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概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红色文化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红色文化概论

红色文化概论范文1

【关键词】大学标志 表现方式 对比分析

中国分类号:J524 4

在标志设计艺术中,色彩是设计者心目中最生动活泼、热情洋溢的角色,并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心理)效果,增强标志的独特鲜明的识别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色彩,标志设计将失去应有的美丽,整个世界也会暗淡无光。

我们所看到的色彩世界,千差万别,几乎没有相同的,只要我们注意就能辨别出许多不同的色彩。这许许多多的色彩大致分类的话,可分为如黑、白、灰那样没有纯度的色和红、橙、黄、绿、蓝、紫等有纯度的色。我们把没有纯度的色叫做无彩色,把有纯度的色叫做有彩色,尽管世界上的色彩千千万万,各不相同,但是人们发现,任何一个色彩(除无彩色只有明度的特性外)都有明度,色相和纯度三个方面的性质。即任何一个色彩都有它特定的明度,色相和纯度。所以我们把明度、色相、纯度称为色彩的三要素。

本文利用已有的色彩构成的理论基础,将中西方著名大学标志的色彩按色彩三要素进行分类、统计、对比分析,旨在探寻出中西方著名大学标志的色彩在色相、明度、纯度的异同及原因,为当下及今后大学标志的设计提供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范例及观点。

抽样调查的对象为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代表性国家英国和美国的著名大学和中国的著名大学,共计80所(其中美国25所、英国15所、中国40所)。为力求做到抽样数据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本文所调研的中、美、英国家的大学标志来自于郭振山、薛冬编著的《走进标识世界――世界著名大学》一书,书中未涉及的中国著名大学的标志,来自于不同大学的官方网站。

1 色相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色相的种类很多,可以识别的色相可达160个左右。本文色相的分类是个难题,首先,色相种类繁多。其次,标志的色相不可能都是单一色相。为了从大的方面研究和解决问题,本文的色相分类以孟赛尔色立体色相环为依据,该色相环是以红、黄、绿、蓝、紫、心理五原色为基础,在加上它们的中间色相,橙、黄绿、蓝绿、蓝紫、红紫成为十色相,排列顺序为顺时针。对于标志中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色相的标志,笔者按照每种色相所占的面积来分类――面积较小的色相服从面积较大的色相。

1.1 色相对比

通过对比分析,红、黄、蓝三色在中西方著名大学的标志中运用最多,其中,中国著名大学的标志中使用红色(14枚)最多,其次为蓝色(12枚),黄色(4枚);而西方著名大学的标志中使用蓝色(11枚)最多,其次为红色(8枚),黄色(7枚)。

美国学者阿思海姆在他的《色彩论》中说:“红色被认为是令人激动的颜色,因为它能使我们想到火、血和革命的含义。”

我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颜色是黑、白、土红和赭石色,而红色是最早的“流行色”。到奴隶制社会,青、赤、白、黑、黄,被认为是代表东、南、西、北、中和木、金、水、土的五方正色。在封建时代,黄色标志着神圣、权威、庄严,是智慧和文明的象征,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彩,任何庶人都不许穿黄衣服。我国夏朝流行黑色,殷商时期流行白色,周朝流行红色,并给了红色正统地位。在汉朝和明朝,因为国家都兴起于南方,南方表火,为朱雀,所以在当时,国家政治和文化中都提倡使用象征火的红色(这也是故宫红墙红柱的来历之一),因为汉、明两个朝代是中国最强盛的时期,同时对中国影响最深,所以渐渐的,红色文化渗透到了中国的各个方面成了民族的代表。

传统的西方文化是蓝色文化。古希腊人比较喜欢蓝色和紫色,这两者都是大海的颜色。古希腊人是从海洋来接受蓝色的。就海水本身来说,它是无色透明的。它之所以呈蓝色,正是映照了天空之蓝的结果。紫色则是在蓝色之中又加上阳光(特别是朝霞、晚霞)照射,折射出紫外线的结果,被认为是大海深处的颜色。在他们看来,这两种颜色是最高贵的颜色,只有神才配享用。在罗马帝国,紫色是皇帝的专用服色,用紫色来装饰,是对一个人的最高礼遇。例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颁奖仪式、颁奖台、仪式装束的主色调就采用了被普遍认同的带有高贵气质的紫色。充满设计感的紫色领奖台备受瞩目。本届奥运体操比赛定在北格林尼治体育馆举行,想必收看了体操比赛的观众都被紫红色的比赛场馆吸引眼球,或许一时还不太习惯这种浓厚鲜艳的用色,但是这种紫红色可是英国伦敦主办方别出心裁的设计。据介绍,在古代英国,紫色由于印染技术的限制,难以大批量生产,只有皇室贵族才能消费使用的起,而用紫色作为场馆的主色,则体现了主办方恭迎世界各地观众的特殊礼遇。西方人对蓝色的观念也与此相似,把蓝色看成是“天堂的色彩”。

从有形空间的观点来看,正如红色总是积极的一样,蓝色总是消极的。然而从无形的精神观点来看,蓝色似乎是积极的,红色则是消极的;蓝色总是冷色调;红色总是暖色调;蓝色是收缩的、内向的色彩,正如红色同血有联系,蓝色同神经系统有联系。

蓝色是一种有如冬天的大自然的力量,因为在冬天,全部萌芽与生长现象都隐藏到黑暗与寂静之中。蓝色总是带有阴影感,在鼎盛阶段倾向于黑暗,它是一种捉摸不到的东西,然而又作为透明的气氛出现。在地球的大气中,蓝色的出现有最明亮的天蓝色晴空,也有最深沉的蓝黑色夜空,蓝色以信仰的颤动把我们的精神召唤到无限遥远的精神境界。蓝色对西方人意味着信仰。尽管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造成了中西方的色彩偏好的差异,但基本上接近补色的红与蓝却是中西方著名大学标志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两种色相,这主要是由于色彩具有联想与象征的作用。红色可以联想到热情、活力等,象征着喜庆、热情、幸福等。蓝色可以联想到平静、悠久、理智、深远等,蓝色又是幸福色,表示希望,在西方表示名门血统,因此蓝色是身份高贵的表示。大学这一象牙之塔正是既充满热情、活力,同时具有理智、深远,历史悠久又充满希望的内涵。

1.2 色相搭配数目对比

在中西方著名大学标志的色相搭配数目比例上,都是单一色相占据多数。区别是中国著名大学的标志基本上是单一色相,显得单纯,而西方著名大学标志的色相搭配数目更加丰富一些(图1和图2)。

2 明度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是全部色彩都具有的属性,任何色彩都可以还原为明度关系来思考,明度关系可以说是搭配色彩的基础。为了更科学地研究不同色相间的明度关系,我们可以将十二色相环转变成黑白片,其不同色相的明度关系一目了然(图3)。

从图3可以看出,黄色的明度最高,属于高明度色彩。红色和蓝色的明度值接近,属于中低明度色彩。因为红、蓝二色在中西方著名大学的标志中运用最多,所以中西方著名大学的标志的明度值是基本一致的,即与中低明度为主,中国著名大学标志的明度略高于西方大学标志。按照色彩构成的理论,中明度基调通常给人以朴素、稳静、庄重、刻苦、平凡的感觉,正符合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大学基调。

3 纯度

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也可以说指色相感觉明确及鲜艳的程度。

光谱中红,橙、黄、绿、蓝、紫等色光都是最纯的高纯度色光。颜料中的红色是纯度最高的色相。橙,黄,紫等色在颜料中是纯度高的色相,蓝绿色在颜料中是纯度最低的色相。

任何一个色彩加白、加黑、加灰都会降低它的纯度。混入的黑、白、灰,补色越多纯度降低的也越多。

除波长的单一程度和颜料本身的最高纯度不同影响纯度外,眼睛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敏感度也影响色彩的纯度。眼睛在正常光线下对红色光波感觉敏锐,因此红色的纯度显得特别高。对绿色光波感觉相对迟钝,因此绿色相的纯度就显得低。纯度只能是一定色相感的纯度,凡是有纯度的色彩必然有相应的色相感。因此有纯度的色彩都称为有彩色。

由于中西方著名大学标志中运用红色、蓝色较多,所以中西方著名大学的标志基本以中、高纯度基调为主,中国著名大学标志的纯度略高于西方,标志整体上感觉鲜艳于西方著名大学的标志。

通过从色彩三要素方面来分析中西方著名大学标志,我们可知中西方著名大学的标志在色相、明度、纯度方面是有所区别的,特别是色相方面区别显著。综上所述,中国著名大学的标志在色彩方面给人感觉积极、热情、强烈,而西方著名大学的标志在色彩方面给人感觉文雅、冷静、丰富、可靠。

参考文献

[1]赵国志.色彩构成[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22.

[2]伊顿.色彩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102.

[3]赵国志.色彩构成[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22.

[4]赵国志.色彩构成[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23.

[5]赵国志.色彩构成[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24.

[6]郭振山,薛冬.世界著名大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

[7]郭茂来,郭受琳.标志设计艺术赏析[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8]钱定平.Logo的文化史[H].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9]冯建基.现代标志设计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10]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1]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新知三联书店,2001.

[12]杨东平.大学精神[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13]陶欣.趣话哈佛[J].世界教育信息,2004.第6期.

[14]李建修.现代大学理念与大学校徽设计[J].文艺评论,2006,第6期.

红色文化概论范文2

关键词:红;《智取威虎山》;武侠元素

小说《林海雪原》讲述的是我国建国以前中国人民在东北部的剿匪任务,将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独特的时期展现在读者面前。《智取威虎山》正是《林海雪原》中“杨子荣打威虎山”的故事片段。在导演徐克的拍摄下,保留了原作传奇性背景的基础上添加了武侠元素,令电影更加引人入胜。徐克(1951-),1977年毕业于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旋即回香港投入电视制作,然后又加盟“香港新浪潮”运动,以一部“反类型”的《蝶变》引起广泛注目。以后拍了不少暴力片、喜剧片、英雄片。90年代起,以《笑傲江湖》为引线,重又在香港煽起以拳脚冷兵器为技击手段的武侠片热潮。而红的传统由来已久,从开始被改编成样板戏的《红灯记》《沙家浜》等到现在的《智取威虎山3D》,当下电影人所做的不懈努力总算让红色经典继续鲜活在人们心中。本文将以此片为例,对导演徐克的创作策略进行分析。看这位鬼才导演,如何忠实的表现红色经典的教义,与此同时,又将其以新鲜的武侠姿态展现出来,去保证自己的市场。

《智取威虎山》的故事是老一辈人鲜活的红色记忆,然而年轻人已不再熟知。这种境况下,规规矩矩的严肃红不仅会让年轻人失去兴趣,也会让老一辈人的心理预期得不到满足。导演徐克的改版,恰恰弥补了这个空缺。

武侠元素的导入

一,人物形象与人物关系构建

武侠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在创作上也形成若干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律。“人物先于处境”便是其中之一。即剧情要先从建构人物形象与关系入手,最常见是建立父子、师徒、情人间亦敌亦友的关系,在他们相互吸引与排斥中展露性格发展剧情,然后在此基础上安排有利于展示打斗情节的场面。因为人物是叙事的关键,建立起微妙的人物关系并表现人物性格,那么,好看的情景与场面就会在人物的矛盾冲突中自然地产生;相反,如果人物关系人物性格处理不当,而一味地堆砌处境,那么整个叙事链条就会因缺乏叙事动因的推动而变成一个衔接松散的拼盘,剧情也就难以成立。

此部电影里,人物关系如其他版本的《智取威虎山》一样,构建的十分明朗,间谍、反派、正面人物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与以往版本不同的是对人物形象及性格的新的塑造。徐氏武侠电影里,人物形象的气场分别有正气、妖气、邪气、英气、霸气、傻气……在此部电影中都能找到对应。换了时间换了场景换了服装,故事虽还是原来的红色故事,但独有的武侠结构韵律却能明晰的刺激着观者的神经。看徐克的武侠片,不管是《黄飞鸿》《笑傲江湖》《青蛇》,还是《龙门飞甲》《狄仁杰》,能找到一个大致脉络,即:道德至上的意识形态不可变,正气不可不扬,如黄飞鸿、周淮安、七剑、燕赤霞;女性角色的形象总会有作为奇观出现,或妩媚阴柔或英气逼人或妖气魅惑,如青蛇、小倩等;女性角色常常会以男装扮相示人,英气十足,巾帼不让须眉,如东方不败、上官静儿;正直憨厚的小人物被安排来衬托环境的险恶丛生,如宁采臣、许仙;反派人物的阴邪可怖,层出不穷,起到警醒影射世人的作用,如甄子丹饰演的曹少钦、吴启华饰演的苏鹏海;还有苍眉翠须,仙气踪渺,武侠之巅,气贯九霄……此部《智取威虎山》虽是讲述时期的剿匪,然人物关系的构建清晰明了,人物形象被武侠类型般的刻画更是增加了戏剧性与趣味性。

首先,正气、侠气、义气型的剧中人物代表――二零三、杨子荣。徐克号称老怪,剧中明确实是内战时期,东北在土匪的肆虐下透漏一种阴森恐怖,危机四伏,风云诡谲的感觉。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少了正气,那就是纯粹的悲剧了,而一般这种气味赋予在影片的男主人公身上。作为的支部首长,二零三为剿匪任务而率领小分队深入险境。与部下一起忍受缺粮少食的困境,又能在得到粮食后为战况废寝忘食。更重要的是胆识与智慧并存,有着放手一搏的胆识同意杨子荣的计谋,也一腔热血靠智慧过人打出了保卫夹皮沟村民的以少胜多战。对男主人公杨子荣的刻画,就更是正气浩然,侠义满怀。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杨子荣爱唱二人转,喜欢做菜饭,看见貂皮大氅就往身上套……身上并没有一介军人的气度,反而一团江湖气息。在分队集体会议上自己的作战计策遭到否定后,杨子荣深思之后不顾是非军纪,愿为打到威虎山土匪的一腔热血去辞职,只身深入虎穴。不像古装武侠片里有刀兵暗器、拳脚神功之类,但“打虎”一段戏,也多少弥补般表现了男主人公的身手矫健。在威虎山的土匪窝里,冷静睿智胆识过人,以一己之力为整个剿匪任务定下胜利的基调。

其次,妖气、媚气的代表人物――马青莲。美是这个角色的最大特点,举手投足间百媚丛生,刹那间的迷离眼神倾国倾城。土匪窝里讨论先遣图时,黑底红花旗袍、丝袜与蕾丝手帕,在众人注目下出现,并被座山雕“拎”上座椅;杨子荣出现时,她面目狰狞的从座山雕身后出来要开枪射杀这个许大马棒组的土匪;潜入杨子荣卧室引诱失败,受虐,罗衫半褪被捆在床上并遭老四觊觎……在这部充满男性荷尔蒙的电影里马青莲可以说是是一抹最亮丽的颜色。

第三,阴气、邪气的代表人物――座山雕。真正的恶人,并不会看到他杀多少人,但是在徐克作品里,一个声调,一个姿态,一个眼神,一个装束,阴邪之气场便可铺天盖地,令人心惊胆战。座山雕的出场,众人抬着的巨大座椅与那只诡异凶残的雕,只听其声未见其面;特写镜头里其伸出的手捉住马青莲的脖颈,如同雕掳走猎物;鹰钩鼻子、面目可怖的老头捆绑马青莲并鞭抽施虐……阴和邪,是徐克风格中最为明显,最致命的视觉冲击。虽然是笔墨不会给大反派座山雕太多,但前期阴郁之氛围一直让人心理预期着最后的一场殊死较量。

第四,傻气书生气的代表人物――高波。一副圆框眼镜,呆若木鸡的文弱书生,这种气场便于故事的延伸。并且身为一个战士的高波是三分傻气七分正气。看到小栓子即将遭到毒手,便直接冲进贼窝抢救,当然被击倒就擒。这个情节对故事的展开铺下道路。

第五,英气的代表人物――小白鸽。作为卫生员的小白鸽其实就是一名护士,但塑造的形象并没有女护士的柔弱娇气,反而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战士。在保卫夹皮沟的战斗中,本来分配给她的任务是看护在安全屋与小栓子及村民。但小栓子出去后她也不怕身处险境而去追回。眼看高波不幸牺牲,她便坚毅的举起手枪同敌作战,英气十足。

二,电影叙事节奏的武侠化

看过武侠电影,一定发现,片头会简单明了给观众交代故事背景。要么是一个长镜头晃过之后定在一处景物给个近景并有画外音交代时间地点,要么就直接给个小短片直接暗示接下来故事主体的发生时间地点。如《龙门飞甲》开始时的远景镜头是一个古代码头,之后定一个特写在龙江水师造船厂的匾额上;《倩女幽魂》则是片头出一个小短片,描述兰若寺里书生被鬼魅迷惑失掉性命;《狄仁杰》则直接用字幕交代背景为唐高宗后期武则天即将称帝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而此部《智取威虎山》亦不例外,片头以现代生活的小短片,聚焦当下年青一代对祖辈“打虎”事迹的看法,不乏好奇与神往心理,然后娓娓道来时光穿越到老家剿匪战争时期。长镜头推到俯瞰广阔的林海雪原景色,接着定到林中行军的小分队,画外音直接说明故事发生背景。片头的作用,在此令观者快速进入情境,叙事节奏明快亦更是武侠电影的典型体现。

之后便是故事主体的展开,武侠电影的叙事节奏有一个特点,为造成悬念与压力,大反派总是尽量少出现。要为代表正义的一方设立一个对立面,建立一个武功绝妙的大反派人物,大反派人物出场钓次数越少越好。《新龙门客栈》中甄子丹扮演的东厂大太监曹少钦只在片头用大仰角镜头介绍后,其后绝少露面,中间一直是东厂大、二档头在与周淮安等人撕杀,但观众相信曹少钦一定会和周淮安等人发生恶战,而这个期待一直到最后一场才让观众得到满足。在《智取威虎山》中,除了前面极少的几个特写局部镜头展现座山雕的个性阴狠及军火实力,便是杨子荣进山门之后出现的一些零碎境头,直到最后百鸡宴那场戏。从拍摄上讲,那场戏被策划得惊心动魄,但如果没有前面营造的悬念与压力,那场戏就不会使观众得到充分的偷悦与宣泄,也会魅力大减。所以说,最后端掉座山雕军火库以及枪战场面的魅力并不单单来自其本身,同时也需要叙事张力的支持。

另外对武侠剧的“剧情三分法”[1]也应给予关注,即,剧情发展的前三分之一最重要,重点在推销主人公的形象,创作者应花功夫让观众对主角认同、有好感,中间的三分之一是发展部,要用出奇的方法勾勒主角与大反派的恩怨、冲突,为最后的一场恶斗提供充足的发展动因;最后的三分之一是主角与大反派之间矛盾冲突的一个了结,其表现形式为一场难分难解、出神入化的恶斗,以拳脚、刀剑的撞击来表达善必胜恶的道德伦理内涵。在这部电影里,剧情发展的前三分之一,在于对杨子荣形象的刻画。主人公风雪之夜为分队雪中送炭,然形象上一团匪气。尤其在小栓子眼里杨子荣就是一名麻匪,这不禁让首长二零三也对主人公的身份起疑。这从侧面上也让观众对主人公敢于挑战做内奸打入敌人内部有一个认同感。中间的三分之一,在敌人内部被试探被引诱以及座山雕警醒的那句“我最恨内奸!”,勾勒出主人公与大反派之间一触即发的严峻势态,为最后一场恶战提供发展动因。而最后的三分之一,就是主人公打通敌人内部,里应外合。个人意志在这里得到突出表现,座山雕最后在意的不是召集兄弟带上身家尽快跑掉,而是说“但在你们得逞之前,我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插(杀)了你”。这是武侠人物里独有的个人恩怨感,而不是一般头领那样想着大局为重东山再起。

三,关注影片对现代人的纾解

最后一点,徐克的武侠总是含着对现实的反映。红不可逆转的渐渐淡出新一代人的视野,对红色文化的继承与观点是当下提上日程的一件事。反观现在制作低劣的抗日神剧或者烂大街的谍战剧,不仅没能做好发扬红色文化的任务,还引起大众越来越明显的调侃与反感。所以说,赋予旧题材以新的生命是艰巨而必要的。当下的观众生活压力大,更有新一代80后、90后甚至00后的观众比例越来越大,人们精神文化水准的提高令视野更加开阔,其中当然也包括海外求学的同胞或者移民。这些离战争年代久远的年青一代该如何面对老一辈苦口婆心从小教育的“饮水思源”呢?

徐克的翻拍,赋予这部经典红以传统武侠特色,已经是出彩的一点。对徐克来说,开拍一部片子之前,如何使那些“新观众”对他那遥远的侠客产生兴趣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对一个被现实压迫得支离破碎的现代人来说,他没有时间去关注那些与己无关的侠客、无暇去回眸那些古老的故事,他只关注自己的生存状况。这样,向隔世久远的侠客灌注现代人的人生感受,既是赋予陈旧题材以新的生命力的手段,也是为追求商业成功所必须做出的选择。(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红色文化概论范文3

餐饮空间的设计更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餐饮空间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那种简单、乏味的固有模式逐渐被主题餐厅、民族餐厅等特色餐厅所取缔。“到长沙”湘菜馆便是这样一个典范,它不同于任何其他的传统餐饮空间,无论是餐厅的设计理念,还是整个餐厅的空间布局、材质灯光,都无一不体现出其与众不同的个性化设计。

一、个性化的设计理念

真正好的设计,不仅应该有匠心独运的设计形式,还应该有深刻厚重的精神内核。这个精神内核,就是设计理念的来源和支撑。“到长沙”餐饮空间的设计,实质上是对湘菜文化及地域文化的呈现。湘菜的一大特色是辣,讲求鲜香,多为就地取材。但是“到长沙”并未像传统的湘菜馆一样以“辣椒文化”或者“红色文化”为主题,而是另辟蹊径以“火车文化”为主题。这一设计理念,一是让消费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同真的坐着火车来到长沙一样;二是与餐厅的名字相得益彰,“到”字既是设计的灵感源泉,又是设计的核心理念。

二、个性化的设计形式

设计形式是设计理念在视觉上的传递与表达。“到长沙”湘菜馆从旧式车厢的内部空间,到绿皮火车的外墙,都充分突出了“火车文化”这一设计主题。而这一主题的个性化设计形式,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性化的空间结构

首先体现在餐厅入口处的设计。餐厅的门厅可谓是餐厅的门面,门厅的设计形式往往能够折射出整个餐厅的设计风格。传统餐饮空间的门厅大多都开阔敞亮,而“到长沙”湘菜馆则一反常态。设计师用隔断将门厅围合,只留下通往内部空间的入口。这样一来,当顾客进入餐厅时,视线受阻,无法对餐厅里面的具体布置一览无余,却更引人一探究竟。入口处的隔断上还有城市地名的印痕,仿佛在模拟车站的站牌标志,为顾客营造出一种踏入火车站的感觉。这样的设计正好巧妙地呼应了“火车文化”这一个性化的设计主题。其次,个性的“火车文化”还体现在了餐厅里走廊过道的设计中(见图1)。整个空间结构模拟火车车厢,用狭长的过道走廊连接各个用餐空间。此外,“到长沙”湘菜馆的个性化空间结构尤其体现在餐厅吊顶的设计上。餐厅的吊顶(见图2)仿造建筑中的工业造型结构且不施以任何覆盖遮挡,体现了后现代主义设计中的高科技设计风格,具有强烈的工业感。它放佛让人从上个世纪的火车车厢一下跳转到了现代高科技的工厂中,这样强烈的对比冲突更加增强了设计的个性化。

(二)个性化的细节元素

除了火车车厢的空间结构以外,空间中的其它细节也不经意地彰显出设计的独到个性。首先是喷绘涂鸦的运用(见图3)。在餐厅里,不管上木板的地面上,还是清水混凝土的墙壁上,或者是原木的隔断上,处处都是看似随意的涂鸦字体,营造出复古、随意的感觉。其次,运用了齿轮作为餐厅的装饰元素(见图6)。生锈的齿轮被用在墙上、门把手上、以及走廊的转角处,突出了设计的工业感。设计师还将饮水机换成了老旧的土陶坛子,既实用又能装饰空间。

(三)个性化的材质运用

材质可以说是空间设计的皮肤,它能够体现设计的质感。即使是同样的空间结构,运用不同的材质组合,也可以塑造不同的设计风格。“到长沙”湘菜馆的主题是上个世纪的火车车厢,因此整个设计呈现复古的风格,并在复古之中带有些许金属和机械的工业感。为了体现这样的设计风格,设计师将原木和钢架作为主要材质。餐厅里的墙壁、地板,甚至桌椅,都大量运用了原木材质,而隔断、吊顶则运用钢架穿插其中。木头给人的感觉是温和的、自然的,而钢架则代表了工业化、机械化,是冷漠坚硬的。钢架与原木的结合,冷而不冰,复古却又不失人情味。其次,设计师还将具有工业感的清水混凝土以及复古的灰泥红砖间差在空间墙体中,丰富了空间的视觉效果。

(四)个性化的灯光照明

灯光主要用于营造环境氛围,巧妙的灯光照明可以使原本平淡无奇的空间焕然一新。“到长沙”湘菜馆的整体格调是复古的、静谧的,因此在灯光的运用上,讲求的不是灯火通明,而是细腻温暖。餐厅里的光源大多根据桌椅的位置设置,成点状分布,没有大片明亮的灯光,都是雅致安静的吊灯。暖黄色的灯光,营造出舒适、静谧的用餐氛围。为了弱化复杂的吊顶结构,顶棚上几乎没有光源。结构纵横交错的吊顶在阴影中若隐若现,不会占据人们的主要视线,模糊用餐的焦点。

“到长沙”的餐饮空间,用复古的原木,生锈的铁皮,灰泥红墙,以及昏暗微黄的灯光,诉说了那个年代的车厢里,时光遥远而又步履匆匆的故事。这便是个性化设计的目的:通过与众不同的设计形式,承载颇具深意的文化思想,将其传递给大众群体,以满足人们彰显品味格调的需求。如今,餐饮空间乃至整个设计领域所提倡的“个性化设计”,从某种层面而言,是“器以载道”的延续和演变。“器以载道”是中国传统的造物观,即用器物来表达或象征一种审美情趣或思想理念。所谓个性化设计,除了具有时代性的现实意义外,还与传统民族文化一脉相承。这或许是设计的精髓所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是能看得更远。(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尹定邦,邵宏.《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红色文化概论范文4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如梭,油画艺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外来文化在中国已然得到了持续性的百年发展。中国油画创作艺术家对西方油画的材料使用、风格技法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运用也得到了实质性的突破理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油画在未来不该仅仅作为承载西方油画艺术的载体而存在,中国油画更应该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和精神诉求,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油画。

二、两大主要民族审美意识发展之源

如果仅凭常识和自己的大脑来认知世界,世人对许多事物的理解和体会往往有着谬误之处。诚然,东方人保守安分,西方人敢于冒险;东方注重感性思维,西方侧重理性思考;东方注重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自由,西方侧重物质世界的获取和改进。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被归类为最大生存限度下的伦理道德结构,在此结构下的人类的观念和行为都会受到限制,西方的文化活动则为人类社会居于主导地位放大了人性的力量的强势世界。这似乎给大众带来了一种错觉,东方民族的审美意识秉承的是静态观,西方民族的审美意识秉承的是动态观。答案恰恰相反:东为动,西为静。

(一)动观———东方民族审美意识发展之源

东方油画在民族观念意识的影响下是动观。东方更加注重写意、感受、象征、追求美和善的和谐统一。在东方文化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在“天人合一”的观念下,物我相忘,和谐相亲。东西方截然不同的审美意识形成了不同的艺术观和价值观,由此观察和表现事物的方式恰恰相反。东方油画的创作需要接触自然、观察自然、感受自然和领悟自然。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则万物皆着我之色彩也。画家在行动中观察事物,观物如观人,万物皆着人之意趣,万物皆着我之情致。水情乃我情,水清则我清;春池如美人,秋泉如高士;山性即我性,山行为我行;夏峰如猛将,冬岭如孤人。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花、蕊、枝、干皆有君臣、父子、夫妻之分。花也,叶也,兽也,鱼也,皆人也。画家眼中的物,气质与情态皆与人的精神气质相契合,不受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之制约,不受一时一地一知一解之束缚,目之所见得于心而会于意,最终展现在笔末毫端。

(二)静观———西方民族审美意识发展之源

与东方的“天人合一”相反,西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始至终持“天人相胜”观。首先,宇宙本身就不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它合二为一。其次,人与自然也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人是主体,物为对立。由此,西方油画艺术创作中,油画艺术家着笔于写实、模仿、再现、追求美和真的统一。西方油画最初多为在室内描摹事物的形态、质感,注重事物的空间感和存在感,以求达到栩栩如生、以假乱真的效果;随着时间的变革,西方油画得到了长足发展,开始打破常规,由室内转为室外,追求事物在变换的光线下的光感和趣味;最终西方油画家开始致力于油画创作的创新和内在精神特质。西方信任认知自然、把握自然,从而改造自然、驾驭自然。可以这样说,西方人的精神特征是偏向于动态的,但其研究和观察事物的方式则倾向于静态,偏好审视。

三、油画艺术创作中东方审美意趣的演绎

(一)概论

东方油画的历史与西方比起来诚然短暂,但是在一批文化探索先驱的不懈努力和庞大的东方文化体系的承载下,注定会走上一条阳关大道。部分学者未免有失偏颇:内在的精神气韵已然达到,为何要追求事物的表象和外观?殊不知西方油画的伟大之处不在对视觉上的色彩和形态的征服,在于感性和理性的理念的交织中人性的力量展现。艺术的理念来源于哲学。而在西方的哲学家黑格尔的眼中,东方画家虽然也可以将事物描绘得纤毫毕现,但他们并未在事物的光影变化中解释美所之所以为美,也没有掌握崇高理想的瑰丽的艺术技巧。而东方油画的精髓也并不在于表观世界的构建和再现,而在于其秉承的笔墨气韵和人文情怀。由此,我们自然可以认识到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二者自身的无可取代和艺术价值以及在自己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但是在文化现象光怪陆离亟待矫正的社会大前提下,中国少年渐渐走失在探索油画的道路上,他们知道怎样作画,如何作画,却忘记了为何作画和怎样创作油画。这些现象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矫正就可以纠正过来的。

(二)东方审美意趣的演绎

“象”既指自然的物体形态,又象征着宇宙人生,所以大象无形,大象无声。“意”既是美学观念,又是哲学观念。东方审美中,油画创作是偏好于侧重于事物的意象化表达和寻求创作的衍生和结合的。各种具象的色彩、造型、结构都有着一定的文化指向性。中国的油画创作相比较于西方的油画创作而言,更在乎虚实和主次的布局和安排。主体和客体相互区别对立,也相互结合统一。国画中的重要的“留白”是世界上首次正式提出的关于虚实的概念。有限的实体和无限的虚体丰富和延展了传统的油画创作观。画面的疏密与色彩则能够体现画家本人对画面的掌控,画面的层次感和节奏感都能够在画家的关于疏密和色彩的艺术主张之中体现。在现代人的视觉经验下,梅兰竹菊、山石沟壑的精神气质都实质化起来,积淀着丰富的人文气质。这一点在中国画的运用和东方油画的运用上都有着共通之处。成功的东方画家在汲取了西方艺术精髓之后创作的油画作品仍然能够明显区别于西方绘画有赖于画面的布局、留白、置色、意境等都来自于东方艺术熏陶下的审美视角,这一点颇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四、油画创作中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应用

(一)绘画创作中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体现

1.绘画观念本文说过:艺术创作的观念来源于哲学。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秉承着客体和主体相互结合统一的“天人合一”观。所以在艺术创作中,画家时常融合个人的思想主张,“一切景语皆情语”,绘画的构图安排也时常汇集了画家的文学素养、哲学观念和。个人的精神世界展现在绘画之中,画家本人的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和充满民族意识的审美视角也在绘画中展露无遗。油画作品不仅呈现着自身形态,而且展示了画家创作时的精神世界和理想追求。

2.艺术元素华夏民族的历史悠悠五千年,汇聚了无数传统价值符号、美术意象和创作素材。瓷器、屏风、戏剧、锦绣、壁画等风格独具的中华民族传统装饰元素在油画创作中逐渐平面化和实体化,复杂或简化,力求以其风格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文化推进中国油画的发展和油画的民族性意识思维的发展。

3.绘画风格中国油画创作的色彩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偏好于素色的使用,其色彩的使用基本围绕着青色、红色、白色、黑色和黄色五色。白色是本真,是虚无;黑色是坚守,是纯厚。中国的传统绘画风格的笔墨的风格技法的借鉴意义颇大。中国画的平笔、圆笔、留笔、重笔、变笔“五笔”以及浓墨法、泼墨法、淡墨法等“七墨”在中国油画创作中的使用也很多,而这些西方油画创作者都难以掌握和领会。

(二)油画创作中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实际运用

1.国内艺术大师的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实际运用艺术大师吴冠中先生站在国画界的边缘,其油画创作对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进行了叛逆性的传承。其油画作品《长江万里图》从绘画构图到点线置色、意境处理无不透露着他对民族文化精髓的深入了解。它以中国画卷传统的打开形式展开,短小精悍,尺幅千里,融时间和空间概念为一,作品充满了叙事性和独特美感。艺术大师林风眠先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变革了西方绘画的造型观念形成了自身别树一帜的精神面貌。他的作品体现着强烈的东方意味,以作品来表现自己的善恶观和美丑观,在油画的东方意味之路上的探索远超前人,看似轻轻松松、散漫不羁,实则充斥着浮世的积极意义。

2.国外绘画大师对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探究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深受东方艺术和传统思想的影响,精心研究了中国的书画作品。他的油画作品的装饰韵味浓厚,思想内容深刻。生命的诞生和衰竭的意义在于认知生命并能够不断把握其中的过程。将绘画上升到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追求,他的画作中不乏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把握。我们还可以看到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着中国文化的影子,隐约而随性。

五、结语

红色文化概论范文5

关键词:余姚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从“端午祭”由韩国人“申遗”成功到皮影戏称为印尼人的文化遗产,国人不断受到强烈的刺激,眼下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和意识也不断高涨。我们的祖国素以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著称于世,我们的祖先用智慧和汗水浇灌了绚丽多彩的文化,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但到了今天,在炎黄子孙手中传承了千年的中华文化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如何让无比珍贵却又正在消失的文化遗产永远保护和传承下去,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严峻问题。

一、余姚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

余姚作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以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被誉为“文献名邦”、“东南名邑”。1973年在这里发现的河姆渡遗址,以大量出土文物,展示了七千年前先民们的光辉业绩。它使中国整个文明史向前推进了两千年,被确定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不仅有以河姆渡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青瓷为代表的古越文化,以浙东抗日根据地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还有被称为余姚四大先贤的东汉高士严子陵,明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明末清初的浙东史学派鼻祖黄宗羲和中日文化交流先驱朱舜水,都是名重当时、光照后世的名贤大儒。

余姚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不仅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还拥有数量众多、门类齐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不少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充分展示该市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一张张靓丽名片。

余姚市于2006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指导思想,初步建立起了以“命名重点项目,倡导多元参与,实施分批、分类、分级保护”为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余姚模式”,整体保护工作走在了兄弟县市的前列。

1,建立健全机制强化责任。余姚市在宁波地区最早成立了专门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落实了定机构、定编制、定人员工作,成立了以分管文化副市长为组长的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余姚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余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最早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群众文化发展规划,并建立了以绩效评估为基础的乡镇(街道)保护工作推进机制。

2,开展项目普查申报注重实效。2006年—2009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我市共查找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2,3万余条,确定重点项目1600多个。2010年《甬上风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余姚卷》正式出版,全书以乡镇(街道)为分册,共21卷,80余万字,内容涉及17个大类,近150个子项。余姚市政府出台了《余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指导性文件,专门将非遗保护工作作为市政府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6年建立了项目申报制度,目前已公布了4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累计有72个项目被列入市级以上名录,其中17个项目列入了宁波市级名录,9个项目被列入了省级名录,2个项目(姚剧、土布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名录。如表1所示,这72个项目在非遗申报项目十大类中都有分布,足以显示非遗工作的深度与广度。2012年3月,余姚被省文化厅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县。

3,加强项目保护管理保障有力。2007年开始,市政府每年安排不少于50万的专项资金用于补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11年,非遗专项资金达到86,7万元。2009年出台了《余姚市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管理办法》,建立了以文化局、非遗保护中心、乡镇(街道)文化站、传承基地(代表性传承人)为基础的四级保护网络,其中乡镇(街道)文化站代表当地政府开展区域内各类保护工作。《办法》还对包括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基地、传承活动等涉及的各类责任主体明确了补助标准,其中对省级以上的项目和对象采取定额补助,对市级以上项目和对象每年通过绩效评估的方式进行分级补助,对一些保护工作开展不力的责任主体降低补助标准或者取消补助。截至目前,我市有宁波级非遗传承基地34个,省级非遗传承基地2个。余姚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3名,宁波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6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2名。

4,注重项目精品培育助力传承。近几年来,余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培育工作硕果累累,目前已经有2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表演艺术重点培育项目,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创作的姚剧《母亲》、《王阳明》先后获得第十届、十一届浙江戏剧节剧目大奖,传统戏《打窗楼》获得2010浙江传统戏剧展演最佳传承奖;犴舞获得2006浙江省广场舞蹈群星奖银奖;木偶摔跤获得2010年浙江省传统表演艺术绝技绝艺展演活动最佳表演奖,并先后参加了2010年浙江省第五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式、杭州市第五裙风雅颂文化节闭幕式、上海世博会广场演出和2011年中国动漫节巡游等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动。

5。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扩大影响。一是活动推广,在每年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中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展示和展演,同时积极参加省级以上各类展示、展演。二是媒体推广,积极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各类媒体的专题推介和参与性推介等活动。近几年来,成功利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文汇报》等知名媒体进行国内海外推介,取得明显的成效。三是精品推广,将姚剧、木偶摔跤、余姚土布制作技艺等精品项目予以重点扶持、重点推介,鼓励参加各类宁波级以上的展演和比赛活动,已经获得省级专题性奖项8个。

6,积极引导社会参与多轮驱动。以项目普查为代表,全市发动了近300个村(社区)1000余名业余普查员进行地毯式田野调查,在全市营造了“非遗普查、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并因此吸引了一大批地方文化专业研究人士参与到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以村(社区)、企业单位为主的项目结对扶持工作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仅以泗门镇为例,已经有10个精品项目实现了与当地村、企业“三位一体”式的结对共建模式,即以村名为传承基地,以企业为冠名单位,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对外形象展示来达到宣传推介的作用。

二、余姚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近年来余姚市的保护工作已经取得护工定的成效,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体制创新还是机制建设仍然在不断摸索当中,当前的各项保护工作仍然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1,保护机制仍不够完善。根据新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目前急需制订整体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重点项目的专项保护计划,使之成为市级十二五规划的有益补充。乡镇一级的保护机制建设方面,由于工作力量不足,对具体项目的研究和挖掘工作相当欠缺,以致许多优秀的项目仍然散落在民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项目的有效传承方面,通过设立代表性传承人的工作津贴制度,传承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在师徒形式的传承发展上面仍然缺少有效的激励手段,给今后的项目发展带来了不少问题。

2,保护方式仍不够丰富。目前余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要是以专项财政分类补助为基础,以《余姚市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为依据,对项目、传承基地和代夷性传承人进行年度补助。对照新的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余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一些方面正在凸显出不足,土复是现在专项资金对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还有一定距离,乡镇(街道)级的配套资金没有及时跟上,导致一些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没有很好地培育起来。

3,保护力度仍有待加强。主要体现在资金投入、精品培育、基地建设等方面。目前每年大概有40万左右的资金,落实到140多个具体项目的责任主体,平均不足3000元,这对一些继续重点保护的项目来讲,远远不够。与先进的县市区相比,余姚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精品还不够多,除了姚剧之外,能够在国家级调演和比赛中获奖的项目还没有,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好整体件的项目策划和提升工作。在目前的30多个传承基地中,大多尚未形成规模,可供游客、专业人士参观的非遗专题馆、陈列馆更是屈指可敬。

三、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建议

1 解决好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的问题。文化是一棵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属于当代人的,更是属于子孙后代属于未来的。留住历史文脉,是政府的责任和应有的担当。着眼长远,就是要强化规划意识,体现前瞻件。而且规划是要组织实施的,必须工程化、项目化、具体化。我们要从市级层面制订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可以有效解决保护工作领导机制、传承保障机制、各级政府上下联动、专业力量有效介入和社会团体充分参与等一系列的保护难题。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除了出台整体保护规划的指导件意见以外,还需要对重点项目进行分类保护和规划,尤其是对一些已经列入国家级、省级的项目,如姚剧、余姚土布制作技艺、木偶摔跤、陆埠佛雕等项目进行专题论证,充分吸收省内外同类项目成功保护的经验,制订出科学的保护计划,通过分批保护和分布实施,更好地实现项目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2 解决好普遍性保障和重点保护的问题。这也是点与面的关系,既要以点带面,又要以面促点,或者说既要抓好重点,又要统筹兼顾,握紧拳头抓重点,张开手指弹钢琴。点,体现了力度跟深度,点上经验对面上工作有着实验性和示范性;而面,体现了宽度和广度。我们开展非遗工作,始终要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对列入市级以上的名录要落实有效的保障措施,要优化一批、扶持一批、抢救一批,特别是要落实好项目传承基地和代表性传承人的补助政策。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保护原则,对一些特别濒危的项目,要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要体现政策倾斜,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和扶持措施,优先改善项目的传承环境。每年要划出专项资金,安排2-3个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项目落实重点扶持政策,鼓励项目做强做大,努力提高项目的自我生存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非名录项目的整理和挖掘,努力做到挖掘一批、培育一批、成熟一批、命名一批。

3 解决好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政府是主导,文化学者是主脑,民间是主体(赵德利2006)。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五个纳入”,就是要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党政领导岗位目标的考核体系。文化部门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体,承担着项目普查、项目申报、项目传承、项目传播等重要职责。政府应积极统筹和协调财政、规划、建设等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政府介入以权力为依托,具有某种强制的功能,构成一种主导力量。这种主导力量可以以其强势地位统辖全局。也因此,如果认识或措施上出现偏失,将会酿成大面积损害(贺学君2005)。因此政府要学会借势、借力、借题发挥,要强化多元投入机制,要积极发挥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力量,通过项目共建、活动赞助、文化基金(传承基地)冠名、传承人结对扶持等措施来有效推动当地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保护,从而来有效缓解政府财政的投入不足。我们要重视调动全社会支持和参与非遗保护的热情,在非遗大普查中,人民群众体现出了蓬勃的热情和可贵的文化自觉。我们要保护这种热情,珍惜这份热情。以“人人参与,人人共享”为目标,可以通过建立志愿者队伍、协会、研究会等形式,进一步引导组织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非遗保护。

4 解决好保护和利用的问题。国务院文件提出的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非遗工作,抢救保护是前提,合理利用是必然,关键是要科学的开发利用。王淼(2012)提出的观点是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于保护,开发促进保护。非遗保护的目标既要保持民族性又要体现时代性。也就是说既要为历史存档,为民族续脉,也要发展弘扬,服务社会,融入群众、生活和社会,使非遗保护成果惠及人民。苑利、顾军(2006)认为,实践证明:单纯的保护不仅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很难实现,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也很难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下完全展示出来。而在确保文物安全的情况下将这些遗产推向市场,不仅可以解决文化遗产的保护费用,同时也会在最大限度上凸现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并力争实现我们利用遗产保存历史、教育后人的最终目的。从目前的研究和发展现状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化开发主要有以下7种模式:建造主题公园模式;节事旅游开发模式;旅游商品开发模式;旅游休闲演艺模式;旅游形象经营模式;与工业旅游相结合模式;与仿古街、古民居、古城镇等结合开发模式(别金花,梁保尔,2008)。

积极倡导对一些表演类、手工技艺类以及传统美术类项目开展生产性保护工作。寻求机会甚至创造条件使一些表演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回归舞台,通过获取一定演出报酬的形式,有效解决演出队伍的传承生存问题。对一些传统手工技艺和美术类的项目,要从扶持打造地方特产、名品的角度,通过扶持手工作坊建设、保护知识产权、建立专题馆(陈列馆)以及加强产品销售推介等手段鼓励项目参与市场化竞争。对传统文化消费的社会引导不可能仅仅靠商业运作,更重要的是需要培养公众的文化素养和消费观念(高小康,2009)。比如传统工艺品的社会需要从根本来说是要重新唤起社会对手工劳动技能的尊重,因此,保护工作不应当仅仅限于工艺品制作技艺的传承和产品的销售,而应当着力于培养社会对传统工艺劳动过程的关注、理解与兴趣。

综上所述,非遗见证了历史,历史洗刷了非遗。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将责无旁贷地扶持和振兴传统文化,让古老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我们的社会撑起人文主义的浓密绿荫。让它如流淌的母亲河,源远流长,延绵不绝。让它成为人民心灵的归宿,充满诗意和梦想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别金花,梁保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J],旅游论坛,2008,1(3):446-449

[2]高丙中,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J],文艺研究,2008(2):77-83

[3]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J],文化遗产,2009(1):1-8

[4]韩基灿,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特点及其意义[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72-74

[5]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2):103-109

[6]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38

[7]王淼,风生水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357

[8]汪志铭,甬上风华——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余姚卷[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2:348

[9]吴效群,对近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几个重要问题的看法[J],文化遗产,2011(1):17-22

[10]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M],宁夏: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