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茶树栽培技术及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茶树栽培技术及管理范文1
无公害的茶叶是指没有公害污染的茶叶,严格地将农药的残留及重金属的残留控制在标准限定范围之内。对于无公害茶叶,在栽培和管理上,选园是非常关键的,同时还要注意,栽培管理一定要加强。加强茶园的建园技术和栽培管理,以便使无公害茶叶的栽培生产目的得以实现。
关键词:
茶叶;无公害;栽培技术
应用无公害茶叶的栽培技术,可以将茶叶中有害的物质含量和农药的残留进行有效地控制[1]。
1茶园的建园技术
茶园建园首先要选择好的地段,要求土层要厚,肥力要好,土壤是沙质的,通气性要好,不积存水,营养要丰富,腐殖质高,土壤显弱酸性或者酸性。一般的情况下,无公害茶园的土壤中,所含的病原菌数量每克要低于105个,寄生虫卵的数量每克要低于10个。茶园高一级,标准的要求就要更高一些。重金属在含量上的最低标准是:铅≤250mg/kg、镉≤0.3mmg/kg、铬≤150mg/kg、铜≤150mg/kg、砷≤40mg/kg、汞≤0.3mg/kg。对于无公害茶园更高一级,无论是生产绿色食品A级和AA级以及有机茶,还是土壤的有害的金属含量的要求都更高。对于茶园的周边要求没有污染源和尘土。需要与种植绿色的无公害食品的要求相符合,对大气的质量进行严格的要求,最小限度的也要与国家规定的《环境空气质标准》的一级的标准相符合。在选择茶叶的品种上,要尽量挑茶树的良种委员会通过审定并推广的品种进行选择。一定确定选择的是良种的树,应该是质量优秀,产量高,高抗性,适应性比较好。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多种的品种进行搭配,将一些矛盾的问题进行解决,使茶树栽种的效益及产量得到提高。
2茶园栽培管理的技术
2.1土壤管理
将土壤的理化特性进行改善,首先对土壤进行深耕、锄草,然后再将草料或秸秆等覆盖到上面,或者直接进行深翻后入土,使土壤的环境得到改良,土壤的活性和有机质得到增加。在茶园中,种植1~3a的生幼龄茶,茶园的行间距可以栽种绿肥。栽种的茶园,土壤要肥沃,园内没有杂草,覆盖的要好,可以酌情地进行免耕或者减耕。对土壤的结构进行改善,可以用蚯蚓。
2.2施肥管理
重施基肥,开沟深施。基肥需要用1~6个月进行堆制,将有机肥充分地腐熟,使安全无污染得到确保。有效进行追肥,人粪及禽畜粪等经过充分地腐熟,经过无公害化的处理以后,都可以作为重要且营养的补充来源。
2.3水分管理
水分的管理以保水为主。茶树健康的成长需要得到保证,耕层土壤的含水量最少也应该达到75%~90%。水分的散失需要控制,土壤上面要进行铺垫并盖上草。在茶园的路边,将蓄水池或沟建立进来,以便植树和种植,使绿化的覆盖面积得到增加,营养水土。对于干旱的时节,耕层的含水量比较低,在70%以下的时候,需要适时引水进行灌溉。为了能够将无公害栽种的标准达到,水质的要求必须要达到国家水环境质量的标准。时春和寒冬的季节,可以考虑塑料大棚的搭建,御寒和保暖情况需要注意。
2.4防治病虫害
防治茶树的病虫害,以农业的防治作为主要的技术。对茶树进行及时地采摘和修剪,发现有病虫害的树叶,带出茶园,进行集中地处理,使病虫害生长的环境进行改变,以便将病虫害有效控制的目的达到。及时进行中耕和除草,将与土壤有关系的病虫害进行控制。对于化学药剂的用量尽最减少,多采用生物农药和天敌,以便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对于茶季结束以后,用石硫合剂进行封园,能够将第2年病虫害发生的机率减少。
2.5茶树修剪
对茶树进行修剪,是对优质树冠进行塑造必须实施的措施。一般情况下,人为进行修剪,给茶树进行分枝,使茶树壮矮密齐方向发展得到确保。并且,减小树体内C/N的比值,保证树体的营养生长的发展。将地上、下部生理动态的平衡破除,使地上部加剧营养生长得到促进。因此,进行修剪,可以使新梢的伸育得到促进;芽数芽重得到平衡,使之境调;使树冠覆盖度的形成得以加速;将树冠进行重组,或者将树冠面上生产枝复壮,可以将茶树体的化学成分含量的百分率改变,从而使茶叶的高产优质得以建造。
3结束语
栽培和管理无化害茶叶的生产,选园非常关键,同时必须充分掌握无公害茶叶栽培管理技术,而且重金属的含量和卫生指标都要达到指标的要求。此外,茶树修剪也很重要,确保茶树营养生长方向的发展。
参考文献:
茶树栽培技术及管理范文2
一、茶园建设
1.茶园选择
选择生态环境好,水源清洁,无污染,土壤PH值在4.5-6.5之间(一般就地上部宜茶指示植物有映山红、马尾松、蕨基草等),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要求的Ⅰ类土壤环境质量范围内,土层深厚,有效土层超过60cm以上,通透水性能良好的沙质壤土坡地。
2.园地规划
根据规模、地形、地貌等条件,合理配置水、电、道路系统,园地范围内的沟、渠等水利系统,应与道路网紧密配合,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做到梯梯接路,沟沟相通,小雨不出园,中雨、大雨时能蓄能排。按20亩茶园新建一个蓄水池,容积不小于20立方米,以保证茶园干旱或茶园病虫害防治用水。茶园套种遮阳树和道路绿化树,维护茶园生态平衡。
3.茶园开垦
平地和坡度小于25°的缓坡地带等高开垦,坡度在25°以上地带建内倾等高梯级园地。坡度大于30°的山地不应开垦种茶。要求梯面宽150cm以上,然后全面深耕、复垦、平整和清理地面,清除杂物石块。
4.开沟施底肥
开施肥沟:开种植沟,宽50cm、深40cm以上,在深耕行内及时施入有机肥1000kg,磷肥50kg,混匀后施用,施后覆土,肥离地面20cm左右。回填间隔7-10d左右就可以栽茶。
5.茶苗栽植
①推广品种:选用福鼎大白、名山白毫131、贵定鸟王种等。
②栽植技术:梯面不足120cm(100cm以上)的梯地茶园,单行双株栽植,株距30cm,以开沟(或打窝)的方式定植茶苗。平地、缓坡地及梯面为120-150cm的茶地,双行双株宽窄行栽植,窄行距50cm,株距30cm,宽行距120-150cm,以开沟(或打窝)的方式将茶苗定植。
③栽植时间:以每年的11月—次年的3份为最佳定植时间。
④栽植方法:茶苗入沟(或入窝)时应尽量保持原有状态,栽植茶苗根颈离土表距离为6cm左右,根系离底肥10cm以上,栽植时必须边覆土边踩紧,并浇足定根水。
二、茶园管理
(一)幼龄期的管理
1.抗旱保苗
遇干旱季节必须实施浇水灌溉,特别是茶苗栽植到茶苗成活这段时期,前7d,应每天浇一次水,随后每隔5d浇水一次。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在茶行内铺3cm厚的草,以不露土为宜,再撒上一些泥土压住草,以防大风吹走。
2.定型修剪
第一次为栽植时或次年的惊蛰前后,第二次和第三次为次年和第三年的冬季。高度:第一次为离地15cm,第二次、第三次在前一次的基础上分别提高10cm。
(二)施肥
基肥:年施农家有机肥(粪、厩肥等)1000kg或油菜子饼100kg,每年冬季开沟(15-20cm)深施、盖土。配合施用氮、磷、钾肥,每亩年用量小于或等于尿素10kg、过磷酸钙20kg、硫酸钾4kg,分4次(春、夏、秋和初冬)施入距茶树主干15-20cm处。
(三)杂草控制
采取茶园土壤覆盖控制杂草,利用机械和人工除草,禁止使用除草剂。
(四)病虫害的防治
1.利用人工或器具(如人工摘除或捕杀、灯光诱杀、黄板诱杀等)和采取农业技术措施(如修剪、除草、耕作等)破坏茶叶害虫的生存环境,减少虫口密度,达到防治目的。
茶树栽培技术及管理范文3
论文摘要根据青海河湟地区的气候特征,提出了枣树通过平茬栽培越冬的技术措施,以期为适宜地区大面积推广枣树种植提供参考。
我省河湟灌区海拔1600~2450m,特别是海拔2300m以上的中高位水地,冬季特别寒冷,露地枣树不能安全越冬,只有通过冬季埋土和平茬等措施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结果。现根据笔者近几年在化隆县进行枣树平茬栽培的实践,将高寒地区枣树平茬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适应地区和品种选择
适宜于我省年极端最低温度-20℃以下、无霜期160d以上、光照充足的河湟灌区。
近年大量引种试验证明,在我省高寒地区栽培的枣树宜择早熟和极早熟品种,果树生育期以80d左右为宜。其中,表现最好的鲜食品种是七月鲜,鲜干兼用品种为金昌1号。中熟品种如临琦梨枣由于成熟较晚,有些年份部分果实不能正常成熟,产量低,时有冻害发生;晚熟品种沾化冬枣由于成熟晚,果实不能成熟,均不宜选用。
2选用壮苗建园
建园时应选用根颈粗度1cm以上、高度60cm以上、根系完整、枝干无伤、无病虫害的苗木,保证缓苗迅速。当年枝条生长充实,有利于越冬和一次建园成功。有条件的地区最好用扦插苗建园,因为扦插苗有利于连年平茬,不会造成结果部位上移,且有利于越冬埋土和密植栽培。
3适时定植,合理密植
我省高寒地区由于冬季寒冷多风,不宜秋栽,春季当气温稳定在10~15℃(枣树萌芽期)时,为适宜定植期,即宜在4月上中旬栽植。近几年用0.8m×1.5m、1.0m×1.5m、1.0m×2.0m、0.8m×2.0m等不同株行距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高寒地区枣树密植栽培适宜密度为0.8m×2.0m,栽植6225株/hm2,采用宽行距、窄株距,有利于冬季取土。
定植时按南北向开挖深0.3m、宽0.8~1.0m的定植沟,在沟底按株行距0.8m挖0.5m见方的定植穴,穴内株施农家肥5kg。进行根系修剪,并用ABT生根粉溶液对根系进行处理。穴内回填表土,并与有机肥混匀。定植后及时灌水,灌水后2~3d用幅宽1m的塑料薄膜进行地面覆盖,薄膜两边用土压实,在6~7月后去除或用土覆盖;树干用塑料筒套住保湿,萌芽后,先将发芽部位的塑料筒剪破放风,数天后去掉塑料筒。
4加强田间管理
4.1冬季埋土
为保证枣树安全越冬,应对其进行冬季埋土,埋土时间一般在枣树落叶后至封冻前。具体方法是在行间取土,将土捣碎,堆在植株的基部,边堆土边踩实,将土堆成馒头状,土堆高度和厚度不低于40cm,有条件的地方应在堆好土后浇1次封冻水。
4.2平茬
翌年4月上中旬,刨开土堆,注意尽量避免碰伤树体。平茬前浇萌芽水,并株施尿素50~100g。平茬方法是在植株嫁接口上方10~15cm处剪截,平茬后截面涂保护剂(漆、凡士林、油脂类)以防失水。
4.3平茬后的管理
4.3.1保湿增温。平茬后清除地面杂物,行间铺地膜(用黑色地膜效果好),以提高地温。对平茬后的树体设拱棚或茬桩套袋,有保湿增温的作用,可防止春寒危害。树体发芽后逐步去除拱棚或套袋。
4.3.2抹芽绑缚。茬桩上的萌芽展叶时,选留1个壮芽作为主枝延长头,其余芽全部抹除,选芽时尽量靠近嫁接口,以免来年平茬部位上移。当新梢高达20~30cm时,将新梢绑缚在木棍或竹竿上,以后随新梢长高随时绑缚,防风刮断。
4.3.3摘心。①新梢(枣头)摘心。新栽枣树平茬后,新梢(枣头)高达0.8m左右时摘心;定植第2年枣树平茬后,新梢高达1m左右时摘心;定植第3年以后,新梢长到1.1~1.2m时摘心。摘心时间不能晚于6月20日。从地面上20cm以上开始选留二次枝,全树保留9~13个二次枝为宜。②二次枝摘心。视二次枝着生位置和生长情况分次进行摘心,主干基部3个二次枝,每个二次枝留7节摘心;主干中部4~7个二次枝,留5节摘心;主干上部2~3个二次枝,留3节摘心。二次枝摘心,一般由下而上分次进行,以控上促下,平衡营养。③枣吊摘心。枣吊摘心在坐果后进行,以控制营养,促使幼果迅速发育。摘心后,注意抹除新萌芽,10d左右进行1次。
4.4肥水管理
4.4.1基肥。肥、水管理同时进行,一般施肥后应适时灌水。基肥以充分腐熟的农家有机肥为好,如鸡粪、羊粪等。在鲜枣采收后撒施在行间,施入后浅翻并灌水。施用量根据鲜枣产量计算,1kg鲜枣3kg基肥,一般一至三年生树株施有机肥5~8kg、过磷酸钙100g,进入盛果期后有机肥施入量相应增加。
4.4.2追肥。以速效的化肥为好,如尿素、二铵、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等。追肥有根施和根外追施2种。根施在萌芽前(平茬后即可进行)株施尿素50~100g;初花期株施二铵100g;幼果发育期株施硫酸钾100g;果实膨大期株施钾肥50g。
根外追肥全年可进行5次:第1次在新梢长到20~30cm时,叶面喷施0.3%~0.5%尿素溶液;第2次在开花前(5月下旬),叶面喷施0.5%尿素+0.3%磷酸二氢钾溶液;第3次在幼果期(7月初),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2次,间隔10d左右;第4次在果实膨大期(8月初),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2次,间隔10d;第5次于果实采收后立即喷施0.5%尿素,以利恢复树势。
4.5花果管理
花果期管理主要是保花保果,平茬栽培的七月鲜枣树不必环割或环剥,主要是仔细进行摘心和除萌。提高坐果率可采取以下方法:①喷水。从盛花期开始,每隔3d向树体喷清水1次,共喷5~6次,以增加湿度,提高坐果率,选择下午6时以后进行。②喷激素。结合喷清水,每隔10d喷1次15mg/L赤霉素+20mg/L硼酸或5mg/L硼砂。果实采收前30d,约在8月中下旬,喷施15~20mg/L萘乙酸2次,间隔时间8~10d。
茶树栽培技术及管理范文4
关键词:茶叶;栽培;管理;技术
1 科学选取茶树种苗
茶树种苗的繁殖可分成2种,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一般来讲,有性繁殖是采用茶籽播种的方式来进行育苗;而无性繁殖是采用茶根或者是枝条来育苗。当茶树果实呈现黑褐色时,果实饱满为乳白色时,就表明种子已经成熟。采收后,可以将果实曝晒于干爽地面2~3h,每半小时翻动1次,再经过一段时间茶树果实果壳开裂,茶籽出来后就可以进行育苗。一般来说,在进行栽种前需要选取沉实、饱满,有光泽并且呈现深褐色的,没有出现破损、蛀虫以及霉变种子。将其放置于25℃的温水中浸泡7d,并注意定期进行换水、搅动,做好保湿催芽工作。当前福安溪柄镇的优质茶树品种为梅占、龙井、高香型金观音、黄观音、铁观音、台茶12、金牡丹、早春毫等,可以从茶园实际进行选育。
2 整理土墒和播种
需要对茶园内的土壤实行规划与翻整,尤其是设计好灌溉排水系统,主要包含等高横截水沟、梯层内侧支沟等。在设计好沟渠之后,深翻土地30cm左右,将下层土壤翻出晾晒,并将凝结成块的土壤敲碎,疏松土壤的同时,注意挑出固体物,并且还要进行基肥追施,提升土壤肥力,以及种植茶树所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之后,将沟内的土地再次进行平整,做到比梯面高,避免土沉紧后出现凹槽,防止积水。播种时,一般以点播、条播为主。将畦设置完成高0.2m、宽1.5m、穴与穴之间的距离为0.4m。每穴内的茶籽为4粒左右,撒播均匀。在撒播完毕后覆土,浇水量应以确保种子能发芽以及扎根。
3 肥料管理
施肥管理在茶叶种植中处于重要地位。人们选取茶叶作为饮品,除了其固有的茶香之外,关键是因为茶叶内的矿物元素,而矿物元素的来源是肥料以及土壤。施肥的搭配以及施肥的比例,将决定茶叶的质量。茶树苗在进入到生长期之后,需要施用一定量的氮肥。随着茶园年龄的不断增加,在头2年施肥20kg/667m2,而在第3年可以达到25kg/667m2,在第4年后达到35kg/667m2。茶园在达到成龄期之后,也就是每667m2成产100kg干茶的话,需要施用100 kg/667m2,根据该比例进行类推。除了茶园内施用氮肥之后,还需要施用钾肥、磷肥等相关的微量元素肥料。并且做到微量元素的肥料在茶树成龄期达到比例为氮磷钾=3:1:1。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还可以在茶园内饲养蚯蚓。饲养蚯蚓的好处是蚯蚓既可以吃掉茶园内的枯黄烂叶,并且能腐解有机肥料,形成粪肥,能快速加快有效养分的释放,进一步提升土壤肥力。并且,因为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能疏松土壤,进一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与通风性。
4 科学修剪茶树
要想科学控制好茶树的生长方向以及达到预期的生长效果,需要对茶树进行科学的修剪。一是,对生长速度过快的茶树的苗顶加以修剪,促进侧枝生长并且刺激腋芽萌发,实现培养骨架、增加分枝以及塑造树型为主要目的。在进行苗顶修剪的时候,需要分2次来进行。第1次是在茶树苗生长到1年后,在第2年的3月份,将高出地面35cm的定苗进行剪切;在生长2年后的3月对其进行第2次裁剪,将离开地面超过50cm的顶苗对其进行修剪。在对幼苗进行修剪时,一定要轻,并且不能对其他分支进行伤害,或者是出现茶树顶部光秃的情况。茶园内种植多年的茶树,在茶树龄增加后,茶树的长势开始逐渐减弱,并且产量出现了一定的下降,需要对这样的茶树进行深修剪,根据茶树实际情况剪去15cm,对茶树病虫枝、细弱枝等进行剪切,确保茶树较好的长势。
5 防治病虫害
溪柄镇病虫害的特点是病虫经常并发,比较严重的害虫主要有黑刺粉虱、油桐尺蠖、假眼小绿叶蝉等;中等出现的害虫是茶丽纹象甲等;轻微发生的局部性的害虫是茶毛虫等。出现的中等病害为茶白星病、茶炭疽病;局部出现的病虫害是茶叶枯病等。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技术来防治病虫害。
6 茶叶采摘
对茶叶适时采摘,能促进茶叶生长,并有效控制生殖生长,协调好质与量、采和养间的矛盾,减少虫口并且实现多采好茶,提升茶叶经济效益,比如福安大白茶、福云7号等。采摘的标准一般是小开面到中开面间,并且做到春秋茶叶中开面,夏冬茶叶小开面。但是如果进行大面积种植的话,采摘春茶时间需要适当提前,一般是从小开面一直采摘到中开面。
总之,茶叶在福安市溪柄镇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既能发展当地经济,增加茶农收入,又能通过茶叶来宣传福安市溪柄镇的茶文化。为此,在茶叶栽培管理方面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提升茶叶栽培管理水平,为当地茶产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茶树栽培技术及管理范文5
关键词:腹部手术;椎管内腰硬联合麻醉;护理配合
椎管内麻醉主要包括硬脊膜外腔阻滞(简称硬膜外麻醉)以及蛛网膜下腔阻滞(简称腰麻),是常见的麻醉方式,我国临床上麻醉近半数应用椎管内麻醉,但单独应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时,有时麻醉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1]。椎管内腰硬联合麻醉(CSEA)是联合应用这两种方式进行麻醉的方法,兼有腰麻及硬膜外麻醉两种方法的优点,常用于下肢手术以及腹部手术中。为研究椎管内腰硬联合麻醉在腹部手术中的效果,现做如下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月来我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46例,采用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3例。其中对照组有男性21例,女性52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6.8±4.5)岁,有腹股沟斜疝患者23例,剖宫产18例,卵巢囊肿13例,子宫肌瘤19例;观察组有男性20例,女性53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7.2±4.3)岁,腹股沟斜疝患者有23例,剖宫产17例,卵巢囊肿12例,子宫肌瘤21例。所有患者均无心肺、糖尿病、高血压等麻醉禁忌症。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所患疾病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衡可比。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成功穿刺L2~L3后,在患者的头侧置入3.5~4 cm的硬膜外导管,先注入试验量4 mL的利多卡因,确定无全脊椎麻醉现象后,输2%的利多卡因以及0.75%的布比卡因,保证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L3~L4的间隙实施硬膜外穿刺,成功穿刺到硬膜外间隙后,再通过硬膜外将穿刺针穿刺入蛛网膜下隙。在确定流出清亮的脑脊液后,再向腔内注进2 mL 0.75%的布比卡因以及1 mL 25%的葡萄糖液的混合液。注射完毕后拔出穿刺针,然后将硬膜外导管经硬膜外间隙向患者的头侧放置,约留置3.5~4 cm,并固定备用。若出现腰麻的作用减弱或麻醉平面不足时,应及时经硬膜外的留置导管加注,控制麻醉平面在T6以下,术后嘱患者平躺8~10 h。记录两组的起效时间以及用药量。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的差异采用t检验,P
2结果
两组均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无呕吐及全脊椎麻醉等并发症发生,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起效更快、用药更少、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腹部手术时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优点 硬膜外麻醉在临床上较常应用,但其容易发生低氧血症、阻滞不全、呼吸抑制、心律失常及全脊椎麻醉等并发症,容易发生麻醉意外,失败率较高[2]。此次研究中,对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尽管均获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但观察组的起效时间更短,且用药量少。椎管内腰硬联合麻醉兼有腰麻及硬膜外麻醉的优点,而且避免单独使用腰麻时因麻醉维持时间较短造成的不能满足手术需要等情况,无需增加穿刺点,减少了患者的损伤,而且留置硬膜外导管于穿刺点处,能够及时追加以维持并保证其麻醉效果,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了手术能够顺利进行。与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麻醉无需麻醉机、呼吸机等设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3]。
3.2麻醉护理配合 ①手术前:通过谈话等交流对患者所患疾病、治疗方案等进行了解,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等,向患者耐心讲解有关疾病、治疗方法以及手术等方面的情况,?使患者能够了解有关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尽量配合医生的治疗,?能够使患者减轻心理负担,以更好的状态面临手术;②手术时:麻醉前向患者介绍医生,通过谈话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麻醉后及手术时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等进行严密观察,如有异常情况,尽快知晓手术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③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并对其饮食进行调整,如遇异常情况,尽快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纠正。
综上所述,对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实施椎管内腰硬联合麻醉,起效较快,用药量少,麻醉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德芬.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5):146-147.
茶树栽培技术及管理范文6
关键词: 茶树菇;高产;栽培技术
茶树菇(Agrocybe chaxinggu)又叫茶薪菇、茶菇、杨树菇、柳松菇、柱状田头菇,其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味道鲜美,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珍稀食用菌。近年来,武夷山市茶树菇栽培规模逐渐壮大,形成了茶树菇产业。但由于茶树菇栽培历史不长,在栽培中仍存在污染率高、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栽培季节
茶树菇通常在春、秋季栽培出菇,但当季出不完菇,需经越夏、越冬处置,到气温适宜时,菌袋才能出完菇。这不仅使菌袋营养损耗大,而且降低了栽培设施、资源的利用率。因此,武夷山市栽培茶树菇,选择在冬季或秋未冬初进行,经冬季和早春季发菌,菌丝即可长满全袋,待春季气温回升适宜出菇时,即可进行催蕾出菇管理。这样出菇期长,基本上当季可出完菇。具体时间安排在10~11月制袋接种,翌年4~10月出菇。
2制袋
2.1原料
茶树菇是一种对纤维素、木质素分解能力较弱的木腐菌;氮源丰富,生长速度快,出现原基及子实体速度快。因此,用麸皮和玉米粉为佳;用棉籽壳比用木屑效果好,产量高;木屑用细木屑为好,需经晒后贮存备用。
2.2培养料配方
棉籽壳62%,杂木屑15%,麸皮20%,碳酸钙1.5%,石灰1.5%,掌握培养料含水量63%~65%。
2.3配料、装袋
棉籽壳在制袋前3~4d,按料水比1∶1.2加入水,堆积发酵,翻堆2次备用。装袋前按配方加入其他原料,干拌2次,使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再加水搅拌2次,调整培养料含水量达65%左右,以捏紧料有少量水渗出为准。采用15cm×30cm的栽培袋,每袋装干料300g。
2.4灭菌
采用常压灭菌。在灭菌前期,需排尽灶内冷气,待灶内温度达100℃开始计时,维持100℃ 24h后,再闷4h退灶,冷却到30℃以下方可接种。
2.5消毒接种
接种室在接种前用气雾消毒剂消毒,菌袋置接种室内的接种箱中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每袋菌种可接30~40袋栽培袋。
3保温发菌
将接好种的菌袋,搬入培养室进行排场堆叠,一般6~8层,覆膜。发菌15~20d后,接种口菌丝向四周蔓延,封锁料面,此时应进行翻堆检查。在发菌过程中要翻堆散热,互换位置,使发菌均匀。若遇霜冻天气,培养室需加温,以促进菌丝生长。发菌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但要注意不能使温度产生波动。冬季发菌,长达3~4个月,营养积累丰富,出菇质量好,产量特别高。
4出菇管理
4.1催蕾出菇
利用昼夜自然气候温差及通过人为创造的干湿差,进行强刺激,3~5d后,菌袋表面出现点点细雨水珠,经2~3d后即可出现密集的白色原基,接着分化成大批菇蕾。
4.2温度管理
出菇场所温度宜控制在18~24℃,让菇蕾充分生长发育,形成大批优质菇。出菇阶段温差不宜大,棚内温度要相对稳定。
4.3湿度管理
在出菇阶段,水分管理以轻喷勤喷“空气水”为原则,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95%,晴天可喷雾5次,以保持覆盖报纸湿润水不下滴为宜;天气潮湿时可减少喷水次数。转潮阶段,相对湿度要适当降低,停止喷水数日,让菌丝恢复生长。茶树菇生长期间,要切实协调好保湿与通风的关系。
4.4出菇管理
当菇蕾出现,原基形成珊瑚状,浅褐色,菌柄长到一定长度时,要把袋口反卷3~5cm;随着菇蕾的长大,逐渐拉直袋口,直到采菇。茶树菇具有趋光性,且CO2可促进菌柄伸长,故茶树菇在生长发育期间,要注意袋内空气和散射光的调节,以提高茶新菇的商品价值。
4.5补水
茶树菇原基出现后,料面一直暴露于空气中,培养料易失水,所以要经常保持栽培场所的空气湿度在90%左右,但不可一直处于这种状态,可采用干干湿湿的管理办法。当采收2批菇后,培养袋明显变轻,必须向袋内补充营养液。
5采收与加工
5.1采收
当菌盖边缘颜色较浅,菌膜未破或微破时即可采收,采收时握住整丛菌柄轻旋拔出,摘除残留的菇根,再次把袋口捏拢,在料面上造就一个出菇的环境,养菌7~10d,等第2批菇蕾出现时,再把袋口打开。室内温度控制在16~26℃。长过2潮菇后,可进行脱袋覆土,浇灌营养液,或倒头出菇。每袋可产鲜菇400g左右。
5.2加工
茶树菇采收后去杂质和残根,进行分级,立即放到冰库冷藏,保鲜出口。茶树菇子实体细而长,易烤干,烤干分检后,及时装入塑料袋内,密封装箱。
6病虫害防治
6.1杂菌污染防治
茶树菇栽培过程中主要病害是杂菌污染。茶树菇菌袋的杂菌污染率较其他菇类高。常见的杂菌主要是绿色木霉、链孢霉、青霉、黄红曲霉等竞争性杂菌。尤以绿色木霉危害极大,一旦受污染,可致菌袋报废。防治方法:①拌料时从加入麸皮装袋至上灶,时限不超过6h,防止基质变酸;②灭菌温标控制在100℃后持续24h;③搬运过程防止料袋破孔;④选择晴天夜间进行接种,严格无菌操作;⑤发菌培养注意控温、防潮、通风、避光;⑥按期翻堆检查,发现杂菌污染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