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个人学习计划与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个人学习计划与总结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素质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48-02
《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提高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基础课程。我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会写工作和生活中的实用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可见,应用文写作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高下的重要标准之一。由于受市场经济功利化倾向的制约,高职院校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某一方面具体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打着“适应市场需要”的口号把高职教育演化为一种专才教育、谋生教育甚至“饭碗”教育。在高职教育从“学科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型中,一些高职院校办学实践中所谓的“能力本位”实质上是一种技能本位,把对“能力”的理解仅仅局限在岗位技能的范畴,存在着对“能力”内涵理解上的偏差与错位。“素质诉诸于实践就表现为能力,离开素质,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目前,作为唯一一门在各高职院校均有开设的大学语文类课程,《应用文写作》义不容辞地担负着提升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修养的重任。在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穿素质教育思想,采取灵活适当的素质教育策略,从培养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树立明确的自我规划意识,加强团队合作的精神,锻炼观察判断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的水平等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高职大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应用文的写作讲究求实性,尤其是公文的写作,要求材料真实,数据准确,来不得半点虚假或浮夸。除了严肃权威的行文内容,在公文写作的学习过程中,严格规范的发文格式,严明的收发文程序,严谨庄重的行文用语,以及各文种对应的写作注意事项等等,均来不得丝毫地粗心大意,否则极易使文书写作归于败笔。在公文学习中,针对部分高职大学生粗疏马虎不求精准的写作现状,任课教师可结合具体文种的学习训练不断予以引导与纠正。以事故情况的通报为例,教师可结合例文示范强调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等情况,必须是经过一线的调查核实之后在文中交待得清清楚楚,并联系学生写作练习中频频出现的“前些天”、“死伤无数”、“损失惨重”之类的语句作重点的纠错与修正,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公文准确严谨的用语特点以及必须秉持的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这一阶段在任课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经过以学生为主体的记忆—训练—修改—反思—再训练—再修改—再反思的系统训练,能够初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同时这一学习过程于“润物细无声”中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等良好的职业品性。
二、树立明确的自我规划意识
没有奋斗的目标、努力的方向,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文种的学习,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策略,在任课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可以促成广大学生及早树立自我规划的意识,明确奋斗的目标。如讲到常用事务文书“计划”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出自《礼记·中庸》的一句古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乱,事前定则不困”,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计划的重要性,以及自觉养成制订计划这一习惯的必要性。在学习计划的写作时,教师不妨针对当前很多高职大学生不善于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的实际情况,在课后布置相应的书面作业,要求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以一个月或一学期为时限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并告诉学生该作业将会在期末返还给本人,以便自我对照计划的完成情况。布置这一作业除了是对计划写法的复习巩固外,还意在引导广大学生及早养成自我规划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确保计划完成实施的自我监督机制。又如在讲“求职信”一节时,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合理虚构自己毕业时的个人学业、持证数量及能力素质情况,向某企业写一求职函。布置这一作业的旨归不仅仅是让学生完成一份格式规范文笔流畅的求职信,更为重要的是基于这一写作要求,学生必须对自己今后各方面的大学生活蓝图作出实事求是的系统规划,从而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
三、加强团队合作的精神
团队合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在应用文写作学习过程中,一些较为综合性的文体写作需要依靠团队合作才能高效完成。如调查报告的写作,可以由教师指定或学生自愿组成各个小组,每个小组以四至五人为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集思广益,互相协作,完成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与统计,并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最终形成调查报告的一系列工作任务。又如在合班上课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或以宿舍为单位分成小组,完成这样的课后任务:从近期(一个月内)的报纸或网络上找出一则你感兴趣的新闻,试作详细分析,写出500字左右的评论稿,并向全班同学作口头评述。之后每次上课前抽出几分钟时间安排一个小组的代表进行新闻评述,上交的评论稿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计入小组成员的平时成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样的考查机制,使每个小组成员都会产生相应的压力及其催生的动力。要想高质量地完成这一项目任务,从选择话题、确立论点、搜集资料、拟订提纲、写出评论稿,到制作多媒体课件、上台演说,都需要全体组员的群策群力。其间在小组长的统筹下,在既有民主又有必要集中的协作基础上,小组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彼此信任,沟通协作,扬长避短,各有分工,任务明确。无疑,完成整个项目任务的过程,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团队合作实践,能够使各小组成员充分感受到团队合作的氛围,感悟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从而达到初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并在一定程度树立起他们今后的团队合作意识的教学目的。
四、锻炼观察判断的能力
对周围客观事物做出快速准确的观察判断是一个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在应用文写作的学习过程中,有些文种是容易混淆的,如:公告与通告,通知与通报,报告和请示,会议纪录与会议纪要,市场调查报告和市场预测报告等,教师要把这些相近文种的比较学习当作锻炼学生观察判断能力的契机。如比较印发性通知与转发性通知在写法上的异同,教师先分别给出直观的例文,让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然后给出自己的判断意见。接下来,有的同学看出二者标题的共同点是都要标注“印发”或“转发”字样,都要写明印发或转发文件的名称;还有的同学说出二者正文篇幅都比较短小,都要把印发或转发的文件作为通知的附件,也有同学指出来文渠道为本机关的,要用“印发”,来文渠道不属本机关的,则要用“转发”等等。其间教师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在学生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用足大脑和眼睛之后,再让其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教师只是作最后的补充、修正与总结。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多展示一些有瑕疵的病文,多让学生进行一些改错练习,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是对他们查缺补漏、辩证纠错的能力进行训练的良机。日积月累,长此以往,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分析方法,养成他们擅于观察鉴别,长于分析判断的良好习惯,逐渐朝着成为一个思想犀利、眼光敏锐的现代职业人的方向前进。
五、提升逻辑思维的水平
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或“闭上眼睛的思维”,有关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逻辑思维能力类型大学生的创造力倾向存在显著差异,低等逻辑思维能力类型的大学生创造力倾向较低,中、高等逻辑思维能力类型学生的创造力倾向都比较高,逻辑思维的培养训练严重不足是造成我国学生创造力不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2]。高职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在“读图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80后”和“90后”,相对于形象思维的活跃与发达,逻辑思维能力却普遍显现出不容乐观的薄弱与欠缺。应用文具有程式化的特点,各类文体的写作都要遵循法定或约定俗成的惯用格式,在思维方式上侧重于逻辑思维。应用文写作的整个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强化学生逻辑思维、提升学生逻辑思维水平的过程。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具备明确的训练意识,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训练的材料与情境,在此训练过程中,对一定数量的例文进行精读从中形成规律性认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比如对于通报的学习,教师可以分别给出表扬通报和批评通报的两篇例文,让学生进行精读,通过认真的分析思考,由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由他们自主总结出通报正文的一般写法(即由情况原由、分析评价、决定事项、希望与要求四部分内容组成),从而形成理性认识用以指导后续的写作实践,并在不断实践的信息反馈中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理性认识,从而使写作的知识体系与实操技能不断得以完善提高。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来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很容易误入为练而练的单纯重复性练习的怪圈,并由此造成只有量的积累而无质的提升的尴尬局面,只有注重逻辑思维习惯的养成与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才是真正能够全面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的“捷径”。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3]。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当前,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对职业教育的理论定位,都已跨越了单纯以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提升为主的初级阶段,转而强调职业人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全面发展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都能有效融入素质教育的因子,无疑将是全方位提升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样,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我们也理应秉持素质教育的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方法,真正把这一教学理念付诸实施。
参考文献:
[1]韩庆祥.素质教育的本质:“能力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0,(4):24.
个人学习计划与总结范文2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评价多元化 自主学习 学生发展
一、 课题的提出
(一)理论意义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认为,人的智力有七种紧密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智力组成,它们是: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这个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多维地看待人的智力的视野和方法。多元智力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各种智力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也没有好坏之差。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可以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而且要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教师评价学生再也不能以传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为唯一的标准与尺度。
建构主义也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即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人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与创造自身”。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哲学的精髓也在于说明经验的中心应该是主体在有目的的选择对象基础上的主观改造;皮亚杰的结构观和建构观也认为人的知识是在知识范畴和感性材料结合的基础上建构的,“离开了主体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有知识的产生”。皮亚杰理论中的同化和顺应正是说明了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动性。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本质特征是激发学习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以上建构主义理论的先驱们给我们现代教育教学有益的启示是:教学决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这个世界是开放的、多元的。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容忍每一个学生的奇思妙想。在这个以创新为时代精神的社会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创新已经成为社会、个人发展的动力源。承认开放性,也就为人充分展示生命的本质提供了大舞台。后现代主义以其兼容并包的宽容态度和尊重个性主体性的宽广胸怀给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每个人开放了生命的空间。后现代主义注重过程的思想,目的与手段统一的观点均认为个体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得以不断的发展。后现代主义给我们课堂教学评价提供的新视野是: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一定的空间。我们的教学不能把学习者视为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更应看作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因此,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基于师生共同活动之上的课堂教学评价对学习者来说不仅是对现时状况的价值判断,其功能在于在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促进下一步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现实意义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评价存在以下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
1. 评价模式单一
评价问题主要反映为评价目标过度强调英语学科知识体系,忽视人文性;以测试为评价的唯一形式:注重对单纯的语言知识体系结构的考察;日常大量的教学活动以考试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普高中等生英语基础较薄弱,以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进而影响学生健康人格和可持续发展。
2. 评价内容简单
一直以来,普通高中英语测试的内容大多只是笔头考试,重考试结果、轻语言的学习过程。近年来浙江省英语高考听力未列入其中。因而,教师只强调语言的输入和理解,忽视语言的输出和运用,使得我们的学生面对英语既“聋”又“哑”,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更体会不到英语学习带来的快乐。
3. 评价主体单一
评价的权利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任课教师牢牢掌握,学生自身的希望、意愿、情感和态度被教育者忽视;家长和同伴也难有机会参与其中。评价主体的单一化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情感体验。因而,培养出来的人是缺失人文精神的不完整的人。
评价与考试是英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机制是普高英语课程改革的关键。如何运用教学评价来促进英语教与学是我们一线教师的重要职责。普高中等生英语学习评价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采用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体现开放性,尊重学生认知个性差异,注重评价的教育、发展和激励功能,促进学生知、情、意等基本心理要素的健康发展。
二、理论依据
(1)多元智力理论;(2)建构主义理论;(3)后现代主义理论。
三、研究设计与程序
(一)研究设计:
为了检验上述理论构想的科学性,我们以活动和课堂教学为载体,以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为方法开展研究,历时一年。
(二)研究程序:
1. 准备阶段:(2006年5月―2006年8月)
(1)相关理论学习
(2)有关英语学习评价的理论研究
(3)制定实验程序
2. 实施阶段:(2006年9月-2007年7月)
(1)对实验班学生开展英语学习的现有状况摸底调查
(2)组织学生学习科学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制订个人计划与目标
(3)建立学习小组,在小组中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
(4)开展师生对话,制作学生与教师活动档案
(5)实验效果检测与统计
3. 结题阶段(2007年8月-2007年10月)
(1)相关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2)撰写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3)实验研究资料汇编
四、研究过程
(一)摸底调查
为了对实验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实验初在学生中开展了英语学习情况摸底与问卷调查。
【案例1】
问卷调查
温故而知新,通过回顾与总结学过的主要内容和所使用的学习方法为新学期的学习提供帮助与指导,做到心中有数。
(二)建议与方法
将调查结果归纳总结后,向学生提供英语学习建议及成功人士学习英语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加以对照比较,找出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
【案例2】
整体建议
1. 英语学习之初,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并不难,当我们可以说点简单的英语、用英语与别人或与老外交谈、或做别人的翻译时,我们就可以从英语学习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兴趣就培养起来了,请注意,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很重要。
2. 制定英语学习计划太重要了,所以我们必须在学习前制定精细的和可操作的计划,并且我们一定要严格执行这些计划。请注意:千万不要干没有计划的傻事,那等于在浪费生命。
3. 无论学习什么,我们都要做笔记,我们可以参照下面的忠告:不做笔记就不要读书,笔记是我们对所学课本的总结、中心内容、我们的理解和课本的缩略,笔记要比课本薄得多,我们可以较容易地记忆和经常复习它们。更胜一筹的做法是把笔记录成音,这样我们就可以经常听一听来加深印象和减轻记忆负担。
4. 看英文电影、收看英语电视节目、听英文歌曲和在某些特定场景学习英语也是很棒和很生动的英语学习方式,因为这样我们可以把所学英语与某些特定的场景联系起来以加深记忆。
5. 请不要孤立地背英语单词,请背记包含生词的句子或词组,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运用这些词汇,而且印象会很深。
6. 如果时间允许,通读小小汉英字典对于英语学习也会有很大帮助,能帮助我们扩大视野并全方位地掌握所学知识。
7. 优秀的性格也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坚持、忍耐、自信和坚定都是很重要的。当然如果兴趣培养得好,可适当削弱这方面的要求。
8. 最后一点,切记:方法就是方法,它最终无法取代刻苦的学习。
具体方法:
1. 口语学习
我们学习口语的目的是为了与别人进行交流,努力寻找学伴一起练习口语。英语角是个不错的地方,在那我们不但可以练习口语,还可以交流英语学习经验,开拓视野,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如果找不到学伴或参加英语角的机会很少,那么就需要通过自己对自己讲英语来创造英语环境。比如对自己描述所看到的景物,英语口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这种方法非常有效且很容易坚持――口译汉英对照(或英汉对照)的小说或其它读物。首先我们先读汉语部分,然后再逐句直接口译成英文,完成一小段后,看书上的对应英文部分并与我们的口译进行比较,我们马上可以发现我们口译的错误、缺点和进步。
2. 听力
在做听力练习时,力求保持放松、自然和稳定的心态。即建立自信心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听力提高中至关重要。我们可以做些简单的笔记,例如人名、地名、时间、年龄、职业、数字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材料。当然还要以听为主,要重材料大意,而不要力求听懂每个词,不要在单个词上浪费太多时间。在背记生词时,如果能听词汇磁带,那么对听力提高也会很有帮助。
3. 阅读
精读:在精读课文时,我们要把生词、词组、句型做成笔记。读后要试着用这些疑问词提问自己,谁、什么、何时、何地且努力用自己的话来回答。泛读:要培养浏览、跳读和快读的能力。即抓住关键词、主题句和中心大意的能力,先从头至尾不间断地通读课文以抓住课文大意,不要在单个词或单句上浪费太多时间;阅读时计时,多读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学习流行词语和英语最新发展。
4. 写作
写作需要有很多素材,积累素材很重要。要多背课文,努力用多种方式表达一种意思。在写作前准备一些要用的好词汇、好句子;结交英语笔友,写英文信,这种方法容易坚持,还很有意思,不妨试一试,好处多多。
(三)明确要求
在学生对英语学习方法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后,英语任课教师给出学期英语学习考核评价方法和组成内容,组织学生讨论后,落实在今后的学习和行动中。
【案例3】
临近期末的时候,像课文背诵、单元听写、平时测试等评价内容,学生可申请剔除自己最不满意的一次成绩,重新补测,弥补某一次因疏忽或意外因素造成的不如意成绩,从而提高最后的综合评价成绩。这样做可让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寻找弥补不足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学习轻松愉快的心情,培养学生不断反思、积极向上的品格。同组同学在课堂上的某次出色表现可为组员赢得加分,这样学生会更重视彼此间的合作,从而营造更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氛围。
学生们也发现,考核要求并非高不可攀,只要踮起脚努力跳一跳,就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像老师所说的,期末总评英语成绩每人都能取得历史新高,能让家长、朋友、同学、老师刮目相看。这样,一个个学生便摩拳擦掌,在新的学期里对英语学习满怀信心、跃跃欲试。因而,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被激发出来,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人人都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
(四)目标设定
学生对照学习他人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与建议后,结合个人具体情况和英语教师提出的学期英语学习考核要求,制订一学期的英语学习目标与计划。
【案例4】
新学期伊始,回顾已学过的语言知识,总结自己的学习习惯,有的放矢地制定学习目标和周密的学习计划是成功而有效的学习的基础。根据目标,有计划地持续进行,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从现在开始吧!
本学期学习目标和计划
(五)创建学习小组
普通高中中等生英语基础总体不好,在分组时要考虑以少带多、男女搭配及就近原则。因此,要取得班主任的支持和配合,在安排学生座位时,考虑英语学习小组组成所需的条件和要求。英语学习小组组长一般选英语成绩稍好、英语学习热情较高、有一定组织能力和亲和力的学生;以组长为中心向前、后、左、右辐射,取7名左右学生,成立一学习小组;全班大致分6―7个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组长在英语科代表为总组长下成立全班英语学习模范小组,总组长会将模范小组和其他各小组开展活动情况及时向英语教师汇报,并能得到指导。这样,以模范小组指导其他小组,以他们为示范带动其他学生,教师和学生间也产生了积极互动。
学习小组座位示意图
(六)制作学习档案袋
学习小组确立之后,组长可着手制作本组组员的学习档案袋了,一个小组有一个共同的档案袋。档案袋最好制成活页,便于更新和替换。
1. 封面设计
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本组档案袋的封面设计,包括代表本组的标志图案、组长姓名、组员姓名、编号、所在班级、任课英语教师等;组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个人首页,内容有爱好、特长、家庭住址等,并有一张本人最满意的个人照片。
2. 档案袋内容
(1)课程开始时反映学生学业基础的档案文件或测试结果
(2)个人学习目标与计划
(3)合作学习记录
主要包括参与小组合作情况,如查找资料、角色扮演、代表发言、与同伴合作的次数、效果、评价等。
(4)口语练习情况
按班级学生名单顺序的英语演讲,包括题目、内容、评价等级。
(5)课文背诵
背诵课题单元、段落、时间、流利程度等情况记录。
(6)听写成绩
每次听写的所得具体分数、等级(A-E)。
(7)考试成绩
包括平时测验、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记录。
(8)自我评价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计划执行等学习行为的反思评语。
(9)他人评价
教师、家长、及本组组长、组员的观察评语。
(10)期末考核
按开学初给出的期末成绩构成方案,学习小组组长将分块考核情况按比例计算汇总,反馈给英语教师和学生本人。
五、研究成效
(一)在实践了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后,我们从快乐感、成就感、积极性三方面对实验班级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在快乐感等级调查中,觉得自己比以前更为快乐,更为幸福;在积极性方面,有86%的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92%学生认为比以前更有成就感,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类学习活动中来,并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热情与期待。“好学、喜学、乐学”蔚然成风,学生在校园中快乐地学习、成长。
(二)学生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通过对实验班和平行对照班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的英语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对比发现:前者比后者的英语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各组实验班与对照班英语水平相当,但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实验班学生平均成绩比对照班提高了3―4分,一年后,高出6―8分,实验初见成效。
(三)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经调查发现,91%的学生认为自己与同学关系更加融洽,互相合作得更好了;84%学生认为增进了对老师的信任,师生间的交流更为通畅;学生和家长之间加深了信任和理解,有了更多可彼此交流的话题,并深深感悟到人际间的真诚和美好。
六、问题与思考
(一)整个评价过程给教师增加了较大的工作量,使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师应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教师必须发动和指导学生对评价内容信息的收集、编排和保存,并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不要具体介入到学生操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项内容之中。
(二)过程评价也会使学习小组组长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保持学生整个过程参与的积极性和实施的高效性,既要达到目的,又要减轻学生负担。
(三)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定性和定量的结合,对内容模块的设计要考虑可操作性,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有效性,从而增加评价的实际可行性。
(四)评价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评价不是为了排队,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人格尊严,关注学生整体、全面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品质,要长其长,短其短,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氛围。
参考文献:
[1]多元智力理论极其对我们的启示.教育研究,2000,(9).
[2]高文.建构主义理论研究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2001.
[3]王磊.科学学习与科学心理基础.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个人学习计划与总结范文3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教育;高职英语教学;教学实效性
高职英语教学在高校课程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高职英语教学一直以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为蓝本,修修补补或成为本科英语的压缩版,教学以书本为主,以语法为纲,不注重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脱钩,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结果是,高职英语教学既不像本科英语那样完整和严谨,又失去了高职的特色,学生的外语职业能力与企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学生的外语能力被社会的认同和接纳程度普遍较低,最终导致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使得高职英语教学很难达到培养的要求。因此,必须变革传统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方法和模式,探索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模式,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一、确立对接职业能力的课程目标
作为高职英语教师,首先必须明确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或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而是培养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高职英语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强调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和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使所培养的人才能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和行业经济活动第一线用英语从事服务和管理工作。因此,我们不能将高职英语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对待,要改变高职英语单一传授纯语言知识及纯语言技能,改变对专业所需的教学目标、培养目标的模糊认识,防止“培养”与“需求”脱节。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由重视英语知识的传授到重视英语能力的培养。坚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针,以“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强调服务社会经济,主动适应区域和行业的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生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目标。
二、选择对接工作任务的教学内容
(一)明确教材编写的出发点和归宿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其切入点就是加大教材改革的力度。英语等文化基础课教学具有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为专业教学服务和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作用。但是英语文化等基础课要精简内容、降低难度、突出应用。在强调实用性的基础上,教材的编写还应注重“交际原则”、“系统原则”,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或“阶段性原则”。尤其要做好两个衔接:一是与学生就业相衔接;二是与学生的英语水平相衔接。这样确定英语教学内容就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特色。
高职英语课程的设定应面向整个职业性,建构适合岗位需要和职校学生英语实际水平的英语课程,始终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教材编写的出发点和归宿。既要注重好语言基础,巩固语言基本技能,更要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着重培养学生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
(二)将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融合
在完成《基本要求》规定的教学任务后,应结合专业学习,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语言能力,而非单纯通过学习语言本身获得,注重学以致用,因用促学。这与高职英语教育的目标一致,既可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习的连续性,又可使他们所学的英语得到实际的应用。
对高职学生来说,将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结合,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能够在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偏差的情况下,转变学习态度及学习方向,明确“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务实学习态度,而不是盲目追求过级率。它将英语的学习范围和难度结合相关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降低到一个范围内,从而提高学习时效,克服由于英语基础偏低带来的对英语课的排斥感、恐惧感等厌学情绪,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以说,走行业英语之路,大力发展能力教育,使我们的学生满足多种特定专业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教学必由之路。
三、探索切实有效的教学举措
(一)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教学法
职业教育课程以“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为首要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应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问模拟或实际完成今后在工作中要接触到的实际工作任务。学生只有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才能学会并掌握特定的专业技能和与之相关联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应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如何学来展开,而教师要居于主导地位,要做好课程的设计者、任务的设计者、任务实施的组织者、评估者等角色。
以学生为中心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还应真正考虑到学生运用英语的典型环境,即培养高职学生实际的岗位语言运用能力。以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为例,他们需运用到的实际岗位语言运用能力是运用英语准确地介绍产品、洽谈业务、讨价还价、完成口头协议等。教师在进行该专业的公共英语课教学时,就应在创设英语交流语境及语法举例等教学中多创设此类教学情境。这也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环节设计。如此,既可以使学生因专业相关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可以让他们在学习英语时重温专业课中的相关知识。
(二)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交流环境
教师还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交流环境。教材设计中落实交际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创设真实情境。情境的真实是指教材应该为学习者形成实际交际体验和经验提供基础和条件。真实的语言环境有助于学生增强英语交际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因此,教师应该进一步积极引进和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掘多媒体设备的用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提升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播放有具体情境设计的短片,比如说在医院看病,在机场办理手续,在餐厅就餐的英语短片,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会令学生觉得身临其境,趣味无穷,可以让学生们在很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
(三)建立英语自主学习平台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能独立地选择学习的目的,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材料,明确方法任务,最后能够选择对学习评估的标准。一句话,学习者对自己的整个学习负责。英语自主学习电子平台融合了英语教学新的改革理念:面授教学与自主学习的融合、网上和网下学习的融合。
英语自主学习电子平台能解决英语教学授课时间和地点限制的问题,从听、说、读、写、译、考试、学生互动学习以及教学管理、自学管理、资源建设和资源共享等多方面满足新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学。平台还提供音乐、影
视、新闻、教材、考试辅导、英语文化、经典篇章、时尚资讯等极其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弥补教材单一性的问题。也有讨论、个人学习计划、教师可监督可辅导可批阅的自主学习环境,具有简单、方便、互动、个性化的特点。其丰富的内容也深受学生的喜爱。另外,自主学习电子平台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分级教学,能对基础不同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体现了个性化教学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英语自主学习电子平台还应是集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为一体的多维软件,各个专业的学生可以进人相应的模块找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内容,专业英语模块具体应包括各专业的相关词汇、各不同就业岗位求职必读影像资料、工作岗位仿真情景对话、与职业岗位相关的资料和文件阅读材料、综合测试等。英语自主学习电子平台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高职英语的教学实效性。
四、提升高职英语教学的软实力
在初步实现了基于计算机及多媒体网络的高职英语教学后,如何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下挖掘潜力,改革高职英语教学,促进教学的内涵发展及教学软实力的提高成为当务之急。而教师的发展是教学软实力提升的核心内容之一,因为“归根结底,外语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还取决于师资质量的高低”。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对高职英语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当有效地解决教学行为模式转变后的包括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技能提高、知识储备增加等方面的教师发展问题。
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取得高质量教学效果的有效保证。各高职院校应给教师提供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鼓励英语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争取做外销员、商务师、导游、翻译等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适应高职院校教学要求。教师还应定期到企业参加实习锻炼,以获取第一手的市场信息,不断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如担任导游专业的英语教师可加入到旅行社去体验导游的生活和熟悉其业务;担任数控专业的英语教师可到企业中去了解数控工作中的程序及规章制度;担任模具专业的英语教师应到企业中去了解模具制造与模具加工的各个环节;担任国际贸易专业的英语教师应到外企去做外销员或了解进出口贸易中交易的各个程序等来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可引进既有实践能力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素质人才来充实师资队伍,聘用实际工作岗位上英语水平较高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从而完善合理师资结构。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面向社会、适应经济与文化建设发展的人才。考核是教学效果的检验手段,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要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要有能够全面地反映专业培养目标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一)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并重
目前,高职英语考试的测量鉴定功能运用不够科学,评价体系不全面。有的院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测仅以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有的院校则以学生参加的英语应用能力测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固定模式,将本来强调培养实用技能的AB级测验最终变成了又一种应试教育。
要培养真正适应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应用型人才,应当改变以往以闭卷笔试为主的知识考试模式。坚持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估等在内的形成性诊断考试与总结性评价考试并重的模式,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增加教学过程中经常性的考核,加大平时成绩比重,避免出现以往“一纸定终身”的现象。
(二)考核内容由知识体系转向应用能力
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目标决定了其课程考核的重点应该从知识体系转向应用能力。通过对社会人才需求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无论是商务、市场营销还是旅游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首先就是必须要有较高的外语口语应用能力。所以口语和听力应该成为考核的必然项目。然而据了解,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很少涉及听力或口语考试。这就很难达到我们的高职英语教学“实用为主”、“突出应用能力”的目标。必须加大口语与听力的测试力度,在进行听力的测试中,要对听力材料进行精心挑选,突出实用性。口试的测试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朗读课文、课文话题讨论、情景对话、图片描述、辩论等。
课程考核内容应该是与培养目标相呼应,而绝不能只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再现,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考试与技能、能力考核相结合,并且以技能、能力考核为主,使课程考核真正能够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测试。
(三)构建与就业挂钩的多元化的英语评估体系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要求取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认证,它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人员的主要依据之一。它是针对某一专门职业的知识和能力需求,考查考生所能达到的从业资格和能力水平的手段。因此,高职英语课程的考核也有必要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结合起来。相比而言,职业英语考试比其他外语考试品种更“职业”,取得了职业英语考试证书,如BEc商务英语证书、英语口语证、英语导游证等,在求职时就更有优势。掌握了相应的职业英语能力,进入职场时便随时可“拿来就用”。同样,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将各职业考试的模拟题或相似的题型融入卷面考试或口语考题中,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训练他们应该拥有的职业能力。
高职英语教学质量评估应该进行以就业为导向,将英语导游资格考试、翻译资格考试等有关职业标准和鉴定大纲的内容加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之中,不同专业实行不同的英语外部认证标准,充实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使教学内容与国家和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从而使人才培养工作更贴近就业市场和职业岗位的要求。