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学教育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学教育研究

中小学教育研究范文1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科研;校本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10-0028-03

课程教学改革,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伴随中小学教师走过了十余年的试验历程。同时,伴随中小学教师经历这一历程的,还有三个出现频率相当高的关键词:校本研究、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大钟启泉教授对这一改革历程的概括是:“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贯穿着这样一个清晰的逻辑: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集中地体系了这个逻辑。”[1]钟教授虽然没有提“校本研究”一词,但是他所提及的“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从课改的实情和实效看,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一直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担负着“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研究重任,也就是说,“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非“校本研究”不能真正完成。

中小学教育科研,经过课程教学改革的洗礼,能否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首要的问题必须思考其在研究目的、研究功能、研究方法、成果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的特殊性,明确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合理定位。“校本研究”从“教师即研究者”思潮诞生,逐步演化,进化而成一种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教育研究方法,历经半个世纪后,被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到空前的高度。行政层面有“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种种规定而自上而下地加以贯彻,基层学校展开了大量的具体实践。这种现实的存在,很自然地引发人们思考:中小学教育科研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研究范式,采取什么样的研究形式和方法,也即中小学教育科研该如何定位,如何使我们中小学教育科研真正成为“有质量的教育科研,是求真务实、对教育改革发展有用的科研,是基础研究、政策研究和实践研究协调发展的科研,是立足中国与面向世界相结合的科研,是产生创新成果与培养创新人才的科研”。对此,我们反复思考,认为中小学教育科研应以校本研究为基本定位,其主要缘由分述如下:

一、校本研究具有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理性教育实践活动特性

校本研究的积极倡导者斯腾豪斯曾强调指出:“如果没有得到教师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能够改进教学,或如何能够满足课程规划。如果教学要得到重大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研究的传统。”我国在课程改革试验发展过程中渐渐形成的校本研究概念,虽然研究对象扩大,但其基本内涵一致,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为研究的专业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实际状况改变的研究活动”[2]。这既表达了我国课改对校本研究内涵的继承与发展,更表明校本研究的基本要素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要义,诸如“研究程序”的提出。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能否做出这样的思辨: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发展的校本研究,是指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学校教育教学领域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科学研究和开发,是对中小学教育规律的探索和把握。换句话来说,校本研究就是建立科学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血肉联系的一系列试验行动。

教育科学理论揭示的是教育现象的一般本质和规律,因而可以指导教育实践。但是,从理论到实践,需要一个中间环节,即创造性地运用理论的环节,这一环节也是一个研究的环节,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过程,解决如何把教育理论运用于具体的教育情境的问题。面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及这种行为背后所依据的东西,进行考察和反思,以求使科学的教育逐渐内化为自身素质渗透到教学常态中,改变那些“非理性”、“无意识”的教学常态,使自己的教育行为由自发走向自觉。可见,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实质是一种理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最大的目的和功效应当是把科学理论引入教育教学实践,提升教师的教育管理理念,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进而改进教育教学实践[3]14。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一种理性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质特性,说明中小学教育科研应以校本研究为基本的范式和方式。

再考察作为中小学教育科研主体的各学科教师工作实景,以及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中小学教师工作、生活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此,中小学教师所进行的教育科研活动,既没必要也鲜有可能探索具有普遍共性的未知领域,提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规律,在宏观上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中小学教育科研侧重于教育经验的概括、提炼和升华。目前,许多有志之士已经认识到,中小学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科研型教师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学校声誉,形成名校、名师、名校长、使学校具有生命力、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3]14。这种基础教育生态的客观规定性,也明确昭示,只有校本研究,方可承载提高教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教育质量均衡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研功效。

二、校本研究具有创生科研型中小学孵化器的作用

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是: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团队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这三个要素三位一体,构成校本研究的三种基本力量和行为方式。这三种基本力量沿着这三种行为方式不断前行,不断地发展,催生了众多研究型教师群体构成的科研型学校。崇州市蜀南小学自2003年进入新课程改革试验以来,持之以恒地抓住和实施校本研究。第一步把研究对象直指课堂,创生并形成“五环节”校本研究模式:“案例学课——自主备课——互动说课——抽签上课——案例评课”,并将其作为构建校本学习研究体系的载体,为校本研究的实践提供了操作平台,支撑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他们试验得出的五条结论是:促进了教师理论学习的实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了教师研究能力和研究意识的形成,创生教师的思想;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活方式的改变,成就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教师由“经验状态”进入到日常“反思状态”,形成了开放的心态;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在此研究实践的基础上,蜀南小学将原来针对课堂的研究“五环节”,演进为“学、培、做、研、评”为一体的“五环节”校本研究,论证形成了“‘五环’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并被立项为2011年成都市教育局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目前该课题的研究正在深入实施之中。蜀南小学经过校本研究实践,由一所合并而来的城郊小学,逐步成长为崇州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四川省、成都市校本研究基地学校。学校现已发展为有近3000名师生的崇州市一流小学,教育质量在崇州市小学中名列前茅。

一些较为薄弱的学校,究其原因是校本研究的薄弱。首先,巨大的外在压力成为教师投身校本教研的阻力。一方面,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和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指标,过于强调学生和班级教学成绩,分数仍然是教学成果的主要参照物,这使得教师不得不围绕此指标而奔波。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很重,据调查,有一些学校的教师工作量达到每周20课时以上,有的还兼任班主任工作,教师没有时间进行系统学习、备课和研讨。在诸多压力下生存的教师,不可能有足够的兴趣、热情与精力参与到校本研究中去,致使教师参加校本研究的内驱力不足。其次,教师缺乏进行研究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中,教师只是知识的接收者和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教育者关注的是如何让教师成为好的“教书匠”,而缺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许多教师即便有参加校本研究的意愿,有专业发展的需求,也不清楚如何去做。

类似的问题在部分学校都存在,解决该问题需要多方面努力。就研究工作而言,如果我们的学校都能够充分认识校本研究的意义,把握其要点,把日常的教研活动向着校本研究的要求提升,学校的教育科研便会走出困境,取得成效。

三、校本研究具有适合中小学教师团队与个体进行科研的程序和方法

目前,很多参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师像研究自然科学那样研究教育问题,在教育科研方法上极力“专业化”,采用实验的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统计和分析,然后归纳抽象出一般性的原理和技术;试图发展并推广所获得的实证性的教育教学知识,把自己感受性的东西(实践和经验)不科学地升华为某种方法理论,并一厢情愿地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研究成果。但更多时候,这些方法或“理论”属于经验的范畴,还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作为一种理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与日常教育教学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校本研究,或者称作“做中学”式的研究。教师将自己作为“研究者”,在工作中研究,达到研究好工作的目的。校本研究具有适合广大中小学教师运用的特点。

首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遵循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经过探索与实践,可以总结提炼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校本研究程序框架。归纳起来,校本研究程序比较典型的是:学习理解实践反思确定问题制定计划试验探索考察过程、结果再反思[4]。教师团队或教师个体,扎实走完每一道程序,既经历了研究,也完成了某个特定问题研究过程,获得了解决某个问题的结论或结果,为该问题研究的深化或相关问题的研究打下基础。由此,校本研究使教师日常工作、改革、科研同步动作,能够将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统一起来,为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次,按照校本研究的基本程序进行研究,启发教师寻求与使用适合的研究方法,使之不断积累“点”的成果。随着校本研究程序的循环往复演进,点的成果连成线,推引教师向着自己理想的教育教学迈进。校本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循环演进,其实质就是教师团队或教师个体反省的行动或行动的反省。

再次,校本研究实施过程中,教师团队或教师个体反省的行动,或者说行动的反省,类似大家熟知的行动研究。校本研究方法就是“学—做—研”合一的方法。这种研究既具有合理的研究行动逻辑,又具有教育教学规律的创生逻辑。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试验主义”的研究主张一样,“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行动”。我们常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应有研究的意识,这种意识具体是什么?我们很难道明。其实陶行知先生的“六生”说,就是研究意识的生命和具体表现形态。这也是我们的老师能够做,而且完全做得到的事情。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校本研究定位,有利于唤醒教师的研究行动,也有利于改变目前研究成果出现的“复制+粘贴”现象,以及课题研究重立项,轻过程,书面材料在成果鉴定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31.

[2]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

[3]窦才,王贺兰.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合理定位[J].河北教育,2004,(Z1).

中小学教育研究范文2

主流语言教学研究主要是在大学,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已经基本成熟,所以谈到语言的教育功能时,对大学生作用并不明显。而中小学语言教育不管教育者意识或没有意识到,都在影响学生的智力和道德发展,包括老师的教学习惯和行为举止风格。

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一个种族多元化的社会,在美国教汉语的老师通常是移民到美国的华人,而这些华人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不同于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他们大多是在20岁以后到达美国的,因此他们的思维方式、肢体语言都是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所以在教学生“你好”的时候我们会无意识地点一下头,老师本身可能不会注意到,但是这种肢体语言却传递给学生除语言以外的新的信息、文化的信息(实际可以被认为是鞠躬的简单形式),这种不同与美国白人交流的肢体语言实际上也在培养学生接受文化多元性的审美和情感教育,包括中国人认为怎么表达肢体语言是对别人的尊重,学生应该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语言行为方式要有理解和包容的态度等等。这对发展学生的是人际智能也有促进作用。

海外汉字教学的过程更是体现中国哲学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师生交流过程,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对汉字的结构、造字法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空间智能;用毛笔写书法可以培养学生对中国字笔画、整字、篇章布局的审美能力,挖掘学生艺术潜力。

在学习汉语拼音声调的过程中,由于汉语的元音较为饱满、乐音性强,能在学生不知不觉中提高他们听音辨声的能力,当然老师也可以利用“五线谱”声调标示法和音乐中的do,re,mi,fa,so结合,不仅方便学生感知声调发声方法,又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智能。

教小学生对老师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因为语言经常要和活动及游戏融合在一起才能让学生动起来,保持兴趣。小学的中国饮食文化可以采用“筷子使用比赛”的方法锻炼小学生的眼手配合能力,从而促进孩子的身体协调性的发展。数字歌、拍手歌让学生不仅嘴动,而且手动,在轻松游戏的氛围中学到语言。

中小学教育研究范文3

关键词 “双边联动” 区域教师研训机构 中小学教育质量 模式构建

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是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不断追求的核心目标,也是区域教师研训机构职能发挥的根本动力。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而民族的素养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此,各国纷纷采取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或深化课程改革,或加强教师质量提升,或追求教育机会公平,推进举措层出不穷。然而,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在提升中小学质量方面所体现出的短板各不相同。基于此,本研究以区域教师研训机构自身理应担当的职责为研究出发点,以提升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为目标,以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和中小学校为主体,对如何构建区域教师研训机构与中小学校联合行动的模式进行初步探索。

一、区域教师研训机构的联动职能

区域教师研训机构的核心职责就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职责的明晰有利于其功能的发挥,作为一个地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中心,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应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作为工作重心,围绕教学研究指导、教师培训培养、教育科学研究等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体而言,区域教师研训机构的教研指导工作必须要有全新的认识,教研员与一线教师、学校的关系必须要有深刻的改变,打破被动的、单向的、消极的教研指导关系,创建有互动、有合作、有共享的崭新局面,这是教研指导工作的应有之态;区域教师研修机构的教师培训培养工作应摒弃传统的自上而下、缺乏实效、脱离教学一线的培训模式,基于中小学校和一线教师的发展需求,通过加强双方联系,有效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优化培训设计,从而提高培训活动的实效性;区域教师研训机构还应依托和全面深入基层中小学校,加强联系和互动,重点基于课题研究为一线中小学校和教师提供全面深入的科研指导和科研管理,形成科学研究、学习研讨的共同体。

二、区域教师研训机构的联动准则

区域教师研训机构是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阵地。201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推动各地结合实际,规范建设县(区)域教师发展平台。足见国家对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建设的重视。2013年教育部公布《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其每一项要求都不是区域教师研训机构或者学校任何一方能够单独达成的,需要整合多方力量,增进多方互动合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育部高度重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改革与建设,旨在建立以区县教师培训机构为中心,上挂高等院校、下联中小学校,支撑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学习资源中心,在国家、省、区县、学校等不同层面及其互动中使教师群体成为全国最大的、立体联动的专业学习共同体[1]。政策的逻辑分析是指导实践的准绳,既然“推动合作、分享、学习的结构重组与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那么从区域的角度整体考虑,加强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和中小学校的深入互动,有利于整合多方面的教育力量,最终推进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换言之,实现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和中小学校的双边交互联动、双赢互惠、和谐共生,是区域教师研训机构与中小学校联动的应然追求。

三、“双边联动”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的行动模式构建

1.“双边联动”模式意蕴

所谓“双边”即两方,或者两个主体,本研究具体是指区域教师研训机构与中小学校所搭建的互动共同体。“双边联动”从字面上来解释,即由两个主体共同参与的联合行动,本研究的“双边联动”具体是指: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共同参与的,以实现区域教师研训机构与中小学校交互联动、双赢互惠、和谐共生,提升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为目标的联合行动。一方面,区域教师研训机构通过优势功能的带动和渗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区域内中小学校相应职能的发挥,达到提升区域教育质量的目的;另一方面,基层中小学校为区域教师研训机构的工作提供有关提高教育质量诉求的各种反馈,促使研训机构的职能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便更好地为基层学校服务。

2.“双边联动”模式的指导思想

“双边联动”的根本目的是联动主体双方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达到互助共进、螺旋式上升发展,最终促进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构建一个行动模式可以理清内部要素之间的整体关联性,起到实践可操作、顶层可指导的作用,因此,围绕本研究的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双边联动”的行动模式构建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1)构建“教育共同体”

“教育共同体是基于一致的教育信仰,为了共同的教育目标,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责任感的个体联合,或称之为教育者共同主体形态。”[2]基于此,教育共同体应包含三个关键点:共同目标、多主体联合、关系模式,具体而言,即要求成员共同参与,基于各自的关联,融合各方力量,在一定制度的规范下建立有效的关系模式,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开展“双边联动”的过程中,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和中小学校的联合行动正是建立在双方结成“共同体”的基础之上,因此,“双边联动”行动模式的构建首先应遵循“教育共同体”原则,明确联动的双主体和共同的联动目标,理清双方的关联,促进“双边联动”的有效运行。

(2)遵从“目标导向”

目标对于个人或者群体而言都具有激励作用,在众多的激励理论中,不论是弗鲁姆(Victor H.Vroom)的期望理论,还是洛克(Locke,E.A)的目标设置理论都将目标视为影响人行为的核心要素,可见其重要性。本研究的“双边联动”是一个行动研究,行动的最终目标设定为“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即通过“双边联动”的实践,区域教师研训机构与基层中小学校实现互助共进,在区域层面产生持续的积极影响,进而达到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目的。这一顶层目标的确定为整个双边联动的行动研究指明了方向,顶层目标的定位和导向是前提,随之而来是对目标的细化与落实。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原本就存在一定的关系,而“双边联动”并非是将传统的关系,而是以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为目标,在原有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继承与创新,因此,“双边联动”行动模式的构建应遵循“目标导向”原则,模式各要素的选择、运行都应围绕目标展开,总而言之,模式的构建须掌控住“双边联动”的正确航向。

(3)促成“交互发展”

“交互”一词较多地出现在互联网领域,在教育领域的远程教育中也较为常见,主要研究在互联网平台如何更好地实现人机互动以及人与人的交流。当然,交互的本意可理解为互动,尤其强调双方面的互动。在社会学领域中,有专家认为互动即人际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互相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3]。本研究的“双边联动”强调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和中小学校的“人际互动”,无论是教师个体、教师群体还是中小学校、教师研训机构,在其追求发展的进程中,交流与互动不仅可以扩展思路,而且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合作共赢。在“双边联动”中的交互是多元化的,即教师与教师的交互、教师与教研员的交互、教研组与教研组的交互、学校与学校的交互、学校与个体的交互、教研组与个体的交互等等。因此,“双边联动”行动模式的构建还应遵循“交互发展”原则,创建交互情境,指导交互行为,更好地促进个体与群体的发展。

3.逻辑分析与要素选择

基于前面对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应然职责的分析,区域教师研训机构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基层中小学校,而中小学校以提升区域教育质量为核心职责,因此,本研究以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为核心目标,这是模式构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双边联动”是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托,“双边”指向行动的两个主体,即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和中小学校,行动主体选择行动媒介,提炼行动路径。按照行动的流程性以及系统的内在逻辑,“双边联动”的行动模式在明确了目标与主体之后,首先应理清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和中小学校之间的关系,基于教师区域研训机构的教研、科研、培训三大优势职能以及中小学校的核心职能,提炼出开展“双边联动”的媒介和路径,这是“双边联动”的核心内容。而如何将这一核心内容在实践中运行起来,需要设计“双边联动”具体的运行方式,形成一套系统的运行机制。除此之外,“双边联动”开展的效果如何,是否实现了既定的目标,需要对“双边联动”进行评价,实施前的评价可通过调查分析了解现实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实施过程中的评价可提供信息反馈,及时进行调控;实施完成后的评价可得出结论,提炼成果并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因此,以整体推进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为目标,以充分发挥区域教师研训机构职能为前提,以联动教研、联动科研、联动培训为抓手,以实现区域教师研训机构与中小学校的互助共进,交互发展为核心,是构建“双边联动”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行动模式的基本思路。基于这样的逻辑,“双边联动”的行动模式应包含六大基本要素,即联动目标、联动主体、联动载体、联动路径、联动机制、联动评价。

4.模式构建

基于以上思路,本研究围绕联动目标、联动主体、联动载体、联动路径、联动机制、联动评价六大基本要素,细化各要素包含的内容,构建出“双边联动”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的行动模式,如图1所示。

联动目标是“双边联动”开展的目的,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为最终目标。通过加强区域教师研训机构与中小学的联合行动,建立以区域教师研训机构与中小学为联动主体的合作团体,发挥各自优势,形成良性的联动机制,在联动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同时促使区域教师研训机构改进工作,整合各种优势资源,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实现双方合作共嬴的协同局面,从整体上提高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

联动主体是“双边联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与实施者,具体是指区域教师研训机构与中小学校。本研究将区域教师研训机构与中小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联动共同体,使研训员与基层中小学教师主动地参与“联动”,共同针对中小学提升教育质量的诉求以及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发展现状开展“双边联动”,改变研训员与中小学教师被动地交流与合作、区域教师研训机构与中小学校的互动未尽的现实状况。

联动载体是开展“双边联动”的媒介,具体围绕“三课”即课堂、课程、课题展开。课堂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的课堂环境营造、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课堂管理、教师的情感表达与学生的交流等都能体现出一个教师的课堂理念;课程从理论转化为实践必须依靠教师落实于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的课程观、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等都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课题能促使教师进行专业阅读,引发教师自主反思并开展课堂实践,引导教师形成互助团队等,可以说课题研究是促使教师将教育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此,“三课”基本涵盖了教师研训机构与一线教师关联的核心要素。

联动路径是开展“双边联动”的实施路线和核心内容,具体是指联动教研模块、联动科研模块、联动培训模块。

中小学教育研究范文4

【关键词】网络 教育技术 教师校本培训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是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更新的加速,这项培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将会表现的越来越明显。本人近几年一直在学校里从事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对这方面有些心得,在此抛砖引玉,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综合发展的重要工作,旨在提高教师教学软件制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效率,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质。科学理性地把握校本培训的目标、内容、方法,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有利于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

因此在利用网络进行校本培训的工作中,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目标与校本特色,首先要掌握以下内容:

(一)信息技术基本技能

1.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般操作与使用,具有使用教学软件的能力。

2.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能编排教案、试卷、论文等。

3.了解因特网的信息服务,能利用因特网获取、交流、处理与应用信息,能将因特网的各类信息服务应用于教学工作中。

4.掌握文稿演示软件的使用,能编排和演示教学内容。

5.能够应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教学信息的综合处理,如统计、筛选、排序等。

(二)学科整合,课件开发

1.掌握网页制作的基本方法,能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学术交流,能利用远距离教学体系进行教学。

2.掌握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素材的编辑与制作的基本方法,能简单制作教学素材与教学软件,具有教学素材与教学软件二次开发的能力。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研究,我们认为教师只有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及相应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才能融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活动中去。因此,基本技能培训就成为进行课堂整台培训的基础。

在以计算机和网络构筑校本培训平台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以下方式保证了培训的有效性。

一、深入学习、全面动员,利用校园网持续广泛地开展“校本培训”。

期间我们编印了教师学习手册,介绍了WPS、PowerPoint、Word等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每位教师人手一册,由电教组教师进行讲解和辅导。有了充实的理论,教师们潜在的创新意识被激活了,通过学习,他们设计了自己所任学科的多媒体课件的文字脚本,编制多媒体课件。各位教师还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在校园网上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主题学习网站,有的是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的展示,有的是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有的是研究性学习的平台,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学习途径和大量的学习资源。在培训过程中,许多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的素养都得到了提高。比如生物、地理、历史等教研组,他们在接受学校的信息技术培训以后,全组的每一位教师都设计并实践了一个教学案例,并且建立了“生命科学学习网站”、“植物园”、“教师培训基地”、“名胜景区欣赏网络课程网站”等主题学习网站,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加了教师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使多媒体教学与新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我校教师都懂得信息技术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能上网查找、下载教育教学信息,能制作课件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教育信息化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开展。

二、利用网络展示示范课、研讨课教学活动

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推广活动之初,有不少教师不敢使用多媒体设备上课,怕出差错被人笑话。我们组织几个计算机操作比较熟练的教师上示范课,然后交流设备使用方法和课件制作方法,使大家感到使用多媒体设备上课并不需要特别专门的培训,使用简单的课件也能成功上好一节多媒体课。在消除了大家的畏惧心理之后,学校在每周固定时间组织本校教师上一节多媒体公开课,每次上课之后都要进行认真的评课交流活动,使大家的水平不断提高。用录像的方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更细化的分析,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教学研究的推进作用。在这过程中,我校将录像分析法落实到各个教研组的日常工作计划中,把几年来学校组织的各级公开课录像资料进行了整理,首先将这些公开课的录像全部转录成VCD光盘,然后将VCD转换成RM格式的流媒体文件,再将这些公开课的流媒体文件上传到校园网的视频资源库中供全体教师参考、分析。

三、建设校园网络,提高校本培训的效率。

为了能让学校积累的教学工具为广大教师所掌握,并产生真正的教学生产力,我校专门开展了专项校本培训活动,同时学校购买了大量多媒体教学软件,为了使资源能共享,还建立了校园资源网络。

从理论上说,没有一种技术可以一劳永逸,现代教育技术更是如此,今天掌握的技术,明天就有可能更新换代,所以现代教育技术要“常学常新”。教师不但要学习技术,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在工作中如何使用学到的技术,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用于日常的工作中,最大可能地把学到的本领“致用”,遇到问题再学,然后再用。正是如此,我校坚持培训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与评比活动相结合、与成果推广相结合。一是要求全体任课教师人人懂得计算机操作,掌握校园网和因特网技术,人人会使用常规电教设备和多煤体电子教学平台进行教学,人人会作多媒体课件及电子教案。二是要求教师运用课改新理念,自己制作课件参加中小学教学设计评比。三是要求各教研组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相关课题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在校园网上,供同行使用和交流,这样起到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作用,同时也带动了学校的教育科研。

总之,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目的是提高教师的素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课程改革的步伐,与时俱进。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深深的感到:扎实有效的校本培训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通过计算机及网络构筑校本培训的平台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而且除了利用网络对本校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我们还要充分地利用互联网,加强与各地名校间,甚至是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学习与合作,加快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共同迎接新课程改革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黄荣怀 《多媒体教育网络的设计与开发》GCCCE'97,广州,1997

中小学教育研究范文5

1 大班额的危害

教育部文件(教人〔2002〕8号)规定,普通中学每班学生45~50人,城市小学40~45人,农村小学酌减。大班额既束缚学校的创新与发展,又严重地影响师生身心健康,阻碍教育质量的提高,制约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便于比较起见,现举大班额每班80人为例,与部颁标准每班50人进行比较,说明其危害。

1.1 大班额现象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个班的学生比较多的话,就会使学生的受关注度降低,就会出现老师对学生不一视同仁的氛围,这会极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是看中在老师心里的重要程度的,把在课堂上老师提问自己的次数作为衡量老师对自己好不好的标准,但是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多的话,老师对学生的提问和辅导都是受限制的,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提问到,这就会给没提问到的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进而会对老师产生情绪,不会认真的学习这门老师的课程了,因而会影响到老师的教学质量。一个十分负责的老师,如果教小班的话,分担给每一个学会的精力会很对,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增加学习的兴趣,但如果这位老师教的是大班,每位学生的精力就会减少,但老师的总付出精力是有增无减,这样一来老师的身心健康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的话还会造成老师生病或英年早逝;学生较多的班级环境是不完善的,总是吵吵闹闹不安静的,学生在这样的班级学习,难免会受到不好的影响,不利于成绩的提高,这样的班级也不会形成良好的班风,对教师的教学也不会有质量上的提高,不利于老师把学生培养成为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1.2 大班额现象严重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个班级的学生较多的话,会使学生的个体活动空间和学习空间变小,学生和学生间都是没什么距离的,身体活动是受束缚的,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一个教室中生活着很多的学生,教室中的氧气是有限的,学生吸收氧气量就会减少,二氧化碳量却在增加,造成学生缺氧现象,这更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别说在学习成绩上有所提高了。特别是在冬天,由于天气较冷,教师的门窗都紧闭着,空气流通不是很好,空气质量不是很好,就造成教室内的气味不好,形成恶劣的空气,学生长时间吸收这种不好的空气,会给学生的肺部造成伤害,更严重的话会造成学生的全身健康。大班额现象降低了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关爱程度,因为学生较多,老师有时会照顾不过来,就会使一部分想改善不好成绩的学生因为老师的照顾不到而选择放弃学习,进而破罐子破摔,误入歧途。

2 我市中小学教育中“大班额”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城市教育事业发展预测及发展规划,给政府提供教育发展预测的准确情报。政府应根据发展预测努力增加教育投入,不断促进城市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2 从2015年秋季开始,小学起始年级班额控制在45人以内,初中起始年级班额控制在50人以内。初中、小学其他年级采取均衡同一年级的班级人数或分班的形式进行治理,班额严格控制在60人以内,使特大班额问题得到解决。

2.3 严格学籍管理,对于非毕业学年的大班额班级做到班级人数只减不增,学生只出不进,使大班额问题得到缓解。严格执行划片招生政策,适龄少年儿童严格按照户籍划片就近入学。对生源多的片区,挖掘潜力,增加学校教学班数,不许突破规定班额。

2.4 建立定期报告制度和整改制度。市教育局建立城镇中小学校大班额情况定期报告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定期向教育局报告班额情况,市教育局定期把大班额情况向市人民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同时,市教育局落实控制大班额工作领导责任制,把切实解决好大班额问题作为考核校长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加强对中小学校大班额情况督导检查,及时通报相关情况。对检查中发现仍然存在大班额的中小学校,及时进行通报,对大班额问题严重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并限时整改。

2.5 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兴办民办教育,以补充公办教育之不足,为政府减轻财政压力。引导民众改变教育消费观念,逐步分流部分学生进入民办学校,以减少社会教育需求对公办学校的压力。也就是要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扩大教育规模,增加学校数量,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即保证“学有所教”。这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从总量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否则,总量不足,再怎样都不可能解决问题。其道理再浅显不过。剩下的,就应是政府下决心、加力度的问题。

中小学教育研究范文6

素质教育正在我国教育学界如火如荼地进行,也涌现出以素质培养和拓展为主旨的教育改革实验,在我国的中小学教学领域,素质教育逐渐渗透到中小学的教学改革之中,然而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渗透力不足,针对素质教育在中小学改革中的功效缺损的现象,需要采用有效的措施,系统优化,持续推进,从而使素质教育的观念深入到中小学改革的全过程之中,全面变革传统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

素质教育;中小学教学;改革;渗透

在当前素质教育全面倡导和推行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学改革成为了迫切而必然的课题,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禁锢,中小学教学改革受到制约,需要以素质教育为契机和目标,以中小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为着眼点和出发点,渗透和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理念,以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为核心,从而推进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1现行中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剖析

现行的中小学教学主要是采用班级课堂教学的方式,将学生依照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排成固定的群体,教师则对班级实施分学科的教学,在统一的时间内实现统一的教学内容,这样可以大规模、集约化地培育学生,使之成为有文化的人。然而,这种中小学课堂教学方式也存在教学进度刻板、教学标准“一刀切”等问题,无法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个性,也不适宜于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主要存在如下教学弊端:(1)教学目标过于注重知识化。在中小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目标并非学生的全面素养的促进和提升,没有将视野聚焦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创造与应用能力,而是将大量的中小学知识灌输给学生,要求他们完成背诵、记忆、考试等任务即算实现教学目标,并以考试成绩的分数高低评判学生的学习完成情况。这就使学生的学习目标过于知识化,没有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的具体问题解决过程中,使学生无法真正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可见,现有的中小学教学目标并未完全达成,没有真正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2)教学方法单调缺乏灵活变化。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运用大量训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输,这种重复、单调的教学练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活泼天性,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质量较少关注,这不利于学生自我知识的全面建构。(3)教学内容保守陈旧。在中小学的教学内容之中,对个人价值的创造和发展较少提及,更多的是宣扬服从、牺牲、奉献和一致。在数学课程教材内容中,较少涉及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和实际性的教学内容,并在一些教学内容中缺乏对时代精神的体现和对科学精神的关注。(4)教学形式单向性。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了一个全方位表演的主角,而学生成为了在旁边观看的配合性角色,使教学形式呈现出单向性,缺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和共同影响过程,这种教学现状亟需改变。通过对上述中小学教学问题的分析,我们需要探讨其中深层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深入分析中小学素质教育功效缺损的深层原因,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中小学的组织体系建构还不够完善。我们需要从中小学教学系统的组织结构入手,分析中小学教学系统的运行状态,在目前的中小学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之中,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构成: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事业单位、承担具体教学任务的中小学校、接受中小学教育的群体。在这三类群体之中,各有其不同的角色,这些组织结构内部存在运行不够通畅、关系没有理顺的问题,这使得中小学组织结构系统的整体效能较低,其专业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评价效能体系还需要改革和完善。(2)中小学教育资源的配置缺乏优化,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冲突。考虑到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持续偏低,使中小学的教育资源配置存在明显不足,这难以实现中小学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调适,同时,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仍旧较为突出,显现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状态,这种区域间的经济水平差异也导致了教育资源的差异化,突显出结构性矛盾的冲突性缺陷。(3)传统教育价值理念的束缚。我国在长期的儒教主流思想价值的熏染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学习观念根深蒂固,人们都将升学视为个人成功、成才的标志和象征,这种价值理念在与现行的考试制度相结合的形势下,滋生出应试教育的中小学教学模式。

2素质教育在中小学教学改革中的渗透和实现路径

中小学教学改革牵涉甚广,在素质教育的改革大趋势下,需要强化推广中小学素质教育理念,并考虑影响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相关因素,实现素质教育在中小学教学改革中的渗透。

2.1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学改革中的素质教育目标

在中小学教学改革进程中,要全面树立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主体和核心,向学生传输各方面的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美学观念,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强健,达成学生身心的和谐、健康发展。在素质教育理念之下,中小学教学目标不能将能力提升和品德培养、美学价值观念等视为附属品,而应当通过下述具体措施切实落实。

2.1.1落实学生的能力提升措施

在中小学教学改革中,应当在教学中创设相应的思维活动情境,提出预设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要以学生的思维为轴心,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和设计,不能局限于学生记忆水平的教学组织形式,还要多多创设理解水平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思维水平的教学组织形式,要将课堂活动定位于思维活动的轴心之上,并充分运用非智力因素促进中小学课堂教学,以促进中小学生的知、情、意的统一和谐发展。

2.1.2落实学生的品德培养措施

对于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不可忽略,在中小学教学改革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的传输,还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开发和教育,不能将思想品德教育置于从属的地位,必须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要充分发挥语文、历史、英语等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科课程的优势,将社会先进性思想和品质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突出这些学科教学中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于以抽象性思维为主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课程,要利用其精确、严谨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并通过抽象的方式将对学生的品德培养融入到科学性之中,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知、物质相互联系的认知、对立统一的法则认知等。

2.2素质教育在中小学教学内容改革中的渗透和实现

在中小学的教学内容中,可以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和来源,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力发展和思想品质,都主要是通过中小学教学内容而实现,由于中小学教学内容是对人类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提炼,因而,可以帮助中小学生快速地对世界和社会进行认知和理解。同时,教学内容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主要依据,教师必须以教学内容为前提,拟定和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如:侧重于对学生技能的教学内容或实验的教学内容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设计,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在对中小学教学内容的改革的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2.1实现由偏重文化知识的传输变为知识与道德教育并重的改革

在中小学教学内容改革中,不能集中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方面的文化知识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内容偏向于适应社会生产的需求,而不是出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应当将这种单向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双维”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以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要满足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对学生进行与文化知识并重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样,才能实现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完善。

2.2.2实现由“大一统”式的教学内容模式转变为基础性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中小学教学内容中,侧重于对文化知识的统一化教学,它对学生的知识差异化较为忽略,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需要转变这种“大一统”的教学内容模式,要重视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如将精英数学转变为“大众数学”,使之成为学生必学而且能够学习的数学课程。

2.2.3注重教学内容体系之间的关联性,实现教学内容的综合化改革

在中小学教学内容改革中,要认识到不同的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相互联系的、相互渗透的,我们需要关注教学内容体系之间的关联性,加强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渗透,从而使学生掌握更为宽泛的学习内容,深入而牢固地掌握自然知识和社会性知识。

2.3素质教育在中小学教学方法改革中的渗透和实现

在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中,要注重教学的交互性和启发性,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知识获取过程,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善于思考。还可以借用现代化的信息教学手段,使教师集中精力在对学生的备课和学习指导的过程中,从而使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

3结语

在素质教育全面倡导和推行的过程中,中小学教学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教育目标为引领,注重对中小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优化中小学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并使之获得全面素养和能力。

作者:王玉兰 单位:江西瑞昌高丰中学

参考文献

[1]方恒妃.“素质教育”提出以来有关中小学教育的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2]朱献.与我国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城市小学校教学空间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