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范文1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改革现状 发展趋势
当代社会正在变革,在这一时期,教育作为社会环境中的一部分,必然受到社会的巨大冲击。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改革的30多年发展历程所取得的成果和矛盾与问题并存,只有在充分了解改革的现状的基础上才能发现存在的不足,进而指出改革的发展趋势,指导改革的顺利推进并取得胜利。
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样的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的成就也是可圈可点的,不管是入学率、学校的各种硬件和软件条件还是教师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我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以下历程:
第一阶段:酝酿准备(义务教育1996―2001、普通高中2001―2003)
1996年7月,教育部组织6所大学与中央教科所的课程专家对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此后,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5月,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工作全面启动,此后逐渐形成新的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与管理制度,完成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起草工作,2003年开始组织新高中课程的实验与推广工作。
第二阶段:实验推广(义务教育2001―2004、普通高中2003―2008)
2001年秋季,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及新课程实验教材在38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试用。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验推广进程如下:2004年秋季,广东、山东等4个省(区)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其他省区也逐渐加入,到2008年有三分之二的省份进入了高中新课程实验。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义务教育2005始,普通高中2010始)
2005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进入新课程。2005年以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逐步常态化,开始步入评估反思、修订阶段。《关于2007年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10年高中新课程将在全国全面推行。
最近,我国于2010年7月29日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规划描绘了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科学确定了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方针、总体任务、改革思路和重大举措[1]。其中用很长的篇幅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走向做出了规划,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于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
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历经30多年的改革,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果,值得我们欣慰,但是其中的问题与矛盾是有目共睹的。下面我们分析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某些教育不公平的事实越来越值得我们深思。首先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在城乡之间的差别,城市学校在师资条件、办学条件等方面占有优势地位。再者校际之间由于国家的扶持力度的不同,导致因为原有政策所产生的重点与非重点学校惯例,在生源质量、办学条件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在改革中依然存在,受教育者依然受到不公平待遇[2]。
(二)教师自身素质不过关的现象
当前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机制尤其是针对教师的考评机制还存在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安于现状,有时是刚入职的没有编制的新老师,只是把暂时的教学工作作为跳板,为了能在学校这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中潜心努力通过其他职业的资格考试;二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存在缺陷,现在很多老师不是师范院校出身,本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不完备;三是教师的职业操守存在问题,这是前两个问题的后遗症[3]。
(三)带有消极情绪看待教育改革中引发的问题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改革是完美无瑕的,但人们在评价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往往总是用唯美主义眼光看待并加以评判,觉得改革就应该是尽善尽美的,一旦改革进程中出现什么问题,他们便会怀疑改革的合理性,全盘否定改革。另一种消极看待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的现象就是不切实际地夸大所出现问题的严重性。有的人包括一些老师抱怨“没改之前还知道怎么教,现在越改越不知道怎样教了”。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旧有观念、旧有教法与新观念、新教法的冲突造成的,但一些人会把原因推到教育改革身上去[4]。
总之,我国进行基础教育改革三十多年在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伴随的一系列矛盾与问题也是现实存在并发人深省的,对此需要我们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三、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今后改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培养目标大调整,课程目标大调整。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强调认知全面发展,基础教育就是通识教育。对于课程目标,我们要努力实现教育大目标。比如强调基础课程的作用;设置综合性课程(如强调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强调必修课与核心课程;加快学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将职业技术教育进入基础教育;注意新课程的成果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
(二)加大经费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很高,暂且不论北欧的一些福利国家,以美国为例,美国近20年的教育经费增长幅度为350%,这是我国远远不及的,并且我国教育经费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等之间的经费比例划分上存在不合理之处,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足,因此我们需要在已有投入的基础上增加投入。
(三)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依法治教。
我国是一个法律不完善的国家,教育领域的立法也不例外。在改革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与矛盾都是因为没有为改革提供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保证其实施,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领域的法律建设,各级人大及政府部门制定完善的教育立法及各种规章制度。
(四)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师的质量决定教育的质量,因为在今后的改革中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严格把关教师的准入机制,也就是要严格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可以相应提高获得教师资格的学历水平,以此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使教师队伍健康发展。
(五)允许个人兴学和公立学校的私有化,进一步搞活办学体制。
个人兴学就是个人捐资或者是直接的投资办学,目前数量在递增且一般效果较好,教学质量较高,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关于公立学校私有化一般有三种形式:公立学校由私人承包经营,私人和企业独立创办学校,对公立学校进行改革,人员保留,但改革其公立的性质。
我国是典型的“穷国办大教育”。加上我国特殊的复杂国情,使得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道路曲折,我们需采用渐进式的改革方式积极稳定地推进。因此,从政府行为运作的层面讲,应着力做好系统规划和政策引导工作,完善法规环境。从基础教育体系构建的层面讲,应在教育理念、办学策略、管理体制、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建立完善的与时展背景相适应的体系。从基础教育研究的层面看,要注重从人类文明的精神宝库中吸取创造性的精华,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握教育活动的整体协调和平衡,先普及后提高,循序渐进,以改革促发展。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方略,也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谌业锋.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N].缙云教育,2010-8-24.
[2]李擎,楼利高.浅析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报,2007(3):107-110.
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范文2
关键词: 统计学;发展趋势;统计教育改革
0 引言
随着国家创新形式的发展,统计创新工作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统计创新包括统计实践创新和统计教育创新两个方面。统计教育的创新是统计创新的基础,没有统计教育的创新,就谈不上统计实践的创新,下面我从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来探讨目前统计教育的改革方向。
1 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统计学的发展与其它学科的发展相似,也需要走与其它学科相联系的发展道路。
1.1 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的趋势 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统计方法基本是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得来的,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同时历史上一些着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另外,从学科体系上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统计方法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统计学的分支,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学,与社会学相结合产生了社会统计学等,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社会统计学不仅仅属于统计学,同时也属于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和发展的。这个发展趋势说明了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因此,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通晓相关的实质性学科的课程知识,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
1.2 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 纵观统计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统计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统计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统计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信息数据也越来越多,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信息过量、信息真假、信息安全等问题出现了,同时信息形式的不一致也导致信息难以统一处理。于是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如何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随之应运而生了。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虽然统计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关心data mining的视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data mining与dss一样,使得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也同样离不开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完善。所以,对于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统计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统计软件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统计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统计决策支持系统。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所以统计教育的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统计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
2 统计教育的改革
2.1 统计专业课程建设 专业建设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则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的内容。培养统计理论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数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对各种统计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统计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将统计方法与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完美结合。例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统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当包括三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2.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促使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2.2.1 改接受式的教学为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2.2 构建以课堂-实验室-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才能展现统计学的生命力。
2.3 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 教材要与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现在许多教材都是内容与软件分家,现在计算机已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都会要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再者,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当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2.4 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 统计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应成为统计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试验室进行,亦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统计思想和方法,而且也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要有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 电脑、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学的手段,还影响着教学的内容。语言、数学、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一个统计人才必备的素质,它们之间是不可分离的,而是要尽可能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单一化人才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更注重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网络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综合人才。
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范文3
[关键词]高职;小班化;障碍因素
[DOI]10.13939/ki.zgsc.2016.22.221
当前,中国高职院校已经步入了内涵建设阶段,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努力构建优质高效课堂,不断增强课堂育人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学习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时代诉求。小班化教育是一种班级人数较少(人数以当地学额为参照)[ZW(]各国、各地关于小班的班额标准不一,美国小于24人,日本小于30人,法国小于23人,意大利小于25人。中国关于小班化的规模大多见于基础教育阶段,在高等教育鲜有发现。目前比较公认的高等教育小班化教学班额是30人以内,本文沿用此标准。[ZW)]、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的教育组织形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发挥课堂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的高职院校,更为突出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小班化来实现。因此,本文分析高职课堂教学小班化改革的障碍因素,研究今后高职课堂教学小班化改革的发展趋势,为高职院校通过实施小班化教学提高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借鉴。
1 高职课堂教学小班化改革的客观必要性
1.1 实施小班化教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1)实施小班化教学是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传统班级的教学,任课教师通常只能通过课堂理论授课、教师实操演示、学生观摩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比较少,很多任课教师在课程结束都没能将学生的名字与个人对上号。学生对教师的学识背景、社会关系和个性特征也是非常模糊,师生关系松散,感情不深。课堂教学通常是强调教了些什么,对于学生学到些什么顾及不深。无论是启发式、案例式、研讨式等教学手段,在传统课堂中的教学效果始终不佳,且教学组织活动的开展很难实施。
(2)实施小班化教学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由之路。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在于班额较小。这种教育组织形式比较方便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尤其是高职院校,强调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无论是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企入校全真环境的育人模式改革、顶岗实习、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等,在小班化的状态下比较容易实施。譬如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调的就是师傅带徒弟,一个师傅带几个徒弟,亲力亲为、言传身教,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比较有益。小班化组织形式下,几个专业教师、企业师傅联合培养,可以达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班额都在50人左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任课教师很难做到针对学生个性特点逐一辅导,手把手教更难以实现。
1.2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小班化
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转型期,面对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面对企业传统经营方式变革的阵痛,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必然要依靠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必须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人才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基础条件。因此,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需要985、211等高等院校输出知识型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高等职业院校供给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从现实发展的情况上看,现在高等院校的毕业生越来越多,但人才供给结构不平衡,深度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不足,制约了中国制造的质量和中国服务的水平。尤其是对于培养工匠类的专业技术人才,不少家长还存在精神误区,认为子女就读此类专业会低人一等,实际上,企业高薪聘请紧缺的高级技师比比皆是。面对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之间的矛盾,目前传统教学模式下提供可供解决的有效办法并不多见,实施小班化教学成为解决现实矛盾的重要手段。
2 高职课堂教学小班化改革的障碍因素分析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本研究提出高职课堂教学小班化改革的障碍因素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
2.1 高职院校硬件条件的制约
小班化教学必然涉及将原有的大班拆分成若干小班来单独建制,这样将会对教室、实训室的数量提出要求。不少学校的教室、实训室本来已经在满负荷运转,新增加的班级更是雪上加霜。硬件上的不足,使得一些高职院校的小班化教学只能在局部开展,在部分二级学院进行试点。
2.2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不足
实施小班化教学必然涉及课时的增加。这部分增加的课时量要求高职院校通过聘用更多的校内外专兼职教师来解决。由于校外兼职教师的流动性大、稳定性差,因此,聘请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成为高职院校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先决条件。然而,在学校收入来源稳定的状态下,增加的师资必然会分摊原有师资队伍的收入总额,这使得不少二级学院不愿意引进专任教师,不愿意实施小班化教学。
2.3 高职院校体制机制的缺陷
大力实施小班化教学需要高职院校决策层下定决心,从顶层设计入手,严格规定实施程序,设计路线图,研究实施方案和作业步骤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然而,在一部分高职院校,对待是否实施小班化意见比较模糊;在制度设计层面,关于小班化的制度约定和激励安排力度不足,使得小班化教学在学校成为口号,并未真正落地。
2.4 高职院校经费保障的不足
实施小班化教学需要在课时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这需要高职院校在资金层面给予支持。应该说,高职院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在小班化教学改革上,但这取决于高职院校是否下定决心去推进这方面工作。
3 高职课堂教学小班化改革的发展趋势
3.1 国家高度重视小班化教学逐步向地方高度重视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教育部在多项文件中均要求各地、各高校加快实施小班化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浙江省教育厅印发了《浙江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6年)》,明确要求,到2016年7月,各学校学年小班化教学学时占当期总学时的40%以上,积极推动小班化教学。根据课程特点和要求,采取大班和小班、长课和短课有机结合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小班化教学占总学时数的比例。增强教学互动,建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课堂组织模式,提升学生课堂关注度,引导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术兴趣。湖北省教育厅公布高校改革试点学院,实行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一制三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
3.2 课堂理论教学小班化教学逐步向实训小班化发展
课堂教学小班化将从单纯的理论教学向实训教学方向发展,这也是高职院校小班化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将在实训设备上加大投入,增加实习实训工位数,提高学生的实习实训的操作频次。
3.3 课堂传统教学手段逐步向教学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课堂教学将从传统的理论授课向信息化教学推进。一是随着教师教育技术水平的提升,微课、慕课的实施范围将逐步扩大。二是远程教学将成为小班化教学的重要补充。三是网络课程将作为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平台。四是教学资源库建设将更加体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特点。
3.4 课堂教学小班化的体制机制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
高职院校在课堂教学小班化的实施力度将不断加大,体制机制上去破除制约小班化教学瓶颈的决心更大。在制度设计上会更加科学、更接地气,更强调实施效果。在管理架构上,将更强调整合各部门资源,协同开展小班化教学项目。
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范文4
2009年扬州体育中考结束了,我校本届学生在体育中考项目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成绩的背后凝聚着所有人的辛勤劳动和汗水。纵观近几年扬州的中考改革趋势,透过其中的一些变化可以看出新形势下中考的改革更加注重过程性的考核,对学生进行综合方面的考核。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们平时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未雨绸缪,思想上首先应该重视起来
扬州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成绩满分为30分,计入学生升学总分。实行学习过程评价和体育锻炼效果评价成绩合分的办法,即:学习过程评价占考试总分的40%计12分,体育锻炼效果评价占考试总分值的60%计18分。学习过程评价包括2010届初中毕业生三学年《体育与健康》课成绩,参加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及做广播操、眼保健操、跑操和上体育活动课的质量等情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达标的质量和学生耐力素质成绩。体育锻炼效果评价包括50米跑、立定跳远和实心球抛掷二选一、坐位体前屈和1分钟跳绳二选一。
在这样的形式下,我们一定要从思想上先到位,目标明确是开展体育训练的前提,思想决定行动,目标凝聚人心。我们应当从八年级下学期开始,在当前一届毕业班学生在学校操场上刻苦训练的时候,就在自己班级里大肆宣扬体育中考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二、注重积累,行动上注重平时过的程性训练
我们的体育教师应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多与所带班级的班主任主动联系,及时给班主任反馈班级的最新动态,争取更多的力量参与到班级教学管理中来,在体育老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第一时间获取并关注学生的训练成绩与动态,有针对性地分析个体学生的强项与弱项。在中考报名期间要与班主任老师一起,为学生体育测试项目的选择进行科学合理地的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为最后的成功打好基础。以上工作无疑均构成了班主任配合体育老师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内容。一般说来,学生“50米跑”测试的临场发挥最不具稳定性,而“掷实心球”和“立定跳远”的测试成绩都相对稳定;在“掷实心球”项目上,若经过专业训练与指导,学生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成绩;学生在中考前两化训练“短跑”,效果也比较明显,尤其是女生的“短跑”项目。
此外,进入到初三以后,隔天的体育训练对于如今部分被“娇生惯养”的中学生来说,是绝对需要坚强的意志与持久的毅力。在长期的体育训练过程中,应通过自己的观察,也通过与体育老师交流,及时发现训练团队中态度散漫的学生,通过面谈、与家长联系等方式,共同端正其训练态度,从而避免个别学生掉队及其他学生在训练思想上也产生倦怠心理。总之,在训练的整个过程中,保证整个训练团队都能保持高昂的斗志与状态,也是最终取得良好训练成绩的保证。
三、运筹帷幄,重视考前的适应性训练
扬州市体育中考,往往都放在每年的四月底进行。而在体育中考前一周左右,带学生到体育中考测试点进行场地适应性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学校的学生都会选择在同一时间段前往,所以往往导致场地适应性训练时间短、机会少、训练过程仓促。但无论如何,至少一次以上的场地熟悉,还是应该坚决保证的。体育中考测试点的学校操场往往与自己学校的操场在跑道的长度与材质上存在不同,因此在进行场地适应性训练或模拟测试后,有必要针对此次训练或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及时调整最后阶段的训练策略,以迎接即将进行的真实测试。
体育中考对于所有九年级毕业生来说,都是人生第一次参加,所以他们在体育测试前的准备工作与应试技巧方面肯定是缺乏经验的。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几点意见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1、测试前两、三天开始少量多次喝红糖水。这对于短跑的最后冲刺,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2、“立定跳远”和“短跑 “项目,最好选用薄底宽纹运动鞋(新鞋更好)。
3、袜子应选纯棉质地的运动袜,一为充分吸收汗液,二为能使脚掌与鞋子结合紧密,便于发力。
4、体育测试时,学生应尽量穿背心与短裤。个别学生对穿此类服装有害羞心理,可于测试前两、三天试穿到学校,以纠正害羞情绪(如学生确实感觉不自在,则顺应学生自己的习惯)。
5、毛巾最好准备两条,一条用于“立定跳远”项目测试时擦拭橡皮垫上的沙子,也可以擦拭自己的鞋底,以防止起跳时滑倒。
6、学生务必将体育测试单(准考证)随身携带,或和其他用品(水、毛巾、鞋子、短裤、背心)一起放。考试时发现未带准考证,虽然可以补办,但必会影响学生的测试情绪。
7、体育测试时,水的补充是必要的,但要告知学生不要一次性喝太多的水,以免造成腹胀或其他不适。可在各个测试项目前后象征性地喝一口水,润润喉,放松心情。
8、不同的体育测试项目进行前,学生都应做相应的准备活动。这样既可以放松身体的各个关节,也可以配合深呼吸,放松心情,稳定情绪。
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范文5
关键词 统计学;高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101-02
1 引言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预测,使用数字来获得策略优势的科学。学生可以将这种知识和技能应用在许多领域。统计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更强调“用什么”“怎么用”,统计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要突出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践问题,把统计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学习等各个领域。
其实,近几年来许多高校已经开始探索统计学教学改革问题,针对统计学学科发展特点和现代教育的要求,借鉴国内外统计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办学理念,积极寻找适合我国高等院校统计应用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一方面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准确把握统计学科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改革、重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认真思考现代经济统计学界的主流思想,强化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不断提升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2 统计学发展趋势
统计学可以用来预测天气或者气候变化的影响,预测经济、金融或者销售的趋势等,或者进行关于公司现状的数据分析,其应用领域非常宽广。近年来,随着统计学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统计学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统计学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面向21世纪的信息社会,出现社会经济的多元化、金融交易的多样化、国际市场间资本的迅猛移动以及电子商务的出现,所有这些变化都要求统计学发展新的面目。统计学与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互相渗透、互相结合,这种渗透结合是统计学的发展方向之一;统计学也将朝着“大统计”的方向继续发展,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统计学与相对新兴的数理经济学将是统计学的左右手,并肩发展。
同时,统计学也越来越注重实践性发展,可以帮助生产者认识市场、认识自身,以求得生存和发展,也能帮助各级管理部门依据现行经济规律进行宏观决策、调控、监测,以实现社会经济良性运行。另外,人们还可以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医药卫生统计、生物统计、工业统计等。总之,统计学已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各行各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简单地说,进行统计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寻求各种现象变动的规律性,预测未来。由此看来,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推动其纵深、交叉发展,才能够保证后统计学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才能实现统计学的真正价值。
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发展趋势 统计学的发展离不开数据处理,每个阶段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都推动着统计学的不断进步。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统计学发展带来新的希望,简化了统计工作,使得海量数据处理变得简单、便捷,极大促进了统计方法、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同时也使统计学的应用发展开始面向大众。近年来,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海量信息的出现,给数据统计带来不便,人们无法辨别信息的真伪、安全与否,阻碍了信息的使用与统计。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尤其是数据挖掘技术的出现,让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运用变得简单、快捷。数据挖掘是一个更大的数据分析概念,主要指从大量的企业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信息的整个过程。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让统计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成为可能,也充分显示出计算机技术在统计学中的应用优势。
因此,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是当前统计学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大数据分析的软件和基础知识的推广与应用,让两者的联系更加紧密,也从根本上推动了统计学的发展与进步。
3 高校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统计学教学方法问题 统计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数理统计的公式推导,但过多的公式推导会令大部分学生望而生畏。一般统计课堂上,教师都是按照先理论后应用的教学顺序进行的。传统的统计教学方法通常是这样的:首先说明这节课是来学某某定理或理论的,其次讲一讲这个定理成立的假设条件是什么,然后现场推导在假设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如何一步步得到这个最终定理,再讲讲这个定理有什么特点,最后才介绍这个定理的应用价值。
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很可能在还没有感受到统计学魅力的情况下,就已经迷失在复杂的公式和数字之中,对统计学产生厌倦乃至恐惧的情绪,更谈不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
统计学教学没有顺应时展要求 大数据捧红了作为高校传统学科的统计学,但另一方面,高校统计学受到的来自大数据的挑战,也比其他学科要猛烈得多,统计学专业高科技人才已从“走俏”变成“紧缺”。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革命已给全人类带来颠覆性影响,计算机科学技术从某种程度上说,已成为推动统计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然而,目前高校统计学教学中并没有有效地结合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处理,欠缺应用统计软件包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的教学过程。由此,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大数据进行深入收集、深挖,已经成为目前统计学教学面临的首要课题。
4 高校统计学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调整统计课堂教学顺序,激发学生的兴趣 改变传统统计学教学单调、呆板、无趣的现状,最为直接、有效的办法是调整该课程教学顺序,并且适当地增加一些新鲜元素。例如:先通过一两个贴近生活或热点新闻的案例来讲述统计学中某些定理的应用价值,再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工具简明扼要地突出该定理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详细说明推理过程。此外,实践证明,运用以互动性强为显著特征的新型动画形式向初学者传授抽象的理论知识会更为有效。
学生在看到掌握该理论知识的美好前景之后,学习热情就会更容易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克服了学习统计学的心理障碍,再多的学习任务也愿意去完成,这样统计学的教学效果能够更好地实现。
深化统计学教学内容改革 统计学教学内容应该围绕培养应用型统计人才展开,主要表现在:在教学内容上要渗透对学生统计学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统计学课程内容应该根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的需求进行整理、重组,要更加具有针对性。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加快学科专业建设,促进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强化实践环节的训练,构建体系合理、层次分明、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丰富教学 大数据给统计行业带来巨变。在大数据时代,很多传统的数据收集方法、统计方法显得失效,而且用统计的手段进行经济预测的功能,也出现根本性的变革。统计行业需要的大数据人才是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既要熟悉计算机技术,又要具有应用统计学的能力。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掌握非常关键,学习者要有坚实的计算机基础,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熟练使用各种统计软件包,才能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高校统计学教学改革中应该加强统计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教师要积极学习先进理念,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拓展统计学教学方式、方法,培养高新应用型统计人才。对数学和计算机应用的掌握非常关键,学习者要有坚实的数学基础,能熟练使用各种统计软件包,才能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 统计学本身就是一个横向学科,涉及各个学科。在当前国内统计学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根据统计学科的实践性、综合性发展趋势,高校统计学科在继续深入挖掘、推动统计学自身发展的同时,应该积极培育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学科,努力推动这些方法论学科在统计学实证研究中的应用。同时,也应该增进与其他院校同行的了解与交流,并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高校统计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和繁荣发展。
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高综合能力 高校统计学专业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学研活动促进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学术讲座、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国内外竞赛等,深化科研体制改革,通过学术报告会、科研活动、学术交流等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推进统计学开放式教学,加强学生与外界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业对于数据统计的需求明显增强,由此,如何培养优秀的统计学人才成为高校开始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在当前国内统计学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统计学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本文基于对当前统计学发展趋势的研究,结合目前高校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以便为高校统计学教学创新、发展提供借鉴,从而促进我国统计学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毅.高校统计学教学改革与统计人才优化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00-503.
[2]王淑玲.浅议统计学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践[J].新课程,2012(4):31.
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范文6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育资源;发展趋势
“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课程的改革”,而课程建设是一个从更新观念,到观念如何转化行为的探索过程。幼儿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把握课改内涵,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课改应遵循的原则
1.整体性
幼儿园的课程和幼儿的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幼儿一日生活所做的各种活动是有机整体。幼儿的生活活动、活动区活动、教学活动都是课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课程不应游离于幼儿的生活之外,而应与他们的生活、游戏是同一过程。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整合,形成整体。
2.主动性
幼儿园教育要与幼儿主动性强的特点相适应。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即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不论是确定教育内容,还是创设教育环境,还是实施教学过程,都是发挥幼儿主体意识和进行主动活动的过程。为使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发挥,教师应尽可能地对幼儿选择的空间进行扩大,在设置活动内容、活动主题、活动材料及活动时间、活动场地和活动伙伴时都要具备相当大的弹性,为幼儿创造一定的选择机会。
3.发展性
发展儿童的普遍方式是教育与教学,教育的价值所在是引导并促进幼儿的发展。为了对幼儿发展进行更好的引导,教师应对幼儿现有的水平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在“最近发展区”内对幼儿的发展进行促进,这样的发展不但对当前有利,对入小学以后及更长远的终身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4.多样性
幼儿园小、中、大班要采用多样性的活动方式。《规程》将游戏定位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将幼儿教育和其他学校教育形式的不同做出了明确区分,但小、中、大班生理及心理发展水平和学习任务不同,在实践中采用的游戏活动方式程度也不同。
二、幼儿园课改的发展趋势
1.幼儿园各类课程的有机整合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在长期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及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学前儿童发展相适应的课程组织法,即“整个教学法”。他认为,“整个教学法,就是整个地、有系统地将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教给儿童学。”由于学前儿童的生活和发展都是整体的,外界环境对儿童产生的影响也是以整体的方式产生的,因此,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也必须是整个的、互相联系的,而不能是相互割裂的。具体化后即为游戏法,同时要照顾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而采用小团体式教学。笔者认为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强调的是健康、语言、社会、认知、艺术五大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树立一日活动都是课程的整合观,将课程融入幼儿一日生活、游戏、学习之中,使幼儿在学习、生活、游戏过程中整体、和谐、全面发展。
2.幼儿园课程与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相融合
幼儿园应了解家庭、社区的资源特点,善于挖掘家长的优势资源,引导家长全程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使家长真正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合作者,把家庭、社区资源真正纳入课程建设中来。可以成立以班级为单位的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班级教育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走进幼儿园课堂、参与班级的管理等,让家长在过程中感受幼儿教育,理解新的课程理念,进而转变家长的角色意识,极大地调动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积极性,形成家园和谐的同步教育。具有丰富的家庭、社区资源的课程必然更受幼儿和家长的欢迎,利于形成教育的合力。
3.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
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在实践层面上出现的种种问题,与师资水平有很大的关联,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未来幼儿园课程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已经成为师资水平的高低,这是由于只有通过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才能实现幼儿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对提高幼儿园教师职业水平引起重视是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学前儿童教育的师资几乎完全是经由学科教育的模式培养和培训的,大部分教师从理论到方法上对注重过程的幼儿园课程的把握都存在着困难。通过在幼儿园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不断反思和总结,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研讨,师资水平提高这一目标是可以达成的。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清醒、正确地分析和认识幼儿园课改的实质,回归幼儿本位,让幼儿园课程在改革与探索中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