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校本课程建设

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范文1

一、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总的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条件较好,城市的教学条件也比农村先进许多。在这一背景下,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存在下列问题:

1.农村师资力量不足

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城市教育资源有很大差距,阻碍了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快速发展。第一,农村小学教师的水平相对较低。多数教师长期在农村执教,教学环境较为艰苦、生活条件较差,学生家长对教育的关注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教师缺乏教育激情。第二,农村小学的教师数量较少。自2001年我国实行农村小学撤点并校以来,教师资源整合的效果并不显著,许多代课教师被辞退,反而使得教师资源更加紧张。第三,农村的教育环境较差,师资待遇较低,很难吸引优秀的教师到农村执教,导致农村小学教师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失衡,专业化程度较低。

2.留守儿童较多,隔代教育乏力

所谓“童蒙养正”,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较多,隔代教育乏力,加上农村师资力量不足,学生的学习、卫生、品德等习惯缺难于得到有力的矫正和固化。除此之外,农村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使得校本课程改革困难重重。再者,农村地区的互联网资源缺乏,学生参加素质拓展培训的机会很少,学生自我发展的场所局限在学校。

3.课程建设负担较重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农村小学既要进行课程的改革又要进行学校自身建设,导致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负担较大,专业课教师快发,经常出现由其他专业老师代课的现象,使得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二、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改革措施

1.突出“国学”文化特色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强调校本课程的多样性。比如学校可以尝试开展了“国学进校园”活动,通过开展师生共同学习孔、孟等先贤大家的传世经典、《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等古代启蒙读物,练习孝道美德礼仪操、行“周礼”,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作为我校校本课程主要内容,也作为语文教育的补充、还作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推动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专业提升、学校良性发展。

2选择适合小学生特点的国学文化

在农村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开展“国学进校园”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小学教育水平,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但是,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应以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角度出发进行课程选择,选择可以启蒙小学生心灵的读物。除此之外,还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如《弟子规》这本书中提出了许多生活规范。“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告诫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诚实无欺。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如果这些事情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地学习典籍,以获得有益的学问。在进行校本课程建设时,将国学文化引入到课程中,并将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融入进去,使得教学内容更加通俗易懂,学生也更容易掌握和接受。

3.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校本课程改革时,应与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相匹配。在国学文化的选择时也应根据不同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校本改革的真正意义,也才能发挥国学文化的价值。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有限,在进行国学文化选择时应避免生僻难懂的内容,选择一些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内容,使得学生在掌握国学文化的同时,学会为为人处世道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范文2

        笔者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评价等方面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课程开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校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资源,结合县情、乡情和校情,对课程开发体系进行前期认证,以独特的视角,捕捉身边的课程资源,确定学校课程建设的方向和思路,可从四个维度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

        1、根据孩子健康成长的需求,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设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学生的年龄差异。针对一、二年级小学生刚入学,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的现状,可以注重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使学生在青春萌动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可在中高年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类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2、根据书香校园建设的需求,开发校本课程。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要大量阅读,学会阅读,结合建设书香校园,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根据学生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的特点,可开发名人名言类或名人传记类校本课程,通过让学生读名人名言,学习阅读名人故事,深刻理解名人博大的精神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根据县域文化传承的需求,开发校本课程。

        为传承好县域文化,让学生接受乡土教育,学校可深挖县、乡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宣传境内的历史文化遗址、风景名胜、自然资源、民间艺术,开发乡土教育类课程。通过学习本县的历史沿革、历史人物故事、风景名胜、民俗物产、民间艺术,让学生了解县情、乡情,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化、乡土艺术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使县域文化之花获得新的生命力。

        4、根据特色学校发展的需求,开发校本课程。

        在特色校园建设时,都会选取不同的特色教育方向,为了达成特色校园建设的目标,学校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色项目,开发训练指导类校本课程,作为校本课程选修课。

        二、课程建设——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要采取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边探索、边提高的行动研究策略,确立以活动为契机,以课程为载体,让孩子们的个性得以张扬、能力得以全面发展,建成特色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思路。

        1、健全机构,明确目标,规范课程管理体制。

        学校要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建立起校长统筹、课题组组长负责、教师落实的管理网络;成立由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等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委员会,负责课程审议、课程计划管理的执行、课程评价,教师培训等。还从学校实际出发完善各项工作章程和制度,为校本课程的落实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2、加强培训,提高认识,理清课程开发思路。

        学校要通过普遍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集中培训和个别学习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方式做好教师培训。通过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专题讲座,学习相关的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开发理论,选派教师参加各种研讨会,定期组织课程开发专题研讨会等活动,让全体教师掌握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理清课程开发的思路。

         3、深入调查,科学论证,明确课程开发方向。

        课程开发之初,要通过向全校师生及家长发放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情况的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师生、家长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的结果,选择学生兴趣广泛,家长关注度高的内容进行课程开发。可将焦点都集中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生活能力培养、个性特长培养等方面,这将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4.个性选择,双向互动,创新课程开发形式。

        在研发初期,要研究制定《学校课程开发指南》,教师根据个人特长和《课程开发指南》选择他们喜好的课程,撰写《课程纲要》,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委员会审议后,方可实施。同时,要把开设的校本课程、教师简介、课程说明,印成《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下发给学生,供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自由选择。这样学生就有了自由选择课程、选择教师的权利,充分体现了校本课程管理的民主化。

       5、动态管理,狠抓落实,确保课程有效实施。

        学校要实行课程动态管理。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要把每个年级的校本课程在课程表上明确安排,并给选修课安排一定的时间,根据学生的选修分组,集中授课。这样教师既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分散使用课时,也可以集中使用课时。学校还要狠抓校本课程的落实,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6、丰富载体,拓宽思路,完善校本课程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和各项活动的开展是校本课程的隐性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学校要以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注重多方位挖掘校园的途径,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适时组织一些活动。将校本课程的实施与校园特色教育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活动中挖掘教育资源,不断完善校本课程内容。

        三、课程评价——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在实施校本课程初期,要避免采取传统教学的评价体系,学期末给出分数的评价方法,这不但忽视了学生日常表现,也制约了学生的发展。要建立了一套校本课程多元评价体系,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课程元素对课程实施分级评价。

        1、对课程的评价。

        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依据选课学生人数、学生日常参与情况、领导听课的意见、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家长及社会的反馈等方面综合起来考虑,形成最终的评价。评选出星级课程,如五星级校本课程、四星级校本课程等。通过评价,学校客观公正审视课程的开设情况,及时调整完善,确保课程质量。对于参与学生少且达不到三星级的校本课程,建议转型或取消。

        2、对教师的评价。

        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学校建立了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一是要求校本课程教师必须做到“八个有”,即有开发方案、有课程实施纲要、有教材(自编、选编、选用)、有教学计划、有教案、有考评方案、有考勤记录、有作业成果。二是教师要按照学校整体实施方案达到规定学时,完成教学任务,效果明显。三是要通过听、查、访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过程性评价。最后学校将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每位教师进行综合性评价并记录,评选出星级校本课程教师,结果纳入年度考核总分,并作为评优的重要参考。

        3、对学生的评价。

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范文3

通过实践,校本课程不仅有效破解了学校原先存在的发展难题,而且实现了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四因素的有机融合。

一、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目前,校本课程既有学校立足校情、学情开发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本土式课程,也有走进社会、走向校外的合作性课程,还有引入各类社会资源的开放性课程,更有针对留守儿童心理缺失的健康类课程。学校开发了经典诵读(吟诵)、暑期夏令营、社会实践、综合艺体、心理健康共五个方面的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吟诵)课程分三个阶段,晨会上全校师生10分钟齐诵、课前候课3分钟及中午时间的自由读。暑期夏令营课程,连续四年开展为期两周至10天暑期40~50名特殊儿童的教育活动,从村小到中心学校再拓展到村小。社会实践课程,每年春季,安排各年级学生到帮扶单位和社会教育基地进行主题教育。2014年学校安排了一年级到高琦小学接受养成教育,二年级到消防队接受安全教育,三年级到黄梅戏职业技术学院接受艺术教育,四年级到安庆一中进行励志教育,五年级到独秀陵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六年级到安庆大学进行理想教育。综合艺体课程是学校拿出两节地方课程,每周三下午第一、二节课学校三到五年级学生按自选和特长相结合的走班学习;课程设置由最初的现代舞、合唱、黄梅歌舞、黄梅表演唱、篮球、乒乓球、健美操,发展到现在武术、独轮车、葫芦丝、国学共11门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作为一门课程写进了每一个班级的课程表,每周一节课,教师是具有三级心理咨询师兼职教师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身心特点,精选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后续开发的和正在开发的课程有:一年级始业课程;研学旅行;摄影、童书讲述、电影欣赏、科学试验、小记者、艺术鉴赏等。五类课程的实施,最快乐的是学生,最有收获的是教师,最丰富的是校园。

二、校本课程师资的开发

由于我校地处十里铺乡,与安庆大学距离不远,因此我校也成为了安庆大学学生实践活动基地校,绝对的地理优势让我们借助依靠大学生资源来弥补学校教师和学科教师不足。一开始我校与艺术学院进行联系,请他们支持我校的艺术教育。这也是校本课程师资第一来源。由于课程开设门类不断拓展,师资是最重要的,为此学校不断寻找合作学校和合作单位,得到了安徽省黄梅戏职业技术学院、乡文化站支持,派出人员参加学校课程的教学。另一方面起用学校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教师;同时还广招家长志愿者、社会志愿者参与学校课程教学,目前参与学校校本课程教学的教师近20人。社会专业人才的加入不仅弥补了校本课程师资不足的问题,同时激活了学校原有师资的活力。

三、实施校本课程发生的变化

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得学校在校园管理、教师面貌、学生行为三个方面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卫生、纪律、安全等各项管理工作,孩子们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了。在承办的全区班队会比赛中学生优异表现得到了参赛教师、听课教师、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在承接江苏师大送培送教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同样得到外地专家的认可;在参加黄梅戏广场文艺表演、外出活动中学生的那种自信同样得到群众的肯定。学校暂时落后生和三残儿童的巨大变化更是得到了全体教职工的认可,他们不仅融入学生群体中,更能在各项活动中站到学校的颁奖台。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积极性的提高是课程建设的又一大收获。教师们笑容多了,与学生交流语速慢了、声音柔了;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的积极性高,不仅是参与了,还积极献言献策,以往外出学习派人没人去,现在可大不一样,大家争着去。现在行政人员在谋划工作时,谈的都是思路,在活动面前都是敢于担当,相互补台,工作做到全、精、细,展现出管理就是服务的行为意识。

四、笔者一点感悟

通过近两年的校本课程的实施,让笔者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核心力量是什么?毫无疑问是课程。教育的优劣,取决于学校呈现给学生什么样的课程,教师带给学生什么样的课堂。课程的丰富决定着生命的丰富,课程的优劣决定着生命的优劣。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为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提供了内化成长的过程;为学生生命的成长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道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性成长提供舞台;为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提供素材,同时又为学生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宽广的舞台,推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锻造、自我成长。学校教育应以生命的全过程为基点,应从儿童开始,为学生提供促进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而“全人”教育需要有全面覆盖的课程支持才能得以实现。

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范文4

【关键字】本科院校;秘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1. 引言

秘书学是研究揭示秘书及其工作的发生和发展基本规律及特点的学科,它与写作和管理等学科联系密切,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等特点。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当今社会对从事秘书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既需要具备秘书专业的基础知识,又需要掌握其他相关技能,例如办公软件及办公设备的操作与使用能力、熟练的语言文字处理能力、较强的社交能力、对复杂事件的综合分析咨询决策能力、熟悉相关的法律知识等。因此,作为输出秘书专业人才的本科院校秘书课程的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对秘书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改革要符合秘书岗位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教学结合,最终达到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的。

2. 秘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就业难度的加大,社会对秘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于专业化和全面化,对秘书人才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本科院校在秘书课程建设方面发展较慢,学科教学多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对秘书专业的实践性培养重视不足。对秘书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1】。

首先,秘书学的一大特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高校中的秘书课程大多设置在文秘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等相关专业下。传统的秘书课程的设置偏重于对秘书理论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达不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其次,秘书课程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这要求学生在学习秘书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培养动手能力,达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要求。最后,进行秘书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改革是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发展、人才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引起人才结构的调整,对秘书人才的需求更加偏向于具有管理知识并具备办公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因此,秘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 秘书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3.1确定课程建设目标,明确课程建设思路

秘书课程的建设首先要有明确的课程建设目标。一方面,秘书课程建设目标的设置要以秘书岗位的要求为依据,注重将课程设置放到秘书职业环境中去,将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另一方面,秘书课程建设目标的设置要以培养高能力、全面化、应用型秘书人才为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将秘书接待方面、活动安排方面、文书处理方面、信息调研方面等不同的秘书核心能力分项目设置,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分别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和应用【2】。

秘书课程的建设还要有明确的课程建设思路。对秘书课程建设的思路主要是要合理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及转向。对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针对秘书岗位需求重新设计课程结构;对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以秘书工作任务、职业活动为依据,打破传统的以专业知识为主体的课程内容,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对教学实施方式的重新创作,改革传统教与学的单一实施方式,建立新的情境任务型、理论实践相结合型的实施方式。对教学情境的重新构建,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尽可能多的实际教学环境,使校园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打破单一教学模式。

3.2基于秘书工作过程,采取切实有效的课程建设措施

在课程的教学理念方面。一方面要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多方位全面发展。

在课程实施方面。首先要严格挑选课程教材及辅导材料,使教材符合课程设计思路并适应秘书岗位要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要注重校内模拟实习基地的开发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充足的模拟实习与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方面。要注重改革教学模式,建立专业认知与准备、情境教学、课程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四个环节的系统教学模式。借助网络平台向学生相关课程资料及习题、案例等,让学生掌握充足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面。要打破以往只重成绩的考核方法,重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在考核过程中,注重考核与实践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实习表现在考核中占的比重,将考核的重心转移到实际操作中来。专业实践应该通过教研平台力量搭建,校外评价则借助一定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获得较为理想的考核效果。

3.3开展角色融入式项目教学法

角色融入式项目教学法是秘书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它强调学习者是面对未来职业领域内的实际情况来学习,要求学习者将已有观点、知识、经验等等技能与实际工作情景相联系。首先要通过在课内设置模拟情景或联系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切实体验秘书角色,以秘书身份进行自主探索和互相协作的学习。其次要将学生秘书实习规模化、制度化,在实践教学方面遵循"校内课外实习、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参与社会活动"这样一种由易到难的实践模式,不间断的对学生进行秘书角色实践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学会实干,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4. 结语

随着社会对秘书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更高要求,本科院校秘书课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对秘书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秘书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秘书课程的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范文5

关键词:化学校本课程;4R课程理论;选择性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2-0072-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2.033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既是省教育厅所确定的6所“知识拓展型选修课”试点学校之一,又是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验基地学校,为了巩固新课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该校在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方面有更新、更有力度的行动。在“面向全体学生,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理念的指引下,该校的化学校本课程分类别、分层次地设计出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校内多样化”进一步提升学校特色。

一、多尔的4R课程理论

多尔认为后现代课程是生成的,而不是事先预设的,是不确定的,但却是有界的,寻求在过程中反思来组织自己的课程[1],为了构成这个过程多尔提出了四个基本原理,即4R——丰富性(Richness)、回归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和严密性(Rigor)。

(一)丰富性(Richness):“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每门学科在联系自身学科特点以及词汇方面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解释其“丰富性”[2],对话是来诠释课程丰富性的重要方式,它萌生于教师、课程与学生之间,处于不同的层次之上,使得课程在深度和广度上足够丰富。同时课程的不确定性、模糊性,使得教学过程变得更为丰富,让学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引发他们的好奇心,给予学生更多的创新动力。

(二)回归性(Recursion):“指一个人通过与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形成自我感的方式”。将学生自觉的、创造性的反思视为环形运动,并将次级经验回归到学生自身,其目的是发展能力——组织、组合、探究、启发性地运用某种事物的能力。课程不再按照章节划分,而是一个没有固定起点和终点的过程,也是一个反思的机会,所以学完课程内容,完成作业和练习,并通过考试并不代表课程的结束,而是通过反思将这些知识回归生活和本质的开始。

(三)关联性(Relation):对后现代转变性课程具有双重的重要意义——教育关联和文化关联。教育关联是课程中的联系可为课程提供内容丰富的模体或网络,强调在构建课程模体与结构时要考虑一系列的关系,文化关联是文化中的联系能够形成一个更大的模体,目的在于为课程提供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3]。在此课程下的学习便不是孤立、机械地追求真理,而是不断探寻事物的联系,运用联系的观点来观察世界。

(四)严密性(Rigor):是不确定性和诠释性的组合[4]。其包含两层意义:(1)有目的地寻找不同的方案、关系和联系;(2)有意识地努力寻找固有假设,在这些假设中展开磋商和对话。所以多尔的严密性的观点是开放性的,在对事物的探寻的时候,最科学的结论不是封闭的,而是多种可能性的展示,探索各种可能性和如何在多种可能性中进行最有效的选择,便导致了学习者的对话、质疑和批判。

二、化学校本课程的性质

化学校本课程属于校本课程中的学科校本课程,是运用校本课程的理念和方式对学生化学学科知识学习的延伸和巩固,并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5],它把化学学科知识理解为课程资源,依据学校条件、学生需要和化学学科资源,由化学教师自愿开发,并满足学生对化学学习个性化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课程改革过程。

化学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辅补充。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化学》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必修课程是高中化学的学科基础,内容广泛,但知识浅显,突出基础性,选修课程以学生多样化需求为主,与必修模块进行了合理的衔接,将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相联系,注重学生的经验。可见国家课程在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追求个性化发展,由过去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向知识社会化、能力化方面转变,而化学校本课程刚好符合这个趋势。在大规模、长周期的国家课程开发跟不上社会和科技变化的节奏的情况下,将化学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相整合,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辅补充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具个性化的课程。

三、4R课程理论下的化学校本课程

化学是最重要的自然学科之一,它的发展史是一个科学思维碰撞和科学精神传承的过程,而现代化学与数学、物理、生物、材料等众多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化学新成果不断涌现,已经成为高新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柱,并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形成密切的关系,那么可以根据4R课程理论的四个标准将这些课程资源整合开发为化学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1.化学校本课程的丰富性

化学校本课程的丰富性主要表现为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以国家课程为基础,进一步将化学与历史、社会、科技相融合,在历史中温故化学,在生活中探索化学,在科技前沿感受化学。因此课程内容既有化学发展史,也要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现象与知识,还要兼顾化学发展的前沿。化学发展史类的校本课程主要包括化学史上的人物、学说和实验,如:(1)中国的四大发明;(2)舍勒与氧气;(3)拉瓦锡与燃素说;(4)道尔顿与近代原子学说;(5)阿伏伽德罗与分子假说;(6)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7)阿伦尼乌斯与电离学说;(8)凯库勒与苯分子结构;(9)居里夫人与人工放射性;(10)侯德榜与联合制碱法等,便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和科学精神的陶冶。与生活相关的化学校本课程包括:(1)化学与能源;(2)化学与环境;(3)化学与材料;(4)化学与日用品;(5)化学与健康;(6)化学与武器等,这些主题从宏观层面上解读可以涉及到经济、军事及现代人的生活,从微观层面上解读可以影响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在化学前沿类课程中介绍物质的合成、性质、结构和现代化学仪器及原理等大学预科知识,既可以从拓展化学知识深度的角度满足部分想致力于化学相关研究学生的需求,又可以从了解现代化学研究现状的角度开阔学生在本学科的视野。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寻找出与自身的兴趣相吻合的课程进行选修,并主动查阅与选修课程相关的化学资料,留意生活中的化学,那么此时的化学校本课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下自主生成,因而具有不确定性,与生活联系则具有生动经验,所以教学过程也会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2.化学校本课程的回归性

化学校本课程的回归性主要表现为将化学知识回归生活和本质,那么课程是在解决真实世界问题时引入和展开化学知识和技术,重视决策和问题背景下的化学知识,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其中,学生学到的是整个思维过程和化学技术,而不仅仅是在化学课堂中用于解决学术问题的知识和技能,化学知识不会因为僵化而不能迁移到新的或相似的真实情境中,此时的化学知识及其概念不再是以堆积的形式呈现,而是科学辩论、讨论和与个人判断冲突的结果,在辩论中通过反思发展一种批判能力,将化学回归生活和本质。同时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规律的学科,那么要从变化的角度看自然,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变化,并用化学符号描述变化,所以在掌握基本物质性质的基础上对化学的本质进行反思性回归,那么既要了解现代化学理论的源头,又要深化化学理论的学习,从理论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将化学知识回归本质,加深对化学的理解,这些主要是依靠化学史和大学预科类课程来实现。

3.化学校本课程的关联性

化学校本课程的关联性主要表现为文化关联和教育关联,即在化学文化观下实施一种全面的化学教育,化学的文化特征是科学和人文的统一[6],所以在国家课程注重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化学的人文因素,关注化学校本课程的人文性、生活化和学科交叉性。化学的各亚学科之间并不是存在绝对的界限,而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同时化学的发展也与物理、生物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出现了学科间的融合,在生活中的很多技术都是各个学科知识的联合应用。那么化学校本课程也应该追求知识的联系,既要将高中化学知识和大学化学知识进行衔接,也要涉及到与化学交叉的相关学科,以关联为载体呈现知识网络。同时将化学与能源、环境、材料等联系起来,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化学史和化学前沿的学习,形成对化学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化学价值观,通过化学学科中富有人文气息的一面来增强课程的文化底蕴,但是也要注意到本系列的化学选修课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弱化各门选修课程之间在知识储备上的联系。

4.化学选修课程的严密性

本次选修课程并不是说追求学术逻辑、科学观察和数学的精确性,而是在课程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隐藏的或是有待萌发的化学联结、关系,且有多种可能与排列组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视角发掘这些联结、关系并进行多元的解读,换一种眼光审视以前认为理所当然只能用一种方法解决的问题。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设想一下他们是一个污水处理厂的技术人员,让他们设计一个污水处理方案。由于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类,且每类中所包含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那么不同的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寻找这些知识的联结形成方案,有的方案成本低廉,有的方案效果好,有的方案新颖,老师和学生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对这些方案进行辨证的分析,选找出最佳方案。

总之,学生是在创设的情境中与化学知识的相遇,通过环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动态生成化学课程,依托关联性将化学与文化、生活、技术衔接,在辩论中通过反思发展一种批判能力,将化学回归生活和本质。

三、化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浙江师范大学附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方针指导下,依据4R课程理论开设出了三个层次的化学校本课程,即第一层次为化学史和趣味实验,注重化学科学思维的形成、科学精神的陶冶、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趣味性,以达到吸引学生,引起兴趣和关注;第二层次为生活中的化学,结合国家课程资源,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第三层次为化学前沿,与大学化学课程衔接,为以后选择化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打下基础,注重提升学生的化学专业素养。

四、对开发化学校本课程的思考

1.要处理好化学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的关系。“化学校本课程”在我国使用的时间还不长,教师对其的认识产生偏差在所难免。从功能上说,化学校本课程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也可以取代国家课程,但是在国家规定了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及考试要求的情况下,化学校本课程不可能取代国家课程,它只能是国家课程的补充,因此在开发化学课程时需要考虑国家课程,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2.开发化学校本课程对化学教师能力的要求较高。

绝大多数的化学教师长期从事的是化学课程的实施,而化学校本课程需要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这也成为制约化学校本课程科学、规范和完善地发展的瓶颈。

总之,化学校本课程是动态生成的,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7],化学教师在反思性教学中不断完善课程与自身,学生通过课程的选择性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真正达到化学校本课程的本真目标。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49

[2] 许志红.后现代课程观下心理健康课程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137-138

[3] 殷娟娟,杜侦.后现代课程观4R理论视域下的创新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2):126-127

[4] 许志红.后现代课程观下心理健康课程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137-138

[5] 方学理.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范文6

一、基于学生学的校本课程体系的形成

学校秉承“以德为帅,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摆渡文化,渡人成功”的校园文化。“摆渡文化”就是帮助每一个学生摆渡到成功口岸,帮助每一位教师摆渡到幸福口岸。

通过总结归纳近年来校本课程的建设情况,基本形成了以德育为核心,以知识、技能与个性发展为基础的校本课程体系。德育课程体系包括学科育人、年级德育课程、心理辅导课程等,通过这些课程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完善的公民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知识、技能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校本化、拓展课程和活动课程,在统一规划下,教师通过选择、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加工、创造,使之符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个性发展课程体系包括艺体课程和科技课程,是依托地区历史文化和可利用的社区资源,是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开发的特色课程。

二、基于学生学的校本课程的建设路径

根据校本课程体系的要求,通过对教师的培训、问卷调研、申报课程、课程审议、课程实施等过程基本形成了一系列校本课程。

1.以学生需求为前提

通过对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充分了解学生和家长的需求,通过分析整理形成校本课程框架。一部分校本课程有一定的时效性,因此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方式也要随着不同的需求进行改变,实施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2012年11月到2012年12月对133位九年级学生进行了学习压力问卷调查,发现有49.62%的学生是没有学习动力的,他们完全是在社会、学校、家长的监督下学习,所以往往是抱着一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在学习,更有3个学生明确坦言讨厌学习。针对这种情况,在“年级德育课程”中,该阶段重点不仅要进行“心理调适教育”,更要加强“目标教育”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2.以内修外联为保障

校本课程建设的主力是广大的教师,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完成校本课程的建设。“内修外联”进行是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来加强教师对校本课程建设的认识,鼓励教师参与到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对部分主导校本课程建设的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聘请专家进行带教,聘请杨四耕教授等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指导。同时,与几所相关学校和单位建立“牵手合作”关系,提升校本课程建设的水平。

3.以项目实施为载体

知识、技能课程体系中的国家课程校本化,我们采取了“项目研究”的方式来推进。2012年,学校在“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根本,以研究学生、研究教学五环节为切入点”思想的指导下开展了项目研究,共立项了《英语助学提纲》《初中化学实验导读与练习》等十四项项目。这些项目的立项完成了部分必修课程校本化这项任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如《初中化学实验导读与练习》项目的研究补充了国家教材中一些实验知识,导读与练习形成后,在一些实验中就采用了学习、探究、讲解的模式来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4.以课题研究为引领

2012年,学校龙头课题《基于学生学的课程构建及教学策略的研究》成功立项为嘉定区重点课题。该课题的研究有效促进了校本课程的建设,通过研究过程将现有的课程进行整合,从而提升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达到培养学生品德、技能、知识三方面素养的目的。

5.以文化建设为平台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摆渡文化,渡人成功”的校园文化。通过现代民主管理打造学校制度文化;通过“乐舟课程”“心”行动在黄中、爱心工程打造学校精神文化;通过习刻文化、知心工程、启航工程打造学校形象文化;通过建设书香校园和花园校园打造学校物质文化;通过幸福365工程、汽车之科技梦打造学校行为文化,使“摆渡文化”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波,成为提升办学品质的能量库,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为校本课程发展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三、校本课程建设的成果

自2011年起,我校开始了校本课程体系的系统建设,在拓展以往校本课程的基础上,经过两年的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年级德育课程、学科育人课程和心理辅导课程为支持的德育课程体系;创建了《民族文化赏析》《茶文化》等十九门拓展课程;建立了小木屋合唱团、网球队、车模队,并开发了相应的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