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板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板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板书设计范文1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学情分析:

经过高一上学期的磨合,学生基本适应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大多数同学摆脱了初中时段机械地、死记硬背地学习语文的思维定势,大体上能感觉到高中语文学习与以往有所不同,懂得了主动学习、主动选择和确定学习内容,最起码有了这种认识、这种欲望了。

在上学期期中考试中,许多学生摸不着头脑,从不知考什么中反映出不知学什么,很迷茫。到期末考试时,大多数同学知道高中语文学什么,以及怎么学了。当然,迷惘的同学也还有不少。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激发和引导他们学习语文。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和必修4两本书的内容。

必修3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既有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也有中外小说和科普科幻作品。四个单元分别是:人物与环境(小说一),感受与共鸣(唐宋诗),质疑解难(古代议论散文),启迪与想象(科普科幻作品)。

“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一般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口语交际专题为议论。

“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为: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字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介绍《红楼梦》和《高老头》。

必修4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有中外戏剧,宋元词曲,古代人物传记及社会科学论文。四个单元分别是:性格与冲突(中外戏剧),情思与意境(宋元词曲),理清思路(社会科学论文、随笔),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表达交际”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口语交际专题为辩论。

“树立探究”设计的专题为: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

“名著导读”介绍莎士比亚戏剧和朱光潜的《谈美》。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拟在期中考试前完成必修3内容的学习,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期中考试后完成必修4内容的学习,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1——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

教学中要求做到:

1、依据新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力求获得的教学效果。

2、认真钻研、领会新教材和新大纲,提高课堂效益,向45分钟要质量。

3、本学期要完成必修3和必修4两部书的教学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强化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与提高。

4、本学期在写作上,着重培养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先了解议论文文本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议论说理的兴趣和能力,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

五、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学情分析,面对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的现状,认识并了解新的学生,尽快熟悉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到因材施教。

2、继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围绕学法设计教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讲究提问设计,板书设计,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归类、梳理。

4、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解疑答难,加强辅导,补学补差。

5、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在集体备课和教学中,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中心,在作文备课和训练中做到系列性、科学性、实效性。

六、教科研设想:

1、充分认识到教科研工作在实施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性。

2、认真学习、钻研新课程理论,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语文教学。

3、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用群体智慧和力量,提高整个高一年级组各位语文同仁的语文教学水平和能力。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笔记本电脑在备课、教学、辅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课外认真学习有关语文教学的杂志,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等,广泛吸收,不断充电,以期高屋建瓴地实施教学。

总之,不能做经验型语文教师,而要做科研型语文教师。

七、教辅用书及参考资料:

高中语文板书设计范文2

备课组以“教学进度表”为依据,加强集体备课,要求按照学校要求,定期召开备课组研究会议,全员参加研讨。确立中心发言人,研究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高二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高二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1承蒙学校领导的信任,今年初次担任语文备课组长,没有工作经验,本着学习的态度来开展今年的备课组工作,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现将本学年高二语文组备课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标为指导,以学校本学年工作计划和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切实提高全组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业务水平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一般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提高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总之,要继续推进高中新课改,落实新的教育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挖掘潜能,提高素质。

二、工作目标:

1、提高中职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其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2、认真搞好教学研究,争取在研究性学习、职高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取得进展,形成特色,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3、继续强化协作互助精神,创建团结、和谐,充满创新与活力的优秀备课组,出色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三、工作内容与措施

语文备课组的主要工作配合教导处、教研处等处室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1、认真落实教学常规检查。

认真钻研教学大纲,精心制定教学计划,提倡共同备课。做好每月的备课、作业批改、辅导等的检查。

2.教研常规。

认真做好听课、说课、评课常规,并准备上好一堂公开课。 引导教师积极创造机会走出去、引进来,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3、课题研究。

发动老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要求各位教师深入实践,调查研究, 作为我们今后教学教研的依据。

4、组织学生参加征文评选、诗歌朗诵及三笔字竞赛活动,力争多出精品。

四.本学期教学内容与重点: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及选修本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学中要重在阅读技巧的指导与写作能力的训练提高

五.教学基本原则

1.整合教材,大胆取舍

教材的处理必须合理,这样才会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时间有限,课时紧张,以及因连堂进行作文训练而用去的课节,真正用于处理教材的时间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不允许也不必要按部就班地处理教材。

总之,我们可以将单元内部的各篇文章联系起来,进行关联性阅读、比较性阅读,从而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和单元要点的把握。

2.立足教材,服务高考

高考的辉煌成绩,不允许我们丝毫懈怠

教学中我们要做到立足于教材,服务于高考。教学中既要突出文体的特点,讲清课文内容要点,又要结合考点的设置,进行有针对性的前瞻性教学。

3.探究创新,推进课改

今年是课改第六年,我们要在去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索与研究。

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钻研课文,得出自己的认识与结论,而不要搞大一统,一言堂;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特点,拓展课堂内容,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而不要浅尝辄止,小富即安;要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切磋,问难质疑,共同提高,而不要死气沉沉,机械呆板。

六.具体措施

1.落实集体备课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必将成为一中的优良传统。

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同心协力,面对新教材、新内容,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实行资料资源共享,按照学校要求,每次备课都要有中心发言人,详细解说本单元甚至于某一课的重点、难点、考点、疑点,要提出教材处理意见。备课组在听取这些意见后细致讨论,达成共识。

2.发挥教师作用

为彰显每位教师的亮点,备课组邀请语文教研几位老教师各上一节示范课,可上常规教学课,可上作文教学课,备课组全体老师从头听到尾,从如何切入教材,如何把握重点难点,如何处理配套习题等各个环节去学习。

3.相互观摩学习

本学期备课组要多听课,在老教师上示范课的同时,备课组内部教师之间还要经常性听课,多借鉴吸收,多取长补短。

4.强化课堂常规

课前三分钟演讲;每堂课的明确的教学目的;

高二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2一、总体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暨第一学期的教学探索,我们的教学目标继续定位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积累整合、(二)感受鉴赏、(三)思考领悟、(四)应用拓展、(五)发现创新,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文素养,能力得以全面发展。

二、使用教材: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和必修4两本书的内容。

必修3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既有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也有中外小说和科普科幻作品。四个单元分别是:人物与环境(小说一),感受与共鸣(唐宋诗),质疑解难(古代议论散文),启迪与想象(科普科幻作品)。

“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一般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口语交际专题为议论。

“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为: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字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介绍《红楼梦》和《高老头》。

必修4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有中外戏剧,宋元词曲,古代人物传记及社会科学论文。四个单元分别是:性格与冲突(中外戏剧),情思与意境(宋元词曲),理清思路(社会科学论文、随笔),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表达交际”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口语交际专题为辩论。

“树立探究”设计的专题为: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

“名著导读”介绍莎士比亚戏剧和朱光潜的《谈美》。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拟在期中考试前完成必修3内容的学习,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期中考试后完成必修4内容的学习,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1——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

教学中要求做到:

1、依据新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力求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认真钻研、领会新教材和新大纲,提高课堂效益,向40分钟要质量。

3、本学期要完成必修3和必修4两部书的教学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强化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与提高。

4、本学期在写作上,着重培养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先了解议论文文本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议论说理的兴趣和能力,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

五、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学情分析,认识了解并熟悉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到因材施教。

2、继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围绕学法设计教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讲究提问设计,板书设计,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归类、梳理。

4、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解疑答难,加强辅导,补学补差。

5、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在集体备课和教学中,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中心,在作文备课和训练中做到系列性、科学性、实效性。

六、教科研设想:

(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课改成员。所有成员都要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语文教学。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用群体智慧和力量,提高整个语文组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教学方法,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有中心发言人。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积极学习并大力提倡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学习方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高二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3一、指导思想

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提高课堂实效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最终目标,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理论,力求做到转变教学观念,扎扎实实地开展语文教学研究,提高高二语文教学质量。

二、工作要点

1、采用组内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理论,把新课程的要求转化为各课的指导思想。

2、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具体做到:

加大集备力度,优化教学内容。

集备时间:每周四3、4节

集备地点:年段办公室或语文教研组活动室(另行通知)

集备形式:一人主备,单元主讲

集备内容:备重难点、疑点,备教学法;交流教学亮点,反思教学缺欠。

3、积极推进相互听课和评课,加强讨论交流,提高质量,取长补短,学以致用,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4、精心准备月考、半期考等测验,重视学生的效果,加强师生交流。

5、做好导优辅差工作,重视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辅导:

对学困生,我们要树立信心,勇于面对。集备组成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给予鼓励和辅导,帮助他们培养学习兴趣,让他们从每次的些许进步中也能体会到努力的喜悦。作为教师,我们还应营造一种爱学,想学,会学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让每位学生都能从学习中真正受益。

高二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4一、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语文

2)教材使用情况:学考复习用书、《论语》选读

3)本学期周课时:5节

二、常规工作:

1、教学计划及目标确定:

认真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指导意见》,密切关注省课程调整内容,并研究相应的对策,积极稳妥地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的教学思想,用新观念新思路处理教材。按时制订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计划。要求内容全面,包括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提高质量措施,教学进度表。要求组员认真学习并了解对单元目标和课文教学目标,理解教材的要求,并把这些要求落实在教学之中。

2、集体备课及教案:

备课组以“教学进度表”为依据,加强集体备课,要求按照学校要求,定期召开备课组研究会议,全员参加研讨。确立中心发言人,研究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研究教学方法,设计好配套的单元训练,控制好教学进度。要求:

A、提前备课,按要求撰写教案,不得搬照抄教案,不以课件代替教案,不以试卷代替教案。

B、新课教学目标符合《学科指导意见》要求,学考、高考复习课目标符合学考、高考考试说明要求,并切合学生实际,表述准确、具体、恰当,体现三维目标;准确确定教学重、难点。

C、教案数足(一学期不少于60个),分课时备课,环节齐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D、教学过程紧扣教学目标,环节安排科学合理,不仅有教师活动,还要有学生活动,主问题设计恰当、有效,板书设计精炼、合理、美观。

E、课型多样,除新课外,还要有复习课、作文指导课、作文讲评课、试卷讲评课教案,并做到环节齐全。

F、课后有教学反思,并有针对性,不少于课时数的五分之一。

3、课堂教学要求:

课堂教学层次清晰,知识传授合理,能力培养恰当,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准确评估课堂教学效果,控制好课堂教学过程,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愉快生动,能力提升明显。

4、作业设计及批改:

A、本学期各班大作文不少于8篇。批改要求:大作文略改5篇以上,精批2篇以上。小作文8篇(包括随笔、读书笔记、日记、片段练习)以上,略改一半。

B、有针对性地布置配合课文的作业,有检查,有错题记录。

C、单元练习或月考4次以上,有批改,有错题记录。

D、大作文和单元考试、月考中典型性、普遍性问题有记录和分析,有订正和讲评。

E、能根据要求一学期命制1份试卷,有细目表,难度恰当,知识点分布合理,原创题和改编题占一半左右,无明显差错。注重过程评价,每次测试有分数记录。测评后及时对学生的测评情况进行统计,撰写质量分析报告,并讲评。

5、课外阅读:教师订出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高二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5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本学年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高中新课程实施为中心,转化教学理念,苦练教学内功,优化教学手段,探索实践语文教学的新方法,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新课程背景下,要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变教堂为学堂,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权,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尽量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2、加强备课组集体备课。

备课组内资源共享,分工合作。做到学和复习进度、案、统一课件、统一练习等。重视第二次备课,因材施教。要经常就教材、教法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在一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中,对于每单元每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加以明确,并由专人专攻,形成切实可用的资料,

3、在备课组内加强听课评课活动。

在学校教务处和语文教研组的领导下,开展好示范课、优质课、研讨课、汇报课等公开课活动,并要求组内教师积极参与评课活动,做到“课课有收获”,以实现自己的教学更大的提高,保证备课组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取长补短。

4、开展“师徒结队活动”,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

在每次听评课与研讨活动中,做到“师有所教,徒有所长”,加强师徒联系,督促徒弟教师备好每一节课,讲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份作业。使其逐渐形成自己成熟的教学理念,成套的教学思路,成型的教学风格。并督促其在此基础上,借助对先进的理论的学习,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思考、总结,并形成文字材料。

4、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利用好早读课、课间和夜自修时间,加强学生自查、自我管理。

作业精选精批,及时校对讲解,表扬优秀,鼓励后进。

5、把握好教材的深度与难度,注重学生活动能力培养,尽量利用教材作例子,教会学生能力迁移。

同时扎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立足高考,打好基础。

6、加强对高考信息的研究。

认真研究了新课改高考试题,制定了有效的措施,确保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同时,注入高考的知识。

7、强化教学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积极撰写各级各类论文。

8、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9、认真组织好单元考、模块考试、期末考试的复习工作,力保在每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10、加强与外界交流,及时了解教学、考试的最新信息。

建好中国教育服务网vcu教育博客,充分利用好“福建高中新课程网”,及时了解我省各兄弟学校的选修课开设情况,加强与兄弟学校老师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语文》必修五和选修课的学习,教学时要以新课标为准绳,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1.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树立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观念,不断地探索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新教法。

2.在高一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为高三年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3.根据高中语文课程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4.在第八周前完成必修五的教学任务,在十九周前完成选修课的教学任务。

四、教学进度(教学进度表见后面的附录部分)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本校实际情况安排:高二语文每周4节(必修),全学期总时数84节。本学期教学内容安排《语文》必修五和选修课:授课60课时,期中复习8课时,期中考试3课时,期终复习10课时,期终考试3课时。

本学期教学进度非常紧张,几乎没有练习、复习时间。但是仍然要计划有条不紊,进度安排有序。

五、教材处理

1、精讲实练,努力创设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讲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2、取舍有度,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

本学期教学任务重,有些课文根本来不及上,因而要有取舍。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文言文教学上。主要以积累文言知识为主,进而增强学生文化功底。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3、阅读积累,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摘抄或点评或讲座或串讲,因“班”施教,因“人”制宜,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

4、写作实践活动也纳入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之中。

高中语文板书设计范文3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堂;动态美;“三给”;“三性”

【中图分类号】G63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语文教学的特点告诉我们: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相当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教学切入点的选择、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确定都应该符合教学实际,即应该是现时、真实的和灵活的,是在教师引导和组织下动态完成的。而精心预设与精彩生成最能彰显课堂教学的境界――教学艺术的动态美。

精心预设就是教师课前要通盘考虑。宏观的包括学情分析、教材使用、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学材料准备、教学流程等;微观的包括导入新课、环节过度、媒体运用、教学节奏、板书设计、结课照应等。课堂是智慧火花的碰撞地,是充满个性的展示舞台,因此,只有充分预设、精心准备才能为课堂成功打好基础。预设即备课,它是课前构思与教学实际的反复对话,它始终充满着悬念。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教师方面讲,首先要深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与难点,将教材内容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是课堂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的前提;其次要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教师不仅要对教材做深入细致的研读,而且需要自觉地广泛涉猎有关知识,增加一些可以称为“背景”的东西,这样,文本在学生眼前就不再是孤立出现的一株植物,而是有着深蓝色天空做映衬的一幅图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再次,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要深刻地了解学生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过程,清晰地把握班级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和思维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从而能够较准确地洞察和把握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走向。这三点是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生成、引领生成和控制生成的基础。

二、从教材方面讲,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地理解,真正弄清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然后才能追求教材的延伸义、拓展义,形成学生个性化的解读。否则,所谓个性解读就会失去根基和方向,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诸多生成误区都是源于对文本的忽视和误读。

三、从教学方面讲,要强调精心预设,课前尽可能预设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

精彩出自教学细节,细节是一种资源,捕捉一个个细节就能生成一个个精彩的环节,造就一个个精彩的课堂。精彩课堂需要每位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对话、碰撞、共鸣激起的浪花,课堂呈现的是原生态的事实和景观。新课程改革呼唤生成的课堂,生成要“三点”:生成点、精彩点、创新点。如上完俞敏洪《在北大开学典礼上的演讲》,我让学生自选角度,深入探究,完成读后感的写作。作文交上来,通过批阅,我发现有的学生很赞同俞敏洪所提到的读书精神,认为就应该在学生时代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来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争取有一天也像俞敏洪一样,厚积薄发;有的学生则在作文别推崇俞敏洪的奋斗精神,对俞敏洪提到的蜗牛和雄鹰理论很有感触,并在作文中写道:自知就是一只蜗牛,但为了实现理想,也要一直爬下去,也许最终也没有爬到金字塔的顶端,但只要你在爬,就足以给自己留下令生命感动的日子;有些学生对俞敏洪讲的“六个苹果”的故事印象深刻,能联系自身实际,对自己和他人人性中所表现出的自私自利深入批判,并得出结论,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也可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做人不能因小失大,分享精神在我们的班级,我们的校园很有提倡的必要。学生通过探究阅读,得出的结论让你惊喜,让你感动。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对文本的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看法,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由此可见,生成是在真实真切中产生,精彩是在求异思维中产生,创新是在挑战碰撞中产生。

生成教学是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的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教学形态。精彩生成要有空间和舞台,要有教学智慧和艺术引领。

一、要注重“三性”:课堂提问的开放性,教材使用的创造性,教学流程的不饱和性。

生成是师生的即席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它犹如天马行空,不期而至。为此,预设要有弹性和开放性,给生成腾出空间和时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把课堂上的一切都算计在内,把“意外情况”“节外生枝”都视为课堂异端而加以排除,生成自然也就没有立锥之地。教师要确立生成意识,要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指向,为学生自主活动提供必要时间。

二、要坚持“三给”:给问题、给挫折、给赏识。

高中语文板书设计范文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271-02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诀。但是,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本来应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却存在着三种偏向:第—,课堂上教师一味地讲和问,学生读书的机会很少;第二,先读后讲,读讲脱节,读时不讲,讲中无读;第三,课堂上学生读,老师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对学生的读书活动缺乏指导。

那么,怎样才是正确、有效的阅读呢?在近几年来的课堂教学及教研实践中,我主要抓了以下三个环节。 

1自读感知——扫除字词障碍,疏通文章大意

第一遍读,一般放在学生预习课文时完成,要扫除生字新词障碍,略知文章形神大意,是一种感知阅读。第一遍读,要解决以下这些问题:

1.1自由朗读,圈点勾画。 提倡边读边想,在书上进行圈、点、勾、划、批注;提倡写预习笔记;提倡自己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课。

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由朗读课文,朗读过程中以学生个体搜集自己或他人在诵读过程中所反馈出来的问题为主,可边读边圈出不能读或误读的字和词,画出节奏把握不准确的语句,目的在于找出阅读的障碍。阅读过程可随时以举手的方式请求老师的指导。

1.2扫除字词障碍。 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的形、音、义,要借助工具书和书上的注释,去理解和掌握,要能正确运用。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的“修”、“期”、“私”、“朝”等词,有的是多义词,如“修”、“期”、“私”,语境不同,表意有别;有的是多音多义词,如“朝”,语境不同,读音和意义不同。

1.3感知文章形神大意。 扫除了字词障碍之后,还要粗略感知文章形神大意。这篇文章的体裁、情节、大概内容。例如:一读《守财奴》之后,就要弄懂:文章的主人公是谁?还有哪些人物?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去刻画主人公的?这就促使学生去认真读课文,思考课文内容,去理清文章的情节、细节,串连情节,感知细节。同桌之间、同组之间就阅读所得进行比照、交流和讨论。

2品读鉴赏——细读精思深查,领悟吃透消化

第二遍读,就要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是一种理解阅读。要设计出富有层次性的问题让学生研读课文,使之读有所得,读有所悟,有效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

2.1创景设疑,呈现目标,展示问题。 根据教学目的,设计出富有层次性的问题。设计的问题可以包括以下这些方面:

(1)理清文章脉络,分析文章结构。 (2)弄懂写作背景、写作意图、写作手法、表达方式、标点符号、句式的作用以及句子的含义。 (3)体会语言、修辞、词语的作用和好处。 (4)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

2.2互动解疑。围绕训练重点及其它有关知识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引导学生思考(出示小黑板、板书),使学生做到眼、口、耳、脑、手并用。要求反复读,边读边讨论,边理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集体智慧,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2.3成果展示。学生答问,展示答案,或者激励学生互相订正或教师点拨,必要时老师做一点精要的讲解分析。

2.4在多项交流过程中,逐步完成板书。板书设计要简明扼要,能概括课文内容、作者思路等,要有艺术美。

3悟读体味——善教善引善导,听说读写有道

第三遍读,是在自读、诵读的基础上的悟读,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过程,是属于对文章进行总结性的阅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语感要得到充分的培养,能从中悟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便于形成知识的前后联系。

3.1教师要善教善引善导。 善“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读写的要领、方法和技巧。例如:《药》,我们审题时,可以通过加不同的标点符号来理解。

(1) “药”后加“!”,药!多么令人震惊颤栗的“药”啊!

(2)“药”后加“?”,药?拯救病态中国的“药方”是什么?

(3)“药”后加“:”,药:疗救中国的“药”是唤醒愚昧、麻木的群众。

善“引”就是引出学生的正确思路和思维方法。例如对《六国论》的论证结构的分析,通过“引”之后,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得出全文“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善“导” 就是在学生的思路没有打开或者思路不对时进行点拨。例如在分析《项链》一文的构思巧妙在哪里时,学生一时找不到重心,老师点一下“借项链,在珠宝店查项链,以及还项链时有哪些细节描写”,那么,学生就会茅塞顿开,心领神会。

3.2点面结合,总结规律。 课文是点,单元知识是面。课文只是例子,单元知识是点子。第三遍读,就要善于点面结合,把例子和点子统一起来,把课文和单元知识结合起来。例如: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是戏剧。通过戏剧的学习,要使学生懂得和掌握戏剧的一般特点,能学习、鉴赏、评价戏剧。这就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再指导实践(读和写)的过程。只有掌握了各种文体的规律,才能正确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

3.3归纳拓展,查漏补缺。 教师进行提示或导读,对学生自学过程中所反馈出来的信息进行梳理、总结或拓展,通过归纳形成知识网络,查漏补缺,科学指导,巩固提高,重点是疑点、考点和亮点问题。

3.3鼓励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及“个性阅读”。 主要的活动方式是引导学生反复品读重点语段,让学生畅所欲言,抒发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在此基础上可以设计居于文本,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迁移训练题让学生阐发体验和感悟;也可以引入类文进行比较阅读;还可以不设定任何目标和目的,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阅读后所得到的启示或受到的心灵触动。

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富于创造性地解读文本,提出新观点、新看法,体现“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课标要求,让学生学以致用。

高中语文板书设计范文5

课题:游褒禅山记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1.通过朗读教学,使学生读准字音,明确句中停顿。

2.熟读全文,体会古文语言之美,为下堂教学打基础。

教学重点:为锻炼语感服务,开展多形式的朗读活动。

教学难点:语感加注释,在读中品味文章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方法:多形式朗读教学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步骤

一、教学准备(回顾旧知,激趣导入)

1、回顾中国著名爱国诗人艾青的诗歌,用赤子之心饱含民族国家深情的经典《我爱这土地》,学生齐背。

2、教师放视频任志宏版本《我爱这土地》的朗诵,学生情绪饱满。

3、教师引导学生感知语言声音的魅力后,师生齐齐朗诵《我爱这土地》后,进入《游褒禅山记》学习。

二、教学过程(始终贯穿朗读教学的宗旨,以激发学生情感为要)

1、教师用饱满热情范读,提示学生注意重要字词的读音和断句。

2、请五位同学分段朗读,学生纠音错后,老师再纠句读之误。

3、教师总结:朗读的技巧在于放开自我,真感情流露。

4、教师又以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几句为例,示范如何将真情注入,放开自我。

5、学生跟教师读这几句,有所感悟后,学生齐读《游褒禅山记》全文,教师再次提醒学生注意暂停、语速快慢、重音,最重要是带着饱满的感情。

6、张弛有道,为引发学生更进一步兴趣,教师播放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贺岁版《祝酒歌》,让学生领略中国不同方言区的语言魅力。

7、提示学生:有人说:“声音是灵魂的音乐。”声音的魅力无处不在,并不是只有普通话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我们尽可以运用别种方式阅读,比如四川话,比如其他地方方言。

8、教师以李白《将进酒》为例,用四川方言朗诵。

9、过渡:正如李白诗中“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也能用最喜欢的方式来阅读和朗诵。

10、学生用四川话齐读文章第三段,教师总结优劣得失。

11、学生再用2分钟饱含激情自由朗读第三段。

12、教师充分运用学生间自读---教师领读---抽学生读等各种调动方式,让学生熟读成诵,疯狂朗读。

13、总结诵读的好处:一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口读耳听,口耳并用,这不仅使阅读真正活起来,而且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和理解。二是一边缓缓朗读,一边慢慢思考,将“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对那些优秀篇章、名言佳句,反复诵读,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愈读愈有味,趣味无穷。三是声情并茂,培养语感和情感。朗读时读音响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并将读者自身的感情融合到读物中去,这就大大增强了读物的形象感、意韵感和情趣感。长期坚持诵读,就会从感性上、从直觉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去体验、去占有名篇佳作的精髓,主动地消化和吸收;长期坚持诵读,就能养成眼到、口到、耳到、心到的良好的诵读习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愿同学们都能学有所获,收获声音的美好!

14.课后作业布置:熟读并背诵《游褒禅山记》第三段。

高中语文板书设计范文6

在一次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校本研修指导教师培训班上,我执教了《沉船之前》一课。课文选自美国作家舒特斯曼的长篇电影小说《泰坦尼克号》,原是上海语文新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

在徐州师大云龙报告厅,我们先后执教的两节《沉船之前》研讨课刚一结束,徐州师范大学魏本亚教授主持的评课活动随即开始。我原先已知道上完课后会现场评课,就草草准备了一些说课和反思的内容,打算到台上先汇报一下,再虚心接受大家的评议。哪知道魏教授根本没给我这个机会,他说:今天我们来尝试一下与传统评课方式不同的“复盘式”评课。他先在黑板上列出了一个评课维度表,包括学习目标、教学内容(任务)、学习活动、学习效果四项。然后一边引导我回顾自己课堂每个环节的具体实况乃至细节,一边进行连续的追问:你这节课预设的目标有哪些?围绕这些目标你安排了哪些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分别是为了完成什么学习任务?你组织了多少学习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必需的吗?如果不全是,哪些应该精简,哪些又应该强化?你觉得这节课学生的学习达到了哪些效果?其中最好的效果是哪一项?……根据我的回答,魏老师及时用粉笔在有关维度里摘记下相应的关键词,于是黑板上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关于我的课的“复盘”表:

魏老师的“复盘”,就像一束X光,对我这节课进行了扫描和透视,然后将其“骨架”清晰地呈现出来。我分明感觉到自昌的课竟是那么的纷繁芜杂,不够精练!在教学内容方面就有九项,而第①②③和⑤⑥项明显和目标不相对应,完全可以不安排;在学习活动方面也有七项,现在看来前三项明显不是必需的,应该果断减去,把这部分时间还给学生,放手让他们充分思考、展开讨论,而学生讨论是我这节课最为薄弱的地方;在学习效果方面,除了第一项达成较好之外,第二项的达成较为勉强,第三项的效果还不够明显……想到这些,我又觉得魏老师的“追问”就像一杯强力“汰渍”,在一瞬之间洗去我课中的芜杂和纷繁,还了语文课堂应有的干净与清爽!

作为教研员,我们在工作中组织过多少次的听课评课,但哪一次评课能像今天这样给执教者带来真切、深刻的体验,能促进执教者自发、深入地反思,又能激发听课者积极参与的兴趣?

相对于传统评课模式,“复盘式”评课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再现事实。传统的评课往往空泛评说无事实。表现在:教师进入听评课现场之前,没有计划,没有准备,很少有人考虑“听什么”“怎么听”和“如何评”等问题;听课过程中往往忙于做其他事情,如批改作业、备课等,不能够集中注意力观察、记录课堂事实;评课时参与听评课的老师往往多保持沉默。①由于没有事实依据,发表意见的老师多凭印象进行架空评说——或者乱侃一气,泛泛而谈,不管是否切中要害;或者“好好先生”式地吹捧一番,虚话、假话、套话盛行,双方皆大欢喜;或者“阎王老爷”式地狠批一通,评课者的价值观无论对错,都直接施加给执教者。“复盘式”评课则首先要回顾、再现课堂教学事实,并强调以此为依据展开评议。再现课堂教学事实,可以按具体的时间节点将一节课分割为先后几个环节,也可以按预设的观察角度(如教学内容或师生活动等)对课堂信息进行整理归类。这就要求评课者在听课中认真观察课堂,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以便为其后的评议准备好充分的事实依据。

二是追问原因。传统的评课往往形式单一无合作。表现在只有评课者的他者视角而没有被评者的教者视角:“尽管听课评课活动中有时候会安排教者谈谈备课的设想和教学的心得,大概因为教者对自身的教学过程缺少清晰的理性审视,大多只是叙述备课意图和设想,同时也由于大多数评课者他者意识过强,真正能同时立足他者立场和教者立场对课堂进行评价的情况并不多见。”②执教者除在开始时可作简要汇报外,后面基本都在静默地接受评判,很少再有解释、说明甚至辩白的机会;评课者往往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凭自己的经验与主观感觉自说自话,很少顾及执教者教学设计的意图或原因。以致常有执教者精心准备了一节课,到了评课时却被批得体无完肤。“复盘式”评课则由评课者与执教者一起回顾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具体内容,追问教学的目标定位,追问各环节内容安排的目的,对执教者原本较为模糊的设计思想加以梳理,让教学事实背后的原因(如对文本核心价值的理解)或背景(如对学生学情的把握)得以浮现。在此基础上,双方一起分析目标、内容、活动、效果等教学要素之间的关联度,或对成功的教学片段进行经验之上的理论提炼。这种形式的评课能有效实现“他者立场和教者立场的结合”,会使我们对课堂获得更全面也更正确的认识。

三是引发研讨。传统的评课往往重评轻议无研讨,表现在错误地将“评判上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当做听评课的目的:执教者精心准备,力求在“这节课”中表现得最好;评课者也只关注“这节课”中教者的展示与表现,并据此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对教者的教学水平高下作判断。由于要作判断、下鉴定,评课者常常面面俱到地综合分析“这节课”各方面的状况,再指出教学的优点和不足,而具体到评判的每个方面,则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很难突出重点。至于被评者是否认同和接受评判,教学中的问题如何得到改进,很少有人关注。被评者“或是选择亦步亦趋地跟随,选择毫无质疑地虔诚匍匐,习惯性地、‘条件反射’般地接受评课者的‘有效经验’来试图解释、克服或改进自己的课堂;或是在上课理念与评课理念的激烈冲突中,困顿了、迷失了,渐渐的,缺乏基于自身特点的对‘课堂教研’的深度拷问与个性反思,没有了自己的思考”。③“复盘式”评课则重在“议课”甚至“辩课”,教评双方以改进教学行为为旨归,客观分析教学事实,提出实际问题,发表意见,展开对话或争辩,共同研究问题的解决办法,讨论形成具体的改进方案。其过程大致为“事实回顾—教者简释—听者追问—教者反思—研讨改进”的不断循环。这种形式的评课,能超越教学的表面现象,深入课堂事实的本质,走向集中的研讨话题,发现更多的教学可能性,供执教者在后续实践中自主选择。

“复盘式”评课的价值取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促进执教者主动反思,改进课堂教学行为。“复盘式”评课旨在促进执教者在“复盘”的过程中反观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同行的帮助下考察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事实的基础上反思自己课堂教学的优劣得失,主动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努力提升教学行为的合理性。有无主动反思的意识与习惯,是“专家型”教师与“教书匠”式教师的明显区别。正是在“反思—改进—再反思—再改进”的循环往复过程中,教师才会不断超越有限的教学经验,其教学理念和行为方式才会逐步趋向成熟。

二是启发评课者深入思考,参与课堂观察、研讨。他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在对被评教师的课堂进行剖析评议的同时,评课者自然会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比照、分析中深入思考,得到启迪。而要想真正帮助执教者改进教学行为,就需要评课者对“复盘”后的课堂事实作出准确诊断,发出有证据的质疑,提出建设性的建议。这样,评课者必须在听课前有所思考,有所准备,听课中仔细观察,详细记录,听课后认真梳理,及时归纳,以便在评课中形成针对问题解决的改进方案……在积极参与课堂观察和合作研讨的过程中,评课者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都得到提升。

三是构建专业性评课平台,营造新型教研文化。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被认为人人都懂,语文评课也多充斥经验之谈,即便一个语文教学的外行,只要他拥有话语权,就能凭着个人的感觉对一节语文课发表一番长篇大论。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一度被认为是最无专业性的语文教学,其实隐含着高度的专业要求。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研究没有根植于语文教学内容,语文课的观课评教变成了似乎人人能做、人人能说的事情,缺少起码的专业准入要求。”④“复盘式”评课尝试构建专业化的评课平台,侧重对课堂事实进行学理阐释。它要求评课者具备起码的语文学科教学理论素养,在对课堂事实作出是非优劣的评判之后,能从学理上论证支撑,而将个人感觉屏蔽在外。这就对想参与语文评课活动的人员提出了专业准入条件,维护了语文学科教师的专业形象。因而,“复盘式”评课营造了一种平等互助、合作共进的新型语文教研文化。在“开放、民主、对话、多元”的教研氛围中,“没有‘居高临下’,没有‘诚惶诚恐’;没有‘妄自尊大’,没有‘妄自菲薄’。大家在真诚、热烈、坦诚的基础上,畅所欲言,据理力争。从而由‘对立’走向‘趋同’,从‘批判’走向‘建设’,由‘缺失’走向‘完满’”。⑤

注释:

①周坤亮:《论指向课堂教学改进的听评课》,《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第5期。

②黄厚江:《评课的多重视角及策略选择》,《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