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高校;学分制;课程;选择
课程作为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为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其设置的合理与否、课程质量的高低、其实施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高级专门人才的质量。就课程领域而言,主要是三个环节: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本文拟从课程编制这一维度对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的课程选择与组织问题进行探讨。
一、培养目标选择
确立培养目标是课程编制的首要任务。培养目标体现了高校教育的价值取向,规定了人才培养活动的指向。美国学者斯塔克将高等学校的课程编制分为三个层次,即单门课程的编制、培养方案的编制和以学院为单位的课程编制。课程编制活动的分层次决定了培养目标的确立也应是分层次的。
宏观层次培养目标,即国家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明确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了我国高校宏观培养目标。
中观层次培养目标,即学校培养目标,是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是高校课程选择和体系构建的大类依据。中外高等教育史上,人才观不同导致的有关大众人才与精英人才、学术人才和实用人才、通才和专才的争论一直不休。在大众化教育阶段,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我校根据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特征,综合考虑学校的传统、地域、服务面向、资源等因素,经调研、论证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提出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既有较宽厚的基础理论、较宽广的专业口径,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对社会需求具有广泛适应性和竞争力。
微观层次培养目标,即学校各专业培养目标,是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专门人才”的问题。此目标由各学院依据学校总的培养目标,对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论证后组织制订,做到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培养规格具体,文字表述精炼明确。
二、课程选择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1.一致性原则
培养目标作为课程选择的直接依据,决定了课程选择的价值取向。课程选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因此,课程编制主体应对培养目标有深刻的理解,应关注教育是“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这一本质属性,重视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学校应该教什么,即作为高校究竟应该为学生提供哪些课程。二是学生应该学什么,即究竟哪些知识对学生是最有价值的。深入认识和明确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使课程选择与培养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如果课程选择与培养目标脱节,则课程选择必然盲目。
2.整体性原则
课程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才培养质量不是单门课程的结果,也不是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课程选择内容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的展现。高校只有通过课程体系的整体才能达到育人的功能。
课程选择的整体性主要包括内容要素的整体性和内部结构的整体性。课程选择中应对课程选择内容要素进行深入分析、科学论证,对课程总体结构进行系统研究,明确每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和逻辑关系,实现内容要素间的系统连贯和相互协调,内部结构的一致性和统合性。课程选择中应注意避免以下现象出现:
(1)经验设课。地方高校不考虑学校具体情况,经验不加分析的采取“复制+适调”模式,搬用复制重点院校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形成的课程体系适用性差,难以形成专业特色。
(2)实用设课。从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出发,选择有直接社会效用的课程,而舍弃那些虽不具有直接社会效用,但在构成课程体系整体性上不可或缺的课程,使形成的课程成为简单拼凑、任意组合的混合体。
(3)因人设课,或无人不设课。根据学校的师资情况来选择课程,尤其是选修课程的选择,随意性较大,有什么样的教师设什么样的课程,变相地限制了选修课程的选择性。
(4)重复设课。对课程选择内容要素缺乏深入认识,课程设置重复,造成资源浪费。重复设课主要有横向重复和纵向重复,横向主要表现为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内容重复,纵向主要表现为专业教育课程中必修课程之间、必修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
3.开放性原则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教育过程和人的发展过程是开放的。课程体系作为高校教育系统的子系统,应该适应外界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
社会发展需要、科技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是课程发展的强大外界推动力,也是课程变革和更新的主要影响和制约因素。高校要正确处理课程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1)社会发展需要的合理性与课程的可能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使高校课程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被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市场调节机制更多的被引入高校。但是,市场调节对高校而言往往是一种事后调节。同时社会职业有数千种,新的职业还在不断出现,高校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去满足,片面的社会需求导向只会破坏课程系统的生态平衡。当高校面对社会发展需要时,首先应分析它们对高校课程而言的合理性,从而筛选掉一些“不合理”的社会需要。如用人单位往往要求毕业生上手快,强调人才的即时效用。如果高校为了就业率,不加分析的加以满足,那么高校无异等同于职业培训机构。其次,判断所获得需求信息的真实性,加强对社会需要的预测。高校应根据自身承担能力对合理的社会需要进行理性选择。如果一味迎合所有“合理”的社会需要,则只能以降低质量为代价。
(2)科学发展需要的无限性与课程的限定性。课程是长期以来学科内容和结构积淀的一种定势,是长期实践的结果,具有很强的限定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这使得高校课程很长时间里滞后于科技发展,课程内容更新慢。因此,高校应随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不断更新或增设先进课程,舍弃陈旧课程,使课程内容跟上时代步伐。
(3)学生发展需要的多样性与课程的发展性。当高校面对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时,课程选择必须遵循发展性原则,关注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只是学生终身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人的发展具有未完成性,高校为学生提供的课程应该是走向未来和发展的,课程与学生的关系应由精英化阶段的学生适应课程转向课程与学生的相互适应。泰勒曾经指出,选择学习经验必须始终记住学生在其中起积极作用的重要性。如果学习经验是学习者所期望的东西,他们会一心一意投入其中;如果学生对期望他们学习的是什么不清楚,他们就会中止、做错,甚至公开避免进行尝试。高校应把部分课程的
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与课程在双向选择中互相适应,保证学生在实践选择出来的课程时有满足感,从而使学生和课程都得到充分发展。
三、课程选择成果――温州大学人才培养方案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必修课程引入选课机制
高校课程体系内容要素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要素和专业教育课程要素。针对地方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应用性特色,我校在学生的知识构建上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横向结构上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学分比例为1:2,做到比重协调。纵向结构上打破传统的分段实施模式,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行,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识教育课程体现异中之同,专业教育课程体现同中之异,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全校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公共课程,包括全校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编制活动在学校层面进行。在培养方案全面修订之前,我校首先对公共选修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以课程的思想性、基本性、整合性、时代性和普适性为标准,对课程进行筛选。公共必修课程中,我们引入选课机制,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高等数学等课程分别开设A、B或A、B、C等层次,实施分级教学。既为不同专业达到基本要求提供选择,也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能力提供选择余地。
专业教育课程作为专业知识,包括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编制活动以学院为单位进行。为较好地处理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使用、学生继续深造的“接口”问题,专业基础课程按法学、经济学、工商管理、数学、化学、生物科学、电气信息、电子信息科学、机械、土建等专业类群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按模块化、多方向设置。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专业方向,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目标更贴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实现社会需求和个性发展的有机统一。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体系独立化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结合,实现实践体系独立化、实践课程全程化。课程组织上,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等各类实践形式均纳入实践课程体系进行整体、系统安排,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体系。课程设置上,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同步推进。理工类专业,实验课程设有单门课程实验、综合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设有低年级的认识实习、中途结合课程的生产实习、毕业前的综合性实习等。文科类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训、社会调查等有机结合。我校2007级培养方案中,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课程累计学分达到总学分的15%以上,理工类专业实践课程累计学分达到总学分的25%以上。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外教育学分化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安排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项目化、学分化,纳入2007级培养方案,使其成为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规定课外教育总学分为10学分,其中必修项目为6学分,选修项目不低于4学分。
4.开发温州资源,突出课程特色
我校按照管理学上的“差异化经营战略”,针对温州特有的地域文化和社会氛围,挖掘温州众多中小企业和优秀企业家群体资源,让他们进课程、进教材,形成“中小企业创业实务”、“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等特色课程,并通过推行“双百人才联动计划”,请企业家进校园、进课堂。同时,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纳入教学主渠道,作为全校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体系中单独设置以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等为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系列,以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使学生为创业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大学教学;教学管理制度;人性化问题;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教学
对于学生而言,大学中的学习与生活是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生活、接触社会、学习技能、发展特长的重要活动,而大学中的教学管理制度则是帮助学生在学习重要知识基础上更好利用个人时间与空间的重要制度。因此,对于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而言,它的制定与使用应该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主要的出发点,并且能够在给予学生足够空间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相关诉求,而这同时也是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与中小学教学管理制度的最大差别之一。当然,一个健全的、科学的、人性化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大学中的学习与生活,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由此可见,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是非常重要的。
一、目前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在人性化管理方面的若干问题
根据大量的调查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多数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课程设置过于单调,二是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缺失灵活性,三是忽视教学评价在大学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而这三个问题都给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管理产生了较为负面的影响【1】。这是因为,当教学课程设置过于单调时,学生往往会失去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将大学课程作为自己学习的负担,甚至抗拒相关课程的学习,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更好的吸收专业知识,还会阻碍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相关过程。而如果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没有足够的灵活性,并且教学评价没有在大学教学管理中发挥其作用,那么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很可能无法更好的认识到其中的问题所在,从而使得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失去其原有的作用。
二、开展人性化大学教学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人性化大学教学管理制度
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大学往往是他们理想中放飞梦想的地方。然而,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部分大学生实际上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并没有较好的认识,并且也没有足够的热爱,与此同时,大学中部分必修课和专业课的设置由于过于严厉,因此学生往往无法对自己所热爱的专业倾注更多的时间与努力,而这些问题往往使得学生对大学生活失去了原有的期待,同样,这一点也是目前我国部分大学中教学管理制度较不人性化的内容之一。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各个大学应该尽快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人性化大学教学管理制度【2】。比如说,学校可以在教学管理制度中增加“二专业”与“专业调换”的相关内容,通过这些制度内容的增设,给予学生更大的自我选择专业与课程的能力,从而大大提升大学专业入学调配方面的人性化水平,并大大降低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失误的概率。
(二)促进人性化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的落实
在调查中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多数大学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教学管理制度人性化问题,往往会选择在学期末开展教学评价的相关工作,以期望学生能够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更多宝贵的意见或建议。然而,部分大学由于相关评价机制建设工作的不完全,学生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往往不能充分的表达出自己对教学管理的真实看法,这一点就使得大学教学管理评价的环节形同虚设。因此,为了使得大学教学管理评价体系能够对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有更好的帮助,为了使得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能够更加符合人性化的原则,学校必须尽快将人性化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评价体系落实下去【3】。比如说,学校可以在开展教学评价工作时,将匿名教师互评、匿名学生互评、匿名师生互评、匿名管理者与学生互评、匿名管理者与老师互评以及校企合作评价等内容都融入到评价环节中来,从而从多方面看待一学期中老师、学生以及管理者的学习与工作情况,使得教学管理评价更具有真实性与客观性。除此之外,匿名的评价方法以及围绕学生开展的评价方式还可以将学校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大大提升,从而更好的推动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人性化转变的进程。
(三)增强大学教学中课程选择的人性化
想要使得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更具有人性化,那么首先就需要在教学中满足学生对学习的人性化需求,而大学里学生对学习的人性化需求往往体现在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方面。因此,在促进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人性化转变的过程中,学校还应该增强大学课程选择方面的人性化,而目前增强大学课程选择人性化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落实选修课机制【4】。比如说,学校为了保证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接触到更多与自己兴趣有关的课程时,可以将选修课的学分分为通识选修课和核心选修课两大部分,其中核心选修课的范围主要是对学生专业上有帮助的相关选修课,而通识选修课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意选择,从而大大提升大学课程教学中的人性化部分。
三、结语
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对学生成长与成才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从多各方面,尽量使得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更加适应学生的成长,使得学生能够从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中有所收益。
作者:任燕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教学质量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任长江.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问题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7.
[2]林星.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问题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10.
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范文3
1.我们现有的学籍管理制度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明显不足。学业学好学坏都一样,60分万岁,甚至利用各种形式在考试中作弊。
2.学制过于死板,缺乏弹性。尤其中职学籍和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制度捆绑在一起,导致学生必须严格按照中职学籍管理规定全日制在校就读。丧失了灵活学制给予学生更大发展空间的条件。
3.学生转入学手续繁琐,而且刚性十足。对于对口升学和社会就业间需转学的学生影响巨大。
二、学分制度实行的积极作用
学分制度是最近几年才引入到学校管理中的管理制度,它以学生学习科目数量化计分的方式来衡量学生是否完成规定的学业。这样学生修习够所需的总学分,完成核心课程的学分需求就可以完成学业,这样就能够给学生的学习,营造出一个既有刚性科目又有柔性自由的选择空间。通俗点解释就是学生可以在学校科学的指导下修习一些学科,又可以在自主的前提下选择一些自己爱好的科目,当学生修习满了规定学分就可以毕业。学分制可以为人才的成长提供多种多样的可能,可以为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提供广泛的空间,课程的安排也具有很大灵活性,从而体现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办学思路。这样一些家庭困难的或者学习比较勤奋的学生修满学分制度规定的水平学分数,就可以提前完成学业早一步走入工作岗位。这样灵活地运用修课制度这一特定的杠杆,平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学想长提供了可能。
三、学分制改革的几点认识
在实施学籍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我校的学分制改革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把常规课程安排逐渐像选秀课制度靠近。往昔我校的课程安排都是学校按照教学大纲选择相关专业的相关课程,这些课程条框一致缺少新意。对于学生基础能力的提高,缺乏广度深度。同样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和个性能力的养成都没有动力,学生往往盲目在学什么有用,向谁学可以的谜团中不能自拔。通过不断的努力探索,我校摸索出一套适合就业单位需求的必修课,以及能够激发学生创造力和个性发展的选修课。
2.建立完善学生课程重修制度。目前职业学校的生源现状决定了在校就读学生的学业完成度不高。很多学生没有学习动力,机械的完成学校以往规定的课程是大部分学生的真实状况。实施学分制度以来,改变学生补考了事的心理底线,通过科目不及格必须重新修读的制度,既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又能巩固他们的学习效果。
3.在灵活学制的实施上,也有人称之为弹性学制或者非全日制。这一制度的形成本身就是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形式的特殊性和多样性而产生的,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压力大,学生对于全日制的学习方式不适应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如何把3年的全日制学习形式灵活话,就要靠学分制的帮忙了。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就业取向的不同,可以选择性的修习校方规定的必修课程和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当学生完成校方规定的最低学分之后就可以提前毕业。同样面对一些有其他学业需求的学生,校方也可以根据有关规定适度放缓学生的学习进度。
4.在外实习、实训等社会实践活动期间设立实习、实训考核制度,并纳入学分管理当中。这样就能够即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生能力成长的巨大帮助,又能保障学生按时修够学分正常就业的需求。
5.进一步改善学籍管理制度和国家助学金、免学费管理制度对于学分制的冲突,灵活运用规则,给予职业学校学生受助提供有力保障。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教育资助政策的重要照顾对象,学生在校期间享受国家助学金、免学费的政策照顾,而资助政策对于学生的全日制在校情况有着严格约束,一二年级如不在校学习是不能享受到国家助学金的。只有建立健全学分制规范管理制度,给学生生产实习期间设岗、设学分,把学生生产实习场所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范围,校企结合挂牌、联办等手段的引入,才能把这一问题最好的解决。
四、改革以来我校实施学分制产生的效果
1.建立选修课以来,我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开设了一批实用性较强的必修课,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同时开设了绘画、乐理、写字、健美操、焊接、汽修、前厅等选修课程,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一部分学生敢于跨出自身专业限制选修其他专业学科,对于学生的专业成长,理想信念的形成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2.实施重修制以来,很好的解决了学困生学习没有目标,对学业不自信的问题。给予他们最大的空间,利用有限的在校时间学有所成。
3.实施弹性学制以来,我校鼓励大龄、家庭困难学生充分利用选课提前学习高年级的课程,最大限度地实现提前完成学业提前就业的目标,为大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早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4.课外实习实训考核成绩纳入学分制管理制度中来。使得学生在外实习实训期间依然能够取得相应的学分支持。保证了学生的就业安置和学校产教结合办学思路的大胆创新。
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高中 教育 学籍管理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117-01
高中学校的学籍管理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学籍贯穿于学校运行和管理的整个过程,学籍信息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资料以及结果的认定。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都面临着深刻的变革。我国传统高中学籍管理制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管理工作的效率受到了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所以要不断提高学籍管理工作的水平。
中学学籍管理工作水平已经成为高中教学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高中学籍管理制度的理论分析
该项制度是高中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和取得学籍的管理;学生的课程考核和学业管理;新学期的注册管理;学生的学籍变动管理等内容。该项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学籍管理制度对学生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由于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所处的家庭环境也不同,所以学生对自己的想法也千差万别,通过学籍管理制度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殊途同归的效果。学籍管理制度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规定,指导学生不断进取,达到教育目的。学籍管理制度已经成为衡量学生是否完成学校教育计划的一个管理工具,是学校教学质量标准的一把尺子,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高中学籍管理制度能够用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中学籍管理制度可以用来规范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从而不断推进学校管理秩序的优化。高中学籍管理制度还可以通过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主观影响来发挥作用。学校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学籍管理制度各方面作用的充分发挥,充分发挥该项制度的作用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起着巨大的作用,可能会远大于思想政治工作所能起到的教育作用。还可以不断提高中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促进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二、当前高中学籍管理面临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高中学籍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高中管理已经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首先表现在我国的管理体系已逐步完善,管理制度改革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伴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各地区相继对高中学籍管理规定进行改革。新的学籍管理规定根据高中教育发展的需要,试行学分制入手对高中学籍管理制度进行了创新。管理工作已走向规范。各高中学校针对各自的不同情况,对本校的学籍管理作了修改、补充和完善。这些做法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约束,符合学校发展的要求。明确了对学生违纪的处分依据和程序,也规范了对学生违纪处分的处理程序。新的学籍管理规定已成为我国学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新起点,这在客观上需要各高中学校更新观念,创新思维,把握新规定的精神实质,做好新规定的贯彻实施工作。但是目前的高中学籍管理制度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还是体现了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籍管理的控制上,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基本上还是要求学校严格按规定执行,各学校能够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小。其次就是在学籍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过程中也存在很多新的问题,一些改革措施超出了国家政策的范围,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等等问题。目前来讲,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学校学籍管理制度中人文关怀理念较弱
学校管理不重视学生需要的满足,强调对学生的控制。这是目前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学籍管理规定中,强调要学生严格遵守,为了保证管理者的自由。在学校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往往不是靠发挥管理者的潜能,而是靠规则的强制性,管理者首先考虑的是对学生的控制,而不是服务。这是与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相违背的。
2.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制度本身不完善突出体现在学生维权方面。现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我们要特别重视学生合法权益的维护,而我们现在的制度太注重管理,忽视了对学生权益的保护。学生权利的规定是很容易流于形式的应负的和教育责任。学籍管理制度的执行程序也有待规范。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还需要加强学籍管理制度在学生中的宣传,保证制度的透明度。
3.学校管理特色不明显
高中学校要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就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出能满足学生需要的、质量较高的选修课。但在集权制的管理模式下,教师只是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是在被动地接受学校安排的学习任务,根本没有自己学习的自由与机会,学生的地位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分科课程体现了对知识的高度分化的适应性,但是一定程度上却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总之,目前的这种课程建设情况让学分制的实行出现了很多问题,使得学生很难实现自由选课,也不利于学校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造成了很多学校没有自己的管理特色。
三、解决高中学籍管理问题的对策
1.学校要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增强服务学生意识
以人为本思想,要求我们关心每一个人,它对我们今天的高中学籍管理的改革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无论从教学还是管理上,都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步成长过程。要求每个人要承担起自己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在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中,所有的管理工作都要为一切学生的发展服务。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学籍管理的实践工作中,要正确认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针对这种差异性,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为理念,为学生的个性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帮助其挖掘自身的创造潜力。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管理活动的主体,不断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籍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大胆意见要给予鼓励,要做好学籍管理人员的角色转换,加快观念变革,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从规范执行程序入手,树立法治意识。
2.创新学籍管理模式,推广学分制管理
学分制是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随着大量选修课的开设,学生得到了更多、更好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分制也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提供了可能。学生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为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这种制度还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高中学籍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也将成为高中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学校管理 校本 人本
受到20世纪经典思维的影响,我国传统的学校管理追求塑造一个全封闭的,没有或尽量避免外来因素影响的理想教育环境,通过将学校环境的简单化和普适化营造管理结构。但这一模式在现今的社会条件下,显然已不再适应。
一、我国的学校管理改革成果概述
经过对我国学校管理改革的大致总结,可发现我国的学校管理在踏入新时代以来已认识到以往管理体制的弊病,并努力提出改革,现将改革成果总结如下:
1.确立未来发展目标,确定新的培养计划
由于时代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有了本质上的变化,我国的学生教育已由原来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同时在应试教育不能完全满足人才选拔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德智体全方位素养,到目前已取得良好效果。
2.教育方式转向多元化,加入了新的理念
由于知识经济的影响,新的学习观念发生了改变,即由原来的单纯灌输知识向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转变,师生间关系也因此加入了新的元素。过去设置较为庞杂的学科体系经过整合,显得更符合时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进行教育的同时引入了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显得更具有适用性,贴近了与学生的关系。
3.突出对学生的关怀
在新的教学评定标准和课程教学标准中,突出了对学生关怀的要求,同时要求老师要加强情感教学的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情感关怀,并以自身的积极情感去唤起学生积极情感的回应,体现出对学生自尊、自信、自爱、自立的良好情感诉求。
二、我国学校管理体制的不足
经过前文的阐释,我国的学校管理有着可喜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学校管理是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体制演化而来的,具有浓厚的管理色彩,同时由于在行政隶属上的管辖关系,因此,存在许多的不足,现将其特点总结如下:
1.教师任用体制尴尬
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教师的从业人数达不到现实中需要的数目,为了鼓励教师从业,国家给予政策将其身份特殊化,享受了准公务员待遇,这在当时为缓解教师人员紧张确实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到了今天,委任制式的任用形式使得教师的积极性不在高涨,相当多的人由于没有了竞争的紧迫感而消极怠工,对于学生教育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加上所在地域限制,也加剧了人才交流存在的窘境。
2.行政管理权限泛滥
受集中政体的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管辖一样受到了教育部门的直接或间接领导。造成了学校自主管理能力不够完善,相关管理措施的实施相对滞后,而教育部门时有的干涉行为又会打乱规律的教学管理环境,使得学校的条例朝令夕改,不具备长期执行的威信力。
3.学校管理观念落后
由于我国一些学校长期不重视理论的更新,客观上造成了学校管理理论严重滞后的事实,同时由于相当多的教师观念落后,将教师群体作为学校管理的主体,将管理行为的权限留于己身,对于学生的自主管理则重视不够,使得学生参与度过低,学校管理没有生气。
三、新时代我国学校管理方案的构建
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学校管理的现况了解,我们已初步确定了学校管理方案构建主义的一些问题,本节则试从构建理论和具体方案两部分来阐释个人观点。
(一)学校管理的应用理论
1.人本管理
所谓学校的人本管理,是指人本原理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就是以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解放人、发展人为根本指导思想来进行的学校管理,就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的主体,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的人力资源,服务于学校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和学校成员个人目标而进行的学校管理。
2.校本管理
学校的校本管理,最简单来讲,即权力的下放。具体来说,就是指教育当局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按学校自己的情况去决定资源分配,对学校的财政预算、课程设置、教科书选择、学校人事决策等方面实施改革。这样可以由学校自主决定具体的资源配置,易于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优化,同时也便于学校根据自己的实情来确定发展规划。
3.制度管理
所谓学校的制度管理,即学校依照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法律、法令、条例以及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和规范教育行为,努力实现办学目标的管理模式。
这是由于现实的学校管理实情决定的,由于教师的从业条件太为宽松,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部分教师教学松懈的现象,加上稀缺资源利用时的操作自由性,决定了我国的学校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
(二)学校管理方案的实施机制
综合本文的研究和对相关理论的借鉴,笔者认为,学校管理方案的实施机制不仅要满足当前国情的需要,同样要遵循一定的客观事实规律,现提出个人的观点如下:
1.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程所建立的新的学校管理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具有自主性、创新性、开放性、人文性、协作性等明显特征的学校管理模式。构成这种学校管理模式框架,就必然要革新教育观念,加强对人主观性的重视。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充分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建立新的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制度是为实现学校管理目标而制订的各项管理制度,是使学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达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学校管理制度体系主要包括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和课程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应通过这一系列制度的完善来达到完善教育方式的目的,并最终实现教育教学的丰收。
3.和谐学校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间最常见的关系,但是其对学生心理素养、思想品质和社会能力的形成,对教师工作的心情与成败得失,对师生信息的相互传递,对实现预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然改变师生的观念,建立新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熊劲峰,张玉柯.21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范文6
(一) 课程理念要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换教材,而且是一次洗刷传统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思想的洗脑活动。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
(二)对待师生关系,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即尊重学生,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被孤立和被拒绝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或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这就要求,老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要学会赞赏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与进步,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哪怕是一点点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哪怕这种质疑是不正确的)和对自己的超越。
(三)学生学习方式要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核心任务。教学过程是合作+引导,是让学生以积极的学习心态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与解决问题。
(四)对待教学关系,新课程强调帮助和引导。教的职责在于帮助,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到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个性倾向。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
(五)教师的角色要新。教师角色要从传统的传授者,转向现代的促进者。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感到新鲜,每一分钟都能让学生享受快乐,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飞翔于知识的高空。教师的职责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六)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能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三个阶段。教学前反思,可以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可以保证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教学后反思,可以促进教学经验理论化。
(七)教师要善于与同头课教师、同年级教师、同学科或不同学科的教师、同校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搞好合作。教师还要善于同家长搞好合作,同社区所有关心教育的人士搞好合作。要学会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
二、新课程改革与学校发展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彻底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同时更需要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因为新的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需要一个相应教学管理制度的支撑和保障,否则是难以想像的。因此学校的管理制度的重新构建是这次课程改革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现在的学校管理制度有很多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评价制度的不合理。现行的评价制度是一种终结性的评价,它只重视教师教学的最终效果,以“分数”作为惟一评价依据,把“分数”作为评定学生学业成就的惟一依据,“分数”也是学校考察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二)学校管理制度缺少人文关怀。现在许多学校很重视建立校规校纪,但是目前许多学校只热衷于形式化的规章制度建设,把规章制度细则化、标准化,而且制定了相应的经济制裁措施,管理变成了检查。这种管理制度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没有人情味,忘记了教师的劳动是特殊的、创造性的劳动,教学过程也被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这样的学校管理制度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三)缺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目前学校管理制度的最大弊病。新的课程改革更需要教师个性的张扬,需要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思想。要想把新的课程改革进行下去,学校管理制度重新构建势在必行。
三、新课改形势下学校管理制度的重新建构
(一)管理制度要强调以人为本。1.要了解教师。目前教师压力非常大,这种压力来自家长、社会乃至学校。只有在了解教师的基础上,所制定的学校制度,才是切实可行的,才能最大程度满足教师的需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积极愉快地、全身心地投入新的课程改革中去。2.要尊重教师。制定学校管理制度,一定要有弹性,既要做到规范化、科学化,同时要做到人性化,要充满人文关怀。3.要发展教师。要树立管理即服务的观点,把学校的管理构建成教师发展的平台,对优秀人才既要放宽准入条件,更要舍得向更高更好的地方选送,确立名师意识。
(二)要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一要简明、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二要赋予教职工对领导的监督权,只有从制度上保证教职工对领导实施监督,制度建设才具有实质意义。在民主管理中按照新课程理念使教师、学生成为学校真正的主人,真正实现教学的民主化。
(三)要构建全新的评价体系。1.教师评价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教师评价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职称职务晋升、经济收入等切身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评价的公正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师评价是发展性评价。发展新教师评价将有助于提高教师士气,加强信任感,改善人际关系,深化课程改革,形成积极支持教师创新的氛围。2.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要新。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中,往往以一张试卷的分数来作为学生的学业成绩,误以为评价等于考试,这是不科学的,新的评价理念不仅限于知识与能力,还要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全面评价。例如我们学生身上的某一闪光点,成长过程中的每次进步,良好的个性的展示都应得到肯定,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摒弃以分数定优劣的标准。在新课程改革中,立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使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的评价,要建立起学生素质水平评价手册,并充分利用好学生素质水平评价手册,将评价手册与分数或等级评定结合起来,完善学生成长过程的记录。这是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较简便易操作的方法。将升学文化课及特长、实验等项分数也按一定比例,二者相加即为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成绩,作为录取学生的主要依据。这样做的好处是: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自始而终地贯穿起来,既有对素质的评价,又有对能力的认定,避免了只凭升学考试一张卷决定命运的弊端,学生对平日的各项活动也能积极参加,又便于教师有效组织。
四、以改革课程结构为突破口 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