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技术范文1
虚拟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主要运用的测量技术分为人工测量、仪器测量、摄影测量以及激光雷达等,结合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源进行整理汇总,模拟地展示文化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全景的虚拟现实仿真情境,从空间视觉去全方位、多角度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空间建模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空间的立体成像制作成逼真影像,提高了文化遗产的展出率和视觉效果,实现人机互动,更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维建模是虚拟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关键步骤之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现的基础,主要利用现有的成熟建模软件通过交互式对目标进行建模,建模精度能够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用的要求;立体成像技术和传感器技术使得文化遗产实现三维立体呈现,真实再现为非物质文化研究工作更加深入地开展。
2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2.1数据库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资源是通过民间体田野调查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系统地记录,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媒体等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信息进行真实、全面、系统地动态记录,这是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基础,也是数据库建设的根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库建设包括:存储系统、著录系统、数据处理整合系统、检索系统、备份系统及数据库的安全及共享等,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文献检索等技术,结合网络上主流的B/S技术结构,利用不断成熟的新网络浏览器技术,结合多种Script语言和AetiveX技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科学的分类与管理,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检索效率,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依托,以数字化的各种信息为内容,以分布式海量资源库群为支撑,以智能图文音像检索技术为手段的信息服务形态,达到记录、保存、传承、传播、利用、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实现有效和持久地完善保护措施。2.2数字博物馆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字博物馆是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涵盖互联网、多媒体、数据库、版权保护等诸多技术和标准范畴。数字博物馆通过提供知识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使传统博物馆的功能得到了扩展和升华。
3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实践
3.1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践数字化时代,博物馆与数字化技术结合,使得人们在家中、足不出户便能坐览全世界博物馆的精品馆藏,享受3D沉浸式的参观展览。数字博物馆无疑拓展了博物馆展示的空间和手段,并让已经结束的展览得以永久的存活下去。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陈建宪教授说,“中国网民队伍庞大,‘数字化博物馆’有利于更多人迅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内数字博物馆,做得比较成熟的有“数字故宫”和“数字敦煌”。同时,各个民族地区的本土文化数据库也在积极建设中,旨在将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收集起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内蒙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陕西文化遗产资料库、羌族非遗动态影像数据库、羌族非遗静态影像数据库、羌族非遗3D动作数据库、苗族非遗影像数据库等等。这些数据库建立使用了世界先进的影像数字技术,探索了非遗文化保护的新方式。3.2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践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正在大规模地把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文化形态。1992年,为了便于永久性地保存和最大限度地、公众公平地享有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推行“世界记忆”(MemoryoftheWorld)项目,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法国文化部部长目前选择了四个领域正式启动文化数字化项目,包括40万本图书、3000部影片、一系列视频点播以及一个数字报刊网站,作为第一批文化数字化内容。国外数字化博物馆的典型代表为数字卢浮宫和数字化米开朗琪罗计划。早在1995年,卢浮宫向大众开放了官方网站,是第一个把藏品从展厅搬上网络的博物馆。数字化米开朗琪罗计划将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琪罗这位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的作品数字化。
4展望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技术范文2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艺术教育;动画短片创作;融入
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而极具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被称为“无形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给出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011年2月2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研究者们广泛关注。在高等院校艺术专业教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数字化教学体系,将具体内容渗透在艺术设计、动画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艺术专业的教学环节中,通过插画、插图、微电影、动画、网站、app等形式进行数字化记录、推广与传承,成为探索非遗与艺术教育结合的重要实践方式。
一、导入“非遗数字化专项课题”
针对“应用型”艺术学科,笔者提出“专项课题”计划,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时代创新精神贯彻到整个教学计划中。在此过程中,着重解决学生协作考察、田野调查、报告论文与完成数字化作品的制作等问题,强调专业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共同培养。导入“专项课题”,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形成专业特长,并可以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协作能力。以高等院校本科教学为例,可以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或二年级上学期进行立项,通过1学年左右的基础训练,在三年级专业创作和四年级毕业创作中可以看到明显效果。在具体教学中,通过组织相关考察、拜访传承人等活动发现创意的来源,在考察中开启独立的视角,发现“非遗”与当代艺术形式的契合点。如,组织西北大学艺术学院与陕西省工艺美术学会“走进宝鸡,走近大师” 的活动等,让青年学生在生活中亲近非遗大师,并了解“非遗”的生态环境。通过拍摄微电影、微信传播等方式进行数字化记录、整理、推广,将传承人的口述历史数字化保存。
二、以动画短片方面的部分实践为例
1、基于中国“非遗”项目――古琴艺术进行创作的水墨动画短片《高山流水》
该片是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国学派”与民族风格动画艺术研究》的成果之一。该片取自《吕氏春秋-本味》: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作者将伯牙和子期的传说故事及古曲《高山》《流水》进行了水墨动画改编。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弹弦乐器,称为“国乐之父”。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宣布的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古琴名列其中。该动画通过将文人士大夫的传说进行视觉化塑造的方式来表现古琴的高古,通过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等桥段进行古琴文化的弘扬,是 “非遗”和水墨动画结合的综合尝试。故事由中国传统工艺古琴展开,讲述伯牙、子期相遇相知,却最终生死相隔,表达知己难得的情感。作品建立在传统国画的基础上,运用淡彩淡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士情怀。既有着意境之美,又表达了对古代文人情操的向往。在创作过程方面,根据剧情画出分镜,将场景绘制成静态山水画,然后进行扫描。使用photoshop进行图像处理以及上色,并根据时间、地点的不同,更改物体光线投影;利用图像分层拉大物体远近、虚实关系;在AE中进行局部特效并输出片段;最后利用PR进行剪辑。(《高山流水》作者:屈菁 蔡舒越 冯天,指导老师:温雅,2015)
2、基于“非遗”项目――巫舞进行创作的实验动画短片《图腾》
该片是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传统元素及地狱文化的动画融入――图腾》的成果之一。2007年,开县巫舞进入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巫舞是一种常见的民间艺术活动,带着浓厚的巴文化和楚巫文化痕迹。“跳端公”即是祭祀仪式中巫师所跳巫舞的基本步法,有禹步、罡步、便步和独脚跳等动作,是民间祈求保佑主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安吉的一种形式。《图腾》在选题构思阶段立足于以古代荆楚地域当中的巫楚文化,将楚人崇凤、鸣琴祭天、望祭龟卜等地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文脉传承在思想内涵上做出延伸。在创作初期通过对巫楚文化进行调研、对图形纹样等进行收集整理,梳理其中的符号元素,根据这些元素进行再创作。在这样一个结构与重构的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精神的思想表达。动画《图腾》结合计算机数字技术探寻当代语境下的传统新生,在“非遗”与动画实验艺术碰撞中展示出不同的艺术生命力。该片入围北京国际设计周《2016当代国际水墨设计展》。(《图腾》作者:韩文超 陈琳琳,指导老师:温雅,2016)
3、基于中国“非遗”项目――皮影戏进行的动画短片尝试
Flas《荆轲刺秦》改编的是《战国策・燕策三》的故事,二维动画《消失的心》则改编了《开天地》的传说。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两个动画片的部分镜头均以皮影为研究对象,针对皮影形象、图形纹样、历史典故等元素进行梳理和再创作。(Flas《荆轲刺秦》作者:王斌 吴英,指导老师张辉,2016;二维动画《消失的心》作者:刘勇 曹杨,指导老师 温雅,2016)
综上,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为导向的动画短片创作,是通过数字技术这种方式来进行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创新探索。将非遗融入艺术院校数字化教学体系中,系统地进行文化遗产和数字技术相结合的艺术实践,有利于将“非遗”中蕴含的文化信息以生动形象、便于记忆、符合现代审美的方式传播出去,有利于推动对于传统文化遗产的认知。同时,可以开拓 “非遗”保护的思路,可以促进非遗数字化与动漫产品的开发,并促进中国文化产业资源的积累。
【参考文献】
[1] 刘思,冯学珍.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问题[J].西部皮革,2015.08.
【作者简介】
温 雅,女,西北大学艺术学院动画与数字媒体系讲师,从事文化产业与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与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技术范文3
[关键词]民间工艺;新媒介艺术;数字化博物馆;虚拟现实;保护
一、民间工艺的保护与新媒介艺术
1.民间工艺的保护。
民间工艺是指在民间流传的、群众自发创作的,具有艺术性、审美性,或兼具一定使用功能的作品。民间工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作为中国民间古老文化的传承,对民间工艺的保护与研究具有经济的和文化的重要价值。2005年国家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由此可见,民间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文化遗产的范畴。
民间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它的保护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用于文物保护的博物馆数量众多,但用于民俗民艺的博物馆相对数量要少得多,而且考虑到非物质的属性,有些不一定能够方便地用于收藏和展示(如口头文学、表演艺术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寻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对民间工艺进行保护和研究,并进行总结。通过这样一种方法能够对它的发生、发展、类别、表现上的特点,以及对现代文化的影响等进行综合研究,达到收藏、展示、保护、研究和普及等多重目的。
2.新媒介艺术理论。
“媒介”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传统的媒介可以是语言、文字、声、光、电等,或具体的讲如广播、电视、报纸等介质。
新媒介艺术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的欧美,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20年代的达达主义、未来主义时期。广义的新媒介艺术是相对于绘画、雕塑、现成品装置、行为表演这些传统媒介而言,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数字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借助于数字艺术与网络进行传播成为一种新的手段和载体,网络无疑成为新媒介艺术的一个代表。在本文的研究中新媒介艺术专指以网络和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艺术,比如网络技术、二维动画、三维动画、虚拟现实技术等等。
二、基于新媒介艺术的民间工艺保护的方法
利用新媒介艺术,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有关民间工艺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够更好地整理、收集、记录民间工艺的信息,进而建立民间工艺数字化博物馆,可以突破传统意义上的保护方式所不能达到的要求,可以更为保真、安全和长久的保存这些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而言,就是采用多媒体技术保护民间工艺,脱离有围墙的博物馆实体,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收集、整理、保存、加工、展示、研究各类民间工艺的信息。数字化的虚拟环境脱离固定的专有建筑、人员和实体藏品,同时又具备了博物馆的其他一些特征,如有一定数量的藏品(不一定是实际的实体藏品)、有展出等,它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服务于社会。
1.新媒介艺术保护民间工艺的理论依据。
(1)新媒介艺术理论为民间工艺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持。
(2)现有的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知识,为数字化博物馆中人机界面的设计提供了智力支持。
(3)人机交互理论为数字化博物馆中虚拟现实提供了理论支持。
2.新媒介艺术保护民间工艺的技术依据。
(1)我国的博物馆早在2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的探索。经过20年的实验探索,这项技术已经在多媒体运用的某些领域(如二维展示)取得一定成果。
(2)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博物馆模型提供了技术支持。
(3)越来越多的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3DsMax、Maya、Photoshop等为三维和二维虚拟场景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持。
(4)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VRML技术为建立虚拟场景提供了良好的规范;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使技术与艺术充分结合,使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向更广更深的层次发展,是今后博物馆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样也为民间工艺的保护开辟了新思路。
3.目前新媒介艺术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成果。
目前关于这一理论在民间工艺保护方面的应用,从网上搜索到的关于民间工艺的网站一般只是局限于图片文字的展示说明,有些是以网络销售为目的(如关于凤翔泥塑的“泥客中国”网站);有些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新闻、政策、动态为主(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的新闻网。真正基于虚拟现实的民间工艺保护内容的网站还很难找到。
国内最近几年有一些高校与文物保护及博览机构开始进行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研究, 2002年在重庆召开了第一届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讨会。目前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内容包括数字博物馆理论的研究、古文物计算机复原技术、三维扫描技术等等。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新的网络应用理论,可以利用Web3D等技术建立更为有效的数字展览、展示的数字博物馆,进行民间工艺的保护研究。
4.研究工作中面临的技术难点和采取的解决办法。
在民间工艺数字化保护的研究中,其关键问题和技术难点包括三个方面:信息构筑、信息呈现、界面与交互。具体解决方法包括如下三点:
(1)多媒体虚拟场景建模技术。利用3DsMax等三维建模软件建立虚拟展馆,对民间工艺品进行三维虚拟展示,对制作工艺及过程进行动画模拟和还原。
(2)VR(Virtual Reality)多媒体虚拟场景交互展示技术。利用VRML可以在网上创建充满真实感的三维虚拟世界,可以在其中漫游,并可以通过网络共享这些虚拟世界。通过这一技术可以让浏览者在虚拟的博物馆展厅中漫游,实现三维的参观。
(3)数字化博物馆的资源管理。在虚拟的数字化博物馆中,拥有海量的信息,如果建成一个广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库,就必须考虑到管理问题,数字化博物馆中的资源管理实际就是对从事此行业工作的设计师的设计管理。充分利用管理学中设计管理的知识进行人机交互管理是海量信息库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民间工艺保护数字化博物馆的建立
1.民间工艺保护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内容。
建立一个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型数字化虚拟民间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发扬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体系中,可以通过网络或在指定的设备上进行观赏,并可以查阅相关信息,既可以服务于专业人士,如文保部门(用于文化遗产的研究)、设计师(吸取和借鉴民间工艺的精粹,并应用于创新设计),也可以服务于普通大众(用于民间工艺相关知识的普及)。
主要内容为建立较为完整的数字化民间工艺博物馆:包括利用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对民间工艺中的艺术造型形象进行学术分类、信息化存储,建立资料性的符号库和素材数据库;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方式、使用方式、消费方式、流通方式、传播传承方式等文化存在方式进行再现;开发民间工艺品的数字化信息获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媒体虚拟场景建模、多媒体虚拟场景协调展示等先进技术。
通过对民间工艺的数字化保护开发,按其图形符号、题材内容、风格样式等特征进行归纳分类,形成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素材资源库,并可以将其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使这种民间传统文化的观念基因传承和发扬。
2.民间工艺保护数字化博物馆的基本模型。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架构出基于数字网络的民间工艺数字化博物馆的模型。在这一数字化博物馆的体系中,网络技术是整个系统的前提,最终的系统是通过网络接受访问;并进行信息的反馈,将海量信息高速有效地展示给访问者。在整个系统中利用ASP、JSP等网络技术实现访问,通过合理的人机设计,达到展览、展示所应具有的展示功能、管理功能、交流功能和交易功能。利用3dsmax等虚拟现实软件建立仿真场景,结合VRML实现交互式模拟,使访问者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整个系统中,所有的资源通过数据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整合,并结合其他相关技术实现虚拟博物馆的收藏、展示与研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OL]..
[2] 杨先让,杨阳.黄河十四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
[3] 罗一平.美术信息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4] 周明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 李键,邓家缇.基于网络的虚拟现实技术[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9,(3).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技术范文4
〔关键词〕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分类号〕G250
Measures for Cultural Organizations Protec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ang Yunqing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Schoo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250100
〔Abstract〕Facing the preciou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needs to be pressing protected, cultural establishments organizations such as libraryies have the obligation t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tecting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re are much work which the people can do, such as building files for special heritage, insuring related files integrated, supporting and confirming the files, taking part in research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nducting propaganda and so on.
〔Keywords〕library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protectmeasures
作为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有“文化活化石”之称,被看作是“中华民族的情感基因”,也是“我们今天与过去的沟通渠道”。正如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展览开幕式上所说的:“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于沉寂之时,唯有文化以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己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
本文将首先讨论文化事业机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然后就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等文化事业机构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力求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现代文化事业机构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特征的解读
人类的文化遗产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一类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早在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中就提出了“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但由于此概念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缺陷,2003年10月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决定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来替代它,并在《公约》中作了具体表述,即: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可为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按上述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我国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表述,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目前学术界存在多种观点,侧重各不相同。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众多特征中,对于文化事业机构工作影响最显著对于文化事业机构工作影响最显著的特征有三点:
其一,非物质性或无形性。这一基本特征对于文化事业机构的工作来说是一项挑战,为了更好地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单位必须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物质化”,通过收集其所依附的载体或其成品等来完成保存,而不是以看不见摸不着的信息为对象。
其二,活态性或动态性。首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载体的人是活的,具有能动性;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可变性,它会随着其所依附的时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其三,传承性或延续性。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传承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科学认识价值、社会和谐价值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因此各级文化事业机构有责任,也有义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作为重要事项来落实。
2文化事业机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科学技术与全球经济的巨大发展,社会生活现代化大潮的强烈冲击,人类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屡屡遭遇严重的危机,有的甚至濒临消亡,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文化遗产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正在慢慢消失。100多年来,中国民间文化流失情况也非常严重。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面对这样的形势,以现代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为主的文化事业机构当然不能漠不关心,应当积极地结合本机构的职能和特色,采取适当的方式措施发挥其作用,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1]。
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系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和振兴。这其中多数环节都需要当地或更高级别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单位的协助和配合,积极发挥文化机构的重要作用。例如确认的过程需要参考一些图书馆保存的有关方面的资料和信息,以确保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传承悠久;立档的过程是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申报项目建立完整的档案;保存是利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等多媒体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地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的过程,与当地档案馆密切相关,同时需要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的配合;保护环节是指用各种具体的办法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等等,离不开各文化事业机构的技术和场所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传更是需要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通过对相关的民间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和开发,开放实物展览,使之更大范围地向社会各界传播,提高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保护意识。
由此可以看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离不开各文化事业机构的支持和配合,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灭绝或濒于灭绝,如何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务之急。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社会记忆,它是人类知识的一种类型及组成部分,作为保存人类记忆的图书馆也应有文化自觉意识,积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传播。
3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目前,各文化事业机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有一些成功的尝试和举措,但仍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与研究,力求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和无形性等特点,将各文化事业机构的保护职责规范化。笔者以图书馆为主进行探讨,初步建议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3.1为专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资料以便建档保存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2006年5月25日的新闻会上指出:文化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管理办法,这个办法包括制定保护规划,建立保护档案,采取多种形式把这些档案建立起来,用文字、图像、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完成这个档案。同时要收集实物进行保存和展示,鼓励各地建设民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博物馆和资料文献的收集中心。
图书馆只有收集了大量的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献资料,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近些年来,我国各地文化部门与部分图书馆、档案馆也意识到这一点,开始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或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传统工艺进行保护性记录,建立声像档案;或上门收集口述史,建立口述资料;或向社会和到国外收集散失的历史文献;或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对老城区进行拍照,为城市留下记忆等等。江苏省作为文化大省,已率先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建立并公布“遗产档案”,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分级保护制度。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建筑物、场所、遗迹及附属物,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做出标志说明,建立专门档案,并在城乡规划和建设中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图书馆是社会最重要的资料保存与服务机构,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将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凭据。因此图书馆应当为专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档案资料,将相关的材料集中起来,并制定适宜的保存策略,以便管理和更好地为研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2]。
3.2确保有关档案和文献的完整与安全并促进利用
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要求,为确保各缔约国领土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弘扬和展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机构并创造条件促进对它的利用”是应采取的多种措施之一[3]。利用的前提是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各地各级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有义务开展保管和提供利用等业务,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保存体系,将完整安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文献适当地提供利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口口相传、记载不多或不适宜推广的民间技艺,要对症下药,用拍照、录音、录像等方式将珍贵遗产记录下来,保存好实物,保留历史的原貌,让这笔文化财富沉淀下来,避免“人在艺在,艺随人走,人亡艺绝”的类似情况发生,可以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开放方案,通过多种途径、最大限度地主动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展示与利用的服务,实现保存的目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者和传播者能够使用资料,也让后人了解其祖先的生活状态。
3.3提供馆藏档案、资料和实物为申遗和遗产鉴定工作服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体现着我国几千年来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底蕴,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财富,也正因为这一特点,它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所指的对象是具体、静止的,档案资料也相对完整和有针对性。因此,图书馆、档案馆应当从多角度查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材料用以佐证,例如从民间生活的相关记录中查找对某一项民俗的侧面记载,从图书文献的成果中挖掘民间文化的影子,用丰富的馆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鉴定工作提供服务。
3.4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档案
全国政协委员、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和人的活动息息相关的,是靠人传承下来的,如果民间艺术和技艺的艺人日益减少,遗产就要断绝了。譬如被称为“东方的荷马史诗”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随着一批艺人的相继辞世,已经到了差不多人亡歌息的地步。文化部也曾明确要求,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各级政府也要制定保护办法,使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工艺美术大师很好地传承他的技艺,以便后继有人。
在这个方面,图书馆可以为某一专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立传承档案资料。以民间故事的传承为例,其传承档案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点:①传承人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务、身份证号码、使用方言、讲述地点、讲述环境;②搜集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务、身份证号码;③作品信息:体裁、内容提要、主人公姓名、故事类型、故事流传地、搜集时间、与作品有关的人文知识、自然知识等背景资料;④传承计划:在未来的十年中,将采取何种方式确保对上述作品进行有效的活态传承等等。这些档案资料的建立和保存将为未来的研究和决策提供极大方便。
也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如同日本的“人间国宝”,经过专家严格的评议与审批,对列入传承人名录者建立个人档案,以文字、图片和音像方式存录其全部资料。传承人名录可采用我国文物法中“多级保护”的制度,除国家一级的杰出传承人,还要确定有省级、市级、县级的传承人,调动各级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以全面和整体地保护非物质文化的生态[4]。
3.5主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调查工作
研究与调查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立档以及进一步的传承与振兴等许多方面。尽管图书馆不属于专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可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图书馆从事研究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馆藏资源,系统地了解遗产项目[5]。在一些县市级文化机构中,往往有一些对本地区民间文化比较熟悉的馆员,完全可以组织他们与其它有关机构进行合作研究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对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确认、立档、记录、整理,等等。这样做既可以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力量,还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学术研究能力。
3.6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普查工作,摸清“家底”
大普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由之路。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人员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其中,或给予资料、文献支持,可以利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能够长期保存的媒介和数字化信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收集、记录和分类、编目,建立全面系统的资料。通过普查不仅能确定一个地区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别和形态、蕴藏情况、传承脉络等,还能发现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而又独具天才的讲述者、传承者、表演者,记录或录制流传了千百年、影响着民众生活和群体社会的民俗事项。在普查过程中可以建立博物馆、展示中心等公益性机构,或者在现有的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中设立专门的部门,对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资料和实物进行收藏、保管、维护、展示,并开展向社会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信息等服务[6]。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摸底的工作2005年已经开始,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摸清家底,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档案和数据库,从而加强对其进行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形成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
3.7弘扬、宣传与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馆等现代文化事业机构作为社会的信息中心,积极开展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对提高社会公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关注程度和保护意识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和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和支持各类宣传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文化事业机构除了向公众提供基础的信息服务以外,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举办展览、参观、培训,广泛为各种社会文化活动提供场所、设施或组织的服务。这种服务形式不仅可以借助文化机构的公众影响力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与传播,而且反过来也可以为图书馆或博物馆文化意蕴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最近国家已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主要安排给文化部门的群艺馆(文化馆)去承担,但我们认为这并不是最佳选择。过去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往往是“文艺”行为,由各级群艺馆(文化馆)唱主角,他们在调查中用文字、录音、录像等手段抢救出大量民间文艺作品,但这种文艺抢救属于“临时作战”、“阶段性工程”,加之后续保存管理跟不上,缺乏专门维护,已使文献化了的档案资料面临老化快、损坏速度难以控制的局面[7]。如用钢丝录音机录制的阿炳原作《二泉映月》,由于缺乏回放设备现在已经无法进行整理。中国艺术研究院一位专家谈到本院的藏品时说:“如果不尽快对2万小时音响音像档案进行数字化抢救保护,我们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就只是一堆无用的碎片,全国各省市的许多珍贵音响资料也只是形同垃圾![8]”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现代图书馆应当积极地参与其中,发挥图书馆的优势力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贡献。图书馆应与博物馆、档案馆等文化事业机构协调合作,通过网络、数字化等新技术,共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并把它纳入公共文化信息资源以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共享[9]。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一两个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各地在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成立保护领导组织机构时,应当把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等机构考虑进去。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等文化事业机构应当积极地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将其纳入到自己的社会职能中来,本着“关照历史,着眼未来”的原则,发挥各自的优势力量,从以上几个方面或以其他方式积极参与其中。在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具体保护措施的同时,也要抓紧收集、抢救和研究整理正在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0):13-15.
[2]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241-242.
[3]UNESCO.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2007-05-20]. 省略/culture/ich/index.php?pg=00006.
[4]于海广.传统的回归与守护:无形文化遗产研究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3-5.
[5]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5(2):100-106.
[6]康延兴.论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能.图书馆建设,2005(6):25-27.
[7]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78-79.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技术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发展
江津米花糖,是江津传统老字号产品,因其发源于江津而得名,是重庆特产之一。其制作技艺包括原料阴米的加工制作、多种辅料如白糖、饴糖、花生仁、桃仁等的综合制作,香型辅料的处理制作,经熬糖、油酥、搅拌、烘干等流程复杂,技艺特殊、严谨周密。在2011年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被列为重庆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再现了当地生产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社会交往等,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随着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新媒体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并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生活习惯。对于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新媒体时代就如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给它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又为它延续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新媒体时代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发展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新的传播环境,从而导致了社会环境的变化,现代文化通过新媒体得到了广泛传播,而代表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古老技艺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同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等传统文化已有的发展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对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新媒体打破了传播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使得现代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西方的一些文化风俗伴随新媒体的发展开始传入中国,如西方传统节日圣诞节、情人节等逐渐成为现代潮流的象征,影响并改变着一些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而具有民族特色的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等传统文化却很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对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等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最终导致大众对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等传统文化的淡忘。
(二)对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传播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新媒体时代,传播渠道变得多元,传播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然而,目前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传播渠道仍以传统媒体为主,如报纸、杂志、电视、广告等,传播渠道单一,且多为单项传播。在传统媒体对信息传播之后,难以与大众进行及时交流互动,从而导致受众反馈信息少而滞后。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传统的传播方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和人们的需求。因此,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对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传播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传播方式不能与时俱进,顺应时展,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会被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三)对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传播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媒体时代也是信息化的时代和眼球经济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很多庞杂而碎片化的信息。只有充满创新的内容才能吸引受众的眼球,引起受众关注。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传播内容主要为新闻报道、广告宣传等,缺乏创新性。因此,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传播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传播内容的创新是适应时展的需要,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只有将古老的传统技艺与时展相结合,进行创新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发展面临的机遇
德国民俗学家保・辛格尔认为,现代技术世界的发达表面上造成了许多不利于民间文化生存的条件,但实际上现代技术世界的时间感及交通、大众传媒造成的跨越式的空间,以及社会分化的强化,促使民俗活动的节奏加快,为民俗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涵盖面,使之可以通过互联网的通讯技术传递到超地方的领域中,并为不同社群的认同和联谊提供机会。1新媒体时代为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新媒体能在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传播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为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提供了有效的传播平台
新媒体是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在新技术支撑之下形成的媒体形态,如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等等。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传播时效性强、互动性强、具有大容量、受众面广等特征,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对信息进行传播。同时,新媒体使大众不再受主流话语的束缚,而让每一位新媒体使用者都成为了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新媒体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信息进行传播。
新媒体为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如利用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等终端应用。开发打造江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手机APP或者只是江津米花糖个体的微信公众号、APP,将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历史、现状、制作工艺、传承人活动、品牌信息、品牌活动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新媒体进行推广和传播。用户只需扫描二维码或者是将APP下载安装使用,就可以随时关注和了解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及其最新发展信息。利用新媒体技术对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顺应现代受众的阅读需求,提高传播效率,最终使其得到更好的延续和发展。
(二)有利于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数字化保护
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化保护就是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保存、传播等的过程。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主要方式是以现场记录的方式,通过视频、音频、图像等进行数字化采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最后建立数据档案库。通过这种数字化保护技术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静态和动态展示。因此,利用新媒体语境下的数字化技术,可以对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工艺流程、工序等以视频、音频、图像等形式进行全面、真实、系统记录,同时还可以对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地方文献、研究著作、期刊等进行数字处理和存档,建立一个数据档案库。这个数据档案库,一方面可以用于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展示与传播,另一方面可以最终实现对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保护
(三)有利于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传承
新媒体传播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当传播者通过媒介把信息发送给接受者,接受者能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及时反馈。对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传承,可以利用新媒体具有互动性的特点,通过新媒体对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传承、保护发展建议等与受众进行交流互动的,并根据受众的反馈意见,及时修改和制定发展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技术范文6
关键词: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Abstract:Zigong city in Sichuan province is a city developing from salt and being prosperous because of salt,so it is known as the“Millennial Salt City”.In the past nearly 2000 years of history,there have been many historical relics,sites and monuments left in Zigong city.The abundant and unique salt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core carrier and important content of Zigong city.With the further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strengthening the studies on the scientific protection and effective use of Zigong salt cultural heritage will have grea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prosperous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and society in Zigong.
Key words:Zigong;salt history heritage;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F9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8-46(5)
自贡素以盛产井盐闻名遐迩、蜚声海外,被誉为祖国的“盐都”。早在东汉章帝年间(76~88年),自贡便开始了井盐生产,走出了因盐设镇、因盐设县和因盐设市的道路。在近2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这里留下了许许多多盐业历史文物、遗址和遗迹。丰富的盐文化遗产,是构成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内容,展示着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品质,体现着这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风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和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加强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自贡盐文化遗产概述
1.1自贡盐文化遗产概况
盐文化是指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与盐有关联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自贡因盐而生、因盐而兴,东汉章帝年间开始井盐生产,晋代初具规模,唐宋闻名全川,清朝咸丰年间和时期开创了两个“黄金时期”,从而使自贡成为华夏大地上著名的“盐都”,并在世界盐业生产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伴随着盐业生产的发展与演进,在自贡这片神奇而厚重的土地上积淀下来了辉煌灿烂的盐文化,留存下来了大量充满“盐卤味”的文化遗产。
盐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承袭下来的前人所创造的与盐文化有关的物质性遗存及与盐业生产有关的工艺、技术、礼仪、风俗等。自贡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座,国家3A级以上景区3处。这些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A级景区,80%以上属于盐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自贡盐文化遗产类型多样,内涵丰富,有反映盐业生产的遗址和现场,如大公井盐业遗址、吉成井盐业遗址、“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龊>、高产稳产天然气井――东源井;有反映盐业运输和贸易的古镇、古街,如仙市古镇、赵化古镇、牛佛古镇、盐井街、八店街、自流井老街、大安街、贡井河街和老街;有反映盐商生活的宅邸、寨堡,如玉川公祠、子诚公祠、李亨祠堂、胡慎怡堂、涵园、胡廷洁公馆、三多寨、大安寨;有反映盐商和盐工活动的会馆庙宇,如西秦会馆、南华宫、禹王宫、天后宫、炎帝宫、桓侯宫(即张爷庙);有独具特色的盐帮菜系,如火边子牛肉、水煮牛肉、李氏回锅肉、富顺豆花、火爆黄喉;有反映传统井盐生产的工艺和技术,如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有反映盐业经济的民俗风情,如年节灯会、牛王会、放水节、王爷会;有与盐业相关和由盐派生的民间艺术,如川剧、盐工号子、龚扇、扎染、剪纸、彩灯、糖人、面人、木刻。此外,数目众多的盐业史籍、档案、契约、账册,也是自贡盐文化遗产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1.2自贡盐文化遗产分类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根据文化遗产的分类,自贡盐文化遗产可以分为物质类盐文化遗产和非物质类盐文化遗产。其中,自贡物质类盐文化遗产可以归类成建筑景观类盐文化遗产、遗址类盐文化遗产、馆藏及民间流散类盐文化遗产、地下埋藏类盐文化遗产四类①。建筑景观类盐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如沿滩区仙市古镇、自流井老街、西秦会馆。遗址类盐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古遗址、古墓葬、石刻、近代现代名人墓葬等,如大公井遗址。馆藏及民间流散类盐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各类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收藏的盐业史文物以及散落于民间的文物,如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整套古代钻治井工具群。地下埋藏类盐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各类地下盐资源埋藏区。自贡非物质类盐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与盐有关的民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传统节庆与仪式活动和生产生活经验等,如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自贡盐帮菜制作工艺、川剧、年节灯会。
2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
正如同志在致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贺词中所言:“加强世界遗产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也是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如何保护好自贡盐文化遗产,是作为拥有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千年盐都”面临的首要任务。
2.1保护理念
2.1.1培养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当前,自贡已成立了一些保护文化遗产的组织和机构,如自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自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四川理工学院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蜀光中学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协会等。但是,自贡盐文化遗产的形成和发展与自贡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才是自贡盐文化遗产真正的创造者、享用者、传承者、守护者,所以自贡盐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公众的参与。这就需要我们在保护自贡盐文化遗产的实践中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和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2.1.2注重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
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是指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保存下来。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可以从场所的原真性、传承人的原真性来表现。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场所的原真性,是注重盐文化遗产的历史原物与周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整体协调,进行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对于修复、重建或改建的物质类盐文化遗产要做到“修旧如旧”,尽量再现遗产的历史文化信息;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的原真性,是注重保护那些掌握凿井、修治井、汲卤、制盐等工艺和技术的盐工们。
2.1.3注重文化遗产保护的活态化
活态化保护多用来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歌舞、手工技艺、宗教仪式等。自贡在保护盐文化遗产时,要由静态方式向动态方式延伸,如建造小型盐卤作坊,向游客展示盐卤的制作工序、制作技艺,使自贡井盐制作工艺活态化。这种被“动感”了的文化遗产,则要比“静态”的感染力大得多,当然也就更能彰显其固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这种让文化遗产“动”起来,“响”起来,“亮”起来,甚至是“味”起来的活态化保护方式,能让游客耳、目、鼻、脑并用,全身心去感受、去思考盐文化遗产丰富的内涵与真谛。
2.1.4采取多种保护模式
从国外单个工业遗产保护来看,大致存在3种不同的保护模式:一是博物馆化保护模式,以德国的亨利钢铁厂、措伦采煤厂和关税同盟煤炭焦化厂最为典型;二是公共游憩空间模式,以德国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最为典型;三是商业综合开发模式,以德国的奥伯豪森中心购物区为代表。自贡盐文化遗产属于工业遗产类型,当前自贡已建立了盐业博物馆保护盐文化遗产,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在今后的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可以借鉴公共游憩空间模式,如在打造自贡盐文化遗址公园时,既要保留盐文化遗址的原有功能,又要增加休闲、娱乐、购物、接待等公共游憩功能。
2.2基本策略
2.2.1自贡物质类盐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2..2.1.1实体保护
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建筑景观类文化遗产在其发展过程中因为内外环境的影响会产生一些物理或化学上的变化,其本身的形态和原本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可能会出现对应上的缺失②。当建筑实体可能会发生或已经发生外在的改变,出现或即将出现破损现象时,我们就应根据其实际状况,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采用保存、复原、改造、新建等相应的保护手段,维持其实体的绝对存在。如在保存文化遗产的现有状态下保护天车、盐井、会馆、盐道及盐文化生产、生活用具等文物古迹;在充分掌握文化遗产原始状态的条件下,复原与盐文化有关的街道、店铺、民居等盐业遗址;在保留一些具有盐业历史文化特色部分的情况下,改建盐场老街、仙市等街市古镇。
2.2.1.2内涵式保护与外延式保护相结合
自贡建筑景观类盐文化遗产丰富,如有仙市古镇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以及西秦会馆等历史建筑。建筑景观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内涵式保护和外延式保护。内涵式保护,主要是保护建筑景观类文化遗产的内涵。建筑景观类文化遗产的内涵一是指各类历史建筑物本身及由其各组成部分所形成的建筑实体及风格;二是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即城区、镇区和村庄)内包括历史建筑在内的有关各种环境要素。自贡的会馆、庙宇、老街、古镇等建筑景观类盐文化遗产在保护修复时,要注意恢复其包括建筑物等级制式、营造法则、细部装饰和色彩处理等在内的历史原真性,以准确重现其本来面目。
外延式保护,是指对建筑物或建筑群整体本身以外的各种有关环境要素的复建与修缮,它包括物质的人工环境或自然环境要素,还包括由这些环境要素衍生出来的属于精神范畴的某种特定气势与氛围。在对自贡建筑景观类盐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要注意使遗产周围环境与原始环境相吻合,留存住其原有的精神内涵。在保护过程中,内涵式保护是根本,但外延式保护亦不可缺,二者相辅相成,共生互补,相得益彰。在实施自贡建筑类盐文化遗产保护时,应注重内涵式保护与外延式保护相结合。
2.2.1.3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辟了崭新的路径。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为文化遗产创造良好的保管环境;二是借助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再生性保护,这主要包括馆藏文物的数字化和石窟、壁画、雕刻的数字化两个方面;三是借助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增强保护决策的科学性;四是为保护修复提供最恰当的方案。如应用数字技术对西秦会馆的雕刻、彩绘进行保护,并为天车、盐井等难于修复的文化遗产提供恰当的修复方案。
2.2.2自贡非物质类盐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2.2.2.1节会式保护
地方节会是社群活动的独特形态,它包括众多与节气时令和生产生活有关的祝祷、祭祀、纪念、敬仰、迎送等习俗活动。在自贡盐业发展演进的过程中,盐业的经营和生产者,或为促进盐业生产力的发展,或为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或为祈望神灵的护v,或为整合群体,或为宣泄情感,或为实现自身的审美追求,逐渐形成了与盐业有关或由盐业的行业群体主办的地方会节,如王爷会、牛王会、品仙会、年节灯会、放水节等。节会式保护是由地方组织并举办各项独特魅力的传统节会活动,让“非遗”还原到民俗活动的动态结构里去。节会式保护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一个活动的平台和展示的空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节会中“复活”。自贡可以通过举办节会形式来保护盐场神灵祭祀、传统文化活动等民俗风情。
2.2.2.2数字化技术的采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能够帮助人们多角度反映人类多姿多彩的活态的文化遗产。采用数字化记录方式将活态的凿井、修治井、汲卤、制盐技艺及表演艺术等自贡非物质类盐文化遗产固定在多媒体的芯片中,既能节省空间、灵活转换、便捷传输、方便留存,又能更加形象、全面地保留其原真性。
3自贡盐文化遗产利用
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遗产地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遗产地不断被游客访问时,遗产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旅游资源或者旅游吸引物③。如在英国,遗产被称为“吸引海外游客的主要力量”。我国目前的旅游热点地区大多是世界遗产地、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公园等。自贡盐文化遗产是世界级的品牌,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实现其旅游经济价值,是其开发利用的必然选择。
3.1自贡盐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目前,自贡盐文化旅游已成为自贡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6大旅游系列之一。自贡盐文化旅游资源内涵丰富,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较大的开发潜力。根据我国旅游资源认定的国家标准④,自贡盐文化旅游资源见下表(表1)。
3.2自贡盐文化旅游资源利用
要使自贡盐文化遗产旅游能持续发展,自贡盐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利用要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基本方针为指导,并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2.1着力打造盐文化遗产旅游项目
自贡盐文化遗产旅游项目的开发利用要与自贡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相吻合,近期发展目标要在《自贡市旅游产业“十二五”期间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导下进行。
在盐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打造上,近期推进中国盐疗养生基地建设,使中国盐疗养生基地、恐龙王国公园、中国彩灯大世界这三大核心旅游产品成为自贡市旅游目的地的重心,完善旅游目的地结构体系。以盐湖养生国际生态城(中国盐卤浴)为旅游目的地支撑项目,建设卧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将其打造成为国际井盐文化生态度假旅游5A级风景区;依托大公井区域盐文化遗存,将大公井区域打造成为地域上连为一体、项目上各具特色,集文化观光、旅游休闲、医浴保健、商贸服务为一体的旅游区域;依托仙市古镇,将古镇打造成为一个集“古盐运文化、古镇风情文化、古镇民俗文化、川南乡村自然风光游赏及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商务会议”等功能为一体,具有“中国盐运第一镇、一镇三乡四季春”美誉的国家4A级文化旅游风景区。借助大公井古盐文化旅游区、中国龊>―吉成井盐史文化博览园、仙市古镇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打造“千年盐都”井盐文化旅游精品,完善旅游目的地产品体系。
3.2.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盐文化遗产
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来讲,表现在资源共享、虚拟场景展示、立体影视制作等方面,自贡盐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也可以从这3个方面来进行。
3.2.2.1实现盐业博物馆的资源共享
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的全球覆盖,各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将更加迅猛。所以,盐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也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对外宣传。以盐业博物馆为例,首先,盐业博物馆要加强网站建设,利用网络来架设、设计一个提供咨询服务的网站,公众可以通过网页设计的资讯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⑤,从而达到拓展博物馆宣传阵地的作用。其次,由于馆藏文物信息流在网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盐业博物馆应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着手,切实发挥历史文化信息库的作用,将有关盐文化遗产的文字资料加以整理和数字化后,放在网络上为公众提供服务。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社会各界人士全面直观地了解自贡盐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把馆藏文物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充分体现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主动开发利用盐业博物馆的资源。
3.2.2.2保护传统井盐汲制工艺,进行虚拟场景展示
虚拟场景是利用计算机建立的一种逼真的虚拟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们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人们可以沉浸在这种环境中与环境进行适时交互,达到“沉浸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目的。如通过计算机编程设计传统井盐汲制工艺,展示虚拟场景,用户只需通过控制键盘和点击鼠标即可观看井盐的制作过程,并实现身临其境的浏览体验。
3.2.2.3制作立体影视,增强游客体验性
自贡因井盐的开采而闻名,但由于古代缺少机械设施,盐工们都是用双手、双脚和一些简单的工具来完成井盐生产的。我们可以利用3D或4D技术,将有关凿井制盐的真实故事制作成3D或4D影视,供游客观赏。如制作被称为“脚脚红”的反映古代盐工们艰辛捣碓场景的立体影视。即盐工们站在只有一二十厘米宽的踏板上,踏板下是万丈深渊,盐工们利用足踏的方式,带动锉头上下运动,利用锉头在运动中形成的动力来冲击岩石和破碎岩石进行凿井。为了鼓励盐工们的劳动,盐工们在踏板上踏几脚,盐商们就给几个铜板,而盐工们随时都会有坠入深渊的危险。凿井过程中盐工工作的艰辛和危险,智慧与血汗,会给游客以情感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从而增强游客的体验性。此外,这种3D或4D影视,深受年轻人的欢迎,尤其是对学生而言,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有教育意义。
3.2.3内引外联,加强区域协作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自贡盐文化旅游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内引外联,加强区域协作,是提高旅游竞争力和知名度的必然选择。对内,自贡要将盐文化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升竞争力。这就要借助恐龙和彩灯的力量来互相宣传、合作发展;恢复推行“门票套餐”制度,即自贡三大博物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中国彩灯博物馆)合作经营,联合出售门票。对外,自贡要树立大区域、大旅游、大市场的观念。2011年初,《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已获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并已上报国务院。自贡要抓住机会,借助成渝经济圈的辐射与带动作用主动出击,加强与周边地区、周边省市的沟通和联系,实现资源共用、客源共享、利益互得,力争将自己融入到川南、川渝、甚至整个大西南旅游环线之中。
参考文献:
[1]赵丽丽,南剑飞.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盐业史研究,2010(1).
[2]郑向敏.文物古迹的保护与旅游开发[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3]张朝枝.旅游与遗产保护――基于案例的理论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