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总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技术总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技术总论

生物技术总论范文1

    根际土壤中存在大量的宏观生物和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生物等,细菌是该群体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微生物。微生物和植物在根际环境中形成的复杂网络式关系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植物生长;反过来,植物通过分泌有机物,构建起一个有选择性的环境条件,以利于对其生长有益的细菌,导致根际细菌多样性偏低[4,5]。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在根际微生物群体中研究最为热门,也是对农业生产最具有应用价值的一类微生物。由于PGPR数量众多,且在根际定殖时具有竞争力,加之其作用机制的多样性,因此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植物生长。然而,人们在使用PGPR或相关制剂时,普遍发现大田应用效果远不及盆栽或温室条件下的效果理想,主要原因是PGPR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根际微生物是野外环境中的主要“陌生”因素,因此,了解与某些基本生态过程,如复杂性、自然选择、种间关系(共生、寄生、共栖和竞争)、演替或扰动效应有密切关系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根际生态系统,并为PGPR的筛选和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PGPR生态和遗传多样性以及PGPR的筛选策略等3个方面进行综述。

    1 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微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遗传与变异以及功能多样性[6]。在根际系统中,细菌群落的功能多样性是基于其遗传变异以及和其他原核、真核生物(如植物)的互作关系。直至现在,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与根际微生物功能之间的关系仍不十分清楚。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信息的缺乏,其原因一是其种类繁多,二是绝大多数微生物的不可培养性。

    1.1 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方法

    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就必须了解各类群微生物群体的种类及数量。传统技术是通过从根际土壤中提取、分离微生物,实验室条件下对其进行形态学、生化和遗传学检验。由于细菌往往和土壤基质以及其他细胞紧密附着,因此在细菌提取中常用到分散剂,即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细胞和基质区分开,之后才能对分离细菌生物量进行测定。

    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常用方法有:显微镜下直接计数(如吖啶橙染料染色)[7]、微生物呼吸量测定(如基质诱导呼吸量,Substrate induced respiration,SIR)[8]、ATP含量测定[9]、最大或然法(Most probable number,MPN)计数[10],使用脂类生物标志物[11]以及氯仿土壤熏蒸法[12]等。但是,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比例毕竟极低。有研究者曾估算这一比例只有不足1.0%(0.2%~0.8%)[13]。正因为如此,基于平板培养法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存在重大缺陷,免培养技术顺应而生。所涉及的技术包括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 analysis,PLFA)分析法[14-16]、DNA/RNA杂交[17]、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核糖体RNA测序[18]、(G+C)含量[19]、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emperature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TGGE)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20,21]、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22]技术(又称“DNA阵列”或“DNA芯片”)、克隆文库分析等方法。过去20多年间,人们利用这些技术手段揭示了很多有关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信息[23]。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正确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准确地了解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1.2 根际微生物活性和功能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及根际PGPR活性

    研究根际微生物活性的经典方法,是将细菌进行培养、分离并作理化试验。另一个方法是利用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来表征该菌在环境中的生理特性、养分利用特点和自适应策略[24]。

    目前,人们广泛采用某一关键酶活性的测定来表征某类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代谢活性。此外,Biolog体系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16,25]。另外,通过克隆构建大片段DNA文库(如BAC library),有助于更准确地揭示土壤中可培养和不可培养微生物,以及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相关信息[22]。未来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无疑会大量运用DNA微阵列技术[22],因为该技术可以利用其高特异性特点,将不同活性微生物区分开,并有助于解释同一菌株在不同环境土壤样本中的生态位的异同。当然,基因转录、蛋白质组学等技术也是未来微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22,26]。

    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反映了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跃程度。在土壤中接种PGPR,只要能存活,无论是否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群落的代谢活性[15]。因此,接种PGPR是否能在土壤中存活并竞争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受物理的(质地、温度和湿度等)、化学的(pH、养分的可利用性、有机质含量等)以及和根际其他微生物之间的互作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其中,PGPR与根际土着微生物的互作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子,因为接种PGPR需要在根际形成新的生态位,并在根际定殖,且能竞争足够的养分。总之,接种PGPR后,要能以有限的群体发挥应有的生物效应。

    目前,人们可借助多种技术研究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比如前面介绍过的同位素(3H、14C)标记DNA的胸腺嘧啶核苷或蛋白质的亮氨酸组分,来估算群落代谢活性和生长状况[7,27]。此外,还可以用SIR技术定量测定根际微生物活性[8]。

    2 PGPR生态及遗传多样性

    近些年来,由于人们愈加深刻地认识到根际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加之PGPR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28],越来越多的PGPR被筛选出来并加以鉴定。从结果看,很多属都有PGPR的分布。下面以目前PGPR相对集中的几个属来阐述其生态特征和多样性。

    2.1 固氮PGPR(Diazotrophic PGPR)

    自生固氮菌大概是首个被发现具有促生作用的根际微生物。自20世纪70年代,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 sp.)的菌株就已被分离出并应用于实践[29]。其他还有能起促生作用且能自生固氮的属种主要有固氮弓菌属(Azoarcus,Azonexus,Azospira)[30]、布克氏菌属(Burkholderia sp.)、重氮营养葡糖酸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diazotrophicus)、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 sp.)、固氮菌属(Azotobacter sp.)和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等[31]。上述这些细菌可以从许多种类植物,包括水稻、甘蔗、玉米、高粱以及其他谷物,甚至菠萝、咖啡豆的根际分离到。

    最近,固氮弓菌因其遗传和代谢多样性而逐步引起研究者的关注。该属细菌能生长在以羧酸类或乙醇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而且最适生长温度在37~42 ℃。

    2.2 杆菌(Bacillus)

    土壤中的G+杆菌有95%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其余5%属于节杆菌(Arthrobacter)和弗兰克氏菌(Frankia)[32]。许多杆菌能在逆境下形成芽孢以增强生存能力,一些杆菌如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还具有固氮能力[33]。杆菌类的PGPR具备多种促生能力[14,34,35]。

    2.3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在植物根际土壤G-细菌中,假单胞菌是数量最多的一类,该属中的PGPR也因为促生能力广泛而被人们所熟知[14,36,37]。假单胞菌属细菌生态多样性丰富,国内外已经从许多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出大量该属的细菌。假单胞菌细菌往往代谢功能多样,可以产生抗生素、嗜铁素或氰类化合物等多种代谢物[38]。这些代谢物通过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以及帮助植物吸收土壤养分,从而影响根际生态环境。

    2.4 根瘤菌(Rhizobia)

    这里提及的根瘤菌是指能在非豆科植物根际进行非特异性定殖,并释放促生调控因子,如嗜铁素、氰类化合物或进行溶磷等作用,提高土壤养分的可利用性[39]。已有报道指出,在作物和一些非豆科植物轮作后,其根际微生物数量会大幅增加[40],这对随后的作物生长十分有益[41]。

    3 PGPR筛选策略

生物技术总论范文2

关键词:生物药物化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生物药物化学(Biologicalpharmochemistry)是随着生物药物的发展从药物化学中逐渐独立出来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不同于药物化学[1],是在药物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门针对生物药物的学科。它也不同于生物药物学[2-3],主要研究生物药物的化学问题。它综合利用药物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有机化学、生物药剂学等基础知识,研究生物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制备方法、稳定性、构性构效关系、结构改造、体内代谢、新药研发途径和方法等。生物药物化学当前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尚未形成一门成熟的学科。为了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北京中医药大学依托国家生命科学基地,在全国中医药院校率先创建了生物制药专业,尝试开设生物药物化学课。本校生物药物化学课程以药物化学为基础[3],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逐渐成熟的过程。笔者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对构建生物药物化学课程体系的经验进行总结。

1课程定位

从课程设立伊始,笔者始终将生物药物化学课程定位于生物制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课为基础,又构成了生物制药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诸如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药物分析、基因工程制药等课程的基础。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学生需要具有生物药物的结构、理化性质、制备和检验方法等基本知识储备。生物药物化学对于生物制药专业的作用就相当于中药化学对于中药学和中药制药专业,药物化学对于药学专业的作用。生物药物化学研究生物药物的化学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生物药物的基本化学知识、生物药物制备与优化的常用方法和原理,以及研发生物药物的一般途径和方法;熟悉生物药物作用机制及制备方法的生物学和生理学基础;了解生物药物的发展简史、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为后续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及毕业设计奠定必要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为正确、合理的临床用药奠定化学理论基础;为生物药物的生产、贮藏、检验、质量控制等提供依据;为创制新药、探索开发新药的途径和方法提供指导。

2课程知识体系的构成

与药物化学一样,生物药物化学分为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包括概述与生物药物化学基础两部分。概述部分介绍生物药物及生物药物化学的发展简史、研究内容、目的与任务;药物化学基础部分包括生物药物的命名、常用的生物药物制备和检验方法、生物药物的体内代谢、构性构效关系以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各论部分是对各类生物药物的分章节介绍。生物药物的分类比较复杂,不像西药可以按照其作用的系统进行分类,也不像中药成分可以按照成分的类型进行分类。根据定义,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化学和药理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预防、治疗、诊断制品。主要包括生化药品、生物制品及其他相关的生物医药产品[4]。生化药品系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中经提取分离、生物合成、生物-化学合成、DNA重组等生物技术获得的一类防病、治病的药物。主要包括氨基酸、核苷、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多肽、蛋白质、酶、辅酶、脂质及多糖类等生化物质。生物制品系指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作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并以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包括疫苗、菌苗、毒素、类毒素、血液制品、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抗原、变态反应原、细胞因子、酶、激素、发酵产品、单克隆抗体、DNA重组产品、体外免疫诊断制品等。由此可见,在内容上生物药物的研究范畴包括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原料制取的各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物质类似物[5],或者通过生物技术方法加工制得的成分。至于抗生素类是否应该归属于生物药物的范畴,目前有不同的看法。从来源看,抗生素类确实是来源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并且现在一般通过生物发酵的方式进行生产。然而,抗生素大部分是小分子化合物,而且是药物化学中所讲授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大部分经过半合成的方式制备。因此,有人主张将其归入有机合成药物的范畴。但是,仅根据分子量大小和制备方法对其归类似乎不太合理。无论如何,抗生素究其根源是来源于微生物发酵,而且,一些抗生素类如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本身分子量就较大,分子中也含有由氨基酸构成的肽类成分。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抗生素的发现也会得到促进,因此,笔者认为像抗生素类这些通过生物发酵或生物转化方法生产的药物也应该归为生物药物的范畴。生物药物还处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之中,有些类型发展较快,应用较为成熟;有些类型发展较慢,其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鉴于此,笔者在各论部分内容的选取上重点考虑了其临床应用情况。例如,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抗生素、细胞因子类、药用酶和肽类占据了较大的篇幅,而相对发展不成熟的抗体类、核酸类以及其他学科也经常涉及的多糖类、维生素及辅酶类则居于次要位置。

3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核心资料,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媒介。由于其发展现状,生物药物化学目前还没有正式出版的成形教材。在设立这门课程之初,笔者借用药物化学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用书,因为生物药物化学是在药物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基本原理与药物化学相似,药物化学的总论部分也基本上适用于生物药物化学。但是,生物药物化学毕竟不是药物化学,尤其是其各论部分,现在还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参考。因此,笔者以药物化学教材为基础,开展自编教材的探索工作。在各论部分,以中国药典收载的生物药物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通过搜集研究报道的各类生物药物的相关资料自己编写讲义,并通过自身的科研活动进行有益的补充。经过几年的积累和探索,目前已经基本固定了教学内容,并编写了相对成熟的校内教材[6],为该课程的进一步成熟优化奠定了基础。

4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始终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与药物化学和中药化学不同,生物药物的化学规律的总结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很多理论和概念都不成熟。再者,生物药物的结构复杂,同类药物的结构差别都很大,要求学生记忆其中的具体细节很不现实。这样,与其教授一些科学性不确定,学生需要死记硬背,学习效果也不好的内容,还不如选取一些比较实用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生物药物的化学本质。因此,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拿出一部分课时,鼓励学生自己选取感兴趣的各类生物药物,通过查阅资料,总结与生物药物相关的化学规律,例如与各类生物药物作用机制有关的药物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及其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等,在课堂上以PPT讲演的形式介绍给全班学生,并针对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了解了当前生物药物的发展趋势。通过几年的探索和积累,既理顺了教学思路,又发现了学生的兴趣所在,并且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归纳总结的能力,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5课外辅导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课外辅导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针对社会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进行的大学生科研招标项目,参考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组建了多种兴趣小组[7-9],开展了诸如各类生物药物例如尿激酶的制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药物的作用靶点等课题研究。在几年的科研兴趣小组实践中,有多个小组获得北京市或者校级科研课题的资助,有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杂志上,有的成果甚至申请了专利。实验课的内容也采取灵活的方式,由学生根据兴趣自己选择实验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编实验讲义,自定实验步骤,增强实验的探索性。最后的实验成绩评定不以成败论英雄,注重实验过程,注重思路的新颖性,设计的合理性和操作的细致性。这样,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并激发了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与以往教条式的实验课相比,学生更加勤于思考,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增强。

6成绩评定

学习成绩一直是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成绩评定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笔者在考核方式上进行了改革。首先,提高平时成绩与实验成绩的比例,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减轻学生期末考试的压力,并鼓励学生在课题讨论,课外兴趣小组和实验课设计方面多下功夫,培养其创造力。其次,期末考试的内容也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减少记忆型题目的比例。例如,针对某类药物的结构特点或者理化性质,设计方案进行提取分离,人工合成,或者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进行生产等。总之,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注重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考试只是对平时积累的一种检验。

7结语

作为21世纪最具希望和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高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并且在人类预防和战胜重大疾病、保障身体健康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0]。虽然被寄予厚望,但是生物药物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对于化学合成药物来说还很不成熟[11]。目前,能发挥特殊临床疗效的生物药物的种类还很少,对其本质的认识还有待加强。这些都依赖于生物药物化学的发展,也给生物药物化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生物药物化学对于生物制药专业的药学教育来说必不可少,但是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还有待深入探索,需要随着生物药物的发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以便更好地为药学教育服务,为生物医药产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孙凌志.药物化学优秀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J].时代教育,2016,(9):44-45.

[2]王春晓,钦传光,张朝燕.生物制药专业之生物药物学课程的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4):61-63.

[3]王如峰,张小华,王灵芝,等.中医院校开设药物化学课的实践和体会[J].药学教育,2011,27(1):29-31.

[4]樊保平,党昶永,侯斌,等.生物药物与生物制药业发展现状[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2,20(2):89-92.

[5]李珍.生物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2,10:94.

[6]王如峰,王灵芝主编.生物药物化学[M].北京中医药大学自编教材,2013.

[7]吴旻,刘煜.以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生物制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2):121-123.

[8]王永中,孔小卫,张敏.建立高校生物制药人才创新培养平台的途径[J].药学教育,2016,32(4):1-6.

[9]薛健飞,张扬,周鸿立,等.生物制药专业生产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33(8):70-73.

[10]阿丽塔,穆鑫,唐小利,等.1984-2014年治疗性生物药物发展历程及展望[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5,31(10):1356-1362.

生物技术总论范文3

关键词:教学方法 教改 发酵工艺

前言

发酵工艺学是建立在牢固掌握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基础上的课程,它还涉及发酵设备、发酵工厂设计、发酵分析等内容。主要讲授发酵工业上微生物菌种的培养基保藏,发酵工业培养基及原料处理,发酵条件的影响及控制,发酵产物的提取及精制,工业微生物的生长、物质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及微生物的代谢调控机制以及发酵工程中的先进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的分离纯化、保藏与复壮方法,掌握发酵工业培养基的主要原料及处理方法,了解微生物发酵工艺及设备,了解影响发酵的因素,并掌握相应的控制方法,掌握发酵产物的提取与精制方法,掌握工业微生物生物合成的机制,了解其物质代谢及发酵机制,掌握代谢的调控机制以及发酵工程中的先进技术的原理和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一、教学方法与改革方案

作者多年致力于发酵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了相对于该课程的相关教学方法和经验,发表了工业发酵方面的多篇科研性文章,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进行了发酵工艺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改革方案研究工作,具体介绍如下。

1. 教材选择及学习方式改善

现用教材为“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该书将总论与工艺结合得比较连贯,发酵和酿造也有精当的比较,适于该课程使用。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资源。对学习素材感兴趣,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是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重要前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围着书本与教师转,由教师牢牢地控制着。现在,要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许多学生已经适应被动式的接受知识,回答问题机械化、模式化,遇到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的问题,许多学生宁可等待教师公布“标准答案”,能够主动质疑的学生更是少得可怜……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必然导致其学习能力的退化。改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改善学习方式,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是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需要。

新时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要求教师对教材中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难易程度与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体验都能通盘考虑。这样,才能利于学生的发展。实践证明,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样,才能使生动的教材变成生动的课堂,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和帮助学生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地学习。

2. 增设与该课程相配套的实验课

实验在自编教材基础上,增开了菌种保藏(3种)及学生感兴趣的纳豆发酵(细菌型)、丹贝发酵(霉菌型)、啤酒发酵(酵母)以及大型综合发酵实验―柠檬酸发酵等内容。在实验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中,为避开与基础课验证性实验可能产生的重复,同时为避免学生实验陷入简单作坊工艺操作,实验安排以原料产品为主线,将微生物原理、工艺调控、产品分析、相关的测试和计算融入整个实验中,确保学生通过一个产品的发酵工艺技术掌握较为通用的实验设计和操作技能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科研论文的撰写和尝试性发表,为迅速发展的食品生物技术领域和发酵食品行业输送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研发潜力大的专业人才。

3. 参观实习基地建设

学生课内参观实习的发酵工厂不得少于3家,每个点均设1~2名带队指导老师(由公司技术及质量主管担任)向学生介绍工艺流程及调控技术等,这一环节大大增强了这门课程的直观性,并给予了学生接触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寻求行业生长点的机会。

4.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制作大量的彩色投影胶片,并复印装订成册,存放于资料室,便于学生翻阅;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部分发酵工厂、工艺布局等内容及一些演示性实验,给予学生更直观的印象。为进一步加强实践环节,购入酿造工艺学等专业录像供学生观看。涉及到产品生产工艺调控的专题环节,还聘请了发酵企业的车间主任或技术主管作专题介绍。

5. 教与学的效果评价

主要考核方式为笔试,期中考试结合课程论文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及总论部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察,从论文中发现学生的学习个性和特长。并鼓励学生将所撰写的课程论文(主要是综述)尝试性地进行投稿,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领域的了解和探索。

6. 注意收集毕业生、企业的反馈意见

该门课程教学的目标即是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因此毕业生及企业的反馈意见将有助于及时弥补教学中疏漏的重点,以利学生学以致用。与在发酵企业工作的往届毕业生保持密切联系,关注企业需求的新动向,及时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强化。经常走访用人单位,了解单位对毕业生的相关评价,更加了解我们所培养学生的长处和不足,从而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扬长避短式的教学,以长促短,弥补不足之处,培养出更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学生。

7. 科研反哺教学

教研人员要致力于发酵食品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积累丰富的科研经验,然后丰满教学内容,赋予课堂讲授过程的生动性、真实性、趣味性和技巧性,让学生学到许多书本以外的经验和技巧。

二、教学效果

按照上述介绍的教学方法和教改方案进行发酵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开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充分利用前期课程食品微生物学及发酵工程概论等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获得了连贯的发酵与酿造的系统知识,学生自学能力明显提高。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了部分内容及进行一些演示性实验,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动感和趣味性,丰富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3. 学生毕业设计乐于选择微生物发酵方向的课题,并在完成过程中表现了较高的专业技能。

由于该课程为专业课,其后续内容基本体现在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中,课程教学的成功点在于:大批学生自选进入发酵类实验室完成论文;论文设计思路较新;能较准确地解释实验中发现的现象,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障碍;在工艺性论文中能考虑生产实际需要,如成本、规模化的可行性、整体效益、环保等;论文写作用语精确,书写规范。论文指导老师也反映学生整体发酵方面的专业素质较高。

4. 学生善于提问,研讨愿望强烈,有创新意识。

5. 建立了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估方式。

以课程论文的形式于期中进行教学效果考察,并在课程论文完成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学科前沿及重点,挖掘生长点。

小结

食品发酵技术的迅猛发展将要求高等院校输送一批具备食品基础理论、精于发酵技术的高能力、高素质专门人才,因此,目前的教学体系仍要进一步完善,以便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

由于行业间技术保密,给实践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进入工厂进行的实践环节时间越来越短,内容越来越少。为保证这一环节,要以多种形式与更多的企业联系。

另外,要注重实验教学的设计和投入。实验教学在该课程的学习中应该占有很重的份量。加强发酵工艺学课程实验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思维能力,并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大面积提高发酵工艺学课程教学水平。因此,在教学中积极创设实验环境,想方设法多做实验。除了教材应做的实验外,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增设一些触手可及的就地取材的实验。

传统教学过程中,主要靠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实验,由于实验器材的限制,学生大多只能被动地听、被动地看,老师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加大实验仪器设备的投入,很多实验内容可由学生随堂动手做,变被动听为主动学,这样教学中的主体由教师转向学生,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首先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其次才是一个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探索的平台,引导学生把探索学习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生物技术总论范文4

【关键词】 景观用水治理 循环利用 问题

1. 景观用水总论

1.1生态景观用水定义

生态景观用水,意思就是用于生态景观并符合生态景观用水的水。生态景观用水一般要求清澈、无臭味、无污染。生态景观用水可以是来自大自然的符合生态景观用水的水资源,也可以是通过现代科技及设施处理的符合生态景观用水的水资源,还可以是应用于现代景观中的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等使保持生态标准的水资源。

现代城市景观园林规划建设中,尤其现在越来越多的水景楼盘,小区内的人工湖、人工河内的水都需要有系统处理的。一般是用生物膜,想生物栅,生态浮岛等,人工湿地技术现在也已经很大程度上的用到景观水处理上来了。这些用水在使用过中都要尽量的接近生态标准。

1.2生态景观用水延伸

通过现代科技及设施处理的符合生态景观用水的水资源。如人工湖的用水,在水中养殖一些水生植物和动物使水体自净。而用于草坪的灌溉水中有没有有害物质,尤其是一些开放的绿地,要考虑在草地尤其是土壤中的有害物的残留,防止二次污染。需要统筹考虑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关系 在景观环境中,建造生态水系,为人们营造一个亲水的环境,也让这座城市因水更加美丽、更有灵气,得民心、顺民意。只是,这么多水从哪里来呢?城市水系对于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空气、提升城市品位、排洪防涝等作用巨大。不过,建设城市水系首先要解决城市水源问题。而且,对水源的可行性一定要有长远评估,现在水源能满足需求并不代表将来也能满足。在缺水的环境下,要统筹考虑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中水雨水帮忙解决景观用水 ,该怎样平衡生活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关系呢?充分利用中水,是解决水源问题的有效途径。

水循环利用均是以中水为主的人工循环利用系统,未见在构建地表涵养水库的半天然循环利用的报道。水、地下水、污水作为水资源,创造性地开发了水循环利用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缺水的问题。

2. 水循环利用系统

自来水是市政提供的城市公共用水水源,利用水循环往复的原理,深层次发掘水可循环利用的特性,创立景观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中水人工循环利用系统、地表涵养水半自然循环利用系统和地下水自然循环利用系统。

2.1中水人工循环利用系统

2.1.1系统构成 中水循环利用系统是人工系统,污水经过再生处理、水库天然处理和二次处理,达到使用水标准,一部分回用,其余的中水进入地表涵养水循环系统,实现了水量基本平衡的使用循环。

2.1.2再生处理 再生处理是中水循环系统的主体

出水目标达到中水设施管理办法中的中水标准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V类水体标准。再生处理是复合工艺。该工艺流程,实现了多种有效工艺的有机复合运行。分流取水器和综合池是新技术。分流取水器是针对污水量大于取水量的情况设计的中水取水专用技术,不需要动力和清渣。综合池在传统的调节池中实现了调节、水解酸化、厌氧脱氮、初次沉淀等功能。综合池中设兼氧段,第一氧化池为厌氧池,第二、三、四氧化池为好氧池,第四氧化池硝化混合液回流至综合池。达到同样的反硝化效果,低温效果更为明显。加填料的反硝化停留时间为不加填料的反硝化停留时间的11.8%, 解磷后的污泥回流到第三氧化池前端,清液经化学除磷后回流到综合池,剩余污泥进人排出系统。这部分工艺是典型的除磷工艺。解磷池需要提供碳源作为解磷和增殖的能源。因聚磷菌容易吸收小分子有机物,尤其容易吸收低级脂肪酸类物质,而亚硝酸盐,特别是硝酸盐对聚磷菌解磷和增殖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在综合池中首先设水解酸化段,既可以向解磷池中的聚磷菌提供含有大量低级脂肪酸类物质,又避免了大量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产生。为了增加聚磷菌的含量,第三、四氧化池不填加填料,按活性污泥法运行。沉淀池出水加混凝剂和石灰消解液,进行絮凝反应和Ca,(PO ) 沉淀反应,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Ca,(PO ):沉淀物。

2.2地表涵养水半自然循环利用系统地表涵养循环指水在地面、地表土壤层和植物的循环过程,是半自然循环系统,是连接使用循环和地下循环的纽带,在水的循环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水循环利用系统中。储水部位具有处理和储存两大功能,是安全可靠供水的重要保证。

2.2.1中水补水途径之一,中水一绿化一渗透一地表涵养储水部位;

途径之二,中水一水景一渗透一地表涵养储水部位;

途径之三,设置人工控制的地下补水支脉,形成中水一人工补水支脉一渗透一地表涵养水库,冬季补水源不足时开通本途径;

途径之四,中水一水库一人工河一渗透一地表涵养储水部位。

2.2.2循环补水地表循环是地表涵养水库的重要补水水源,循环越大,补水越多。循环之一直接绿化,即渗渠一绿化一渗透一径流一渗渠;循环之二直接使用,即渗渠—使用一中水系统一水景绿化一渗透一径流一渗渠;循环之三人工河,即渗渠一人工河一渗透一渗渠;循环之四人工循环,即渗渠一人工补水渠一渗透一渗渠。

2.2.3雨水补水雨水是雨季地表涵养储水部位的重要补水水源,包括空山水、屋面雨水、绿地雨水、道路雨水和流域雨水。

2.3地下自然循环利用系统

地下水的循环利用主要指区域内深水井的利用。深层地下水的循环过程是一个大区域的循环过程,属自然循环,地表水在自然循环过程中通过岩层裂缝和其他途径渗透,向深层地下水线和地下水源聚集地径流,到达地下储水结构,通过深井取水实现循环。深层地下水主要用于公建饮用水和直饮水。

结语

水在自然界不断往复循环,这是自然规律。利用水的循环规律,修复、强化、提升水的循环,深层次地开发利用水的循环,是解决城市用水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自来水不是城市的惟一水源,利用污水、雨水、地表涵养水、地下水作为水资源,开发生态景观水循环利用系统,将成为一条更符合自然规律的、崭新的水综合利用模式,大大推动生态的发展,为水务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全球水循环与水资源 程磊 气象出版社.

生物技术总论范文5

关键词:现代建筑;传统民居;联系;运用

一、传统民居建造布局的原则以及传统元素的应用现状

中国传统民居形式是多样的,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的不同,地方的独有材料与传统的建造工艺方法的不同,经济能力的参差不齐等原因,形成了我国多种多样的民居建筑形式。主要有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的木构架庭院式民居,江南的天井式民居,福建、广东的土楼民居,窑洞式民居,以及分布于我国西南部的干阑式民居。依据每个地区具有的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也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拘泥于形式,这就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布局原则。

中国传统民居具有其独特性,它见证了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在中国的传统民居中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在整体空间以及局部空间的布局、立面造型和细节处理等等多方面都值得现代建筑加以吸收利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建筑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但是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传统美学的影响。在现代的建筑中,传统民居的元素仍然可见,比如说,飞檐翘角的屋顶,彩色琉璃装饰,垂花门和牌楼等在生活中还是常常见到的。再比如说,在旧城改造与历史街区的保护中也出现了相当大规模的传统元素,因为这些旧建筑本身就是属于传统的民间建筑,会留下一些历史的痕迹,就算是用现代的手法去创造传统使其旧貌换新颜,最后的建筑也是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体。一些旅游建筑,为了营造传统的氛围,保留传统文化气息,也会引入一些传统的信息与符号。

二、现代建筑与传统民居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

1.生态建筑――环境与风水

中国传统民居有独具的特点,是因为它依据当地的环境、风水、落位等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房屋坐北朝南、前后错落、或是依山傍水,村落合理布局。这种利用地理、气候条件与风土、水文等天然因素,不占据良田、不破环生态环境等的特征,就是传统民居流传至今的、最本质的特征。然而,现代建筑中很多都是不顾环境,大量肆虐的建造,打破了生态的平衡,这是现代建筑想要长期的发展下去不得不思考的长远问题。因此,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现代建筑发展的中心思想是很必要的。生态建筑也是人们对环境风水的意识提高的重要产物。

2.人文建筑――传统与文化

现在依然保留的传统民居建筑,如北京的四合院、福建的永定土楼与客家民居,还有陕北窑洞、四川民居、皖南民居等等都显示出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民居特征,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民居的表现形式是各式各样的,它是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的。因为各地民居是存在显著差异的,比如说地域、气候等条件的不同,建筑材料和构造方法的不同,经济能力的不同,也不同,使得中国传统的建筑是形成了一种地域以及文化传承。而现代建筑的形式就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传统文化,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与鉴赏。

3.独具特色的透光建筑――天井

在传统的中国民居中,尤其是以安徽民居的采光天井最具特点。它增加了建筑两边窄长的侧翼,以一个三合院的形式形成采光天井,它在空间上处理了与光的关系使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天井的自然光线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外部庭院的风景。在现代建筑设计和实践中,中庭的采光延续了传统民居的意识,自然光线的引入减少了能源的消耗,而且在错落有致的层次布局与复杂的空间设计中,辅以现代的透光建材以及施工技术。利用了天然的自然采光,这也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出发设计了现代的建筑。

三、现代建筑中传统民居元素的运用

传统民居体现着多样化的本土文化,因此,应从中国传统民居中吸取其精髓,在现代建筑中合理地运用传统元素发挥其创造性。

第一,优良的生态设计元素

我们应充分挖掘在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生态元素,再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使这种理念应用在现代建筑中。在传统建筑中有一种窑洞,它是生土建筑,这种建筑就是利用地下土壤热容量来保持温度,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利用土壤蓄能的技术使其在现代建筑得到充分的体现。传统民居还特别注重绿化,还能防御酷暑与适当调节局部气候等功能。在现代建筑中我们可以借鉴这种绿化理念,利用现代的生物技术完善绿化,使在现代的小区中也能感受到宜人的气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在改变传统能源消耗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的技术如太阳能、风能、土壤蓄能与沼气能等,可以减少对环境污染。因此,现代建筑与生态理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是必然的。

第二,现代住宅中出现了庭院空间

庭院空间是传统民居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元素。它形成一个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内向型空间。它从表面上看是一种围合的空间,但是内部看来是留下了一个可以互相交往的空间,使人与人的交流在合院空间中也没有受到阻碍。从室内到室外,建筑与自然界是围合的但也保留着开放,庭院空间将公共与私密的空间达到人与自然界间相互协调。现代的小区式住宅是单栋独门的,这种设计保障了居民一定的私密空间但也降低了邻里之间的感情。所以我们可以将传统民居中庭院的设计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来,在现代建筑中,设计建造公共活动交流空间,以减少现代建筑中冰冷的隔阂的感觉,使现代建筑亲近生态的自然的世界,从而避免了在小区中发生出门也不识的尴尬的处境。

第三,天井元素的创造性运用

天井是徽派建筑中皖南建筑的一个重要的元素,它使狭小的天井改变到宽敞的中庭。它延用至今也正是因为天井可以有效地改善建筑中的气候、空气等。在现代居民住宅设计中,很多设计都大大减少了居民在房屋日照率,这种房屋是加深了房屋进深,在有效的局限的土地面积上,获取最大的建筑使用面积从而提高小区中的套户数。若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借鉴皖南民居建筑中的天井设计方法,获得适当的采光同时也减少了夏日日照强度。通过天井的设计是使建筑从内向外有了良好的通风效应,但空间狭小不适合现代建筑的需要,也可在原有的天井基础上上扩大面积以形成宽敞的中庭, 充分利用天井元素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生物技术总论范文6

[关键词]园艺特色专业产学研结合创新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58-03

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学研究的水平。[1] [2]江西省是园艺大省,2011年全省果蔬面积约1791.9万亩,产量1913.2万吨,园艺产业是我省种植业中的第二大产业。同时,随着江西省生态农业的建设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推出,园艺产业在可持续发展、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协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江西农业大学园艺专业是江西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在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和农业推广等方面具备了鲜明特色,是江西省园艺人才培养的基地,多年来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性教学改革、教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许多探索性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园艺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及任务

(一)园艺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我校依据江西省园艺产业发展需要,努力培养高素质园艺人才,力争将园艺专业建设成在江西生态建设和园艺产业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级人才基地;专业建设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手段,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实践性教学为教学特色,始终保持在江西省“园艺高等教育、园艺科学研究、园艺科技推广、园艺社会服务”的领先地位[3] [4];紧密结合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攀高,不求大,不趋同,立足自身特色,推进江西农业大学园艺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为江西振兴园艺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建设成具有明显地方特色和优势、综合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园艺本科专业,为江西省的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为江西省农林类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 园艺特色专业建设任务

在课程建设上,我校加大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实施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建设工程,以园艺专业必修课程为核心建设精品优质课程群。在实践性教学上,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建立一个融课堂实验、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农业推广于一体并互为补充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团队建设上,建设一支结构更加合理,教学质量好、科研水平高、服务能力强,并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肯于创新,且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显著及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在教学条件建设上,加强校内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园艺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在科学研究上,坚持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课题为载体,为学生培养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和实践机会,加大科研转化教学工作及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作。在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上,加强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专业自评体系,建立起规范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机制。[5][6][7]

二、园艺特色专业建设成效

(一)形成了一套具有江西地域特色和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建设思路

我们将园艺专业建设立足江西,坚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在主要教学、科学研究和农业推广等方面具备了鲜明特色,按照培养专业知识全面而系统、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思路,以我校园艺学科为支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深化教学内容和技术手段改革、促进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结合,实现“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突破口”的目标,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主要从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新增专业方向观赏园艺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充分体现方向特点和要求,既在基础课程上与园艺专业保持一致,又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面向本省产业发展需求,为本省园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专门人才。其次,加强园艺专业实验室和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在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从“以校内园艺实验平台和实践基地为依托的课程实践教学、以教师校企合作项目及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为纽带的毕业实习、以省内园艺相关生产企业为依托的顶岗生产实习”三个阶段,多层次、渐进式地构建了与都市农业和园艺产业化发展相衔接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再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争取科研项目和横向项目,努力开展对外服务,为学生实践提供机会,提高教师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并且进一步聘请校外创业导师,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促进学生更多、更深入地了解现代园艺产业的发展态势,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最后,改变本科生论文选题完全来源于老师的科研课题的传统,根据企业和生产需求,为本科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并将相关试验全部或大部分安排在企业完成,着力解决生产上急需解决的科技问题。

(二)组建了省内高水平的教学与科研平台

我校园艺学科立足江西,坚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针对赣南脐橙、南丰蜜橘、奉新猕猴桃、上栗黄瓜、瑞昌山药等特色果蔬种质资源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与创新、园艺植物发育生物学、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处理技术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为江西园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学科点骨干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近五年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百余篇,获各级各类项目40余项。此外,通过选育,获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及认定的品种有4个,并获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江西省科技进步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等多项奖项。

我校园艺学科目前组建了“江西省果蔬保鲜与无损检测重点实验室”、“南昌市果蔬保鲜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点―植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等科研教学高水平平台,建成了园艺作物标本馆,建立和完善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实验室总面积达4000m2以上,仪器设备总价近2000万元。有内容系统、设施完善的校内实习基地200余亩,有各类固定校外实习基地10余个。

(三) 打造了一支知识新颖、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根据园艺专业现有教师状况,我校结合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本专业建设成功的关键。经多年建设,本学科拥有了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职称结构均较合理的学术队伍。通过与国家重点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选送访问学者,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青年教师蹲点锻炼、实行导师制、采用以老带新的培养方式等,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通过校企结合办学,加大“双师型”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等,加快造就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主导,骨干教师为主体,双师培养为重点,企业兼职教师为补充,提高素质为核心”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教师学术水平有较大提高,能更好地参与当地经济建设和行业重大技术难题攻克,并取得丰硕的教学与科研成果:我校已获批准“园艺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在近三年内,获得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0余项;我校教师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推进了精品课程《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等课程的建设和教材建设(《果树栽培学各论》、《蔬菜栽培学总论》、《蔬菜栽培学各论》、《园艺学实验教程》等)。此外,我校还新增校外产学研结合的实训基地3个,组建了校内实训基地。这些平台的建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探索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园艺专业学生培养模式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实施“园艺专业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训练计划”,以课题立项的形式,每年资助10个“园艺专业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训练计划”项目,带动100多名学生参与,以鼓励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制订和完善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建立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计算机程序设计、大学生英语竞赛、职业技能竞赛等校内大学生科技竞赛基地,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发明和创造竞赛活动,积极组织和鼓励广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力争园艺专业有1~5项省级以上获奖项目,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近五年来,我校园艺专业招收本科生300余人,本科生学士学位获得率达96.1%,考研录取率为30.8%,平均一次性就业率为87.7%。近五年来,园艺专业4次评为省级社会实践先进营队,有1人次获第四届“挑战杯”校外学术科技竞赛江西赛区特等奖,1人次获江西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1次获江西省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奖,2班次被评为“五四”红旗团支部,1人次获江西省大学“谈科学发展观”征文一等奖,2人分别获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二等奖、三等奖。

(五)构建了一套符合现代园艺生产要求的课程体系

江西农业大学园艺专业作为江西省特色专业,特别强调突出区域特色,立足地方,面向江西园艺作物生产,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思路和特色。通过对农业领域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的调查分析,按照“拓宽专业口径;减少计划总学时,减少必修课程;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选修,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培养”的原则于2010年重新构建了园艺专业课程体系,将所有园艺专业实验课程重新进行了整合,避免了不同课程实验重复做的弊端,并依托我院国家级植物生产实践教学中心编写了《园艺学实践教程》一书,目前在所有园艺相关课程教学中得到了有效应用。

(六)建设和完善了一批实践教学基地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自项目建设以来,先后建成了园艺作物标本馆、园艺作物标本园、园艺作物展示馆,三年来园艺实验室共投资275万,更新与配置了实验仪器,建造了1000m2的智能温室1座,使校内实习基地和实验田室更现代化。在江西华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农望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江西原野食用菌公司、江西中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学生实训基地,以项目为依托,在江西樟树、新余建立了长期试验示范基地,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每年都有一批学生到这些单位进行毕业实习。

三、园艺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园艺业建设发展趋势尚有差距,建设的视野还不够宽广

园艺产业已充分表现了全球化的特征。因此,作为培养园艺作物栽培、育种、加工、销售的高级人才的园艺专业,其特色应“立足当地,放眼全球”。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而园艺又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果树、蔬菜产区,如赣南脐橙、南丰蜜橘和遂川金柑等都是我国主要的名、特、优柑橘。1995年南丰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南丰蜜橘之乡”的称号,2003年南丰蜜橘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为原产地保护产品。2002年赣南脐橙已被农业部列为国家九大优势农产品之一,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发展项目和品牌。因此,建设园艺特色专业,培育特色专业都必须站在全球园艺大环境、全国园艺生产的高度来认识,并且还应深化和提高认识,不断提高特色专业建设水平。

(二)园艺实验室、实践基地硬件建设还需要完善

实践性强是园艺专业的专业特征,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已形成了重视实践、实践教学效果突出的经验和教学方法。但是,随着园艺产业作用和效益的不断深化,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园艺学科对实践教学也提出了更高、更符合时展的要求。实践性教学过程需要继续完善和提升其理论高度。目前,由于经济投入有限,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硬件建设、实践条件与现代化教学实践的需要仍有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特色专业建设是长期目标,需要在阶段目标完成的基础上深化完善和提高

园艺专业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积累了一些办学经验,初步显示了办学特色。本项目获批后,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任务更加全面,指标更加具体,措施更加可行,成就更加显著。但是,特色专业建设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它是一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随着园艺产业发展而不断深化、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建设过程。我们将在完成本项目任务的基础上制订长、中、短期规划,制订年度计划,为把园艺特色专业建设不断推向新水平而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李俊龙,林江辉,胡锋.对高校如何开展特色专业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4):59-61.

[2]王平祥,陈晓琳.试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142-144.

[3]林江辉,李俊龙,胡锋,顾南.建设品牌与特色专业,切实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南京农业大学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7(3):44-45.

[4]谭豫之,刘为民,白菲.中国农业大学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0(5):44-46.

[5]郑先哲,李文哲,冯江.特色专业建设中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3):98-99.

[6]司,武艳艳,孙志颖,邵宝健,杨学举,董金皋.“生物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2):161-163.

[7]廖明,黄大乾,姜峰,朱蕾.基于差异化竞争战略的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8):111-113,127.

[8]刘辉,许慧.高等农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特色专业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73-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