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范文1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 高等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是充满了激烈竞争与竞争性合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愈演愈烈,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教育越来越凸显国际化特征。世界发达国家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就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创业活动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持续繁荣、稳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现在处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深度转型期,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提出既是人才培养战略模式的转变,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甚至会进一步带动和促进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

1 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起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1.1 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腾飞的现实选择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在人才战略资源的竞争,关键是创新软实力的较量。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其本质是创新,即创新能力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基于这样的国际国内背景,各国先后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支撑创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①从国际、国内创业教育的实践看,结合时代特点和各高校实际深入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1.2 创新创业教育是毕业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理想追求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渐增大,就业是民生之本,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总量压力有增无减。从目前的人才市场需求看,事业单位难以再大量接受大学毕业生,大企业因自身结构调整等难以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走势看,市场运行模式下需要的是运作灵活的创新企业。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我国从90年代开始重视创业教育,号召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自主创业,并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和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

1.3 创新创业教育是优化创业环境和扶持改革的强力推动

当今时代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谁能引领知识的创新就能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掌握主动权。创新创业教育顺应了时代变革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对于优化创业环境也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于相对稳定的国家环境,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不断提高和完善,也从根本上提升了人们对创业前景的预期。同时,国家颁布和出台了系列创新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

2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2.1 创新创业教育需更新传统创业教育的观念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我国高校从90年代末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但是受到传统创业教育、传统就业思维方式的影响,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并不完善。“实施创新教育,必须以树立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改革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强化大学生创新动力观念和创新主体观的教育,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②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和精神为根本任务, 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必将成为维持我们的生活、经济和社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活动。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部门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例如高教司、科技司、学生司、就业指导中心四个司局建立联动机制,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政策支持、创业服务“四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格局。

2.2 创新创业型高等教育体制和机制的形成

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理念和教育机制、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和机制的确立主要体现在创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人的素质和潜能的自由全面发展;创设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机制,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提成;构建多元化的教学管理机制,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多学科优势培养,实现弹性、特色、灵活、民主自由的管理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考核评价机制,鼓励教师自主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奖励在科学、理论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长期跟踪机制,建立学生创新创业信息跟踪系统,收集反馈信息,建立数据库,进而完善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

2.3 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与传统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是有所区别的,首先是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创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理念、创新意识,具有生存、发展、创造和国际竞争力的新一代劳动者。”③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紧密挂钩、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有效衔接。

2.4 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立

创新型教师必须要具备的创新品格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④教师队伍的创新体现在:高校要加强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一流顶尖人才和学术学科带头人;高校要自主推进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和创新科研能力,加大教师创新梯队建设;高校要重视和加强教师队伍的跨学科、多领域内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创新能力。

3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实现就业,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仅仅依靠就业已经不能满足高校毕业生的需要。进入新世纪,我国正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教育面临着深刻的改革,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开始纳入到高等教育改革的正轨。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创新,落脚点在创业,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培养和输出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和可靠保障。

3.1 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创新型社会需求的形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开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自主创业,对我国来讲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创新型社会建设的有效手段。我国是青年人口大国,青年人的就业问题日益成为关系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创新型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创新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基础。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的基本发展战略和既定国策,结合当前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必须加快进行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把经济增长提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需要大量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在符合时代背景的条件下应运而生,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创新型社会的发展。

3.2 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创业型人才的产生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内涵,更加突出了教育创新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创新、创造和创业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各自有各自的侧重点。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巨大的创业型人才需求和无数待开发的领域蕴藏的创新型人才需求,为创业型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提高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离不开大批创新型的人才,同时转变观念,使这些创新型人才、创业型人才的支撑。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宗旨就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高科技、高质量的创业者,推进产学研的进一步结合。

3.3 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推动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担负重要的责任,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本身就是高等教育改革迈出创新的第一步。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还处于初始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管理培训等都还不完善,这就给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为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各高校都积极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既契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人才的需求,又清晰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培养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研究、扎实推进。高等学校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将创新教育和创业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人才培养对于经济和文化软实力的贡献率,向社会输送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注释

①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情况.中广教育,2010-4-23.

② 吕德雄.创新教育与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美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南京社会科学,2007(6).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范文2

 

本文试图对于高职教育的概念、功能、原则进行概述,并通过国际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趋势的分析与探索,总结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些规律,为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提供启示和经验。

 

一、高等职业教育概述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概念的界定,一直以来是教育界具有争议性的问题。 《中国教育百科全书》中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义解释为“培养高级实践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教育大辞典》中的解释是:“高等职业教育属于第三级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包括就业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和从业后的有关继续教育。比如美国技术学院和社区学院的部分教学计划,日本高等专门学校、短期大学部分教学计划以及专门学校的专门课程,法国的大学技术学院、高级技术员班,中国早期的高等实业学堂、专门学校、专科学校等。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应分为内涵理解与外延理解。首先,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要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概念的内涵出发。高等教育的内涵通常取其广义的理解,即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化、专门化教育。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必需实践经验,并能迅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一种教育。

 

高职教育具有双重属性:高等性质和职业性质。高等性表现在高职教育也是运用专门化、专业化的知识与技术来培养人才,职业性则体现在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独特的、职业性的原则、功能和目标。从外延上看,就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分析,它涵盖了目前的高职高专、技术本科、五年制高职的后半段以及某些高校某些专业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包括升学功能、就业功能、社会服务功能等。我国的高职教育功能比较单一,并且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高职教育的所面向的群体基本来说是考大学无望的学生。可以说我国的高职院校生源质量较差,高职教育最主要功能便是就业功能,为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提供基本的就业技能和机会,进而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保障。

 

其次是升学功能,由于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机构培养人才模式单一、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单纯以就业为导向,同时高职受教育群体的自我学习与自我发展的意识薄弱,所以造成了我国高职教育中升学功能的弱化。西方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表现在化基础教育、社区成人教育、订单制培训、弱势群体培训等。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尚未在社会服务功能上有很好的体现。

 

二、国际中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演进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课程一直是改革的核心。课程的设置既要符合高等教育中的“高等”性质,即专业化和专门化,又要具备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性质,即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高职教育的升学、就业以及服务社会的功能上来说,要保证课程体系的多样化来满足功能的多元化趋势,并同时满足不同受教育群体以及社会的需求;从高职教育原则上来说,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趋势日益明显,受教育群体数量激增,并且社会新型行业逐渐兴起。

 

尤其在这个科技高度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做到课程的设置顺应时代的潮流,满足不同岗位的需求,如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把握课程数量和质量的矛盾问题,是课程改革要体现高职教育多样性原则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国际发达国家高职教育课程的革新历史来看,课程取向是关键问题。由于高职教育偏重于就业为导向的独特性,所以在课程设置上更加具有专业性;但同时高职教育又属于高等教育,课程在最初的设置上是倾向于学科式的普适性。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是世界高等教育初步发展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从国际上来看有三个特点:一是世界形势稳定,人民渴望和平;二是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岗位激增,整个市场属于卖方市场,企业青睐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并不会太注重人员质量;

 

三是教育方面尤其是高等教育在这个稳定的条件下开始进行规模扩建,缺乏内涵建设,包括课程质量的建设。在这个社会背景下,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同样受社会重视,所以也就没有了进行改革的压力,除了澳大利亚和联邦德国这两个高职教育起步基础好、发展快的国家中的课程设置比较偏向于专业性,其他大多数国家的高职院校课程取向大致都是偏向于普适性的。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失业率大大增加,市场陡然转变为买家市场,人才的质量问题成为了这个时期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职教育在这一时期完成了从量的增多向质的提高的成功转型。这个转变一方面从高职教育内部分析,高职教育在新时期期待形成自己的特色,来使其区分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另一方面从外部分析,就业压力的激增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所以在这一时期,大多数国家的高职课程取向开始偏向于专业性和职业性。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世界经济逐渐繁荣,同时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首先,这一时期,各个国家非常看重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比如加拿大的任务本位模式,澳大利亚的职业素质本位模式,英国的胜任能力本位模式。这些模式都是注重人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其次,人们发现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没有沟通的桥梁,这样就不能做到协调发展或者相互学习和借鉴。再者,原有的课程设置无法应对市场新兴产业不断兴起的局面,缺乏灵活性与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基于以上三点,高职教育课程在这一时期的改革又稍微向普适性进行调整。

 

90年代以后,高职教育逐渐形成完善的体系,并且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在这个新时代也赋予了普适性新的定义:普适性已经不单单只是用于传统的学科领域,也强调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注重普适性。其次,“以人为本”观念的出现,也使高职教育越来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再者,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再不断提高,课程的设置不能仅仅限于提供精准的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所以,现在的国际高职课程取向又继续向普适性进一步调整。

 

从整个发展阶段来看,课程改革从宏观上来说一直在普适性与专业性两个取向中来回调整。这种“调整式”的改革规律一方面适应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也为课程体系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新的活力。另外,从课程实施主体上来说,也从一开始单纯地由学校实施逐渐向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多种主体转变。

 

三、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的高职教育课程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目标上都有很重的高等教育的影子,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无法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来培养应用型人才。2.课程实施形式单一。这也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讲课内容仅仅限于一本教材。“填鸭式”的教学与课程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使教师自身的素养得不到提升。3.课程建设信息化水平较低。

 

目前很多院校精品课程不注重运用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和多媒体技术。大多数电子教案都是教材的翻版,很多电子课件都是电子教案的重复,且形式单调,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课程结构不合理。有些课程内容重复,有些课程孤立实施无法实现跨学科融合,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在被动接受过程中知识建构逻辑性无处可寻、学校师资以及资源的浪费等问题。5.学校无法掌握课程设置自主权。由于我国高校法人化地位仍然未很好落实,所以课程设置的权利仍然在政府手中。这就会造成课程在学校发展中“水土不服”的现象。

 

我国的高职课程改革也应该顺应世界高职教育发展的潮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1.课程设置特色化。我国的高职教育课程取向应该摆脱学科式普适性的现状,提高专业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区分开来;2.优化课程结构,进行课程整合,合理配置资源。从世界范围来看,高职课程结构出现了优化整合的趋势。典型的课程模式有日本的“体验学习”、美国的“从学校到工作”、德国的学徒制等等。这些都是我国高职课程应当借鉴的典范3.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打破过去“先学后做”的习惯,采取“边做边学”或“先做后学”的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性教学、开放性教学、课堂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对于学生零距离就业有极大的好处。

 

课程改革是非常艰巨的任务。随着办学模式日趋多样化,高职课程设置不仅仅要注重内涵的多样性,也要做到课程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丰富性,充分利用不同办学模式的优势,来实现课程中的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素养与能力,实现学校与就业的零对接。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范文3

关键词:德国;高等教育;科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7-0168-01

19世纪,德国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德国成为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世界的科学中心。1840年以后,德国重大科学发现超过了世界同期重大科学发现总数的25%;1850开始进行了产业革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电气化,发明并开始应用内燃机等大量的新技术;1895年各种工业在产品上、产量上均压倒了英国,工业跃居欧洲第一位。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德国的科学技术在19世纪发展得如此飞速呢?关键,在于德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德国政府、社会各界人士都非常重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他们把发展高等教育作为振兴国家的主要手段。在复兴时期, 德国的社会名流和有识之士纷纷呼吁:要振兴德意志民族就要振兴高等教育。当拿破仑占领德国大片领土,德国人在法国的下痛苦挣扎时,德国知识界首先燃起复兴之火,并且把希望寄托于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上。同样,普鲁士的国王威廉三世也在诏书中写道:“联谨誓以最大热诚,特别注意我国公共教育。国家所有从物质力量失去的,我们必须从精神力量补回来。”1808年德国设立公共教育部开始创立具有集权性质的国家教育领导体制,把高等教育改革作为复兴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新型大学的创建

德国的大学从经院型到现代型的变革,经过了数百年的时间,到了1810年,时任德国教育厅厅长的威廉o冯o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创建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可以说是第一所现代的新型大学。

新型大学的第一个“新”就表现在:洪堡提出的必须遵循“教学与科研统一”(Unity of Teacher and Research)的重要原则,使教学与科研双轨并重。19世纪以前,大学的主要职责是传授知识,不被认为是一种科学研究机构,大学内部组织基本上没有明显分裂为教学和研究这两大系统,因此,19世纪以前的大学也被人称之为“教学型大学”(teaching university)。而洪堡指出“大学的任务仅仅是教学和传播科学,科学院则是发展科学,这对大学显然是不公平的。”于是明确提出大学应当肩负两种职责,即传播科学(教学)和发展科学(科研)。通过师生共同研究来培养具有研究能力的人,他指出,“大学教授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教',大学学生的任务也不是'学';大学学生必须要独立地自己去从事'研究',至于大学教授的工作,则在于诱导学生'研究'的兴趣,再进一步去指导并帮助学生去作'研究'工作”。在柏林大学,教师不仅是传递知识者,更是带领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学者,学生不是为了接受知识,而是为了学习如何自由地、创造性地探索知识前沿。

新型大学的第二个“新”则表现在建立了大学实验室,它是科学与科研相统一的主要形式。德国是世界第一个创立“导师制”的国家,由大学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立为数不多的正教授席位,开设数理化等大学科的科学教育。在实验室里,教授经常同讲师和学生在一起,进行科学交流和研讨活动,探讨全新的科学问题。实际上,这就是专业研究所的雏形。在吉森大学的德国第一个最好的化学实验室――李比希化学实验室,实行的就是新的科研教育体制。李比希精心开设化学课和实验,使学生受到系统、正规的科学训练和良好教育,从而达到进行独立研究的水平。李比希的学生后来都成为著名的化学家,形成了科学史上的李比希学派。从1824年到1851年,李比希培养的学生遍及整个德国,他们又以李比希为榜样在德国各个大学建立了新型的实验室,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

2 工科大学的出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传统的大学已经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培训各种专门人才的学校开始发展起来。德国大多数的工科大学都是在19世纪建立起来的,如当今世界排名43位的柏林工业大学建立于1799年,卡尔斯鲁尼大学建立于1825年。卡尔斯鲁尼大学是一所工科大学,创办人特弗里德o土拉曾在被称为“欧洲工业大学最早的模范”的巴黎多科工艺学院深造过, 回国后利用他所学的科学技术知识,成功地控制了上莱茵河的流量,成为著名的工程师。卡尔斯鲁尼大学就是他仿照巴黎多科工艺学院创办的。他主张工科大学要和传统大学分别设立,他认为这样才能办得更有特色,使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分别符合各自的需要。他主张把工科教育建立在自然学科,特别是数学和物理的基础上。这类学校在工业迅速发展的19世纪后期建立得特别多,其中有1831年建立的汉诺威工科大学、1868年建立的慕尼黑工科大学、1870年建立的亚琛高等工业学校、1895年建立的达姆斯塔特高等工业学校等。

3 高等教育的三大自由的形成

受洪堡思想的影响,德国的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它特有的风格。这种风格表现在大学有较大的自治权,也就是高等教育三大自由:学习自由、教学自由和研究自由。就是既保证教师在科学研究与探索真理上的自由,又保证学生学习的自由。洪堡认为,科学研究“不能由政府下令规定,只能任其自由发展。科学研究的目标和对象以及方法和途径,必须留给科研工作者去自主地解决。”

19世纪的德国大学,没有教学大纲,也没有必修和选修之分,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大的自由,没有固定的学习年限,没有严格的考试制度,他们选学课程也不受限制,实行了一种“自由选修”的原则,即只规定最低限度的必修科目,学生可以自由选学其他各种课程,学生可以选择教师,也可以随意转到别的大学去学习。马克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一年级在波恩大学,二年级在柏林大学,三年级在耶拿大学,最后在耶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高等教育三大自由使德国的大学成为科学的摇篮。这种模式不仅通过大学把各地的学术机构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庞大的统一体,而且把科学研究成果更广泛地传授给社会中受教育的阶层,使科学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波,在整个19世纪,乃至今后都回荡在社会生产各个领域。

19世纪以前的德国与英国、法国等国家相比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科学技术总体上比较落后,但在 19世纪初经过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改革运动,到19世纪中期,德国高等院校的发展已领先于其他国家,拥有多所世界第一流的大学,柏林大学更是独领近百年,几乎无校可与之匹敌。1851年至1855年,德国境内在校大学生为12400人,1913年增加到77484人,平均每万居民的在校大学生11.6人。德国大学的发达,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1801年到1900年的100年间,英国和法国取得的重要科学成果分别为198项和219项,而德国却有356项。在19世纪末一位法国学者谈到:“在科学的各个领域,德国毫不例外居领先地位。德国一国所取得的科学成就已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各国的总和。这是不争的事实。德国在科学上的优势可以和英国在贸易和海上的优势相媲美。”一位德国教授在1900年说到:“在宗教或是艺术等其他领域,其他民族或许胜过我们,但德国精神在本世纪的科学领域凯歌高奏,胜过其他国家。科学是我们的荣耀。”

参考文献

[1]潘迎华.论19世纪德国的教育改革[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

[2]林进成.德国工业化道路的一些特点[J].世界历史,1982.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范文4

关键词:知识经济;高等教育;利弊

“全球化”是当前社会中各个领域出现非常频繁的字眼,它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关注的焦点。知识经济是伴随着全球化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到来实际是对传统教育的严峻挑战。当前世界经济在全球联动中。教育的重点不再是传承现有知识,而是创造开发出符合现代社会的新的知识。而现代大学正是要担负起这个任务。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得高等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高等教育已经被看作是实现国家经济不断增长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如果不对知识经济给予充分的重视那么它在全球市场中就会落后,而对于处于知识经济最前沿的商等教育,就必须给予更多的重视。

知识经济为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机遇,对我国高教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但与此同时也会有许多不利因素,如果不很好的处理将会影响并阻碍我国高教的顺利发展。在笔者看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利是远大于弊的,因而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利,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改革,兴利除弊,使我国高教发展更加融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定义我国高等教育的功能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大学的功能也发生了历史演变与拓展,高等教育的国际文化交往的功能逐渐显露。可以说交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在这种良性的交往中,不仅为我国带来了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也引进了大量国际资金,推动我国高教由封闭走向开放,促进本土与国际文化的融合。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机遇,对我国高教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一)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教育思想与科学技术,推动我国高教由封闭走向开放。促进本土与国际文化的融合

知识经济首先就是要求知识的传播与创新,通过知识创造财富。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到国家小到一个企业甚至个人都认同了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的国际传播已成为必然趋势,而高等教育作为知识传播与创新的摇篮,也担负起国际文化交流的重任。高等教育不断参与到知识经济中,更加有利于我国高校学习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办学水平;借鉴外国先进的教育经验,避免走国外大学曾经走过的弯路;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我们的智力资源得到有力的补充;在传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融入国际各种不同文化。使我国高等教育的视野更加广阔,融合东西文化于一体。培养出更适合国际经济交流的国际性人才。

(二)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带来良好的机遇,促使我国高教提高办学质量。由刻板的继承走向创新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使得学生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选择大学时更加的自由,我国高等教育正在逐渐步入一个开放的国际性的教育大市场,必须同时满足社会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给我国高教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人才的需求使得高等教育重新回到社会的中心,高校也开始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重视改变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不能是千人一面的,而必须注重特色的培养。学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国高等教育在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同时,更要重视创新,知识的传承不能满足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只有不断创新的知识、思想和科学技术,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

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弊

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必须在积极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清晰的认清我们的国情。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现实,那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是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土高教与国际接轨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现有的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各方面的冲击;同时由于在国际间经济交往中国际型新型人才需求增加,并且人才素质要求提高,从而造成了我国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人力资源的竞争压力更加增大;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经济,忽视了社会效益,也忽视了教育的本性,从而造成了高教资源的巨大浪费。

(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教育本性,并且造成高教资源巨大浪费

在知识经济发展中能最快获得利润的专业成为了高校发展的兴趣,这是高校追求经济效益的突出表现。一些高等院校把专注于目前适应市场需要并且能获得更大物质利益的专业,追求暂时的市场效益;忽视了一些暂时不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专业,而这些专业往往是基础性专业,冷落这些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的研究必将造成高等教育发展的失衡。我们必须认清的一点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不能打破,否则就会违背教育规律,如果高等教育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将必然会破坏我国教育的总体发展,埋下深重的隐患。

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然而如果只把“知识”与“经济”划上等号,我们的高等教育将会失去它最根本的本性,失去大学的理想。只重视“经济”而忽视精神的后果是隐蔽的,但这却是给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学生将在重技能轻理论的教育下造成知识的悬空,并且更甚至在缺乏人文知识、精神关怀的影响下造成人格的不健全,这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将是一大隐患。

(二)人才培养模式受冲击,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

知识经济需要的是掌握国际经济交往技能的人才以及具备最新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因而造成了与此相关的高等教育专业盛况空前的火热。而人文专业或基础性专业的就业情况则冷淡的多。这就造成了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人才培养模式也受到很大冲击。

除了这种集中性的人才需求过热外,笔者认为各国对人才的抢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抢夺人才。一种是企业与大学之间抢夺人才。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人才的全球流动性增强,不少外国的留学生来到中国,但更多的是我国人才的外流。发达国家在吸引人才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它们以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争夺到发展中国家的大量高层次人才。另外企业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以高新科技创新为目标,加剧了同高等院校人才的抢夺。许多国际企业纷纷在我国设立了研究机构,吸引我国的高层次人才开展科研。同一课题在企业与高校同时进行,往往企业更能够吸引到高层次人才为其服务,因而大量具有高新科研能力的人才离开了高校,流入了社会企业。这种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改革建议

任何事物的前进都要考虑内部和外部因素,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内部因素是其自身的制度,外部因素是市场的影响。

(一)内部:树立国际意识,实施高教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就是运用知识创造财富。同时经济全球化也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在国际贸易往来中熟练应对的人才。高级专业人才的要求但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多元化要求,教育思想、教育体制都较落后。要适应全球化发展就必须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教育结构的多样化,高等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可以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经验与成果,包括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体制,学习先进的教育内容与方法等目。

我们不能一味迎合知识经济的需求,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培养符合社会当前要求。急功近利必然是会得到较快的回报,但当前的目标在将来的社会却未必成立,学生在这种片面的教学思想下也会造成人格、能力的部分缺失。这对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了我们的高等教育一定要是综合素质教育,“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在培养学生实用性的专业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精神关怀,将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在增强竞争力的同时也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

(二)外部:加强国际合作,减少人才外流

我国始终在为融入国际化作各种努力,许多国际经济组织我国都有积极的参与,这些国际经济组织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使我国更加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通过与国外大学联合办学、共同实施科研项目等途径,不断扩展与别国的交流与合作,也同时迎接国际间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给我国高等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带来深刻的影响。

高级人才外流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显著的问题,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对抑制人才外流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当中国拥有能力培养出世界顶尖人才时,我国的优秀学子就不必到外国深造,就会大大降低人才外流的几率。

高等院校的研究机构加强同企业间的合作,变“抢夺资源”为“资源共享”,创造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平台,主动推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高端人才留在高校,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把成果投向企业和社会,达到高等教育同社会经济的双赢。

参考文献

[1][8][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曾永平,李雪平,论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创新[J],经济师,2010(04):146-147

[3]区向丽,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J]经济师12007(03):9-10

[4]尤德林,高等教育改革在知识经济层面上的七个误区[J],教书育人,2003(05):6-7

[5]栗献忠,张才彬,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创新[J],鲁行经院学报,2003(03):92-93

[6]闫雅都,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服务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2(05):83-85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建筑专业;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239-02

目前,随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培养出岗位所需的不可替代的优秀应用型人才,这一问题一直是高职教学改革中密切关注的首要问题。作为一门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如何为专业服务,如何契合专业发展需求,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多年来,尽管高等职业数学教育工作者对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作了多方面的有益尝试,但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无法满足各学科发展和工程技术教学实践对数学的需求。而对于高职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如果没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和计算功底,将无法深入学习这些专业课程,对后续更高层次的专业发展和深造会造成很大的障碍。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与建筑类专业发展相契合的具体实践探索:

1.基于对学生基本情况的调研,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之初,首先要改变学生对高数的认知,摒弃高数无用论等思想,明确高等数学定位,提高学习兴趣。

以我院建筑类专业为例,在学生入学教育进行专业认知环节,笔者与建筑专业相关骨干教师进行沟通,将高数在人才培养目标中与学生后续专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通过专业骨干教师讲座的方式告诉学生,让学生入学之初就明确学习高等数学与自身发展的相关性。

在开始学习高等数学时,笔者设计了《数学与建筑》第一堂课,介绍了什么是数学,什么是建筑,数学与建筑的关系,力求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热情与动力调动起来。实践证明,与一上来就开始讲授数学基本知识相比较,学生后续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很大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动力与学习热情。

2.结合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专业需求出发,设置专业问题情境进行高等数学课程深度改革。

(1)根据与建筑类专业教师的座谈,了解高数与建筑类专业课程的相关性,各专业课程对高等数学内容、深度的要求,并通过目前已走入工作岗位的学生反馈意见,从高数对学生今后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出发,重构高等数学教学内容。

(2)结合专业需求和教学实际,对每部分内容精心创设专业问题情境,有目的的将专业中遇到的高等数学知识点引出来,让学生明了数学在解决专业问题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例如,在建筑力学、建筑结构中往往要计算梁在工作中的强度,计算构件是不是满足施工现场对材料强度、刚度、稳定性的实际需要,而这个专业问题的解决需要用到极限“逼近思想”和导数“变化率”问题。再比如,学生学习地基与基础时,其中地基的沉降量计算是重点也是难点内容之一,而要解决相关问题需要学生理解掌握定积分的概念及积分思想等,在建筑专业中需要用高等数学解决的契合点是非常多的,需要我们用心去设计研究。

(3)每周三下午与建筑专业老师一起进行教学研讨活动,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数学的思维角度提出教学教改意见,听取专业教师从专业角度给出的建议,并利用寒暑假积极参与建筑专业相关培训与实训活动。

(4)组织编写适合我院建筑类专业的校本教材。纵观目前流通的高职数学教材,大部分是将本科教材内容进行删减,从难易程度上进行改变,由于编写教师的自身条件局限性,很多教材不尽人意,不适合学生的学情,不能与专业紧密结合,笔者通过与专业教师座谈,包括对学生的调研发现,建筑类专业课中涉及的数学计算并不复杂,纯技巧性的很少,更多的是数学思想、数学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也就是说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的实质后才能在解决专业问题时得心应手,而不是仅仅寻求某一个具体的计算如何求解。

笔者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建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建筑专业与高等数学的联系出发,历时一年编制了《工程数学》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编制更贴近学生学情,并根据不同学生水平在概念上给出相应层次的定义,提出不同的学习广度、深度要求。

3.改变以往“粉笔+黑板”单一的教育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上实施分层教学、深度合作学习等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

(1)从单纯注重学生数学基本知识与解题技巧转变为注重数学文化、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思想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思想,是对数学概念、命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质认识,是数学学习的智慧和灵魂。因此,数学知识的有效性是短暂的、临时的,而把握数学思想是长期终身,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及人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比如:函数的思想,我们可以把自变量取值为学生所受家庭教育、交往的朋友、所处的校风班风、接触的社会环境,同一对应法则可定义为接受教师同样的教育,取值y为教育后学生的效果反映。显然,在同一对应法则下,随着自变量的不同,相应地y也会不同,但在自变量的取值里包含的若干因素对y的取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有些是可以控制、改变的。例如班风、校风,所交的朋友,有些是不易控制、改变的,例如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在对学生进行培养与教育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对学生起关键作用且易于操作的自变量取值(因素),以此我们的学生教育工作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注重与专业知识的融合,提升数学的功能,一方面满足学生专业所需的基本内容,一方面满足学生职业发展所需的能力需求,作为高数教师需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的深度与广度,把握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恰当的专业问题背景,或者针对所教授的数学知识点融入专业应用案例,让学生直观了解数学的应用。以下为经常使用的两种教学过程。

第一种常采用的教学过程是:首先针对知识点设计专业背景案例,然后按解决专业问题所需分解任务,在问题解决中引入必须的数学知识,最后解决专业问题,并进行数学思想的提炼与应用;第二种常采用的教学过程是首先根据简单的知识点制作相应的微课,学生根据微课内容进行课下的学习讨论,同时创建微信交流平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与学生共性的问题,然后根据学生反映问题进行课上重点讲解,最后引入专业实例,合作解决专业问题,体会数学实用性。在知识讲解过程中会根据知识点的不同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过程。

(3)教学方法上实施分层教学、深度合作互助式学习(本课题组已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对高数的学习热情也明显高涨。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与建筑类专业发展相契合的相关研究任重道远,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高职数学教学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途径,使高职数学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素质,灵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未来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伟军,徐春芳.关于高职数学教材改革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3,(5):112.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范文6

[关键词] 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特征;启示

[中图分类号] G53/5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4-0032-03

近代日本高等教育自明治维新开始,并于战后获得快速发展。日本之所以能在20世纪60年代末一跃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高素质劳动人口的增加。到了80年代,日本在许多尖端技术领域超过美国,“经济大国”的国际地位奠定之后,开始追寻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份量”,并把教育改革视作与行政、财政改革同等重要的地位。包括新世纪的“新成长战略方针”“人财立国”等国策在内,都体现了日本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大批国际化日本人的目的。2007年,日本高等教育中全日制在校生的毛入学率达到54.6%,如果将非全日制大学生入学人数也算进去,大学入学率则达到77.6%。日本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达,为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了各种高层次管理和技术人才。可以说,日本能够在国际舞台中扮演“强国”的角色,与其高等教育的强大有着直接的关系。分析其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凸显特征,将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程提出有益启示。

一 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

1 国家意志始终是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无形指挥棒,政府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最大推动力量

日本国家、政府层面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将高等教育强国作为一种国家战略。明治初期就制定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强国战略。战后,日本政府所倡导的经济增长主义(如《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强调将教育计划纳入经济计划,促使日本高等教育规模在20世纪60年代获得了快速扩充。到70年代后半期,日本将高等教育政策由“扩大数量”调整为“提高质量”。作为战后一直是靠技术、靠教育立国的日本,进入80年代后开始推行“科技立国”战略,掀起了新的技术革命,并将教育改革与行政、财政改革共同视为日本未来的三大改革。

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最大推动力量来自政府。它总是以法律的形式“自上而下”地贯彻国家意志,在它背后有许多教育咨询机构为其提供各项专业服务。例如,“临时教育审议会”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专门对于教育各项改革方针开展咨询的机构。该机构陆续发表的四次咨询报告基本上揭示了日本未来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日本政府则是本着“最大限度地尊重咨询报告的精神,尽快将其付诸实施”的方针,随后就颁布了“四六答申”、《私立学校振兴助成法》等法规。1987年日本又成立了大学审议会,它和临时教育审议会一起成为影响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政府咨询机构。大学审议会在成立后的10余年中向文部省提出了22份高等教育改革的咨询报告。日本90年代修订的《大学设置基准》《学位规则》等以及制定的《国立大学法人法》《研究生教育振兴施政纲要》等,都是在此咨询报告的基础上进行的。

2 多种角色的高等教育机构“各司其职”,分别承担精英、大众人才的培养任务

日本与美国通过新成立“赠地学院”实现大众化的方式不同,它是依赖于战前就存在的“专门学校”实现其规模扩充的目标。日本战前就形成了“二元二层”(二元指官、私立;二层指帝国大学、专门学校)的高等教育体制。帝国大学是日本政府所建立的、能够真正适应国家需要的一种精英教育机构,它一直扮演着培养高级精英人才的角色。专门学校在日本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几乎二战前的所有大学都是以“专门学校”的形式建立,它为日本培养了大批适应时代所需的劳动力。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机构除原有的四年制大学、短期大学外,又建立了专门进行短期职业训练的专修学校以及许多新型的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大学、图书馆情报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日本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基本上是依靠帝国大学为其培养“向上”的高级人才,专门学校为其培养“向下”的各类人才的方式。

此外,日本高等教育规模在短期内迅速扩充还得益于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日本私立大学几乎与国立大学并肩产生,而且只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其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就远远超过国立大学。1952年时,日本私立大学就已经有116所,占全部大学的53%,学生数为22.5万人,占大学生总数的56%。到60年代,日本大学数量增加1倍而学生数增加3倍的原因也在于私立大学的发展。1979年时,四年制大学的入学新生中79%都上了私立大学。这些私立大学适应社会需要,为日本培养了大批工商法等各类企业职员。

3 激活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不断推进,以扭转大学变革的力量源于外部的局面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完全处于一种外力促进的“被动”状态中。各高校开展的许多改革都是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进行的。70年代以后,大学开始主动参与改革,开展了更多倾向于来自大学内部的、围绕大学课程、内部管理等微观层面的一系列改革。此时大学的改革相比之前来讲表现出很高的活跃性,包括各老牌大学在内都纷纷独立研究生院、设立“综合科学部”、并进行系列课程改革等。但这种内部改革的动力最终还是源于外部力量的刺激,并没有从内部体制、机制上发生根本变化。日本各大学,尤其是官立大学,仍然保持着依靠文部省“保驾护航”的传统。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文部省修订了以《大学设置基准》为首的一系列法规。此次修改采取了粗线条式勾勒的方式,只就一些主要、重要问题作“大钢化、简要化”的规定,这也就给予大学相对自由的空间。进入新世纪,伴随着要求增强大学教学研究活力和适应性的强烈呼声,日本政府对国立大学进行了法人化改革,将其纳入以“市场与竞争”为基础的、新型的“开放体系”社会秩序中。这次改革与以往的历次改革不同,它要改变包括私立大学、公立大学在内的整个大学体系,实现政府、市场、大学之间的资源重新配置。这项改革不仅为日本公共财政减负,而且从体制上扭转了大学长期的“惰性”,实现了组织机构的自律。

4 从模仿、依附到独立、创新――基于本土和院校内部的发展是根本路径

战前日本模仿德国,形成了“国家主义”教育体制。此时帝国大学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都在积极学习西方。战后,日本教育在美国占领军指导下开展了一次全面改革,使战前只培养少数精英人才的大学转变为向广大民众开放的新制大学体系。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经济实力的提高以及规模扩充所产生的系列问题,日本开始探索独立发展之路。尤其是在90年代以后,为了将日本大学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构,日本出台了一系列诸如21世纪“COE”计划、国立大学法人化等强化质量发展的改革措施。纵观近代日本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模仿、依附是存在的事实,但不断寻求本土化和院校内部的改革、创新也是其发展的特点。单从高等教育机构上看:专门学校是最具日本特色的、也是仅存在于战前的一种“日本式”高等教育机构;短期大学则是日本战后初期对于一些不符合升格为大学的专门学校实施的一种“暂行措施”;70年代后建立的专修学校又是进行短期职业训练的学校,等等。可见,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基于本土策略的、寻求院校内部动力的改革。

二 对我国建设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如果说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是“赶超”式的,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0.3%提高到38.9%仅用了15年时间(1960~1975年)。那么,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化”的跨越更是快得惊人,我们仅在几年内就跨过了西方国家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走过的路。两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相似性,决定了吸取日本高等教育强国过程之“精华”为我所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1 高等教育强国的实现至少在起步时需要经历“自上而下”的路径,需要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

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只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甚至需要采取不均衡策略,将有限的资源放到最有益的项目上。尤其对于这样一个有着“自上而下”传统的国家,往往是政府牵头的改革才能发挥资源的集中优势。比照日本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至少在改革之初需要这样。另外,就我国高校目前的融资能力看,暂时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财政支持。因此,将“高等教育强国”作为一种国家战略,通过政府的外力推行改革,对于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充分体现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性价值,保障自上而下地贯彻一种“把高等教育做强”的理念,促进各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改革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行动。

2 提高高等教育政策出台的适恰性,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是有效改革高等教育的保障

日本高等教育每一项改革的背后都有着某一重大政策或法律的支持。它们给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创设了有效的外部环境。在我国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同样离不开政策或法律的支持。尤其是对于一贯以来存在的某些偏见,比如对民办院校的偏见等,更需要从政策、法律的视角给予“纠偏”。但实际情况是,政策、法律在发挥“纠偏”作用的同时往往也冒着“跑偏”的风险,因此,最大程度地防范政策出台的非理性和法律制定的民主参与性,加强实践环节的监督都显得非常重要。日本在减少政策、法律风险方面的一个有效策略是开展各种专业机构的咨询、审议、评价活动,而各咨询会、审议会等也“不负众望”地影响到了日本文部省的决策。结合我国实际,我们既可以鼓励各种第三方部门开展政策咨询、评估等活动,也可以考虑在政府部门内部设立专门进行高等教育发展的专业研究、咨询、评估机构。

3 倡导“包容性发展”的理念,推进建设开放、多样的高等教育体系

2007年亚洲发展银行的经济学家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概念,并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新理念。其核心要义是消除弱势群体的权利贫困和所面临的社会排斥,实现机会平等和公平参与,使所有群体均能为经济发展做贡献并合理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在高等教育面临着各种复杂形势和重大历史使命的背景下,将“包容性发展”(高等教育规模增长的有限性决定了只能谈“发展”)作为指导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理念,无论从解决教育公平的视角还是从激活教育机制的视角,都将是一种新的思路。其实,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同样是“多样化”高等教育机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国际化、开放化也一直在作为它的一个改革方向。包容性发展理念本身要求开展兼顾教育公平的、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变革,它的实践落脚点也就体现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建设开放多样的高等教育体系上。

4 加快进行本土化改革和基于院校内部的变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大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了“各种矛盾和问题”。民众把人才质量下降、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都直接归咎于扩招。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唯有靠基于自身实际的独立、创新之路。日本高等教育追寻质量提升的过程展现的是一幅充满“荆棘”的图景,尤其是最近开展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更是一项不断经历“阵痛”的变革。其总体趋势是:文部省对大学的控制逐渐由微观控制变为宏观调控;大学的发展逐渐由外部动力刺激下的变革转变为源于内部动力的自主发展。可见,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越来越表现的宏观、模糊,而高等教育变强的“期望”则越来越寄托在院校层面的改革上。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基于质量提升的改革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而加快进行本土化和院校内部的变革,努力盘活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也是一个重要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建华.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

[2]史朝.现代日本高等教育发展机制研究[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3]蔡荣鑫.“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及其政策内涵[J].经济学家,2009(1).

[4]胡建华.战后日本大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朱永新,王智新.当代日本高等教育(当代日本教育丛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6]天野郁夫.高等教育的日本模式[M].陈武元,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7]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8]天野郁夫.日本国立大学的法人化:现状与课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

[9]周远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强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中国高等教育,2008(3).

[10]邬大光.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与基本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