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病案管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病案管理学范文1
(1)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由护理部组织专人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为我院自制,包括十个选择题,根据服务态度、应答时间、卫生环境、预防宣教、专业知识5个方面分满意、不满意2个等级,如其中有2个选项为不满意则总评定为不满意。共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
(2)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3)治疗配合情况由责任护士记录。(4)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由心血管高级别护士组成3人调查组,问卷共十个选择题,根据工作氛围、学习氛围、自身实现、沟通合作、压力与休息5个方面分为满意、不满意2个等级,如其中有2个选项为不满意则总评定为不满意。共发放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32份,回收有效问卷32份。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治疗配合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配合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实施时期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实施时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病案管理学范文2
——评《学校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
马学玲 济南市舜耕小学
摘要:学生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各类学生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引发学校、家长、社会对学生安全高度关注,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
学校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的力度。
关键词:学校;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保障
趋利避害是任何一个物种的本能,唯独人类将这个本能性问
题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安全问题无论什么时间都是十分的重要,
邱玉敏、许福源编著的《学校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一书切中了
时代的需求,以学校安全作为研究的起点和落脚点,深入地探讨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期学校安全教育所面临的困顿,敲响了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中学校安全教育的警钟,这对构建平
安校园、和谐校园起到了助推剂的作用,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
了学者的良策,从某种意义上为我国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者呈上了
一本厚重的教科书,可操作性强,是不可多得的指导性研究成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 年)》
指出“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促进德育、
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安全教
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加强研究和深入
探讨的科学。自2010 年福建南平校园伤害案以来,学校安全日
益成为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关注的大问题,现在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政府、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各大、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
所,都非常重视校园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特别是各校长、园长
等行政负责人,对老师、对安保人员、对学生都反复强调,各老
师确实也在身体力行地实行安全教育,学校想尽办法为学生提供
一个无安全隐患的教育环境。然而学校还是不怎么安全,各种学
生伤害事件仍时有发生,可见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还是有漏洞
的。
学生安全是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学校安全事关千家万户,
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
行,容不得我们一丝一毫马虎和懈怠。就学校安全工作来讲,主
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做好安全管理,二是做好安全教育。安全管
理是我们各级教育管理者的职责,我们要确保学校的教育教学设
备设施的安全、有效,要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各项安全
措施等;做好安全教育,我们还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
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护。就学校的安全管理
和安全教育来说,安全教育比安全管理更重要。因为安全管理是
学生安全的外部条件,而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才是学
生安全的主要保障。但是,在我们学校的教育中,学生获得的往
往是防护和逃生,而关于生命深层次的教育,如生命意义、生命
价值、生命责任、等等观念的培养几乎为零。有资料表明,许多
中小学生出现失落、迷茫、悲观、抑郁、急躁、焦虑、消沉、绝
望等心态或品性,他们缺乏生活目标和方向,感受不到幸福,不
知道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样,他们在人生过程中只在意于生活
的感觉,而体验不到生命存在的性质及意义,以至轻贱生命,用
放弃生命或伤害生命的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每个血案都警
醒我们,枪支和刀具是容易通过法律和公共管理实现有效管制
的,而真正需要我们重视和反思的是人心、人性、人品等深层次
的问题。因此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
护能力,将能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
现代社会三口之家是主基调,其中的孩子在成年之前大部分
时间是在学校度过,更何况即便是成年人中也有不少人是在学校
继续接受教育,所以学校安全教育应该是永恒的课题。学生非正
常死亡和意外伤害案件的高发一直是困扰和制约学校、家庭、社
会和谐发展的因素,很多研究者提出三位一体或者多位一体的确
保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模式,把教育孩子安全的责任细化分解,
以此引起多方的注意,希求形成合力来实现确保孩子安全的效
果。但是,对比与《学校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的立意来说就缺
少了明确性和主体性。学校安全教育是学生一次教育终生受益的
关键点,之所以很多成年人对某种、某类事故留下刻骨铭心的记
忆,源自于自身的经历和身边发生的事件,对学生安全教育要恰
逢其时。因此,学校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理所当然,责无旁贷。
一方面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更具有系统性和专业性,另一方面
学校的安全教育与学生其他课业课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能够
形成安全教育学科,纵向研究,横向延展。
从成书的体例上看,作者在对学校安全教育概述之后,首先
就是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的章节,实际上指出了预案是确保学校安
全教育与管理的前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接着就是多
达九个章节的具体的学校交通、涉水、公共卫生、消防、用电、
活动、网络、心理、自然灾害、校园暴力与校园周边安全的论述;
最后是学校常用安全制度的介绍。可以说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从具体到一般,最后上升到制度建设。在涉及到的具体某个方面
时是按照概述、案例、安全常识与防范措施以及应急预案的顺序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实用性不言自明。
长期以来,我国对各种各类型意外事故的研究和管理一直是
个薄弱环节,所以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建设安全文化,发展安全
科学成为的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公认的艰巨任务,《学校安全教育
与安全管理》是应对解决建设安全文化发展安全科学的阶梯之
作。通读全书,无疑接受了一次安全教育,相信随着业内人士认
病案管理学范文3
我院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血液科4个病区共有床位155张,其中层流病房床位20张。共有护理人员74名,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24.23±5.48)岁;包括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17名,护士51名;硕士1人,本科21人,大专52人。病区药品主要包括一般药品、毒性药品、精神品、高危药品和急救药品等。
2方法
2.1成立科室临床药品安全管理小组
护士长担任管理小组组长,临床药师担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科室护理骨干担任。管理小组职责:制订临床药品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内容、方法、程序,日常负责对护理人员进行临床用药安全知识的培训,根据病区药品管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督导等。
2.2分析临床用药护理缺陷
对近3年我科发生的临床用药护理缺陷事件进行分析讨论,以小组座谈形式,采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图分析法,查找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在护理部与临床药师指导下,结合药品管理相关规定、制度等,归纳总结整改措施。
2.3管理步骤
2.3.1全员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药品知识及风险意识安全用药的前提是提高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水平。临床用药种类的增加与新药的快速研发,使护理人员原有的药物知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必须不断学习、及时更新。我科采用了强化培训与常规培训相结合的方法,每年3月新护士入科,就将此月定为药品知识专项培训月,对各层次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药品知识培训;同时,我科每月至少进行1次医护药品知识小讲座,培训师资以临床药师为主。另外,制作护理用药安全手册,明确质量控制标准,将药品知识作为新护士入职前考核及注册护士季度考核的重点内容。此外,制作了专科药品说明书收集册,将我科常用的药品说明书进行分类收集并装订成册,每半年进行增补或替换,确保全员熟悉各类药品的使用、标志及相关规定,减少用药管理的盲目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2.3.2病区药品分类管理
(1)急救药品管理:设置药品品种目录、基数,定点放置,专人管理,每日交接,每周检查、清理,及时更换近效期、破损或标签不清的药品。
(2)毒麻药品、二类管理:毒麻药品根据专科特点及临床实际需要报备种类及基数,建立病区毒麻药品目录基数及使用登记本;统一采用保险柜贮藏,专柜双人双锁管理,柜外贴专用标志;使用登记详细、及时、准确。二类专人专柜专锁管理。制定严格的交接制度,药柜钥匙随身携带,班班交接,确保账物相符,药品完好、标志清楚、在有效期内。
(3)高危药品管理:美国药物安全使用协会(InstituteforSafeMedicationPractices,ISMP)1995-1996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多数致死性或造成患者严重伤害的用药错误案例仅涉及少数较特殊的药物,这些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品(High-alertmedication),它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性药品等。我科对此设置专用药柜或专区贮藏,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药柜外贴专用标志。护理人员执行高危药品医嘱时,需在医嘱本及执行单上注明“高危”,使用粉红色治疗卡,实行双人核对并签字;执行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和药品不良反应,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即暂停使用药品并报告医师,及时进行上报。
(4)一般药品管理:严格药品种类及基数管理,病区治疗护士每日检查并登记,质控小组每周检查1次并签字确认,做到数目、种类相符,确保无混放、过期、变质、破损、污染。
2.3.3规范各类药品标志药品标志包括分类标志、警示标志和识别标志等。分类标志包括急救药品标志统一用“绿底白字”,毒麻精药品用“黑底白字”,高危药品用“红底白字”等。警示标志包括高危药品、腐蚀性的化疗药等在使用过程中输液袋需加盖“警示章”,执行医嘱时使用粉红色的治疗卡。识别标志主要是针对近效期或需要特殊贮藏的药物,如近效期3个月内和3~6个月内的药物分别用不同颜色的标志卡;需要避光贮藏或低温贮藏的药物作特殊标记等。
2.3.4建立药品三级管理体系建立以护士长为指导、药品安全管理小组专人负责、全员参与质控的三级管理体系。按照我院护理部与药剂科共同制定的《病区药品安全管理质量评价标准》,由小组成员定期对病区药品进行检查清点,确保标签醒目、基数相符、摆放整齐、无混放、无过期、无变质等,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常用药品检查登记本上。注射药品每天检查清点,口服药品每周检查清点。管理小组成员每周检查1次,组长及副组长每月检查1次。
2.4检查与反馈
根据我院护理部与药剂科共同制定的《病区药品安全管理质量评价标准》,护理部每季度对全院各病区药品数量、质量、有效期、贮藏情况等进行检查督导;同时,科室药品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药品质量检查。本文统计了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实施药品安全管理前)和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实施药品安全管理后)药品管理缺陷事件(药品混放、基数不符、放置不规范、标志不清、药物过期)的发生率。同时,对相同的护理人员在实施药品安全管理前后进行了药品相关知识的理论考试。
2.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实施病区药品安全管理可提高药品管理质量
实施药品安全管理后,我科成立了药品安全管理小组,制定了病区药品管理规范,药品分类管理标志醒目,每日治疗方案由护士负责整理,管理小组成员每周进行督导,管理小组组长及副组长每月检查1次,护理部每季度检查1次,使药品管理质量明显提升。全年护理部、临床药师、护士长检查4个病区共64次。表1结果显示,实施药品安全管理降低了药品管理缺陷事件的发生率,与实施药品安全管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3.2实施病区药品安全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药品相关知识水平
药学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是解决用药差错事件的重点。同样,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水平是安全用药的保障。采用强化培训与常规培训相结合、对新进护士设立药学知识必修课程和考核指标、制作护理用药安全手册和药品说明书收集册等措施,确保了护理人员对药学知识的掌握及更新。表2结果显示,实施药品安全管理后,护理人员考试成绩明显提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药品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药品专业知识水平。
3.3实施病区药品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用药安全
病案管理学范文4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机制;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血管病为我国老年群体第一大病患,其发病率占各类血管性脑病的70%以上,为脑血管病之首。研究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理基础,反应性血管损伤和脑白质损害为其病理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 Hcy)[1]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部分研究结果显示,Hcy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对Hcy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做重点分析,以期探讨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机制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本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82例;其中男51例,女31例,年龄52~83岁,平均(673±131)岁。诊断标准:经多螺旋CT或MRI诊断,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标准。纳入标准:①首次发病,且发病时间不超过1周。②无心源性脑栓塞。③无脑内肿瘤或癌症。④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无严重器质性病变。分组标准:①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light narrow, LN)组21例、中度狭窄(middle narrow, MN)组33例及中度狭窄SM组(severe narrow, SN)28例。②根据颈动脉斑块情况分为无斑块组26例、斑块稳定组29例,及不稳定组27例。
12指标检测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以超低温离心机4000r/s,4℃离心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浆 Hcy 水平。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行t检验,多组之间的比较行F检验;以P
2结果
21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差异性观察组患者血浆 Hcy 水平为(233±47) μmol/L,对照组为(107±17) μmol/L,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Hcy与颈动脉狭窄度及颈动脉斑块的关系SN组、MN组、SM组血浆Hcy水平呈依次升高趋势,且组与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及诊治机理的研究,是当前老年病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我国现代医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本研究对Hcy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做重点分析,结果显示,血浆Hcy水平对颈动脉狭窄度和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均有较高敏感性,提示高Hcy水平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为其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机制的关键环节。
结合本组病例研究成果,分析Hcy高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诱导或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①损伤血管内皮系统[2],加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应激性损伤。一方面高Hcy 水平可促进Hcy的氧化进程,过氧化物及氧自由基成倍释放,造成内皮系统过氧化损伤。另一方面,Hcy 含量过高,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相对减少;其降解生成转甲基活性物甲硫氨酸的过程受阻,体内甲基化反应受限,进一步加重了血管内皮功能性损伤。②影响血液流变性。高Hcy态可产生大量同型半胱氨酸巯基内酯,在血管内生成大分子复合物,影响血糖、血脂代谢,增加血液粘滞性,造成血流动力学障碍。③干扰纤溶酶活性。Hcy过表达可影响血管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的稳定性,活化血小板,增加内部血栓,诱导不稳定斑块的形成。④强化炎性反应[3]。高浓度Hcy可诱导不稳定斑块破裂,加重管腔感染状态,扩张炎性反应发生范围,恶化血管内环境。
综上所述,血浆Hcy水平对颈动脉狭窄度和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均有较高敏感性,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可能为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机制的物质基础之一。
参考文献
[1]尹勇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6):11.
病案管理学范文5
关键词:高血压病;健康档案;社区居民;血压控制
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并且与冠心病、脑卒中、心衰、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密切相关,对我国居民的健康产生极大威胁,而且当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还呈现迅速上升趋势,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处于很低的水平[1],加强高血压防治工作对于保护我国居民身体健康,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工作中,我们采用了建立社区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的方式来加强社区居民高血压的综合管理,现随机选取了2011年~2013年的35例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旨在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对于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5例高血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31~80岁,平均年龄(61.1±18.7)岁,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1级(轻度)高血压11例,占31.4%;2级(中度)高血压15例,占42.9%;3级(重度)高血压9例,占25.7%。6例合并糖尿病,2例合并脑血管病。服药治疗情况:非药物治疗3例,服用钙拮抗剂17例、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8例、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4例,服β-受体阻滞剂3例,服中药或复方制剂5例,联合用药2例。
1.2方法
1.2.1建档管理 按照患者的血压水平、危险因素评估、风险分级评估等对高血压患者个人基本情况进行记录,并予以分类管理,制定个体化的随访计划,实施治疗和健康教育等措施。对于风险评估为高危和极高危的患者随访1次/月,低危和中危患者随访1次/3个月。根据随访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并进行健康宣教和疾病咨询、用药指导,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程度,使其知晓高血压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的必要性和长期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了解不利于病情控制的不良生活习惯并主动进行改变,讲解非药物治疗的措施和意义,指导患者科学地控制体重、限制钠盐、减少高糖、油脂的摄入、适当体育锻炼、保持心态乐观平和,戒除烟酒。在医生指导下对降压药进行合理选择,适时遵医嘱调整用药的类型和剂量,定期进行血压监测以便指导用药。
1.2.2评价方法和指标 对35例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的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通过设计问卷调查方式比较健康档案管理前后的患者血压变化、对高血压知识了解程度的变化。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学处理,计数和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建档管理前后患者血压变化 建档管理前血压≥140/90 mmHg者有24例,血压
2.2建档管理前后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程度 建档管理前后患者对高血压疾病和保健知识了解的情况,各项调查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慢性病,需要进行综合、长期的治疗和疾病管理,治疗的最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平稳地控制患者血压,减少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2]。对于社区居民高血压的管理,采用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可按照患者的血压水平、危险因素评估、风险分级评估以分类管理,便于执行个体化的随访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可根据随访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健康宣教和疾病咨询、用药指导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程度,使其知晓高血压患者长期随访的必要性和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了解不利于病情控制的不良生活习惯并主动调整改变,有利于社区高血压的整体综合防治[3-4]。本研究表明,进行健康档案管理前后的患者血压和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程度均有明显差异(均P
参考文献:
[1]张文兵.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建档分级管理的方法与评价[J].河北医学,2010,16(12):1514-1516.
[2]潘炳凯,蔡桂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124.
病案管理学范文6
关键词:缬沙坦;氨氯地平;高血压;2型糖尿病
高血压可发生于糖尿病之前或之后,在老年人中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比例较高,其危害性也远远大于单纯的高血压患者[1]。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分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钙离子拮抗药,在各种类型高血压的治疗中均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对心脑神的副作用较小[2]。为观察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笔者对近年来收治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均为我院2008年1月~2012年l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79例,女41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3.5岁。高血压病程3~19年,平均高血压病程6.5年;2型糖尿病病程1.5~12年,平均2型糖尿病病程4.5年。全部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 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和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A组(缬沙坦组)、B组(氨氯地平组)、C组(联合治疗组)这三个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半个月停用其他降压药物和影响肾功能的药物2w,治疗期间三组患者均坚持低盐饮食,均继续服用降糖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A组:口服缬沙坦80~160mg/d,1次/d。B组:口服氨氯地平5~10mg/d,1次/d。C组:同时口服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1次/d,剂量同A、B组。三组的疗程均为12w。
1.3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空腹血糖和肾功能情况。
1.4降压效果评价 根据卫生部制订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显效:用药后舒张压下降≥10mmHg,且血压已降至正常范围内,或舒张压下降≥20 mmHg;有效:用药后舒张压下降30 mmHg;无效:用药后患者的血压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3]。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计为总有效率。
1.5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多组均数进行比较,两两比较采用LSD法检验,两组疗效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秩和检验,采用 检验对率进行比较。P
2结果
2.1血糖及肾功能指标 A、C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mALB均低于治疗前,且C组的mALB明显低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有明显改善,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的降压效果比较 A组有显效16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77.5%;B组显效15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82.5%;C组显效20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2.5%。经统计分析,C组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联系密切,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慢性疾病之一。高血压和高血糖的相互促进作用可以加速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作用。有学者建议,老年高血压合并为减少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各种并发症,除控制血糖、改善生活方式以外,还应积极使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4]。
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在24h平稳降压的同时还可以延缓血管肥厚,改善肾功能,降低蛋白尿及uA浓度。氨氯地平是一种新型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主要作用于周围血管,还能延缓或预防肾小球肥大或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减慢肾功能衰退的速度,同时,还能减少蛋白尿的生成[5]。本研究结果表明,C组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是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邓华钊.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8(5):135-136.
[2]洪少东,程金峰.缬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7,14(5):18-19.
[3]于建敏,陈晓星,何云,等.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效果观察[J]. 临床误诊误治,2009,22(6):2.
[4]邓少雄,郭南鸥.缬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伴糖尿病临床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2(10):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