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教育与指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教育与指导范文1
关键词:高中生物 学法指导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活教学,提高质量,目前已成为生物学教师探索的问题。而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在生物学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充分利用生物学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了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一、教材阅读指导
阅读教材是自学的基础,是高中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它还有助于突破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阅读时让学生做到眼、口、脑、手并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阅读中对于概念、规律等结论性内容用笔勾勾划划;对于说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修饰语或限制词可加上着重号;对于文中晦涩的文字可反复吟读,理解其意;对于不能理解的内容要加上问号。随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教者要求学生阅读后能提出问题并能抓纲挈领地归纳大意,形成知识结构。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需要教师充分体现在指导系统中的主体作用,而且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在学生中的主体作用。现代教育强调把人作为发展中心,因此我们应积极帮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善于质疑,勤思好问,注重反馈,学会反思,提高思维质量,为终身教育自主学习打好基础。疑问是思维的契机,思维总是从解决某个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从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开始,让学生养成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的习惯。问题是思考的开始,又是思考的结果,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主动学习。我们一方面教给学生质疑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如从对面发现问题,在反思考中发现问题,在探索因果中发现问题,在归类判断中发现问题,通过类比、比较发现问题,从实际中发现问题等等,同时对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好问题的学生进行帮助,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创造让这一部分学生发问的机会,并善于抓住他们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进行充分肯定,以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我们注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局面,通过质疑不断把思维引向深入。
三、指导学生应用联系法学习相关知识
生物体是一个互为联系的统一体,生物体各结构之间,结构与功能间、结构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从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水平寻找结构间的联系,体会结构与功能、结构与环境的统一性。如人体的呼吸、消化、循环、泌尿、内分泌和神经系统之间以新陈代谢为纽带而相互联系。此外还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生物学现象,做到学以致用。如在移栽树木时为什么要剪掉一部分叶片?一次施肥过多为什么要烧苗?为什么用嫁接、扦插等方法能保留果树的优良性状?无子番茄是怎么来的?
四、重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观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生动的感性认识形式,它往往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并在思维的参与下进行的。在观察时,必须对观察者预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务,拟定一定的计划,按计划仔细地观察,提出问题,寻求某种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中。生物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即不仅要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且要知道为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已有知识,而且要学会动手动脑收集、加工知识,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和生产知识。所以在实验课上要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适当的时候教师予以指正即可。
五、学会总结
总结的主要方式是整合归纳,所谓整合归纳是使教学的知识点由零散回到完整必不可少的过程,是将个别的、具体的结论通过总结纳入到知识体系的框架中,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规律化,也是培养学生概述能力、综合能力、归纳能力的一种方法。由于前面的教学过程把书本的知识划分为许多小的单位,如果不进行整合和归纳,就会使学生缺少完整的知识结构,缺少对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的理解,使所学的知识犹如“一盘散沙”难于理解。因此,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就是整合归纳的过程,整合归纳可以采用复述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自编知识表格或知识图解,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自我归纳、自我总结,把知识内容再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例如在“光合作用――光反应”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光反应过程的同时,给画了一个光反应的知识图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针对学生描述过程的不足,以图解为线索、补充、纠正与归纳,并与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和植物栽培与光能的合理利用等问题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体系。
六、学会应用
中学教育与指导范文2
体育教学中,发现和解决好课堂中所出现的问题,是和体育教师的观察与指导密不可分的。观察指导的好坏,不仅能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对完成教学任务,及时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有目的观察、分析、判断的基础上,积极有效地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进行“寓德于教”,让学生尽快掌握、改进、巩固,提高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促使动作规范化。这样教师才能确切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观察些什么内容和解决些什么问题呢?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观察出来,准确判断,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原则,运用目视告诫、语言提示法、动作练习法、预防纠正法,进行及时的思想教育和技术辅导,并着重解决好如下问题:(1)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使课堂低沉的学习气氛,转化为活泼热烈而有生机。(2)观察学生积极参加锻炼后身体的反应,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检验在课前预设课的度与运动量是否适当,及时调整课的练习分量和时间分配,加强教学的科学性。(3)观察学生掌握教材技能的情况,让技术差的学生尽快地掌握,让技术好的学生有新的提高,实行因材施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锻炼身体的实效,完成教学任务。(4)观察学生的一切行动和表现,及时抓住课中的不良行为和突发事件,进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对每个成员进行及时教育,将寓德于教原则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二、在体育教学中进行观察与指导的方法
在体育教育中教师应怎样进行观察与指导呢?我的体会有两点:
1.要精通业务,提高教学能力
有的学生掌握体育动作慢、差,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属于技术问题,有的则属于学习态度问题。要使学生掌握、改进、提高技术,就要求教师要精通业务,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教师必须注意:(1)要反复学习教学大纲,体会每项教材的动作要领和教学难点、重点;认真备课,钻研教学规律,琢磨怎样让学生学得快,由不会到会,由动作不正确到动作规范化的手段及帮助保护方法。(2)对教材教学中学生所容易犯的错误要有预见性与所要采取的纠正、保护等教法要有针对性,以便观察有目标,指导有方法,胸中有把握。(3)掌握不同学生(健康的、一般的、差的)练习这一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和脉搏频率。这样既有利于实现对这一教材教学密度和运动量的事先估计,也有利于教师进行重点的和全面的辅导,以及辅导时的时间分配与移位。解决好上述三点,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观察与指导,才能指到点子上,这是做好观察与指导的基础。
2.教师的观察位置、辅导方法、巡回指导路线要合理
教师在选择观察或辅导的位置时,既要考虑不妨碍学生做动作,又要有利于及时进行保护、帮助,并能有效地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视野不仅能顾及教师面前所要重点观察的学生,也要能观察到分散在远离教师面前的全班每一学生。路线顺序,应以新教材巡回到复习教材;复习课,从难度较大的教材巡回到难度较小的教材,并应对体质弱、技术差的学生,重点加强观察指导,以防顾此失彼,下面举例说明。
例一:短跑教学:教起跑时,教师立于起跑线侧面或后面,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认真进行有组织的起跑,观察学生起跑的动作是否符合技术和规则要求;观察1~2轮次后,可转移至起跑线前约15公尺的跑道外侧的地方,观察指导学生起跑和起跑后的疾跑。教途中跑时,教师站在跑道中部的一侧,除看是否跑成直线、跑的姿势外,应重点观察指导途中跑技术。
例二:长跑教学(以在学校操场教学为例):教师观察指导的位置,应采取在内圈和学生同方向的侧面适量随跑和必要的后退跑方法,或位于视野能观察到全班学生的位置。定点和移位观察指导方法,两者最好结合起来应用。既可全面观察学生练习跑的全过程,又可个别观察指导。
例三:投掷和体操的教学:示范讲解后学生进行投掷练习时,教师站立在投掷区正前方的安全地点;体操练习时,教师位于距体操器械3~5米视线能见到全班的地方,观察各组学生是否有组织地进行练习,以及学生练习动作和技术上的共同的优缺点,观察一两轮次练习后,教师按1、2……小组,或健康分组,顺序转移,深入到每个组,站在投掷区、体操器械侧面(根据教学需要也可前可后)进行一一观察指导或重点的辅导。
中学教育与指导范文3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初高中
中图分类号:G44
引言
“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深刻的诠释了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如何借助各种手段完善呵护初高中学生敏感而脆弱的心里,是时代为我们每个教育者提出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浅谈心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为研究课题,结合当前教育现状,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做到客观公正的分析。
一、 心理学概括
(一)、心理学概括
心理学,顾名恩义,它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基础科学。由于它的研究领域、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也非常多,和教育工作联系密切的就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二)、初高中学生心理状况
初、高中学生,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承载着建设祖国,回报社会的重任,也是我们延续五千年文明辉煌史的希望。因此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通过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优雅的情操,都是至关重要地。目前,中学生年龄段普遍在12岁——14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嘘声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度过时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型交织在一起。而高中生年龄段一般在14岁——18岁之间,这个时期的学生思维活跃,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但是相对比较敏感,处于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相互冲突的阶段,如果不能进行正确的心里引导,会易形成孤独、自卑等心里障碍。
二、心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帮助教师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的课堂活动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教师,通过心理学可以更好的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程度开展或者改善课堂活动。因为每个年龄段的学生不一样,对事物的兴趣与理解有着大相径庭的区别。因此教师应该合理根据年龄,根据个体实际情况,选择学生喜欢的课堂活动,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
随着意志力的发展,中学生控制自己注意的能力显著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得到了迅速提高。“研究表明,7—10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约20分钟;10—12岁是25分钟,而12岁以后则是30分钟左右。”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将重点内容放在这些时间段里面进行传授,而其余时间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动等,既避开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间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帮助教师重组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会发现,同一年级学生之间的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的差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寻求适宜于任教班学生真实水平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综合能力。其实广东省乃至全国各地,学生学习水平都参差不齐。导致材学不但给老师有效教学提出了难题,还给学生造成了学习甚至是心理上的障碍,如何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删减,使之达到更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过程从而更有效的吸收知识,是除了新课程理念的指导外,毫无疑问需要教育心理学的辅助的。
例如在教授12 个表示月份的单词时。这些单词不仅发音长而且难于拼写,要求学生在一个教学单元完全记住或背出这些月份更是难上加难。针对这一现状,教师从上学期布置家庭作业时,就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用英语写下日期、星期和天气,并在每次布置作业时都会有意识地问学生:What's the date today?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由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记忆并掌握有关日期、星期和天气的词汇。教师还可结合人的学习记忆曲线走势,科学合理的制定合理的学习时间表和复习时间计划表,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帮助教师科学对待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障碍
兵法有云:知己知己,百战不殆。对于学生不懂的地方,要耐心讲解、细致辅导,降低学生在知识吸纳过程中产生的焦虑与担忧情绪。教师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有针对性改进课堂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曾经就读于本校的一个学生,性格比较孤僻,平时不喜欢与同学交流。遇到问题也不愿与同学进行交流,甚至不愿意求助老师。通过我私下了解与耐心沟通,发现这个学生性格孤僻的原因很大部分原因是对自己不够自信。而我又了解到这个学生喜欢足球,而且足球踢得很好,因此我推荐他做了班级的足球队长。通过组织球赛,让这个本来性格孤僻的孩子找到了信心,也通过比赛慢慢和曾经生疏的同学建立了友谊。
总之,科学的对待学生的学习障碍,我们需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个性的发展才有实现的希望。
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学与初、高中学生的教育密不可分。它有利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加速学生心理成熟,使其早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人民教师应充分的理解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让心理学伴随着我们教师与我们的学生,一起快乐幸福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施江玉,李辉.《对罗杰斯教育理念的再思考》[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年第01期
中学教育与指导范文4
摘要: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学法的掌握关键在于教师的“教”。故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由此可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既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法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加强 学法 指导 提高 小学 英语 质量
学法指导包括哪些方面呢?学法指导应把开发学生的智力与培养非智力因素相结合,也就是说,广义上的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应包括:开发学生智力,强化动力,提高心理调节水平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学习进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培养非智力因素,提高心理素质
1.加强目的性教育,激发学习热情。
加强目的性教育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方面。目的教育要结合实际,用周围的具体事物教育学生。据报道,某印刷厂的排字工人由于不懂英语,把China排成china,这样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差点造成严重的政治事故。针对这一具体事实,我组织学生讨论:普通工人、农民是否也要懂点外语?学生非常感兴趣,讨论气氛热烈,大家畅所欲言。通过讨论,学生感触很深,受到一次生动具体的教育,从内心深处对英语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和责任感。学习目的教育要贯彻始终,同时还要把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贯穿其中,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感染、激励每一个学生。
2.正确引导,激发兴趣。
兴趣和对未来世界探索的动机,是发展中学生创造性的催化剂。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家贝弗奇指出:“只有那些发现有真正兴趣和热情的人,才会成功。”中学生有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才会努力去学习;有了制作的兴趣,才能埋头苦干;有了探索的兴趣,才会苦苦思索,追根求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就很难组织好一节课。教师应根据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新鲜感。如词汇教学尽可能直观化、多样化,既可将词置于句中来教,也可利用读音规则和构词法或英语释义来教;语法情景化和交际化,对话教学表演化,课文教学整体化。无论运用哪种方式,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3. 磨练意志,树立信心。
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感到英语难学,遇到困难或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就产生放弃学习英语的念头。面对这些情况,教师应把思想教育贯穿于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锲而不舍、为科学献身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学生明白: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应该具有自觉、果断、持之以恒的品质。
同时,教育学生在学习时应树立信心,相信自己能学好,要努力地去学,积极、主动地去学,并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学率。
二、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提倡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集中体现。教师可通过专题讲座、学法课等形式指导学生学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探索:
1.指导学生预习。预习可以初步了解新课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避免听课处于被动地位,可以发现自己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增强听课的针对性。指导学生预习时,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并指导他们借助于工具、生词表和课后注释等有的放矢地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要学的基本内容,能简要地说出课文的主要意思;记录预习中的疑难词组、句型和固定搭配,熟悉课后的练习,以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难点。
2.指导学生听课。教师指导学生听课时,首先应要求学生注意力要集中,并紧跟上老师的思路;其次,要求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在大脑中要有回旋的过程,并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理解;最后,要求学生对当堂所学的知识达到当堂消化,并注意做到眼看、耳听、手记三法并用。
3.指导学生复习。复习是防止知识遗忘的主要途径。教师指导学生复习可以通过下面三个层次:①以本为本,打牢。指导学生在记单词的基础上,结合课文进行单词和词组的用法复习,利用重要的词组和习惯用语造句,巩固课本知识,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最后能达到复述课文。②融会贯通,归类分类,引申推理。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整理一套高度浓缩而又经过升华的复习笔记,把学过的知识纵横联系、归纳整理,对比辨析,以便巩固基础。③迁移运用。精通的目的在于运用,为了使学生能熟练地把所学知识准确运用,教师可通过做作业的办法达到此目的。
4.指导学生做作业。做作业是为了更好地吸收、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的一种途径。在指导学生做作业时,教师要强调:先复习,后做作业,审清题意,独立思考,进行联想;正确答题,快速准确;仔细检查,确保无误。
5.指导学生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提高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①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最重要的途径,是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础。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排除影响听力障碍的诸多因素;其次,指导学生视听训练、读听训练、听写训练;同时教师要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
②说的训练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可通过情景说话训练、提问技巧训练及口头复述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③阅读既能获取大量的新信息,开阔视野,增进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科学、风俗习惯,提高兴趣,又能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快速泛读、计时阅读、略读和寻读,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中学教育与指导范文5
一、学法指导在职高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根据职高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与学业发展的要求,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除培养学生语言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之外,还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开发其学习潜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自学英语的能力,为他们离开学校后继续学习和使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因此,教师必须积极研究科学的、适用的学好英语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教授、指导学习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学生进入职高阶段,从心理上来说有朦胧的成人感,他们有独立与创造的愿望,对自己的能力信心日趋上升。但在外语学习方面,虽然有了三年初中的基础,掌握了一定的词汇与基硎{语法,但由于缺乏外语的实践能力与自学能力,很多学生还停留在跟在老师后面跑,外语学习的广阔天地还未真正展开,学习方法仍然停留在比较简单的重复上。因此,在职高英语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已势在必行。
二、如何在职高英语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
要使学法指导进行有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可从以下几方而做起:
1.制订计划
要学习好,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学习。因为有计划就能避免学习的随意性、盲目性、零乱性,使学习有安排的正确进行,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恰当分配精力。有计划就有了学习目标,也就有了学习动力和努力方向。教师要指导学生制订一个“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长远目标,还要让学生学会知道复习什么,从哪儿开始复习;同学们在课前自学时,在预习单词和课文的同时,能自己找课文的重点句子,难旬,自己用新词造句,这样一来使课堂教学重点更加明确,课堂教学更加顺畅,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同学们在课后复习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许多学生能做到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使所学知识得到及时有效的巩固;许多同学能主动运用归纳法、对比法等有效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有关知识的总结以及相似又有不同的知识点的比较,使学习更加有效;有位同学说,掌握了学习方法以后,知道怎么去学,学起来也更有目标更轻松了。有些同学深有感触地说,学习方法对头了,学习成绩进步也快了。同学们对交际训练也更加重视,学习兴趣也更浓了。
2.培养兴趣
中学教育与指导范文6
[关键词]体育 学生自主训练 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072
高中体育教学自主训练与评价是指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和训练项目里,根据高中学生的实际确定由学生自主选择部分训练内容和项目,学生相互合作、自主训练的教学形式,已经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和训练的主要形式。高中学生在体育学习与训练中,具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指导学生自主训练和自主评价,变教师教为学生学,变教师带领训练为学生的自主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的主动性及积极性,也体现了新课程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
一、用自主训练和评价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积极性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和训练内容是体育新课程实施的要求,新的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规定,高中体育课程的必修内容只有40%,而学生自主选修内容(限选和任选)超过了60%。这就要求高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内容与方式都要进行改革。在教学中要发挥体育教学独特的功能,达到新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多少年来,由于传统高考的影响和习惯教学方式的束缚,教学基本还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学生练,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难点是教学模式的改革,长期以来,体育教学都是按统一的教学目标,由教师统一示范,统一安排训练,很少有学生去自主训练,新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实施后,高中的体育在教材内容做出调整以后,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投入体育课中去,是教学组织的新探索点。体育高考的改革,也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学习和锻炼主动性,学会学习,学会评价,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对于学生的锻炼和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体育学习中,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和训练内容是学生个性特点决定的,高中的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锻炼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对体育项目的爱好和学习的兴趣也有很大的差异。在学习课程要求的规定内容后,应该适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内容和训练项目。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和爱好去安排学习内容,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训练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是引导学生自主锻炼的前提,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选取适合自己个人的训练内容。
根据高中体育新大纲的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自主锻炼和评价,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主动性教学模式,必然带动新一轮次的教学改革。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锻炼内容,自主选择训练项目,不是让学生去盲目选择,而是根据课程要求,根据学校场地和条件去开设选修课程。自主选择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实际情况,可以开设的体育课程和训练项目,学生能按自己身体素质的实际,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积极主动地参与。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投入体育课中,这是高中体育教学的新探索点。
二、高中体育自主训练和评价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主选择锻炼内容
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选择训练内容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内容。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选择学习内容去自主锻炼,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锻炼。学生在教学内容中选择适当的自主锻炼项目与内容,可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加强学生自主锻炼的有效指导
学生的自主锻炼,不是放任自由,教师要加强指导,自主锻炼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体现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学生自主锻炼的学习内容,为学生自主锻炼提供条件。在教材内容的统筹安排、教学组织形式、学生活动、考核方法等方面开展有效的指导。
3.学生自主锻炼内容及自主评价
评价的目的不是诊断学生掌握了多少技术、达到多高的运动水平,而是对学生锻炼价值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投入教材内容、学习更多的锻炼方法,最终达到终身体育的目标。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去选择自主锻炼的项目与内容,要重视教学实践研究。在结合学校体育教师资源情况,采用教学实践对象,在教材内容的统筹安排、教学组织形式、学生活动、考核方法等方面展开针对性的研究和指导。
[ 参 考 文 献 ]
[1]刘云娜.体育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与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