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感受民俗文化魅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感受民俗文化魅力范文1
一、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
语文包含了语言和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以知识,也应渗透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优秀的民俗文化,感受民俗文化之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传承民俗文化。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授语文知识,分析民俗文化现象时,还需充分挖掘优秀民俗文化的内涵,巧妙渗透民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蕴涵了民俗文化气息。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专题则是“民俗风情”。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可由文章注释、文章中的字词句、阅读提示切入,充分发掘其中所蕴涵的民俗文化背景,发掘其中的哲理内涵;亦或由故事情节
切入,把握其中所隐含的特定传统民俗文化内涵;还可从文章的主题出发,抓住民俗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例如:《端午日》的作者沈从文围绕“端午日”这一话题,依照争看划船、竞追鸭子、赛事结束的时间顺序展开,描写了赛龙船、捕鸭子的欢乐场景。课文中的三个“莫不”,活画出湘西民俗、民风的特点。在描写河上赛龙船时,作者着重刻画了划船者的精神风貌,展现出奋力拼搏的画面;在描写竞赛时,引出联想,使人想象到士气高昂、鼓声震天的激烈战斗场面。这样,通过多个精彩场景,向读者展现了湘西茶峒人庆祝端午的热闹场面,表现了湘西人的淳朴民风,并展现出合作争先、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这样,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了解湘西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体会民俗文化的魅力之所在,感受桨手风采,理解合作、拼搏的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创设民俗文化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是增强学生感知知识的有效途径。同样,在渗透文化教育时,也需要创设良好的文化教学情境,让学生融于文化氛围中,受到文化感染。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可采取对比、外联、内引等方式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同时,情境创设,还需因势因时而异,依据教学需要,考虑学生学习的特点,设置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布置教室,教师可让学生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上节日风俗画、传统年画,张贴关于民俗文化的谚语诗句等,创设出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亦或适当地引入关于民俗文化的歇后语、谚语,让学生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体会传统民俗文化的美妙与精深;亦或根据教学内容,优选相关的视频等,巧妙地融合语言感染力与审美感受,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文化之美。如在学习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我的思念是圆的》时,因这些文章都与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相关,教师可以进行专题教学―――《走进民俗风情》。可创设问题情境,提问民俗知识:在中秋节,我们会吃月饼,会赏月。我们是否因喜爱吃月饼而买月饼?这一晚上的月饼与平时的月饼一样吗?西方有这一习俗吗?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并非是喜欢吃月饼,而是在民族传统的意识形态中,在中秋佳节中,吃月饼与赏月,象征
着美满团圆、合家欢乐,这是中国的一种特定的民俗。因而这晚的月饼独具意味。同时,中秋节的月亮,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象征着永恒、爱与美等,也被人们赋予了不同意蕴,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因此,吃月饼、赏月,是品味民俗文化,而非简单活动。教学完
后,教师还可让学生搜集有关咏月的诗词,或以“月的联想”为主题制作黑板报。
三、组织民俗文化体验活动
感受民俗文化魅力范文2
关键词:民俗;资源;幼儿;教育
民俗文化所具有的生活性、稚拙性、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要求,是独具价值的、鲜活的幼儿园课程资源。
我们昆山作为上海和苏州之间的“中心花园”,风景秀丽,景色宜人。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曾诞生过著名爱国主义学者顾炎武、散文家归有光、画家龚贤,更是被誉为“百花园中一株幽兰――昆曲的发源地。美食文化源远流长:阳澄湖大闸蟹、奥灶面、周市燠鸭、正仪青团子、周庄万三蹄系列食品深受众多游客的青睐。这些地方民俗资源既有利于形成地方教育和园所特色,又有利于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而让幼儿更多地了解本土民俗文化,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感受地方民俗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一、引入“环境”,服务课程内容
蒙台梭利曾说过:“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为了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本土民俗文化的熏陶,我园以民俗文化为主基调调整园舍环境规划布局。走进校园,映入眼帘是水乡牌坊,侧墙的民间工艺展示区摆放了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制作的民间工艺品,让人仿佛走进了水乡人家。一楼的走廊里红墙黄瓦,古色古香,开设有青团子、奥灶面、万山蹄、袜底酥等地方特色美食店;二楼的蓝印花布更展现了水乡独特的韵味,昆石加工、草艺编织、土布印染……孩子们在里面穿梭着,忙碌着,不亦乐乎,俨然成了民间工艺坊;三楼的脸谱、民族服装、戏曲舞台灯精心营造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从不同角度向幼儿展现中国优秀的民俗艺术文化。让幼儿在环境的刺激、引导、激励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二、研磨“内容”,丰富课程资源
1.开展民俗文化在主题活动中渗透的园本教研活动
当前幼儿园课程内容多以教材为主,教师在实施教材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幼儿生活中蕴含的许多有价值的资源,从而错失了对幼儿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契机。为此,我们开展“民俗文化在主题活动中的开展”的专题研讨。每位老师先思考,向家长或长辈了解昆山的风俗文化资源和形式,然后集中分享、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昆山民俗文化,最后各年级组商定如何将这些民俗文化融入主题。例如大班在“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中,融入了剪纸、中国画、泥塑、昆山名人、昆曲等活动内容,让民俗文化有效成为课程教学内容。
2.开展民俗文化在集体教学中的课例研究
教师们采用一课多研、同课异构、对比教学等形式挖掘家乡民俗文化的主题教育资源。如在“昆山三宝”的主题中,通过同题异构,形成了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教学活动。小班科学活动“并蒂莲儿开”,在有趣的科学实验中让幼儿了解并蒂莲的特征,知道并蒂莲是昆山的三宝之一。中班社会活动“昆山三宝”中,通过看看、讲讲、玩玩认识昆山三宝的名称、特征以及用途,让幼儿感受昆山三宝的奇特。大班语言活动“昆山三宝真不错”,则让幼儿感受到多元文化,将三宝的奇特与美用快板的方式念出来,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因此对家乡文化有自豪感,感受家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探讨、拓展挖掘,现如今形成“昆山的饮食文化”“昆山的工艺文化”“昆山的节日文化”等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体系。由此,教师大胆地尝试了主题背景下的课例研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走进“节日”,拓展课程内容
传统节日沉淀并折射出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它潜在的教育价值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可以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民俗文化的熏陶。因此,我们找准教育的切入点,整合传统节日中昆山的特色文化来拓展课程内容。
在元宵节来临之际,幼儿园处处张灯结彩,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小班幼儿玩灯笼赏灯笼,中班幼儿搓元宵,大班幼儿做灯笼、猜灯谜等;端午节时孩子们在画粽子、装饰龙舟,与爷爷奶奶一起包粽子,邀请爸爸妈妈讲述屈原的故事等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每逢重阳佳节孩子们带着自己买的重阳糕走进敬老院,给爷爷奶奶吃重阳糕、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从小培养孩子关爱老人、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立夏时节根据昆山立夏吃蛋、吃蚕豆的习俗,孩子们在剥蛋、剥蚕豆、剥豆瓣的活动中不仅感受了传统节日的趣味性,也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在新的课程资源观的指导下,我们逐步形成了“学习领悟―收集整理―审议筛选”的资源开发思路。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幼儿成长需求的变化,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研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效策略,让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进入幼儿园,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看得见、听得懂、摸得着、做得来”,在欣赏、体验、探索、合作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感受民俗文化魅力范文3
1 当代民俗文化保存传播现状
1.1 当代民俗文化保存传承面临的形势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传承历久而弥坚。但是,近代进来,受到西方文明经济文化的冲击十分巨大。建国以后,在漫长的时间里,又面临严峻的国内及国际形势,文化传承出现断层。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文化传统开始复苏,但是又面临高速的经济发展导致的拜金主义、唯利主义思潮的冲击,同时城市化的发展与广大乡村地区的逐渐凋零,也使得民俗文化自然存在的土壤被破坏。
1.2 当代民俗文化保存传播的主要形式
当前,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播主要依靠以下几种形式: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民俗文化旅游。民俗博物馆强调民俗风物的保存保护、利用展示与组织特色活动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播,常常利用传统文物古建等为依托,如福建闽西的土楼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往往以至今还存在的社会群落为依托,他们还居住在古来的村落中,按照古老的习俗与生态在生存,这往往也是民俗旅游的一种主要形式。
民俗文化旅游则涵盖面极广,而且往往与地域的自然生态景观旅游相结合。以产业化的民俗旅游业来看,大多数都是以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古建等为主要依托开展活动。
2 民俗博物馆文化保护传播与发展旅游的相互关系
当前的民俗博物馆,事实上有两大类,一类是依托文物的传统博物馆,一类是功利性极强的“人造民俗馆”。前者是当前的主体,但是其往往在旅游策划上下的功夫不足,缺乏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在运营上往往是低调地等待参观者上门。而在民俗风物展示中,往往也以单调的文物及风物展示为主,缺乏如同生态博物馆那样的“接地气”,使得民俗展示成为了一种抽象的概念,使得参观者无法深刻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人造民俗博物馆,在底蕴上有很大欠缺,开业时由于宣传与人们的好奇心理,往往能火爆一段时间,之后则客源不断流失,甚至难以生存。传统民俗博物馆,还要担负较重的文物保护工作,在旅游经营上,所下的精力往往不足,旅游活动组织时往往缺乏内涵,甚至只是以文物撑场面,但毕竟不是个个都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无法将内涵展示出来,终也只会流失客源,导致经费短缺。而依赖政府,毕竟不是长久的发展之道。
因此,发展旅游、自力更生、生存并求发展,要与落实保护、展示底蕴、提高内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处理文物保护与开拓市场之间的关系。
感受民俗文化魅力范文4
关键词:拴马桩;民俗文化传承;建筑装饰
中图分类号:F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4-0155-02
引言
拴马桩石雕艺术是陕西关中地区所特有的民间石刻,在农耕文化为主的关中平原有大量的遗存。拴马桩是关中庄户人家用来栓马、驴、骡子等牲口的实用性传统器物,多以青石雕刻,由桩顶、桩颈、桩身三个部分组成。拴马桩常设置在农户大门两侧,既方便农耕出行使用,又展现出户主的富裕殷实。
关中地区是中国文化起源地之一,对拴马桩设计元素的分析发掘及建筑装饰应用,能够促进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多样化,增强建筑装饰空间地域特色,将现代人对空间的精神需求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促进民俗文化传承发掘与再利用。
一、拴马桩设计元素的提取
从先秦时期开始,广沃的关中平原奠定了农耕文化的基础,拴马桩的创造、运用及普及是关中地区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如今,挖掘传统民俗传承设计元素已经成为地域建筑装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拴马桩艺术元素的提取、变异、重组,运用现代艺术创作手法,结合人们对建筑装饰空间的需求,将其运用在建筑空间装饰中,形成有传承、有内涵、有特色及情感的关中风格装饰组成。在拴马桩设计元素的提取过程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
(一)造型结构
拴马桩的整体形体结构可以概括为“上圆下方”,上部采用圆雕手法对刻画内容进行夸张的艺术处理,题材多样,胡人奴狮、骑马、狮子戏球及各类瑞兽较为常见,雕刻相态饱满、生动,兽爪下镂空留作栓绳之用。下部为长方柱体,柱体石材保留凿刻痕迹,更有精细者用浮雕手法表现各类藤蔓及祥瑞图案。受益于桩顶的圆雕造型,拴马桩四面皆有不同,整体比例协调,浑然天成,桩顶主题突出,高度恰处视觉中心,桩顶曲线与桩体直线实现了刚柔的高度契合,给人带来高度的视觉享受。
(二)视觉肌理
关中地区拴马桩都采用石材制作,包括灰青石、黑青石,细砂石等。拴马桩桩体石材肌理质感粗糙、质朴,光下不同的角度看去,呈现不同的视觉体验,整体给人带来返璞归真的感受。拴马桩肌理展现出成熟的雕刻技艺,桩顶圆雕、浮雕技法娴熟,刻画人物瑞兽生动饱满,桩身保留原始刀刻痕迹或线刻纹理,呈现出自然刀斧的美感。长期使用的拴马桩栓绳部位细腻沉稳、精光内敛,暗含关中人朴实无华的劳动精神。除了石材贴近自然的属性外,还能够传递三秦大地文化传承的厚重。
(三)色彩光影
拴马桩所用色彩都为石材原色,呈灰青、黑青。在关中地区,受早期秦汉历史文化影响,色彩重黑、红,与拴马桩灰色调一样,都偏重于厚重的色彩感受。古代,拴马桩立于屋前两侧,就像侍从守卫,构成房屋区域的界限,斜阳下拴马桩与地面投影相映,美轮美奂。
(四)符号
拴马桩从顶视图来观察,“外方内圆”与印章形体保持一致,从正面观察,“上圆下方”,暗含天圆地方的意思。桩体基本一致,桩顶各有不同,是为“大同小异”,桩顶的圆雕内容,从早期的胡人驭马,祥瑞狮兽,逐步加入和合二仙、骑狮、狮子绣球等吉祥题材。拴马桩从形制到题材处处都渗透出中国传统思想的文化精髓。
(五)气质元素
拴马桩又称为“看桩”“望桩”,在关中地区还被称为庄户人家的“华表”。无论是“看桩”“望桩”又或是“华表”都可以追溯到人类祖先对于图腾的崇拜,拴马桩上圆下方的造型同时又暗含男尊观念的隐示。由此,拴马桩体现出关中传统文化中,人们对力量的崇尚、劳动力的尊重及殷实富裕生活的向往。
二、拴马桩设计元素的应用
拴马桩起源于元朝,盛行于明清。民国后,在关中平原农村,依旧有大量留存。拴马桩在近现代已经不再用来安置牛马,而是大量的被收集在各类博物馆中,还有一部分被运用在各类关中民俗文化主题的民俗村中,譬如袁家村、马嵬驿、崇泉古镇等地,增强景区的地域文化特色。
对拴马桩设计元素的挖掘及装饰空间应用可以提高关中民俗风格在建筑装饰领域的影响力,提高关中地区城市的形象识别,提炼关中民俗设计元素,将关中风格融入到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系统、科学地为创建关中民俗风格建筑装饰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在现代建筑空间装饰中,拴马桩需要突破传统形制及使用局限,不仅仅用来陈列,而且需要在构思、造型及情感传递进行延伸,将现代人对空间装饰舒适、情感、乡情的需求与拴马桩设计元素相结合,达到古为今用、雅俗共赏的目的。对于拴马桩设计元素在建筑装饰空间的运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空间平面的艺术表现
建筑装饰的平面空间包括室内各界面、隔断、地面分隔等二维平面。拴马桩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像语言可以运用在现代居室装饰中,电视背景墙、沙发背景墙甚至地面都可以运用拴马桩的图形元素进行平面填充、平面空间划分、视觉传达节点、标识及布局。胡人驭马“望”的深切、狮子绣球的顽皮等元素是关中传统拴马桩文化的重要组成,拴马桩的柱体肌理、整体的轮廓在平面空间的划分重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支持。当然,在元素使用过程中,需要运用艺术手法对其进行处理,避免生硬的照搬,要与装饰空间的需求相结合,在完成主题营造的过程中,兼顾空间功能需求。平面空间的拴马桩元素导入能反映出关中民俗传统文化特色与关中人质朴的气质,丰富空间的视觉效果。
(二)建筑空间元素应用
建筑室内空间,装饰元素应用集中在门窗、玄关、各类洞孔、空间陈列及箱柜家具等部位。o论是拴马桩顶部祥瑞元素的二次运用,还是整体柱型在空间内柱体的拟态使用都有用武之地。拴马桩整体轮廓线条四面皆有看点,通过轮廓抽象化、柱体壳化作加减法等处理手法加强设计元素的延伸,能够运用在各类小品摆设件的设计中,如花盆、笔筒、斗柜、矮凳等。建筑室外空间除了运用相应元素进行建筑外墙界面装饰外,还可以利用其阵列的空间气场营造庭院空间的景观布局,隔墙立柱的点现结合进行空间划分。
(三)精神元素的传递
拴马桩体现了关中地区劳动人民的才智与情感,传递着关中地区农耕牧马文化的民俗传统及审美。拴马桩尽管已经没有了实用功能,但其作为关中民俗传统文化遗产,是民间传统造型艺术的延续,在精神层面上展现了关中劳动人民对劳动趣味及生活富裕的美好诉求。在进行拴马桩元素与建筑装饰的融合过程中,元素所携带的精气神也会融入在装饰空间中。通过拴马桩元素及承载器物的排列组合、空间构建,形成风格统一、气息相容的作品,达到协调舒适的空间装饰效果。
在拴马桩设计元素设计应用中,需要充分研究不同形制拴马桩的造型特点、装饰纹理及寓意,合理地将其转化为符合装饰空间需求的设计元素,逐步调整完善,形成具有关中传统民俗文化特征的装饰主题。
三、拴马桩设计元素带来的经济效应
和我国其他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一样,陕西关中拴马桩以其突出的文化历史内涵和丰富的艺术魅力进入到建筑设计装饰当中,以设计元素的形式丰富了建筑装饰的元素类型,提升了建筑装饰的文化内涵和美学内涵,在合理利用之后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产生相应的经济效应。具体来看,拴马桩设计元素在建筑装饰应用带来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打造民俗文化主题旅游景点增加旅游创收
拴马桩设计元素被广泛应用在建筑装饰当中,对于陕西当地民俗文化立体展示而言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我国西部内陆地区,关中平原当地的地理优势不足、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但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是取之不尽的宝藏,能够借助于传统民俗文化实现文化带动经济的效果。就拴马桩设计元素而言,充分挖掘、整理并实现与现代建筑装饰理念的强强结合,能够使得传统民俗文化焕发光彩,为打造当地的民俗文化主题旅游景点提供丰富的元素和理念基础。极具当地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能够吸引更多的其他地区游客涌入,通过景点的票务和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实现经济创收,进而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蓬勃发展。
(二)建筑建设品质提升促进建筑装饰行业发展
作为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瑰宝,拴马桩作为设计元素应用在建筑装饰当中,不仅可在当地文化旅游景点建设中发挥作用,还能经由专业设计师的提炼,将其应用在其他设计领域当中,对于建筑装饰行业的整体发展而言也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将装饰元素应用集中在门窗、玄关、各类洞孔、空间陈列及箱柜家具等部位,或者实现拴马桩顶部祥瑞元素的二次运用,使得现代城市建设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提升建筑装饰品质,让业主和客户更加满意,实现建筑装饰行业在经济效益提升上的不断进步。
(三)文化设计理念输出实现带来更多对外收入
文化设计理念作为一种软实力,能够为我国的建筑装饰行业应用,也能够在本土发酵创新之后实现文化价值的不断提升,进而辐射到国外乃至全球,成为建筑装饰甚至其他设计领域的理念源泉。经由我国建筑装饰设计师的提炼运用,既具有传统民俗文化魅力又符合现代人们审美取向的设计理念逐渐成熟,会让其他国家在全球化大浪潮下感受到该设计理念的设计魅力,从而进行资本引入,把我国的拴马桩设计元素引进到当地。文化过渡到经济,是文化本身的经济价值的最终实现,对于关中地区而言不仅是文化魅力的传播,也是同步获得经济效益的自然完成。文化设计理念的成功输出,所获得的对外收入也是拴马桩设计元素在建筑装饰应用后获得的二次经济效应。
结语
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不是单一的照搬、复制,在拴马桩的设计元素应用中,要充分分析拴马桩的造型、肌理、符号、气质,发掘其内涵气息,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空间装饰相融合。拴马桩只关中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关中平原千年农耕文化孕育的不仅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更有这群人所特有的精气神。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不仅仅是器物的传承,还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对拴马桩的设计应用,将传统文化融入在空间装饰中,可以展现关中地区人文与历史的传承,获取应有的经济效益,充实关中地区建筑装饰风格的研究与应用。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类项目“关中民俗文化设计元素分析及‘关中风格’建筑装饰设计研究”(16JK1167)”
⒖嘉南祝
感受民俗文化魅力范文5
社区是幼儿生长生活的场所,利用社区资源能使幼儿在真实的环境中探索学习,开阔视野,得到发展,也能使园本课程特色化。我园坐落于古运河边,闻名遐迩的古运河有着悠远的历史,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我们组织幼儿在古运河边巡游,走一走水弄堂、跨一跨清明桥、坐一坐小木船、看一看大码头,使幼儿充分感受到浓郁的民俗民风民情。
1.社区资源,丰实课程内涵
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地理优势,结合古运河南长步行街区的开发,在园本课程活动中我们带领幼儿参观民清时的评弹书场、丝绸博物馆;看民间艺人编织竹椅竹凳、捏制面人;看糖年糕、豆腐花、糖人等民间小吃制作工艺并品尝,增长了幼儿的知识面。通过系列的亲身体验,使幼儿对古运河片区的环境有了充分的了解。
位于古运河边、紧邻幼儿园的南禅寺也是一块重要的社区资源。我们紧紧抓住这个宝贵资源,多次组织幼儿参观南禅寺,每年的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南禅寺里都会热闹非凡,“猜灯谜”、“舞龙舞狮”、“杂耍”等孩子们平时看不到的民间习俗都会登台亮相。我们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带孩子们来南禅寺看一看、玩一玩、逛一逛,使孩子们能亲身感受到民间节庆的热闹场面,体验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回到园所,孩子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浓郁的社区资源丰富了园本特色课程的内容。
我们还主动与街道、居委会取得联系,吸引有专长的社区人员参与到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开发:社区剪纸大师奶奶来园为孩子们现场表演精彩的剪纸艺术;竹笛爷爷为孩子们带来悠扬的笛声;社区婶婶为孩子们准备演出的机会与场地。在社区领导的支持与协助下我们还与社区联合举办了“亲亲古运河环保小卫士”、“我教社区爷爷奶奶学电脑”、“爷爷奶奶教我念童谣”等活动,多彩的活动增加了特色课程的元素。
2.家长资源,充实课程内容
幼儿园的家长有着不同的知识和成长背景,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支持者。在园本特色课程的建设中,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与家长取得密切联系。如锡剧传唱特色课程建设中,我们利用职业是锡剧演员的家长来园给孩子们现场表演锡剧,指导老师及幼儿学唱锡剧;把爱好锡剧的家长也请进园,请他们给孩子们说戏、唱戏、演戏,让孩子们能亲身感悟到无锡地方戏曲——锡剧的魅力。
我们还充分发挥家长的聪明才智,发放民间游戏征集稿,广泛征集家长创编的民间游戏及童谣,使民间游戏和童谣在幼儿园开花结果。同时我们也邀请家长来园参加各项亲子活动,使家长们能参与到园本课程中,感受到园本特色课程的魅力。
3.名人资源,拓展课程外延
江南水乡无锡有着浓郁的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孕育出一批又一批的传承无锡文化的热心人士,他们热爱家乡文化,热衷于传承家乡文化,我们从中挖掘有效的人文资源,为构建园所特色课程服务。
王全大老师是全国有名的摄影大师,也是拍摄运河第一人,相机里的古运河别有风味。我们邀请王全大老师作为我们家委会成员,热心的他无偿为孩子们带来了他拍摄的各种角度下的古运河、南禅寺、南长街等照片,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孩子们跟着摄影师审美的脚步感受运河文化的美。
古运河文化研究会曹荣之老师致力于古运河文化的研究,他积极参与我园特色课程的开发,更将自己研究的专著赠送给老师们,增加老师们对古运河文化的了解。
陈老师是著名的锡剧表演艺术家,也是全国梅花奖得主。我们在家委会成员锡剧院院长的联系下得到了陈老师热情的帮助。陈老师从说、唱、演,一句一句悉心教授;老师们从示范、还课、点评、表演,观看锡剧表演、感受锡剧人物唱腔、体验服装化妆,领略到本土戏曲文化的魅力。锡剧传唱活动一课三研,陈老师帮助教师探索教学方法,在锡剧专家的引领下老师们开始了锡剧进幼儿园的积极尝试。与锡剧专家的互动交流使每一个教职员工进入了锡剧的殿堂,也促使老师们对锡剧进入幼儿园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同时,锡剧表演艺术家小王彬彬等与我们的小朋友锡剧迷粉丝亲密接触、同台表演,也极大地鼓舞了孩子们唱锡剧的热情,使锡剧传唱特色课程项目得以深入发展。
社区文人及文化名人的加入为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建设添砖加瓦,使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充实。
二、民俗环境资源——园本课程的着力点
我们将民俗文化融入到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的各个环境之中,积极创设民俗文化氛围,让幼儿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文化生活和学习环境、人文环境,使我园的园本课程的园所特色环境,感受民俗文化的丰富和精髓。
1.园内环境,体现民俗化
进入幼儿园的主干道,就能感受到了浓浓的水乡气息。园门外的大幅“水乡风光”喷绘图、巨幅的江南水乡图展现在青砖绿瓦的门厅玻璃墙上;门厅上方悬挂着蓝印花布的帷幔;大厅内悬挂着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的具有民俗特色的灯笼;走廊边挂着古运河上的景点介绍;走廊内孩子们自己手绘的线描画将江南水乡的韵味一览无遗;楼梯角可以看到孩子们平时最感兴趣的游戏——弄堂游戏的照片及游戏说明。园内的每一面墙,每一条走廊,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浓浓的运河韵味,散发着运河所特有的文化魅力,体现了园所文化特色,这样的环境也在不知不觉中熏陶和感染着幼儿,与幼儿进行了有声和无声的对话。
2.专用室环境,呈现儿童化
内涵丰富的“小阿福民俗博物馆”是我园的特色工作室,也是孩子们流连忘返的地方。在这里,有许多老师和家长收集的藏品和玩具,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抛一抛铁环、转一转陀螺、赏一赏小伙伴们精美的作品……
富有水乡韵味的“小阿喜泥工室”里,孩子们用惠山泥制作的小桥、小船静静地摆放在展示柜上组成了“清晨的水乡”图,泥工室里琳琅满目的工具、孩子们稚拙的作品丰富了工作室,使工作室尽显水乡园所特色和儿童的特色,特色环境的创设以无声的语言丰富了特色课程的内容。
3.班级环境,凸现个性化
各班都结合园所文化主题、班级课程主题以及时事 、时令特点,精心创设师幼互动的班级环境。每个主题的过程都体现了师幼互动的过程。如:区角内教师自制的民俗区域游戏材料,让孩子玩出了快乐;各角色游戏区域让孩子童年生活更精彩;“亲亲古运河”、“锡剧小舞台”、“蓝印民俗风”等使班级环境、班级游戏环境、区域环境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浓厚的儿童化,也体现了环境课程的“以生活为本,以儿童为本”的理念。
三、特色活动资源——园本课程的关键点
民俗、民风、民情的内涵博大精深,有许多内容难度较大,是学前幼儿无法领悟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资源的意义来进行筛选,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加工改造,把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内容纳入园本特色课程。在课程实施中我们注重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幼儿兴趣的培养,努力将复杂深奥的民俗文化资源儿童化。
1.童谣吟诵活动,传承无锡方言
现如今家长的年轻化以及普通话的普及,无锡方言几乎从孩子们的生活中逐渐退出,为保护无锡民俗文化的精髓,拓展和丰富幼儿语言发展的途径和手段,提升幼儿的语言智能,我们通过趣味化、儿童化、情境化、游戏化的童谣吟诵活动,让孩子们从学讲无锡话到喜欢讲无锡话到自如地用无锡话交流。
在园部组织的“无锡方言进课堂”活动中,老师们生动地演绎着一个个童谣经典活动,如小班的“小阿福聊天室”,中班的“我来讲劲头”、“阿福阿喜报天气”,大班的“阿福阿喜说新闻”、“无锡方言大PK”等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我们逐步将组织教学活动的主动权、话语权交到了孩子们手中,让他们在活动中自主表达、自由交流、自发对话、轮流主持,使无锡方言在孩子们稚嫩的口中显得更加妙趣横生,赋予了园本课程更大的活力和生长空间。
2.锡剧传唱活动,传承戏曲经典
锡剧艺术作为无锡市地方戏曲,已拥有150年发展历史,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是无锡的文化财富,也是江苏乃至全国的艺术珍宝。我园紧紧抓住这一具有地域特色的、本土化的地方戏曲,逐步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我园被荣膺“无锡市锡剧传承特色学校”后,为更好地开展锡剧传唱活动,我们走进了锡剧博物馆、人民大会堂、江南大学、南禅寺社区,在“观看锡剧演出”、“与锡剧专家面对面”、“畅谈锡剧研究体会”、“锡剧传唱一课三研”等活动中,逐步找到了“锡剧传唱”与“幼儿自主体验式学习”的抓手,让孩子们通过各种感官去欣赏、感受、模仿、表演锡剧的韵律美、服装美、妆容美、舞台美、肢体美、情境美,萌发幼儿对美的鉴赏力、感受力,最终达到表现、表达、表演能力的提升。
随着园本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不仅仅将该课题研究的点局限在一堂锡剧活动上,而是将“锡剧”渗透到一日生活各环节中,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浸润着戏曲文化的熏陶,其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一听见锡剧就会自然地唱起来、跳起来、演起来。
我园还积极拓展幼儿学习途径,让幼儿登上锡剧大舞台,为他们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2012年无锡市首届“小小红梅奖”少儿锡剧邀请赛上,我园作为唯一的幼儿园参赛代表团队,“小红花锡剧队”选手演唱锡剧《红花曲》选段“一峰更比一峰高”,稚嫩童声中融合着锡剧韵味,孩子们专注的表演引来了现场评委的叫好与掌声,并获得金奖的好成绩。2013年在“薪火相传”小王彬彬锡剧演唱活动中,我园幼儿与锡剧名家小王彬彬一起同台演出,获得一致赞誉。
3.弄堂游戏活动,传承民间游戏
我们儿时玩的弄堂游戏已经渐渐远离现在的都市,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将一些优秀的弄堂游戏进行搜集整理,确定促进幼儿发展的活动目标,以及适合幼儿阶段游戏的玩法及指导要点,改编设计了100多个充满童趣、深受幼儿喜爱的游戏,让这些弄堂游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展现其独特魅力,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愉悦幼儿身心,并促进其动作、语言、社会性等发展。
特色活动资源不断丰厚了我园的园本特色课程,其构建的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满足了幼儿的个性发展、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逐步成为我园课程构建的主要方向之一。
感受民俗文化魅力范文6
仲富兰在《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一书中,论述了民俗文化的传播,更主要的是通过人类自身来作为传播的载体。以人为载体的传播方式主要包括约定俗成的口语传播、耳濡目染的经验传承、标志程式的共性传播、音乐舞蹈的艺术传播、神话传说的心理传播。总而言之,民俗文化意义上的传播,它不是一般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或消息扩散,它更多的是以世世代代的民众自身作为文化载体的传播。林继福、在《解释民俗学》一书中提到,民俗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这些传播途径体现为人们的不同思想和行为。在中国,民俗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口语传播、行为传播、心意传播、文字传播四种方式。这四种民俗传播方式并非截然分开,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没有一种民俗的传播仅仅依存一种传播方式,只有在多元传播渠道的推动和作用下,民俗才能不断丰富,不断发展。鲁晓俊在汗青浊酒:《三国演义》与民俗文化一书中提到童谣,作为一种带有娱乐性质的民间游艺民俗,据说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类童谣被称为谶遥,这种童谣与当时的时政联系密切,不像批评当今腐败的一些“谣”那样直白,而是借助于“谶”的形式来表述。谶谣有许多传播途径,比如通过铭文石刻,如《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邓艾看见诸葛亮几十年前题的石碣“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便是一例。张国杰、程适良在《新疆民俗》一书中论述到民俗是民间社会传承的文化事象总称。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民族世世代代传袭的文化。它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民众口头、行为和心理而表现出来的,这些事物和现象,既蕴藏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传统里,又表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传统里。范勇、张建世在《中国年节文化》一书中,阐述年节习俗是一种综合的民俗文化,其中包含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思维方式及人们的行为模式,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年节文化的传播在于文化流的作用。文化流一般包括物质、精神信仰、媒介三种不同文化的特质流,而年节文化的传播就是通过这三个途径进行的。
随着社会教育理念的不断丰富和民俗文化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民俗文化传播路径研究在内容和范围上呈不断加强的趋势,研究成果相对来说较丰富。
二 民俗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研究
由于民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其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在构建和谐社会时期,将民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从民俗文化视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较少且分散,有待于进一步的扩展和完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
张芙华在《民俗与道德建设结合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的观点是:虽然民俗与道德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要素,各自具有自身不同的含义和特点。但是民俗与道德的关系密切,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文别提到:“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方法多种多样,利用人们在民俗文化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鲜活通俗的、生动典型的物质生活状态与精神生活状态,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能够增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游学民在《陕西本土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接》一文中说到,“文化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和载体,思想政治教育需经由文化资源得以传播而又不能囿于这些文化资源,这就是二者关系的基本定位。”将民俗文化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历练学生心灵的过程,同时在一定的程度上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巧妙地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作者只是着重论述了民俗文化资源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对于民俗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只是简单的提及,并没有详细论述。
陈宁在《民俗文化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实践——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一文中的观点:“从民俗文化中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案例,将其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平时的教育工作中,通过大学生所关心的能体现民俗文化发展的实例引起大学生的共鸣,激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变以往枯燥的理论讲授为兴趣盎然的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通过这种民俗案例的引入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曹应森在《认真传承民俗文化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一文中提到,“传统民俗文化在塑造人格魅力、传播思想道德、讴歌民族精神方面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给人以潜移默化的教育,要以引导人民群众挖掘、保护和利用本地的文化资源,建设文化阵地,在人民群众身边开展健康、清新又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从而将民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实现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