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研究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俗文化研究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俗文化研究意义

民俗文化研究意义范文1

摘要:中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辐射全国,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在梳理中原民俗文化在当代生存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对中原民俗文化的适应性发展进行了实践性地探讨。

关键词:中原民俗文化;适宜性;发展

随着“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不断深化,中原文化逐步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中原文化之根脉的中原民俗文化在矛盾中发展,在抢救中奋起,其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文化精品不断涌现,特别是当民俗文化与旅游市场,与互联网密切结合起来之后,更是开创了中原民俗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一、中原民俗文化资源状况

中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源远流长,形态多样,价值巨大,本文特从三个方面简单说明。

(一)物质民俗文化

1. 工艺精湛的手工艺品。中原人民勤劳智慧,创制了许多驰名中外的民间艺术品。例如针法多变的开封汴绣,开启了明清时期的中国四大名绣,古老淳朴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丰盈了千家万户的新年愿望,造型优美的的洛阳唐三彩远销海内外,色彩绚丽的淮阳泥泥狗传递出原始神秘的色彩等等。这些手工艺品大多数是由传统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开发而成,纯粹靠师徒相传,手工制作,其技艺之精湛,工序之复杂,做工之精美不仅具有浓厚的技术复杂,工序繁多,做工精美,融入了当地浓厚的民族文化,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使用价值。

2. 闻名遐迩的风味小吃。中原地区民风淳朴,人民生活节俭成性,所以很多地方风味小吃多以充饥果腹为首要追求。可能不够精致高雅,不够美观上档次,但是味道独特,食之难忘。像闻名遐迩的开封灌汤包、武陟油茶、鲁山揽锅菜、洛阳不翻儿等。“洛阳不翻儿”是以上好的绿豆为原料,经涨发、去皮,磨成豆浆,加入鸡蛋、食盐,调成糊状盛在铁锅内置于火上,用柴草煎烙而成,因烙时不需将饼子翻个儿,故而得名。薄如牛皮纸的薄饼,可以直接用筷子夹着蘸蒜汁吃,也可以将两张不翻儿叠着放在碗里,浇上一勺滚烫的骨头汤,放些事先煮好的黄花菜、海带丝、木耳、粉条之类,倒上醋,洒上胡椒粉,做成酸辣可口,余味悠长的“不翻汤”。从北宋时至今日,开封夜市一直都是古城开封的一道亮丽风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鼓楼街两旁充斥着一辆辆香味四溢的小吃车,炒凉粉、宫廷杏仁茶、烤面筋、烤鸭肠……各具特色、各种风味的小吃在这里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一边游走一边品尝,婉转悠扬的叫卖声、肉串在铁板上刺刺拉拉的膨胀声不绝于耳,味觉、视觉、听觉的多重刺激令人胃口大开,流连忘返。

3. 风格迥然的地方建筑。中原地区西高东低,民居种类较多,不同民居具备不同风格,反映不同的民风。例如西部多丘陵,少雨,所以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建造房屋,民居被称为“窑洞”,或者地坑院。其中地坑院最具可开发性。具体构造是在平地上挖坑,然后在坑的四壁开凿窑洞,从而形成天井式四方院,在院落一角挖出通道通到地面。院内设施齐全,植有树木花卉,有卧室有客厅有厨房有水井,还有排水设置,有牲口房,鸡圈狗舍等。进入村中,能听到人说话,鸡鸣狗吠,但是看到房屋和人。这些建筑因地制宜,降低了制造成本,实质上处处体现出了农业文化的特点。

(二)社会民俗文化

1.丰富多彩的民俗传统节日。中原地^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其民俗节日大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因此,河南的民俗节日带有明显的基础性和根源性,同时又浸染了河南地区特有的醇厚风情,地方色彩鲜明,比较有代表性的节日如春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七月初一、中元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腊八节等。

2. 民风醇厚的庙会文化。中原地区很多地方都有庙会,最富盛名的有太昊陵庙会和中岳庙会。以太昊陵庙会为例,庙会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当地俗称人祖庙。据考,太昊伏羲陵始建于春秋,汉代曾在陵前建祠。太昊伏羲陵占地36公顷有余,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雄伟,世人叹绝。太昊陵庙会的声势之大、会期之长为中原地区庙会所独有。每年自农历二月二日始,至三月三日止,会期一个月。朝祖进香是庙会的基本内容。由善男信女组成的朝祖进香会,高举黄绫青龙旗,手捧香楼,肩挑花篮,在器乐声中,十分庄重地向人祖焚香跪拜,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大凡祭祖朝香者,都要从家乡带来一把泥土,进香之后,添洒在伏羲陵墓上,寓意子孙繁荣昌盛。庙会期间各种各样的民间娱乐活动,更引人入胜。其中以杂耍。表演为最多,狮子、龙灯、竹马、旱船等应有尽有。太吴陵祭祖庙会。同时又是一个民间游艺的展示会。“与其他庙会相比,太吴陵庙会习俗中有两个十分独特的地方。一是有“担经挑”,也称“担花篮”的比较原始的祭祖悦神的舞蹈。一是随处可见的“泥泥狗”。泥泥狗也叫“陵狗”,是庙会上出售的一种泥玩具,一吹就响。泥泥狗形象夸张,神态各异,古拙透出寓意,据说这是流传至今的原始社会后期的活文物。

(三)口承语言民俗文化

1.底蕴深厚的民间曲艺。中原因为地域优势,其民间曲艺的发展受到周边很多地方曲艺的影响,造成了地方曲艺的众多种类。像豫剧(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剧、越调、大平调、四平调、怀梆、宛梆、大弦戏、道情、锣戏、卷戏、梆子戏等,足迹遍及中原大地,群众基础非常广泛,不少乡村都有自己的小剧团。更有一些三四人组成的响器班子,活跃在田间地头,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这些民间曲艺地方色彩浓郁,不论是曲艺表现的内容,还是唱词念白、行韵甩腔的方式都显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例如河南电视台的明星节目《梨园春》的影响力普及到全国,而2016年红遍荧屏内外的“洛阳大妈儿”就是因为其语音明显的洛阳味儿而深受大家喜爱。可以说,越具有地方性的东西其特性就越明显,其吸引力也更大,其创造经济价值的潜力也更大。

2.璀璨夺目的神话传说。中原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从远古时期就创造了璀璨夺目的各类神话传说。像流传广泛的大禹治水神话、开天地神话,伏羲女娲神话、黄帝传说等。这些神话传说在口头流传过程中经过了历代人民的想象和加工,逐渐成为体系,并且转化为中原人民的性格内涵。像中原人的质朴无华,坚强不屈,家国至上等精神特质,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这些特色。

二、中原民俗文化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状

(一)式微与抢救

中原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长河中形成,繁常生活中沉淀,成为中原人民的心理底蕴,深深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从而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旧有的产生于农耕文明的传统民俗文化逐步与现有的经济生活模式脱节,在文化市场上的重要地位慢慢丧失,逐渐被边缘化。以河南宝丰著名的“马街书会”为例,起源于元代的“马街书会”曾经是一个河南、山东、安徽等几个省曲艺艺人登台竞技、相互切磋的一个大舞台,每逢书会,会场人头攒动,宝丰万人空巷,能到书会上亮亮嗓子曾经是不少曲艺艺人的一个梦想。但是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娱乐方式日益多样化,于是书会的观众开始流失,观众的流失直接影响到说书艺人的收入以及演出热情,从而造成艺人传承的断裂。这样的恶性循环,致使“马街书会”处于濒临消亡的状态。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马街书会”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由政府每年拨付上亿的专款来抢救传统曲艺,各大媒体也纷纷到会进行宣传,从而使得马街书会的会场基础设施得以强化,社会知名度不断扩大,百姓关注度日益上升。

(二)扭曲与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提升,人们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文化旅游市场逐渐活跃起来,随之而来是传统民俗文化的复兴,各地政府看到传统民俗文化对广大游客的强大吸引力,纷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以求用传统民俗文化的吸引力来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于是,各类传统民俗文化重新被捡起,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精心打扮,重新走到文化市场的中心。这样的复兴和回归本来应该是令人喜悦的,但是在这个改造的过程中,传统的民俗文化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走样和变形。与时俱进,随俗而化,这本来应该是民俗发展的一个特点,但是如果为了迎合部分人群的审美使得其中的一些核心思想变得媚俗甚至低俗,那实在不是民俗文化发展的一件幸事。2010年山|省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的黄山市为争西门庆老家大打口水仗,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网友笑谈“原来臭名也是生产力啊”。这样不顾社会影响的旅游开发对社会的危害不容忽视。

三、中原民俗文化适宜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民俗文化开发的途径有很多,本文主要分析以下三种:

(一)民俗产品开发

民俗文化要转变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要跟上时代步伐,将其产品化,从而才能在市场上体现自己的经济价值。这个产品开发、推广、接受的过程中,其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自然而然地就体现出来。以河南省孟津县平乐镇的牡丹画开发为例。平乐镇位于孟津县东南方,南与白马寺毗邻,东与偃师市接壤,北与邙山紧依,西与洛阳相望。自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为迎西域入贡的飞廉、铜马筑平乐观取名并延用至今,素有“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美称。

近年来,该镇依托洛阳种牡丹、赏牡丹的习俗,组织农民学画牡丹。2007年,省委、洛阳市委帮助平乐村举办培训班,成立“洛阳平乐牡丹书画院”,免费办班3期,培训了110多人。从2009年底开始,省市县三级先后扶持3800多万元、规划建设了占地90亩的“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建成运营以后,把100多位画师请进园区来集中创作、交流、展示、经营,规划产业发展的方向,集聚发展、转型提升。为扩大“中国牡丹画第一村”的知名度,孟津县从2011年起,连续6年成功策划、举办了“中国・平乐农民画邀请展暨全国农民画学术研讨会”,组织画家先后参加了“中原文化新西兰行”、“中原文化宝岛行”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为促进持续发展,孟津县还探索集团经营、公司运作、产销一体的新路子,引进洛阳鼎润实业有限公司入驻经营、运作“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申请注册“牡丹画第一村”商标,按照“公司 园区 画家”的模式,发展签约画师150多名,邀请省市美术家协会专家为画师评定等级,组织牡丹画创作和实体店销售;建立了牡丹画职业培训学校,使画家培训走向职业化、常态化。目前,平乐牡丹画画师队伍人数已达到1000多人,其中专业画家150人,省市两级美术家协会会员75人,每年有40余万幅作品从这里行销全国、远销美国、日本、新西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综合收入达1亿元。牡丹画产业的发展不仅使村民们致富增收,而且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带动了加工、包装、快递、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带动了就业,同时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提升,平乐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二)民俗旅游开发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它的表现形式很多: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都是大家惯常熟知的。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现在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种基本模式:一是集锦荟萃式。指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云南民族文化村等。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一个区域的民俗文化,其缺点是在复制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信息内涵。二是复古再现式。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景区,就是将北宋京城的繁华景象进行了一比一的复制,并将当年以及今天中原地区的民俗以活态形式进行呈现,一天之内演出几十场,既丰富了游客的旅游感受,又传承了传统的民俗文化,达到了传承和发展的完美结合。三是原地浓缩式。一些民俗文化丰富独特的地区由于时代的发展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不再典型,或者民俗文化的一些重要活动原本在特定的时期才会呈现,令游客不能完全领会当地民俗文化的风韵,故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觅取合适地段建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园,集中呈现其民俗精华,如河南三门峡的陕县地坑院景区,集中将豫西地坑院的民居特色以及当地民俗融合到这个景区内部,取得较好的文化传承和旅游经济效果。四是周期表现式。有些特定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很短时间,激发短暂的旅游人流。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出于当地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如洛阳的牡丹花会,开封的菊展,登封的少林武术节等,其因为活动本身的局限性不会长年存在,但在节庆期间会吸引大量的旅游者;另一种为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河南豫剧院到境外演出,展现了中原风采,每到一处也吸引了不少外国民众远途而来欣赏(这本身即是旅游行为),进而吸引游客前往河南老家旅游。除此之外,还有原生自然式、主题附会式等模式。

(三)多业态融合开发

融合开发即以创业为核心,通过与移动终端、影视、网络、动漫等新业态融合来推动发展。

1.中原民俗文化网络平台开发。例如成立于2013年12月非遗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河南省阳光文化发展基金会重点扶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交易平台。它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的市场推广及产业化发展,努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代表作品及项目结合互联网电子商务形式,使其得以充分的市场推广与产业落地。除了网络平台外,博客、播客、论坛、微博等都可以作为中原民俗文化产业的宣传和营销渠道,由此推动中原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网络民俗文化为内容,围绕消费者的接受终端,根据消费需求创意民俗文化产品。如以手机媒体为终端,向 WAP、IVR、无限音乐、收索引擎、电子彩信等手机媒体产业链延伸。目前,河南文化产业网、河南文化传播网等以中原民俗文化传播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网站,中原文化研究、非遗城等微信公众号,正发展成为民俗文化网络传播的中坚力量,使中原民俗文化以更加便捷、系统、生动、趣味的形式传播给公众,对于保护、传承、创新、发扬中原传统民俗文化意义重大。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网络终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少文化民营企业也关注到文化网络平台的重要性,例如河南禹州的几家知名钧瓷产业公司,都纷纷开启网络、微信平台,并且重视网络媒体的作用,组织网络媒体集体采风,对于钧瓷的宣传、推广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中原民俗文化影视产业开发。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影视技术的发展,当今时代,影视对人们的影响力逐日加大,因此,如果将民俗文化与影视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影视有了坚实的基础,有了不竭之源,另一方面,传统民俗文化也会插上飞翔的翅膀,再次腾飞起航。例如位于郑州的河南华之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这是河南省唯一一个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成员单位。该公司专注纪录片、专题片、广告片等拍摄制作,年产各种影片150集近4000分钟。2016年该公司的扛鼎力作《味道中原》是一档针对中原地区特色美食传播的节目,在2017年1月在郑州教育频道播出以来,好评如潮。这个纪录片将中原人民记忆的碎片进行梳理成册,以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榆钱、萝卜窝、豆腐干等等普通而儿时常见的食材如何成为餐桌上的美食娓娓道来,让人们在观看过程中对于当地风俗,地方风情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起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以中原题材为主题的影视剧对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播力量更是不容忽视,例如较早点的《黄河东流去》、《颍河故事》,近两年的《一九四二》、《黄河儿女》等影视剧,通过不同的视角将中原人民的地域特色、独特民风、人民心理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展示,对宣传和弘扬中原民俗民风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文献】

[l]刘永立.河南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2]朱晓翔.河南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1).

民俗文化研究意义范文2

论文关键词:民俗 艺术 表演 声乐 教学

论文摘要:从声乐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入手,分析当前百色学院艺术系开设的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在专业建设上存在的弊端和不足,进而提出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对声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音乐表演(民俗文化艺术表演方向)是百色学院艺术系开设的特色专业方向之一,百色学院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开设此专业方向的高等院校。从2007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至今,艺术系教师经过几年的艰苦探索和实践,在民俗艺术表演专业的教学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教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艺术系学生在参加全国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以及CCTV青年歌手大赛等许多赛事中,都凭借民俗艺术表演节目屡屡获奖。然而,也正由于是全国第一个开设此专业方向的高校,没有任何先例可以效仿,完全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进行专业建设,其难度可想而知。在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栽过不少跟头,吃了不少苦头。

目前,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方向在教学模式、师资配备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不健康因素,对此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不仅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影响到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勿论突出特色、打造精品专业了。声乐课是音乐表演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专业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民俗艺术表演方向中亦是如此。在声乐课的教学过程中,百色学院艺术系的声乐教师同样遇到了上述的一系列问题,笔者将以声乐教学模式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进而探讨在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下,对如何进行声乐教学模式改革提出自己的思考,以期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目的。

一、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下声乐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师资配备来看,百色学院艺术系现有专任声乐教师8人,都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其中美声唱法教师3人,民族唱法教师5人,而8位教师中,对民俗声乐表演比较了解的教师只有1人。从学生情况看,音乐表演专业学生4个年级共有213人,主修声乐的学生有179人,占学生总数的84%,其中民族唱法学生最多,有163人,占声乐学生的91%。从授课方式来看,声乐主修生上课采用“一对一”的小课授课方式,每周每人一节,非声乐主修生上集体课,每周2节。从课程设置和教授内容来看,与一般音乐院校(系)开设课程和所教内容基本一样,只有一门“原生态歌舞表演”略显与众不同。从教学实践环节来看,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三年级每年下乡采风一次,其他实践主要是参加各种舞台演出活动。以上就是当前百色学院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的基本情况。

作为百色学院艺术系的特色专业之一,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亲身体会到这样的声乐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和缺陷,不仅背离了百色学院人想要办出特色的初衷,而且如果长此以往,形成定式,不仅偏离了专业轨道,而且对本专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十分不利。

1.目标不明,定位不准

百色学院最初开设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方向,主要是为培养具有较强的民族歌舞和原生态歌舞表演能力,较为全面地掌握民俗文化概况和具有一定的民俗文化研究能力的人才。然而,在现实的声乐教学和实践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真正认清这个目标,或者说即使认识到了也没有真正朝这个方向迈进和努力,授课内容与上课方式等都与普通音乐院系基本一样,在师生思想定位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2.教学内容与教材使用中民俗文化内容过少

由于目标不明,定位不清,所以声乐课的教学内容仍然是在教授美声或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上课练声、演唱作品,演唱的作品也大都是传统的声乐教学作品,与民俗文化艺术表演基本不搭调。在教材的选择使用上,目前选用的教材多是仿习正规音乐院系选用的教材,大部分内容是创作歌曲,还有一少部分的民歌和美声歌曲,真正意义上民俗文化的作品极少。在此需要强调一点,笔者并不是反对要教授美声或民族的发声方法,相反,还认为这样可以提高和改良民间原生态唱法的音色,但如果偏废了一方,照目前民俗文化艺术内容极少的情况发展下去,离当初办出民俗文化特色的宗旨只会越来越远。 转贴于

3.课程设置与教学形式缺乏创新,师资配备不均衡

目前,百色学院艺术系开设的课程也仍然是沿袭专业音乐院系的课程设置,尽管“原生态歌舞表演”一门课程有所创新,但仅此一门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且这门课程仍处于摸索阶段,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在声乐课教学形式方面,仍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小课形式,虽然这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解决他们个人歌唱技术上的不足,但对于学生之间的协调配合训练明显不足,而好多真正的、民间的民俗艺术表演都是由于相互配合得好才更显魅力的。关于师资配备,如前所述,目前艺术系专任声乐教师有8人,但真正比较懂得民间歌唱艺术的只有1人,这样的师资配比对于民俗艺术表演专业而言显然是很不合理、很不均衡的。

4.教学实践环节民俗艺术方面内容相对薄弱。

在教学实践环节方面,艺术系比较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的演出活动也较多,但与学生参加的各种活动相比,有关民俗文化艺术的内容仍然偏少,除每年一次的采风活动之外,基本没有其他民俗艺术实践活动,要么就是参加比赛、展演时,由教师临时组织排练一些具有民间民俗特色的作品去参加比赛,活动结束之后又回归常态,如此一来,学生对真正民间民俗艺术的了解只流于表层,民俗文化知识更是微乎其微,对于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民族民俗文化艺术人才相距甚远。

鉴于以上的种种问题,我们首先应客观看待,冷静分析,找出原因,然后制定出适合本校本系特征的改革策略和措施并付诸实施,从而保证声乐教学乃至整个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下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与措施

1.明确目标,转变观念,找准定位

艺术系要统一全系师生思想,同时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明确培养民俗文化艺术人才的目标,找准定位。教师应转变观念,真正扑下身子去了解学习民族民间、民俗原生态歌曲等,从中汲取营养并运用到自己的声乐教学中去。此外,还应帮助学生转变思维方式,促使他们认清民俗文化的巨大价值以及从事民俗文化研究和走专业特色化道路成才的良好机遇。

2.改进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大量增加民俗文化艺术内容

明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后,要对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革新,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内容的课程,在教材的选用上,应多采用从民间采风回来得到的“鲜活教材”,从而不断加大学生对民族民间、民俗艺术知识和信息的占有量,真正为进行民俗文化艺术研究做好准备。

3.改革声乐课上课方式,完善师资结构

改变声乐课传统的“一对一”上课方式,采用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相结合的上课方式。个别课主要训练学生如何发声,借鉴科学的发声方法,美化学生的歌唱音色;小组课主要训练他们的协调配合能力和互相间的艺术默契感,体会民俗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集体课主要讲授一些民俗民间的音乐文化知识以及让学生体会民间艺术在集体活动中的呈现方式。不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措施,完善师资结构,聘请校外优秀民间民歌手担任原生民歌演唱的教学工作,同时派出本系声乐教师走出校门,深入民间进行“接地气”般地采风学习,尽快扭转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方面师资薄弱的局面。

4.加强教学实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加强教学实践,同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要增加学生采风次数和时间,除了系里组织的采风必须参加外,还要求他们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田野采风,深入学习民间文化知识。二要训练学生对采风回来的材料进行加工整合,改变被动的学习方法,多采用研究型的学习方法,提高创新思维,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最终成为有一定民俗文化研究能力的人才。

三、结语

声乐课是音乐表演的主要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也直接影响到民俗文化艺术表演的专业建设,针对百色学院这几年的声乐教学中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应解放思想,克服困难,切实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课方式、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对整个声乐教学模式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本专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最终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民俗文化研究意义范文3

1强化对二胡学习普及发展的思想认识

(1)党的十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随着物质文明的增长而不断提升,对于文化的品位也越来越高,传承普及二胡艺术就是将党的十精神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

(2)传承普及二胡艺术可丰富和活跃城乡人民群众业余文化活动,提高音乐修养、提升文化品位;还可带动文化及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吉安是井冈山旅游的山下景点较多的城区,通过大力传扬民族乐器音乐文化,通过悦耳动听的二胡旋律与井冈山红歌和民俗山歌相结合,到处呈现二胡的音韵和歌的海洋来吸引八方游客,为本地旅游业增色添彩。

(3)让社区群众陶醉在二胡音乐中而增加精神寄托,活跃锻炼大脑,增添生活乐趣和生活信心,使之充实生活,提升生活质量,还可解决孤寡老人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的晚年寂寞。

(4)二胡艺术是声音的表现艺术,其音符的表现背后蕴藏着无限的意义,可提高青少年智力及大脑的各方面能力。例如,增强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广泛的文艺爱好,吸收文化正能量,为成就未来事业增加信心,还可间接促进社会的稳定,可以将课余时间专心学胡器乐,避免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玩麻将、赌博等不良嗜好。

(5)吉安采茶戏是深厚庐陵文化底蕴的重要内容之一,吉安采茶戏是以二胡为主的伴奏乐器,二胡与采茶戏的发展,两者密不可分,相互依赖、相得益彰,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广大民众对吉安采茶戏的热爱日益高涨,业余及专业的吉安采茶戏艺术团将会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普及二胡艺术将会为采茶戏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强化对二胡艺术普及发展及公共文化服务

二胡艺术的传承、普及发展需要靠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综合服务才能实现目标。一是宣传展示,让更多人了解二胡艺术的魅力。积极争取电视新闻等媒体的服务,电视台开设相关二胡的专题艺术普及栏目,对二胡的发展概况、艺术价值、美学意义加以指导。二是建立文化展示平台,免费为广大二胡爱好者培训骨干力量,为二胡爱好者提供方便,建立活动平台和培训活动。创建地方相关二胡的专题艺术网站,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更广泛地、交流地方二胡动态和信息,为传承普及二胡营造良好氛围。三是积极开展活动,传承普及二胡艺术,必须积极开展活动,组织举行各类演出或比赛才有活力。有关部门要不定期组织高水平的二胡表演活动,邀请二胡名家来演出、讲授、采风等学术活动。一些重大节庆文艺汇演中要酌情吸纳二胡表演节目。组织基层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二胡艺术交流活动。

3强化对二胡艺术普及的保障措施

民俗文化研究意义范文4

引言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起源国和传播中心。中国茶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和丰富深层次的文化内涵。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倾向于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茶文化也随之复兴,茶马古道等传统文化的复兴进一步推动了茶文化和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同时近年来逐步占领一定市场份额的民宿也在改进和升级,民宿主们对民宿的设计往往需要一段长时间的酝酿,赋予其能够令人感同身受的文化内涵或者说情怀。然而,环境影响人,学会通过研究顾客对环境的感受能更好地对民宿做出设计。因此,本文将探析环境心理和定向对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俗设计的影响。

一、相关概念

(一)环境心理和定向

定向是一个人进入到某一个环境时的第一行为需要。定向包含了地点定向问题(如“我在哪里?”)和功能定向问题(如“我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两个问题。当顾客进入到一个陌生环境时,顾客可以利用空间线索和以往的经验获来确定他们在哪里,他们将要去哪里,以及他们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如果陌生环境里不存在空间线索或者无法利用先前的经验,会导致定向力障碍,顾客有可能产生紧张、焦虑和无助等消极情绪。RichardE.Wener认为服务环境中的定向力障碍可以通过合并以下各项的设施设计来减弱:先前经验、设计的易读性和定向帮助。

通过规划设施,特许的服务已经有效的消除了定向力障碍带来的焦虑,,所以,顾客确切的知道该做什么。而在设施设计的帮助下,定向也能使顾客穿越空间进行观察,如银行宾馆布局常采用在入口处设置中厅的形式,使整个空间可以一眼被看到并表达出它的概念,这种布局也易于让顾客通过观察他人的活动以获得行为方面的线索。

(二)茶文化

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拥有4000年的发展历史,根据加工手法的不同分为红茶、绿茶、白茶、黑茶、清茶和黄茶六大类。我国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完美融合,以茶为载体传播不同相关文化。其既是一种上层文化,又是多民族、多层次的大众文化,是各阶层、各职业以及国家的文化纽带。随着经济的发展,茶叶不仅仅用于冲泡引用,在综合利用茶资源以及茶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发展也逐步深入。

(三)民宿及其发展现状

《浙江省民宿管理办法》首次给民宿一个定义:民宿是指经营者利用农村房屋,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旅游经营方式,为游客体验乡村生活提供餐饮住宿的接待场所。定义中强调“农村”和“乡村”,也许指出了与主题酒店等其他类型的酒店的不同之处。笔者认为茶文化元素可以与民宿结合,一是因为民宿多在自然环境、生物资源、景观等原生态条件较好的地方,再者民宿更有“情怀”的存在,二是因为茶文化并不是遥远的事物,只是被现代人遗忘了一段时间,茶文化的传承更多地需要依靠茶园、茶山或原汁原味的东西,那么这样一来,“情怀”和原汁原味是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

不可否认,相比传统酒店的标准化服务和装饰,民宿里有情怀的宿主和个性的装饰颇具吸引力。然而,颇具情怀的民宿屡屡亏损甚至倒闭。情怀体现的前提必须是住宿和休息那功能能够得到预约和满足。所以,在目前阶段,相比情怀的温暖,外观和空间的设计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更能影响消费者决策。

二、环境心理和定向对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设计的影响分析

定向是人到陌生环境的第一行为需要,因此,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更应该注重设施设计,以下从设计定位、功能空间设计两个方面简要分析其影响。

(一)设计定位

正如陆羽所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优秀茶树种多集中于我国的南方,民宿以“茶文化”为主题,应该将市场和资源结合,综合分析民宿的区位因素以及周边环境特征,赋予不同的茶文化内涵。比如安溪因铁观音而闻名,可将主题细分为铁观音文化,融合铁观音的发展历史、茶叶加工、茶的种植采摘和茶艺等方面的特色内容。另外,民宿主应该对某种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懂茶爱茶,才能将茶文化的内涵更好地表现在民宿中。

(二)功能空间

在功能空间上主要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公共空间、观赏空间、餐饮空间和住宿空间。以安溪铁观音茶文化主题为例,民宿的公共空间相对较小,走廊或阁楼等可以作为铁观音茶文化的展示区域和装饰元素米恶化空间。观赏空间可用于茶艺表演及器乐等演出。餐饮空间可以作为体验茶文化的区域,设置茶艺教学区域,让顾客亲身学习茶艺技术和泡茶方法,还有制茶品茶区域,提供DIY茶点,让歌顾客亲身感受安溪铁观音的“观音韵,兰花香”。至于民宿的住宿空间,同样小规模但可以很精致。房间可以很小,10平米左右,但是要有自己独立的门和观景阳台。

三、基于环境心理和定向的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设计研究

环境心理和定向是人的第一行为需要,环境心理和定向对以茶文化主题的民宿设计风格影响不大,主要是在细节方面影响较多,在设计时要对目标市场的这个需要进行调研,了解目标市场在环境心理和定向的习惯要求期望,从而对民宿的设计进行调整。在参考其它文献资料以及实際体验后,总结该民宿设计应遵循的设计理念,并且从区位和功能空间两个方面分析环境心理和定向在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实际中的应用。

(一)设计理念

1.简约自然:对旅客而言,民宿应该是一个能使旅客放松身心,摆脱城市喧嚣、事业压力和信息繁冗,达到旅游度假的目的的地方。不需要太多传统酒店豪华的装饰,正如茶汤的本质就是水,清澈自然。

2.人性化:比起民宿主的情怀更重要的可能是细节,周到的室内细节更能体现民宿主的用心和民宿的人性化。民宿主会考虑到各种各样的需求,考虑到客人的饮食,在房间的桌子上,民宿主人可以备上一套茶具和茶叶(茶叶根据客人喜好和健康状况赠予),自制的茶点和果脯;考虑到客人需要存储物品,民宿里会有专用的带密码的储物箱,箱子设计感十足,与茶有关,如果客人要也可以作为卖品,出售给客人。

3.本土化:前文中提到民宿的区位选择必须有市场和自然资源,民宿的设施和传播的文化也该符合所在地的特征。假设要在安溪建立一家以“铁观音茶文化”為主题的民宿(据笔者调查,目前为止安溪并没有一家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民宿设计要体现地域特征的文化符号,具体到实践中应该落实到每个特定的区域。比如一个茶叶包,一个门把手、一个指示牌、一个垃圾桶、一副餐具,都可能成为文化的符号。安溪铁观音的品牌是闻名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在用文化符号抽象地描述铁观音时,应该归纳成系统的文化符号,用一套自成体系的文化符号或艺术概念对细节进行包装,会显得相对和谐。

(二)环境心理和定向在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设计中的应用

1.区位:据研究环境心理学的专家们,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以及自然人对于周围环境的基本态度共同决定了人们对于环境的认知。休闲作为见证社会变化的一个载体和象征,已经突出成为社会发展和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形式,因此城市人群会倾向于选择近郊民宿躲避生活压力。这就要求民宿多依托于自然人文价值较高的风景名胜区,尤其是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福建有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安徽有黄山毛峰,浙江有西湖龙井,这些优质茶叶品种的产地周围必定有可利用的闲置资源。

2.功能空间:赋予茶文化内涵的民宿,既要保持传统,又要可持续发展。满足游客对于地域传统文化的渴望,又不使当地居民产生排斥,传承民宿地域文化,并对紫色和文化产生自豪感和认同感。因为该主题的民宿更多地需要依山傍水,处于乡村之间,所以在开发设计过程中,应充分最终村庄已经形成的建筑、街道的脉络,在不影响拆迁重建、不毁坏农田和森林的情况下,建设本土化的民宿。总而言之,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建筑外形和空间设计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需求,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四、结论

民俗文化研究意义范文5

关键词:文化景观;民俗地理;空间的生产;节庆

中图分类号:K90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2.03.019

1 前言

文化地理学可以将许多日常的、文化的问题做为研究对象[1],作者曾在墨西哥居住5年,亲身参与及观察体验墨西哥亡灵节(Day of the Dead)是当地最具民俗特色的节庆之一,适合就其地理与空间意涵进行探讨。墨西哥亡灵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缅怀过世的亲友,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墨西哥清明节,但相较于清明节而言,亡灵节更增添了豁达、欢聚、揶揄的色彩[2]。

节庆为民俗生活的一部分,它透过空间的样貌转换,改变了日常生活空间,形成暂时性的景观,使人们从日常生活中短暂抽离,切换对日常生活空间的想象,进而形塑地方的特性。节庆形成的景观,可说是一种空间生产的过程与短暂结果,本文试图由地理学的观点及空间生产的概念,检视亡灵节形成的景观,并诠释其蕴含的多层次意义。

本文采取文化景观的研究取径,将景观视为探索地表现象的介质与文本,透过民俗文化区域、文化扩散及文化整合等3个民俗地理概念,并基于“景观是由空间样貌的改变所形成”的思维,藉由列斐伏尔所提出空间的实践、空间的再现、再现的空间等空间的生产三元概念,来探讨墨西哥亡灵节的地理与空间意涵。

2 相关文献与理论

民俗地理的3个概念(民俗文化区域、文化扩散、文化整合)及空间生产的3元面向(空间的实践、空间的再现、再现的空间),是本文以景观为文本,解析墨西哥亡灵节的地理与空间意涵的核心观点。本文主要涉及的民俗地理、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及文化景观等概念综述如次:

2.1 民俗地理的研究演进及概念

民俗文化是地理学研究领域的一部分[3],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亦曾运用在民俗生活研究之上[4]。民俗地理一词最早由威廉于1968年所提出[5],其研究民俗生活的空间分布情形,而民俗生活指的是包括物质及非物质民俗文化在内的所有面向组合,诸如房舍、陶器、乐器、编织物及纺织品等,是常见的有形物质文化态样,而非物质文化元素则包括音乐、信仰及传说等。地理学者研究此类课题之初,主要着重在民俗文化对景观造成的影响及其文化物质表现的分布特性方面,并被并入人地关系、文化景观、文化生态学、景观形态学、文化特征的源起与扩散等研究主题之中。

美国针对民俗地理的研究始于1930年代,最初的重心多集中在景观的物质文化组成部分。在地理学者骚尔引领之下,与其门生及再传弟子的研究丰富了美国有关物质文化的民俗地理研究领域,而物质文化的起源、扩散及分布的区域景观等,是其中主要的研究重点。关于非物质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及宗教等课题上;自1960年代晚期开始出现一些有关传统音乐的地理学研究文献,其中最受瞩目的是卡尼对于乡村音乐空间面向的研究[6]。

随着民俗地理研究的演进,民俗生活的空间观点可以归纳为3个主要概念[7]:

2.1.1 民俗文化区域

民俗学上有一个基本概念,各地的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相当的差异,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此一概念的空间与时间特性,对于民俗地理来说具有特殊意义。而区域的定义是根据该地传统文化的物质及非物质呈现,以及长期居住该地的民众所共享的一般性民俗生活情况而定。

2.1.2 文化扩散

文化扩散主要是因迁移所造成,过去文化扩散的形式与主要贸易及移民路线有关,现今文化扩散的过程,由于识字率的提升、大众传播媒介的增加及交通运输的进步则显得多样化,相较早先主要透过人际接触的时代,现在改变一个社群内部的民俗生活轨迹,变得较为容易且普遍。

2.1.3 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意指不同文化间的特征趋于同化。没有任何一个文化是完全遗世独立的,由于不断交流的结果,造成新文化的混杂与创新,从而出现民俗文化及通俗文化等不同的的领域。

2.2 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三元概念

列斐伏尔认为,研究社会现象除了考虑传统的社会与历史面向以外,更应该考虑空间面向,他试图展示资本主义透过空间机制转换符号意义而生产空间,并将社会空间解构为空间的实践、空间的再现、再现的空间等3个面向,透过其三元辩证的关系来理解空间的生产。

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三元概念的两套条列式定义[8],可以做为认识此一概念与以此概念探究地表现象空间意义的基础。而这样的概念做为一个思考的启发,已有哲学、社会学、地理学、政治学及文学批判等众多领域的学者做出了诸多延伸性的演绎与诠释,而各家对于空间实践、空间再现及再现空间的解读亦有差异,并逐渐发展出的相关论述范围,似乎远远超过其原先意指的想象。虽就该概念的探讨在哲学及思想的层面有其意义,但本文并不预备加入此一针对概念本体进行引申阐述的行列,而是运用此一三元概念做为解析空间生产意义的方法或工具。本文采取的空间生产三元概念的诠释为:空间实践:是可察觉、感知的物质、具象空间;空间再现:是经想象、构想的精神、理念及概念化空间,并透过符号呈现其意识形态;再现空间:是可感知、经构想并连结情感意义的生活经验空间,是被支配而消极体验到的空间,也是空间背后意识形态在具象空间中的综合性展现。

民俗文化研究意义范文6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投资,保护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fe, travel has become the people's life is a kind of important way, folk culture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rough to the folk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significance and protect importance analysis research to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olk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investment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specific, hop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tourism to bring inspiration.

Keywords: folk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investment and protect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民俗,指的是一个地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民俗风情,具有历史的传承性。而民俗文化则指创造于民间,在民间被认可并且得到广泛流传的风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幅员广阔、民族众多,56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尤其是在服饰、饮食、建筑物等方面各具特色,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对民俗文化商业旅游开发的意义

由于民俗文化以其独特性、历史性,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青睐。所以把民俗文化同商业旅游相结合,对民俗文化进行商业旅游开发,发展民俗旅游就有了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发展民俗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对于民俗旅游的开发,将会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除了旅游项目本身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之外,更重要的是游客在当地的消费,以及随之而来的招商引资等经济效益。由于我国民族分布及经济发展等原因,造成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大部分的民俗旅游资源分布在中西部较贫穷落后的地区,所以发展民俗旅游对于这些地区就有了更加重要的经济意义。

其次,发展民俗旅游有利于弘扬和保护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大都是经过历史的洗礼,历经沧桑而遗留下来的,代表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见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很多传统的民俗文化受到了来自现代文明的冲击。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俗文化所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我们通过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使人们更多的去了解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从而去认可它、保护它。并且当地居民通过发展民俗旅游而获得经济利益,也会促使当地居民去弘扬保护民俗文化。

另外,发展民俗旅游能满足旅游者的新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发展民俗旅游将更能满足人们的这种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

二、民俗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我国各民族所形成的民俗文化大都是经过历史的洗礼,历经沧桑而遗留下来的,代表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见证。我国的民俗文化不仅是我国也是人类重要的人文社会资源。民俗文化表现为该地域的人口、饮食、种族、信仰、歌舞、服饰、建筑物等所具有的特色,它的存在和发展受到当地的原生自然环境、教育、交通、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民俗文化对整个社会环境具有较大的影响。保护民俗文化能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因为民俗文化资源往往是不可再生的,受到破坏后,就很难恢复原貌,有些甚至无法恢复。它具有历史的传承性,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受到破坏后,我们就再也无法领略到那个时代的人文环境、经济状况、社会风气等。保护民俗文化,通过对区域民俗文化进行挖掘、抢救和利用,创造一个良好的民俗文化环境,对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还能促进人们道德、审美、知识等方面的发展,更多的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进民族团结。

另外,民俗文化还是发展民俗旅游所必不可少的资源,它对民俗旅游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有利于完善民俗旅游产品的内涵,提高民俗旅游的服质量。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其所独有的风俗习惯,本民族的饮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禁忌信仰都受到了破坏,其民俗文化也就失去了其特色性,民俗旅游也就失去了其载体。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文明的冲击,一些孕育民俗文化的地缘因素正在逐步消失。任何民俗文化的形成总是和一定的地缘因素有关。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的影响,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日渐趋同,对民俗文化的冲击也是非常之大。现在很多具有明显特色和浓郁地方民风俗的地区,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原有的民俗文化氛围逐渐淡化,现代气息增强,地方性文化或民族文化被逐渐抛弃,已很难在原有的地域内生存和发展,某些民俗文化甚至有消亡的可能。

三、对民俗文化投资开发的控制

对民俗文化进行商业旅游开发,首先要立足于市场,结合本地民俗文化资源的情况,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适度的投资开发。通过对旅游项目投资的前期评估包括投资效益分析、投资环境分析,然后对其进行市场定位,来对民俗文化商业旅游化的投资进行控制。下面以广西民俗旅游项目投资为例进行研究。

(一)广西民俗旅游项目投资的评估

1、投资环境

我们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从国家政策层面上来说,广西民俗旅游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要求,特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已经把旅游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有这些政策倾斜,使得发展旅游产业会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更多的支持。通过发展广西民俗旅游业,可以促进广西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产业结构。

其次广西壮族自治区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民俗特色浓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一、广西的酒文化丰富多彩,彝族的“秆秆酒”、苗族的过寨酒、瑶族的糯米甜酒等,这些酒文化更代表了广西人民热情与好客。二、广西壮族和各民族的服饰风格各异,广西是一个具有多民族的自治区,广西壮族的绣球和壮乡服饰各具魅力,独具内涵,是当地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三、广西的民谣山歌历史悠久,各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民歌,就连人们的日常劳作、婚丧嫁娶、过年、收割等,都伴随有脍炙人口的歌谣,最具代表性的的当属有“歌仙”之称的刘三姐。另外,广西各民族建筑物的建筑风格也是独树一帜,壮族的布洛陀的十二图腾雕像、民族歌圩广场、朝拜石、风水桥,侗族的风雨桥、鼓楼和苗族的吊脚楼都展现了各族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其聪明才智。

2、投资效益的分析

对任何一个项目进行投资,都必须考虑其效益。对广西民俗文化商业旅游化项目的投资不但具有很强的经济效益,还兼具社会效益。首先投资民俗旅游项目,可以极大的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民俗旅游可以增加地方旅游特色,更有利于吸引旅客,带动客源增长,促进经贸、金融、农产品、工艺、交通、保险、邮电、饮食等各业的发展。其次广西民俗旅游项目的投资,还有利于抢救、挖掘、保护民俗文化资源,有效的保护传统文化。通过对区域民俗文化进行挖掘、抢救和利用,创造一个良好的民俗文化环境,对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还能促进人们道德、审美、知识等方面的发展,更多的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进民族团结。民俗文化所代表的优秀的道德观、文化价值观、审美观、生活观不但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还是民族地区精神文明、思想道德、美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在市场调研的之上寻找到主要潜在的机会市场。其主要内容是要去开拓潜在的机会市场,准确的定位是市场开发工作顺利和成功进行的保证。对广西旅游业来说,在充分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还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就目前来说东盟各国是其主要的国际目标客源市场,欧洲可以作为潜在客源市场,南美洲、非洲是则可以作为机会客源市场,这些市场都是需要开发和巩固的。

就目前的形势来说,日本以及港澳台的市场是否能够保持稳定,会直接影响广西国际旅游能否成功。广西的风景风俗人情对韩国、日本、东南亚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而正好这些国家的发展增加了他们与欧盟的合作又会使之更多的了解中国和广西。此时,再借机降低成本和价格加之良好的宣传促销活动有利于尽快抢占欧美和亚洲市场。

参考文献

[1]《广西通志•民俗志》广西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

[2]《广西年鉴:2010》广西区人民政府主办,广西年鉴社编辑出版2010年

[3](美)罗伯特•麦金托什、夏希肯特•格波特《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