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师德教育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师德教育制度范文1
具体来说,实施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有以下效应。
一、和谐师生关系的创建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职业幸福的前提。每一个具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都有和谐自然的师生关系。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老师具有高度的信任、很少有心理阻抗,师生关系融洽;师生之间没有紧张、焦虑,所有互动都是发自内心的、基于互相理解的、开放包容的。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职业幸福的源泉。
而在当前教育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却越来越少。很多老师都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师生关系越来越难相处。在这种大环境下,要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困难。德慧智经典诵读,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轻松创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学生通过诵读德慧智经典,对教师的理解加深了,对老师体谅了,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这样,师生之间对抗少了,合作多了;抵触少了,理解多了,配合越来越默契,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就有了。
二、变管理为治理,教师班级管理成本大大降低
当前大多数学校教育和班级教育的特点是严防死守、以管代教,来确保校园安全。作为教师,每节课都要查哪个学生没到课堂,是不是有安全问题;每天都要反复告诫学生,绝对不能出问题。教师每天的工作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试想: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焉能有幸福感?
不过,通过在学校实施德慧智经典诵读,原来严防死守、防不胜防的学生变的不需要防了。本来无事,何须要防?原来以管理为主的学生,不需要严加看管了,因为学生可以学会自我治理。
德慧智经典诵读的治理理论是老子说的“上善治水”理论。老子认为:“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肃,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踵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德慧智经典诵读的过程就是全面实践老子“上善治水”理论的过程。通过坚持经典诵读,经典的高能量滋养学生身心,使学生自我的本心发现了,恢复了,真善美觉醒了。这时,老师根本用不着严防死守,以管代教,校园安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种情形下,幸福教师的梦想自然实现。
三、诵读智慧经典培植学生厚德,树立高远志向
老子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我们当前的教育,最大的不足就是道德教育的失落,这是中华民族教育最大的危机。试想,缺乏道德的民族,何谈和谐社会?缺乏道德的时代,何谈幸福人生?作为教师,又何来幸福之感呢!
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实现个体淳德全道,实现每个生命个体的自由解放。在长期的经典诵读中,学生的德行会逐渐走向完善,学生的品质、品德、品格会逐渐趋于完美。学生在仁、义、礼、智、信五德方面的提升和飞跃,发展为得一守一的状态,这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即使很多学生一时达不到这种境界,但是经过经典诵读的洗礼,学生道德境界的提升也会比一般教育的提升快得多。因为圣贤大智慧经典诵读教育和普通教育存在质的差别,圣贤经典教育是着眼于全人的智慧型教育,而当前的教育是意识型教育;智慧型教育教学的目标是成就圣人,意识型教育的目标是造就知识性人才。大智慧经典诵读,会使学生逐渐具有淳厚的德行、优秀的品质,当他们知道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了解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也就具有了高远的志向。这种时候,作为教师,我们无疑是幸福的,快乐的。
四、诵读德慧智经典,可以开发学生本有的慧识,激发学生灵感,培养学生创造力
教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看到自己培养的学生个个都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造福于社会,服务于人类。德慧智经典诵读,除了可以提升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外,还可以开发学生大脑的慧识,激发学生灵感,培养创造力。
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创造力来自于大脑深质层的慧识。在教育中只有开发了大脑深质层的慧识,才能恢复学生本有的创造力。中国古代圣贤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学生慧识教育的,这才培养了大量的创造性人才。而当前的教育是典型的意识型教育,这种教育的特点是着力挖掘个体大脑左皮层的显意识,显意识的过度使用不但抑制了右脑皮层的潜意识的灵感思维,更使得大脑深质层的慧识处于沉睡状态。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通过调心、调形、调息三调的方式,使大脑的显意识暂时退位,让内心的真我做主,让大脑慧识努力得到透发。贵州毕节三小的学生原来也是意识教育的孩子,多年来,他们的表现平平。在经过三年的经典诵读后,创造力得到很快的提升,在全国科技大赛中,取得了令人交口称赞的成绩。事实证明,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真正开发了学生的慧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不能不说能够以学生慧识灵感为教学出发点的教师,能够关注民族创造力的教师,才是真正幸福的。
五、德慧智经典诵读能够培养学生的智识能力,造就大批智识精英
在当前,评价一个教师是否成功的标准主要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中阶段尤其以高考成绩为评价的唯一依据。在这种评价机制下,学生考试成绩不好,教师就觉得脸上无光,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其实,很多老师根本不知道,这种强力开发显意识的做法不但破坏了学生慧识灵感的透发,也大量耗费了学生的生命能量,学生的生命体在迅速衰落。知识、成绩当然也可以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对社会也有一定作用。但是这种涸泽而渔的方式,无疑是在杀鸡取卵,实在不值得提倡。
其实德慧智经典诵读完全可以解决高考升学率的问题,并解决的游刃有余。贵州毕节四高是一所师资薄弱,生源质量很低的学校,在进行经典诵读之前,这所学校的本科升学一直徘徊在2、3人,每年学校招生时,主动报考该校的学生不超过2人,这就是该校谭校长说的两个2。2013年该学校引进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后,经过一年的实践,2014年参加高考的237名学子有61人考上了一、二本,二本上线人数由此前的3人上升到61人,并实现了一本上线零的突破。2016年,参加高考的学子259名,这些学子当年参加中考成绩超过400分的寥寥无几,中考入学成绩在毕节七星关区倒数第一,但在2016年高考中,这些接受三年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学子,文理科有8人上一本线,97人上二本线,31人上艺术二本线,总共136人上二本线,二本上线率达到46%,高考成绩达到七星关区第六名。德慧智经典诵读在高考中的作用,初步得到了验证,这些学子的进步,说明我们完全可以有更好的方法帮助他们实现大学梦。
教师师德教育制度范文2
关键词:教师管理;英美教育;师资培养
一、教师资格制度与聘任制度
美国中小学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由各州的教育厅或者教育委员会负责制定及实施具体的教师资格标准。各州教师资格需要具备的条件主要包括品德与专业、学历、美国公民身份、年龄等几个部分。美国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的学历条件一般包括:有4年本科学习的经验(可以是非教育类学科)并且毕业获得了学士学位,再在教育学院(经州教育厅认可)进行1年到1年半的师范教育专业的学习,经初步实习和全面实习之后,获得教育学学士或硕士学位。认定程序一般为:申请者必须首先具备参加州认定的基本条件,通过资格认定考试之后提出申请,参加州认定,通过州认定以后,才能够颁发教师资格证书,获得教师资格。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一直实行的是教师任职资格终身制。1985年以后,一些州开始通过立法进行改革,美国的教师证书终身制被废除。
英国的中小学“合格教师”者,需要符合以下四个条件:①必须要有学士学位;②必须要有教育职业训练的经验,并且获得教育学士学位和教育证书。这就是英国的教师证书制度,只有持有这种证书的人,才有可能在中小学任教,如果没有证书,不管专业水平如何,都不能担任教师;③必须要有英语和数学的充足知识,即必须通过英语和数学的考试;④必须有为期一年的试用,并且通过试用考核。
英美实行的是“非定向型”或“开放型”的师资培养制度,即主要通过综合性大学培养教师,独立的师范学院已基本消失。这种毕业选拔是较严格的,要求获得教师证书或学位。英国中小学教师的培养途径是通过高等教育系统的教育学院招高中毕业生,学制四年。由大学和多科技术学院的教育系招大学毕业生,再学习一年教育理论课程。毕业时,经学校考核合格获教育证书和教育学士学位。而后在中小学试用一年,通过者成为合格教师,上报教育和科学部备案,以供录用。美国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主要机构是文理学院、大学的教育系或教育学院,招收大学二年级学生,学制2~3年。如果这些师资培养机构通过州的鉴定、认可,便有权直接授予毕业生以教师资格证书。两国的教师资格证书颁发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这样对师资质量有一定的保障。
从英美教师资格认证管理的经验来看,中国实行教师资格的终身制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机制。这种情况忽视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外我国教师认证标准模糊,教师资格的鉴定缺乏严格性和科学性,教师资格考试是否能全面衡量教师候选人从事教学与教学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仍然没有肯定的答案。
中国是以教师资格证为聘任前提的,而美国的公立中小学教师聘任则以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参与和决策为依据;美国公立中小学的教师聘任拥有比较规范的程序,而且签订内容详尽、条款具体的聘任合同。而我国公立中小学教师的聘任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公立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的分类比较模糊、笼统;聘任程序不够规范;聘任双方的地位不对等,且关于公立中小学教师的解聘程序没有相应的法律保证。因此,我国应该依法完善教师聘任制度的各个方面,注重在农村学校推广教师聘任制。英国的中小学教师聘用制度中,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由于实行教师招聘制,雇用单位有权对“工作成绩不良”的教师予以解雇,这种调节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整个中小学师资队伍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二、教师的考核
美国非常注重对教师的考评,尤其注重对刚刚从教三年的教师的考评。取得初任教师资格三年后,必须通过学校、学区的考评,判定其能否取得长聘教师的资格。美国的教师聘约上大多规定了教师必须接受州法所规定的考评,并且以考评的成绩作为其续聘、调动或调整工资的依据,教师不得以其他理由拒绝参加考评。关于各州对教师的考评标准,有的以法律规定,有的则以行政命令加以规范,因此不是一致的。此外,各州一般要给考评表现不利的教师提供改进机会。
英国中小学教师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后,要在中小学经历一年的见习期或候补期。在此期间,由校长为其安排导师,负责培养和指导。见习期满,地方教育当局要进行考核,通过鉴定者才能成为合格教师。不合格者再延期一年,如再不合格,则不予录用。英国的教师评价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①培训。在地方教育行政官员和校长的领导下,由主评者和被评者共同参加的培训会议被视为最经济可行的培训方式。在此期间,如果被评者不接受校方所安排的主评人选,校方要积极调整,直到被评者接受为止。②在首次会晤上由评价双方一起确定评价目的,讨论教师职务范围和评价范围,商定评价日程表等。③自评。教师对个人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自我评价,找出个人的强项和弱项,分析自己的成败,介绍对自己最满意的方面和最不满意的方面以及今后需要何种支持才能提高等。自评包括被评者在教学、与家长合作、在职进修、对小组和团队的贡献、辅导工作、课外活动、教研活动和参加全校会议等方面的情况。英国教师评价体系还是走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一个通过中介(外部评价员)实施的多元化综合评价体系。它既结合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又照顾了具体组织及个人发展目标的实现;采用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标准与非标准相结合的方法。
我国教师考核与评价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重理论研究,重评价的鉴定和选拔功能,忽视激励、改进功能,评价主体单一,忽视评价主体多元的价值和自我评价的价值。尽管国情不同,但英美的教师考核与评价制度给我国的教师考核与评价改革以很大的启示。多元化综合评价体系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标准与非标准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既有利于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又符合地方及个人发展特点。另外,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我国教师考核制度应逐步正规化、科学化的保证。很明显,一个完美的、毫无缺点的教师评价制度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如果我们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从实际出发,不断地去探索、去改革,那么我们就将离完美的教师评价制度更近一步,这样才会使得广大教师的基本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三、教师的进修
在职教师的培训与进修是当代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校管理者的重要职责。随着科技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师在大学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教学需要,因此各国都非常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与进修,并已成为各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过去师范教育被视为一种终结性的职前教育,而现在职前教育仅仅是教师职业的入门阶段。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进修已成为终身的教育,每个教师都需要把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视为应尽的义务。美国已逐渐取消永久教师证书,实行教师资格证有效期制,教师必须在有效期满之前通过培训取得一定数量的学分,才能换新证书。同时,培训与晋升、提薪相结合。美国还实行教师资格鉴定和考核制度,有20多个州定期举办“教师能力测验”,有些州还实施了“教师升级计划”,以此促进教师的在职培训。美国在职培训与进修的途径主要有:①大学研究生院;②暑假学校;③教师中心;④推广讲座;⑤研习会;⑥电视教学。在职培训的内容,大学一般开设五类主要课程,即专业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课程、特殊教育课程、教育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学术课程。总之,美国在职教师的培训与进修的途径机构具有多样性;培训内容具有广泛性;培训制度具有终身性。
教师师德教育制度范文3
依据考试法规定,黑龙江省体育学研究生的录取都要依据考试成绩来进行。在初试结束后,对于达到复试录取分数线的考生择优进行复试,最后的录取是将考生的初试和复试的成绩折合一定的比例后相加为该生的最后成绩,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排名进行择优录取。考生在入学考试成绩达到合格标准的基础上,学校要对应试者的学习成绩、面试情况、思想表现进行全面考核,然后指导教师在征得指导小组意见提出录取人选,有关部门进行思想政治审核,单位学位委员会讨论通过,并经主管校(院)长批准。各院校录取名额和比例均由国家教委统一下达。黑龙江省体育学研究生每年的招生计划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制订和控制的。在制订上线分数上,外语的上线分数往往成为限制学生上线的主要问题,体育硕士研究生由于外语水平整体相对较弱,所以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考生因外语分数不够落榜。我国的《学位条例》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有明确规定: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土作的能力。由此为依据,黑龙江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学术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中国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和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黑龙江省体育学一级学科中,按二级学科设置专业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按三级学科设置专业研究方向,各培养单位就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从体育研究生各专业培养目标不难看出,黑龙江省体育类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体育类研究型人才为目标的。
美国政府不参与体育科学研究生招生,招生权属于招生单位,因此,美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招生没有全国统一考试。目前的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大多数非政府组织在发挥重要作用,如美国教育考试中心(ETS),美国法学院入学管理委员会(LSAC)和美国医学院协会(AAMC),这些组织是非政府组织,其运作美国政府没有做太多的干预。美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集中在阅读、写作和分析、逻辑分析等方面。这些问题反映了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目的不是要对学生基本知识测试、检查,而是针对学生个人能力测试。这种考试着重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运用,重点考查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可能性。在美国,体育学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对象是面向全球,为进一步拓展研发资源,美国的教育管理机构积极欢迎海外学生报考。为了方便这些海外学生,ETS遍布世界15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500多个考试中心。在对招考对象进行审查时并没有太多的限制条件,如年龄、种族、国籍的限制。所有这些表明,美国体育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一个开放的、通用的考试系统。美国体育研究生入学考试以契约的形式,相关学院指定共同实施,如GRE考试,LSA标准,是在统一的评价标准下对考生进行评价。因此,这样的标准下,不同的研究生招考机构形成了对这一标准的统一认识,便于考生对应不同院校提出入学申请。美国体育学科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另一个特点是考试时间安排上的灵活性。考试一般一年安排进行几次,这样,研究生学位申请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入学考试时间,对一些在入学考试中发挥不好的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另一个考试的机会。虽然体育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分数在美国体育科学研究生招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不是唯一的甚至是最重要的条件。体育学研究生入学的一个重要参考是有重要分量的推荐信,推荐信由体育界三位有影响力的学者对考生在本科期间的学习成绩、个人研修学位的目的和规划进行说明。这种多因素考量的考核方式,说明美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招生、考核、录取工作是一种综合能力考量的过程。
本文作者:苏贵斌栾振昌刘传勤工作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教师师德教育制度范文4
关键词:
1、阿赖耶识“非断非常”,灵魂“永恒不变”
因果和轮回是佛教的两个基本理论,而轮回就需要一个轮回的主体,故唯识学建立第八阿赖耶识,以此为有情众生由这一世向下一世转变,从而世代生生不息的一轮回主体。众所周知,佛教又破“我执”,提倡“无我”,所以阿赖耶识即要能作为轮回的主体,同时又要打破“实我”的限制,而阿赖识“非断非常”的特性正好符合这两个条件。《成唯识论》卷二云:“(阿赖耶识)非断非常,以恒转故。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可为转识熏成种故。恒言遮断,转表非常。”此即意为阿赖耶识并非间断也并非始终不变的,因为它是“恒转”的。何为“恒转”?“恒”就是说阿赖耶识无始以来,始终以同一类无覆无记性相连续,永无间断,是三界六道等建立的依止;也因阿赖耶识本性坚固,故能持种,使之不失。“转”是指因为阿赖耶识无始以来,每一瞬间都在生生灭灭,前后瞬间都有变化不同,因灭了果生起,并非始终统一。说“恒”是要否定有间断,说“转”是要否定始终不变。
由此,阿赖耶识因其“非断”,故可以作为有情的轮回主体;又因其“非常”,所以又打破了永恒不变的“实我”的限制。
基督教的灵魂观念很大程度上受到古希腊灵魂观的影响,虽然有关的理念未能最终成为基督教的正统教义,便在基督徒及基督教会中还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较之阿赖耶识的“非断非常”,基督教的灵魂是永恒不变的。尼撒的格利高利在他的《论灵魂和复活》中提到:“我们的灵魂乃是神的样式,因而不是流动变化日新月异之物。但这种稳定不变的元素与我们的身体结合,构成联盟。”对基督教灵魂观产生巨大影响的柏拉图也认为灵魂是处在永恒不变的状态中,他关于灵魂和肉体是两个世界区分的推论后被斯多亚学派、新柏拉图主义和奥古斯丁继承和发展。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主是人的本质,我们知道在柏拉图的理型论
中他认为每一事物都可划分为本质和现象,而本质决定了事物之所以是这一事物而不是其它事物,所以本质是永恒不变的。因此,如果人的灵魂是人的本质,则有这样一个推论:尽管人有生者病死等各种变化,但灵魂依然保持如一。另外,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灵魂分为理性、激情和欲望三个部分,而对于灵魂的这三个要素在多数情况下用理念来表示,所以柏拉图又将灵魂划入了理念世界,而与理念世界相对应的对象都是永恒、不变、普遍和绝对存在的,故而灵魂也是永恒不变的存在。
2、阿赖耶识“随缘转灭”,灵魂“永恒不朽”
阿赖耶识虽无始以来存在,但它的存在要依赖相应的条件。而且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甚至转灭消失。这里还需要明确一个问题,所谓“随缘转灭”是指圣者经过若干大劫的修行,将阿赖耶识中的染污种子对治断除,转染成净,最终达到转阿赖耶识成大圆镜智的圣境。这里转灭的是阿赖耶识的名称,而不是第八识的识体被断舍,因为第八识的识体无始以来是没有断舍的时候,此处舍弃的是阿赖耶识的执藏义,而能、所藏义仍在。
《成唯识论》卷二曰:“此识无始恒转如流,乃至何位,当究竟舍?阿罗汉位,方究竟舍。谓诸圣者,断烦恼障,究竟尽时,名阿罗汉。尔时,此识烦恼粗重,永远离故,说之为舍。”2这里是问:“阿赖耶识无始以来始终不断生起,那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舍弃此识?”答曰:“到阿罗汉位方能彻底舍弃,因为这时他们都已记过永远消灭了烦恼的贼害,都应受世间美妙的供养,都永不再受分段生死。”由此应知,至阿罗汉位即能舍弃阿赖耶识。这里的阿罗汉位将三乘的无学果位皆已包括在内,《瑜伽师地论·决择分》说:“诸阿罗汉、独觉、如来,皆不成就阿赖耶故。”
《摄大乘论·所知依分》曰:“(阿赖耶识与杂染诸法同时更互为因)譬如明灯,焰炷生烧,同时更互。又如芦束相依持,同时不倒。”这里的意思是说阿赖耶识与杂染诸法是同时存在的,而且是互为因缘。接下来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第一个是油灯的例子,油灯在着的时候,既有灯火又有灯芯,灯芯生出灯火,灯芯是灯火的因,同时灯火烧灯芯,灯火又是灯芯燃烧的因,两者同时互为因缘。第二个是芦束的例子,意思是说一要芦苇是不能立起来的,但一捆芦苇却可以立起来。由此可知阿赖耶识与杂染诸法之间是互为因缘的,离开了阿赖耶识就没有杂染诸法,同样,离开了杂染诸法也没有阿赖耶识。因为阿赖耶识当中的无量种子是由杂染诸法熏习而成,此熏习若无则种子亦无,种子若无何得一切种子识。(关于种子有本有,新熏之争,此不做详释)所以,阿赖耶识的存在要依赖相应的条件,并随着条件的变化而转变甚至消失。
基督教所执的灵魂则是一种独立的存在,是一种不依赖相应条件的存在,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在基督教二千多年的发展中,“二元论”最受推崇,此即认为身体是灵魂的器具,灵魂控制身体。也就是说与身体有区分的独立的“自我”控制身体,身体服从“自我”的管理。柏拉图认为“灵魂与肉体是两个可以各自独立存在的实体,灵魂就其最真实的意义上讲,是一种中介性的存在,它起着连接理念世界和物质世界的作用。”笛卡尔将人区分为主体与客体,主体是有思想的“自我”,客体是无意识的身体,自我独立在身体之外。波那文图拉认为灵魂是由精神性的形式和精神性的质料构成的一个独立的精神实体。另外基督教所执的灵魂还是“不朽”的。“灵魂不朽”多受古希腊哲学的影响,尤其是柏拉图的观念。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人自我意识的所在,而身体仅是生命的居所,死亡仅是身体败坏,人的灵魂不但继续活着,而且活在另一个较高的层次里,并且永远的存在。
以上对阿赖耶识和灵魂的二点区别作了论述,下面再对二者的相似之处作一点说明。
教师师德教育制度范文5
芬兰自1917年独立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不断通过制定一系列教育法案来推进教育改革。1921年,政府制定了第一部《义务教育法》,进而在全国推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制度。1965年,芬兰教师教育改革委员会成立,并确立了教师教育改革的开端,提出教师培训的基本方针,指出教师要不断通过加强进修来提高教学品质,促进专业发展。1971年,芬兰颁布《教师教育法令》,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的教师教育由八所综合大学负责,使得教师教育与教师培训成为教育政策法规的有机组成部分。1972年,芬兰开始综合学校改革,将文法中学和义务教育学校合并成九年一贯制的综合学校,综合学校的产生与发展有效地推动了教师教育的改革。1979年,芬兰颁布法令进行高等教育课程与学位改革,提出要将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学位提升至硕士层次。2005年,为配合博洛尼亚进程,芬兰颁布《大学学位法》,开始采用欧洲学分转换系统,高等教育开始分成学士、硕士两个阶段。至此,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已经得到基本完善。
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的内容
广泛地说,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主要包括教师教育目标、入学筛选机制、课程内容规划以及教育实习制度。在过去几十年间,芬兰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运用这些制度积极开展工作,保障了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的有效落实。
1.适切的教师教育目标
芬兰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通过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培训课程,培养、培训高素质、具有专业水准、拥有教学专长的教师,并且确保教师终身从教[1]。教师不断增强的专业性,要求其应用不同的学科领域知识做好准备,利用研究性知识为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服务,同时能够与其他教师进行协同教学,相互交流经验,并形成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认同,加强与学生以及社会的沟通能力。芬兰教师工作背景的变化,需要教师与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进行深入交往、与多元文化主义磨合、与学校社区以及家庭开展合作、在环境中学习和实践。这些目标的达成都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自身实际,持续开展以研究为本的活动,把教育理论与日常实际工作整合起来。基于此,芬兰提出了“以研究为本的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目的就是培养研究型教师。
2.严格的入学筛选机制
在芬兰,教师是较受尊重与满意度较高的职业之一,有26%的人希望以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2]。因此,每年班级教师和学科教师的招生录取比例非常低。要进入大学参加班级教师或者学科教师的培训,申请者必须提供入学测试分数,或者是相应的职业资格证明。入学程序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国性征选,申请者需要提供大学入学测试分数、高中毕业证书、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等;第二部分是各个大学的自主考试,主要包括对申请学生的论文、试讲等方面进行测试,以选择适合的学生接受中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与此同时,芬兰也在进行教师教育政策的改革与完善。芬兰大学教育系通过高中毕业会考来选择成绩最好的学生,这样就造成录取比例低、且女生因为成绩好于男生而有更大机会申请成功的现象。针对学业成就高的学生未必成为好教师以及师范生男女比例失调的现象,芬兰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实行教育系的联合招生考试,让更多成绩中等的男生进入面试环节,获得成功的机会。同时采取整合性评定方式,充分考量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阅读思考、研究反思的能力。通过会考的学生都必须接受心理测试,以衡量其心理素质是否适合接受培训并胜任未来教学专业人员所需要的人格特质与能力[3]。
3.整合的课程内容规划
芬兰各大学教育学系都非常重视师范生课程内容的规划,如赫尔辛基大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芬兰的小学教师也称为班级教师,要求毕业生能够胜任1~6年级的基础教育,为了承担职责,他们需要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比如学校管理、组织和运作[4]。其班级教师教育培养学生多才多艺的专长,让他们学会如何开展自己的工作,支持其发展自身的教育学反思,促进其成为研究型教师。教师教育是基于互动研究的,包括小型讲座、团队学习和研究。赫尔辛基大学2008年修订的班级教师教育课程,秉持了两级学位体制,要求学生修完180个学士学位学分和120个硕士学位学分,总共需要5年时间,其中包括4个大的部分:通信研究(Communicationstudiesandorientationstudies,25CR)、教育主修课程(Mainsubjectstudiesineducation,140CR)、辅修课程(Minorsubjectstudies,60CR)、选修辅修课程和个人学习计划(Optionalminorsubjectandoptionalstudies,75CR)[5]。芬兰中学教师又称为学科教师,其目的是培养基础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科教师,主要负责综合学校7~9年级以及高中10~12年级的教学。综合学校和普通高中教育的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包含25个学分的基础研究和35个学分的过渡研究,作为一项规则,学生需要接受为期一年的全日制课程教育,其中包括练量需要实践的教学[6]。芬兰学生在PISA测试中的优异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师教育政策,所有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和内容都以研究和证据为基础的方向,使教师学会以分析和开放的态度,制订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方案。学科课程包括学科教师的教育辅修课程、教学学科课程、不同学科课程以及语言和沟通课程等等,具体包括主修所教的至少120个学分的教学科目以及完成至少60个学分的科目学习,并完成相关学术领域的硕士论文,且要学习所教科目领域的研究方法。学科教师能够熟练地计划、评估、实施、发展教学,并且能够将社会背景、学校环境、师生要素以及课堂教学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发展教师个人的教学哲学。归纳起来,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类课程、主修课程、辅修课程以及语言和通讯(详见表1)。
4.规范的教育实习制度
芬兰的大学教育学系非常重视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并建立了规范的教育实习制度。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包括大约20个学分的教学实践环节,其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教学实践根据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依照实践的各个环节,由大学教师、大学培训机构教师或当地学校的教师进行监督,可以分为基本实践、日常学校实践以及教学实践三个部分。在基本实践期间,学生不断适应不同科目的教学,掌握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及获得教学评价和学习的技能,而在日常学校实践和最终的教学实践阶段,就是要扩展学生把教学作为一个教师的专业和不同方式的工作的观点[8]。在教学实践中,向不同社会背景、个性差异的学生教授课程内容,并根据教学和学习情况,找出实践过程中的不足(详见表2)。
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教师教育的发展总是承载着特定的价值追求的,为此就必须在借鉴与本土实践、历史与未来的逻辑规约中,坚持融合和创新的视角,不断推进教师教育制度的革新。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为我们在教师学历层次提升、培养目标厘定、招考制度创新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1.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
芬兰通过将中小学教师教育提升至硕士层次,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准。芬兰教师教育在大学阶段重视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等内容性知识的教授,而在硕士阶段则强调研究性知识的教授,教给他们进行教学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使其能够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用专业的眼光思考教育教学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小学教师教育学历层次已经由中等师范教育转向高等师范教育,师范大学(或学院)教育系重视关于学科知识以及教育学知识课程的设置,相比于芬兰教师教育课程规划,我国大学层级定位的中小学教师教育忽视了教学研究知识的传授。因此,未来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必须提升至硕士层次,通过提高学生的学历层次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从而推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2.确立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目标
教师必须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反思与批判能力、多元思考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拥有发现问题、研究与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自我省思、自我解决问题,同时增强自身专业能力,进行教学创新,同时能够协助学生成长,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具体来说,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师教育是指将研究要素贯穿于整个教师教育培养方案,教师教育全部课程都要和研究相统整,其终极目标是培养自主、反思与研究型的教师[9]。这样,教师就能够每天带着研究意识进入教学现场,不断审视与检讨自己的教学实践,思考应该怎样进行教学。芬兰教师教育课程的目的就在于发展师范生的研究性思维以及综合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根据研究的标准来行动与思考[10]。
教师师德教育制度范文6
“洞见或透识隐藏于深处的棘手问题是很艰难的,因为如果只是把握这一棘手问题的表层,它就会维持原状,仍然得不到解决。因此,必须把它‘连根拔起’,使它彻底地暴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一旦我们用一种新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旧的问题就会连同旧的语言外套一起被抛弃。”这表示,在研究问题时,一方面应具有一种“刨根问底”的探究理念;另一方面应进行一种研究理念的置换,即确立新的思维方式----从旧的语言圈套中解脱出来,进行话语的解放。而这种“话语”解放与其说是外来“压力”的结果,毋宁说是研究对象本身“自然选择”的结果。
以此为基点,笔者认为,既然问题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自然,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新问题要用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才能实现研究的超越与发展。在当前,既然对知识的理解已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并且这一理解成为很多学科进行时展的破解元素,因此,从知识的现时性角度对于教育理论与实践这一教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就是自然的、合理的。
一、破解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知识理路
从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发生的学术语境与教育场域来看,对于这一问题的破解理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的知识向度进行。
(一)知识分享
知识分享是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知识的分享是知识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它是指知识的双向传递,有别于知识的转移和知识的扩散。知识的转移和知识的扩散是指知识从一个地方运动到另一个地方或从一个使用者运动到另一个使用者,两者侧重的都是知识的单向流动。而知识分享强调的是知识在合作者中的双向流动。知识韵分享包括知识的传递、吸收和应用,如果知识未被吸收和应用,就没有实现真正的共享。仅仅是获得知识,不能成为分享。成功的知识分享应该是通过改变知识获得者的行为方式和心智模式。”也有学者在同一意义上更为清晰地指出,知识分享指知识由知识拥有者到知识接受者的跨时空扩散的过程。在这里,知识是指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分享的知识不仅包括可编码的、容易和正式地通过单个个体传输的明晰知识,也包括与个人的经历和背景密不可分的、不便交流和传播的隐性知识。
可见,知识分享是知识发展的基础。当我们将知识分享看做一个过程时,就意味着知识会持续不断地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在知识的传播和使用过程中,知识的巨大力量才得以体现。知识交流是整个社会进行知识分享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新知识得以产生的基础。正是在知识的分享和交流过程中,知识得以传递并在传递中不断得到创新。组织中的知识创新有四种基本模式: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和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这四种模式也分别与知识的群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融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相对应。群化是一个经验分享的过程,从而创造出隐性知识,如共有的思维模式和技术能力。外化是一个把隐性知识有机地结合到明晰知识的概念的过程,是典型的知识创造过程。融合是将概念系统化到一个知识体系的过程。内化是一个将明晰知识纳入隐含知识的过程。在一个组织中,知识转化的顺序是群化----融合----外化一一内化。在知识创新中,重要的是实现从隐性知识到明晰知识的转换,这其实也是隐性知识分享的结果,其实质是传播者的隐性知识与接受者的知识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过,当知识的外化发生时,分享的范围就扩大了。可清楚地加以表达的知识可以被更多人分享,与分享者的明晰知识融合而成新的知识,并重构其隐性知识系统。
如果知识是静态的、无法传达的,自然就谈不上分享,知识主体间的对话也就无以发生。基于对教育研究的反思,笔者认为,要使教育理论知识活性化,在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间确立知识分享的理念是必需的,这也是破解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条重要的知识理路。
(二)普遍主义与地方性知识
一种知识陈述,如果它是客观的,那么它同时就是超越各种社会和个体条件限制的,是可以得到普遍证实和接纳的。简而言之,普遍性是指“普遍的可证实性”(universal verifiability)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普遍的可接纳性”(universal acceptability)。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仍然停留在这种“现代知识”的境况之中。受其影响,教育理论作为一种知识形态,以对以下问题的“求解”为旨向:对任何一个教育现象(事实)试图作出一种因果解释;在基本理念上认定教育理论研究对象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认定教育现象与事实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序可循的,即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规律;教育现象存在一个“先天”的本质;客观的教育规律可以通过实证的方法寻求。在这种设定下,教育理论研究者把追求规律、建构法则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核心问题和目标,可称其为教育理论研究的“普遍主义”。
毋庸讳言,普遍主义的知识观必将导致一种决定论意义上的理论范式及知识形态的出现。现代知识普遍性的提出有利于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共同体,其成员之问分享着同样的知识标准和信念,采用着同样的认识方法和必然形式,并根据同样的证据对知识进行着同样的合理化辩护。
在教育学探究中,持普遍主义思维方式与方法的研究者常常迫不急待地、挖空心思地寻找普适性的教育规律。然而,它“不仅不能赋予教育学真正的科学化内涵与意义,而且也难以揭示出教育活动内在的目的、价值及依据所在。”
对于教育理论研究中“普遍主义”的消解是被一种叫做“地方性知识”的知识观来完成的。“地方性知识”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知识观念变革的产物。“地方性知识”,不是指任何特定的、具有地方特征的知识,而是一种新型的知识观念。“地方性知识”的意思是,正是由于知识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生成并得到辩护的,因此对知识的考察与其关注普遍的准则,不如着眼于如何形成知识的具体的情境条件。在此,“知识”是随着我们的创造性参与而正在形成中的东西,而不再是什么既成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能拥有并有效的东西。知识在本质上不是一系列既成的、被证明为真的命题的集合,而是活动或实践过程的集合。活动不只是在思维中进行,更主要的是在语言交往、实验,乃至日常生活中进行着的。知识是一项公共的事业,而不只是存在于少数知识精英和技术专家头脑中的东西。由此可见,“参与”是表达“地方性知识”的一个关键词,知识的主体必定是共同主体(共同体)。
转贴于 对知识的辩护只能伴随着知识的生成过程来进行,任何独立于生成过程的辩护都是无效的。如果说知识必须根植于科学的研究实践中,而不是被完全抽象化于表象理论中,并且理论只能在其使用中得以理解,而不是在它们与世界的静态相符(或不相符)中得以理解,那么,对这样一种知识的辩护就既不可能用形式的论辩来证明,也不可能用先验的方式来一劳永逸地建立起合法性的基础。“地方性知识”并未给知识的构造与辩护框定界限;相反,它为知识的流通、运用和交叉开启了广阔的空间。在地方性意义上,知识的构造与辩护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它始终是未完成的、有待于完成的或者正在完成中的工作。
既然“知识”具有“地方性”的基质,既然教育理论研究的“普遍主义”受到消解,那么,就有理由追问,教育理论知识于此的“合法性”路向在哪里?在当前的情形下,对教育理论“普遍主义”的“合法化”消解就是教育理论流派的创生。这也正是教育理论通向实践、获得“解放”之路。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主体知识身份的确立及意义
多年来,教育研究者对于教育理论与实践这一关系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较有影响的是“两张皮”与“断裂”的指称。而不管是“两张皮”也好,“断裂”也好,都表明了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独白”状况的存在。这种“独白”,构成了教育理论知识状况的“平面景观”。究其根源,“独白”的教育理论是传统认识论的产物,传统认识论遵循主客体二分法,把被研究者对象化、物化。在“独白”的教育理论研究中,把“我一你”关系凸现为“人一物”的关系。在这种研究中,人被物化。而如果把人对象(物)化,势必人为地造成教育领域的两个世界----教育理论者的“世界”与教育生活世界。在此,“独白”的教育理论研究用对理性思想的研究代替了对现实教育生活世界的研究,注重理论的结构与形式,忽略了现实教育生活世界的实际生活内容。在“独白”的教育理论研究中,生活世界变成了一种符号和一种普遍规律的个别表征。教育理论研究者进行的研究没有考虑到教育实践者的感受、知识背景、需要与动机,没有考虑到教育生活世界的“人性化”特征,一切都服从于研究者的意志。在“独白”的教育研究中,教育理论研究者是“我思故我在”,自以为是,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教育理论知识的僵化、凝固,而同时出现的景况是教育实践工作者“我行故我在”。而知识的意义是通过人的对象化活动来确证和实现的,知识作为所知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观念存在方式,只有通过人的对象化活动才能体现出来。人的对象化活动对知识意义的确证和实现,关键在于如何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把观念形态的知识转化为物化的知识力量,这是实现和确证知识意义的一个必要环节。知识具有一种基本的在体性,它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是作为“在者”的人与另一更为整全的“在者”建立起一种生存关系。因此,知识的本质是个体或群体参与或分有(Teihaben)整体,无论分有的方式是沉冥式的还是理析式的。对于这一问题的机理,还可以从知识的生产观中找到理据,如有学者认为“知识生产过程的本质,取决于知识生产主体对客体作用的特性,体现了知识生产中主客体关系的性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发生的机理在于合理地认定双方主体的知识身份,换句话说,在教育世界中至少存在着两大知识群体----教育理论研究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知识身份是二者发生关系的纽带。而也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教育知识才能不断地产生并流动着。
三、当前教育研究的知识图景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与教育家提出并使用过各种各样知识和认识的概念,这些概念导致了多种多样的教育重点和教育实践----显然,我们如何思考知识,确实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如何思考教育。知识的概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者如何思维和行动。事实的确如此。如何确定知识的性质,如何对知识做出分类,这些知识论的基本命题及其探索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教育理论基本命题的思考,教育理论也正是遵循知识本质观的演变轨迹而不断发展,而由此也带动了不同的教育实践与教育变革。
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与知识论的这一关系历史地、逻辑地发生在我们今天的教育研究中。自2004年以来,在我国教育理论界围绕《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一文发生了一场比较大的教育论争。论争的核心在于对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知识”问题的理解上。在笔者看来,无论论争的双方如何持之有据,有两点是必须要清楚或有清醒的认识的。一是认识论(知识论)的适用度问题。从知识分类来看,的知识分类是在科学地解决了知识的起源与本性等重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把知识分为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两大类,这种分类比较准确地提出了知识的类型和特点,而问题在于,主体认识活动过程中的物理、生理、心理活动的具体表现如何,认识论缺乏深入的研究,建立在这一认识论基础之上的教育理论自然存在阙如之处。二是教育学者从认知主义心理学的知识观与知识社会学方面的深思。近年来,以认知主义心理学的知识观融合教育理论的研究论著比较多见。在认知心理学知识观的观照下,教育理论研究者形成了以下认识:教育理论应尝试建立以知识分类为基础的新体系;教育理论应研究不同知识的教育设计与教育策略;应以信息加工理论关于知识的分类为基石,探讨不同类型知识掌握的心理机制与教育模式;教育方式应该基于知识类型的不同进行转向。以此构建的教育理论无疑可使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的“悬置”状况得到有效的缓解。而对知识社会学的省察表明,知识社会学必须以大量的精力处理由对知识性质的看法所引起的认识论问题。
此外,知识社会学的另一个特殊之处在于,当知识成为研究的主题,研究者自身的认识过程也处于审查之列。对教育理论研究的“知识的社会学”之省察意义在于:它告诉我们,教育理论研究是一种社会存在,是一种社会性研究,它拒斥一种“自私”的教育理论研究与“为我”的研究路向,要求教育理论研究路径指向“在”与“他”;教育理论(教育知识)的生成是一种社会性建构活动,它标志着知识生成的地方化与个人化,它本质上拒斥一种普遍主义的、“唯我”的教育知识形态,而这也正是教育理论“知识学”转向的时代要求;教育理论研究应随着其生存的社会基础的变革而发生变化。“在如此普遍发生嬗变的环境下,知识的本质不改变,就无法生存下去,只有将知识转化成批量的资讯信息,才能通过各种新的媒体,使知识成为可操作和运用的资料。甚至可以预言:在知识构成体系内部,任何不能转化输送的事物,都将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