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1

应当看到,随着“两基”攻坚、“两免一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一波又一波重大战略的实施,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很多农村学校校舍面貌一新、功能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美,校园面积更不用说,基础设施不可谓不好。但即便如此,家长还是愿意送孩子到城市学校就读。

究其原因,是当前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改变,不仅要“有学上”,更要“上好学”。虽然城乡学校硬件设施差距已然缩小,但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依然存在。这是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这一差距的核心在于管理水平、师资水平的差距。相对于城市学校,农村学校管理水平落后,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师综合实施课程的能力不强,很多学校连国家课程都无法开足开齐。

因此,要让农村学校留得住学生,就必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那么怎样提高呢?在笔者看来,农村学校学生人数少,恰恰为实施“小班化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绝佳机会,我省的一些地方,如平凉市早在积极行动,探索出了宝贵经验。

首先,加强农村学校在职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提高工资待遇,让他们率先过上有体面、有尊严的生活,培养出留得住的高水平教师是根本的解决之策。

其次,借鉴以前中等师范学校办学经验,改变当前师范院校过于偏重专业、过于注重学术研究的倾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必然合格。

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2

关键词:民办高校;转型发展;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又一重大改革已悄然开始――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人才资源和技术服务支撑,增强国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转型发展将是我国推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实现“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培养链”三链融合的一场“新革命”。

应用技术型大学因时代而生,民办高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也是民办高校实施转型发展的关键和保障。随着时展和教育形势的转变,民办高校也面临着发展瓶颈和严峻挑战,如生源质量相对较低、师资力量不强、管理体制不够规范等,导致民办高校培养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所以,民办高校应当通过转型发展,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多路径的突破和多样化的探索发展。

一、人才培养体系突出多元性

应用技术大学是基于实体经济发展需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区别于以培养学术性人才为主的传统大学。这也就要求民办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考虑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要,即就业需求、创业需求和继续深造需求等。在制定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上,要立足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具有前瞻性、延续性和可操作性,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思维中突破,追求“人优我特”,突出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实施多元化的考核,凸显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同时吸引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保障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对接。在人才培养思路的确立上,要明确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的主线,做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与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结合、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相关联为基本出发点,通过项目化、模块化、学分化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解决人才培养脱节化、趋同化和单一化的问题。正是基于以上思路和做法,使得华锐学院每年有近两成的毕业生获得继续深造机会,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

二、师资结构体现应用性

师资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培养和造就一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特色与特长融合的高水平应用型师资队伍,是建设应用型技术大学的重中之重。事实上,民办高校应比公办高校具有更大魄力引进或柔性聘用高层次的应用型领军人才和具有行业、企业工作背景与学术能力的“多面手”,打造一支专兼结合、校内校外融合、理论与实践链接的“双师型”人才培养团队,与知名企业、行业协会建立稳定的教师外训实习基地,分批分期选派优秀教师参与企业生产实践、顶岗实践等,引导教师将基础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融合,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在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和提升操作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民办高校更应发挥体制和机制优势,通过完善“引、聘、训、评、建”人才引进体系,以完善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聘请具有丰富产业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手段着力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水平,改革教师管理与绩效评估体系,多方位积累和建设具有“本土”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师资队伍。近年来,我们积极加强与香港、台湾地区教师交流,引进了一些高层次人才,对强化学院师资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专业课程建设体现时代性

专业是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除了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申请设置新的应用型专业,培育新的学科研究方向外,如何依托原有学科资源优势,打造品牌特色,同样值得深思。我们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深入对接产业、行业和市场的需求,积极顺应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立足学校办学实际,凝聚和发挥已有优势,努力办好、办强原有优势专业,调整和升级传统专业,引导基础理科、文科专业向应用性较强的理科、文科专业发展和转型,积极培植工科专业,大力发展新兴专业。同时,学院对一些社会人才需求量小、考生选报率低、毕业生就业难的专业及时停止招生培养工作。近年来,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幼儿园教师主要是来自音乐、美术或者教育学专业,基本上没有“科班”出身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市场需求量大,毕业生就业前景好,于是我校就积极申报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同时也成为学院招生热门专业。目前,学院拥有被评为“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的英语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获批“河南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在学院应用型专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以这一批品牌专业为依托,学院力求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应用型专业群,不断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适销对路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同时,好的专业还需要有一个能将理论学习、实际应用、工具应用、设备操作以及问题解决、项目管理和理念创新等元素融合在一起的课程体系来实现。课程体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用全新的思路设计和开发出适用于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1],绝不仅仅是开设一些职业性强、操作性强的技术性课程那么简单。因此,我们坚持做到每一门课程都力求能引导学生培养一种意识、一种能力,能够指导学生认识和解决现实生产生活的问题,通过老师与学生在“教学、学习和实践”的互融共进中,实现多元发展,双核提升;不断强化教学方法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探究式教学、情景体验式教学、3D虚拟教学等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四、质量监控保障体现系统性

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生存发展的基础。教学质量监控是针对影响教学质量因素、环节和过程而设计,其目的在于完善和优化教学质量管理,保障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核心是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互融效应,调动教与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我们根据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厅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管理和发展实际,从外部监控、内部监控与保障、问题纠正和预防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关键因素,使其始终处于学校可操作的监控体系下,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

在外部监控方面,我校主要依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企业的监督、检查与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办学行为、办学规模、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质量、社会效益等方面,如接受河南省学士学位授予权验收、艺术类专业办学情况检查评估、省级品牌专业评选,顺利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等,以及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毕业生实习实训考核、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开展实践技能课教学等,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

在内部监控与保障方面,我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有教学质量监督机构、教研室、学生三部分组成,主要内容涉及人才培养目标监控、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监控、专业设置监控、课程及教材质量建设、教学过程和学生信息反馈等方面。我们建立了学院―系部―教研室―学生教学信息员为重点的四级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完善了《教学督导工作实施办法》《教学管理工作规范》《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学质量标准与具体要求》《教师工作考核办法》《考务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设置了院系两级教学督导专家组和班级教学信息员,配套足额经费。教学过程的监控主要通过随堂听课、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评学、考核考试等环节的实施,全方位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从问题纠正与预防来看,我们通过外部监控反馈信息,及时对照要求、认真整改,跟踪问题的解决和预防今后类似问题的再发生;根据内部监控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重点监控和验证,落实整改措施,提出新的建设目标和标准,形成自我螺旋上升的教学质量提升机制,达到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实践教学建设体现职业性

实践基地建设是应用技术型大学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的重要途径,更是民办高校突出实践实训、应用型办学导向的基本保障。我校坚持“转、改、建”的工作思路,明确应用型技术大学的建设目标,积极推动学院学科、专业、课程、师资等方面的“转方向、调结构、提内涵”转变,通过专业办产业、产教互融互进、校企合作培养、强化实践技能等方式,努力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例如,我院依托学前教育专业,开办了“华锐幼儿园”。目前,该园基础设施完善,器材配备先进,校园场地宽敞,在校幼儿200余名,不仅为当地学前教育做出了贡献,也为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提供了实习场所。我校依托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建立了“华锐驾校”。我校还先后与上海大众信阳润州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信阳润和包装有限公司和潢川幼儿师范学校等5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开展双向人才培养工作。

此外,学院着重打造了科学研究平台、实验教学平台、技术应用平台、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等四个平台,尤其重视与产业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应用平台建设以及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建设“四个模块”,即实验环节、实践载体、实训机会、实习平台,通过校内仿真实战环境的技术技能演练,如工程建设环境、电子商务环境、酒店管理环境、艺术设计环境等应用环境,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和“做中学”,使学习内容更贴近职业和岗位要求,使学生在校内四年基本上掌握和完成本专业的技能训练,为将来就业后更好地符合行业标准、职业要求和岗位职责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3

关键词:高校大学毕业生 就业 柠檬市场模型 低起薪 成因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与起薪现状分析

近年来,因为“读书贵、就业难”,在高校大学毕业生群体中出现了新的 “读书无用论”。有关研究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低起薪是其重要成因之一。

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起薪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层面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层面的问题。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投资回报,也关系着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有机结合。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起薪在8000元以下的高校毕业生占近90%。在2012年已参加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中,占22.55%的人起薪在2000元以下,占37.03%的人起薪为2001~4000元,占19.61%的人起薪为4001~6000元,占10.56%的人起薪为6001~8000元,占10.25%的人起薪在8000元以上。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近年来虽然高校毕业生起薪工资水平呈上升趋势,但相对薪资水平却难以令毕业生满意,达不到他们的预期。从有关文献可见,201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为2153元,在整个社会的工薪阶层中处于较低水平。

近年来随着高校对大学生扩招,毕业生的供给不断增加。在1996-2010年期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了6.24倍,而初次就业率却降低了21.5%。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下降,另一方面,自2003 年起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也逐年走低,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生还打出了“零薪酬应聘”的招牌。另外,研究表明大学生自身素质和个人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劳动力市场中出现了明显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虽然我国的硕士生还没有供过于求,但高校扩招带来的人才供给大幅增加必然导致硕士生的起薪降低。大量高校不断扩招生源,致使教育质量严重下降,毕业生能力、素质得不到明显提高。这也导致了所谓“读书无用论”的出现,给高校教育事业、国民福利、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一些学者将高校毕业生就业起薪低的原因归咎于毕业生的供大于求。我们认为,虽然劳动力供需问题是低起薪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他们却忽略了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对人才需求量的增加。

以下我们针对大学毕业生群体中出现的“读书无用论”这一社会现象,基于非对称信息学和柠檬市场模型,探究大学毕业生群体就业低起薪的成因。

二、高校毕业生低起薪的成因分析

1970年,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罗夫发表了《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和市场机制》的论文,逐步形成了逆向选择理论。他以美国汽车市场为例建立了柠檬市场模型,在多数市场环境下由于买方通常无法观测到个别商品的具体质量,往往采用市场的平均统计值作为对商品的基本认识。在这种前提下,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卖方被激励经营低质量的商品以实现收益最大化。

在人才市场中,毕业生本人比用人单位更了解自己的信息和能力,此时就出现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现象。

我们将毕业生分为两类:高质量毕业生H和低质量毕业生L。在人才市场中,将毕业生视为商品和潜在卖主,将用人单位视为潜在买主,并且我们假设往年高质量毕业生人数和低质量毕业生人数各占总毕业生人数的比例为λ和1-λ。

假设卖主和潜在买主对商品都进行理性估价,即交易双方都是理者(多数情况下,事实亦是如此)。毕业生作为卖主及商品将对自身进行估价:高质量毕业生估价为PH,低质量毕业生估价为PL。由于用人单位作为潜在买主不了解毕业生质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对两类商品进行估价:对高质量毕业生估价为PH',对低质量毕业生估价为PL'。其中PH>PL,PH'>PL'。

假设PH'>PH,PL'>PL。考虑此假设的合理性,使得交易双方都能从中获益,否则卖主和潜在买主之间无交易动机。

我们用SH和SL分别表示高质量毕业生和低质量毕业生的供给,用DH和DL分别表示高质量毕业生和低质量毕业生的需求。对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希望得到更高的薪金;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期望招聘到高质量的毕业生,那么SH曲线高于SL曲线,DH曲线高于DL曲线(如上图所示)。

1.在市场信息对称情况下

如果人才市场中的信息是对称的且充分的,即用人单位能够有效甄别每位毕业生的质量,那么用人单位给予高质量毕业生的起薪介于PH和PH'之间,给予低质量毕业生的起薪介于PL和PL'之间。此时需求曲线DH(DL)与供给曲线SH(SL)的交点表示雇佣率与雇佣起薪构成的向量,为均衡状态。在此状态下,用人单位能很好地招到自己想要的员工,而大学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水平也得到公平的评价;同时这也能够激励在校低质量大学生自我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2.在市场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然而现实社会中,人才市场中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且不充分的,即用人单位不能有效鉴别每位毕业生的具体质量,只能根据往年经验推测市场上每位毕业生的平均质量M,并对所有毕业生做出一个平均的评价。

在招聘毕业生时,用人单位根据经验愿意给予所有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将不会超过。此时,对于高质量毕业生来说,如果高质量毕业生接受用人单位的起薪,则会存在大量的效用损失,因而会有一部分高质量毕业生选择退出人才招聘市场。这导致人才市场上剩余的高质量毕业生减少为。同时,由于用人单位招不到期望的高质量毕业生,其对高、低质量毕业生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当用人单位再次招聘毕业生时,根据往年经验愿意给予的起薪将不超过。此时,对于招聘市场上的高质量毕业生来说,如果接受该起薪不能弥补其效用损失,这导致市场上所剩的高质量毕业生将再有一部分选择退出人才市场,并且高质量毕业生的需求曲线继续向左移动。用人单位发现更招收不到所期望质量的毕业生,降低毕业生起薪水平,致使高、低质量毕业生的需求曲线继续向左移动。此时,毕业生招聘市场上只剩下低质量的毕业生,此时的均衡起薪水平为W3,这远远低于初始均衡起薪W1。而且,最终柠檬市场均衡处的高质量毕业生的雇佣量为0,低质量毕业生雇佣量为L3(较低质量毕业生的初始均衡雇佣量L5大幅度减小),这便出现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中的高质量毕业生被低质量毕业生挤出市场的现象,而且市场出现严重萎缩,毕业生起薪水平大幅降低。

至此,我们知道,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不完全,导致了就业低起薪的社会现象。在极端情况下,所有的高质量毕业生全部退出人才市场,致使整个市场充斥着低质量毕业生,从而导致了以毕业生就业低起薪为主要影响因素的“读书无用论”的出现。

三、对策建议

由于高校毕业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及人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不充分,用人单位无法鉴别所需要的高质量毕业生与低质量毕业生,致使毕业就业起薪偏低,这使得市场出现“逆向选择”,甚至会导致招聘市场的止步萎缩。所以,结合高校大学毕业生低起薪的成因,我们给出以下相关对策建议:

第一,高校应该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核心目标。 大学应该以人为本,合理调整师生比例,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其能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实践工作中去。

第二,政府机构需要发挥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例如,可以通过定期向社会公布高校毕业生学习、素质、社会实践等的考核情况,使得高校教育透明化;通过设立相应机构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技术交流,解决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难题。

第三,高校和企业之间应该建立双向互通的密切联系。例如,通过科研、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等方面的合作,搭建校企之间的技术交流平台;通过企业与高校互相派遣优秀人才交流经验等途径,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双方可以通过企业调研、企校合作、职教集团建设等方案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第四,高校在校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注重自身社会创新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争做高质量的毕

业生。

总之,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低起薪、“读书无用论”出现的社会现象,高校、企业、政府机构以及高校在校学生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努力,推动校企之间的合作,以逐步消除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的现状。

参考文献:

[1]王芳.浅析大学毕业生低起薪的原因[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8).

[2]刘志忠,张超,王耀中.硕士生起薪降低的成因、影响及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1).

[3]潘勇.柠檬市场模型的演进轨迹与最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4(2).

[4]平,张建兵.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问题探析[J].高教探索,2005(2).

[5]苏丽锋,孟大虎.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供给与配置状况报告[J].中国高教研究,2011(9)

[6]毕馨爻.试论“新读书无用论”的成因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S3)

[7]韩志新.“新读书无用论”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0(2).

[8]庞明礼.“新读书无用论”与大学生就业压力相关性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3(2).

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4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1)06-0016-06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从1998年毛入学率的6.8%,发展到现在的26.5%,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60%以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高等教育大国,各类能授予学历文凭的高校3 000余所,各类在校大学生逾3 000万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然而,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是强在数量上,而是要强在质量上。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是相差甚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是强在口号上,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从思想观念上,要树立“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从质量标准上,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质量保障体系上,要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下称《规划纲要》)的举措落实到实处。

一、落实在教育理念上: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深刻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中。”[1]这无疑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出了明确方向。而《规划纲要》也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2]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的教育理念,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1)从国际人才竞争的形势看,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化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加速推进,各国之间在经济、科技、国防、综合国力等各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谁就拥有21世纪。世界银行曾提出“国民财富新标准”,认为目前全世界人力资本、土地资本和货币资本三者的构成为64:20:16[3]。可见,人力资本是全球国民财富中最重要的财富。21世纪与20世纪的一大区别在于,20世纪世界的财富主要源自物质资源,21世纪世界的财富主要源自人力资源,即哪个国家有大批的人才和劳动力才是富有的。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很丰富,但我国是人才弱国,人力资本很匮乏。要把人力资源变为人力资本,必须靠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总量居世界第一,但人均受教育年限、毛入学率居世界100位之后。而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毛入学率均在80%以上[4]。美国7万人拥有一所高校,英国8.5万人拥有一所大学,韩国10万人拥有一所大学,而中国平均48万人才拥有一所大学。遗憾的是,我国至今还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因此必须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如此,才能培养出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在国际人才大竞争中有立足之处,占一席之地。世界发达国家在经济社会崛起过程中,都有一些高水平的一流大学发挥了巨大作用。如巴黎大学助力法国的崛起,牛津、剑桥大学推动英国的崛起,哈佛、耶鲁大学促成美国的崛起,柏林大学成就了德国的崛起。新世纪以来,我国在国际竞争中主要靠廉价劳动力,靠“制造业大国”,这是不能持久的。许多现代科技、现代产品中的核心技术绝大多数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关键在于我国缺少科技创新人才,因此必须努力创办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校,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各高校要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不要在发展数量上、在“高、大、全”上下功夫,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要狠抓内涵建设。要认识到国际人才竞争的严峻形势,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改变我国科技落后状况,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在国际人才竞争中取胜,发挥高等教育应有的作用。因此,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2)从高校面临的责任和使命看,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同志指出:“对我国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1]。而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三类人才: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此必须办好各类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主要承担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承担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的责任,承担为社会服务的重任,承担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为了有效地承担这些重任,我国3 000多所高校要合理分类,正确定位,各行其责,形成合力。一要办好研究型大学,重点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承担原创性科学研究,承接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二要办好应用型大学,主要培养基础知识比较宽厚、适应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三是办好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有一定理论知识,职业能力较强的第一线管理和技能型人才。各类高校都应安于本位,办出特色,提高质量,不要竞相攀比,相互错位。我国各行各业需要各种各样、多种多样的人才。各类高校都有培养创新人才、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任务。只有在质量上下功夫,每所高校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有特色的人才,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才能承担繁重而艰巨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使命。如果只抓数量不抓质量,将是无效的教育。低水平的大学、低素质的人才,不可能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和历史的使命。因此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发展改革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3)从我国高校的现状看,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1999年~2006年的高校扩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上大学的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有些地方的高校速度发展过快,规模发展过大,而经费、师资、校舍、设备的数量严重不足,影响了质量的提高,甚至出现质量下降的现象;出现了规模与投入的矛盾,规模与结构的矛盾,规模与就业的矛盾。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走向大众化阶段后,一方面满足了更多的人上大学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导致一些不太合格的学生或对上大学准备不足的学生进了大学。目前有一部分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追求目标模糊、生活目的模糊,存在“松、散、懒”现象,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对大学生影响较大。与此同时,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育人工作却有所放松――教育被异化了,教育迷茫了,忽视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背离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因此,高等教育必须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下功夫。同志说:“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造就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1]。高等教育如果不在育人上下功夫,不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不能改变目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必将产生大批不合格的大学生,以致贻误我国社会主义大业,也使高等教育丧失其应有功能和生命力。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一种危机感和责任感,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二、落实在质量标准上: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那么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是什么?《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的根本标准”。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育人,教育质量主要体现在育人的质量上。《规划纲要》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反思我国现行教育,离“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相差甚远。“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是育知为本,着力于向学生灌输知识,提高学生的考分。教育本是对学生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然而,当今有许多学校已把教育褪化为教学,把教学褪化为教书,把教书褪化为传授知识,把传授知识褪化为追求考分,以考分高低判断学生的优势,决定学生的前途命运。正因为把大教育变成了小教育,把全面发展教育变成单一的智育,以知识为本而非以人为本的教育贯穿于从幼儿园到大学,最终导致了教育的失衡。如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品质缺失、文化素养不高、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有上升趋势,正是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忽视“以人为本”, 而以“知识为本”、“智育”第一的结果。《规划纲要》提出,“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这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见,学校应把思想品德教育、素质教育放在第一位,把做人教育放在第一位,努力把每个学生培养成爱祖国、爱人民、有社会公德、有责任心的合格公民;要对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教育,把“以人为本”、“德育为先”、“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落到实处。

要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做到“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必须树立大教育观念,让教育回归教育,改变以传授知识为本的狭隘的教育理念,把德、智、体、美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全面规划、逐项落实、综合测评。目前,从小学到大学,百分九十以上的课堂教学被传授知识的智育所占据,学生成绩册上的记录的是各门课的考试成绩。评奖学金、评优秀生、升学等,都是按学生智育学习的成绩评定,这实际上把德智体美四育变成智育一项,德育、体育、美育变得可有可无、无足轻重。因此必然导致从学校到学生都是智育至上、分数第一。为改变这一状况,应树立“大教育” 理念――把德育、体育、智育、能力培养等列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之中,保证一定的课时和经费投入,有专门的指导教师,且在考核学生成绩上不应只有智育课程的考分,而要有德、智、体、美综合考核的分数,改变一育定“乾坤”,一育统“天下”的现象。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体现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上,要以学生为中心。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校为中心,实行一个模子、一张图纸的培养方式;学生学什么完全由学校、教师安排,学生没有学习的选择权、自。其实,有些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由于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对学习失去信心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并非都是思想问题。在思想教育工作无效的现实面前,我们应反思是否在教学方法上、教学管理上、教育模式上出了问题。《规划纲要》提出要“因人而异”,“关心每个学生”,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然而,我们的教育却只顾传授知识,对学生关心不够,更没有考虑如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如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对理论课学习不感兴趣,或对某门课程不感兴趣,但学校和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去了解学生的需求,而只想采取各种手段强迫他们学习,自然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要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学校和教师应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乐学、爱学,而不要强迫他们学习不喜爱的东西、不擅长的东西。强迫受教育者学非所爱、学非所长,是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也是不符合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的。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的智能结构是不同的,每个人的专特长和兴趣爱好是不同的,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也是不同的。教育的责任就是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关注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的优势潜能,扬长避短。“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不热爱本专业学习,不热爱这门课的学习时,学校和教师花再大的精力也是无效的。

要切实贯彻《规划纲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必须因材施教、分层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自我选择。比如,对那些出类拔萃的尖子生应专门为他们制定培养计划,允许其不必跟班学习,并尽早让他们介入科研、项目开发、当教师助手等。对那些愿意学习并努力学习但对本专业学习不喜爱、有困难的学生,应允许他们转入喜爱的专业去学习。同时,学校应开设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自由选择。一般来说,学校及各专业宜确定6~7门核心课程(必修课),其余课程由学生自选。例如,有些学生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但对实践课感兴趣;有些学生对某门课程不感兴趣,但对其他课程很感兴趣;有的学生对某位教师的课不喜欢听,但对其他教师的课很喜欢听。因此,应让学生拥有选择权,选择他们喜爱的课程和教师。如果有的学生在课本知识学习上差一点,应允许他们在德育、体育、美育、能力方面多发展一点,并获得相应的学分。学分是计量学生在校学习状况的标尺,高校学生必须达到规定的学分量方能毕业。但学分如何构成?以往完全由学校和教师确定,学生没有自、选择权。要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和学分计量方式――学生只要完成学校规定的必修课学分,其余学分由学生从选修课(选修课包括德育类、智育类、体育类、美育类、能力类的课程)中完成。如学生参加军训活动、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只要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达到一定的量并考核合格,均可获取学分。并且,学校应将每门课程及各种教育项目规定一定的学分。此外,学校要把教学学习改为教育学习,现有的学分制完全是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和考核,而没有构成大教育观的学分制,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分层培养还包括分层教育,如英语、数学等公共课程可以分为A、B、C三级,基础好的学生选A类教材,因要求高、难度大,可获得3~4个学分;基础差的学生选C类教材,因要求低、容易学,只能获得1~2个学分。有些学生对某些课程学习不感兴趣,可以选择与专业相关的、他所喜爱的实践性强的课程,也可以用岗位能力证书替代课堂学习获取学分――实行总分控制、学分互换,即每个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总学分,至于学分如何构成有较大的自由度、自主性。

总之,要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应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 的理念,坚持“大教育”理念、科学发展理念以及“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理念,克服传统的、精英式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创新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落实在质量的基本保障上:切实履行《规划纲要》制定的举措

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制定具体措施,并落到实处。《规划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内容、目标、途径都作了深刻论述、全面部署,指出了正确方向。我们应根据《规划纲要》精神,制定具体措施,落到实处,重点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国高校现有专职教师134万余人,师生比为1:17左右。从数量上看不算太少,但缺少高水平大师级教师。高等学校如果没有世界一流、全国一流的名教授、名专家,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不可能的。总理说:“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教师就是奠基者。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5]当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强调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形成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而《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要“ 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努力提高师德。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特殊的岗位。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还要用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做示范、做榜样。因此,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努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教师的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高等学校必须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如应对在校教师要做好培养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把每个教师纳入培养培训体系和规划之中,使每个教师不仅具有高深的专业知识,而且掌握宽厚的相关基础知识,从而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同时,要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来校讲学、任教、从事科研工作,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此外,还要实施和落实行之有效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计划。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首先,要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重点学科带头人要在国内外招聘,把最优秀的人才招聘进来。其次,要制定教师资格标准,并严格考核,实行优胜劣汰。教师晋级主要以教学、科研水平和教师品德为依据,由学术委员会审定。再次,实行必要的激励机制、奖惩机制,创新人才管理和薪酬分配方式,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科研,鼓励中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对于在教书育人方面,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对于不作为的、学术腐败的教师,给予必要的处分。此外,应建立教师资格证书登记制度,经考核合格者方能继续颁发教师资格证书。

第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才资源的主要途径。高等学校是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阵地,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培养人才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和第一职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和教师都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搞好教学和培养好学生上,教授要上讲坛给本科生上课。高等学校能否培养出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是衡量其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依靠名师、大师。名师、大师的功能和作用首先要体现在人才培养上,要求有明确的培养对象和目标,要列出尖子生名单和指导教师的名单。尖子生导师可轮流担任,在任期间不要规定他们必须写多少论文,有多少科研经费,以确保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人才培养中去。重点大学要“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工程师、医师等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第三,集中力量建设好一批重点大学。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高科技和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有多少。高等教育的质量主要体现在能创造出多少高科技、能培养出多少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为此,必须建设一批重点大学。如果我国没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就不可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美国有4 000余所大学,但在高科技发展和高级人才培养方面,贡献最大的集中在一二十所重点大学。我国现有3 000多所高校,其中公办高校有2 300多所,导致高等教育过度依赖国家投入,高等教育经费过度分散,不能确保重点大学有充足的办学经费。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是,在全世界高校综合排名中名列前150位,学科专业排名上位列前100名。毋庸置疑,按我国现有国力是难以建设一批一流大学的。为此,建议将一部分公办高校改制为“国有民办公助”高校,同时大力发展民办高校,以减轻国家财力负担,确保有更多经费投入到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亦即倾全国之力,扶持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重点大学。此外,应继续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保证这些高校有实力到全世界招聘最优秀的人才,购买最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承接最前沿、最高端的科技攻关项目,培养最优秀的人才。

第四,实施重点发展、合理布局、分类指导的方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要建设好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重点大学和学科外,还要合理布局和分配高等教育资源,科学发展各类教育。如西部和中部地区应增加一些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要实施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凡“985工程”、“211工程”大学及地方重点高校,应对口支援一所西部地区高校;要充分调动各地区、各部门、各高校的办学积极性。我国地方普通高校有2 000余所,占全国普通高校的94%,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建议拿出10%作为重点建设的高校,作为地方“211工程”建设,不搞平均主义,尤其要重点办好一批重点高职院校,大力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教育投入是支撑高等教育发展,确保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并向重点大学和西部地区大学倾斜;应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出资办学。

总之,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认真学习、贯彻《规划纲要》精神,紧密结合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实施计划,并落到实处,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1-04-25(01).

[2]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A].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选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72.

[3] 杨德广.杨德广教育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24.

[4] 王小梅,姜树卿,汪润珊.改革开放与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9:246-247.

[5] 教育部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0.

The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Lies in Implementation

YANG De-guang

(School of Educatio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China)

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5

关键词:职业指导 就业 作用 重要性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学生的受教育情况、择业标准等是其就业的重要制约因素。具体表现为综合素质能力较低、就业目标不明确、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感。一、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较低,表现为没有掌握或没有充分掌握在校所学知识,缺乏专业技能,不能对理论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心理素质较差,依赖性强,逃避责任等等;二、就业目标不明确。大多数毕业生都存在就业目标不明确,期望值过高,不符合自身实际的情况;三、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感。不少毕业生弄虚作假,杜撰个人经历,或者与多家公司签订合同,导致就业市场秩序混乱,企业为了规避风险,进行逆向选择,最终将会导致就业市场的萎缩,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企业对毕业生的选择标准也在不断升高,然而大多数毕业生的自身积累没有同步发展,人才缺口进一步拉大的同时就业难问题同时显现。同时相关创业政策并不完善,毕业生自身也存在社会经验不足,缺乏毅力,从而无法形成较为浓厚、成熟的创业环境。[1]

1.职业指导的作用

1.1增强毕业生竞争力

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与企业用人需求的匹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能否正常就业,职业指导的一个重要职能正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正确地自我定位,同时了解用人单位的选择标准和用人要求,以形成准确、客观、可行的职业定位。我校积极与企业合作,搭建了校企信息交流平台,同时构建起以职业指导课程、职业指导中心和网络职业测评与信息交流三大模块为支持的职业指导体系,帮助学生进行准确、客观的职业定位,更加有针对性地强化相应的技能,突出个人优势,大大提高与用人单位的匹配程度,并掌握求职过程中必备的简历制作、面试礼仪、邮件收发等技巧,从而增强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2]

1.2端正毕业生价值观、就业观

职业指导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世界,国家发展需要那些人才,什么样的职业才能体现自我价值,如何在职业中实现个人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以更加广阔的视角和长远的眼光来考虑职业选择问题,而不是一味地以眼前、短期的利益作为职业选择的唯一标准。曾经接触过的一名学生,当谈及为何不在本区找份工作时,他诉苦道:“市郊没有知名大企业,薪资比市区低出一大截,体现不出自身价值,一旦在郊区扎根以后到市区就难了”。这种浮躁不安、患得患失的心态以及对自己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而盲目攀比的心理想必是大多数毕业生都有的。我向他指出,并不是只有在市区工作才能体现自身价值,薪水高低也并不是衡量自身价值的唯一标准。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一大批知名大、中型企业进驻市郊,许多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许多高新技术岗位正在由城市中心地带向郊外分流,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郊区的用人单位整体水准必将大幅度提高,给求职者提供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最终在我的建议下,他选择了位于市郊的一家小企业,并且面试获得了成功。同时由于他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工作非常努力,目前已当上了该公司的主管。由此可见,大学毕业后有机会进入知名企业或直接坐上高薪岗位固然可喜,而到一些民营小企业的基层岗位未尝不是一种发展途径,避开人才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做“鸡首”也许比做“凤尾”更易脱颖而出,毕业生是否具备正确的择业观对其职业生涯有着重要影响。

二、职业指导的重要性

1.有利于推动高校教育改革

职业指导进一步加强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进而推动高校教育与社会用人需求的对接,增强学校教育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在职业指导下,学生要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来自我匹配,有针对性地提升相应的技能,积累相应的知识,从而会从学校提供的课程中选择与用人需求对应的课程,在需求导向的作用下,学校应当做出相应地课程调整和完善培养计划,实现教育改革,进一步为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创造有益环境。因此,职业指导有利于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2.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就业

高校毕业生在全国就业人口中占据不小比例,同时随着高校扩招,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劳动人口选择进一步接受教育,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长,成为一个重要的就业群体。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稳定状况对我国实现稳定就业有着重要影响。在职业指导基础上实现的就业,是学生充分了解自我,做了客观的职业定位的基础上实现的就业,学生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相对而言是较高的,这样就减少和避免了由于盲目选择职业带来的频繁跳槽,始终无法找到职业方向等问题,也有利于降低用人单位的运营风险,避免频繁跳槽带来的巨大用人成本,保持企业的相对稳定性,实现企业稳定发展。因此,就业指导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就业。[3]

3.有利于满足社会的用人需求

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不仅在于毕业生能顺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还在于用人单位能找到合适的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缩小人才缺口。这体现了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中的外部经济。企业可以获得匹配程度更好,综合素质能力更强的优秀毕业生,满足其对人才的需求;毕业生也能在自主选择的职业方向中体会到职业的乐趣,更加积极地工作,努力提升自我,企业也能从中获得更高的价值,实现双赢。

三、结论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高校职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客观的职业定位,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职业规划,顺利实现高质量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应当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结合社会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毕业生择业,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曲艳.发挥职业指导作用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以烟台职业学院职业指导工作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

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6

杜玉波在论坛开幕式上从五个方面作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讲话。杜玉波指出,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步入“由大到强”的新阶段,高等教育必须牢牢把握提高质量这一主题,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把高端人才作为大学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把质量特色作为大学竞争取胜的发展主线,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大学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

把学科交叉融合作为大学品质提升的战略选择,把产学研结合作为大学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这既是对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性新特征的集中概括,也是实现高等学校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杜玉波强调,提高质量的核心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体现,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等学校要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出发,把学校的各项工作最终落实到人才培养上来。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改革是提高质量的根本动力。其中,高考改革是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改革的关键环节,高校组织模式创新是改革新的着力点,试点学院是改革的有力抓手。实现内涵式发展是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办学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健全保障,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建设好一所大学,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培养一流大师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国际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