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背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教育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教育背景

中学教育背景范文1

[关键词] 创新教育;历史;教育教学

在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之后,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由对受教育者数量的比较转向了对受教育者质量的要求,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问题。高素质人才除了具有较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外,还必须有良好的人格结构,必须融合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历史学科属于人文学科,在培养人的人文素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创新教育大背景下历史学科究竟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就是说为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何在?笔者试图就创新教育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要求谈一点自己的设想。

一、教育观念的要求

专家指出,围绕创新教育,应树立四大观念:一是树立人本教育观念。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育活动,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三是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学校无差生,只存在有差异的学生,教师的责任是扬长避短,使他们都成为人才。四是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价值观。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的毅力,创新的体力。[1]“‘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必将是新世纪人才培养领域被广泛认同的基本教育教学观”。[2]创新教育背景下的历史教育教学理应树立这些观念。

二、历史教师素质的要求

面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我们的教师迫切需要由传授型向学者、科研、交流、特色“四合一”型教师的革命性转变,把自己造就成一种创新型全能型教师。[3]也就是说,从事创新教育的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科研型、交流型、特色型“四合一”型的教师。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教师形象。一般来说,创新型的历史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1.教育思想端正,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每一方面。

2.创新能力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应具有创新能力。目前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师大多数属于“知识传授型”。他们对于历史知识的传承及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文化素质的培养,曾经起过重要作用。在今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些教师及其教法在教坛上仍可占一席之地,但已日趋不能适应时展和社会演进的需要了。历史教师及其教学应尽快实现由“传承”知识型向现代的“智能型”转变,即由“传承型”向“创新型”转变。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历史教师应掌握计算机、电脑投影仪、国际互联网的使用方法,现代电子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以及其它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能够利用网上资源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下载教学的图片和课件,能够利用光盘在电脑上教学等等,以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4.研究型的教师。历史教师应参与教改课题的研究,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一般的通常的步骤,并能对1~2门研究性学习课程进行较有成效的指导。

5.复合型的教师。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还应努力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对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实际问题的了解,以利于在教学中更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还要尽可能多地学习和了解其它学科的理论和实际知识,如科技、经济、法律、信息技术等,主动地实现学科间知识的自然交叉和综合,成为复合型教师。打好学者的根基,每时每刻关注教科研的进展状况,以学生的引导者、鼓励者、合作者的姿态从教,最终成为一名独具特色的教师,这是我们追求的根本目标。

三、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

创新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怎样学习,指的是学习方法问题;怎样思考,指的是思考方法问题。具体到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能力和健全的人格。

1.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当今正处于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人人都要学会学习,所以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授学生终身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课堂上应努力诱导学生参与教学,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究式的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既学到基础知识,又提高思维能力和思想认识,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思想。

2.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袁拯国教授说:“创造性首先是一种精神状态。所谓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就是指具有极强的问题意识,能将已学的知识作为方法和手段探究未知知识”。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对历史学科有一定的注意力和探索精神,并且运用记忆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从多角度看待事物,并做出判断和选择,提出自己新的认识。这种新型认识的提出,便是学生的创新能力了。[4]学生有了较强的问题意识后,历史教师再有意识地进行侧向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和想象力的诱导,历史思维能力就培养起来了。

3.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个体历史创新潜能的释放需要对已有历史经验的开放,对不确定性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容忍,对历史概念外延的灵活性,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评价的内源性,需要坚持某一认定方向的意志力。总之,需要健全的人格。有关专家也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主要不在于其专业知识,而在于其人格、其道德,这是建立于学习化社会的教育目标。历史教育是要学生在研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增强学生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历史责任感;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精华,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优秀遗产,尊重其他民族和国家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正确看待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真诚善良、积极进取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教育教学方法的要求

既然历史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那么如何达到这一目标?这就是需要我们共同探讨的一个教育教学的方法问题。笔者认为,在创新教育背景下的历史教育教学方法应该是多种教育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具体地说应该具备如下要求。

1.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人才的培养,要求调动学习者多种感官去学习,要求有现代化的教具相配合,即要有相应的教育教学科技含量。在历史课堂上,应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创造性地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使历史课堂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会、视听并用。

2.贯彻“以史为鉴”的原则,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历史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传承文明,这种传承文明包括传授知识、优秀文化遗产、优秀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等;也包括对历史规律的探索,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对历史教训的汲取,等等,这就需要贯彻“以史为鉴”的原则,而贯彻“以史为鉴”的原则也意味着需要创新,因为实施创新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优秀教育传统和成果的发展。而且,继承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继承的创新,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创新的继承,只能是机械重复,不会有生命力。历史教学应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密切联系现实,突出时代主题和时代精神,注重实际运用,并在实际运用中创新。

3.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蕴“学法指导”于同步教学之中历史上有关重要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教材上一般都有现成的结论,但学生对如何得出结论的过程并不清楚。按照英国哲学家波普尔的观点,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应追求批判性的思维。要批判首先要学会怀疑,因此,他们已不满足于教师对事物现象的解释,不轻易相信教材上的结论。这正是历史教学变结论教学为过程教学的心理基础。学习化社会的教学必须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对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的培养和提高,让学生学会学习。所以,有人提出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应做到:组织教学内容要想到学生的学;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学;教师的语言要针对学生的学;板书、投影片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检查教学效果要帮助学生学。[5]这一思想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在课堂上应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蕴“学法指导”于同步教学之中。教师讲课应尽量暴露思维过程,优化思维品质,变学生被动接受历史知识为主动探求历史问题,把教师的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发现和探求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过程。

4.在加强学科教学的同时提高综合意识现代社会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注重多维思维的发展和理论水平的提高,要求具有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教师在从事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联系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知识,转变传统封闭的学科观念,努力探索不同知识交叉、渗透、综合的途径,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有计划地开展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精神,发展个性特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正是我们历史学科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

注释:

[1] 陈培瑞.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1(2).

[2] 林毓钅奇.2001年初给《教学研究》的贺词[J].教学研究,2001(1).

[3] 汤正康.由传授型向“四合一”型教师跃升[J].教书育人,2001(4).

中学教育背景范文2

关键词:素质教育;因材施教

我们和英语正式见面是在小学三年级,因为有的从幼稚园开始学习,或者父母是老师,多少会教一点,所以大多数同学上小学之前多多少少接触过英语,殊不知,他们要求孩子从小学习英语多半是为了孩子以后可以考更高的分,赢在起跑线上,极少数会想到是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导致学生即使英语学得不是很扎实,也能考高分,因为孩子学会了许多应付考试技巧,但是对于21世纪的社会需求来说,仅仅是考高分,成绩好是不够的,我们应该从各方面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对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首先我们来谈谈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应试教育,顾名思义,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教育;说得官方一点就是指脱离社会发展需求,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中说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从古至今,中国的教育都是围绕应试教育进行的,最早从隋朝开始的科举考试就限制了学习者的自由发挥,想要通过考试在朝做官必须去背诵四书五经,八股文……,能够背诵的人很多,但是大多数人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恶习一直延续到今天,任何人都为了考试而奋斗,任何人都认为成绩的高低可以决定一个人是否优秀,导致每个人都只看纸卷上的分数,而不注重是否真正学到东西。素质教育,所谓的“素质”,作为一个理论命题,通常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中含义是生理上的“素质”概念,主要指人们的感知器官、神经系统,又称遗传因素或天赋;第二种含义是教育实质也是社会学上的“素质”概念,主要指后天社会性的一面,认为素质是在先天某些因素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知识技能、行为习惯、文化涵养、品质特点的综合。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一个先天的盲人,是绝对不可能成为艺术家,但假如一个人的艺术天赋再好,却没有得到后天的培养,也不可能成为艺术家。因此,提高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先天获得遗传素质得以充分发展,同时使他们获得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品质。所以我们必须放弃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要在乎分数的高低,踏踏实实学好各门学科,提高个人修养,让自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然后我们一起谈谈素质教育下中学英语教学。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人们把考试、升学几乎变成了衡量、评价教育的唯一手段,我们不应该只追求片面的升学率,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英语作为素质教育下的一个分支,英语也不例外。

1.重“学生是主体”。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作为老师,只起引导作用,我们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习惯,教会他们背单词的技巧,有句话这样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与渔。”所以作为老师,要教会学生方法,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的去学习,这样,他们就会学到很多技能。

2.重“读中感悟”。

应该让学生在读英语的过程中去感悟,去收获,因此受到启发,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辅导、点拨的作用,决不能用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3.重“学有所获”。

一节课下来,即使老师的准备充分,上课新颖,提问恰当,老师自己知道教学目标,但是学生一无所获就等于白搭,所以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一节课下来应该有什么收获,让学生下课后想想这节课自己有什么所获,把这节课应该学会的知识点告诉学生,让他们自己领悟,自己想到的才是自己的,这样的话学生就会“学有所获,受益匪浅”。

中学教育背景范文3

〔关键词〕课程改革;中学生;偶像崇拜;信仰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3-0018-03

偶像崇拜是个人对所喜好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其本质在于对崇拜对象的社会学习和依恋[1]。个体进入青春期,思维独立性快速发展,自我意识又一次高涨,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确立,并且社会化程度增强。他们开始思考: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为此,他们需要一个真实人物作为自我形象的代表[2]。在此过程中,他们渴望独立却又依赖权威,他们的可塑性极强却又易受暗示。同时,中学生作为多元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随着父母权威形象的衰落,理想、信念、价值观的确立就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教育和大众传媒。但传统课堂上说教形式的信仰教育已不能满足中学生对精神权威的渴求,不符合青少年情感发展的心理特性,而大众媒体宣传的偶像正好满足了青少年的这种心理需求,各种类型的偶像就成了中学生心目中权威形象的替代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重视对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合理调节信仰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以更好地指导中学生的偶像崇拜,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偶像崇拜对中学生的影响

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是一种对符合自己理想期待的杰出人物的依恋,表现为对偶像行为的认同、模仿和追随[3]。偶像崇拜是中学生成长道路上存在的普遍现象,大多数人心里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但是,由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对偶像的行为举止缺乏全面、辩证的分析,因此偶像崇拜对中学生的影响有利也有弊,尤其是明星的某些偏离社会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会对中学生造成误导,可能会妨碍他们个性、自主性和社会性的健康

发展。

1.中学生偶像崇拜的裨益

(1)偶像崇拜可成为中学生的行为目标和学习动力

中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是需要榜样的。按照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班杜拉的观点,个体的大部分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习得的,在这个过程中,榜样的示范行为对个体自我观念、能力和人格的改变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社会认可并宣扬的榜样并不一定就能得到青少年内心真正的敬佩和热爱,对于传统学校教育中强制性的约束和灌输,他们会产生心理上的抵触和逆反。但中学生崇拜偶像则不同,偶像是他们自己选择并认可的,他们更容易也更乐意心甘情愿地去学习仿效[4]。而这种积极的学习对中学生的学习和性格都会有很大帮助。有位喜欢郑智化的中学生说,他崇拜的是郑智化身残志不残的毅力,喜欢他精辟、鞭挞性的歌词;而姚明的崇拜者则被他的蓬勃朝气和爱国情怀所折服。他们的共同愿望都是学习偶像的精神。由此可见,中学生偶像崇拜有其可取之处,积极的偶像崇拜可以转化为正向的力量,只要通过正确引导,就可以使偶像成为中学生的精神支持,成为他们成长的力量源泉。

(2)偶像崇拜能促进中学生自我的健全发展

每一个成名的偶像身上都有一些值得学习的精神品质,青少年可以通过对偶像成长之路的了解,从偶像成功的某些方面发现自己内在的与之类似的特质,逐渐找出明星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参照不断地增强对自身性格、品质、能力的认识,检视自己的不足并进行自我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潜力,争取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自我。

2.偶像崇拜的消极影响

首先,盲目崇拜。受到宣传媒体的强势洗礼,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具有“青春性”和“流行性”的特点[5]。一些中学生不懂得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盲目进行明星崇拜(pop worship)。他们只看见明星被追捧时光鲜的一面,只是一味仿效其言谈举止,盲目模仿其穿着打扮,他们崇拜的是明星们在聚光灯下的光环,也有的只是因为很多人喜欢所以自己也跟风喜欢。但是,当问到他们崇拜的明星到底有什么值得他们追捧的地方时,他们的回答或是长得漂亮、帅气,或是喜欢明星们亮丽、个性的穿着打扮,而回答精神层面因素的寥寥无几。

其次,丢失自我。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自己的美丽与闪光点不一定要靠模仿偶像才能体现出来,不必在偶像的光辉下点亮自己的生命。很多痴迷偶像的中学生会为一个距离自己很遥远的“星”改变自己原有的容貌,改变自己的性格,忽略自身个性的发展,结果不仅把自身原有的纯朴特质丢失了,更谈不上实现真正的自我。

二、中学生偶像崇拜产生的原因

偶像崇拜之风在中学校园里越演越烈是有其原因的。台湾学者岳晓东认为,中学生偶像崇拜出现“三星崇拜”的倾向,即对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的追求和热爱[6],成为中学生崇拜的主流。中学生之所以追捧明星,既是由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的,也是受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文化影响的结果。

1.就中学生自身来说,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思维独立性快速发展,自我意识空前高涨,并且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人生价值观逐步形成

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当儿童进入青春期后,原有的自我同一性遭到破坏,自我出现分裂与危机。为了防止同一性混乱,获得新的认同感,他们需要借助生活中自己认为的重要他人来检验新的自我,并常常以信仰对象的言行举止来表达自我。当青少年在思考自己是谁、将来要怎样时,具有很强社会效应的明星就走入了他们的视野,这些明星恰好迎合了青少年的这种需求,所以他们往往通过对这类人物的崇拜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模式,满足自己形成稳定自我同一性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渴望独立却又依赖权威,他们的可塑性极强却又易受暗示,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中最容易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传媒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被媒体无限度包装过的偶像会以广告、影视剧演员或网游角色等各种形式渗入到青少年的生活中。霍妮也曾提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对现实自我不满足,寻找理想自我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有助于青少年投射自我和重新构建自我。同时,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也越来越看重自己在同伴中的形象,当他们遭遇到人际关系障碍时就会形成基本焦虑,因此,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从众。可见,偶像是青少年自我的投射,无论他们崇拜什么样的偶像,首先都应理解和尊重他们的选择。健康的偶像崇拜有助于中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是中学生寻求和确认自我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行为。他们要走向社会、认识社会,就要探索着确定自己的信仰。

2.宣传媒介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媒介给我们带来了异化的文化世界,也给我们带来了异化的偶像崇拜。尤其是随着网络文化的盛行,中学生追星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现在很多影视作品或小说宣扬的或是帅哥美女的爱情故事,或是看似壮烈的江湖义气,只一味地迎合年轻人的心理,却无视正确价值观、信仰的引导。这些影视剧或小说使许多中学生沉浸在虚幻的世界里。每天想到的是偶像今天会在哪里出现,留的是什么样的发型,用的是什么样的武器;上课也常常走神,脑袋里经常浮现的是偶像的言行。这使得很多学生丧失理智,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对偶像的崇拜和追逐中,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也给家庭增加了许多经济负担。杨丽娟疯狂追星的例子就给当代社会的理想教育敲响了警钟。

3. 学校理想、信仰教育的缺失

目前,对中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方法主要是灌输。尤其是在政治课上,信仰被当成一种学科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并以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这样的形式不但不利于中学生科学信仰的形成,更有可能引发青少年对传统信仰的排斥。

三、合理应对中学生偶像崇拜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理性的偶像崇拜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非理性崇拜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而在当今媒体影响无处不在的环境下,一部分中学生的偶像崇拜呈现出不理性趋势,影响也较为消极,所以学校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设置合理的理想、信仰教育课程与形式,正确引导中学生的偶像崇拜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强对信仰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崇拜对象

信仰具有自身的层次、结构、性质和内容,对其进行准确的把握是塑造信仰的前提和基础。中学生选择什么样的信仰对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社会认知和自我意识。处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还很难对外界事物以及自我作出完全客观、准确的评价,尤其是个体对自身的评价与他人的评价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可以说杨丽娟正是由于对偶像崇拜的自我意识与社会要求存在较大的偏差,不能认识到自我与其所崇拜偶像之间的差异,从而才产生了不切实际的追星行为。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要及时引导青少年辩证、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使学生学会客观地看待偶像的存在,并选择符合自己气质特征的对象,汲取其身上的优秀特质,作为自我成长的营养。

2.坚持积极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悦纳自我

成长中的中学生往往还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无法真正做到悦纳自我。许多学生之所以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模仿明星的穿衣、打扮或言行举止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对自己的不接纳、不肯定。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应以发掘和引导青少年发现自身潜能为目标,采取积极的态度及时肯定他们的成长和进步,使他们在积极的鼓励和情感肯定中对自己的认识进一步具体化、现实化,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体验依靠自身努力获得成功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悦纳自我、完善自我,并逐渐规划出适合自己的发展蓝图。

3.转变教育观念和方法,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

从本质上说,信仰是一种理性情感,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按照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学习者在观察榜样的行为及结果时发生的替代性强化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主要方式。在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时,这一原理同样适用。教育者应摒弃教条化的教育方式,不断向中学生提供身边的榜样,使其在认知上认同、情感上接受、行为上模仿,从而帮助他们找到距离自己更近的偶像。当然,家长也不能纵容,甚至为了赢得孩子对自己的认可而支持他们盲目追星,不然还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个杨丽娟。

4.净化媒体宣传,为青少年提供清新健康的精神

环境

信息时代下,掌握了先进多媒体技术的青少年获取信息的能力远比上一代人要强得多。大众传媒除了满足我们日常的信息需求之外,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人物形象。按照美国心理学家Hortonand Wohl提出的“准社会交往”(parasocial interaction)理论,在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关键期,这种对媒介人物的依恋表现得尤为显著,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上升到偶像崇拜的层面。这就意味着担负社会责任的传媒应敏锐意识到青少年接受心理的变化,注重潜移默化的力量,在塑造偶像时应该更注重偶像的内在品格。尤其在当前社会理想与个人发展已经成为两条平行线的情况下,榜样的影响力严重被弱化,而净化宣传环境、提供正面的媒介人物形象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意义就显得更为重大。

总之,从某种程度上说,崇拜偶像能满足青少年阶段的某些心理需要。但由于自身心理还没真正成熟起来,被媒体大肆宣传的偶像就成了他们参照和学习的对象,甚至在他们对追星还不是特别理解时就开始盲目地追捧。因此,为促进中学生形成理性偶像崇拜,家长、学校和社会应该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尤其是学校教师在进行信仰教育时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多发掘现实生活中的信仰教育的素材,为其树立身边的榜样,并采取以情感教育为主的方法,让青少年在偶像感召下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实现自我,从而顺利度过多彩的青春岁月。

注:本文受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立项课题“遵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3ZYJ027)资助。

主要参考文献:

[1]姚计海,申继亮.中学生偶像崇拜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1):55~58.

[2]岳晓东.透视青少年偶像崇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6.

[3]乔志宏,张菁,车宏生.中学生偶像崇拜、主观幸福感及其关系的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5:79~82.

[4]黄创.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对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4:28.

[5]侯丽俊.中学生偶像崇拜与自我意识的关系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25(6):28~30.

[6]王楠.偶像崇拜与自我同一性、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26.

中学教育背景范文4

一、传统音乐欣赏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现状分析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模式中,虽然老师会让学生先欣赏音乐,但不会让学生各抒己见,总是将他们自己已经准备好的结论以及答案机械式的灌输给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说在音乐的欣赏上,老师的人格往往凌驾于学生之上,通常情况下学生对老师不敢提出质疑,因此,也缺乏批判创新精神。有些学生对音乐有着豪放的才情以及灵动性的思维,但常常迫于老师的压力而不能张扬。相关的学者指出艺术不能一味的容忍说教,审美也不能仅仅的依靠灌输。

对音乐的欣赏以及学习,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师生之间要进行良好的沟通以及交流,才能不断地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乐趣,从而使得他们一步一步的走向音乐的世界。音乐欣赏课中的师生对话模式,是用双方的言语对话来作为最基本的教学形式,这并不是评价师生对话的标准,师生对话的决定性因素取决于音乐教师的教育取向以及教育过程中互动的实质。当前,我国的很多中学中还一直沿袭着那种传统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往往是机械式的问与答,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对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没有实质上的意义。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模式最突出的就是表现在老师在让欣赏一部音乐作品时,总会习惯性的在播放完音乐后,完整系统的将整个作品分析给学生听,或者是在学生欣赏乐曲时,老师在一边解释着乐曲所表现的一些情绪,这种教学模式足以令人深思。

在中学的音乐课中,欣赏课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目前我国的乡村学校与城市里的学校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首先欣赏课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在视、听等感官方面的积极性。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要将自身的生活体验与音乐形象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来感知音乐,提高听辨的能力。学生在欣赏音乐之前可以先听老师简单的介绍以下,这样以便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是一种听觉上的艺术,而音乐的欣赏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作为对象的,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聆听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方式,而讲解只是一种辅的手段。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的理论在不断的得到深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也在不断的向前推进。

二、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的很多中学中已将音乐教育作为了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可以说音乐欣赏的审美作用已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另外,美育教育在新课程标准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据研究调查表明,目前,衡量音乐教育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为音乐教育者素质的高与低,而衡量音乐教育者素质高低的影响因素也很多,这里我们主要分析的是音乐鉴赏方面的。通常来讲音乐素质往往会通过音乐的鉴赏能力表现出来,喜欢听音乐的人,音乐素质往往会比不喜欢听音乐的人的素质高出许多。现在的很多中学生往往会忘情的聆听音乐,对此很多老师与家长感到无法容忍,其实老师与家长是在阻挡孩子提升音乐素质的途径。

据相关学者的研究调查表明有将近66%的学生说自己已养成了欣赏音乐的习惯,有34%的学生还未形成这一习惯。当前,我国的很多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都比较繁重,适当的聆听音乐可以缓解他们疲惫的身心,一方面有助于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压力。喜欢聆听音乐是人的一种天性,学校音乐教育有责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排除他们学习音乐道路上的干扰,进而保护好学生的这种天性。

对于学生来讲经常聆听音乐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很多的中学生具有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以下的一些统计数据可以表明这个问题,在聆听音乐时,能描绘出音乐所描写的景象的学生可以占到58%,对音乐听后也不能产生其它联想与想象的能够占到42%。在谈到对音乐的感受时,认为“令人愉快”的占到46%,认为“音乐很美”的占到41%,认为对音乐没感受的有13%。由以上这些数据我们能够发现中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很大程度上还是仅仅停留在感官以及娱乐层面,可见在学校中开展音乐欣赏教学课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提高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相关措施

在中学的音乐课中,欣赏课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目前我国的乡村学校与城市里的学校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首先音乐欣赏课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在视、听等感官方面的积极性。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要将自身的生活体验与音乐形象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来感知音乐,提高听辨的能力。学生在欣赏音乐之前可以先听老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样以便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作为音乐欣赏者在欣赏音乐时首先要对所聆听的音乐进行多次、反复的倾听,凭借直感去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另一方面,欣赏音乐时还应该对乐曲所产生的社会环境以及作曲家的生活经历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力求正确把握乐曲的感情内涵。例如在肖邦的《革命练习曲》中,如果欣赏者在聆听之前对肖邦的祖国―波兰所面临的社会境况进行了解后,就能够充分体会到作品中所蕴含的激情与悲痛之感。肖邦用《革命练习曲》来告诫世界:波兰不会灭亡。从《革命练习曲》中,欣赏者不仅能够感受到肖邦的人格力量,也能体会到丰富、炽热的爱国激情。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学的音乐欣赏课中大多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现代化的信息教育技术将声音、图画、文字结合为一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视、听等多种途径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据研究表明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如果将“听”视为学生对音乐的初步联想,那么“视”就会将联想升华成具体的形象。“听”是音乐最基本的内容,音乐离不开听,但音乐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的阶段,这样会无法达到音乐所要表达的意境。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如果能多元化的运用各种辅手段,那么就能够很好的帮助音乐欣赏者消化、吸收音乐,也能够进一步的开阔欣赏者的音乐视野。

四、教育改革背景下美育传播者角色的转变

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是要美育传播者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以及职业素质,一个合格的音乐老师,必须热爱他的艺术、热爱他的艺术教育事业。对于美育传播者来讲,他的艺术专业水平要想达到一定的高度,必须得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美育传播者除了具备一定的艺术理论修养外,还得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修养,归根结底,音乐老师素质的高低首先要取决于教育水平的高低,之后才考虑艺术水平的高低。对音乐老师来讲,合理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也就能进一步的得到更多学生的支持。

当前,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学中的很多音乐老师不再是冷面的裁判员,而是不断的向热情欣赏者的角色转变。音乐是一种艺术,它能给人愉悦的体验以及美的享受。很多的学生往往是在没有老师仲裁的情况下,才能好好的学习,如果老师们不再一味的评判高低,而是欣赏每位学生的优点,对缺点给予正确的指点,相信这样做会给学生留下很大想象空间的,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中学教育背景范文5

【论文摘要】历史课程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体系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是学生了解国家历史和人类发展的一扇窗户,对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学历史课程教学改革受到众多历史任课教师和专家学者的认同,笔者在这里就历史任课当中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历史课程教学是中小学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在很多学生和家长眼里,历史属于副课,原因在与升学考试等考试中并没有历史课程,但是从整个学生的均衡发展来看,历史属于基础教育阶段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我们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也可以更好的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历史发展进展,各个地区的历史文明和农业和工业发展史都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过去,并展现未来,所以历史一直受到中小学生的喜爱,但是传统的历史课程教学手段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老师课程学习中往往把考试通过作为自己唯一的学习目的,这样在学习中就容易偏离我们历史课程设置和学习的初衷,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把一些历史事件年份和相关任务及事件名称就和背课文一样进行死记硬背,当你问起学生在哪一年发生的什么事件中有什么人物等情况时,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很流利的把这些问题回答上来,但是当我们问到这个事件的具体内容时,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都会很茫然,从这个问题上,我们所反映出来的时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一味的强调学生的教学成果和成绩考核,把一些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和常常出现的考试重点作为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而忽视了在这个历史事件学习中,我们应该告诉学生事件的背景,时间的起因,事件的过程和事件的结果,这些本应该是通过我们的教学手段活生生的展现在孩子面前的东西在我们很多教师的教学中却没有了。 

(2)背诵成为目前历史课程学习唯一的手段,这是普遍存在于历史课程学习中的。学生在学习中好像也适应了背诵,对于历史课程学习也积极的采用背诵的办法来解决,因为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也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而对于教师而言,也在通过各种办法和手段来帮助孩子在考试中能够顺利过关。这种学习手段让学生很容易在心里和意识上认为历史课程学习就等同于背诵,这样,学生在整个历史课程学习中都会失去原本的学习快乐和兴趣,完全的被各种年月日、数字和人物名称所劳累。

   笔者认为在历史课程学习中,我们应该积极的帮助学生对于每一个时期发生的主要事件和事件的起因经过及结果都寻找到相应的背景因素,并对历史任务和历史事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学习和联系,只有这样我们学习完历史课本之后,才能对曾经发生的事情有一个生动的、鲜明的认识。对于历史课程学习而言,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和看电影一样,给学生对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事情进行相应的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理顺事件,然后把这些死板的用文字表述的内容串联起来,用各种图片和影音资料展现给大家,这样孩子在学习中,更多的时候他们会把注意力放在历史事件的了解中,通过了解,在学生的脑海中自然会对每一个事件进行整理和归纳,这就和学生在对自己小时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进行回忆和记录一样,通过这样的措施,让学生对每一个事件的周边事件都能有较全面的了解。这样学生对于历史中的人物不单纯停留在文字表面上了,而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种认识对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在一方面,我们在历史课程的教学和考试中,笔者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我们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一次了解和把握,对后面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革的一个基础,所以笔者认为,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中学历史课程的改革,还应该体现在考试手段和考试内容上,我们在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更多的时候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些外出学习历史和了解历史的机会,让孩子在每一次历史学习中,能够体会到当时的状况,并对每一次心得学习进行发自内心的归纳和总结,笔者认为这比单纯的要求学生记住某一个数字和某一个地方要好的多,也容易在学生今后的学习中留下比较深刻的记忆,否则,对于部分孩子而言,可能在学习中,就是简单的通过了一次考试,取得了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成绩,仅此而已,这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对于历史课程的要求。 

 综上所述,中学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一方面需要我们的教师灵活多变的给孩子创造学习和了解历史的机会,另外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准确认识历史课程,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历史课上,学生的历史才能真正的学好。 

参考文献: 

[1]郭玲.新课改视野中的教学观[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桂文通.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关注的过程[j].中学数学.2002年12期. 

[3]王宝栋.利用图书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报告[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3. 

[4]殷赪宇.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变革[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年10期. 

[5]李建.对学校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7期. 

[6]徐忠明.用弹性预设促进教学生成[j].教育科学论坛.2005年09期. 

[7]陈木兰.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评价的探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03期. 

[8]刘运芳.新课程环境下的中小学教师心理现状研究[j].孝感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学教育背景范文6

[关键词]

国防教育;素质教育;重要性:策略

有国必有防,有国防必要进行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是捍卫国家、领土与安全,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对全体公民的德智体诸方面有组织和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社会工程。新课程理念的精髓在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综合能力。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广大中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一、中学国防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国防教育认识不足

有人认为,现在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和平年代无需国防教育,战争已经远离我们,讲国防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有人认为,国防就是打打杀杀、军队做的事情,与中小学生关系不大:有人认为,国防教育重在潜移默化,不需要专门的教育,也没有必要存在相应的教育内容。从以上观点看,我国很多人的国防意识还比较落后,离国防教育现代化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中学生国防意识和尚武精神亟待提高。

2.国防教育法制、机制不健全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已经出台,但它们并未对国防教育提出较为完善的机制和制度保证,更没有对中学教育提出相应评估机制,法律效力有限。有些地方政府和个人对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缺乏认识,在实际生产中与自身的任务、内容和义务结合时并未规范操作,对教育的组织、执行和监督没有完善的法规保障,所以国防教育法制、机制和机构急需健全。

3.国防教育的内容还不够系统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每年9月份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但国防教育的内容还不够系统,还没有开设独立的学科,缺乏国防教育的教师配备。在教学方法上也缺乏交流,当地社会和军队并没有承担其责任,参与到国防教育中来,导致其教育内容空洞凌乱,教法呈现单一性的特征,导致当前中学生国防教育形同虚设。

4.国防教育经费投人不足

目前,俄罗斯、以色列、日本和韩国等很多国家的国防教育难成为中学生的重要教育活动,国防教育存在专门的经费投入。我国国防教育经费投入项目并未设定,更没有专项经费,国防教育需要的社会资源也得不到利用和挖掘。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有效物质保障作用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加强国防教育投入势在必行。

二、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中学开展以学生军训、军事理论课教学和课外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是国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也是实现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环节。

1.中学开展国防教育是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校应当设置相应的国防教育课程,将课程内容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将国防教育写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中学开展国防教育是当前国际形势的需要

当今世界多极化成为主流,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国际敌对势力处心积虑遏制中国的发展,日本近期发生的捐钱买事件、菲律宾拉拢多国在黄岩岛闹事问题、越南侵占中国南沙群岛事件等等,这让我们必须时刻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具备相应国防意识,随时为捍卫祖国和独立作出贡献。

3.培养吃苦耐劳、不折不挠国民素质的需要

吃苦耐劳、不折不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上世纪80年代后实行了计划生育,很多中小学生和年轻教师成了独生子女,啃老族、炫富、坑爹等是时下中国对80后、90后的最不信任的“专有名词”,在吃苦耐劳方面令人担忧。国防教育既能增强国民的国防意识,又能培养吃苦耐劳和不畏艰难,以及勇于担当责任的民族精神,是和平年代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中学生国防教育的策略

1.完善国防教育法规、机制

一是要确定国防教育专门机构,明确其职责和任务,设定培养目标,针对性设置教学内容,完善教育制度;二是完善法律,使法令具备可操作性和规范性;三是要加大国防教育的奖惩力度,对民防机构、培训机构、教学装备和专项费用做出明确的规定,以确保国防教育的法规和机制完善。

2.更新教育内容,提升国防素质

为提高国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必须对国防教育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丰富教育的内涵,认真研究中学生国防意识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可操作的有效途径和具体办法,才能针对国防力量、精神、历史、技能、法制及形势等构成的内容体系,加强国防教育的系统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由一般讲授向国防战备的转变,引导中学生居安思危,克服麻痹思想,调动起关心和参与国防建设的积极性。

3.发挥网络优势,拓宽实施方法

创新是国家希望和民族未来,国防教育同样需要创新:一是要创新国防教育的形式,要借助网络推动教育活动的开展,即不仅仅局限于中学校园和民防机构,而是扩展到整个社会,使原有狭窄的教育空间成为相对开放的国防教育现代化。二是要成立专门和特色的国防教育网站,不仅在外观色彩上具备个性,更要用丰富和经常更新的内容去吸引人,将传统、纯理论和单一的讲课形式,向大信息量、动漫、游戏和图文并茂转变,使代表人类先进科技、文化和思想的信息在互联网上占主流地位。

4.加强与社区联系,共同推进

要有效发挥中学与当地消防、驻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的密切联系,特别是挖掘当地有用的教学资源,比如爱国主义和精神文明教育基地,将军事理论单一的讲授向引导教育学生多视角观察思考我国的国家安全形势,使学生带着科学的国家安全观和强烈的爱国及责任意识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