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特殊教育教学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特殊教育教学策略范文1
相对同龄的普通学生来说,培智学生思维发展迟缓,语言理解与表达水平低,抽象概括能力弱,生活经验有限。在众多学科中,语文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础,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奠基石,因此学好语文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数培智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经常出现理解混乱、记忆困难等现象,造成学生成绩止步不前。因此,教师应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走出学习困境。
关键词:
一、特殊教育学校语文学科的重要性
在普通小学教育体系中,语文学科是基础,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石,在特殊教育学校中也不例外。特别对于这群培智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与现实社会的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的生活是被家长与老师所全权包办的,能力有限的他们在家中无所事事,不会做家务;交往能力弱的他们极有限地参与社会活动,需要家长和老师手把手地辅助。语文学科包含他们大部分的生活,让他们学会生活技能,增强他们的能力,重拾自信。语文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让他们学会与他人文明友好地相处,让他们渐渐走出家门,慢慢融入社会。语文学科就像一把钥匙,它能开启培智学生与现实社会间的一扇门。
二、特殊教育学校语文学科的现状
1.语文教材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现在特殊教育学校中使用的教材是各校经过自己的社会实践或教学经验所提炼而装订成册的,尽量考虑自己学校学生的能力,贴合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有的学校是根据学生的能力,结合他们生活实际而临时设计进行教学的,因此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材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2.教学内容单一化。因为培智学生的各项能力有限,他们模仿能力弱,需要教师不同程度的辅助;记忆能力弱,需要不断反复练习;理解水平较低,需要实际事物的帮助。他们在学习知识时总是需要重复和直观,老师在教授时也选择浅显的内容并不断地提醒。因此,久而久之课堂内容变得简单且单一,重复且枯燥。
3.学生程度差别大,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一个班的培智学生虽然少(8-9名),但是学生的程度差异却很大。以本班(10-12岁儿童)学生为例,程度好的学生可以写短篇日记,与别人进行有目的的交流,而程度差的学生,他不能与别人进行简单的交流,甚至很难配合老师完成一个简单的活动。因此,课堂中的内容要配合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选择,而一个内容可能不同时满足九个学生的能力与需求,往往就会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
三、语文课堂中教学策略的运用
1.创造和谐舒适的教学环境,克服学生的畏缩、自卑等不良心理。培智学生由于认识活动等方面的缺陷,在生活和学习中遭受的挫折和失败比常人多得多,他们普遍存在退缩和自卑等不良心理。他们对所从事的事情缺乏自信,缺乏成功的期望,甚至事情尚未着手做,就觉得无法成功,从而放弃努力。对于这样的学生,需要教师为他们创造和谐温馨、欢乐愉快的教学环境,尽可能地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师生间的信任,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不良情绪,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
2.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成功机会和体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尽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使他们通过努力能够学会所教知识和技能。当学生感到自己能够学得懂、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当看到自己的成绩、看到别人赞许的目光时,会受到很大的鼓舞,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在教授拼音时,对于某些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拼读就可以,有的学生可以要求他独立拼读。再好些的学生,就可以请他帮助能力弱一点的学生,当起小老师的角色。总之,分层要求,让每个学生都做他能做到的事,先建立自信,再增加难度,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3.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强化。对于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和强化。比如有一个自闭症学生,上学快一年,很少跟同学交往,平时也从不主动开口说话,我想尽办法也没能让他主动开口说一句完整的话。突然有一天,我拿来了一个印有米奇图案的盒子,我发现这个自闭症学生眼睛总是盯着米奇的图案,嘴巴微张,似乎想说什么。这时候,我主动走到学生跟前,拿出盒子放到学生手里,问:“好看吗?”学生答:“好看。”由此开始,学生渐渐跟老师互动起来,主动性的语言也出来了,让我激动不已。
4.设计多种学习通道,实现个体学习目标。班级中学生程度差异大是教学困难的一个主要因素。同一个教学内容并不适合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有的学生适合回答简单的问题,有的学生适合在提示下回答问题,有的学生适合复述问题,有的学生适合适合用行动回应问题,有的学生适合完成一项跟问题答案相关的任务。这堂课大家在同一个课堂上同样的内容,但每个人实现的目标不同。能听懂问题的学生,请他回答问题;能注意听我说话但不甚理解的学生可以重复我的问题或答案;不善于说话但有理解力的学生可以用行动表达他的答案;完全听不懂的学生请他完成一项相关任务,等到完成时全班给予他适当的评价。在这样的过程中看似各忙各的,实则每个学生都各有所得,都是根据自己的学习优势参与课堂学习,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四、结语
总之,对于培智学生来说,语文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使他们的生活更丰富,使他们的生活更有意义,使他们的生活更精彩。怎样把语文这门学科带入培智学生的人生里,是需要经过教师们的极大耐心的。怎样合理地、恰如其分地将语文知识展现在学生的眼前,需要教师们无限与博大的智慧。
参考文献:
特殊教育教学策略范文2
【关键词】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它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包办”到指导。因此,指导、培养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提高智障儿童学习的效率是增强智障儿童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我们知道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智障儿童也不例外。尤其是培养智障儿童学习兴趣能把他们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就能减少厌学度,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这方面的能力培养。特殊教育主要是针对身心发展有缺陷的儿童实施的教育,本文所指的特殊教育是针对聋哑儿童实施的教育。特殊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一点是有爱心,让儿童在这种被关爱的环境之下成长为对社会有用之才。近年来,特殊教育备受广泛关注,社会各界人士都比较重视特殊学生的教育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在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改革和创新,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断提升特殊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技能,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以下笔者结合多年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当前聋哑儿童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改进策略。
一、特殊教育中聋哑儿童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在特殊教育聋哑儿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影响,教学效率未达到理想效果和水平。
(一)教师教学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特殊情况
从特殊教育的定义我们知道:特殊教育是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实施的教育,是一种爱心教育。因此,就特殊教育本身而言,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应当结合学生实际需要,以促进教学效率提升,更好地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这一点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是不谋而合的。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并不是特别了解,对于聋哑儿童的实际情况把握不明,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已经形成特殊教育普通化的教学现象,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不利于特殊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长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之下,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不习惯制定教学目标。有些教师的教学活动可以称之为“走一步,看一步”,没有明确的规划和详细的目标,缺乏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其实,这是一种不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于特殊教育而言,教师在教学中更应当指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旨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由于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实际经常偏离实际轨道,知识技能的单向传输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被动的学习模式难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改进策略分析
以上笔者分析了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针对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特殊学生实际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呢?
(一)用沟通搭建爱的桥梁、用爱心唤起儿童自信
特殊教育是针对特殊儿童实施的教育,尤其是针对聋哑儿童实施的教育。对于这部分有点缺陷的儿童而言,他们在生活中更需要关心和爱护。在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形成“用沟通搭建爱的桥梁、用爱心唤起儿童自信”的教学理念。所谓沟通,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继续沿用传统干巴巴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要强化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并在这种互动教学环境之下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如哪些学生具有哪些特殊的心理需求,哪些学生存在家庭教育缺位的现象,哪些学生属于特殊教育中的困难群体等,通过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要,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用爱心、关心和诚信消除学生的心理自卑感,帮助学生找回自信,用一种乐观、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和未来,不断提升特殊学生的生存技能。
(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學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今后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预习、听课和复习是亘古不变、具有较强科学性的学习方法。首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预习,通过预习,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使学生的听课变成加深知识印象的过程,而不是初步学习的过程;其次,指导学生认真听课,听课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结合自己的预习状况,对已经了解的知识点加深印象和了解,对于不了解的知识点,学生认真听讲,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最后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复习,这种复习方式可以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对课堂教学内容和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和巩固,以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总之,对于特殊教育小学数学而言,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成为有用之才。
(三)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殊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在创新教学模式上,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对聋哑儿童听力和表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多媒体丰富多彩的形状图像,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一至九的乘法口诀时,我为智障学生安排了教—扶—放的学习过程。在讲一至五的口诀时,以教为主,让他们互相讲解。讲六和七的口诀时,以扶为主,请互助伙伴与学生一起按我给的表补充完整。而讲八、九的口诀时,则以放为主,放手让他和小伙伴一起按表格完成。让智障儿童自己学习乘法口诀。不仅培养智障儿童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衔接能力,而且让智障儿童亲自尝试,加深智障儿童对所学知识和学习方法的理解和记忆,训练智障儿童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增强智障儿童知识迁移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了自信,看到自己的发展,自然就会对学习感兴趣。
总而言之,在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教学的“特殊性”,并且善于结合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当前聋哑儿童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
作者:隋庆
参考文献:
特殊教育教学策略范文3
一、数学语言的三大特点
要灵活应用数学语言,必须掌握数学语言的特点。数学语言可分为抽象性数学语言和直观性数学语言,包括数学概念、术语、符号、式子、图形等。数学语言又可归结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类。数学语言作为数学理论的基本构成成分,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应用的广泛性”。
各种形态的数学语言各有其优越性,如概念定义严密,揭示本质属性;术语引入科学、自然,体系完整规范;符号指意简明,书写方便,且集中表达数学内容;式子将关系溶于形式之中,有助运算,便于思考;图形表现直观,有助记忆,有助思维,有益于问题解决。
各种形式的语言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文字语言是理解数学概念、原理的基础,它严格地界定了数学对象及其相互关系,深刻地揭示了数学对象的本质。数学文字语言与日常讲话用的语言不同,日常语言是习俗的产物,也是社会和政治的产物,而数学语言则是慎重的、有意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凭借数学的严密性和简洁性,我们就可以表达和研究数学问题。
二、数学语言的教学策略
首先,注重普通语言与数学语言的互译
普通语言即日常生活中所用语言,这是学生熟悉的,用它来表达的事物,学生感到亲切,也容易理解。其他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必须以普通语言为解释系统。数学语言也是如此,通过两种语言的互译,就可以使抽象的数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借鉴,从而能透彻理解,运用自如。
“互译”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将普通语言译为数学符号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学化”,例如方程是把文字表达的条件改用数学符号,这是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程序。二是将数学语言译为普通语言。
(下转第156页)
(上接第155页)
数学实践告诉我们,凡是学生能用普通语言复述概念的定义和解释概念所揭示的本质属性,那么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刻。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不适于口头表达,因此也只有翻译成普通语言使之“通俗化”才便于交流。
其次,注重数学语言学习的过程,合理安排教学
数学概念和数学符号的形成一般包括逻辑过程、心理过程和教学过程三个环节。逻辑过程能够揭示概念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便于对数学结构从整体上理解,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与认识。心理过程是指学生从学习数学语言到掌握数学语言的过程,这种过程往往是因人而异。数学符号和规则从现实世界得到其意义,又在更大的范围内作用于现实。学生只有在理解数学语言的来龙去脉及意义,而且熟练地掌握他们的各种用法,从而得到理性的认识之后,在数学学习中才能灵活地对它们进行各种等价叙述,并在一个抽象的符号系统中正确应用,从而达到对数学符号语言学习的最高水平。教学过程则是教师具体对某个数学符号进行讲解、分析、举例、考查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驾驭数学语言。
1.善于推敲文字语言的关键词句。
文字语言是介绍数学概念的最基本的表达形式,其中每一个关键的字和词都有确切的意义,须仔细推敲,明确关键词句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例如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中的关键词句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教学时要着重说明平行线是反映直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不能孤立地说某一条直线是平行线;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可让学生观察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也不相交;通过延长直线使学生理解“不相交”的正确含义。这样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推敲、变更、删简,使学生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这些关键词句不可欠缺,从而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2.深入探究符号语言的数学意义。
符号语言是文字语言的符号化,在引进一个新的数学符号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各种有代表性的具体模型,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再根据定义,离开具体的模型对符号的实质进行理性的分析,使学生在抽象的水平上真正掌握概念(内涵和外延);最后又重新回到具体的模型,这里具体的模型在数学符号的教学中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作为一般化的起点,为引进抽象符号作准备,二是作为特殊化的途径,便于符号的应用。
特殊教育教学策略范文4
【关键词】初中生教育;特殊学生群体;“五爱”;教育策略
教育必须关注每个学生,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很有个性、生活环境比较特殊的学生。重视对这些特殊学生的教育帮扶工作,才能形成一个全新的、团结向上的、富有生机的班集体。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事情要用不同的方法,不能“一刀切”。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兴趣爱好,思想动态,针对不同学生在学习、心理及思想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分析各自特点,区别对待。用高度的责任心和各不相同的火热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只有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成功了,才能建设好和谐班级。
一、给家庭变故生以爱的补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追求自我,追求个性,追求个人幸福,家庭的矛盾显现出来。直接的后果就是离婚率急剧上升。父母离婚以及父母突然去世造成的家庭解体,受到最大伤害的是孩子。他们还小,对于突如其来的变故不知所措,由性格开朗变得郁郁寡欢,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出现这样的状况,教师首先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要求家长双方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不能把孩子作为出气筒,也不要让孩子参与财产的争夺,大人们的事情应该由大人们自己解决。这时的教师就要充当居委会主任的角色,对家庭事务进行一些调解,最大限度地降低家庭解体对孩子的影响和伤害。教师对学生,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充当他们临时的父母亲,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要成为学生愿意倾述的对象,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设法营造温馨可靠的班级亲情环境。要开导学生尊重父母的选择和决定,顺应家庭的突然变故,平和心境,健康快乐成长。
二、给早恋生以爱的引导
青春期,花一般的年龄,梦一样的情怀。它是一个美妙的过渡期,同时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又是一个艰难的过渡期,从懵懂少年到日渐成熟,生理上的成熟使孩子在心理上产生成熟感,他们渴望获得成人的某些权利。由于社会上电视、电影爱情剧泛滥,书刊质量低劣,内容低俗。十三四岁的孩子心理发展水平有限,往往盲目去追逐一些新的生活方式,不加选择地效仿。至使如今早恋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和家长既不能视而不见,不闻不问,也不能蛮横呵斥,乱扣帽子。营造一个宽松、友好的谈话氛围至关重要,最好的方式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首先要肯定男女同学互生爱慕是正常现象,是可以理解的,然后再讲明人生的各个阶段里,不同时期都有他要完成的主要任务,过早开花就会过早凋零,要生活得精彩、阳光,这个时候就要以学习为重,要融入到集体中去,要有一种对全体同学的大爱,而把两人的爱藏在心底,等待开花的季节。要以理服人,不能强行阻难。初中学生心理波动性很大,处理得当,早恋倾向也容易消退,从而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去。
三、对“多动症”学生以爱的耐心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到了十三四岁,进入初中还坐不下来,静不下心来学习,并且课堂上不停的前后左右转动,做小动作,扰乱课堂,与同学矛盾不断,这样的学生每届都有。真正多动症的孩子家长应遵医嘱配合药物治疗,绝大多数孩子出现以上行为,很大程度上与家长、老师的教育方式有关,与他们得不到同学的真正帮助有关,甚至有的还成为了同学们的搞笑对象。其实,这类孩子往往都是些聪明的孩子,智力不低,思维活跃,是非智力因素阻碍了他们的学习进步。对待这些让老师们普遍感到头疼的学生,要有特别的教育方式和不一样的教育心态。首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实际行动触动他久违的感恩之情,爱人之心;其次要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同学们来帮助他,监督他,影响他;再次,应坚持每天作总结,拿放大镜找优点,对他们多表扬多鼓励,要让积极评价多于消极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然后提出下一个具体的目标,并做好记录,做到比较时更有说服力。对待学生,教师家长不要急于求成,要知道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同样要改掉坏习惯也需要一个过程。
四、对有“网瘾”的学生以爱的“狠心”
特殊教育教学策略范文5
关键词: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策略改进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1-0190-01
近些年来,社会各界愈发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特殊教育也因此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特殊教育面向的学生群体,在身心发展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问题,作为特殊教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全面了解教学现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开展工作。笔者在此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新时期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以及应当如何采取改进策略,促使特殊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1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专业的特殊教育数学教学师资人才。目前我国的各大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资人才,基本都是面向普通教育學校的,而针对特殊教育学校或者行业培养的师资人才是很少的。这直接导致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人才缺乏,而且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情况特殊,教学难度大,对教师的要求更多、更高。我国的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并不完善,教师的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都不是很理想,导致很多专业人才在工作后产生心理落差,选择离开这个行业。这些都进一步加重了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人才缺口情况,尤其是像数学这类教学难度较大的学科,更是缺乏师资力量。
1.2学生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自信。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身体或者心理、精神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有的听力存在障碍,有的视力存在障碍,有的行动不便……这些异于常人之处,给学生带来了很多的异样眼光,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出现自卑的心理。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年龄还很小,心智还非常的不成熟,意识和思维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变得自卑,胆怯,缺乏自信。学生一旦形成这样的思维是很难纠正的,而且这样的心态一旦被带入到学习中,会极大的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1.3学生个体差异大。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由于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导致他们无法像正常的孩子一样,从小正常的接收到各种各样的知识。而且根据学生缺陷的不同,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可以分为听障、视障等不同的类别。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学采取的方式也截然不同,这给特殊教育学校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1.4师生之间交流互动有限。因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特殊性,教师在和学生进行交流时,很多时候都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比如和听障的学生交流需要用手语;借助助听器,读唇语等。而且特殊教育学校的很多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不愿与人过多的交流,难以对人产生信任感。这导致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前很难进行有效的交流,师生之间交流互动有限,必然会影响到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
1.5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教学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很考验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方法。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情况特殊,更需要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但是从目前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比较单一和传统的,教学作用比较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缺乏趣味性,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应对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教学现状问题的改进策略
2.1大力培养和引进专业师资人才。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是更需要人用爱心和耐心呵护的天使,所以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笔者认为,我们必须从社会层面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宣传力度,而且应当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制度,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特殊教育行业从业者的薪资。这样一来,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特殊教育学校的儿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特殊教育中来,可以更好的为特殊教育事业培养和引进专业的人才,解决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2.2加强心理辅导,提升学生自信。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这群孩子来说,心理辅导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年龄尚小,更容易进行引导,即使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问题,情况也不会太严重,只要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是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心理辅导的重点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提升自信心。
2.3抓住学生个体差异,开展针对性教学。在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抓住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针对性教学。比如面对听障的学生,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措施;面对聋哑学生,又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总结而言就是一句话:必须要因人、因事选择合宜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做好教学工作,让学生接受到高质量的教学。
2.4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选择做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之前,从业者必须要掌握好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技巧,比如会手语,懂得盲文,会唇语等等。而且必须要对接受特殊教育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在工作中教师也必须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己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能力。这样教师才能够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沟通到位了,教学工作就能够更顺利的开展下去,数学教学的效果自然也就会更理想。
特殊教育教学策略范文6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困生;普遍特征;教育策略
学困生是教育病理的显著特征,也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初中数学教学有着逻辑性、抽象性高的特征,在义务教育普遍的今天,数学学困生的数量也呈现出一种逐年增加的趋势。
数学学困生即难以达到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对于数学学习有着不同程度困难的学生。教育好数学学困生一直都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探索的重点问题。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普遍特征
1.缺乏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强烈的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知识的前提因素,有关调查显示,数学学困生普遍缺乏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这主要表现在不会看书、缺乏毅力,容易出现厌烦兴趣,不愿意学习数学,对数学知识缺乏应用的兴趣,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数学知识是枯燥无味的,这种情况的存在就导致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出现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情况,甚至部分学生产生了应付与自卑心理,考试作弊、抄袭作业,这就给数学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
2.缺乏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具体的过程,需要不同具体的数学实践活动来完成,因此,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也是学生提升数学成绩的重点因素,但是数学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缺乏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他们仅仅对数学结论感兴趣,不重视具体的观察、推导、分析过程,也不愿意与教师和同学公共讨论。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学困生必然没有坚实的数学知识结构,更加难以将这些知识应用在解题过程中了。
3.缺乏良好的学习品质
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学习品质即在学习过程中的踏实勤奋、认真细致、勇于探索、善于研讨、自觉创造的品质,学困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常常有一种不良的心理倾向,他们不善于动脑,稍微难一点的题目就不愿意去主动寻求解决方法了,但是又认为简单的题目太过简单,没有难度,眼高手低。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数学学困生在常常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动脑和动手的能力较差。
二、数学学困生的教育策略
1.采取科学的方式激发出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就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数学学习中,并积极主动的去进行探索,从这一层面而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困生发展的首要原则。
种种的实践证明,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常会导致学生出现惰性思想,也难以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认为数学学习是一个枯燥无聊的过程,若长期的采用这种教学模式,那么学生就会逐步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出现一些逆反心理,基于这一点,教师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激发出数学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此,可以将一些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情景、趣味性的例子融入教学过程中,激发出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体验。
如,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将游戏引入课堂之中,多鼓励学困生参与到游戏中来,完成游戏之后,鼓励他们来发言和提问,对于他们的提问,教师要耐心的进行回答,以便让他们体会到被重视的感觉。
2.尊重学困生,与他们成为朋友
很多教师都对学困生头痛不已,学困生也不喜欢老师,这就会逐渐的出现一种恶性循环,学生不喜欢这个老师,就不愿意听他的课,当然也就难以实现学习成绩的提升了。为此,教师必须要深入到学困生群体之中,与他们成为朋友,加强与学困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诉求,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方法,主动的尊重和关爱这类学困生,对他们进行热情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在精神上,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在教学模式上,采取科学的手段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多抽一些时间与他们聊天,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当学困生作业全做对或者作业变得认真时,教师可以在作业本上写上诸如“继续努力”、“Good”、“加油”等等鼓励性的字眼,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提升学困生的信心。
3.确定好科学的教学目标
数学学困生之所以成绩较差,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他们没有奋斗的目标,基于这一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看到他们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来决定。为此,在制定学习目标之前,教师需要与他们进行详细的沟通,全面的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科学的目标能够很好的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并提升出他们的进取和创新精神。在制定好教学目标后,教师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全程的指导,帮助这些学困生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如,某些位学困生的数学基础较差,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围绕在基础的数学知识上,帮助他们掌握好这些基础的知识,并在此之上实现知识水平的提升。
总而言之,学困生的存在是教师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教师而言,促进每个学生的成功是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必须要正确的认识到学困生的现象,深入这个群体之中,与学困生成为朋友,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深入他们的精神世界,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制定好完善的学习目标,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帮助学困生树立起成功的信念,为他们的成功创造出各种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杨勇,严澄,蒋卯兔,严庚章.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普遍特征和教育策略[J].考试周刊,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