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问题范文1
〔关键词〕 农业基本法; 基本法农政; 综合农政; 三化同步。
一、问题的提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经过 30 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工业化阶段和城镇化发展时期。就农业和农村而言,也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持续下降,农民收入增长来源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转向越来越多的非农产业。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使农业和农村经历着深刻变化。在农业、农村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比较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进行、协调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中央去年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虽然是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但三者又是相互伴随、交织发展的统一体。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原动力,工业化和城镇化,能创造农业和农村以外的更多的就业空间,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工业化、城镇化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并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积累,搞活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金的优化配置,实现城乡协调发展。[2]。
如何才能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笔者认为健全宏观调控机制,合理有效地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建立健全农村 “三化同步” 的支持体系,就能够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日本在 1961 年制订 《农业基本法》,依靠政府指导性政策手段、强有力的法律体系和积极的财政支持,成功地推进了 “三化同步” 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国与日本农业基础比较相似,都具有人多地少、小农户分散经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尖锐等特点。正由于此,吸收并借鉴日本成功的经验,对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日本 《农业基本法》的实施。
战后,日本为了摆脱经济衰退、粮食恐慌和农村衰落等困境,采取了经济自立政策,将发展重点由战前的军事工业和纺织工业转向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在这一阶段,日本的重工业和化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为日本工业的起死回生提供了机会,美国的大量战需品的需要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工业的发展。[3]1960年,日本金属、化学、机械工业产值比 1950 年增长 10 倍。[4]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战争中成为废墟的城市也得到恢复,1960 年城市化率达到了56% ,比战前增加 2 倍。[5]以此同时,日本也采取了积 极 的 农 业 发 展 政 策。1950 年 代 出 台 了《农地法》、 《粮食增产 5 年计划》、 《奶农振兴法》、 《农产品价格稳定法》等政策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但是到了 1950 年代末,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出现了农业劳动力外流严重,农工间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和农业衰退等现象。对此,日本政府 1959 年成立 “农林渔业基本问题调查会”,该机构调查发现,农业生产率低下、价格条件不利、雇佣条件制约等因素导致了农工间收入差距、城乡之间不协调发展的局面。因此,日 本 政 府 研 究 制 定 了 《农 业 基 本法》,从 1961 开始正式实施。
《农业基本法》规定,在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同时,采取农业生产的选择性扩大和农业结构改善等三大措施,[3]达到消除城乡收入差距的目标。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通过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和改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来实现的。提高生产率、培养自立农户、实现规模化经营是中心环节。农业生产的选择性扩大是针对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产品市场的国际化影响,通过禽蛋肉类产品和蔬果产品的生产扩大,一方面满足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需要,另一方面对抗海外廉价农产品的大量涌入。农业结构改善是以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为基础,大力发展设施园艺农业和蔬果、畜产品等高效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
颁布 《农业基本法》 之后,日本政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村区域综合发展。其主要措施是 “基本法农政” 和 “综合农政”。20 世纪 60—80 年代,日本政府利用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的农业投入,大规模地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发展了高效现代农业。对于农村发展,在继续加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在农村区域导入工业企业,进行村镇合并,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 一) 基本法农政与农业现代化。
实施基本法农政的基本理念是,在调整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同时保持农产品价格平衡,扩大蔬果、畜产品生产,改善农业结构,培养自立经营生产主体,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日本政府根据 《农业基本法》 有关条例,结合基本法农政的基本理念,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律,加大农业投资,改善了农业结构,积极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具体措施有如以下三点。
第一,建立农业现代化资金制度。 《农业基本法》制定之后,1961 年颁布 《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实施农业现代化资金制度。该制度为了更好地利用农协系统资金,在国家贴息的同时,各地方政府设立农业信用基金协会保证债务偿还。1960—1970 年的 10 年间,农业投资总额达到 13695 亿日元,每年投资平均比例占财政总投资的 9. 3% ( 见表 1) ,农户中长期资金供应量大幅度增加,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机械购 入,提 高 了 农 业 生 产 率 和 生 产 现 代 化程度。
第二,改善农 业 生 产 结 构。1962 年 开 始,日本政府在继续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同时,对农业生产结构也进行了调整。主要内容有: 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畜产业等需求增加的农产品,对工艺作物、设施园艺等高效特色农业进行选择性扩大; 组建综合性农协组织; 兴办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和农业机械等共同利用设施; 促进农产品共同加工、共同销售体制; 努力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示范基地。在这些农业结构改善措施的影响下,1960—1970 年,日本水稻生产农户减少了 50% 。与此相反,工艺作物、设施园艺和畜牧业等设施农业生产农户比例大幅度增长,增长率为 2. 4—9. 1% ,经营现代农业的户数占了近64. 9% ( 见表 2) ,农业经营效率和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业农村进入了繁荣时期。
第三,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战后日本十分重视土地改良和农地造成事业,基本法农政实施后,1964 年修改 《土地改良法》,加大农业投资,大力发展农田基础建设,按照土地条件的规格化 ( 30a 为标准) 、均质化要求进行田间道路、灌溉排水设施、耕地整平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960—1970 年总投资 2209. 2 亿日元,平均每年占农业预算总额的 24. 8% ( 见表 3) ,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地利用率。
( 二) 综合农政与农村 “三化同步”推进.
基本法农政实施以来,日本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进展下农业农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到了 20 世纪60 年代末,基本法农政的弊端逐步呈现出来,如稻谷生产过剩,经营规模扩大进度缓慢,劳动力流出严重,农户兼业经营扩大,出现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6]因此 1970 年日本政府颁布了 《关于推进综合农政》 政策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基于农业基本法的综合农政的基本方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育成规模化、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实施农产品价格稳定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现代化;[7]通过农村区域引进工业企业扩大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生活环境建设和村镇合并,建设农村社会各项事业,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等覆盖农业、农村、农民的综合性政策。其主要措施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农 业 现 代 化 的 加 强。1969 年 制 订《农业振兴区域促进法》,加快了自立农户和兼业农户的收入,消除了与其他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大力发展蔬菜、水果、奶业等大规模、高效率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调整农产品需求关系,稳定农产品价格,积极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产品加工现代化。1970 年修订 《农地法》、1973 年修订 《农业现代化资金促进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程度。
第二,农村城镇化建设。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急速发展引起了城市周边地区的乱开发、耕地转用等现象。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进一步恶化,日本政府 在 1968 年制定了《都市计划法》,一方面控制城市的无限扩大,另一方面,有计划地进行了农村区域的城镇化建设。1970 年颁布了 《过疏地区对策紧急措施法》
和 《农业生产者养老金制度》,推进了农村区域生产基础和生活环境综合建设以及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措施,促进了农村城镇化。
第三,农村工业化的推进。20 世纪 60 年代初开始,日本政府鼓励农村工业化,颁布实施了《低开发地区工业开发促进法》、《新产业都市建设促进法》 和 《工业建设特别地区促进法》 等法令,进行了工业配置的地方分散政策。1971年颁布了 《农村区域工业引进促进法》、 《工业再配置促进法》 和 《国土利用计划法》 等有关农村工业化的法律法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户非农化创造了有利条件;[8]并且对于农村区域转移的工业企业实施长期低利息融资、税收减免、农民工雇佣补助等优惠政策。
三、农村 “三化同步”推进的经验。
1961 年实施 《农业基本法 》 之后,日本政府在基本法理念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农村区域引进工业,进入新一轮农村建设。为了确保“三化同步”发展,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和财政支持政策。
( 一) 有效的政策体系。
日本在农业基本法的理念下,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改善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农地政策、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和农村建设等政策措施。
1. 农地调整。
首先是优良农地的确保以及有效利用政策。日本政府 1962 年修订 《农地法》,1969 年制定《农业振兴法》,实行了 “农地转用许可制度”,有力地制止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耕地乱占用现象,确保了优良农地。其次为农地流转和自立农户规模扩大政策。根据 《农地法》,促进土地使用权、转让权等所有权的合理化,重点支持自立农户的规模扩大,设立农协组织、农业团体等法人化农业组织。同时实施农业者养老金制度和农业生产者农地取得资金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快了农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2. 农业生产。
提高农业生产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为此,日本政府从土地改良着手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政策。首先,根据 《土地改良法》 ( 1964 年修订) ,制定了土地改良中长期计划。同时,大力推进灌溉排水、农业用地开发、水田建设、旱地综合建设、修建田间道路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其次,针对农村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制定了 “工业引进关联农业基础 建 设 事 业” 和 “农 产 品 专 业 化 生 产 事业”,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再次,对选择性扩大对象的畜牧业和蔬果生产采取了 “畜牧业综合发展对策”、“果树农业振兴特别措施”、“蔬菜生产销售稳定法”等一系列生产政策。通过政府融资与金融支持,大力发展肉牛、奶牛等养殖业和水果蔬菜生产。
3. 农村建设。
农村建设是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农业基本法实施之前的 1956 年,日本政府开始进行新农村建设。基本法农政和综合农政实施期间,日本政府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控制农村区域人口减少,进行了农村综合建设模式、基础设施综合建设 、排水事业、定居促进、高新技术工业集聚开发等项目,对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 二) 有力的法律体系。
日本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并实施了一系列农业政策,解决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些政策措施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这些农业法律法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地被修改,为农业政策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其法律体系复杂多支,共有 261 项。主要是围绕 《农业基本法》 这个农业母法而展开,涉及农业、农村、农民以及农产品生产流通等各个领域。主要针对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是应对农业国际化和农业结构调整为目的而设立的法律体系1. 农业现代化法律。
从 1960 年开始日本农政从农业保护逐渐转变为合理主义农政。在此期间,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农业政策的首要任务,为此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法令。其主要针对肉牛、奶牛养殖业、蔬菜、水果种植业和农业现代化资金、农业信用保证、农业生产组织化以及农地所有权法制化和土地改良等方面。为高效现代农业的生产和产业化 经营 提供 了强有 力的保障……2. 农业结构调整法律。
日本加入 gatt ( 1954 年) 后,迎来了农业国际化时代。由于农产品进口税大幅度消减和取消进口限制,海外农产品大量流入国内,对本国农业的冲击很大。对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修正和加强 《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 和 《农村区域振兴法》,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初,农业政策从价格政策转移到结构调整,修订农地法、粮食管理法、农业改良补助法、奶农振兴法等法律,促进了农业结构的合理化。
3. 农村综合发展法律。
基本法农政实施之后,使日本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但是,稻谷生产过剩问题和农业结构调整进度缓慢,失地农户和离农现象日趋严重,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农村过疏化等凸现出来。因此,日本政府结合 “综合农政” 颁布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关于农协组织的合并和农村区域引进工业,新农村建设事业,山村、过疏地区对策以及农业生产等如何进一步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 三) 积极的农业支持体系。
日本成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另一个主要经验是积极的农业投资发挥的关键作用。战后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迎来了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日本增强了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的能力。1960 年到 1975 年的 15 年期间农业预算达到了 33695 亿日元,每年农业预算比重占财政预算的近 10% 。
1960 年到 1970 年的农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价格补贴,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投资主要是农业结构改善、自然灾害对策、农村社保建设、技术开发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并且通过工业企业的农村转移,为农村建设吸收了大量的产业资本,加快了农村建设投资。这种积极的财政支持和农外资金投资,对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日本农村 “三化同步”推进的启示意义。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遇到的农业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背景与我国现阶段比较相似。总结日本在经济高度增长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对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有许多启示。
( 一) 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
日本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出台了大量政策措施,并使这些政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和适应。从农地政策改革到农业生产政策以及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形成了一个有机体系,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这些政策体系对我国目前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二) 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日本在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时遇到了诸多的阻碍,如农地的不断转用和农业劳动力外流、农村过疏化、农工间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对此通过建立 《农业基本法》
为母法的一系列法律体系,在采用立法手段制止农地乱占用的同时鼓励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并对农业现代化进行保驾护航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从日本的农业关联法律体系可以看出,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会更好更快地实施有关政策,顺利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 三) 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日本农业现代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抓住机遇加大了农业投入。农业投入方面首先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农田建设抓起,然后大力培育农业经营组织,最后投入农村综合建设,使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因此,需要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地建设和农业经营组织的育成,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日本经验还告诉我们,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善,能够促进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但是必须注意到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青壮年劳动力的离农会导致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和农户兼业经营过度会难保粮食安全等问题。我国一些地方目前也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和专业农户的大幅度减少现象,并日趋严重。我国是农业大国,又是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是头等问题。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安排劳动力转移,在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充满有活力的群体的同时,必须保护和培养专业农户与农业生产组织,提高国民经济中的农业地位,确保粮食安全,这是极为重要的。
〔参 考 文 献〕。
〔1 〕简新华。 论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适度同步发展 [j]。 农业经济,1997,( 10) : 80—84.
〔2 〕夏恩君。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偏差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症结 [j]。 农业经济,1995,( 3) : 93—97.
〔3〕〔日〕晖峻众三。 日本农业 150 年—1850—2000 年 [m]。 东京: 有斐阁书房,2003. 15—122、150—216.
〔4〕〔日〕一井昭等。 农业结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 [m]。 东京: 中央大学出版社,1978. 97—116.
〔5〕〔日〕御園稀薄。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再建 [m]。 东京: 日本经济评论社,1985. 6—11.
〔6〕〔日〕犬塚昭治。 松浦利明。 现代兼业 [m]。 东京: 农山渔村文化协会,1988. 77—94.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问题范文2
1 农业现代化与水利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指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使农业在形态上成为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持续化的具有当今世界上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现代生产要素引入或技术进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或制度创新的过程[1]。水利现代化是指在水利领域广泛采用当今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的工艺设施、新型的仪器设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网络化的信息系统,以现代的思维转变人类传统的水利观念,研究水利、装备水利、管理水利,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有效保护水环境,加速建立以供定需、供需协调发展的机制及决策科学化和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的先进的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水利产业化进程,实现水利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坚强、有力的后盾,保障国家社会安全、经济安全、食物安全、生态与环境安全的全部运作过程,它有很强的时间性、社会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1]。水利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2]。现代农村水利就是用现代的观点、理念指导农村水利,用现代材料设备装备农村水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村水利,用现代方法经营管理农村水利,使农业、农村有更强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农业生产、民生、生态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促进土地产出率、水的利用率、水分生产效率、农村水利施工、灌排作业和灌排管理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3]。农田水利现代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农业增产增效的重要途径。水利现代化不是孤立的,水利现代化存在于整个社会现代化系统之中,没有社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水利现代化,水利现代化不能脱离其他社会经济背景。虽然水利部门处于社会经济的基础地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系统,但同时水利现代化也需要整个社会经济的支撑。没有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撑,就不可能有水利现代化[4]。
2 农村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与方法
农村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的建立应当体现综合、系统和宏观等特点。重点应放在保障功能的发挥和最终效果上,而不应局限于某几项工程或技术。具体来说,指标的设立应包括抗御干旱洪涝自然灾害的能力或减轻灾害损失程度; 各种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普及程度; 建设施工与灌排作业、灌排管理劳动生产率; 水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社会化灌溉排水服务体系完善度; 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和自来水普及程度; 居民对农村与水有关的环境满意程度; 从业人员素质水平;是否建立了良性发展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并以此为基础,根据不同地区情况,设若干更直观、容易操作的指标[3]。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模型法、参数比较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和 DEA (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方法。①模型法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因而以计算科技进步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来评价农业现代化。②参数比较法从比较社会学的观点出发评价农村的变迁,采用统计学中相对数、平均数来解决多变量指数问题,并针对地域实情,参考历史数据及国外发达国家的实例,给出具体的评价结论。③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和综合指标体系法等把多项指标加以汇集,经数学处理后,从整体上确认研究对象的进程动态。DEA 法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主要是在多指标输入输出时,通过对生产部门物质投入、产出相对效益比较及各自优势来评价农业现代化进程[5]。农村水利现代化综合指数包括: 社会支撑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农业水利系统、水生态环境系统及水管理系统。其中社会支撑系统包含人均 GDP、农业劳动人均创造 GDP、水利投入占 GDP 比例及粮经比和城镇化水平; 安全保障系统包含防洪潮标准达标率、除涝标准达标率、抗旱达标率、水土流失治理率、年均灾害损失率、供水保证率及乡镇供水普及率; 农业水利系统包含节水灌溉率、机械化施工率、灌溉水利用系数、万元农业产值用水量及基本农田建设达标率; 水生态环境系统包含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废污水排放达标率、水景观和水文化营造率; 水管理系统包含水管理信息化程度、水管理自动化程度、水政监察队伍的 “八化”达标率、水利队伍素质和能力水平及科技进步贡献率。农村水利现代化评价需要一套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建立,需遵循科学、系统性原则;完备、代表性原则; 一致、可比性原则; 可测、易得性原则和量化、定性指标结合的原则。
3 农村水利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及任务
农村水利现代化大体应包括以下 11 条。①要建立防洪除涝安全保障体系,并解决水资源供给保证问题。②要有较为完善的灌排水设施和较高的灌排水保证率。③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广泛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有较高的用水效率和水分生产率。④在工程建设和灌排水运行作业中,要广泛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⑤要基本普及农村自来水,并对农村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做到有较高的生活饮用水供应标准和优美良好的水环境。⑥要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⑦要具有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和优化调度水资源的能力。⑧要建立比较完善的水利技术推广和水利服务体系。⑨要整个农村水利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工程要能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促进农民增收。⑩要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水利工程管理队伍。瑏瑡基本实现依法治水、依法管水[2]。农村水利现代化主要任务大致可归纳为以下 4 个方面。①对现有灌排设施、生活饮用水设施进行配套完善、技术改造。提高其服务功能和保障程度。做到防洪安全保证程度高、遇旱能灌、遇涝能排、生活饮用水达到国家卫生标准。②建立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的社会化农村水利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推广普及包括高效用水技术、机电排灌节能技术、自动化灌排技术、机械化施工技术、信息采集监测、分析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和高分子合成材料等在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提高农村水利的科技含量,对以人力、经验和砖石等为主的传统农村水利进行现代化技术改造。③通过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增强水行政主管、灌区专管机构等机构能力,让懂得现代化,掌握现代化设施、方法和技术的人从事加快现代化的工作。④改革现行管理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教育不仅能提高人口整体素质,而且能直接改变、提高和优化人的智力、技能结构[3]。
4 农村水利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4. 1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我国的农用水利基础设十分薄弱,主要表现:①农村大量中小河流长期缺乏有效治理,排涝设施建设标准低、工程老化、不配套,洪涝灾害依然频繁。②已建的水库、灌区和供水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灌溉用水浪费严重,一半以上的耕地是“望天田”,远不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优势产业带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③水资源供需形势日益严峻,干旱缺水已成为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④水土流失加剧,水污染严重,北方地区地下水位大面积下降牧区草原急剧退化、沙化,生态恶化严重威胁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⑤农村居民饮用水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生活和生产污染严重,农村水利科技含量较低,农田水利工程经营机制没有达到良性运行目标等。这一切都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4]。
4. 2 农村水利建管中存在问题
4. 2. 1 建设体制问题
农村水利工程在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是传统的农村水利受到农业生产水平的限制,收益很少,农业用水很难实现补偿成本,合理收益的改革目标,制约了农村水利多元化投资融资的实施和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的农村水利集体所有制与农村经济分户经营体制相矛盾,集体经济弱化导致所有者缺位,经营不明确,使用者不承担义务。这些负面影响直接限制了农村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
4. 2. 2 工程管理滞后问题
一方面当前农村用水管理粗放,用水不科学,浪费水的现象突出; 另一方面,当前国家不断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和投资规模,大规模建设农村水利工程,工程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存在用水管理混乱、用水纠纷多、用水水费标准不一和工程人为破坏等问题。
4. 2. 3 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研究滞后
农村水利现代化采取的举措,只是刚刚提出和实行,对于水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协会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法制法规、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的制度化等研究滞后,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村水利的要求。
5 农村水利现代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5. 1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问题范文3
论文摘要: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就现状而言,“三农”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而教育是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本文详细分析了发展农村教育与推进农村“三化”的关系,认为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保证“三化”的顺利实现,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切实解决的关键问题。就现状而言,“三农”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进一步要求按照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的思想,建立有利于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现代农村制度,并且制定了针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
现阶段,农村“三化”的全面推行,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除了体制、资金、科技、环境等因素外,我国劳动者素质比较低下,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的需要,严重影响农村“三化”的进程。而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在于农村教育。可以说,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它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更是“三化”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影响我国现代化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1 发展农村教育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农业市场化、社会化、专业一体化、集约化的生产过程,它既表现了生产关系的调整,也体现出生产力的提高。******同志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快调整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一定要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与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以及市场销售能力是紧密相关的,随着它们的提高而提高。而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各种专门人才培养数量的多少和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由此可见,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人,特别是产业化的直接参与者——农民。这就对农民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科技素质提出了全方位的高要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的快慢与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农民自身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影响农民素质提高的农村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
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比较偏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少,农业生产管理较为落后,特别是广大农民,接受科技技能的培训较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难以提高农业生产率。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改进农村教育,培养大量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在此基础上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不断促使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的增长,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这样,农业增长方式才有可能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农业增长由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从而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推进农业产业化。
2 发展农村教育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动力
所谓农村城镇化,就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促使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居住方式变革的过程,是引起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不仅如此,它推动了乡村工业升级,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极大的推动了农村现代化的实现。目前,我国是一个人口低城镇化的国家。国家统计局2008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结果显示: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达6066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5.6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7%,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人口比例在80%以上。可见,城市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为缓解大中城市的压力,把资金吸引到农村小城镇,发展农村经济,有效缩小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不仅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离不开农村教育的支持。我国要大力发展农村城镇化,农村大量人口进城创业、工作生活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发展潮流中,最大的阻力就在于农民缺乏科技文化素质。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为农村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传授高科技和先进的技术,更新发展理念,培养出大量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大大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保证多数农民从低生产率的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转移到高生产率的工业和第三产业,并加入到城镇居民的行业。这样,直接从事农业的人口减少了,相应地增加了人均资源占有量,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有利于农产品市场化、商品化。不仅如此,更多的农民进入城市,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现代素质和技能,对解决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权利不平等等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发展农村教育是农村现代化的保障
所谓农村现代化,就是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思想,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生存物资条件和思想观念水平,从而使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赶上、接近或超过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科技力量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重要战略之一,因此它从根本上来说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而目前,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还普遍低下,不能较好的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无法运用高科技产品,严重影响了我国现代化的速度。因此,让农民和农村工作者认识科技、掌握科技,只有实现农民的现代化,才会有农村的现代化,才可能从最根本上改善农村的精神面貌。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教育和受教育,劳动者的素质才能得以提高,现代科技才能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所以说,农村教育是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它影响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的状况,控制着从事经济管理和各项经济活动的人员的素质,从而制约着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及效果。换句话说,农村教育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有力保障。
此外,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高低也包括着这个国家法制的健全程度。因此,在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还必须确立农村的法律体制,在农村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可管。而农村教育与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密切相关。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够促进农村现代化实现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发展农村教育,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现代化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重要意义。没有农村教育的发展,就没有农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不可能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更谈不上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问题范文4
近年来,我国“三农”快速发展、持续向好,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农民增收有望实现“十连快”,农业农村发展全线飘红。但是,形势不容乐观,我国粮食进口总量呈增长趋势,粮食自给率下降,让我国从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大国逐渐转变为粮食进口国,这对国内粮食安全造成了威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份在京举行,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政策,部署201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这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加快实现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保护粮食安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正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完善粮食应急储备体系,确保粮食市场供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紧急状态时期的粮食安全风险,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同时又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有关专家认为,农业现代化的涵义很广,基本上涵盖了三农问题中的所有方面,其中包括农田水利建设、科技兴农、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和经营主体的建立、现代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等等。
两者之间关系
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始终是我国农业工作的重点和难题。前者事关我国人口吃饭问题,后者则是着力解决我国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两者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才能保证粮食生产总量,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农业现代化作为下一步农业工作的主要目标。提出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和路径: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政治上考虑,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吃饭问题都必须主要依靠自己解决,我们的饭碗里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社会发展这个大局。
针对我国粮食进口总量持续增长,粮食自给率下降的问题。有关专家指出,我国地大物博,粮食生产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但由于目前生产技术限制,粮食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高,粮食生产总量提不上去,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因此,转变粮食安全战略,适当进口粮食弥补国内生产不足是一项重要的举措,而最重要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效率,逐渐走上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因此,粮食安全首先要完整策略,从政策和技术层面改善,必须加大农业投入力度,科研创新是关键,政策方面应该放松管制,扩大市场准入,鼓励非农资金进入农村进行农业相关的投资;技术方面要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研发高产粮食新品种并推广种植,逐步实现自给自足。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吴文良在接受《财经界》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无论是从资源环境到粮食问题都到了一个关键期,在这个时期里必须要注重安全。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首先指出的是粮食安全,我国是个人口大国,想要取得发展就必须先要保证13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口粮必须要绝对自给,我们的饭碗中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要想保持粮食产量的稳步增长,就必须保障资源、耕地的安全,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要坚守,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只有充足的耕地面积才能保证粮食产量的稳增长。通过政策普惠调动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同时还要搞好粮食储备和调节,切实保障国家粮食的绝对安全。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以及粮食安全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周立告诉记者,农业现代化有两种模式,一是A模式,依靠石油化学机械良种等要素投入驱动的农业现代化;二是B模式,在生态文明背景下依靠生态农业驱动的农业现代化。现在是A模式盛行,B模式发展不足。但A模式带来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乡村文明侵蚀等多重负外部性,需要调和使用B模式,发展生态农业。B模式明显具有发挥农业多功能性,AB模式并行的农业现代化,才能为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做保障。
周立说,农业现代化不是单一模式,需要两条腿走路,AB双轨运行。必要的时候,更多地向B模式转型,重视对生态农业的投入,使得中国碗端得更持久,中国粮吃下去更安全。
发展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重而道远,利用农业现代化来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粮食增产,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最有效的方式。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问题范文5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新农村建设;发展
当前,中国农村其实正走在新一轮结构性变迁的起步阶段。在新一轮的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扎实抓好农村的经济管理工作,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现代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农业面临成本上涨,增收趋缓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滞后,这给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要把握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提升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增加农村和农业的吸引力。在这一条件下,进一步分析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问题,寻求农村经济发展的成长空间,探寻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
一、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趋势
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农村现代化建设而言,需要拓宽视野,用好外部力量,尤其是在城市受过现代化产业训练后重返农村的“城归”。事实上,随着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和制度利好的释放,近年来从农村走出去的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增加,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人员流动的这一基础上,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现代化趋势势必必行。此外,农村市场不断扩大,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因此,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国经济管理方式和思维,是当前农村发展,农业改革中一个重要突破口。随着农业政策的倾斜,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就业,仍是一个趋势。在这个过程中,部分有有意愿、有条件的人变成农村的主要建设者。在榜样的的带动下,开始实现农业管理的现代化转型,促使农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由此可知,当城市的资本和人才以更合理的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把更多的农业认可更平稳地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才能为中国的新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二、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由于农村市场经济长期不受重视,农村尚未建立健全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和农业社会结构不相适应,导致农业经济管理难以有效执行,难以提高农业发展的效益。除此之外,农村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高,难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意识不足,不能开拓思维,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工作中,有些经济管理人员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不能及时研究了解;第二,有的管理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工作的执行力差;第三,有些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水平低下,难以适应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三、做好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鼓励对农村有认同感的“城归”加入农业经济管理队伍
经济学家厉以宁对“城归”寄以厚望,甚至视之为中国新的人口红利。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达到了450万人,还有约130万居住在城镇的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下乡创业创新。在农村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要通过不断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来完成。一方面,要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放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位置,采取多种不同方式定期培训,并颁发结业证书,对于在培训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另一方面,提高业务人员的思想认识,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帮助他们树立现代化的农村经济管理意识。
(二)健全农村金融服务机制
政府的政策支持,要想方设法引进更多的资金,农村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发展农村金融,有利于盘活农村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吸引和招收更好高素质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投入新农村建设当中。在农村金融的扶持下,有利于培育特色农业、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是建立相应的合作社,支持农民自主创业。为农村自主创业人员提供金融知识培训与技术指导,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加强对高风险项目的风险评估,帮助其规避风险。二是引导和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做好其符合国家新农村建设体系的产业项目。帮助农村地区构建地方龙头产业,支持优质项目,促使农民、企业和市场三者的联系。三是相关部门进一步给予政策上优惠,扩大农业现代化资金覆盖面,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虽然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但我们应该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信息化充满信心,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作者:管继红 单位:临沂市兰山区柳青街道办事处
参考文献:
[1]徐素芬.新农村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16:210
[2]张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5,22:199
[3]刘喜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5,24:16-17
[4]陈艺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2:57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问题范文6
关键词: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规模化;精细化
改革开放以来,以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标志,中国农业经历了一系列比较成功的发展时期。然而,由于理论的局限性和实践经验的缺乏,中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的特征。农业脆弱的基础地位在中国新一轮的通货膨胀中暴露无遗。据国家统计局的信息,2007年,中国居民CPI上涨4.8%,涨幅比2006年提高3.3个百分点,而食品价格上涨成为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最主要原因。2008年,中国物价上涨的势头有增无减,仅2月份的CPI就达到8.4%,创下十二年来的新高。可以说,中国“低通胀、高增长”的黄金发展时期已经过去了。农业是食品加工工业的基础,深刻反思中国农业发展的不足,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通货膨胀问题,更有利于中国农业抓住契机,迅速向现代农业转变。
一、传统农业发展理论的局限性
传统农业发展理论以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和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为代表。应该说,这两大理论都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对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农业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理论本身的缺陷,非常苛刻的理论应用前提,加上缺乏实践经验的必要总结和提炼,很容易导致发展中国家农业在经历一段短时期的繁荣之后再次陷入停滞,回到那种投入产出的低水平均衡。以《二元经济论》为例,刘易斯最重要的假设就是农村存在隐性失业,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者为负数。在对农业生产没有任何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农村劳动力可以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加人工业化进程。当农村劳动力流出到一定程度时,农产品产量下降,价格上升,追求利润的动力将促使农民把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引进来,从而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然而,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来看,不仅是刘易斯的假设站不住脚,刘易斯所描述的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的过程也过于简单。首先,正如美国西奥多·W·舒尔茨所指出的,农村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为正,不是零,更不是负数,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出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下降。其次,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几乎伴随着劳动力流出的开始而开始,并不是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滞后期。因为相对于较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工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即使在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相对价格也会上升。再次,农产品价格上升所带来的利润,并不能肯定把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引进来。因为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是多种要素的集合体,其中许多关键性的生产要素具有很长的生产周期。农产品市场的价格波动足以扼杀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整体引进,取而代之的是增加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从而使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功败垂成。最后,考虑到经济开放的因素,农产品的进口足以阻止任何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和农业生产利润的获得。因此,无论是二元经济理论还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它们都存在先天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在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农业发展中充分暴露了出来。
二、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985年,在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不仅全面铺开,其效应也已开始充分发挥,中国农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现在,中国农业的发展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产品的进口在全部进口总额中只占很小比重,这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问题和不足。总体上说,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中国农业仍是一个低收入行业,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受到工业化能力的限制。这两大问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维持着中国农业投入产出的低水平均衡。需要指出的是,农业的低收入使农村劳动力流出,极大降低了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这对主要依赖人力资本的中国农业现代化造成了致命打击。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不仅意味着农村较低的消费和生活水平,也意味着农村的低储蓄和低投资,意味着改造传统农业所需要的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投入都面临不可克服的现实困难。然而资金的缺乏还不是最主要的,因为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中,只要有丰富的人力资本,信用仍然能够弥补货币和实物资本的不足,但务农的低收入恰恰又让农村本已稀缺的人力资本进一步流失。现代农业需要的不是廉价的低素质劳动力,而是具有较高教育水平和相当技术含量的高技术劳动者,这种劳动力在农村很奇缺。然而在农业劳动低收入的刺激之下,不仅有一定技术水准的劳动力走向了城市,甚至具有强壮体力的简单劳动力也离开农村,这意味着滞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主体是老、弱、病、残,他们无论在劳动力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可能胜任中国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产品价格偶然性上涨所带来的经济刺激,其结果不可能是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而只能是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简单追加。农产品销售的高价格最终对应着农产品生产的高成本,而不是通过引进现代农业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多的农业利润,从而使农业生产进入良性循环。
如果说,务农的低收入为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制造了巨大障碍,城市工业化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则使传统农业维持的低水平均衡获得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受工业化产品市场容量的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城市的发展遇到瓶颈,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进一步表明依靠城市工业化来完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民以食为天,廉价的劳动力大军盘踞在农村,也就为传统农业的延续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尽管中国的农业机械总三、规模化与精细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一方面,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受到工业化市场容量的限制;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又必须以大批农业劳动力的退出为前提,只有这样才可能产生资本对劳动的有效替代。这意味着中国必须开辟一个新的就业领域作为农村过剩劳动力的吸收器。新的就业领域只能来自农业内部,但它绝不是我们日常所理解的现代农业,在严格的意义上,按照刘易斯模式实现的现代农业应称为大田农业。新的就业领域是特种农业,也称精细农业、都市农业,它在日本、东亚四小龙甚至东南亚一些国家已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特种农业生产满足人们特殊需要的农产品,大田农业生产满足人们日常需要的农产品。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产品而言,特种农产品异质性高、产品差别化程度大,大田农产品同质性高、几乎完全可替代;就要素投入而言,特种农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而大田农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尽管二者所需要的技术含量都很高。特种农业和大田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代表着农业现代化的两个方向,每个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时,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自主决定特种农业和大田农业在本国农业部门中的比重。
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绝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农业发展理论,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理论。西方的农业发展理论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适合西方的国情。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农业除以廉价的资本取代昂贵的劳动力之外,没有任何选择,以机械化为基本特征的西方农业现代化完全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后来的农业电气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等都是在机械化的基础上完成的。这种在特殊情形下完成的农业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西方的农业现代化代表着农业现代化的全部内容,充其量它只是告诉我们,通过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可有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创造出更多的农业剩余产品。从这种意义上说,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讲述的是西方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是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情形下的农业现代化,这条道路对于有着严重过剩劳动力的中国农业是否适用值得商榷。相反,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与其说它为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不如说它为西方农业现代化理论补充了新的内容。因为就大田农业而言,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显然更具有说服力。大田作物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受自然条件影响显著,最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地方就是改变劳动的投入方式,这是西方农业现代化首先从以资本替代劳动开始的首要原因,在机械化全面铺开之后,才有化学化、生物化等其他农业现代化技术。这种以节省劳动力为基本目的的农业现代化注定了其产品的劳动含量较低,农产品具有明显的资本密集型特征,但社会发展的需要显然不应局限于资本密集型农产品的满足。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在强调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本与劳动具有可替代性的同时,认为可以通过增加劳动的投入来弥补资本的不足,却无意识地把人们引导到一个农业现代化的全新空间,这就是特种农业的现代化,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果说大田作物满足的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特种农产品满足的就是人们特殊生活的需要。舒尔茨理论应用的结果是,如果要取得成功,只能是特种农业的出现和特种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这也许是舒尔茨当初提出这一理论时所没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