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器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器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医疗器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范文1

一、指导思想

围绕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进一步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责任,完善食品药品监管长效机制,规范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秩序,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餐饮服务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和药品、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安全示范创建工作,使全县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落实更加到位,监管体制更加科学,城乡监管更加均衡,技术支撑更加高效,应急处置更加得力,公众健康意识更加普及,辖区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零发生,特殊药品零流弊。

三、创建任务

(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设

1、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对辖区内的食品药品安全负总责,切实提高责任意识和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乡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食品药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工作方案,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2、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各乡镇要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的管理,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其“安全哨所”的作用,保障监管站做到7个有:有一间办公室、有一块“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标牌、有一套工作制度上墙、有一套开展工作的文件资料(工作计划、方案、总结、工作档案等)、有一个文件柜、有一台工作用电脑、有一块固定宣传栏(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3、加强基层食品药品安全协管队伍建设。各乡镇要确定1名副科级干部任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站长,并至少推荐2名以上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报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备案),具体负责辖区内食品药品安全的协管工作,掌握安全动态。在各行政村至少聘请1名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信息员(由乡镇监管站批准,报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具体负责村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搜集、上报、巡查、宣传等工作。监管站每年需组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食品药品诚信评价体系建设

1、强化食品药品安全质量追溯。加强食品药品企业安全首责意识教育,督促企业完善内部质量管理制度,餐饮服务单位、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企业、药品零售企业100%建立并实施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帐登记制度,实现产品质量追溯(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

2、实施食品药品安全量化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健全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和药品使用单位以及餐饮服务单位、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档案,完善信用分类标准,开展动态信用等级评定,建档率和信用等级评定率100%;实施“健康餐桌”工程,实行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县城中型以上餐饮服务单位、乡镇以上学校食堂实行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其中80%以上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寄宿制学校食堂达到B级以上单位标准(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

3、推行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规范管理。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设施,进一步提高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水平,实现“十个有”规范化管理要求。即:有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有专职或兼职的食品质量安全员,有合格的水源,有从业人员培训体检合格登记本,有专用食品储藏仓库,有专用留样冰箱,有专用洗涤池,有索票索证和进货台账,有应急处理机制,有食品安全教育课程(责任单位:县文化教育局)。

4、推进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结合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建立健全医疗机构药库、药房规范化管理机制,设立药事管理机构,积极推进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乡镇以上医疗机构药库、药房100%符合规范化建设要求(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县卫生局)。

5、开展重点单位示范创建工作。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十百千”工程,开展餐饮服务示范店、示范街和规范化管理“小餐饮”单位的创建活动。创建省级以上餐饮服务示范街1条,省级以上餐饮服务示范单位10家,规范化管理“小餐饮”单位10家(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

(三)技术支撑能力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

1、加强食品药品快速检验能力建设。按照《省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县级食品药品快检室项目建设及评估办法》要求,完善食品药品快速检验室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餐饮服务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初筛快检能力,有效开展日常监督抽验和便民快速检验工作(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

2、加大食品药品抽验力度。完成上级下达的监督抽验任务,药品监督性抽验阳性率、餐饮服务食品抽验合格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

3、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制度,健全县级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药品滥用)监测机构,在全县药品经营企业、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民营医院设立监测点,实施区域负责制,落实专人按月收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及药物滥用监测报告,并做好分析评价工作,及时预防、控制和减少药品安全突发事件,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完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320份/百万人,其中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数达到15%,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达70份/百万人(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县卫生局)。

(四)食品药品信息化监管体系建设

1、加强药品电子监管。积极融入国家、省“数字药监”工程,认真抓好与上级电子监管平台的对接工作,形成涵盖“四品一械”安全领域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电子监管平台,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化监管水平。辖区内药品经营环节基药核注核销率100%;药品批发企业“两码合一、数据实时上传”的覆盖率100%;“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登陆使用率达到月均15人次以上;乡镇以上卫生医疗机构药品实行计算机管理,并与监管部门实现数据对接,达到乡镇以上药品零售企业、使用单位电子监管覆盖率80%以上(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县卫生局)。

2、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地理信息系统等现有信息平台建设,保证网络运转畅通,电子地图标识全面、清楚、准确,规定的企业数据上传真实、充足、及时,方便公众网上查询(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

3、发挥电子政务作用。通过政务网站平台,公布行政许可条件、程序及相关服务信息,实行网上电子审批;对违法失信企业实施的“黄牌警告”、“黑名单”等失信惩戒信息做到定期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

(五)行政执法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1、加强执法队伍和执法装备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对食品药品监管设备、装备所需经费给予保障,将食品药品抽验和执法办案专项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年度监管经费增长率达到当地财政支出增长率;加强食品药品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县食药监局)。

2、建立食品药品安全联合治理协作机制。建立公安、工商、质监、卫生、邮政等多部门联合治理协作机制,加大对重大案件的查办力度,增强执法权威,提高执法效能,确保各类案件调查、处理、移送及投诉举报回复率均达到100%(责任单位:县食品药品监管相关单位)。

3、加大食品药品日常监管。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加大对各类餐饮服务单位原料采购、制作加工、清洗消毒、食品储藏等全过程的日常监督检查,强化对卤制品、凉菜等高风险食品的抽检力度,加强重大会议及活动期间的餐饮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及时排除食品安全隐患;加大对国家基本药物、特殊药品、保健品、化妆品采购、储存、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落实,不断提高药品安全保障水平,确保监督检查不留盲区(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

4、深入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根据季节变换、特殊时间节点和上级有关要求,适时组织开展重点区域、重要时段、重点品种等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查处食品无证经营、非法添加、违法加工、使用地沟油等违法违规行为。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辖区内小学、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的督查,有力确保各项安全制度落到实处(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食品药品监管相关单位)。

5、深化药械市场整顿。以规范药械市场秩序,保障药械安全为目标,继续深化药械生产、经营、使用环节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药械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加大基本药物全品种监督抽验力度,保障基本药物使用安全;加强违法药械广告监测,落实违法广告案件移送制度,规范药械广告宣传行为(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县工商局、县公安局)。

6、强化食品药品应急处置管理。建立完善突发重大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和风险预警制度,适时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演练工作,有效构建以县级指挥中心为支撑,相关监管单位为基础,上下联动、反应快速、指挥通畅、预警有效、处置有力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责任单位:县食品药品监管相关单位)。

(六)构建饮食用药安全群防群治新机制

1、实施食品药品安全科普行动计划。充分利用各种媒介,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科普行动、示范县创建信息及“六个一”活动,营造“健康饮食,合理用药”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公众树立食品药品安全观念和消费方式,增强饮食用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参与食品药品监管,积极举报违法违规行为(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县广电局)。

2、加强企业帮扶和从业人员培训。充分发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政策和技术优势,制定实施服务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开展好对重点企业的帮扶服务,促进食品、医药经济持续发展。加强食品药品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进一步增强其诚信守法和安全意识,提高业务水平。从业人员培训率100%(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

4、发挥食品药品“两员”协管作用。以整合优化、加强培训为手段,对食品药品协管员和信息员队伍进行优化、培训和管理,并将其工作业绩考核同“以奖代补”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好“两员”队伍作用。“两员”年度接受培训比例达到80%(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食药监局)。

(七)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

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列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全面构建“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和县直创建职能部门、乡镇政府与各行政村签订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书,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联动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由县政府对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职能部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进行年度考核(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关单位)。

四、创建步骤

创建工作结合本县食品药品机构改革工作进程,从2013年7月起,分四个阶段进行。

1、动员部署阶段(2013年7月底前):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部署,落实创建目标和具体责任,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召开专题会议,建立健全相应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进行动员部署,通过多渠道、广范围宣传创建示范县活动的重要意义,动员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3月底前):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按照创建工作职责分工,将创建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指标细化,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全面组织实施。县政府办、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各项创建任务的落实进行检查监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3、自查整改阶段(2014年5月底前):各乡镇、有关部门要认真对照创建标准,开展查漏补缺。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省局评估方案,对创建工作进行检查评估,查找并组织整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高创建成效。

4、迎评迎检阶段(2014年6月底前):完成创建材料的整理、汇编以及现场等各项准备工作,迎接考评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人家”幸福工程的有效组成,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突出工作重点,精心安排部署,做到组织领导到位、人员经费到位、目标任务到位。

(二)营造舆论氛围。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及时报道创建工作的动态和取得的成果,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医疗器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和《药品管理法》。以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为目标,积极探索和建立制度完善、运转良好、成效显著、惠民明显的城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力争把区打造成为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示范区、食品药品安全消费放心区、食品药品诚信经营模范区。

二、工作内容

(一)构建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工作责任

建立“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完善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为主导,卫生、质监、工商、公安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协商解决食品药品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形成工作合力。落实工作责任,药监分局与各乡镇、街道、龙岭工业园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签定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状,各乡镇、街道、龙岭工业园食品药品监管站与各食品药品经营单位签定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状,并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体系。

(二)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完善监管网络。

在各乡镇、街道、龙岭工业园成立食品药品监管站,并确定1名食品药品专干,聘任2-3名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员(经培训,考试合格后,受药监分局委托行使一定的执法权,由区法制办发给行政执法证),在各行政村(社区)选择并培训1名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建立全方位覆盖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

(三)建立技术支撑体系,提高监管能力

加强电子监控系统、公共服务系统、监督执法系统、综合办公和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为主的食品药品“五大系统”建设。添置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必备的硬件设施,努力掌握新的先进的检验检测手段。

(四)构建诚信评价和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严控质量风险

建立全区食品药品安全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应急管理专业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建立和完善违法药品广告公告警示制度,引导群众正确看待和购买使用广告药品及医疗器械。公安部门要加大对违法食品药品安全的打击力度,对犯罪分子构成强大威慑力。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全区食品药品企业信用档案,对全区食品药品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和划分,实施分类管理。

三、工作步骤

(一)准备实施阶段(2011年6月至2011年7月)。成立区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区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动员会,制定下发《乡镇食品药品监管站评价指导原则》、《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对试点乡镇食品药品专干、监管员、信息员的业务培训,做好2个乡镇食品药品监管站试点。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1年8月至2011年11月)。在总结试点站工作的基础上,邀请省、市领导来我区检查指导,确定全区乡镇监管站建设模式和标准,召开现场会,通过以点带面,在全区全面铺开“城乡一体化”建设。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1年11月至2011年12月)。迎接省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考评验收检查,听取意见,狠抓整改,进一步提高我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人民政府分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副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协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副主任、药监分局局长任副组长,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其他成员单位和各乡镇、街道、龙岭工业园分管领导为成员,加强对区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龙岭工业园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专人负责,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履职、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争取各方支持。

努力争取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大力支持,确保建设试点经费及时拨付到位。同时,按照规划,区财政适当安排2011年至2013年的创建工作经费。

医疗器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范文3

2015年3月12日金普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成立以后,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一地、一极、三区、两中心”的战略定位,全面贯彻国家、省、市对新区的发展要求,特别是2015年、2016年两次国家级新区工作经验交流会暨新区工作推动会的重要精神,把先行先试作为最大的政策优势,抓改革、谋创新、促发展,新区开始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16年,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在大连市位居前列,经济总量在全国新区中位居天津滨海、上海浦东之后,紧随青岛西海岸列第4位。2016年在东北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金普新区呈现“整体稳中有升、结构逐步改善”态势。

一、抓战略机遇,提升新区地位

(一)率先启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2015年5月,新区先行先试创建跨境电商试验区,注册企业现已超过700家,注册资本50亿元,其中400多家已经运营,业已成为大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重要承载区。正在积极推动与区外城市合作,把政策向东北全域覆盖。

(二)加快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召开全区科技创新大会,复制中关村创新经验,出台《新区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措施》等10个文件。重点打造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等8个产业创新基地和专业技术研发、创新创业服务等5个创新平台。全区现有各类研发机构295个,孵化器32家。

(三)成功争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区

2016年5月16日,新区入选全国12个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地区。全面动员部署,举全市之力推动试点试验。明确了102项重点任务,分解到23个责任单位。

(四)加快自贸区建设

成立了新区推进领导小组,完善自贸区方案,研究重大政策,设立自贸区咨询服务窗口。复制与创建并举,全力办好自贸区核心区。

二、抓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一)完成管理体制改革

2016年3月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管委会设15个工作部门,机构数量、人员编制都压缩30%。突出功能区“经济发展”功能和街道“社会治理”功能,建立了“新区统领,功能区和街道各有侧重、互为补充、运转协调”的管理运行机制,新区统领全局,功能区主要承担经济发展责任,街道主要承担社会治理责任。按照充分授权、批管统一的原则,除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跨功能区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外,原则上将金普新区的经济管理权限全部授予功能区,为功能区经济发展、开发建设、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满足建立大部制、扁平化,实现综合、精简、资源高效配置的管理体制。

(二)深化审批制度改革

制定了政府权力、责任、行政许可、中介服务事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行政事业收费等6张清单,确保“清单之外无权力”。2015年8月将新区151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行政服务大厅,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2016年6月推出“建设项目联审联批”,将取得施工许可的时间从至少3个月压缩至3个工作日。创新审批机制,7月实现“五证一章、一照一码”一日办结。11月制定实施《财政投资项目优化审批流程方案》,审批时限由116个工作日压缩至35个。

(三)启动综合执法体制改革

2015年12月启动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率先下放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277项执法职权,下派执法人员,在街道设立综合执法大队;2016年6月,将新区职能部门305项执法权限转移到新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并下放到各街道综合执法队。建立起“一条热线、一个平台、一支队伍”的新体制。

三、抓招商引资,夯实产业基础

(一)抓载体建设

规划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饮品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园区。开工建设农产品物流中心,同步规划了船舶交易、医疗器械、建筑材料、二手车交易等要素市场。全面启动玻璃小镇、冠军小镇、航天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

(二)抓安商富商

坚持“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理念,建立处级干部联系企业制度。为130家小微企业融资3300万元,将39户企业纳入“中国制造2025”重大项目库,为4批51个项目兑现扶持资金7.13亿元,打造诚信新区。

(三)抓产业集聚

抓龙头,抓重点,推进投资55亿美元的英特尔二期提前投产,壮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推动投资1亿美元的辉瑞制药二期开工建设,提升生物医药产业能级。推动投资170亿元的鲲鹏MTO签约落地、投资25亿元的逸盛大化聚酯瓶片开工建设,拉长石油化工产业链条。开工建设投资23.6亿元的光洋智能装备产业园,提升智能装备制造业水平。规划建设金州古城、博物馆群等文化产业项目,投资100亿元的光线传媒“电影世界主}乐园”项目签约,文化产业渐入佳境。加快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金融类金融机构向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快速集聚,目前已达438家,注册资本139亿元。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区已形成了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保税物流等支柱产业,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新区新的经济要素正在快速集中,正在形成具有更大想象空间的新兴产业。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已经引进阿里巴巴、韩国EBAY等370家企业登记注册,其中170家运营,还有60多家在谈。大宗商品及权益类交易中心等金融、类金融机构向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快速集聚,目前已引进368家,注册资金总额达到110亿元。

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深入

新区围绕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努力营造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出台了创业创新等系列政策和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意见,启动了一批创新载体。目前建成各类企业研发和服务平台7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3家,国家级孵化器2个,市级孵化器6个,创新大厦2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5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9家。截至目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约14.8件,提前五年完成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计划2020年预期指标。

医疗器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范文4

城市管理工作坚持全天候巡查与集中整治相结合,依法对县城主干道乱摆乱放、乱搭乱建等违规违章行为进行了专项治理,拆除违章临时性建筑121处268平方米完成了老城区、南北滨河路、工业园区等地段绿化带苗木补植修剪。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强化流通和使用两个环节监管力度,累计抽验医药、食品经营门店600多户(处)质量监管工作监督领域覆盖到工业、农业、文化产品等三大领域10大类产品,农药、化肥、建材等重点产品合格率均达到90%工商管理工作开年以来累计查处假冒伪劣产品6大类27个品种,标值8.4万元,市场秩序不断规范。武沟中学教学楼、宿舍楼和平泉中学教学楼等红十字会援建项目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完成投资800多万元,占总投资的68%续建的4500户爱国卫生农村改厕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1893座。

二、今年工作要求

一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今年,城管工作要按照“县城扩展到哪里,管理就延伸到哪里”总体要求,认真履行城市管理职能,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一要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一方面,要突出“治脏、治乱”两个重点,加大对街道乱搭乱建、乱泼乱倒、乱摆摊点等行为的纠正和治理力度,下功夫解决城市经营杂乱无序的问题。要抓好居民区、商贸市场、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整治,做到大街小巷一个样,白天晚上一个样。另一方面,要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监管体制和有偿化管理机制,从源头上杜绝各类不良现象的重复出现二要切实抓好城区绿化工作。县园林局要利用春季时节,认真组织实施城区绿化带苗木新栽、补栽和整形修剪工作,争取4月底前完成任务。三要积极开展园林、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按照全市“九城同创”工作部署,县园林局、爱卫办要抓紧制定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确保这两项创建活动顺利实施,年内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加强监管,夯实基础,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近期,省平凉市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造成较大社会影响,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定要汲取教训,务必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一要突出“五项监管”要以餐饮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等五大项产品为重点,加大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监管力度,有效预防餐饮食品及药害事件发生。督促餐饮企业不断完善基础卫生设施,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年内全县所有餐饮门店必须取得许可证,安全监管量化分级率达到90%以上,并力争在各乡镇建成1至2个食品安全示范店。二要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违法行为。特别要抓好重点节日和节庆活动期间的集中整治工作,确保不出任何问题。三要建立健全监管网络。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快“两网”建设步伐,严格落实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职责,加强监管责任制度和基层基础建设。采取聘请义务监管员和依托省市检测平台等办法,不断充实工作力量,提高检测能力。

三)明确目标,严格执法努力实现质量振兴新突破。

质量水平是经济、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综合反映,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内在需要。一要强化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要以我县主导产品、特色产品以及市场占有率高、发展空间大的产品为重点,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创牌工作。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营造有利于品牌企业发展壮大的市场环境。二要抓好质量安全监管。产品质量监管工作要从事后监管和查处向事前服务和规范转变,坚持依法从源头上抓质量,切实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工业消费品和建筑行业质量的监督检查,切实保障质量安全。要建立完善质量问题追溯、缺陷产品召回、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各类质量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三要抓好“质量兴县”活动。质量兴县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省市整体部署安排,对钢材、水泥、农资、家电、奶粉和药品6大产品实行重点长期监控,定期公布监控结果,对清查出的质量安全问题,要公开曝光,推动“质量兴县”活动深入开展。

四统筹兼顾,齐抓共管,推动工作协调发展。

医疗器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范文5

全县上下要以贯彻落实《规划》和加快建设向莆铁路、高速公路为契机,开阔视野,致力发展,努力把我县打造成宜居利居乐居的城市,构建驰名全国的山水温泉生态旅游县。围绕这一总体定位,确定的发展目标是:

经济跨越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较好进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发展,到2015年,综合实力达到全省中等发达县(市)中游水平,力争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实现比年翻番;旅游、创意、文化、生态产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比重不断提高,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协调。

社会祥和文明。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殷实富裕,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基本构建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合计参保率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5%以上;城乡文明素质大幅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面建成国家级生态县,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73%以上,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5%以上;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单位GDP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市下达指标内。

到2020年,力争综合经济实力接近经济较发达县(市),基本建成以旅游、水电、纺织、创意、文化、健康、体验、高新技术和农产品加工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础设施更加完备,社会保障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居,社会更加和谐,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明确发展任务,强化保障措施

(一)优化空间布局。立足资源优化配置,以向莆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和省道线改造为依托,大力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发展,构筑“一圈、一线、一带”的空间发展布局。

一圈,即县域中心圈。结合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积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以主城区、南城区为核心,包括太原和清凉组团,重点发展旅游、酒店、商贸、文化、金融、信息、物流等都市低碳绿色产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城市功能品位,建成全县经济、政治、文化、旅游集散中心。

一线,即大樟溪沿线。以大樟溪干流能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带开发为依托,重点发展水电、山水温泉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现代物流、商贸流通、农产品生产及精深加工等。

一带,即中高山地区特色产业带。重点发展建筑业、高优农业、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交通、能源、信息和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发展保障能力。

1、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继续推动向铁路、高速公路、兴化湾至三明尤溪(段)高速公路建设,谋划与清、等周边县市的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新建省道线林洞村(清界)至渔溪段、清凉柴头桥至下林段公路,谋划建设清凉太平口至刘岐大桥环城公路;全面完成省道线公路改造,推进县、乡公路提级改造、县际断头路和自然村公路建设;加快汽车南站、南城区物流园区、梧桐和长庆物流节点建设;加强拆渡建桥和危桥改造;全面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

2、构建绿色能源保障体系。以清洁、低碳为导向,统筹推进地热资源和大樟溪水资源开发利用。做好大樟溪梯级电站开发和供水规划,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督促在建的界竹口电站尽快建成投产,谋划推进龙湘、新店、岩前、莒口电站建设。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力争在“十二五”中期前动工建设。加大落后产能电站实施技改力度,提升电站自动化水平。加强城乡输变电线路建设,完善电网网架结构,大力推进城区电网缆化和农村电网改造。加快天然气供应系统建设;实施农村沼气工程。

3、提升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应用水平;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无线城市网络;推动物联网、云计算技术推广与应用;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加快建设面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偏远乡村的宽带网络建设,提高宽带普及率;深入开展信息等级保护,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4、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实现防灾减灾的协同防御与联动处置。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防与应急救援体系、自然灾害综合防范抗御工程体系、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自然灾害灾后恢复与重建体系。加强防洪排涝、水利除险保安、蓄水引水、气象减灾、防震减灾、地质减灾、农业减灾、林业减灾、渔业减灾和灾害紧急避险场所等建设。

(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加快培育主导产业,推进产业发展现代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李果、青梅、食用菌、绿色蔬菜、油茶、茶叶、林竹、特色禽畜等传统优势主导产业,力争2015年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90%以上。加快发展大棚果蔬等设施农业,加强农业“五新”推广和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依托旅游发展,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积极培育发展花卉产业。大力推进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积极申报注册和保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台农业交流合作,引进台湾资金、技术、良种、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承接台湾农业项目,着力打造台湾优质水果基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基地。

2、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牢固树立生态经济意识,敢于突破产业边界,以()创意产业园、海峡()影视基地、台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为载体,着力推动生态产业发展成为我县的主导产业。健康产业,要依托温泉与生态优势,加快发展集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一体的健康管理产业;体验产业,要融合旅游业、农业等要素,大力发展以休闲农耕、亲水运动、攀岩、露营等为内容的体验经济;文化产业,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出版发行、演艺娱乐等产业,借鉴武夷山“印象大红袍”经验,积极融入武术、古代名士名贤、民俗民风等特色元素,打造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精品;创意产业,要择优引进工业研发、建筑设计、网游、动漫、影视制作等创意项目,推动其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要着力引进航空材料、军工材料、医疗器械、保健用品、清洁环保产品等高附加值产业,并加以培育壮大;传统产业,要引进现代纺织服装大企业、大集团,对接服装时尚创意设计模式,发展纺纱、织造、高档服装及面料等业态,促进纺织服装企业高端化,力争到2015年产值突破10亿元;大力促进农产品加工、竹草编工艺品等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要积极承接对台产业项目,努力引进先进制造业等项目,谋划发展总部经济。

3、做大做强建筑业。继续推行回归企业扶持、鼓励政策,吸收境外企业入驻,鼓励建筑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股份合作等方式,加强资源整合和要素集约,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壮大企业实力,拓展建筑业务领域和市场,推动新技术、新工艺运用,提升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资质晋级。力争到2015年,全县建安产值达150亿元以上,建筑业税收达2亿元以上。

4、打造山水温泉旅游胜地。突出山水、温泉、文化元素,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运作,建设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以大樟溪旅游产业带建设为龙头,促进旅游要素均衡快速发展,推进旅游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形成酒店、度假、娱乐、休闲、购物等旅游产业集群。加强旅游产品宣传与推介,广泛拓展省内外客源市场,依托“海峡旅游”品牌,大力推动对台旅游交流合作,持续提升旅游整体效益,打造旅游经济强县,切实把旅游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

5、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制定实施服务业、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加快发展物业服务、商贸餐饮、健身娱乐等消费业,推动一批城市综合体、特色街区和新型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加快发展物流、金融保险、咨询、评估、等生产业。积极承接台湾服务业转移,着力引进高端服务业项目。

(四)统筹城乡发展。抓住省、市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难得机遇,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力争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逐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1、加大县城建设力度。落实修编后的《县城市总体规划》,拉开城市建设新框架,形成“一城”、“两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打造宜居利居乐居城市。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编制重点区块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突出城市重要节点、重点景观、标志性建筑和城市风格设计,彰显山水生态特色,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建成山水温泉旅游城市核心区。以火车站站前广场、站前大道、南北江滨路等建设为龙头,加快推进南城区开发建设;以城区滨水景观工程、景观整治等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带动主城区改造提升和西城区开发。有序推进太原和清凉组团开发,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力争到2015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提升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园林县城、文明县城。

2、加快小城镇改革发展。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抓好乡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编制和修编,科学布局建设空间,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城镇体系。加快葛岭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用活用好试点政策,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休闲度假宜居乐业的风情小镇。加快推进中心集镇建设,发挥中心集镇在配置资源、提高效率、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推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城市文明向乡镇延伸覆盖,全面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实现差异发展。

3、大力建设新农村。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发挥“双百工程”带动作用,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鼓励支持农民就业和创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加大农村民生工程实施力度,加强农村公路、农田水利、饮水安全、广播电视、邮政通讯、电网改造升级、商贸流通设施等建设,持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五)大力保障改善民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充分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管理,到2015年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1、加快发展教育卫生事业。深入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抓好城乡幼儿园、实验小学搬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项目建设,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各类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积极谋划发展高等教育。卫生方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成县医院综合门诊大楼,实施县中医院搬迁工程,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达标建设,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医疗救助体系。建立并完善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长效机制。

2、大力推动发展文体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县文体活动中心、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特色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积极做好对台张圣君信仰文化交流和樟坂乡贤第等对台文物修复保护工作。支持文艺创作,打造文化精品。广泛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3、着力促进劳动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拓展就业渠道,力争每年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以上。鼓励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帮助高校毕业生、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制度,加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切实提高各类保险覆盖面,力争到2015年城镇居民养老、新农合和新农保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大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逐步改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条件。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加快发展妇女儿童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

5、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协调联动的“大调解”机制,推行依法处理事项“路线图”。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落实重大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机制、安生生产监管体制和应急管理体制。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大幅提升文明县城创建水平。

6、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以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突破口,坚持引人和引智相结合,统筹抓好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创新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科学选才用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良好环境。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深化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到2012年达到国家级生态县标准,80%以上的乡镇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标准,80%以上的村达到市级以上生态村标准。

1、推进节能减排。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把新上项目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实施节能减排工程,严格监管重点能耗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推广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完善节能政策,推广节能技术,确保完成年度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2、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加快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进程。深入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保护建设好大樟溪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水土保持区、风景名胜景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四绿”工程建设,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实施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加强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建设,提高环境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和应急能力。

(七)深化改革开放。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拓展开放领域,增创改革开改新优势,到2015年改革开放水平实现大幅提升。

1、完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理顺体制机制,探索推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聘任制度,拓宽现有融资平台业务领域,做大做强城司和国有资产营运公司,谋划组建旅游企业集团;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实行“非禁即入”的市场准入政策,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广BT、BOT等融资模式;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盘活资产,提升资产运作效益,积极推进农村小额信贷、林权制度、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宅基地管理等各项改革。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创造创新能力。

2、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创新招商理念和招商方式,推动招商引资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着力引进境内外生产要素、服务体系和大型企业、集团,提升外资利用质量。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出口结构,增强农产品、纺织服装、工艺品等地产商品出口,提高具有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比重。推进市场多元化,深度开发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出口份额。

(八)深入实施项目带动。坚持强投入、高速度、上水平、保质量,在实施好向莆铁路(段)、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提速建设道路交通、市政项目,特别是抽水蓄能电站、汤埕温泉旅游综合体、创意产业园、万科地产、高新技术产业园等产业项目建设,要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征地、拆迁进度,加快项目建设,形成更多节点工作量,加快促进项目建成投产。同时,加快策划生成一批推动跨越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重大项目,争取列入国家和省市规划盘子。积极搭建政府、银行、企业互动平台,鼓励扩大民间投资,创新激励机制,深入实施“回归工程”,切实确保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到2015年,重点项目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生产性项目投资占重点项目投资的比重实现大幅提升。

三、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推动落实

从加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高度,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明确领导责任。各乡镇、部门要把贯彻落实《实施意见》作为实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县直部门要主动对接,细化方案,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任务落实,并将其作为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医疗器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范文6

今天,市电子政务外网、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和城市一卡通系统就要正式开通运行了,这是我市信息化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三个系统的正式运行,对于提高电子政务水平,推进信息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三个系统的开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信息化发展的省信息产业厅孙厅长和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为项目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亲切的问候!

近年来,在省信息产业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把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政策,强化措施,优化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信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政府和社会信息化稳步推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速深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推进信息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计算机、通信、软件、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信息产业革命正迅速改变传统产业和整个经济社会的面貌。各级各部门必须切实把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来对待,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促进我市信息化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努力提高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要把提高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作为推动我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性举措。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着力抓好集成电路、节能电力电子、医疗电子、电力绝缘子等重点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努力在光电子、半导体照明、光伏电池、新型电子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加快软件业发展,积极推动嵌入式软件做大做强,加快发展行业应用软件,突破基础软件,积极培育数字动漫、影视与游戏制作等新兴软件产业。提升信息产业基地建设水平,重点抓好仪器仪表、电子元器件、微电机、软件等四大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重点发展壮大一批特色产业和产品,力争形成几个全国知名的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形成“小产品、大市场、大影响”发展格局。

(二)加快推进电子政务。要坚持“统一规划,统一项目和资金管理,统一网络,统一机房、统一信息交换平台,统一数据中心”六个统一,构筑标准统一、结构合理、功能强大、服务完善、使用方便的电子政务应用服务体系。要强化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除安全、公安等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和需要在特殊网络环境内运行的业务外,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都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实现与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互联互通,避免重复建设。要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立足现有基础,加快区县和部门的接入速度,区县电子政务外网还没有建设或不具备条件的,要加快进度、抓紧完善,尽快形成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应用网络环境,为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加快推进无纸化办公。尽快确定无纸化办公的实施方案、技术支撑、推进模式,力争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全市主要政府部门无纸化办公。切实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畅通企业和市民与政府沟通的网络渠道,增加网上审批事项,扩大网上办事范围,使网站成为人们了解的窗口、办理业务的平台、展现城市风貌的名片。

(三)加快推进信息化与产业化发展的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和创新性优势,切实推动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的融合互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的融合。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等先进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农产品交易平台。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信息化,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作用,加快完善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提高农村信息网络普及率,使各类信息服务加快“进村入户”。二是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的融合。围绕机械、汽车、医疗器械等现代装备制造业,优先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的数控设备、高端电子仪器等机电一体化产品,提升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装备制造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围绕建材、石化、冶金等传统制造业,广泛应用企业资源计划、在线检测等技术,实现企业运营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和集成化,有效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围绕食品医药、服装纺织、家电等消费制造业,加强企业的信息技术改造,重点推广应用自动化生产设备和生产线,提高多品种、个性化生产能力。三是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服务业的融合。加快实现电子商务在商业、旅游、贸易、娱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尽快形成一批有较强辐射能力的专业化大型电子商务平台。整合交通、海关、工商、税务、银行等相关部门的物流信息资源,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形成较完善的物流信息化支撑体系。

(四)努力建设先进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已成为文化建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握时代、贴近现实,努力推动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大力开发优秀数字文化产品,加快推进我市优秀地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提高我市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要切实加快数字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文化产品送到千家万户,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要大力倡导网络文明,严厉打击非法传播低俗文化行为。切实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不断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特别对财政、金融、商务、电力、交通、能源等重要信息系统要切实提高防范水平和保护能力,有效应对突发信息安全事件。

(五)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要把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作为基本要求,积极打造社会信息化服务平台,使信息化发展成果惠及全民。要积极推进教育、医疗卫生信息化步伐。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大力提高教育科研网络应用水平,推动优质教育科研资源共享。逐步在县级以上医院开展“数字化医院”建设,积极推行电子病历,促进医疗、医药和医保机构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要健全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就业信息统计、分析和工作,改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为扩大就业再就业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促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的网络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要大力推动数字城市、数字社区建设。加大“一卡通”推进力度,逐步扩大“一卡通”应用范围,在目前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出租车、学校、医院、社区等领域的一卡通,更多的方便群众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