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教育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教育学

中学教育学范文1

论文摘要:现象学作为西方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对教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产生了现象学教育学。本文以现象学教育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传统英语课程教育的反思和对中学英语教学的理解,从现象学视角对中学英语教学进行了梳理和解读。英语教学改革强调师生的双向交流、知识的自主建构等,均体现了现象学教育学的观点,同时也符合现象学教育学对教育的理解非常注重体验、实践和反思,并且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等特点。

1、现象学教育学的内涵

现象学教育学是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在西欧教育思想领域逐步采用的一个名词,现象学教育学是专业实践者在教育领域中运用现象学的理念和方法对教育进行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建构,是针对教育中盛行的实证主义、理性主义、技术主义等科学主义范式提出的新的话语和思考方式;现象学教育学者确立了实践认识论并运用人文科学研究的质性方法关注人类生活世界中的教育实践。尤其重视对儿童的经验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维度进行探讨。

2、传统中学英语教学的现象学教育学审视

以现象学教育学为角度解读传统中学英语教学,将会发现传统英语教学有很多与现象学教育学以及与英语教学改革相冲突的地方。现象学教育学强调对生活的理解,实践过程中师生的双向互动、知识的动态性等。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恰恰忽视了这些。

2.1 强调学生的过去世界,忽视学生生活着的现在世界和未来世界

学校的英语教学生活往往要伴随着一个人走过生命之初的十几年。并且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一个人未来的生活,这就要求学校的英语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传统的学校英语却蕴藏着一种特有的隐蔽课程,一种认同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势,即认为只有通过学校所教授的知识才是有英语教学价值的,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并不具有所谓科学的教育价值,甚至违反学校英语教学的价值标准的。因此,传统英语教学的内容过多地强调学生的过去世界,很少或几乎没有涉及他们现在生活的世界,使得学生对生活一无所知,充满了迷茫,造成了严重脱离实际的后果,所培养的人才欠缺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对现实生活的感知力很弱。

2.2 强调教师的单向灌输,忽视双向交流

我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多类似于玛格丽特米德所说“前喻型”文化,即知识由教师传授给学生,两者之间以接受,模仿为主,不太注重突破和创新。的确如此,传统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却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英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英语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英语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示范,你练习。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这一观念更是根深蒂固,它源于我国封建教育中的师法和家法,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

2.3 强调英语的客观性,忽视英语的文化性

“任何一种认识活动,都不是纯粹的‘外在的’反映过程,而是包括着非常复杂的‘内在的‘理解过程’。”英语的习得也不例外。英语是具有客观属性和主观属性的,客观属性是指英语本身的描述,是一种静态的过程;主观属性是指人类对英语主观认识的成果,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但传统英语教学过分强调了英语的客观属性,根据布期希尔的观点,要达到英语的客观性,就要达到“公共性”、“可检验性”、“可证实性”,“一致性”,“非人格性”和“公共可传达性”六种标准,而这六种标准是不可能达到的,这就说明英语的客观性是不可能达到的,它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传统和文化模式的制约。日内瓦大学的创始人雷蒙曾把知识分为客观理性的知识和主观心灵的知识,更能说明知识建构过程中主体的参与,他认为,第一种知识远离事物,把思想同其客体以及所有客体隔离或割裂开来,第二种知识则是学习者的思想与学习内容所表达的思想融为一体,后者转化为学习者的内心东西,这种东西是体验的,反省的,如同自己的意识一样。因此,作为英语学科知识也是同样的道理。

3、中学英语教学的现象学教育学启示

3.1 中学英语教学应该强调学生对“生活的理解”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它造福于人类,但同时也毁灭了人类自身。各种危害人类的问题频出不断,把人的“生活世界”严重地剥离了,在学校英语教学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出现了空前的危机,英语教学过程中丰富的社会历史性被冷冰冰的知识接受和机械的理智训练所替代。人的主体性没有了。而教育交往的发生、发展的根本缘由在于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教育交往的基础。现象学教育学视域下的中学英语教学从其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英语课程体系中地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英语课程的基本来源。自然即课程,社会即课程,自我即课程,是现象学教育学英语课程观的基本命题。所以,英语教学着重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知识的基本来源;尤其是强调让每一位学生感受生活,与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英语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生活、现实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

3.2 中学英语教学应该强调师生的双向交流

“交互主体性”是现象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支点,由胡塞尔提出,其强调“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交互的、互惠的。老师会改变学生,反之亦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因此。中学英语教学也同时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

3.3 中学英语教学应该强调英语知识的自主构建

新的英语课程改革中,“知识是假设,教材是范例”的观念正在被人们广泛接受。在现象学教育学中,知识被理解为一种动态进程,认为要通过体验和理解,能动的建构方能成为知识。现象学教育学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注重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过程,同时也注重对话、交流,这才是英语知识的自主建构。首先,知识要被理解为是一种假设;而对教材的理解也逐渐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不是学生完全必须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其次,英语教学改革,相对于英语教师的教来说,更注重学生的学,教师被定义为引导者、领路人;相对于学习的结果来说,更关注英语学习的过程。此外,现象学教育学认为,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共同的精神建构。是一种相互间的思想和交流、沟通和理解。而言语的交流是人的思想沟通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对话教学”的重要地位。教师应把学生作为真正的亦即地位平等的对话者,明白对话应位于不同观点之上,应该把同一性和差异性统一起来,从而达到英语知识技能的自主建构。

参考文献:

[1]张超,杨改学,现象学视野中的远程教育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5,12,11-14.

[2]宁虹,钟亚妮,现象学教育学探析[J],教育研究。2002,8.

[3]杨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象学教育学解读[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9,19—22.

[4]黄书光,王伦信,袁文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8.

[5]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45,

中学教育学范文2

2017年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一】

教师专业是动态发展的、终身持续的过程,现代教学应是建立在教师学习基础上的。必须在加强和发展教师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以适应学习化社会、终身化学习的需要。由此通过对教师专业观发展历程的回顾,通过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时代内涵以及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改革原则的论证和阐述,探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创新的机制,明确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学的发展性是一种不断演进、不断超越的创造发展历程。因此,努力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展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面临新形势的需要,是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综合实力的需要,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教育夯实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必将迎来一个美好的春天。

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现将一些学习体会做个小结。

一、通过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观念: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2017年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二】

纳雍县东关中学 赵 锋 作为一名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是我们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适应新世纪教育形势的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为努力搞好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将过去一学年的继续教育工作进行小结:

一、 学习情况及取得成绩: 本人在过去一年里,不断加强继续教育学习,通过自学、集中培训、远程教育培训及自练等方式,自己在各方面都有一些进步,完成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具体体现在: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了党的方针政策,了解时事及教育理论和相应的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牢固树立了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思想,严谨治学,依法执教,在教育教学中树立为学生和家长服务的观念,增强了工作的责任心。

2、认真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和策略》等,从中吸取了不少经验,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获取现代教育的信息,使自己更加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发展,得心应手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进一步改进了教育教学方 法,并积极投身教学实践,教学过程更加优化,为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打下一定的基础。

3、 坚持不懈地参加各级开展的教研活动和业务学习、技能培训等,在教研活动中,认真做好准备,积极参加并与教师共同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并认真作好记载和活动小 结,及时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在教材的培训中,态度端正,积极主动学习,取得比较好的成绩,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技能和技巧。

4、积极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为一名教师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不仅认真学习理论,还要更加重视的是深入好教师的课堂,认真听课,学习教

师对教材的分析处理及应用生成的能力,与老师探讨教学方法,认真总结提炼,形成新的教学模式,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认真吸取教学得失,分析原因,撰写的经验论文,体现了新的教学意识。

6、学习并撰写笔记《中小学教师法制教育》4学时,《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资源应用》(第二版)80学时、作业10次;《有效教学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与策略》48学时,作业10次;《教师师德、文明礼仪》4学时;共完成学习笔记(讲义)136学时,作业20次。

二、存在的不足: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虽然努力的学习,但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力和某些素质较高的教师相比,还差距很大,如教学理念的转变,教育思想的更新以及教学方法采用还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自身的业务知识和教学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今后的措施:

1、继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牢固专业思想,并加强师德的修养学习。 2、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课程标准,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

3、积极参加教学技能的培训,自练、自学,敢于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为搞好来年的教学工作而努力。

2017年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三】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通过不断地学习,使我在理论上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现做一个小结。

一、充分认识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意义。

加强继续教育学习是教师适应竞争上岗的迫切需要,在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中小学生逐步减少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减少,必然给教师的上岗带来严重的危机。在实行教师聘任制的今天,每个教师都应做好能者上、庸者下的思想准备。一个教师要在教师工作岗位上占有一席之地,在竞争上岗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加强学习,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是教师适应学生思想日趋活跃复杂的客观要求,为了避免学生误入歧途,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包括错误的),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善于运用先进的德育方法,消除学生受到的不良影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不断虚心学习、调整、充实、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完善教学能力,明确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艺术,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行为,教育行为是在教师自我临近下的一种有选择的技术,是根据在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有关教学的经验,知识而形成的一整套操作技巧,我们只有善于设计教学,善于研究教材,选择合理的教法,学法,灵活地运用讲解、提问、练习、复习、谈话,编制试卷等技术,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才能表现出高水平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技术,而且这种教学技术与行为的发展组合,便会产生一种寓于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甚至学术能达到正确、鲜明、生动的境界。使学生不仅生动的理解了学习内容,而且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三、转变教育理念,相信我的学生一定能成才。

中学教育学范文3

1从观学校教育的管理点,学校管理人员的教育过程管理往往被忽视

许多学校出现这种情况,只要科研项目的设立和时间节点的把控,忽视教育各个方面的监管。一般情况教师教育问题研究申报成功,拿到项目研究工作就会停止不前,会将申报的研究工作放在一边,学校的领导层在这种问题上没有做到更好的梳理。在后期的阶段,申报者会到处的寻找资料拼凑信息,完成一组材料,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或证书将告一段落。因此,中学的教学任务的执行者不能单单的重视科研课题的研究上。

2教师的理论指导的缺乏存在于教育过程数据支持

中学教师的常规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很多的教学经验。恰恰是这样,往往中学的老师没有时间去学习理论知识充实自己。一方面,教育理论相对的浅显,这是很难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研究工作;在另一方面,即使有一些理论和教育方法,大多数中学教师不能使用它们来解决实际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因为他们理论基础相对的不完善。

二、加强中学教育的基本思路

1.树立正确的科学概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研究已成为时代赋予教师要求的新形势。所谓科研型老师是教日常以实践和中学教师的理论分析相结合并创新,促进专业化和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中学教师“研究型的改变”离不开教育。在一方面,中学教师的教育科学和教育专家的教育研究指的不是同一个方面。中学教育应该是研究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以丰富的教育理论和创新。因此这样的研究不会过于的形式化,刻板化。教育研究不会和和原有基础教育相互分离。而另一方面,中学教师要发展自己,弥补学校教育的发展的基础,放弃研究是晋升的的思想,克服形式主义和处理态度的问题。广大中学教师认识到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重要性,以提高他们本身教学素质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2.完善教育管理体制

教学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建立,要从评估,项目开始,鉴定和奖励贯穿始终,整个过程需要继续提高和不断完善。一些教师在动课题研究时,,学校的表现是非常积极的,但无所谓整个研究过程中,教师本身就很松弛,使得整个研究过程中极度消极,研究变空想。鉴于这种情况,学校必须处理整个研究跟踪检查,并及时完成研究任务,无法积极完成研究课题的取消其研究教师资格,撤销科研的课题。

3.加强教育和科学理论的培训

高级中等教育理论来指导研究工作主旨是,高中教师接受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而不是遇到问题的情况下进行的没有方向的,没有计划,理论实践创新盲目的实践。具体而言,学校可以聘请专家教育理论到学校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现代教育理论的教育和培训,熟练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基本教育的方法,基本步骤用理论本身武装。在教育理论和研究工作在教育系统的指导,提高科学素养,和教师教育的质量。

4.教育成果的重要性

中学教育学范文4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育;运动载体;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008-01

学校体育教育是通过运动来进行教育的,体育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新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学校体育教育既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合作与竞争的能力,为适应以后竞争日益的社会环境打下扎实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意识品质基础,实现学校的生存教育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要把体育教育仅仅看作是运动的教育,而是要把运动作为一种载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师生平等关系,营造宽松的教育氛围,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改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正常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学生应该得到足够的表现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改善师生关系后,师生交流多了,情绪情感互相感染,形成心理上共振,情感上共鸣,认知上相近,课堂上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认知——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学练效果处于最优化,使学生能应对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 。

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体育教学为契机,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心理上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而往往不能实行自我监督,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加上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父母的溺爱及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从而导致现在的中学生心理素质差的现象。

而作为我们的体育教学,因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篮球比赛中的带球上篮,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由于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学生自身的运动来实现的,所以,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学生的群体活动,并配以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使他们通过体育锻炼,为自己的心理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以体育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心理健康意识。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运动为目的。由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教学环境的干扰性、教材的难易性、身体素质的差别性和组织教法的多变性, 以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 无不影响着体育教学。我们在追求效率和运动负荷、练习密度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动作要领,把握正确的练习方法,让学生感到体育课乐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体育活动,使其认识到个体的差异,培养坚忍不拔的心理健康意识。

正确理解体育教学的目的,多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以减缓学生的心理压力,促使其健康成长。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得到别人的表扬,成长中的学生更有此心理。有这么一个事实大家都知道,学生最喜欢进游戏厅,究其原因,除了社会综治不力、学校管理不到位、家庭照顾不周、学生有零用钱和空闲时间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心理方面的原因就是:游戏机里多的是赞赏、表扬之类的极富性的言语。如“你不愧为英雄,你真棒,好样的。衷心祝贺你,还愿挑战吗?”所以学生在游戏机上能品尝成功的,享受赞誉声。这个事实说明,学生特别是较差生,在学校得到的赞赏、表扬太少了。所以作为我们体育教师应正确理解体育教学的目的,多表扬学生,以减缓学生的心理压力,促使其健康成长。

一个阶段考试过去了,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当然要表扬他们,他们的心理得到满足和平衡。可是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该怎样“表扬“他们呢?人都有一些闪光点,都有一些特长。我们体育教师在从事体育教学时可以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表扬他们。例如,组织篮球赛,让他们在球场上一展风采;组织小型田径赛,让他们龙腾虎

中学教育学范文5

一、心理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主要意义

心理学引导着英语课堂教学的理论方向,每个人的心理活动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因此要使英语课堂教学展现出最优良的形式,收获最佳教学成果,就要仔细研究探索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规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心理学原理,能够较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求知欲,大大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成效。另外,运用心理学理论探索学生的个性与共性,也能使得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有认知、情感、意志这三个主要心理活动,基于自己独特的个性进行学习,这是其共性所在。而由于先天条件有所差别,后天的经验也不尽相同,每个学生又存在个体差异,比如生理、兴趣爱好、思想、记忆力、想象力、性格特点、气质、认知、家庭背景等。教育者应当发现并掌握这些差距,找到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尽量减少这些差异给学生造成的学习障碍,协助所有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这便是运用心理学进行课堂教学的核心意义。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受到特定因素的影响,心理可能产生某些障碍,使其表现力得不到发扬,并且思维无法外显,甚至出现行为异常,影响学习效果。初中生几乎都尚未成年,心智没有完全成熟,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方式,容易使心理问题扩大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有以下五点。

1、自卑心理。

觉得自己不如他人,成绩欠佳,竞争意识淡薄,缺乏动力。例如,初一英语第五课“Halloween”,涉及到西方文化,也包含一些较难的生词,如“Mid-AutumnFestival”“trickortreat”等,属于学生不易了解的范畴。这时候如果有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认为有的同学能很快理解而自己却不能,就容易引发自卑心理。

2、急躁心理。

英语属于语言学科,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实践才能掌握,有的学生急于求成,走马观花,情绪浮躁,不能很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3、逆反心理。

青春期的初中生有的正处在叛逆阶段,不理会教师的指导,甚至与教师产生冲突和矛盾,长此以往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厌恶情绪。

(三)运用心理学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1、分析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的不同。

学生的客观条件存在各种差异,老师应当准确把握学生认知的不同,因材施教。例如初中英语课文“Schoollife”,是书信的格式。基础较好的同学可能会很快上手,将课文理解通透。而对于接受较慢的学生,老师可以鼓励其到讲台上大声阅读课文,把自己当做“Millie”,读出对“DearTommy”所要描述的多姿多彩的“schoollife”。当学生能够完全读通课文后,再教其学习英语书信的格式。如“Bestwishes”的用法和落款位置等,循序渐进,缩小因学生个体差异而造成的影响。

2、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其学习热情。

如初中英语课文“WelcometoClass1,Grade7”,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时可能会对里面的生词产生畏惧。教师可以将同学分成小组,组内成员分别扮演Simon,Sandy,Daniel这3个不同的角色对话。还可以交换角色进行,以这种交流对话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心理活动协调,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学习。

比如初中英语课文中的“WhatisthisinEnglish”,为了避免枯燥无聊,教师可以准备好各种道具和物品,例如学生回答出“It’sanorange”,就拿出一个桔子,说“Yes,it’sanorange”。有了教师的动作和实物对照,学生就更容易紧跟老师思路,找到学习的乐趣。

二、教育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育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主要意义

教育学属于社会科学,着重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探索教育的本质。教育学理论具有广泛性和丰富性,能够推动英语课堂教学良好发展。高效教育模式下,教师对英语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领悟、学习方法、目的、态度和成绩等种种因素之间,都有着规律的关系。运用教育学实施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找出英语课堂教学中各种各样的规律,建立起英语教学的相关知识体系,解决英语课堂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二)运用教育学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教育学的不同学派有着不同的理论特征,针对这些特征的差异,可以总结出运用教育学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方法。

1、理性主义教育学强调研究应当具备正确的逻辑,忽略了研究存在历史性,因此英语教学应当重视其历史背景,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2、实证主义教育学看重研究的实际性,忽视了研究具有价值性。英语教学要重视其价值,利用其价值性实施教学。

3、文化教育学强调的是教育学具有价值性和历史性,忽略了教育学的事实性,英语教学要注意运用其事实性,以事实为基础展开课堂教学。

结束语:

中学教育学范文6

关键词:中学 语文教学 道德教育 基本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b)-0-01

当前,社会经济、政治、道德、文化以及精神等领域正经历着深刻变化,在这种变化下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新时代的道德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现实中中学语文教学德育功能的发挥受到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单纯的语文知识教育,道德教育的政治化,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等等。因此,该文对中学语文学科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进行了探析,有利于语文学科中道德教育的

发展。

1 当今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及要求

1.1 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

正确深入理解学校道德教育内涵,是开展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前提。首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教育。当今,中学道德教育中,要着重突出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开展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教育。其次,进行理想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理想教育过程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再次,幸福观教育。当今的青少年普遍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对于幸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社会的影响,当今社会存有一些不健康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因此,应加强以人生观、价值观为内容的幸福观教育。同时,进行生命道德教育。生命道德教育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开展生命道德教育,有效改善学生对于生命认知的不足,这是促进青年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对中学生要进行挫折教育,使中学生获得对挫折的正确认识和态度,提高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让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

1.2 道德教育的要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学德育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道德要求。就语文学科来说,首先,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教材因而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新理念,这是促进道德教育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得以落实的重要保证,也为今后中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开展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其次,以中学德育目标为指南。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引导他们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因此,语文学科教学应结合本学科特点,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认真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要求,也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再次,学校必须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校应完善和落实《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各项要求,使课堂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从而全方位地开展和落实好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

2 道德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要求

2.1 学识素养的要求

现代语文教育对教师的学识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首先,要认真学习教育学和教学论,从中获得教书育人的理论指导。其次,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研究语文教学,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再次,加强实践性能力的修炼,提高自身备课、组织教学、教学表达以及教学应变等能力。

2.2 心理素养的要求

语文教师要在自己工作实践中正确地认识自己,做到自信、乐观,角色定位正确。建立起积极的自我意向,对待学生友善。其次,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加强这方面的修养,以自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再次,教师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较强的自控能力。尤其不应在学生面前流露出因生活与工作上的困难与挫折而产生的消极的情绪。除此之外,在现代语文教育中,具备高尚的道德风范,才能为学生树立堪称表率的楷模,以自己的示范唤起对真、善、美的追求。

2.3 道德素养的要求

首先,强化教师意识,教师要热爱教师职业,要有法制观念,自觉地法律法规。其次,强化改革意识。当前,语文教师要可持续发展,要变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再次,强化实践意识。教师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宝贵的情感体验,才能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才能锤炼意志,使自己的修养意志逐步坚强起来。

3 中学语文学科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

途径

3.1 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语文教师应在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同时,逐渐形成正确的的道德情操。首先,通过学习学习作品,学习作者的伟大人格。如学习鲁迅的《孔乙己》、《阿Q正传》等文章,让学生体会作者疾恶如仇的品格。其次,中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如通过学习《荷塘月色》可对学生迸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学习《背影》、《纪念白求恩》等文章,都可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

3.2 重视语言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通过多样内容的语言教育不断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比如,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文中的字、词、句,使学生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感受到语言的丰富多姿。同时,加强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在语言教育中,书法教育是重要的内容之一,进行书法教育本身就是传承传统文化,它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3 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情感品质和情感的教育活动。语文学科具有突出的情感性,即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格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语文学科的情感因素主要体现在语文教材中。比如,以“母爱”题材为例的作品,就在于情感真切浓郁,以情育人,使学生受到作品中所流溢的崇高情感的熏陶。

3.4 加强语文课外活动

首先,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如书法比赛、演讲比赛、讨论、辩论会等。其次,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阅读有着重要的德育意义。比如,阅读《史记》等名著可以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文化;阅读《读者》等可以对提高学生的情操具有积极的作用。再次,重视传统文化传播。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内涵,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

参考文献

[1] 周庆元.中学语文教育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