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产品物流配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产品物流配送范文1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不断提高,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平台来完成现金交易。随着淘宝的出现,网络购物平台也日益增多,它对人们的生产、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越来越多的人更注重时间价值,这使得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化成为农产品消费的社会趋势。然而在某种程度上,农产品配送体系的落后制约着农产品消费的胜利开展。所以,为了营造良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推动农产品经济的发展,有必要在农产品的配送物流上作出发展研究,使其顺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
(二)研究意义
农村物流研究的重点是农产品物流配送,它是实现农产品产销对接,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是提高流通效率、支持农产品连锁经营的基础。可是,落后的农村物流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发展的脚步。所以,对于构建良好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对与农产品物流的开拓农业市场、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物流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农产品电子商务
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包括:(1)食品电子商务,主要包括农副产品和工业化食品。农副产品指的是动植物的初级产品;工业化食品指的是通过半加工或深加工后方便储存和运输的食品;(2)生鲜电子商务,主要来自于农副产品,主要是地里中出来的一级产品;(3)特产电子商务,特产是各地的专有农业产品。
2、农产品物流
农产品物流指的是农产品从储藏、流通加工到销售的多种活动,他不同于农村物流、农业物流。单是指为农产品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
(二)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
农产品物流配送是指对一定范围内的客户进行多品种、多客户的联合送货活动,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形式,也是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紧密结合。
1、国内外农产品配送模式的差异
(1)国内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
我国农产品物流配送无论是在理论基础上还是在实践中均处于起步阶段,不同的人都从不同的方面来研究农产品物流配送。比如任鸣鸣从研究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出发,分析了培育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的必要性,认为培育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是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的客观现实要求。与国外研究相比较,国内学者对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研究还只是存在于表面,大部分只是进行了简单的秒速或对某个理论进行定性分析,缺乏严格的定量分析。
(2)国外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
目前,发达国家典型的农产品物流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美国的超市主导型;另一种是日本的批发市场主导型。因此在美国和日本,他们主要研究的是农产品配送物流的效率以及其改进方法。近年来,由于出现了生产规模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使这主要的两种物流模式逐渐减弱。总之,他们主要侧重于物流配送模式、物流成本和物流效率等更深层次方面的问题研究,并与整个的物流理论研究保持同步,相对而言。他们的研究比较成熟。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相互关系
(一)物流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作用。物流作为电子商务的基本构成保证了电子商务的运作,商品配送是消费者在网上购物过程中唯一一次直接与农产品的电商在进行交流的机会,物流的质量直接影响了电商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质量,最终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运作质量,所以,物流是实现商务企业盈利的重要环节。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对物流影响。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农产品供应商与零售商、消费者之间的连接,可以及时掌握农产品销售信息与顾客信息,而且物流和配送流程均是通过网络系统连接起来,同时,因为农产品具有时间成本,所以农产品电子商务需要一个庞大的物流系统来支撑,但是对于单个企业来说,一个庞大的物流系统成本太高,很难达到这一要求,所以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影响下,物流企业之间应该互相合作,形成协同竞争来实现物流高效、合理、系统化。
四、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对于“物流”一词,实际是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军事领域的后勤一词,定义为“物流是给军队运输及补给”,后来人们才逐渐认识到,物流不仅仅适用于军事后勤中,而是存在于任何的经济体中,包括三大产业及全部的社会生产过程中。
国外研究的重点从物流的概念、物流的重要性、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开始,到其他优化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他们研究的不仅仅是物流本身,而是从不同的方面与物流构成联系。目前,国外的学者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主要是从农产品安全角度、农产品配送物流的角度出发。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国外学者们认为农产品在安全方面要做到质量可控和可追溯性两个方面。农产品物流配送问题:他们介绍了一种新的模型方法,他们主要研究的是农产品配送物流的效率以及其改进方法。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早期几乎没有“物流”这一个概念,但是实际上,农产品的储运早已经存在,古代的“镖局”到近代的“马帮”,不知可曾知道。唐朝诗人杜牧写的《过华清宫绝句》中提到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了能让杨贵妃吃上色香味俱全的鲜荔枝,只有派人将刚摘下来的荔枝,一个驿站一个驿站地频换快马将荔枝当日抵达京城,其实这是物流的雏形。由于我国当时经济比较落后,对外开放的程度较低,政府对物流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我国物流研究迟于国外的物流研究。
随后,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的物流已经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并成为了制约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障碍,这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不同的学者都认为应重视农业生产物流、农产品物流的建设,认为农产品物流可以实现价值和使用价值,使农产品在物流的过程中可以增值、降低农业生产和流通成本。
五、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一)配送成本高
目前国内农产品电商接近4000家,但仅有1%盈利,另外的7%巨亏,88%略亏,4%持平。其配送成本超过商品成本的100%甚至更多。
我国的仓储体系还不够完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目前在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交通并不是那么发达,这会使其物流成本较高;二是冷链物流体系发展较为滞后。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我们都希望从电商手上购买的农产品是完好、及时、新鲜的。换句话说,农产品的附加值本来就不高,如果配送成本增加则会压缩了其市场空间。
(二)消费者对于质量的怀疑
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不尽如人意,在监测完成的92批样品中,其中有54个批次的样品为正品,正品率为58.7%。其中,淘宝网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化肥农资样品正品率仅为20%,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质量。
由于许多农产品没有一定产品质量的标准,他并不像猪肉那些会进行质量检测。而农产品电商对于产品的准确描述和分类不可能实现,优劣也难以区分,比如有机蔬菜的出现,消费者对于网上摸不着的东西就增加了分辨的难度,在当今社会,多多少少有不合法商贩的唯利是图,在缺少了有效的监管和监督的情况下,会让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电商模式逐渐失去信心。
六、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对策分析
(一)仓储物流中心的建设
农产品电商要想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则要发展仓储物流中心。仓储物流是一个行业。但是作为一个企业,亏本的生意是不会做的,一般而言,一个物流企业投资建设仓储物流中心并开展业务主要也是由于业务上的需要考虑。这时需要政府伸出援助之手,可以在对生产地和消费者的供需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后对某些地方的仓储物流给予适当的支持,加快仓储物流中心的建设促进当地农产品电商的发展。也可以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制定各类农产品的标准及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
我们可以像制定猪肉那样建立一个检测农产品质量的标准。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各行各业的行业协会及组织的力量,来对电商的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另一方面,各级的政府部门可以对造假,欺骗顾客的农产品商贩制定一套违规认证的制服,对于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作出处罚,使各种认证和标准可以获得真正的公信力,让消费者可以完全相信电商是可以提供让人放心的农产品的。
七、电子商务下各类市场数据分析
截至2014年底,目前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共739家农产品交易市场219家、畜禽产品交易市场27家、酒类产品交易市场22家、渔产品交易市场14家。2014年,我国大宗商品现代流通行业总体呈现向规范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态势,行业整体综合实力与市场主体质量有明显提升。大宗商品电子类交易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行业分布更加广泛,市场数量同比增长37.4%,实物交易规模超过25万亿元。2014年涉农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5万亿元。
八、结语
对于国内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发展比较滞后,在网络大数据的信息时代,我认为农产品电子商务是我国农业转型的一个好机会,如果抓住这个机会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商,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而且发展新农村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边令农民连连感叹的“菜贱伤农”,另一边是令诚实消费者唏嘘的“高菜价”。众所周知,农产品想要实现其价值就要成为“商品”进行流通,进入市场当中。“菜贱伤农”和“高菜价”这两者之间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环节过多、运输成本过高、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错综复杂的问题。对于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以下的对策建议:(1)仓储物流中心的建设;(2)制定各类农产品的标准及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3)可以建立“农产品天猫超市”B2C平台或C2C平台;(4)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及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作者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
参考文献:
[1] 杜文宏.农村电子商务发展[J].商业现代化,2008(02).
[2] 吴勇杰.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村流通供应链优化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物流工程,2014.
[3] 林小燕.龙岩市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研究[D].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发展,2014.
[4] 刘根荣.转型时期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J].经济与管理,2012(08).
[5] 胡包冬.农村电子商务邮政物流发展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2012(05).
[6] 钟聪儿.基于GIS农产品物流配送决策与信息平台研究[D].物流管理,2009.
[7] 杨婷婷.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的设计与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8] 谢水清.论农村物流的内涵与特点[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农产品物流配送范文2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配送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9-0128-02
1 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特性
所谓农产品电子商务就是指借助互联网的实时交流和连接功能实现农产品的生产、营销、流通一体化功能。在这种模式下,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都能在网络中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原材料、产品需求等信息,同时还能进行产品的展示、订购等事项。但是农产品保鲜的独特要求,致使农产品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及时、快捷”的要求更高,从而致使物流配送体系的落实和完善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中更为重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开展,相对其他一般性商品而言,在物流配送方面有其独特的要求。
1.1 消费者对网售农产品质量要求高
从消费者网上购物需要分析,人们在网络上购买农产品,要么是方便快捷,要么是价格便宜,但是农产品尤其是生鲜农产品,保质要求比一般性商品高得多,如果快递到手的产品溃烂无法食用或是有瑕疵影响食欲,那么即使价格再便宜也是无人购买的。因此,农产品网上销售的一大难点就是如何让消费者确认产品质量产生信任。这一方面固然在于农产品品牌的塑造,更为关键的是保证网售农产品的高质量,只有保证从采摘直至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农产品供应链的快速通畅与安全保质,才能让消费者放心购买。
1.2 农产品物流配送对冷链技术和设备要求高
农产品具有易变质的自然属性,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储藏、包装、配送就会影响产品的品质,尤其是生鲜食品对仓储条件要求苛刻,需要不同温区,这些都导致在农产品配送过程中需要很高的物流配送水平,同时需要做好对农产品的保鲜、防疫措施,保证农产品配送到顾客手中是新鲜的。因此,在农产品物流配送过程中拥有良好的配送技术与设备才是硬道理,这就要求开展农产品物流配送的企业,不管是农产品电商企业自身还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都必须充分重视冷链物流技术与设备的应用。
1.3 农产品配送点分散致使配送线路难以规划
现阶段网上购买农产品主要以家庭为单位,配送点较多增加了配送的难度。与传统的向超市和农贸市场大量配送方式相比,以家庭为主的配送形式路线较多,分散在城市各个社区,配送路线难以及时掌握,从而增加了对农产品配送的难度。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制定配送路线、保证满足客户需求也成为难点。
1.4 网售农产品时效性强致使物流成本难以控制
电子商务与传统经销方式相比,建设运营成本相对较低,但网上零售模式的物流配送成本却是一大阻碍因素。现阶段,我国大量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问题的解决之道都是采取第三方物流,多是委托专业快递公司予以发货。但是农产品的保质期限较短,如果物流配送不能及时送达就会使农产品变质,降低消费者的满意感,因而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就需要采用特定技术对农产品尤其是生鲜农产品进行保鲜处理,这必然带来配送企业的物流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目前网购农产品的消费者有很大一部分是上班族,其收货时间受到一定限制,这也影响到农产品物流配送成本的控制。
2 我国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现状分析
农产品尤其是生鲜农产品在其电子商务活动中,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物流配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亦然。
除此之外,由于现阶段我国对农产品运输环节的控制尚存在对应风险,对食品的监测体系尚不够完善,检测力度不强,因而导致农产品质量无法得到充分保证,这就使得农产品电商还必须特别重视冷链物流技术的应用。
目前,在农产品尤其是生鲜农产品电商方面试水的有顺丰速递公司的“顺丰优选”、中国邮政速递的“邮乐购”和一些如天猫、京东之流的电商大鳄,比较而言做得最为成功的还是“顺丰优选”。纵观“顺丰优选”的成功之道,准确的战略定位、质量管控、品牌塑造之外,高效快速保质的物流配送功不可没。这得益于“顺丰优选”建立的生鲜农产品电商供应链――采取产地直采直供模式,取消中间环节,实现“从地头/枝头到舌头”的闭环供应链。该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①产品预售:顾客下单后才开始采摘,完全按需采摘,完全实现零库存售卖;
②快速物流:产品24小时内通过顺丰航空极快物流直达消费者手中;
③低温控制:全程冷链而非冷藏,充分保证产品新鲜度;
④采购优势:顺丰依托在全网布局,顺丰速运各地的员工,可帮助顺丰优选深入原产地进行选品直接与供应商接洽,与地方政府的双赢合作也使优质产品的选购得到有力支持和协助。
2.2 存在的问题
尽管以顺丰优选为代表的一些企业在农产品电商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在配送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导致农产品到客户手中并不满意,主要产生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2.2.1 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设施不够完善
虽然我国农产品电商物流通过不断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相对而言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人们进行不断的创新完善。我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从整体上来说,还有着条块分割、多头经营的管理模式,导致在物流配送过程中没有科学有效的配送制度,电子商务公司各部门还没有建立统一的战略方案,从而导致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在物流配送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2.2.2 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率较低
现阶段电子商务公司的物流配送服务并不仅仅包含对农产品的存储、运输、包装等这些基本内容,还包含了配送过程中一些其他的服务。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都是由传统的运输而形成的,要将农产品完好无损地配送出去就需要配备更高级的配送车辆,从而保证农产品到客户手中的新鲜度。
据调查显示,一些公司在配送过程中拥有自己的大型车辆,公司冷库部分处于闲置状态,而有一些公司缺乏自有冷藏车辆,没有足够的冷冻冷藏仓库堆放农产品,这在当今社会上形成了一个极大反差。这表明现今农产品电子商务缺少冷链车辆、仓库只是一种结构的失衡,总量上并不缺少。因此,公司在配送过程中想要降低配送成本就需要将公司资源共享,进行不断的招商。
2.2.3 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网络不完善
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主要配送方式有以下几种:公司自己建立配送网络系统,并独立进行产品配送。这对公司业务数量有着一定的要求,从而使公司盈利;电子商业公司将物流配送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配送。
现阶段电子商务公司要想自己建立一个对应的社会配送系统,一些公司是不具备这个条件的,因此,公司在配送过程中交给第三方进行。但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和电子商务公司之间的经营理念并不相同,所以很容易导致出现一些消费不满意的电子商务农产品,而且还会发生配送不及时、送货地址错误、忘记送货等问题。
3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的有效对策
3.1 完善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设施
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应该重视对农产品物流配送制度的建设,并不断完善网络物流信息,加强对冷链物流配送设施的建设,使电商企业的配送设施与网络管理结合到一起,比如农产品等级标准、配送过程中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等。负责农产品物流配送的企业还需要在各高速公路、码头港口、航空基地等建立对应的网络设施,建设过程中电子商务公司需要进行一定的资金投入,注重物品信息的电子化、网络化、标准化等,从而确保农产品顺利的配送到顾客手中,比如设立企业的条形码、EDI等。
3.2 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完整农产品配送方案
电子商务企业在进行农产品物流配送时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有效的配送方案,从而有效的控制公司经营成本,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同时,电子商务企业还应选择良好的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保证优质农产品的获得。一些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企业因为自身客观原因不能及时建立自有物流配送网络,还有一些公司则反复建立物流配送系统,这只会造成资金浪费和重复建设带来的社会不良影响。因此,电子商务企业在农产品电商发展过程中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对应的物流配送系统以促进公司业务增长。
3.3 根据对应的配送点进行农产品配送,提高配送效率
在农产品配送过程中会因为气候、季节、地区等不同因素影响,导致物流配送效率不同。因此,在配送农产品时应建立多个物流配送点,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配送,保证产品的质量完好,提升电子商务企业的配送效率。
3.4 依托第三方物流公司实施农产品的物流配送
农产品具有时令性较轻、类型较多、数量较大、地区限制明显等主要特点,因此在配送过程中有着很高的要求。第三方物流公司具有超强的经济实力,有着先进的物流配送设备,有着先进、高效的物流配送管理技术,电子商务企业将农产品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配送,可以有效的保证农产品及时的送达消费者。
其次,第三方物流公司还可以有效的整合社会资源,将多种物流进行统一,集成较大的物流配送规模实施配送,以达成规模效益。同时,第三方物流公司在配送时还可以有效的对农产品进行定时跟踪、查询,从而更好的保证农产品的新鲜与运输要求的特点,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专业的配送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4 结 语
总之,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电商市场对物流配送的需求非常大,同时对物流配送的要求也非常高,因此,各物流配送公司应该抓住这难得的机遇,致力冷链物流研究做好农产品配送,创造新的利益增长点。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应该大力支持这项工作,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制定相应管理制度,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发展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 刘大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路径分析[J].江苏农村经济,2013(02).
农产品物流配送范文3
[关键词]智能物流;鲜活农产品;配送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0-0057-03
1 引 言
鲜活农产品是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的重要产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消费也随着进一步升级,消费者在鲜活农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对其质量、新鲜度以及时效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对鲜活农产品物流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国务院于2012年1月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该文件提出探索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试点,推动扩大网上交易规模,完善信息采集平台,建设12316信息平台等措施。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有助于推动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以及智能物流在鲜活农产品配送过程中的应用。
2 鲜活农产品及智能物流概述
2.1鲜活农产品的定义及其物流配送要求
2005年2月,国家在《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中,界定了鲜活农产品的范围,即“新鲜蔬菜、新鲜水果、新鲜水产品、活的禽畜和新鲜的蛋奶”5类农产品。具体包括新鲜蔬菜(含未加工的蘑菇、生姜、鲜活茉莉花、鲜活菜用玉米,新鲜的花生、淮山、粉葛、马铃薯、马蹄、莲藕)、时鲜瓜果(含果蔗、保鲜瓜果、新鲜板栗)、鲜活水产品(含未加工的冰鲜鱼、虾、蟹)、活的禽畜、鲜活蛋和奶。
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首先,鲜活农产品配送要满足时效性要求,一般情况下,鲜活农产品保质期较短,需要在规定期限内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所以,对物流配送效率的要求非常高;其次,要对鲜活农产品进行保鲜,由于鲜活农产品一般都是易腐烂变质产品,而且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鲜活农产品的新鲜度要求也随之提高,多数情况下,鲜活农产品采取冷链物流配送方式,对于比较特殊的鲜活农产品还需采取特殊保鲜措施;最后,鲜活农产品配送要求损耗率低,大多数鲜活农产品在配送前就已投入了很高的加工、储存成本,而且部分产品不易分割,一旦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将无法出售,经销商会蒙受很大损失,因此,鲜活农产品的物流配送要考虑仓储设施、运输设备、配送通道等对产品的损坏程度,尽量选择损耗率较低的配送方式。
2.2 智能物流的定义及特征
智能物流,是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深化应用,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流通、信息管理、智能分析技术,智能化地完成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多项环节,并能实时反馈流动状态,强化流动监控,使货物能够快速高效地从供应者送达需求者,从而为供应方提供最大化利润,为需求方提供最快捷服务,大大降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智能物流的特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可以实现监控的智能化,对车辆与货物进行监控,并主动获取和分析信息,实现物流过程的全监控;其次,通过EDI等技术可以实现企业内外部数据传递的智能化,有助于实现供应链的一体化和柔性化;再次,通过实时的数据监控和分析,可实现企业物流决策的智能化,及时对物流过程与调度进行优化,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最后,通过大量基础数据和智能分析,可实现物流战略规划的建模、仿真和预测,确保未来物流战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3 智能物流是优化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有效途径
首先,智能物流能够集中鲜活农产品配送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发挥信息优势。智能物流是采用了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并对鲜活农产品的仓储、加工、运输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反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配送方案进行修正,使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效率更高。
其次,智能物流强调智能监控,有利于保障物流配送过程中鲜活农产品的质量。在智能物流条件下,鲜活农产品从生产、加工、仓储到运输配送,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电子标签,所有产品的信息都能够及时准确的被记录在信息系统内,相关部门可以借助信息管理平台对鲜活农产品的质量进行跟踪和监督,保证鲜活农产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生产、加工和运输。当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监管部门可以通过鲜活农产品信息系统轻松地追溯到问题的根源,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此外,智能物流侧重于信息的自动化传输,有利于鲜活农产品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协作,降低交易成本,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企业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在智能物流条件下,企业之间应用EDI技术进行数据共享和传输,这样既降低了“牛鞭效应”的影响,又可以促进企业之间进行合作。鲜活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能够更快捷的从供应链末端传递到上游各个企业,这样将大大降低企业获取市场信息的成本。由于信息是实时共享的,企业之间的谈判成本将大幅度降低,企业对市场变化做出决策的时间也将缩短,最终使供应链各个企业能够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3 建立鲜活农产品智能化物流配送体系
3.1 建立科学的市场需求预测模型
我国鲜活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种养户经常面对复杂的市场状况,尤其是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市场需求会大幅波动。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建立科学的市场需求预测体系。物流相关部门可利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GNSS(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市场上鲜活农产品的销售和运输等信息,探究鲜活农产品需求波动的原因及规律,构建鲜活农产品需求因素关系图。并进一步对关键因素进行研究,把握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结合鲜活农产品价格等关键信息,构建需求预测模型,不断提高短期、中期和长期市场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帮助鲜活农产品生产者安排生产。构建鲜活农产品需求预测模型是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市场信息才能提高预测模型的科技含量,因此,对于生产、采购和销售的相关信息,有关部门要及时准确的进行收集和整理。
3.2 建立科学的物流节点布局优化模型
企业对物流节点布局的优化可以大大降低仓储和运输费用,还可以提高运输效率。目前,由于经济体制以及物流信息技术的影响,我国的鲜活农产品物流仍广泛存在物流节点布局不合理的现象。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建立物流节点布局优化模型,促进种养基地、鲜活农产品物流企业和批发市场的合理化布局。科学的物流节点布局优化模型要在遵循国家农产品物流发展战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以物流信息系统采集的数据为基础,客观分析企业、仓库以及客户的具体情况和周边市场需求,从提高物流效率和节省整体物流成本的角度出发,模拟和优化节点布局决策,实现物流节点和设施系统布局的合理化。此外,应制定运行效率的考评指标体系,对物流系统的运行进行量化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科学调整物流节点的网络布局,提高物流节点运行效率,为物流运输优化奠定基础。
3.3 建立科学的物流配送通道优化模型
鲜活农产品配送分为两个操作层面:配送通道的设置和物流运输的执行。合理的配送通道是合理物流运输执行的前提。以鲜活农产品二次物流为例,配送通道设置解决的是从哪个点运到哪个点的问题,物流执行解决的是该运输通道下,运多少、何时运的问题。鲜活农产品配送通道的设置受制于运输费用、道路状况以及运输工具等条件。相关部门可根据智能交通系统(ITS)采集的相关数据,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前提下对物流节点进行优化布局,建立物流运输通道优化模型。此外,还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NSS)持续跟踪区域道路的变化及资源流向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更新和优化,根据模型的智能测算结果,及时优化后的运输通道,指导和调整运输,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4 构建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系统
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可分为几个层次,包括数据层、业务层、应用层和计划层。数据层主要对物流信息以数据库形式进行存储;业务层是对物流合同、票据进行处理;应用层主要对仓库作业计划、路径选择、控制评价给予支持;计划层主要是帮助管理人员制订物流配送战略规划。
要完成以上各层次的工作首先需要一个电子数据交换(EDI)平台,它是数据进行标准化传输的基础;其次需要一个运行管理平台,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入库及出库处理、作业控制、仓储计费等;还需要信息平台,该平台可将鲜活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相关信息及时发送给供应链企业;此外,还需要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数据共享平台可将物流配送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管理者通过此平台获取所需的信息,从而有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在必要情况下,还可建立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该平台可为买卖双方提供网上交易的功能,进一步促进鲜活农产品的销售。
3.5 建立物流配送服务商考评体系
智能化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通常要使用第三方物流,对于专业化的物流配送商,需要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这有利于促进物流配送商之间的良性竞争,引导运力配置,降低运输价格,保障鲜活农产品的配送效率。
构建物流配送服务商考评体系需要物流主管部门牵头,区域物流部门组织物流配送商参与。根据《意见》要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建立信息采集平台,相关部门可通过信息采集平台准确收集信息,选取合理的指标对物流配送商进行量化评价,比如区域物流队伍一二次物流运输到位率、运价水平、配送产品损耗率以及客户的评价等。运用先进的设备和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替代人工记录考评的方式,定期考核物流配送商绩效,发现作业过程的薄弱环节,强化优势,弱化劣势,从而提高配送效率。
4 结 论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物流业的变革,传统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也因此受到了挑战。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的变化,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和相关部门必须应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正在蓬勃发展的智能物流将为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智能标签、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使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真正进入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敏捷化的时代,鲜活农产品配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从而推动整个鲜活农产品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芳我国农产品与现代流通体系接轨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暨南大学学报,2007(1):12-19
[2]司银霞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的对比分析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7):69-71
农产品物流配送范文4
关键词:连锁超市 生鲜农产品 配送模式 路径
引言
生鲜农产品作为人们日常饮食消费的必需品,具有易腐烂与易损耗的特性。而生鲜农产品从农产品生产基地经由农产品批发市场后进入连锁超市,最后到达终端消费者的物流运作构成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其中,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是链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前端生产者及后端消费者的关键性环节。其运作水平直接决定了生鲜农产品的食物安全水平和流通结构有效性水平。大型连锁超市配送环节运作能力直接决定其核心竞争力水平。当前我国生鲜农产品市场需求变化速度快,客户需求特点呈现多元化与个性化特征。但我国生鲜农产品配送系统运作效率相对较低,配送设施与设备冗余率较高,配送成本居高不下。针对大型连锁超市的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有助于解析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系统问题,并据此革新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系统,实现物资配送资源的优化整合和有效控制配送成本,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整体运作绩效。
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控制问题
(一)大型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中生鲜农产品品质问题
大型连锁超市是满足广大消费群体对生鲜农产品产品消费需求的主渠道。生鲜农产品对于产品的配送时效性与配送品质有着较高要求,多数大型连锁超市难以充分满足生鲜农产品消费者需求,在生鲜农产品配送环节的工作质量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其一,生鲜农产品品质特征控制是大型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环节的工作难点。生鲜农产品配送流程中缺乏对农产品标识制度的执行力度,缺乏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规范化运作。生鲜农产品的标识问题主要表现为标识信息量少,缺乏准确的产地、产品保质期限、产品品质参数、生产厂商或农户信息等基本信息,这给生鲜农产品采购、仓储与配送环节的造假行为留下管理漏洞。在产品标识制度与可追溯系统运作不畅条件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的产品质量问题一旦暴露,将使得产品问题无法溯源,无法将生鲜农产品质量问题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无法及时有效地制定生鲜农产品质量危机应对方案,直接影响大型连锁超市的商誉水平。
其二,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配送环节的物流流程监管不力,物流流程中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不到位,将导致产品保鲜度与菌落水平失控,直接降低生鲜农产品的品质,增加大型连锁超市的流通成本。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需要专业化物流设施与设备,大型连锁超市因经营利润微薄,而放松在专业化生鲜农产品物流设施与设备领域的投资。此举虽然降低了大型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环节成本,但却增加了生鲜农产品损耗成本和超市门店的运营成本,长期而言对连锁超市弊大于利。大型连锁超市的配送各环节衔接处的验货技术水平较低,以感官验货方式来确认产品品质的传统验货方式加大了配送各环节中生鲜农产品的品质控制风险,为大型连锁超市配送成本飙升留下管理隐患。
(二)大型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中生鲜农产品的成本控制问题
其一,生鲜农产品配送的管理成本主要产生于管理人员工资及生鲜农产品配送损耗费支出等方面。当前我国大型连锁超市虽然引入生鲜农产品管理信息系统,但是在生鲜农产品管理信息系统与配送中心的自动化设备集成控制方面存在不足,高速分拣装置、自动货架及智能导向车等自动化配送设备的使用水平较低。大型连锁超市的自营型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的专业化设施与设备投资额巨大,投资后的设施与设备利用效率较低,这使得生鲜农产品单位成本居高不下(吴志文,2011)。
其二,大型连锁超市若采取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模式来完成生鲜农产品配送任务,则容易导致大型连锁超市内部商业机密外泄给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降低连锁超市的运营安全水平。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的配送服务与大型连锁超市的门店系统的运营节奏不相符,双方的业务繁忙周期不匹配,从而增加大型连锁超市门店系统的缺货水平几率。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通常为多家企业提供配送服务。为提升配送系统的运作效率并降低其运营成本,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通常采取集约多家企业货物并执行统一配送模式。但配送货物的混合装卸与运输的配送计划安排容易导致不同品质货物间发生串味或细菌的交叉感染等风险,从而降低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的配送品质。
(三)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流程控制问题
其一,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流程的风险控制水平有限。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配送过程风险控制需要以大量可实时获取的配送流程信息为依据,从中分析其风险诱因及风险属性,并据此制定风险应对方案。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的产品保质期短,配送机构需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取产品品质信息及配送活动周边环境信息,这给配送业务管理者制造了管理难题。
其二,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配送系统中物流节点和工序衔接能力不足。配送作业流程中的工序衔接设计不科学构成了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成本的主体部分。由于不同地域和不同类型客户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品种和需求量不同,导致配送中心难以对配送任务做完全有效的任务排程设计,必然使得某一时点的特定环节的设备利用效率下降(徐慧星,2009)。生鲜农产品配送系统所需的大量专业化设施与设备的利用效率对配送中心运营成本有较大影响,大规模批量化作业有利于提升专用设备的利用效率;而生鲜农产品的理化特性及终端离散化需求特征则对配送系统产生了时间序列上的不均衡性配送任务的需求。二者的矛盾导致生鲜农产品配送系统呈现短期性系统过载和长期性系统闲置率较高的设备利用效率特征。
其三,配送信息系统应用水平较低也是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流程控制难点之一。生鲜农产品的供给方多为数量庞大的农户,农户运用网络化信息沟通工具的能力相对较低,其输入和接收生鲜农产品信息的能力也不足。这使得连锁超市的配送信息系统难以与上游农户段有效衔接。生鲜农产品的终端需求方为离散化的城镇居民。大型连锁超市虽可通过POS系统或会员卡系统获取部分顾客消费信息,但从宏观营销系统角度而言,大型连锁超市难以精准预测生鲜农产品的远期销售状态。连锁超市为保持品种繁多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需从遥远的异地调运产品供应本地市场需求。缺乏精准远期销售状态预测能力的大型连锁超市将难以提升配送任务的精准性,从而导致配送系统内供需关系的局部紊乱。
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革新路径
(一)优化对大型连锁超市配送中的生鲜农产品品质控制
其一,负责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生鲜农产品标识系统,并完善相应的生鲜农产品品质可追溯系统。超市生鲜农产品是城镇居民获取食物的主通道,超市生鲜农产品的品质控制水平直接决定城镇居民的食品安全水平。可追溯系统的建构有助于提升食品管理当局实时掌控超市生鲜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水平。生鲜食品可追溯系统可记录超市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系统全流程的操作信息,有助于食品管理当局、超市和用户迅速找出产生食品安全问题所在的配送环节,便于其分析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根源,并及时启动应对食品安全危机的快速反应机制,从而增进大型超市覆盖用户的食品安全水平。
其二,大型连锁超市应制定针对生鲜农产品配送全流程的食品安全监控系统。超市质监部门应当在生产基地、初加工、精加工、配送及门店销售,对生鲜农产品进行产品质量抽查,对相关企业进行资质认证,按批次实施生鲜农产品的质量检验与认证。此举有助于确保生鲜农产品的收割、采摘、捕捞与屠宰都符合国家质监局关于食品检验与动植物检疫的相关规定(缪瑞,2011)。
(二)规范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标准系统
其一,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配送系统应以条形码或电子标签为基础指标,统一处于流通中的商品品名、品质及其配送业务相关信息的传输标准,以提升大型连锁超市的商品及物流信息的跨企业平台及跨门店智能化处理水平。农产品全程追溯需要在供应链各环节记录追溯信息,并实现与配送中心数据库无缝链接(杨信廷等,2011)。基于条形码技术的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信息系统可以避免传统人工信息录入与提取过程中的信息损耗,提高信息存取效率,从而加速生鲜农产品的流转速度。以电子标签为数据载体的连锁超市信息处理系统可以确保大型连锁超市管理层对连锁超市物流过程中的实时化数据采摘,连锁超市商业机密数据的安全存取,有助于提升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配送系统的运作效率并降低其运营成本。
其二,通过规范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配送系统的包装标准、运输标准、货物签收标准及货款结算标准等方式,有助于消除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配送系统中各模块之间的衔接不畅所导致的配送系统内耗严重的问题。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配送系统应当制定生鲜农产品配送包装的统一规格,并与配送车辆与仓储货架的尺度规格相契合,为实现生鲜农产品配送工艺全流程的标准化操作奠定标准基础。
(三)强化对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成本控制
其一,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机构的内部管理风险控制内容繁多,配送机构应当结合不同类型生鲜农产品的特点来分析影响该农产品质量的关键诱因,进而选取相应的关键控制点(CCP)。易腐烂农产品的配送过程应当严控生鲜农产品的菌落密度及产品间的串味及交叉感染等风险;水产品的物流配送过程则应当严控预冷工艺与预冷温度,以及运输车辆不同区域的温控水平等。
其二,配送机构应当重视变革生鲜农产品配送业务流程。配送机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生鲜农产品配送订单处理工作,并以生鲜农产品的品名分析为切入点,分析配送对象对于存储与运输的环境与设备要求,并根据分析结果安排专业储运设施与设备。在流通加工环节,配送机构在处理部分生鲜农产品的预冷工艺时,应当严控流通加工各环节的温度与湿度,强调操作工的安全与卫生操作,严控菌落数。在商品验收环节,配送机构应确保产品品质与数量验收合格,确保鱼肉类产品的运载工具消毒证、商品检疫合格证及非疫区证明等三证齐全。
其三,生鲜农产品配送成本控制是提升配送机构运营效率,增进其盈利水平的关键。配送机构应当充分利用物流配送中心的货物集疏功能,将小批量货物配送计划整合为规模经济的批量配送计划,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配送成本。大型连锁超市内部配送机构应当制定合理的内部配送模拟市场价格,充分运用价格机制调整配送需求客户的配送安排,实现社会物流总成本和客户配送成本的节约,以及配送机构利润的增进等多重目标。大型连锁超市应当系统规划分店的配送需求,制定连锁超市全局最优化的配送路线,在确保配送时间和配送质量的前提下,优化配送线路以有效降低配送成本。
其四,大型连锁超市可以采取购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生鲜农产品配送服务的方式来控制配送成本。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拥有较为完备的专业化生鲜农产品配送设施与设备,有效规避了大型连锁超市自营配送系统的设施与设备利用效率不足的问题;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可以组织专业人才实施生鲜农产品的集货、拣选与流通加工等配送全流程的专业化运作,避免大型连锁超市的生鲜农产品配送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志文.基于成本分析的农产品物流配送定位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
2.徐慧星.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流程的统筹优化[J].物流科技,2009(3)
农产品物流配送范文5
关键词:河北省;蔬菜专业;合作社;物流配送
蔬菜专业合作社物流配送是农产品物流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城乡居民的一日三餐,是带动"三农"发展,惠及城镇市民的"民心工程"。蔬菜专业合作社物流配送优化是保持农产品物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既有利于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也有利于促进农产品流通业态向现代化、综合型方向转变,繁荣消费市场。
一、蔬菜专业合作社物流配送现有模式
1、自营配送"公司+农户"配送模式
农户或农产品基地自营配送,是农户或农产品基地将农产品自己送到批发市场或用户手中,这是传统农产品物流配送主要形式之一。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公司+农户"配送模式占重要地位,公司与农户之间主要是通过契约形式加以联接。其形式大致有四种:"生产企业+农户"、"批发企业+农户"、"零售企业+农户"、"配送中心+农户"。
2、现代农村供销社配送模式
代销社是以农户为主体,按照合作制的原则,集资入股、自愿联合起来的合作企业,是农产品配送的主要模式之一。而随着共同配送、第三方配送等现代配送模式的引入,实现了供销社之间、代销社与农户之间、代销社与配送中心之间的联合。
3、农产品的共同配送与第三方物流配送
农产品的共同配送和第三物流配送都是由多家农户、农产品基地、农业供销社、农产品配送中心等从节约物流成本的角度出发而进行的运作模式。然而,随着我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在原来"公司+农户"的基础上有了创新,出现了:"公司+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户"、"配送中心+农户"模式,"公司+农户(公司)+保险"、"公司+农户+基地"模式、"企业(外向型企业)+基地+农户+市场"模式、"集团+科教+农户"模式、"政府+企业+农户"模式、"公司+科技+基地+农户"模式、"公司+基地+农户+中介"模式、"公司+基地+中介+农户"模式、"零售集群+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基地农场+研发基地"模式等形式,而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亦有了新的发展。
二、蔬菜专业合作社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由于蔬菜专业合作社目前仍是以自营配送为主,技术设备落后,信息不健全,使得诸如销售通路不畅,农产品贱卖或烂在田间地头;居民餐桌菜贵,食品安全隐患;职能部门的市场监管路径受阻,应急处理机制迟钝等问题未能有效解决。
1、技术装备落后
农产品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程度,是衡量农产品物流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农产品物流配送的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每一项功能的实施,都与物流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有关。传统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加工设备落后、运输车况差、缺少冷冻冷藏技术,致使新鲜农产品因为运价、运力、加工能力、保鲜技术等原因而面临巨大损耗。特别是每当农产品集中上市时,物流不畅导致产销脱节,损耗现象就更为严重。
2、信息不健全
农产品有商品寿命期短、实物流转量大、单位价值小、数量品种多、品质差异大、实物损耗多、价格波动大等市场特征。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流向和流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效率和效益与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密切相关,对物流信息处理有较高的要求。长期以来,由于信息网络不健全。传统农产品物流配送参与者获取市场信息渠道单一,缺乏有效手段,许多农产品信息难以收集和传递,沟通渠道受阻,信息滞后失真现象时常发生,无法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做出快速反应。使农产品物流配送流向带有盲目性,影响农产品保值增值。
三、蔬菜专业合作社物流配送优化目标
1、优化农产品配送网络
形成高效的配送网络是蔬菜专业合作社物流配送优化的重要目标。蔬菜专业合作社配送中心是连接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载体,也是物流配送服务主要供应商。在配送的合理经济区域内,农产品配送中心可以提供采购订货、冷冻冷藏、分拣、加工、补货、配货、配装、送货等系列服务,准时把农产品输送到生鲜超市、农贸市场、机关、工厂企事业单位等目标客户。
2、优化农产品配送信息
物流是信息流的基础,信息流是物流的反映。信息流及时反馈物流变化并在传递中促进物流服务增值。信息流通是否及时准确制约着物流的发展。直接影响物流活动的预测与决策。农产品物流配送应该以网络的优化为契机,对农产品价格、供求、安全检测及产销标准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农产品信息收集、分析、交换和平台,促进农产品配送网络电子化的形成。
四、蔬菜专业合作社物流配送优化措施
实施农产品物流配送的优化,可以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及时为经营主体提供真实、准确的有效信息,减少批发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实现农产品保值增值。保障农产品物流可持续发展。
1、选择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批发商和客户外包农产品物流配送业务有更大的增值空间,不仅减少了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不擅长的业务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农产品生产、营销或采购等核心业务。获得规模化和专业化效应,增强核心竞争力。因此,批发商或客户把配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是最佳选择。因为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拥有更完善的配送网络。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其完善的农产品配送体系,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及时、准确地获取供需双方信息,提供最佳配送方案,有效解决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季节性、地域性等方面的矛盾,又可以创造加工附加价值,扩大批发商和客户的利润来源。
2、改进农产品物流配送配套设施
农产品物流除了直接满足居民一日三餐的生活需要外。还直接向食品工业、轻纺工业、化工工业提供原材料。农产品自身的生化特性和特殊重要性决定了它的物流配送不同于一般日常工业用品物流配送,在基础设施、仓储条件、运输工具、技术手段等方面有自身独立的要求。为使农产品保鲜增值,农产品物流配送需要采取低温、防潮、防腐、防虫害、防污染及条形码信息处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就要求配备冷库、加工场、停车场、配货场、检验检测中心、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施。
3、建设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平台
信息是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神经系统,应用计算机网络将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连接起来。及时向批发商和客户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对于减少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有重要作用。销地蔬菜专业合作社应建立统一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系统,提供网上拍卖、期货交易和网上支付的交易平台,对农产品物流配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信息网络平台,供应商根据经销商和零售终端提供的需求信息安排农产品生产,减少盲目性;消费者对所购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查询,追溯产地,保障自己的权益;批发商或客户在线查询生产信息。及时了解销售情况,决定合适的采购品种、合适的采购时间、合适的采购地点、合适的采购数量、合适的采购价格等;政府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全程监管农产品流通,指导农产品生产和消费。
参考文献:
[1]徐广印,王振锋,王旭等.基于信息共享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8):165-168.
[2]谭涛.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4(5):24-27.
农产品物流配送范文6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农产品 现代物流 跨区贸易
在我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下,在农产品大力拓展跨区贸易的过程中,仔细研究分析农产品跨区贸易中物流配送发展的现状,结合自身的特点,推动农产品跨区贸易中应用,将是每一个从事于农产品商务的机构和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业务领域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我国农产品跨区贸易所处网络环境及其发展现状
2007年1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调查结果显示,使用xDSL、Cable Modem、专线等宽带上网的网民达到10400万人,占网民总数的75.9%。中国互联网将迎来更快速的增长期。
把基于Internet技术的跨区贸易形式运用于传统的农产品跨区贸易、物流配送领域,这既是农产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农产品进一步发展的战略增长点,更是跨区贸易得以有效应用的一个非常适用的阵地。据了解,中国每年农产品行业的总价值约1000亿元,在流通中的费用约为700亿元,如果全面推行以网络为主的跨区贸易,将极大地改变整个农产品的传统业务流程,有利于促进农产品跨区贸易中的诚信、和谐、快速发展。
我国跨区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现状是。农产品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从生产、收购、流通加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到销售的一整套组织环节,但是众多的参与个体和组织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联合性差,组织化程度低;跨区农产品物流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跨区农产品交易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跨区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初步建立;跨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跨区农产品流通中心发展较快,但市场交易法规建设薄弱,交易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二、如何完善我国农产品在网络环境下的现代物流配送
第一,要建立一个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现代物流业必须符合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等.现代物流管理系统要以国际先进物流理论为指导,从业务流程整合入手,采用Internet大型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以及条码技术,GIS和GPS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信息采集和识别的自动化. 系统组成一般有:运输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客户管理信息系统;货物报关管理信息系统;运输(配送)管理信息系统;仓储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要选择一个适合发展的现代物流配送模式。我国农产品跨区贸易中的现代物流配送模式有四种配送模式可供选择:企业自建物流配送中心;请供应商进行商品配送;与供应商合建配送中心;直接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配送。四种配送模式各有特色,对于采用哪种配送模式,应结合企业的优势。但随着企业向专业分工方向的发展,外包物流配送服务是发展的必须选择。通过与第三方物流的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流程再造及单品管理,可大大减轻配货工作量,缩短配货时间,压缩配货成本寻求压缩库存和降低商品缺货率的最佳点,最终实现生产、物流、销售(即产、供、销)一体化, 双方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第三,建立一个成功实施的跨区农产品市场电子商务保障系统。跨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成功实施,不仅依赖于网络技术,还取决于跨区农产品的标准化运作、快速物流配送体系和安全的网络环境。电子商务与传统批发市场最大的差别是,买方在交易前无法直观地获取跨区农产品详细的品质信息,因此有必要事先对跨区农产品进行标准化鉴定,主要包括农产品品名和类别、质量登记、重量标准、包装规格、保鲜标准等,通过标准化这些信息,明确同一级别的产品具有的相同或相似特征,以利于买卖双方的沟通和接洽,保障双方的利益。实施跨区农产品电子商务还必须有快速的物流配送服务。电子商务的最大优势是使信息流、资金流在瞬间完成,而快速的物流服务决定了商流的最终实现。 第四,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产品现代物流意识;加大对跨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在跨区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提高农民素质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跨区农产品物流业是固定资产投入较大的产业,很大程度上依赖着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和便利与否,因而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是发展物流业的基本要求。跨区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跨区农产品运载工具的开发生产,加强各种农用仓库的建设,发展跨区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以及产地、销地跨区农产品批发市场。
三、结束语
在网络环境下,以网络为主的跨区物流商务活动究竟改变了我国农产品的什么呢?总之,作为一种带有鲜明网络特征的商务活动过程,农产品跨区贸易正在赋予农产品物流以新的内容和发展意义,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与人参与到农产品的跨区贸易活动中来,其发展将愈来愈从容和灿烂。
参考文献:
陈方建:中国图书物流:从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变. 物流技术, 2006,(11)
姬志刚: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社会.科技咨询导报,2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