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栽培技术及加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半夏栽培技术及加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半夏栽培技术及加工

半夏栽培技术及加工范文1

关键词:半夏;栽培;病虫害

中图分类号 S56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3-34-03

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又名麻芋头、麻芋子、天落星和野芋头等,为天南星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球形,叶基生。以块茎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性温,味辛,有小毒,归脾、胃、肺经,列为下品,后历代大多本草均有记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镇咳、催吐和镇吐、抗癌、调节胃肠功能及利胆等作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十分重要的药用价值[2]。半夏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贵州、安徽等省。

1 特征特性

1.1 特征 半夏植株高15~30cm。地下有球形或扁球形块茎,直径1~2cm。外皮淡黄白色,内面白色下部表面多皱纹,上部生多数白色须根,被棕褐色纤维状的叶柄残基。叶基生,自球茎顶端抽出。叶柄长6~25cm,在下部内侧面生一白色珠芽,有的叶端也有一枚,卵形,可作繁殖材料。佛焰苞绿色,内面黑紫色,全长5~7cm,下部细管状,不开张,长约2.5cm,上部片状,呈椭圆形[3]。

1.2 特性 半夏为浅根性植物,喜肥,原多野生于潮湿而疏松肥沃的沙壤上或腐殖土上。喜温和、湿润气候和荫蔽环境,怕干旱,忌高温,夏季宜在半阴半阳环境中生长;土壤含水量20%~40%时生长较为适宜;干旱缺水易倒苗,一般随生长环境的变化,1a可倒苗2~3次。半夏的休眠期每年有3次,第一次4月出苗,5~6月枯苗;第二次6月出苗,7~8月枯苗;第三次9月出苗,10~11月枯苗。花期5~7月,果期8~10月[4]。

1.2.1 半夏生长习性 半夏15~26℃为最适生长温度,30℃以上生长缓慢,超过33℃而又缺水时开始出现倒苗现象,以地下块茎度过不良环境。当秋季凉爽时,苗又复出,继续生长,秋后低于10℃时开始枯叶。半夏的块茎、珠芽、种子均无生理休眠特性。种子寿命为1a。冬播或早春播的块茎,当地表l~5cm、地温达10~13℃时叶柄发出,此时如遇地表气温又持续数天低于以上地温,叶柄即在土中横生,同时长出一代珠芽。地、气温差持续时间越长,叶柄在土中横生时间越长,地下珠芽就长得越大,当气温升至13~15℃时,叶柄才直立长出土面[5]。

1.2.2 半夏在成都地区适应情况 成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较少。年最高气温为37.3℃,年极端最低气温为-5.9℃,最热月出现在7~8月,月平均气温为25.4℃和25.0℃,最冷月出现在1月,月平均气温为5.6℃。因此在成都地区种植半夏需要简易设施。夏秋季节温度过高、光照过强,可以通过双层75%的遮阳网对光照进行调节,一般多云天气打开一张网,晴天可在9∶00左右打开两张遮阳网,阴雨天气可收拢不需遮光,天干天热时早晚浇水达到降温补水的作用;冬春季温度过低时,可覆地膜进行保温,以防冰雪、霜直接掉落在植株上造成冻伤。

2 栽培技术

2.1 选地整地 半夏根较短,喜水、肥,宜选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质地疏松、排灌良好、呈中性反应的沙质壤土或壤地种植,涝洼盐碱地不宜种植。在平原地区种植半夏,需选择能浇能排、地势较高的地块,种植前一定要挖好排水沟。选好地后,于10~11月,深翻土地20cm左右,除去石砾及杂草,使其风化熟化[6]。半夏生长期短,基肥对其有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整地,每667m2施腐熟的农家肥2 500~

4 000kg、过磷酸钙15~25kg,混合堆沤后做基肥,深翻20cm,耙细整平,做1.2m宽的高畦或平畦,畦沟宽40cm。长度最好不超过20m,以利灌溉。如栽种前土壤干旱,应浇水,待水渗透,地面干后播种。

2.2 繁殖方式 半夏人工栽培目前可用种子繁殖(有性繁殖)、株芽繁殖和块茎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周期较长,但种子数量较多[7]。无性繁殖周期较短,见效较快。半夏有性繁殖属于同株异花传粉类型,与无性繁殖相比,有性繁殖在种质繁衍上仅起着次要作用。子块茎、株芽和种子数量随着块茎质量而增加,繁殖系数随种茎质量增大而增大,在半夏栽培中,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地上部分生长与地下部分生长相互制约。

2.2.1 块茎繁殖 挖当年生的小块茎用湿沙土混拌存放在阴凉处进行繁殖,可于每年的6、8、11月倒苗后挖取地下块茎。选横径粗0.5~1cm的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小块茎作种。块茎用5%草木灰液或50%多菌灵1 000倍液或0.005%高锰酸钾液或食醋300倍液浸泡块茎2~4h,晾干后将块茎按大小分别栽植,以第二年春栽植为好[8]。

2.2.2 珠芽繁殖 半夏的珠芽遇士即可生根发芽,将附生在半夏叶柄上的珠芽特别是“倒苗”的珠芽收集起来,生产上可于5~6月采收成熟的珠芽,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10cm、株距3cm,条沟深10cm播种,覆土5cm,当年即可长出2~3片叶子,并可形成直径为1cm的块茎[9]。

2.2.3 种子繁殖 从初夏至秋冬,能陆续开花结果。当佛焰苞萎黄下垂时,采收种子,进行湿砂贮藏,第二年3~4月播种于苗床上,15d左右即出苗。此种方法出苗率较低,生产上一般不采用。

2.2.4 其它繁殖 有一种很粗放的繁殖方法,半夏繁殖力很强,种过的地上每年连绵不断地有半夏生长,所以不必另播种,加以管理,即可收获,但产量低。

2.3 田间管理

2.3.1 温度管理 半夏于8~10℃萌动生长,15℃开始萌芽出苗,15~26℃为最适生长温度,30℃以上生长缓慢,33℃以上气温则发生倒苗,应日灌夜排抗旱保苗。

2.3.2 中耕除草 在苗已大半出土后,可浅中耕一次,但不可过深,以免损伤幼根。株间杂草宜用手拔除。此后,每次枯苗后重新出苗时,可再浅中耕。平时植株生长繁茂,只能用手拔除杂草,无法中耕。在生长期中切忌草荒,杂草多易传播病害,使半夏生长不良[10]。

2.3.3 水肥管理 半夏喜湿润,怕干旱,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若雨水过多,造成土壤中氧分缺乏,应及时排水,防止半夏块茎腐烂。要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以减少枯苗,延长生长期,才能提高产量。

结合冬季翻耕,每667m2施农家肥1.5~2t、过磷酸钙20~25kg作为基肥生长期。每次出苗进行中耕时,都进行追肥,一般4次[11]。没有腐熟的、过浓的人畜粪尿,均不宜施用,以免伤苗。基肥肥效快的,出苗后可以不追肥,第一批珠芽多数成长时,要重施追肥。

2.3.4 摘花蕾 半夏生长期中抽出的花苞应摘去。由于花期不一,可分次进行,这样可以减少营养消耗,促进根茎肥大。

2.3.5 倒苗管理 半夏为浅根性作物,易倒苗。每年有2~3次出苗与倒苗现象。半夏倒苗既是对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也是一种有效的无性繁殖方式[12]。较低温度下的强光照,半夏不发生倒苗或严重倒苗,较弱光照下的高温却能造成半夏倒苗,说明半夏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能够适应较强的光照。

半夏倒苗并不是生长中必然的生理现象,而是抵御不良环境的一种休眠,但缩短了半夏的生长期,严重影响了和制约了半夏的产量。干旱会促进半夏的倒苗,并加重倒苗的程度。较荫蔽的条件有助于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减轻半夏的倒苗程度。为防止半夏倒苗,在栽培措施上,夏季用遮阳网和浇水来降低温度,从而减少倒苗。

2.4 病虫害防治

2.4.1 根腐病 此病在高温季节,田间积水时易发生。发病后,地下块茎腐烂,地上部随即倒苗枯死。防治方法主要注意排水,甲基托布津、多菌灵、5%石灰水等3种药剂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发病后,拔除病株并用5%石灰水处理病穴或浇灌根部,如在播种时用0.5%~2%石灰水浸种12~30h会更好[13]。

2.4.2 病毒病 此病多发生在春夏季,为全株性病害。发病时叶片上产生黄色不规则的斑,使叶变为花叶状,叶片皱缩,卷曲,直至死亡,且地下块茎畸形瘦小,质地变劣。防治方法:选无病植株留种,并进行轮作。施足有机肥料,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抗病力。发病后应将病株拔除烧毁,并用石灰消毒。

2.4.3 叶斑病 此病初夏发生,发病时叶片有紫褐色病斑,然后植株渐渐枯萎,多发于高温、多雨季节。防治可选用65%代森锌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 000倍液或托布津1 000倍液喷施每7~10d喷1次,连续喷2~5次[14]。

2.4.4 红天蛾、蚜虫 7、8月份幼虫把叶子咬成缺刻。防治方法: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或喷洒40%乐果乳剂1 500倍液,也可人工捕捉。

2.4.5 蓟马 主要危害幼嫩的新叶和叶背,危害后叶片和花上出现褐色条纹。防治药剂:灭多威、吡虫啉。

3 采收

9月下旬,叶片枯黄时采收。过早影响产量,过晚难以去皮和晒干。收获后需加工的鲜半夏要及时去皮,堆放过久不易去皮[15]。方法是将鲜半夏装入筐内放在流水处除去外皮,半夏洁白时停止冲洗,洗净晒干,即为生半夏。以个大、皮净、色白、质坚、粉足者为佳。作种用的半夏可采用沙藏的办法越冬贮放。

4 讨论

(1)栽培要素控制:对半夏在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以及肥水施用等方面,缺乏准确的测试和依据。要想掌握科学的管理依据,就必须进行基础测试和研究,如对土壤、水质进行测试,并加以改良,对半夏种球的主要药用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什么样的水肥管理有效成分更高。

(2)病虫害防治:半夏的病害远比虫害严重,一旦发生病害,治愈就非常困难。要预防病害的发生,就必须做到精心管理。为不影响半夏的药效成分,建议尽量不打农药,可定期检测观察,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吕兰薰.白话全译本草纲目[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西安公司,1998.1 672.

[2]李玉先,刘晓东,朱照静.半夏药理作用的研究述要[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6):459-460.

[3]郭巧生.半夏研究进展[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0,2(10): 15-46.

[4]张瑾,谈献和.半夏资源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5):104-106. (下转73页)

(上接35页)

[5]范令刚,闫龙民,段正湘.野生林下栽培半夏技术[J].特产研究,1997(2):56-60.

[6]余启高.半夏栽培技术研究[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6(4):76-78.

[7]曾小群,彭正松. 野生半夏人工栽培条件下的生长与繁殖[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8):878-883.

[8]顾德兴,李云香,徐炳声.半夏的繁殖生物学研究[J].中草药,2003,34(12):1133-1135.

[9]曾建红,彭正松.不同采收期半夏生物碱含量的变化规律[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24(4):109-112.

[10]唐建宁,吴建宏,许强.半夏人工驯化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科学研究,2005,9:70-74..

[11]袁崇文.半夏栽培试验[J].贵州科学,1994,12(2):51-52.

[12]张明,钟国跃,马开森等.半夏倒苗原因的实验观察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3):273-274.

[13]景相林,史习宽.野生半夏的引种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7,18(2):57-58.

[14]李泽善,廖中元.阆中发现半夏害虫新的为害种类[J].四川农业科技,2004(2):33.

半夏栽培技术及加工范文2

关键词:野生;药用植物;开发利用;小陇山林区

1地理情况

1.1地理情况小陇山林区地处秦岭西段。位于东经104°23′~106°43′,北纬33°31′~34°41′之间。东接关中,南控巴蜀,西连青藏,北通黄土高原,为我省的绿色宝地。总面积约为4 000万亩,其中林木地面积1 260万亩。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漳县露骨山(3 941 m),最低点徽县虞关(700 m),相对高差3 241 m。年平均气温7~12 ℃,平均降雨量600~900 mm,相对湿度林区达78%,无霜期130~220 d,干燥度0.89~1.29,是暖湿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地带。土壤以山地棕壤、山地褐色土为主。该区有许多植物具有药用、观赏、食用等用途可开发利用。

2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及利用价值

裸子植物门Cymnospermae.

2.1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

分类:裸子植物门Cymnoospermae,麻黄科Ephedraceae,麻黄属Ephedra Tourn ex I.。

分布:在麦积林场、东岔林场、太碌林场、渭河沿岸分布。

药用部分:枝叶、根。

功效:枝叶能镇咳、发汗药、镇痛、止喘、利尿、化结。根有止汗作用。

被子植物门Amgiospenmae.

2.2东方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inn Var.orientale Sam .

分类:被子植物门Amgiospenmae,泽泻科Alismataceae,泽泻属Alisma Linn.。

分布:小陇山林区的麻沿、高桥、榆树等林场有分布。

药用部分:球茎。

功效:有清热、利尿、消肿之效。

2.3香附(莎草)Cyperus rotundus Linn.

分类:被子植物门Amgiospenmae,莎草科Cyperaceae,莎草属Cyperus Linn。

分布:小陇山林区的太碌、东岔及云坪、严坪等林场分布,生于河床、沙地、田边地埂等处。

药用部分:块茎、苗及花穗。

功效:块茎称“香附子”,可健胃、通经、镇痛。苗及花穗能散郁、利胸、降热。

2.4独角莲(白附子)Typhonium giganteum Engl.

分类:被子植物门Amgiospenmae,天南星科Araceae,犁头尖属Typhonium schott。

药用部分:块茎。

功效:块茎中药“禹白附”可治头风、头痛、中风、口歪眼斜等症。

2.5半夏Pinellia ternate.

分类:被子植物门Amgiospenmae,天南星科Araceae,半夏属Pinellia Tenore。

分布:在小陇山林区广布,多见于农田或草地石缝。

药用部分:球茎。

功效:能化痰止咳、健脾、开胃,治孕妇呕吐。

2.6玉簪Hosta plantaginea(Lam.)Aschers.

分类:被子植物门Amgiospenmae,百合科Liliaceae,玉簪属Hosta Tratt.。

分布:小陇山林区各地群众普遍栽培,作花卉观赏。

药用部分:根或全草。

功效:有解毒消肿、提脓生肌、消肺止咳的功能。有毒慎用。[4]

2.7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outr.

分类:被子植物门Amgiospenmae,百合科Liliaceae,黄精属Polygonatum Alans.。

分布:在小陇山林区分布较普遍,生于山坡林缘或灌木丛中。

药用部分:根茎。

功效:能滋润心肺、生津养胃、补精髓。

2.8管花鹿药Smilacina henryi(Baker.)Wang et Tang.

分类:被子植物门Amgiospenmae,百合科Liliaceae,鹿药属Smilacina Desf.。

分布:在小陇山林区的党川、百花、麻沿等林场均有分布,生于林下湿阴处。

药用部分:根茎。

功效:能祛风镇痛,补血气壮筋骨,治头痛、偏头痛、风湿疼痛、月经不调、劳伤等。[3]

2.9鹿药(窝儿七)Smilacina Japonica A.Cray

分类:被子植物门Amgiospenmae,百合科Liliaceae,鹿药属Smilacina Desf.。

分布:在小陇山林区的东岔、百花、太碌等林场有分布,生于植下阴湿的腐植质土中。

药用部分:根茎。

功效:能祛风镇痛,补血气壮筋骨,治头痛、偏头痛、风湿疼痛、月经不调、劳伤等。

2.10山竹花(万寿竹)Dispornm cantoniense.(Lour.)Merr.

分类:被子植物门Amgiospenmae,百合科Lliliaceae,宝锋草属Disporum salisb.。

分布:在小陇山林区普遍分布,生于林下灌丛或草地的肥沃湿润腐植质土上。

药用部分:根茎。

功效:能滋阴补虚、祛风湿、活络镇痛,主治肺结核、心慌气短、骨蒸潮热、坐骨神经痛。[2]

2.11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

分类:被子植物门Amgiospenmae,百合科Liliaceae,延龄草属Trillium Linn.。

分布:在小陇山林区的党川、百花、东岔等林场都有分布,生于林下山沟阴湿处。

功效:有止血、镇痛,除风湿消肿之效。治各种腰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等。

2.12北重楼Paris verticillata M-Bieb.

分类:被子植物门Amgioapenmae,百合科Liliaceae,重楼属Paris Linn.。

分布:在小陇山林区的党川、李子、榆树、等林场有分布,生于林下腐植质土上。

药用部分:根茎。

功效:能治内湿麻木痛、贫血、神经衰弱等症。有小毒。[1]2.13凹舌兰(手参)Coeloglossum Viride(L.) Hartm. Var.bracteatum.(Willd.) Rich.

分类:被子植物门Amgiospenmae,兰科Orchidaceae,凹舌兰属Coeloglossum Hartm.。

分布:在小陇山林区分布广泛,多生于林缘或林下湿地。

药用部分:块根。

功效:能滋补强壮、安神镇惊、神经衰弱、益气止痛。

2.14角盘兰Herminium monorchis R. Br.

分类:被子植物门Amgiospenmae,兰科Orchidaceae,角盘兰属Herminium (L.) R.Br.。

分布:在小陇山林区有分布,生于海拔1 600m以上的山坡草地。

药用部分:全草。

功效:有强心利肾、利津止渴、补脾健胃、调经活血的功效。

2.15天麻(赤箭)Gastrodia elata Blume.

分类:被子植物门Amgiospenmae,兰科Orchidaceae,天麻属Gastrodia R. Br.

分布:在小陇山林区的东岔、麻沿、高桥等林场有分布,生于山坡山梁疏林下。

药用部分:块茎,药用,以花未出土前掘出之质量最佳。

功效:有息风镇痛作用,治头痛、头昏、眼花、风寒湿痕、小儿惊风等症。

3开发利用与建议

3.1查清资源现状

小陇山林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为了合理开发,必须进一步查明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面积和开发潜力,分析其药用和其他价值,为进一步深度开发提供参考。

3.2科学保护,合理利用

在查清资源的基础上,加强现有资源的保护力度,并拟定资源发展计划,做到青山常在、合理利用、永续利用,避免掠夺式开发行为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境恶化。

3.3加大引种驯化力度

采用科学的引种驯化措施,通过育种手段筛选优良品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出科学、实用的栽培技术,使栽培技术系列化、商品化、效益化。一方面保护了野生种质资源,同时,通过人工繁殖,扩大栽培数量,既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也为周边群众开辟了新的致富途径。

3.4深度加工,实现综合利用

因资源数量有限,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只着眼于某一用途上,可开发保健食品饮料、天然植物香料、天然色素、药膳、药浴、药枕乃至天然杀虫剂等加工道路,实现综合利用,做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安定国.甘肃省小陇山高等植物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12):83-335.

[2] 安定国.天水药用植物手册[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10):56-70.

半夏栽培技术及加工范文3

【关键词】中药材产业;中药;政策建议

隆德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端,著名的六盘山西麓,是宁夏乃至西北地区中药材的重要产地之一,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被誉为“高原绿岛”和“天然药库”。近年来,在科技部等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药材产业已成为促进隆德县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特色优势产业。

1、发展现状

1.1种植规模稳步扩大

2008年到2010年,隆德县中药材产量由3450吨增加到13750吨,增加了298.6%,总产值由2460万元增加到9600万元,中药材产业的财政收入由230万元增加到1100万元;辐射带动农民就业3.9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药材产业的收入由460元增加到1010元。2011年隆德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6.5万亩,其中大田种植6万亩,育苗0.5万亩,林药间作10万亩;建设万亩以上种植基地1个,千亩以上种植基地6个,百亩以上种植基地16个,品种主要以黄芪、甘草、水飞、菊芋、秦艽、柴胡为主,搭配黄芩、防风、大黄、板蓝根、独活等品种2。

1.2龙头企业快速发展

隆德县先后引进了六盘药业、康鲜药材、中山药业、宁夏明德、宁夏百草王等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发展壮大了西北药材、国隆药材、万草灵药材等县内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了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发展格局,产品主要销往甘肃陇西、河北安国、安徽亳州等药市。

1.3科技支撑成效显著

2008年9月,隆德县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六盘山道地中药材野生资源修复与规范化种植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获国家科技部、财政部批准,为期两年,总投入1212.6万元。由隆德县政府组织,以西北药材、宁夏明德和六盘山药业等企业和种植大户为依托,开展了野生资源修复与保护、大田规范化种植、林药间作和良种繁育技术示范推广。引进、驯化水飞蓟、半夏、地黄、独活、羌活、丹参、盘贝母、银柴胡、金银花、金莲花等优新品种22个,示范推广了黄芪、水飞蓟等品种的高产栽培、设施育苗、病虫害杂草防治、种子处理和药材加工、采收及贮藏等新技术26项;制定了秦艽、黄芪、板蓝根、柴胡、铁棒槌5种道地中药材《野生资源修复与种植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点29个。

2、存在的问题

2.1生产技术水平与发展现代中药的要求存在差距

当前国际市场以无公害、无污染为要求的“绿色壁垒”日益森严,以药理有效成分含量为主要指标的质量标准苛刻。如:秦艽、柴胡等根茎类中药材出口检验指标多达7类46项。隆德县中药材生产技术水平与发展现代中药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亟待引进集成和示范推广道地中药材野生资源修复技术、种子育苗繁育技术、耕地规范化种植技术和退耕林地间作技术等提升生产技术水平,加快科技向农业生产力的转化。

2.2人工种植规模小,规范化种植水平低

一是由于自治区中药产业没有稳定的资金扶持渠道,而中药材种植投入比较大,再加上隆德县属于国家贫困县区,县级财政投入能力很弱,主要靠科技项目经费推动规模难以扩大。二是由于中药材缺乏基层技术推广体系,技术到位率低,不少药材仍沿用传统的粗放栽培方式。三是现有技术规程未能覆盖种植的所有药材,致使道地中药材的产量、质量亟待提升。

2.3深加工产品开发水平低,产业链短

一是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差,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二是产业链短,缺乏强势龙头企业的带动,中药材企业投融资渠道单一,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产业发展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

2.4市场体系不配套,市场营销能力弱

一是中药材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偏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二是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大流通的格局尚未形成。三是品牌培育滞后,能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在国内外市场有影响的知名品牌稀缺,靠品牌开拓市场的能力不够,延伸宁夏道地中药材终端产品,实现走出宁夏、走出国门的竞争力不强。

3、加快隆德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今后,隆德县发展中药材产业要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培育加工企业为关键,以开拓营销市场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通过招商引资和龙头带动,发展订单种植,推行中药材GAP体系建设,构筑种植、加工、研发、营销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新格局,推进中药材产业由以种植为主的初级产品输出型向种植、加工、研发、营销为一体的精深开发转变,把中药材产业培育成为富民的主导产业、强县的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

3.1强化扶持引导

一是加大资金扶持。财政部门加大对中药材产业发展扶持,在产品滞销时给予补贴,在产品畅销时给予奖励;在开发新技术新品种,建设市场信息平台,开拓产品销售市场,参加大型会展活动等环节给予补贴。二是强化基地建设。在项目申报、土地流转等方面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科技特派员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三是加大项目支持。建立隆德县中药材产业开发项目库,加强与自治区发改、财政、农牧、科技、扶贫等部门对接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各类项目资金支持,推动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3.2强化科技支撑,打造品牌,延长产业链

一是通过建立研发中心和专家服务团,开展以大田规范化种植、林药间作、良种繁育、资源修复保护及药用花卉栽培技术为重点的科技培训。二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制定六盘山道地中药材技术操作规程与质量标准。三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成果转化,以打造品牌为根本,增加产品附加值。四是引进、发展、壮大一批道地中药材加工、营销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延长产业链,带动产业发展。

3.3加大招商引资,带动产业发展

在着力扶持县域加工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土地流转、申报项目、金融支持、科技服务等优惠政策,引进外埠投资创建中药材加工企业。对引荐落实外埠投资的机构和个人给予奖励。考文献

半夏栽培技术及加工范文4

中图分类号:R28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11-0015-03

鉴于中药附子传统减毒防腐的胆巴水浸泡漂洗流程工艺导致总生物碱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流失(有研究统计流失率高达81.3%)从而降低附子回阳救逆的主要药效之弊端,笔者用泥附子1次洗净常压加热水解进行工艺改革,结果所制生附子颗粒质量稳定,总生物碱含量高于传统工艺所制附片13倍,安全性高于药典要求。药效学试验除保持传统附片的主要药效外,还明显表现部分增效及添效。在此研究基础上,根据中医经典方《伤寒论》四逆汤原方以生附子入药配伍的原则用对比研究方法,将创新工艺所制作的生附子颗粒与传统工艺所制附片入药配伍的2种四逆汤(配伍药物等量,药材产地一致)进行临床实验室药效比较。研究结果反映在以回阳救逆,补命门真火为主要功效的各项相关药效指标显示,生附子入药配伍之四逆汤各项比较指标优于传统附片入药配伍的四逆汤,此研究将为中医临床提供一种回归经典古方原貌的四逆汤新剂型。

1中药附子的传统加工工艺的创新研究

1.1回阳救逆的首选药——附子中药附子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其云:“附子一名茛。味辛,温,有大毒。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后世随着临床的使用、研究积累,对附子辛温大热之药性及回阳救逆,补命门火,通行十二经等功效研究表述甚多,至今该药仍为临床学者所关注。然而,由于附子显著的药效与其毒性的并存,若使用把握不当,又常出现乌头碱中毒而危及患者生命,为此后世在附子的减毒加工上注入了不少心血,以求提高该药的安全性。附子使用的安全性问题至今仍影响滞碍着临床的合理使用。

1.2附子传统加工工艺的弊端如前所述,目前对中药附子的减毒防腐加工工艺,古今学者均提出了不同的质疑,指出了该工艺存在的弊端。如《本草正义》载:“惟此物善腐,市肆中皆是盐制之药,而又浸之水中,去净咸味,实则辛温之气味,既一制于盐之咸,复再制于水之浸,久久炮制,真性几乎尽失,故用制附片者,必以干姜、吴萸等相助为理,方有功用,但用钱许,其力甚缓。……附片二钱,尚不如桂枝三,五分之易于桴应,盖真性久已淘汰,所存者寡矣。”冉懋雄氏也指出:“附子在炮制过程中,经过盐水浸泡、煮、漂片(水漂洗)等多个环节之后,其所含之生物碱大量流失……”。“附子在炮制生产过程中,生物碱减少总量达81.30%。”“建议附子在产地不必进行如此繁复的加工,……”[1]。鉴于中药附子传统加工工艺导致附子活性成分的大量流失,该工艺由于存在降低附子药效并导致资源的人为浪费弊端,显然有研究新工艺取而代之之必要。

1.3创新工艺的减毒与增效中药附子“有大毒”(《本经》云),现代研究表明,其毒性成分主要存在于该药中含有双酯生物碱,故国家药典将质量控制标准定格于双酯生物碱——乌头碱的限量要求上,即乌头碱(C34H47NO11)含量不得超过0.15%的安全性标准。然而双酯生物碱是一种不稳定生物碱,在持续加热水解后能分别失去2个酯基而成胺基醇类乌头碱,并基本保持中药附子的传统回阳救逆主要药效,同时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根据这一原理,笔者用泥附子1次洗净常压恒温加热水解提取制粒工艺,一改传统胆巴浸泡漂洗流失工艺,并经毒理、药理药效,植化作附子颗粒与传统工艺加工附片作多项试验指标对比,结果毒理试验其双酯生物碱限量指标超过药典要求标准;药理药效学试验颗粒除能保持传统附片主要药效外还出现增效、添效反应;植化分析提示颗粒所含总碱量高于附片13倍,达到了试验预期结果[2],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稳定、安全、增效的生附子配方颗粒。

1.4附子颗粒用于临证入药配方的现实意义由于生附子颗粒的减毒增效特征,避免了传统加工工艺大量流失生物活性的弊端,于中医临床辨证治疗阳虚寒证提供了一种有效新剂型,特别是颗粒剂良好的安全性保障,将使温里回阳首选药附子的药效充分展示发挥,惠及广大患者。另也对中药附子资源的充分利用,避免传统加工工艺无端的浪费找到了一种有效解决方法。

2四逆汤不同配伍药效学比较研究

2.1《伤寒论》四逆汤方君药附子入药原貌东汉张仲景所创四逆汤,主治少阴寒化证并以回阳救逆为其功效特长,后世医家将该方奉为阳虚里寒危证救逆的经典方广泛用于中医临床急、危、重证的抢救,且每能取到显著疗效。中医《方剂学》指出:“回阳救逆剂,主治阳气衰微,内外俱寒,证见四肢厥逆,恶寒踡卧,呕吐腹痛,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沉细或沉微时,非用大剂温热以回阳救逆不可。……代表方如四逆汤……”[3]。王子楼[4]认为:“四逆者,四肢逆冷,因证以名方也。凡三阴一阳证中,有厥者皆用之。故少阴用以救元海之阳,太阴用以温脏中之寒,厥阴薄厥,阳欲立亡,非此不救。……故以生附子、生干姜彻上彻下,开辟群阴,迎阳归舍,交接十二经。反复以炙甘草监之者,亡阳不致于大汗,则阳未必尽亡,故可缓制留中,而为外召阳气之良法。”

国内温阳派代表人物吴佩衡先生[5]认为:“四逆汤为少阴虚寒证之主要方剂……本方不仅能治太阳以及三阴寒化证,如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数百种病,因病加减,其功用更为无穷。”笔者从《吴佩衡医案》中成功的挽救三阴寒化证的案例中完全能感受到上述的临床实证。

那么仲景四逆汤组成的原貌如何呢?其为: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片,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伤寒论》四逆汤原方为何只用生附子而不用炮附子呢?鉴于中药附子在四逆汤中的重要药效,这一问题就很值得笔者思考。后世普遍共识指出,生附子回阳救逆,取其药力之峻;熟附子温阳补火,取其药力之续。故仲景治少阴寒化证真阳欲脱,生机反掌于顷刻之时,必以生附子组配以救逆,诸如四逆汤、白通汤、通脉四逆汤以及白通、通脉四逆加猪胆汤等救急方。时下国内以生附子组配四逆辈救急方近乎为零,多代之以市售制附片组配四逆汤,这不仅有悖于《伤寒论》经典名方组配原貌,而且降低该方药理药效是不言而喻的。笔者在前期——附子传统加工工艺的创新研究——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决定以创新工艺所制作的生附子颗粒组配之四逆汤与传统市售附片组配的四逆汤在恒定组方药物剂量及药品产地等统一标准下设计“四逆汤不同配伍药效学对比研究”课题,以中医经典名方回归原貌的现代剂型作中药复方新药探索研究,欲为中医临床治疗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提供一种中医特色突出的安全、稳定、质量可控、便捷有效(增效)的以生附子配伍的四逆汤颗粒现代剂型。

2.2实验设计及项目试验结果实验设计内容分别为:生附子组配之四逆汤颗粒的工艺及稳定性实验、颗粒剂的急性毒性试验、药效学对比试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试验等项内容。

为保证项目的新颖性作了开题、结题查新报告,结题查新检索提示:“在检索范围内,国内未见与本课题相同的研究文献报道。”“国内未见针对生附子进行的四逆汤不同配伍药效学对比研究相关文献报道。”以上检索结果客观显示本项研究的新颖性、先进性及在中医经典方的回归原貌药效学比较研究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工艺及稳定性实验显示该颗粒剂助悬性、成型性、稳定性均较好,微生物合格且未检出双酯生物碱;毒理试验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给药组最大给药量达80g/kg,按体重系数折算,成人(60kg)日用量达4800g,为临床拟定量的160倍,高于临床用药量100倍,该颗粒剂是安全的;药效学对比试验显示,试验组(生附子组配四逆汤组)与对照组(制附片组配四逆汤组)对豚鼠离体心肌缺血的冠脉流量观察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对小鼠耐寒冷能力、耐缺氧能力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试验药物较之对照药物改善上述指标有明显优势;临床疗效对比观察显示,临床拟定各项指标分析总结,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对照组80例(制附片组配四逆汤观察组40例、常规中医辨证施治组40例),显效率分别为试验组70%,对照组中制附片四逆汤组20%,常规中医辨证施治组32.5%,组间χ2分析P

综上所述,生附子组配之四逆汤实验总结果显示,《伤寒论》四逆汤的原创药物组配方功用药效较之后世以制附片组配之四逆汤有明显优势,回归中医经典名方比较研究项目合乎预期分析研究预测。

3结语

历时两千多年的中医药发展史中,名方、验方可谓汗牛充栋,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方药,被后世历朝中医同仁奉为经典名方,传承使用研究至今仍方兴未艾,其中四逆汤一方可谓伤寒方中皎皎者。为什么?其临床疗效的可重复性是其关键。该方为中医临床回阳救逆首选方,其适宜对急危重症辨属阴寒内盛阳气欲脱,厥逆吐利之险证的救治,且方药抢救成功率为业内公推。

鉴于为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尤其是针对中医药在急危重症抢救之有效介入,不仅便于突出中医特色,同时也是振兴中医药事业的需要。笔者研究设计了保持中医经典方原创性的回归原貌比较学研究项目,从工艺设计到毒理、药理、临床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证明实验药物——生附子组配四逆汤颗粒剂——具备安全、可控、稳定、有效、便捷的优点,亦圆满完成了中药新药临床预初试验工作。

通过历代中医临床家治疗研究的成果,《伤寒论》四逆汤不仅应用于阳虚阴盛的急危重症的抢救,而且视临床需要以该方为基础进退出入,随证加减使用于老年病、慢性病、疑难病证属阳虚寒证型的治疗,以及阳虚型亚健康人群的防治均具备可操作性。这从时下中国中医药学会主办的“扶阳论坛”讲习班的应答中可略见一斑,中医扶阳大法目前正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但愿关于中药附子的加工及四逆汤回归原貌研究等研究工作能为中医药学术的发展有所裨益,对中医现代化的探索有所启迪。

参考文献:

[1]冉懋雄.名贵中药材绿色栽培技术半夏·水半夏·附子[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吴荣祖.药品评价[J].药品评价杂志,2005,2(5).

[3]许济群.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