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疾病预防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疾病预防制度范文1
学校高度重视春季传染病(尤其是“禽流感”)预防工作,充分认识做好传染病防范工作的重要性。春季是传染疾病高发期,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保持高度警惕,认真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特别是学校有了食堂和宿舍以后,对于住宿生和半膳生的预防管理力度应加强,学校将把防治传染病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二、健全组织,充分调动师生员工参与防病工作的积极性。
健全防治“禽流感”等春季传染病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以林敬亨同志为组长、陈亦珠同志为副组长的预防指挥机构,全权负责本单位的卫生防病工作。建立群防群控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员工参与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三、落实措施,切实加强卫生防病宣传及健康教育工作。
1、学生的家长流动性大,为了提高防病工作实效,学校注重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发动工作,希望家长从关爱生命的角度高度重视防治传染病工作。
2、在学生中进行宣传和教育。利用学校广播室、晨会、班会、宣传橱窗等媒介,营造防治传染病的氛围,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习惯的教育。
四、建立机制,全面落实开展春季卫生防病工作。
1、建立信息网络。以班级为单位,掌握好各位学生、家长和各班任课老师等人员的通讯地址,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信息。
2、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充分利用板报、晨会、广播室等多种形式对师生进行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教育,切实增强师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通过卫生小报、家长会、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卫生知识,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3、设立专门的房间为隔离室,保证在应急情况下能得到有效的预防隔离。
4、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有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时间,组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督促学生课间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提高防病能力,告诫学生在禽流感传播期间不接触禽类和鸟类动物。
5、落实学校卫生制度,严格按照要求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和洗手制度;学生定期体检制度;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隔离观察制度;门卫管理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等。
6、落实“四早”(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措施,确保疫情预防与控制无漏洞,无死角。加强校园管理,保证教室、食堂、宿舍、活动场所通风换气,搞好环境卫生。发现学生及老师体温异常(体温达到37.5摄氏度)并有传染病可疑症状的人员,要及时与指挥机构联系,保证病人及时到医院就诊。
7、加强校园环境的清洁工作。对食堂、教室、厕所等人群聚集的场所要按照相关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定期消毒,并保证空气流通。对感染病人或疑似病人住所和活动过的场所要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进行终末消毒。
8、强化食品卫生管理。食堂要严格规范购货渠道,坚持索证、验证和入库检测制度。杜绝购买未经检疫的生禽和肉类以及其它无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原料;食品做到烧熟煮透,防止外熟里生。
9、按照要求报告疫情。各年级要严格执行“零报告”制度,每天都必须及时、真实和准确地进行记录并上报指挥机构。指挥机构负责统计当天学生因病缺课等情况,了解学生缺课的原因,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校长室。
10、明确操作程序
(1)各班将班级情况每日上报指挥机构,时间为每日的9:00之前。
(2)指挥机构汇总后,如发现情况,及时与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了解情况。
(3)应急事项操作步骤:
学生情况:主要责任者为班主任。发烧38度以下的,由班主任查明情况,报告指挥机构;38度以上者,班主任应及时报告指挥机构,并协助指挥机构查明学生及家庭成员的相关活动情况,一经发现异常情况要连同相关资料一并上报(第一时间上报,及时隔离),并按照预防应急要求操作,这项工作由各年级组长负责监督检查。
教师情况:主要责任者为年级组长,要求同上。
四、完善各项制度
1、完善传染病疫情“零报告”制度和日统计制度。
2、严格考勤制度。
3、落实人员管理制度。
4、食品卫生制度。
5、及时隔离观察。
6、门卫管理制度。
疾病预防制度范文2
一、猪圆环病毒简述
2002年第十七届世界猪病大会(IPVS)上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PRRS)和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ES)成为两大热点。第十七届IPVS上,公认PCV2是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主要病原,但不是唯一病原。实验证明PRSSV+PCV2或PPV+PVC2感染猪群能造就典型的PMWS。但生产实践证明,PPV无关紧要,因为仔猪保育期间还持有PPV的高母源抗体。灭活病苗佐剂激发PMWS。不适当地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也可能有激发本病。
二、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
2002年以后由于已证明PCV2是PMWS的主要病原,常常被称之为圆环病毒病(PCVAD),但更多的学者认为此称呼有失偏颇。2006年IPVS后,改称为PCVAD的越来越多。
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肾炎综合征(PDNS)、应与夏球季虫源性、过敏性皮炎区别。初生仔猪“先天性颤抖(CNS)”。PCVS2是原因之一,更多的是圆环病毒1型、肺呼吸道综合征(PRDC)、增生性和坏死性肺炎(PNP)、繁殖障碍,初产猪流产增加、肠炎。
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临床表现:生长不良或停滞、呼吸困难、淋巴结肿大、腹泻、苍白和黄疸。有时有咳嗽、发热特征性显微病理损害表现为淋巴器官的肉芽肿性炎症和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缺失,大体解剖还可见肺斑点状出血。导致断乳仔猪死亡增高3~4倍(死亡率5%~25%)。在海南和河南等省发现个别猪场高达40%的死亡率。
猪皮炎肾炎综合征(PDNS)的防治理念,本病属Ⅳ型过敏反应,系由抗原、抗体复合物堵塞毛细血管和肾小管基底膜所致的病害(抗原:抗体=3:2,分子量为100万)。免疫抑制剂:地塞米松;中药益母草。抗细菌感染药物:喹诺酮类、头孢拉定或头孢噻唑。
PCVS2相关性繁殖障碍,临床症状包括:流产、死产、木乃伊胎增多断奶前死亡率上升。在死产和新生仔猪中最常见的病理损害为非化脓性到坏死性或纤维性心肌炎,心是猪胚中PVC2增殖的主要场所。
繁殖障碍,主要发生在初产母猪或导入的新猪群中,但值得关注的是尚未发现发病猪群中与PMWS或PDNS同时暴发。
先天性颤抖,Hines和Lukert(1994)首次报道PCV1和先天性颤抖之间有潜在联系。Stevevson等(2001)近来证实在先天性颤抖猪的脑和脊髓中存在PCV2的核酸和抗原。仔猪先天性震颤只要发生在初产母猪,发病率为1%~3%,严重的可达20%。PCV2的预防措施是有效的。对病仔猪实行人工喂乳,可明显降低死亡率,人工乳可用脱脂牛奶加10%的老母猪血清。
PCV2相关性肺炎,美国的PRDC,PRRSV、PCV2、M·hyo和SIV分别占42%、22%、22%和19%。这些病例存在特别严重的细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纤维性,在病损中存在大量PCV2抗原,由此推断为PCV2相关的PRDC。在美国发生PRRSV、PCV2、M·hyo共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病的育肥猪场,病死率达到10%~20%范围并不少见。
PCV2相关性肠炎,从有腹泻病史的猪群,临床症状和增厚的回肠黏膜的肉眼看病损没有差别,但是显微镜检查肯定了存在肉芽肿性肠炎和几何淋巴结细胞缺失。此外,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病理损害终有大量PCV2抗原,值得注意的是对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肉芽肿性肠炎病例作回顾检验,证实了病损与PCV2感染有关。
三、早期防治方法
PRRS弱毒苗免疫。全进全出,保温到位。药物保健、注射用头孢类药。严重的猪群:自家苗和康复猪血清治疗。自家苗应激大,影响日增重和料肉比。
疾病预防制度范文3
1.1建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与医疗救治组,明确一名业务副院长负责预防保健工作(组织机构以文件形式发至各科室,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相关人员及科室主要负责人工作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
1.2规范设置预防保健科,专人负责,配有专用办公室,配齐电脑、办公桌椅、橱柜、空调等必须的办公条件。
1.3完善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肠道门诊工作制度、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及职责、院内感染控制制度、自查工作制度、学习培训工作制度、结核病转诊、报告工作制度及流程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报告制度等,部分制度按规定制作标牌上墙。
1.4统一规范使用卫计委监制的各种登记簿和各种统计报表。
二、健康教育
2.1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栏(二级以上医院至少2个,一级医院至少1个),及时开展传染病及其它疾病的预防控制宣传工作,至少每2月更换一次宣传内容(有每期图片资料和汇总登记表支撑)。
2.2在门诊大厅、输液室、病区设立音像播放设备(电视机或电子显示屏)定期播放疾病预防与健康保健知识,音像材料不少于6种,每周播放1次以上(有播放记录和播放现场图片)。
2.3开展健康咨询宣传与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结合国家各重大宣传日每年开展咨询宣传不少于6次,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10次(有计划或方案、图片资料等;讲座主要指对病人或家属、社会大众等人群。县城医院自行开展,乡镇医院可与当地卫生院联合开展,资料齐全)。
2.4医疗单位在诊疗过程中开展针对各种慢性病与康复的个性化教育。
三、传染病管理
3.1及时、规范开展传染病诊断、报告与救治。建立健全门诊、病房、放射、检验相关科室登记薄,登记齐全,发现传染病及时报告。保健科每天到相关科室搜索疫情并做好记录,及时对各科室报告的传染病进行网络直报,每月对重点科室工作进行督查,且有督查记录。
3.2规范开展肠道门诊工作。切实做到有泻必登与及时采送样(按登记数10%采样送检),肠道门诊建设做到“六有”(登记簿、采样器材、消毒药品、纱门纱窗、污物桶、洗手设施)。保健科于4-10月每月对肠道门诊进行督查,且有督查记录,肠道门诊结束后有全年工作总结。
3.3临床医生对发热病人要开具疟原虫镜检单,血检病人应能够在门诊发热病人登记薄上找到,常年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镜检工作,其中5-10月份血检数占全年80%,镜检阳性病例采集滤纸血2张、5ml抗凝血2份。预防保健科对化验室疟原虫血检工作进行督导,每月1次。县直医院次月2日前将血检数报疾控中心,血片按月及时送疾控中心复检。
3.4做好结核病诊断、登记与报告。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正常开展痰涂片工作。预防保健科每天对院内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患者的信息收集与网络上报,每月对放射、门诊、传染科等相关科室结核病登记、报告情况进行督查,有督查记录,转诊单及时递交县疾控中心。结核病转诊率100%,转诊到位率95%以上。配合做好疑似病人追踪、密切接触者体检工作。开展“3.24宣传”与结核病诊治培训。
3.5做好H7N9、伤寒、出血热、菌痢、麻疹、流脑、乙脑等病例标本采样送检工作,标本的采集送检做到规范、及时。
3.6二级医院做好伤寒、菌痢等疾病的菌株培养与报送工作,县医院4株、分金亭3株、中心医院2株、中医院1株。
3.7做好麻风病人的筛查与报告,二级医院每年至少上报3例疑似病人、一级医院每年至少上报1例疑似病人。
3.8麻风病宣传与培训:在医院门诊皮肤科、外科、神经科张贴《麻风病早知道》宣传画。每年至少组织培训一次,对象为皮肤科、外科、神经科医务人员,培训资料齐全(签到、讲稿、试卷、图片)。
四、艾滋病防治
4.1二级医院VCT门诊咨询检测任务数:县医院、分金亭各150人以上,中医院、中心医院各100人以上,数据按月上报专报系统;所有医院艾滋病实验室或检测点:手术病人、产妇、性病、透析、结核病病人等必查,全年检测率达总人口10%以上,同时完成卫计委下发的参考指标数。检测数据均按月上报专报系统,检测点查出的阳性病例将标本及时送县疾控中心(检测点实验室工作考核细则另发)。
4.2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一致性:报告病例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的纸质信息与网络上报内容一致,全部信息填写无逻辑错误。
4.3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咨询,宣传栏要有相应的宣传内容。“12.1”世界艾滋病日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
五、慢性疾病管理与体检
5.1做好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的诊治和登记,每月以电子登记表形式上报,没有病例也要进行0报告。
5.2做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登记报告工作。
5.3积极配合卫生院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有关慢性病人每年一次体检工作,体检要做好登记与汇总统计。
5.4做好死因监测工作:有死亡登记册,死亡案例及时登记报告,死亡卡填写要完整,纸质报卡与网络报卡一致,年度的死亡卡原始存根要归档保存。医院每年开展临床医生的死亡证明书填写业务培训,每年开展一次院内死亡病例漏报调查。
六、重性精神病人管理
认真做好精神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落实登记、上报和卫生保健工作,配合做好重性精神病人访视、体检工作。
七、预防接种
7.1开展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的单位:单独设置新生儿疫苗接种室并符合省卫计委11号文件有关规定要求,接种人员有《预防接种上岗证》,持证上岗。规范完整填写乙肝疫苗接种二(三)联单,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24小时内及时接种率达95%以上,规范使用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登记本,乙肝疫苗领、用有完整记录,疫苗存放符合要求。
7.2认真做好对医护人员预防接种副反应规范处置培训工作,积极配合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对疑似预防接种副反应的规范治疗与及时报告。
八、放射防护卫生
8.1放射工作场所(侯诊场所)应有《小心电离辐射》标志、《儿童慎做X线检查》标志、《孕妇禁止入内》标志。
8.2放射场所卫生防护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每年至少接受县疾控中心监测一次。
8.3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每2年体检1次,体检率100%,新上岗人员必须在上岗前进行1次岗前体检。个人剂量监测率100%,个人剂量元器件按要求及时送检。
九、消毒质量监测及中毒救治、报告
9.1开展消毒质量监测工作,二级医院每月至少自行开展一次全面监测,结果及时报县疾控中心,同时每年至少接受县疾控中心两次抽样检测;一级医院每年至少接受县疾控中心一次全面抽样检测,合格率100%。
9.2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治疗室、手术室、输液室、产房等按规范做好紫外线空气消毒工作,消毒记录完整。
9.3医院做好医院污水规范处理工作,每年至少接受县疾控对污水处理效果进行监测,二级医院两次,一级医院一次。
9.4每年进行消毒管理办法、院内感染控制培训一次,资料齐全(签到、讲稿、试卷、图片)
十、培训与督查.
疾病预防制度范文4
关键词:冬季;猪;腹泻;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1-0033-01
进入冬季,气温不断降低,猪病病毒性腹泻成为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多发性疾病之一,其病原主要为轮状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及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一旦发生,便会迅速波及全群,猪表现为食欲减退,呕吐,拉稀,体温有时偏高,其危害程度随着猪日龄的增大有所减轻,对哺乳仔猪、断奶仔猪的危害大,给养猪业带来不小的损失。
该病大、中、小猪均可发生,日龄越小其死亡率越高。病程一般为7 d左右;乳猪病程较长危害最大,发病后如处理不当,其死亡率可达100%。
1 流行特点
(1)大部分为合并流行,大、中、小猪均可发生,日龄越小其死亡率越高。其发病原因都是由猪轮状病毒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混合感染引起的,单一发病很少见。
(2)气候突变时易发且流行速度快,规模化猪场每年时有发生。发病时间大约为12月至来年的2月。气温骤升骤降时最易发生,尤其是春节前后。发病后病猪呈水样性腹泻,颜色草绿色、恶臭,随后诱发全群腹泻。
(3)病程来势猛,结束快,一个独立的成年猪舍从发病开始到发病结束病程为7 d左右。在发病规律上,常常是大猪舍首发。很快波及相邻猪舍并引起全场或某一地区相继发病。乳猪病程较长,危害最大。发病后如处理不当,10日龄乳猪死亡率可达100%[1]。
2 临床症状
(1)发病前猪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只出现少食或不食现象,体温正常,粪便无异常,持续半天至2 d发病,发病猪陆续出现颜色一致的草绿色水样腹泻,有一股很特别的臭味,有的出现呕吐。
(2)腹泻持续时间:成年猪1~2 d,乳猪、小猪3~4 d,个别长达7 d。大多乳猪病初仍然吮乳,后因水样腹泻不止,脱水衰竭死亡;中猪、大猪一般都可治愈;20 kg以下的小猪随体重的降低,死亡率上升。
3 防治措施
(1)做好免疫接种。及时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苗”免疫,用疫苗免疫妊娠母猪,乳猪通过吸吮初乳获得保护。在发病猪场断奶时免疫接种仔猪可降低发病率。紧急接种可使部分仔猪免于死亡。
(2)特异性疗法有较好的疗效。发病早期可应用高免血清治疗,同窝未发病的可用于预防[2]。
(3)笔者在治疗中采用藿香正气水肌肉注射,1 mL/kg体重,口服中药:肉桂10 g,板蓝根10 g,槐花12 g,大青叶10 g,赤石脂15 g,茛菪子5 g,粉碎并混匀,每日1剂,小猪酌减,连服3 d,效果显著。
50 kg以上的育肥猪若食欲没有减退、精神尚可、首次腹泻的可以肌注一次氯化铵甲酰甲胆碱和黄芪多糖,然后连续肌注黄芪多糖、环丙沙星各两次,可取得显著疗效。但要防止严重脱水。
(4)加强饲养管理。冬季特别要注意提高饲料中能量饲料的供应,选用添加优质油脂的饲料。注意给猪舍保温,保持地面干燥,加强光照,提高猪只的抵抗力。搞好猪舍的清洁卫生和消毒,经常清除猪粪。一旦发生该病及时隔离,猪舍用2%氢氧化钠或次氯酸钠、5%~10%漂白粉、5%~10%石灰乳消毒。同时给猪群饮用口服补液盐或葡萄糖溶液。不能饮水的病仔猪应静脉注射或腹腔内注射5%~l0%葡萄糖盐水和5%碳酸氢钠溶液,以防酸中毒和脱水。
(5)病例介绍:①2012年2月,恩施市小渡船一农户饲养的25头育肥猪相继发生腹泻,当地兽医前去治疗,单纯采用抗菌消炎药物效果不佳,笔者根据对其饲养管理的调查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猪病毒性腹泻,采用肌注一次氯化铵甲酰甲胆碱和黄芪多糖,然后连续肌注黄芪多糖、环丙沙星各两次,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②2013年12月下旬,恩施市白果乡一养猪场饲养了800余头猪,其中86头育肥猪相继发生腹泻,而后142头仔猪相继发生腹泻,笔者前去进行诊治,首先对86头育肥猪采用肌注一次氯化铵甲酰甲胆碱和黄芪多糖,然后连续肌注黄芪多糖两次,治疗效果显著;对142头仔猪用藿香正气水肌肉注射,1 ml/kg体重。同时对所有猪群口服中药:肉桂10 g,板蓝根10 g,槐花12 g,大青叶10 g,赤石脂15 g,茛菪子5 g,粉碎并混匀,每日一剂。对环境彻底消毒,3日后痊愈。
4 注意事项
(1)对腹泻概念的正确认识。腹泻只是一个症状,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病,引起腹泻的原因极其复杂,营养缺乏、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感染等因素都可引起猪腹泻。对腹泻的具体情况一定要具体分析。
(2)正确分析流行规律。传染性腹泻病近几年的流行呈上升趋势,流行规律也有很大变化,以前冬春季节多发,而近几年也有在夏季流行的情况出现,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在集约化养猪场要注意预防。
(3)合理制定治疗方案。腹泻病具有复杂多样性,存在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这就给腹泻病的诊治带来困难,常常贻误了最佳诊治时间,同时对疫病的防制也缺乏科学性,混合感染的现象比较严重,并且混合感染率逐年上升。因此应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防疫计划,才能收到良好的防制效果。
5 体会
(1)预防该病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科学建造圈舍。该病易发生在卫生条件差、圈舍不规范的猪群,所以定期消毒是必要的。
(2)治疗该病的关键是诊断准确,治疗时要有全局观念,综合治疗,避免造成损失。
参考文献:
疾病预防制度范文5
一、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从传统意义上讲,计算机病毒具有以下特点:
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只要是病毒入侵到计算机系统中,都会对计算机应用程序或者系统产生不同的损坏度,也就是说,凡是软件能触及到计算机资源处都有可能受到计算机的感染或破坏,不仅占用系统的资源,使系统变慢,降低计算机的工作效率,严重者导致系统直接崩溃。
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蔽性。大多数病毒程序都隐藏在正常的程序中,人们的肉眼很难发现,如果不经过代码分析,我们就很难区分病毒程序和正常程序。通常情况下,我们最常见到的病毒一般都是依附在磁盘教隐蔽处。如果计算机没有防护措施,计算机病毒就很容易侵入到计算机的应用程序中,感染大量病毒程序。
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一般情况下,计算机病毒感染系统后,可以长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中,一旦满足了特定条件就可以直接启动破坏程序,严重者可致系统崩溃。
二、计算机病毒的入侵途径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很多,主要通过文件的拷贝,文件的传送或文件的执行等方式进行传播病毒程序,比如,像Word文档、Excel表格等文件较易感染的宏病毒,就是通过Word、Excel调用间接执行。因此,文件的执行是病毒感染的必然途径。由于计算机病毒本身就具有自我复制功能,只要能进行数据间交换的介质都可能是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因此,我们最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的入侵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移动媒介下的计算机病毒传播。计算机病毒通过移动媒介进行传播,这主要有光盘媒介下的计算机病毒传播和U盘或移动硬盘媒介下的计算机病毒传播。由于光盘本身能够存储较大的可执行文件,就给予许多病毒程序藏身的空间,对只读式类型的光盘内隐藏的病毒是不能够被是删除的,这主要是因为只读式光盘不能进行写操作,尤其是盗版光盘中隐藏的病毒最多。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而对于一般U盘或移动硬盘来说,若是插入一台已经受到感染的电脑上,那么,已感染电脑病毒便会趁机迅速植入到U盘中,而用户再将U盘插入到其他正常电脑上,该电脑也会迅速受到病毒感染。
网络媒介下的计算机病毒传播。一般情况下,网络媒介下的计算机病毒传播,主要由病毒制造者将病毒通过电子邮件的附件进而传播出去,诱使受害者打开电子邮件而传染病毒。
操作系统漏洞下易感染病毒。正常情况下,人们没有浏览网页,也没有使用非法软件,可能会认为就不会感染病毒而来,其实不然,只要计算机连接着网络,病毒程序就会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漏洞进行病毒的传播,严重者将直接导致计算机系统崩溃。
间谍软件易感染病毒。间谍软件是一种恶意的程序,能够直接捆绑在软件的安装包、共享文件、可执行图像或文件中,它可以趁机潜入用户的系统内,就能够直接更换用户主页,窃取用户账户密码或隐秘信息等资料。
网络钓鱼软件易感染病毒。网络钓鱼软件包括假冒网上银行、假冒购物网站等虚假网站,这些网络钓鱼软件直接引诱用户调入陷阱,比如,我们经常收到的一些垃圾邮件或信息,大都是用户中奖等内容引诱用户上当,一旦用户填入相关信息,网络钓鱼软件将直接窃取用户的相关资料,进而窃取资金。
三、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
一般来说,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关键还是靠预防。为了降低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还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到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工作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好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工作。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对于陌生人的电子邮件或通过其他网络传输的文件,不要随意接收或者轻易打开,即便打开也要提前进行杀毒后再打开。
计算机用户不仅要设置登录密码,还要安装强大的防护措施,如杀毒软件等。由于计算机病毒是不断更新且能自动升级,所以,安装的杀毒软件等防护措施也要定期更新或者升级。另外,对于一些U盘或硬盘,要定期进行扫描杀毒,确保不受病毒感染。若发先系统存有漏洞,也要及时更新修补补丁,不给病毒可乘之机。
对于不正规的网页尽量不要浏览,下载的文件也要经过扫描杀毒之后方可打开。除此之外,还要定期给计算机扫描杀毒,一旦发现计算机中出现奇怪文件要立即运行杀毒软件进行处理。
总之,对于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措施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在进行网络活动时,时刻提高警惕,一切文件都要经过杀毒软件的扫描体检下方可进行下载或打开。只有从自身做起,谨慎操作,才能在计算机病毒防治过程中取得良效。
疾病预防制度范文6
关键词:温室大棚;辣椒;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6.4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132
1 大棚辣椒种植中防治土壤病虫害的措施
土壤病虫害主要包括蛴螬、蚂蚁等等,会对辣椒秧苗的根部造成伤害。可以使用地虫清颗粒3000g进行杀虫,将药物撒施在土壤的表面上即可[1]。采用这种方式还可以预防其他的病症,诸如根腐病、枯萎病以及各种疫病。大棚中的辣椒进行土壤病虫害的防治,通常使用3000g敌克松与50000g的土壤混合之后,播撒在土壤表面即可,具有早期预防的作用。
2 大棚辣椒种植中防治病害的措施
2.1 大棚辣椒的白粉病防治措施
在辣椒品种的选择上,以良种为主,不仅环境适应能力强,而且还可以提高产量。
在辣椒的种植上,要深沟高墒栽培,提高土壤的透气度。大棚内要保持湿度,根据辣椒植株的间距以及品种对大棚内的环境进行调节。在种植的方式上,要根据辣椒特性和植株的高度确定栽种的方式,或者是塘栽方式,或者是三角形叉开的方式,以利于辣椒更好的成长。
2.2 病害防治方法
在苗期移栽前,要做好病害防治工作。通过定期防治,可以避免病菌进入到秧苗中进而被带入大田,导致病害蔓延。无病田块以及无病植株苗的建立可提高辣椒田地的防病害效果。
对辣椒做好护理工作。当辣椒进入到开花期,要根据辣椒的品种以及植株的长势做好辣椒的处理工作,诸如摘除老叶以及下部叶片,将脚叶及时摘除。这些叶片都要深埋或者是在远离大棚处烧毁,以防止菌源侵入到田地中。辣椒田块的环境湿度与田块的密度有关,很有可能会发生白粉病。此时,就需要使用相应的药剂防治。在没有发生病症的时候,可以使用多菌灵、百菌清等药剂实施田地病害保护[2]。当病害发生初期,可以使用嘧菌酯、悬浮剂、丙环唑等等对田地进行喷雾,治疗大约7d时间,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在喷雾的时候,要注意叶片的正面和反面都要喷,无论是老叶,还是新叶都要喷洒均匀。在药剂的选择上,要根据田地的实际情况配药,并喷洒到位,以提高病害的治疗效果。
3 大棚辣椒种植中防治虫害的方法
3.1 大棚辣椒种植中斑潜蝇的防治方法
3.1.1 物理防治措施
大棚辣椒的物理防治可以采用黄板诱集的方法将成虫吸引过来。这种方法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通常1个大棚可以挂黄板30块,黄板的高度比矮秆辣椒高出10cm为宜。如果辣椒是无序生长型的,就可以将黄板挂在开化较多的位置,能够降低斑潜蝇对辣椒植株的危害。
3.1.2 斑潜蝇的药剂防治方法
当进入到斑潜蝇的卵孵化期,或者处于成虫高峰期的时候,就需要喷洒化学药剂,配比为1.8%的阿维菌素甲维盐可以每天喷洒2次,早晨1次,晚上1次。这种药剂有内吸的作用,可以获得良好的杀虫效果[3]。也可以选用配比为1.8%的阿巴丁,3000倍液,喷洒,杀虫效果良好。将配比为20%的斑潜净、配比为50%的灭蝇胺、配比为75%的灭蝇胺,每1种药物按照科学的方式调配之后,进行交替喷雾防治。
3.2 大棚辣椒种植中烟青虫、甜菜夜蛾、棉铃虫的防治方法
大棚辣椒种植中烟青虫、甜菜夜蛾、棉铃虫都是常见的害虫,其危害性之大,会严重影响到农业经济效益。通常这些害虫会1季发生2代,当辣椒进入到开花期,也是成虫的高发期,这些虫卵通常会在花的叶片上,当幼虫孵化出来之后,就会对辣椒的果实造成危害。这时可以使用防虫网,也可以采用性诱剂对成虫进行诱杀。药剂的选用上,可以使拉维因、灭扫利、甲基阿维甲盐等等。每天下午16:00之后,将药物喷洒在叶面上,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4 结束Z
温室大棚辣椒栽培技术是北方地区用大棚技术栽培辣椒,可以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向蔬菜市场提供新鲜的辣椒。但是,在辣椒种植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种植技术问题。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并辅以病虫害防治技术,可以提高大棚辣椒的质量和产量。
参考文献
[1]顾家禄.大棚辣椒种植与病虫害防控技术[J].云南农业,2012(07):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