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疾病预防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疾病预防方法范文1
烟台市牟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CDC)档案室始建于建国初期。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的因素及认识上的误区,使得CDC的档案管理工作时断时续。严重影响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向纵深发展的步伐,与整个国家大卫生的发展理念不相适应,与广大人民对健康的要求、对疾病预防控制的期望值等不相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CDC相应科室向业务纵深发展的步伐,严重制约了CDC全面促进健康、有序发展。
为了适应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为了尽快改变这种档案资料机械摞垒的落后局面,我们首先根据年初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规范CDC档案工作秩序,大胆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如举办疾病预防控制档案专题培训班等,使我区疾病预防控制的档案工作焕发了生机。表现在由原来档案的机械摞垒到分门别类;由原来的杂乱无章到井然有序;由被动查找到主动奉送等,实现了疾病预防控制档案资料与专业科室既互相依赖、又提供指导服务的双赢局面,受到了专业科室的好评。
为了尽快适应在新的形势下,党和人民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要求,我们对档案室保存的法定传染病的相关档案资料进行了认真疏理、归纳、分门别类的进行整理、归档。特别对以前那些开展的法定传染病的专题调研报告的档案资料,发现有不齐或漏项的,通过积极联系当事人,把能收集和弥补的原始资料和数据,尽量收集归档 。再通过系统整理、分析归纳,立体地、多面性地呈现给各级领导及把在整理档案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并整理出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料,再报送相应的业务科室,做为相应科室今后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对比的参考指标和当前及今后开展相应工作,有的放矢的努力方向。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健康发展,为保护当地人民健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们都知道,档案资料起着承上启下、少走弯路等的明示作用。通过整理疫情档案资料发现,我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及以前的法定传染病管理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如通过开展法定传染病的漏报调查。即在每年10月份随机调查5处乡镇(这5处乡镇医院按东、西、南、北、中的地理划分法,选择了观水、水道、高陵、大窑、武宁5个点。但每年选择的5处乡级医院不能重复)医院的1~9月份的门诊登记薄和住院登记薄,再将查出的所有法定传染病与牟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传染病登记薄进行相应对照与检查。凡区站未登记的均视为漏报。同时每年还在这5处乡镇的农村(选点方法同选医院法)随机走访5000~10000人,了解法定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和报告的情况。诊断标准:按中国CDC的法定传染病临床诊断标准执行。
5年来,我们共调查了医院门诊273373人次,居民38357人,查出法定传染病10种,报告发病率波动在206.15~781.18/10万,估计发病率波动在1123.91~3323.84/10万。漏报的法定传染病以百日咳和猩红热为最高,菌痢和病毒性肝炎次之。2003年以前,这5处乡镇医院的疫情漏报率最高的为83.95%,它反映出了我们的疫情管理工作是不利的,同时也说明了有不少临床医务工作者对做好疫情管理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缺乏自觉性,法律观念薄弱等。根据这些情况,我们积极给卫生局当好参谋助手,又以区卫生局的红头文件下发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疫情管理措施,这些年来,我们的疫情管理工作大有好转,如全区各乡镇医院的疫情报告率达90.57%。特别是自200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以来,各级医院的疫情报告率绝大部分都在99%以上。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却 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其漏报率平均都在9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动全县广大乡村医生的积极性,尽快建立健全全区疫情报告网,发挥他们在传染病防病灭病第一线中的作用,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和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问题出来了,怎么解决?!通过与CDC领导反复探讨,最后又向卫生局领导多次汇报、请示,根据国家法律要求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给各级领导当好参谋和助手的作用。如在我区政府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的过程中,根据农村当前卫生室良莠不齐的现状,结合我们提供的历年疫情档案资料,以区政府的名义,把分散的各自为政的乡村医生,通过考核,把一大批医风较好、医术较精、扎根农村,深得农民信赖的乡村医生,统一组织起来。根据全区自然村落的布局,首先撤掉原来每村一个卫生室,再组成几个村成立一个“卫生社区服务站”,并本着优先按排的原则,纳入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着装、统一缴纳养老保险、24小时轮流值班等方面,给区、镇两级政府在规划全区、全镇的《卫生社区服务站》方面起到或提供了择优选择、推波助澜、加速融合等的重要参考指标,受到了区、镇两级政府的一致好评。通过实施以来,各方面卫生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农村法定传染病的适时报告一直是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的老大难。然而,我区自实行新农合以来,农村法定传染病的报告率一直稳定在96%以上。
总之,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把尘封的历年档案资料通过整理分析,积极、主动地给各级领导及专业科室当好参谋,为公平合理地对原乡村卫生室进行关停并转、对原乡村医生队伍实行优胜劣汰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或原始资料等,收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同时也提高了我区CDC档案资料的利用率,取得了业务上与各专业科室齐抓共管、共赢的友好、合作局面;为专业科室开展工作少走弯路等指出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也把我区疾病预防控制档案资料管理与使用的科学发展推向了一个崭新阶段。
疾病预防方法范文2
一、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开展2016年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中心领导高度重视此次的宣传活动,在接到旗卫生局的通知后,根据具体要求,紧紧围绕本次宣传活动的主题,详细部署、安排活动的具体要求及方法。
二、 围绕主题,重点宣传
本次宣传活动,先后深入到伊旗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和妇女儿童专科医院,为医务人员和就诊孕产妇宣传碘缺乏病预防知识,在西山广场和阿镇汽车站等人员密集的地方悬挂条幅,向过往群众重点宣传了防治碘缺乏病的重要性,传授防治碘缺乏病的知识和技能,积极宣传和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疾病预防方法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安全;病毒预防;方法探讨
1.计算机病毒的巨大危害和技术背景
1.1计算机病毒的巨大危害
要论及计算机病毒,首先要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巨大危害性。计算机病毒是设置在计算机系统数据资源中的程序段,该程序段因为对该数据资源的启用而繁殖,并且能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因为对该数据资源的共享,使得计算机通过网络途径加速小球病毒的爆发。通过数据的交换与传递,从而导致参加过网络信息交流的计算机群体,大范围和大深度的感染上计算机病毒。一般来讲,我们把采用非法途径入侵用户电脑的行为叫做黑客行为,把使用技术手段危害他人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个人或群体叫做黑客。
1.2计算机病毒的技术背景
黑客入侵用户电脑具有人为性和目的性。黑客在实施信息化违反犯罪活动时,通过蓄意设置在数据资源中的各项隐藏数据,把计算机病毒,与人们在无意中造成的程序出错区分开来,通过设置各种故障,让客户的电脑遭受到各种系统攻击。黑客在针对用户计算机系统漏洞进行犯罪活动时,攻击的不仅仅是某一个具体的,个人软件操作系统,黑客在传播病毒的时候,一般重视的是病毒传播的数量和种类,往往针对的是某一种类型的系统。只要这种类型的系统可以受到此种病毒的感染,便会受到该种计算机病毒的反复攻击。当今最流行的电脑病毒还会对兼容系统产生感染效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要是共享具有该种病毒的程序,其中的数据资源就会进行病毒式的分裂、繁殖和扩散,只要接收到含有此类病毒的文件,均会被严重感染。
2.计算机病毒的技术检测和预防
2.1计算机病毒的智能诊断
计算机病毒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只要一种类型的病毒被制造出来,将会在大范围的互联网系统中广泛传播。当今计算机系统存在着较多的漏洞,在设计方面难免会有瑕疵。从目前计算机受到病毒感染,被黑客攫取个人财务的情况来看,我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尚且属于容易感染的类型。目前的计算机病毒差不多都发生与个人PC微型计算机系统中和计算机网络领域。发生在微型个人PC计算机中的病毒具有较强的“进攻性”,可以轻松的破解电脑用户的银行账号、支付宝密码、QQ账号密码等等。他们以攻击操作系统中的各项软件为目标,从而达到破坏公司内部的防护系统的目的。发生在网络系统中注入DECC-VAXⅡ等小型机上的电脑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攻击性”,这些黑客利用电脑内部安全检测软件的薄弱环节,通过植入乱码等错误信息,导致计算机系统超载而运行瘫痪。
2.2强化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系统建设
使用个人计算机DEBUG或者市场上常见的奇虎360电脑卫士、QQ电脑安全管家、金山毒霸等等,都能够很好地对一般病毒进行预防和扫除工作。个人电脑用户在日常的病毒检测和防止的过程中,一定要定期对停留在电脑系统盘内存在的各种已装软件和操作数据进行实施扫描和技术更新。对于某些并未感染病毒的系统,也要提高预防的警惕,小间隔时间地对其进行系统升级,切记不可间隔太久时间才展开漏洞修补和补丁安装操作。个人用户PC机MS-DOS操作系统的数据结构大致分为五个区。系统参数区(Systemparameterarea)为整个计算机内部系统提供运行支持,中断向量表(interruptvectortable)是通过建立数据交换通道,提高硬盘运行速度,还有文件控制块(FilecontrolBlock)保证文件妥善分区和高效储存,以及起动前操纵台(PrestartPanel),维护计算机系统的启动稳定和运行通常,第五类是BPB(BIOSParameterBlock)磁盘参数块,保证各项数据储存安全。磁盘信息主要有计算机信息引导记录,项目分区表以及操作更目录等。在针对电脑病毒查杀的过程中,通过检查和有效比较,确定这些数据部分是否正确,并且及时将遭受破坏的数据部分恢复过来,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
2.3加强大众型计算机常识教育
为了更好的维护计算机安全,必须要向广大的人民群众普及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方法。从社会宣传和预防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制定强有力的计算机内部系统的法律法规,加强大众计算机常识性教育,切实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推行网络文明和信息安全,使人们不再因为个人私欲或者纯属娱乐而编造大量病毒。从计算机系统的管理方面来看,必须要加强个人PC计算机的使用规范教育。在展开日常网络操作的时候,尽量使用固定盘启动系统来唤醒计算机。对于外来盘,在读取各类信息和资料时,一定要经过严格检查,确定无毒无害之后,才能够接入到个人PC计算机上。内部系统盘尽量不要随意外借,如果确实需要进行内盘转借时,一定要对其进行灭毒处理。
3.结束语
网络计算机黑客,主要是通过编造各种计算机病毒,进行针对性较强的破坏活动。如同医院治疗病人一样,计算机病毒也需要“早发现和早治疗”,及时发现病毒是抑制计算机病毒的有效措施之一。计算机病毒的应对方法,在早期来说,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一些个人PC微型机来说,使用人工检测进行计算机系统的扫描和除害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马宗亚,张会彦,安二红等.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分析研究[J].煤炭技术,2013,32(5):176-178.
[2]饶厚洋.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方式刍议[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3):3-3.
[3]孟宏涛.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防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6):227-228.
[4]孔向军.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分析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0):180-181.
疾病预防方法范文4
Abstract: The ARP virus is one kind of address deceit virus, the influence harm is very big to the local area network.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simple introduction to the ARP agreement. Has analyzed the ARP virus's attack principle, as well as several typical ARP deceit way. Introduced some commonly used defensive measure.
关键词:ARP协议 ARP病毒 MAC
key word: ARP agreement ARP virus MAC
作者简介:唐思敏(1984-),女,湖南省株洲市人,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生。
最近校园网内ARP欺骗病毒扩散,时常会出现校园网内计算机上网断断续续或者越来越慢直到拥塞不通的情况。在一个网段中只要有一台计算机感染了ARP欺骗病毒运行ARP欺骗的木马程序,就会欺骗局域网内所有主机和路由器,影响整个网内计算机的正常上网。
一、ARP协议介绍
ARP协议即地址解析协议。局域网中的IP数据包是通过以太网发送的,而以太网设备并不识别IP地址而是只识别物理地址(MAC)。ARP地址解析协议就是在计算机相互通信时,实现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转换以确保信息正确的到达目的主机的协议。
每台计算机都会有一个ARP缓存表,缓存表里保存着目标设备的IP-MAC地址映射。ARP缓存表采用了老化机制,只保存最近一段时间内监听到的ARP信息以缩短缓存表长度提高查询效率。当客户机对某一IP地址的主机有通信需求时,首先会在自己的ARP缓存表里查询有没有相应的IP-MAC地址映射。如果有则封装ARP报文发送数据帧,如果没有则广播ARP请求询问目标机器的物理地址,然后监听信道上的ARP应答。值得一提的是,当客户机发出ARP请求后,同时也会监听信道上的其它ARP请求。收到ARP回答后新的地址映射将被存入ARP缓存表。
二、ARP病毒攻击原理
因为ARP缓存表是可以随时更新的动态缓存表,所以攻击者完全可以发送一个带有欺骗性的ARP请求或者回答,以更改ARP缓存表中的地址映射,使得被攻击的主机的地址解析发生错误,将信息发往攻击者希望的机器地址,以达到窃取信息的目的。
APR欺骗通常有针对局域网内计算机的欺骗、针对交换机的欺骗与针对DHCP服务的欺骗几种。下面分别对这几种ARP欺骗方法进行介绍。
2.1针对局域网内计算机的欺骗
由于局域网内各个计算机的ARP缓存表都是根据信道上的ARP响应包动态变化的,而且并不是只监听自己发出的ARP请求。所以局域网中的攻击者想要利用ARP欺骗窃取内网中某台主机发出的信息或者破坏网络的正常通信是很容易的。例如A主机要发送信息给B主机,而C主机想得到他们的信息。C只需向A和B发送ARP应答包让他们都以为对方的MAC地址是C的MAC地址就可以了,这样看起来A和B是直接通信,但实际上信息都是通过C来转发的,这样C就可以轻松地得到A和B的通信内容。当然针对局域网内计算机的ARP欺骗还有很多,常见的比如篡改网关的MAC地址(通常将网关的MAC地址改成自己的MAC地址),或者干脆大量发送伪造的ARP数据包造成局域网中计算机ARP缓存表的崩溃,使得网内计算机不能正常上网。
2.2针对DHCP服务的欺骗
DHCP 是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分配协议)的缩写,它是TCP/IP协议簇中的一种,主要是用来给网络中的计算机机分配动态的IP地址。使用DHCP可以大大简化配置客户机的TCP/IP的工作,尤其是当某些TCP/IP参数改变时,如网络的大规模重建而引起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更改。但是由于DHCP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没有认证机制,如果有木马病毒让该DHCP服务器分配错误的IP地址和其他网络参数,那就会对网络造成非常大的危害。病毒的攻击方式通常是将DHCP所能分配的IP地址耗尽,然后通过伪造MAC地址来冒充DHCP服务器,然后给客户机提供一个假的DNS地址,这样用户就很容易被引导到一个假的网站,这样攻击者就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用户密码等信息。
三、防御方法
综上所述,ARP欺骗病毒的根本运作机理就是伪造物理地址(MAC)。现在已经有许多方法和软件可以用来防止MAC地址欺骗。最常用的是在交换设备上进行IP-MAC地址绑定。这样做不仅可以防止ARP欺骗病毒,也可以解决IP的盗用问题。其操作依靠人工,工作量必然会加大,但是能大大提高局域网的安全性。现在许多单位的局域网都采用了IP-MAC地址的绑定技术。现在许多交换设备也已经带有一定的防御ARP攻击的功能。另外网内的计算机要及时更新操作系统,打上各种漏洞补丁。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现在已经有很多防火墙软件带有专门的ARP防火墙可以有效地阻挡ARP攻击(如360防火墙)。
四、结语
以上分析了ARP欺骗病毒的攻击原理和基本的防御方法。鉴于ARP欺骗病毒对于局域网的严重危害,我们应该重视对它的日常防御,熟悉解决方法,以保证局域网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陈庆章.大学计算机网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疾病预防方法范文5
1 疫霉病:中、后期发病严重,发病时茎、叶、蒴果均可受害。初发病时,茎、叶、蒴果均呈深绿色水渍状,以后逐渐变成黑褐色,病部瘦削凹陷,病健组织分界不明显,潮湿情况下,病部长出棉絮状白霉,最后导致病部以上茎叶枯死。
防治方法:实行2~5年轮作;请沟理水,降低田间湿度;现蕾前后可用1:1:100的波尔多液喷雾预防,发病初可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或用36%粉霉灵500倍液喷雾,连续防治2~3次。
2 立枯病:菌期发病较多,芝麻茎基部或地下部一侧呈黄色至黄褐色条斑,逐渐凹陷腐烂,严重时扩展到茎基周围,溢缩变细,常从地表处折倒,较轻病苗有时能恢复生长。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及时清沟理水;降低湿度,提高芝麻的抗病力;播前用1%多菌灵拌种或发病初用80%多菌灵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3 枯萎病:苗期发病,全株倒伏像猝倒病,成株期发病,其根部半边根系变褐,并顺延茎部向上伸长成红褐色条斑腐烂,使相应的植株半边叶片由下向上变黄,俗称半边黄,发病初期,早晚能恢复正常,以后逐渐枯萎脱落,潮湿时病斑上出现一层粉红色的粉末,剖视茎部,病茎的导管或木质部呈褐色。
防治方法:实行4~5年轮作;防治地下害虫,田间管理时避免伤根,可减轻病害的发生;芝麻现蕾后可结合防治疫病等病害进行兼治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4 茎点枯病: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以芝麻开花结果发生重。苗期发病,根部变褐枯死,地上部分随之萎蔫枯死,茎杆初呈水渍状,后产生许多小黑点。开花结果期病害多自根部或茎基部开始,根部感病后,逐渐变褐,腐烂枯死。茎部初发病时呈黄褐色水渍状,后逐渐变成黑褐色,上面密布针尖大小的小黑点,以后茎杆中空易折断。严重时,重病株全株变黑祜死,轻病株部分枯死。
防治方法:实行3-5年轮作;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种子量0.5%的五氯硝基苯拌种;适时中耕,科学施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开花结果期于发病初用8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连续防治2~3次。
疾病预防方法范文6
输血并发症大体可分为两类:即输血反应和输血相关疾病的传播。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达25%以上,其中70%以上为热源所致的发热反应,其次为过敏反应、循环负荷反应(严重循环负荷反应为肺循环超负荷)、溶血反应、菌毒血症等,甚至发生急性肺损伤和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通过输血可能传播的疾病主要有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疟疾、巨细胞病毒、弓型体感染等。
常见输血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发热反应:输血所致发热反应多见于输注的血液或血制品内,或者使用的输注容器存在热原质引起。
过敏反应:输血引起过敏反应的因素较多,常见于供受者的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如抗HLA抗体、血小板抗体,或者供血内的血浆蛋白引起,也可见于供血内致敏抗体进入受者体内与相关抗原所产生的抗原抗体反应。
输血相关性循环负荷反应及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循环负荷(TACO)和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均为严重的输血并发症。循环反应是由于血液和血液成分输入过量或超速导致循环负荷过重引起,贫血和心血管退化性疾病的病人更易发生此类输血反应。TACO是输血诱发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可危及生命,常见于幼儿和60岁以上的老年重危患者[1]。某些人群发生率为1%~8%。TRALI是一种可以致命的输血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是在输血6小时内出现急性呼吸困难、双肺水肿、发热、低氧血症和低血压。有低血压者常预示病情严重,症状在输入含血浆的血液成分2小时内发生,死亡率为5%~14%。本病的发病机制均不明确,免疫和非免疫损伤机制均有报道。多种血液制品均可诱发TRALI,包括全血、红细胞、血小板、新鲜冷冻血浆、粒细胞、冷沉淀及免疫球蛋白等。
低血压:低血压是少见的输血并发症,也可为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细菌感染及输血过敏反应综合征的一部分。缓激肽(BK)和血管性激肽(des-Arg-BK),半衰期短(大约30秒~8分钟),在低血压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物存在的条件下,激肽的蓄积更加容易,ACE是BK的主要代谢酶。已证实在ACEI引起的先天性血管水肿的病人降解激肽的能力先天性缺陷。血液经过负电荷表面时,可产生激肽,如床旁白细胞过滤器,大多数低血压病例都是这类过滤器引起的[2]。因此,保存前白细胞过滤,相对床旁滤过可阻止输血性低血压的发生[2]。
溶血反应:溶血反应是由于血液贮存状态不当,红细胞在体外破坏或血型和交叉配血错误,红细胞在体内破坏引起。一些人为的疏忽如标签错误、取血错误、核对不严、张冠李戴也是导致溶血反应的常见原因。
菌毒血症:菌毒血症多由于操作过程中无菌观念不强或血液在室温中放置过久引起微生物大量繁殖而导致。
输血相关性抗宿主病:TA-GVHD是近年来人们所认识到的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的并发症之一,是指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或受损的患者在接受输血过程中,输入了供者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且不被受血者免疫系统所识别和排斥,使其在受者体内植活、增殖并攻击破坏受者体内的组织器官及造血系统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症候群,是一种致命性的输血并发症。TA-GVHD虽然发病率低(0.01~0.1),但死亡率极高(90%),而且容易漏诊,并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手段,因此提醒临床工作者要把握好输血适应证并警惕TA-GVHD的发生[3]。
输血并发症的预防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国外有报道Hb70~80g/L,无活动性出血,就不必输血。一般输血指征:出血量>20%血容量,或Hb
成分输血:提倡成分输血也是减少输血并发症的有效措施。输全血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全血含有白细胞抗体、血浆蛋白抗体高及循环负荷过重所致。成分输血可以根据患者不同需要,将经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分离、纯化和浓缩的各种血液成分(细胞、血浆、血浆蛋白等)输给患者,有利于对血液的有效利用,减轻病人负担,减少输血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同时,成分输血也是衡量一个医院现代输血水平的标志之一。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成分输血,主要是红细胞输血。1988年国际红十字会统计,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成分输血率达到90%~100%,其中以红细胞输血为主[4]。去白细胞血输注可以有效预防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大力提倡成分输血,提高成分血应用意识,也是减少输血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其他:为减少输血并发症的发生,还需在用血采集前做好严格的筛查,阻断可能存在的疾病传播隐患,严格无菌操作,采输血器应用一次性合格产品,确保血液及血制品贮存和运输过程在低温状态下,保证血液及血制品的质量,切断一切可能的污染环节,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Popovesky MA.输血与肺:循环超负荷与急性肺损伤.国外医学输血与血液学分册,2004,27(6):563-564
2杨晓芬,赵凤绵.输血译苑-保存前去白细胞血液制品可诱发低血压性输血反应.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5,28(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