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分析范文1

一、旅行社连锁经营及大学生旅游市场相关文献研究

近年来,不少旅行社走向连锁经营发展。杨骏等从“广之旅”等企业的连锁经营模式研究,提出连锁经营提升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冯世娥则揭示了旅行社的连锁经营是竞争的必然选择。

关于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潜力,国内也有不少学者研究分析。宋佳婕指出大学生市场缺乏有效的机制;万红珍等提出发挥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力量改善大学生旅游市场环境;朱迅成等着重对校园营销、市场调查及服务质量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丁春文认为应丰富大学生旅游产品以应对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邱生荣则采用SPSS软件等进行分析,建议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需通过政府、企业、学校相互协作。

通过上述文献,发现将旅行社连锁门店与校园运营结合的分析研究不多,因此本文结合这两方面,总结校园中的旅行社连锁门店运营管理经验。

二、校@旅游运营与连锁门店运营的差异

(一)市场现状分析

目前,大学生旅游市场中以学生旅游居多,其弊端有:大多简单复制旅行社常规产品,同质化严重;恶性低价竞争;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二)连锁效应

与学生旅游运营模式相比,校园中的旅行社连锁门店则凸显了其连锁效应。

1.品牌优势。米游工作室(以下简称“米游”),可利用福建中青国际旅行社(以下简称“中青旅”)良好品牌印象,使大学生产生信任感。且米游的服务质量高于普通学生旅游,如正式旅游合同保障,并匹配正牌的导游讲解及服务。

2.后台系统优势。米游依托中青旅后台系统――易呀游,可随时实现资源最佳调配。国内还有许多优秀的旅游系统,如以网上交易为核心的“八爪鱼在线旅游”;旅游同业交流合作为主的“欣旅通”;信息共享智能化的“金棕榈”。但是易呀游简易操作、产品库存大的特点,反而更适合在校园旅游市场中应用,使得米游更快掌握系统操作、利用资源。

三、连锁门店在校园中的运营管理

(一)市场定位

大学生的特征是闲暇时间多、旅游动机强烈;但其思维活跃、好奇心极高、旅游参与互动性高。

(二)产品开发

1.团体出游产品,同时促进团队合作。例如“大樟溪素质拓展一日游”,针对班级或学生部门,给予优惠价,且增加“野外生存”、“撕名牌”等互动互助的游戏活动。

2.节日主题游产品,在万圣节、圣诞节等节日里推出“主题交友游”。如在“双十一”推出“一日CP游”,利用罗源湾海洋世界景区的特惠活动,参观游览的同时增加游戏任务卡,将“游”与“玩”相结合。

(三)宣传销售

制作横幅、海报以及宣传单页,并举办“我的旅途我掌控”、“旅游攻略大赛”等竞赛,增强宣传力度。另一方面,扩大线上宣传,如微信、微博等。同时注册“米小游”微信号并建群,进行“抢红包”活动,吸引大学生主动邀请好友进群,并且给予“最佳手气”者“出游抵用卷”的福利。

四、连锁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安全问题

第一,学校监管压力。大学生在校出游时意外事故的事例并不罕见,对此,作为连锁门店,在安全保障方面得到企业的强有力担保,加之推出新产品时避开危险景区。如十八重溪的漂流惊险刺激,虽满足大学生爱刺激的喜好,但该景区的安全设施不够,应避开。第二,大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较弱,作为学生自主经营,更应设身处地为大学生考虑。如夏季出游,推荐大型水上世界设施代替大学生喜爱的山间户外漂流景区。

(二)宣传推广的转化率

赵曙光认为社交广告是借助兴趣型和关系型网络的信任优势,成为促进用户购买行为的重要动力。一般的宣传推广转化率不高,故应有效地利用社交广告。如米游一般的微信文阅读量仅在100以内,但通过大学生社交圈分享转发,“一日CP游”产品阅读量达338次。

五、研究总结

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分析范文2

关键词:滑雪旅游;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

滑雪旅游是一项集观光、度假、运动、娱乐为一体的休闲体育运动,滑雪旅游与温泉旅游、高尔夫球旅游并称世界三大主题度假休闲旅游活动,又与跳伞、蹦极并称为世界三大落差运动,[1]已成为世界性的巨大产业。近年来,滑雪旅游已成为黑龙江省冬季旅游的主要产业,黑龙江省的滑雪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非常快,2009年第28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在哈尔滨的成功举办,为滑雪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全面提升了黑龙江滑雪旅游的知名度,把黑龙江滑雪体育市场推向世界,把世界游客引向中国,引向黑龙江。本文对黑龙江省滑雪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分析黑龙江省滑雪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进而为黑龙江省滑雪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1研究对象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周边)10家著名滑雪场(亚布力滑雪场,哈尔滨体育学院第二教学区,吉华滑雪场等,冰雪大世界,雪博会等景点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收集和整理有关黑龙江省滑雪产业、滑雪运动、滑雪旅游的文献资料。

2.2访谈法

对黑龙江省滑雪旅游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进行访谈。访谈对象主要为:哈尔滨体育学院冰雪运动系专家及黑龙江省体育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相关领导和黑龙江省较大规模滑雪场管理者。

2.3逻辑分析法

对所掌握的材料运用归纳、推理等方法进行深入剖析

3 结果与分析

3.1黑龙江省滑雪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黑龙江省开展滑雪旅游的资源优势

黑龙江省大部分区域处于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降雪量大,雪期长且雪质好,适于滑雪时间长达4个月。黑龙江省的地形地貌又为大力开发滑雪旅游提供了理想的地理环境,山体多为中、低山,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达到了100余座,雪资源的利用则可长达120天,而且利用人工造雪技术还可以延长滑雪期[2]。目前,黑龙江省现有滑雪场近百家,通过对黑龙江省各大滑雪场进行问卷、实地考察、访谈的调查研究,在这100多家滑雪场中,其中亚布力滑雪场,哈尔滨体育学院第二教学区,二龙山滑雪场享誉海内外。

二、黑龙江省滑雪场的服务设施现状

黑龙江省的滑雪旅游业已改变了单一的靠滑雪为主的经营方式,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冰雪大世界,雪博会,冰灯游园会,雪地温泉、雪乡旅游等多种大规模的,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活动已陆续推出,一些具有特色的冰雪食品,冰雪商品也已逐渐被开发出来,极大的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大批游客。

三大众参与滑雪旅游群体逐渐扩大,动机类型不断增加。

目前,黑龙江省滑雪旅游的人群年龄结构不断扩大,从5岁的儿童到70岁老年滑雪旅游爱好者,其中以35-50岁滑雪旅游爱好者居多,他们更愿意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到雪场体验刺激,放松心情,享受滑雪旅游带来的。

按照滑雪旅游参与者的动机分为三类:

1运动型滑雪者:对滑雪活动的运动方面更感兴趣,比较年轻,对滑雪道比对度假地的景色更感兴趣

2思想型滑雪者:受户外富有美感的体验所吸引,年龄较大,对滑雪度假地的景色很感兴趣

3社交型滑雪者:滑雪主要是为了有机会和朋友,家人接触和交流。

从以上滑雪旅游者动机来看,滑雪旅游不仅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还可以促进亲人朋友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越来越受广大滑雪旅游爱好者的青睐。

3.2黑龙江省滑雪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冬、夏差别大,资源尚未合理利用

滑雪旅游特殊的资源依托,决定了“冬忙夏闲”的旅游淡旺季客观事实,世界各主要旅游接待地,如瑞士、德国、奥地利等均处于这种状态之下。这种状况要求滑雪旅游经营者制定相应的对策,除运用科技手段延长滑雪场的使用期外,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娱乐与购物设施的规模均应考虑到滑雪旅游的特殊性,合理开发出夏季旅游项目,还可推出避暑,攀岩、度假等等夏季旅游模式。此外在设施规模与员工的聘用方面找到最佳结合点。

二、科学技术尚未占主导力量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滑雪用具,滑雪服装等都是国外品牌,如:所罗门(SALOMON),金鸡(ROSSIGNOL),海德(HEAD)等等洋品牌,而国内生产的产品往往也是打着国外某公司的招牌以假乱真,尚未独立成为品牌,缆车技术更是引进国外技术居多,出现了越是先进的技术越是引进别国的技术,造成了花高价引进设备的状况。如果,我们有自己的技术,自己的品牌,且在拥有本国庞大的消费群体的前提下,滑雪设备产业将是滑雪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三、打造冰雪运动品牌力度不足

目前黑龙江省仅有冰雪大世界是世界上唯一以冰雪命名的冰雪旅游景区,其他冰雪景点及旅游商品尚未形成独立品牌,尚不能够突出黑龙江省滑雪旅游的特色。而魅力独具的旅游精品、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是增强旅游吸引力、扩大旅游市场、加快旅游发展的保证。

3.3黑龙江省发展滑雪旅游的对策分析

一、度假类型多元化

滑雪经营者要鼓励多样化旅游来努力维持消费者的滑雪需求,促进休闲度假市场的发展,不仅仅靠门票来获得收入,让游客把更大的消费重点放在其他副项上面,如:宾馆,餐饮,娱乐,购物等方面,加大对相关产业的投入与建设。更要冬、夏季旅游项目相结合,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效益。

二、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新技术的发明对滑雪旅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滑雪缆车,高科技的滑雪用具,对滑雪运动中的安全性提供了更大的保证,也满足了滑雪爱好者对雪具的强烈追求,雪博会上各种新颖的设计,独特的构思,雪雕美景让游客流连忘返,雪地温泉推出的养生保健疗法,更让众多滑雪旅游和养生爱好者频频光顾。因此,黑龙江省要想发展滑雪旅游业,在科技创新必须加大投入,独树一帜,吸收与创新并进。

4结论与建议

4.1黑龙江省滑雪旅游发展迅速但对市场潜力等研究不足,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缺乏经营规范,综合开发利用不够,对市场长远研究不足,规模和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2面对发展越来越快的滑雪旅游市场,应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在保护环境,和以科学技术为导向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不断创新,保持滑雪旅游市场健康、稳步、持续发展。

4.3滑雪旅游发展前景美好,黑龙江省应把握时代潮流,加强宣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专业人才,不仅要使滑雪旅游深入人心,同时为国家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分析范文3

关键词:高校旅游;产品开发;资源

高校校园旅游是以高等院校所特有的教学楼、实验室、科研所、图书馆、体育馆等教学设施以及优美秀丽的校园景色为依托,以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浓郁的学术氛围为背景,以知识传播和科学普为主要目标,以社会青少年及中青年家长为主要对象而开展的专项旅游活动[1]。高校旅游是现代城市旅游与文化旅游的产物,作为新出现的旅游现象,具有非常可观开发利用价值,旅游潜力极大。随着假期的临近,国内旅行社纷纷瞄准暑期旅游学生市场,“高校游”尤为吸引眼球。但是与国外相比,国内的高校旅游仍然存在较多的发展问题。

1.中国高校旅游存在的问题

1.1 尚未形成良好的开发氛围

高校原本需要维护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高校旅游开发一旦开展不当,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都将产生不良影响。而且,由于游客素质的高低不齐,也很容易影响到校园环境以及破坏学校的公共基础设施。因此,在这种矛盾环境下的高校便比较难以控制好开发氛围,处于尴尬境地。

另外,旅游企业在进行与高校的旅游合作时,企业往往不能处于主动地位,往往会单方面受制于高校,因此,高校与旅游企业间的合作氛围也是不稳定的。

1.2 单一的旅游产品、项目

中小学生夏令营、修学游、校园观光游等旅游项目是当前高校旅游的主要项目和方式,旅游形式单一,新型的旅游项目有待开发,从而满足各层次的游客不同的旅游需求[2]。高校旅游市场的规模以及旅游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也同样受到旅游产品种类的限制,过于单一的高校旅游产品对此产生的影响十分严重。同时,当前高校旅游开发的项目大多仅仅停留在校园景观的欣赏层面,而一些具有科教意义的实验室、展览室以及向学位授予仪式、运动会这样具有很强参与性的项目尚未被真正利用起来,由于高校所蕴含的的文化气息和文化内涵不能为游客切身体验到,因此很容易让游客失望,导致客源流失。

1.3 公共基础设施不配套

高校的基本功能是提供学习、科研的环境[3]。其主体是学生、教师和教职工,因此校内的基础设施并非针对“市场”而设置的,不具备迎接非校内人士的功能。基础设施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旅游的发展。

1.4 市场化运作不成熟

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只有将市场化运作模式融入到高校旅游市场中,才能更有利于旅游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也更有利于高校旅游的发展。因此,把高校旅游纳入到市场经济体系中,进行市场化的运作,同时通过健全高校旅游机制,政府提供政策和法规支持,发挥旅游企业和旅行社的主观能动性等方式,以促进高校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

1.5 消费者与高校间缺乏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

产品或者服务对于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程度是决定消费者选择该产品或者服务决定性因素。所以消费者在作出消费行为之前,就需要对这项产品进行判断。而目前,高校旅游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市场运作机制的缺乏导致消费者与高校间信息沟通渠道不畅,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信息的不对称性对于消费者的价值判断和消费选择有极大的影响。

1.6 地域限制,尤其是距离限制了高校的影响力

我国高校林立,但是真正全国知名的高校却很少,绝大多数的高校其影响力和辐射范围仅仅局限于所在区域或者周边地域。地域的限制成了制约高校旅游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因为高校知名度不高,所以不仅缺乏广泛的旅游受众群体,部分消费者甚至因为这一原因也不会选择到虽然知名度高但距离较远的高校游览,放弃高校旅游。

2.中国高校旅游的开发建议

2.1深入发掘我国校园旅游资源

我国的学校数量及种类众多,各省、各市均有其引以为傲的高校资源,整个国内的高校旅游具有广泛的开发潜力。我们应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将这种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提高我国高校旅游在国内外的影响力[4]。

我国的高校旅游开发不应该局限于那有限的几所名校,我国的各所高校均或多或少地存在其与众不同之优特色,所以,高校旅游的开发应该根据各大高校自身的特点进行资源开发和产品设计及市场宣传。例如,像贵州民族学院这样的学校,即可以向社会宣传其民族特色,体验多姿多彩的多民族文化;而像农院这样的学校,则可以带领旅游者观摩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到更多的关于平时的食品安全知识等。

2.2 转变观念

高校旅游在我国尚未形成气候,首先是国内的高校自身并不认可高校旅游,认为大学应该是教书育人的“圣地”,不能被外界干扰,或者有些高校本身就觉得不能为金钱所“玷污”高校的神圣。另外,加上高校旅游所能为一所高校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暂时并未明显地显现,因此,高校旅游暂未能引起高校自身的普遍重视。但是,高校虽是“一方净土”,但它也是一种“社会公共教育资源”[3],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同时,高校对于社会各界人士也应该有教育的责任,应该让校外人士感受、体验校园的科学、人文氛围,这样不仅能促进社会的进步,还能提高自身的知名度等,可谓是一举多得。

另外,高校旅游的开发也不仅仅是一所高校自身的工作,而应该是一项涉及到许多部门的工作,如政府、教育部门、相关高校、旅游企业等等,因此,这些部门、机构等应该提高对高校旅游的认知,认识到开发高校旅游的重要性,配合高校进行高校旅游的开发和完善。所以,我们应该通过正面的宣传,向社会阐明高校旅游的优势及发展美好前景,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2.3 丰富高校旅游产品

虽然国内高校旅游资源种类繁多,也都具有自身的特色以及开发潜力,但是,目前的高校旅游产品很单一,严重影响了国内高校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要深入发掘高校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产品的形式、内容:

首先,开发形式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旅游产品形式的创新,能够及大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因此,除了“修学游”、“夏令营”之外,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档案馆资源、高校校史资源以及名人资源等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如高校求知游、高校名人游等文化旅游之旅,无疑会增加高校旅游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推进高校旅游发展。

其次,在旅游产品的内容上,要突出游客的参与性,让游客亲身体验高校旅游的魅力。高校旅游可以打造成体验式旅游,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进行亲身体验,如入住学生公寓、体验食堂伙食、听报告讲座等,让旅游者体验到大学生的生活,这对于游客而言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

2.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开发的衔接性

在高校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面对大量的游客,学校应该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游客的需求。对于一所高校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主要体现在旅游六要素上,即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

开辟旅游专线[5],这对于对于校区较大或者有分校区的高校,不仅便于游客游览学校又不至于对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产生影响;建立招待所,分流旅游高峰期时亟待解决住宿问题的部分游客;在假期,提供学生宿舍供游客住宿和体验大学生活; 学校还可以根据当地的风味制作特色小吃或者让游客与学生一起在食堂进餐;学校的体育馆,健身房等场所也可以对游人开放,使他们在参观学习之余,不忘健身。在游的方面是最重要的,学校可以设立校园导游,以便旅游者更好地、更深入地去了解一所高校的资源。

2.5 学校、政府、企业三者相互合作,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

在高校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涉及到多方的利益,这不仅是一项专属于高校自身的开发行为。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在开发的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高校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制定合理的价格税收体制、提供优惠政策等方式对高校旅游予以大力支持[3]。

旅游企业可以建立与高校之间长期良好的合作开发关系,凭借其财力和营销经营经验对高校旅游实行商业化的包装和市场运作,以更好地实现“高校游”的经济效益。

客源地教育机构可以将高校旅游作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以多种方式积极支持与鼓励他们参加高校旅游。高校作为高校旅游的主体,任务更为艰巨,他应该在政府、企业间发挥协调作用,促使三者更好地合作,形成良好的开发氛围,完善市场运作模式,促进高校游的自由健康发展。

2.6 采用多层次多样化的营销模式

作为旅游目的地,即使自身的资源再丰富、基础设施再完善,一旦不具备一套适合的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那么,就不具备开发的意义。之前的调查便可以发现,上交大自身资源是很丰富的,但是,游客量非常少,那是因为其影响力不足,知名度不够,这便是市场营销的缺陷。因而,高校旅游必须要采取灵活有效的营销策略,加强营销。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旅游具有其独有的开发性,各大高校自身、政府以及相关企业应该相互配合,加强高校的旅游资源的整合,不断完善高校旅游的产品开发,制定完善的旅游开发计划、研究对策,营造良好的开发氛围,创造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强市场营销,不断促进国内高校旅游的发展。我国的高校旅游资源数量众多,各有千秋,相信通过合理的开发,我国的高校旅游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参考文献

[1]程海涛,等.高校校园旅游开发研究及探索——对郑州大学校园旅游开发的调查研究[N].中国旅游报,2009-10-23,(11).

[2]龚伟.高校旅游的开发模式及对策研究——以上海市高校旅游开发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5,18(3):108

[3]白戈,等.重新定位高校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6-01-18.

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分析范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业教育 旅游专业

一、创业教育的定义

创业教育是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创业教育作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第一本为学术性护照,第二本为职业性护照,第三本创业教育护照能证明个体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这一说法其实最早由美国著名学者柯林·博尔先生提出,创业教育在此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等同的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在研讨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时提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用人机构或个人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它为学生灵活、持续、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结合以上观念,创业教育其实就是指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及创业技能的活动,即是培养大学生的适应社会生存能力和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渠道。创业教育在大学生中开展,就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的一部分内容,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开拓大学生就业渠道和建立健全民族创新体系的深谋远虑,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功能的扩展。

二、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现实意义

(一)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的必然选择。

近些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随着高校扩招而迅猛增长,据有关部门最新统计,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已经达到了699万,比去年2012年增长了19万人,是有史以来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形势。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招生数量和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增长,地方上还要与本科和中专旅游专业毕业生展开竞争,眼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但从长远来看,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创业教育的加强势在必行。相关研究显示,如果有10%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就能有效地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若有30%的大学生自主创业,那么就能产生创业带动就业的局面。故此,只有增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力度,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带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水平提高,才能使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就业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二)学生培养目标的重大转变,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2002年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作为试点才开始尝试创业教育,严重缺乏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长久以来,我国培养的大学生仅局限于基本就业、升学深造、考取公务员等比较狭窄的就业方向,创业带动就业是顺应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是“以人为本,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就业理念。

(三)转变旅游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方式,适应旅游行业发展要求。

旅游行业的旺盛需求使职业适应性较宽泛的旅游产业产生了大量创业机会,而旅游中小企业主要是旅游创业的实体形态,这些企业已遍及各个城镇,有着比较大的发展前景,如乡村生态旅游,现已逐渐成为休闲旅游度假旅游、生态旅游和特色旅游的主体市场,存在着大量的基层旅游创业人员和从业人员的缺口,旅游专业创业教育迫在眉睫。现今,旅游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技能型人才向高素质人才,单一技能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科班型人才向创业实践型人才转变。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只能根据这一发展趋势征服旅游创业教育领域。

三、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创业的认识及准备。

相关调查显示:询问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什么是创业,为什么要创业?结果统计出,71.1%的人认为创业就是创立公司,34.3%的人认为创业是从事科研发明,这就充分说明,很多学生认为创业是社会精英所从事的事业,有点高不可攀,但有52.5%的人认为在自己的本职岗位做出一定成就也是创业。在回答为什么要创业的问题时,70.2%的人认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22.1%的人认为是为了更好地就业,与此同时68.6%的人认为创业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在创业相关知识储备方面,90.4%的人曾经读过一本以上的创业图书,在是否有过社会实践方面,52.7%的人从事过收银员、推销、发放传单、家教、服务员、导游等兼职工作,或多或少地磨炼过自己的意志。关于创业意识,92.4%的人表示如果条件允许可能去创业,7.9%的人表示创业只是毕业后的事情,有2.3%的人坚定自己不会去创业。毕业后若没有理想工作,仅17.3%的人会立刻选择去创业,其他人或选择降低择业标准或参加各类职业培训或升学深造。

(二)女生创业意识不足。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中女生的数量一般占绝对优势,不过其创业的意识、意愿、信心和能力明显欠缺,绝大多数女生对创业没有任何准备,相对于男生,女生在个人性格特点上缺乏敢闯、敢拼的魄力,受家庭和社会传统观念影响她们更愿选择安稳工作,再加上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也是制约女生创业的比较深层的障碍,例如在某些地方或企业,男性通常对女性参与社会活动持反对态度,对很多女性工作的能力持否定态度,周围亲朋好友对女性创业也不持信任和支持,沉重的心理负担压迫在想创业的女大学生身上,除去缺乏社会经验,欠缺创业能力,缺少创业知识等诸多大学生创业不利因素外,贬低自身能力,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情绪化比较激烈,缺乏理性及耐挫折能力差等创业心理因素也羁绊着我国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女生的创业步伐。

(三)创业教育与支持力度不够。

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创业教育与支持方面的现状:(1)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创业动机绝大多数不是来源于学校的教育成果;(2)学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工作缺乏很多实质性的内容;(3)学生一般认为其父母应是其创业的最大支持者,学校和社会的作用不大;(4)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缺乏自信,不知从何将专业知识与创业相结合。(5)大部分学生缺乏创业过程中所需的基本社会交往能力。以上情况表明:首先,学校目前在创业教育方面力度有待加强,缺乏对学生的有效影响;其次,相关政策扶持比较缺乏;再次,各方面的社会支持需加强,包括一些金融部门的资金、社会组织的技术、行业企业的经验;最后,大部分学生对创业理解仅停留在表层,对创业的认识、动机、方向及创业支持的理解具有一定的距离,这将成为其今后创业的阻碍。

(四)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足,教育形式单一、效果不佳。

相关调查表明: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排在首位的是资金缺乏;其次是创业教育的内容单一和方法枯燥,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最后是师资力量不足。另外,“创业教育活动的满意度”方面,表示满意的比例只有8.2%,表示基本满意的比例只有35.7%,表示不满意的达到了51.2%,另外很不满意的为9.9%,不满意的比例远远高于满意的比例,说明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创业教育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提升。

(五)旅游专业创业教育课程单薄。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将就业创业指导或职业生涯规划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开设时间不长,同时也很少开设职场礼仪、商务经贸、法律等课程,学生非常缺乏创业基础知识。就已经开设的就业指导或职业生涯规划课而言,课程没有针对性,更无操作性,以纸上谈兵为主。每一位学生有着不同的能力和特长,他们的就业需求也不一样,但就业指导课程没有办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学生的创业知识往往来自于刚刚毕业的学生和网络上的信息,而就业指导课给学生带来的就业信息比较少。同时,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就业指导课以知识传授居多,技能培养内容较少,缺乏社会实践锻炼,教学方法滞后,与社会需求与用人单位实际明显脱节。

四、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创业教育对策探讨

(一)营造校园创业氛围,培养创业意识。

良好的教育氛围是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前提条件,除了进行课堂形式的创业教育之外,还需将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社团等各项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创业教育的熏陶。旅游业可称为创意产业,创业教育也可以围绕着创意大做文章。例如: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可以进行一些创业项目比赛,围绕着当地旅游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设计一些市场前景广阔和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创业项目,如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文化挖掘、旅游运作模式创新等要求结合主题,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前提下,撰写一份能直接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创业项目计划书。同样也可以组织一些创意设计大赛,设计具有独特性且应用性较强的创意方案,包含旅游线路规划、旅游市场营销开发、乡村生态旅游产品个性化设计、旅游广告创意设计及旅游工艺产品外形设计等方面的创意作品等,并将较优秀的设计项目付诸实践,转变成现实,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业成就感。

(二)加强旅游专业创业教育经费保障和长效制度建设。

创业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离不开科学完善和保障有序的长效管理制度。只有政府、社会、高校的全力扶持,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工作才能得到运行良好的保障。政府部门应制定和颁布一些与旅游行业有关的创业优惠政策,全面鼓励高校大学生积极投入创业,尤其在税收、融资、工商注册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扶助计划等。社会应该首先为旅游专业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创业氛围,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活动,社会应予以更多的关注,充分发挥旅游专业优势,形成大学生创业强有力的保障。作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基地,高校应成立针对旅游专业的就业创业指导部门,特别是在创业资金、创业渠道、创业项目等方面,还需广泛地寻求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建立充足的创业项目和保障资金,增强对创业大学生的鼓励和资助,要从实处支持旅游专业学生创业活动。政府和高校要制定详细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规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推动旅游专业创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多渠道地培养与引进创业师资。

一个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也是旅游专业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当前没有哪所高等院校把就业创业当成专业来开设,且那些科班型、讲说型的教师队伍无法真正适应创业教育的需要,因此完全依赖高等院校培养与提高师资是不切实际的。一是动员有过创业经验的教师,鼓励其在教学中将亲身创业经历或体会与旅游专业知识紧密融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二是规划有序地派遣一部分教师到与旅游专业有关的企业中挂职锻炼,充分融合到企业的创业与运营过程中,全面吸收及总结企业和行业的失败和成功经验,为返校后开展创业教育课做好铺垫。三是发现和吸收在旅游行业领域有成功创业经验的企业家(若是杰出校友效果会更好)走上学校讲台,聘请其担任旅游专业的创业教育课程教师,用其亲身经历传授贴合实际的创业知识及如何规避创业风险的经验,但对于这些教师,走上讲台前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是必要的,要对他们进行诸如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规等有关师范素养方面的培训,使他们具有传授引导修正能力。四是组织无专业区分的创业师资培训班,请校外一些知名的创业培训专家集中讲授一般创业的理论、过程经营等知识与技能,短期内提高学校创业教育师资水平。以上四个渠道可解决创业教师缺乏的燃眉之急,但长远来看,条件优越的高校很有必要设立就业创业教育专业,从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培养专业师资,建立起完善的旅游专业创业师资的保障体系。

(四)校企合作,加强旅游专业学生创业实践教育。

高职院校在实施旅游专业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应该与社会取得多渠道和多方位的密切联系。可以在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旅游企业中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为旅游专业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岗位锻炼机会,增强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将学校旅游专业学生创业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当然旅游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离不开一定的创业实践环境。旅游专业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不仅可以是真实的创业环境,而且可以是模拟的创业环境。因此,在创业实践教育过程中,第一,教学内容应该多样化,以案例教学为主,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小组式教学的组织形式,同时最好鼓励学生结合实践深入企业实岗学习。第二,加强与外部环境的联系,把校内和校外的创业实践教育资源用好,将足够的实践机会提供给学生。第三,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主要是师资),优化调整理实教学的比例,加大实践课比例。第四,进一步加大旅游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夯实学生的专业技能基础,强化学生职业素养,从而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第五,高职院校可以与旅游企业开展合作,从企业中获取一定资金赞助,举办一些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竞赛,奖励一部分优秀学生,进而鼓励学生的创业行为。

参考文献:

[1]邹伏霞.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3.

[2]杨凯.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1(20).

[3]邓清南.对高校旅游专业创业教育的探讨[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1).

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分析范文5

 

引言

 

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综合性产业,不仅能够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更能够整体提升国家的经济活力,尤其在促进社会就业率这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如今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高素质的且富有创新性的人才已成为市场急需,旅游行业也不例外。毫无疑问,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承担着这一重大责任。最近几年,旅游市场不断涌现新的发展趋势,例如深受旅游者喜爱的在线旅游和虚拟旅游等新的旅游方式持续升温。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转变,高等院校培养旅游人才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水平也要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教育研究综述

 

随着中国旅游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者关于旅游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从1980年张丹子提出关于编写旅游教材的建议开始,中国旅游教育的研究已经历经三十多年的时间。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主题的多样化,研究内容涵盖旅游教育发展、旅游人才培养、旅游教学改革、旅游实践教学等诸多方面;第二,研究层次多样化。从最初的高职高专层次逐步发展到对于旅游管理本科的培养层面的探讨,继而又出现了对于旅游专业研究生的高质量培养的关注;第三,旅游教育研究主体的多样化。从最开始学者多局限于公办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有关研究,后逐步开始关注到民办高校和一些二级独立学院的旅游教育发展方面的问题。

 

随着目前大学的教育主体步入“90后”时代,这一批成长于网络飞速发展时期的年轻人,对于传统的旅游教育模式又有了新的观点与追求,这就要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二、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师资薄弱,缺乏双师型人才

 

很多高校的旅游专业师资大多是来自于与旅游业相关的其他专业,如地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都是在旅游管理专业创办的初期才开始承担该专业的教学任务,或者是一些年轻的刚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或博士生,但这部分人群普遍职称不高,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现在众多高等院校都将重点放在了学生身上,从而忽视了对于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养。由此导致现在旅游教育真正需要的“双师型”人才却严重缺乏,因此在课堂上难免出现照本宣科,现学现卖,所授知识与行业所需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在实习、工作过程中面临的一些行业实践操作方面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去有效应对与解决。由此可见对于专业教师的培养意义重大:一方面他们通过继续教育,将所接触到的行业新事物与新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另一方面,只有通过继续教育,才能不断的接触到行业内部的实践活动,从而有助于自身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给课堂带来不一样的行业新鲜气息与氛围。

 

(二)专业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旅游专业创办初期由于我国旅游学科的不成熟导致当时出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全国各大高等院校的旅游专业几乎都是用同一个模式来培养旅游行业的从业人才,于是就形成了业内人士口中所说的“杂而不精”,“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等现象。

 

在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由于很多院校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从而导致课程的设置没有针对性。例如专业定位究竟是培养旅游行业基层管理人员还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还是理论型管理人才,层次定位模糊,课程设置受限。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根据每个院校师资配备的情况不同,从而导致有的课程在一些院校开设,而在其他院校却并不开设该门课程。另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与选修课程等也没有一个严格明确的划分标准,所以出现了各个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的时间安排与设置上存在一些明显的不同。而且,有很多课程存在着授课内容重复的现象,如酒店管理概论与酒店前厅与餐饮管理、酒店客房管理等这几门课程就存在着很多重复性的内容,导致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都面临着到底讲与不讲、讲的话究竟应该深入到什么程度等比较尴尬的局面。

 

(三)教学手段落后,实践考核方式流于形式

 

相对起其他专业而言,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专业,所以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以外,还应该在教学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现在很多旅游专业的课堂仍旧是遵循老一套的“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即使有部分老师已经使用了PPT,也仅仅是停留在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形式阶段,根深蒂固的教学理念却并未发生核心的转变。很多教师仍旧秉持着这样一种观点:老师作为知识的传道授业者,必须由始至终保持他的权威性,落实到具体教学方式上来就是全盘控制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于是“老师台上念,学生台下记”的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仍旧充斥着大学课堂,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没有得到开发,教学氛围沉闷,学生极易疲倦,效果低下,于是出现了众多的“拇指族”、“睡觉族”等。所以本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服务技能课和专业实习等课程方面,由于场地与经费方面的限制,导致该部分知识的讲授以理论为主,学生的服务技能得不到真正的培养与提高,在专业实习的时候,企业更多的是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而学生的管理能力几乎得不到任何的锻炼,实习论文的撰写流于形式。

 

(四)学生就业后跳槽率高,转行情况较为普遍

 

社会对于服务业的固有偏见也影响到了旅游专业的学生就业。据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在行业内就业的人数一般在10%-20%之间,两年后依然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不到20%。旅游专业教育计划中往往缺乏针对专业的职业规划意识培养,所以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显得尤为薄弱。很多毕业后的大学生来到用人单位后,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复杂的单位人际关系以及尚不熟练的工作岗位往往显得手足无措甚至出现短时间内就频繁更换工作单位的现象,更有甚者会依靠家庭的一些社会关系直接转行到其他行业。

 

三、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改革对策

 

(一)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学队伍,引进优秀的行业管理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改革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旅游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学科,所以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老师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更应该在实践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于是,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前文中提到从事旅游专业教学的一线老师中大部分是一些刚刚研究生或博士毕业的年轻老师,虽然学历较高但实践经验比较匮乏,学校可以与有关企业采取校企合作模式,每年有计划的安排一些专业教师到这些企业去挂职培训,时间可以是一个学期或是半年以上。挂职培训期间可以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带领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或是给企业员工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述等,挂职培训结束后可回学校对本专业的一些相关课程进行大纲的修订或实际企业案例的补充。除此之外,还可聘请一些在旅游行业拥有着丰富实际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作为院校的客座教授,及时将行业内部的一些最新动态与信息传递给学生,加强课堂的趣味性与时效性。

 

(二)专业设置定位进一步区分与细化,改革课程体系

 

随着旅游业内涵的进一步深入挖掘,旅游业内部的专业划分变得更为精细,旅游行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交叉、融合也产生了更多的市场需求和研究方向。为了迎合这种新的需求,避免专业的同质化现象,应该根据旅游业的最新发展趋势来确定不同高校旅游专业教育的层次、方向和规模。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在办学层次和培养目标上都应该有所区别。例如,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东部沿海城市的旅游院校与西部开发地区的旅游院校等都应该在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式上体现出明显的不同。除此之外,“大而全”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过时,作为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摇篮的高等院校更应该把目标定位在旅游业与其他行业融合的一些关键领域或方向,如最近几年比较热门的旅游商务、旅游会展与策划等等。

 

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做到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进行适时的调整。具体做法可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明确主干课程或者核心课程等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的开设力度,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兴趣及未来就业的目标来进行选课,最大限度的开发不同学生的潜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教学手段不断创新,考核方式趋于灵活实用

 

现在高等院校的学生已经属于“90后“一代,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有其独有的特点: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强,好奇心强,喜欢社交网络,富有创新性等。所以针对这一学生群体的特点,作为旅游专业的一线教师可在课堂上融入一些时尚、潮流元素,例如学生群体普遍比较喜爱的动漫、网络流行语言、show time等方式,让沉闷的课堂做到瞬间出彩,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趣味性。课后也要加强与他们的沟通,真正了解学生心中所想和所需,利用他们对社交网络的热情与熟练,引导他们主动去关注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做到相互分享行业热点,时刻走在专业最前沿。

 

随着中国在线旅游产业新模式的不断发展,虚拟旅游平台可与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购买虚拟导游实训软件,经费不足的也可利用在线虚拟旅游网站或手机APP客户端进行相关的虚拟导游模拟实训。相对起传统的模拟导游课堂采用的一些呆板的景点或场景图片,这种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地去观察景点,仿佛置身其中,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旅游专业本身实践性较强,所以在专业考核方面手段应该更加灵活,考核的目的要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具体做法可以加大专业实践能力占期末总评成绩的比例,降低卷面理论成绩所占比重,将学生平时的专业见习、假期调查报告、技能操作等融入到期末总评考核标准中去,实施多元化评价。

 

(四)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强化职业规划意识

 

纵观现在国内各大高校旅游专业的学生培养计划中,很难找到系统的针对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计划。于是,很多应届毕业大学生在工作单位出现了对工作抱有美好幻想、缺乏责任心、以自我为中心、不擅于换位思考等很多的职业素养方面的问题。尤其在现在的旅游市场,学历普遍较低,拥有者高学历的毕业生们却一切都要从基层做起,而且还要被一些低学历的前辈们整天管理着,心态很难做到平衡。针对这种情况,作为培养优秀旅游人才的高等院校必须予以重视。首先,系统性的开设与职业素养、职业规划相关的课程体系;其次,强化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身优势,合理的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鼓励报考与专业相关的证件,如国际导游证、旅游咨询师证等,不断加强专业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分析范文6

一、乡村旅游与电子商务概述

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城市旅游者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

电子商务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电子商务是利用微电脑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进行的商务活动。

经济的发展,使得旅游已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乡村旅游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旅游形式。旅游电子商务的出现不但推动了大众化的旅游活动,而且推动了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武汉市作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大市,如何把乡村旅游与电子商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突破传统经营模式下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更好的推动武汉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武汉市城郊发展乡村旅游的可行性研究

1.区位和交通优势

当前,武汉市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贯彻落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应对城市快速发展的矛盾和挑战。从交通网区位优势来看,武汉市交通网络长度-半径维数值约1.75,靠近旅游资源丰富地。且现在一批快速路的建成、道路基础设施的增多及“错开车辆高峰期”的政策,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开起了武汉市快速路交通的时代,使得从市区通往郊区更加便捷,从而带动了武汉市城郊乡村旅游的发展。

2.资源特色较明显

武汉市历史悠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郊区山川秀美,湖泊众多,依山傍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黄陂区的木兰山和刘家山,蔡甸区的九真山森林公园和知音湖,江夏区的汤逊湖和青龙山森林公园等,为城郊乡村旅游提供良好的资源基础。

3.较大的客源市场

城郊乡村旅游者大多为城镇工薪阶层,选择周末旅游,自驾车旅游,家庭旅游,徙步旅游,时间为一日游或两日游。旅游动机主要表现为周末休闲度假、陪亲朋好友游玩、农家餐饮、垂钓、漂流等为主要的旅游方式。武汉市人口近千万,并且是国家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100万在校大学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相信城郊乡村旅游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前景看好。

4.丰富的农业产物,雄厚的农业基础

农作物作为武汉市城郊乡村旅游的基础产物,种类丰富。既是全国和全省粮棉油,水产,畜禽产品,蔬菜生产的主要产区,且农作物的种类、产量、商品都在不断的开发,这些对开发农业观光产品和旅游商品是有十分有利的条件。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便捷快速,能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造就了城乡统筹发展的纽带,并带出了一批品牌产品和高效的农业产业。

5.已经初步具备接待能力

武汉市城郊的乡村旅游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具备了初步的旅游接待能力,2012年武汉市四、五星级农家乐有6家。今后,可以通过完善服务功能和提高服务水平,围绕旅游开发加快配套设施建设,采用专业化人才和国际化标准,促进武汉市城郊乡村旅游的素质和接待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从而大幅度增加旅游综合收入。

三、武汉市城郊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1.政府层面:高度重视旅游电子商务

湖北省旅游信息中心是武汉市城郊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开展的主要部门,且在不断地完善武汉市城郊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建立湖北省旅游局网,丰富旅游知识,使人们了解湖北省旅游行政决策,了解更多的旅游信息,为人们的旅游提供更多的选择。

2.企业层面:有所行动但参差不齐

旅游网站在建设、维护和运作中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高效服务,但不同企业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参差不齐,整体呈现出产品单一,缺乏特色,定位模糊,开发深度不够。

3.个人层面:能主动接受信息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度发展与技术条件的不断提高,以互联网、移动通信为基础的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介介相比,网站、博客、微博、论坛等新媒体更加开放、便捷、多元,旅游者可根据各自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咨询选择有关信息。旅游经营者还可根据电子商务的实际情况,向旅游者提供自己旅游网站的地址,引导旅游者从网络资源库中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从信息中获取自己所需的,有利于旅游企业的经营发展。

四、乡村旅游发展电子商务的策略

(1)政府主导

当前乡村旅游大多还处于自发展状态,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各部门的大力扶持。政府应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结合各个乡村旅游网站的特色,构建政府主导的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网络平台,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积极组织旅游企业参与其中,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网站。

(2)企业积极参与

旅游企业作为旅游产品的供给者,在旅游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市的城乡旅游企业大部分是分散经营,追求数量上的增长,规模小,经济效益低。因此,要改变武汉市城乡旅游业的落后面貌,首先我们要努力开发旅游资源,抓住当前武汉市大发展的机会,研究市场,将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集团,提高武汉市城郊乡村旅游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并且将城郊乡村旅游与电子商务结合,开发新的武汉市城郊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城郊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必须打破传统经营模式,可实行多家企业联合的――推出别具一格的乡村旅游网站,形成具有特色的、个性化的旅游电子商务,增加城镇旅游对乡村旅游资源的期望值,从而通过旅游网站提升游客对乡村旅游的认可度,使得最终增加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收入。

(3)打造专业化的服务网站

目前武汉市城郊乡村旅游专业化网站内容单一,重复多,缺乏旅游者需要的各种旅游信息,所以旅游企业急需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项目,涉及旅游活动和旅游消费,满足旅游者需求,形成对消费者的引导。如在网站上建立更多的旅游项目单元,丰富城郊乡村旅游活动;在网站上提供更多详细的旅游信息和旅游风景图片,从心理和视觉上吸引游客,加大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时更新旅游网站的信息并提供专业在线服务,解决游客想了解的各个问题,扩大旅游网站信息的容量,传播和速度。

(4)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服务质量是旅游产品的一项重要内容,让专业人才来管理乡村旅游项目,是实现乡村旅游与电子商务多项互动的重要条件。城郊乡村旅游资源所在地多为经济、教育欠发达的地方,所以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是极为重要的。加大对乡村旅游项目实行专业人才的专业化管理的投入和重视,对于实现乡村旅游与电子商务的多项互动具有重要的作用。

(5)积极利用新媒体进行营销

旅游电子商务具有传播广、速度快、渗透范围大等特点,所以旅游经营者可以通过网站的宣传,以及微博、博客、微信等方式让旅游者了解自己的旅游产品,吸引旅游者的购买,从而建立更大的旅游市场。把电子商务特点和旅游开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乡村旅游投入的倾斜力度,大力开拓广阔的乡村旅游市场。

(6)深化乡村旅游盈利模式

旅游业的盈利来源于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乡村旅游的电子商务之路也要从这六个方面着手。利用电子商务网站,扩大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以赏农家景、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产品等为游客的旅游过程与消费核心,通过多元化投资和经营模式开发形成资源信息丰富的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网站。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