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意识的表现形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意识的表现形式范文1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人慢病致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老年人慢病致抑郁症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老年人慢病致抑郁症通过心理护理自我评价提高,社会适应性增强。结论 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老年人慢病致抑郁症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对其进行康复治疗的作用是显著的。
【关键词】:慢性病 抑郁症 临床表现 心理护理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逐年上涨。[1]调查表明福州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达89.41%。慢性病病程长、迁延不愈,给老年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有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甚至终生服药,且并发症的发病率高,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的逐渐衰退,若不注意调节,因生理疾病造成的心理耐受力也会大大降低,极大的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老年慢性病患者容易产生孤僻、悲哀、自卑、抑郁心理,自我评价低,自尊心受损,回避社会,更有甚者逃避就医,给自己及家人造成了沉重的精神负担。抑郁症是[2]以情感(心境)持续低落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精神障碍,可伴有思维和行为的改变及躯体症状。[3]重者出现幻觉或自杀等一系列的精神紊乱。[4]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抑郁症具有高患病率、高自杀率、低治疗率等特点,尤其在女性中高发。[5]目前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6]国内甘景梨等(1996)报道,老年期抑郁症病前有躯体疾病因素者占54.8%;国外社区调查发现本病患者在发病前1年内患有躯体疾病或有健康问题者分别为28%和63%,而正常对照组仅占6%和26%,有显著性差异(Murphy1982)。因此,为了提高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对其进行心理支持是必要的。
1. 临床表现
1.1 躯体症状
1.1.1 老年人慢性疾病的基础表现,如:高血压病患者有头晕、头痛,冠心病患者有心悸、胸闷,糖尿病患者有多饮、多食、多尿等。
1.1.2 慢性病致抑郁症除基础疾病以外的自觉症状,多以消化道症状最为常见,如:食欲不振、腹部胀满感、乏力、心悸、口干、便秘、咽喉部不适感等。
1.2 生物症状
人体从年轻状态进入老年状态后,脑组织中单胺氧化酶和5-羟色胺会逐渐增加,而去甲肾上腺素会逐渐减少,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会减低约15%,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会减低约30%。因此,老年人会出现一些生物上的变化,如:睡眠障碍、下降、心境昼夜波动等。
1.3 药物引起的症状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常常因躯体疾病而长期、大量的服用药物,[7]如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类固醇和β受体阻滞剂等而引起抑郁症。
1.4 情感失调
1.4.1 患者表现情绪低落、少言寡语、兴趣下降、抑郁寡欢,长时间坐着或站着,甚至会出现一些相反的情感表现,如:烦燥多动、坐立不安、自言自语等。
1.4.2 “抑郁性假性痴呆”,许多患者主诉记忆力、计算能力、判断能力等减退,实际上患者的定向力良好,在其情绪极度低落时,连家人的名字、地名、时间、甚至自己的名字、年龄也无法说出,常被人误认为是痴呆。
1.5 意志和行为失调
患者出现意志薄弱,优柔寡断,做事犹豫不决,自信心下降,良久不能做出一个明确、果断的回答。主动性减退,依赖性增强,社会活动减少,甚至不与外界相接触,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蓬头垢面、衣衫不整、邋遢异常。
1.6 思维失调
1.6.1 患者表现为反应迟钝,对旁人提出的问题不能立即作出回答,多次询问,才给予低声而缓慢的回答,且回答的内容空洞、无意义。患者常常自责自罪,觉得活着没意思。
1.6.2 “妄想性抑郁”,患者妄想的内容大多与其以往的生活经历有关,旁人听着合乎情理,辩不出真假,常被人误认为是真实的。
1.7 自杀先兆
自杀的先兆常表现为:患者突然情绪好转,面部表情欣快,与旁人交谈甚欢,表现出非常合作的态度,使医护人员放松对其警惕,往往这种假装的病情好转是自杀的先兆,此时意外最容易发生。屋内严禁摆放易燃易爆、锋利等危险物品,严密注视患者的情绪、言语、行为的变化。
2. 心理护理
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思虑多且疑惑感强,孤独感重,患病后,悲观失望、急躁、好挑剔、不予配合,久而久之出现抑郁症状,与社会隔离,这给医护工作带来很大的障碍,所以顺利的开展各项医护工作必须先要有良好的护患关系。
2.1.1 对患者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言语要亲切、和蔼,语速稍缓一点,语调适中,以便老年患者听得清楚、仔细。
2.1.2 举止端庄、大方,妆容淡雅,特别注意要有良好的第一印象。
2.1.3 态度诚恳,积极主动地与患者交流、谈心,真诚的关心患者的疾痛,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
2.1.4 尊重患者,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对于不能满足的,要耐心解释,取得患者的理解。
2.1.5 时时处处理解和关心患者的所作所为,对其一些过激的言语和行为,不可针锋相对,耐心倾听和解释,慢慢使其平静下来。
2.1.6 把患者视做亲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样就会使患者感到医务人员易亲近,关系融洽,会觉得住院如同住在家里一样,心情愉悦,顾虑消除,使得医护工作顺利进行。
2.2 适宜的环境
室内光线充足、明朗,最好自然光线能照射进来,装饰颜色清爽、淡雅,营造一种阳光、宽松的氛围;避免阴暗、沉重、晦涩的环境,反而加重患者的抑郁心理。夜间光线柔和以助患者入睡,也便于老年患者夜间起床,不必完全关闭灯源,以免造成患者身陷黑暗、无助无依的感觉,反而影响其睡眠。
创新意识的表现形式范文2
关键词:创新意识培养;多种思维训练;职业岗位引领;搭建交流平台
影视艺术是当代最能代表时代特色、最为大众所喜爱的一门主流艺术,是一门融汇文学、音乐、美术、表演、摄影、舞蹈等多方面艺术于一体高度综合化的艺术。有着丰富的表现内容、多样的表现形式、惊人的发展速度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影视鉴赏课现已成为多所大学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影视鉴赏选修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一、 转变观念、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如何在高职院校影视选修课中高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转变观念、更新思想、加强对创新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首先老师要树立并不断提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很多老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会有意识的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向学生渗透很多学习方法和人格品性上的要求。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往往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与不系统性。把创新意识有意识成体系的与专业课程改革相融合,从教师层面加大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和综合素质,受学校教育影响较大。从教师角度着手,将创新意识培养融入课程教学改革,营造师生互动创新的良好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影视鉴赏选修课的课程内容与性质有着成功实施此项改革的诸多优势。在课程内容上,影视艺术本身就是一门对创造力要求较高的艺术,不断创新可谓是影视艺术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支撑。优秀影视作品的成功最终都归根于其优秀的创新力。因此鉴赏优秀影视作品有利于分析和学习优秀的创新表现方式和表现效果;有利于引导学生看到创新带来的成效;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影视鉴赏选修课的课程性质决定其授课对象的多专业性,也有利于不同学科专业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有利于学生专业视野的开拓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影视鉴赏选修课中,运用其课程优势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大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而养成学生的创新习惯,有助于师生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 任务导向、强化创新方法的践行。
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特点,在教学内容设计时更多的倾向于专业服务和综合素质养成,缩减专业理论的比例。创新性的开展多种课内外任务导向活动,丰富课内教学, 有针对性的进行多种方式思维训练,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心理,对学生关注和喜欢程度高的作品进行细致分析。在分析其思想内涵、塑造形象、表达主题和表现方式时,以教师讲授基础知识为基础、典型案例分析为引导,启发学生多角度思维。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性格学生的特点,布置不同性质的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影视鉴赏创新向思维创新和专业创新过渡,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多专业融合的优势,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主题再创造、经典改编、续编、电影构思等多种形式的任务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对问题的思辨和理论分析能力较弱,多数选课同学对畅销商业片的情节、演员表演、设置场景兴趣程度较高,而对背后人物性格、主题内涵和表现形式的挖掘能力较弱。
三、 社团辅导、搭建创新交流的平台。
通过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鉴赏高质量、高水平的影视作品,提高不同专业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培养其热爱生活、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创造的良好思维习惯和方式,为其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通过组织辅导高水平高层次的社团活动,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激发出大学生朝气蓬勃的活力和潜在力。把社团活动变成践行和检测影视鉴赏选修课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交流平台。在共同目标、兴趣、爱好的引导下,把社团活动的任务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化影视鉴赏选修课的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传统授课形式和考核评价形式的改革。把影视鉴赏选修课变成一个解决实际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创新交流的平台,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环境。
四、 职业渗透、拓展创新能力的实效。
影视艺术是一门反映社会生活广阔的综合性艺术,也是当代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性格养成、思维处世方式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分析反映大学生活贴切,与职业岗位适用度高的优质影视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思维处世习惯和科学合理的职业理念。有助于学生提高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影视鉴赏选修课是一门深为广大选课学生喜爱,对学生影响较大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当代大学生虽已成年,但依然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认知偏差,因此在影视鉴赏选修课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的认知判断能力。让学生在鉴赏影视作品时学会思考、学会创造、懂得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就要求老师要转变观念、通过任务导向、及时辅导和职业岗位渗透等多种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与创新实效。
参考文献:
[1]《高校影视鉴赏课的重要性》 刘雪燕 滨州师专学报 2000年3月
创新意识的表现形式范文3
一、营造一定的氛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有个轻松和谐的气氛,还要相应设计各种激情引趣的场面,让学生活动跃思维,有想要“一吐为快”的感觉。如:教学《凡卡》一文的结尾部分,小凡卡的悲惨命运深深地打动了同学们的心,大家的情绪都很低落,有的同学还擦眼泪。此情此景,我把握时机,关切地问:“同学们,小凡卡的信已经寄出了。试想,他命运又将如何呢?”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我想他的爷爷收到信后,会快马加鞭地来接凡卡,从此结束凡卡悲惨的生活。”有的说:“爷爷收到信后,会难过得老泪纵横,可是他不会来接走,因为他已经风烛残年,没有能力抚养凡卡了。”有的说:“我想,凡卡的爷爷或许早已经去世了,根本收不到他的信。”还有的说:“只有了沙皇的统治,凡卡才真正过上好日子。”……为激发学生对旧俄国沙皇的黑暗现实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于是哄他们多想多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我及时肯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给予适当的鼓励,这样,学生的创新兴趣越浓,创新意识则越强。
二、培养创新意识要引导学生质疑求异
(一)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和指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学生多角度质疑问难,多角度思考问题解答疑难。在教《小狮子爱尔莎》一课时,我以课堂辩论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针对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归纳出以下两个题目:(1)小狮子爱尔莎应该回归大自然接受锻炼;(2)小狮子爱尔莎应该留在作者身边健康成长。这是两个富有两可性的问题,无论正方还是反方,都可以列出一系列的依据。这就大大地刺激了学生深读课文的兴趣,为自己的论点寻找有利的依据,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学生众说纷坛,思维非常活跃。
(二)培养创新意识,发展求异思维
学习过程是学生自身思维加工制作的过程。一个善教者正是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掌握知识。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直接的作用。所谓求异思维就是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寻求相应答案的一 种思维形式。这种思维活动具有多极性、灵活性、精细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含有较多的创造性因素,是创造能力赖以发展的基石。因此,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寻求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发散式求异思维活动中进行学习。
三、培养创新意识要尊重学生的见解
创新意识的表现形式范文4
【关键词】教学创新素质教育创新意识
小学美术教育,要通过对小学生加以系统的创新意识的教育和影响,使他们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真正从维持性学习走向创新性学习,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作为美术教师如何在美育领域里探求美术教学创新的有效性呢?也就是如何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是美术教师在创新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在美术教学的全过程中,让学生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下面根据笔者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仅就美术教学创新作以如下尝试与探索:
一、实行开放式教学,增强学生创新自信心。
新课程改革像春风,吹来了关注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发展的新理念。作为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存在巨大的创新发展潜能,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创新成功的。尤其对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或某些方面发展有障碍,能力和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更应该关注、帮助、信任他们。因此,在实施美术教育教学中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老师首先要启发学生敢于创新、善于成功。其次,应当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开放的教育环境,一个包括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内的和谐统一的教育环境。在这个环境之中,一切为了孩子发展的需要,尽量给他们留出自由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可能展示自己独特的才华,探索适合于自己发展的方向和方式。
实行开放式教学,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为此,我做了如下尝试。我在美术教学的表现形式上突出了选择性,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方式,表现中,都能突出自己的闪光点。如在第四册美术(省编教材)《好吃的水果》的教学前,为使学生对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挡现象有初步的认识,促进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观察和表现遮挡关系。我在导入上直接切入遮挡现象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自己直观的感受,老师点出这种现象在美术中叫遮挡关系。启发学生感悟身边的遮挡现象,让学生看课件,在大街上去找遮挡现象,在黑板上摆出自己熟悉的生活用品的遮挡现象。在摆放中引出难点和问题,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在作业设计上,我启发学生说出可以用几种形式表现你所熟悉的水果。学生在开放的气氛中,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可用绘画、纸工、泥工等形式去表现。我准备了三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感兴趣的表现形式,发挥自己的创作特长。使学生在选择中有了兴趣,在选择中有了自信,在选择中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从学生画出的、剪贴出的、泥捏出的合理且有遮挡关系的水果组合中,你就会发现学生对生活的创作热情,展示自我的激情,创作美好未来的豪情,给每一个学生创设了成功的机会和希望。因为,每个学生的"成功"方式、“成功”程序与"成功"内涵都是不同的,所以从成功乐学上点燃了学生创作的火花。
二、鼓励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创新积极性。
在参与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一是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敢于发表与老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三是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敢于质疑权威的结论。为了多给学生创设质疑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了小组式合作学习,组与组互相提出问题,运用讨论式、交互式、合作式、研究式、探索式进行学习,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经过质疑、争论,使同学们认识到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因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在此方面我还经常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出有自己个性的作品,并让学生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他人作品的评价。
三、以创新求发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
我们的教育应该追求让每个学生随时随处都感受到现实学习生活的快乐,使他们愿意上学,乐意上学,想着上学;应该让每个孩子时刻憧憬着幸福的明天,使他们要学、会学、乐学,学生今天的幸福和明天的发展是统一的,我们应该坚持“以参与求体验”和“以创新求发展”的做法。
“以参与求体验”指的是教师要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机会,要为学生的参与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宽松的环境。孩子只能成长一次,而这种“成长”是谁也替代不了的。“体验”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必需的,孩子只有在参与中自己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建康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所谓"以创新求发展"指的是教育要面向明天,今天的学生需要从小学会创造,要具备创新意识,从小养成创新习惯,将来才会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走进新课程,课改为学生搭设了一个体验成功和增强自信的舞台,使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参与是每个孩子的权力,坚持一切活动都要面向每一个儿童,不要有“被冷落的学生”。作为教师要鼓励孩子在参与中真有体验,真有发展,真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心理学家韦洛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可见,游戏是儿童的天堂。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编排了活泼多样的游戏。如采摘果实、帮小动物找家、找朋友等游戏。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满足了低年级爱玩、好动的心理需要,使他们在欢乐活跃的气氛中打开了创新之门。
总之,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学知识,练能力,更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种信息的传递,积极情感的交流和情绪的体验,以及各种思维的碰撞。因此,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让他们学的开心、愉快,是我们老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创新意识的表现形式范文5
首先,扩大学生欣赏范围,开拓学生的视野
艺术欣赏在开拓学生视野方面非常重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可以为创造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从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让学生尽可能地多接触各种艺术形式、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体验不同的艺术形式带来不同的艺术感受,领悟其中不同的思想风采,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打下基础。如在创作上,要让学生多学多看一些不同创作形式、创作方法、创作技巧的作品,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创作技巧和表现形式来创作出艺术效果不同的作品,从中体会创作的乐趣。并在创作中不断拓展自己的思路。学生接触的东西多了,视野和思路开阔了,才能谈得上创造。
其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能力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先决条件,只有思维上的创新,才会有能力上的创造性。在美术教学中激活学生思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上,在创作和发现上,达到最佳状态。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要促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不断的主动探索和积极发现中得到发展。
教师可以创设丰富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丰富充实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成为学习的主人;还可以根据知识点设计不完全或无结果的问题或情景,使学生有积极思考、设想和探索的可能;科学地设置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和钻研,帮助学生克服浮光掠影的缺点,对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开启知识宝库,发展思维能力都有益处;还有,可以在写生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美术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强,丰富多彩的实践写生不仅能锻炼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能力,更能使学生的思想和大自然融为一体,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欲望,使学生充分感受自然界的变幻莫测,捕捉到自然和生命变化发展的不同表现形式,提升作品的立意和思想。
最后,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能够“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他肩负着怎样把“以知识为导向的教育”转化成一种“以创造为导向的教育”,通过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潜能,培养真正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的重任。所以,教师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者,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力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除了教学,教师还要大量创造自己的作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充实自己。要试图从多方面,多种途径去考虑问题,对随时涌现的想法,只要有价值,就要付诸实践,这样即可锻炼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可以对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有所设计和预见。教师深厚的业务功底,独特的创作精神,不仅能博得学生敬佩,还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
创新意识的表现形式范文6
主席还指出:“创新关键在人才”。人才要靠教育来培养。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有分析能力的人,勇于探索创新的人。
构建和实现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创新。教学创新的实施者是教师。因此,教师必须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的规律,为创新教育提供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人有目的的创立或创造新事物的精神,教师的创新意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全新型人才而执着追求的永不满足于现状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强化与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不仅在于提高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教师强烈的创新意识,感染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没有创新意识,牛顿定律便不会诞生;没有创新意识,爱迪生也许只有“第一只小板凳”;没有创新意识,叶圣陶便不会成为受世人敬仰的教育大师;没有创新意识,上海飞虹路小学生彭玉珍的“助滴器”、中学生杜冰蟾的“汉字全息码”就不会问世。
二、转变教育观念
1,确立新型的师生观
教学创新是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以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的。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师生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是和谐、民主、平等的。为师之道应该是“关爱为本、友情至上、共同发展”。切不可“时时摆出一副教师的架子”。教师应该将自己的手脚从“套子”里解放出来,要不然步人别里科夫的老路,落得个别里科夫那样的下场,岂不是更可悲。
2,建立新型的学生观
在教学论的范畴中,学生的生命意识就是优良的品格、聪慧的悟性、丰富的情感。因此,每个教育者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和优良的品格。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特别关注后进生的创新潜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所以教师应当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做到教学思维有个性、教学内容有个性、教学方法有个性。
三、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观念的更新,不等于真正实施了教学创新。教学要创新,教师还必须努力改进教学方法,选用最恰当的手段进行课堂教学。
例如,语文教学有以教为主的、以学为主的、教与学并重等等不同的方法系统。在创新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应是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是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多媒体进入教学,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