度新农合补偿资金,时间滞后严重,结算差额只能在收到拨款的时候进行账务处理,冲减2014年的业务收入,但实际承担的却是医院2012年及2013年的损失,不能真实反映当年医院运营情况,造成医院医疗业务收入异常波动。
3.2.2不符合收入确认原则。根据《医院财务制度》第十九条规定:“医疗收入在医疗服务发生时依据政府确定的付费方式和付费标准确认。”按此规定,医院为患者提供了医疗服务,发生的了诊疗行为,开具了正规收费票据,就应当确认为收入,医保结算差额的产生并不能取代医疗服务行为的存在,并不违背收入确认原则。
3.2.3造成财务业务收入数据与医院业务系统记录不一致。目前全国范围绝大多数公立医院财务系统与医院业务系统相互独立,每月财务根据医院业务系统记录统计报表进行账务处理。当医保结算差额发生时,财务根据制度规定冲减收入,而医院业务系统中记录不会改变,造成两个系统统计口径不一,对数据使用者造成误会。
3.2.4影响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药品费等指标准确性。由于平均住院费用等指标是通过医院业务收入计算得出的,医保结算差额冲销收入后在计算各项指标时即人为地将分子缩小了,使医院收入与实际业务量并不匹配,降低了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药品费等指标水平,与医院实际情况不符,拒付金额越大差异也会越大。同时造成财务计算的平均住院费用等指标与医院统计室根据病案记录统计的结果存在差异,不同部门报送的同一指标差异较大,使数据使用者对财务数据准确性及权威性存在争议。
3.2.5影响科室收入成本核算,不能真实反映科室运营情况。按照《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开展科室成本核算,同时我院将收入也分科室进行核算,以体现科室真实运营情况。发生医保结算差额冲减各科室收入,但科室进行相关医疗活动发生的成本费用不能减少,造成科室成本费用不配比,在结算差额发生当月甚至不实的反应为科室亏损,与实际情况背离。
3.2.6医保结算差额分摊方法不尽科学。由于医保结算差额并非由于医院过失产生,相关单位在与医院进行结算时也不会告知具体对哪一笔款项进行拒付,按照《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保结算差额应当按照各项收入的发生额占所有收入总额的比例分摊调整各项医疗收入,而这一分摊比例由财务人员直接根据科室收入构成计算,现行条件下无法区别各科室各收入项目对某一家医保机构结算差额的对应部分,该分摊比例的确定难以被各临床科室接受。
3.2.7影响医疗风险基金计提。由于医疗风险基金是按医疗业务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的,该部分医保结算差额冲销了医院收入,相应医疗风险基金计提金额随之减少。但是,医院对这部分病人提供了医疗服务,承担了可能存在医疗纠纷的风险,这部分业务却无法计提医疗风险基金,不能真实反映医院成本。
4 建议及优点
建议将医保结算差额纳入坏账准备科目核算。理由:按照四川省财政厅、卫生厅《关于贯彻执行的补充规定》(川财社[2013]6号)相关规定,医院按年度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年末累计余额不应超过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科目余额总和的4%。各项应收医保款项属于医院应收医疗款的范畴,医院每年已对其计提坏账准备,由于种种原因发生医保款项不能全部收回时,应当冲销之前已经计提的坏账准备。
冲减坏账准备与冲减医疗收入的核算方法相比,仍然能满足弥补制度缺陷,建立统一核算标准,解决虚增资产问题的需要,还具有以下优点。
4.1统一坏账账务处理标准。从医院角度来讲,医院开展医疗活动发生业务收入确认应收款项,无论该款项将来由病人支付、由保险公司支付、由银行支付还是由医疗保险机构支付,其都是确认的同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坏账发生的原因很多,医保结算差额只是其中一种,改变制度中规定的两套标准,统一坏账账务处理核算标准。
4.2简化结算差额账务处理手续。按照制度规定冲减收入,每月需要将结算差额分摊至各科室及各收入项目,分摊过程繁琐,凭证录入工作量大。若纳入坏账准备核算,将无需再进行分摊,两笔分录即可完成。
4.3坏账准备于每年末进行计提,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避免医院收入异常波动。
4.4使医院收入与业务量指标相比配,真实反映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药品费等指标。
4.5使财务数据与医院业务系统记录及病案管理部门统计数据一致,减少数据使用者的误解,保证财务数据权威性。
4.6不影响科室直接收入成本的核算,真实反映科室运营情况,能够更好的被临床接受,同时坏账准备作为管理费用经过三级成本分摊的过程反映在科室全成本中,更为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